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情朗读的指导(共8篇)
有感情朗读的指导 篇1
“有感情朗读”是语文教学的常用方式, 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教学时, 教师花在“有感情朗读”上的指导时间不可谓不多, 但从效果来看, 学生朗读很多时候或无动于衷, 少有感情;或以声挤情, 矫情做作。究其原因, 主要有三:一是学生对朗读内容的理解与把握还不很充分, 就被要求“有感情”;二是对学生朗读个性、差异尊重不够, 要求过于整齐划一;三是评价缺位或针对性不强。下面笔者就这三个问题, 谈谈“有感情朗读”的指导策略。
一、走进文本, 走近作者
文本是作者情动而辞发的产物, 是作者情感世界的具体表现。阅读是读者凭借文字由外而内与作者对话的过程。要让学生读出感情, 就要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 与作者对话, 走进文本, 走近作者。
1. 沉潜文字, 体会情感
“有感情朗读”简单地讲, 就是通过声音把作者的情感外化出来。文字是作者情感的具体承载物。学生只有走进字里行间, 弄清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而不那样写, 明白作者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情感, 朗读才能做到以情带声、心声和谐相通。新版课标指出:“有感情朗读”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 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 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 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
教学《落花生》第一自然段, 教师为了指导学生读出收获的喜悦之情, 这样引导学生潜心会文、体会情感:
师:还是第一自然段。老师想请大家再读读, 读着读着, 哪个标点符号, 哪个词, 突然跳进了你眼睛里了?
生:跳进我眼睛里的是那个“居然”。我觉得收获应该是很平常的事情, 为什么要用“居然”这个词呢?
师:收获了, 他的家人事先想到还是没有想到?
生:没想到。
师:没想到, 所以用“居然”。为什么就没想到呢?别着急回答, 看你们能不能联系上下文找找答案。
生:因为几个月就收获了。
师:这个时间比他们想的——
生:要短。
师:还有别的原因吗?看看母亲说的话, 你能发现原因吗?
生:因为它本身是荒地。
生:这是我们姐弟几个第一次种花生。
师:又是荒地, 又是第一次种, 没经验, 结果种出来了。意外不意外?
生:意外。
师:心情如何?
生:高兴。
师:意外的高兴用个词叫什么?
生:激动。
生:喜出望外。
师:瞧, 他说的词多好, 喜出望外。那是惊喜啊!就让我们带着收获之后的惊喜来读读这段话。 (生齐读)
教师注重学法指导,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紧扣词语, 发现作者喜悦的原因。再让学生说出表达“意外的高兴”的词语, 既丰富了学生的词汇, 又唤醒了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此时, 学生真正走进了文字, 体会到了质朴的文字背后蕴藏着的丰富情感。最后的有感情朗读也就水到渠成了。
2. 联系生活, 移情体验
由于受知识积累、生活阅历等限制, 学生对文本描述的情境大多缺乏感性认识。如果学生还未对朗读内容有较为深切的体认, 要学生读出某种感情, 只能是教师的一厢情愿。学生只好以声挤情, “为赋新词强说愁”。而文本描述的情境一旦与学生的生活产生交集、链接成功, 学生的朗读就会进入心共通、感同身受的境界, 情感自然会像山泉一样涓涓而出。教学《笋芽儿》时, 开始学生读不好“春雨姑娘”温柔亲切与“雷公公”粗重急切的情感之别。接着, 教师这样引导: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 哪些时候也可以用上“呼唤”这个词呢?
生:早晨, 妈妈轻轻地呼唤我起床。
师:妈妈轻轻的、温柔的呼唤里包含着一份深深的爱。
生:心爱的小狗不见了, 我到处呼唤它。
师:是怎样呼唤的?
生:着急地呼唤。
师:把“着急”这个词用到你刚才说的话里。
生:心爱的小狗不见了, 我到处着急地呼唤它。
师:同样是“呼唤”, 表达的却是不同的心情。小朋友自己练一练, 春雨姑娘和雷公公又是怎样“呼唤”笋芽儿的呢?
学生练读, 他们读出了两种不同的“呼唤”。
因为唤醒了学生“妈妈呼唤我起床”与“呼唤失踪小狗”的情感体验, 学生朗读时就会把这两种不同的情感分别迁移到“春雨姑娘”与“雷公公”身上。“有感情朗读”一下子从原来的“山重水复疑无路”转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天地, 学生读出了情, 读出了味。
3. 展开想象, 丰富情感
这里的想象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学生根据作者对具体对象的描写展开想象, 产生或如见其物、或如见其人、或如闻其声、或如入其境的效果。另一种是利用文本的空隙进行补白想象。教学《最后一头战象》, 教师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嘎羧对象鞍的深厚感情, 是这样一步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
师:谁来说说“重披象鞍”这部分内容哪儿令你感动?
生:“没想到, 嘎羧见了, 一下子安静下来, 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 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 眼睛里泪光闪闪, 像是见到了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师: (投影出示该句) 我们一起看, 嘎羧与象鞍分别多久了?
生:26年。
师:26年再一次相见, 文中用到了一个词语, 那就是——
生:久别重逢。
师:让嘎羧念念不忘的这位老朋友什么样呢?课文第几自然段向我们作了介绍?
生:第九自然段。
师:让我们都来默读一下这个段落。让我们和嘎羧一起来看看这位朋友吧。 (生默读) 老朋友就在眼前, 嘎羧看到了什么?又闻到了什么?想象着这样的情景, 这段话又该怎样读呢?自己试着读一读。
(生读)
师:同学们, 此时的嘎羧, 是泪光闪闪, 它会想——
生:老朋友, 终于见到你了。
师:它还会想——
生:没想到过了26年, 还是这个样子, 仿佛回到了当年的战场, 见到了战友。
师:是啊, 它忘不了战场, 忘不了战友, 忘不了那光辉的战斗岁月啊, 带着这样的情感, 这段话又该怎样读呢?谁再来读?
(指名读第九自然段)
师:你已经走进了嘎羧的内心。
上述片段, 教师分两次让学生展开想象:先让学生抓住嘎羧的“所见所闻”想象象鞍的样子与气味, 读出一个活生生的、立体的、有深厚历史感的象鞍;再让学生根据嘎羧的神态——“泪光闪闪”想象其内心世界, 读出嘎羧26年后见到自己英勇杀敌的凭证——象鞍时一刹那间的百感交集。这样的引导过程充分、细腻、到位, 学生的情感在想象中一点一点充实丰满起来, “读出感情”就成了再自然不过的事了。
4. 拓展资料, 激发情感
教学时适时适度地拓展一些资料 (文字音像) , 对催化学生情感、读出感情无疑会有促进作用。《青山处处埋忠骨》由于反映的时代、事件、主题与学生生活的疏离, 要学生读出感情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读出主席的失子之痛, 教师补充了下面的资料:
1929年8月, 堂妹毛泽建在湖南衡山县英勇就义。
1930年11月, 妻子杨开慧在浏阳门外的识字岭被枪杀, 时年29岁。
1935年4月, 小弟毛泽覃, 为掩护战友英勇牺牲, 时年29岁。
1943年9月, 大弟毛泽民在乌鲁木齐被害, 时年47岁。
1946年8月, 侄儿毛楚雄被国民党活埋处死, 就义时年仅19岁。
1950年11月, 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光荣牺牲, 年仅28岁。
听着键盘“嗒嗒嗒”的敲击声, 看着一行行红色字在屏幕上出现, 学生的心一下子揪紧了:主席竟然有那么多的亲人离开了他!学生再读“从收到这封电报起, 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 只是一支又一支地吸着烟。‘岸英!岸英!’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 情不自禁地喃喃着。主席仰起头望着天花板, 强忍着心中的悲痛, 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这些语句时, 感情不再像原先那样苍白, 而是有了相应的厚度。一些学生甚至无比悲伤了。
二、尊重个性, 尊重差异
“有感情朗读”要尊重学生的个性, 尊重学生的差异, 主要基于两个原因:一是文本解读的多元性;二是学生个体知识积累、生活阅历、兴趣爱好等方面的不同。
很多文本学生有自己的独特体验, 朗读时就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声音读出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情感。“我的朗读我做主”, 而不是别人怎么读我也要怎么读。如学生对《孔明智退司马懿》中的语句“孔明传令:将旌旗尽皆隐匿;诸军各守城铺, 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语者, 斩之。大开四门, 每一门用二十军士, 扮作百姓, 洒扫街道。如魏兵到时, 不可擅动, 吾自有计”有多种感悟:孔明的传令是“严肃”“果断”“胸有成竹”“镇定自若”的等等。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悟朗读, 他们读得有滋有味、入情入境。这样的课堂, 真正体现了“以生为本”的理念。
这里的“差异”既指对同一内容允许读出不同感情, 还指对不同学生有不同要求。课标对朗读这样指出:第一学段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学段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学段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根据课标要求, 我们可以将“有感情朗读”进行细化:第一学段能“表达一定情感”;第二学段能“抑扬顿挫”;第三学段能“声情并茂”。对于同一学段的不同学生, 也可以有差异。如对于同样是第二学段的学生, 有的要读得“抑扬顿挫”, 有的只要达到“能表达一定情感”就行了。
三、注重评价, 以评促读
“有感情朗读”的评价可以从两个维度来进行:一是从“情感”维度来评价。如学生有声有色地读完描写“草地变化”的语句, 教师可以这样评价:“听了你的朗读, 大家仿佛看到了草地的变化, 太神奇了!”学生很投入地读完描写大地震悲惨景象的语句, 可以这样夸赞:“你的朗读, 让我们感受到了大地震的恐怖!”也可以这样提示:“你读得很流利, 但还没有读出梦寐以求的感觉。愿望再强烈点!”另一维度就是把技巧点拨和感情点染糅为一体。如教学《中彩那天》, 学生读完“我梦寐以求的是能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后, 教师这样评价:“强调了‘自己’, 愿望强烈多了, 谁还想读?”“强调了‘梦寐以求’, 好!这可是父亲朝思暮想、梦寐以求的车呀!来, 一起读!”又如学生读完“到了秋季, 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 有红的、白的、紫的、青的、暗红的、淡绿的, 五光十色, 美丽极了”后, 教师这样提醒:“如果把‘五光十色’与‘美丽极了’连得快些, 景色就更美了。自己再试试。”这些评价糅技巧指导和情感点染于一体, 对促进学生的“有感情朗读”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评价时, 对于技巧的点拨, 每次抓住一点即可, 或突出某词, 或关注停连, 或强调语气等等, 切不可面面俱到、贪多而让学生无所适从。新版课标特别指出:评价“有感情地朗读”要以对内容的理解与把握为基础, 要防止矫情造作。所以, 评价时不能就技巧而技巧、就感情而感情。
为了让学生读出感情, 必要时教师需要范读。范读直观可感, 易于学生揣摩学习, 低年级尤其需要。总之, 教师如果能有效引领学生走进文本, 走近作者, 又能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并及时评价、范读, 学生就不难把课文读得“有感情”了。
(浙江省宁海县教研室315600)
有感情朗读的指导 篇2
常海梅
我永远也忘不了在东方红小学培训的那一周,因为在那里,我被老师们一句句有声有色的朗读感染了,陶醉了;那一刻,我恍然大悟:原来读好课文是如此的重要,那一刻,我发誓,我一定要努力,至少要让自己的孩子、学生,读书要有感情,要读出抑扬顿挫感,读出轻重缓急。大纲还规定:“从一年级开始就应该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培养朗读的兴趣。”为此,我做了如下努力:
一、打铁还得自身硬
每上一课之前,我都事先打开光盘,听几遍录音朗读,以提高自身素质。
二、让学生读正确,读流利
叶圣陶先生说: “阅读教学总得读”。张田若先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由此可见,朗读在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一篇文章要想让学生读得正确、流利,就实属不易,更不要说声情并茂了,因此我把读正确,读流利,当作硬任务,它是“保底工程”,要求人人必须做到。为了确保每个学生都达到正确、流利,我是严字当头,要求学生朗读必须做到:用普通话进行朗读,发音清楚响亮,不读错字,不漏字,不添字,不改字,不唱读,不重复朗读字句。每一节课,我都逐段逐句的过,一字也不许学生错,就连标点符号也不放过,逗号和句号要读出区别来,感叹号和问号要读出不同来,必要时不仅反复做示范,而且还领读。课堂上我尽量给每个学生都提供朗读的机会,让他们在读书的时候语速要略慢一些,多读几遍。只有坚持不懈,才能为学生今后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打好基础。
三、“形式多样”是朗读的兴奋剂
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朗读形式的多样化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读准、读好课文,还能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朗读可采取以下形式:
1、领读,教师或读得好的学生带领学生读。
2、指名读,由教师指一名学生朗读。
3、范读,由教师示范朗读。对学生起示范、帮助作用。
4、分组赛读,激发兴趣。学生的好胜心比较强,利用分组竞赛形式进行朗读比赛,既加深了印象,巩固了所学知识,还能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5、齐读,让全班学生一起朗读。
四、“读后评议”是朗读的良方
学生朗读完后,教师要及时发现他们的不足,进行点拔,给予鼓励,并提出更高的要求,引导他们逐渐掌握朗读的规律,学会朗读的基本方法。要让学生知道,朗读的好坏不是单纯的语言技巧问题,同时经过自己刻苦的反复实践,才能真正掌握好。
五、教给学生一些必要的朗读技巧
关于朗读技巧(如重音、速度、语调等),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很不容易理解的,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循循善诱的逐步引导。
1、加强标点符号的指导。
在一篇文章中,标点符号可以帮助确定停顿和语调,各种标点符号都有自已一定的语气、语调,要教会学生掌握这些技巧。在低年级教学时,首先就要向学生讲清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及自然段间停顿时间的长短,并要结合课文内容的理解掌握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的不同读法。如《2008,北京!》一课要注重感叹号的读法;《识字3》一课要侧重疑问语气的读法;《送给盲婆婆的蝈蝈》一课要侧重逗号、句号的读法。
2、强化词语、句子间的停顿
低年级学生在朗读时常常爱一字一拍拖腔拉调地唱读,这是由于低年级学生注意分配能力差,他们识字不多,朗读时把注意力集中在读准字音上,而忽略词与词的联系,忽略句子意思的表达。教师在教学时就要着重注意这方面的指导。在指导学生朗读过程中可在适当的时候由教师有目的性的示范朗读,让学生照着教师的样子多练习,跟着老师读课文。变换多种朗读的形式,一个学生读,大家评议;学生比赛读;跟老师比赛读;小组内读一读,组员评议等多中灵活多变的形式以调动学生读好课文,多读课文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反复的练习中培养语感,加强训练,逐步学会一些断词、断句的技巧、方法。
3、把握好语调、语速的变化。
学生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能理解课文表达的意思却不能恰如其分地用语言表达出来,因此应教给学生一些朗读技巧,使学生知道停顿、轻重、语气等在朗读中要如何随着表达的需要而变化,从而提高朗读的表现力,培养学生朗读的兴趣。一般情况下,描写突然发生变化、着急、遇到危险情况的句子,常读得快些、急促些;表现高兴、兴奋、赞美的句子,读时音调略高;描写优美景色的句子,要读得语气舒缓,柔和,美一点;表示悲痛、沮丧的语句可读得低沉些、缓慢些。到底具体怎么读应结合具体的课文内容去把握,如《夕阳真美》一课是一篇优美得描写夕阳西下时美丽景色的课文,在朗读时语气就应柔和,舒缓些,读出美美的感觉。再如《狼和小羊》一课中,狼的角色性格是凶狠、蛮横、不讲道理的,在朗读狼说的话时就要读出凶狠,霸道的语气,语调要低沉些;而小羊的角色性格是温和的,在朗读小羊说的话时语气就应柔和些。
六、引导学生进行想象,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
低年级学生对达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这个目的难度并不高,但要读出课文中的感情就不是件很容易的事了。因此,要引导学生去感受,让他们进入“角色”,获得自己的情感体验。低年级学生善于形象思维,利用挂图、插图、多媒体课件或联系感性经验,使课文的图景、情节在头脑中映现出来,能很好地激发情感。我们可以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
1、利用图画来激发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对抽象的文字的理解,需要以直观形象来辅助。比如在教学《美丽的丹顶鹤》一课时,教师便可以给学生出示各种姿态的丹顶鹤的图片,结合图片这种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丹顶鹤这种动物,理解课文中对丹顶鹤的描写,通过形象生动的图片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美丽可爱的丹顶鹤,产生对丹顶鹤喜爱的感情,以读出、悟出课文中的感情。
2、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感情。
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对促进学生理解课文以朗读出课文中的感情有很大的帮助。比如《云房子》这篇课文是一篇描写雨后天晴时天空美丽景色的文章。在教学时可以结合课文让孩子欣赏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有关动画课件,让孩子直观地看到美丽的“云房子”是什么样的,从而可以有感情地去朗读这篇课文。
3、结合表演形式,以演促读。
我在教学中发现小学生好动、爱表演,在表演时能全身心投入,这时他们的想象力最丰富,对课文内容和所表达的感情能用心体会。因此,边演边读,就成了低年级学生喜闻乐见的好方法。比如在教学《小鹰学飞》这篇课文时,教师便可引导学生去扮演老鹰及小鹰,结合课文加上自己的动作,边演边读,以演促读,还可为孩子佩带老鹰、小鹰的相关头饰,孩子会在表演中对朗读产生浓厚的兴趣。
如何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篇3
一、品味语言——感悟深深地情
先看一个案例:
一位教师教学《尊严》,指导学生朗读哈默与镇长杰克逊大叔的对话部分。
(原文)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说:"先生,那我不能吃你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事物!"
师:我们应该怎样读哈默的话呢?
生:我们应该大声读,表示他很坚决。
师:说得好,我们就大声来读这段话吧。
(学生大声朗读,有的学生甚至叫起来。)
师:(似乎还不满意)语气还是不够坚定,注意到句末的感叹号了吗?语气再加重一些。
生:更加声嘶力竭的读起来……
其实,理解与朗读是相互依存的。脱离语言的理解感悟,一味强调外在形式的朗读,无法触动学生的情感,无法打动学生的心灵。只有指导学生认真理解、品味语言,才能真正感悟到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如上面的案例,可以从品味年轻人的神态入手,抓住语言的关键点,引发学生对文本的深入思考。下面的引导方式可供参考——
"年轻人的目光为什么顿时灰暗了?他心里会想什么?"
"你注意到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这个细节了吗?从这个细节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通过品味语言,学生深切感受到,年轻的哈默是在极度饥饿,非常渴望食物的情况下,拒绝镇长的施舍的。从这些细致的描述中,充分感受到年轻人"廉者不受嗟来之食"的尊严,那种油然而生的敬意,自然会在朗读中真切的表达出来。
2、联系语境——撩拨款款的情
语境及语言环境,相同的词语就在不同的语境中会有不同的表达效果。
例如"高傲"一次是指极其骄傲,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而丰子恺先生的文章《白鹅》,以"高傲"统领全篇。第一段"好一个高傲的动物!"分明饱含着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这篇文章中,作者还多出运用反语来表达感情。如,用"我们的鹅老爷""不胜其烦""架子十足"等似乎还有贬义的词语表现鹅的个性,表达了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因此,在朗读教学中,教师必须注意引导学生,联系具体语境,体会词句表达的情感。《白鹅》一课幽默风趣的语言,煞有介事的渲染,好似嗔怪却流露着亲昵,充满了爱意。这些真切的情感的表达是建立在语言坏镜中的。如果脱离了语言环境,词语自然失去了生命,朗读自然也就消失了色彩。
又如,在指导《鸟的天堂》"这美丽的南国的树"一句时,有的教师只让学生读这一句话,学生看似读的不错,但不一定真正理解甚至没有读进去。因为这是语境的朗读,容易是完整的语言支离破碎,语感的培养也会受到抑制。作者巴金先生之所以发出这样的赞叹,是基于看到这株奇特美丽的榕树,看到榕树勃勃的生命力,情不自禁的感叹大自然的神奇美丽和南国的美不胜收。在指导朗读时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来读,"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仿佛把它全部生命力展现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教师可问:这段话写出了榕树怎样的特点?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学生通过体会词句,头脑中浮现出文字所描绘的画面,作者是由眼中之景到心中之爱。如果再让学生读这段话,他们会把那种兴奋以及对榕树、南国的爱表达的更加真切。
3、渲染情境——洋溢浓浓的情
所谓情境即"情景;境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满于海。"朗读教学中,依据文本内容,利用多种手段适当渲染,恰当烘托,为学生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氛围,为学生带来情感上的共鸣。因此,创设情境对于有感情朗读具有得天独厚、举足轻重的作用。创设情境主要有以下方式。
3.1 突出形象,展现画面
从视觉角度,利用图片、投影等方式,为学生展现与课文情境相关的画面,是情景渲染最直观、最有效的方法。
例如在指导有感情的朗读《长城》一课时,可运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现万里长城的壮观画面。当那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长城,傲然屹立在眼前时,学生定然会被长城的雄伟气魄所震撼。朗读中,自然会有无限的自豪表达内心由衷的赞美,深情的朗读和形象的画面融会在一起,相映声色,相得益彰。
3.2 借助音响,激发想象
文学的意境与音乐的情境是相同的。优美的音乐,奇妙的音响,往往会唤起对美好情境的向往,伴着奇妙的音乐,走进文字描绘的情境,充分激发学生对美好意境的想象,是渲染情境,触动朗读情感的有效手段。
《乡下人家》一课,每一幅画面都是一首迷人的乡间小曲。当夕阳西下月亮升起,纺织娘轻唱的时候,舒缓的《小夜曲》悄然飘起,在这美妙的乐曲的旋律中,学生们仿佛看到了乡间迷人的月夜,仿佛嗅到乡下人家独特、诱人的气息。这样的情境中,学生的情感自然与文字融为一体,与飘渺的月色融为一体,深情的朗读更会带给他们无尽的想象。
3.3语言描绘,扣动心灵
教师适时运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进行恰当的描绘,在朗读教学中,往往会起到推波助澜,画龙点睛的作用。
于永正老师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是这样描绘无法用音像再现的人间仙境的——"书上这样说的,海上有三座神山,其中一座叫蓬莱,还有一座方丈、还有一座叫瀛洲,神话传说中说的,海上三座神仙住的山,其中一座叫蓬莱。瑶台你懂了吗?就是山上的建筑,神仙住的地方……
形象的画面,美妙的音乐,生动的语言三者适当结合,更有助于激发学生情感,让学生浓浓的情感在文本的字里行间自然洋溢。
指导有方法朗读有感情 篇4
一、认清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情感既是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 又是语文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手段, 因此, 认清其重要作用, 对语文教学有着重要意义。
1.情感是经久不衰的动力因素。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以及由知识向智能的转化, 无不借助于情感因素来实现。有一位教育理论专家说过这样一句话:“未经过人的积极情感强化加温的知识, 由于它不能拨动人的心弦, 很快就会被遗忘。”这充分说明了情感教学的重要性。
2.情感是“文”“道”辩证统一的桥梁。语文学科最大的特点是语言文字训练与思想品德教育的辩证统一, 即“披文入情→缘情悟理”。而完成这一程序, 又必须以情感为媒介。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孩子的心不应是真理的冷库, 我竭力要防止的最大恶习就是冷漠、缺乏热情。儿时内心冷若冰霜, 来日必成凡夫俗子。”可见, 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都以情感为先驱, 与情感有密切关系。
3.情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点保证。教学活动应该是认识、情感、意志三种心理活动的有机统一, 它们之间不能截然分开, 而应水乳交融, 相互渗透。
二、指导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具体方法
1.范读激情。教师的范读具有极大的感召力, 是调动学生情感的有效方法。要达到这一目的, 教师的范读须做到两点:一要进入“身临其境”的境界, 即要有“我是作者”“我就是课文中的人物”这种心理;二要运用表情、眼神、动作等非语言行为。信息论观点认为:信息的总效果=7%文字+38%音调+55%的面部表情。可见非语言行为有多么重要。
2.音乐渲染。音乐与文学有着不解之缘。音乐以特有的旋律和节奏塑造艺术形象, 把人们带入特有的意境中, 唤起人们的感情。如果音乐语言和文学语言结合在一起, 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指导朗读时, 完全可以借助音乐的感染力来引发学生的情感。如, 教学《二泉映月》一文时, 就可以播放阿炳的名曲《二泉映月》的录音, 让学生顺着乐曲想象其绝妙的意境, 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之情, 唤起学生的情感, 然后带着激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生活回忆。某篇课文投合了学生的审美要求, 学生便会产生“喜爱”之情, 而要从感情上达到“共鸣”, 则需要深刻理解课文内容, 不仅在头脑中再现课文描绘的情景, 而且还要与自己经历过、体验过的现实生活进行联系、比较, 用“生活素材”来“丰富“”补充”课文中的形象。
4.语言描绘。语言描绘即教师用语言对课文中有关情景进行具体描述, 让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描述语言可以是再现画面模拟性的, 如《渔歌子》这首词有色有形、有动有静, 简直是一幅赏心悦目的风景画。
有感情朗读的指导 篇5
关键词:小学生 语文 阅读 教学
根据课文内容指导学生对重点段落、句子、词语有感情地朗读。那么教师如何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走进文中,入情入境,有感情地朗读?我认为因该做到如下几点:
第一,创设情境,诱发孩子高涨的朗读热情
陶行知先生也说“学生有了兴趣,就会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教学过程是一个认知的过程,而认知过程中必须有良好情感的参与。我们说:没有情境的教学如同一杯清淡的白开水,学生是品不出味儿来的。因此,在朗读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情境,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朗读,这样二、巧用示范,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二、可以老师示范,让学生听,也可以请朗读能力强的学生读,让其他学生模仿。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语感还没有成熟,而且模仿能力很强。教师激情的朗读是引导孩子们进入语文情感世界的一条捷径。怎么用示范?一是老师示范在难点上,在关键处,在美文中;二是尽量让学生来示范,老师“示范”多了,就会喧宾夺主,占据课堂宝贵的时间。正如于永正老师说的:指导低年级孩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倘若老师只是从道理上讲应怀着什么感情读,哪个字读重音,哪里应该读得快,哪里应该读得慢……是不够的,而且,“强加”的东西只能是“外在”的。俗话说:说十遍不如做一遍。教师范读一下要现实的多,有效的多。
第三、多形式练,促进孩子感情朗读的快速成长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朗读教学更是如此,要想学生都能有感情的朗读,多练习,多种形式的读是关键。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学生的朗读水平才能得到不断的提高。
在教学中,应由教师的指令性转为学生的选择性,让学生自己选择自己所喜欢的,进行多种形式感情朗读,如比赛读、分角色读、边演边读、配乐读、师生共读、读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段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等,使每一个学生想读、能读、爱读,读出美、读出情趣、读出感情。学生主体了,积极性也就高了。
常见的方法有:
一、单元整体教学法
单元整体教学法是以教材自身编排的单元内容为整体,通盘考虑这一组课文的教学。强调突出每种课型(讲读课、阅读课、独立阅读课和基础训练)的特点和作用,使学生把在讲读课中获得的读写知识,运用到阅读课和独立阅读课中去,使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得以切实提高。
二、变序教学法
这种教法不是按教材内容结构的先后顺序进行讲解和分析,而是采用“切入式”、“逆推式”(倒置法)等变序形式教学。其特点是单刀直入、直奔文章的中心,克服平均使用力量的弊端。这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有利于节省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三、情境教学法
它是遵循“反映论”的原理,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具体生动的情境,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其分类有:
1.实体情境--即教师充分利用实物指导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受和理解。此法尤其适用于中低年级语文教材中常识性课文的教学,如教材中涉及的山川日月、花鸟鱼虫等教学内容。如有条件,可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体验认识,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激发情趣。
2.模拟情境--教师根据讲解的需要,可运用电教手段,如放幻灯和录音带,使学生获得形、声、色的直观感觉;或出示相关的摄影、图画,再现教材中的情境;或根据课文内容,师生分角色进行表演,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样,能化静为动、化远为近、化抽象为具体,寓教于趣,寓教于乐,提高教学效果。
3.语感情境--指教师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培养学生正确敏锐的语感能力,激发学生的思维和联想,体会其情境。这里所说的;“语感”,是指对语言的内容、感情和表现方法等的感悟。语感越强,对作品的艺术形象感受越深,也就越能体味作者的情感。
四、学导式教学法
这种教法的特点是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上,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提高独立阅读的能力。其教学基本结构是“自学--解疑--精讲--演练”。让学生在读读、议议、讲讲、练练的学习实践中学懂课文内容,并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自学”包括课前预习和课内自学;“解疑”包括提出问题、互相探讨、教师辅导;“精讲”包括对重点教学内容的分析讲解和示范;“演练”包括课堂复习、作业练习或实际操作训练。以上四个环节之间紧密联系,相辅相成,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结构。有人将它称之为“四步阅读指导法”,即“设疑初练--划批细读--议思研读--作练熟读”;也有人称之为“四步自读法”,即“初读、细读、精读、评读”。
总之,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教师要重视平时的课堂教学的中指导,同时要求学生养成有感情朗读的好习惯。
如何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篇6
一、教师范读引路
朗读是语文学习最重要的事,但朗读训练绝不像小和尚念经那样有口无心。朗读是让学生在读中揣摩文本的情感,再把揣摩感悟到的情感,贯穿在有声有色的朗读中。那么在学生的朗读达不到老师提出的标准时,老师该怎么办?鉴于小学生善于模仿的天性,老师要抓住时机,亲自露上一手。让老师用充满激情的范读打动学生的心,用情感激活学生的情感,用激情感染学生的激情。在老师“一‘声’作‘则’”的带动下,学生就能辨析自己与老师的语音、语调和情感上的差异,从中体会正确与偏颇,语感也就出来了。如在教学《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中有一段关于雷利父亲灵柩的描写,教师用课件打出当时的情景,配以低沉、悲伤的哀乐,用低沉、伤心的语气,辅以适当的表情朗读,让学生深深体会到雷利失去父亲的悲痛,了解到雷利的父亲是个出色的维和战士,从而受到启发,当然也就能读好这一段文字了。这时老师的范读,好比教练指导运动员投球、跳高做的示范动作,具有更现实、更直接的指导作用。
二、创设情境激趣
陶行知先生说:“学生有了兴趣,就会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是的,朗读训练,尤其是感情朗读训练,必须想方设法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没有情境的教学如同一杯清淡的白开水,学生是品不出味儿来的。因此,在朗读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情境,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朗读,这样学生才会入情入境,读出味来。
小学生的活动往往要靠一定的诱因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师针对学生这一特点,善于创设情境,就能让学生主动参与朗读。如《第一场雪》中关于雪后美景的一段,教师利用课件展示雪后大地银装素裹,那亮晶晶、沉甸甸的银条,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五光十色的玉米儿,那雪地上打雪战、堆雪人的欢畅,会激发学生对雪后美景的热爱,激起对朗读的兴趣。
三、多种形式练读
我们可以采用这些朗读形式:1.个人读:包括指名读、自由读、轮读、接续读、赛读等形式。指名读是检查学生朗读的主要方法,指名好的同学读还可以起到示范的作用;自由读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朗读的机会,也利于边读边思考;赛读则充分利用学生好胜心强、表现欲强的特点,激励他们不断进步。2.齐读:有利于训练学生读正确、解决读音、自然停顿和语调的问题,调整个别学生的朗读速度。3.伴读:让学生跟着教师小声读,或由读得好的同学带着读得不好的同学读,对朗读能力差的同学非常有益。4.分角色读:这种朗读的形式活泼,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从课文内容来看:难句、难段要范读,使学生从范读中学到方法;重点句段要指名读,从读中归纳句意;含义深刻的句子要深读,体会句子暗含的意思;课间预习要自由读,给学生自主的空间;景物描写要品读,体会景物描写对中心的衬托作用;古诗要反复读,从中再生情景、理解诗义、背诵古诗;文道相融的句子要研读,让学生受到教育和熏陶。
四、提倡个性化朗读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朗读也如此。可能不同经历的学生读出来的感情不一样。因此,教师应尊重学生个性化的朗读(只要是真心地读、带着真情读即可)。如《凡卡》一课,当我让学生读读自己认为读得最好的句子时,我班的一位孤儿读“我没爹没娘,只有您一个亲人”这句时声音哽咽、表情悲伤。我想,这位学生是与作者产生了共鸣,已经在朗读中超越了文本。这在朗读中是十分可喜的事。
五、重点段落,着重朗读
课文的重点段中,有些词语很准确,有些句子含义很深刻,对表现中心思想作用较大。指导学生读好这些词语、句段,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如《鸟的天堂》一课,作者在7、8自然段着力描写了大榕树的茂盛及生命力强。用“不可计数”“直垂”“卧”等词语形象地突出树大;用“一簇”“堆”“翠绿”“照耀”等词语显示出榕树强有力的生命力。在朗读这篇课文时,教师就应该在这些段落、这些词句方面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并且让学生边读边想象榕树的样子。这样,学生朗读的效果会更加理想。
如何指导小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篇7
在小学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有关朗读的要求是在保证读的准确性的基础上,要流利并且富有感情地朗读。小学阶段的朗读水平可以说是孩子语文技能培养的根基,然而朗读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阅读教学中朗读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一,朗读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让师生得到最大程度上的互动,而且还能使学生对课文产生深刻的印象,有利于学生的记忆和理解;第二,在学生的朗读过程中, 学生可以将读和思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在用口读的过程中,在头脑中思考文章大意、名言佳句,便于反复地阅读,使学生真正体会到读书的快乐;第三,朗读有利于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感情,让学生不自觉地将自己的感情和文章结合在一起, 提高阅读的形象感和情趣感,将思、读、情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二、对有感情地朗读的指导
⒈诗歌
诗歌的朗读并不能像其他课文一样, 可以在朗读一遍后理解全文的意思。诗歌需要经过反复的朗读才能理解其含义,在反复的朗读过程中要注意确定基调、提出问题、理解诗歌内涵、明了诗歌主旨。对基调的确定是掌握一篇诗 歌的基础,是朗读的基本方向。声调的高低、音高、音长、音色、音强都会影响到基调的确定,比如在《大海的歌》中, 文章意在表达作者对大海的热爱之情, 所以在这篇诗歌中我们要将第一首的“蓝色”重读 ;第二首的第一小节要用轻柔欢快的语调读, 第四小节则相反,应用激烈高昂的语调,读出大海磅礴的气势;第三首应用舒缓轻柔的语气,读出大海的宁静。这样才能深入地体现作者对大海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古诗
古诗是我国古代优秀的文化遗产,蕴涵着古人对文化艺术的追求,所以在古诗的朗读中 我们要赋予节奏感、美感,通过朗读的节奏来表达语言的和谐美,体会诗中赋予的情感,了解诗人的写作意境。那如何教小学生进行朗读呢? 在小学阶段我们要明白朗读的目的,注重朗读时的语调、朗读的语速、朗读时应有的停顿并对文章的情景展开想象,有利于古诗的理解。比如,《早发白帝城》中,在诗的前两句是没有感情的突出变化的,所以在语速上应该比较平缓,而后两句是在表达作者在遇赦时的快乐,所以在朗读的时候可以稍稍加快语速,将欢快的心情表达出来。
3.散文
散文是篇幅少、题材多、形式自由、富有意境的文章体裁。散文的特点是通过各种表现手法来营造一种形散而神 不散的艺术境界。因为散文是作者以自己的观点去感悟世界,所以我们在朗读散文时首先要以作者的视角去看散文、读散文。读散文要注意的是散文朗读的 语调是平缓的,不应该像演讲时那样慷慨激昂,应该用中等的语速,音调要柔和, 对于重音应该用拉长的方式处理。散文相对于诗歌来讲没有严格的韵律, 但是也是具有节奏的, 也是有对称性的。比如“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我们在朗读这种对称性的句子时,可以采用相同的语调来处理,充分地体现出文字的韵律美。散文具有不同的类型, 分为抒情的以及写人和写事的。对于抒情的散文如朱自清的《春》,我们朗读的基调应该是热情的,应该用明朗的声调来朗读;而在朗诵写人和写事的散文时则要将人与事作为散文的组成部分来读。
在教儿童朗读散文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要先教儿童理解作者的思想。教师要详细地讲解作者倾注在作品里面的感情,让儿童充分地理解。然后在教师示范朗读时要充分地把握住作者的情感,比如,陈慧瑛的《梅花魂》,教师要详细地和学生讲解外祖父不仅仅是在赞美梅花,也在赞美我们中华民族有气节的人物, 表达外祖父思念祖国、眷恋祖国的爱国之心、赤子之情。
(2)在示范朗读时要注意表达。因为散文的语言相对于比较自由,所以教师在给学生示范朗读时要注意区分不同的语言风格,给学生以正确的示范。
(3)注意散文的选取。教师要注意选取适合儿童朗读的散文,主要要求儿童容易理解, 对儿童的成长有所帮助, 可以给儿童一些心灵的触动, 比如,朱自清的《匆匆》,潘岳的《西风胡杨》等。
4.故事
对于故事,儿童的兴趣会明显高于散文。一般教师在选取好朗读的故事之后, 自己要先了解故事的主题思想,朗读几遍, 确保准确地知道每个字的读音,读的时候要注意朗读的节奏、韵律等,在教师自己充分地掌握后再教儿童朗读。儿童在教师分析完故事中心思想后要听教师的示范, 在听了几遍以后, 让学生自己朗读几遍,尽可能地把握故事的思想,教师可以配一些图片来帮助儿童理解故事,可以就故事的内容进行提问, 让学生利用故事中的内容回答, 加强儿童对故事的理解,儿童在理解的基础上模仿教师的语音语调进行朗读, 就会较快地把握朗读的技巧。
有感情朗读训练的一些探索 篇8
关键词:朗读;理解;训练
一、把文中主要人物的情感融入读者心中,做到以情激情
小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少,情感体验还很单纯,在初步诵读课文时,不会体会到文中所营造的特定情境,不会立即感受到文中丰富生动的情感。这就需要通过教师启发引导,让学生去感悟主要人物的情感,从而产生激情,教师只要加以指导和启发,他们就会茅塞顿开。
比如,小学语文第十二册《凡卡》这篇课文,通过描写一个名叫凡卡的小男孩来到了城市给一个资本家当童工,在这个资本家家里,他受到了很多折磨,一天三餐吃不饱饭,夜晚还得给老板儿子摇摇篮,通宵不能眠,要是老板的儿子哭了,那凡卡就又要被打了。文中描写小主人公凡卡的悲惨遭遇,深刻暴露了俄国沙皇时期生活在社会最底层人民的悲惨生活。在教学生朗读时,教师要引导他们仔细体会小凡卡当时是多么悲苦、凄凉。比如,在读第2自然段(在写第一个字母以前……铺在作台上),老师要引导学生体会凡卡当时担心、害怕的心情,要读得轻,速度缓,读出似怕被人发现而恐惧的语调。
如,在读第8、9自然段(昨天晚上我挨了一顿毒打……抽噎了一下),读的语气要悲伤,语调近乎哭泣,用读来反映出凡卡的苦楚,读到“老板揪我的头发,把我拖到院子里,拿皮带揍了我一顿”以及老板娘、伙计虐待、捉弄他的时候,应用重音读“揪、拖、揍、戳”等动词,以突出这帮人的凶恶。在读到“凡卡撇撇嘴,那脏手背揉揉眼睛,抽噎了一下”这句时,要带着哭腔,表现出凡卡伤心、无助,内心极度的痛苦。
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深化:在旧社会里,穷人是备受富人折磨的。经过指导,学生同情像小凡卡这样的社会最底层的人民的情感便会油然而生,教师引导学生用低沉、缓慢的节奏及悲伤、同情的语调去朗读。对文中主人公不同的心情也要用不同的感情来读。当读到第12、13自然段凡卡回忆和爷爷一起砍圣诞树的快乐情景的地方,应用比较轻快的节奏及轻松、快乐的语气去朗读,从读中反映出凡卡和爷爷一起生活虽然贫苦,但是与在资本家当童工受到的折磨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只要学生按照教师的这一要求去朗读,目的就达到了。
二、把作者的情感融入读者的心中,做到以情传情
体会作者的情感,才会把作者的情感在朗读中表现出来。比如,小学语文第十二册中《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童话,写的是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在城市街头的故事。通过擦燃火柴产生的美好幻象与她饥寒交迫的现实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刻同情和对当时社会的不满。
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有感情地朗读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读这篇课文,语调应该是低沉的同时又带有启发性的。为了烘托悲惨的气氛,就要读得低沉,为了引起人们对造成小女孩悲惨命运的社会原因的思考,就要读得富于启发性。低沉缓慢是朗读这篇课文的基本语调。
朗读课文时,要仔细体会作者的情感,把作者的情感融入读者的心中,表现出作者写这番话时心情是如此的沉重,要表达的感情是多么的强烈!
如,第1自然段(天冷极了……拿它当摇篮),写的是小女孩在又黑又冷的大年夜里,赤脚走在大街上。读这一段,语气要低沉,语速要缓慢,重读“冷”“黑”“光”“赤”等字,反映出小女孩在这个本该快乐的大年夜,却处在饥寒交迫之中!
又如,第10自然段(她赶紧……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写小女孩幻境中跟随奶奶飞到幸福的地方。
小女孩是饥饿加上寒冷,冷漠加上歧视,多么的痛苦和凄惨!她多么渴望得到亲人的温暖、关怀、爱抚!特别疼她的但是已经故去的奶奶来接她了,她跟随奶奶去了,她在大年夜里冻死了!
读这一段时,速度逐渐加快,停顿时间缩短,声音响亮上扬,语气中充满乞求,带有颤音甚至哽咽。
总之,作者的情感和主要人物的情感是相辅相成的,前者支配后者,但又要通过后者体现出来。只要教师加以指导和启发,学生体会到了作者的情感和主要人物的情感,带着激情,采用不同的节奏和不同的口吻去读,就会真正做到有情感的朗读了。
参考文献:
景春香.感情朗读训练的艺术[J].作文教学研究,2009(05).
【有感情朗读的指导】推荐阅读:
有感情的朗读09-29
低年级感情朗读指导09-02
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06-01
感情朗读的美感08-26
重视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感情朗读训练09-26
朗读的有效指导06-27
语文课堂的朗读指导09-24
指导朗读的有效策略11-02
小学语文朗读课文的指导09-03
朗读指导中的有效性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