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的朗读指导

2024-09-24

语文课堂的朗读指导(精选12篇)

语文课堂的朗读指导 篇1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朗诵教学的现状

人们常说, “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讲的就是朗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朱熹曾经说过:“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 不可误一字, 不可少一字, 不可倒一字, 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读几遍, 自然上口, 久远不忘。”可见, 朗读, 既是传统的, 又是时兴的;既是语感的, 又是技能的;既是文学的, 又是审美的。朗读, 是对同学们进行语调、语速、节奏、情感等方面的技能训练和说普通话训练的语文活动。朗读, 是让同学们认知文字、感受声律、体味词句、领会情感、品味意境、发展语感的充满情致的实践活动。所以, 课堂上的朗读, 对语文教学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是, 随着语文学习的日益功利化, 朗诵逐渐由本来应该占据的中心舞台上退了出来。走进初中校园, 很难听到"书声朗朗", 取而代之的是此起彼伏的老师的讲课声和令人窒闷的学生考试做题的场面, 学生朗诵水平每况愈下。因此, 正确指导朗读显得尤为重要。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朗读的指导与训练

朗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到朗诵的重要意义和特殊作用才能坚持以朗诵为主, 并强化朗诵的指导和训练。

(一) 课前让学生自己说

传统语文教学重在教师的讲授, 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 一堂语文课, 学生没有多少机会阐述自己的见解, 久而久之, 坐享其成的听课习惯养成也就不愿积极发言了。另一方面, 一些学生怕因说错话而受到教师的批评、其他学生的嘲笑, 不敢多说。这样的教学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也使原来活跃的语文课变得索然无味了。这就需要将课堂这个舞台真正交到学生手里, 为他们创造一个最佳的语言环境。我们可以让学生在课前三分钟谈谈自己感兴趣的文学作品及其作者, 以培养他们敢于说话的能力, 同时在语文教学中多鼓励学生敢于置疑, 围绕教材、旁征博引, 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 课上让学生充分读

要有好的朗读效果, 必须要给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课文内容的理解是靠学生自己读懂的, 不是光靠老师讲懂的。“文贵自得”, “自得”才能提高阅读能力。但多读并非是取消教师的讲, 让学生一味地多读, 相反, 却对教师的“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把时间“挤”出来, 让学生多读。

(三) 教师要加强示范朗诵

梁实秋先生回忆他的老师徐锦澄先生的讲课:“徐先生于介绍作者之后, 朗诵全文一遍, 这一遍朗诵可很有意思。……不论是古文或白话, 一字不苟地吟咏一番, 好像是演员在背台词, 他把文字里蕴藏着的意义好像都给宣泄出来了。他念得有腔有调, 有板有眼, 有感情, 有气势, 有抑扬顿挫, 我们听了之后, 好像是已经领会到原文的意义的一半了。”从这里可以看出, 范读的魅力是无穷的。教师的范读是最为直接和亲切的, 是火种、是催化剂。它能让学生透过教师的朗读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体悟课文所表达的情感并产生共鸣。范读能帮助学生正音, 培养学生对朗读的兴趣, 唤起学生的感情, 可以丰富学生的词汇。有声有色的朗读, 会更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作品中优美、准确、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尤其会使学生着迷, 范读传达着朗读者的态度、感情, 这些都会强烈地影响学生, 容易使学生的思想感情和教师发生共鸣。

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是一首表达依依惜别深情的抒情诗, 学生初学难解其内含之美, 故在教学中宜用音乐 (轻柔、舒缓的乐曲) 营造出氛围, 再辅之范读, 朗读时既要读出轻柔、深沉、淡淡的忧伤之韵, 又要读出轻盈、弹跳式的节奏, 努力表现出一种梦幻般的情景。这就能使学生在渐染熏陶中感受到诗意境的美, 领悟出作者内心的忧思, 形成正确的语感。

(四) 切实做好朗读指导

朗读的方法对朗读的效果起重要作用。指导学生朗读时首先应让学生养成准确朗读的好习惯, 做到不漏字、不加字、不错字、不倒字、不改字, 通过多读培养良好的语感。同时老师在学生朗读时要指导学生注意语调、节奏、停顿、轻重、情感等朗读方面的问题;

如:《春》文章处处充满着轻松、明快的气息, 应带着欣喜的语气去读, 语调上扬, 整体节奏为轻快型, 不时有舒缓型节奏交错, 形成文章回环往复的特点。《沁园春?雪》是一首赞美与歌颂的壮词。朗诵这首词, 要把握喜悦、抒情, 豪迈的语调。经过反复的朗读, 一方面可使学生对文章内容有进一步的理解, 另一方面可使学生达到培养语感, 陶冶情操, 熟练运用普通话表达之功效, 可谓一举多得。

叶圣陶曾说:“吟咏的时候, 对于探究所得的, 不仅理智地了解, 而且亲切地体会, 不知不觉间, 内容和理法化而为读者的东西了, 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我们一定要将朗读教学全方位的、系统性的、有针对性的运用到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去, 只有这样, 才能扬长避短, 提高我们语文教学水平和质量, 只有引起教师和学生对语文教学中的朗读的重视, 才能使语文课上焕发出异彩。

摘要:朗读是人们学习语言、驾驭语言、运用语言的重要方法。语文教学中, 通过示范性朗读, 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 通过朗读技巧的训练, 使学生掌握朗读中的停顿、重音、语调和语速, 使语文课堂绽放异彩。

关键词:语文教学,朗读,指导

参考文献

[1]谢伦浩.如何成功朗诵[M].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 (01) .

[2]郭鸿雁.朗读教学与语感培养[J].教学艺术.2004 (04) .

语文课堂的朗读指导 篇2

黄陵县腰坪中心小学 郝欢欢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课要充分重视学生的朗读,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语言所蕴含的丰富情感,并与自己的情感相通,加深理解与体验。”还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可见,朗读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的训练。但是,目前的朗读教学存在不少问题,低效或无效的朗读限制了朗读的作用,扼杀了学生的灵性和兴趣,影响了朗读教学的有效性。

常见的朗读问题有以下几点:

1、缺乏有效指导

新课程强调要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张学生自主探究,张扬学生的个性。多数教师将其运用在朗读这一环节上,即改变了过去学生集体朗读的方式,采取“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感受文章中蕴含的感情”这一方式。表面上学生的朗读形式多样,体现了新课程解放学生个性的要求,但朗读目标缺失。教师也没有注重研究各种读法的作用,学生朗读时随心所欲,往往会出现该朗读时却默读而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情绪,该默读时却朗读而不能思考,学生不能选择正确的方式朗读课文,不能体会文中所蕴含的意韵。

此外,有的教师为了达到所谓的教学效果,往往只是将目标关注在几个有朗读特长的学生身上,却忽略了对其它学生的朗读指导。有时,学生也会在老师的指导下,这些优生的带领下,完成了所谓的“美”读,但更多的学生都是处于机械地模仿中,一点也没有朗读的个性,反而产生厌烦情绪,并没有加强朗读教学。

2、缺情少境 朗读能力的提高是循序渐进的。“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则清楚地规定了朗读教学的层次性和程序性。学生有丰富的情感,但他们的情感流露是需要慢慢地酝酿,再通过一个个触发点才能激发出来的。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光靠纯粹的朗读技巧是无法读出感情的,必须扎扎实实让学生在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的基础上,给学生设置恰如其分的情境,使他们有了内心的体验,表情达意的感知,才能展现朗读的精彩。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一颗璀璨的星星,针对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有效地解决。所谓“有效”,主要是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如何把学生引入最优的朗读境界,真正在教学中落实教师的有效指导,让朗读教学重焕青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呢?

1、范读激趣

《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与鉴赏”部分建议“教师应培养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要想让学生对诵读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因为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教师的精彩范读,把文学的内蕴、文中的情感传达给学生,使其受感染,从而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调动其积极性,启发他们领会语言文字的朗读技巧,与课文产主共鸣,更好的理解课文。

2、创设情境

没有情境的教学如一杯清淡的白开水,学生是品不出味儿来的。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就要为学生创设课文内容所需的情境。这首先离不开教师的情感渲染,教师要善于做一个情感的触发点,使学生丰富的情感流露出来。

此外,教师还能够迁移意象,触发学生的联想。对教材中的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并不是学生一读就能体会到的。它需要教师注意学生头脑中意象的转换,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作品中的词语,引导学生从生动形象的文字描绘中,感知事物的特点,与头脑中已有的意象进行联系,从而触发联想,形成作品词语所蕴涵的意象。学生身心沉浸其中,才能充分调动起他们的全部的想象和联想,情动辞发的读出感情,达到朗读的效果。

3、丰富朗读的形式

阅读一篇文章,朗读的形式也十分重要。朗读的形式纷繁多样,但各种形式的朗读都有各自的功能及适用范围。教师应有的放矢的根据实际做理性选择。比如:当需要激情引趣或学生读得不到位时,宜用范读指导;当需要借助读来帮助学生分清段中的内容、层次时,宜用引读;当遇到对话较多,情趣较浓的课文时,宜采用分角色朗读;当需要渲染气氛、推波助澜时,宜有齐读;当学生带着问题自主探究时,宜用默读„„因此,对于朗读纷繁复杂的形式,我们应理性面对,合理运用,才能将读法融会贯通。

4、加强朗读的评价

对学生朗读情况的评价十分重要。评价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朗读的兴趣和自信心。

在评价时,要特别注重评价的理念和方法: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个性特点。要允许学生多角度的独特的个人体验,只要是学生读出真情实感的,能准确理解和表达朗读内容的,都应该给予肯定。这就是新理念的最好体现。

此外,评价的方式也很多,比如:教师评价学生、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互相评价、学生评价教师。当然,在评价时,我们要从正反两方面中肯评价,更倾向于正面评价,要恰如其分地评价。在评价中促进学生朗读,让学生敞开心灵,读出自信,读出感情,读出个性。

5、开展系列活动 为了使学生能够自主地、愉快地进行朗读练习,单凭课堂上的朗读训练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当加强多种活动的开展。比如: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学生动手“自编小诗集”,激发他们对经典诗文的热爱。开展“读书心得交流活动”、“好书推荐会”等活动,引导学生将自己的读书心得记录下来,将推荐的好书中的好句好段摘抄下来,与同学分享、交流,激发阅读的兴趣。这些活动在我班开展时,学生总是兴致勃勃地做准备,积极参加,在丰富学生学习生活的同时也受益较多。

语文课堂的朗读指导 篇3

【关键词】语文教学 朗读 指导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朗诵教学的现状

人们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朗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朱熹曾经说过:“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读几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可见,朗读,既是传统的,又是时兴的;既是语感的,又是技能的;既是文学的,又是审美的。朗读,是对同学们进行语调、语速、节奏、情感等方面的技能训练和说普通话训练的语文活动。朗读,是让同学们认知文字、感受声律、体味词句、领会情感、品味意境、发展语感的充满情致的实践活动。所以,课堂上的朗读,对语文教学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是,随着语文学习的日益功利化,朗诵逐渐由本来应该占据的中心舞台上退了出来。走进初中校园,很难听到"书声朗朗",取而代之的是此起彼伏的老师的讲课声和令人窒闷的学生考试做题的场面,学生朗诵水平每况愈下。因此,正确指导朗读显得尤为重要。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朗读的指导与训练

朗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到朗诵的重要意义和特殊作用才能坚持以朗诵为主,并强化朗诵的指导和训练。

(一)课前让学生自己说

传统语文教学重在教师的讲授,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一堂语文课,学生没有多少机会阐述自己的见解,久而久之,坐享其成的听课习惯养成也就不愿积极发言了。另一方面,一些学生怕因说错话而受到教师的批评、其他学生的嘲笑,不敢多说。这样的教学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也使原来活跃的语文课变得索然无味了。这就需要将课堂这个舞台真正交到学生手里,为他们创造一个最佳的语言环境。我们可以让学生在课前三分钟谈谈自己感兴趣的文学作品及其作者,以培养他们敢于说话的能力,同时在语文教学中多鼓励学生敢于置疑,围绕教材、旁征博引,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课上让学生充分读

要有好的朗读效果,必须要给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课文内容的理解是靠学生自己读懂的,不是光靠老师讲懂的。“文贵自得”,“自得”才能提高阅读能力。但多读并非是取消教师的讲,让学生一味地多读,相反,却对教师的“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把时间“挤”出来,让学生多读。

(三)教师要加强示范朗诵

梁实秋先生回忆他的老师徐锦澄先生的讲课:“徐先生于介绍作者之后,朗诵全文一遍,这一遍朗诵可很有意思。……不论是古文或白话,一字不苟地吟咏一番,好像是演员在背台词,他把文字里蕴藏着的意义好像都给宣泄出来了。他念得有腔有调,有板有眼,有感情,有气势,有抑扬顿挫,我们听了之后,好像是已经领会到原文的意义的一半了。”从这里可以看出,范读的魅力是无穷的。教师的范读是最为直接和亲切的,是火种、是催化剂。它能让学生透过教师的朗读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体悟课文所表达的情感并产生共鸣。范读能帮助学生正音,培养学生对朗读的兴趣,唤起学生的感情,可以丰富学生的词汇。有声有色的朗读,会更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作品中优美、准确、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尤其会使学生着迷,范读传达着朗读者的态度、感情,这些都会强烈地影响学生,容易使学生的思想感情和教师发生共鸣。

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是一首表达依依惜别深情的抒情诗,学生初学难解其内含之美,故在教学中宜用音乐(轻柔、舒缓的乐曲)营造出氛围,再辅之范读,朗读时既要读出轻柔、深沉、淡淡的忧伤之韵,又要读出轻盈、弹跳式的节奏,努力表现出一种梦幻般的情景。这就能使学生在渐染熏陶中感受到诗意境的美,领悟出作者内心的忧思,形成正确的语感。

(四)切实做好朗读指导

朗读的方法对朗读的效果起重要作用。指导学生朗读时首先应让学生养成准确朗读的好习惯,做到不漏字、不加字、不错字、不倒字、不改字,通过多读培养良好的语感。同时老师在学生朗读时要指导学生注意语调、节奏、停顿、轻重、情感等朗读方面的问题;

如:《春》文章处处充满着轻松、明快的气息,应带着欣喜的语气去读,语调上扬,整体节奏为轻快型,不时有舒缓型节奏交错,形成文章回环往复的特点。《沁园春·雪》是一首赞美与歌颂的壮词。朗诵这首词,要把握喜悦、抒情,豪迈的语调。经过反复的朗读,一方面可使学生对文章内容有进一步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使学生达到培养语感,陶冶情操,熟练运用普通话表达之功效,可谓一举多得。

叶圣陶曾说:“吟咏的时候,对于探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间,内容和理法化而为读者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我们一定要将朗读教学全方位的、系统性的、有针对性的运用到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去,只有这样,才能扬长避短,提高我们语文教学水平和质量,只有引起教师和学生对语文教学中的朗读的重视,才能使语文课上焕发出异彩。

参考文献:

[1]谢伦浩.如何成功朗诵[M].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01).

语文课堂的朗读指导 篇4

上之前要排课前预习,要求读通读顺句子,扫除生字障碍,保证学生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并了解课文大体讲了一件什么事?让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脉络。让学生谈谈读后的感受,把握课文“基调”,为下面学习埋下伏笔。

二、深入理解,体会感情

《凡卡》重点要感知他悲惨的学徒生活,那悲惨的生活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悲惨到什么程度?“从哪些句子看到了什么样的凡卡?”读一读,画一画。学生分别找到了“挨打的、挨饿的、睡不好觉的,绝望的”凡卡,这些词句是有滋味的,需要细细去品读,像品茶一样。在处理朗读这些句子时我分别运用了“品评词句,揣摩用意”、“还原生活,入情入境”、“虚拟情境,转换角色”和“展开想象,补充留白”的方法指导学生进行朗读。

(一)品评词句,揣摩用意

“昨天晚上我挨了一顿毒打,……拿鱼嘴直戳我的脸。”

学生读后看大屏幕再读:“昨天晚上我挨了一顿毒打”,看看哪个词在你的眼前中“凸显”出来,并刺痛了你的眼睛?学生马上找到了“毒打”,凡卡遭受的毒打怎样的,透过这些“凸显”的“揪、拖、揍、戳”等动词来感受。思考从这段话,你体会到了什么?目睹了凡卡遭受“毒打”后,学生“体会到生活悲惨的凡卡”,“体会到老板的惨无人性。

在这样的毒打下,你看到一个什么样的凡卡?(遍体鳞伤的,青一块紫块的,胆战心惊的,伤痕累累的凡卡)陆续出现在课堂上,这时我再让学生把看到的画面通过朗读体现出来。以上的感受是学生理解中获得的,所以鼓励他通过朗读表达内心的感受就水道渠成了。

(二)还原生活,入情入境

入情入境的阅读就是凭借语言文字描写的内容,再借助于自己的想象、联想等使语言文字所描绘的画面、情境仿佛浮现在“眼前”,产生一种如临其境,如同己出的感受。

“伙计们捉弄我,……只好摇那个摇篮。”

学生看到“挨饿”的凡卡。这种理解,“饿”字只走进学生的“眼睛”里,当然不会深刻,因为对当今孩子来说根本没有挨饿的体验,所以需要进一步还原生活。通过引导,孩子们就会联想到电视上那些难民挨饿得样子:面黄肌瘦,浑身无力,无精打采的模样进入学生视野。于是我说,“同学们再读这句话,边读边想象凡卡每天挨饿时会是什么样子的?”虽然自己没有挨饿的经历,经过还原生活,“饿”字具体了、形象了。学生再走进文本,读句子才能感受凡卡内心的痛,朗读也会得以感染或震撼。

(三)虚拟情境,转换角色

孩子为什么走不进文本,根本原因是不能由“观众”转换为“主角”。但如果我们将里面的人物想象成自己的亲人,再去看时,感受会大不相同。我采用虚拟情境转换角色,假如你是凡卡,你会怎样读?

“亲爱的爷爷,发发慈悲吧,带我离开这儿回家,回到我们村子里去吧!我再也受不住了!”“我给您跪下了,我会永远为您祷告上帝。带我离开这儿吧,要不,我就要死了!”

“文章不是无情物,情到深处才反复”!正是因为凡卡的生活太痛苦,太悲惨,所以他才一次次的哀求,一次次哭喊。经过情境的渲染,将学生置身于一种凄冷、孤独、悲伤的氛围中。孩子们的心与凡卡的心紧紧地贴在一起,学生自然也就进入了角色。所以读起来就入情入境了,也就读出了味。

(四)展开想象,补充留白

好的文章会给读者留有许多想象、思考的空间,或启发想象,引发联想,或令人深思,发人深省。这种空白之处,正是我们钻研教材需要“扩充、补白”之处。

《凡卡》一课多出运用了省略号,我抓住了信末凡卡对自己学徒生活的总结概括一句:“我的生活没指望了,连狗都不如!……”引导学生:

同学们,读了这句话,你发现在标点使用上有什么特点?(先用!又用……)我又启发学生思索:凡卡先用一个冰冷的“!”向爷爷强调什么?激发学生反复读句子,回忆他的学徒生活。那一串省略号,凡卡又省略了什么?如果让你补充文字的话,你觉得凡卡还想和爷爷说什么呢?(生:他会饿死的,将永远见不到爷爷了……)通过对“!”和“……”的剖析,凡卡悲惨生活格外清晰,学生对凡卡更加同情,更加怜悯。

三、留足空间,朗读感悟

大多语文课堂的“讲读”挤掉了学生读书的时间,一节课40分钟,学生朗读的时间却不到10分钟,所以朗读练习往往是如雁掠过,且又“雁过无痕”。语文教学应让学生自己在读中感悟,多读课文时间从哪儿来呢?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认真思考,“讲、问、答”等让位于读,让学生从读中感悟。

当然每个学生每次朗读的效果肯定不一,多读才能读出感觉,读出感受。通过学生朗读对比,教师示范、评价,引导学生感受,效果就会逐渐凸显。记得有一个同学当读到“我给您跪下了,我会永远为您祷告上帝。带我离开这儿吧,要不,我就要死了!”时,声音有些哽咽、断断续续,全场全神贯注、鸦雀无声。读完时我说这个同学读的怎么样,全班想起了热烈的掌声。

小学语文如何指导朗读的方法 篇5

小学语文如何指导朗读的方法

一、教给学生朗读的技巧

朗读是一门有声语言的艺术,是朗读者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塑造形象,反映生活,说明道理,再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再创造过程。这一过程就是让文章“复生”过来,赋予文章生命力。让文章“复生”,所以朗读时需要有一定的基本技巧。

古人云:“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叶圣陶老先生也曾经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所以我们要教给学生朗读的技巧。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实际和学生朗读水平的实际,加强对学生朗读方法的指导,强化朗读技巧的训练,不断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一是从朗读方式上讲,要让学生能通过轻声朗读、放声朗读、诵读等方式训练学生对朗读技巧的感悟。二是从朗读方法上讲,要让学生在朗读中能够注意停顿,声音的轻重、速度和节奏、语调等技巧来领略朗读的妙处,提高朗读的水平。

在朗读教学中,教给学生一些技巧是必要的。对学生的朗读加以有效指导体现了一个出色教师应有的素质。然而有的教师为了快速、简捷、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便直接传授学生朗读秘诀:什么地方重读,什么地方轻读,什么地方停顿长些,什么地方停顿短些,什么地方带着微笑读,什么地方读出伤心来……这是纯技术性的朗读技巧的灌输,至于为什么要这样读,教师不加解释,学生的朗读便成了”邯郸学步“。一旦脱离了老师的技术指导,他们就无所适从了。

所以,我们在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时,千万不能滑向形式主义泥潭,既要重视技巧,又要不”唯技巧“。”唯技巧“即声音上形似,而没有内心的情感依据。学生也有自己的思想,看法和生活经验,对句子的理解体会也各不相同,所以读出来的感情也就不相同。如果我们不告诉学生应该在什么地方注意什么,而是创设一个情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多体验,获得真切的感受,拥有情感的体验,那么,学生朗读动情时声音自然有高低之分,轻重缓急,有了变化就成了艺术。朗读技巧是为表达作品思想情感服务的,缺乏思想内容的技巧是无水之花,不符合作品感情的语调也只能是无本之木。

二、引导学生在朗读时进行比较揣摩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往往发现课文中有些词虽然并不深奥,表层意思也并不难理解,但却用得精妙传神,耐人寻味。对于这样的词,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反复揣摩品味,挖掘其隐含意义,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独特魅力,锤炼学生的语感,使其有所感悟。如《月光曲》一课,皮鞋匠兄妹称赞贝多芬所弹的曲子时说:”弹得多纯熟啊!“教师如果把”纯熟“换成意思相近的”熟练“,让学生和原句比较,推敲赏析,学生就会品出”纯熟“不但表现了曲子弹得熟练,还反映了熟练的程度。另外,教师可以通过对语言文字进行增补、删除、替换、变序等方式,使学生感受到课文中语言的精炼、形象、细腻等特色,学会准确地运用语言来表情达意。

例如,《秋天的图画》有一句:”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为了让学生体会”挂,露,翻,举“所描绘的秋天景色的勃勃生机,体会”秋天的图画“色彩的美丽,教师可采用对比的方法,出示”金黄的梨树“、”红红的苹果“、”金色的稻海“、”火红的高粱“。让学生谈谈哪句好?好在哪里?学生纷纷举手,有的说:”课文的好是因为它写出了动作,如挂起、露出、翻起、举起。“然后让学生做动作表示,并说这里不仅写出了颜色、样子,还写出了植物的生命,就是秋天的勃勃生机,请大家读出美,读出勃勃生机,学生马上就能入情入味地朗读起来。

三、珍视学生独特感受,倡导朗读个性化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具有人文性。同时指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倡导朗读个性化,就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坚持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对同一件事的态度是不尽相同的,这取决于他们各自的性格、生活经历、心境、所处的时空、观察的角度等。因此,对同一篇作品,对同一个句子、同一个词语,人们的理解都是不会雷同的。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们的朗读感受也决不会雷同。

如在教学《趵突泉》一文时,对以下描写大泉眼的句子,学生的理解由很大不同:”永远那么纯洁,永远那么活泼,永远那么鲜明,冒,冒,冒,好像永远不感受到疲乏,只有自然有这样的力量!“特别是学生在朗读”冒,冒,冒“三个字时,语速、轻重、情感截然不同。有学生读时由轻到重,由快到慢,字字句句饱含深情。而有的学生朗读时却是三字连贯,一气呵成!他说∶趵突泉充满青春活力,我觉得只有这样读,才能表现出它的巨大力量!”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小学语文如何指导朗读技巧

1、把握教材,指导朗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小学语文教材精选的读篇大都是名家名著,是教材的主体,是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的主要凭借。朗读好课文,更有助于学生真切地感受作品,有助于因声解义,领略作品的精妙之处,有助于学生增强语感,以声传情。

名师窦桂梅说:“一个好的语文老师,应该力求丰富自己的感情,锤炼自己的语言,积淀自己的文学素养,站在传承文明的高度,以心向真善美的人文情怀,引导学生大声朗读。”由此,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将课文读通、读顺、读熟是关键。在朗读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自由朗读,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可以大声读,可以小声读,可以几人合作读……读的过程中,可以快读,可以慢读,还可以停下来做做记号。总之,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感悟课文内容,每读一遍要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

如《长城》一文中的一段话:“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笔者让学生们自己读,然后说出对这段话的理解。一个学生说:“这段话里有一个”单“字,说明了长城的高大坚固”。又有一位同学说:我看到了“数不清”,说明修建长城用的条石多,还有“一块”“两三千斤”突出了条石的重量。就这样,学生们踊跃发言,讲出他们通过朗读后对文章的理解。通过朗读,该注意的地方学生自己都注意了,问题也解决了,对课文的理解也更透彻了。朗读就是这样,将无声的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

2、方法多样,乐趣无穷

无论是解决数理化的问题,还是朗读课文,都要讲究方法。好的方法能够事半功倍。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创造出多种多样的朗读形式,就会让学生的朗读热情高涨,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语文朗读教学中,教师可以与学生比较着朗读。不是单纯地只是教师在示范,学生在那儿听,也不是学生一直在读,教师只是在指出问题。要让师生能在课堂上互动,学生和学生也能在课堂上相互交流,这样才能让学生把自己的朗读与老师、同学的朗读进行比较,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产生新的情感体验。

再有,可以利用学生的好胜心和极强的自我表现的心理,在教学中,让学生之间比赛着朗读。在课堂上,让学生朗读同一篇文章,举行一次小规模的朗读比赛,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对方的优点,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进取性,还能让学生在这种相互竞争、相互激励的学习氛围中,更加有学习积极性,朗读时也更加用心,用感情。

我们还可利用角色扮演来朗读文章。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和记忆力都很强,在语文朗读教学中,可以先由教师进行范读,让学生们直接地感受语言,再让学生分别扮演课文中不同的角色,让他们在模仿中体验人物的语气、动作和情感,然后把自己的理解表达出来。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能让学生的语言得到良好的发展,同时还能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另外,还可以配以音乐相辅相成等等。朗读的方法还有很多,还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和探索。

3、让学生在诵读中沟通

“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真正的阅读,是与文本作者心灵的沟通与对话,是由一个生命进入另一个生命的融合重建过程。在教师讲解、分析基础上获得的感悟往往缺少深切的体验和情感的共鸣。一篇文章内含的思想情感真正由作者“移情”至读者,非得靠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因此教师要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多给学生提供朗读的机会,通过抑扬顿挫、长短徐疾的朗读,化无声文字为有声语言,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才能读出其中的味道,读出其中的深层含义,感悟文章的真谛,达到“情自心中来,情自口中出”的美妙境界。

4、评读促进发展

在多种读的形式中,评读是不可缺少的。课堂中,教师们常用“赛”的方式组织朗读教学,如小组比,男女生比等。既然有赛,就有评。评议时,教师应特别注意评价的理念和方法,充分地尊重学生,使每一个学生在评价过程中领略成功的喜悦。学生的主体意志是在具有真正主体地位之后而渐渐形成的,有了主体意志,才有了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发展,也才有了自己的思想。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经验世界,加上阅读材料本身内涵的开放性,不同的学生对文本会作出不同的“解读”。所以,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逐步养成欣赏学生看问题的不同立场、方式、方法的习惯。

小学语文指导朗读方法

一、让学生明白朗读的好处,从而激发学生良好的朗读欲望

1、首先要树立学生讲好普通话的信心,为朗读作初步的准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通话读音准确、规范就会为朗读打下十分良好的基础,所以一定要抓好读音这一关。

2、教师自己范读课文,经过自己精心的准备,深入地体会作品的丰富的内涵后,教师为学生范读,给学生树立一个爱读书、爱朗读的好榜样,学生会十分喜欢模仿教师的朗读语气、语调、表情、手势等。

3、播放录音,让学生欣赏别人的“朗读作品”,从而加深对课文的印象,有了朗读的冲动。

二、发挥教师的示范朗读作用

低年级学生刚接触字词,如果一开始就让他们拿起书凭眼睛扫视来感知成段成篇的语言文字,是有困难的。因此,教师示范朗读的引导作用尤为重要。示范朗读即通常说的范读。教学中,如果教师只是讲应该怎样读、不应该怎样读,学生是很难学好朗读的。他们的认识还是很模糊的,并不知道怎样读才算表达情感了。但孩子们的模仿能力很强,如果他们亲耳听听老师是怎样读的,学起来就容易得多,读起来就有情有意的多。

三、创设情境,扩大朗读的训练面

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愿意读,喜欢读,对朗读产生浓厚的兴趣,是朗读教学的第一要务。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小学生好动、好胜、好奇心强等心理特点,巧妙地创设各种情境,从而提高朗读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在朗读训练中,教师要为学生的自读感悟创设主动选择的条件和机会,促成他们个性化发展。但如果没有老师的引导,学生的选择往往会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影响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必须在朗读训练中有意而巧妙地引导学生选择。要通过引导学生、点悟学生,使学生的思维、想象、情感等心智活动自主参与到朗读实践中,完成对文字符号所承载的思想内容,文字材料组织方式以及所渗透的情感、韵味的感知和领悟。

四、在比赛中激起学生的朗读欲望,让他们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感

1、利用阅读课进行背诵古诗、背诵优美片段等朗读比赛活动,并设立相应的奖励制度,以此激起学生有感情朗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

2、要特别重视每天的早读课时间,除了要求学生都有要放声朗读之外,教师也和同学们一起朗读,既可以起示范作用,又能提高他们朗读的积极性,何乐而不为呢?教师和学生进行朗读比赛,可谓有创意。

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篇6

一、转变观念,高度重视朗读

简单地说,朗读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阅读分析的能力,并且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更重要的是,它能锻炼学生的审美和想象能力。因此我们必须转变观念,把教学立足点转移到以读悟语,以读悟情,以读代讲的教学实践上来。将朗读训练贯穿于阅读教学始末,落实到每个环节。

孟子说:“临事而惧,好谋天成“,这就要求我们针对任何一节课,都要进行充分的准备,精心的设计。去掉一些表演性的没有实际作用的环节,把这些时间还给朗读。只有这样,才能为有效朗读挤出足够合理的时间。

总之,语文教师不可小视朗读,不可让朗读在教学中可有可无。

二、教师要关注学生朗读的参与热情

每次在检查预习的时候,总能看到这样的情景:学生读书的激情很高,但由于不可能全部请到,有时便流露出很扫兴的样子;而请到的同学,也很少能一口气流利地读完。

那时,我心里就想:如何让学生始终对读书保持这种热情的火苗?又如何切实的提高每一位同学读书的质量呢?

根据课文的特点,有时我就让全班开着“火车”逐句朗读,合格的要求是百分百的正确,十二分的流利!

有学生问:“老师,如果读错了怎么办呢?”

“呵呵,如果读错了,只好站着喽!”学生不禁瞪大了眼睛。

老师又补充了一句:“当然,后面的同学可以伸出你热情的援助之手,起来再读这句话,如果能合格,那么读错的同学也就得救了!”

学生又喜形于色了。开始读书了,那些读对的同学颇有成就感,读错的同学无须多言,也会自惭形秽,开始暗暗努力了! 初读时频频出错的句子,往往也是课文中比较难读的句子。于是,老师就组织大家再读,这么一来就能轻松过招,很好地巩固了读书的效果。

一段时间过后,同学们读书的热情更为高涨了。读书是自我挑战,读书是互助救人,学生能不喜欢吗?我呢,也为他们的进步深感欣喜:课上一分钟,课前花了十分钟也不止;在课堂上的练读,也大大地提高了效率,不用我去督促这个提醒那个了,岂不省心?

接着,我又提高了要求,练习同桌共读,逐句“开火车”。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培养了同学之间的团结合作精神。以后,再展开到小组朗读,内容也可以扩展到一个小节甚至全文了。如此这般地夯实基础,还可以更为迅捷地展开阅读教学。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要随时关注学生的参与热情,在朗读中加入互助的游戏,能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会使学生找到朗读的快乐;“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从中,学生定会领悟朗读的意义。

三、朗读要有梯度和层次性

笔者认为,朗读的有关“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要求,说明了朗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的多个层面上,在教学中避免朗读训练只出现在品读感悟这个环节上。这三个要求是相互联系,螺旋上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有机整体。当然,在实际操作中,不要矫枉过正,从而出現“满堂读”。

四、加大教师范读的比重

每篇课文都是教师先给大家范读,而学生则是一边看着书,一边听着教师声情并茂地读。当我们自己读时,不由得就学起了老师刚才的语气语调和神态。因此,教师的范读可以给学生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五、加强朗读技巧的指导

在朗读教学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教师的指导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要求学生尽量要用普通话来朗读。

(二)深入理解作品,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把握作品的感情色彩。

(三)掌握朗读的基本技巧,比如呼吸、发音、停顿、语速等。在指导过程中,学生一遍读不好没关系,只要多给他们一些鼓励、多一些期待、多一些赞许,相信他们一定能读好。

朗读能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特别是好的朗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还可以再现文章的现象,把学生吸引到作品的情境中去,使他们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唤起与作者感情上的共鸣,受到高尚思想情感的熏陶和教育。在正确、流利读的基础上,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如《十六年前的回忆》,文章字字情,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李大钊敬仰和深切怀念的感情。那些字里行间深蕴的情感将溢于言表,使学生受到强烈的情感熏陶,进而从悲痛中获得力量,立志做一个像李大钊那样的人。

再比如:讲课前,先让学生朗读,应由学生自由读,想读几遍,就读几遍,克服那种不给充分的时间,浮光掠影地读一两遍的现象。这一环节应从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读懂。为了达到训练目的,必须强化预习的功能,强调初读,整体感知课文,变集体读书为人人参与的读书活动,人人做到三读:一读得正确,借助工具书扫清阅读障碍;二读得通顺,要做到声音响亮,不误读一字,不加字,不减字,不倒字;三读得流利,要做到朗朗上口,了了于心。在整个训练过程中,教师只起指导作用,不对课文内容串讲、串问,只作适当的背景介绍,个别难以理解的词语点拨,以增加学生多练的机会,使其逐步做到四会:一会利用工具书读懂词句读懂课文;二会围绕课后问题边读边想学会自己解决问题;三会动笔在读过的文章上圈、点、批、注;四会自己提出疑问,参与讨论。并在读的训练中,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在思考问题中培养思维品质;在讨论质疑中发展语言。

有耕耘就会有收获。自坚持朗读的指导和训练将近两年的时间了,我们终于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不但学生们都喜欢上了朗读,而且朗读的效果也是非常不错的。尤其在今年区里多元化评价考核中,我校四年级的语文朗读一项以全区唯一一个全优成绩的学校高质量通过考核,得到了教育局领导和测评小组领导的一致好评。

俗话说:“熟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相信只要我们语文教师勇于担当,不懈努力,给学生更多的朗读的机会,与学生一起在朗读中走进作者的心灵,与他们一起同歌同悲,同喜同怒。一定能让我们的孩子爱上朗读,学会朗读,在朗读中感悟,在朗读中进步。

走出语文朗读指导的误区 篇7

误区一:朗读指导蜻蜓点水。

课堂现象:一位教师在教学《花瓣飘香》(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时,引导学生第一次试读。

师:请同学们借助课文后面的生字拼音认真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并想想课文讲的是什么。

(当教室里还有近一半学生读书声没停下时……)

师:(鼓掌示意学生停下)都读得差不多了吧!下面我们“开火车”来检查一下朗读情况。(没读完的学生立刻停下,一脸茫然地看着老师。虽然教师一再鼓励学生主动接读,却只有几个学生举手……)

问题聚焦:学生初读感知课文内容,教师有安排但不到位,有形式却没实效,朗读成了课堂教学的一种点缀。

对策:给足时间,注重实效,走出课文感知浮光掠影的误区。

初读课文,是学生预习之后第一次与文本亲密接触,因此,应关注读的持续性,要留有充分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要把读准每个字音,读顺每一句话真正落到实处。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实践中加深体验,对文本产生从“初识”到“熟悉”,再到“深入理解”以至“产生共鸣”的期待。

案例对比:一位教师在教学《美丽的南沙群岛》(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引导学生第一次试读。

师:老师给你们五分钟自由读书时间,请你们借助拼音认真读课文,老师没喊“停”不要停下来。坚持就是胜利,看谁能坚持读五分钟。

(顿时,教室里书声琅琅,老师巡视。不到三分钟,读书声渐弱。)

师:你们看过中央电视台金龟子姐姐和月亮姐姐主持的节目吗?

生:看过。

师:她们说话好听不好听呀?

生:好听!

师:为什么她们说话特别好听呢?

生:因为她们把每个字都读得很准确,每个音都读得清晰、饱满。

生:因为她们认真练习朗读。

师:好,现在我们都是金龟子姐姐和月亮姐姐啦,继续认真练读吧!把每个字的音读饱满,把每句话都读得完整、连贯、通顺。可以同桌互读互听。

(书声又起,学生再次兴致勃勃地投入到读书体验中。)

反思:《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这一片段,教师给足时间,激励学生充分朗读,培养读书的毅力。一些学生读书存在敷衍心理,课文读完一遍便举起小手示意老师“我已读完”,仿佛不是为自己读书,而是为了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不追求“读好”,只要“读完”即可。执教老师本着务实求真的教学思想,采用激励性的语言,抓住学生崇拜明星的心理,鼓励学生真读书,加深体验,这叫“真训练”。

误区二:朗读指导雾里看花。

课堂现象:一位老师对《鸟岛》(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中描写“鸟多”一段进行的朗读指导。

师:鸟岛上的鸟多吗?

生:(异口同声)多!

师:你是从哪里读出来的呢?

生:书上写道:“小岛成了鸟的世界。”

师:请一个同学再读一读描写岛上鸟多的句子。

师:(指名一学生读后)谁能比他读得更好些?

师:(另一生读后)请男同学读一读。

师:(男生读后)请女同学读一读。

师:(女生读后)请全班同学一起读一读。

问题聚焦:虽然课堂上书声琅琅,但每一次朗读没有具体的目标指向,一味地让学生无目的地读,如雾里看花,既浪费时间又没有实效。

对策:紧扣重点,品读深化,走出形式主义朗读的误区。

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我们看到,一些老师不惜花很多时间让学生去读,也有很多学生参与了读,但是读得没有层次,把读与语言文字训练分离开来,实效性较差。所以,我们必须走出这种形式主义朗读指导的误区。应该把朗读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体会。

案例对比:我在执教《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时,对文中小红马嘲笑小骆驼的一段话是这样进行朗读指导的。

师:小骆驼的长相在小红马的眼里是怎样的呢?

(指名一学生读小红马说的话。)

师:你们听出什么来了吗?

生:小红马嫌小骆驼长得很丑。

师:小红马在说这话时,还喷着响鼻,表示对别人的鄙视。谁能在这句话前面加个拟声词,再来读读看。

(指名一学生读。)

师:老师听出来了,你这匹小红马的确很瞧不起小骆驼。

老师还要教你们一个小窍门,如果你在读别人说的话时,就把自己当作说话的人,想想他说话时的神态、动作、心理感受,你一定会读得更精彩。我再请一个同学读一读。

(该学生读时加上拟声词,眼睛一瞟,手指一点,完全进入了情境。)

反思:这一教学片段的朗读指导重在让学生体会小红马十分嫌弃小骆驼的长相,为下文体会小骆驼为什么感到委屈埋下伏笔。如果不深入分析说话者当时的心理活动,一味地让学生去读,就很难与角色产生共鸣。为此,我先让学生与生活实际联系,想到人们在鄙视某种行为或形象时,总会哼点鼻音,显示自己是多么的嫌弃和讨厌。这样一引导,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紧接着让学生通过角色体验,想想小红马说话时的神态、动作、心理感受,使学生和文本人物之间产生情感碰撞,真正进入了当时的情境中,深刻把握了人物内心。这种不同层次、不同要求的指导,让学生每一次读书都有明确的目的,在渐进性的朗读实践中不断获得阅读快感,产生思维顿悟,促进新一轮的阅读深入。

误区三:朗读指导隔靴搔痒。

课堂现象:一位老师在执教《槐乡五月》(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时,对课文中描写“槐花多”的一段话是这样进行朗读指导的。

师:槐乡的槐花多吗?

生:(异口同声)多!

师:请一个同学朗读,读出槐花的多。

师:(指名一学生读后)他读得怎么样?

生:(异口同声)好!

师:好在哪里?

生:他读得很通顺。

生:他读得有感情。

师:请一个同学也像他一样有感情地读一读。

问题聚焦:这种朗读评价如同隔靴搔痒,没有实际价值,而且生硬、呆板。

对策:清晰评价,读中激情,走出朗读评价模糊的误区。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从语音、语调和感情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还应注意考察对内容的理解和文体的把握。”我们还要把朗读评价的权力交给学生,充分发挥朗读的诊断、调节、激励功能,切实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案例对比:一位老师在执教《鸟岛》(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时,着重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中句子:“每年春天,天气变暖,湖水解冻,一群一群的鸟儿就陆续从远方飞来。”并进行了清晰的评价,让我记忆犹新。

课件出示两个句子:

每年春天,天气变暖,湖水解冻,一群一群的鸟儿就陆续从远方飞来。

每年春天,天气变暖,湖水解冻,鸟儿就从远方飞来。

师:请同学们比较一下,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一样呀?

生:第一句多了“一群一群”、“陆续”。

师:作者为什么要用上这两个词语呢?肯定是想表达某种意思,你们能把作者想表达的意思读出来吗?

生:作者想突出鸟很多。

师:那你读一读,让同学们感受到鸟岛的鸟可真多呀!

师:(该生读后)你们觉得他读得怎么样呀?

生:我觉得他的朗读还是没有把鸟多的意思表达出来。

师:你觉得该怎么读,才能把鸟多的意思表达读出来呢?

生:我觉得要把“一群一群”和“陆续”读重一点,因为这两个词语形象地表达了鸟儿很多。

师:你能把它读好吗?

(该生按自己的理解认真朗读。)

师:听了他的朗读,你们有什么想法?

生:听了他的朗读,我太想去鸟岛看看了。

生:听了他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百鸟齐飞的热闹景象。

师: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再读几遍。(学生自由朗读。)

指导小学语文朗读的有效策略 篇8

1. 关注文本, 让朗读“情有所依”

文本是作者生活感悟的文字再现, 朗读是学生体验、感悟文本的重要途径。教师引领学生研读文本时, 首先, 要提醒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和知识背景去读, 这样才能与作者的心灵碰撞。有了理解做基础, 再通过朗读把自己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传达出来, 这样的朗读才有内涵, 才不会浮于表面。其次, 在学生对文本有所感悟但不够深刻时, 教师应不断拨正学生的感悟方向。可以通过师生合作读、生生合作读、学生比赛读、配乐朗读、给画面配音读等多种方式, 巧妙引领学生朗读的基调, 使他们能正确把握作者的情感方向。只有关注文本, 理解文本, 学生的朗读才能“情有所依”, 才能形成良好的语感。

2. 创设情境, 让朗读“趣味盎然”

生动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 激发他们的学习情感。由于课文情境和学生生活经验之间存在一定距离, 因此要让学生体味作者的感情, 把握作者的思想, 教师需要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 再现教材的有关形象。这样才能使学生与作者的心灵产生共鸣, 从而读出文章的真实情感。

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情境, 教师可借助导语、表情、动作、多媒体、表演等多种手段来实现。如在教学《西湖》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 一课时, 教师可以通过课件, 先让学生伴着优美的音乐观看西湖美景的图片, 使他们如置身西湖一般, 深深陶醉于西湖的迷人风光中;再通过课文朗读, 让学生真切地感受西湖的美丽。在教师精心创设的情境中, 学生的心与作者的心融为一体, 朗读时自然“趣味盎然”, 有声有色。

3. 授以技巧, 让朗读“有法可循”

朗读是一种实践性、技能性很强的艺术活动, 它要求朗读者准确、鲜明、生动地再现原作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貌。因此, 朗读指导还需技巧。对于小学生来说, 教师可以指导他们掌握以下朗读技巧: (1) 正确的停顿。根据标点符号、文章内容、说话人的意图和感情等作适当的停顿。 (2) 轻声和重音。文章的思想内容决定了语段中某些词语是轻读还是重读, 朗读要做到轻重分明。 (3) 适当的语调。语调是贯穿在整个词句中声音高低、升降、曲直的变化, 是表达语句感情的一种重要的朗读技巧。 (4) 真切的语气。语气是指朗读时的口气、情态。不同的文章内容, 不同的思想感情, 朗读时要使用不同的语气。 (5) 适宜的速度。朗读时的快慢速度必须和文章所传达的情感相吻合。

进行技巧指导时, 教师应当将技巧与实践结合起来, 避免为技巧而教技巧。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 示范法。教师可以通过适时的范读的方式教学生。 (2) 评价法。教师对学生的朗读及时给予评价, 通过评价让学生逐步掌握朗读技巧。 (3) 导引法。教师通过语言、表情、动作等方式, 给学生停顿、语调、节奏、轻重音等方面的提示, 在不经意间向学生传递朗读的技巧。 (4) 追问法。当学生朗读时能不自觉地运用某种朗读技巧时, 教师可以追问为什么这样读, 从而引导学生进行反思, 将朗读技巧提升到自觉层面。

4. 赏识评价, 让朗读“充满阳光”

评价是促进学习的有效手段。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 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由于受自身生活阅历、理解能力、技巧熟练程度等方面的影响, 朗读水平会参差不齐。教师需要用发展与欣赏的眼光来肯定与激励每个学生, 创设“充满阳光”、民主和谐的朗读氛围, 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关于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的指导 篇9

朗读是一种语言艺术, 通过口、眼、耳等感知器官的并用, 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了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古人云:“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其阅读理解的能力, 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由此可见,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那么, 该如何发挥朗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并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呢?

一、注重朗读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一种内驱力, 也是学习的催化剂。语文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朗读的兴趣, 通过兴趣的规律, 在学生和朗读之间搭上互通的桥梁, 使得朗读成为学生的一种学习需要。

(1) 激情入境。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情感的血液在知识这个活的机体中欢腾时, 知识才能触及人的精神世界。”教师可通过各种多媒体手段, 带领学生进入朗读的情境, 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 使其身临其境, 从而激发学生朗读的热情。

(2) 采取多种朗读方式。小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 设计多种灵活的朗读方式可调动学生朗读的兴趣, 保持其朗读的积极性, 从而达到预期的朗读效果。如个别读、配乐读、比赛读、集体读等方式。

(3) 给予适当的评价。新课标指出:“朗读评价应采用鼓励性的评语, 尽量正面加以引导, 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朗读完课文后, 教师要及时地给予指导, 充分肯定并提出更高要求, 也要巧妙地指出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朗读的规律, 学会朗读的基本方法。

二、注重教师的范读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小, 知识少, 为增强对语言文字的感知力度, 为培养对语言的理解能力, 增强语感, 教师的范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篇新的课文, 教师用抑扬顿挫的语调, 声情并茂地朗读, 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而且能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学生通过教师的范读, 进而仔细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和感情基调。同时, 教师的经常性范读, 也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受到感染, 掌握朗读的技巧和方法。

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范读是语文教师的一项基本功, 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它不仅给学生提供了模仿的样板, 而且激发了学生朗读的热情。通过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 学生与作者产生了情感的共鸣, 理解了课文, 感悟了课文, 陶冶了情操, 培养了语感。

三、注重朗读习惯的培养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说:“播下一个行动, 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 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 收获一种命运。”养成良好的习惯, 会使学生受益终生。经常性的朗读既可以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领会作者意图。因此,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朗读习惯的培养。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对朗读提出的总要求。即要求学生在朗读时应注意声音饱满, 不读错字, 不添、不改、不漏字;不读破句, 不唱读, 不断句;包含自己的感情, 生动自然。

另外, 在朗读时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朗读不仅仅是口的发音活动, 更是一种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 为了使学生体会课文描述的情景, 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就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 在读中思考。这样, 学生的思维得以激发, 在朗读中才能饱含自己的情感, 走进作者, 走进课文。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 强调的就是动笔对读书的重要性。学生在朗读时圈画出课文的生字词, 找出感受深刻的句子, 适当写些批注, 揣摩作者的意图, 把值得积累、借鉴的词句摘记下来, 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学生朗读习惯的养成是长期性, 也是反复性的。教师应当着眼于未来, 加强朗读训练, 把学生朗读习惯的培养贯穿于整个训练, 在朗读习惯的培养过程中逐步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中专语文朗读指导的途径和方法 篇10

一、朗读对学生产生的积极意义

(一) 朗读符合中专生的心理需要。

中专生形象思维能力比较强, 易于吸收直观性、感性的事物。而书面语言的有声化能调动形象感、意蕴和情趣感, 加强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因此, 朗读易于吸引中专生参加。我曾对所教班级的学生作过关于朗读的问卷调查, 有84%的学生反映, 他们平时看到文辞优美的文章, 会情不自禁地朗读起来。他们好胜心强, 模仿力强, 乐于放出自己清脆、甜美的琅琅读书声, 这有利于推动朗读教学的开展。

(二) 激发想象力, 培养朗读兴趣。

中专生有好动、图新鲜的特点, 往往表现在朗读时, 第一遍读得很带劲, 一多读就坐不住了。要解决这个问题, 就必须激发学生想象。

(三) 形式生动, 全面训练。

在朗读教学中, 应依据课文特点, 采用多种生动的教学形式, 指导对小说、散文、诗歌、说明文等不同文体的朗读。如诗歌的朗读, 做到为诗句“增曲配乐”;小说的朗读, 做到人物个性鲜明;说明文的朗读, 做到平实、具体。训练前, 或听范读, 结合画面观察, 引发学生参与朗读的兴趣。训练时, 分成前后四人一组的读议小组, 根据教师要求准备, 或分角色, 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即读, 读后师生共同评论, 形成朗读的竞争态势。在训练中, 特别注意鼓励胆怯的学生, 让他们在师生们热情期待的目光下完成预定的训练内容。课堂上始终呈现热烈、活跃的探究气氛, 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 整个教学班的朗读水平得以提高。

二、进行朗读指导的有效途径

(一) 充分认识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朗读教学的作用可波及语文教学各个层面, 无论是字音、字形等较低的能力层级, 还是文学鉴赏较高的能力层级, 以至最终实现语感能力的提高, 都离不开朗读。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黎锦熙认为, 语文是所谓口耳之学, 学语文不能不讲究诵读。

(二) 制订朗读教学的可行性计划。

什么样的文章朗读、什么样的文章不朗读、怎样朗读、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教师应有清晰的计划, 精选朗读材料, 一般说来诗词、散文宜多朗读, 既有助于学生领会其精妙之处, 又能对学生进行感染熏陶。因为在专注而放声的朗读中, 学生会感到其语言之美、内含之美、情感之美、精神之美, 心灵受到震撼, 情思得到升华, 于潜移默化中培养语感, 由混顿走向清晰。

(三) 教给学生必要的朗读技巧。

为了达到更好的朗读教学的效果, 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朗读技巧的指导。教师可从朗读速度的快慢、朗读的停连、读音的轻重和语调的抑扬等几个方面, 对学生作切实的指导, 从而让学生掌握朗读的一般规律。朗读指导不能少了有效的文本分析。教师要用丰富的材料、入情入理的剖析、生动有感染力的语言, 调动学生的想象、体验, 运用形象思维, 唤起内心的视像, 从而进一步加深学生的语感体验, 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然后用朗读表现自己的理解感受。

(四) 利用多媒体营造朗读气氛。

多媒体具有特殊的形象性和感染力, 如果在阅读教学中能恰当地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营造气氛, 就能唤起学生的想象, 调动学生的情感, 从而使他们的朗读更具有表现力, 也更能使学生享受到朗读的愉悦。教学时有目的地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学生会情不自禁地被课文所吸引, 进入美的境界。

三、落实朗读训练的五个结合

(一) 课内外相结合。

朗读洲练以课堂为主, 扩展到课外活动。这不仅指时间上的扩展, 还包括朗读训练的材料由课文扩展为丰富多彩的课外读物;在训练方式上, 由教师选择、播放视听录音到由学生动手, 自制配乐朗读音带;朗读能力的迁移和延伸———组织年级的、全校性的演讲比赛、故事会等, 为学全创造展示口语表达能力的机会。

(二) 集中教学和零打碎敲相结合。

朗读教学可以集中在一个单元教学时间进行, 也可以选择适于朗读训练的篇目, 或以某些精彩的语段重点训练, 带动全篇。一堂课可集中进行朗读教学, 也可以朗读教学为主, 配置其他如讲练法、分析法、评点法、板示法等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穿插运用, 又有所侧重, 使朗读教学贯穿在整个中专语文教学的始终, 潜移默化, 水到渠成。

(三) 一般辅导和重点辅导相结合。

教师备课往往是以大部分同学的水平为主要依据的, 因而课堂教学不能满足朗读水平处于两头的学生的需求。课后对这些同学有针对性地个别辅导, 因材施教, 他们朗读水平的提高是显而易见的。

(四) 朗读和听、说、写训练相结合。

朗读教学的目的说到底还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包括听、说、读、写各项能力。在朗读教学中, 应有意识地使朗读能力的培养向横向能力延伸和扩展, 我对所执教的班级做问卷调查, 统计数字表明:95%的学生平时经常朗读课文, 86%的学生对朗读的兴趣比小学有所增强, 100%的学生反映懂得了一些朗读的知识和技巧, 91%的学生认为朗读对学习词语、理解课文有帮助。这些数据说明学生经过短短一学期朗读训练, 掌握了朗读的知识, 又将这些知识转化为了朗读能力, 从而大大提高了朗读兴趣, 而兴趣又成为提高朗读水平的内驱力。在调查中, 还发现仍有部分学生因字音咬不准、技巧把握不好而不愿当众朗读。经期终逐个朗读测试, 发现少数学生确有差距, 为以后有针对性地加强个别指导提供了信息和依据。

(五) 结合情感教育。

语言本身具有提高修养、使人精神高尚的人文价值, 这正反映了语文学科的主要规律。而语文学科中的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情感教育, 语文教育必须以学生的情感教育为主要内容。优秀的文学作品就是美的情感, 通过朗读活动, 将文学作品美的情感渗透于学生的心灵, 将文学作品美的语言作用于学生的语感, 才能真正达到提高人文素质和语感水平的目标。在让学生感知言语内容美与体悟言语形式美的过程中, 要尽力诱发其审美情感, 从而形成情感性比较鲜明的良好语感, 提高朗读的感染力, 强化对作品的理解。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篇11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指导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3-216-01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困此,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感。同时,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它在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过程中,眼、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并用。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这就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吧。显然,注重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是每个语文教师应尽发职责。

一、教师范读感染学生

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因为课文中有些地方需要以读代讲,有些地方不读好就不能理解好课文内容。有时朗读还可以营造气氛,让课堂气氛达到最高点。这就需要教师本身研究朗读,朗读好课文,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师生才能情不自禁地共同进入角色。当然,教师范读时要让学生边听边想,边看边画,正确听出节奏、停顿和速度,轻重缓急,让学生进入意境。特别像《十里长街送总理》和《再见了,亲人!》这类感情色彩很浓厚的课文,更应该通过朗读来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如果教师在学生面前朗读得平平淡淡,甚至结结巴巴,那就无法表达出全国人民在十里长街盼灵车,送总理的悲痛情景,以及人民永远怀念总理的无限深情,更难体会到中朝两国人民同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依依惜别之情,更难体会到中朝两国人民之间用生命和鲜血凝成的深情厚意。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首先自己必须声情并茂的朗读。只有这样,才能感染学生,从而为理解课文奠定基础。

二、依据教材指导朗读

朗读作为一项阅读基本功,就必须依据教材,根据不同文体的课文进行朗读指导。而朗读指导也要讲究方法,注意有的放矢地组织训练。在课文分析的基础上,要让学生多读,让学生自己去咀嚼、品尝。同时还要指导学生用恰当的情感去朗读课文,训练语感。

就高年级学生来说,在指导朗读过程中,一定要结合篇章的教学充分发挥朗读在理解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陶冶情操方面的作用。尤其像《草原》、《林海》、《可爱的草塘》等这类意境深远,情感浓郁,文字优美的课文,更要让学生在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基础上,用恰当的语调、语速,有感情地朗读。如教学《草原》中“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表示我的愉快”时,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是要正确地停顿;二是要读出重音。

就文体来说,课文中有诗歌、散文、小说、童话、寓言、说明文等。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在指导朗读时,就要根据不同的文体来进行朗读指导。如朗读感情浓郁,语言优美,笔调活泼的《桂林山水》,就必顺采取鲜明的节奏,抑扬的语调,一气呵成的语势来朗读,从而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抒发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美好的情感。要朗读《激光》这样的说明文,那就截然不同了。如果还照《桂林山水》那样的节奏、语调、语势、情感来读就欠妥。这种文体的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层次清楚。从读中理解课文内容,从读中发展思维和语言,就达到目的了。

三、重点段落着重朗读

课文中的重点段中,有些词语很准确,有些句子含义很深刻,对表现中心思想作用较大。指导学生读好这些词语、句段,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例如《第一场雪》中的第六自然段,生动形象地措绘了雪后迷人的景象,突出了雪景的绚丽多姿。教师在指导朗读时,要着重指导学生读好其中的儿化韵,然后让学生反复朗读,从中体会到雪后的自然美,读出作者当时对雪后美景的喜爱之情。

教师通过对重点语句和段落的朗读指导,既可以加强学生对课文中心意思的掌握,又可以促进对重点段中含义深刻的语句意思的理解。从而达到训练语感,为真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熟读成诵激发兴趣

《朱作仁谈朗读》一文中指出:“讲读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给伤口以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更能使人感受。”朗读不但可以感受文中的思想美、情感美,而且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如教学《将相和》一文时,可找出廉颇说的话来读一读。要引导学生抓住“很不服气”这个词来理解整段话,突出他有“计较个人地位”的思想。如“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要读得急重些;“得给他个下不去”要读得缓重些来突出廉颇对蔺相如地位比自己高而不服气。而蔺相如又是怎样对待廉颇的呢?要引导学生认真朗读蔺相如说的那段话。“秦王我都不怕,还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国之所以不敢进攻赵国,就是因为我们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攻打我们。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的利益啊!”教师要特别指导学生读好第一句,可用两种不同的语气来指导,第一种用读普通反问句时的高声调、重语气来读,第二种用沉缓的语气来读,让学生对比,哪一种语气让人觉得蔺相如是在自吹自擂,哪一种语气更能反映出蔺相如对敌狠,对己和的高尚品质。通过这样的朗读训练,把学生的学路直接引向文章的思路,从而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篇12

一、设计层递性的朗读目标

不少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朗读教学时并没有制定明确的朗读目标, 盲目地让学生进行朗读, 这并不能收获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要让学生带着明确目标进行朗读, 可以给学生设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朗读目标, 指导学生的朗读过程更加合理地进行。朗读前首先要让学生熟悉文本, 让学生明确文章基本讲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或者是向我们传达一个怎样的道理。朗读既可以是加深学生文本体验的一种教学模式, 也可以是帮助学生获知文本含义的一种教学方式。因此, 教师在学生进行朗读时一定要给大家设置清晰明确的目标, 层递性的教学目标不仅易于小学生理解与执行, 也更有助于朗读教学效果的实现。

教师应当注意, 一篇新授课文要把握好4 个朗读层次: (1) 认读读正确, 扫清朗读的基本障碍; (2) 课文读得流利, 感知语言的基本意思; (3) 精读有情感, 培养有感情朗读的能力; (4) 熟读记于心, 丰富学生语言积累。教师要指导学生以朗读为主线, 循序渐进, 读识结合、读想结合、读诵结合、读演结合, 能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同时, 教师尊重学生的语感发展规律, 让学生自由读、探究读、合作读、体会读, 真正把朗读的权利交给学生, 突出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由浅入深的学习目标不仅是对于学生自身体验文本时的一种有效引导, 这也会让学生慢慢加深对于文本的体会, 会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逐渐深入地和作者展开对话, 并且辅助学生更准确地获知文意, 感受文章传达的思想情感与内涵。想要让朗读教学的积极功效充分得以发挥, 首先需要明确朗读教学的目标, 这样才能够丰富学生在朗读过程中的收获。

二、借助教师的范读感染学生

在朗读教学中, 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教学引导与示范作用。对于那些饱含情感的文章, 教师可以借助范读来给予学生引导, 让学生从教师的朗读中感受文本传达出的情感内涵, 并且体会教师朗读的基本方式。教师的示范会带给学生很多积极的指导作用, 既能够帮助学生迅速融入到朗读的氛围中, 学生在仔细听的同时也会更好地感受文章的内在情感。最为重要的是, 对于那些情感十分充盈, 或者是内涵较为丰富的文本, 学生很可能不会立刻读懂文章, 对于如何正确地朗读这篇课文, 也没有较强的把握能力。教师的示范则是对于学生的一种非常有效的引导, 会让学生知道哪些地方应当轻读、哪些需要重读, 如何在读的过程中来表达文章中的情感。这不仅会让学生掌握一些非常有效的朗读方法, 也会慢慢引导学生加强对于文本的体验与感受。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是一篇情感深厚的文章, 教师在让学生进行朗读前可以先给大家进行范读。对于这样的一篇文章, 如果教师在学生面前朗读得平平淡淡, 甚至结结巴巴, 那就无法表达出肖邦虽身处异国他乡, 但依然日夜思念祖国, 忘我进行音乐创作;即使弥留之际, 也请求死后把他的心脏带回去, 他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为了达到以上目的, 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 首先自己必须声情并茂地朗读。只有这样, 才能感染学生, 从而为学生理解课文奠定基础。学生能够从教师的朗读中直观地感受到文本中蕴含的深厚情感, 会被肖邦深厚的爱国情怀所感染。不仅如此, 在仔细聆听教师的范读后, 学生自己也会慢慢摸索出一些朗读的方法与技巧, 这对于学生更好地朗读文本无疑是巨大的帮助。

三、对于重点段落进行重点朗读

朗读是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意, 并且加强学生对于文章情感及内涵体验的一个教学过程。想要充分实践这些教学目标,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对于重点段落进行重点朗读。很多文章的核心意思往往会包含在一些重点段落中, 对于一些核心段落的剖析会引导学生慢慢挖掘文意, 逐渐感受到作者想要传达的内容。正是因为如此, 教师很有必要指导大家对于文本中的核心段落进行重点朗读。教师可以让学生循序渐进地进行自主朗读, 并且慢慢给予学生引导, 让学生思考从这一段的朗读中给自己带来的一些感受与触动。这会增强学生从朗读过程中的收获, 并且能够极大地丰富学生对于文本的学习体验。

课文中的重点段中, 有些词语很准确, 有些句子含义很深刻, 对表现中心思想作用较大, 指导学生读好这些词语、句段, 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例如, 《月光启蒙》便是一篇饱含深情的文章, 节选自孙友田的《月光母亲》, 讲述母亲患了老年痴呆症, 对来看望她的儿子只是傻傻地笑, 笑得作者泪流满面。《月光启蒙》则是作者回忆起童年夏夜月光下母亲搂着自己唱歌谣、讲故事的往事。这篇课文中最后一自然段中作者非常直观地给我们呈现了他内心的想法与感受, 文章的核心也在这一部分。教师要引导学生重点朗读这一段落, 从读的过程中提炼文章的核心思想, 并且感受作者内心对于母亲的爱和感激之情, 让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体会与感知文意。

摘要:要让学生在朗读中有更为丰富的体验与收获, 教师必须给予学生更多有针对性的朗读指导, 让他们以正确的方式读文章, 从读的过程中加强对文本学习的积极体验。教师要设计层递性的朗读目标, 借助教师的范读感染学生, 对于重点段落进行重点朗读。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朗读,指导

参考文献

[1]黄静.浅谈如何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华夏教师.2015 (12)

[2]黄秀芸.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手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 (23)

[3]曹光杰.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合作学习的整合探讨[J].中小学电教 (下半月) .2016 (01)

[4]张晓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山海经.2016 (02)

[5]范先龙.浅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快乐阅读.2016 (02)

上一篇:水土问题下一篇:城市中心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