批评学生的艺术论文

2024-06-21

批评学生的艺术论文(精选12篇)

批评学生的艺术论文 篇1

目前,大家都比较推崇赏识教育。实际上,批评和表扬是教育的一个统一体。作为老师,如果对学生只是一味地表扬,不敢批评,有可能会滋长学生骄傲自大的心理。相反,当学生出现问题时,如果老师能够真诚、客观、公正、适度地给予批评,不仅能为学生指点迷津, 还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学生的耐挫能力。老师在运用批评这个手段时,一定要注意其艺术性,从而使我们对学生的教育能够产生良好效果。以下就是我在教育实践中的几点做法。

一、批评与表扬要有机结合

中学阶段的学生,他们在生理和心理上还不太成熟,其明辨是非的能力以及情绪的自控能力也不高。所以当学生犯了错误以后, 如果老师只是批评,罗列其一大堆不是,即便老师说的是事实,学生也难于接受。所以,当学生出现问题时,我们不要急于把犯错学生拉出来进行批评,而是要先分析一下这个学生自身存在的优点以及最近所取得的进步,或者分析一下学生在犯错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积极因素。了解了学生的这些情况,在批评学生时,以表扬作铺垫,就会大大减少师生之间的对立情绪,也会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老师批评他是为他好。这样,学生才会真心地承认错误并改正错误。所以说,在学校教育中,批评与表扬要相辅相成,也只有这样,我们的学校教育才是一个完整而科学的教育,在这样的教育下,我们的学生才能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下去。

二、老师要注意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俗话说:“冲动是魔鬼。”所以,老师在批评学生时,一定要注意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管情况如何变化,都要保持冷静。否则,不仅起不到教育学生的目的,还有可能会跟学生发生严重的冲突,从而降低教师的威信。例如,有一个学生总是犯错误,老师面对这个学生时,往往还没开口,心中已是满腔怒火,当批评学生时,声音高,语言苛刻,对学生毫不留情面,结果,学生对老师的态度很是反感,开始了语言还击。这对于老师来说,更是火上浇油,老师气得对准其后背就是一拳,学生也不甘示弱,扬起手来就想打老师。幸好一位老师闻讯赶来,才结束了这场“战争”。不用说,老师对这位学生的批评是非常失败。

三、批评的方法要因人因事而异

常言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老师批评学生也是一样的道理。同样性质的错误发生在不同人的身上,我们就要采用不同的解决方法。例如,同样是迟到,如果这个学生从来不迟到或者偶尔迟到一次,那么,老师就不应该批评他;如果这个学生迟到的次数有增加趋势,老师就应该和他好好谈谈,鼓励其调整自己的生活节奏,改掉迟到的毛病;如果这个学生老是迟到,说明这个学生已经养成了迟到的坏毛病,对于这样的学生,一次的批评教育是不够的,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帮助该学生慢慢改掉迟到的毛病。

总之,在学校的教育工作中,批评教育必不可少。但是,在使用这种方式时,我们一定要慎重,情绪不能过火,方法不能单调, 还要做到有的放矢,以充分发挥批评的艺术性。

批评学生的艺术论文 篇2

叶邑镇同心寨小学 姚胜兰

【内容摘要】教师在批评学生时要讲究批评的策略和艺术:1.批评学生要严中有爱;2.批评学生要就事论事;3.批评学生要留有余地;4.批评学生话要少而精;

5.批评学生要侧重引导。

【关键词】批评学生策略和艺术严中有爱引导

曾经读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贪玩的小女孩把自己的小狗带入了一家严禁带狗的商场。当她看到二楼的提示牌时,保安已经向她走来,她忐忑不安的等待着“暴风骤雨”的来临。而这位保安叔叔并没有批评她,而是对着她的小狗说:“宝贝,你怎么糊涂了,我们这是不允许小狗带小女孩进来的,不过既然来了,我也就不为难你,等你离开时千万记住把小女孩带走!”小女孩不好意思的笑了。在这个故事中,保安婉转、含蓄又有针对性的批评,达到了说者口爽、听者耳顺的目的,交谈双方关系便和谐起来。这使人联想到为人师者在批评学生时也要体现爱心,要言辞委婉,给足学生“面子”,保护好孩子们的自尊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都会犯错,孩子更是在一次次犯错中吸取教训并成长起来的。学生犯了错误,老师用尖刻的语言责备、讽刺、挖苦学生,学生感受不到来自老师的关爱和帮助,这直接伤害学生的幼小心灵,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障碍,无形中扼杀了学生追求进步的积极性以及人格的完善,容易导致学生丧失进取的信心,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的确,对于青春年少、纯洁多梦的孩子们,我们怎能忍心使用“语言暴力”,而不讲究一点批评教育的策略和艺术呢? 批评学生讲策略,更大程度上是一门直击心灵的艺术,它并非只是简单地换一种说法,即说话内容本质是一致的,只不过表面满足某些既定的条件即可得到某种确定的结果。批评指正学生的艺术取决于教师自身一些微妙的、甚至难以言传的感应和领悟,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是对批评的对象、时机、场合和方式的选择,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和积极性。“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批评教育讲策略和艺术,在教育教学中是指教师的态度委婉,做法含蓄,措辞幽默,做到有创造性,且在考验教师的创造智慧的同时也十分注重批评的“有效性”。

1.批评学生要严中有爱,不能简单粗暴。

班级中问题学生的存在具有必然性、客观性和普遍性。我们应该认识到:批评的基本前提是我们爱学生、尊重他们、理解他们、平等地对待他们。“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是关心爱护自己,批评只是善意地指出他的错误。面对性格各异、个性鲜明、可塑性强、一个个活生生的小学生,我们班主任凡事要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积极面对、研究问题学生的成因、心理特征,教育批评学生的同时要尊重学生,在严与爱中把握好批评的方法与艺术,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克服自卑心理和消极情绪,激发潜能,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2.批评学生要就事论事,不算“老帐”。

有些班主任批评学生喜欢“揭老底”,喜欢翻旧账!只要学生做错了事,老师就将学生一年甚至是几年前犯的错误一一列举出来,让学生无地自容。实际工作中,这样的班主任最遭学生反感。心理学家认为“一个错误,一次批评”、“对事不对人”才能起到较好的教育效果。学生绝大多数是积极向上的,他们一般都想改正自己的错误和缺点,但由于自制力差,有时会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错误。

有经验的教师批评学生时,不会去纠缠学生的旧账,而是就事论事,错在哪里就批评到哪里,批评目的明确,目标集中。

3.批评学生要留有余地,不能穷追不舍。

在批评教育时,要点到即止,留有余地,给学生一个自我批评、自我教育的机会。这样,学生易于接受,又对老师的宽容产生负疚感,从而有利于他们不断鞭策自己,尽量少犯或不犯错误。如果班主任对学生的错误唠唠叨叨,否定或者贬低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批评积极性,那么学生就会产生一种逆反心理,结果事与愿违,大大削弱了教育的效果。我班贾文怡同学常常不做作业,老师的批评她都听不入耳,老师将她判了“死刑”。有一次她又不做作业,我不是历数她的过错,也不讲她屡教不改,而是叫她将以往作业未完成的原因一一列举出来,叫她想一想,有什么原因是不可以克服的,老师可以帮助她。第二天,她对我说,作业未完成的原因都是可以克服的,她能够做到按时完成作业。后来,她一直按时保质保量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4.批评学生话要少而精,不能逞口舌之快没完没了。

据我观察,有许多班主任在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时,常会把学生的错误“小题大做”或“借题发挥”。班主任意在加深学生印象,但效果并非如此。有人曾在一个学校的30个班中进行问卷调查,75%的学生对教师的“喋喋不休”置若罔闻:“谁听他的催眠曲?”俗话说:“话到舌尖留半句。”当你发现一位学生做错事情时,正常的思维好像是跟学生讲因果利弊关系,其实真正的因果利弊要由学生自己去衡量才对。遇到这种情况时,我不说因果。假如我看到学生课桌下有纸,我告诉他说:“你看„„”他立即弯下腰拾起来。一个学生走路抬腿就跑。我叫他的名字,他立马放慢脚步。让学生心有感悟,教师的语言只有少而精才能达到一定效果。

5.批评学生要侧重引导,不能为批评而批评。

批评教育孩子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改正错误。因此,教师在教育时不能忘了一个环节:对孩子今后的行为进行引导,提出积极的建议,引导他们在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同时,也能获得明确的改正错误的方法。一次我发现学生抄作业,我就问学生:“我最近发现有抄作业的现象,能告诉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吗?” “因为不会做。”“老师的作业完不成要挨批评的。”学生七嘴八舌地说。“抄作业就能会吗?”多数学生都说:“不会。尽管抄了作业,还是不会。”如何解决不会的问题呢。我告诉他们:“如果有不会的问题,第二天早上来到学校就把题交给学习委员,让会的学生给大家讲一讲,问题就解决了。”同学们都欣然接受了我的建议,从此学生不再抄作业。

对学生批评教育的艺术 篇3

一、要启发诱导,不生硬训斥

人生的诀窍就是经营自己的长处,常做加法给自己的人生增值,常做减法给自己减少缺点和烦恼。教师批评学生时,要因势利导,不能板着一副面孔进行冗长的说教。不切实际、盲目泄愤的说教,即使是苦口婆心的,也只能收效甚微,甚至毫无作用。嫩枝易折亦易扶,如果教师能够诱导学生敞开心扉,学生是会进行深刻的自我反省的。 一次,一个学生的母亲找到我,伤心地说她的宝贝儿子在家既不听话又不做作业,吃饭时说了他几句不是,他就掀翻了桌子,并且出走了。我听了非常气愤,这孩子的父亲常年打工在外,他母亲上要侍奉年迈多病的婆婆,下要照顾他们,日子过得很艰辛,可他竟这么不懂事。我真想替他父亲狠狠教训他一顿。但我很快冷静下来,发动学生四处寻找,而后我将那位学生找来,让他朗读雷锋的故事、读朱德同志写的《母亲的回忆》给我听,读着读着他呜呜地哭了起来,这时,我趁热打铁对他进行了语重心长的教育。此后不久,他母亲打电话告诉我说:“儿子懂事了。”

二、要冷静处之,不轻率给学生下定论

出错是每个人不可避免的,但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纠错是至关重要的。如果盲目妄下定论,其结果只能走向反面。因此,只有堅持正面疏导,循循善诱,认识利害,一切问题会迎刃而解。象有些教师在处理犯错误的学生时,不够冷静,喜欢大声呵斥,出口便是“我让学校处分你”、“笨蛋”、“白痴”、“朽木不可雕”之类的定论,这样过早地在学生的心灵上打上了烙印。有的在批评学生不正确行为时,当面撕碎他们的东西。事实上,象这样的言行一出现,学生就会产生反感,萌生抵抗情绪。

记得有一次我对某“学困生”进行批评教育时,气愤地点着他的鼻梁说:“你哪象个学生,倒象社会上那些不三不四的青年。”没想到,那个本来低着头的学生竟昂首回敬道:“你也不象个老师。”这事对‘我感触很深。是啊,一个老师怎么可以盲目地给学生下定论呢,其实,即使学生沾染了不良习气,犯了严重的错误,也是他们一时的失足,尚未根深蒂固,教师言过其实的定论会深深触伤他们的自尊,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出现抵意或者自抛自弃,麻木不仁。因此,作为教师要相信学生,尊重和理解学生,冷静处之,不论何时何事何地,哪怕是一句话,也不要让其成为学生心灵的伤痛,成为学生成长的牢笼。我们凡事要多从学生心灵的角度考虑,关注教育细节,讲究技巧,学会倾听,克服教育方法上的简单粗暴,让学生在和谐友好的环境中学习、成长。

三、要简洁明了,不打疲劳战

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说过:“……教人变好的是好教育,教人变坏的是坏教育。活教育叫人变活,死教育叫人变死,教人不变的不是教育。”有些教师在批评学生时认为花的时间越长,学生的思想变化的可能性越大,所以总是留学生长时间地谈话,让学生写一份又一份检查,做一次又一次保证,甚至报告学校,还要请家长,海、陆、空一起来。事实上这些方法会使学生腻烦,对教师的批评教育无动于衷。以前,我也习惯于找犯错误的学生到办公室谈话,一谈就是好长时间,如果学生还不承认自己的错误,我便紧追不放,放了学还将学生留下来解决思想问题。后来我发现犯错误的学生一被叫到办公室,要么低头不语,一问三不知;要么就低头认错,象背书一样自我批评。无疑,这种异常行为是对我的教育方式的软抵抗,他们言不由衷地承认错误的目的是希图早早解脱。教育是“长善而救其失”的过程,无论是正面教育还是惩戒,都要尊重学生人格,要讲究策略,注重方式方法,更好地引领学生梯度发展。

四、宽容待生,不算陈年旧账

有一段时间,我对犯错误的学生批评教育时,习惯于用工作手册“记帐”。有一位学生在短短半学期内就被记下二十几笔账,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读到了他的日记,这位学生在日记中写道:“这学期我的错误很多,每次老师找我谈话,都要指出我的各种错误,我对那本子既讨厌又害怕,老师一拿出来,我就想,老师,定认为我是一个永远不会改好的坏学生。其实,以前的错误我已经改了……”由此观之,学生犯错误改了就好。教师要既往不咎,不抓小辫子,对学生批评教育时要宽容待生, 讲究艺术,让学生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自我提高,增强学生的内驱力。法国著名的作家雨果说过:“宽容就像清凉的甘露,浇灌了干涸的心灵;宽容就像温暖的壁炉,温暖了冰冷麻木的心;宽容就像不熄的火把,点燃了冰山下将要熄灭的火种;宽容就像一支魔笛,把沉睡在黑暗中的人叫醒。”惟宽可以容人,惟厚可以载物。为此,待学生不能算陈年老账,节外生枝,以避免学生产生“积重难返”的心理。只有坚持正面引领,愉快教育。

五、要以诚相见,保护学生自尊心

自尊心是学生积极向上、努力克服缺点的一种内部力量。尊重和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是教师工作的基石,如果老师在对待出错学生时,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就会损伤他们最敏感的自觉性,使他们产生不满和反抗心理,最终导致他们拒绝一切教育。因此,教育中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点到为至。有一次上课,我发现一个学生低头在看桌子下的书,我走到他身旁时,他仍没有发现,他还在看小说,且看得入迷,当时我没有收缴他的小说,而且没有批评他,仅拍了拍他说:“你上课怎么把书放到桌子下面看呢,这样对你的眼睛有损害。”他脸一红,就从桌子里拿出课本放在桌子上,并对我报以感激的目光。此后在上课时,他比以前更认真听讲了,成绩也有了较大的进步。这件事使我更加明白了以诚相见才能真正打动学生的心灵,反之则可能拨断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的那根弦。

谈批评学生的艺术 篇4

批评也要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天时”即批评时机的把握。在出现错误后立即就进行批评, 往往被批评的学生不予接受, 因为这时他所想到的是自己的正确性和别人的错误性。因而对于刚犯错误的学生, 不要及时忙于批评和指责, 而应该让他冷静下来, 过一段时间后, 再找他谈谈他所犯的错误。这样, 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 学生会理智地分析问题和接受老师的批评。“地利”即批评的地点的选择。中学生由于生理和心理的逐渐成熟, 他们的成人意识逐渐增强, 他们最注重自己的名声和形象, 如果在大庭广众下批评学生, 会伤害他的自尊心, 他是不会接受批评的, 因而, 老师在批评学生时应该注意地点的选择。最好不能在班级里、办公室里、教室走廊里, 而应该选择人少、周围环境悠静、能够让人心情愉悦的场所进行, 这样体现了教师对于学生的人格的尊重, 学生对于老师的批评也容易接受。“人和”即需要老师以商量问题的态度, 把批评的信息传递给学生, 与学生交谈时, 平心静气, 创造一种宽松、愉快的气氛, 使学生打消顾虑, 与教师配合, 达到圆满解决问题的目的。批评不但是教育人的一种手段, 也是一门科学, 更是一门艺术。

一、迂回曲折式的批评

汉语的表达非常灵活, 同一个意思可以用多种表达方式, 可以直截了当, 也可以迂回曲折, 一种说法是:“罚你打扫教室卫生。”另一种说法是:“奖励你一次劳动光荣的机会。”一种说法是:“你怎么上课时间睡觉, 站起来!”另一种说法是:“为了提高你的学习效率, 让老师陪你站一会好吗?”一种说法是:“看你这作业乱七八糟的, 再写十遍。”另一种说法是:“改掉一个坏的习惯真不容易, 再写几遍吧, 你能行!”不同的表达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作为老师, 应讲究语言艺术。

二、幽默式的批评

具有高超艺术的教育者常常运用幽默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该届学生毕业为一核算周期, 每学年计算一次教育成本。

3. 确定成本项目

教育成本项目, 是指构成教育成本的费用类别。在核算教育成本时设置教育成本项目, 目的与企业产品成本项目设置相似, 即提供便于教育成本分析和控制的信息, 以利于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在具体设置时, 要充分考虑应计入教育成本的费用, 考虑与现行会计制度下教育经费支出项目的联系。目前, 学校会计制度中, 列入事业支出项目的主要有基本工资、津贴、奖金、社会保障费、离休费、退休费、退职费、医疗费、住房补贴、助学金、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邮电费、交通费、差旅费、会议费、培训费、招待费、福利费、劳务费、物业管理费、维修费、设备购置费、图书资料购置费、其他等项目。

根据上述支出项目, 我们认为下列支出不应计入教育成本:

(1) (奖) 助学金, 这部分支出相当于学校收入的转移, 与培养学生的支出无关, 是一种收入的抵扣。

评。幽默既妙趣横生, 令人发笑, 又精辟入理, 令人回味。在批评过程中, 使用富有哲理的故事、有趣的双关语、形象的比喻、诙谐的发言等, 使批评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 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 学生迟到了, 满以为老师要批评他, 而你在门口“恭候”他时却说:“对不起, 老师今天又比你来早了。”一句意外的玩笑话, 也许会让学生感到更加不好意思;学生在黑板上写了一行字, 歪了, 一边高, 一边低, 满以为老师会说让他注意, 以后把字写正点, 而你却大加赞赏他的书法富有诗意:“一行白鹭上青天……”这一幽默式的批评更能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

三、先扬后抑式的批评

有经验的教师一般采取“赞赏———批评———激励”的方式来批评教育学生。卡耐基说:“听到别人对我们的某些长处表示赞赏后, 再听到批评, 心里往往好受得多。”所以, 首先肯定其优点, 然后指出其不足, 再进行激励, 这样, 不但学生容易接受, 而且会增添前进的信心和勇气。有一次, 一个学生在扫完地以后, 垃圾没有倒而是放在墙角边, 于是, 老师这样批评他:第一步———赞扬:“今天的地面扫得很干净。”第二步———提醒 (实为批评) :“只是还有一个地方需要再完善一下。”第三步———激励:“这是个小问题, 我相信, 以后不会再有了。”听完老师的话, 这个学生立即把垃圾扫起来倒掉了。

四、间接提醒式的批评

有的教师在劝告学生时也注意了表扬, 但习惯在后面来一个明显的转折———“但是”。比如说“你最近进步较快, 但是, 你上课不注意听讲, 课后不认真复习”, 结果, 不仅劝告没有奏效, 而且前面的表扬也被学生认为是虚情假意。如果教师以间接提醒代替直接批评, 委婉表示对学生的要求, 比如说:“你最近进步较快, 如果你能进一步抓好课堂听讲和课后复习两个环节, 相信你的学习成绩会提高更快。”这样, 学生会更乐于接受。

身为教师, 应有太阳一样光明磊落的胸怀, 把自己的光和热送到每一个学生身上, 不能厚此薄彼。对学生的缺点, 不论是好学生或是后进生都不应偏袒, 要一视同仁, 公平相待。老师对学生实施批评教育后, 切不可认为已经万事大吉。要及时了解情况, 加深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 清除与他们的隔阂和误解, 做到以情感人, 以理服人。

(冀州市釜运中学)

(2) 离退休人员的相关费, 包括离退休人员的退休费及相关支出。

由此, 我们认为教育成本项目可分为以下四个: (1) 人员成本; (2) 业务成本; (3) 公务成本; (4) 资源使用成本。

上述四个项目, 前两个项目为直接费用, 后两个为间接费用, 期末可按一定标准分配计入各成本对象。

4. 记录、归集和分配各项费用

对所发生的费用进行审核, 在确定这些费用是否符合规定的开支范围后, 正确区分应计入教育成本的费用。同时确定成本的归属期间, 按与教育产品的关系区分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各项费用发生后, 按用途和发生的对象, 分别归集到各专业及各年级的相关账户中去。直接费用直接计入, 间接 (公共) 费用按不同的标准分配到各成本计算对象中去。通过上述的费用归集和分配, 最后将应由本期教育产品负担的费用, 都归集到教育成本项目和教育成本计算单上, 并汇总计算各种教育产品总成本和生均成本。

批评学生的语言艺术研究报告 篇5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长期以来不少教师受传统的教育观念的影响,多采用对学生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挫伤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自控能力差、自学能力弱,学习处于麻痹状态,缺乏兴趣,导致出现厌学情绪。由于批评方法和手段滞后,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导致师生关系紧张,以至于我校的教学质量也在逐年下滑,改变批评方法和手段已经摆在我校的议事日程上,于是我们提出了《批评学生的语言艺术研究》的市级科研课题。

二、课题研究目标

1、通过课题的研究,改变批评学生的语言,努力改善师生间的关系,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效益,扭转我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被动局面,使课堂教学和谐统一,这是本课题研究需达到的最重要目标。

2、通过探索批评学生的语言,丰富教师的理论知识,转变教师的观念,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从而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业务水平。

3、通过对批评学生语言的探索,一方面让教师了解新形式下学生的思想状况和时代特征;另一方面让我们的教师由“教书先生”逐渐转变为“研究型”的人才。

4、通过实验研究,探索批评学生语言的艺术、方法和有效途径。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在当今教学中,许多教师普遍反映与学生关系不融洽,出现对峙局面。究其原因,在批评学生时不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注意运用语言的方式,导致师生关系僵化。

《批评学生的语言艺术研究》这一课题,体现了师生平等,是从学生的身心发展角度出发而考虑的课题。具体内容如下:

1、教师批评学生缺乏艺术性的语言表现

2、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3、改变这种现象的方法

四、研究方法

实践探索法、问卷调查法、个案分析法、比较法、经验总结法、文献法

五、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全程计划三年(2004年4月—2006年12月)完成,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计划于2007年3月完成。

1、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4.4——2004.10)

(1)、成立研究组织机构,准备开题。

(2)、论证课题的可行性及方案设计。

(3)、对教师进行科研动员,进行教育理论学习和方案讨论。

(4)、宣传公布方案,营造课题研究的氛围。

2、第二阶段:调查研究阶段(2004.11——2005.8)

(1)、查阅文献资料,定期理论学习,开展教学实践,讨论实践成效。

(2)、设计问卷调查,形成调查报告。

(3)、开展课题组成员研讨会,根据交流结果,对学生示范性批评。

2、第三阶段:全面实施阶段(2005.9---2006.8)

(1)、阶段成果报告与交流。

(2)、总结、改进前期成果,邀请课题顾问组进行指导。

(3)、全面实施各具体方案,并作好阶段性检测,总结分析。

4、第四阶段:总结、推广与结题阶段(2006.9——2007.3)

(1)、对研究成果进行全面评价。

(2)、形成研究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报告、研究报告等)

(3)、编辑研究成果论文集、学生获奖情况等。

(4)、申请结题。

六、研究过程

(一)2004年4月决定成立研究组织机构,准备开题;论证课题的可行性及方案设计;对课题组成员进行科研动员,进行教育理论学习和方案讨论;宣传公布方案,营造课题研究的氛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题组成员信心十足,努力深入地进行课题研究。

(二)2004年9月课题组通过设计调查问卷,由此总结出教师批评学生的十多种不良语言的具体表现:1、“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脑子是不是有问题?”等指责学生智力低下的语言;

2、“我没见过你这样差的学生”等伤害学生自尊心的语言;

3、“懒得跟头猪似的”等有辱学生人格的语言;

4、“你别上课了,给我出去”等剥夺学生受教育权利的语言;

5、“回答不出来,站着”等违背教育规律的语言;

6、“我是老师,我说了算”等蛮横无理的语言;

7、“再不改,马上叫你家长过来”等威胁恐吓学生的语言;

8、“学习成绩不好,别的都好也没用”等打击自信心的语言;

9、“闭嘴!我不想听你说”等缺乏民主氛围的语言;

10、“我要是你早不活了”等讽刺挖苦学生的语言。

通过对调查问卷进行结果反馈。96.6%学生受过老师的批评,70.6%的学生不乐于接受老师的批评,77.45%的学生期望老师对自己进行说服教育,65%的学生希望老师改变批评方法。课题组召开座谈会,大家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下定决心从自身做起,在以后的工作中逐渐改变工作方法,从总结借鉴他人的经验中提高自己的工作技巧。

同时,布置学生写作文《第一次受批评的感受》,教师阅读文章写出感受,进行交流。通过这个小小研讨会,大家认真反省了自己,认识到教师不良批评的恶果,决心改变这种做法,以利于我们日常的教学。[详见附件4、5]

(三)2005年6月调查反馈之后,课题组成员下决心认真思考,找到恰当的批评教育方法,对学生进行合理教育,是当务之急。课题组再次召开座谈会,分析存在这种现象的原因:

表示自己不满和愤怒的发泄式批评。教师喜欢优秀学生,这是人之常情。对他们能不批评就不批评,对他们是越看越喜爱。而对那些后进生本来就不太喜欢,而且这些后进生常常做一些错事和坏事,这就让教师忘记了自己的职责,批评时只顾发泄自己的不满,埋怨指责甚至羞辱学生。这样就会引起后进生的不满。且作出自卫反抗的事,使批评失去意义了。

态度傲慢,盛气凌人的家长式批评。有些教师认为教师就是“父”学生就是“子”。把家庭式教育摆在面前第一位,把“凶”作为批评的法宝。对犯错误的学生态度粗暴,大声训斥,施行强制性政策;殊不知压而不服,压的越凶,反抗的也就越大,叛逆行为做得越多,批评的效果也就越差。

含糊不清,不得要领的泛指批评。明确具体的批评有利于改正错误。反之笼统批评、泛泛指责,学生不知所云,茫茫失措,总觉“这不是批评我,我没有犯错,老师是批评别的同学”,这样难免要产生无论学生如何努力都不能达到教师满意的效果,反而对教师的批评置之不理。

以偏概全式,不分场合的随意批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即使是最差的学生也有可取之处。然而教师常常忽视这一点,抹煞学生的所有优点,这样的批评学生往往觉得很难接受,而且每个人都有自尊心,谁也不愿意别人公开批评自己的不足。如果教师全然不顾环境是否合适,就随即发“炮”,那么受到学生的抵触、反感也就毫不奇怪了。例如,有一位学生拿了同学的钱,事后感到内疚,本想向教师承认。但是教师却在班会上说,班上XX有三只手。从此这个学生感到没脸见同学,产生逆反心理,课堂上教师提问,他回答问题,故意怪声怪气,油腔滑调,惹教师生气,故意与教师顶牛。批评是教师经常使用的思想教育手段。它能使学生不良的行为习惯受到谴责,能帮助学生消除思想作风上的污垢。但批评不当,也往往产生不良后果。

(四)2006年4月课题组成员又一次召开研讨会,交流改变过去的有效方法:①在办公室贴警示语(冲动是魔鬼、沉着冷静、爱孩子从微笑开始、我要是你早就不活了!你真笨,你真傻!看见你,我就烦!谁教你谁倒霉。回家让你妈带你查查,是不是弱智!你这孩子无药可救。坐下,你真笨!不知道,干嘛举手,总是耽误大家的时间!„„)[详见附件2]。②课堂上由值日生监督老师批评学生的态度及语言。③教室墙壁上贴上教师文明用语以及批评常用语(1、只要肯下功夫,就一定能学好;

2、老师相信你可以做得更好;

3、你真的很出色;

4、你的回答很独到,精彩极了;

5、老师很愿意帮助你;

6、你一定行,老师帮助你;

7、你一定会出色的完成这个任务;

8、你别急,再想一想,你会答得很好;

9、同学,请大胆说出你的见解,不要再乎别人说什么;

10、“你能做好,别灰心!如果再细心些,就更好了;

11、同学们都表现的很出色,老师为你们高兴;

12、你很聪明,只要努力,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

13、你很个性,希望你发扬长处,克服不足;

14、谁都可能会有错误,只要改正了,仍然是好学生;

15、勇于承认错误,并认真改正,值得同学们学习;

16、期待下次你表现得更好„„)[详见附件2]

总之,教师应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理解他们,用平和的心态热情的和他们谈心,含蓄的指出他们的不足之处,委婉地提出自己的要求,希望孩子明白自己的心愿,从而建立默契关系。用自己的爱心去感化他们,才能启迪学生的心智,达到教育的目的。

七、课题研究获得的成果

通过三年来的探索实践,我们在批评学生的语言艺术研究方面以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教师批评的语言艺术提高了。

例如张某作业潦草、马虎,多次批评仍不见效.课题组杨丽娟老师拿出一本字迹工整的作业递给他,用关切的语气说:“把这本作业当作样子试试,我相信你的作业肯定能赶上和超过它.”张某红着脸接过本子,做出了一本高质量的作业.

又如某同学的字写得很漂亮,却有随意涂改的习惯,且页脚多卷翘,课题组李晓玲老师没有从正面提出批评,而是这样做的:先让全班同学传看该生作业本,欣赏其漂亮的字,在该生经历被认可的同时,指出“好马配好鞍”,这么漂亮的字应该写在一个漂亮的本子上,老师相信下次我们一定会欣赏到更完美的作业本。果然这位同学既获得了信任,又明白了不足。最终改掉了随意涂改的不良习惯。

在工作中也形成了几种艺术的方法:

1.旁敲侧击。

在批评某种错误的认识、看法、做法时,在批评某种不良的习惯、不良的嗜好、不良的风气时,不直言其事,而是借助于寓言故事、历史典故、轶闻传说来讽喻说理;或借助于批评类似现象,引起对方的联想、比照;或讲个小笑话,启发对方去思考,这种批评方式可称作旁敲侧击。

2.寓庄于谐。

德国著名演讲家海茵兹•雷曼麦说:“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更能为人接受。”批评学生也是如此,板着面孔说教,很多时候,效果并不理想。用幽默的方式批评学生,能使问题点而不破,很容易被学生接受,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3.以退为进。

对于某些学生的偶尔犯错,老师退一步,给他一个自我反省、自我教育的机会,让他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信任,这对他是一种鼓舞、一种力量,产生的效果往往比老师大声训斥、严厉批评要好得多。

4.欲抑先扬。

当老师发现某个学生的缺点时,老师批评教育的方式和态度会直接影响到教育的效果。有时我们会发现某些成绩好的学生不关心集体、比较自私或骄傲自大,不尊重老师、同学,心胸狭窄等等。面对学生这样的缺点,教师找学生谈话时开门见山指出缺点,让学生认识这样的缺点有什么不好时,学生却不以为然,他们觉得自己既没影响老师的教学,又没影响班集体,更没有违反校规校纪,老师似乎多管闲事。但这些

缺点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对于将来是很不利的。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克服这些缺点。面对这种情况,课题组成员教师采取先扬后抑的办法。批评之前,先对学生各方面的优点充分肯定,让学生有一个愉快的心境,再提出学生在某方面存在的不足,让他知道若能改正自己的不足或缺点,他就会成为一个更好的学生,更受大家欢迎、尊敬的人,这样很好。这样一来,学生认为老师并不是讨厌他的缺点,而是为了他好,为了他的成长,他会从内心接受批评教育。利用先扬后抑的批评方式时老师要有耐心,循循善诱,让学生真正认识到他的缺点对自己和别人的危害。从而自觉地、积极地去克服、改正缺点。

5.故意沉默。

在批评学生的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保持沉默,有时也是一种很好的批评方式。在老师的沉默中,学生感觉到了老师的不满和责备,产生了一种心理压力,并在自我反省中领悟自己的不足或过错,从而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6.正话反说。

在批评学生时,有时为了更好地达到目的,故意正话反说,反而更能成功,这就是反语的妙处。一番诙谐的反语暗示了犯错的害处,使学生在笑声中感受和理解了老师的用意。

7.以鼓励代批评。

对一些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学生,一般宜通过鼓励达到批评的目的。使他们从鼓励中发现不足,看到希望,增强信心。

8.合纵连横。

在班级中,经常采用指名道姓表扬一些同学好的事例,在班级中树立发扬正气。在表扬中,给学生树立了榜样,强化了学生的是非观念,也让学生清醒地意识到:有悖于集体利益的思想行为在集体中没有市场,会受到斥责。这样,一些行为习惯差的学生自然在集体教育中受到感染,受到熏陶,由过去被动受教育逐渐变为自我教育或自觉教育。

(二)学生对于教师的批评乐于接纳了,学生厌学厌校情绪少了,学业成绩普遍提高。现在课题组成员所教学科考试成绩不仅在全镇名列前茅,而且在全县抽考中榜上有名。学生特长也有所发展,如(杨俊男同学在“反对邪教,珍爱生命”征文中获奖;杨帅男同学在孟州市绘画比赛中获奖;姚小龙同学在“关心下一代报”上发表文章„„)[详见附件10]

(三)师生关系和谐了。以前学生与老师之间对立关系,不敢见老师,怕和老师交谈,自从改变批评方式后,师生关系有了很大的改观,学生把老师当朋友,有什么知心话都向老师倾诉,在课外活动,学生邀请老师和他们一块儿做游戏,学生有了困难,也喜欢向老师反映了。

(四)通过了本课题的实验,课题组成员批评学生的语言艺术提高了,同时增强了教师的科研意识,扎实提高了科研水平。三年来课题组坚持例会,通过理论学习、实际方案、对照实验,教学水平明显提高。其中课题组张艳霞、耿素青两位教师被命名为镇级教育能手,课题组李晓玲老师被评为孟州市优秀教师,课题组孙士红、李晓玲两位青年教师被命名为市级骨干教师。

八、问题与建议:

1、在研究过程中,缺乏有关教育方面的理论书籍,建议学校投入经费,购置相关书籍。

2、课题组成员建议学校展开教育方式改变大讨论,推广课题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约翰.洛克《教育漫谈》

2、廖为民 《批评艺术例谈》

3、段富春 《简说素质教育中的批评艺术》

4、米裕庆 《班主任工作艺术》

教师表扬与批评学生的艺术之我见 篇6

关键词:表扬;批评;方法

实践和经验表明,恰当的表扬与批评,对学生的成长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如果教师不注意表扬与批评的方式方法,对于现在这些见识广、思维活跃、个性强的独生子女来说,不仅不会产生积极的作用,甚至还会产生许多难以预料的负面影响。

一、表扬的艺术

任何人都有闪光点,都有值得别人学习、效仿的一面。为使每一个学生都对自己充满自信,都能够挺起胸、抬起头来做人,全国优秀班主任任小艾在“表扬”学生方面可谓下足了功夫、做足了文章。学期末的每一次家长会之前,她都让每一个学生找出自己比别人优秀的一面,发动全班学生为其他每一个学生找出值得学习的优点。她把学生本人认可、全体学生肯定的优点,作为学期末颁奖的“理由”,认真准备颁奖词,在家长和学生一起参加的期末班级会议上,郑重其事地为每一个学生颁奖。

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未必在其他的方面没有缺点;学习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未必将来就没有好的发展前途。如此隆重、大张旗鼓的颁奖式,其实是在充分肯定每一个学生的优点的同时,也在引导学生发现自身的不足,教育学生不应该自高自大,而应该虚心学习其他同学的优点。这是一种奇妙招式,表扬中隐藏了批评,批评中包含了表扬,人人都能心悦诚服地接受。

对学生的教育多一些表扬鼓励是应该的,但我们必须讲究表扬的方式方法。

第一,值得表扬的时候才表扬。不要随意给学生廉价的表扬,这样往往会使一些学生无所适从,如果形成习惯,还会造成相当一部分学生爱慕虚荣。

第二,表扬要中肯、得体,切忌说过头话。要让学生从内心里感觉教师是在真诚地肯定、鼓励自己。

第三,肯定的不一定是结果,也可以是过程。学生虽然未能按照我们的意愿圆满做好某件事,但他们积极对待、尽心尽力去做了,对做的过程中的态度和所采取的某些方式方法的肯定,会激励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努力把今后的事情做得更圆满一些。

第四,表扬要讲求时效。当学生取得值得肯定的成绩时,我们要立即给予鼓励,延迟表扬会减弱表扬的促进作用。

第五,表扬最好在大庭广众面前。这样,可以使受表扬者脸上更有光彩,从而促使自己在其它方面、在别人面前做得更好,也有利于激发不如受表扬者做得好的其他人努力上进。

第六,表扬与批评分开。有时学生在同一件事情中,有做得好的一面,又有做得欠妥甚至错误的一面,我们必须分别对待。如此,既能提高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又不至于在批评当中抹杀其正确的动机或灵感。

二、批评的艺术

青少年教育专家孙云晓曾指出,没有体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这里所说的“体罚”,笔者个人更钟情于用“批评”一词取代。笔者认为,对于成长中的中小学生来说,只有表扬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可思议的。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当年任育才学校校长时,一次,一位女学生在参加数学考试中,一道题少写了一个小数点,被数学教师扣了分。试卷发下来后,这个女学生偷偷地把少写的小数点添上,然后到数学教师的办公室来“补分”。当时,数学教师不在,却恰巧碰到了陶行知先生。女学生说明来意后,陶先生接过了女学生递上的试卷。在仔细地审视了试卷后,陶先生虽然从钢笔的墨迹上看出了问题,但他并没有“挑明”,而是认真地改正了卷面分数,满足了女同学“补分”的愿望。不过,陶先生在那個被“添上”的小数点上重重地画了一个红圈。女学生心领神会,惭愧不已。

许多年过去了,女学生已经成人成才。但每当想起当年“补分”的事,她仍然激动异常。她说,当时她是抱着忐忑的心情去找教师的,生怕教师看出破绽。然而,当陶先生看出“问题”却没让她丢面子时,她的心被震撼了,她从陶先生身上懂得了应该怎样做人、怎样做事。她说,那件事情过后,她不仅下决心用功学习,而且发誓要永远做一个诚实的人。

被周恩来总理誉为国宝的霍懋征老师的班上有个爱下象棋的孩子,经常逃课去找人下棋、与人比高低。一天,霍老师对他说:“听说你爱下象棋,放学后下一盘好吗?”他惊讶地说:“你行吗?”霍老师说:“不如你的话,就向你学呀!”

第一盘霍老师故意输了,那个爱下象棋、常逃课的学生特别高兴。霍老师说:“我不服气,再来一盘。”第二盘爱下象棋的学生输了,他很不服气,但第三盘、第四盘、第五盘都输了。他终于很佩服地对霍老师说:“老师,您真棒啊!”霍老师趁机说:“我虽然下得比你好,但你看到我到处找人下棋了吗?我不能因为爱下棋就不上课呀!以后我们在课下交流、互相提高,怎么样?”从此,这个孩子开始好好学习,再也不逃课了。

批评的方式方法有多种多样,但没有明显效果或者事与愿违的批评,是我们应该竭力避免的。

第一,要就事论事。应该说,大部分学生犯错误都是由于缺乏自控力、意志力等造成的。教师一定要就事论事,不能翻老账,不能使学生感到教师对其以前的所作所为耿耿于怀。

第二,要注意场合,要给学生留“面子”。不分场合、不留情面地公开、严厉、点名批评学生,看似公平合理,实则会造成相当一部分学生再也抬不起头来,甚至导致学生“破罐子破摔”等不良后果。

第三,要注意语气、态度。态度刚柔并济,语气严中有爱,更能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感,愿意同教师交流。这样才能使学生从思想深处认识错误并加以改正。

第四,要抓住问题的重点。教师批评要批到“点子”上,抓住问题的根本,直奔主题,不能泛泛而谈,使学生不得要领;同时,是非观点一定要明确、中肯,使学生心服口服。

第五,要注意频率。不论学生所犯错误的大小、严重程度如何,教师都大发雷霆,严厉批评,学生就会习以为常。因此,教师在运用批评手段尤其是严厉的批评手段时,必须注意频率。只有在个别情况下,才可偶而为之,给学生以强烈的刺激,使其更好地认识错误并加以改正。

第六,批评之后要跟踪“温暖”。批评了学生之后,把被批评的学生置于脑后不再理睬,是教师的一大忌。精明而又有爱心的教师,会对受过其批评的学生更加亲近,使学生在教师的爱心中静心地反省自己,也由此与教师建立永久的情谊。

教师批评学生的艺术 篇7

在管理学生中, 成功的批评往往使学生心悦诚服, 愉快地改正自己的错误。而粗暴的批评往往 是学生厌 烦或自尊 心受到伤 害,不但达不到批评的目的,反而会使师生关系恶化, 从而破坏师生之间的良好感情。批评前教师要备好“批评课”。 恰当地选择批评的方式、方法和场合,讲究批评艺术,注意批评的语言。

一、备好“批评课”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 或多或少都会出现这样的缺点或者那样的过错。当学生犯了错误时,教师不要急着雷鸣电闪, 不能仅凭表面现象 和片面之 词枉下结 论 ,而是要调查了解问题的性质、弄清错误的事实、严重程度。 然后再细致准确分析被批评学生成长的环境,形成的个体性格及思想状况, 应因人、因事而宜,正所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充分考虑开展批评的时间、场合及批评方式。等老师有了较好的准备, 就可以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了。

二、恰当地选择批评的方式、 方法和场合

1.表扬反衬法。表扬除了可以“ 促假成真”外 , 还可以通 过表扬大多数学生的优点, 来反衬少数学生学习中的缺点和不足, 造成一种积极进取的心理气氛, 促使少数学生转入“正轨”,赶超先进。表扬反衬的目的就是让苦口的良药有了糖衣的外 套 ,“忠言逆耳 ”自然就成“忠言顺 耳”了 ,这样的批评学生从心理容易接受, 学生也心悦诚服地接受批评。

2.侍机而行法。面对学生的错误, 当教师在气头上或学生有明显抵触情绪时, 批评和谈话往往会不欢而散,达不到教育的目的。这时,最好采取宽容的态度,暂时让问题拖一拖, 待各自的情绪稳定后, 教师用平和的方式表明观点,陈述己见,然后再让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 这样学生就容易接受你善意的批评了。

3.私下暗示法。对学生的批评最好是在私下进行, 有他人的场合容易分散注意力或引起被批评者的受挫感,在批评时,教师不要直接提 出被批评 学生存在 的问题,而是旁敲侧击,通过对其他的事例、经验来暗示他,使他意识到自己思 想和行为 上存在的 问题 , 从而达到教育学生改正过错的目的。

4.迂回入题法。教师在开展批评时,可先避开正题,先从其感兴趣的话题聊起, 他喜欢下棋就从下棋谈起, 他喜欢体育就从体育谈起, 等双方的关系比较融洽气氛比较活跃时, 教师再温和地指出被批 评学生的 问题和不 足 ,这样做的 目的就是 让学生知 道 ,老师是信任自己的, 是为了自己的进步而关心自己, 自然学生就会听得入耳入心, 也乐于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5.委婉含蓄法。当老师面对学生的不良表现,教师若微露不悦, 委婉含蓄且沉默不语, 就会给学生造成一种心理压抑, 领悟到教师内心的不满和责备。这种无声的批评可以达到 “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例如,在某次上课时, 有些学生思想开小差, 课堂上较吵闹,笔者就突然中断讲课,沉默一会儿, 学生开始觉得很纳闷了一会儿, 继而警觉起来, 渐渐安静,思想马上集中到听课上来,这比大发雷霆更有效果。

6.故事感化法。生动的故事是一 部可供借 鉴的“历史 ”,当学生犯了错误, 或出现某种不良倾向时, 教师通过讲述相关的生动的故事, 来启发学生认识错误及其可怕后果,感化其被扭曲的心灵。

三、要重视批评的艺术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 教师要重视细致观察、分析了解每一个学生, 充分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在批评学生时,教师可采取先表扬后批评的策略, 通过对学生优点进行褒扬, 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再指出其问题。要摆事实、讲道理,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正确引导,多加鼓励和希望,切忌讽刺挖苦;要和蔼可亲,把握语气分寸,留有余地;要准确把握犯错学生的个性和错误的性质, 细致观察批评时犯错学生的态度, 刚柔相济,把握火候;要注意犯错学生的情感变化,适时适度,灵活准确地把握 批评的科 学性和有 效性 , 使批评取得最佳效果; 恰如其分地运用幽默风趣的批评语言能给犯错的学生营造宽松、和谐、愉悦的心理氛围, 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要注意批评的语言艺术。

浅谈教师批评学生的艺术 篇8

一、常用“和风细雨”式的批评

教育的目的是促使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是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学生一切。因此, 教师的批评也要以此为目的, 循循善诱。批评不是为了发泄教师心中的不满和怒气, 不是为了满足个人的利益, 而是为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净化学生的身心。因此, 批评要像和风细雨一样润物无声, 使学生感到温暖和爱心。归纳起来, 可以运用以下几种批评方法。

1.用表扬代替批评

每一个人都会有缺点和错误, 学生当然也不例外。在学习和生活中,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缺点和错误。但是, 面对错误, 学生不喜欢听教师喋喋不休的批评和教导, 因此, 教师如果转变方式, 采用学生喜欢的方式, 学生就会接受教师的教导, 这样效果会更好。

2.建议性的批评

这是指教师在指正学生的失误时, 是站在平等位置, 民主地和学生商量、讨论。一般的做法是教师以商量问题的态度, 把批评的信息传递给学生, 与学生交谈时, 平心静气, 创造一种宽松、愉快的气氛, 使学生打消顾虑, 与教师配合, 达到圆满解决问题的目的。

3.暗示性的批评

这种批评是来自于一种暗示, 是指在批评过程中教师运用自己的语言、神态、动作等对失误的学生进行暗示、提醒, 这种批评方式主要适用于心细、敏感、自尊心强、能知错就改的学生。只要老师稍稍给予指责信号, 略作点拨, 他们就会立即改正错误。

二、巧用“暴风骤雨”式的批评

思想品德教育是改造人的思想、净化人的心灵的工作, 教育者要和风细雨, 循循善诱。但是, 说服教育不是万能的, 教师对学生的批评如果一味地和风细雨, 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只作过分地宽容, 而缺少严肃认真地批评, 则容易给学生造成教师软弱可欺的错觉。这样学生往往不敬畏教师, 教师的真诚帮助, 热心开导就会付诸东流。因此, 教师一方面耐心地做好说服教育工作, 让学生在思想上和感情上接受教师的批评, 同时也要实事求是地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 晓以利害, 提出要求, 限期改正。遇到一些特殊事件, 在某种特殊的情况下, 当对方执有类似大吵大闹情况发生的时候, 正确地采取某种强硬措施, 进行暴风骤雨式的批评, 给犯错学生施加强大的心理刺激, 让当事者猛然醒悟, 从而使其产生一种心理震慑作用, 迫使其头脑冷静下来思考问题、认识问题, 就会为顺利地进行品德教育开辟道路, 能收到一定的教育效果。但是, 在采取暴风骤雨式的批评时, 一定要把握分寸, 决不能滥用, 更不能把它视为灵丹妙药, 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采取暴风骤雨式的批评不是扣大帽子, 上纲上线, 而是要建立在说理的基础上, 以理服人, 才能让人真服。但必须要给被教育者一定的强刺激, 使其头脑猛醒。

2.采取暴风骤雨式的批评, 既要考虑眼前起到的作用, 更要考虑以后造成的后果。要把握时机, 因人而宜, 适可而止, 尽量避免与学生发生直接冲突, 而使自己进退两难。

3.采取暴风骤雨式的批评应同学生所犯错误的性质、程度相适应, 不能一味地采取暴风骤雨式的批评, 要严禁借一般事情侮辱学生的人格或采用体罚手段, 这样只会起相反的作用。

4.采取暴风骤雨式的批评必须有集体舆论的支持。有时明明学生错了, 还坚持不认错, 有些学生也认为他做得对, 这时心理震慑的效果就不大。面对这种情况, 应该先做大多数学生的思想工作, 使犯错误的学生心理上感到孤立, 然后进行暴风骤雨式的批评才能见效。在思想品德教育中, 采取暴风骤雨式的批评是一种不得已的手段, 当犯错的学生冷静下来, 教师的谈心、沟通工作一定要跟上, 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起到品德教育的作用。

三、做好善后工作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们都是把批评看作贬义的。”所以听到批评时, 心里总是不舒服, 哪怕是最正确的批评, 有时也会使批评者和被批评者产生隔阂、矛盾甚至怨恨。但是, 在教学中, 教师对学生的批评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 教师要想方设法减少这样的不好影响, 那就要求我们努力做好后面的善后工作。进行这种个别谈话时, 态度一定要诚恳, 要以理服人, 在人格上要平等相待。一句话, 要使学生从心里感到你确实是在关心他的进步, 是在为他着想。如果通过交谈, 发现你的批评与事实不符, 使被批评者蒙受了不白之冤, 你就应该立即向他当面道歉, 为他“平反”。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 千万不能因为怕麻烦而忽视了这种批评的善后工作。事实证明, 做不做这种善后工作, 给学生带来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浅谈对学生的批评教育艺术 篇9

巧用目光, 无声胜有声:从心理学角度来说, 人的眼神表情变化作用于人的视觉, 对人的心理产生种种暗示, 它比声音先一步在听者心中形成视觉形象, 从而对声音语言起到铺垫、强调或替代作用。例如:当学生在课堂能够积极发言时, 老师向她投去肯定、赞许的目光;当同学们在课堂上做小动作, 不专心听讲时, 老师示意严厉的目光, 警告、暗示。那位同学不好意思地红着脸, 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从而振作精神认真听讲。老师的目光潜移默化的感化着同学们, 而且效果十分理想, 这真是此处无声胜有声。

语言幽默, 魅力无穷:幽默、含蓄的批评是一种曲线教育艺术, 它在批评过程中, 使用含有哲理的故事、双关语、形象的比喻、情景等, 缓解批评的紧张情绪, 启发批评者相互之间的感情交流, 使批评能有一个轻松愉快的气氛。幽默、含蓄的批评在于启发、调动被批评对象积极思考。它以幽默、含蓄的方式点中批评对象的要害之处, 含而不露, 令人回味无穷。例如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一篇文章《诚实的孩子》。文中讲到列宁和他的表姐妹在玩游戏捉迷藏时, 列宁不小心打碎了花瓶, 姑妈问是谁打碎的, 列宁撒谎说不知道。姑妈幽默地说, 那一定是花瓶自己不小心掉下来的。列宁听后红了脸。姑妈幽默的语言使列宁认识到错误, 于是, 他写信向姑妈承认了错误。这种风趣幽默的教育方法, 既使孩子不失自尊, 又达到了教育的目的。这也正是批评艺术的魅力所在。

注意环境, 恰如其分:批评学生最好不要在公共场合进 (另的行上外行, 接, 为以第在屡免12当见伤4前不害页的鲜学) 社, 生会如的风果自气对尊下这心, 类, 对现即党象使员不需行严要使加, 民禁也主止要权, 在利必一打然些击会方`报影面复响有所注意。实施批评的这种教育手段, 在不同的环境中, 则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在人群比较集中的地方, 比如集会, 最好采取无声的批评方式, 千万不要厉声呵斥, 那样做只能取得相反的效果, 学生会以为老师有意使他丢人, 而对老师耿耿于怀;无论温和的批评或严厉的批评, 最好采取与人谈心的方式进行, 尽量避开人群集中的地方, 因为人越多学生思想压力越大, 会使批评失去应有的作用;如果在人群比较集中的地方学生犯了必须立即纠正的错误, 那就先尽力制止学生所出现的错误, 事后再个别谈心, 以取得学生谅解, 并巩固批评的效果。

在时间选择上, 除必要时教师需当时就应对学生的错误言行能予批评外, 一般情况下, 教师应克制自己, “冷却”一段时间后再心平气和地批评教育学生, 效果会更好。可见, 选择恰当的批评时间能更好地启发教育学生。

因人而异, 方法灵活:学生是一个鲜活的个体, 他们的性格特点大不相同。所以教师要根据各个学生的不同性格特点采用不同的批评教育方法。

对于性格内向、敏感, 善于思索的学生, 教师可采用暗示、提问等方式启发学生, 使他们认识到错误之所在。对于性格急躁、反应快的学生, 可以采用商量讨论问题的口吻和态度, 提出带有责备的意见供学生考虑自省。对于自尊心特别强, 逆反心理严重的学生, 老师应把批评信息分散零句、按顺序、按轻重之分逐步传递过来, 使学生边反省边接受教育。

总之, 批评要从关爱学生, 有利于学生的目的出发才能表现老师的人格魅力, 而教师也需具备高超的育人艺术和高尚的情操。

学笅笅XX��嫚嫚�

浅谈班主任对学生的批评艺术 篇10

一、批评要坚持原则, 平等对待每位学生

班主任不能对学生有偏见, 特别是奖惩方面更要公平。例如, 有个学习较好的学生和一个“学困生”同时迟到, 有的班主任可能会对那个学习较好的学生说:“这次原谅你, 以后注意点!”而对那个“学困生”说:“怎么回事!学习不好还要迟到?好好写个检查!”这样天壤之别的批评, 助长了“好学生”的坏习惯, 压抑了“学困生”的上进心, 导致其产生逆反思想, 甚至记恨教师, 最终没有达到批评目的。其实, 不管平时这两个学生的表现如何, 既然都是迟到, 就应该受到同样的批评与警告。学生的心理是敏感的, 尤其是学习较差的学生。因此, 对他们更要注意批评的公正性, 做到一视同仁。

二、批评要关爱学生, 做他们的良师益友

我还清楚地记得, 自己班里有一位学生李X, 小时候父母就离异了, 一直跟着奶奶生活, 没有父爱和母爱的他, 性格孤僻, 喜欢拿别人的东西。有一次他偷了同学新买的MP4, 被同学检举。这时, 我并没有马上批评他, 而是等到第二天, 我抛开班主任的身份, 像一个知心姐姐与他进行交谈, 谈家庭、生活、学习, 之后把谈话提高到认知层面, 让他思索別人对偷窃者的观感, 深刻认识偷窃行为的危害性。我还从家里拿了一台闲置的MP4送给他, 他热泪盈眶地说:“老师, 我错了, 我会牢记您的教诲。”他感受到了老师既严肃又不失关爱的教育, 后来再也没有令我失望, 他升上重点高中还考上大学, 工作后还走上领导岗位。因此, 这种渗透着慈母般的关爱之情的批评, 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批评非常尊重他的意见, 这样才能填平“问题学生”与班主任之间的鸿沟, 清除他们的戒备心理, 真正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

三、批评要宽容以待, 用人格和魅力感染学生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批评是班主任常用的教育手段, 而宽容更容易让我们走近学生, 拉近师生间的情感距离。批评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处理事情, 从而使他们健康成长。记得有一天下午, 伴随清脆的上课铃, 我走进教室, 第一眼就看到地面上有很多杂物, 有的学生还和同伴们谈笑风生, 这一幕让我“血压上升、眼冒怒火”。我紧绷着脸走到他们身旁, 可看着孩子们纯洁无瑕的笑脸, 我的心忽然被震撼了, 他们正如一株株小苗, 需要爱的灌溉和疏导。这时, 怒火在我心中渐渐熄灭, 带着一个宽容的微笑走上讲台, 例行的师生问好后, 我亲切地对他们说:“在上课前想请大家帮老师一个忙好吗?”学生们用疑惑的眼光注视着我。“地面上的杂物严重影响了我们的学习环境, 现在我请大家帮我把它们请到它们应该去的地方, 好吗?”孩子们带着微笑和我快速地完成了任务。这节课, 我和同学们依然和以往一样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度过。

四、其他需要注意的几点

(1) 批评要选好时机。例如遇到学生之间吵架之类事件时, 当事人常常会失去理智, 这时, 不能“急于求成”对其批评, 或大动肝火。而应先让学生冷静下来, 对错误有一定认识后再进行批评教育, 学生更容易接受。又如早晨不要轻易批评学生, 会影响他们一天的情绪, 从而产生不良影响。

(2) 批评要注意场合。一般来说, 对于那些性格倔强的学生, 可在教室里进行批评, 借助班干和同学的力量来引导、帮助, 这样更利于及时改正错误;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或涉及个人隐私的事情, 一般不宜公共场合批评, 应该以单独谈心的方式进行交流和开导。

(3) 批评要把握好度。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 可用眼神、手势或幽默性的语言等来暗示自己所要阐述的观点和道理, 摆脱学生尴尬的处境, 消除他们紧张的心理, 使他们在笑中明白道理, 从而改正错误;对于性格倔强的学生, 不可正面冲突, 一争高低, 而应根据其“吃软不吃硬”的性格特点, 对其耐心批评教育, 必要时班主任可退让一下。

(4) 要做好批评的后续工作。班主任对学生实施批评教育后, 切不可认为已经万事大吉, 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上的变化漠然置之。应及时了解情况, 加强和学生的沟通与交流, 清除与他们的隔阂和误解, 让他们心悦诚服地接受批评, 防止自残等过激行为发生。

总之, 教育有法, 教无定法。学生的行为习惯每天都可能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偏差, 班主任只要善于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心理特点, 创造性地运用批评这一教育手段征服和感化学生, 相信我们的教育效果会越来越好的。

参考文献

[1]李明江.批评的艺术——班主任工作漫谈[J].科教文汇 (上半月) , 2006 (10) .

批评的艺术与艺术的批评 篇11

请看某年轻教师的做法。当他接手初二某班的班主任工作时,已知该班的不少少男少女正在谈恋爱。显然,扭转这一局面是个极其棘手的难题,那么,他是怎样与大家见面的呢?请听他的开场白。他是这么说的:“我是你们的新老师,也是你们的新朋友!我既然下决心要当你们的朋友,就理应开诚布公地回答你们提出的问题。现在就请大家每人提一个问题,把它写在纸条上传上来,然后我会选其中最难回答的一个公开,好吗?”这可是个别开生面的建议,大家窃窃私语后果然递上来不少纸条,而他也就选择了其中最敏感的一个。请听他的回答:在我收到的纸条中,有一个同学问得挺有份量,这就是,如果你们悄悄地谈恋爱我会怎么办呢?我会怎么办?既然你们是“悄悄地”,我也就“悄悄地”问你们一声,“青苹果”“红苹果”哪个好吃?你们肯定会说,是红苹果!对。既然是红苹果好吃,那就千万别吃那个青苹果。而且,我也想趁这个机会问你们一个问题,又踢足球又吃冰激凌,能踢好球吗?你们肯定会说,踢不好!你们说对了,既然如此,作为你们的朋友,我就要“悄悄地”告诉你们一声:学生学生,当然应当以学为生,要是我,就肯定不干这种既踢球又吃冰激凌的糊涂事!

这的确是一段极妙的批评,一下子就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它不是居高临下做训诉,也不是狂风暴雨的批判状,而是平等地提“建议”,友好地讲道理,不仅温暖,而且得体。大家听了,也会快活地笑了。

批评学生的艺术论文 篇12

在各种矛盾相互交织、错综复杂的情况下, 找到一套行之有效并且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运用程序是十分有必要的。而每个人思想政治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是鲜活的个体, 方法多种多样。笔者从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际出发, 将批评的艺术作以总结, 期待能够给广大思想政治教育者以参考。

20世纪以来, 一些学者开始就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艺术做研究和讨论, 提出了一些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应当注意的方法和原则。而和谐社会这一理念的提出, 又引起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批评艺术的关注, 它引发我们思考和谐与批评之间的关系, 和谐就是不批评吗?恰恰相反, 和谐才需要批评, 因为批评是一种关怀, 但是讲求和谐的批评也要讲求艺术性。为了做到批评的艺术性, 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展开对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批评的前期准备

1、明确批评的目的

批评是一种促进, 是一种鼓励, 也是一种交流方式。批评者一定要在批评之前搞清楚自己想要达到的目的。批评的总目的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然而每一次批评都有其各自的目标。明确批评的目的可以使批评在准备充分的条件下从容展开。例如, 我在上课的时候经常遇到的情况就是少数民族大学生比较喜欢说话, 而且喜欢用自己本民族的语言说话。这种情况下, 教师盲目的直接批评有可能影响师生之间的感情磨合。我们可以先询问他们说话的内容。这样做了之后也许能避免批评的教育, 因为某些学生说话是为了讨论课上的汉语词汇或者书本内容。批评的目的并不是建立教师的权威或者“吓唬人”, 而是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服务。

2、了解批评的对象

在对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批评之前, 不仅要了解这一群体的普遍特征, 还要对被批评者的个体情况进行分析。在对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普遍情况的调研中, 发现他们在思想政治方面普遍要求进步, 赞同主流价值观, 也重视个人的奋斗。这就为批评的展开积累了最基本的前提。但是他们往往对本民族有高度认同感, 并且在家庭、学业、语言和就业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压力, 这些都是我们在开展批评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的关键事项。对于被批评的个体而言, 我们也要充分了解他们的特点, 比如他的气质、能力、性格、家庭环境、成长背景等等。这些内容对于批评的有效性至关重要。

3、选择批评的方法

批评的方法非常多, 按照功能可以分为预防性批评、激励性批评、理解性批评、暗示性批评等。按照方式可以分为直接式批评、启发式批评、商讨式批评、触动式批评、迂回式批评、类比式批评等。在众多的批评方法中, 分析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点, 他们在语言的理解和交流上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 而且他们的自尊心普遍较强。提倡在不同的对象中使用预防式批评、理解性批评、启发式批评等方法, 而不推荐使用暗示性批评、直接式批评、触动式批评和类比式批评。当然, 在遇到个案的时候, 也不妨使用多种批评的方法尝试配合, 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二、批评的运用程序

1、选择合适的时机和场合

对普遍性错误, 应事先让学生有心理准备, 或是后做出适当的解释, 不要在时间上急于求成, 对于涉及面广, 而受教育者又较为敏感的问题, 应该深入调查, 实事求是, 要学会冷处理。能以个别批评的方式解决的就不要在公共场合批评, 能在小范围批评解决的就不要再大范围批评解决。

除了这些整体性的原则以外, 还要分析具体的环境。例如在一堂思想政治教育课上, 如果某个个人行为已经影响到了整体的教学环境和质量,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就应该及时展开批评教育, 哪怕是公共环境。这样往往能够起到当头棒喝的作用, 给学生群体以警示。

2、斟酌合适的语言和体态

我们在批评时, 一定要注意尊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各种习惯和习俗。例如他们的服饰、节日、民俗等等。只有尊重的语言才能让被批评者真正信服。同时, 还应该做到就事论事, 不要将问题扩大化, 也不要把问题总结为某个民族特有的问题和缺点。多使用一些简单的语言, 先和少数民族大学生达成交流的共识。在神情、体态上要适度, 不要把每次批评都装饰成政治批斗, 该严厉时严厉, 该和蔼时和蔼, 运用对比强化批评的效果。

3、调节批评的具体展开

在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 我摸索了以下批评的运用程序, 认为比较实用于这一群体的教育。

(1) 表扬

开展批评的时候第一步先要表扬。这可能是许多人不可理解的一种做法, 所以本人在此提出这种程序, 供思想政治教育者参考借鉴。批评前先对受教育者进行表扬是为了缓和激烈的气氛, 让受教育者心情放松, 从而更容易心平气和地接受批评;另外这能让受教育者意识到自己在批评者心目中的地位还是很高的, 这样的做法会使一些本来就自觉自省的受教育者自惭形秽, 主动改正错误。

(2) 批评

在做好了准备过程后, 批评的开展就显得十分容易了。我们将实现做好的计划在眼前回顾一下, 批评的目的是什么, 眼前的对象是什么特质, 我应该采取什么批评方式方法, 我现在的批评场合时机是否适合。在回想过后, 就可以开始批评的教育了。但是, 由于受教育者和周围的环境都是随时在变化的, 所以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灵活掌握批评的方式方法, 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应变。

(3) 表扬

这一环节的主要作用是缓和由于第二环节的批评所带来的冲突。在听完教育者的批评之后难免会产生一些抵触性情绪。这时候如果能把话锋一转, 说说他的优点, 就能使受教育者觉得自己犯的并不是很严重的原则性错误, 如果能够改正这个小毛病, 还是一个好同志。教育者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这一环节的表扬时不要再提起他的毛病, 而且表扬的时间不能过长, 以免喧宾夺主, 使批评的效果减弱太多。不能言过其实, 当表扬变得华而不实, 就会起到反作用。教育者在进行表扬的时候要注意到差异性, 对不同的受教育者要采取不同的表扬方式和方法。同时, 教育者要明确表扬是为了什么, 我们的中心目的是为批评的效果而服务的。

(4) 期望

一般的批评过程都是以期望和鼓励作结束语的,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 人们一般对开始和结尾的印象要深于过程。所以如果在结束批评的时候, 思想政治教育者能够对受教育者提出殷切的期望, 就能在受教育者心里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三、批评的后期监控

如果只重视批评的过程, 那么批评的效果维持期就会很短。古人有云“绕梁三日, 余音不绝于耳”。如果能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接受一次批评的教育之后就能够长期不犯错, 做到自我监督、健康成长, 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就达到了。所以, 我们还应该在后期, 对批评的教育效果进行长期监控。

1、针对对象的反应

在批评过程中, 受教育者可能沉默寡言, 也可能反唇相讥, 还有些人漫不经心、敷衍了事。这些反应都要留意, 随时转变批评的方式方法, 直到批评在他心目中达到警醒作用。

2、针对批评的效果

对于刚刚接受过批评的受教育者, 思想政治教育者一定要细心观察他们的心理变化, 受教育者经历批评后无非会有几种反应:防御、恐慌、懊丧和轻视。这些反应就能告诉你批评的效果如何, 是深入其心还是毫无效果。

3、针对对象事后的行为

批评过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都是观察期, 要注意观察的是受教育者在这段时间内是否会出现反复, 或者是否出现了新的错误, 这可能是因为批评的重点或者方略错误所引起的, 所以要长期观察受教育者事后的行为, 从而及时地进行巩固。

如果将这三个过程都一一做到, 相信批评的教育效果就可以达到有效的巩固。

以上是我提出的关于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批评教育的相关运用程序, 这些方法和程序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法则, 仅是实践中的一些经验总结。要想成功运用这些原则和方法, 还有赖于思想政治教育者自身理论素养的体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改变、社会环境的支撑及教育实践的不断验证。期望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得互相交流和不断探索中, 新疆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不断出新, 真正发挥培养大学生、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功能。

参考文献

[1]黎树斌:《增强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中国高等教育》, 2003年7期。

[2]郝全敏:《浅谈批评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 《学习与思考》, 1-3。

上一篇:蛛网膜下腔缺血下一篇:新课程实施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