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作品的自我批评

2024-09-02

三个作品的自我批评(精选7篇)

三个作品的自我批评 篇1

法国电影史学家安托万·德·巴艾克收集整理了三十多篇阿兰·巴迪欧创作的电影评论文章,集结成册, 并于2010年在法国出版,书名就叫做《电影》。收录的文章从时间上跨越半个世纪,内容和文体上也颇为丰富, 有论文、访谈、散文和演讲录等。在这部影评文集中, 巴迪欧论述了他对电影的理解,表达了他对电影的持久热爱,同时也体现了他不同时期的政治观念与哲学思考。 2010年巴艾克与巴迪欧进行了一次关于电影的访谈,在这次访谈中,巴迪欧将自己的电影批评总结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57年到80年代初的“激进判断” (militant judgement)时期。1957年,年轻的巴迪欧在电影杂志《新酒》(Vin nouveau)上发表第一篇“宣言式” 的影评《电影文化》(Cinematic Culture)。当时,巴迪欧并未持续供稿于电影评论杂志。作为知识界的革命者,他以鲜明的左翼政治立场,对特定电影作品做出一些完全政治化地裁决。他相信,一部电影的主体并非故事或是情节,而是这部影片所表明的(政治)立场,以及如何用具体的形式来表达其立场。此后的二十年间他身陷对时局的密切关注,并未发表任何关于电影的评论。 1968年,法国爆发了一场学生罢课、工人罢工的群众运动,被称为“红五月风暴”。巴迪欧作为这场运动的一员, 其左翼信念在政治斗争实践中变得更加坚定,其左翼政治立场贯穿他的整个思想发展进程。到了七十年代后期, 巴迪欧将部分影评署以假名发表在马克思主义刊物《闪电传单》上。“《闪电传单》那判决式的结构正是触发关于政治和电影的细节的讨论的契机”。[1]

整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是阿兰巴迪欧电影研究的第二个时期,巴迪欧称这个阶段为“自由批评”(free-wheeling criticism)。从篇幅上看,这一阶段的文章相对短小精悍, 少了“宣言式”的话语,对于具体作品的评析则明显增加。巴迪欧甚至发展了对喜剧默片的热爱。通过喜剧(尤其提到查理·卓别林),伟大的艺术可以与社会批评共执一辞。“喜剧题材介入电影的理念呈现了工人阶级的生活,呈现了他们对于世界的强权面的反抗,以及潜在的胜利的可能性。”[2]法国红色革命进入到后期,左翼内部出现了分裂,革命性也不断被新的思想潮流所消解。 巴迪欧不得不从一味激进的判断中回过头来关注当时法国电影中真正缺少的东西——笑,“一种挑衅的笑,一种‘小手册式’的笑,一种预见另一个可能的世界的笑”。[3]无论巴迪欧对于电影的关注投向何方,他始终是深切关注政治、关注现实社会的。这一时期,巴迪欧与Natacha Michel合作创办实验性刊物《鹦鹉》。巴迪欧作为坚定的左翼阵营知识分子激烈地公开反对政府的伪善行为。 《鹦鹉》杂志是他一手建立用来反对密特朗政府的大本营。 这本杂志收录的文章在时政分析背后有宏大的编年史般的文学与哲学做为基础,自有其文化取向,并非仅仅表达政治批评。在他看来,电影能够思考现实世界,能够承担一种“证人”角色,来帮助我们解读世界。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至至今是第三个阶段,这一阶段巴迪欧对电影的批评更加持续和专注,借用他自己的话来讲,是一种形式化分析。此时巴迪欧持续供稿于《电影艺术》,其影评文章已经褪去浮华真正进入了对电影主体的深入思考。如果说悲剧以隐喻的方式对古希腊进行思考,那么电影作为一种当代的艺术形式,就是现世的一种思考。巴迪欧认为电影作为真理程序能够出产真理,哲学不必思考艺术作品,因为艺术(电影)可以思考自身并且生产真理。每一部影片都能作为一个思想命题、一次思想运动。电影超负荷地承担了“人类存在” 这个主题,全盘接受又投射于外在,释放着巨大的对外在性(exteriority)的表述力量。个体观影体验可以转化成哲学理念,因为“从本质上看,电影是对一个理念加以创造的新理念”,“电影是一种哲学情境”,阿兰·巴迪欧只肯把哲学全盘交付给电影这种艺术形式,在他看来,电影比之其他艺术更具无法比拟的哲学思考能力。

电影是这位好战的哲学家参与政治的有力工具。对于巴迪欧来说,他并不认为自己是一个“正式”的影迷, 他只是电影的过客。他对于电影的关注始于哲学又忠于哲学,并且能为现实政治提供借鉴;他能够周旋于深奥的理论之间,也能够得心应手地用哲学概念来分析流行文化与日常经验,是许多同时代的电影专家们不能企及。

参考文献

[1]曼纽尔·拉莫斯.廖鸿飞译.阿兰巴丢的《电影》[DB/OL].http://www.douban.com/note/209280119/.

[2]Alain Badiou.Trans.Susan Spitzer.Cinema[M].Cambridge:Polity Press,2013.13.

[3]李洋.电影作为哲学实验[J].文艺理论研究,2013(04).

三个作品的自我批评 篇2

自我意识是指人对自己各种身心状况的认识及对周围事物关系的各种体验。一个人的自我意识从发生、发展到相对稳定、成熟,大约经过了20多年的时间。初生时,人们并不能区分自己和非自己的东西,生活在主客体未分化的状态;七八个月的婴儿开始出现自我意识的萌芽,即能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听到自己的名字会做出明确的反应;两岁左右的儿童,掌握第一个人称代词“我”,在自我意识的形成中是一大飞跃;三岁左右的儿童,开始出现羞耻感、占有心,要求“我自己来”(要求自主性),其自我意识有了新的发展。但是,这一时期的幼儿,其行为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以自己的身体为中心,以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来认识和投射外部世界。因此这一时期的自我意识被认为是生理自我时期,也有人称之为自我中心期,它是自我意识最原始的形态。从三岁到青春期,是社会教化对个体影响最深刻的时期,也是角色学习的重要时期。儿童在幼儿园、小学、中学接受正规教育,通过在游戏、学习、劳动等活动中不断地练习、模仿和认同,逐渐习得社会规范,形成各种角色观念,如性别角色、家庭角色、同伴角色、学校中的角色等,并能有意识地调节控制自己的行动。虽然儿童也积极关注自己的内部世界,但他们主要依据别人的观点去评价事物、认识他人,对自己的认识也服从于权威或同伴的评价。因此,这一时期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被称之为“社会自我”发展阶段,也称之为“客观化”时期。从青春发育期到青年后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期。其间自我意识经过三个阶段逐步趋向成熟,这三个阶段是:

1、分化

进入青春期以后,个体的视线由外向内转移,开始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内心体验,于是个体自我分裂为两部分:主体自我和客体自我。主体自我处于自我意识的主体地位,起观察者、评价者和调节者的作用;客体自我在自我意识中处客体地位,充当被观察、被评价和被调节的角色。经过分化,个体开始认识和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进入心理自我的发展时期,也可以说进入了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观化”的时期。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2、矛盾

自我意识的分化,引起了自我意识内部的矛盾,使青年开始感受到儿童期从未体会到的种种内心冲突和思想斗争。自我意识的矛盾最突出地表现为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矛盾。理想自我往往与主体自我相联系,反映了个体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体现了一定社会要求和道德准则的内化情况;现实自我则往往与客体自我相联系,反映了个体实际上是怎样的人,体现了个体各方面的实际发展情况。自我意识的矛盾就是当“主体自我”去考察、认识和评价“客体自我”时,常常会发现“现实自我”不能符合“理想自我”,于是出现了心理不平衡,即自我的分裂。为此,他们常常感到内心困惑、苦闷和烦恼,甚至迷茫不解。能否解决好这个问题,对青年期的心理发展将会产生重大影响。

3、统一

论当代教师自我定位的三个纬度 篇3

摘 要 教师行业作为特殊性的职业,职业使命是艰巨和伟大的。因此而引发了教师对于自己及职业定位的混沌和迷茫。教师在各种压力下,选择规避自己的内心,变得日益麻木和冷漠,更毫无创造性可言。新时代教师要善于反思,重新思考自己的角色定位、教学定位、价值定位问题。教师应从“我是谁”开始认识自我,保持心灵的开放,向教学敞开心灵,最后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

关键词 当代教师 自我定位 反思型实践家

新时代教师应如何进行自我职业定位和生命价值定位呢?教师是否该审时度势地重新审视一下自我了呢?作为新时代的教师要有一颗敏感的心,善于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教师应改变常态不要再直接去思考学生“是谁”的问题,而应先去重新思考“我是谁”的问题,我们应以怎样的眼光展开自己的教学,实现自我的生命价值和人生意义。新时期呼唤反思型实践家的归来,教师应从认识自我为开端,以实现自我为旨归。

一、角色定位:“我是谁”

1.认识自我:教师角色定位的前提条件

教师认识自我是认识学生是谁的前提条件,也是能教好学生的前提。教师们都进入了一个普遍存在的误区,认为好的教学是“以人为核心”的教学,这里的“人”大家都指向了学生,践行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当然,”以人为核心”是正确的教学观,教育就是培养人的活动,更确切地说应该是滋养人的活动。但是,在这样的观念下,人们的关注点有些片面了。在教学中滋养的人有两种,即学生和教师。而教育者们仅仅绞尽脑汁地了解学生“是谁”的问题,上课学生不听讲,课后作业完不成,老师批评学生多次学生根本听不进去。这时,大多数教师会归因于不了解学生心理、不了解学生生活方式,要想改变学生现状就要先了解儿童。不论是名师还是普通一线教师都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其实不然,换一种角度,教师们反问一下自己,你了解你自己“是谁”吗?在教学中,你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很少有教师去思考“我是谁”的问题。这里所说的教师了解自己,更多地是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一名优秀的教师只有先了解自己,才能更清楚地了解学生“是谁”,才能进行好的教学。

2.舍弃旧我:教师角色定位的必要条件

在这个都把重心放在学生身上的时代,早已忘了对教师的心灵世界的安抚。帕尔默在《教学勇气》中说:“与许多别的职业不同,教学一直都是个人生活和公众生活危险的会合。”[1]的确,教师这个职业具有特殊性,教师面临着个人与公众的相遇,所以对教师而言就有高标准的要求。教师也是一个普通人,就业压力大、工资待遇低、家庭压力等让教师们选择了冷漠、无视和逃避,同时更封闭了自己的内心,因为他们在这时感到自己就是一个弱势群体,他们的恐惧造成自我封闭。教师对学生的冷漠,其实源于内心的恐惧和愤懑,更是对自己现在这个“我”的封闭和混乱,逃避了真实的自我。教师如果能舍弃旧我,尝试着去看看心里的那个本我,也许对于教学又是另一番新气象。

3.创造新我:教师角色定位的充要条件

正如李政涛在《教育常识》中所说的,“教师是创造者。”的确,教师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创造者,教师创造了一个个孩子,但不要忘记教师还要不停地创造自我。教师进行自我创造,创造一个崭新的自我,放弃旧我,才能去更好地创造学生。当教师想要创造自我时,才能真正地了解自己“是谁”,一个人只有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知道自己还缺少什么时,才能真正地走向明自我,世界上没有谁比你自己更了解“你是谁”。教师作为一个创造者,首先就是创造自我的生命价值,获得心灵的富足,只有这样才能去创造学生的生命价值。教师的尊严感也是自己创造的,敞开内心就是一种自我创造,内心世界的丰盈与富足是自己给予的,回归到灵魂家园的教师,就是真正的明自我的教师。教师的自我创造就是从心灵深处的创造,敞开心灵,创造新我是一个优秀教师认识自我的充分必要条件。

二、教学定位:回归心灵

1.教学方法——双向互动中寻找默契

教学方法丰富多样,向名师学习的热潮更是犹如泉水奔涌般的热烈,教师在向名师学习的漩涡中忙得不亦乐乎。然而,世界上没有最好的教学方法,只有最适合的教学方法。这就同买衣服是一个道理,不是买最时尚的你穿着就好看,关键要适合自己。例如,性格沉稳的教师,偏要模仿名师充满激情的课堂导入方法,结果完全丧失了自我,效果反而不佳。在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了自己的客观因素,只看教学方法在其他的教师课堂上产生了好的效果,就直接拿来用在自己的课堂上,却忽视了自己是否可以驾驭得了的问题。教师片面地模仿他人的教学方法,会造成自己的痛苦,使自己失去自身认同和完整。帕尔默描述过他曾拼命模仿自己导师的授课方式,而适得其反。最终他明白了:“我开始寻找一种与我自己的本性更契合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要与我自己的个性整合,就像我导师之所以有魅力,关键在于在他的教学方式和他自身之间找到了一致性。”[1]教学不是一味的模仿,而要使自己的个性与教学方法进行整合,只有自己先达到自身的默契,才能教好学生,与学生默契。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的道理一样,每个人都具有独特性,所以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2.教学立场——师生共同用爱去支撑

每个教师的教学立场可能都有所不同,但应该有一个相通的教学立场即基于学生立场的教学。从学生的视角出发,考虑学生的生命成长规律,这需要教师爱的支撑。一个没有爱的教师,很难有儿童的教学立场,没有爱的教师的教学立场是混沌的,他们无法了解教学的真正内涵。教学本身就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不能片面的强调主体是谁的问题,而是教师要以学生生命生长的眼光去进行教学,爱每个生命成长中的孩子,把心灵献给他们,才能基于学生的立场去教学。教师要有教学勇气,敞开心灵,敞开爱的怀抱,用爱拥抱每个含苞待放的玫瑰花蕾。苏霍姆林斯基在《育人三部曲》中,将“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的充满爱的教育誓言付诸于实践并展现于我们面前。[2]李镇西用《爱心与民主》向我们诠释了基于学生立场的爱的教育情怀。于永正用《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向我们展现了“最终把自己教成孩子”的伟大的师爱。[3]所有好的教育必定有一个强有力地坚实的后盾——爱的支撑。

3.教学智慧——心灵与心灵的滋养共生

帕尔默认为:“教师们常常遭受解体的痛苦。这种痛苦来源于切断了与我们自身真实的联系,切断了与我们投身教学的热情的联系,也切断了与心灵的联系,而心灵才是干好所有工作的源泉。”[1]教学智慧来源于实践,更来源于心灵的创造。教学智慧在实践中积累,在心灵中重构。李政涛老师有一句话说的特别好,“教育智慧只会从内心生长出来,‘内心’是爱心、童心、耐心、细心的融通,是思维的深度、广度和高度的整合,是一种自我审视、自我更新的习惯。”[6]教学智慧是教师用心培育和生长出来的实践智慧。只有从内心生长出来的智慧才是无限的智慧,才会日益生长,不会干涸。这种智慧可以一直延伸到教师生命的终结,用心灵创造的智慧是一种永恒的教学智慧。教学智慧的最高境界是内心创造而达到的,是内心与宇宙的结合与一致,是冯友兰先生的人生四大境界中的“天地境界”。教学智慧是天空中永恒的星,是教师用生命的色彩去晕染的,用心灵的土壤去培育的。一个真正懂得教学智慧的教师是在与学生角色之间不停地“翻转”互换的过程中实现真善美的心灵的统一。

三、价值定位:实现自我

1.感受身为人师的幸福感

世间有一种缘分叫做师生缘,师生缘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更,这种缘是稳固的、持久的。古语说:“一日为师,终身为师矣。”作为一名能接触到数十数百个真诚的、纯真的学生的教师,应该是倍感幸福的。然而,事实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样。有个从教十年的教师曾说:“我当老师都当傻了,变呆了。每天就接触这些学生,感觉都与外界隔离了。”可能有许多教师都有这种想法,所以教师群体日益变得消沉萎靡、怨声连连,认为自己与外界分离了。但换一种角度,你愿意每天接触处心积虑、尔虞我诈的功利心极强的人群吗?难道有一群真诚对你,纯真无邪的孩子和你待在一起不是另一种幸福吗?教师见证了一批又一批孩子成才、成功、成人的生命成长过程,更是一种世间他人无法感受到的幸福。世界上最美好和永恒的情感就是师生情,教师应珍惜并享受身为人师的幸福感。

2.享受教学过程的喜悦感

当今社会许多教师抱怨教师这个职业工资低、工作累、压力大。毅然放弃教师职业去从政从商的教师也不在少数。每个人想问题、感受问题的角度不同,我们无权干涉别人的想法,但我们可以左右自己的想法。其实,社会上哪个行业不辛苦,压力不大呢?如果教师以抱怨的心态,看到学生就一副恨铁不成钢的姿态去从事教学,那么就永远不会快乐,就会越来越疲倦和心烦,最后都想出去走走了。李政涛老师强调教育是需要“转化”的。教师的“转化”应从心态上开始,不妨换一种心态和眼光去享受教学过程,也许会伴随而来一种美好情感的产生。课堂上,当教师上出一堂精彩的课,学生学有所得,露出太阳花般的笑脸时,教师不也看到了希望和未来吗?教师要换一种眼光看教学,用一颗敏感的心去感受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美好瞬间,这样的教学定会给教师带来内心的丰盈与喜悦。

3.实现生命价值的归属感

实现自我的生命价值应是每个教师都应追寻的归属感,这也是教师追求的最高境界。实现自我生命价值不是一种理念,而应是一种指向现实的追求。李政涛认为:“教师的生命价值不依靠别人的赞美歌颂而来,也不只是因为创造了学生的生命价值而来,教师若能把教育过程变成丰富自我、滋润自我、提升自我的生命的过程,变成一个不断告别旧我,创造新我的过程,就实现了自我的生命价值。”[4]教师的生命价值是教师通过敞开心灵,在实践中用心灵自我创造和自我赋予的,但它从不是脱离外在世界而孤立存在的一种真实。这种价值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寻求自我情感的归宿,享受师生相处的幸福感,从而实现自我生命价值的真实客观存在。帕尔默强调教师要立足于心灵世界,但不能不去理睬外部景观,教师更不能使内心世界和外部景观相分离,要保持自身认同与完整。教师自我生命价值的实现是心灵与外界环境的一致与和谐统一,是一种重新将内心世界与外部景观联合起来的生命状态。

每个职业压力都很大,教师要守得住初心,坚守住教育情怀。其实,回过头来看教师职业,应是最具幸福感的职业,每日见证着祖国花朵的成长与绽放,从心灵上获得一种愉悦感和富足感。在外在需求上,教师有两个足够长的寒暑假,这是其他职业所没有的,这时的教师完全可以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与自然、与世界如影随形、亲密接触,获得外在的视觉冲击和心灵的释放。教师都换一种心态和眼光去生活,敞开内心去看世界、看学生、看职业、看自我,定将获得心灵的回归、解放和自由。

参考文献

[1] 帕克·帕尔默.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2] 苏霍姆林斯基.育人三部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3] 于永正.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4] 李政涛.教育常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朱纯洁(1991-),女,黑龙江宁安人,渤海大学教育与体育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朱成科(1973-),男,辽宁新民人,渤海大学研究生学院教授,博士。]

论高中学生自我管理的三个条件 篇4

关键词:高中教育,自我教育,条件

什么叫做自我管理?《学〈论语〉做好员工》一书的作者陈立军是这样定义的:指个体对自己的思想、目标、和行为等表现进行的管理。

自我管理的意义是什么?每一个有丰富潜能的人就像一辆豪华车, 只要找到打开它的钥匙, 它的优越性能就会发挥出来。自我管理就是这把钥匙。自我管理能激发自身潜能, 实现自我奋斗的目标, 更有效地发挥和实现自身最大价值。

一、背景

1.教育发展的需要。提高全民文化素质, 普及高中教育是一条途径, 很多有条件的地区已在尝试。

随着高中教育的发展, 初中生有了继续发展和文化素质提高的机会。但是出现生源质量堪忧、班额增大、教育管理跟不上等问题。

2.每个人自身发展的需要。人的一生, 接受许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有的还经历强制教育。还有一种教育是十分重要的, 那就是自我教育。它是人成长的内因, 在其他教育等同的条件下, 自我教育的成效彰显出不同的发展态势, 它的实现取决于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引导。

二、案例

(1) 《扬子晚报》曾登载某大巴车上7名学生集体不让座, 让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站在身旁, 一些中学生跟帖赞赏的事。

(2) 一些高中生沉溺网络游戏, 浪费学习时间。

……

诸如此类的个人行为, 表明一些高中生品德修养差, 缺乏奋斗目标, 自控能力低, 自身行为影响自身发展。

东方名家说, 世界上最聪明的人, 就是发现自己, 改变自己, 收拾自己。

三、自我管理需要的条件

1. 战胜自己是自我管理的前提

《老子》有语:“胜人者有力, 自胜者强。”说明了战胜自己更是强者的观点。

谁是自己最大的敌人?答案是自己。宋代理学家王阳明说:“破山中贼易, 破心中贼难。”三年前, 我从自身经历悟出了足以让我终生奉行的两句话:“征服别人非英雄, 战胜自己乃强者。”而今, 我才知诸子百家对此早有论述, 深深佩服先哲的智慧。

什么是战胜自己呢?

如果一个赌徒能戒赌, 就是战胜自己, 如果巴顿将军能管住自己胡言乱语的嘴, 巴顿就战胜了自己;如果一个沉溺网络游戏的学生不再迷恋, 他就战胜了自己。

战胜自己就是克服自身的弱点、不足和偏见。人们想到的常常是如何战胜对手, 而战胜自己往往被忽视。自胜, 需要勇气, 需要毅力。

2. 了解自己是自我管理的基础

《吕氏春秋·先亡》中有言:“欲胜人者必先自胜, 欲论人者必先自论, 欲知人者必先自知。”意思是说:“想要战胜对手必须先战胜自己, 想要评价他人必须先正确评价自己, 想要了解他人必须先了解自己。”了解就是“自知”, 而“自知”必须有清醒的头脑。知什么?知长处和缺陷。一个人了解了自己, 才能设计好自己的未来, 才能根据目标制订管理自己的方案。

3. 毅力是自我管理的保障

什么是毅力?毅力是人们为实现一定目的而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及其行为表现。如《送东阳马生序》中的宋濂为了求知“尝趋百里外”, “穷冬列风, 大雪深数尺, 足肤皲裂而不知、四肢僵劲不能动”, 就是毅力;一个高中生, 为了实现人生梦想, 坚决完成设定的任务、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行为, 就是毅力;郭沫若“攻城不怕坚, 攻书莫畏难, 科学有险阻, 苦战能过关”, 就是毅力。

为什么要培养毅力?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同样, 高中生在实现自己大学梦的过程中需要克服学习上的许多困难。这些困难的克服没有毅力是不行的。没有毅力, 自我管理只能是句空话。

综上所述, 高中生的特征虽具有自我管理的因素, 但必须具有上述条件。

参考文献

[1]古代散文名句赏析.三秦出版社.

成功励志:自我暗示的三个层次 篇5

下面就让我们来学习有关暗示的理论,这样你在听心灵财富CD(录音带)时将会做得更好。

暗示的力量

暗示是影响潜意识的一种最有效的方式。它超出人们自身的控制能力,指导着人们的心理、行为。暗示有着不可抗拒和不可思议的巨大力量。

暗示有着不可抗拒和不可思议的巨大力量。心理学家普拉诺夫认为暗示的结果使人的心境、兴趣、情绪、爱好、心愿等方面发生变化,从而又使人的某些生理功能、健康状况、工作能力发生变化。 暗示是影响潜意识的一种最有效的方式。它超出人们自身的控制能力,指导着人们的心理、行为。暗示往往会使别人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动,或者不加思索地接受一定的意见和信念。

“暗示”的作用还影响人的情绪和意志,经历中出现的不良暗示信息,只有通过暗示才能替换掉。不良的暗示和消极的暗示,对于导致失败都有直接关系。

我们应该每天给自己成功的暗示。要实现梦想,达成目标,需要反复聆听心灵财富CD(录音带),给予自己正面暗示。在此基础上全力拼搏,不达成目标绝不罢休。

语言不仅对他人有暗示作用,还有自我暗示的作用。有关科学研究表明,人类除了语言,还能使用70万种以上的信号来互相交流意识,

这些语言外的“信号”,实际上就是暗示,足被人们的潜意识所接受的。

暗示是一种语言的或感觉性的提示,它可以唤起一系列的观念或动作。有的心理学家认为,暗示就是对认识作用不加批判地接受。

直接谈话可以产生观念的`联想,不断重复的暗示,可以使人的心理和生理发生变化,造成人体各系统之间的功能变化,可以向好的方向发展,也可以向相反的方向发展。

所谓暗示是指通过人体的语言、行为、心理或者是环境的特殊语言,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的过程。

按照形式来分,暗示可分为环境暗示和自我暗示。所谓环境暗示是指暗示的发生有较强烈的外界诱发因素,而自我暗示是来源于人体自身,即自己把某种观念暗示给自己。

按照性质来分,暗示可分为积极暗示和消极暗示两种。积极暗示就是在对待任何事物都能找到其积极的一面,并从积极的角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而消极暗示则与之相反,不管事物的状况如何,总是从消极的角度去思考和处理它,并坚信事物的结果是不好的、消极的。

按照心理学和相关学科的分类,这些暗示和自我暗示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即日常所说的狭义的语言文字系统的暗示和自我暗示。

当十个人都非常真实地重复一句话“你有病,不正常,很厉害,需要去检查”。结果会是什么呢?你真的得自己已经有病。然后,真的去医院检查了,而且很可能就检查出疾病。

语言不仅对他人有暗示作用,还有自我暗示的作用。一个人如果故意对他人说心情不好,他见一个人就说“我心情不好,别碰我”,说得多了,他真的就心情不好了,这种情况是经常发生的。

语言有着暗示和自我暗示的力量。当我们讲自信积极时,要在前面加一个“我”字,“我勇敢,我成功”,这就是语言上的自我暗示。

第二个层次是动作语言、表情语言的暗示和自我暗示。

三个作品的自我批评 篇6

弗兰西斯·培根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博学多才的哲学家、思想家、作家和科学家。被马克思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他在逻辑学、美学、教育学方面也提出许多思想。培根的散文简约潇洒, 言语自信分明又不失艺术色彩, 同时包含人生哲理和智慧, 这种特殊的文风塑造了他堪称经典的散文作品Of Studies。“翻译培根这篇论文, 最主要的要译出培根散文的简约风格, 译出他自信的口吻, 以及译出他格言般的警句。” (周仪、罗平, 1999)

王佐良译本之所以能长久树立一座翻译丰碑, 正是因为它符合了生态翻译学所说的翻译适应选择论。

二、生态翻译学

生态翻译学的概念是近年由国内学者胡庚申提出的全新翻译理论。它是“一种生态学途径的翻译研究, 抑或生态学视角的翻译研究”。持生态翻译学观点的学者把翻译定义为“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 (胡庚申, 2008) 。

该定义特别强调翻译过程中两方面内容——翻译生态环境和译者适应选择。生态环境不只是语言环境, 更是涵盖了文化、交际、社会等方面面的原文世界和译者所面对的世界。译者适应选择, 强调了译者为中心的地位。译者进行翻译时, 需要从“三维” (语言维、交际维、文化维) 着手, 使译文能够达到多维转化的程度 (束慧娟, 2010) 。翻译原则也被定义为“多维度的选择性适应与适应性选择” (胡庚申, 2008) 。

下面笔者就结合多维度适应的理论, 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王佐良的译本。

三、译者的角度

王佐良教授是诗人、翻译家、教授、英国文学研究专家, 对于作者培根创作所处的背景、地位和风格有一定的了解, “培根散文的简约风格, 译出他自信的口吻, 以及译出他格言般的警句”此乃翻译的生态环境, 王教授需要对此生态环境深入了解, 并为适应此生态环境而进行翻译的选择, 即适应性选择。

王教授采用半文半白的文体, 简约而精辟, 十分精湛地再现了培根散文的风格, 被现代大众群体誉为比较好的译本之一, 即所谓译者和译本的适者生存。作为一个译者, 处于整个翻译过程的中心地位, 对于原作的理解和表达, 建立在译者的专业知识的积累和翻译技巧的应用, 王教授这方面的个人素质可谓高人一筹, 因此他的译本相对于其他译本更为出彩。

四、双语读者的角度

因为读者是双语的, 因此可以对原作和译作进行比读, 评判译作, 这也是对译者和译作的适应性选择。对于双语读者来说, 读译本和读原作的感受越相近, 此译本的“信”度也越高, 即所谓的多维度适应。王教授译本的简约风范以及古典风雅和原作极为相似, 因此受到读者广泛好评。

五、专家学者的角度

专家学者对译文的评判更注重的是专业的翻译标准, “译文相对于原文的情况以及造成这些情况的原因, 关注的焦点是二者之间的关系, 如译文与原文之间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相似程度’” (杨晓荣, 2005) , 具有严格和学术性。专家学者具有比较高的翻译基本素质, 对语言、文学有敏锐、准确的感受力, 有较强的鉴赏能力;在语言运用方面有较强的动手能力, 能写流畅的散文, 能灵活运用各种文体;有一定的翻译实践经验积累。因此, 专家学者相对于双语读者, 除了读译本和读原作的感受相似度之外, 能运用翻译理论来评析译文。

从王教授的译本来看, 无论简约、气势、哲学性还是修辞, 都和原文极为符合, 同时注入中国文言色彩使得王教授的译本看来古典而精炼, 与原文的特色可谓异曲同工, 此王译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多维度的适应了原文的语言和风格。“警句构成了培根散文的风格。培根的警句有两个特点:包含人生的经验与智慧, 看事比人深一层, 可谓世故之至;同时, 又富于想象力, 令人深思与回味。”“格言、警句, 往往调用了各种修辞手段, 排比、双声、对偶、押韵等等, 读来朗朗上口, 我们认为, 翻译警句、格言, 首先必须还它一个警句格言的形式。” (周仪、罗平, 1999) 王教授对于警句的翻译也十分出彩, 虽然有个别的地方前后对应有些偏颇, 如“读史使人明智, 读诗使人灵秀”的动宾短语与后面的名词短语“数学使人周密, 科学使人深刻, ……”, 但仍不失对警句翻译的典范, 即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多维度的适应了原文警句达到的交际效果。“凡有所学, 皆成性格”原文来自于拉丁文名句, 意为“读书可以陶冶人的性情”, 此王译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的一例, 多维的的适应了原文拉丁源语的含义。

六、结论

综上所述, 译者、双语读者、专家学者对于培根作品Of Studies王佐良译本的评论各有侧重点。读者作为译文的主要对象, 重要性自然不用多说, 同时译者和专家的评论对于译文是一种欣赏和提高, 因此三者的观点都不能忽视, 应当相互补充, 共同为翻译界评论以及翻译水平的提高做出推动作用。王佐良的译本也充分体现了翻译生态学中的诸多观点, 运用翻译生态学理论可以帮助分析和解决翻译中的一些问题, 同时指导翻译批评, 也为翻译和翻译批评提供一个新的方向。

参考文献

[1]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4.

[2]胡庚申.生态翻译学解读[J].中国翻译, 2008 (6) :11-15.

三个作品的自我批评 篇7

女性文学是在国家———民族的启蒙话语内展开, 女性所追求的一直与宏大话语的革命性、政治性、阶级性相伴相生, 使女性文学一开始就处在社会身份和女性身份自我确认的艰难选择中。

一.女性自身认同被悬置的历史延续性

二十世纪的女性文学是被携裹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浪潮中, 而走向大众的视野。不同于以政治面目出现的西方女权主义运动, 五四时期女性作家的创作背景是整个社会要求变革、打倒封建腐朽的一切学习西方的民主和科学的大洪潮下, 女性的解放顺应了社会的解放, 这是以文化姿态出现的阶级斗争, 而不是女性所期待的那种从观念到制度使女性得到根本解放的革命。女性作家塑造了一批渴望走出家庭的“娜拉”, 不愿再做丈夫的小宠物, 追求作为人的基本的平等和自由的权利。“去过人类应过的生活, 不仅仅作个女人, 还要作人” (庐隐) , “做一个与男儿并驾齐驱的女子汉” (白薇) , 而到三十、四十年代时代风云变幻, 文学大都是以反映阶级斗争和民族救亡为主题。而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十七年, 政治意识形态话语的束缚下我国文艺一片萧条, 反映国家民族的宏大叙事成为时代的重音, 女性文学哑然失声。

而到了新时期, 受社会和文化环境的影响, 女性身份再次被悬置, 文革中的错误得到纠正, 女作家又投身到控诉文革的启蒙主义、人道主义的话语中。“为了获得作为人的一切, 女人似乎得先忘记自己是女人, 这也是沉痛得很”。 (宗璞) “我首先是一个人, 然后才是一个女人;我首先是一个作家, 然后才是一个女作家。” (张抗抗) , 包括张洁、王安忆等, 这些作家不约而同的表现自己中性的身份, 似乎在刻意回避“女性”作家这一身份, 这也反映了社会对女作家的创作仍然贴有歧视的标签, 使一些女作家拒绝承认是所谓女作家的身份。张洁在《方舟》中塑造了几个迥异于被赋予传统女性特征的女子, 她们邋里邋遢、瘦削干瘪, 表现出了“雄化”的特征。不同于张洁以一种极端的方式对抗男权的写作, 王安忆也是从强调男女有别的角度出发, 但是她突出的是女性天然的特征———生育能力。《荒山之恋》中的男女主人公在性欲中相互纠缠, 而使生活陷入窘境, 但女主人公生了孩子后, 母爱使她得到了升华, 她的生活发生了转机。王安忆从母性回归的角度上来区别关于张洁的关于女性被“雄化”的质疑, 但是仅仅用女性的生育显然不能解决女性在社会中所面对的所有问题, 过于简单化的答案有逃避问题的嫌疑, 但也表现了女性作家在创作中对自身认同的动态过程。

历史的发展总是纵横交错的, 就像一颗枝繁叶茂的大树切开她的横切面, 一圈一圈的年轮代表它几十年甚至几千年的发展。铁凝的创作也表现了受这种历史延续性的影响, 她并不是一开始就以女性的眼光和立场去塑造女性形象的, 她在作品中对女性自我的认同也经历了一个由遮蔽到敞开的过程。

二.由遮蔽到敞开———铁凝的自我认同

结合铁凝自身的经历, 铁凝有着与众不同的知青经历, 一九七五年铁凝高中毕业时,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已近尾声, 铁凝却放弃留城和去当文艺兵的机会, 主动要求去农村落户, 想以一个作家的身份去体验生活。铁凝有一篇长篇散文《真挚的做作岁月》, 铁凝在总结下乡的这段生活经历时, 用了两个词:真挚、做作。做作, 应该是那个极端政治化时代的社会行为标志, 是人们对于政治恐怖的一种集体无意识过程中优化的自我保护方式。[1]她的真挚, 使她对生活投入了极大的热情, 这就冲淡了附着在做作上的意识形态内容, 我们被她那仔细搜寻生活中的真善美的故事题材的用心而感动, 并使用一条思想主线贯穿全文, 有一种启蒙主义的精英意识在里面。这一时期她笔下的女性形象, 如香雪、安然、乔叶叶, 她们拒绝长大, 心理深处都有一种回归母体的情结, 是一些拒绝长大的无性别自我的“女儿”形象。这反映了潜意识中铁凝对女性身份的拒绝认同[2]。

然而从《麦秸垛》铁凝开始创作了一些复杂的女性形象, 正像铁凝自己所说:“从一九七五年的《会飞的镰刀》到一九八六年的《麦秸垛》, 我由一个喜欢在日记上写豪言壮语的中学生长大成人。”“长大成人”不仅意味着铁凝对自己创作风格发生转变的认可, 也意味着铁凝从拒绝长大的少女成长为一个成熟的女性, 开始从女性立场出发去关心女性、书写女性。

随着铁凝对自我和社会关系认识的发展, 她在作品中流露了女性的自赏意识, 《玫瑰门》中对女性身体的健美进行了一番不同以往作家的令人称道的描写, 对女性的性欲也有直接的描写。铁凝从对女性诗性自我的抒写转向了对女性审丑的描写, 她用真挚的热情和对生活的责任心, 使她摆脱了早期的做作, 对生活的理解走向了深入, 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不再是单面的香雪, 而是描写了可能是长大了的香雪的双面夏娃的形象。

三.铁凝作品中女性追求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所造成的自身分裂

铁凝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几乎都有一个与自己形成鲜明对照的姐妹或女伴, 安然与安静, 杨青与沈小凤, 白大省和西单小六等, 《永远有多远》中, 那个被周围所有人称赞的善良质朴的白大省其实最不愿意的就是做她自己。她永远羡慕的是西单小六、盼望成为那样的女人, 她认为是西单小六开垦了她心中那无边无际的自由主义情愫, 张扬起她渴望变成她那样的女人的充满罪恶感的梦想。铁凝在《麦秸垛》也反映了女性追求社会认同与自我认同的矛盾与困惑, 大芝娘在和丈夫离婚后, 又跑到城里找前夫生了个孩子, 而沈小凤她作为一个受过教育的现代女性, 在行动上思想上却重蹈了大芝娘的覆辙, 社会对女性的规训与塑造使她们失去了自己而去追求所谓的名分, 这其实是男权社会的意识形态对她们思想的侵蚀, 在相隔了几十年的沈小凤身上悲剧依然重演着, 她们的自我需求被推向了阴暗的边缘。而杨青是与大芝娘和沈小凤相反的另一类女性形象, 她懂得保护自己, 用理性压抑住自己原本像沈小凤一样奔放的感情, 因为她知道人言的可畏、舆论的可怕。而在那个知青人人自危的年代奢谈爱情更是致命的、危险的。这就可以看出杨青内心的困惑与矛盾, 比如在作品的结尾她说她常常无端的感觉到胸口的沉重。

《村路带我回家》中的乔叶叶响应了知青下乡的号召, 之后认同了知青要扎根农村的宣传, 她在迷迷糊糊中嫁给了当地的村民, 之后别的知青返城了, 她却不得不留在这里, 后来丈夫死去, 她成了寡妇, 可谓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文章的最后她放弃了城里等她的大学生宋侃, 而选择了能带给她轻松快乐的金召, 她经历了一番挫折后终于明白了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由此可见, 当女性丧失了自身的主体性, 想依附于社会和男性时, 一旦社会的方向盘发生急转或者这个男性有任何的风吹草动, 那么女性的自我和她所追求的社会身份都会走向虚无。

在《玫瑰门》中铁凝塑造了司漪文和姑爸两个特别的形象, 司漪文一生都在汲汲追求主流社会的认同却始终被边缘化, 最终走向了自身的虚无, 而姑爸因为新婚三天丈夫远走, 自己又被抬回来而开始了对自身性别身份的逃离, 忍受不了社会的议论而早早选择了撤退, 她忘记了自己也是一个受害者, 体现了对男权社会的妥协。

铁凝写出了女性追求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所造成的自身分裂, 她对女性的自我认同也经历了一个由遮蔽到敞开的过程, 随着作家认识的发展、创作上也不断的探索, 《大浴女》中她建构了一个不断与自我对话的自我完善的敞开的女性形象———尹小跳, 尹小跳敢于正视自己在幼小时候的一个恶念, 怀着原罪的意识她不再苛求亲人, 她原谅了母亲、妹妹, 同时她自己的心也得到了救赎, 她独立而且自由, 所以她不会象她妹妹一样在和别人比较中忍受着嫉妒的折磨。面对爱情不同于杨青的“理智”压抑, 也不同于白大省的愚昧追求, 对女性自身价值的追求体现了女性的主体性的张扬, 但尹小跳最后把陈在还给了他的前妻, 这个敞开的结尾体现了女性追求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的统一其实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铁凝及她的作品告诉我们, 我们要以一个自觉的整体意识和明确的主观构想去建设女性文学的重要性, 在现代社会的女性要走好追求自身权利和社会认同的平衡木, 这需要整个社会对女性的宽容和支持。

参考文献

[1]贺绍俊.铁凝评传[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5.

[2]王志华.从遮蔽到敞开——由铁凝的创作看中国新时期女性写作的身份认同[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08, 7 (3)

上一篇:产品科研下一篇:不定式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