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境下的英语时态教学

2024-10-22

语境下的英语时态教学(精选9篇)

语境下的英语时态教学 篇1

词汇教学是中学日常英语教学中十分重要的部分, 词汇是一切语言运用的基础, 在苏州市中考中, 单词拼写总分就占了十分。所以, 如何行之有效地进行英语词汇教学, 让学生轻松又有效地习得英语词汇, 是每位英语教师应该重视和思考的问题。

在十几年的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 我认为, 英语词汇教学不能忽视词汇的存在而孤立地教词, 我们可以把它们放在一个自然的、贴近生活的真实的语境中进行教学。语境即语言环境, 它包括语言因素, 也包括非语言因素。上下文时间、空间、情景、对象、话语前提等与词语使用有关的都是语境因素。语境这一概念最早是由波兰人类学家B.Malinowski在1923年提出来的。他认为:“语境和环境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语言环境对于理解语言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在教学实践中, 我做了以下几种尝试, 对教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一、创设情境, 在语境中教授词汇

很多教师为了节约课堂时间, 在教授单词时, 会让学生把书翻到单词表, 然后按照顺序, 一个个领读单词, 这样的活动效率可想而知。学生在没有理解词汇的基础上记忆单词, 既耗时又无效。教师可以人为地把词汇放置在语篇中教授, 词汇不再是孤立的词汇, 而是有语意的词汇。前不久, 我听了一堂公开课, 这个教师把她的词汇教学放在了一篇优美的文章中。乍一看, 这是一篇阅读理解, 实则不然。这位教师把她的新授单词都巧妙地放在这篇文章中。在语篇中教授单词,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了本课所要学习和掌握的词汇, 又训练了阅读能力, 可谓一箭双雕。

再如, 在教授牛津初中英语7AUnit 5 Reading Going shopping中的词汇match, cost, expensive, quite, pretty, havea discount on, enough时, 我从描述自身的穿着入手, 把学生带入我所设置的语境中, 以下是我的教学步骤。

Teacher:Boys and girls, look at mysweater, my skirt and my shoes. Am I prettytoday?

Students: Yes. (教师把pretty写在黑板上, 领读单词)

Teacher:Thank you ! Does mysweater match my skirt ? Does my shoesmatch my skirt? (教师边问边做手势, 把词汇match写在黑板上, 领读单词)

Teacher:But they cost me much.They are quite expensive. I don’t haveenough money. (教师把cost , expensive, enough写在黑板上, 领读单词)

Teacher:Luckily, I take them, because there is a discount on it. (教师把事先准备好的50% off的标签贴在身上, 把discount写在黑板上, 领读单词)

在这样轻松自然的语境中学习词汇, 学生学得很开心, 之后他们能很熟练地运用所学词汇, 在他们自己创设的语境中进行操练, 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寓教于乐, 在语境中巩固词汇

学生不断地背读单词, 是一种机械的记忆, 机械的记忆往往是短时间的, 容易遗忘的, 并且是枯燥无味的。长此以往, 学生会有厌恶情绪, 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所以教师不妨在进行语境化词汇巩固时, 创设多样化的情景, 开展词汇的巩固活动。如可以把所学词汇串成一个小故事, 写成一篇小短文。我在新授7A Unit 5 Reading词汇后, 把这些词汇编成了一个“Chant”, 让学生边打节奏边朗读, 起到了很好的巩固作用。

Pretty , pretty, pretty , shoes

Match, match , match my shoes

Quite, quite, quite expensive

Discount, discount, discount on it

Enough, enough, enough money

Take, take, take them all.

三、提高效率, 在语境中考查词汇

大部分教师在考查学生掌握词汇的程度时, 会直接默写单词和词组。这样的任务是机械的, 也是无趣的。我在参加区公开课活动时, 听了学科带头人周老师的课, 他在考查词汇时, 通常把词汇放在具体的句子中听写, 先把整个句子朗读一遍, 再把要听写的词汇反复朗读几遍, 要求学生拼写出单词。如默写punish这个单词时, 他设计了这样一个语境:People should be punishedseriously for dangerous driving. 这样的任务是真实的, 并且强调了词汇的实际运用, 针对性和目的性都很强。相信这样扎实的词汇基础, 也为翻译句子和写作教学提供了前提条件, 学生会在实践中游刃有余。因为他们平时接受的都是语块、语篇和语境, 而不是独立的词汇。

以上仅仅是我在词汇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思考和尝试。我相信, 只要我们坚持词汇教学语境化, 一定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词汇的效率, 促进学生语言技巧和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林玉真.语境化的小学英语词汇教学[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13 (3) .

[2]李春.语境化词汇教学对于提高课堂实效的积极作用[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13 (3) .

语境下的英语时态教学 篇2

英语的动词时态这一语法现象与我们母语的语法差别较大,学起来也较乏味。如何教学这些语法,从而使学生更好、更有效地掌握它们,是经常困扰教师的问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努力的尝试和探索,并依据信息加工的学习理论,总结出较为行之有效的“三元”教学法:从“标志”信息输入着眼,经过“概念”思维加工,达成“结构”形式输出,从而使师生摆脱枯燥的时态教学,掌握动词时态的规律,形成有效的语法教学策略。

一、从“概念、结构、标志”三个方面把握动词时态

“概念、结构、标志”三个方面是学习一种时态所必须把握的,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表述一个完整的时态含义。“概念”清楚地说明了一种时态的用法。对于概念的把握一定要全面、准确,表述严密,如对于一般现在时的用法,不能只表述为“表示经常性或习?

下面列举两种时态进行说明。

(一)一般现在时

1、概念:一般现在时的基本用法有四种。(1)表示现在的状况,如Mr、Green has two children、(2)表示主语所具备的性格或能力,如Ann enjoys listening to the radio、Miss White speaks Chinese very well、(3)表示经常性、习惯性或反复出现的动作或状态,如I usually rest on Sundays、Mr、Brown always gets up early、LiLei goes to see Uncle Wang once a month、(4)表示客观事实和普遍真理,如It never snows in Australia in December、Light travels faster than sound、2、结构:一般现在时的结构在一般情况下用动词原形,当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时,谓语动词也要相应变成单数形式,其否定式、疑问式要加助动词do或does。例如:Miss Gao teaches us English、Does your mother work in a factory?

3、标志:一般现在时常与下列表示频率的副词或短语连用:always,usually,often,sometimes,seldom,never,twice a week,on Sundays等。

(二)现在完成时

1、概念:基本用法有两种。(1)表示过去发生的动作对现在造成的影响或结果。(2)表示从过去已经开始,持续到现在的动作或状态,常与表示一段时间的状语连用。

2、结构:助动词have(has)+动词的过去分词。

3、标志:用法(1)常与下列词语连用:already,yet,just,ever,never,before,recently等;用法(2)常与“since+时间点”或“for+时间段”所构成的表示一段时间的状语连用,也可与包括“现在”在内的表示一段时间的状语连用,如this morning,these days等。

其他几种时态不再一一列举。在平时的教学中,只要我们从上述三个方面去把握动词时态,学生就会逐渐发现其规律,做到有章可循,主动地学习,从而变以教师为主体的讲语法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学语法,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要善于进行各种时态的用法比较

学习了几种时态以后,就容易出现混淆、错用的情况,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地将一些时态加以比较,以便能够更好地把握其本质。其实,动词时态的比较也是以“概念、结构、标志”三元为依据比较的。试看下面几种时态的比较。

(一)一般过去时与现在完成时的用法比较

1、一般过去时只单纯表示过去的动作或状态,和现在不发生联系,它可以和确定的表示过去的时间状语连用;而现在完成时既涉及过去又联系现在,但它强调的是现在的情况,所以它不能和确定的表示过去的时间状语连用。试比较:I have posted the letter(说明现在信不在这里)。I posted the letter yesterday(只说明昨天寄信这一事实)。

2、有些时间状语(标志),如this morning,tonight等,既可用于一般过去时,也可用于现在完成时,但所表示的意义有所不同。用于现在完成时的表示“现在”在内,而用于一般过去时则与“现在”无关。例如:I have read the book this May(讲话时仍是五月)。I read the book this May(讲话时五月已过)。

(二)一般过去时与过去完成时的用法比较

1、一般过去时表示过去某时间发生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而过去完成时则表示在过去某一时间或动作之前已完成的动作或状态,其标志是“过去的过去”。当强调过去某一动作发生在过去另一动作之前时,常用此时态。例如:The film had already begun when I reached the theatre、2、一般过去时与过去完成时都可以和确定的表示过去的时间状语连用,但侧重点有所不同。试比较:They had done the work at five o’clock、They did the work at five o’clock、第一句说明工作在五点钟已完成,并未说明是什么时候完成的;第二句说明工作是在五点钟做的。

3、在带有before或after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的复合句中,由于主、从句动作发生的先后顺序已非常明确,所以可用一般过去时代替过去完成时,如The train had left before I got to the station、也可以说:The train left before I got to the station、其他时态的比较,如一般现在时与现在进行时,一般过去时与过去进行时的用法比较不再列举。时态的混合使用是以掌握好每一种时态的用法以及各时态的比较用法为基础的,在中学阶段使用较少,在此不做详谈。

三、注意时态与时间不一致的特殊情况

如前所述,判断时态要从“标志”(时间状语)着眼,这是一般规律。但有些情况下,时态与时间(标志)并不一致,在教学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做到灵活使用,可视之为“特殊标志”。

1、一些表示来往动作的动词(动向动词)常用进行时表示将来时,常见的这类动词有arrive,come,go,leave,set off,start等、例如:The Browns are leaving for Paris next month、2、一般现在时有时可以表示预定的近期将发生的动作或状态,也可用来表示说话时正在进行的动作。例如:Are you free tomorrow? The train starts at 7:50 in the evening、Here comes the bus!There goes the bell!

3、一般过去时可以表示目前非真实的情况或不能实现的愿望(即虚拟语气)。例如:I wish I could fly to the moon by spaceship、It’s high time you went home、If I were you,I would go with him、4、在含有状语从句的复合句中,当主句是将来时态或是祈使句时,状语从句应用一般现在时或现在完成时代替一般将来时,用一般过去时代替过去将来时。例如:I will go to town if it doesn’t rain tomorrow、He said he would come to see us if he had time、Please tell him about it as soon as he comes back、Are you going to play with us when you have finished your homework?

5、在含有宾语从句的复合句中,主从句动词时态有如下不一致情况。

(1)当宾语从句表示科学真理、客观事实、格言或其他不受时间影响、限制的客观存在的事物时,如:Long ago people didn’t know that the earth moves round the sun、She told hers on that practice makes perfect、(2)当宾语从句用来解释、表达科技内容时,如:The teacher told us that the attraction of the earth for all bodies is called gravity、(3)当宾语从句表示一种反复出现或目前习惯性动作时,如:He said he does morning exercises everyday、(4)当宾语从句中谓语动词的动作在转述时仍在继续,或表示现在时刻仍存在的状态时,如:LiLei said his father is attending a meeting in Shanghai、She told me the other day that she is only seventeen、6、其他从句,如比较状语从句、定语从句等不受主句时态的影响,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当的时态。例如:It was colder yesterday than it is today、Last night I read the book which you are reading now、对于这些特殊情况,在平时的教学中,应特别注意。其实,我们也可以把上述情况视为一种特殊的“标志”,进而判断相应的时态形式。

中国语境下的英语教学 篇3

教学内容的改革已经经历了从传统以教师“讲”为中心到现代以学生“学”位中心的重大转变, 这种新的语言教学模式的特点是:质量为本、能力为本、过程为本。它更大地强调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力的培养。教学材料的改革是指单纯以任务教学为目的的教科书、参考书应用的改革。新的教材具有丰富的教学资源, 教师可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有选择地进行教学。传统的教学方式已逐渐被新的教学观念所替代。新的教学观念倡导“过程文本”的教育手段, 即任务型教学、探究性教学、问答式教学、合作型教学、互动型教学, 重点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过程设计能力、交流交际能力。多重教学评估倡导用总结性与形成性相结合的方法来正确评估学生的成绩和语言学习的成效。

根据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 教师应做到从教师单项传输知识到学生积极获取知识的尽快转变。具体来说, 教师应该改变英语课程过于重视语法和词汇的讲解与传授, 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实践、体验、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韦志蓉, 《高中新课程新在哪里》讲座, 2007年8月) 我们逐渐意识到, 英语新课标的建立及其修订, 不仅要求对英语教学进行改革, 而且要求教师在教学概念、教学方式、成功性评价进行改善。随着时代和社会的改变, 语言教学环境也在随之发生变化。为了满足现在社会和新环境的需求, 新课标被广泛制定。然而, 对于任何环境下的教育改变, 教师始终是教育事业中的决定因素, 因为他们是新思想的创建者和贯彻者, 在教育事业更新中的贡献和参与都是至关重要的, 没有他们的意愿、理解、合作、参与, 教育事业就无法“改革”。

在英语课堂上, 注重活跃课堂气氛, 突出交际能力培养, 乃是当前英语教学贯彻先进思想的基本途径。在高中英语教学中, 如何贯彻实施新课标理念, 我认为有以下几条途径。

一、创设情境, 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课堂教学应该轻松愉快, 活泼有序。由于英语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英语技能的形成依赖于大量的课堂活动。如果课堂气氛过于严肃呆板, 会使学生思想上产生一种无形的压力, 阻碍学生的主要活动和思维过程;如果教学气氛过于松散杂乱, 则会导致无法完成教学任务, 无法实现教学目标和要求结果。因此, 教师要善于控制课堂气氛, 善于捕捉学生的情绪变化, 创设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学生在这样愉快的环境中, 才会敢于开口、乐于开口讲英语, 活跃思维, 才能成功地进行大量的课堂实践活动。为了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 教师可以在师生互动上做文章, 以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 让学生感到自己是英语教学的一部分。教师可以考虑:设计一些互动性强的问题;根据课文内容组织课堂情境对话;搜索一些英语小游戏, 引进课堂。

二、面向全体, 因材施教, 优化教学方法

由于学生的素质不同、性格不同、志趣爱好不同, 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不论是学习好一些的, 还是基础差一些的, 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教师既要看到差异, 更要重视差异在教学过程中的变化。因此, 教学时, 既要考虑到学生的共性, 又要照顾到他们的差异, 即要面向全体学生, 因材施教,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此, 教学中不能搞“一刀切”。对于成绩好的学生, 除了课堂教学外, 还要有针对性地布置一些课外辅导材料, 引导他们自学, 解答他们的疑难问题, 让他们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 应采取低起点、小步子、快反馈、勤纠正的训练方法, 及时肯定他们的每一点进步, 指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 教师全面掌握情况, 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而不再抱守残缺, 走“一刀切, 齐步走”的传统教学方式。

三、激发兴趣, 提高心理素质。

为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我们要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语言是一门艺术, 不是随便就能学好的, 学汉语如此, 学习英语更是如此。这就要求教师具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 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 进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 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用, 从而学得主动、学得有效。课堂上, 教师要精力充沛, 情绪饱满, 讲课时要面带微笑, 表情要轻松愉快, 目光要亲切, 举止要大方、文雅, 言语要简洁, 对学生热情而有耐心。教师在课堂中要始终用如:“Good.”“Yes.”“Be brave.”“OK, That’s a good idea.”等一些鼓励性的语言来增加学生回答问题的信心。采用新颖多样的教学方法, 不仅能消除单调感、枯燥感、疲劳感, 还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例如, 展示新颖而有吸引力的直观道具, 充分利用教室里的各种实物, 或者教师亲自制作的各种教具、道具, 是学生获得英语知识的一种最直观、最捷径、最理想的手段。教师还可以创设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学生学习的是一种外国语言, 缺乏一定的语言环境, 教师要尽可能地把这些语言材料放入各种能听、能看、能触摸的情境中去, 调动学生的眼、耳、脑等各种分析器官协同活动, 使学生感受不是语言的机械记忆和储存, 而是语言交际的实际运用。

语境下的英语时态教学 篇4

◆典型陷阱题分析◆

1. “I _____ his telephone number.” “I have his number, but I ____ to bring my phone book.”

A. forget, forget B. forgot, forgot

C. forget, forgot D. forgot, forget

【陷阱】容易误选A,认为“忘记”是现在的事。

【分析】仔细体会一下对话的语境:第一个人说“我忘记他的电话号码了”,这个“忘记”应该是现在的情况,即现在忘记了,要不然就没有必要同对方说此话了,故第一空应填 forget;第二个人说“我有他的号码,但我忘记带电话本了”,这个“忘记”应该是过去的情况,即过去忘记带电话本,所以现在电话本不在身上(注意句中的转折连词 but),故第二空应填 forgot,即答案选应C.请再看一例:

- Oh, I ______ where he lives.

- Don’t you carry your address book?

No, I ______ to bring it.

A. forget, forget B. forgot, forgot

C. forget, forgot D. forgot, forget

答案选C,理由同上。

2. I had hoped to see her off at the station, but I _____ too busy.

A. was B. had been

C. would be D. would have been

【陷阱】容易误选B或D,认为前句用了had hoped,所以此句谓语要用B或D与之呼应。

【分析】但正确答案为A,前一句谓语用had hoped,表示的是过去未曾实现的想法或打算,可以译为“本想”,而后一句说“我太忙”,这是陈述过去的一个事实,所以要用一般过去时。请做以下类似试题(答案均为A):

(1) We had hoped to catch the 10:20 train, but _____ it was gone.

A. found B. had found

C. would find D. would have found

(2) We had hoped that you would be able to visit us, but you _____.

A. didn’t B. hadn’t

C. needn’t D. would not have

(3) We had wanted to come to see him, but we ____ no time.

A. had B. had had

C. would have D. would have had

(4) I had expected to come over to see you last night, but someone ______ and I couldn’t get away.

A. called B. had called

C. would call D. would have called

(5) The traffic accident wouldn’t have happened yesterday, but the driver _______ really careless.

A. was B. is

C. were D. had been

3. Dear me! Just _____ at the time! I _____ no idea it was so late.

A. look, have B. looking, had

C. look, had D. looking, have

【陷阱】此题容易误选D,认为第一空用现在分词表伴随,第二空填 have 的一般现在时,以保持与前面时态的一致性。

【分析】其实,此题应选C,第一空应填 look, 因为这是祈使句的谓语;第二空应填 had,因为前一句说“看看时间吧”,这一看当然知道了现在很迟的情形,“不知道这么迟了”显然应是“过去”的事,故应用一般过去时态,许多同学由于忽略这一隐含的语境而误选。

4. “Your phone number again? I _____ quite catch it.” “It’s 4331577”

A. didn’t B. couldn’t

C. don’t D. can’t

【陷阱】此题容易误选C,认为此处要用一般现在时态,表示现在“没听清对方的话”。

【分析】其实,此题答案应选A,根据上文的语境“请把你的电话号码再说一遍好吗?”可知“没听清对方的电话号码”应是在说此话以前,故应用一般过去时态。请看以下类似试题:

(1) “Mr Smith isn’t coming tonight.” “ But he _____.”

A. promises B. promised

C. will promise D. had promised

答案选B,“他答应(要来)”应发生在过去。

(2) “Hey, look where you are going!” “Oh, I’m terribly sorry. _____.”

A. I’m not noticing B. I wasn’t noticing

C. I haven’t noticed D. I don’t notice

答案选B,“我没注意”是对方提醒之前的事,现经对方一提醒,当然注意到了。

(3) “Oh it’s you! I ________ you.” “I’ve had my hair cut.”

A. didn’t realize B. haven’t realized

C. didn’t recognize D. don’t recognized

答案选C.“没认出是你”是说此话之前的事,说此话时显然已经认出了对方。

(4) “What’s her new telephone number?” “Oh, I _____.”

A. forget B. forgot

C. had forgotten D. am forgetting

此题应选A,从语境上看,“忘记”的时间应是现在,即指现在不记得了。

(5) “Since you’ve agreed to go, why aren’t you getting ready?” “But I ______ that you would have me start at once.”

A. don’t realize B. didn’t realize

C. hadn’t realized D. haven’t realized

答案选B.“没意识到”是对方提醒之前的事。

(6) “It’s twelve o’clock, I think I must be off now.” “Oh, really? I ______ it at all.”

A. don’t realize B. haven’t realized

C. didn’t realize D. hadn’t realized

答案选C.“没意识到”是在听到的话之前的事。

5. Mr Smith ______ a book about China last year but I don’t know whether he has finished it.

A. has written B. wrote

C. had written D. was writing

【陷阱】容易误选B或C.

【分析】此题应选D,这是由 but I don’t know whether he has finished it 这一句话的语境决定的,全句意为“史密斯先生去年在写一本书,但我不知道他现在是否写完了”。有的同学可能由于受 last year的影响而误选B.但若选B,则句子前半部分的意思则变为“史密斯先生去年写了一本书”,既然是“写了”,那么这与下文的“但我不知道他现在是否写完了”相矛盾。

6. He has changed a lot. He _______ not what he _______.

A. is, is B. was, was

C. is, was D. was, is

【陷阱】几个干扰项均有可能误选。

【分析】最佳答案选C,上文说“他”变化很大,即“他”现在不是过去的那个样子了,故第一空填is,第二空填 was(其实第二空也可用 used to be)。请看类例:

“What place is it?” “Haven’t you found out we _____ back where we ______?”

A. were, had been B. have been, are

C. are, were D. are, had been

答案选C,We are back where we were 的意思是“我们(现在)又回到刚才来过的地方”。

7. He is very busy. I don’t know if he _____ or not tomorrow.

A. come B. comes

C. will come D. is coming

【陷阱】此题容易误选B.认为 if 引导的是条件状语从句,从句谓语要用一般现在时表示将来意义。

【分析】其实,此题答案应选C,句中if引导的不是条件状语从句(即if≠如果),而是宾语从句(即if=是否),句意为“他很忙,我不知道明天他是否会来。”请看以下类似试题:

(1) I don’t know if she _____, but if she ____ I will let you know.

A. comes, comes B. will come, will come

C. comes, will come D. will come, comes

答案选 D,第一个 if 引导的是宾语从句,第二个 if 引导的是条件状语从句。

(2) “When _____ he come?” “I don’t know, but when he _____, I’ll tell you.”

A. does, comes B. will, will come

C. does, will come D. will, comes

答案选 D,第一个 when 疑问副词,用于引出一个特殊疑问句;第二个 when是从属连词,用于引导时间状语从句。

(3) “When he _____ is not known yet.” “But when he ____, he will be warmly welcomed.”

A. comes, comes B. will come, will come

C. comes, will come D. will come, comes

答案选 D,第一个 when 引导的是主语从句,第二个 when引导的是时间状语从句。

8. The bridge, which _____ 1688, needs repairing.

A. is dated from B. was dated from

C. dates from D. dated from

【陷阱】此题容易误选B或D,认为句中用了 1688 这个过去时间,所以应选过去时态,又因为 date from 不用于被动语态,所以只能选D.

【分析】其实此题的最佳答案应是C,因为 date from 的意思是“自某时起存在至今”(=have existed since),它通常用于一般现在时,而不用过去时态(尽管其后接的总是表示过去的时间)。如:

The church dates from 1176. 这座教堂是六世纪建的。

The castle dates from the 14th century. 这座城堡是14世纪建的。

但若所谈论的东西现在已不复存在,则可用一般过去时。如:

The church, which dated from the 13th century, was destroyed in an earthquake two years ago. 那座教堂是13世纪建成的,两年前在一次地震中被毁了。

注:与 date from 同义的 date back to 也有类似用法。

9. “You’ve left the light on.” “Oh, so I have. _____ and turn it off.”

A. I’ll go B. I’ve gone

C. I go D. I’m going

【陷阱】容易误选D.

【分析】A和D两者均可表示将来,填入空格处似乎都可以。但实际上只有A是最佳的,因为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来看,“我去把灯关掉”这一行为是说话人听了对方的话后临时想到的,而不是事先准备的。而按英语习惯:will 和 be going to后接动词原形均可表示意图,但意图有强弱之分,如果是事先考虑过的意图,要用 be going to;如果不是事先考虑过的,而是说话时刻才临时想到的意图,则用 will.比较:

“I’ve come out without any money.” “Never mind, I will lend you some.” “我出来没带钱。”“没关系,我借给你。”(句中用will lend,表示“借”钱给对方是临时想到的,即听了对方的话后临时作出的反应)

I’ve bought a typewriter and I’m going to learn to type. 我买了台打字机,我想学打字。(句中用 be going to learn to type,表示说话人要学打字是事先准备的,并为此买了台打字机)

◆精编陷阱题训练◆

1. Look at that little boy wandering about - perhaps he _____ his mother.

A. will lose B. is losing

C. had lost D. has lost

2. It’s good that we _____ to the park because it’s started to rain.

A. don’t go B. hadn’t gone

C. didn’t go D. wasn’t going

3. I _____ for five minutes; why don’t they come?

A. am calling B. called

C. was calling D. have been calling

4. You _____ your turn so you’ll have to wait.

A. will miss B. have missed

C. are missing D. had missed

5. We _____ to move but are still considering where to go to.

A. are deciding B. decided

C. have decided D. had decided

6. I left my pen on the desk and now it’s gone; who _____ it?

A. took B. has taken

C. will take D. had taken

7. They won’t buy any new clothes because they _____ money to buy a new car.

A. save B. were saving

C. have saved D. are saving

8. I _____ your last point - could you say it again?

A. didn’t quite catch B. don’t quite catch

C. hadn’t quite catch D. can’t quite catch

9. You’ll never guess who I met today - my old teacher! We _____ for 20 years.

A. don’t meet B. haven’t met

C. hadn’t met D. couldn’t meet

10. I feel sure I _____ her before somewhere.

A. was to meet B. have met

C. had met D. would meet

11. They haven’t arrived yet but we _____ them at any moment.

A. are expected B. have expected

C. are expecting D. will expect

12. I think you must be mistaken about seeing him at the theatre; I’m sure he _____ abroad all week.

A. is B. was

C. has been D. had been

13. The students _______ busily when Miss Brown went to get a book she _______ in the office.

A. had written, left B. were writing, has left

C. had written, had left D. were writing, had left

14. I tried to phone her, but even as I _____ she was leaving the building.

A. phoned B. would phone

C. had phoned D. was phoning

15. “I suppose you _____ that report yet?” “I finished it yesterday, as a matter of fact.”

A. didn’t finish B. haven’t finished

C. hadn’t finished D. wasn’t finishing

16. -Didn’t the guard see him breaking into the bank?

-No, he _______ in the other direction.

A. was looking B. had looked

C. looked D. is looking

17. How can you possibly miss the news? It _______ on TV all day long.

A. has been B. had been

C. was D. will be

18. “I thought you might have got drunk.” “Yes, I ______.”

A. almost have B. almost had

C. almost did D. might have

19. You ______ television. Why not do something more active?

A. always watch B. are always watching

C. have always watched D. have always been watching

20. “I took part in the TOEFL. It was really hard.” “Did you ______ a lot?”

A. Have you studied B. Did you study

C. Had you studied D. Do you study

21. “What’s your opinion on the matter, please?” “Oh, sorry, I _______.”

A. wasn’t to listen B. haven’t listened

C. wasn’t listening D. hadn’t listened

22. “Aha, you’re a chain smoker!” “Only at home. Nobody _______ that but you.”

A. discovered B. had discovered

C. discovers D. is discovering

23. The telephone _______ three times in the last hour, and each time it ________ for my father.

A. had rang; was B. has rung; was

C. rang; has been D. has been ringing; is

24. The thief tried to break away from the policeman who ______ him, but failed.

A. has held B. had held

C. was holding D. would hold

25. When I arrived at the company, the manager ______, so we had only time for a few words.

A. just went away B. had gone away

C. was just going away D. has just gone away

26. “John took a photograph of you just now.” “Oh, really? I ______.”

A. didn’t know B. wasn’t knowing

C. don’t know D. haven’t known

27. “Mike is not coming to the football game this afternoon.” “It’s a shame! He _______!”

A. promises B. promised

C. will promise D. had promised

28. Please call again. Jim _______ a bath just now.

A. has had B. was having

C. is having D. has

29. “Was Andrew there when you arrived?” “Yes, but he ______ home soon afterwards.”

A. had gone B. has gone

C. is going D. went

30. “Where is Mother.” “She is in the kitchen. She _______ the housework all morning.”

A. is doing B. was doing

C. has done D. has been doing

31. The books, ________ the dictionaries, must be put back where they ________.

A. included; were B. to include; are

C. including; were D. including; are

◆答案与解析◆

1. 选D.根据那个小男孩徘徊的现象,推知他可能是找不到妈妈了。用现在完成时表示结果。

2. 选C.句意为“好在我们(刚才)没有去公园,因为天(现在)已经开始下雨了”。

3. 选D.用现在完成进行时表示持续到现在的一段时间。

4. 选B,用现在完成时表示结果,即你已经错过了机会,其结果是:你只能等。

5. 选C.用现在完成时表示影响。

6. 选B.用现在完成时表示影响或结果,即现在笔不见了,是由于某人已经把它拿走了的结果。

7. 选D.用现在进行时表示现在正在进行的动作。

8. 选A.从下文的语境看,既然现在叫对方重复一遍,说明“没听清对方的最后一点”应发生在过去(即说此话之前)。

9. 选B.用现在完成时表示从过去持续到现在的一段时间。

10. 选B.before 用作副词时不与具体时间连用,泛指“以前”,通常与一般过去时或现在完成时连用。

11. 选C.用现在进行时表示目前的一种状态。

12. 选C.用现在完成时表示影响或结果,即他整个星期都在国外,所以你说你在剧院见过他,你一定是搞错了。

13. 选D.“把书忘在办公室”发生在“去取书”这一过去的动作之前,因此“忘了书”这一动作发生在过去的过去,用过去完成时。句中when表示的是时间的一点,表示在“同学们正忙于……”这一背景下,when所引导的动作发生。因此前一句应用过去进行时。

14. 选D.注意even as 的意思,它表示“正当……的时候”或“恰当……的时候”。

15. 选B.注意下文语境--事实上,我昨天就做完了。从该回答的语气上推测,填空处应填现在完成时态。

16. 选A.表示当时正在进行的动作。

17. 选A.表示目前一种持续的状态。

18. 选C.句中的 might have got drunk是对过去情况的推测,故答句所指的情况也应在过去,故选C.

19. 选B.always 与进行时态连用,可以表示高兴、满意、抱怨、厌恶等感情色彩。

20. 选C.根据took的时态可知,“参加托福考试”发生在过去;而对方问“是否努力学习过?”这肯定问的是参加考试以前的事,故用过去完成时。

21. 选C.“没听”肯定是刚才的事,所以应用过去时态。

22. 选C.答句陈述的是客观事实,故用一般现在时态。

23. 选B.按英语语法,“in the last [past]+一段时间”通常与现在完成时连用。

24. 选C.用过去进行时表示当时在持续的一种状态。

25. 选C.由于下文说we had only time for a few words,说明“经理”正准备离开。

26. 选A.“不知道”是对方告诉自己之前的事,故用一般过去时。

27. 选B.根据语境,他“答应”发生在过去,故用一般过去时。

28. 选C.just now 有两个意思:一是表示“刚才”,此时just now 为习语;二是表示“现在”、“眼前”、“就在此时”,此时 just 意为“正好”、“恰好”,用以修饰副词now.根据句子语境,句中的 just now 应取上面的第二个意思。

29. 选D.Andrew“回家”发生在你见到他(发生在过去)之后不久。

30. 选 D.现在完成进行时表示从过去至今一直在持续的动作。

31. 选 C.第一空including不填 included,因为其后带有宾语;第二填 were,是因为它是指“原来放的地方”。

语境下的英语时态教学 篇5

一、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句义

学生进行阅读理解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无法全面理解文章内容或者词不达意等问题, 这主要是因为学生的词汇量不足, 不同语境下英文单词表达含义不同等关系。阅读理解过程中, 遇到生词是无可避免的, 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仅应该要掌握单词的词义以及句义, 而且应该懂得联系上下文推测语言环境, 把握语气氛围, 进而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词汇的表面含义、深层含义及其言外之意。在语境理论辅助下开展阅读, 更有利于帮助学生进行英语学习。比如, “The Seniors were told to stop demonstrating on campus.”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歧义句, 这句话的理解方法有多种:1.高年级学生示威, 校方强烈要求学生不准在校园内示威。2.高年级学生示威, 校方表示可以在校园以外的其他地方示威。类似于这种有歧义的句子,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以发散性思维理解、分析具体的语境, 联系上下文整体理解真正句子想要表达的含义, 从而准确把握语义。如果语篇比较复杂的话,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平时多进行一些阅读填空训练和阅读理解训练, 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二、帮助学生消除惯性思维

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惯性思维, 一旦学生养成这种习惯的话, 不管学生遇到什么问题, 都会习惯性的以这种惯性思维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但是这样也可能会导致思维盲区, 给人一些错误提示, 起到误导的作用, 因此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应该注重多引导学生, 帮助学生将思维定势的负面影响消除。学生在学习英语语言的过程中, 无可避免的会受到母语思维习惯的影响, 特别是阅读理解的过程中常常会误解作者的句义以及语义, 以中文惯性思维思考、分析、解决英语问题, 这样对于学生的英语阅读学习非常不利, 也是教师进行阅读教学的重要难题。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 不仅应该指导学生养成联系上下文理解语义、语境的良好习惯, 同时还应该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把握语境, 比如语义句义背景、创作背景以及作者背景等, 尽可能将不同语言的跨地域思维惯性影响消除。例如, “from time to time”这个简单的短语, 翻译成中文就只是简单的从时间到时间, 然而如果从英语语境理解, 应该理解成“时不时”、“有时”、“偶尔”等意思。学生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 如果碰到这个词, 以中文的惯性思维理解很容易误导学生, 使学生无法正确的理解语义。因此,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尽量避免学生母语惯性思维对感知语境的影响。

三、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是为了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较强的英语阅读能力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完成学习目标及任务,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感, 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但是想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定要坚持进行大量的阅读理解实践, 而且每篇阅读文章都一定要读懂、读透, 千万不能出现似懂非懂的现象。文章中的词义、句义、语言情境都应该深入理解, 这样在长久坚持的情况下, 才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初中生在阅读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通过语境理论为学生制造更多、更好的阅读环境, 便于学生更加清晰、深入的理解、把握语义, 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供良好条件。比如, 在阅读理解练习的过程中, 学生常常会碰到一词多义的情况, 实际上很多词义出现分歧是因为语境造成的, 以“blue”为例, 很多学生第一眼会理解成 “蓝色”的意思, 但是在:①“His eyes burst with blue as he admired his handwork.”②“I'm feeling blue today.”两个句子中, 显然不能将“blue”理解成蓝色的意思, 更加贴切的可以理解成“忧郁的”意思, 根据具体的语境可以理解成结合语境可翻译为①“他在欣赏自己的杰作时, 眼神有时会显出忧郁。”②“我今天的心情不好。”通过多次训练这种阅读理解后, 学生会更能够理解、把握一词多义的真正含义, 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尤为重要。

总而言之,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语境理论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在更多的文化差异、地区差异等相关内容, 拓展学生的知识广度和纬度, 使学生更加理性的思考、分析问题, 不断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以及英语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杨霞.基于语境理论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探析[J].新课程导学 (七年级上旬) , 2014, (7) :56-58.

课堂英语教学在实际语境下的运用 篇6

一、加强口语对话,树立自主学习的信心

要经常创设生活化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在无拘无束、轻松愉快的生活场景中交流思想、表达感情、锻炼才能。如可以把教室当作一家超市、一座花园、一间饭馆、一间诊所等。学习活动可以是调查采访、角色表演、游戏竞赛、画外配音等,当然还可以唱一唱、画一画、做一做……让课堂与生活链接,把世界引入课堂。在这里,实现了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主体”的转变。学生自由阅读、自由交谈,在与老师共同讨论,共同参与的多向多边活动中了解、选择、汲取知识。学生与教师始终处于平等交流的关系,真正体现了课堂教学民主化。

如学习you’d better go to see a doctor这话题,可以把教室当作医院,老师和学生扮演医生和病人来进行对话,掌握what’s wrong with you? I have a cough/ cold/ fever/ backache…You’d better…。又例如在学习shopping时,可以拿图片或实物充当货物。A glass of milk,a bottle of orange,cakes,apples,oranges,师生分别扮演营业员和顾客进行购物情景对话,引导学生着重掌握Can I help you? Would you likesomething to eat/drink? What would you like? 等语言知识。

在学习Our clothes时,可以请班上的学生进行Fashionshow.问学生:“Do you know the names of these clothes?Let’s learn these clothes.”一边欣赏表演,一边教学新词。

通过这样的方法让学生多动脑、动口、动手,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把幽默带进课堂,让知识活起来

我们可以把笑话,顺口溜,歌曲带到课堂中去,恰当的幽默会让我们的课堂回味无穷,对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甚至会使学生对这样的课堂有一种期待,从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带动课堂中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顺口溜的节奏明快,琅琅上口,学生乐于记忆。

1.如系动词BE的用法:I 用am,you 用are,is 跟在他,她,它。复数人称都用are。

2.以0结尾变复数会加es的名词有 黑人(Negro)英雄(hero)爱吃番茄(tomato)和土豆(potato)

3.教学分数表达时有:分子基,分母序,分子大于1,分母加s.

4.在让学生记-f(e)结尾的名词复数时有:树叶(leaf)半(half)数自己(self)黄,妻子(wife)拿刀(knife)去割粮,架(shelf)后窜出一只狼(wolf),就像强盗(thief)逃命(life)忙。(这九个名词变复数时,都要改f(e)为v,再加es。其他的以-fe结尾的名词则直接加-s变复数。

另外,教材中的英文歌曲很多,且注重知识的联系性,又突出娱乐性。如我们在学习Let’s celebrate!这个topic时就会学到一首非常好听又上口的Jingle Bells.

三、如何学以致用,将学到的知识传递到生活中

我认为一个好的课堂教学模式是让学生掌握并熟练运用英语的关键。下面,我想就以交际对话课为主的课型、以话题阅读为主的课型以及复习课课型三个模式谈谈我的看法:

1.以对话交际为主的课型,教学步骤如下:

(1)课前热身;(2)创设情景;(3)操练; (4)实际性操练;(5)思维拓展; (6)回扣课本。如仁爱英语八年级(上)共有运动、健康、爱好、世界4个主题单元,Unit 2的教学围绕有关健康方面的话题展开,内容层层递进,从身体不适谈起,到怎样保持健康,最后高潮部分以SARS为主题。Section A为本单元的第一个部分,主要谈论身体各部分的病痛以及提出针对性建议,进一步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为本单元的其它教学内容作好铺垫,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对话讲课练课要充分利用合作学习,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要以听导说,以析助说,读后仿说,例设语境多方练说,导入要新,分析简要,情景要真,让学生能自主运用英语,而不能出现“只看见叫高墙内的四角天空。”

2 . 以话题阅读为主的课型。这种课型提倡通过共同协商,讨论,解决某项问题,而教师则在各组之间走动,提供咨询,这种教学一般可概括为:

导入—教学情景—提出问题,开展讨论—归纳总结—回扣课本。这种课型的主要特点是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的想象,创造思维能力和团体合作精神,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热烈,不同学生的思维能够得到有效的互补。

我以九年级上unit4 topic2 section B来举例,探讨一下:

(1)导入:由于本课单词较多,所以课前早读时把这些单词都教过了。本课一开始,我就进行“单词拼写打比拼”来复习本课词汇,为本课话题提供相应的词汇材料。

(2)教学情景:播放一个关于施瓦辛格主演的电影片段clone,让学生观看具体情节是这样的:施瓦辛格女儿的小狗死了,他想为女儿克隆那只小狗,但害怕克隆出来的小狗会没有感情而伤害到女儿,看完影片后采用交互式问答的形式来检测学生对影片的理解。

(3)提出问题,展开讨论:针对影片,提出这样一个问题:Is cloning good or bad for human beings?把全班同学分成两队,正方和反方来展开辩论,正方辩题It’s good forhuman beings.反方辩题It’s bad for human beings.双方积极争辩,多重交互。

(4)归纳总结:由学生来总结:No doubt cloning can helpanimals and human beings.But cloning might harm the society.Sowe should use it properly.

(5)回扣课本:让学生读课文,回答相应的问题,然后复述课文。并列出本课的短语等知识点,提出存在问题。

说到阅读课型,我们在学生读之前,让学生了解文章的背景知识。比如像刚才那节课中的辩论赛:Is cloning good or badfor human beings? Why? 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唤醒学生在预习时储存的信息,那些信息在我们不注意的时候,都是零散的,一旦提出问题,就把它回想起来,是生词把它引出来,让学生接触,他们就会因为问题而思考:“去怎样解决呢?”教学原则关键是一个字freedom自由。不能让学生有被捆起来的感觉。如果我们设计的每一个讨论,都设置一个答案,人家要我怎样想我就怎样想,就没有给学生自由的空间。

现在整天在提:要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创新能力,我们老师一定要建立一个平等的,民主的,自由的空间,大家都在这里讨论,没大没小,没对没错。我们绝不能把我们某种说教搞进去,实际上也没有标准,我们学生的想象是很丰富的,我们现在的社会和课堂教育当中并不是说我懂多少东西就教给学生,而是教自己不懂得东西,就是说,把学生的思维打开,这是关键。学生思维开了,有想象福力,有参与,有创造,这个时候学生们所想的东西可能是我们不知道的,这就叫做教我们自己不懂的东西。

3.复习课。关于复习课,我们都知道,复习的知识学生都学过,倘若复习方法单一的话,就不能调动起学生的兴趣。怎样设计好的复习课能使我们的学生感到:“学而复习之,不亦乐乎?”。比如让学生的心“动”一下,到了复习阶段,学生感觉比较累,上课效果不太好,针对这种情况,把有些课变点花样:

(1)“我来做老师”。请同学复习基本短语、基本句型,讲评试卷,课上随机抽学生到前面做“老师”,学生准备得很严谨、认真,应该说效果不错。

(2)“单挑”。互出错题,同桌“PK”。

(3)将复习的重点短语和句型,以听写方式让学生写在黑板上,然后按座位顺序一人一句口头造句,并尽量用上所复习的知识点。看谁的反应快,句子准确而且有趣。实践证明,学生非常感兴趣,不善于开口的学生也开口讲英语了,复习效果明显。

(4)又例如语言文化背景的不同,对语言产生巨大的影响。英语和汉语相比,具有潜在的观念差异以及心理因素、社会习俗造成的文化差异等等。因此,复习英语知识一定要深入学习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并在交流中自觉运用,才能使交流达到水乳交融。如:介绍OK手势的来历及象征意义;介绍为什么西方人喜欢使用刀叉以及在吃西餐时如何正确地使用刀和叉等礼仪;介绍愚人节的来历及西方人过愚人节的几个事例……。通过让学生了解外国文化、异域风情,不仅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开阔了他们的视野,也能将相关知识点记牢。

这种教学模式的课堂,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英语表演的舞台,也为他们走上社会奠定出扎实的基石。我们最大的收获是,我们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变化,上课心情愉悦,精神饱满。课堂活了,学生动了,他们能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课堂上有合作、有竞争、有质疑、有表演、有争论、有深思、有困惑、有猜想、有笑声,也有欢乐。

汉语环境下的英语时态磨蚀研究 篇7

上个世纪80年初,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举行的语言学专题研讨会上,首次提出语言磨蚀的概念并将其确定为一个新的语言研究领域。语言磨蚀是“指双语或者多语学习者由于某种语言使用的停止或减少,其语言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退”。根据受磨蚀语言种类和语言磨蚀出现的环境,语言磨蚀可分为:1.母语环境中的母语磨蚀;2.外语环境中的外语磨蚀;3.外语环境的母语磨蚀;4.母语环境中的外语磨蚀。在母语环境中外语磨蚀的影响因素众多,已经探明可导致学习者外语能力受到磨蚀的影响因素有:磨蚀前外语水平、受蚀时间、与受蚀语的接触、年龄、外语习得方式、社会情感因素、读写能力和目的语语种。对磨蚀影响因素的研究,为外语教学效率的提高,提供了有力的实证依据。

上个世纪90年代,Vechter经过一系列的实证研究,归纳总结出了“倒置假设”理论,即磨蚀前水平和外语接触量与磨蚀程度呈负相关,表现为:磨蚀前的外语水平越高,磨蚀更难发生;与受蚀语接触量越多,被磨蚀的程度越小,反之亦然。同时,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受蚀语与母语之间的差异性越大,掌握受蚀语的难度就越大,受蚀语越容易被蚀,这一现象被归纳为“磨蚀过程回归性”。这一理论将母语与外语相互间的影响关系,以磨蚀的角度进行了新的诠释,为母语环境中的外语学习提供给了多重的思考空间。

近十年,语言磨蚀理论备受国内语言学者的关注,众多语言磨蚀理论也逐渐进入国内语言学的研究领域,其中,多数研究集中在母语环境中的语言磨蚀。国内语言学者们也纷纷开展了一些列基于语言磨蚀理论的实证研究,但多数研究着眼于磨蚀发生频率较高的词汇领域,对于语法(词法和句法)的磨蚀实证研究较少,尤其是针对时态的研究就更少。本文从英语语法中的时态入手,基于语言磨蚀的倒置假设和语言习得的回归性,在汉语侵蚀学习者大量的英语使用时间,形成英语接触量的减少的环境之下,逐步出现了英语时态被磨蚀的现象,那么,如何通过实验证实以上假说并针对磨蚀呈现的不同状态提出有效地解决方式,是本文的核心探索点。

二、研究方式

1. 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参与测试三组学生包括:1组为大学二年级非英语专业学生25名;2组为大学二年级英语专业学生25名;3组为大学四年级英语专业毕业生25名。所选被试75名学生高考英语入学成绩均及格,且88%分数集中在90-100分之间。非英语专业学生大学英语课程为每周4学时,从第一学期开始到第四学期结束。

2. 问卷与测试卷的设计。

本次研究包含1次问卷调查和2次测试。问卷调查包含的主要内容为两大部分:1)英语学习现状:英语高考成绩,对英语学习兴趣与态度,对全英文教学的期待和接受程度;每日可投入在英语学习上的时长;2)英语语法的学习状态:对语法学习的重视程度,课后语法学习的方式与方法,最难以理解和运用的语法点,自评对时态掌握的程度。

英语时态可分为16种,常用的基本时态有10种,分别是: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现在进行体,过去进行体,将来进行体,现在完成体,过去完成体,现在完成进行体,过完完成进行体。为了获取典型有效的研究数据,在测试卷设计时,主要考察2时(tense)2体(aspect),其中2时为过去时与现在时,他们与中文使用语境较为相似的,2体为完成体和进行体,是与中文时态构成方式和含义差异较大的。每套试卷包含选择题25道(每题2分),填空题25道(每题2分)。测试时长为60分钟。2套测试卷考点一致,难度相当,重复率在控制在50%以内。为集中呈现学生对时态的运用意识,在题目设计上尽可能不出现生僻词汇影响学生阅读与理解题干。

问卷调查采用定点与随机发放相结合:被试的3小组75名学生全部参与问卷调查,在其他非被试专业随机发放问卷200份。第一次测试在开学初,第二次测试在学年末。两次测试之间的英语语法学习照常,课程中遇到相关时态,按常规方式讲解,不单独做过多时态相关讲解与练习。

三、研究结果分析

1.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调查问卷共发放275份,收回270份,除去无效问卷16份,有效问卷254份。统计问卷结果可得知,英语专业与非英语专业学生对于英语语法的重视程度差异性不太,都认识到了语法学习的重要性,且被试者都反映出对自身语法水平的不自信,尤其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更多的将自身英语水平无法提高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归结于语法基础较差。所有学生集中反映的语法难点为从属结构,时态,虚拟语气。然而,在中国高中英语教育阶段,基本语法已经全部讲授完毕,大学英语课程中的语法讲解更多是起到补充与完善的作用,这也导致多数大学英语课程中并没有单独设置语法教学环节。但事实上,学生的语法基础参差不齐,确实存下较大的差异性。语法基础越差的学生在大学阶段重拾英语语法学习的信心越少,这也导致其语法磨蚀程度愈加明显。

在英语输入量上,较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英语专业学生更愿意接受全英语教学。课后投入英语学习上的平均时间,英语专业学生为每天2-2.5小时,而非英语专业则为1小时以内。英语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基本全部与英语相关,授课过程中,学生的英语接触量较大。而大学英语课程,周课时仅为4,且只有四个学期的英语课程,课程内容包含了听说读写译等各方面的训练。在英语的接触量上明显少于专业学生,且非英语专业的专业课程设置基本与英语学习关联不大,授课语言为汉语,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能确保的英语输入量绝大多数存在于大学英语课堂。

2. 测试卷结果分析。

横向对比三个小组的两次测试成绩可得,组1的两次测试平均分明显低于组2与组3,存在较大分差,且成绩稳定性明显差于另外两个小组。据此推断,在汉语环境下,非英语专业学生的时态掌握程度不如英语专业,且经过两个学期的大学英语学习,时态上掌握能力没有明显的提升;

同样在汉语为主的学习生活环境之中,英语专业学生由于所学专业课程均与英语相关,且每日课后投入英语学习时间更长,整体而言,与英语的接触量会大于非英语专业,因此,呈现出对时态的理解与把握较好,磨蚀程度较低。

英语的接触量对时态的磨蚀有着多重的影响。在汉语环境下,英语的接触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汉语的使用频率。要想保持英语的接触量,外语学习个体必须克服母语的强大影响,主动而自主地有意识的减少汉语的使用,尤其是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应让英语的思维模式占主导地位。同时,更多的接触英语,可适度有效地巩固语法难点,因此语法点磨蚀的程度也趋于减弱。

对比时与体的数据,可发现,关于时,组2与组3的平均分都处于上升状态,然而,关于体,组3和组1的平均分,明显下降,组1尤为明显,因此,相对于时的运用,体的掌握与运用程度更容易受到磨蚀。

汉语中对于时间状态的分类,在时这个层面上,是和英语一致的,都分为过去时,现在时和将来时,因而在理解英语中时的概念相对简单,且英语中时的变化更多的由不同的动词形式来承载,相对而言学生更容易理解其使用语境,其构成形式上的使用错误率也较低。但体的概念与构成,英语具有其独特性。相较于汉语由词汇完成体的表达,英语体在构成上更为复杂,在时间节点的描述上与汉语差异较大。尤其是现在完成体、过去完成体与过去时在时间节点指向性上,有一定的重合区域,因而体的掌握难度较大。根据语言磨蚀过程的回归性,越难掌握的,越容易发生磨蚀,尤其是在减少英语输入量的情况下,汉语环境对英语时和体的理解与使用会形成一定的冲击,尤其在被试者减少或停止使用英语的环境下,即便是磨蚀前对体的掌握程度较好,也更容易发生磨蚀。因此,保持一定量的英语输入,能有效的减少甚至阻止英语时态的磨蚀。

四、结论与启示

经过一个历时性的研究过程,总结分析相关数据,得出如下结论:首先,在汉语环境下,英语时态的磨蚀状况与英语的接触量呈现负相关,即英语接触量越大,时态磨蚀程度越低,反之,英语接触量越少,越会出现较为明显的时态磨蚀;其次,英语时态中时与体,在磨蚀程度上存在差异性。因为英语体的构成与使用较汉语差异更大,其受到学生学习的关注虽然较高,但掌握难度较大,一旦英语接触量减少或停止,体的磨蚀更容易发生,因此,防止语法磨蚀的出现,就应尽可能的提升学生磨蚀前的语法水平,尤其是容易与汉语混淆的英语语法点,如时态,或英语里独具特色的语法点,如虚拟语气,逐一攻克英语语法难点,减缓其语言磨蚀的出现。在语法教学策略上可作出如下相应调整:

首先,调整大学英语的课程设置,增加非英语专业的英语接触量。在汉语环境下,非英语专业的英语接触量十分有限,且学生语法基础参差不齐,一旦停止英语的输入,磨蚀会更易出现;在汉语语言习惯的诱发下,语法规则更容易被混淆甚至遗忘,语言磨蚀呈现较为明显。在大一阶段应设定专门语法课时,弥补学生高中语法阶段的不足,让学生在语法层面上的能力达到标准水平要求;延长大学英语课程至第三学年甚至第四学年,以保持学生英语接触量直至毕业时,为学生就业提供有效的帮助。

其次,改进传统语法教学的模式。语法,是英语听、说、读、写、译之间的无形纽带,它存在于英语学习的方方面面。因此,语法学习也不可以孤立的存在于英语教学之中,教师应主动的将语法知识点的讲解融入英语课堂的方方面面,利用认知同化,加强语法基础知识点的学习,但不是简单的重复高中知识点的讲解,帮助学生构建新的语法体系,这才是大学语法所应承担的重任。

再则,丰富英语第二课堂,充分调动学生课后英语学习积极性,增加英语接触量。与英语接触的时间越长,语言磨蚀的速度就会越慢。大学英语课堂是对英语学习,尤其是语法学习起到了正强化的作用,但大量非课堂时间,会让汉语的语言习惯干扰到原本的英语语法思维模式,因此,教师应更好的规划学生英语学习的第二课堂,用丰富多彩的英语相关的活动策划来调动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

最后,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缓解学.生语法学习焦虑感。传统语法课堂上,更多的是老师讲,学生听,学生缺少参与感与主动学习意识。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体验一种自己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才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教师与学生应努力构建一个自由的沟通平台,打破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在语法体系的建立上,给予学生给多的思考空间,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师生双向交流,教学相长。

随着全国国际化的进程日益深化,英语,作为国际语言,所承担的交流实用功效也越来越强。语法,作为英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面提升学习者的语言技能保驾护航。在汉语环境下,能有效地缓解或减少英语语法的磨蚀,为高效的英语学习提供了有益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倪传斌.外语“磨蚀”的影响因素分析[J].外语教育与研究,2006,(1).

[2]倪传斌.外语磨蚀的影响因素研究[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

[3]邓欢.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探讨独立学院英语语法教学[J].外语教学理念与模式新研究,2011.

[4]钟书能.语言流损研究对我国外语教学与研究的启示[J].外语教学,2003,(2).

语境下的英语时态教学 篇8

一、三种语境与词汇教学

(一) 言语语境

言语语境由语言本身的性质所决定, 通过运用相应的短语来营造出特定的语言环境。言语语境主要分为两种, 一种是静态语境, 另一种是动态语境。静态语境主要是根据语句的固定搭配, 是一开始就规定好的, 就像英语中单词的过去式、被动式都是唯一固定的, 这即为静态语境。而动态语境指的是由说话的环境结合说话的内容决定言语的含义, 根据环境的不同言语的意思也不同, 这也是一词多义的一个原因。例如, 对于单词leave: 可以是“离开, 去”的意思, 也可以是“留下”的意思。看下面两句话: He left for Beijing yesterday.他昨天去北京了。 I left my book here yesterday and it is gone now.昨天我把书忘在这里, 今天就丢了。一般而言, 言语语境更加偏向为语言学, 相同的词语搭配不同的语境意思也会不一样, 因此, 我们在了解句子含义时必须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确定言语的意思。

(二) 非言语语境

非言语语境通俗来说就是言语语境外的另一种语境, 它的范畴非常宽泛, 包括社会背景、具体语境等等因素, 没有具体的界限, 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语境所表达的含义往往不是话语者说出来的, 而是一种无形的力量。

(三) 认知语境

学会认知语境十分重要, 认知语境能够帮助学习的共同进步, 即一种学习影响另一种学习, 在这一过程中, 对信息的再加工能力得到了极大的培养, 虽然要付出一定的努力, 但同时收获也不小, 有助于成功。

二、语境在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一) 英语词汇教学的特征及其语境问题

虽然大部分教师都意识到了语境教学的重要性, 积极将语境教学理论运用到实际英语词汇教学中, 但是却并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 具体的实施方法途径还需要不断完善发展。

(二) 语境在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情景教学法最早在英美两国兴起, 教师尝试通过营造有意义的情境来巩固学生对语言的掌握, 这是初期语境理论在词汇教学中的运用。之后, 教师开始更加重视词汇在情境中的呈现, 希望能够最大化最自然将语言素材在一定的情境中呈现, 人们开始更加重视词汇的间接学习法。近年来, 人们开始注重通过语境来猜测词汇的含义, 研究其相关的有效性。

研究发现, 通过语境教学并不是对所有人都有明显的效果, 只是对学习程度较高的学习者效果更加明显, 因此结合语境使用直接教学法又为人所重视。通过语境学会掌握新的词汇, 将信息加工处理更加能够实现长期记忆。

三、语境理论指导下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

(一) 利用言语环境来开展词汇教学

在言语语境中, 词语搭配、言语习惯等都能形成一定的语境, 因此, 在英语教学中教导学生利用言语环境来开展词汇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如:在PEP Primar English Book 3 中, 在教到Unit 1 My Classroom, Unit2 My Schoolbag时, 就可充分利用教室的资源;在教到My Home时, 学生的家庭就是很好的谈话题材;教师需要教导学生通过上下文来分析具体的语境进而猜测词语的意思, 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学生英语词汇量方面的不足, 而且能够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英语学习。

(二) 非言语语境来指导英语词汇教学

非言语语境包含社会背景、交际背景等内容, 利用非言语语境要求教师将词汇教学贯穿于整个单元中, 结合写作、阅读等内容, 使用不同的词汇教学方法, 将词汇教学与课本教材内容有机融合。例如教music、sports、computer game、painting等单词时, 教师可让一个学生做拉小提琴的动作, 其余学生答music;一个学生做运动, 创设相应的词汇语境, 教师可以举例含有生词的句子, 鼓励学生体会句子的语境, 并猜测生词的含义, 之后由教师告诉学生生词的准确含义, 再举出相似的例子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记忆, 帮助学生了解生词的含义以及相关的用法搭配。

(三) 将认知语境理论贯穿于词汇教学中

学生进入高中, 对英语的词汇学习有一定的认知度, 懂得学习的重要性。利用好认知语境理论能够弥补言语语境以及非言语语境教学的不足之处, 将一些看起来没有关系的词汇连接在一起构成记忆网, 更加有利于学生对词汇的记忆。此外, 学生对词汇的掌握需要先将其内化并通过运用才能深化记忆, 真正的掌握词汇。因此, 这就要求教师在初步词汇教学后, 布置与学习相贴近的任务如写作文、编故事等, 帮助学生加强对词汇的掌握。

四、总结

语境下的英语时态教学 篇9

一、关联理论

关联理论是在Grice会话含义理论的基础上由斯波伯 (Sperber) 和威尔逊 (Wilson) 于1986年提出的, 指出人类认知假设是理解话语的标准。它完全突破了传统的语境概念, 把语境看作一个心理结构体, 是受话者在话语含义推理过程中挑选的一组知识。这组知识来源于受话者的逻辑、百科知识和词汇。近年来, Wilson (2003:273-291;2004a:53-56;2004b:1-13) 又提出了用关联理论解释词汇意义的可行性。人们寻找某一词汇和语境的关联, 以便正确理解词汇的意义和功能。语境效果越大, 关联性越强, 处理信息的努力越小。

(一) 关联理论和语境

Sperber和Wilson认为, 并非客观世界这种语境制约着对话语的理解, 而是认知语境约束着我们怎样解释话语, 它由听话者对世界的一系列假设构成。认知语境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阐明人类语言交际行为, 这也是它与传统语境的主要区别。熊学亮教授认为:“语用推理并不一定要依赖具体的语境, 因为语言使用者通过经验或思维已经把有关的具体语境内在化、认知化了。在具体场合不明确的情况下, 语言使用者可以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知识进行推导, 而这种知识推导所依赖的主要是认知语境” (李宗宏2014) 。例如, 当我们坐在教室听课时, 我们的思维并非只限定在教室这个环境中。根据教师讲课的内容, 我们可能考虑到古今中外的任何人物和事件, 因为教师传授的内容的相关语境已经在我们的大脑中形成了认知。

处理新信息时, 听话者会将此信息与存在脑子里的由一系列假设构成的认知语境结合起来。每一个信息, 听话者都有多种可供选择的假设组成自己的认知语境。但这种选择不是随意的, 是受听话者的百科知识和所从事的心智活动制约的。由于每个人在经历、能力等一些方面存在差异, 人们的认知语境也是不同的。但我们知道, 人的经历越多, 感知和推理能力越强, 构成认知语境的一系列假设就会更多, 听话者从这一系列假设中找出相关语境理解此信息的可能性就越大。

(二) 认知语境与词汇

关联理论吸收了很多学科的理论长处, 如认知心理学、哲学等, 因此它是理论中的精华, 对于我们研究词汇的意义有很大的指导作用。认知语境对词义具有制约和解释作用。即制约语境中某一多义词所表达的意义和解释传统语义学无法解释的语言意义。英语中大部分词汇是多义词, 在学习中能把大量单词与其在课本中的意义联系起来已经很难了, 更何况要记住单词的其他意义。即使记住了, 是否能灵活运用还是一个问题。所以, 教师可以借助认知语境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单词, 使词汇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下笔者将详细讨论认知语境对词义的选择作用。

1.认知语境对词义的制约作用

英语单词普遍都是一词多义, 在同一语境中, 很少两个意思同时存在。因此, 我们要分析词汇出现的语境信息, 寻找新假设与语境假设的相关性, 对词汇做出最准确的解释, 从而以付出最少的努力达到最佳的关联能力。

(1) The school was not big enough to accommo-date all the children. (这所学校不够大, 不能容纳所有的孩子。)

(2) The hotel was built to accommodate guestsfor the wedding of king Alfonso. (这所旅馆是为国王阿方索婚礼上的客人提供住宿而建的。)

(3) The roads are built to accommodate gradualtemperature changes. (这些道路是为了适应气温逐步变化而建的。)

以上三个例子按照认知推理模式, 在第 (1) 句中accommodate的意思是“容纳”, 在第 (2) 中是“为……提供住宿”, 在第 (3) 句中是“使……适应”。

然而, 认知语境也能够避免歧义产生。歧义是一种普遍现象, 也是词意研究的重点和难点。看下边这两个例子:

(4) He is a sweet salesman. (他是一个糖果/和蔼可亲的推销员)

(5) I went to the bank. (我去了银行/河岸)

第 (4) 句中造成歧义的单词是sweet, 这句话可以被理解为“他是一个糖果推销员或他是一个和蔼可亲的推销员”。第 (5) 句中造成歧义的单词是bank, 它可以被理解为“我去了银行或我去了河岸”。但具体词意被限制到哪个意思, 要看具体的语境而定。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应努力形成对该单词的认知, 包括对该单词具体语境下用法的掌握, 该单词的背景知识等。比如, 在课堂上教师提到课文中的某个人物时, 评论说:“这个人简直就是个葛朗台。”葛朗台是巴尔扎克所著《欧也妮·葛朗台》中的人物, 他是个守财奴。如果学生不了解该部小说, 头脑中就无法组织关于葛朗台的认知语境, 也就无法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了。因此, 教师也应提供充足的语境使学生完全理解单词, 以便再遇到该单词时, 组织更多的认知语境, 更恰当地选择词意。

2.认知语境对词意的解释作用

就像有些话语, 人们不是要表达它的字面意思, 而是要表达它的暗含意义。很多词汇也有它的引申义, 这些词汇通过语境使词意增加, 也只有通过语境才能更好地得到解释。词汇的引申意义和它的核心意义都是有关联的, 我们可以借助认知语境, 获得引申义来提升对该词的理解。例如, story是最常见的多义词:

首先, 教学中先给出其基本义“A description of imaginary people and events, which is written or told in order to entertain.”。

其次, 借助认知语境推理, 故事即能传递消息, 所以也可被理解为“news”, 如:

(1) The officials concerned refused to confirmthe story in the Post. (有关官员拒绝证实《邮报》这条消息。)

再次, 根据故事的产生特点, 每一个故事都有不同的产生场景、情况, 所以, story这个词义有情况的意思。如:

(2) It is quite another story now. (现在情况完全不同了。)

既然是故事, 就有真的故事和假的故事之分。如果是假的故事, 那么这个故事又可以被认为是谎话, 所以story又有谎话的意思。如:

(3) He invented some story about a cousin. (他们编造了一些关于一位表亲的谎话。)

根据认知语境判断, invent (编造) 后边的东西一般都是不真实的, 所以我们可以推断其意义为“谎话”。这种通过认知语境联想记忆的方法会使我们更容易记住“story”这一单词的众多义项。此外, 认知语境还能加深对词语的理解, 记忆起来印象更深刻。

二、语用与关联理论的关系

语用取决于语境, 同一词汇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有不同的语用意义。语用意义不同于语义意义, 它是动态的, 是在语言运用的过程中产生的意义。比如, the sunset of one’s years中sunset的语义意义为“日落”, 但根据语境, 可推知其意义为“晚年”。当我们推测一个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时, 即语用意义, 大脑中会产生一系列的认知假设, 当某一假设在这个语境中具有语境效果时, 它才具有关联性, 才能推断出某一词汇的具体含义。由此可见, 关联理论是把有关的具体语境内在化、认知化了, 它能让我们获得更加准确的语用意义。

三、语用在词汇教学中的重要性

英语词汇学习的目的是在语言交际中得体地使用词汇。语言交际是在一个大的语境中进行的。如果学生只学习词汇的语义意义, 单纯背诵英语单词, 便不能准确理解语境中的某些词汇, 更不能合理地运用词汇组成句子。这样把词汇当作孤立的部分来学, 一旦遇到某一词汇的其他意思出现在某一语境中便不知所措了。而且中英国家文化生活背景差距较大, 若用汉语思维直译英语, 势必造成误解, 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在语言交际中, 某一词的字面意义和说话人想要表达的意义往往是有差距的, 而后者才是交际的真正意图。只有掌握词汇的语用意义, 我们才能在不同的语境中使用并理解词汇, 做到游刃有余。比如, Piano plays Mary, 脱离语境, play的使用是不正确的。如果是在某一语境中, 某人在说Mary弹琴弹得很糟糕, 那么这句话就是合理的。鉴于语用的灵活性, 教师应当在词汇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语境, 使学生掌握词汇的语用意义。

四、英语词汇教学建议

教授学生在语境中学习词汇, 更重要的是加强学生的语用意识。课文语境应该被很好的利用起来。英语课文很多都是故事性的, 有内在逻辑, 这有助于教师利用上下文语境帮助学生理解记忆词汇, 给学生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但是有些单词词义较多, 其词义并未被完全理解, 通过语用教学, 能够加深对这些词的认识。如, discount一词出现在这句话中“The public simply discounts styles other than those for which the artist has become famous.”, 起初看到这个单词, 学生不能确定它的具体意思, 教师可提供课文语境:一些艺术家疯狂追求成名, 成名后, 为了不落伍, 他们会对自己的艺术风格稍加改变, 而观众对这些改变后的形式都不屑一顾。因此, 我们可以推断出该词义为“忽视”。这样形成学生的认知语境, 以便再遇到类似的语境能很快联想到该词义。

同时, 在教授词汇的过程中, 教师不能局限于某一单词的一个意思, 而要向学生提供丰富的语境, 让其利用关联理论进行推理。还是“discount”这个单词, 教师可以创造语境, 让学生判断discount的不同意义:

1.Since on such users actually existed, it was easy to discount these demands.

2.As unthinkable as this is, I don’t think we should discount the possibility.

3.If the client is one of your best, perhaps you want to give him or her a 20%discount.

联系认知语境可以知道, 1、2句中的discount是“忽略, 低估” (regard sth.As unlikely to be true or important) 的意思, 3句中的discount是“折扣”的意思。

五、结束语

本文利用关联理论解释了语用教学的必要性。语境, 不再是传统语境, 而是认知语境, 是对语用因素的内在化和认知化。因此, 在词汇教学中, 学生学习某一单词的语用意义频率越高, 形成对该单词大脑认知的可能性就越大。笔者认为, 在当代英语教学中, 教师应多下工夫, 提供大量例句, 尽量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词汇使用环境。然而, 由于中国和英语国家的人们的文化生活习惯大不相同, 认知模式不一样, 所以不能总是借助汉语习惯来学习英语, 教师应多渗透一些西方的文化知识, 使词汇理解更透彻。

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应通过语境教学这一手段, 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词汇的能力以及利用语境推断具体词义的能力, 进而加强学生的语用意识。

参考文献

李宗宏, 李发睿.2014.词汇语用学与语言的语用意义之研究[J].外语教学, 35 (3) :25-29.

Sperber, D&D.Wilsom.1986.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Wilson, D.2003.Relevance and lexical pragmatics[J].Italian Journal of Linguistics/Rivista di Linguistica, 15/1.

Wilson, D.2004a.New directions for research on pragmatics and modularity[J].Proceeding of the Athens Conference on Reviewing Linguistic Thought:Perspective into the 21st Century.

上一篇:农业经营主体下一篇:企业税收筹划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