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朗读指导

2024-05-21

小学英语朗读指导(精选12篇)

小学英语朗读指导 篇1

作为交流工具的英语学科, 其如一首首婉转动听的歌曲, 离不开反复地、正确地、有意义地, 坚持不懈地朗读。通过朗读, 运用重音、节奏、语调等语音手段, 把语言材料中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 也就是清晰、响亮地把词汇、句子、文章等语言文字材料念出来。朗读具有视觉上的因素, 要求朗读者仔细看着语言材料, 还具有口语 (表达) 上的因素, 朗读者大脑想着其发音, 然后专注地念出声。它是一项运动, 需要朗读者综合运动身体各器官相互配合, 众念归一, 通过朗读培养语感, 提高英语水平, 最终将语言材料内化。这一伟大的转化需要教师精心地、科学地、有效地指导。英语是一门应用的语言, 要掌握主要词汇句型, 多读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那么如何在英语课堂中让学生读有所知、读有所得、读有所感, 是每一位英语教师要探讨的问题。注重英语教学中学生朗读的指导, 是每一位英语教师的职责。

一、正确优美的示范, 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不断练习, 以自身优美、纯正的语音、语调感染、熏陶学生, 给学生美的享受, 从而引起学生的朗读欲望。在教师示范的时候、要让学生静听并注意观察口形。当 然, 还可让学生多听英美人士的朗读录音或观看有关影碟, 然后模仿练习, 激发他们的表现欲。由于小学生年龄小, 理解能力相对较低, 让学生真正用心听录音显得比较困难, 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从小处、细处入手, 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例如, 在学生听单词录音时, 教师可以运用辨音活动训练学生, 也可以在播放录音的同时, 随着录音出示不同的单词。如果单词和录音播放内容相同, 学生就大声跟读, 如果单词与录音播放内容不符, 则不跟读。在听对话录音时, 教师可以在播放录音前, 先不让学生看书, 只让学生看图听音, 并提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听录音, 听后再回答问题。另外, 笔者在实践中经常让学生闭眼听录音, 使学生的注意力充分集中在单词的发音, 单词连读时出现的爆破、连读等较难的语音现象上, 为学生的模仿跟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有感而读

心理学研究表明, 朗读需要视觉、听觉、动觉的共同参与, 即眼到、口到、心到。只有各大器官合力, 做到有口有心, 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 5A Unit 3“At a Music lesson”, 由于其句型较Unit 1和Unit 2更富于感情, 同时课文内容更富于灵活且深入学生学习生活, 因此, 笔者一方面继续开展“有求而读”, 另一方面引导学生读出西方优美的语音语调, 即语感。教学大纲指出:“学好语音是学好英语的基础, 语音训练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习惯的养成过程, 从一开始就要严格要求, 坚持训练,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重视朗读训练和朗读技巧的指导是学好英语的基础。发音标准、朗读流畅是运用英 语进行交流的基础。”从视、听、动三者出发, 具体落实于眼睛要全面而快速地看, 看的速度略快于读, 成为读的“领路人”;在读的过程中要让舌头在口腔中跳舞, 如跳芭蕾一样, 滑润、收放自如地雀跃起来, 使朗读材料 (单词与单词之间) 成为绵延不绝的整体, 而非生硬的断裂甚至破裂。同时, 朗读者的心要贯穿于眼和口活动的每一个环节, 用心地体会朗读的要领, 感受语言材料的内涵, 感受语音语调, 感悟语言的真正魅力, 使朗读变为“品读”, 使之成为掌握或精通英语的有效途径。

三、巧用“优生”, 创造语言氛围

英语教学中充分发挥英语科代表及朗读能力好的学生的带头作用, 以有效活跃班级的学习气氛, 培养学生的朗读竞争力。课堂中让优生多表现, 一方面让优生的朗读更上一层楼, 另一方面为英语朗读能力稍差的学生树立好的榜样, 无形中调动其他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增强他们读好英语的信心。特别是女生朗读能力普遍优于男生, 在平时的小组朗读和配对朗读安排中, 除考虑优劣生的互补外, 也要适当考虑男女的搭配。这种朗读分组的安排, 使学生间有商讨、有竞争, 相互取长补短, 省时又高效。平时的早读课可以让优生领着大家一起练读, 在增强英语语感的同时, 让学生在互帮互助中, 学在一起, 乐在其中, 共同努力, 共同进步。

四、用“心”读, 用“心”听

小学生模仿能力强, 但缺乏自控能力, 往往一听到教师或录音的示范发音就急于开口模仿, 轻声跟读, 但往往发音不准确, 还影响其他学生听课。因此在英语教学的起始阶段, 教师应要求学生仔细听教师的示范发音, 提醒学生边听发音, 边注意观察教师的口形, 然后模仿。在模仿过程中, 要求学生达到眼到、口到、耳到、心到之境界, 口、眼、耳与大脑并用。学生最初可能达不到这个要求, 可以先要求做到“眼到—口到”, 逐步达到“口到—心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 教师可让学生进行指读。指读的习惯就是培养学生对单词或句子的有意注意, 读到哪, 指到哪, 既使学生集中注意力, 又训练学生认读单词、句子的能力。

英语朗读教学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教师首先要提高认识, 明确朗读的重要作用, 在取得家长积极配合的情况下, 正确引导学生坚持朗读训练, 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 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摘要:英语作为小学阶段重要的学科之一, 不仅仅需要教师作为学科知识将其传授给学生, 更需要学生作为交流工具将其掌握和运用。在小学英语阶段, Read部分随年级的上升, 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那么通过朗读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已成为小学教师们探讨的共同话题。本文就目前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朗读指导, 提出了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英语朗读,理解,展美,语感

小学英语朗读指导 篇2

人们观察、描写景物往往处在一个“定点”的位置来进行,而这是远远不够的。景物是丰富多彩、变化多端的,即使表现同一事物,立足点、角度不同,呈现的面貌、效果也各不相同,这是小学作文景物描写的常用方法之一。随着观察点的变换,迥然不同的景物就会扑面而来,千姿百态的景象就会呈现在面前。因此,这就需要把定点与移动观察结合起来。

二、“虚”要与“实”结合

“实”景即指看得见、摸得着的景物,也就是能感知到的现实之景。“虚”景即指未出现之景,也就是联想、想象之景。以眼前之景引发联想凸现出已逝之景,未来之景,或引发想象,创造出新景象,并将不同时空领域的景物糅合在一起描写,这就是虚实相生法,这个也是小学作文景物描写的常用方法。虚实结合地描述景物,能使所描之景更形象,能使作品富有立体感,同时达到深远境界。

三、“动”要与“静”结合

静景和动景是客观存在的。高山、花草、树木及建筑物等,在我们平时的观察中往往是处于静止的状态,而聚散的云彩,风雨中摇曳的花朵、树叶和小草等却处于活动、变化的状态。

我们观察景物时,既要注意它的静态,又要注意它的动态。若只写静景,就很容易使文章呆滞,而只写动景,又可能失去稳定。动笔时,需把这两者结合起来,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两相对比,相互映衬,这样绘景才会生动、活泼,写出的文章方能情趣盎然。

四、“景”要与“情”结合

景物是客观的,但若不能给“景”自然地烙上“情”印,这样的景物只不过是苍白美丽的“躯壳”,难以达到感人的目的。其实描摹景物的过程本身是写作主观感受的过程,“一切景语皆情语”。

如何指导小学生朗读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方法

小学阶段人教版小学语文新教材所选课文篇目,文质兼美,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人文精神,非常适合朗读。学生可以通过朗读理解课文的词句篇章,领会文章的主旨、神韵、风格,受到熏陶感染。其次,朗读有助于语言的积累,在反复的朗读吟诵之中,词、语、句、段、篇能够顺利地进入学生的语言仓库,能锻炼学生用语言描绘事物、表情达意的能力,以致能提高听、说和写作水平,加大语文为生活服务的力度。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朗读,检查他们对课文的理解程度、感情倾向、认识水平和运用程度。所以,在教学中狠抓朗读,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创设情境与赏读

赏读,便是“赏语言,赏人情,学表达,明事理”,这种朗读方式对于语言和意境较优美的诗歌和散文较适合。文质兼美的课文往往音韵和谐,琅琅上口。教师在朗读教学中,以声情并茂的范读创设出浓浓的教学氛围,唤起学生的情感,迅速调动学习的兴趣,指导学生朗读时,在初步感知课文后,就应该让学生沉浸在课文中,去体会作者造句的妙处,感悟作品背后所蕴涵的情感,让学生在学习中品析自己喜欢的词句。除读出节奏,注重声调和音量外,还要满怀感情地读,读出文句中的情感,意境以及“弦外之音”等。学生通过绘声绘色的朗读,在读中品味语意,在赏析中加以品读,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二、想象与激发情感

好的文章都具有极佳的意境美,而这美常常是无法用语言表示的,正所谓“可意会而不可言传”,朗读可将语言文字创设的意境美展示出来,而这意境美是需要借助想象实现的。众所周知,想象是树立形象感的核心,是激发情感的关键。学生朗读时,不仅要以语感出发,而且还要始终伴随对具体形象的感知、联想、想象。由想象开启的生活图景,比语言文字打开的天地更广阔,更具有形象感,因此也就能从中获得情感体验。

三、表演与感悟体验

小学语文新教材中有许多故事性很强的课文,如《称赞》《纸船和风筝》《小鸟和牵牛花》《回声》等这样的文章适合于学生的表演。对于这类文章,可以让学生担当课本剧中的角色,进行绘声绘色的表演。学生通过对文中人物说话的语气和表情进行模仿,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有了理解,那么再回过头去朗读课文的时候,他们就能很好的把文中的感情表达出来。教师应让学生自由地练习,充分地交流讨论,反复地比较和揣摩,不断地提高认识、加深理解。而学生一旦达到充分理解且又经过反复练习形成了技能技巧,确信自己有能力达到熟练自如的朗读时,自然会跃跃欲试。

四、评读与促进发展

在多种读的形式中,评读是不可缺少的。课堂中,教师们常用“赛”的方式组织朗读教学,如小组比,男女生比等。既然有赛,就有评。评议时,教师应特别注意评价的理念和方法,充分地尊重学生,使每一个学生在评价过程中领略成功的喜悦。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经验世界,加上阅读材料本身内涵的开放性,不同的学生对文本会作出不同的“解读”。所以,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逐步养成欣赏学生看问题的不同立场、方式、方法的习惯。“一千个读者有一个个哈姆雷特。”只要是学生读出真情实感的,能准确理解和表达朗读内容的,都应该给予肯定。这就是新理念的最好体现。

总之,朗读的方法灵活多样,只要我们能够正确认识朗读教学,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精心地指导学生朗读,科学地进行朗读教学,就能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学会学习,真正做到“以生为本,以读为本”。

参 考 文 献

指导小学语文朗读的有效策略 篇4

1. 关注文本, 让朗读“情有所依”

文本是作者生活感悟的文字再现, 朗读是学生体验、感悟文本的重要途径。教师引领学生研读文本时, 首先, 要提醒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和知识背景去读, 这样才能与作者的心灵碰撞。有了理解做基础, 再通过朗读把自己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传达出来, 这样的朗读才有内涵, 才不会浮于表面。其次, 在学生对文本有所感悟但不够深刻时, 教师应不断拨正学生的感悟方向。可以通过师生合作读、生生合作读、学生比赛读、配乐朗读、给画面配音读等多种方式, 巧妙引领学生朗读的基调, 使他们能正确把握作者的情感方向。只有关注文本, 理解文本, 学生的朗读才能“情有所依”, 才能形成良好的语感。

2. 创设情境, 让朗读“趣味盎然”

生动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 激发他们的学习情感。由于课文情境和学生生活经验之间存在一定距离, 因此要让学生体味作者的感情, 把握作者的思想, 教师需要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 再现教材的有关形象。这样才能使学生与作者的心灵产生共鸣, 从而读出文章的真实情感。

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情境, 教师可借助导语、表情、动作、多媒体、表演等多种手段来实现。如在教学《西湖》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 一课时, 教师可以通过课件, 先让学生伴着优美的音乐观看西湖美景的图片, 使他们如置身西湖一般, 深深陶醉于西湖的迷人风光中;再通过课文朗读, 让学生真切地感受西湖的美丽。在教师精心创设的情境中, 学生的心与作者的心融为一体, 朗读时自然“趣味盎然”, 有声有色。

3. 授以技巧, 让朗读“有法可循”

朗读是一种实践性、技能性很强的艺术活动, 它要求朗读者准确、鲜明、生动地再现原作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貌。因此, 朗读指导还需技巧。对于小学生来说, 教师可以指导他们掌握以下朗读技巧: (1) 正确的停顿。根据标点符号、文章内容、说话人的意图和感情等作适当的停顿。 (2) 轻声和重音。文章的思想内容决定了语段中某些词语是轻读还是重读, 朗读要做到轻重分明。 (3) 适当的语调。语调是贯穿在整个词句中声音高低、升降、曲直的变化, 是表达语句感情的一种重要的朗读技巧。 (4) 真切的语气。语气是指朗读时的口气、情态。不同的文章内容, 不同的思想感情, 朗读时要使用不同的语气。 (5) 适宜的速度。朗读时的快慢速度必须和文章所传达的情感相吻合。

进行技巧指导时, 教师应当将技巧与实践结合起来, 避免为技巧而教技巧。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 示范法。教师可以通过适时的范读的方式教学生。 (2) 评价法。教师对学生的朗读及时给予评价, 通过评价让学生逐步掌握朗读技巧。 (3) 导引法。教师通过语言、表情、动作等方式, 给学生停顿、语调、节奏、轻重音等方面的提示, 在不经意间向学生传递朗读的技巧。 (4) 追问法。当学生朗读时能不自觉地运用某种朗读技巧时, 教师可以追问为什么这样读, 从而引导学生进行反思, 将朗读技巧提升到自觉层面。

4. 赏识评价, 让朗读“充满阳光”

评价是促进学习的有效手段。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 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由于受自身生活阅历、理解能力、技巧熟练程度等方面的影响, 朗读水平会参差不齐。教师需要用发展与欣赏的眼光来肯定与激励每个学生, 创设“充满阳光”、民主和谐的朗读氛围, 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小学语文如何指导朗读方法 篇5

1、首先要树立学生讲好普通话的信心,为朗读作初步的准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通话读音准确、规范就会为朗读打下十分良好的基础,所以一定要抓好读音这一关。

2、教师自己范读课文,经过自己精心的准备,深入地体会作品的丰富的内涵后,教师为学生范读,给学生树立一个爱读书、爱朗读的好榜样,学生会十分喜欢模仿教师的朗读语气、语调、表情、手势等。

3、播放录音,让学生欣赏别人的“朗读作品”,从而加深对课文的印象,有了朗读的冲动。

二、发挥教师的示范朗读作用

低年级学生刚接触字词,如果一开始就让他们拿起书凭眼睛扫视来感知成段成篇的语言文字,是有困难的。因此,教师示范朗读的引导作用尤为重要。示范朗读即通常说的范读。教学中,如果教师只是讲应该怎样读、不应该怎样读,学生是很难学好朗读的。他们的认识还是很模糊的,并不知道怎样读才算表达情感了。但孩子们的模仿能力很强,如果他们亲耳听听老师是怎样读的,学起来就容易得多,读起来就有情有意的多。

三、创设情境,扩大朗读的训练面

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愿意读,喜欢读,对朗读产生浓厚的兴趣,是朗读教学的第一要务。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小学生好动、好胜、好奇心强等心理特点,巧妙地创设各种情境,从而提高朗读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在朗读训练中,教师要为学生的自读感悟创设主动选择的条件和机会,促成他们个性化发展。但如果没有老师的引导,学生的选择往往会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影响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必须在朗读训练中有意而巧妙地引导学生选择。要通过引导学生、点悟学生,使学生的思维、想象、情感等心智活动自主参与到朗读实践中,完成对文字符号所承载的思想内容,文字材料组织方式以及所渗透的情感、韵味的感知和领悟。

四、在比赛中激起学生的朗读欲望,让他们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感

1、利用阅读课进行背诵古诗、背诵优美片段等朗读比赛活动,并设立相应的奖励制度,以此激起学生有感情朗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

2、要特别重视每天的早读课时间,除了要求学生都有要放声朗读之外,教师也和同学们一起朗读,既可以起示范作用,又能提高他们朗读的积极性,何乐而不为呢?教师和学生进行朗读比赛,可谓有创意。

小学朗读指导的有效教学 篇6

关键词:朗读指导;氛围;兴趣;方法;评价;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12-170-01

一、创设多种有趣的朗读氛围,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1、适时运用电化手段,激发学生朗读兴趣

在教学《烟台的海》一课中描写冬天的海的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海浪汹涌的壮观景象,我让学生观看描写海浪的那段录像片段。有声有色的画面,使学生获得了具体直观的视觉体验,学生很快进入了意境,从而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表达自己内心的体会,读出烟台冬天海的凝重而壮观的景象。

2、精心创设语言意境,调动学生的朗读情绪

准确生动而又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能吸引、打动学生,调动学生的朗读情绪。在教学《大江保卫战》描写人民子弟兵奋不顾身保卫大堤的内容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子弟兵为了保住大堤,将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他们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为了行走快捷,索性……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他们也……因为他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同学们,捧起书来,让我们用感情的朗读再现他们的英勇行为吧!”富有激情的语言感染,调动了学生朗读的欲望和热情。

二、重视教师示范朗读,诱发学生的朗读情感

哲学家黑格尔说:“教师是孩子们心目中最完美的偶像。”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多给学生以科学的指导和示范的影响,其中范读就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和相当的影响力。老师如能经常地给学生以正确的、动情的范读,就能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受到情感的熏陶,提高读书的兴趣和朗读的能力。

教师范读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指导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时的范读。教师这时范读,能激起学生对课文的浓烈兴趣。叶圣陶先生说过:“设身处地,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必尽情地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当时说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范读,使学生在读中受到感染,进入课文意境,例如:学生听教师范读《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时,许多学生都被肖邦的爱国热情所感动,对他的英年早逝流露出痛惜之情,这样通过教师的范读,使学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了共鸣;二是引导学生感悟课文内容中的范读。教师这时的范读,一般是对文章的关键语句、重点段落感情较强烈的地方进行范读。目的是促进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重点、难点及文章的中心。例如在引导学生理解《船长》中哈尔威船长组织船员救援乘客时的一段对话,这段对话感情色彩强烈,教师进行了饱含感情的范读,这对学生体会哈尔威船长一生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品质提供了感性的理解。随后学生在自读时便能把自己的体会带进文本中,读得字字千钧凝重,句句铿锵有力。

三、鼓励学生自主朗读,训练学生的朗读方法

“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学生通过朗读,感悟句子含义,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里“感悟”、“理解”的前提是朗读。古语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正是强调了读对理解的特殊意义。但我们在阅读中仍存在这样的误区,重讲轻读。有些老师认为只有把课文的内容分析通透,学生才能理解,才算完成教学任务,朗读则是安排课前进行;即使是课堂上的朗读,很多时候朗读的目的性不够明确,或者是学生在教师的预设下泛泛的读,真正留给学生在课堂练习的时间较少,忽视了朗读对理解的作用。我们应该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反复朗读,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主动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例如《大江保卫战》一文描写98年夏天,人民子弟兵抗洪救灾的动人场面。文中分别描述了“大堤抢险”、“铁汉本色”、“勇救群众”三个场面,叙事生动感人。在教学中我坚持以读为本,采取个人读,小组读,齐读,表情朗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自读自练,品味领悟,读出真情:通过学生的齐读“大堤抢险”,读出人民子弟兵的英勇无畏;通过学生个体的自读、品读,再现黄晓文的铮铮“铁汉本色”;通过学生分角色的动情朗读,表现出“勇救群众”中军民的鱼水深情……通过朗读,学生体会到了人民子弟兵在洪水巨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的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四、发挥评价激励作用,树立学生的朗读信心

教师是传统课堂教学的评价主体,其评价具有不可怀疑的权威性。但是,正是由于这种绝对主体的权威性,使得学生在体会语言文字,进行感悟朗读时,失去了自我。依据教师的理解去理解,用教师的感受去朗读。新课堂强调"以学生为本"。教师作为评价主体,在朗读训练中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还要考虑学生的年龄、心理、性格特点及学习基础。在评价中张扬学生的个性。教师鼓励性的评价,会激起学生再次朗读的愿望,建立朗读的自信。学生感悟的角度不同,对朗读的处理也各有千秋。我们在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感受。

如何指导小学生进行朗读 篇7

一、明确朗读目标, 精心设计朗读

朗读不是没有目的的“ 想怎样读就怎样读”。 朗读是为了感悟和解读文本, 不能只是把朗读当作课堂教学的一个环节, 或者把朗读作为教学过渡的一种形式。 教师在备课时应该未雨绸缪、 全盘考虑, 从最能达到教学效果的方面来精心设计朗读, 让学生的朗读有明确的目的。 有的课文适合集体朗读, 有的课文适合个别朗读, 有的课文需要分角色朗读, 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 对课堂上的分层次朗读, 教师要做到统筹兼顾。 如, 在指导朗读《 山沟里的孩子》 时, 既要有教师范读, 又要有学生配合朗读; 既要有刚上课时的整体感知朗读, 也要有课文分析过程中的情感品味朗读; 既要有整篇文章的朗读, 也要有其中个别句子的朗读。

二、注重朗读感悟, 深入文本朗读

感悟有多深, 朗读就有多真。教师不应在学生还未走进文本、 没有品词析句、 没有体会情感的时候就要求他们读出感情。 若教师急于完成预设的任务, 急于展示预设的精彩, 结果往往索然无味, 也不能深入体味感情。“ 感悟”即“ 静思默想”、“ 潜心会文”。 教师要给学生感悟的扶梯, 让学生默默读书、细细品味、静静思索, 与文本零距离接触, 与作者心灵碰撞。 这样, 才能使文字所代表的客观事物的图像, 在其脑海中越来越清晰, 才能越来越深入地走进语言文字描绘的境界之中, 并感悟字里行间所蕴涵的思想感情, 才能入境悟情。

三、创设朗读情境, 激发朗读情感

朗读需要技巧的指导与演练, 更需要情感的体验与认同, 撇开情感的支撑与奠基, 朗读充其量只是摹音拟声、装腔作势。 笔者认为, 教师要做的不仅是教给学生怎么读, 还应结合文本的内容, 努力创设生动的情境, 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展开想象, 使教材上的语言文字化作有声有色的画面, 促使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获得足够的情感体验, 激发学生真实的朗读情感。 当学生能自然地走进情境, 深入文本, 用自己的心灵敲击作者的心灵, 与作者心脉相通时, 朗读便达到了语言与语境的融合, 情感与情理的结合, 体味与表达的一体。

四、再造朗读想象, 使朗读声象和文本意象和谐统一

根据他人的言语描述或图形示意, 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称为再造想象。 再造想象的基本特征是以他人的描述、 说明、 图示为想象发生发展的前提, 依据自己以往的经验再造出新的形象。 再造想象是在学生正确理解文本的基础上, 依据学生的以往经验, 借助形象思维创造出新的形象, 它是学生认知图式发生变化的起步。文思可以冲破时空, 想象可以翱翔万里。 只有根据文本开展最大化想象的朗读, 才有可能用声象再现文本意象, 通过听觉反馈不断调整声气, 使朗读声象和文本意象更加和谐统一。

五、因声求气朗读, 传递作品神韵

有了领悟文本所获得的内在体验和再造想象, 便会触景生情而因声求气。“ 因声求气”实际上是指为了寻求表达感情信息的 “ 声气”, 是获得传递作品神韵的动力。 无论朗读还是说话, “ 气”既是实际存在的一种物质, 也是可以感悟的一种精神。 没有“ 气”就没有朗读的原动力, 没有“ 因声求气”的朗读, 就无法进入感情状态, 也就不能传递感情信息。 所以, “ 因声求气” 的朗读表达会在读者发出第一个音时定好语篇的基调。 不同“ 声气”可以形成不同的超常韵律, 由此会传递出相应的感情信息。 可见, “ 声气”是获得传递神韵的动力。

六、积累生活经验, 充实朗读声气

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指导策略 篇8

一、把握课文的“基调”

基调是指课文的基本情调, 它是一种整体感, 是各个局部的有机综合。一般来说, 每一篇文章都有一定的感情基调, 只有把握住这种感情基调, 才能把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通过朗读较好地再现出来, 达到读者与作者的共鸣。比如, 写景状物的文章要读得优美些, 如《第一场雪》;写人记事的文章要根据内容而定, 反映人们悲痛心情的, 语调要低沉, 速度要缓慢;赞美人物高尚品质的文章, 语调要高昂, 速度要快些, 如《一夜的工作》;说明性的文章, 语调要平和, 速度要适中, 如《鲸》。当然, 情感的基调不是一成不变的, 有时朗读还要根据情感基调的变化而变化, 如《凡卡》一文中, 对现实生活的描述和对往事的回忆就具有不同的情感基调。

二、采用不同的朗读形式

不同的朗读形式服务于不同的朗读目的, 大声朗读重在体会感悟, 理解文中重点词语需要齐读。这里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教师范读。小学生善于模仿, 教师的范读, 以真挚的情感、优美的语言、动人的形象感染学生, 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体会作者思想情感。在教师范读的基础上, 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用心去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比如, 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 教师声情并茂地示范朗读, 把学生带入一种战火纷飞而又心急如焚的境界, 让他们感悟到战争的残酷无情和本文作者内心世界那种焦急而又矛盾的心境。一边看着自己的战友被火焚烧、受煎熬, 一边是自己内心复杂的心境, 是救还是忍?心里难受极了;邱少云为了战友的安全, 为了战斗的胜利, 自觉遵守纪律而英勇献身的伟大精神和钢铁般的意志。这些需要教师有感情地范读后, 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和感悟, 从而引起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要使学生朗读到位, 教师必须着力指导学生感悟课文内容, 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真情实感。学生通过朗读能够体会、感受文章的思想感情, 然后带着这种体会、感受, 回到课文当中读出来, 让朗读和感悟有机地结合起来, 读出韵味, 读出情感。

三、注意文中的“提示语”

课文中有些语句, 特别是引用人物语言的句子本身就提供了感情朗读的“提示”。所以在指导学生朗读时, 教师要让学生找出这些提示语, 并体会其所蕴含的情感, 然后再读。比如, 《灰雀》中列宁和小男孩的几次对话, 列宁 (自言自语) 地说:“多好的灰雀呀, 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一定会飞回来!”男孩 (肯定) 地说。

四、注重语言文字训练

我们先来看一个教学片断。一位教师在执教《一夜的工作》最后两段时, 先让学生根据前面所学内容, 大声朗读后面两段, 边读边悟, 然后让学生谈体会。有的学生说作者的心情很激动, 也很自豪;有的学生说总理的工作是那样辛苦, 但生活却是那样简朴, 作者很敬佩他。可以说, 学生的这些感悟是非常正确的。可这位教师并没有马上回归到感情朗读上, 而是给出了这样几个句子, 让学生进行比较朗读, 然后再谈体会。

1. 对自己说:这就是我们中国的总理/这就是我们新中国的总理。

2. 对全世界说:这就是我们新中国的总理/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

3. 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这个夜晚就是这样工作的/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 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

在学生反复比较朗读以后, 教师再让学生谈体会。这无疑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 学生畅所欲言, 在交流和讨论中, 更加深刻地领悟到作者那种难以抑制的激动、自豪与总理一生劳苦工作的崇高品质。由此可见, 课程改革并不是要摒弃一切传统的东西, 这位教师就是很传统地进行了语言文字训练,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语文教学当然离不开语言文字训练, 让学生在品味中去咀嚼语言, 才能使学生有所得、有所悟。

五、让学生有朗读的成就感

朗读是眼、耳、口等多种感官以及大脑同时参与的一种较为复杂的认知活动。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体会到朗读的成就感, 从而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励性评价能够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激发他们积极参与的热情。因此, 在朗读指导中, 教师要通过简明的带有激励性的评价, 使学生产生朗读的成就感, 并使他们明白自己朗读时情感的分寸把握是否合适。此外, 学生之间的互评也是激发学生朗读兴趣, 提高朗读水平的重要途径。教师适时、恰当地组织学生进行评价, 学生的朗读水平会不断提高, 学生能把课文读得绘声绘色。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是帮助学生理解词语、段落、篇章的一个重要手段。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采取不同的策略, 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推敲课文含义、情调, 想象作者写作时的心态和情感, 使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训练, 提高读与写的能力, 提高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 朗读已经成为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手段之一, 抓好了朗读, 就抓好了语文教学的根本。本文主要探讨小学语文朗读指导策略。

小学语文朗读指导当“三读其味” 篇9

一、“咬文嚼字”———读出文中情境

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的文章大部分文质兼美、蕴含丰富、文体匀称。文章中的每一个词、每一句话, 都是经过作者或编者深思熟虑, 字斟句酌的, 以寻求最贴切的表达。文章中都有一些重点词句, 这些重点词句对表达文章中心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真是“牵一词 (句) , 而动全文”。如果在教学中能抓住这些包含作者智慧的重点词句, 有的放矢地组织教学, 引导学生反复咀嚼, 揣摩它在特定语言环境中所起的作用, 启发学生细细品味, 挖掘词句的内涵, 这样必定会深刻理解课文内容, 体会文章思想感情。

如在教学人教版第十一册《老人与海鸥》第十五至第十七自然段时, 可以这样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 感悟海鸥对老人的一片深情。老师提问:“同学们从哪些地方读出了海鸥对老人亲人般的感情?”学生通过默读思考, 很快找出了相关的词句, 回答得很完整, 到位。其中有一个学生这样回答:“我从‘海鸥们像炸营似的朝遗像扑过去。它们大声鸣叫着, 翅膀扑得那样近, 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旋涡中脱出身来’感受到了海鸥与老人的深情厚意。”当时学生还用悲伤的语气读出了这段话。但老师并不是以找到问题的答案而满足, 而是接着追问:“这里两次用了‘扑’这个词, 为什么不用‘飞’呢?”学生一时也回答不上, 又开始带着问题细读课文, 读后发现用“扑”更能体现出海鸥的那种伤痛、那种无奈、那种急切而焦虑的心情。在老师的引导下, 学生抓住“扑”读出对老人不舍和悲痛之情。读后, 教师又追问:“这段话中的‘旋涡’与上文中的‘盘旋’有什么不同?”学生通过查字典, 联系上下文, 体会到了“旋涡”除了有“盘旋”之意, 还让人感觉到了一种速度, 感觉到海鸥的多。随后, 教师做出小结:“这么多的海鸥快速扑来的景象是多么壮观、美丽呀!这么多的海鸥来送别老人, 这场面是多么悲壮啊!一起读读这句话, 读出美丽的海鸥对老人的一片深情。”学生在老师的引读下, 把海鸥对老人的深情厚谊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这种抓住重点词句“咬文嚼字”, 在读中品, 品中读的朗读, 不仅读出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还读出文本背后的文字的温度———情感。

二、“追本溯源”———悟出文中意境

阅读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在朗读指导的过程中层层发掘文本, 还原情境, 学生的情感就会被逐步调动起来。学生的感悟和情感体验深刻了, 朗读自然也就更入情入境了。同时情境的还原还可以巧妙地让学生完成角色转换, 让学生将自己想象成课文中的人物, 将课文读得更有趣。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九色鹿》第8自然段时, 先让学生带着问题读第8自然段:一天, 九色鹿在开满鲜花的草地上睡得正香, 迎接它的是什么?找出九色鹿说的话并读一读。几分钟阅读后, 一个学生站起来正确流利、四平八稳地把九色鹿的话读下来。这时教师评议:“你的朗读, 让我们感到美丽善良的九色鹿又做了一件好事, 把自己的朋友———调达介绍给国王。”学生似乎恍然大悟, 这时一男生站起来咬牙切齿、怒气冲天地朗读了九色鹿说的话。教师评议:“好一个充满正义感的勇士!但你的朗读不能让我们明白九色鹿到底在生谁的气?调达或是国王?还是两者都有?”学生若有所思, 自然而然地又回到课文中, 边读边思考后, 终于有学生说出:“九色鹿当时主要是被调达这个见利忘义的小人激怒的。”细读后会发现, 这段中有些词句是尊称国王的, 如连用两个“您”, 有些是责骂调达的, 不能用同一种语气读。接下来有个学生自告奋勇上台, 读得十分精彩, 十分投入, 朗读处理得恰到好处, 既愤怒地严责了调达, 又充满了对国王的敬重, 课堂上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在这个设计中, 教师看似简章平常的启发, 却让学生寻着问题“追本溯源”, 激荡出思维的火花, 激活了学生的读书欲望, 就连平时不太爱读书的同学也读得有滋有味。文本语言在一次一次的朗读中被激活, 学生在对文本的意境有了深刻的体会后, 感情也随之在朗读中迸发了出来。

三、“浮想联翩”———品出文中美境

美读是朗读的最高境界。叶圣陶先生曾说:“所谓美读, 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表达出来……设身处地, 激昂处还他个激昂, 委婉处还他个委婉。……美读得其法, 作者胸有境, 入境始于亲。”朗读就是通过视觉和听觉共同参与, 以有声语言把无声的文字转化表达出来的过程。叶老说的要“设身处地”, 就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 激发学生把语言文字在脑海中产生鲜明的形象, 在眼前展现, 做到口中有文, 脑中有形, 眼前有画, 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在此过程中, 让学生的内心体验与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产生强烈的共鸣。“耳醉其音、心醉其情”, 从而“情”动辞发, 顺理成章。在进行感情朗读的教学中, 教师不仅要透过语言文字训练学生再造形象, 还要让学生结合内心的体验和生活积累进行创造性的想象, 再通过声情并茂的美读, 感受文本, 体验情境, 从而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 实现读者与作者情感的对接, 心灵的感通。把这样的体验有感情地读出来,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这时, 可以借助多媒体的作用帮助指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 置身于作品的意境中, 让自己的心也跟着作品动起来, 让画面在眼前活起来, 体验作者的情感。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的《小露珠》是一篇非常优美的科学童话。有“活蹦乱跳的小青蛙、翩翩起舞的小蝴蝶、天真可爱的小蟋蟀、人情味十足的喇叭花”这种形象美;有“从夜幕降临小露珠开始形成, 受到各种叔叔动物的赞美, 到无声地滋润、装点植物, 与植物依依惜别”等浓浓的人情味这种意境美;还有“钻石的闪亮、珍珠的圆润、小露珠的光彩熠熠、植物的勃勃生机”的文字美。要让学生领略语言文字的精妙, 在朗读时, 可以让学生边读边想象, 在眼前展现面画, 置身于这种情境中, 读出小动物的可爱, 大自然的美丽和浓浓的人情味。美读可以帮助学生训练语言, 体会美好意境, 还可以陶冶情操, 丰富学生积累。

通过想象画面美读文章, 除了欣赏写景文章外, 还能欣赏叙事的文章。例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一文, 其中有两个片断最能体现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精神, 一是老班长在吃剩下的鱼骨头和草根, 二是老班长牺牲前的一段话。只有文本内容联系或引发起了儿童某一方面的生活经验时, 才能触动个体心灵并产生独特的感受, 朗读才会有味道。由于学生对当时的年代不了解, 引导学生美读存在的一定的困难。开始, 大部分学生读得很平淡无味, 只有个别学生读出了情感, 但让人感到很做作, 根本读不出文中的意境。如果教师在课前让学生观看有关战争年代的一些视频, 感受当时战争年代的艰苦, 在这些基础上引导学生想象吃东西被卡着, 硬吞痛苦的情形, 以及人病得奄奄一息舍不得离去说话的样子和语气。通过想象, 带着体验的心情, 朗读描写老班长的这两个片断。有的学生很快就进入了角色, 不但读出自己的难过的心情, 还把老班长硬吞鱼骨头、草根的难受样子和牺牲前那断断续续、有气无力的吩咐, 声情并茂地表现了出来。不仅感动了自己, 而且感动了其他同学, 有的同学甚至流下了眼泪。学生的情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升华, 与文本融为一体, 老班长的形象高大起来了, 他那种忠于革命、舍已为人的精神凸显出来。学生一边诵读一边想象, 不仅可以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体验, 还有利于走入文本的意境, 恰如其分地把握情感, 落实美读, 得到审美的熏陶。

苏轼曾说:“三分诗, 七分读。”读, 既是感悟课文内容的重要手段, 又是体现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特征。教师只有在课堂上通过多种渠道引导、点拨, 使学生的思维情感等心智活动自主地参与到阅读实践中, 学生才有可能读出情, 读出味, 读出美。

摘要:读在课堂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朗读指导当“三读其味”:在教学中可采用抓重点词句, 通过“咬文嚼字”读出文中情境;抓住关键问题, 通过“追本溯源”悟出文中意境;抓住重点句段, 通过“浮想联翩”品出文中美境的方法, 领略和体验文章的内容, 升华情感, 从而增强体验, 培养语感。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情境,情感,美境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陆志平.语文课程新探[M].北京: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小学英语朗读指导 篇10

有人指出, 课堂上书声琅琅、议论纷纷就是好读。这有一定道理。朗读是表情达意的主要手段, 课堂上, 朗读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 它通过声音把文字表达不出来的地方表现出来。在正确、流利读的基础上, 要在培养学生的语感上读, 并把朗读和理解紧密结合起来, 引导学生理解地读。尤其是关键句段, 要边读边思边议, 以读促悟, 就能使学生进入课文所描绘的境界, 读得有声有色, 有情有景。我们只要听听学生读得怎么样, 就知道他们是不是已经感悟到句子所描绘的情景了。因此我们要把朗读训练贯穿于阅读教学始终, 落实到每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 调动情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浓厚的兴趣会激发起无穷的潜能, 兴趣的培养又是多途径的。在朗读课文时, 可以通过创设美好的情境激发学生“学”的兴趣, 从而达到激发“读”的兴趣。

如教学《恐龙》这篇课文, 一开始, 师生交流。师:同学们,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幅画, 我们一起来看看, 画了什么?可以和同桌交流 (通过投影把七幅恐龙图展现在同学们面前) 一下, 课堂非常热闹, 你一句, 我一句, 大家都无拘无束地把自己对恐龙的了解与同桌交流。我在学生间走动, 听到了许多让我都很惊讶的谈话, 有的同学对恐龙的知识比我查到的还多。当时, 我的心里真的感到了万分的惊叹, 学生真不可小看, 他们的课外知识比我的可丰富多了。学生在自由讨论, 自由想象, 自由发言的氛围中, 无拘无束, 非常高兴。接着我顺势插上话题, 有一位大朋友, 他看了这七幅图, 想告诉我们这七幅图的内容, 他就写了一篇文章, 你们想知道吗?学生非常高兴, 课堂上洋溢着活跃的气氛。我就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接着学生在对恐龙知识的追求下, 怀着愉悦、轻松的心情自由地展开朗读, 第一次试读就读得有声有色。

二、读悟结合, 相互促进

朗读指导不能孤立地进行, 要与理解课文有机结合起来, 做到读中感悟, 悟中促读, 两者相辅相成。

我们的祖先有“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的古训, 鲁迅先生也曾说过:“在瞎弄里摸索, 自悟自得的毕竟是少数。”阅读时, 随着形象感染程度的加深, 人的内心就会不断掀起情感的波澜, 爱作者之爱, 恨作者之恨, 入境又入情, 达到“语悟其神”的境界, 这种情感共鸣, 是阅读能力达到较高层次的体现。杜勃洛留波夫说:“我们的感情总是被生动的对象所引起的, 而不是被一般的概念所引起的。”因此要通过朗读促进学生对文章的感悟、品味, 必须以理解为基础, 努力寻找文章对学生思想感情的触发点, 使学生与文章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 然后在朗读时自然地表达出来, 做到以情带声, 以声传情。

有些文章, 如童话、散文、寓言等, 文中含有很深刻的句子, 它们对理解文章、把握文中包含的思想感情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在教学《第一次抱母亲》一课时, 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在我记忆中, 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 背上背着妹妹, 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 年复一年, 直到我们长大。我们长大后, 可以干活了, 但逢有重担, 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 让她来挑。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 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 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这一句中的“担子”有着双重含义, 不仅仅是指母亲肩上那100多斤的东西, 还隐含着母亲瘦弱的肩膀上所挑起的生活担子 (操持家务、孝敬爷爷奶奶、下田干活、挣孩子们的生活费用等等) , 母亲是那样的辛劳, 但她只是轻轻一句:“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此时此刻, 对于学生来说, 阅读的文本不仅是客观事物的写照, 更是情感的载体。从朴实的话语中, 让我们感受了一位平凡母亲的无私与伟大。这些含义在文中并没有明明白白写出来, 教师只有挖掘课文, 把文本的情感点化出来, 用自己的真情实感拨动学生情感的心弦, 与学生一起感受蕴涵在课文中的感情, 并把这种情感体验展示在语文课堂中, 才能让学生在阅读中享受体验带来的愉悦, 才能真正入情入境地读好。

三、多样朗读, 有法可依

朗读的形式纷繁多样, 不一而足, 但各种形式的朗读有各自的功能和适用范围。当需要激情引趣或学生读得不到位时, 宜用范读指导;当需要借助读来帮助学生分清段中的内容、层次时, 宜用引读;当遇到对话较多、情趣较浓的课文时, 宜采取分角色朗读;当需要渲染气氛、推波助澜时, 宜用齐读……但要注意的是范读只是引路而已, 只能起“示范、启发”作用, 而不是让学生机械地模仿, 因为“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必须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因情而自得, 按“得”去朗读。一节课中范读不能太多, 要尽可能多地留些时间让学生自己练读。更值得一提的是, 多媒体进入课堂后, 可以利用媒体播放与课文意境相吻合的音乐, 让学生在乐声中声情并茂地朗读。

小学生朗读指导点滴等 篇11

第一,整体感知

指导学生在读正确、读流利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读正确就应该做到不读错字、不添字、不重复、不颠倒字词,还要做到“三到”,即心到、眼到、口到,集中注意力,防止有口无心。学生每拿到一篇新课文,老师就要善于在课堂中营造一个有利于阅读主体情绪化的“场”,使学生能主动地去读,专注地读。读流利主要是不断读,不读破句。要做到流利地读,关键在于扩大学生视读广度。不仅看一个词读一个词,而且能够嘴里读这个词,眼睛就看下一个词,迅速把几个词联系起来,做到停顿正确。这只能通过多朗读,多练习,才能达到。接下来用小声朗读的方式扫平障碍、纠正错误,让学生边读边查工具书,扫清“拦路虎”,边读边思考,弄清课文写了什么,大致是怎样写的。然后教师可用设问等方式检查学生初读课文的情况,使教师心中有数,为指导学生精读课文打下基础。

第二,披文入情

指导学生读出情感。“情”是文章的命脉和灵魂,教师的引导是学生与教材之间情感沟通的桥梁,要引导学生沉浸课文的意境之中,透过语言文字,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把握文章主旨,感悟做人之道。这主要是指导学生抓住典型的语言信息进行探究性地阅读。首先要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读时能有身临其境之感,在眼前出现画面就能做到感情自然地流露。其次还要掌握一定的朗读技巧,正确处理重音、停顿,运用适当的语调、速度和节奏。

第三,细嚼慢咽

指导学生精读推敲课文。有经验的语文教师总是在朗读中引导学生推敲课文,包括词句、段落、篇章的含义、情调、韵味;想象作者写作时的心境和情绪,从而把自己当成作者,代替作者表达感情,抒发情怀。毫无疑问,这大大有助于对课文的理解和体味。推敲课文,就应该让学生沉浸在课文中,去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感悟作品背后所蕴涵的情感,让学生在学习中品析自己喜欢的词句,品味文章的意境及“弦外之音”。

通过这些方法,孩子们喜欢读,主动读,在读中获得成功感,与课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水乳交融。在课堂上,老师就能听到孩子们穿越心灵的“吟唱”。

作者单位:张家港市后塍小学

浅谈小学数学“分数的基本性质”的教学pdf

余丽云

《分数的基本性质》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起着承前启后、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既与整数除法的商不变性质有着内在的联系,也是后面进一步学习分数的计算、比的基本性质的基础。在教学中笔者从以下几个方而对本节内容进行剖析

浅谈小学低年级课堂朗读指导 篇12

一、教师范读,增强文本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低年级的学生还处在模仿阶段,而教师这个角色也正是他们最热衷于模仿的对象之一。把课本上一个个枯燥的生字变成了教师讲出来的一篇篇精彩的故事,能引起学生的想象,唤起他们情感上的共鸣,激发他们的朗读欲望。如教《秋姑娘的信》一课,在朗读课文时,我把声音读得轻柔,把秋姑娘对朋友关心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读完最后一个字,学生就给了热烈的掌声,还有个小男孩叫起来:“老师,我觉得你就是秋姑娘了!”于是我就让他们学着老师的样子来读。学生受到启发,在朗读时,模仿着我的语调。当然,学生也带入自己的个性进行朗读,他们用自己的朗读方式去读书,理解课文所讲的内容。

二、动作结合,增加朗读的趣味性和活动性

活泼是孩子的天性,教师都知道学生一节课很难一直专心致志,这时候如果教师加以呵斥,强迫学生去认真听讲,效果肯定适得其反,学生又怎么会有感情地读书呢?如果将学生的“动”和课文朗读结合起来,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如《家》一文中,对“蓝天是白云的家,树林是小鸟的家,小河是鱼儿的家,泥土是种子的家”一句的朗读,我让学生加动作来朗读。学生伸出手,边读边做动作,表情是那么高兴。当要求学生用动作来表现“家”时,他们都在头顶比画起来。在动作的辅助下,学生既自然而然地读出了句子的轻重、缓急,又理解了词义。

三、角色扮演,增强学生的感受力和领悟力

低年级的学生有着很强的表演欲望,将他们擅长并且热爱的表演引入到课堂中,让他们演一演,读一读,在表演中学习了课文,理解感受了课文中故事人物的思想,何乐而不为。例如《北风和小鱼》一课,记叙的是冬天到了,小鱼在河里跟西北风的一些对话。文章中对话是重点,在教学时,我让学生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来演一演,学生通过表演,理解了课文,把西北风和小鱼的神态、动作、语言,模仿得惟妙惟肖。此时,引导学生感情朗读已不再是问题,学生们很自然地把西北风的狂妄,小鱼的沉着通过朗读表现出来了。

四、联系实际,增加朗读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

低年级的课文比较浅显易懂,有些内容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我就把学生这些已有的生活经验转移到课文的朗读指导上来。如我在教学苏教版第一册《冰花》时,课文的“他惊奇地喊着:‘妈妈,你瞧,玻璃窗上开花了!’”是文章的小主人公小童喊出来的,要读出小童的那种喜悦和兴奋,读“妈妈”的时候就应当声调略高,“你瞧”要读出兴奋的感情。朗读之前,我问学生:“你们喜欢冬天吗?”学生大声回答:“喜欢!”“当你从美梦中醒来,看到窗户上都是雪白一片,你会怎么样?”这时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我会很高兴!”“我会拿照相机拍下来。”我接着又问:“那你怎么喊,能喊给我听听吗?”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模拟喊话,达到了这句话所要表达的朗读效果。

上一篇:单向架空乘人装置下一篇:分析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