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语境下的文学翻译

2024-05-26

文化语境下的文学翻译(精选10篇)

文化语境下的文学翻译 篇1

严肃文学作品的翻译必须有更高层次的意义和目标, 也就是说, 传达源语言和文化, 尤其是其深远的意义, 就像莎士比亚的作品, 这样才能丰富目标语言, 并产生美学效果。 如果受众都已经有一定的源语言和原文化知识和经验, 或者他们可能有足够的能力去了解更深层次的含义, 那么这样的译文应尽量异化。

但是, 过多的异化翻译也很难使目标语言流畅, 并产生优美的修辞效果。文本的可读性是相当重要的, 因为一个作品的第一表现力就是语言。很多时候, 一个好的作品的差翻译会破坏读者的阅读兴致。因此, 当翻译文学巨头作品时, 不能忽视文本的优雅形态。

《哈姆雷特》有两个经典的译本, 朱生豪译本和梁实秋译本, 通过对两种译本的比较, 可以很清楚地说明这种翻译方法的效果。

下面是《哈姆莱特》原文的经典独白部分:

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

Whether' tis nobler in the mind to suffer

The slings and arrows of outrageous fortune,

Or to take arms against a sea of troubles

梁实秋的译本 :

死后是存在还是不存在, 这是问题,

究竟要忍受这强暴的命运的矢石,

还是要拔剑和着滔天的恨事拼命相斗,

才是英雄气概呢

朱生豪译本 :

生存还是毁灭, 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 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

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 这两种行为, 哪一种更高贵?

显然, 朱生豪译本更加通顺并且在准确传达文本意思的前提下, 他更多地运用的是直译, 这就使得他的译本更优于梁实秋的译本。“The slings and arrows of outrageous fortune”直接翻译成“强暴的命运的矢石 , 还是要拔剑和着滔天的恨事拼命相斗”, 几乎是字对字翻译。而朱生豪译本则翻译为 “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 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暴虐, 反抗, 无涯的苦难”, 这更符合中文的表达习惯, 此外还句法通顺, 语言优美。

同样, 他们在翻译“when we have shuffled off this mortal coil, Must give us pause.” 时, 朱生豪翻译为“当我们摆脱了这一具朽腐的皮囊以后, …那不能不使我们踌躇顾虑”。梁秋实则翻译为“我们捐弃尘世之后, …这却不可思索 ”, 分别采用的是直译和意译。“捐弃尘世”与原文“shuffle and coil”更贴切, 但“脱了这一具朽腐的皮囊 ”却更地道, 不得不说这种翻译非常聪明。

由于《哈姆雷特》是用古英语写的, 并且蕴含着深远的人文主义精神,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 我们更应当注意文化语境的不同之处。

语境是指环境和语言的背景, 其中包含着大量因素, 包括可见的话语和无形的文化。

在翻译过程中, 需要考虑当时的社会传统和时代价值观, 否则会出现误解甚至是冲突。例如, 在独白的最后, 哈姆雷特 说道:“and thus the native hue of resolution”, 在西方文化中, 人的脸部色调显红色表明一个人的决心。 如果译员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可能会导致一些偏差。更重要的是, 在文中, 哈姆雷特想要自杀, 他说“to die——to sleep——”, 这反映人死亡后的生命转态——沉睡。在中世纪, 人们普遍认为人死以后什么都感觉不到。因此在这种语境下, 哈姆雷特的内心独白表达了死亡这种观点。

以上是对文学翻译的一些见解——直译和意译相结合, 这种方法在不同文化语境的文学翻译中普遍适用。随着越来越多人对《哈姆雷特》的了解, 希望更多学习翻译的人可以认识到这种翻译方法的重要性。

摘要:文学翻译会面临很多文化词及文化语境下的翻译, 直译和意译的巧妙运用对于这一类的翻译是很重要的。不同的社会和历史背景也在翻译中展露无疑, 因此要达到翻译的忠实性和准确性需要掌握不同的文化语境之间的差异。

关键词:文学翻译,直译,意译,文化语境

参考文献

[1]李伟民.中国莎士比亚及其戏剧综述 (1995-1996) [J].四川戏剧, 1997 (4) .

[2]苏福忠.说说朱生豪的翻译[J].读书, 2004 (5) .

[3]严晓江.梁实秋翻译《莎士比亚全集》的原则探讨[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 2008 (2) .

[4]严晓江.梁实秋的中庸翻译观分析[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8.

文化语境下的文学翻译 篇2

消费主义无疑是当今世界的主旋律,时尚的瞬息万变、信息的五花八门大都瞄准了人们的腰包、刺激潜在的消费欲望。这是资本逻辑和技术理性合谋的结果。我们或可从中梳理出几个并不新鲜,却常说常新的话题:一是何谓文化消费主义;二是谁主世界潮流;三是消费意识缘何成为大众意识,作家、理论家如何在写作或思辨中实现或抵抗所谓的现代性或后现代性。换言之,它至少牵涉到三个问题:第一,何谓现代性或后现代性?第二,谁是大多数?第三,谁主世界潮流?

关于第一个问题,西方过来人早有议论,他们对现代性或现代意识的疑窦和反思出现于19世纪,甚至更早,而焦点或靶子正是消费主义。到了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使生灵涂炭、满目疮疾,现代主义虽然走进了观念和技巧的死胡同,但其所表现的异化和危机却具有片面的深刻性(袁可嘉语)。而后现代主义则多少反其道而行之,娱乐至上、消解意义,虽然使文艺顺应了自由市场的游戏规则,但模糊了后发达或发展中国家的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根据马尔库塞(《单向度人》)的说法,真正的艺术是拒绝的艺术、抗议的艺术,即对现存事物的拒绝和抗议。换言之,艺术即超越:艺术之所以成为艺术,或艺术之所以有存在的价值,是因为它提供了另一个世界,即可能的世界;另一种向度,即诗性的向度。前者在庸常中追寻或发现意义并使之成为陌生化的精神世界,后者在人文关怀和终极思考中展示反庸俗、反功利的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同时,他认为大众文化瓦解了传统意义上的无产阶级,并使之单向度地陷入了消费主义的陷阱。但是,后来的文化批评家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却认为,大众(通俗)文化即日常生活文化(也即所谓的生活审美化、审美生活化),其消费过程则是依靠文化经济自主性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霸权进行抵抗的过程。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肯定了严肃文化和通俗文化、精英主义和消费主义的存在价值。显然,现实助费斯克战胜了马尔库塞。这也是后现代主义战胜现代主义的一个显证。而后现代主义指向一切意义和宏大叙事的解构为所谓娱乐至上的大众消费文化的蔓延提供了理论基础。于是,绝对的相对性取代了相对的绝对性。

关于第二个和第三个问题,王小波曾一语中的,谓沉默的大多数。如果拿金字塔作比附,那么人类的大多数毫无疑问地便是被压在低层的那个庞大的基数。他们大都还在为生存权挣扎,何谈话语权?!而今,虽然互联网和微博微信为众生提供了言说的机会,但它又何尝不是淹没在资本这个汪洋大海、被资本玩弄的小小泡沫。而在安静的书屋里孕育翻天覆地思想(海涅语)的西方文人从卢梭到尼采到斯宾格勒到奥尔特加伊加塞特到卡夫卡到弗莱到加西亚马尔克斯到波兹曼等等(这个名单几可无限延续),对现代化的意见也不尽相同,尽管总体上是保守的、否定的取法。

至于谁主世界潮流,文学界也许还不大关心,因为长久以来我们被一些伪命题欺骗了,即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云云。然而,世界是谁?它常常不是全人类的总和。往大处说,世界常常是少数大国、强国;往小处说,世界文学也常常是大国、强国的文学。这在几乎所有世界文学史写作中都或多或少有所体现。因此,世界等于民族这个反向结果一直存在,而非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只不过它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表现得清晰明了和毋庸置疑。盖因在跨国资本的全球化进程中,利益决定一切。

总之,资本逻辑与技术理性合谋,并与名利制导的大众媒体及人性弱点殊途同归、相得益彰,正推动世界一步步走向跨国资本主义这个必然王国,甚至自我毁灭。于是,历史必然与民族情感的较量愈来愈公开化、白日化。这本身构成了更大的悖论,更大的二律背反,就像早年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这个历史必然时所阐述的那样。如今,文化消费主义之流浩荡,而且其进程是强制性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宁唯是,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压迫性、颠覆性和取代性来势汹汹,却本质上难以避免。这一切古来如此,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仍将如此,就连形式都所易甚微。这在全球化时代更是显而易见。而所谓的全球化,说穿了是全球跨国资本主义化。

当然,我并不否定全球化或跨国资本主义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一环,即资本在完成地区垄断和国家垄断之后实现的国际垄断。它的出现不可避免,而且本质上难以阻挡。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不仅是全球化的得益者,而且是其积极的推动者。 然而,马克思正是在对资本的认知上预言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不分国别、不论民族,为了剥夺的剥夺,向着资本和资本家开战,进而实现人类大同一一社会主义。那么,文学何为?这个问题并不容易回答。这一方面源于文学的复杂,另一方面却是因为文学从无用到有用再到无用循环往复,恰好经历了不少轮回。

首先,在我们古人那里,文史不分家,因此文的涵盖面极广。其次,即使狭义的文学,它至少也是文与学的叠加。它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是摹拟,是反映,是表现;是再现;熏、浸、刺、提,陶、熔、诱、掖,无所不能,无所不包。但它终究是无用之用,不能吃,不能穿,就像庄周眼里、老汉门前的那棵歪脖子树。此外,文学又是说不尽的,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为了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我不妨套用一句业内老话,谓文学是创作和批评构成的双桅船,抑或创作与批评犹如鸟之两翼、人之两腿。举个例子,如果没有批评和广义的研究,《诗经》既不会产生,也难以流传。从孔子编《诗》到《毛诗正义》到今天多如牛毛的诗学,中华民族走过了几可称之为最高层次的心路历程。

总之,现代化伴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它见证了奈斯比特、托夫勒们所说的第二次浪潮,却并没有就此歇脚,而是以新的面目走向了所谓的后现代或后工业时代,导致文学及狭义文化与商业的界限彻底模糊。用文化批评家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的话说,大众(通俗)文化即日常生活文化,其消费过程则是依靠文化经济自主性对意识形态霸权进行抵抗的过程。

文化语境下的文学翻译 篇3

关键词:框架理论 英汉词语 翻译策略

一、框架及框架理论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的意义主要依赖于认知框架,语言表达是激活框架的支撑点,人们通常借助被激活的框架来理解语言所表达的意义。Fillmore于1975年最先提出了“框架”这一概念并将其介绍到语言学里来。在《框架语义学》(1982)一书中他系统地提出了框架理论,把框架看作是“一种认知结构方式”。

认知框架具有显著的特征。首先,其基本成分稳定,任何一个成分一经提及,可激活整个认知框架。其次,不同成分所激活的同一框架有认知视角的差异。这种差异导致同一系统产生各种不同的框架,其中次框架可以帮助人们获取与整体框架相关的特定情景知识。

二、从框架理论解读中西文化语境下的英汉词语差异

Fillmore认为在不同的语言中,框架既有共性,又有特性。当框架理论与翻译研究联系起来,难以处理的是框架特性。下文笔者将试析英汉词语框架的文化差异特性。

1框架层级差异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有着不同的认知框架结构和框架系统,在不同文化语境的交往中可能导致难解。如例所示:

他姓差,名不多,是各省各县各村人氏。(《差不多先生传》,胡适 )

“差不多”一词在汉语中作形容词,指人的性格或者做事态度,属于[态度]和[性格]这两个认知框架。胡适先生出于讽刺目的用其作名词,使之归属于[姓名]框架。在[人]这个大框架系统里,[态度]、[性格]和[姓名]为同一级的不同次框架。利用认知框架错位传递隐性嘲讽,这在汉语语境不难理解。因为汉语中将“差不多”看作人名时,可以同时激活[姓名]框架以及[态度]和[性格]框架;而在英语中,MrCha Buduo仅能激活[姓名]框架,很难让英语母语者将其与为人处事的态度联系起来。在英语中也有此种情况,如MrRight(如意郎君)。

2框架成分差异

英汉语里有些对应语言表达式很相似,但框架内成分同中有异,在不同文化语境中很容易引起理解偏误。请看例子:

I know the philosophy but in reality things do not always work that way。

一见到philosophy很多人便不假思索地译为“哲学”。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的定义,[哲学]框架包括“关于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的学说”,“在具体各门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形成”,“具有抽象性、反思性、普遍性的特点”这三个成分。参照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2004)的定义,[philosophy]框架包括以下成分:the use of reason and argument; a particular system or set of beliefs; advanced learning in general; calmness or conduct。对比可见,英语[philosophy]的框架成分比汉语的[哲学]框架要多且范围也宽。由于英汉不同背景下人们激活的框架并非绝对对应,“philosophy”也并非时时等于“哲学”。

3字面相同框架迥异

英汉语里字面一致的词语有时表达的意义却相去甚远。例如,有人将汉语的“怒发冲冠”对等于英语的 “to make one’s hair stand on end”。殊不知,二者字面接近,但框架完全不同,表达之意也差之千里。前者形容愤怒至极,属于[愤怒]框架,而后者表示恐惧至极,属于[恐惧]框架,倒与“毛骨悚然”相对应。此外,“gas station”不等于“煤气站”,“service station”也不是“服务站”,二者都表示“加油站”。在框架理论看来,这些表面相同的表达式在英汉语里都属于截然不同的框架。

三、翻译策略探讨

从框架理论来看,翻译就是寻找一个构建意义的处方,即译者在译语中重构框架结构及成分的协调性,激活与源语相同或相似的认知框架,从而实现翻译的最佳状态。

1调整框架结构

认知框架虽然带有隐性的特点,但却是由语言形式激活的,因此在翻译中可以通过显性的词汇来调整框架。例如,在翻译《差不多先生传》中的那句话时,张培基先生插入了一个成分,原句译成:His surname is Cha and his given name,Buduo,which altogether means “about the same”。通过增译加词,将隐性的框架显性化,使不同层级的框架对应起来,译文也就一目了然。此外,也可以在目的语中调整框架结构,把属于[性格]和[态度]框架的about the same调整到[姓名]的框架中,即把MrCha Buduo译成MrAbout-the-same。从而目的语读者就可以激活相应的认知框架,从而充分理解原语。

2框架成分协调处理

对于语言表达式相似而框架成分有异的英汉词语,翻译时需要在语境中灵活把握,避免框架成分冲突。二-2例中如译者不顾语篇情况,将已有定译的语言表达式不假思索地运用,译“philosophy”为“哲学”,将导致意义偏误。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认真考虑具体语境下框架成分之间的协调关系。根据二-2中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英语中的“philosophy”和汉语中的“哲学”,二者框架成分差异明显。[philosophy]框架成分较多,包括“原理”,如the philosophy of economic;“看法”,如 my philosophy about this matter等等。从上下文语境来分析,原句中的“philosophy”表示的就是“道理”框架成分。因此可译为:“道理我懂,可是现实中事情并非总是如此的。”[HJ0.57mm]

3框架修改和转换

英汉语中有许多词语字面意义相同而实际意义迥异。对于此类“貌合神离”的“假朋友”,译者应慎重判断语言表达式所属的框架类别,切忌“望文生义”。例如“食言”不是eat one’s words而是break one’ s words。同时,根据文化背景意义适当修改和转换文化框架。例如,英语中的to eat one’s hat可以转换成汉语的“我就不姓……”。“姓”在中国文化中等于人格,而hat/cap在英国历史上至关重要,to eat my hat其严重性不亚于汉语的“我就改姓”。又如,汉语中的“雨后春笋”不译成to grow like bamboo,而转换译成to grow like mushroom。这样在不同文化语境中可以激活相应的文化框架,加深对源语的理解。

语言的意义主要依赖于认知框架,语言表达式是激活认知框架的触发器。从框架理论新视角审视翻译,译者需灵活协调处理框架差异,找到激活与源语相同或相似的语言表达式,使源语和目的语读者的认知框架达到一致,从而有效避免文化交际中的难解和失误。

参考文献

1CJFillmoreFrames and the Semantics of Understanding,Quaderni di Semantica1985

2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4

3毕继万“貌合神离”的词语文化涵义对比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

4陈德彰翻译辨误[N]环球时报“双语加油站”, 2007

5汪立荣从框架理论看翻译[J]中国翻译, 2005

6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M]北京:商务印书局,2005

7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

文化语境下的文学翻译 篇4

随着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交往和合作的日益密切, 社会对当代大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英语的使用对于踏入工作岗位的年轻人来说, 已不再只是书面上的交流, 是更需要面对面交流。因此, 从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 提高新时代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素养及跨文化意识是必然的发展方向。外语教师以及研究者们如今已经达成共识, 认为文化应该成为外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文化在外语教学中占据着相当的重要性。将文化教学融入外语教学后, 学生不再只是简单地传递信息, 而是有能力在目标文化语境中进行恰当的交际、互动。但文化教学决不能随意进行, 因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化教学并不等于对目标群体进行信息的简单传递。

二、文化与文化语境的概念

文化是个非常宽泛的概念, 由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构成, 其中含有各种交织的元素。用英文表达culture, 意大利语cultura, 意为“培养, 陶冶”。在人类社会中, 文化潜移默化的方式培养着我们的价值观、世界观、信念及行为模式等。文化具有传承性, 且一直处于动态变化的过程当中。教师要想进行文化教学, 必须化抽象为具体, 化动态为静态, 化多样为统一。这虽然违背于文化的内在性质, 但对教学而言却是必须要做的事情。身为外语教师, 必须都曾经学习外语及其文化, 但也许有时候并没有意识到文化在生活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外语教师不仅有责任教授目标语言及文化, 还有义务让学生意识到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影响。能够阅读, 会讲外语并不能够保证理解的顺畅, 因为语言的使用与目标社会的社会文化因素密切相连。如果了解对方使用的文化规则, 便可顺利实现互动;否则, 交际本意很可能遭到曲解, 甚至对目标语言、人群及文化产生负面体验。

三、理论框架

1.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的出现及发展已经成为当前各国教育改革的一种主流理论。虽然建构主义在内部有着各种分支, 但均认为知识的获取可以依靠个人的建构。该理论认为学习主要是个人建构知识的过程, 学习者的知识水平、认识水平、兴趣、投入程度, 和既有知识等会直接影响学习结果的优劣。

2.跨文化理论。跨文化理论将文化视为交际行为的一种语境。跨文化主义研究者认为仅仅接触目标文化并不意味着就可以顺利理解目标文化, 事实上, 甚至有可能导致抵触、抗拒等负面情绪的产生。出国观光的游客对陌生的风俗、行为感到不解和厌恶的情况并不少见。换言之, 必须经历一个学习过程, 才能理解和接受目标文化群体的概念和行为, 才能成为高水平的跨文化交际者。

四、使用文学作品进行语境化教学的意义

第一, 使用文学语篇可以激励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及动机。文学作品都带有一定的故事性, 而且作者在创作文学作品时会有意地使用各种手段来刺激潜在读者的阅读动机, 如制造激烈的冲突矛盾等。如选择贴近学习者生活的文学作品, 作品内容符合其认知水平, 会更有助于吸引学习者的阅读兴趣。

第二, 文学作品可归类为真实语料, 语篇中的真实语言可帮助学生提高目标语言意识, 培养语言能力。真实语言同时呈现语言及其环境, 即, 学生接触的不是机械的人造语言, 而是语境化的语言使用。

第三, 文学语篇富含丰富的文化内容, 学生在阅读语篇时, 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故事的时代背景, 继而得以洞察目的语国家的文化特色。同时, 文学语篇的使用有助于学生体会笔语语篇的句法结构, 以及理清笔语和口语之间的差异。学生对语句的句法和功能, 段落及章节结构等方面的学习对于其写作技巧的提高有着一定的帮助。

五、使用文学语篇进行教学的注意事项

虽然使用语篇教学具有诸多好处, 但一定确保选材恰当, 否则可能导致弊大于利的不良后果。语篇的选择没能与学生的语言及认知水平相匹配, 学生对语篇的理解一知半解, 这样一来, 使用语篇教学的优势便会大打折扣。关于语篇教学的注意事项归纳如下:

第一, 教师首先必须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 做到有的放矢。绝不可以随便选择语篇, 然后毫无重点地让学生自己阅读或逐字逐句地讲解。应对语篇的语言难度, 包括其中的词汇、句法等, 使之与学生的外语水平大致相符。比如, 学生如果是水平较低的初学者, 可选择语言较为简单的儿童文学作品。

第二, 应对语篇内容和主题进行评估。语篇的主题应在学生的认知范围之内, 最好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激起共鸣或反思这样学生才会主动与语篇互动, 积极地发掘语篇深层的意义。相反, 如果主题超出其认知范围, 则很可能降低其学习动机, 使其产生焦虑、厌烦的情绪, 进而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

第三, 应保证学生接触各种类型的语篇。

综上所述, 如果能够提出一种以语言学习为导向、以文学语篇为手段, 将语言学习和文化知识学习融为一体的教学方法将大有裨益。以语言、文化、文体等角度多方位学习目标语篇将无疑可促使语言水平、文化知识的提高。

摘要:就英语教学的现状而言, 学习者使用外语时, 其语言错误往往能够得以提醒和更正, 而文化行为方面的失误则一般不会得到指正, 学习者也就因此错失了增加文化知识的机会。为尽量避免因文化差异而造成的误解, 语言和文化学习最好同时进行, 而不是等到学生达到一定的语言水平再进行文化教学, 也不应该成为语言教学的附属。在跨文化的背景下, 教师在选取目标语篇的同时要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 要引导学生与语篇进行真正意义上的互动, 从而达到对目标语言的学习要求。

关键词:文化,文化语境,语篇教学

参考文献

文化语境下的文学翻译 篇5

关键词:文化差异;英美文学作品;翻译策略

不同文化承载了一个民族与国家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积累的精神财富与审美情趣等,东西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异导致了人们在翻译与领会英美优秀文学作品的准确性存在一定的差异与不足。在英美文学作品翻译中不仅要对其语言进行翻译,更要向读者传递其中的文化信息。因为,英美文学作品翻译存在跨文化与跨语言交际,所以必须要求在其翻译的过程中能够充分的结合作品的社会文化背景,从而进行更加流畅与优美的翻译。相关的翻译学者与工作人员,在其翻译的过程中不仅要结合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还需要采取正确的翻译策略。

一、中西方文化差异比较

由于受到地域、历史文化发展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中西方文化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价值观差异

在英美国家更加注重强调个人的价值,其价值观主要体现为对个人利益的追求;而在中国文化的熏陶下,人们受到群体文化的影响,其价值观主要以实现群体利益为主,个人的利益要服从于群体的利益[1]。简单来说,在中国价值观引导下,人们更加关注他人的言行举止,但是却不明确自己在干什么。而且在我国传统文化与传统美德的影响下,人们更加关注集体的利益,往往会为了实现集体的价值而克制个体的欲望与利益。在中国文化的影响下,人们逐渐形成了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念,从而形成对国家与集体强烈的情感,有深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将国家与集体的利益作为精神支柱,在参与社会活动的过程中能够自觉地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感。但是在西方传统文化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念,有部分人甚至会为了实现其个人的利益需求而牺牲集体的利益。在西方社会中,人们尊重通过个人奋斗而成功的个人,在英美文学作品中一些常见的词汇往往也能体现出这一特点,如egocentric、ego ideal、egoism、egoist、self-control、self-confidence等词汇。

(二)风俗文化差异

风俗文化形态是各民族内在精神特质的生动表现[2],由于文化的不同,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风俗习惯也就不同。民族不同,其风俗文化也就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蕴含的文化信息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例如,在中国文化中的红色,不仅是事物的颜色,同时还象征着红火与吉祥,其中包含了人们美好的愿望。因此,在中国的词汇中就用“开门红”,来指某人在工作或者是项目事件的开始就取得了较好的反应与成绩;用事业红火来形容某项事业发展顺利,获得较大的成功。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一些文学作品中也将红色用来形容人们的革命情怀,如“不爱红装爱武装”的形容,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特殊的历史时期,人们的思想精神受到政治的影响。

但是由于文化之间的差异,在英美文学作品中关于红色red,除了在其表达颜色时与中国的表达保持一致外,在其他表达中却存在较大的差异,如“go into red”是说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赤字或者出现了亏损现象;“paint it red”则是指将某件事物进行渲染,从而使其听起来骇人听闻。

(三)非语言文化差异

虽然语言是人们进行交际的重要途径,但是这并不是人们可以实现交际的唯一途径。人们通常可以通过身体动作以及眼神等进行交流,甚至在一些用语言无法表达的时候,还可以通过使用一些非语言形式进行交流。由于文化差异,中国与西方在表达的过程中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例如,在西方人们通常以拥抱的形式来表达情感;但是在中国,人们则是通过握手来表现其情感。而且人们对眼神的反应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在西方,在交流时如果人们不能看着对方,往往就会被人们认为对该话题不感兴趣,对交谈对象可能存在不信任的问题,但是在中国,如果在交流和交谈的时候直视对方,则表现的不够礼貌。

二、西方文化在英美文学作品中的渗透

西方文化在其形成过程中受到了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传统的影响以及基督教思想的影响,因此英美文学作品创作也受到了比较深刻的影响。

在英美文学作品中,语言作为其载体,在其中承载了西方文化。因此,要想准确的翻译出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就必须要了解英美文学根植的西方文化土壤。其中需要对古希腊罗马传统进行重点的了解,要求相关的翻译人员与学者能够积极地阅读和了解古希腊罗马神话,并能够了解其中包含的深刻意蕴。古希腊罗马神话对英美文学的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部分作家在其创作的过程中都积极的从古罗马希腊神话中汲取素材与精神财富[3]。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作家包括乔叟、莎士比亚、雪莱、乔伊斯、纳撒尼尔·霍桑等作家,在其作品中包含了大量的古希腊罗马神话的相关素材,使其作品的表现力更强。在对这类作品进行翻译的过程中要求相关的翻译人员与学者能够了解其中对古希腊和罗马神话的故事与素材的描述。例如在翻译中有“Shyness is her Achilles' heel”,要对其进行翻译,就要求必须掌握与之相关的神话故事。句中的Achilles就是古希腊神话中的英雄人物,在他出生后其母握着他的脚后跟在冥河中浸泡,但是唯独他的脚后跟没有被冥河河水浸染,这就导致在他身上的其他部位都不会受到威胁,但是唯独脚后跟是其弱点,在最后因为敌人射中其脚后跟而死。因此,在英美文学作品中也往往会用“Achilles' heel”来形容和代指人的致命弱点与缺陷。

三、英美文学作品汉译的有效策略

随着近年来文化的不断发展,为了能够更好的促进文化间的交流,就要求采取更加合理的翻译策略。文化因素是译者在文学翻译中不可避免的障碍,归化和异化是处理翻译中的文化问题的常用策略[4],在翻译的过程中合理的应用异化与归化的翻译策略,能够使中国的读者通过阅读英美文学作品,了解其中包含的文化内涵。

归化与异化这两个概念,是美国学者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在其作品《译者的隐身》中提出的。

应用异化的翻译策略就是要求译者能够尽可能的不对作者的表达与阐述进行打扰,要通过合理的翻译,从而使读者能够更好的理解作者蕴含在作品中的思想感情。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要根据读者的认知特点,向目的语读者的需求靠近,从而更好的传递作者的观点与看法,并且要用与本国的作家与作者的表达方式相似,从而能够将作者的意思更好的传达出来。具体应用到翻译实践中,要求译者能够根据外来语的特点,并结合该语言的表达方式,从而能够更好的传达出作者的意愿。在翻译中使用异化的翻译策略就要考虑到该作品中自身包含的文化与思想情感,以及价值观念等,能够考虑到文化之间的差异,并充分的反映出作品中包含的独特民族文化与民族特征,要让读者能够通过译者的翻译了解异国风情。

应用归化的翻译策略是指在翻译过程中要求译者能够将该文学作品的原语言实现本土化,根据目标读者比较习惯的方式来进行表达,从而能够对该问题进行准确的传达。这样就可以使读者与作者进行直接的对话,使该译文能够用目标读者的语源,即相同的语言与语言习惯进行翻译。在英美文学作品翻译中使用归化的翻译策略可以使作品更加具有本国语言的特点,从而能够使读者更好的理解作品内容与思想感情,有效的增强作品的可读性与文学欣赏性。

这两种翻译策略存在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既互相独立,又互相结合,不但可以使文学作品的翻译更加生动,也可以使读者更好的理解作品。在实际的英美文学作品翻译的过程中,往往是要将两种翻译策略结合起来。因为翻译不仅要求对作者的观点与思想进行再现与传达,也需要考虑目标读者的阅读需求。在我国的英美文学作品翻译中,比较杰出的如,张谷若先生在其对哈代的代表作品《德伯家的苔丝》进行翻译的时候,就是采用了将异化与归化翻译策略结合在一起。张若谷先生在其翻译中采取了直译的方法,但同时又对其中的部分内容进行注解。这样,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就可以了解作者在其作品中呈现出的基督教以及英国的风俗习惯的相关知识。在《德伯家的苔丝》原文中有:The May-day dance for instance,was to be discerned on the afternoon under notice,in the disguise of the club revel or“club-walking”as it was there called.(Tess of the d' Urbervilles)。将其翻译为:“譬如现在所讲的那个下午,就可以看出五朔节舞的旧风以联欢会(或者像本地的叫法,游行会)的形式出现①。”并在文章的页尾对注释①进行解释说明[注释]①五朔节舞:是一种英国当地的风俗习惯,在五月一日往往就会为了庆祝而奏乐吹号,并用树枝与野花对其门面进行装饰,围着草地上的五朔柱跳舞,并选举出五朔后。该风俗习惯在古代英国比较盛行,在当前社会中,一些比较偏僻的地方还保持着该风俗习惯。

这样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了解到当地的风俗习惯与人文环境等,在对人物性格与故事情节的理解上都更加容易,同时也使读者能够了解到与中国文化不同的文化知识,使人文素养得到有效的提升。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通过将英美文学作品翻译出版,可以有效的加强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但是,由于在其翻译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到中西文化差异的影响,就必须要求翻译人员能够认识到其差异,并且能够在翻译中将西方的文化背景、文化特点、民族风俗等因素结合起来,从而将作者的意愿准确传达出来;同时还要能够使读者充分的了解到西方的文化特点,并能较好的认识到作品的内涵与其包含的文化内涵,从而达到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闫文珍.中西文化差异视域下的英美文学作品翻译浅谈[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4:36-39.

[2]蒋兴君.中西方文化差异背景下英美文学作品翻译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06:47-48.

[3]钟志华,周榕.中西文化差异视野下的英美文学作品之翻译[J].时代文学(上半月),2012,04:205-206.

文化语境下的文学翻译 篇6

关键词:西方文学,语境,文化身份

一、“文学”传统建立的起源

在西方文学学统中, “文化”这两个字作为核心概念出现在理论领域或者说作为思想阐释的一个目标性术语出现, 最早是在19世纪马修·阿诺德的著作《文化与无政府状态》 (Culture and Anarchy, 1869) 。在这之前, 尽管威廉斯也说过:“从柯尔律治时代起, ‘文化’的观念就已进入英国的社会思想, ”[1]但是那个时期, 文化这个词还没有特殊的学术意义, 而阿诺德则是专门深入的考察了“文化”的含义, 在他看来, “文化”不仅是追求知识的科学热情, 而且也是行善的道德热情和社会热情。随之他提出了“文化的信仰”的概念, 他提到:“文化之信仰, 是让天道和神的意旨, 通行天下。”[2]他把文化的核心归结为完美。提出文化就是对一种美好与光明的追求。看得出来, 阿诺德对文化的理解初步确定了文化对于功利化世界的超越性特质, 文化的这种特质是一种超越世俗功利、达到心灵完善的方式与境界。

在阿诺德正式提出文化的概念之后, T.S.艾略特在《文化定义杂记》 (Notes Towards the Definition of Culture, 1948) 中, 拓展了文化的内涵, 将文化从个体的心智活动一直延伸到社会, 把文化看做是整体的生活方式, 并在这个基础上, 进一步强化阿诺德的“文化的信仰”, 说文化拥有像“宗教”一般的救赎功能。

类似于艾略特的一些英国的知识分子都趋向于坚守文化精英主义的立场, 他们开始积极建构文化的自主疆域, 以此来对抗现代转型时期的工业文化、技术主义、工具论及实用主义的社会潮流。开始注重对现代工业化社会精神荒原的注目, 传统文化成为当时精神的象征, 但对于精英文化在制度层面的建立, 另一位文学大师利维斯则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利维斯在其《教育与大学:英语学院的构想》以及《我们时代的英国文化和大学》两篇文章中, 都强调了英语系与英语文学以及大学人文教育不可分割的关系。他认为文化与语言不可拆分, 因为文学文化的保存就是依靠语言。而文化研究不是泛指对文化的整体研究或对各种文化形态的研究, 金元浦教授认为, 文化研究应是一种开放的视角, 是一种在承认诸学科对象、理论体系和方法之特殊性的基础上跨越学科界线的研究方式, 是当代“学科大联合”的一种努力。文化研究相对而言的文学研究即所谓“自律”的文学研究。

二、“文化”分裂:精英“文学”与大众“文化”

20世纪后期,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 整个社会的文化版图也发生了变化, 利维斯的精英文化受到严重挑战, 生活与技术、与文化相互渗透, 技术也潜身于文化, 与文化纠结在一起, 不仅大大扩展了文化的地盘, 也改变了文化的精英文学的形态, 这个时候, 一方面文化研究向着通俗文化倾斜, 要求受到和“文学”一样的礼遇, 但另一方面, 它又对文学有一种对抗、挑衅和反叛的姿态。因此, 文学研究于文化研究的论证一触即发, 传统文学与新兴的文化研究之间变得泾渭分明, 文化研究在迎合大众与通俗文化的同时, 抛弃了一些经典文学的批判方法。

20世纪80年代以来,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 文化朝着消费时代的方向发展, 商品的符号化、符号的商品化、经济的文化化、文化的经济化等, 整个社会出现了文化的娱乐化现象。但是围绕文化研究, 在大学领域奠定了其不可动摇的地位, 跨学科的文化研究不断出现:女权主义研究、性别研究、种族研究、亚裔美国人研究等, 由消费文化带动的一系列产业, 体现了巨大社会、文化变迁。只是急剧的社会文化的变化, 引发的也是文化研究的热潮, 而文学的观念和研究方法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文化研究批评和文学研究批评的关系之争成为学界一个焦点。

三、文化研究、文化批判、文学批评三者的关系

文化研究与文学批评的关系成为了新世纪以来学界探讨的焦点, 对于文化研究有着质疑立场的人认为文化研究是社会批评学的回潮, 且这种文化批评背离了文学的“审美”本质, 不过也有人觉得文化批评可以存在, 但不能取代文学批评。

文化研究和文学批评其实是两个不同领域的学科概念, 文化批评是从属于文学批评之下的一种批评方式, 只是在实际批评情况下, 由于文化的概念比较宽泛, 而隶属于文学批评的文化批判又在过渡的膨胀, 所以才有了混淆和焦虑。但其实两者的指向性是不同的:文化批评最终指向的是对文学文本的剖析, 文学批评则是指向文本深层内涵的分析。文化批评虽隶属于文学批评, 但其独立性较强。

在吴炫的文章中, 他列举了文化批评的五大问题, 比如:当前文化批评对文学独立之现代化走向的消解, 在他看来, 文学独立不仅顺应文化现代化的“人的独立”之要求, 体现出文化对文学的一种推动, 而且也成为新闻学告别“文以载道”传统, 寻求自己独立形态的一种努力。文学批评渐渐从尊崇社会历史本体范式中走出来, 转向语言本体以及形式本体, 新批评、结构主义以及符号学批评等流派都有各自的宗旨, 但相同的是告别了对文学的现实、社会、自然、历史、道德等一些外部批评, 探讨了文学内部的语言、形式以及结构。如果说之前的批评带有次生性质的话, 那么现代的批评就转向了建构自家的理论体系。批评的领域扩大了, 也更加的社会和生活化了。

四、文学从多元文化中汲取营养

西方文学尤其是欧洲文学的传统光辉灿烂、历史悠久, 所以对大部分欧洲学者来说都不希望看到自己努力打造的文学经典被淹没在文化研究的大海之中, 但是却不得不面对受到文化研究浪潮冲击的现实, 于是他们开始思索对策, 那就是拓展文学研究的领域, 比如在文化研究的语境下通过阅读文学文本来研究文化身份, 诸如流亡文学研究、后殖民文学研究, 女性文学的性别身份研究等, 同时, 也拓宽了空间领域, 从全球视野中吸取民族文化来发展文学。

尤其在新世纪之后, 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 文学的发展要从全球尤其是第三世界国家吸取民族文化, 意大利学者阿尔曼多·尼希认为:“我们既有与全球市场和大众文化产业相一致的‘全球文学’, 又有由众多不同世界组合而成的一个‘世界文学’, 这些世界正形成一股合力以抵制不被同化到全球市场和单一语言之中去。”[3]而美国学者F·詹姆逊也提出有必要从第三世界寻找文学资源, 他说:“就我们自己是构成的力量 (也许并不完全知道) 、在我们整个资本主义制度内正在有力地发生作用而言, 对第三世界文化的研究必然导致一种新的从外部对我们自己的看法。”[4]法国学者法朗索瓦 (Francois Jullien) 同样认为, 西方学者要想从无从辨析的理论纷争中解脱出来, 从更加远景的思维空间反思自己的文化, 应该借鉴中国文化。[5]这些学者都从民族话语体系、多元文化出发, 倡导文化的平等交流与沟通。

参考文献

[1]See Rayond Willians, Culure and Society, Penguin Books, 1982, P.74

[2]马修.阿诺德:《文化与无政府状态》, 韩敏中译, 三联书店, 2008年, 第8-9页。

[3]尼希.全球文学和今日世界文学[J].比较文学.2002 (2) :127-138.

[4]FREDRIC JAMESON.Third-World Literature in the Era ofMultinational Capitalism[J].Social Text, 1988 (15) :65-73.

文化语境下的进口商标翻译 篇7

关键词:文化,进口商标,翻译

商标,作为某一企业的产品区别于其他企业产品的标志,在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飞快加速以及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其重要性亦日渐突出。美国学者艾·里斯也说:“一个较好的名字在销售成绩上能有千百万美元的差异。……在不良名称上只有负的财产价值。当名称不好时,事物有变坏的倾向;而当名称变好时,事物有变好的趋势。”因此可见,商标名称对于一个企业的产品效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无数的国际品牌争相抢占这个巨大的市场,其产品的商标翻译的重要性亦随之显现出来。进口商标的翻译与文化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化心理

中华民族几千年封建思想禁锢,敬畏鬼神,崇尚佛教。体现在语言里,趋利避害,喜欢吉利话,讲究讨口彩,取名字会带上喜庆字眼,如富、贵、吉、祥、福、庆等。众所周知,“宝洁”是1988年进入中国市场的美国P&G(Procter&Gamble)公司在中国的品牌名称。这两个品牌在意思和发音上都是毫无关联的,P&G代表的是公司创始人William Procter和James Gamble的名字,而“宝洁”的意思是“实用”以及“干净”。“宝洁”这两个字的翻译恰好符合中国人趋利的思想。所以现在它的产品已经深入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每个领域。再比如美国的Cocacola,它被译成“可口可乐”,既保持了原词的音节和响亮,又使人一听便知是饮料商标。这就把原来本无特定含义的词译得有声有色,令人回味无穷,译名的效果超过了原名,可以说这与“乐”字的翻译是有一定关系的。举世闻名的男子服饰商标Goldlion,意译本是“金狮”,但译者为使商品更添富丽堂皇的气派,并满足人们渴望吉利、追求豪华的心理,将gold一词保留意义;而lion一词取音译手法,两者结合在一起便有了驰名全中国的“金利来”商标。不但气派恢宏,而且含义大吉大利。尽管和原意不尽相同,但其宗旨、作用、效果是一致的。大家所熟悉的美国运动系列商品Nike。音标为['naiki:],本意是希腊神话中胜利女神的芳名,但若按音译为“奈姬”或是“娜基’’之类,很多中国的消费者便会十分费解,不知其意。译者在翻译时模仿其音节,并考虑到运动服装应该具有经久耐磨损的特点,将它译成了“耐克”,既有坚固耐穿的含义,又包含了克敌必胜的意思,这样与原意胜利女神也不谋而合。其他值得列举的例子还有许多,如Truly,译为“信利”;Accord译成“雅确”,是一种手表的商标;以及Fiyta译作是“飞亚达”也是音意结合的典范。7-up牌汽水,中文译名为“七喜”。Canon,译为“佳能”,乐百氏Robust,Berrboy百利宝鲜牛奶,意大利公司产品名称ollivetti译作“好利获得”,美国Gillette剃须刀译成“吉利”等。

二、文化习俗

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根植于该国丰富的沃土中。文化渊源不同,词语所承载的文化涵义就必然不同,人们的思维定势、价值取向及对商品的认识角度等方面也必然存在着诸多差异。由此商标词的翻译要尊重销售市场消费群体的民族感情、宗教信仰、符合他们的人文风情。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特点,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注意译名的当地化,避免译出与译入语文化产生冲突的译名,而应采用与译入语文化中美好事物相关或具有民族文化内涵的词语。bossini,中文译为“堡狮龙”。“龙”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图腾形象,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汉民族素以“龙的传人”自称。而译名中“狮”与“龙”的结合容易使人联想到中华传统文化中过年时舞狮舞龙的喜庆场面,产品以此命名,符合国人的思想感情。化妆品Revlon的商标是取自公司创办者Charles Revson的姓Revson和其合伙人Lachman的首字母L构成,汉译“露华浓”取自李白描写杨贵妃花容月貌的《清平调三章》:“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该译名引经据典,充满了汉文化色彩,同时暗喻该产品典雅高贵之质。Sprite饮料,这个单词在英文中为“精灵”,“妖精”之意。在西方文化中,“精灵”是十分可爱的。万圣节前夜,孩子们就化装成各种“精灵”、“妖精”,挨家挨户“乞讨”糖果,但“妖精”在中国人心中却是邪恶的。若直译必然不符合中国文化,所以转义为“雪碧”。“雪”清新凉爽,“碧”玲珑剔透,暗示产品的特点,给人清爽的感觉。中国人的文化习俗倾向于用兰、芳、白、倩、莲、雪、婷这些词汇来形容女子美貌,因此国外的化妆品商标多会带有这样的字样如雅芳Avon,雅倩Arche,潘婷Pantene,美宝莲Maybelline,娇兰Guerlain,欧莱雅L'orea,幽兰orlane,玉兰油oilafllan,雅诗兰黛EsteeLander,兰蔻Lancome,等等。体现中国女性倾向于“兰花般雅致,豆蔻般水嫩”。中华民族崇尚简约,删繁就简,以简驭繁,反映在语言上,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无不浸透着简约之美。“言贵于省文”,“文约而事丰”。在这种求简风俗习惯的支配下,进口商标较冗长的原译名被好听、好记、朗朗上口的新译名取代。如宝洁公司的Head&Shoulders原译名为“海伦仙度丝”,改为“海飞丝”,Mercedes-Benz原名“默塞得斯·本茨”,现译为“奔驰”。Budweiser啤酒,原译名“百德威瑟”,现译名为“百威”。Rolls Royce汽车原名“劳尔斯·罗依斯”,现译为“劳斯莱斯”。美国电动工具lepson译成捷顺,打印机Hewlett-Packard取首字母HP发音取名“惠普”,safeguard译成“舒肤佳”香皂,可见香皂的护肤功效。药品dekmane译成“带尔眠”,coldrex译成“可立治”,contac译成“康泰克”,反映了药品见效快特点。

因此,在进口商标的译名中适当体现民族色彩,有利于沟通消费者的民族心理的认同感,有利于引发消费者的新奇、尝试和购买的欲望,对吸引顾客、促销产品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三、翻译方法

进口商标的翻译方法有如下几种。

1. 音译法

采用音译法的最大优点是可保留原商标名的音韵之美,体现商品的异国情调或正宗特色。

美国派克钢笔Parker以派克笔的创始人乔治·派克的姓氏命名。瑞士Breguet宝玑钟表品牌以它的发明者“表王”、“现代制表之父”———宝玑名字命名。Nokia手机,Nokia是芬兰北部一个小品因此得名。还有风靡世界的Morocco皮革和Cashmere毛线,也因产于Morocco和Cashmere而得名。哥伦比亚特级咖啡Colourbia Superfine以产品的产地命名。法国Baccarat百乐水晶制品,以它的产地法国东部小镇Baccarat得名。

2. 直译法

直译即将商标的字面意思直接译出。直译法的优点是保留原名,准确地传达原名的信息与情感。比如,Seiko钟表译为“精工”、Comfort衣物柔顺剂译为“金纺”、Reebok运动服装译为“锐步”。Safeguard香皂译为“舒肤佳”等。有趣的是Dove这一商标,既是香皂的品牌,又是巧克力的商标,译者在翻译时只能是采取不同字眼的选择来加以区分,前者译作“多芬”,取其润肤芬芳之意;后者译为“德芙”,配合其广告词“牛奶香浓,丝般感受”。

3. 意译法

意译法就是在翻译商标时不按照其音或其字面意义来翻译,而是根据商品的特性,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另外的意义。比如洗发护发用品Rejoice,汉译为“飘柔”,而不是“高兴”,从而指明了产品的用途,同时具有艺术性,符合受众的审美心理,使人联想到柔软飘逸的长发。再如Walkman”译成“随身听”,妥帖自然,意义比其英语商标还全面,堪为成功的商标翻译。

4. 音意合译法

音意合译法指在翻译时选用与译入语相似的读音,但意义并非原名的意义,而是为了满足受众的心理需要采取的意译法。这种译法既可以通过保留部分原音而保留异国情调,同时又充满了译入语文化色彩。如“博士伦”隐形眼镜,其实英文商标只是公司创立者的姓名Bush&Lomb,译者根据中国人的购物心理及文化环境,以及人们对知识的崇尚,将之译成“博士伦,真是独具匠心。又如whisper(护舒宝)卫生巾整个译名在读音上与原名极为相似,而“舒”字,突出了商品的性能和功效。音意合译法是一种值得提倡的上乘译法。

商标是产品的代名词,对于进口商品而言,拥有一个好的中文译名能在产品的推广和销售上起到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进口商标的翻译上,不仅要求译者有扎实的英文功底,更要求译者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翻译的时候要兼顾商标内涵和中国传统习俗,尽可能精炼准确地传达出原商标的含义,帮助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

[2]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3]廖庆生.进口商标翻译浅探[J].韶关学院学报,2005,(11).

文化语境下的文学翻译 篇8

关键词:文化语境,植物词汇,翻译

千百年来人们不仅利用植物作为自己生存的物质基础, 而且根据它们的颜色、形状或习性赋予一定的喻义, 以花草树木等为喻体诉事喻理, 抒情托志, 这在英汉语中都是常见的语言现象。由于思维方式、民情风俗、心理以及文学积淀的差异, 赋予了英、汉语中植物词汇以不同的文化内涵。因此, 在英汉翻译中了解与掌握植物词汇的文化意义差异是达到“真实”翻译所必备的。

一、汉语英语植物词汇的差异比较

1.笼统与具体

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民族惯于采用综合法, 这是源于东方民族的哲学思想, 中国传统哲学孜孜追求的是人与人, 人与自然的和谐, 把天, 地, 人视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以“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 “天人合一”为最高境界, 对事物不甚讲究分析。“天地虽大, 其化均也;万物虽多, 其治一也” (《庄子。天地篇》) , 致使汉民族的思维方式表现出惯于从总体上观察事物的特征, 即将宇宙看作一个整体, 从全局观点进行综合研究。这一思维特点也表现在汉语植物词汇上。比如, 汉语中“桃”可表“长寿”, 吃桃可长生不老。另外, 汉语中“桃“、李”常连用, “桃李”喻指“人才、弟子”, 如“桃李满天下”, 以及义气 (桃园结义) 、春天 (桃花雪、桃花汛) 、理想的隐居地 (世外桃源) 。再比如, 中国人通常将红豆称作“相思豆、鸳鸯豆”, 是相思、爱情的象征。在汉语中, “柳”的隐喻意义通常也与“忧伤”、“离别”有关, 多用于象征离别, 所以人们看到柳, 就感到了离愁。

西方人惯于“由一到多”的思维方式, 因此, 这几种植物在西方文化中都是具体的事物。桃子 (peach) 一词, 因其外形优雅、色泽略带粉色而备受人们喜爱, 在英语中常用来喻指“美人, 极好的东西或人”。“She is really a peach.”常常用来形容漂亮有吸引力的女子。此外, “peach”还可以表示美好的事物, 如“What a peach of a room!” (多么漂亮的房间) 。在英文中, “Red bean”使人想起的是《圣经》中的Essau, 他为了一碗红豆汤 (red bean stew) 竟然出卖了自己的长子权。于是英语习语“sell ones birthright for some red-bean stew”的含义是“为了眼前的微小利益出卖原则, 见利忘义”。这是整个习语的引申意义, 而红豆就是我们生活中的食品。再有, 英语中“willow”的隐喻意义大多指“失恋”、“死亡”和“哀悼”, 是由死亡引起的。因为从前人们戴柳叶花圈表示哀悼, 所以, 英语中“wear the willow”指的就是“服丧”、“戴孝”, 比喻为“失去亲爱的人”。所以willow是在指某一个具体的人。许多的英语植物的文化含意源于《圣经》和莎士比亚的作品。习语“a fig leave”来自《圣经》的第三章第七节:“Then the eyes of both of them were opened, and they knew that they were naked;and they sewed fig leaves together and made themselves loin coverings”当亚当和夏娃偷吃禁果之后, 意识到自己赤身裸体便拿无花果树的叶子、为自己编作裙子遮羞。所以“fig leaf”常用于表示“隐藏, 伪装某种令人尴尬的事物”。“the apple of one's eye”“掌上明珠, 心爱之物”出自于旧约中的《诗篇》。

2.品质与外表

在汉语中人们常用松柏比喻坚贞高洁的情操信念。松树在贫瘠的地理环境中也能生存, 四季常青, 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松树可用来指志行高洁的君子。唐代诗人于邺在《赠卖松人》中称松树为“寒涧树”, 象征那些“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的君子, 因为松“瘦叶几经雪, 淡花应少春”, 表现了一种抗拒严霜, 不趋时附势的高贵品质。而在英文中“pine”有着“消瘦, 悲痛、惨痛, 痛念”的含意, 因为如果追溯到它的词源, 在古英语中“pine”意含“受苦”。再如:竹子——高耸挺拔, 质地坚硬, 中空有节, 它的特点容易使人联想起高风亮节和谦逊好学的品质。梅有“不是一番寒彻骨, 怎得梅花扑鼻香。”用“寸草春晖”比喻对父母的难以回报的深情, 用“豆蔻年华”比喻活泼纯真的青春少女, 用“披荆斩棘”赞美不畏艰险, 奋勇前进的开拓进取精神。所以在汉语中人们常常用植物词汇来形容人的品格。

在英美国家, 由于地理条件所限制, 这些植物的文化内涵极为贫乏, 它们不过是一种植物名称而已。在英文中“lily”百合花象征纯洁, 美好。“Lilies and roses”指的是“花容月貌”, 漂亮白皙的姑娘常常被比作a white lily。而由于外形的相似, banana常用来指大鼻子, 或者鹰钩鼻。“He's got a very big mouth, a banana and a pair of black eyes.” (他嘴巴大大的, 长着一个鹰钩鼻, 一双乌黑的眼睛) 。则bean用来指人的头或“脑袋瓜”例如, “Whistling at a crook is not effective as to crack him on the bean with a hickory stick.” (对恶棍鸣警笛还不如用木棒打裂他的脑袋瓜来得有效) 。cherry在英语中有“童男、童女”之义, 所以“Does he still have his cherry?”是“他还是个童男吗?”的意思。“The idea that such a luscious tomato might be mixed up in murder was terrible.”中的“tomato”是指“迷人, 漂亮的女子”。

二、翻译方法

1.直译法

所谓直译法即在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以及不引起错误的联想的条件下, 在译文中保留源语的比喻, 形象和民族, 地方色彩的方法。在现代汉语中, “折桂”和“夺取桂冠”仍在使用, 表示在考试或比赛中夺得了第一名, 相当于英文中“gain/win one's laurels”。“After working twenty years for the company, Alex was discarded like a sucked orange.” (为公司干了二十年之后, 亚力克斯象只炸干了的橘子被抛弃了) , “a sucked orange”喻指“血汗被榨干了的人, 被充分利用而如今不再需要的人。”

2.意译法

如果不可能或没有必要用直译法保留源语的表达形式, 并且在译语中找不到合适的词语可以套用, 就得用意译法。如:“potatoes and roses”可译为:粗茶淡饭;“separate the wheat from the chaff”可译为:区别良莠;“A bad apple spoils the barrel”可译为:一粒老鼠屎, 坏了一锅粥。再如下面三种“世外桃源”的译法:a.The land of Peach Blossoms;b.Earthly paradise;c.Shangri-la。第一种译法采用纯直译的方法, 成功地保留了原文的形象。第二种译文采用了译文读者比较喜欢的纯粹意译, 传达给了读者原文的内含意。第三种译法无疑是比较理想的。因为它用“Shangri-la”——西方文化价值观念中的“人间乐土、伊甸园、乌托邦”的代名词来替代“桃源”的形象, 使译文无论在语义、美学、语体, 还是文化上都达到了同原文对等

3.释义法

由于译语读者缺乏和源语读者相同的生活环境、相同的历史文化背景等, 他们无法对植物形象产生固定的认知, 而且在翻译的过程中又无法进行转换形象的译法。这时, 译者就需要对它们的隐喻意义作出解释, 以便于使译入语读者理解, 使译入语读者在理解原文信息的同时, 也欣赏了异域文化风格的魅力。比如:“The proof of the pudding is in the eating.”可译为:欲知布丁味, 请君来品味——空谈不如实践;“two peas in pot”可译为:锅里两粒豆——一模一样;“竹篮打水一场空”可译为:“To draw water with a bamboo basket——all in vain”。

参考文献

[1]黄建滨, 景敏言, 徐莹.英语植物比喻及其翻译[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 (6) .

[2]顾雪粱.花语涉絮[J].现代外语, 1994, (3) .

[3]廖光蓉.英汉文化植物词对比[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2, (4) .

[4]任淑宁.试论植物词汇的隐喻[J].平顶山学院学报, 2006, (6) :66-68.

文化语境下的文学翻译 篇9

关键词:旅游资料,文化差异,翻译策略

旅游是一种文化现象, 其目的就是文化交流。游客在欣赏风景的同时, 不仅要了解游览地的文化, 而且也会把本国的文化带到游览地。因此旅游不仅是游山玩水, 也是文化的交流和传递。

旅游涉及多种学科, 面广而杂, 从天文地理到民俗风情, 甚至文化娱乐、饮食起居, 无所不包。旅游资料也涉及多种体裁如描写、记叙和说明;有信息功能、美感功能和祈使功能。其文化信息内涵丰富, 还有很强的文学性, 有关名胜古迹的诗词曲赋、传说典故、散文游记等精彩纷呈。在译此类信息和召唤文本时, 不仅要体现新疆地域文化内涵, 还要考虑外国游客的思维方式和审美观念, 以新疆文化为取向, 以译文为重点。前者指尽量多地保留新疆文化信息, 后者是要从读者角度出发适当调整, 以便让外国游客理解译文, 获取最大信息。本文以新疆旅游景点翻译为例, 提出三种翻译策略:

一、解释 (Explanation)

解释指增加的部分对字、词、句的字面意思进行解释说明。新疆有着大量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外国游客往往对新疆的情况不了解。翻译时有必要进行解释, 提供一些历史人物、民间传说等背景知识, 唤起外国游客的游览兴致。例如:On the top of the Red Hill, stands Lin Zexu’s stone statue.许多外国游客不了解中国历史, 对林则徐一无所知, 有必要作解释:Lin Zexu (1785-1851) , a great Chinese patriot and national hero, was appointed governor of Guangdong Province.He was dismissed from office for banning the traffic of opium.During his three-year exile in Ili, he encouraged wasteland-reclamation, built water conservation projects and thus made a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Xinjiang.很多外国游客想了解名称的来由, 附加一些解释, 可以引起游客的注意。例如:镇龙宝塔:Zhenlong Pagoda的由来和民间传说有关:In 1785 Urumqi suffered from severe river floods caused by a big dragon, turned into a mountain and was clawing its way towards the opposite—Yamalike Hill.If the two mountains joined, the Urumqi River would be blocked and drown the city.Therefore in1788, Governor Shang An built two pagodas to placate the dragon.这样, 外国游客既看懂了宣传材料, 又产生了共鸣。

二、删减 (Deletion)

对资料中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产物, 若直译, 外国游客根本看不懂, 应适当删改。如:喀纳斯湖形如弯月, 长约24公里, 平均宽度约2公里。平均水深90米, 最深可达184米, 是中国最深的高山淡水湖泊, 以其“湖怪”“云海佛光”的未解之谜而蜚声中外。元代成吉思汗的军帅耶律楚材远征途经喀纳斯湖, 被这壮丽的景色深深打动, 吟诗道:“谁知西域逢佳景, 始信东君不世情。圆沼方池三百所, 澄澄春水一池平。”翻译为:The Kanas Lake, like a crescent moon, is over24 kilometers long, average 2 kilometers wide, about 90 meters deep and can reach to 184 meters.As the deepest alpine fresh-water lake in China, it is famous for its Lake Monster and Buddhist Halo on the top of Kalakat Mountain.

三、改写 (Rewriting)

1. 对原文行文风格的改写 (避虚就实)

汉语和英语在行文风格和修辞上有很大差异。汉语旅游资料中的许多华丽辞藻、四字词组只是为了音韵对仗和渲染气氛, 并无多大意义;而英语注重写实, 所以应该调整措辞, 将溢美之词用明白易懂的语言重新表述, 使译文流畅自然, 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对主观性强的描述语言, 可简单概括。

例如:湖水清澈、晶莹如玉;四周群山环抱、绿草如茵、野花似锦;挺拔苍翠的云杉、塔松;漫山遍岭、遮天蔽日。翻译为:Water of the lake, surrounded by mountains is always blue;luxuriant pines and firs reaching to the sky, shut out the sunshine;carpets of green grass growing on the slopes will attract you deeply.

2. 对原文诗词的改写

诗词的英译很难达到与原文同样的效果, 改写可以作为一种补救措施。如:1783年夏, 清廷镇守乌鲁木齐的都统明亮率到达天山博格达峰, 当时阜康农田缺水。他见高山湖泊宽广且深, “水口为大石阻截不能下流”。于是向乾隆皇帝奏准“开石引流”, 并在天池水口立灵山天池疏凿水渠碑, 亲撰碑记:以此越崇岭数层, 始致绝顶, 见神池浩淼, 如天镜浮空, 沃日荡云, 洵浩物之奥区也。碑文中“见神池浩淼, 如天镜浮空”比喻非常贴切, 将天池描写得惟妙惟肖。翻译时要改写此诗句, 以达到生动的翻译效果。

In 1783, the governor of Urumqi Mingliang climbed the Bogda Mountain of Tianshan, found the lake and built an irrigation canal.Later, he carved this event on a stone tablet.It says:“just reached the extreme top of the mountains, saw a miraculous lake expending into the distance, like a heavenly mirror floating in the sky.”

总而言之, 在处理旅游文本时, 既要注意英语本身的语言特点, 又要考虑中西文化差异, 运用翻译策略灵活处理, 才能增强译文的可读性和外国游客的接受度, 最终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施生田, 石永强.走进新疆.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4.

[2]包惠南, 包昂.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4.

文化语境下的文学翻译 篇10

关键词:英美文学作品,翻译,文化差异

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 不同的语言承载着不同的文化特色, 表达着不同的情感。在不同的文化中相同语言也具有不同文化内涵和意义, 从而对英汉互译带来了更多的挑战。

1 中西文化差异分析

1.1 风俗文化差异

风俗文化不同引起的差异在中西文化里都有体现。在中国, 人们见面常常会以“吃饭了吗?”“要去哪?”等作为日常问候语, 这是一种比较友好且随和的问候, 但在西方国家则以谈论天气作为问候。另外中国在称呼上蕴含着深厚的谦卑之态, 如古人多谦称自己为“卑职”、“老朽”、“某将”等。在亲属称谓中也有着堂、表等较为复杂的人物关系, 而在西方国家则由于长期处于商业文化氛围中, 对亲属称谓十分笼统。

1.2 价值观方面的差异

在中国, 文化是群体文化, 人们的价值观理所当然代表着群体性的特征, 而西方国家则是以个人为核心, 甚至在传统的西方文化中推崇以牺牲他人和集体利益来谋求自身价值的个人英雄主义。中西方这种价值观在许多方面都可以看到, 如一些常见的英语词汇中“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自助者天助之) 等。

1.3 思维方式的差异

中国文化一直主张“天地合一”, 语言表达上重意合;而西方观念则主张“人物分离”, 因此在语言表达上更重行合。思维模式的不同, 直接决定了其语言形式的不同。如:“老牛不喝水, 不能强按头。”这在英语中则可以表示为“You may take a horse to the water, but you can’tmake it drink.”

2 英美文学作品对西方文化的理解再加工

西方文明就是《圣经》文明。几乎所有著名的英美作家、诗人都与《圣经》中的意象和观念紧密相关, 他们运用《圣经》之处不一而足、灵活多样, 有的将《圣经》寓意与自己作品的情节、人物相融合, 有的甚至将《圣经》作为创作的题材等等, 无一例外地给我们提供了准确、客观并全面把握英美文学作品的媒介和理论支撑, 具有极大的启示作用。通过不断探索《圣经》, 也即是探索西方文化, 对于准确、全面把握世界文学发展的规律和脉络, 具有极为重要的实践和理论意义。

翻译只有在熟知两种文化的前提下, 才能真正实现跨文化交流。如果译者对不同文化只有肤浅的理解, 必将导致翻译过程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文化误解及错误。

3 英美文学作品的翻译策略

3.1 直译法

在英美文学作品翻译的过程中, 采用直译法进行翻译主要是在不出现误解并能够按照语言规范的要求下, 在翻译中既保留原文的内容, 又能够保留原文的形象、地方特色以及文化内涵。如英语中有“To be on thin ice”, 而汉语中有“如履薄冰”相对照, 可以通过直译法来进行翻译。但翻译过程中也会有一些较为生动鲜明的典故, 如“Pandora’s box” (潘多拉之盒) 等, 对于此类较典型的典故, 翻译过程中应尽量保留原文中的表达方式, 采用直译法。

3.2 意译法

在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 由于中西文化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所以在翻译的过程中无法保留原文中的声面和形象的意义, 但是在翻译中又没有相应的说法, 因此在翻译时, 只能把原句中的寓意翻译出来。如:“Pulled their socks up”的意思是“鼓足劲、鼓起勇气”, 如果在翻译中采用直译法就翻译为“挂起他们的袜子”, 虽然翻译的比较形象简明, 但是会使读者很难理解其中的寓意, 使读者难以接受。

3.3 直译加注法

在英美文学作品翻译过程中, 直译加注这种翻译方法是常用的一种方法, 直译加注主要是指在保持原文形式不变的情况下, 同时加以注释的翻译方法。如“He that had no cross deserves no crown. (吃得苦中苦, 方位人上人) ”。在翻译的过程中采用直译加注的方法, 不仅能够保留原文中的特色文化, 而且也能够使读者了解到原文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

3.4 意译加注法

为了能够保持原文中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 为了能够很好地传递文化之间的交流, 翻译英美文学作品时可采用意译加注法进行翻译, 如“John can be relied on.He eats no fish and plays the game.”翻译为:“约翰为人可靠, 他忠诚而守规矩”, 并在其后加注为“eats no fi sh and plays the game出自典故:英国女王伊丽莎白时代, 耶稣教徒为了表示对英国政府的忠诚, 不再遵守罗马天主教规定的星期五都要吃鱼的规定, 所以这些不吃鱼的教徒就被称为是忠诚的人, 而这一词就被意为诚实的人, 忠实的人。”

英汉互译的过程也即是中西文化相互交融的过程。而英美文学作品作为英美文化精髓的一种呈现形式, 需要我们充分掌握其翻译策略, 才能真正领会其精髓内涵, 最大程度地消除跨文化交流中产生的各种错位理解, 真正实现英汉互译。

参考文献

[1]陈良.浅谈英汉翻译中重视文化差异的重要性[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8 (6) :116-118.

上一篇:人力资源柔性管理模式下一篇:经贸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