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境的三个层面(共12篇)
语境的三个层面 篇1
在全员研教活动中, 我听了许多堂诗歌阅读课, 教学者大都从知人论世的角度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心境;通过反复的、有目的的朗读, 引导学生涵泳体味, 以心会文, 感悟作者在诗歌中抒发的情感;用音乐烘托、渲染, 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但在言语层面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厚重的情感上显然有欠缺。有的仅仅停留在哪些词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上, 没有把握诗歌的个性, 没有立体地审视诗歌所表达的情感。这在一定程度上将丰厚的语文学习目标窄化、简化了。
这促使我思考如何提高诗歌教学的厚度的问题, 经反复阅读云南师大张成明教授的《温度与厚度:诗歌教学的双翼》这篇文章, 思绪渐渐清晰起来。
记得2008年宁波市初中高级教师评审的其中一个说课题目是:《乡愁》一诗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情感?你在教学中是怎样让学生把握诗歌的意象, 深刻体会诗歌意境的?
有老师说通过品读来达成目标。第一步问学生:诗人是借助哪些具体形象来表达乡愁的?学生都能顺利找出。第二步问:诗人借助的四个意象所表达的乡愁一样吗?很快也会有答案的:不一样。分别表现的是:对母亲的思念, 对妻子的相思, 丧母之痛, 家国之恋。第三步让学生朗读诗歌, 细细品味诗歌的精妙之处, 学生基本上能说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几个意象选得好, 表达了诗人的乡愁越来越浓, 越来越重。第四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意象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 用散文化的语言, 描绘出作者所营造的一幅画面。这样的三个环节看起来很完整。那么, 这样的品读使诗歌教学有厚度了吗?没有!这样的语言品味仅停留在粗疏的状态, 没有把握诗歌的个性, 更没有立体地审视诗歌所表达的情感。要使诗歌教学有厚度, 要从以下三方面下功夫:
第一, 在语言品味上要精细, 要抓住有张力的语言, 特别要注重学生容易忽视的地方, 从寻常中品出不寻常。
如诗中“这头”“那头”“里头”“外头”似乎通俗之至, 没什么可说的, 但是作者用此突出时空隔绝;“后来啊”与前面的“小时候”, “长大后”相比包含多少沧桑感叹和惆怅;“矮矮的”准确地表现了母亲一生奉献之后对子女所求甚少, 并不求显贵;“浅浅的”其中包含了多少遗憾、疑问和无奈;“小小的”“窄窄的”如此轻描淡写, 体现出作者年轻时“不识愁滋味”的情怀。这些叠词的运用读来如泣如诉。四个意象显得单纯, 但绝不简单, 它们是以时间发展来综合意象, 意象递进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的绵绵怀念。四个定语, 都是“淡淡”的意味, 这里有时间的久远, 有心中的茫然, 有对比的痛心疾首。这些精彩的言语, 处处显出作者的功力, 显示出诗歌情感的厚度。我们应该认识到, 引导学生精细地品读, 理解诗歌厚重的情感, 是增加诗歌教学力度和厚度必不可少的方法。语文学科的本位是对语言的玩味与感悟, 一个语文教师是否有本事, 首先要看它能否穿透语言的表层直抵内核的精妙之处, 领着学生有滋有味地咀嚼揣摩。
第二, 要对诗歌个性有把握。而作品的个性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诗歌的构思上。其实, 所有的乡愁诗歌情愫相近, 都借助意象表情达意。从意象角度理解“情”, 这是诗歌的共性。“悲与愁”的情绪是所有乡愁诗的共性。从构思和言语层面理解《乡愁》, 我们会发现其他乡愁诗多通过意象写思念, 像“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今我来思, 雪雨霏霏”,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找我还”, 而余光中的《乡愁》则通过离别写思念 (每一节都是一场伤心的离别) ;其他乡愁诗多写一时一刻的乡愁, 而余光中的《乡愁》则以时间为线写尽一生乡愁;其他乡愁诗大多表达个人感情, 而余光中《乡愁》则从个人离愁写到民族感情。在教学中可出示一些乡愁诗让学生比较, 如杜甫《月夜忆舍弟》,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于右任《望大陆》等。这样通过有机的内容拓展达成了目标。
第三, 应该立体地审视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在诗歌教学中, 要引导学生通过不同乡愁诗的学习, 体会诗歌的多样性和无限精彩, 联系特定作品, 从多角度、多层面体会诗歌的情感。余光中自己说“乡愁, 如果仅仅是同乡式的乡愁就简单, 同乡的乡愁是人的基本常情。但是一个读书人的乡愁是把空间加上去, 乘上时间, 乘上文化的记忆, 乘上沧桑感, 这种乡愁就是立体的。”《乡愁》是这段话最好的注解。
《乡愁》之所以奠定了余光中作为乡愁诗人的独特地位, 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首诗表现了海外华人文化上的无根之感与漂泊无定。就像菲律宾华人云鹤在《野生植物》写的那样:“有叶, 却没有茎。有茎, 却没有根。有根, 却没有泥土。”由于作者是紧扣离别写乡愁, 因而归属感的失缺和对精神家园的渴望使本诗具有独特的魅力。18世纪德国浪漫主义诗人诺华里斯说:“哲学原本就是怀着一种乡愁的冲动到处去寻求家园。”
语境的三个层面 篇2
这篇文章主要论述的是英语教学中,传播知识、倾注文化,进而唤醒人对语言的审美情趣这教学三大任务的联系。
这篇文章有很多可取之处。首先,文章提出的问题很现实,作为母语是中文的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结合文化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同样,作为英语教学者,结合文化教学也是英语教学的关键。正如文章所说,“因为一种语言,它的词汇及结构形式只是一种形式的表象,而蕴藏在词汇与语法背后的文化元素与美感因子才是它的真正内核。”文章的总体结构从语言传播、文化倾注、审美唤醒三个方面分析了英语教学中文化知识渗透的重要性。这样的顺序是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的,先从最表面的语言传播方面说明语言教学中结合并运用文化的特点和意义;再从词汇、短语、句子、篇章、课堂用语五个方面说明文化在英语教学的语言传播中的体现;最后从最高层次的人的“美”的感知来说明语言运用及其相应的文化对于“美”的传播的作用。这样的顺序是合理的,能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说明。另外,文章在说明问题的时候能够结合例子,特别是在第二部分“文化倾注”中,五个方面都有对应的例子,让读者对于其要说明的问题有了更直观的了解,从而知道英语教学和文化知识相结合的重要性。
拳架开合的三个层面 篇3
第一个层面是臂、手、足、腿的大开大合,开合分明。这是拳架主要的动作形式,动作幅度大。根据拳理可知:开者为动为阳,合者为静为阴,阴阳开合则为太极。所以,大开大合、开合分明可以视为拳架开合的基本层面。第二个层面是开中有合,合中有开。拳谚云:“舒展之中有团聚之意,紧凑之中有开展之功。”就是对这个层面技术内涵的描述。作为技法之运用,则将其称为“开中寓合,合中寓开”。“寓”这个字,有“寄居”、“隐含”的意思。这项技法说的是,在“开”时要隐含有“合”的动作,在“合”时要隐含有“开”的动作,并且要适时适量地表现出来。第三个层面是开中有开,合中有合,将其转化为技法之运用,则称之为“开中再开,合中再合”。这个层面的特点在于,它所表现出的开合动作,是处于拳架动作细微末节处的技术细节,因其动作幅度小而易被忽视。
上面所言,是对拳架开合之三个层面的定性说明。下面结合拳架动作,对这三个层面的内涵与作用进行分析与说明。拳架动作选自中国武术研究院审定公布的《陈式太极拳竞赛套路》。
懒扎衣
当右脚擦步铲出时,两臂在胸前交叉相合,身体呈上合下开姿势。肢体大开大合,且开合分明,这是拳架开合的一个层面。然后,右手向左略推且手掌内旋,手心向外,左手外旋且略拧裹,此时两臂表现出收紧交叉圈的动作,这是合中再合,是拳架开合又一层面的内容。本层面右手表现出的动作细节,对手法而言是“折叠”,体现的是“欲右先左,反向起动”的技法原则;对开合而言,则是一个继续“合”的动作,是右臂在即将向右方展开之前的加紧一合,是合中再合。“合中再合”的作用是使“合”势更加紧凑,用以增强拳架的蓄势蓄劲功能。再一个层面是懒扎衣定式,当右手向左画弧至右前方时,松腰沉胯,前臂外旋塌腕立掌,此为开中寓合。它表现出在右臂展开之终止时,身体有收敛团聚之意,其作用是在拳势展开时做到开而不散。
前趟
左脚向左前方落地踏实,左臂屈肘横于胸前,右手置于左腕内侧,身体呈上合下开姿势,且开合分明,这是拳架开合的一个层面。然后,两前臂交叉,两手内旋掌心翻转向外并微撑,此为合中寓开,是拳架开合又一层面的内容。它表现出身体的上部在紧凑团聚之中有向外掤撑的效果,其作用是在合拢时做到合而不瘪。再一个层面的开合动作,是在身体左转,重心移到左腿且右脚提起迈步时,相交叉的两手臂外旋拧裹,收缩两臂交叉圈,掌心斜向上,这是两臂在即将向左右画弧展开之前的加紧一合,是合中再合。它体现了“欲开先合”的技法原则,犹如更进一步地压紧弹簧,从而增强拳架的掤劲。
上面所说的懒扎衣和前趟,在拳架动作中都有“合中再合”的技术内涵,下面举例说一说“开中再开”。
高探马
两手臂向左右展开于体侧,掌心向外,此为开;然后两手外旋,掌心翻转向上且两臂略伸,此为开中再开,用以引出下一个动作,即腰身拧转右掌经耳侧向前推出。
倒卷肱
其手法上的动作,两臂展开掌心向外为一次卷肱,此为开;当第二次卷肱动作开始时,两手外旋掌心翻转向上并略伸展,然后退步卷肱,这“翻转前伸”的手法,是开中再开。
在高探马和倒卷肱中,其“开中再开”的手法动作,仍属折叠,体现的是拳论中所说的“往复须有折叠,进退须有转换”的技法原则。这“翻转前伸”的技术细节,虽然手臂前伸的幅度不大,却是在继续运用两臂展开时的开劲来转换拳势,从而使拳势转换时衔接得顺遂圆活。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陈式拳架的开合动作常常具有三个层面的技术内容,即:
大开大合,开合分明;
开中寓合,合中寓开;
开中再开,合中再合。
小学语文词语教学的三个层面 篇4
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 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第一学段)
能联系上下文, 理解词句的意思, 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词典和生活积累, 理解生词的意义。 (第二学段)
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 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 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体会其表达效果。 (第三学段)
综观三段表述, 我们可以发现“课标”对词语教学是螺旋递进式地反复强调:
首先, 既有策略导向又有目标定向。第一学段, “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是策略, “了解词句意思”“积累词语”是目标;第二学段, “联系上下文”、“借助词典和生活积累”是策略, “理解词句意思”、“体会关键词句表达情意作用”、“理解生词意义”是目标;第三学段, “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是策略, “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体会其表达效果”是目标。
其次, 目标层次逐步提高。第一学段只需了解, 重在积累;第二学段达到理解, 重在体会关键词语表达情意的作用;第三学段要能独立推想, 辨别体会情感色彩背后的表达立场、意图与效果。
再次, 生词与关键词语目标有别。生词, 从学生认知水平、阅读阈限而言, 重在充分理解明确其意义;关键词语, 从文本言语表现而言, 重在感受具体色彩、体会其表达的效果与价值。
当面对内容不同、风格各异的文本和年段有别、层次参差的学生时, “课标”对词语教学的这些导向如何化为扎实有效的教学实践, 的确要考验教师的判断力、解读力与执行力。不过, 只要教师能在“变态”中守住“常态”, 紧紧贴近“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这一核心目标, 就不至于丢失本体与本色。笔者以为, 小学语文词语教学的常态不外乎三个层面。
一、明察词语的概念义
词语是“历史形成的世间万物的符号”, 首先具备的是表意功能。作为事物的符号, 一方面词语能使人以词代物、因词思物, 看见词语似乎也就看到事物的本身;另一方面, 词语又“不能直接把世间事物变为映象”, “只能间接反映事物”, “很容易造成模糊的映象, 甚至发生偏差”。因此, 任何一篇作品的高质量阅读首先要从准确理解词语的概念义 (有人也称“理性义”) 开始, 关键是把理解词语与课文所描写的具体事物、事实、现象紧密结合起来, 力求确切明察, 不可模棱两可。这样才能弄清楚文章究竟写了些什么。
案例1:薛法根老师教学《雾凇》片段。
(听写“饱和的水汽”“雾气”“霜花”“遇冷凝结”;订正后齐读。)
师:课文中出现了这几个事物——水汽、雾气、霜花。根据课前的预习, 你能说说“雾气”是怎么回事吗?
生:雾气是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后飘浮在空中的小水滴。
师:雾气是飘浮在空中的小小水滴。那么“霜”是怎么回事呢?
生:霜是在气温降到零度以下时, 水汽遇冷凝结的冰晶。
师:霜是小小的冰晶。那么“雾凇”又是怎么回事呢?
生:寒冷的水汽在树枝上结成了冰花, 就是雾凇。
师:雾凇实际上也是一种霜花, 但是这种霜花不是结在地上, 而是结在哪里?
生:结在树上。
师:凝结在树上, 树枝上就挂满了洁白晶莹的霜花, 就形成了“树挂”, 那便是———
生 (齐) :雾凇。
师:谁能将“饱和的水汽、雾气、霜花、雾凇”之间的关系用几句话说清楚呢?
生:空气中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成小水滴, 飘浮在空气中, 就成了雾;这些水汽如果遇到很冷的空气, 零度以下, 就凝结成小冰晶, 成了霜花。一般的霜花是结在地上的, 而结在树上的霜花就成了雾凇, 俗称“树挂”。
师:你这样一说, 就把本来模糊的事物说得清楚了, 其实, 这就是雾凇形成的原理。这些都藏在这篇说明性的课文当中。
……
《雾凇》是一篇说明性文章, 雾凇的形成过程是文章主要说明的内容, 与之相关的三种事物分别是“水汽”“雾气”和“霜花”, 变化的必要条件是“饱和”“遇冷凝结”。薛老师深知, 学生要想深刻领会文章的说明内容, 必须从准确的词语概念义入手, 因此所听写的词语既不是文中生词, 也不是写景好词, 而是与文章要介绍说明的“雾凇”相关的三个词语 (“水汽”“雾气”“霜花”) 及揭示变化必要条件的关键词语 (“饱和”“遇冷凝结”) 。接下来, 让学生联系预习经验交流“水汽”“雾气”“雾凇”分别是怎么回事, 实际上是让学生把词语还原成事物, 表述它们形成的原理;最后让学生用几句话把“水汽”“雾气”“霜花”之间的关系说清楚, 就把文章介绍的主要内容表达清楚了。这样, 有了概念义的厘清, 才能进一步按照阅读说明文的一般规律, 引导学生快速捕捉到文章的介绍要点, 领会文章的说明方法。
二、揣摩词语的表达义
分布在作品言语链条上的词语, 已经“进入了运用的状态, 融入了表达者的主观情感因素, 属于言语的范畴”, 彰显了作者独特的言语风格和个性的表达方式。“课标”所说的“体会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第二学段) 、“体会表达效果” (第三学段) 的本质就是从动态的层面揣摩言语成品 (文本) 中词语表达行为的艺术, 达到“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这一核心目标。
案例2:《草原》教学片段。
师:迎客、相见、款待、联欢, 这几个场面构成了主客相遇的过程。老舍先生抓住了每一个场面进行了详细的描写。请大家静静品读场 面中的每一个细节, 试着关注一下重点句、关键词, 看看能否读出文字背后的东西。
(生默读课文)
师:在迎客这个场面中, 你关注了什么?
生 (读“忽然, 像被一阵风吹来的……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主人能到几十里外来迎接客人, 太热情了。
师:主人迎客是人之常情, 没想到迎得这么远。
生:男女老少都来了, 说明来的人数多。
师:老人孩子都来了, 足见主人对我们——
生:热情。
生:非常欢迎。
师:还有什么发现?
生:速度特别快, 像被一阵风吹来的。
师:句中还有哪个字能看出主人来得快?
生:“像一条彩虹朝我们飞过来”中的“飞”字。
师:这个“飞”除了写出了主人来得快, 还写出了什么?
生:马跑得像飞一样快。
师:主人为什么要把马骑得这么快?
生:是想早点迎到我们。
生:主人迎我们心情急切, 所以像飞一样。
师:下面句子中还有两个“飞”字, 你发现没有? (指生读)
师:迎到我们了, 为什么还要“飞驰”呢?这个“飞”字又写出了——
生:写出了主人见到我们心情激动。
师:“车跟着马飞过了小丘”, 实际是说谁跟谁飞过了小丘?
生:我们跟着主人飞过了小丘。
师:这个“飞”字背后藏着什么呢?
生:主人急切地把客人带回蒙古包。
师:读书就要这样透过文字读出人物的内心。老舍先生写主人途中迎客连续用了三个“飞”字。透过“飞”字, 我们看到的不仅是马在飞, 人在飞, 更能看到主人——
生:心在飞
生:情在飞。
师 (板书:心情) :在同一节中, 作者在前面描写“我们”时也反复地用了一个字, 谁有火眼金睛发现它?
生:反复用了“走”字。
师:汽车可以说“行驶”, 也可以说“奔驰”。作者说汽车“走”, 是想说汽车速度慢吗? (生纷纷摇头)
师:那这样写, 有什么特殊所指吗?
生:说明草原辽阔。
师:在这么辽阔的草原上, 听不见一点声音, 也看不见什么东西, 你推想一下作者的内心该是什么样的?
生:现在已经没有刚看到草原时的激动了。
生:慢慢就变得郁闷了。
生:心里盼望着主人的出现。
师:是呀, 怎么主人还不出现呢?越这么想, 越觉得车是在“走”, 所以这“走”字写出了——
生:焦急。
生:急切。
生:期盼。
师:是呀, 虽然人物的内心描写只字未提, 但透过这“走”和“飞”字能感觉到客人和主人的内心。这就是大师语言的魅力。
于漪老师说:“把语言文字的魅力教出来, 这样以文章的人文内涵震撼学生的思想和情感, 在语言的推敲中提升学生的能力。”无疑, “走”与“飞”字是途中描写部分最美的“言语”风景。由学生关注到的细节开始引领, 逐步聚焦于“飞”字, 一字见神韵;再拓展引发, 聚焦“走”字, “一字未宜乎”。通过这样的对比感悟, 让“走”与“飞”字在学生心灵中鲜活起来、具体起来、生动起来, 让文字的张力凸显出来, 达到指向表达效果的深层理解。这样的教学, 激活的是学生自身的灵性, 发掘的是学生自身的潜能, 训练的是学生敏锐的语感。
三、建构词语的篇章义
篇章理解, 我们一般着眼于文章脉络结构、叙述或说明顺序、基本写法或表达技巧等等。实际上, 文字作品中词语的运用不仅能提升其所在句子的表达效果, 甚至还会影响篇章的连贯和表意效果。因此, 词语理解同样可以与关注篇章结构结合起来。
案例3:薛法根老师教学《九色鹿》片段。
(生齐读自己默写的三个词语“见利忘义”“背信弃义”“恩将仇报”)
师:这组词语有什么特点?
生:都是写一个人的品质很坏。
生:这样的人就是灵魂很肮脏的人。
师:在这三个词语下面再写一个“灵魂肮脏”。
(生默写)
师:“灵魂肮脏”的“肮脏”和“环境肮脏”的“肮脏”有什么不同?
生:“灵魂肮脏”是说一个人的品德不好;“环境肮脏”是说某个地方不清洁、不干净。
生:“灵魂肮脏”指小人, 那种很卑鄙的小人。
师:对!同学们对这三个词语有了初步的理解和体会。的确, 这三个词语刻画了一个灵魂肮脏的小人———调达!那么调达到底做了什么见利忘义的事?做了什么背信弃义的事?又做了什么恩将仇报的事呢? 请大家认真读一读课文, 借用课文中调达的具体表现, 描述一下这三个词语的含义。
(学生自由地朗读课文, 并结合课文内容练习讲述这些词语的具体意思。)
生:调达被九色鹿从河里救起, 发誓绝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但是, 当他看到国王重金悬赏捕捉九色鹿的时候, 心想发财的机会来了, 就忘记了自己曾经发过的誓言, 向国王告了密。
师:这就叫——
生 (齐) :见利忘义。
师:谢谢你, 说得多具体, 多清楚啊!
生:调达看到张贴的皇榜, 知道国王重金悬赏捕捉九色鹿, 就一心想发财, 顾不得对九色鹿发过的誓言, 进宫告密, 还带着国王的军队前去捕捉九色鹿, 滥杀无辜。
师:你说得好!违背了自己的誓言, 丢弃了应该有的道义。这就叫——背信弃义!
生:九色鹿从汹涌的波涛中将落水的调达救了上来, 调达本应该知恩图报才对。谁知道他当着九色鹿的面郑重起誓, 说决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可是, 一见到国王重金悬赏捕捉九色鹿, 就把自己的救命恩人——九色鹿出卖了, 进宫向国王告密, 妄想发财。而且还真的带着国王的军队包围了九色鹿, 想置九色鹿于死地。这就叫恩将仇报。
师:你这么一讲, “恩将仇报”的意思就清楚明白了。
……
《九色鹿》作为一篇佛经故事符合叙事性作品注重缘由、过程与结果的一般特征。薛老师把默写“见利忘义”“背信弃义”“恩将仇 报”作为起点, 发现三个词语的特点, 引出“灵魂肮脏”, 四个词语组合成特定语言环境共同指向故事中一个重要角色———调达;接下来, 将角色与词语重构, 以话题引领学生走进文本, 选择、提炼、重构, 继而表达、交流。一方面, 学生在具体语境中感受了四个词语具体的情感色彩, 准确获得词语赋予的内在情理;另一方面, 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都在词义的描述中凸现出来了, 学生对文章的主旨、寓意及主要情感倾向也有了整体把握。这种以词读篇、以篇丰词的教学, 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入品味词语的运用之妙和篇章结构之美, 还有助于学生形成读写迁移时在词语选择与搭配上的篇章意识。
新时期高校体育实践的三个层面 篇5
【内容提要】通过有关高校体育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研究文献的查阅和分析,结合高校体育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实践提出新时期高校体育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在宏观思路上要立足转变观念,在中观策略上明确基本要求,在微观操作上要抓住课堂阵地等三个层面的观点,以期促进高校体育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改革的深化和发展。【摘 要 题】学校体育
【关 键 词】高校体育/宏观思路/中观策略/微观操作
二十一世纪,世界进入一个新的技术革命全面发展的时期,其特点是:科技进步迅速,社会分工精细,产业结构优化,信息传递快捷。《中国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国际研讨会”的纪要中说:“二十一世纪最成功的劳动者将是全面发展的人,是对新思想和新机遇最开放的人”。在高校体育改革、创新的过程中,我们要用前瞻性的眼光对待高校体育,应该确立“为大学生终身受益奠基,为新世纪科技竞争育人”的理念来探索、实践高校体育。笔者认为,我们要以创新的思维和探索的勇气,从高校体育的三个层面去实践去研究。
1 第一层面:宏观思路――立足转变观念
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思想、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观念,决定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发展的方向,也决定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质量。树立新的体育观念,可以推动高校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可以促进高校体育评价机制的改革。
1.1 确立终身体育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理念
高校阶段是学生生长发育和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高校体育是学生在校学习的最后一站,也是学校体育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最高层次,是学生从学校体育走向社会体育的转折点。是奠定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重要阶段,按照“全民健身计划”的要求,高校体育不仅仅是作为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保证学生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充沛的精力去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手段,而且还应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够根据主客观情况的变化,不间断地独立地从事科学的身体锻炼,从而获得终身的效益,成为贯穿人的一生的主要生活内容。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余暇时间的逐渐增多,人们对生活的意识由工作第一,转变为工作、余暇生活并立。认识到享受运动文化是每一个人的权力,体育运动不仅是人生某一阶段的生活内容,是在不断提高自身的努力中,持之以恒以至终身从事的运动。
1.2 明确新的体育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目标
作为新世纪的人才,应具备以下四种素质:一是有新的观念;二是有创新精神;三是善于开拓进取;四是有团队精神,这是高校体育必须承担的目标。
我国高校体育的目标经历了从“技能”――“体质”――“健康”的演变过程。传统的大学体育以运动技术传授为中心,以提高竞技水平的手段来达到所谓“增强体质”的目的,这种目标定位的结果是:片面强调促进学生运动技术能力的发展,忽视了对学生体育意识、体育能力,体育习惯的培养。
长期以来,大学体育目标定位仅仅停留在“以锻炼身体为主”,还是“以传授运动技能为主”
浅析音乐欣赏的三个层面 篇6
关键词:音乐欣赏 官能 体验 情感 理智
一、官能性音乐欣赏
音乐作为一种以声音来传递情感的时间艺术。用耳朵去听,就是官能性音乐欣赏。官能的欣赏多为是被动的听赏,甚至有的人将欣赏音乐称为听音乐。因此,欣赏者在这个阶段需要做的就是聆听音乐。直接让音乐的音响刺激我们的听觉,去享受音乐的音质、音色、节奏等带给我们的音响美。
听赏,不同风格的音乐会使人们有不同的直接感受。舒缓的音乐可以使情绪激动、活泼的人平静下来;欢快的音乐又能使心情平静的人活泼起来;振奋的音乐能够激发人们的斗志等。在古代宴席活动上,就常常用音乐来营造气氛。在平时,人们不仅将音乐作为消遣,安抚心灵的工具。许多商家还将其作为吸引客户的手段。新奥尔良的一位大学教授罗纳德·朱利曼做过调查研究:对一家超市的购物人流,放活泼快速的音乐与不放音乐对顾客几乎没有差别。但是如果放徐缓悦耳的音乐,这会使顾客放慢脚步,观看货物,从而促进了消费。
因每个人对音乐的认识的不同,直接体会到的东西也会有所差别。比如,当一个对小提琴演奏非常熟悉的人在倾听小提琴协奏曲时,他可以很轻松的从音乐中听赏出音乐的节奏、跳动的旋律、以及音乐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反之,如果是一名对小提琴完全不懂的普通人来欣赏时,就无法感受到这么多。因此,欣赏音乐还需要拥有一双会“听”的耳朵,为更好的欣赏音乐做准备。
官能的欣赏,这是音乐欣赏的基础。在这个阶段,欣赏者对音乐本身没有多少了解,不论什么样的人群,只要具备有听觉器官,就能达到这个层次。因此,在这个层次不仅仅人能够听赏,许多动物(牛、猴子等等)也能够听赏。甚至在我国云南,有一种名为跳舞草的植物也能够跟随着音乐摆动。但要欣赏音乐不能只止步于这个阶段。
二、情感性音乐欣赏
情感性音乐欣赏作为音乐欣赏的第二个层次,它是欣赏者体验音乐情感内涵的重要方式。它可以引起欣赏者情感共鸣,似置身于音乐之中。对音乐的情感體验是最容易引起人们的联想的。欣赏者的情感体验会根据每个人的经历、性格、状态等各方面的差异导致不同的情感体验。正如《乐记》中所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记得一次音乐课上,老师就曾对《大提琴协奏曲》的第一乐章提问我们欣赏后的情感体验。发现每个同学的回答是不一致的,有人觉得是悲哀的,哭泣的音调;有人觉得是思念的情感;这些答案虽然并不一致。但是在大体的性质的是相似的。同样是欣赏音乐。老师让我们欣赏古琴曲《潇湘水云》后问我们的情感体验,这次的回答却有很大出入,有的人回答说在叙述某种痛苦,有的人认为是典雅喜悦,有的人觉得是酒后的情感表现。这种截然不同的情感体验,虽然与个人经验有关,但主要是因为对乐器、乐曲、内在含义的不了解而产生的。
在体验音乐的情感上,我们还可以借助音乐的题目及说明来判断音乐的主要情绪。如交响诗套曲的音乐就完整的将音乐融与标题中。但是,并不能完全依靠标题来判断,如著名的二胡曲《二泉映月》看标题似乎是一首描绘泉水与月亮的音乐,但聆听后,既“听”不到泉的形象,也“听”不到月的宁静。因为该乐曲并不是对江苏无锡“天下第二泉”的美景的描绘,而是谱写了作者华彦钧的人生辛酸。如果开始就完全带着标题来欣赏音乐,可能就无法准确的把握其乐曲的内涵与思想感情了。这时,就需要音乐欣赏者再深层次的去了解体验乐曲一一理智的欣赏。
三、理智性音乐欣赏
这个层次它要求欣赏者主动地去理解其内涵的结构美、风格、创作技巧以及作曲家的创作个性、创作背景等。在理解体会音乐时不能片面,理智的欣赏是为了得到更好更准确的情感体验。许多人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因为对音乐中的演奏乐器的了解,经常会陷入到只注意演奏者的演奏技巧、曲式结构等而忽视了音乐的的情感体验。理智的欣赏作为音乐欣赏的高级阶段,它并不是每一个音乐欣赏者都能轻易做到的。但可以通过努力去学习达到。如了解音乐的构成要素(表现手段):节奏、旋律、和声、音色四要素。之外,速度、力度等其他要素也非常重要。
除对作品的曲式、背景等等各方面的了解外,培养理智的欣赏还需要做到“多听”。它与官能的欣赏的“听”不同。理智的欣赏要求欣赏者主动地“听”,对于一首乐曲,倾心的去听,听一遍与听十遍的效果是绝对不同的,但是这要求欣赏者有一双会“听”的耳朵。所以欣赏者应该培养一双能辨别出音的高低、长短、音色、音响、乐器等等从各方面尽可能的感知音乐的耳朵。辨别能力与记忆能力越强,就越能准确地抓住音乐作品的出色细节部分和整体结构,就能陶醉在音乐的美之中,这种能力是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训练与积累得来。
音乐欣赏过程中,官能的欣赏为人类提供最直接的感受体验,不同的音乐风格会使人们有着不同的直接感受。情感性的欣赏让人们主动的去体会音乐中所体现感情,这可以引起欣赏者的联想,或使人联想到自己的情感经历;或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而理智的欣赏音乐使我们完全上升到音乐殿堂中,获得最大的音乐审美享受。在欣赏音乐过程中,我们需要在对音乐的感知、情感体验以及对音乐的理解判断过程中不断的加深我们对音乐的审美体验,这是提高我们音乐欣赏能力的基本任务,也是提高人类审美文化素质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韩国勋,吴晓娜.音乐表演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王大燕.艺术歌曲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
[3]张前.音乐欣赏,表演与创作心理分析[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
[4]王宏建.艺术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
课程发展保障机制的三个层面 篇7
我国对课改保障机制的研究相对缺乏, 或者说系统研究还很少。我们的研究大多倾向于课改评价机制的一个维度。大多数专家学者认为“对课程评价的把握是整个课程改革及至整个教育改革的核心与关键”, “课程发展要做得好, 有待于不断地实施课程评价。”[1] 尽管很多人都致力过课程评价的探索, 但其前景并不乐观。事实上, 评价机制固然重要, 但决非一个合理的评价机制就能保障课改所涉及的全部问题, 就能保证课改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它需要一系列的保障机制。
我国学者魏国栋、吕达等曾对课程管理保障机制曾有过论述, 提出学校课程管理需要有一定的组织保障。叶澜、陈玉琨等对教育质量保障、课程质量保障体制也做了系统的研究。他们从保障模式入手, 提出了教育、课程质量保障的具体指标、组织保障等观点, 并对学校内部的课程质量保障的内容体系也做了有益的探讨, 认为学校内部的质量保障主要涉及三方面内容:输入保障、过程保障和输出保障。笔者认为从以下维度探讨, 建立保障机制可能更为实际, 也更具有针对性。
一、课程政策保障
课程政策是规定课程的性质、指导并控制人们课程行为走向的大政方针和策略。一项好的课程政策可以在没有投资或很小投资的情况下产生极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一项坏的课程政策则可能使巨大的投资和努力化为乌有, 甚至产生负面效应。当前我国正在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制定什么样的课程政策, 将对课程实践产生重大影响。这种重大的影响不应仅体现在政策为我们的课改提供方向性的指导, 也不在于更多地去约束人们的行为和思想, 而应更多地体现政策对课改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它的建立应更有利于人们放心大胆地进行探索课改之路。
但对何谓课程政策, 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国内专门的研究论文或著作在笔者所及范围内还未曾发现专门的定义, 即便是相关的论述也不多见。国外的研究也只有一些零散的材料;有的定义过于宽泛, 把课程政策混同于一般的政策。在有限的论述中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人们对政策的含义通常是想当然的, 于是在他们建立的分析架构中, 充斥着苍白的理论和认识论。”[2]
华东师范大学胡东芳教授根据这些有限的研究, 经过综合性分析, 把课程政策定义为“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一定社会秩序和教育范围内, 为了调整课程权力的不同需要、调控课程运行的目标和方式而制定的行动纲领和准则”。并指出它的着重点在于解决“由谁来决定我们的课程”或课程权力的分配问题[2] 。而Ball更理性地认为自己对政策的理论含义还很不确定, 对于什么是政策的问题, 他认为“政策主要是过程和结果”, “政策是不同阶段不断让步的产物”, “政策是各种影响力和议程重新装配的产物”, “在政府内部, 在政策的制订过程中充满了临时性、偶然性和讨价还价。”[3]
从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 第一, 政策是随着事物、环境、执行者等的变化而改进的, 课改政策同样如此。从世界各国课改政策的摇摆不定中已完全可以领会得到;第二, 课程政策是行动纲领和准则, 它并未告诉人们详细行动方案, 政策的正确执行有赖于执行者的正确理解和准确解释;第三, 课程政策的制定是以解决课改存在的问题为前提的。我国及其他国家课程政策包含了课程权力的分配, 是因为在课改中权利失衡现象导致了一系列课程问题;第四, 对课程政策的回应必须是创造性的。在特定的条件、情景和现实中 (学校就是如此) , 要将笼统、抽象而简单化的政策转化为互动的、持续的实践活动。在这一过程中, 我们当然需要建设性的思想、新的观念和适应性。
国家、地方和学校都有各自的政策对课程行动做出规定。课程政策要真正发挥除引领、约束之外的保障作用, 学校与教师就必须慎重对待以下情况:
1.在我国的“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下, 学校获得了比以往相对更多的课程权力
学校在制定本校的课程上有了适当的“裁量区间” (zones of discretion) , 并不意味着学校可以对开发课程为所欲为。政府仍设定了自身的“容忍区间” (zones of tolerance) , 并没有把权力无限制地放开。“松绑”并不是要追求完全放任的“不绑”, 使教育及课程成为无政府的混乱状态。学校必须依照国家和地方的要求, 不能随意地运用不属于自己的权力。学校具有双重任务, 既要执行国家和地方的课程要求, 同时要完成学校自身课程发展的任务。
2.学校领导和教师是课程政策的直接实施者
目前大多学校对学校课程建设没有进行整体性的思考规划, 许多工作规范性不够, 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执行创新不够, 学校开发和实施的校本课程没有真正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选择性不强。学校是课程政策起作用的地方, 政策的制定应充分考虑学校的实际、领导的能力、教师的素质及学校所处的课程环境。“任何像样的教育政策理论必须关注政府的作用, 当然任何像样的教育政策理论也不应该拘泥于政府控制的视角。”[4] 因为实践总是复杂多变、充满偶然性和不稳定性, 意识形态越抽象的政策, 其概念与实际距离就越大。如果我们在制定政策时, 要求的是教师和环境去适应政策, 那么政策就会与实际脱节。作为领导和教师, 对政策的回应也需要结合具体情景做出整合和建构, 决不是照本执行即可的。
二、监控、评估机制保障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是一项系统工程, 必须全方位地整体推进。因此, 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势在必行。”[5] “进行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基础性工程, 基础教育质量监测要依据国家法律法规, 按照基础教育质量标准进行。监测范围要覆盖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各个方面。现在还要特别重视监测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心理健康水平。”[5]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深化质量评价制度改革。教育部原部长周济指出, “要建立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监督和评价制度, 建立健全普通中小学校督导评估制度, 研究制定普通中小学校督导评估标准和实施方案, 改革和完善教育督导与评价工作机制。”[5] 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的成立, 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工作开始启动, 也是我们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举措。
各国近十年来有关课程监控和评价的研究领域很广, 主要涉及四方面: (1) 课程的效用, 尤其在实施新课程时要进行这方面的研究; (2) 学生的成就, 如语言的熟练程度; (3) 教学与学习材料的效用; (4) 具体学科的研究, 如职业教育的改革。
这些研究可以分为地区性研究、国家性研究和国际性研究三种层次, 这些研究的成果被广泛地运用于各国的课程发展过程中。并且在各自的研究领域都探讨了具体的监控与评价的内容、方法, 如对学校教育质量的评估、使用CIPP模式评价学校等。
英国学者Neville West指出[6] , 所谓监控是回答“我们在做的是我们想要说和做的事情吗?”, 它集中关注的是建立在持续和体制基础上搜集与组织信息。所谓评估是回答“我们所做的事情的价值是什么?”, 它集中论述课程体制质量的活动。监控与评估的对象都是我们对课程发展所做的全方位工作, 它最终的目的是保证学校的课程有利于学校各个层次的全面发展。换句话说, 这个体制主要在于做出课程好与不好的区分。课程是好的, 我们要继续坚持并完善;课程是不利的, 我们则需要转移思路或放弃。正如著名课程论专家塔巴 (H.Taba) 所言:“教育基本上是一个演进过程。而且, 它是渐进生长的, 它扎根于过去而又指向未来, 从这个意义上说, 它又是一个有机的过程。在此过程的任何阶段上, 我们能提出的目的, 不管他们是什么, 都不能看成是最终目的;也不能武断地将他们插到后面的教育过程中去, 目的是演进着的, 而不是预先存在的。他们对教育过程的价值, 在于他们的挑战性, 而不在于他们的终极状态。”[7] 我们对课程发展的监控与评估涉及课程实施的整个过程。
学校课程监察评估的重点在于保证学校课程方案的素质, 进行改正, 以及再次规划未来发展, 所得资料有助于反思学校环境, 重新思考学校方向, 重建政策, 重新计划行动方案及重组结构。换言之, 监察、评估与反馈结果有助于开展下个策略管理循环。
在学校课程发展规划执行过程中, 学校应当安排时间, 让那些参与制定规划及执行规划的学校共同体有关人士监控和评价规划实施的效果。包括建立监察及控制系统, 监察及调节方案实施步伐, 评估全校表现, 信息反馈, 利用所得信息建立下一循环的学校课程管理。
三、资源保障
资源保障是指学校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 来保证课程的有效实施与开发。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教材以及学校、家庭和社会中所有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各种资源。尽管如此, 我们应该看到, 并不是所有的资源都是课程资源, 只有那些真正进入课程, 与教育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资源, 才是现实的课程资源。所以资源保障的实质是学校对有利于课程改革与实施的各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实施的重要保障, 是实施新的课程标准的支持系统。课程资源是新的以学生为本的课程得以实施的支持环境, 没有与新课程相匹配的课程资源, 多样化的课程将无法变成现实。”[8]
(1) 建立课程领导共同体。
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校长领导的模式已经彻底改变了, 校长不再是孤立的课程领导者, 学校课程变革与教师、学生、家长和社区的利益息息相关。学校领导机构必须转变各自为政的状况, 组成由校长、中层领导、教师领导、学生、家长和社区代表参与的课程领导共同体, 共同参与学校课程的领导工作。他们对学校课程开发、设计和决策等提供建议, 共同促进学校课程的变革。从课程领导的视角看, 领导型教师并非指某个教师, 而是一个教师领导共同体。学校应该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 保证教师能参与学校的决策;组建教师领导团队, 借助学校科研小组促使教师共同学习, 共同参与学校课程领导, 在互动合作中提高教师课程领导技能。
(2) 加强外部的支持与帮助。
积极争取上级主管部门政策上的扶持, 为学校课程领导提供政策上的支持和保障。及时与上级部门做好沟通, 避免上级部门因不了解情况而干扰学校课程改革, 抹煞学校课程特色。主动寻求专家力量的帮助, 在学校校长和教师相对缺乏课程理论和课程知识的情况下, 寻求专家的支持以获得课改的理论支撑。
(3) 加强教育投入的力度。
国家督学在对新课改的督导调研中发现, 目前课改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课改经费严重不足。认为农村师资队伍、教育管理水平和办学条件若不及时解决, 势必进一步拉大城乡学校之间的差距。县一级教研部门对课改的专业指导力量不足, 学校班额过大, 教学设施和仪器设备严重缺乏。如不尽快集中力量研究解决, 将直接影响到课改的推进, 造成半途而废。可见, 我国学校在课改实践中的资金运用上, 捉襟见肘, 物质上保障的严重缺乏势必影响课改的成效及持续的发展。我们必须在新课改实施中, 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加大对教育的投入, 争取各方支持、落实和兑现省、市已制定的各项优先发展教育的政策, 各县区都要切实制定课改实验经费保障制度, 保障课改的教师培训、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研究所需经费。
(4) 合理运用时间。
美国著名的管理大师杜拉克说道:“不能管理时间, 便什么也不能管理”;“时间是世界上最短缺的资源, 除非严加管理, 否则就会一事无成”。在学校无论任何活动都是在运用时间的前提下进行的, 活动的过程也就是分配时间和利用时间的过程。在学校的管理过程中, 如何有效利用时间将直接影响活动的成败。一项任务, 如果时间太紧, 则会给人带来巨大压力, 使人产生回避事件的心理, 或放弃任务。如果时间过宽余, 则会让人产生懈怠心理, 形成拖拉作风。过紧和过松的时间, 都会让人工作的热情消失。一项任务拖的时间越长就会越让人感到厌倦, 让人产生“衰竭的意识和失去关心的意识。”[9] 要保障学校课程发展活动持续有效开展, 学校须合理分配任务并规划时间。在有的方面可以节约时间, 而在其他方面, 如课程规划、师资培训、监控与评价等方面, 决不能吝啬时间。
课程发展与课改本身是一项不断发展的长期过程。我们不应该期望课程改革在短期内立竿见影。现在来谈论课改的成效, 还为时过早。大量有关学校改革成效的报道, 大多言过其实或有些“近视”。我们看到了更多存在的问题。实质性的变革包含着复杂的过程, 复杂的过程本身充满着问题, 改革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问题总在出现, 改革也永不停止。
参考文献
[1]李雁冰.质性课程评价:从理论到实践[J].上海教育, 2001 (11) :29-33.
[2]石筠弢.好的课程政策及其制定[J].课程.教材.教法, 2003 (1) :16-36.
[3][美]斯蒂芬.J.鲍尔.教育改革———批判与后结构主义视角[M].侯定凯, 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15.
[4]胡东芳.论课程政策的定义、本质与载体[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1 (11) :49-53.
[5]周济.“全面开展质量监测, 建立健全基础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在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揭牌仪式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 2008-2-14.
[6]Nevilie West.MIDDLE MANAGEMENT I N THE PRI MARY SCHOOL———a development guide for cur-riculumleaders, subject managers and senior staff Seond Edition[M].London:David Fulton publishers, 115.
[7]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176-177.
[8]Nelson, G.D.Choosing content that s worth knowing[J].Educational Leadership, 59 (2) , 12-16.
小学数学减负增效的三个层面 篇8
关键词:小学数学,减负增效,教材,课堂,练习
在生活中, 有心理障碍的孩子越来越多, 而儿童心理学专家指出, 压力过大是导致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给孩子减负已经成了当务之急。作为教师, 为了让学生健康成长, 请别给学生太大的压力。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教师是主力军。教师只有对所教学科举重若轻地把握, 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只有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才能真正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数学减负增效应该从教材、课堂、练习三个层面来组织实现, 相互作用, 缺一不可。
一、读透教材, 细析学 情
1. 把握本质, 读透教材。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 吃透教材, 把握好教材的重点、难点和特点, 明确教学目标、理清教学的思路, 选择最佳的、学生最容易接受的教学方法。了解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和形成过程以及背景知识, 了解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把握数学本质, 读懂教材。只有这样的设计, 教师走进课堂才能任务明确, 教路清晰, 优质高效。教材作为一个载体, 只是为有效教学提供了一种可能。教师只有尊重教材, 理解教材, 才能创造性地利用好教材。比如 :特级教师徐斌在教学二年级《确定位置》时, 对教材提供的书架进行了创造性加工 (如下图) , 除了适当增加了一些孩子们喜欢看的图书, 还对第一层的图书大量增加并进行“模糊”处理。特别是这种“模糊”处理, 使学生自觉采用不同的方法来确定图书的位置, 达到了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目的。
2. 把握学生, 细析学情。备学生是备课中的重要一环, 即与学生对话, 建立正确的学生观。学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教师要善待这种资源 ;学生是独立的人, 教师要尊重学生 ;学生是能动的人, 教师要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备课要全面地关注学生, 立足共同提高, 重点思考如何让学生自己会学。通过观察、谈话、前测调查等一些科学的方法, 客观地了解学生对已有知识经验的实际掌握程度。教师要准确把握学生真实学情, 必须清楚哪些内容学生已经掌握, 哪些内容学生尚未掌握, 哪些内容学生可通过认知迁移独立学会, 哪些内容学生可通过伙伴合作学会, 哪些内容需要教师的帮助才能学会, 这样才可帮助学生掌握会学的金钥匙,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保证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二、动态生成, 追求高 效
课堂是师生互动的交流场, 也是“减负增效”的主战场。新课程实施以来, 出现了一些核心的课堂新概念, 比如 :生成、情境和探究等。如何理解和实施这些新概念, 成为衡量当前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
1. 动态生成, 成就精彩。新课程实施以来, 为改变课堂教学中低效或无效现象, 生成教学越来越受到关注。但是在实施生成教学中, 常常出现无效生成或无引领的生成等现象。那么,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让“生成”走向“有效”成为当前讨论的热点问题。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的生成常常会偏离教师的预设, 这是一个正常现象。因为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 再好的预设, 也无法预知课堂教学中的全部细节。但要有精彩的课堂生成, 必须作精心的预设。如果说弹性预设立足于课堂教学的整体谋划, 那么精心预设则着眼于局部环节的深思熟虑, 正所谓 :“预设为了生成的有效, 开放为了生成的精彩!”当学生的生成偏离了教师的预设,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生成及时调整教学预设, 顺着学生的思路, 巧妙地将学生引导到教学目标上来, 这样的生成才会显得自然、流畅。所以, 在生成性教学中, 我们应该追求自然、真实、有效的动态, 真正精彩的生成恰恰在“合乎情理之中”, 又“出乎意料之外”。
2. 创设情境, 追寻价值。皮亚杰认为 :“一切真知都应由学生自己获得, 或由他重新发明, 至少由他重新构建, 是不能草率地传递给他。”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 学生是认知的主体, 是意义学习的主动建构者, 知识学习从“意义建构”的情境开始, 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 有利于学生立足原有知识和经验对当前所学知识进行深化。创设有意义的学习情境, 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 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学习数学过程中的情感, 使原来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 饶有兴趣。但在数学情境的问题上, 课堂教学中存在两个问题, 一是有的教师设置的情境不合理, 有的情境偏离教学目标, 有的情境不能很好地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 ; 二是有的教师不会用好数学情境, 没有发挥好情境的功能, 使情境在使用中偏离了目标。因此, 我们在设计数学情境时应尽量设计一些省时高效的情境, 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 搭建起教学内容与学生求知心理之间的桥梁, 把握数学价值, 追寻有效。
比如 :特级教师刘永宽教学《周长的认识》中情境创设的片断实录。
师 :老师带来了许多图形, 请大家给这些图形取个名字。
(教师依次出示下面的图形, 让学生一一说出图形的名称, 并请八位学生到讲台前面来分别举起已说过的图形。最后两个图形同学们为它们取名为阶梯形、树 (冠) 形。)
师 :你们最喜欢哪个图形?
生 :我最喜欢五角星。我们学习好, 就会得到五角星。
生 :我最喜欢月牙形。
生 :我最喜欢树形……
(学生们各自选择自己喜欢的图形, 结果选择月牙形、五角星、树形的人多些, 选择长方形、正方形的人相对少些。)
师 :现在, 请喜欢某个图形的同学们选一名代表, 到前面来指一指你们喜欢的图形的周长。
(学生代表到讲台前边指边说。)
在案例中, 刘老师创设了一个极其有意义的数学价值情境作为本节课的导入, 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 以极短的时间引导学生对情境中所蕴涵的数学知识进行提炼, 逐步引出了本节课所要探究的主题。正如特级教师朱德江所说 :“数学问题产生于数学情境, 一个好的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数学情境不等于生活情境, 它可以是源于生活的有丰富现实背景的生活情境, 也可以是源于数学自身的纯数学的问题情境, 还可以是源于其他学科的生活常识或科学探索类的情境。”
3. 合理探究, 追求高效。探究也是新课程的一个重要概念, “哪些数学知识应该让学生进行探究, 有效的探究如何达成教学目标, 在探究过程中, 应该注意哪些”等等, 这一系列问题都是关系到课堂减负增效的重要内容。
比如 :特级教师刘永宽教学《周长的认识》中交流探究圆的周长片断实录。
师 :刚才, 我们分小组探究了同学们喜欢的图形的周长, 现在请大家说说你们喜欢的图形的周长是怎样求的。
生 :我说说圆的周长是怎么求的。我可以用一根线绕着圆围一周, 然后再量一下线的长度就可以了。
师 :好, 我这儿正好有一根线, 请两位同学到前面来试一试。
(两位学生到前面来用线绕着圆围了一周, 量出了圆的周长。)
生 :我们小组还想出了一个办法。拿一把尺子, 将圆沿着尺子滚一周, 然后看看它滚到什么刻度, 就知道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了。
师 :我这儿也为大家准备了一把米尺。谁来试试?让我们看看他们是怎样通过滚的办法求出圆的周长的。
生 :我们是这样进行的。先在圆的边缘的某处, 用铅笔做一个小小的记号, 然后把这个记号对准米尺的0刻度, (他边说边做) 就可以滚起来了……好, 现在已经滚了一周了, 原来圆的周长是31.5厘米。
师 :很好, 这个小组的同学真会动脑筋!
从案例中可以看出, 刘老师帮助学生确立了恰当的探究点“圆的周长是怎么求的”这个主要问题, 让学生经历了探究过程, 掌握了问题解决的方法, 而且显示了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在圆的周长探究中, 有的学生想到用软尺量, 有的学生想到用线围, 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还想到了在直尺上滚的办法。这样的教学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思维的深 度, 使学生人人都获得了思维的发展, 体现了“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所以, 在探究性教学中, 学习内容是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出来的, 学生通过对问题的分析与比较、判断与推理、归纳与综合, 体验与获得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多次对不同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过程中, 逐步提高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所以, 我们应该追求生动、合理、有效的探索, 充满活力的探究学习要体现问题意识、过程意识和合作意识。
三、优化设计, 减少有 形
1. 善于筛选, 精心布置。首先要善于设计练习。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 合理地安排和运用教材的练习题, 围绕教学重点设计练习, 要有丰富练习类型, 通过积累性的练习, 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通过实践性的练习,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通过趣味性练习,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开放性练习,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通过自主性练习, 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 体现练习的多样性原则。其次要善于筛选练习。教师要有火眼金睛, 筛出知识的关键部分, 挑出最能反映数学本质的、最能促进思维发展的典型题目让学生练习, 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最后要精心布置数学作业。作业布置在教学中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绝对不能随意, 要讲究针对性, 考虑学生负担, 控制作业量, 主张少而精, 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练出水平。
2. 减少有形, 增加无形。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一定时间的练习来巩固知识技能, 练习是否得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课堂练习应该始终让学生在主动探索和合作交流的 气氛下进行无形练习, 要减少知识点或题型的重复练习即有形练习。在教师的引导下, 让学生投入到观察、操作、猜测与交流等探索性与挑战性的学习活动之中, 一方面可以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突出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 另一方面在组织课堂教学时, 要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合作与交流机会, 使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学习别人的方法和想法, 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 从而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认识数学, 养成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习惯。这样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轻松地完成了练习, 减少了大量机械性、重复性的有形练习, 用更多的时间去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 同时培养了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习惯。
参考文献
[1]周成平.新课程名师精彩课堂实录[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1.
[2]黄忠敬.教学理论:走向交往与对话的时代[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1, 7.
[3]俞正强.数学课中的“预设”、“预设生成”与“非预设生成”[J].小学数学教师, 2004, 4.
[4]朱添斌, 张君霞.有效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实践与思考[J].教学月刊 (小学版) , 2006, 7.
高中文言文教学的三个层面 篇9
文言文历来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 也是学生考试丢分的重灾区。究其原因有很多, 其中教学层面的单一化、程式化 (“语法、字词串讲———内容概括——背诵落实”) 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老师们往往将一篇文章肢解为一个个字、词、句的枯燥语言零件, 只是局限于一字一句的理解, 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那么, 面对一篇篇文采斐然, 内涵丰富, 满载民族传统文化价值的文章, 我们应该怎样在教学中既体现语文教学的工具性 (“知识与能力”) 又体现其文学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 , 全面感知文章的内涵与魅力呢?我认为任何一篇文言文都应该从“文字、文章、文化”三个方面来加以探讨。
一.文字:夯实语言基础, 理解文意
文字是载体, 阅读一篇文言文, 首先得弄清楚文本的基本内容、含义, 体会文言文词约义丰的表达特点。在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高中语文文言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了解并梳理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文句式的意义或用法, 在实践中举一反三。”在各年高考的试题中, 我们也不难发现涉及文言字词、语法的考题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在高考的指挥棒下老师们大多十分重视文字的教学, 但怎样才能避免老师唱“独角戏”, 学生抄笔记, 昏昏欲睡的现象呢?下面简单列举几点。
1、诵读法。“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文言文反复诵读不仅能培养语感, 还能在多次诵读中初步感知文意, 理解部分字词的含义用法, 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自学探究能力, 而且能够自行解决那些学生能自己解决的问题, 避免占用过多时间, 使课堂效率得到提高。
2、赛译法。要培养学生准确快速翻译的能力, 教师就不能越俎代庖, 对于那些文字较浅显的文言文,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翻译比赛, 方法是参照课本注释, 借助工具书, 同桌讨论, 以此来提高学生对文言字词的掌握, 活跃课堂, 提高学生兴趣。
3、迁移法。迁移法是一种以联想和想象为基础的由此及彼的学习方法。迁移可以让知识由少变多, 由死变活。文言文教学中迁移法的运用可以增加学生的文言字词积累, 提高学生翻译能力。当然方法远不止这几种, 在此只是抛砖引玉, 让文言字词的教学也可以“活”起来。
二.文章:体味写作特色, 感悟文本魅力
流传至今的文言文, 特别是其中的名篇, 经历了时间的考验, 是一笔非常宝贵的文化遗产。它们或者是某一时代、某一历史时期的缩影, 或者是作者心路历程的演绎, 或者表达着古人对人生、世界的感悟、体味……这些作品不单是把古代汉语知识传承给后人, 而是作者按照自己的审美标准, 以个性的语言、精当的写作技巧组织文章, 抒发感情, 表达对生活、人生的认识。这些文章或议论, 或叙事, 或抒情, 其严密的逻辑性、生动的形象性和灵动有味的抒情性, 无不具有古典的美, 值得我们仔细欣赏玩味。因此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 还应感受优美、凝练的语言, 分析鲜明典型的人物形象, 学习纵横捭阖的文章结构, 思考深邃的思想……
举一个大家比较熟悉的例子来看。节选自《战国策》的《触龙说赵太后》历来脍炙人口, 这不单是因为其中所表达的思想, 更因为作者处理素材十分得体, 很富于戏剧性, 读起来有引人入胜之妙。作者用很少的笔墨就写活了赵太后。“新用事”的太后在“秦急攻之, 赵氏求救于齐”的情况下, 齐国提出非以长安君为抵押品不可, 太后执意不肯, “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 老妇必唾其面”, 国家陷入危机。要挽救国家于存亡危急之秋, 必须有人出来给太后做思想工作。这个在关键时刻起关键作用的出场人物就是左师触龙。《战国策·赵策》写触龙如何打通太后的思想, 完全采用戏剧的手法:这里有引人入胜的对话, 是很好的台词;偶有关于表情的说明, 则可充当舞台提示。这位智商极高的老人故意从自己的身体谈起, 从自家的儿女谈起———既然左师公跟自己一样最疼小儿子, 赵太后对触龙的警惕就放松以至解除了, 渐渐被他引入了埋伏圈。像赵太后这样脾气很大、个性很强的当权者, 你去“强谏”, 也就相当于打仗的正面强攻, 太困难了, 必须像触龙这样迂回智取。只要你把道理讲透, 讲得入情入理, 讲的方式又合适而且巧妙 (例如太后对燕后的态度, 被触龙提出并大加歌颂, 认为确实深明大义, 这话老太太爱听, 而有关的道理也就可以由此生发开去了) , 总会起作用的。《战国策·赵策》的作者详细地记叙了触龙打通赵太后思想的具体说辞, 也记载了太后的回应, 写出她理智终于战胜了感情。作者不动声色, 一句话也没有多说, 而已经把一切都说清楚了。多引导学生鉴赏文章叙述之妙、安排之巧, 自然会感悟到古人所写文章的独特魅力了。
另外, 文言文也是语言的艺术, 学文言文也必须能体味其语言之美。古诗文的语言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通透, 语言本身不枝不蔓, 没有任何刻意修饰, 通俗自然。《项脊轩志》用“以指扣门扉”“庭有枇杷树, 吾妻之年所手植也, 今已亭亭如盖矣”极其平淡, 但却表达了人亡物在, 三世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深切怀念;另一个方面是凝练, 福楼拜对他的学生说:“无论你所需要的是什么, 真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句, 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古诗文的精炼美丽之处就在于语言是作者千锤百炼后才写入文章的, 内容表达贴切准确, 在浓缩跳跃性词句中包含着丰富的想象情感、人生哲理、思辨色彩。
当然, 文言文本的妙处还不仅仅在于叙述的戏剧性、语言的艺术性, 不同的文章有着不一样的艺术特点, 我们都应该体味其不同的写作特色、感悟其文本的魅力。例如论说文说理的透彻典型严谨, “赋”音韵的和谐、情感的饱满、铺叙的充分, “传”叙事的流畅、形象的传神、语言的生动, 等等。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把握住文本, 着眼整体, 决不能落入字斟句酌的窠臼, 体味、学习文本的精妙之处。
三.文化:学习继承传统文化价值
文言文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肩负着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 学习文言文有助于学生了解古代社会, 了解传统文化,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
古人写文章往往讲究“文以载道”, 作品中常常包含着古人出众的智慧和深邃的思想。例如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一文中提出“不违农时, 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 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 材木不可胜用也”的观点, 强调自然规律不可违背, 以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只有这样, 才能“七十者衣帛食肉, 黎民不饥不寒”, 保障物质基础;才能“谨庠序之教, 申之以孝悌之义”, 抓精神文明建设;才能由“王道之始”顺利过渡至“王道之成”,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统治。以现在的观念来看, 即要求尊重自然, 达到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 这种强烈的环境意识在今天看来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文章思想上剖析这些内在的价值, 能够提高文言教学的文化含量, 这种对自然的观察、对社会的感悟、对人情事理的深入思考, 必能让学生获得心灵的启迪, 获得一些真正的生存智慧。
选入中学教材的文言文, 不仅在遣词造句、结构安排上极其讲究, 而且还是优秀的汉民族文化的具体体现,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教师既要让学生感受到汉语言文字的强大魅力, 又要让学生体会到汉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让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浸染, 提升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真正发挥文言文的价值。
广电新闻采编流程再造的三个层面 篇10
一、宏观层面:确立全媒体融合战略, 实现理念革新
(一) 全屏化战略。实施全屏化战略, 就要立足于传统的电视屏, 开发各种固定电脑屏、移动手机屏、移动电视屏、平板电脑屏、户外大屏、楼宇电视屏等多屏网络。在广播电视台中实现多屏平台构建, 促进网台、移动电视、APP客户端、官方微博及公共微信等多屏一体化发展, 实现广播电视信号的全面覆盖网络。
(二) 全天候传播战略。立足于全屏化战略目标, 积极促进传统的新闻线性传播模式向非线性传播模式的发展转变, 提高新闻传播模式的互动性, 全面开展全天候新闻传播战略。针对各种各样的新闻资源, 采取独滚动新闻传播机制, 提高新闻的信息量, 保证新闻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提升新闻的价值。
(三) 人才战略。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 人们的思想观念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新闻传播模式也有了更多的选择, 融合新闻生产对急着、编辑以及主持人的要求更高, 编辑要加强整合、加工新闻的能力, 记者要加强对新闻的解读能力, 主持人对新闻评析能力也需要不断加强。
二、中观层面:内部体制深度整合再造新闻采编流程
当前对新闻采编再造需要从组织层面对新闻生产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 构建多元化融合新闻生产再造模式, 包括项目组制、共同构建全媒体中心制的方式, 具体方法如下:
(一) 强化编委会作用。针对重大新闻要采用全台性跨媒体的平台进行传播, 创新新闻活动的策划创意, 对内部资源进行合理整合, 再交由编委会进行研究, 最终决策出融合新闻生产流程策划案, 充分发挥编委会的作用, 实现新闻生产流程的全面协调发展。
(二) 转变总编室职能。传统总编室业务主要为节目编单以及进行磁带库管理, 要实现新闻采编生产流程再造, 就要积极转变传统的总编室的业务职能, 建立全台性媒体资源库, 充分整合音视频资源, 拓展新闻内, 构建新闻制作网、节目播出网、广播电视网的全面覆盖网络, 以便一线编辑记者进行实时取材, 顺利进行新闻编辑整合工作。同时, 要立足于新闻内容平台, 对媒体采编工作人员进行合理配置, 对新闻素材进行深层次编辑加工, 以适应不同媒介的需求。此外, 要充分发挥总编室对品牌的推广作用, 提升新闻的营销力度。
(三) 构建供稿协议机制。融合新闻采编生产流程需要建立健全多样的供稿协议制度, 增强与各大门户网站及电信部门的供稿协作, 保证原创新闻内容的价值。媒体新闻内容要严格遵守版权协议制度, 对原创内容及购买性的内容进行严格监测, 保证新闻资源的价值。例如, 石家庄广播电台与新华社签署了合约, 向新华社购买新媒体专线的使用权, 使其能对新华社新闻资源进行下载并投入使用。同时石家庄广播电台还参与了城市台新闻协作网, 购买了城市台新闻内容。
(四) 加大跨媒体合作力度。针对重大新闻活动要积极与当地纸媒、中央媒体地方记者站及各大门户网站地方版进行协作, 努力打造具有公信力和社会影响力的新闻活动品牌栏目。
三、微观层面:打破技术壁垒、再造新闻采编流程
(一) 拓展4G应用范围。实践证明, 网民的主流消费内容仍是网络新闻视频内容, 传统电视要正确把握这一特点, 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 不断扩大4G网络的应用。4G网络相对于3G网来说, 连线稳定性及安全性更高, 直播成本更低, 因此电视台要抓住时机, 加大对新媒体技术的应用, 不断消除技术壁垒, 克服设备的限制, 不断加快新闻采编流程的再造过程。
(二) 充分利用社交媒体。广播电台要立足于管网微博及微信新闻发布模式, 积极策划新闻选题机制, 加强与微博、微信的联系, 依据微博、微信的新闻热点, 合理策划广电新闻的内容, 增设用户互动参与环节并加强线上线下用户的交流力度, 在微博微信等媒介上构建全天候24 小时新闻滚动发布模式。
(三) 实现内部三网互通。当前广播电视台内部新闻制作网、媒资网以及播出网仍然处于独立运行的状态, 互相缺乏必要的沟通与交流, 无法实现资源共享, 极大的影响了新闻的时效性。
(四) App客户端开发。我国较发达城市广播电台大多已将“无线城市”纳入城市发展规划中, APP客户端较为成熟, 能为其他城市广播电视台APP客户端的开发提供经验,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广播电视台新闻采编流程再造过程。
(五) IPTV上线。当前我国三网融合的主要方式是IPTV, 指的是通过电信宽带与电视屏实现捆绑连接。随着新闻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 我国各省市逐渐建立统一的新闻播控平台, 构建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IPTV队伍, 在三网融合的大趋势下站稳脚跟, 实现新闻内容的增值发展。
结束语
资源整合实现新闻采编系流程再造, 有利于对新闻资源进行合理整合, 融合新闻是传统媒体改革的重大改革, 需要确立全屏化战略手段, 加强对内部机制的合理调整, 努力打破技术壁垒, 再造新闻采编流程, 这对广播新闻媒体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新闻采编是广播电视台新闻的重要保证, 在当今信息化的时代, 多屏媒体竞争压力不断增大, 因此进行融合新闻生产流程再造是必要的举措。本文结合广电新闻新闻采编实际, 从宏观、中观及微观三个层面研究了再造新闻采编流程的措施。
关键词:广电新闻,新闻采编,流程再造
参考文献
[1]李颖.辽宁中部城市群新闻采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 2013.
[2]刘树国.中央电台地方新闻采编流程的改革分析[J].新闻传播, 2012, 03:55.
[3]郑京湘.努力打造新闻采编流程竞争力[J].新闻与写作, 2008, 10:29-31.
语境的三个层面 篇11
关键词:魂、体、用;人才培养方案;层面
2013年,华中师范大学推出了新版人才培养方案,其主要特点有:一是减少课堂学时,将旧方案的170左右学分大幅压缩,减至不超过130学分,课堂教学时数相应减少。二是调整课程结构,将大类平台课程放入通识模块,将通识选修课程分为人文艺体、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三类。在专业课程平台上,除专业必修课外,对专业选修课按研究方向来设置系列课程模块、优化专业核心课程。三是强化研讨式教学方式,确定“2+1”的讲授与讨论构成比例,提高平时成绩比重。四是转变考试方式,加大过程考核比重,平时成绩最大可以达到课程成绩的80%。
两年多来,新版人才方案实施效果良好,受到师生不同程度的好评。本文拟对2013年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理念与举措进行系统的梳理,以进一步推进改革的深入发展。
一、理念转换:新一轮教学改革之“魂”
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尤其是创新性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是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的根本目标,为此,必须大力推行教学改革,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华中师范大学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本着把方法教给学生、将时间还给学生的理念,提出了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的四个维度,即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从以专业教育为主向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结合转变,从以课堂教学为主向课内外结合转变,从以结果评价为主向以结果和过程评价结合转变。四个转变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不仅符合教育教学规律,也是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需要。
现代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和学生必须转变角色:“在新的教育模式中,老师的角色要转化,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帮助者,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而且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教师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那些创造性的活动。教学不在传授,而在激励鼓舞,让学生带着个性愉快成长,享受学习、享受学校、享受教育。”[1]简单地讲,教师从知识传授者转向学习引导者,学生从知识接受者转向自主学习者,现代教育理念提倡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过程围绕着学生来设计并展开,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并运用现代教育的三大能力,即批判性思维能力、沟通与理解能力、组织与领导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包容、尊重并鼓励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创新精神。现代教育理念还倡导学生自觉、自主、自愿、自乐地学习,以鼓励、开发学生的潜能为主。但是,在传统教学方式下,教学过程通常以教师为中心,在课堂上讲授什么取决于教师有什么。在“满堂灌”教学模式下,学生只是跟从或盲目模仿,学生获取知识与能力不是建立在自我分析、理解与掌握基础上的深层次创造。
因此,传统的教学方式必须改革,这已经成为教育界的一个基本共识,并且已经上升为一项国策。华中师范大学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就是在这一大背景下并结合学校整体发展思路推出的。
首先,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提出“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深化教学改革,推进和完善学分制,实行弹性学制,促进文理交融。支持学生参加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改进高校教学评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2012年,教育部为落实《纲要》出台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共三十条,进一步明确高校“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落实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要求,根据实际制订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意见》强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提出了“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意见》提出“强化实践育人环节”,要求“增加实践教学比重,确保各类专业实践教学必要的学分(学时)”。《意见》还明确指出信息化在高校教学改革中的作用,强调“信息化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加强高校间开放合作,推进教师互聘、学生互换、课程互选、学分互认。《纲要》和《意见》明确了我国高等教育今后一个时期的改革攻坚的总体战略和目标任务。2013年9月,习近平同志在第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号召:“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形成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育人环境。”(《人民日报》2013年10月2日)
《湖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将教育信息化提到教育现代化引擎的战略地位,提出要坚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湖北省作为国家教育信息化试点省,华中师大作为国家教育信息化试点学校,在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中更应有所担当。
其次,近年来,华中师大提出了以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为根本,以信息化、国际化两轮驱动的发展思路,第十一次党代会进一步确定了“一体两翼”的办学思路。国际化、信息化,成为学校驱动新一轮发展尤其是人才培养工作的两大重要抓手。要充分借助“两化”要素,就必须对既有方案进行调整,将“两化”要素融入教学方案之中,其中全英文专业、全英文课程建设,加强交换生和短期游学等是国际化的重要体现,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课程改革尤其是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则是信息化的主要目标。
再次,我校在“学院办大学”的理念下,进行了两级管理体制改革的有益探索,进一步下放了办学自主权,包括教学、科研、人、财、物、事等在内的责、权、利相配套的改革。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尤其是彰显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差异化、个性化,也是综合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理念是改革的先导,正确的理念可以成为推进改革的动力,减轻改革成本,相反,则会成为改革的无形阻力。在新一轮改革中,全校教师与学生必须在理念上达成高度共识,确保各项改革措施的顺利推进。从实施情况看,大部分教师与学生能够理解新一轮教学改革的理念,从而使得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得到较好落实。
二、教学形态:高校教学改革之“体”
何谓教学形态?简单地说,教学形态是教与学的呈现形式,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互动关系的总和。传统教学形态主要体现为课堂教学,其主要特点是教师的单向灌输多,师生间的双向互动少,教师是知识的加工与搬运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教师是课堂上的讲授者,学生是课堂上的笔记者。结果,往往是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笔记本上记。久而久之,传统教学形态下的学生养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唯教材是奉、唯权威是尊。优秀的学生,基础知识固然扎实,但思维创造性明显不足。因此,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尤其是创新性人才质量,就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形态。
新一轮的教学改革改变了传统课堂一统天下的格局,将从一元化课堂转向多元并存的教学形态,即传统实体课堂、网络课堂(在线学习)、混合课堂(传统面授课堂与网络课堂相结合、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结合)的多元并存。传统实体课堂也必须进行改革,尤其是要大力推进研讨式教学,引进网络课堂、混合课堂。同时,借助信息技术(“云端一体化”的教育云服务体系),实现交互式、体验式、混合式教学。
实体课堂仍是信息化时代高校教学的基本形态,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授课不仅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而且也是传承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学生与教师、尤其是名师面对面的接触与思想碰撞,不仅可以使学生近距离地感受名师风采,而且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他们的人格魅力,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怀,产生春风化雨般的效果。这是其他任何形态的教学方式取代不了的。实体课堂是网络课堂的基础,实体课程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网络课堂质量的高低,尤其是网络视频资源建设的质量。一个在讲台上授课不受学生欢迎的人,很难想象他的网上视频能吸引学生。但是,实体课堂也必须改变过去那种单向知识灌输模式,增加讨论、辩论等方式,强化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使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向主动的知识获取者、知识探究者转变。
混合式课堂是指实体课堂与网络课堂的结合体。一部分适合于网上教学的单元可以采取录播视频方式,一部分内容可以采取知识资源方式在网上呈现。网络课堂可以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个性化需求。但是,并非所有课程都适合以网络课堂方式教学,如操作性强、思想强性的课程,还是以教师在讲台上讲授、讨论为宜。这样可以增加教师的示范性,使学生感知教师思想的脉动,进而形成一种面对面的碰撞与交流。知识更新频率高、速度快的课程也不适合于视频教学。因为等到你的视频上网时,你讲授的知识或你上传的知识资源或许已经过时了,从而增加了巨大的教学成本。政策性强的课程,一般来说,知识的时效性短,也不宜网络教学,强调演算过程、逻辑推导的课程,如高等数学等,也不适合于网络教学。混合式课堂有多种方式,微观上是指一节课内一方面充分利用网上资源,一方面充分运用讲台艺术;中观上是指一门课程中部分内容用实体课堂、部分内容用网络课堂;宏观上是指同一专业中部分课程用实体课堂,部分课程用网络课堂。至于相互间的比例以及哪些课程、哪些内容适合于哪种教学形态,则应由教师自主掌握。
面授课堂外,我们还需要大力拓展网络课堂,尤其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趋成熟与广泛运用,网络课堂的比例还可逐步增加。网络课堂的形式多种多样,总体上包括视频资源与知识资源两部分。视频资源又可分为实时直播课堂(即同步课堂)、实时录播课堂(异步课堂)。在人文通识课中,学校应大力引进、推广一定比例的网络课堂,把那些授课艺术水平高、人文内涵丰富、思想深邃的校外课堂视频化。同时,将我校效果好的人文通识课推向校外,实现校校间优质资源的互补与共享。知识资源的数字化是网络课堂建设的重要内容,它不仅满足了学生随时、随地、不受时间限制的自主学习的需求,而且节省了实体课堂上的讲授时间,从而实现实体课堂的“翻转”,教师可将更多的时间用于答疑、研讨等。网络课程要成“人人皆师,人人皆生”的局面。
在新版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中,我们要对现有3 000门课程认真研究,科学分类,确定哪些课程适宜于网络课堂,哪些适合于面授课堂,哪些需要运用混合式课堂。随着教育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完善,三者的共存、互渗将成为大学教学的新形态。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取长补短、相互借鉴的局面,共同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三、信息技术:高校教学改革之“用”
高校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那么,改革究竟从何入手?经过广泛调研和顶层设计,学校找到了国际化和信息化这两个重要抓手。在国际化方面,加大中外合作办学规模,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加大全英文专业和全英文课程建设力度,扩大交换生比例,利用第三学期增加短期游学生人数,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通晓国际语言的各类专门化人才(笔者将另文详述,此处从略)。在信息化方面,以信息技术助力教学改革,用教学改革进一步检验、完善教育信息技术,从而实现两者的深度融合。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以“三D”打印机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已经悄然进入工业生产领域,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也大大促进了信息技术与教育的结合。教育信息技术突破传统教学活动的时空限制,满足了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可以说,在高校教学改革中运用信息技术的时机已经成熟。学校在新一轮教学改革中牢牢抓住信息技术这个“用”,把信息技术与教学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宏观结合转观念,中观结合调方案,微观结合改课堂。
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前夕,学校花了很大精力组织教学骨干集中轮训或选送青年教师出国培训。以他们为“种子”,带动更多教师积极投身教学改革,宏观上转变了师生观念,提高了师生对信息技术的认识。信息技术是为教育改革发展服务的,它不仅是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也是促进教学模式变革、推动教育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尤其是信息技术在促进“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不仅丰富了转变教学方式的手段,而且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生动活泼的载体。在中观层面上,经过广泛讨论,对旧方案作了大幅调整,压缩学分,缩减面授学时,加大通识课比重,丰富教学形态,引进并加大网络课堂建设力度。微观上,在课堂教学中,加大研讨式教学比重,运用信息技术支持翻转式课堂建设。
信息技术的运用将极大地促进教育教学现代化,但信息技术本身并不等于教育现代化。高校在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中必须抓住信息化这个“用”,但又不可为了技术而信息化,而是要努力促使信息技术这个“用”与教学形态这个“体”的深度融合,“使信息技术进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在信息技术支撑下改革教学方法和模式”[2]。客观地讲,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结合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PPT在课堂教学中的辅助运用,可以说是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浅度结合。PPT的功能主要是将粉笔板书换成了电子板书,但依然没有改变以“教”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的深度融合还没有成为教师的自觉意识与行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教学资源的云端化,教师从备课到辅导答疑、学生从预习到考试等一系列教学环节均发生了彻底变化。学习成为学生的自主成为,教师在课堂上只是问题研讨的引导者,启发式讨论、批判性思维成为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课堂核心元素。一年来的运行表明,学校师生观念为之一新,对新方案由不理解到基本支持,并在教学中尝试深度融合。以问题为导向、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以任务驱动教与学正在部分师生中成为现实。教学方式也在悄然发生改变,如部分课程的线上学习、讨论一体化,部分课程的网上学习与网下课堂讨论的结合,等等。这些都说明,新的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的开局。
但是,万物之初,其形必丑。高校教学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也还刚刚起步。勿庸讳言,学校新一轮教学改革中,信息技术开发与运用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适应之处。如:现有技术手段(如宽带速度、软件完美度与简洁度、网上监测技术)和教学实践还不能更好地为个性化学习提供充分支持,增加了师生教与学的成本,进而影响教学效果。教师运用数字技术的基本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学生运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的认识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各项改革(如两级管理体制改革、“三公”课程改革、教务管理改革)之间的配套措施有待进一步衔接和完善。当然,这些问题都是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只有通过进一步改革才能彻底解决这些问题。
总之,在新一轮教学改革中,教学理念、教学形态与教育技术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相互促进,缺一不可。没有真正树立起“学习者中心论”的理念,教学形态的改革将很难推动。教学形态的多样化不仅有助于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实现教学模式与方法的改革,而且将促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与学的理念更好地落实。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育教学发展带来动力,助推教育内容、方式和模式的深刻变革。
参考文献:
[1] 周宏宇等. 第三次工业革命与中国教育改革[M].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4:124.
[2] 杜占元. 改革创新,加快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N]. 中国教育报,2013-11-29.
做好政务工作三个层面体会 篇12
一、怎么想
办公厅是培养锻炼干部的大学校, 平时思想高度紧张, 手机24小时开机, 随时都可能接受紧急任务, 一个月的工作量不少于在一些部门全年的工作量。点多面广、头绪繁多、任务繁重, “5+2”“白+黑”的经历不少, 节假日、星期天休息不多, 满负荷甚至超负荷工作是常事。省政府领导工作时效要求高, 在政务处室工作, 必须反应快、行动更快。如参加省政府领导专题会, 会议结束24小时以内必须写出会议纪要报省领导审定。遇有安全生产等突发事件, 不管是周末节假日还是三更半夜, 全处同志都要立即投入到紧张工作状态, 有的迅即陪同省领导赶赴事故现场, 有的组织紧急会议或者起草紧急通知, 完成好领导交办的任务, 经常顾不上吃饭、睡觉。
我在省政府办公厅工作不到8年, 服务的省领导调整了3次, 联系部门也随着省领导调整不断变化, 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 新业务、新知识不断增多, 要做到提笔能写、开口能讲、遇事能办, 而且还要把小事办细、急事办对、难事办好, 就必须高标准、严要求。办公厅作为省政府综合办事机构, 接触人多、信息量大、工作要求高, 不管是办文、办事还是办会, 时刻都在接受省领导、部门和基层的检验, 这种潜移默化的积累和砺炼, 使学识、见识、胆识都能得到不断提升。近几年, 有几个部门和企业先后输送18名干部, 在我处学习锻炼1-2年回到原单位后, 有15名同志得到提拔重用。
二、怎么看
办公厅工作很辛苦, 这种辛苦和付出换来的是政府工作的高效运转, 能在办公厅政务处室工作, 本身就说明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能力和素质。要想在办公厅立足, 必须把这种荣誉感、自豪感转换为履职的压力、尽责的动力, 必须具备渊博的知识、精湛的能力和过硬的作风。
(一) 渊博的知识。
在办公厅政务处室工作, 必须具备渊博的知识和社会常识, 熟知办公厅各项制度和规定, 必须掌握联系部门的业务和工作要求, 否则就会受能力所限力不从心, 写文章、办事情就缺乏底气, 想问题、拿意见就没有见地, 甚至可能好心办错事。做到这一点, 没有捷径可走, 必须勤学苦练, 博采众长, 使自己成为“杂家”, 成为复合型人才。
(二) 精湛的能力。
办公厅工作集政务服务和事务服务于一身, 政策性、综合性、专业性都很强, 办文办会办事是政策水平、逻辑思维、文字功底、语言表达、组织协调以及领悟力、执行力、操作力多种能力的综合体现, 看似平凡, 实质上并不简单。必须精通岗位所需的文稿起草、综合协调、具体办事三项基本功, 不仅要提笔能写、开口能讲、遇事能办, 而且还要把急事办对、把难事办好、把小事办细, 做到参之有道、谋之有策、统筹有方、协调有度、落实有力。
(三) 过硬的作风。
办公厅工作干好了是小事, 发生一点失误或纰漏都是大事, 就可能影响到整体工作, 必须365天、24小时随时待命, 紧急情况随叫随到, 紧急事项立接立办。为领导服务要到位, 为部门服务要主动, 为群众服务要热情, 要好中求快, 快中求好。
三、怎么干
办公厅是政府的参谋助手、运转枢纽和机关窗口。做好办公厅工作, 必须认真去学、悉心去悟、尽力去办, 严谨细致、严格要求, 加快实现从具体事务向当高参转变, 从做好日常工作向超前服务转变, 从被动接受和完成任务向创造性开展工作转变, 从主要依靠自身力量向统筹各方面资源共同做好工作转变。
(一) 加强学习。
要全面掌握办公厅工作基本功, 精通岗位所需业务技能、联系部门业务知识, 博闻强记, 让领导问不住、问不倒。要吃透上情、把握下情、了解外情、熟悉内情, 把本职工作研究深、研究透。要向书本学习, 坚持学理论、学业务、学习新知识, 不断拓展知识面。要向他人学习, 取人之长, 补己之短, 见贤思齐。要向实践学习, 多听、多想、多看、多干, 不断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特别要杜绝自以为是、甘于无知, 大事干不了、小事不屑干的现象, 努力在学习中求知、在学习中增智、在学习中提高。
(二) 忠诚履职。
牢固树立“一日无为, 三日不安”的责任感, 以艰苦扎实的作风磨练提高, 干到最努力、追求最优秀。要弄懂, 干什么学什么, 学什么就弄懂什么, 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工作底气;要善写, 起草文稿能把握政策要求, 准确领会领导意图;要能讲, 语言表达条理清晰, 汇报情况要重点突出、协调事项要符合实际;要会办, 抓大事着眼全局, 做小事严谨细致, 干工作不越位、不错位、不缺位。加强纵向、横向联系, 善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多提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参到点子上、谋到关键处, 为领导分忧、为同事减压。
(三) 严谨细致。
办公厅工作千头万绪, 而且时限要求非常紧, 必须统筹兼顾, 防止顾此失彼, 更不能忙中出错。要注意总结工作, 在繁忙中理头绪, 在实践中找规律, 在被动中求主动。要随时记、反复想, 时时处处记录待转的公文、需研究的事项、需安排的活动, 经常想想每件事的进展, 及时提供真实准确、详细全面的情况;要提前做、按时结, 根据领会领导意图和部门准备情况, 提前做出省领导一周工作预安排, 不能因事小而疏忽大意, 更不能因事多而出现纰漏。要讲规范、求严谨, 工作中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不漏掉任何一个细节, 使经手的工作经得起检验。
(四) 严格要求。
办公厅干部一言一行都关系到政府形象, 必须高标准、严要求, 谨言慎行。要本色做人、角色做事, 习惯于平淡, 甘心于奉献, 敏于事、谨于行、慎于言, 时刻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强化执行意识, 接受任务不讲条件, 完成工作不打折扣。严格要求自己、严格要求工作, 服务讲优质、行为讲规范、办事讲高效、工作讲一流。
【语境的三个层面】推荐阅读:
共同的语境07-22
视觉的图像语境07-13
语境理论的发展渊源08-14
单词教学的语境创设11-17
高低语境的文化理论11-17
语境与词语的异常搭配09-25
文化语境对翻译的作用09-30
翻译中译者的认知语境10-03
文化语境下的文学翻译05-26
语境在翻译中的作用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