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境顺应论与翻译

2024-11-02

语境顺应论与翻译(精选4篇)

语境顺应论与翻译 篇1

广告作为一种有力且有效的促销方式, 是市场营销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在商品和服务的销售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全球化进程不断加深, 各国间的交流日渐频繁, 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和商品进入了国际市场, 外国企业和产品也不断涌入中国市场。在此背景下, 恰当而巧妙的广告翻译在成功的市场营销中已体现出前所未有的重要性。由于中西方价值观、文化等方面的差异, 广告的翻译过程绝非简单的字字对译, 其中涉及到诸多因素。本文将从维索尔伦的语境关系顺应论出发, 探讨顺应文化语境在广告翻译研究中的重要性, 从而有效地指导广告翻译实践。

一、文化语境的顺应性

1 . 顺应论。 语言顺应 论是国际 语用学会 秘书长J e fVerschueren在1999年出版的《语用学新解》一书中提出的语言理论。Verschueren认为, 人们在语言使用中受到语言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影响而不断地进行语言选择, 因为语言具有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 故人类能够在语言使用过程中不断地做出选择。语言的动态顺应要依赖具体的语境, 从社会、历史、文化、认知等多方面因素来考虑, 语境关系顺应对语言顺应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语言使用过程中, 语言选择要与语言使用的内外环境相顺应。语言的选择不仅是语言成分、语言结构和语境因素之间动态作用的双向过程, 同时也是语言使用者使用言语策略的实现过程。

2.文化语境及广告翻译。文化语境的概念最早是由英国人类学家Ma·linowski提出。各民族都拥有自己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社会规约、思维方式等。这些体现特殊语言环境的表达和因素构成了我们所说的“文化语境”。在人们交际的过程中, 语言的意义通常是根据语境来确定。广告是语言应用的一个典型实例。广告翻译同语言使用一样, 是一个不断选择顺应的过程。因为在翻译过程中, 译者和翻译策略的实际运用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译者是广告商和目的语读者之间沟通的桥梁。译者在正确理解广告商表达意图的基础上对广告原文进行翻译, 而目的语读者直接面对的正是译者以目的语形式传达出来的广告译文。在此交际过程中, 译者既要充分考虑源语语境下的物理、社交和心理因素, 正确解读源语广告文本, 同时又要以目的语受众的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为顺应的对象和层面, 选择适合的语言形式和话语策略, 从而在目的语中实现相应的顺应和广告的语用等效, 以达到引起目的语受众购买行为的最终目的。

二、文化语境顺应在广告翻译中的运用

1.广告翻译中民族文化心理的顺应。广告的生存、运作语境的构成有众多的层次, 如人文地理、经济政治、思想观念和风俗习惯等, 而民族文化心理, 是广告语境的核心部分。广告要适应受众的文化审美和接受心理, 就要尊重受众的文化口味, 符合他们的文化习俗, 与他们达到有效的文化沟通。例如德国的BMW汽车公司生产的一系列汽车就是广告翻译成功的例子。“BMW”在德语文化氛围里不具有多少文化意义, 只提供BM品牌车的商品信息, 但经译者根据“B”和“M”两个字母的发音, 结合中国汉字象形和会意能够望“文”生义的文化特点, 把BMW的商品信息形象地转化成了“宝马”这一在中国喜闻乐见的文化形象, 动态性地顺应了中国文化语境, 从而增加消费者的购买欲, 为该品牌在中国的销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有一则汉语旅游广告“西峡, 开放的龙乡”, 其英语译文是“Xixia, home of Dinosaurs—open to the world.”这句译文中巧妙地把“龙”翻译成了“dinosaur”, 以代替“dragon”。避开了dragon一词带给西方旅游者心理上的不可接受性, 同时又迎合了他们喜欢冒险的心理。因为“龙”在汉语中具有“神圣、高贵、吉祥”等含义, 被古人视为权力、地位和尊严的象征。但是英语中把dragon描述成口喷毒火的怪物, 是邪恶和凶残的象征。

2.广告翻译中地域文化的顺应。地域因素是文化因素中的一个方面, 广告翻译对地域文化的顺应体现在广告翻译的本土化上。例如:Version 1:全新电视的诞生:靓光画质, 纤薄如指, 绿色环保, 节能省电!Version 2:新视种—诞生:极致锐利影像, 极致纤薄美型, 极致省电节能!

这是一则Samsung官方网站LED电视的促销广告。所附的两种不同版本的中文译文除了分别采用中文简体字和繁体字以外, 言语表达也迥然各异。Version 1的目标受众是中国内地的消费者, 而Version 2的则为台湾消费者。为了顺应内地消费者的语言习惯和消费需求, 译者在Version 1中采用简体中文, 并选择国内广告中广泛使用的四字成语形式, 缔造出一则地域色彩鲜明、朗朗上口的中文广告。而Version 2中的繁体字和“新视种”、“极致”等字眼则颇具台湾地区的语言使用风格, 不失恰当。

三、结语

在商业广告翻译中, 译者应充分考虑语境因素对翻译结果和质量的影响, 弄清词语的真实涵义, 准确地选择词义, 恰当运用翻译方法, 在译文中充分展示其文化信息, 积极顺应广告接受的文化语境。从而更好地实现商业广告的实际功能。

摘要:广告翻译过程不仅涉及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 而且涉及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由于历史文化、价值取向、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思维方式及地理环境等方面存在差异, 语言在不同文化语境中会产生不同的意义, 激起不同的情感。译者翻译过程中, 要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之间, 做出动态的顺应和调整, 采取相应的策略, 才能更好地达到广告的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发挥其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

关键词:文化语境,顺应论,广告翻译

参考文献

[1]黄国文.语篇分析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2]陈月明.文化广告学[M].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2002.

语境顺应论与翻译 篇2

一、该研究的动因

在翻译教学实践中, 笔者发现以下几个问题:

1. 学生积极性不高, 态度不认真

学生往往都是为完成作业而翻译, 还未对原文整体及背景进行了解, 就下笔翻译。

2. 双语基础薄弱

所谓翻译, 就是把一种语言转换为另一种语言。学生在翻译过程中, 不能把英语思维与汉语思维相互转换, 应用语言能力不够灵活, 读来翻译腔十足。

3. 过分依赖电子英汉字典, 且不顾语境

在阅读或翻译中, 一定会遇到生词, 为了避免麻烦, 学生趋于查电子字典, 而一般电子字典都只给出对应的汉语意思, 学生便毫不犹豫的套用字典义, 导致译文读来犹如夹生饭, 不知所以然。

4. 望文生义与张冠李戴

在翻译过程中, 当学生遇到英语中的一些词语表达、句式结构与汉语表达方式非常接近, 于是便不假思索的套用现成模式, 殊不知, 这样就犯了主观主义错误。

5. 缺乏文化差异意识

由于学生课下很少涉猎其他书籍, 因而在翻译中常常犯一些比较严重的低级错误。

6. 缺乏自我反思意识

他们对于自己的翻译作业, 不能认真对待, 只是作为应付差事, 不会自我总结, 不重视自己所犯错误, 甚至会重复犯同一错误。

二、该研究的过程

本研究主要结合了语境论与错误分析两种理论。在这两种理论的指导下, 以学生为主, 教师为辅, 采取启发式, 引导式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能弥补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 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知识传授, 避免翻译练习基本上成为只是接受教师的参考答案。它主要包括三部分, 即对词句层面的翻译教学, 对语篇层面的翻译教学, 以及错译分析的教学。

1. 对词句层面的翻译教学

主要集中应用于初级翻译者, 即大一学生, 目的是为了让其在微观层面上熟练掌握先人所总结的翻译技巧, 为以后的翻译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对语篇层面的翻译教学

主要集中应用于中级翻译者, 即大二学生, 目的是为了让其在宏观层面上对翻译有一个实践演习, 使其对语篇的连贯, 前后一致性有所注意。

3. 错译分析的教学

主要集中应用于高级翻译者, 即大三学生, 目的是为了让其用对比的思想对翻译现象进行理性思索, 鼓励和监督他们在翻译实践中验证理论, 进一步提高翻译能力。

三、该研究所采用的方法

为了确保授课内容具有逻辑性, 系统性及典型性;教学方法具有独特性, 新颖性, 并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翻译测试方法能真正体现学生的翻译能力, 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以把握:

1. 教材

目前市面上的翻译教材, 多是单纯的翻译理论, 有的会附上几篇文章供操练。殊不知, 翻译是一门重实践的课程, 如果单独讲授理论, 不能应用到实践中, 犹如纸上谈兵。因此, 为了能充分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笔者会非常系统的挑选典型的词句例子, 以供学生练习。在完成理论部分的学习时, 再进入篇章, 文章的选材切忌千篇一律, 而应涉猎多个领域, 多种文体。最后, 在学生进入三年级时, 即可在训练翻译速度的同时, 进行错误分析, 在分析他人错误的同时也为自己敲响警钟。

2. 教学方法

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为辅为理念, 培养学生自主的总结翻译心得体会的能力, 改革传统的翻译教学, 拓展本科教学纬度, 将语言技能训练和思维创新能力有机结合起来, 从而实现教学成果的优化。把一些课外材料拿到课堂上, 引导学生剖析双语差异及翻译中应该注意问题, 对比译文, 进行课堂讨论。

3. 翻译测试

翻译测试是考查学生翻译知识、翻译水平乃至综合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的一种有效手段。题型切忌单一, 要多样化、科学化, 有针对性。语篇翻译固然可以让学生从整体把握翻译中的理解和用词, 但由于学生擅长的文体不同, 一篇文章往往也不能全面考查学生水平。

当然本研究还有很多没有调查完全之处, 如考试时最好考难度相仿, 文体各异的几篇文章,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所长拂选两篇进行翻译;增加不同类型的长句的翻译;增加译文的比较与评论。所以未来笔者还会从以上几点出发, 继续进行研究, 希望对未来英语翻译专业教学有所贡献。

摘要:该研究在传统翻译教学法的基础上, 主要结合语境论与错误分析两种理论, 扬长避短, 极力探索最适合英语专业翻译课程的教学, 针对目前翻译教学的相对滞后, 教学理念陈旧, 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 笔者会分别从研究的动因, 研究的过程及研究所采用的方法三方面进行探索, 注重培养学生对两种语言的宏观规律对比总结, 真正做到“授人以渔”。

参考文献

[1]穆雷.中国翻译教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语境顺应论与翻译 篇3

一、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国际交流日益频繁。新闻作为一种信息和文化的载体,以概括性的方式,言简意赅的内容,及时报道国内外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对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有着不可言喻的重要性。因此,新闻翻译在这跨文化交际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闻的内容包罗万象:政治经济,自然地理,社会风俗,人文历史等等。新闻翻译不可避免地受制于文化语境。在新闻翻译中,对词义选择的斟酌尤为的重要。词语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中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意义,不同语言在民族文化、宗教信仰、政治制度等方面的差异会使某一词语在不同文化语境中产生不同的喻义。本文拟以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论为理论指导,从文化语境中的政治制度、自然地理、宗教信仰、人文历史这四方面进行分析,译员应能动地顺应不同文化语境选择正确的词义,以转达准确的新闻信息。

二、语言顺应论

语言顺应论是语用学领域中的最新研究理论,是由比利时国际语用学学会秘书长Verschueren在1999年出版的《语用学新解》书中提出的。语言的综观和顺应是从一种全新的角度去诠释语用学。使用语言就是不断的语言选择过程,关于语言选择有三个特点: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顺应性可从以下四个角度进行研究:顺应性的语境关系,顺应性的语言结构对象,顺应性的动态性,顺应过程的意识突显。言语的使用不是静态存在的,而是不断地进行语言选择而动态生成的。其中语境关系的顺应对语言选择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语言选择会顺应语境的发展而不断变化,而不是在交际之前就给定了。语境顺应不仅强调参与者在使用语言的过程能动地顺应语境,根据交际语境有目的地进行策略性的选择,而且说明了语言使用者与语境是相互适应、双向动态的关系。

三、英汉新闻翻译中的文化语境顺应

文化包含着语言,并影响语言,而语言的发展常常折射出文化的演变。文化与语言互相依存,不可分割使得文化与翻译的关系密切。翻译之所以没那么容易,是因为语言蕴含着该民族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等。语言的翻译其实就是对文化的翻译。

(一)语境的特征

语言的意义表达依赖于它所使用的环境,即语境。语境最初是由英国的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提出来的。他将语境分为:文化语境与情境语境。国内外研究者对语境的论述也有很多。韩礼德认为语境是由场景、交际者和方式三个部分组成的。威尔斯的关联理论指出,语境是一个心理结构体,是一系列存在于人们大脑中的假设,因此语境也称为认知语境。杰夫·维索尔伦把语境分为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

文化语境指的是与语言形式相关的文化习俗与社会规范。国内外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进一步拓宽了文化语境的研究。Samovar et al认为“文化语境包括知识的贮存、经历、价值、行为、态度、宗教信仰、时间概念、空间关系、学科领域等诸多方面”。社会语言学家Clair Kransch进一步扩展了文化这一概念,认为“文化语境主要包括部落经济、社会组织、家庭模式、繁殖习惯、季节循环、时间和空间概念等因素”。胡壮麟也给文化语境下了定义:“文化语境是一个社会的产物,是整个语言系统赖以生存的环境”。因此,文化语境可以被定义为话语或言语事件相关的文化背景包括历史、宗教、社会习俗及以价值系统等。文化语境属于语境的范畴,自然继承着语境对理解语言的影响。

(二)文化语境顺应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这一态势下,由于各个国家、民族的自然环境、社会风俗、人文历史、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两种不同的文化不可避免地会发生碰撞和冲突。王东风(1997)认为“翻译是一种双重的交际活动。译者要以读者的身份与原作者进行交际,这一过程的交际能否成功取决于译者本人有关目标文化的知识和经验是否达到或最大限度地达到原作者的理想读者的水平”。多种因素交互作用而生成的翻译活动使得译员不仅要传达原文内容、作者意图、写作风格等,还要满足在特定历史时期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译语读者的要求。翻译中对原文的理解,远远不是单纯的语言理解问题,它受着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因此,译员掌握一门外语的同时,还必须了解该语言的文化内涵和文化背景。文化语境顺应就是语言使用的过程中语言的选择也要顺应文化语境。从该角度看,翻译活动要协调好原文的语境与译语语言结构之间的平衡,实现原文的真实意义,就要顺应原文的文化语境。在翻译实践中,词义的选择直接影响翻译的成败。尤其是在原文中出现了带有浓郁的文化色彩的习语、谚语,这些俗语往往并不是表达字面意义,而是它们的隐含意义。译员只有应动态地顺应文化语境,把握好话语的隐含意义,才能选择正确的词义并获得最佳效果。本文从政治制度、自然地理、宗教信仰、人文历史这四方面进行分析,译员应能动地顺应不同文化语境选择正确的词义,以转达准确的新闻信息。

1、英汉新闻翻译顺应政治制度文化语境

政治制度文化是社会环境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政治制度文化也是随着历史发展演变而来的。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各异,因此政治制度的不同也给语言使用带来很大的差异。在不同的政治制度下,各国新闻报道或评论呈现出明显的意识形态倾向。在这样的不同意识形态下,英语新闻工作者在对国外的一些新闻进行翻译时就必须利用恰当的翻译策略,做好英语新闻翻译。在新闻传播中,新闻词汇的翻译必须谨慎,以防引起国际争端。

例如,在一篇关于人权方面的报道中,美国国务院发布了这么一句话:United States law provides extensive protection against human rights abuses by government authorities.中文版是“美国法律对人权受政府当局的侵犯提供广泛的保护。”从中文翻译中,可以发现介词“against”误译了。译员没能发现这个错误主要归因于对美国政治的不了解。政府会侵犯公民的人权吗?如果政府当局侵犯人权,那该法律是用来保护谁的?因此,译员应该顺应美国法律,适当地处理。分析后的翻译是“美国法律规定对人权的侵犯,政府当局可提供广泛的保护。”

2、英汉新闻翻译顺应自然地理文化语境

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其文化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自然环境孕育着文化,每个地域的民族都有各自的特色,他们的语言、思维方式、习俗等等不尽相同。这些差异要求人们在言语活动中进行适当的调整,以顺应彼此表达习惯。顺应自然地理文化语境意味着要认真细究该地域真实的气氛,根据具体情境进行交流。

地理环境的特殊让中国成为一个农业大国。在古代,其主要的耕种方式是用牛耕地,至今,有的偏远地区还沿用这种古老的耕作方式。因此。在汉语里面有许多关于牛的词语。然而,英国是个岛国,古时期人们主要是以马作为耕作工具。牛和马在两国的农业生产方面的重要性,自然对各自的语言方面也有很深远的影响。例如,“吹牛”翻译成英语就是“talk horse”,“牛饮”则是“drink like a horse”。

3、英汉新闻翻译顺应宗教信仰文化语境

宗教是将自然现象神化的结果。所信奉的神是宗教的核心。不同的民族、社会群体信仰的宗教也不同,他们的语言表达也相应的各有特色。译员应顺应该语言的文化宗教,否则,彼此将很难沟通。西方人信仰的是基督教,历史悠久的基督文化对英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圣经》是西方世界的历史、社会和文化的集中反映,《圣经》中的一些语言已经渗透到英语的日常生活用语当中,甚至是英语新闻中也随处可见《圣经》的句子演变成的俗语。这些是英语新闻翻译最大的障碍,了解这些语言,将有助于准确理解英语新闻。

运用《圣经》中特指的动物进行比喻:如,A little bird told me.(一只小鸟告诉我)来自《传道书》(The Book of Ecclesiastes),此言喻为“有人(私下)告诉我,消息不胫而走”。

运用《圣经》中特指的人物进行比喻:如,Adam and Eve(亚当和夏娃),来自《创世记》(The Book of Genesis),亚当和夏娃是上帝创造的第一对男女,因此喻为“祖先,人类始祖”。

运用特指的建筑物名称、地名、城市名等进行比喻:如,Garden of Eden(伊甸园),来自《创世记》,伊甸园是亚当和夏娃最初生活的地方,在那里他们不用劳作就可以得到食物,因此喻为“人间天堂,乐园”。

运用特指的物器进行比喻:如,A widow’s cruse(寡妇的坛子),来自《列王记》(The Book of Kings),此言喻为“貌似有限但取之不竭的财源”。

4、英汉新闻翻译顺应人文历史文化语境

任何国家的文化都是其历史的产物。历史是人对自然的文化改造过程,或自然接受人化的发展变化过程。每个民族和国家发展各异,所以传承了悠久历史的人文历史也是千姿百态。人文历史具有显著的民族特色在中英文也有多方面的体现。因此,英文中许多的典故和习语也常常会出现在新闻中,译员应准确理解西方典故和习语,顺应人文历史,避免误译、错译。

西方大部分的典故和习语都是源自古希腊、罗马神话、伊索寓言及其他文学作品和民间传说。例如,这句话“For more than a century,Mexico's Garaz Sada family seemed blessed with a Midas touch.”。“Midas touch”出自希腊神话,传说Midas(迈达斯)是Phrygia的国王,他统治Phrygia人民,种植闻名遐迩的玫瑰花。有一次因为他的殷勤招待森林之王,所以就得到了一个愿望——点石成金的本领。所以,任何他点到的东西都可以变成黄金。如今,“Midas touch”是指发大财,人们也常用着个词语来称赞别人懂得生财之道。

四、总结

语境顺应论与翻译 篇4

关键词:英汉习语翻译,语境动态顺应,指导策略

1. 前言

语言是跨文化交际中最重要的手段。翻译作为一种语际交流活动, 则负责实现语言之间的转换。泰特勒指出:“好的翻译应该是把原作的长处如此完备地移注入另一种语言, 以使译入语所属国家的本地人能明白地领悟, 强烈的感受, 如同使用原作语言的人所领悟、所感受的一样。” (沈苏儒, 1998:120) 习语作为语言的精华, 与其他语言成分相比, 在体现语言的文化特征方面更有典型性, 因而更被广泛使用, 频繁出现在翻译中。例如, 2010年3月16日人大闭幕, 随后温家宝总理在讲话中引用道:“行百里者半九十。”简短精要地表达出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的放弃, 以及由此引申的下文坚持之意。翻译将其译为:“Half of the people who have embarked on a one hundred mile journey may fall by the way side.”译文直译为:在百里的旅途中, 有一半人会在途中放弃。这一翻译, 达旨明义, 为众多英语听众充分领悟。究其翻译策略, 应为依托文化这一大背景, 从语境出发, 做到翻译的动态顺应化, 即语境动态顺应。

2. 语境动态顺应

2.1 动态顺应

顺应论是比利时国际语用学学会秘书长维索尔伦 (1999) 提出的一种语用综观论。它从宏观的、全新的角度俯瞰语言研究的各个层面, 符合欧洲大陆哲学以“综合”的模式探讨有关问题, 把对语言的理解融入他的思想之中, 把语言看作生活的一部分。维氏对语言的描述和解释在四个维度上进行, 语境关系的顺应是其中之一。具体来讲, “语境关系顺应指的是语言的选择应与交际语境 (交际者、物质世界、社交世界、心理世界) 顺应” (杨平, 2001:21) 。

动态顺应则是顺应论的核心。“语言使用或选择过程中的动态性与时间、语境和语言结构密不可分, 并最终促成意义动态生成” (Versehueren, 2000:147—151) 。

2.2 文化语境

语境则是指语言的使用环境, 一般分为两层, 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内部语境指一定的言语片段和一定的上下文的关系, 外部语境指存在于言语片段之外的语言的社会环境 (《现代汉语词典》, 2005:1665) 。刘宓庆先生也描述过语境意义。他说:“任何词语、语句和语段都必须处在特定的词语联立关系即上下文 (context或the frame of words) 中, 又受到特定的、大于上下文、扩及相关的社会交际情景即广义的语境调节。因此语境是意义的基本参照系。孤立的词语的意义必然是游移不定的。” (刘宓庆, 2005:45)

而对于英汉习语翻译, 由于习语的文化性, 语境则更是进行翻译的必要参照。翻译英汉习语需要考虑句子的言语片段, 更要了解句子之外的社会环境, 即文化语境, 依托语境为参照, 做到翻译的顺应, 使听者得其言, 知其意。如汉语习语:“说曹操, 曹操到。”不考虑它的文化语境, 不进行语境顺应调整直接翻译的话, 则是:When we talk about Caocao, Caocao comes.对这一翻译, 听众恐怕并不能体会该句汉语的真正精髓, 不知Caocao是何人何物。同样, 在英语习语中一典型例句:“It rains cats and dogs.”如不进行适当的调整, 直译为:“下猫猫狗狗了。”恐怕这样的信息是汉语听众所无法接受的。

3. 习语翻译的语境动态顺应指导策略

英汉习语作为文化中的重要部分, 常常出现在交际过程中。习语有着很强的文化特征和语境意义, 要对其进行翻译, 需要认真对待, 慎重处理。汉语的习语多来自历史典故、中国本国的宗教信仰等, 而英语习语多出自古希腊罗马的神话传说和《圣经》中的故事等。因此在翻译时, 我们不仅要译出源语习语的形象、意义, 而且必须考虑习语承载的民族特色, 以及它们的地域色彩。所以在进行英汉习语翻译时考虑文化语境, 做到语境的动态顺应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我们将就具体例子进行分析。

“人山人海”怎么翻译更好些呢?如果我们不考虑文化语境, 直接采用直译的方法则是: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这样的中国式英语讲给英语听众, 恐怕他们是理解不了词本身所要传达的“人数众多”的意思的。因此, 根据语境顺应翻译为“There is a large crowd of people.”就确实传达出汉语要表达的意义了。

再如, 老百姓茶余饭后总爱东家长西家短的聊天, 聊到最后总不忘加一句话感叹:“这真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啊。”这句话如果翻译成:“Every family has a difficult scripts to read.”这依然是难以表达汉语真实的感叹意思。在英语文化中, 有类似的句子可以用来与之对应, 可以翻译成:“Many families have skeletons in the closet.”意思是很多家庭的衣橱里都有骨骸, skeleton用来表示家里的烦心事。或者还可以翻译成:“Every family has its own source of shame.”意思就是说每个家庭都有他们的问题。这样的翻译听起来就明白多了。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也是我们中国人非常熟悉的习语, 一般用在宴会结束时。有一个翻译版本是这样的:There are no feasts in the world which do not break up at last.这在英语中是不太容易被理解的, 也很难体会其中的不舍之情。在英语中有这样一句习语, 用在这里也许更符合翻译的语境性, 以达到动态顺应的效果:All good things come to an end.意思是说所有的好事情都有结束的时候。这样, 在合适的语境中, 听众自然可以充分理解说话者想传达的意思。

汉语有些习语是与中国的宗教有关的, 如:“平时不烧香, 临时抱佛脚。”烧香、佛都是中国佛教中的术语, 在中国的文化语境中人人都能理解它的意思。但是在翻译成英语时, 就必须考虑英语的文化语境, 在英语中, 人们是不太理解烧香拜佛是怎么回事的, 尽管很多外国人到中国旅游时看见过烧香拜佛的事情。因此在这个汉语习语的翻译中, 如果翻译成:“Whentimes are easy, we do not burn the incense, but when the troublecomes, we embrace the feet of the Buddha.”外国人听上去可能并不能完全明白其中的涵义。考虑到人们使用这句汉语习语的语境, 一般是指学生平时不认真学习, 到了考试前夕开始着急, 于是便用这句话来说教学生。因此可翻译为:If you study hard every day, exams will not seem overwhelming. (如果平时用功, 那么你考试的时候就不会有压力。) 这样就容易理解了。就翻译本身而言, 原文的意义是不提倡随意增减的, 否则就会被认为是不忠实的表现。但文本的意义常常并不是一目了然、直截了当的, 它有其自身的隐显问题。有些意义对于原文读者是不言而喻的, 不需要做附加说明, 因而常常隐藏在文本的字里行间, 隐藏在文本文字背面的文化语境里。

在英语习语中也有与佛有关的句子, 不过此佛非彼佛。西方很多国家, 特别是英美, 大多数人信奉基督教, 所以基督教中的主神经常出现在英语的习语中, 如: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这里有一则与西方宗教有关的习语:As poor as the church mouse。西方教堂是很普遍的, 中国现在也不少了, 但毕竟是从西方引进的, 因此在翻译这句习语时, “像教堂的老鼠一样穷”是不太适合的, 可能不了解的汉语听众还会困惑, 为什么教堂的老鼠就是穷的?因此, 相应地进行翻译的调整, 译为“一贫如洗”更好一些。

英语成语:“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也可以根据语境考虑采用变通的翻译。如以运动员为主要听众, 可译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而对工匠来讲, 翻译为“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则更合适一些。

有一句英语习语是广为人知的:When in Rome, do as the Romans do.虽然在现在信息交流如此迅速的环境下, 将此习语直接翻译成“在罗马, 就按着罗马人的方式做”也是可以被汉语读者理解的, 但是在汉语的语境中, 翻译成“入乡随俗”更合适一些, 更符合汉语理解的方式。

4. 结语

作为各国文化的一个缩影, 习语翻译是比较困难的, 译者不仅要清楚习语的表面意思, 而且要考虑其内在涵义。在翻译习语时充分考虑习语所处的语境及译语的语境, 有利于翻译出可理解、可接受的习语。这需要译者在平时生活中对知识、对文化的不断积累。

语言可译, 习语亦如此。英汉两种语言各有其丰富的表现形式, 互译时从文化角度出发, 采用语境顺应策略进行动态调整, 能帮助译者更好地理解源语习语, 也能更好地找到将源语习语翻译为目的语习语的方法, 从而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宓庆.新编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5.

[2]沈苏儒.论信达雅——严复翻译理论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8.

[3]杨平.关联——顺应模式[J].外国语, 2001, (6) :21-28.

[4]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 (第五版)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

上一篇:有感情朗读的指导下一篇:财务审计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