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朗读指导策略

2024-10-04

小学语文朗读指导策略(精选12篇)

小学语文朗读指导策略 篇1

朗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 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朗读指导呢?笔者就来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1. 关注文本, 让朗读“情有所依”

文本是作者生活感悟的文字再现, 朗读是学生体验、感悟文本的重要途径。教师引领学生研读文本时, 首先, 要提醒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和知识背景去读, 这样才能与作者的心灵碰撞。有了理解做基础, 再通过朗读把自己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传达出来, 这样的朗读才有内涵, 才不会浮于表面。其次, 在学生对文本有所感悟但不够深刻时, 教师应不断拨正学生的感悟方向。可以通过师生合作读、生生合作读、学生比赛读、配乐朗读、给画面配音读等多种方式, 巧妙引领学生朗读的基调, 使他们能正确把握作者的情感方向。只有关注文本, 理解文本, 学生的朗读才能“情有所依”, 才能形成良好的语感。

2. 创设情境, 让朗读“趣味盎然”

生动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 激发他们的学习情感。由于课文情境和学生生活经验之间存在一定距离, 因此要让学生体味作者的感情, 把握作者的思想, 教师需要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 再现教材的有关形象。这样才能使学生与作者的心灵产生共鸣, 从而读出文章的真实情感。

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情境, 教师可借助导语、表情、动作、多媒体、表演等多种手段来实现。如在教学《西湖》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 一课时, 教师可以通过课件, 先让学生伴着优美的音乐观看西湖美景的图片, 使他们如置身西湖一般, 深深陶醉于西湖的迷人风光中;再通过课文朗读, 让学生真切地感受西湖的美丽。在教师精心创设的情境中, 学生的心与作者的心融为一体, 朗读时自然“趣味盎然”, 有声有色。

3. 授以技巧, 让朗读“有法可循”

朗读是一种实践性、技能性很强的艺术活动, 它要求朗读者准确、鲜明、生动地再现原作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貌。因此, 朗读指导还需技巧。对于小学生来说, 教师可以指导他们掌握以下朗读技巧: (1) 正确的停顿。根据标点符号、文章内容、说话人的意图和感情等作适当的停顿。 (2) 轻声和重音。文章的思想内容决定了语段中某些词语是轻读还是重读, 朗读要做到轻重分明。 (3) 适当的语调。语调是贯穿在整个词句中声音高低、升降、曲直的变化, 是表达语句感情的一种重要的朗读技巧。 (4) 真切的语气。语气是指朗读时的口气、情态。不同的文章内容, 不同的思想感情, 朗读时要使用不同的语气。 (5) 适宜的速度。朗读时的快慢速度必须和文章所传达的情感相吻合。

进行技巧指导时, 教师应当将技巧与实践结合起来, 避免为技巧而教技巧。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 示范法。教师可以通过适时的范读的方式教学生。 (2) 评价法。教师对学生的朗读及时给予评价, 通过评价让学生逐步掌握朗读技巧。 (3) 导引法。教师通过语言、表情、动作等方式, 给学生停顿、语调、节奏、轻重音等方面的提示, 在不经意间向学生传递朗读的技巧。 (4) 追问法。当学生朗读时能不自觉地运用某种朗读技巧时, 教师可以追问为什么这样读, 从而引导学生进行反思, 将朗读技巧提升到自觉层面。

4. 赏识评价, 让朗读“充满阳光”

评价是促进学习的有效手段。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 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由于受自身生活阅历、理解能力、技巧熟练程度等方面的影响, 朗读水平会参差不齐。教师需要用发展与欣赏的眼光来肯定与激励每个学生, 创设“充满阳光”、民主和谐的朗读氛围, 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恰如其分的赏识评价是教师教学智慧和人格魅力的真实体现。不过赏识评价一定要以事实为依据, 评价要中肯而不能无根据地胡夸, 同时正面鼓励并不排斥指出错误, 在“好话多说, 坏话好说”的情形下也要让学生看到不足并力求改进。

小学语文朗读指导策略 篇2

人们观察、描写景物往往处在一个“定点”的位置来进行,而这是远远不够的。景物是丰富多彩、变化多端的,即使表现同一事物,立足点、角度不同,呈现的面貌、效果也各不相同,这是小学作文景物描写的常用方法之一。随着观察点的变换,迥然不同的景物就会扑面而来,千姿百态的景象就会呈现在面前。因此,这就需要把定点与移动观察结合起来。

二、“虚”要与“实”结合

“实”景即指看得见、摸得着的景物,也就是能感知到的现实之景。“虚”景即指未出现之景,也就是联想、想象之景。以眼前之景引发联想凸现出已逝之景,未来之景,或引发想象,创造出新景象,并将不同时空领域的景物糅合在一起描写,这就是虚实相生法,这个也是小学作文景物描写的常用方法。虚实结合地描述景物,能使所描之景更形象,能使作品富有立体感,同时达到深远境界。

三、“动”要与“静”结合

静景和动景是客观存在的。高山、花草、树木及建筑物等,在我们平时的观察中往往是处于静止的状态,而聚散的云彩,风雨中摇曳的花朵、树叶和小草等却处于活动、变化的状态。

我们观察景物时,既要注意它的静态,又要注意它的动态。若只写静景,就很容易使文章呆滞,而只写动景,又可能失去稳定。动笔时,需把这两者结合起来,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两相对比,相互映衬,这样绘景才会生动、活泼,写出的文章方能情趣盎然。

四、“景”要与“情”结合

景物是客观的,但若不能给“景”自然地烙上“情”印,这样的景物只不过是苍白美丽的“躯壳”,难以达到感人的目的。其实描摹景物的过程本身是写作主观感受的过程,“一切景语皆情语”。

小学语文有效朗读指导“三策略” 篇3

一、依据教材,指导朗读

朗读是阅读的基础,教学中依据教材对不同文体的课文进行朗读指导。而朗读指导需要讲究方法与针对性的组织训练。在分析课文的基础上,由学生反复的朗读,让学生自己去品味,在分析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的去朗读课文,加强语感的训练。在指导朗读过程中,结合每篇的教学目标充分发挥朗读在理解课文、体会文章思想感情、陶冶情操方面的作用。特别是课文的重点段中准确的词语、含义深刻的句子,能很好的表现文章中心思想。指导学生读好这些词语、句段,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例如,《夹竹桃》一文第四自然段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所说的夹竹桃的“韧性可贵”,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韧性”一词,充分进行自读自悟、圈点批注。在接下来的师生讨论交流中,引导学生抓住“又开出一朵”“又长出一嘟噜”“看不出”“也看不出”“无日不迎风吐艳”“无不奉陪”等词句,指导他们理解句子中这些词,然后反复朗读,要求把这些词语重读,读出感情来,感受到无论是气候的变化,还是季节的更替,唯有夹竹桃始终花开不败。当学生感受到了夹竹桃的花期之长,没有任何一种季节性的花朵能与之相比的时候,也就自然能够理解作者为什么说夹竹桃“韧性可贵”了。

当然,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比较困难的,在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教给学生一些朗读的技巧十分重要,比如停顿、轻重、语气等在朗读中要如何随着表达的需要而变化,从而提高朗读的表现力,培养学生朗读的兴趣。在指导时,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

1.指导读到位、准确发音,注意变音。朗读是一种有声的语言,能生动地再现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因此,发音准确、吐字清晰是朗读教学中的基本要求。

2.指导朗读流利,感受节奏。流利地读,是要把句子读完整,不读断句;要读出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间歇;要读得连贯流畅,速度适中。

二、利用媒体,优化朗读

文本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和朗读训练提供了材料。可试用配乐朗读。配乐朗读,就是利用电教媒体播放与课文意境相吻合的音乐,在乐声中声情并茂地朗读的一种教学方法。

例如,《小池塘》一课,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小池塘的无限喜爱和赞美之情。为了让学生感受到这一情感,我剪辑了一段旋律优美、节奏鲜明的曲子。先让学生听一遍音乐,接着,我启发学生说说应如何有感情地朗读这篇课文。学生由于受到了音乐的感染,情感有了强烈的共鸣,便纷纷回答:应用惊喜、赞美的语气读。又如,在教学《每逢佳节倍思亲》一文时,可以给学生配上《春江花月夜》这一首曲子给学生营造氛围。通过指导朗读,让学生在音乐声中感受作者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实践证明,在教学中利用配乐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情感,以很快的速度投入到文本对话中去,从而优化学生的朗读。

其实,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的诗歌,这些诗歌是训练学生语感的极佳材料。因为古诗虽然短小精悍,但意蕴丰富,表达着诗人丰富的情感,而诗人的情感是通过充满节奏感和音乐感的语言表现,所以在让学生朗读时,用音乐进行营造诗的意境很有作用,也有利于学生在朗读中逐步学会欣赏诗歌,鉴赏诗歌。

三、激励评价,促进朗读

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是很重要的,因为对学生肯定性的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进一步优化朗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评价语言的设计十分重要,教师要用语言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激励,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朗读。

1.情景式评价语。情景式评价语就是指结合课文语境对学生朗读作出反馈的评价语。例如,在教学《第一场雪》的第一课时,当学生第一次初读以后,可以这样设计情境式评价语:“雪大不大?请同学们再读一读。”当学生第二次再去读时,果然读出大雪纷飞的感觉。

2.修辞式评价语。修辞式评价语就是对学生的朗读结果进行一定的修辞,从而达到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激励的目的。例如,当学生对一篇课文中的某一个句子读得很深情的时候,可以用这样的评价语:“你读得真感人,老师也被感动了,相信同学们也被你感动了。真好。”这样的评价看似随手拈来,效果却非常好。

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指导策略 篇4

一、把握课文的“基调”

基调是指课文的基本情调, 它是一种整体感, 是各个局部的有机综合。一般来说, 每一篇文章都有一定的感情基调, 只有把握住这种感情基调, 才能把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通过朗读较好地再现出来, 达到读者与作者的共鸣。比如, 写景状物的文章要读得优美些, 如《第一场雪》;写人记事的文章要根据内容而定, 反映人们悲痛心情的, 语调要低沉, 速度要缓慢;赞美人物高尚品质的文章, 语调要高昂, 速度要快些, 如《一夜的工作》;说明性的文章, 语调要平和, 速度要适中, 如《鲸》。当然, 情感的基调不是一成不变的, 有时朗读还要根据情感基调的变化而变化, 如《凡卡》一文中, 对现实生活的描述和对往事的回忆就具有不同的情感基调。

二、采用不同的朗读形式

不同的朗读形式服务于不同的朗读目的, 大声朗读重在体会感悟, 理解文中重点词语需要齐读。这里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教师范读。小学生善于模仿, 教师的范读, 以真挚的情感、优美的语言、动人的形象感染学生, 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体会作者思想情感。在教师范读的基础上, 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用心去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比如, 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 教师声情并茂地示范朗读, 把学生带入一种战火纷飞而又心急如焚的境界, 让他们感悟到战争的残酷无情和本文作者内心世界那种焦急而又矛盾的心境。一边看着自己的战友被火焚烧、受煎熬, 一边是自己内心复杂的心境, 是救还是忍?心里难受极了;邱少云为了战友的安全, 为了战斗的胜利, 自觉遵守纪律而英勇献身的伟大精神和钢铁般的意志。这些需要教师有感情地范读后, 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和感悟, 从而引起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要使学生朗读到位, 教师必须着力指导学生感悟课文内容, 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真情实感。学生通过朗读能够体会、感受文章的思想感情, 然后带着这种体会、感受, 回到课文当中读出来, 让朗读和感悟有机地结合起来, 读出韵味, 读出情感。

三、注意文中的“提示语”

课文中有些语句, 特别是引用人物语言的句子本身就提供了感情朗读的“提示”。所以在指导学生朗读时, 教师要让学生找出这些提示语, 并体会其所蕴含的情感, 然后再读。比如, 《灰雀》中列宁和小男孩的几次对话, 列宁 (自言自语) 地说:“多好的灰雀呀, 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一定会飞回来!”男孩 (肯定) 地说。

四、注重语言文字训练

我们先来看一个教学片断。一位教师在执教《一夜的工作》最后两段时, 先让学生根据前面所学内容, 大声朗读后面两段, 边读边悟, 然后让学生谈体会。有的学生说作者的心情很激动, 也很自豪;有的学生说总理的工作是那样辛苦, 但生活却是那样简朴, 作者很敬佩他。可以说, 学生的这些感悟是非常正确的。可这位教师并没有马上回归到感情朗读上, 而是给出了这样几个句子, 让学生进行比较朗读, 然后再谈体会。

1. 对自己说:这就是我们中国的总理/这就是我们新中国的总理。

2. 对全世界说:这就是我们新中国的总理/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

3. 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这个夜晚就是这样工作的/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 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

在学生反复比较朗读以后, 教师再让学生谈体会。这无疑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 学生畅所欲言, 在交流和讨论中, 更加深刻地领悟到作者那种难以抑制的激动、自豪与总理一生劳苦工作的崇高品质。由此可见, 课程改革并不是要摒弃一切传统的东西, 这位教师就是很传统地进行了语言文字训练,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语文教学当然离不开语言文字训练, 让学生在品味中去咀嚼语言, 才能使学生有所得、有所悟。

五、让学生有朗读的成就感

朗读是眼、耳、口等多种感官以及大脑同时参与的一种较为复杂的认知活动。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体会到朗读的成就感, 从而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励性评价能够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激发他们积极参与的热情。因此, 在朗读指导中, 教师要通过简明的带有激励性的评价, 使学生产生朗读的成就感, 并使他们明白自己朗读时情感的分寸把握是否合适。此外, 学生之间的互评也是激发学生朗读兴趣, 提高朗读水平的重要途径。教师适时、恰当地组织学生进行评价, 学生的朗读水平会不断提高, 学生能把课文读得绘声绘色。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是帮助学生理解词语、段落、篇章的一个重要手段。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采取不同的策略, 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推敲课文含义、情调, 想象作者写作时的心态和情感, 使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训练, 提高读与写的能力, 提高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 朗读已经成为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手段之一, 抓好了朗读, 就抓好了语文教学的根本。本文主要探讨小学语文朗读指导策略。

小学语文如何指导朗读的方法 篇5

小学语文如何指导朗读的方法

一、教给学生朗读的技巧

朗读是一门有声语言的艺术,是朗读者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塑造形象,反映生活,说明道理,再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再创造过程。这一过程就是让文章“复生”过来,赋予文章生命力。让文章“复生”,所以朗读时需要有一定的基本技巧。

古人云:“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叶圣陶老先生也曾经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所以我们要教给学生朗读的技巧。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实际和学生朗读水平的实际,加强对学生朗读方法的指导,强化朗读技巧的训练,不断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一是从朗读方式上讲,要让学生能通过轻声朗读、放声朗读、诵读等方式训练学生对朗读技巧的感悟。二是从朗读方法上讲,要让学生在朗读中能够注意停顿,声音的轻重、速度和节奏、语调等技巧来领略朗读的妙处,提高朗读的水平。

在朗读教学中,教给学生一些技巧是必要的。对学生的朗读加以有效指导体现了一个出色教师应有的素质。然而有的教师为了快速、简捷、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便直接传授学生朗读秘诀:什么地方重读,什么地方轻读,什么地方停顿长些,什么地方停顿短些,什么地方带着微笑读,什么地方读出伤心来……这是纯技术性的朗读技巧的灌输,至于为什么要这样读,教师不加解释,学生的朗读便成了”邯郸学步“。一旦脱离了老师的技术指导,他们就无所适从了。

所以,我们在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时,千万不能滑向形式主义泥潭,既要重视技巧,又要不”唯技巧“。”唯技巧“即声音上形似,而没有内心的情感依据。学生也有自己的思想,看法和生活经验,对句子的理解体会也各不相同,所以读出来的感情也就不相同。如果我们不告诉学生应该在什么地方注意什么,而是创设一个情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多体验,获得真切的感受,拥有情感的体验,那么,学生朗读动情时声音自然有高低之分,轻重缓急,有了变化就成了艺术。朗读技巧是为表达作品思想情感服务的,缺乏思想内容的技巧是无水之花,不符合作品感情的语调也只能是无本之木。

二、引导学生在朗读时进行比较揣摩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往往发现课文中有些词虽然并不深奥,表层意思也并不难理解,但却用得精妙传神,耐人寻味。对于这样的词,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反复揣摩品味,挖掘其隐含意义,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独特魅力,锤炼学生的语感,使其有所感悟。如《月光曲》一课,皮鞋匠兄妹称赞贝多芬所弹的曲子时说:”弹得多纯熟啊!“教师如果把”纯熟“换成意思相近的”熟练“,让学生和原句比较,推敲赏析,学生就会品出”纯熟“不但表现了曲子弹得熟练,还反映了熟练的程度。另外,教师可以通过对语言文字进行增补、删除、替换、变序等方式,使学生感受到课文中语言的精炼、形象、细腻等特色,学会准确地运用语言来表情达意。

例如,《秋天的图画》有一句:”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为了让学生体会”挂,露,翻,举“所描绘的秋天景色的勃勃生机,体会”秋天的图画“色彩的美丽,教师可采用对比的方法,出示”金黄的梨树“、”红红的苹果“、”金色的稻海“、”火红的高粱“。让学生谈谈哪句好?好在哪里?学生纷纷举手,有的说:”课文的好是因为它写出了动作,如挂起、露出、翻起、举起。“然后让学生做动作表示,并说这里不仅写出了颜色、样子,还写出了植物的生命,就是秋天的勃勃生机,请大家读出美,读出勃勃生机,学生马上就能入情入味地朗读起来。

三、珍视学生独特感受,倡导朗读个性化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具有人文性。同时指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倡导朗读个性化,就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坚持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对同一件事的态度是不尽相同的,这取决于他们各自的性格、生活经历、心境、所处的时空、观察的角度等。因此,对同一篇作品,对同一个句子、同一个词语,人们的理解都是不会雷同的。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们的朗读感受也决不会雷同。

如在教学《趵突泉》一文时,对以下描写大泉眼的句子,学生的理解由很大不同:”永远那么纯洁,永远那么活泼,永远那么鲜明,冒,冒,冒,好像永远不感受到疲乏,只有自然有这样的力量!“特别是学生在朗读”冒,冒,冒“三个字时,语速、轻重、情感截然不同。有学生读时由轻到重,由快到慢,字字句句饱含深情。而有的学生朗读时却是三字连贯,一气呵成!他说∶趵突泉充满青春活力,我觉得只有这样读,才能表现出它的巨大力量!”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小学语文如何指导朗读技巧

1、把握教材,指导朗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小学语文教材精选的读篇大都是名家名著,是教材的主体,是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的主要凭借。朗读好课文,更有助于学生真切地感受作品,有助于因声解义,领略作品的精妙之处,有助于学生增强语感,以声传情。

名师窦桂梅说:“一个好的语文老师,应该力求丰富自己的感情,锤炼自己的语言,积淀自己的文学素养,站在传承文明的高度,以心向真善美的人文情怀,引导学生大声朗读。”由此,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将课文读通、读顺、读熟是关键。在朗读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自由朗读,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可以大声读,可以小声读,可以几人合作读……读的过程中,可以快读,可以慢读,还可以停下来做做记号。总之,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感悟课文内容,每读一遍要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

如《长城》一文中的一段话:“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笔者让学生们自己读,然后说出对这段话的理解。一个学生说:“这段话里有一个”单“字,说明了长城的高大坚固”。又有一位同学说:我看到了“数不清”,说明修建长城用的条石多,还有“一块”“两三千斤”突出了条石的重量。就这样,学生们踊跃发言,讲出他们通过朗读后对文章的理解。通过朗读,该注意的地方学生自己都注意了,问题也解决了,对课文的理解也更透彻了。朗读就是这样,将无声的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

2、方法多样,乐趣无穷

无论是解决数理化的问题,还是朗读课文,都要讲究方法。好的方法能够事半功倍。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创造出多种多样的朗读形式,就会让学生的朗读热情高涨,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语文朗读教学中,教师可以与学生比较着朗读。不是单纯地只是教师在示范,学生在那儿听,也不是学生一直在读,教师只是在指出问题。要让师生能在课堂上互动,学生和学生也能在课堂上相互交流,这样才能让学生把自己的朗读与老师、同学的朗读进行比较,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产生新的情感体验。

再有,可以利用学生的好胜心和极强的自我表现的心理,在教学中,让学生之间比赛着朗读。在课堂上,让学生朗读同一篇文章,举行一次小规模的朗读比赛,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对方的优点,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进取性,还能让学生在这种相互竞争、相互激励的学习氛围中,更加有学习积极性,朗读时也更加用心,用感情。

我们还可利用角色扮演来朗读文章。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和记忆力都很强,在语文朗读教学中,可以先由教师进行范读,让学生们直接地感受语言,再让学生分别扮演课文中不同的角色,让他们在模仿中体验人物的语气、动作和情感,然后把自己的理解表达出来。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能让学生的语言得到良好的发展,同时还能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另外,还可以配以音乐相辅相成等等。朗读的方法还有很多,还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和探索。

3、让学生在诵读中沟通

“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真正的阅读,是与文本作者心灵的沟通与对话,是由一个生命进入另一个生命的融合重建过程。在教师讲解、分析基础上获得的感悟往往缺少深切的体验和情感的共鸣。一篇文章内含的思想情感真正由作者“移情”至读者,非得靠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因此教师要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多给学生提供朗读的机会,通过抑扬顿挫、长短徐疾的朗读,化无声文字为有声语言,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才能读出其中的味道,读出其中的深层含义,感悟文章的真谛,达到“情自心中来,情自口中出”的美妙境界。

4、评读促进发展

在多种读的形式中,评读是不可缺少的。课堂中,教师们常用“赛”的方式组织朗读教学,如小组比,男女生比等。既然有赛,就有评。评议时,教师应特别注意评价的理念和方法,充分地尊重学生,使每一个学生在评价过程中领略成功的喜悦。学生的主体意志是在具有真正主体地位之后而渐渐形成的,有了主体意志,才有了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发展,也才有了自己的思想。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经验世界,加上阅读材料本身内涵的开放性,不同的学生对文本会作出不同的“解读”。所以,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逐步养成欣赏学生看问题的不同立场、方式、方法的习惯。

小学语文指导朗读方法

一、让学生明白朗读的好处,从而激发学生良好的朗读欲望

1、首先要树立学生讲好普通话的信心,为朗读作初步的准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通话读音准确、规范就会为朗读打下十分良好的基础,所以一定要抓好读音这一关。

2、教师自己范读课文,经过自己精心的准备,深入地体会作品的丰富的内涵后,教师为学生范读,给学生树立一个爱读书、爱朗读的好榜样,学生会十分喜欢模仿教师的朗读语气、语调、表情、手势等。

3、播放录音,让学生欣赏别人的“朗读作品”,从而加深对课文的印象,有了朗读的冲动。

二、发挥教师的示范朗读作用

低年级学生刚接触字词,如果一开始就让他们拿起书凭眼睛扫视来感知成段成篇的语言文字,是有困难的。因此,教师示范朗读的引导作用尤为重要。示范朗读即通常说的范读。教学中,如果教师只是讲应该怎样读、不应该怎样读,学生是很难学好朗读的。他们的认识还是很模糊的,并不知道怎样读才算表达情感了。但孩子们的模仿能力很强,如果他们亲耳听听老师是怎样读的,学起来就容易得多,读起来就有情有意的多。

三、创设情境,扩大朗读的训练面

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愿意读,喜欢读,对朗读产生浓厚的兴趣,是朗读教学的第一要务。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小学生好动、好胜、好奇心强等心理特点,巧妙地创设各种情境,从而提高朗读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在朗读训练中,教师要为学生的自读感悟创设主动选择的条件和机会,促成他们个性化发展。但如果没有老师的引导,学生的选择往往会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影响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必须在朗读训练中有意而巧妙地引导学生选择。要通过引导学生、点悟学生,使学生的思维、想象、情感等心智活动自主参与到朗读实践中,完成对文字符号所承载的思想内容,文字材料组织方式以及所渗透的情感、韵味的感知和领悟。

四、在比赛中激起学生的朗读欲望,让他们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感

1、利用阅读课进行背诵古诗、背诵优美片段等朗读比赛活动,并设立相应的奖励制度,以此激起学生有感情朗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

2、要特别重视每天的早读课时间,除了要求学生都有要放声朗读之外,教师也和同学们一起朗读,既可以起示范作用,又能提高他们朗读的积极性,何乐而不为呢?教师和学生进行朗读比赛,可谓有创意。

低段语文朗读指导策略 篇6

[关键词]地段语文;朗读;指导策略

朗读在语文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一篇文章,甚至是一首短短的诗词,仅仅通过浏览的方式是无法真正了解到内涵的。只有通过声情并茂地朗读,才能真正融入到文章中去,理解文字中所要表达的真正含义。但是在现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在朗读教学方面仍然有不足之处,也是亟待被解决的问题。

一、现阶段朗读指导中的不足之处

1.教师对于朗读的重要性意识不足

由于我国一直以来都施行的是“应试教育”,所以从小学时代起,语文教师们的教学重点都放在了对文章的讲解方面,真正留给学生朗读的时间并不多。尤其是年龄偏大的教师,教学方式比较传统,对于朗读的重要性也存在意识不足的问题。尽管这是一种有效理解的途径,但是却忽视了朗读也具有同样的作用。而一味讲解也会让学生产生枯燥和厌烦的情绪,对于教学工作也会产生一定的阻碍。

2 .学生无法了解朗读的内涵

对于学生来说,尤其是小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会在课本最后看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但是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在于学生根本不能理解朗读的内涵是什么。换而言之,朗读更加像是一种强迫式的学习。大多数情况下学生的朗读只是将文字通读一遍,没有实质性的感情投入,甚至是因为教师的要求而朗读。这样一来朗读的意义就大打折扣,对于学生和教师都具有不良的影响。

3 .教师的培养力度不够

学生的朗读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需要一段时间的练习和摸索,从而研究出朗读的技巧。而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该发挥的是导师的作用,即对学生的朗读能力进行指导。但是在现阶段的教学过程中,这一目标并不能很好地实现。更多时候教师仅仅只是下达一个“朗读全文”的要求,学生的朗读能力却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升。久而久之,学生也会失去朗读的兴趣,教师的指导自然会受到巨大的影响。

二、如何在朗读指导策略上进行优化

1.注重情境的营造,激发学生的兴趣

朗读是一种语言的艺术,而单纯地机械式朗读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所以,朗读指导优化的第一项内容就是让学生具备朗读的兴趣,换而言之就是让学生能真正参与到朗读过程中来。而这就需要教师营造出一种情境,让学生能身临其境地参与到朗读的过程中来。例如在学习到《王二小》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几位学生分别扮演文章中的不同角色,然后将文章的对话部分进行朗读。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可以了解到文章的内涵,了解到主人公身上的优秀品质。而教师也可以针对学生朗读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指点,对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有重要的作用。

2.注重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学生的朗读能力也是需要被重点关注的问题。低段学生一般年龄比较小,自身的学习能力和自控能力本身就有待提升,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能力的训练。例如在学习到《日月潭》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在学习之前先进行提问,例如问学生是否去过一些景点,景色是怎样的等。然后在学习课文时可以让学生进行朗读,朗读完毕之后询问学生,通过文章了解到了哪些景色,然后对学生朗读进行评价,并指导学生,例如如何朗读能将景色体现得更加突出等。通过这种方式能让学生了解到朗读的真正方式,从而提升朗读能力。

3 .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到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比如在文章后有朗读全文的要求,作为教师就要先对文章进行朗读。因为学生本身的朗读能力是有限的,所以一味安排学生进行朗读起不到应有的效果。所以教师可以先进行朗读,然后再安排学生进行朗读。在朗读过程结束后,让学生进行评价,提出自己的意见,有哪些读的好的地方等。而教师和学生就可以在这一过程中交换意见,教师可以了解到学生的真实情况和想法,而学生可以学习到教师的优点和长处。这一过程便于教师的指导工作开展,也能让学生将这些优点运用到自身的朗读上。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发现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教师的教学重心也应该更偏向于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尽管在现阶段的朗读教学中仍然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影响了朗读指导的开展。但是分析这些问题,不难看出问题的关键还是在教师要与学生进行交流方面。因为无论是哪种指导方式,都离不开师生之间的沟通。所以教师在学生朗读能力的提升方面可以发挥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教师们要认识到朗读的重要性,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并将优秀的方法运用于日常的教学之中,提升教学质量,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乔慧君.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指导策略[J].阅读与鉴赏旬刊, 2011,07(37):13-13.

[2]李春光.基于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指导策略研究分析.课程教育研究,2015,04(12):65-66.

[3]周梅.书声朗朗,读出课堂最美旋律——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朗读指导的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2013,15(33),64-66.

[4]赵应军.低年级段语文朗读教学策略分析[J].科普童话,2015,18(02):10.

小学语文低年段朗读指导策略 篇7

关键词:低年段,语文,朗读指导

所谓朗读,就是把别人的书面语言转化成自身内部语言的过程。学生在初步理解语文材料的基础上,反复朗读,层层深入、体味,直至能够熟读成诵,以训练语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培养语文能力和人文情怀。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最传统也是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叶圣陶说:“语文本是一门读的学科,文章读透了,读通了,其他即可迎刃而解。”

低年段(1—2年段)学生识字不多,生活阅历浅,对文本的理解深度有限,思维以具象思维为主,想象力丰富,对事物充满好奇。

针对低年段学生的特点,如何在低年段的语文课中进行有效的朗读指导呢?

一、给予朗读充分的时间和空间

新课程改革倡导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由氛围中探究。教师深受这种理念的影响,生怕大量的朗读而减少学生的讨论、对文本理解的时间,导致低年段的语文课上学生朗读的时间特别少,甚至有些教师取消学生朗读的时间。殊不知,语文课表面的热闹却失去真正的语文味,失去对学生语文基本素养的培养。

因此在低年段的语文课上,要给予朗读充分的时间,通过不断的朗读进行语言积累。削减大量的文本解读时间让给朗读。语文中有很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寓意和道理,是不能通过讲解、分析来传达的,更何况对于低年段的学生,过多的解析只会让学生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语文中有很多独自体悟的美,通过充分的朗读可以让低年级学生切实感受。另外,朗读的空间不仅仅限于教室,课文中描写的景物很多都是户外才有的,如描写大自然的美景可以将学生带出教室,在校园清幽静谧的环境中朗读,效果会意想不到。

二、加强技术性指导

语文教师的基本素养体现在技术性和人文性两方面。朗读不单需要人文的积淀,也需要技术的巧用。语文教师在朗读技术指导上可以从范读、精选朗读片段、灵活运用评价语、多种形式朗读四个方面着手。

教师范读的榜样性

低年段的学生向师性极强,教师在他们心中有着向导的作用。在朗读指导的板块,教师的范读有着很强的目标性和榜样性。教师绘声绘色的描述、声情并茂的朗读会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相反教师沉闷的语言、压抑的情感会大大降低学生朗读的效果。低年段的学生把握不住细腻的情感,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在学生读得不好的地方范读,让学生跟读,往往会有令人满意的效果。

品读片段的重要性

很多教师认为朗读训练就是指导通篇文章的朗读,实则不然。一篇文章读完后,学生自有他喜爱的语句,或者有引起他共鸣的地方,所以,低年段的教师可以让学生读出他最喜欢的语句,在不断的品读后读出韵味就达到了朗读的效果。另外,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抓住课文语言特色的基础上选出课文朗读的重点片段或语句进行朗读指导。如苏教版二下《木兰从军》中:披战袍,跨战马,渡黄河,过燕山。这些语句都是动词加名词,呈对仗格式,这就是朗读训练的点,指导这些语句,学生不仅可以读出节奏美,更能感受木兰从军的艰辛与勇猛。

朗读形式的多样性

不少课堂书声一片,却沉闷不带情感。低年段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要求教师在朗读指导时不能单调的个别读、齐读,而是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朗读,如赛读、演读、诵读、对读等。在教学苏教版二下《谁的本领大》时,教者就可以采用演读的方式,一个同学扮演风,另一个同学扮演太阳,在演读中学生自然能发现太阳和风的不同特点。在教学苏教版二下《水乡歌》时,就可以采用男女对读、师生对读的方式读出诗歌的韵律美。

教师评价的灵动性

教师的评价语起着概括总结和指导的作用,好的评价语可以让朗读效果事半功倍。但许多教师的评价语只限于“你读得真好”“你读得不错”“你很棒”这样干涩的语句,以致学生不明晓自己读得好在哪里,该提升哪里。久而久之,学生会以为教师没有认真倾听自己的朗读而采取的敷衍态度,进而失去对教师的信任,丢掉对语文课的期待。因此,教师一定要丰富自己的评价语。低年段的朗读评价语不仅应是及时的、积极的,更应是灵动和契合当下的,甚至可以是幼稚的。如苏教版一下《小松树和大松树》,在进行小松树和大松树对话训练时,教师可以说:你真是一棵骄傲的小松树,你读出了大松树的谦虚和宽容,谁再来当小松树……这样的肯定和引导,给孩子是及时的奖励,更能激励其他学生积极参与朗读。

三、着重情境的渲染

朗读要读出“味”,情境的渲染必不可少。学生置于情境,身临其境,情感便如泉水汩汩,自然而又甘洌。在情境的渲染上,教师可以从语言、图片和音乐三方面努力。教师丰富的语言,可以为朗读设定背景,激发学生朗读表达的欲望。图片的展示,尤其是大量图片的集中展示,可以让学生的情感在短时间内转化成情绪,朗读时便会情感喷发。此外,音乐也是渲染的不错选择,欢快的、悲伤的、凝重的、轻松的,根据朗读的需要而设定。如苏教版二下《会走路的树》中小鸟向小树告别的场景,就可以在朗读前配上悲伤的音乐,让学生进入情境,感受它们告别时的依依不舍,而在此课中,小鸟和小树嬉戏玩耍的快乐场景,就可以用明快的音乐渲染。

四、培养想象力的运用

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文质兼美、蕴含作者丰富感情、渗透作者生活态度的文章。学生在朗读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想象,想象作者勾勒的画面,或者把自己置于其中,体会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这样,学生朗读时读得有滋有味,语调高低变化,声音轻重相间,间或加上自己的动作,不仅诠释了课文,更延伸了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如在教学苏教版一下《蚂蚁和蝈蝈》时,就可以指导学生想象在夏天时,蝈蝈都在干什么,从而在朗读“自由自在”这个词语时能够读出其中的神态。同样,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冬天的寒冷,来更好朗读并体会蝈蝈的“又冷又饿”。

借助想象进行相应事物的再创造,在潜移默化中就能提高学生对课文的感受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低年段的朗读的定性是: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所以,低年段的语文教师要运用朗读这把利刃,让低年段的朗读散发出语文味。

参考文献

[1]朱晓斌.语文教学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小学语文朗读指导策略 篇8

教师精彩的范读, 会激发起学生们要向老师学习的愿望, 主动纠正自己朗读中的错误和不足, 从而对课文朗读水平的审美标准产生感性的体会。我在教学每篇课文前, 都会作一番深情的范读。每当范读时, 我都发现学生听得特别认真, 他们脸上的神情时而专注, 时而敬佩, 时而兴趣盎然, 时而又流露向往之意。

二、逐句领读, 培养语感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有句名言:“教师是孩子们心目中最完美的偶像。”如果教师能经常给学生正确的、动之以情的范读, 就会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 自然地受到熏陶, 且能不断地提高读书的兴趣。当老师声情并茂地读完一篇比较难读的文章后, 学生早已跃跃欲试了, 这时可采用逐句领读的方式, 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语感训练。通过领读, 就可以引导学生读准字音, 了解重音的确定、停顿的时机、节奏的掌握、语气的舒缓、感情的处理等, 只需“转轴拨弦三两声”, 便已“未成曲调先有情”了。这种“授之以法”的形象直观的朗读指导, 更能对学生起到引导、启发、激励、帮助和感染的作用。学生通过长期的耳听、口读、心会的训练, 能增强他们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 今后即使遇到一些陌生的文章, 他们也能试着借助自己学过的朗读方法来把文章读正确, 读出感情。

三、巧用齐读, 提高能力

针对学生朗读的水平和特点, 在初步把握某篇文章的感情后, 可充分利用齐读的功效来提高整班学生朗读的能力。齐读时, 有利于教师发现问题, 集中指导, 也有利于学生之间在读中互相纠正, 互相体会。特别是对那些平时语感较差, 朗读能力较低的学生, 这就避免了个读时的胆怯和尴尬, 更有利于他们在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下, 在和谐、活泼的氛围中, 积极参与朗读, 有利于找到朗读感觉, 发现朗读规律, 掌握朗读方法, 增强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 树立朗读的信心, 从而体验到一种成功的乐趣。长此以往, 他们的朗读能力便会在齐读中得到提高。

四、创设情境, 读出个性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 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当学生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朗读能力并且对某篇文章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 范读、领读和齐读会在一定程度上束缚着孩子们个人的感情表达, 不能满足他们的表现需要。这时, 学生们渴望根据自己认识问题的角度和方法, 结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 通过朗读时富有个性的语气、感情处理来表达各自对文章的体会和见解。因此,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必须积极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入情入境”, 因情而自得, 按“得”去朗读。例如浅显易懂, 利于抒发感情的课文, 可指导学生自由体味, 自由朗读, 读后适当开展“向老师的范读挑战”活动。评比时不必以教师的范读作为唯一标准, 只要学生感情处理恰当就可算挑战成功, 给予适当鼓励。像《我们爱你啊, 中国》《安塞腰鼓》这些文字优美、富有文采, 能唤起人们美感和激情的文章, 可让学生配乐诵读, 让他们伴着音乐的旋律, 读出自己的感受;当遇到对话较多、情趣较浓的课文时, 可指导学生分角色读出人物不同的感情。设身处地的, 激昂处还他个激昂, 委婉处还他个委婉。正如清代学者刘大櫆所说“一吞一吐, 皆由彼而不由我, 烂熟后, 我之神气即文之神气。”

五、借说促读, 巩固效果

“读”是“说”的前提, “说”是“读”的后续, 在朗读训练时, 可以把说迁移至读, 在读中汲取说的方法、说的技巧, 以便克服读中一字一顿、拖腔、唱读等现象, 便于巩固朗读训练的效果。

教学《青海高原一株柳》时, 在熟读课文, 充分理解了文章的内容, 把握了作者的感情之后, 我引导学生查阅资料, 学写解说词, 接着再结合课文挂图, 以“小导游”的身份向同学们介绍一下青海高原上这株令人望而生畏的柳树。学生大都能带着新奇和欣喜的感情, 作一番绘声绘色的解说。这种说的训练, 不仅引导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而且帮助他们将作者描绘的作品情感内化为自身情感。最后再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时, 他们对感情的把握会更加深刻, 更加真切, 作者对这株身处逆境的柳树所表现出的伟大生命力的赞叹和敬畏之情自然会溢于学生的言表。

语文“感情朗读”的指导策略探讨 篇9

一、创设朗读情境是前提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所以,教师应该以“激发学生兴趣”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而“激发学生兴趣”的方式又是什么方式呢?通过笔者教学的经验而言,教师应该是以“创设情境”的方法去激发学生的“感情朗读”。具体而言,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现代教学手段以及教学素材把文本的段落高效化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而调动起学生的兴趣,激发朗读的情感,实现“感情朗读”。例如教学《但愿人长久》一课,课文中有一段写到苏轼与弟弟小时候的快乐时光,一起读书,一起玩耍,并且整天形影不离。但是,等到苏轼长大之后,兄弟俩各奔东西,分开的时间有些长了。这时,教师为了创设苏轼兄弟感情深厚的情境,利用多媒体播了一段兄弟分开之后,俩人不曾见面而相互思念的画面。所以,他们更能被《但愿人长久》一文中苏轼两兄弟情所感动。每当学生们读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时候,笔者都能感受到对亲人思念之情。学生能够在有效朗读情境的支撑下开展有意义的朗读活动,学生的朗读肯定是有效的,有感情的,从而让阅读课堂教学更高效。

二、引发朗读想象是重点

一般而言,想象力是作家创作的源动力。教师应该帮助学生适当想象作者的情感,从而达到与作者思想上交流。有时,学生在朗读中不仅要朗读文字的含义,还需要体会文字之上的作者情感含义。当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想象文章段落的进展,从而实现朗读与心声同步,把想象中的心声以“感情朗读”的方式表现。而教师又如何采取一些具体的朗读教学措施呢?就笔者而言,往往是以图片、书籍、资料以及多媒体等展示,而这些展示内容往往是与文本知识或者作者创作背景相关。

【案例】教学《开天辟地》一课,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极大想象力,让学生设想世界的尽头,也就是没有开天辟地之前的世界。学生们听到(看到)这个问题,就十分兴奋。于是,教师开始引出“盘古”的故事,“盘古”相传是一位大神,他昏睡了一万八千年。清醒后盘古开始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当中。随着这一举动,一切开始变化。而这一过程往往被称为“开天辟地”。在了解这些之后,教师要求学生朗读文本。

在小学语文阅读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为学生的朗读想象提供有效的台阶,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想象中提升朗读的质量。

三、开展朗读交流是关键

“感情朗读”是一种发自肺腑的朗读形式。而“感情朗读”的关键是“感”,教师又如何帮助学生去感悟呢?教师应该在平时树立一些正确的思想情感,并以这些思想情感去开导学生。在文本教学中,教师以作者的姿态去和学生交谈,谈谈文章的情感取向、文章的人物特点、文章的情感架构以及文章的情感主旨。这样的教学交流是一种深度交流,更是提升学生认识情感层次的好方法。学生通过这样的方法才能激发情感,从而去“情感朗读”。

【案例】教学《在大海中永生》的倒数第三自然段时,教师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发现学生们对于文本的情感表达各自不一。于是,教师引导学生去深度交流。教师:邓小平爷爷的骨灰与大海在一起,你们能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学生:小平爷爷是希望能生活在无数同胞的身边。教师:本文的题目为什么叫在大海中永生?学生:“在大海中”四个字,是指小平爷爷的骨灰随大海永远存在,“永生”则是指小平爷爷随大海永远存在,也指小平爷爷的精神永远存在。在这样的深度交流中,学生尽快地了解到文本的情感。

小学生朗读指导的策略 篇10

一、自读中感知, 要有“量”

“好读书, 不求甚解, 每会意, 欣欣然。”读书贵在自悟自得,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讲的就是这个道理。然而我们教师就是不敢充分相信孩子, 认为与其让学生自己读, 不如教师多讲些。于是, 没有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 教师就对文章的遣词造句, 布局谋篇大加分析, 由于学生自主读课文的时间太少, 学生对课文的认识并不真切, 思考并不深刻, 感受并不强烈。此时的学生只是一个听者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读者, 他们体会到的“情”、感悟到的“理”无非是老师个人的读书心得、体会。这势必会使原本富有个性的学生变成一个个只用同一个脑袋思想, 用同一张嘴巴说话的“机器”。因此教师不应以自己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一定要把读书、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 让他们多读读书, 让学生通过眼前所读到的文字自己去体会, 去领悟, 而老师只要退至后台充当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

有位教师在教《小摄影师》一文时, 教师并不急于对课文进行条分析, 而是先让学生认真地读读课文, 读通课文并想想主要讲了什么。不一会儿学生们的小手就三三两两地举了起来, 教师又让学生再认真地读一读把不懂的词语句子画出来, 想想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学生又读开了, 当学生们的小手再度举起时, 教师还是再一次让学生认真地读课文, 想一想自己不懂的地方是否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的办法来解决掉。正因为教师给了学生自由阅读的时间, 给了他们独立思考、理解课文的机会, 学生在之后的小组讨论中非常激烈, 气氛甚是活跃, 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学生对课文的质疑非常深刻, 如“小男孩这么希望拍到照片, 后来为什么没有来呢?”“高尔基为什么不让杂志社的记者进来, 却嘱咐秘书一定要放小男孩进来呢?”等等。正因为教师给了学生自己读, 自己思考的时间, 因此学生对这篇课文的理解也是非常深刻的。不用教师解答, 其他的学生就帮他们把疑难解决了。相信学生, 学生就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 不是吗?

二、精读中领悟, 重在“巧”

阅读仅停留在学生的自悟自得上是远远不够的, “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细心咀嚼课文中的语言, 让他们自己动脑筋, 经常比较、揣摩, 养成习惯。” (叶圣陶语) 杨再隋教授对读中感悟也做过精辟的阐述:“课文内容及其所包含的思想是学生通过自读, 自悟出来的。自悟, 即自己以心去领悟。悟的过程就是通过阅读和思考语言文字的内涵, 去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 去体验语言文字的感情。学生的悟, 在于教师巧妙、适时地引。”学生的水平毕竟是有限的,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 有重点, 有目的地给予点拨、引导。引导他们细细品味好词佳句的绝妙之处, 揣摩布局谋篇、立意构思的独到之处, 深入探究领悟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当然教师的点拨应以学生的读为根本, 以学生自己的领悟为主。教师的“点”必须“点”在关键之处, “拨”必须“拨”在疑难之处, 无疑而“点”则不如不“点”。

如教学《小鹿的玫瑰花》时在初步分析了课文后, 我问道小鹿的玫瑰是不是白栽了, 学生一致回答没有白栽, 但当问到为什么没有白栽时, 大多数学生的回答却仅仅是因为玫瑰花很美。显然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存在问题, 如果这时教师对他们进行点拨启发, 学生也能理解, 但这种理解是教师强加给他们的, 而缺乏自身的感受和体会。为此我没有马上对课文加以分析而是以“读”为主, 让学生找找描写玫瑰花很美的句子, 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微风、黄莺的话, 并展开想象, 想象微风、黄莺当时还会说些什么?还有那些动物?他们还会说些什么?再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分角色表演读,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 让学生充分进入角色, 从小动物的角度深深感受到玫瑰花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从而深刻地体会到“为别人创造幸福, 自己从中也能得到快乐。”这种感受显然是教师的分析和讲解所不能达到的。

三、诵读中表达, 在于“情”

正的阅读, 是与文本作者心灵的沟通与对话, 是由一个生命进入另一个生命的融合重建过程。在教师讲解、分析基础上获得的感悟往往缺少深切的体验和情感的共鸣。一篇文章内含的思想情感真正由作者“移情”至读者, 非得靠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因此教师要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 多给学生提供朗读的机会, 通过抑扬顿挫、长短徐疾的朗读, 化无声文字为有声语言, 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 才能读出其中的味道, 读出其中的深层含义, 感悟文章的真谛, 达到“情自心中来, 情自口中出”的美妙境界。

《纸船和风筝》是一篇真挚感人的文章, 我在引导学生在反复推敲的基础上, 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并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确定朗读的重音、停顿、音调和情感, 把朗读的自主权完全交给学生, 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为了渲染气氛, 我特地为课文配上了音乐, 松鼠和小熊成为好朋友的经过, 配上轻松欢快的音乐, 两个人吵架后各自的感受, 则配上忧伤的音乐, 松鼠和小熊化解矛盾的过程则又配上了欢快的乐曲, 优美的音乐一下子感染了学生的情绪, 使他们很快进入了文中两个小动物的情感世界, 读得极富感情, 直到课文读完了有好多学生还沉浸在两个小动物纯洁的友谊之中, 我发现有几个小朋友在偷偷地擦眼泪。这是感动的泪水, 是读者与作者的心产生共鸣的结果。

小学语文朗读指导创新 篇11

关键词:朗读;作用;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2-227-01

语文,朗读最重。的确如此,学习语文要重视朗读,要重视学生语言素质的培养,这样才能利于学生积累词汇,深入理解课文,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中受到品德教育,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将是每一位语文教师的最终心愿。

一、情景激发欲望

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一定要重视对学生的启发。要指导学生理解一定语言环境中词句所表达的意思,这样,读出的情感才是真挚自然的。启发,还要让学生充分想象课文所描述的形象,能够在头脑中出现一幅幅画面,只有这样,朗读的感情才是自然的流露。

创设优美的情景。如在教学《瀑布》一课的朗读训练时,就可利用录象来设计导读,借助媒体让学生亲眼目睹从未见过的“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的瑰丽景象。学生就由衷地发出赞叹:“好美啊!”从而使课文中的景物在学生心中“活”了起来,让他们产生了身临其境的感觉。在这种富有诗意的美景下,学生就容易激发朗读的欲望。

教学中也可以借助音乐调动情感,烘托、渲染课文的内容,创造美的氛围。在教学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时,选择古筝曲配乐吟诵,教师随着明快的乐曲声吟诵,学生从中感受有山、有水、有彩云、有猿声、有小船的美的景象,体会作者喜悦的心情。以美的氛围,为学习这首诗作好情感铺垫。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配乐让学生练习吟诵这首诗,更能激发起学生吟诵诗的积极性,收到很好的效果。

二、讲读有机结合

教师在指导朗读时,可以在讲读课文中进行,做到讲和读的有机结合。例如对教材的重点段落,经过教师讲解,学生理解以后,就可以指导朗读,及时的朗读课文,对理解全篇文章会有很大的帮助。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第六册《她是我的朋友》一课,对阮恒献血前的一系列动作表情所透露出内心的想法是学生要掌握的,也是本文的重点。当学到“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时,我提出让学生数一数他在医生说完话后一共做了几个动作(颤抖地举起-放下-又举起),体会他当时紧张的心情,矛盾的思想,并学生试着说一说他当时为何感到矛盾,心里是怎么想的。学生一般会讲到他怕自己的血被抽完,怕自己死去所以感到矛盾。我马上引导学生注意他最后的动作是什么(举起!)说明了阮恒在激烈的思想斗争后毅然决定把血给他的朋友好让她能够活下去!这时,学生们都恍然大悟,也都沉浸在对阮恒的钦佩之中。我对大家说:“阮恒虽然很怕死,但他最后还是下定决心举起手来,仿佛在对医生说:‘我愿意!你能读出他当时那种从犹豫到坚定的想法吗?”许多同学在指名读时,读得很出色,说明他已经与文章主人公融为一体,也为理解文章主人公的高贵品质奠定了基础。

三、想象激发情感

想象是树立形象感的核心,是激发情感的关键。美文佳作都具有极佳的意境美,而这美常常是无法用语言表示的,朗读可将语言文字创设的意境美展示出来,而这意境美是需要借助想象实现的。学生朗读时,不仅要以语感出发,而且还要始终伴随对具体形象的感知、联想、想象。由想象开启的生活图景,比语言文字打开的天地更广阔,更具有形象感,因此也就能从中获得情感体验。

三年级课文《放风筝》这篇课文中的第一、第二自然段,如果让学生就从课文中去抓感情朗读,这对小学三年级的学生,的确很难做到。但是如果换一个角度来教:首先问学生们有没有放过风筝,然后问他们放风筝时候的心情是什么样的,接着闭上眼睛想象现在老师带着大家就在公园里放风筝,回味放风筝时候的心境,眼前跳跃出风筝那美丽的姿态,这个时候再去朗读课文,就会读出放风筝的意境,就会把自己的情感也投入到文章中去。又如教学第五册第九课《爬天都峰》时,课文讲天都峰笔陡,铁链仿佛从空中挂下来似的。教师可以从爬陡坡去引导学生想象天都峰的险以及小女孩和老爷爷爬天都峰的艰难,领悟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勇往直前的精神。学生通过想象再现了语言文字可描绘的情景,产生了真情实感,大大提高了朗读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四、精心选择练点

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叫做“美读”, 然而真正能读出感情来并不容易,需在朗读技巧上作必要的适当的指导,如停顿、轻重、缓急,语气等等。但这些指导不可能课课皆有,次次具备。因此,要精心选择朗读训练点,每次训练有个侧重点,锤锤敲打,锤锤有声。《山里的孩子》文质兼美,行文活泼流畅,语言颇具层次美、节奏美、形象美,是进行朗读节奏训练的较佳训练点。“满山遍野/都有/ 他们的脚印,/在山冈/在竹林/在小溪,/在草丛……/”带着重号的读得稍重且慢,“在竹林”要读得轻快而短促,读出明丽清脆,“在草丛……”要读得渐慢渐轻并有余音,体现省略号的余味无穷。这样读,“大珠小珠落玉盘”,叮当有声,错落有致,读出了语言的韵味,读出了语言的音乐美。同时,学生一旦掌握技巧后,将举一反三,极大地提高朗读教学质量。

五、运用多样形式

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要采取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朗读兴趣,才能提高朗读水平。除了教师的范读外,还可以个人读,齐读,分角色朗读,领读,伴读等等。不同形式的朗读,也要因文而异,才能收到好的朗读效果。

小学语文朗读指导策略 篇12

有人指出, 课堂上书声琅琅、议论纷纷就是好读。这有一定道理。朗读是表情达意的主要手段, 课堂上, 朗读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 它通过声音把文字表达不出来的地方表现出来。在正确、流利读的基础上, 要在培养学生的语感上读, 并把朗读和理解紧密结合起来, 引导学生理解地读。尤其是关键句段, 要边读边思边议, 以读促悟, 就能使学生进入课文所描绘的境界, 读得有声有色, 有情有景。我们只要听听学生读得怎么样, 就知道他们是不是已经感悟到句子所描绘的情景了。因此我们要把朗读训练贯穿于阅读教学始终, 落实到每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 调动情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浓厚的兴趣会激发起无穷的潜能, 兴趣的培养又是多途径的。在朗读课文时, 可以通过创设美好的情境激发学生“学”的兴趣, 从而达到激发“读”的兴趣。

如教学《恐龙》这篇课文, 一开始, 师生交流。师:同学们,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幅画, 我们一起来看看, 画了什么?可以和同桌交流 (通过投影把七幅恐龙图展现在同学们面前) 一下, 课堂非常热闹, 你一句, 我一句, 大家都无拘无束地把自己对恐龙的了解与同桌交流。我在学生间走动, 听到了许多让我都很惊讶的谈话, 有的同学对恐龙的知识比我查到的还多。当时, 我的心里真的感到了万分的惊叹, 学生真不可小看, 他们的课外知识比我的可丰富多了。学生在自由讨论, 自由想象, 自由发言的氛围中, 无拘无束, 非常高兴。接着我顺势插上话题, 有一位大朋友, 他看了这七幅图, 想告诉我们这七幅图的内容, 他就写了一篇文章, 你们想知道吗?学生非常高兴, 课堂上洋溢着活跃的气氛。我就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接着学生在对恐龙知识的追求下, 怀着愉悦、轻松的心情自由地展开朗读, 第一次试读就读得有声有色。

二、读悟结合, 相互促进

朗读指导不能孤立地进行, 要与理解课文有机结合起来, 做到读中感悟, 悟中促读, 两者相辅相成。

我们的祖先有“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的古训, 鲁迅先生也曾说过:“在瞎弄里摸索, 自悟自得的毕竟是少数。”阅读时, 随着形象感染程度的加深, 人的内心就会不断掀起情感的波澜, 爱作者之爱, 恨作者之恨, 入境又入情, 达到“语悟其神”的境界, 这种情感共鸣, 是阅读能力达到较高层次的体现。杜勃洛留波夫说:“我们的感情总是被生动的对象所引起的, 而不是被一般的概念所引起的。”因此要通过朗读促进学生对文章的感悟、品味, 必须以理解为基础, 努力寻找文章对学生思想感情的触发点, 使学生与文章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 然后在朗读时自然地表达出来, 做到以情带声, 以声传情。

有些文章, 如童话、散文、寓言等, 文中含有很深刻的句子, 它们对理解文章、把握文中包含的思想感情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在教学《第一次抱母亲》一课时, 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在我记忆中, 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 背上背着妹妹, 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 年复一年, 直到我们长大。我们长大后, 可以干活了, 但逢有重担, 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 让她来挑。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 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 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这一句中的“担子”有着双重含义, 不仅仅是指母亲肩上那100多斤的东西, 还隐含着母亲瘦弱的肩膀上所挑起的生活担子 (操持家务、孝敬爷爷奶奶、下田干活、挣孩子们的生活费用等等) , 母亲是那样的辛劳, 但她只是轻轻一句:“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此时此刻, 对于学生来说, 阅读的文本不仅是客观事物的写照, 更是情感的载体。从朴实的话语中, 让我们感受了一位平凡母亲的无私与伟大。这些含义在文中并没有明明白白写出来, 教师只有挖掘课文, 把文本的情感点化出来, 用自己的真情实感拨动学生情感的心弦, 与学生一起感受蕴涵在课文中的感情, 并把这种情感体验展示在语文课堂中, 才能让学生在阅读中享受体验带来的愉悦, 才能真正入情入境地读好。

三、多样朗读, 有法可依

朗读的形式纷繁多样, 不一而足, 但各种形式的朗读有各自的功能和适用范围。当需要激情引趣或学生读得不到位时, 宜用范读指导;当需要借助读来帮助学生分清段中的内容、层次时, 宜用引读;当遇到对话较多、情趣较浓的课文时, 宜采取分角色朗读;当需要渲染气氛、推波助澜时, 宜用齐读……但要注意的是范读只是引路而已, 只能起“示范、启发”作用, 而不是让学生机械地模仿, 因为“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必须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因情而自得, 按“得”去朗读。一节课中范读不能太多, 要尽可能多地留些时间让学生自己练读。更值得一提的是, 多媒体进入课堂后, 可以利用媒体播放与课文意境相吻合的音乐, 让学生在乐声中声情并茂地朗读。

上一篇:旅游档案馆的建立论文下一篇:丰富学生语言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