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2024-07-13

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指导(精选12篇)

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篇1

叶圣陶先生指出:“看很多地区,小学里读语文课本还是一字一顿的,这根本不成语言了。中学里也往往不注意读,随口念一遍,就算是读了。发音不讲究,语调不揣摩,更不要说表达逻辑关系了,传出神情意态了……”叶老此语一针见血地揭示了中小学生朗读现状的要害。如何正确指导学生朗读是目前语文教学面临的重要问题,下面我谈谈看法。

一、扫除思想障碍

学生在朗读方面出现的一些问题,常常和思想有关。比如,不喜欢这篇课文,一读就紧张或者没有意识到朗读的意义,抑或是有个人的好恶,对朗读有自己的看法,等等。要解决问题,就要摸清楚情况,对症下药,只有不断地通过实践指导学生端正认识,扫除思想障碍,解除精神负担,朗读教学才能开展起来,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学生对于朗读往往有一种急切的心情,以为通过一两堂课学点技巧,找到窍门,就可以朗读了。这是不切实际的想法。我们要让学生了解,朗读不是单纯的语言技巧问题,要在深入分析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方面多下功夫,不能把朗读教学孤立起来,单纯从朗读技巧上来讲求。

二、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按照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指导朗读教学。如果学生没有朗读基础,那么最好是选择短小易懂的记叙文作为朗读材料,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渐学会带有感情地朗读后,再选比较难读的课文。不同文体的朗读,指导方法也要有所不同,比如,诗的朗读要更多运用形象思维,把握诗的意境,还要注意音韵和节奏。争论文章以理服人,寓情于理,在指导朗读时,就要从逻辑推理和逻辑力量入手,着重态度、感情的贯穿和起伏变化。小说选段读,首先要生动地介绍全篇小说的梗概,明确选段在全篇中的位置,再把握朗读的基调。

三、坚持启发式朗读教学,唤起想象和联想

朗读中的感情,像在生活中一样,只有说话的人真正产生了这种感情时,才能从语调中自然地流露出来。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如果只是简单地从语言方式上要求表达什么样的感情,不了解学生是不是已经懂得课文的思想内容,被课文所感染,产生这种感情,就会形成捏造的腔调、虚伪的感情。因此,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注意使用启发的方法,提示的不只是结果,不只是声音、语调等表达方式,而着重是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围绕中心思想展开想象和联想,产生真情实感,从而使他们研究并找到正确的声音表达形式。例如,在指导学生朗读高尔基的散文《海燕》时,如果学生感情出不来,那么教师就可以引导他们想象海上暴风雨就要来时的景象:在辽阔无边的大海上,狂风聚集着乌云。这是借自然景象的描绘,象征反动势力的集结。上面是黑压压滚动的乌云,下面是白茫茫波涛起伏的大海,海燕飞得那样快,像黑色的闪电一样一掠而过,任何反动势力都休想挡住它。它代表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它勇敢地战斗着,呼唤着人民群众迎接革命。这样教师通过寓情于景的形象描述,引发出学生的想象,再让学生重新开始朗读。

四、要示范,不要机械模仿

教师的示范朗读可以给学生启发,使他们领会准确传达中心思想的语言表达方式。但这种示范不是要求学生模仿老师的朗读,一句句模仿老师是要不得的。因为这样会限制学生的创造性,使他们习惯于只动嘴,不动脑,形成一种机械的朗读,一种没有自己的理解和感觉的朗读。对于广播、电视、唱片、舞台的朗诵也要分析研究,帮助学生鉴别朗诵的质量,学习人家的长处,避免盲目的、机械的模仿。

总之,朗读能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作为“教”的一种,可以使学生通过口、眼、脑等器官的活动,充分理解课文,产生良好的语感效应。一旦学生为作品的内涵所吸引,被作品的情感所打动,被作品的意境所陶醉,他们学习语文的自觉性就会逐步形成,他们的主体作用就会逐步乃至充分发挥。久而久之,“不教”这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就会达成。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每一个语文工作者都正确认识到朗读的重要性,不断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就能更好地为语文教育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中学语文教学改革探索.北京科学出版社.

[3]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1, 第5次印刷.

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篇2

河南省孟津县朝阳中心小学李月萍

在小学的阅读教学中,朗读占十分重要的地位。朗读课文有利于学生发展语言,陶冶情操。为了使学生达到正确有感情的朗读,在阅读教学中要特别重视朗读训练的指导。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起重要作用。

在语文的阅读教学中,我采用多种形式加强朗读指导,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的朗读水平有明显提高。

一 指导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

朗读是理解之后的表达。要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必须先让学生理解透彻课文内容。例如朗读《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童话时,我发现学生没有把文章后半部分中小女孩的悲哀 失望 快乐的感情变化读出来,我认为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理解的还不够透彻。于是,我便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小女孩第一次擦燃火柴时,眼前出现了什么?为什么会出现‘大火炉’?当时他的心情怎样?怎样读?‘大火炉’不见了,他的心情又是怎样?.......”学生边理解边朗读,使学生和作者 小女孩的情感产生共鸣,自然读出了那种悲哀 失望 快乐的感情。

二 指导学生理解文章的层次结构。

教材中大部分课文常用总述 —分述 —总述的结构记叙和说明事物。因此,我在教学中注意指导学生认识这些写作的特点。

朗读时学生注意了这一特点,就可以通过不同的语气显示出文章的层次结构关系。学生练习朗读的次数多了,就能掌握这一规律了。例如朗读《桂林山水》一文,我首先指导学生分清文章的层次:文章先总述赞美桂林山水;再分述漓江的水的特点和桂林的山的特点;最后总述桂林山水甲天下。其中,在讲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时又抓住了水 和山的特点分别进行了叙述。学生掌握了文章的层次结构再读课文自然读出了感情。

三 指导学生认识标点符号。

恰当地读出不同的语气是朗读的关键。为了让学生掌握标点符号的不同作用,以及所表示停顿的长短,在平常的朗读练习中注意渗透。在具体课文的朗读前,先让学生说说文中用了那些标点符号,再在强调不同标点的不同语气,然后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重点段落和重点句子。指导学生通过停顿的长短和不同的语气把文章里包含的感情表达出来;同时还要使学生知道:即使是同样的标点符号,在同一个句子里所停顿的长短也不一定相同。桂林山水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虽然都是逗号,但是他们在这句话中停顿的长短并不相同,第一个逗号停顿的时间较长,其余的逗号停顿则较短。只有这样指导读起来才抑扬顿挫,富有情感。

四 巧抓重点,体会文章的感情。

要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师要指导学生抓住文章的重点,把心放到课文中去,设身处地地去读,去想起体会课文中的思想感情。

例如朗读《难忘的一课》时,在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后,再抓住重点句“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去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这句话在课文内中出现了三次,直到学生设身处地的读课文就会明确:第一次出现时我看见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在教学生学习“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时作者感受到师生诚挚的爱国之心;第二次出现是作者走进教室根师生一起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说明作者也和师生们一起有强烈的爱国之情;第三次出现是作者在学校的礼堂里看到中国的伟人画像后说:“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指导学生把心放在课文中,就会被这种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热情所感动。这样深刻理解了课文内容,并能体会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在读课文就有感情了。

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篇3

关键词:阅读实践;朗读指导;阅读教学

这几年,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我根据不同的文体,采用不同的方法指导学生朗读。

一、以读呈景,感受画面

写景文章通常不是为写景而写景,总要表达作者的某些情感,或表达喜爱之情或思念情怀。指导朗读这类文章时,要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在头脑中形成优美的画面,读出独特的感受。如《小桥·流水·人家》一文,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色彩清新而明快,情调美丽而缠绵。文中有作者对往事深情的回忆,也有直接的情感流露。由于本班的学生都生活在农村,对这些场景是熟悉的,因此,我让学生先自读课文,边读边回想平时的生活情景,再说说读后的感受。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后,让学生比赛朗读,看谁读得更有情感、更有体验。《草原》一课用优美、清新的语言将草原的自然美和人情美渲染得淋漓尽致,富有形象感和画面感。指导朗读第一段时,我首先让学生闭上眼睛听配乐朗读,接着让学生模仿朗读,边读边想象美丽的画面,读出草原天空的美丽,读出小丘线条的柔美,读出草原羊群的活泼。

二、以读触情,开启心扉

优秀的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它在塑造一个人的人格情操、精神追求上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古诗词教学中我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阅读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整体感知,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而吟诵是阅读古诗词最有效的方法,即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读出作品的神韵。为此,课上可以教给学生一些简单易行的方法:一般情况下,一个词构成一个音节单位,最后一个单字为一个节奏。如,王维的《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又如,杜甫《江畔独步寻花》: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在读的时候可以采用教师范读、小组读、比赛读等方式,逐步让学生能熟读成诵、牢记于心,让一篇篇优秀古诗词在幼小的心灵中生根、发芽。

三、以读悟情,体会道理

有些文章运用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表面上写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事物,实际上却表达一些为人处世的哲理。然而学生毕竟人生阅历还不够丰富,因此,要引导学生通过形式多样的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如《落花生》一文,语言虽浅显,但所表达的道理却是深刻,富有教育意义的。我在指导朗读时,先让学生小组合作朗读对话部分,接着讨论:姐弟们说到了花生的哪些好处呢?父亲又是怎样议花生的?先口头说,互相补充,然后各自尝试列出最主要的词语,再全班交流。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分角色进行朗读,在读中学习落花生内在秀美、默默奉献的精神,在读中体会做人的道理。

四、以读传情,升华认识

叙事抒情的文章往往通过对某些事件的描述或某些动人场面的描写,传达出人与人之间的美好而崇高的情感,令人震撼,让人感动,引人深思。我在教学中采用披文入情,以读促思,让学生在读中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如《地震中的父与子》歌颂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在指导“父亲坚持在废墟中找儿子”这部分的朗读时,要让学生带着轻缓的语调读,以表现人物的绝望与悲伤。课文出现三次的句子“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语气应非常坚定。在发现儿子后,父子之间的对话,语气应是兴奋的,表现他们劫后重逢的喜悦与幸福。又如,《再见了,亲人》的最后三个自然段,为了强调感情,采用反复吟唱的方法,以激起情感的波澜,创造了复沓回环的旋律和音韵。因此,这部分要指导学生通过入情入境地朗读,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共同感受这难舍难分的动人场景,进而体会中朝两国人民的伟大情怀。

五、以读激情,产生共鸣

优秀的童话故事及小说的语言和人物形象,往往也能深深地打动人的心灵。但由于篇幅较长,学生一般不知从何入手进行品读,因此,在教学中要进行朗读提示,点拨引读;或渲染气氛,提示语气;或挖掘内涵,提示情感,促使学生与文本人物产生心灵的共振,情感的共鸣。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中有这么一段:“奶奶!”小女孩叫起来,“啊!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就会不见的!”这是文章情感的聚焦,是小女孩心灵的呼唤。学生初读后,教师以饱含深情的语言引导:如果你是这个忍受寒冷、饥饿、痛苦、孤独的小女孩,当看到最疼你的奶奶,你会怎么喊呢?然后让学生带着感情来读,使朗读达到情真意切的境地,从中激起学生心潮的涌动和情感的共鸣。

总之,阅读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积累和知识积累,在指导感情朗读上下功夫,通过有效的、多样的朗读指导,让学生在读中感受文本的语言美,品味文本字里行间流露的真情,让学生得到境的享受、情的诱发和理的启迪,从而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篇4

一、设计层递性的朗读目标

不少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朗读教学时并没有制定明确的朗读目标, 盲目地让学生进行朗读, 这并不能收获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要让学生带着明确目标进行朗读, 可以给学生设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朗读目标, 指导学生的朗读过程更加合理地进行。朗读前首先要让学生熟悉文本, 让学生明确文章基本讲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或者是向我们传达一个怎样的道理。朗读既可以是加深学生文本体验的一种教学模式, 也可以是帮助学生获知文本含义的一种教学方式。因此, 教师在学生进行朗读时一定要给大家设置清晰明确的目标, 层递性的教学目标不仅易于小学生理解与执行, 也更有助于朗读教学效果的实现。

教师应当注意, 一篇新授课文要把握好4 个朗读层次: (1) 认读读正确, 扫清朗读的基本障碍; (2) 课文读得流利, 感知语言的基本意思; (3) 精读有情感, 培养有感情朗读的能力; (4) 熟读记于心, 丰富学生语言积累。教师要指导学生以朗读为主线, 循序渐进, 读识结合、读想结合、读诵结合、读演结合, 能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同时, 教师尊重学生的语感发展规律, 让学生自由读、探究读、合作读、体会读, 真正把朗读的权利交给学生, 突出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由浅入深的学习目标不仅是对于学生自身体验文本时的一种有效引导, 这也会让学生慢慢加深对于文本的体会, 会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逐渐深入地和作者展开对话, 并且辅助学生更准确地获知文意, 感受文章传达的思想情感与内涵。想要让朗读教学的积极功效充分得以发挥, 首先需要明确朗读教学的目标, 这样才能够丰富学生在朗读过程中的收获。

二、借助教师的范读感染学生

在朗读教学中, 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教学引导与示范作用。对于那些饱含情感的文章, 教师可以借助范读来给予学生引导, 让学生从教师的朗读中感受文本传达出的情感内涵, 并且体会教师朗读的基本方式。教师的示范会带给学生很多积极的指导作用, 既能够帮助学生迅速融入到朗读的氛围中, 学生在仔细听的同时也会更好地感受文章的内在情感。最为重要的是, 对于那些情感十分充盈, 或者是内涵较为丰富的文本, 学生很可能不会立刻读懂文章, 对于如何正确地朗读这篇课文, 也没有较强的把握能力。教师的示范则是对于学生的一种非常有效的引导, 会让学生知道哪些地方应当轻读、哪些需要重读, 如何在读的过程中来表达文章中的情感。这不仅会让学生掌握一些非常有效的朗读方法, 也会慢慢引导学生加强对于文本的体验与感受。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是一篇情感深厚的文章, 教师在让学生进行朗读前可以先给大家进行范读。对于这样的一篇文章, 如果教师在学生面前朗读得平平淡淡, 甚至结结巴巴, 那就无法表达出肖邦虽身处异国他乡, 但依然日夜思念祖国, 忘我进行音乐创作;即使弥留之际, 也请求死后把他的心脏带回去, 他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为了达到以上目的, 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 首先自己必须声情并茂地朗读。只有这样, 才能感染学生, 从而为学生理解课文奠定基础。学生能够从教师的朗读中直观地感受到文本中蕴含的深厚情感, 会被肖邦深厚的爱国情怀所感染。不仅如此, 在仔细聆听教师的范读后, 学生自己也会慢慢摸索出一些朗读的方法与技巧, 这对于学生更好地朗读文本无疑是巨大的帮助。

三、对于重点段落进行重点朗读

朗读是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意, 并且加强学生对于文章情感及内涵体验的一个教学过程。想要充分实践这些教学目标,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对于重点段落进行重点朗读。很多文章的核心意思往往会包含在一些重点段落中, 对于一些核心段落的剖析会引导学生慢慢挖掘文意, 逐渐感受到作者想要传达的内容。正是因为如此, 教师很有必要指导大家对于文本中的核心段落进行重点朗读。教师可以让学生循序渐进地进行自主朗读, 并且慢慢给予学生引导, 让学生思考从这一段的朗读中给自己带来的一些感受与触动。这会增强学生从朗读过程中的收获, 并且能够极大地丰富学生对于文本的学习体验。

课文中的重点段中, 有些词语很准确, 有些句子含义很深刻, 对表现中心思想作用较大, 指导学生读好这些词语、句段, 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例如, 《月光启蒙》便是一篇饱含深情的文章, 节选自孙友田的《月光母亲》, 讲述母亲患了老年痴呆症, 对来看望她的儿子只是傻傻地笑, 笑得作者泪流满面。《月光启蒙》则是作者回忆起童年夏夜月光下母亲搂着自己唱歌谣、讲故事的往事。这篇课文中最后一自然段中作者非常直观地给我们呈现了他内心的想法与感受, 文章的核心也在这一部分。教师要引导学生重点朗读这一段落, 从读的过程中提炼文章的核心思想, 并且感受作者内心对于母亲的爱和感激之情, 让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体会与感知文意。

摘要:要让学生在朗读中有更为丰富的体验与收获, 教师必须给予学生更多有针对性的朗读指导, 让他们以正确的方式读文章, 从读的过程中加强对文本学习的积极体验。教师要设计层递性的朗读目标, 借助教师的范读感染学生, 对于重点段落进行重点朗读。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朗读,指导

参考文献

[1]黄静.浅谈如何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华夏教师.2015 (12)

[2]黄秀芸.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手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 (23)

[3]曹光杰.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合作学习的整合探讨[J].中小学电教 (下半月) .2016 (01)

[4]张晓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山海经.2016 (02)

[5]范先龙.浅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快乐阅读.2016 (02)

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篇5

内容摘要:

“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大声诵读,反复吟咏,容易入情入境,加深理解。不论默读、分角色读、赛读、还是朗读等,都可以通过书面语言规范口头语言,同时训练语感,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在小学阶段,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陶冶学生的情操。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的理解就逐步加深。同时,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它在使无声的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过程中,眼、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并用,因此,朗读训练不仅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语文这一工具性、基础性学科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之一。

那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朗读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见解:

一、朗读指导的原则;

二、营造朗读氛围;

三、教给朗读方法;

四、设计朗读形式;

五、倡导个性朗读。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篇6

一、从读进手,指导学生读“准”课文

小学生是来学校读书的,他们从进学第一天起,就是来学校接受正规的教育。从学拼音开始,就得读准声、韵、调。把握好认读的工具,以利今后的识字和学习普通话。在阅读教学中,它把“读”作为教学的主旋律,只有让学生充分感知所学语言材料,才能使他们在阅读教学中把书读好。

首先,加强教师范读,使学生学有榜样。教师是孩子们民、心目中最完美的偶像,是孩子们最乐于模仿的对象。教师出色的范读能调动学生学习课文的积极性。

其次狠抓一个“准”字,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所谓“准”就是发音正确,不念错,特别是方言较重地区的学生要过好语音关,要做到朗读不添字,不掉字,不读破名,不唱读,使学生养成一边读、一边想的习惯,一边圈、点、划、记的习惯,碰到把握不准的字要勤查工具的习惯。

最后明了朗读技巧,使学生朗读达到要求。读正确、流利这是朗读的基础,教师还得指导学生体会字里行间所包含的感情。这除了在课堂上多指导学生朗读外,还应该让学生把握有关的朗读技巧,如重音、停顿、语调、节奏、语气等。例如,《再见了,亲人》离别的场面,对大娘说的话,要用敬重的语气读,由于她是长辈;对金花,用亲切的语气读,她是小字辈;对大嫂,是同辈,就应用关切的语气读,就能体会出中文那敬重、关爱之情。

二、读中品味,帮助学生培养语感

语感的练习和培养是让学生正确地把握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有效途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应重视学生语感的培养。小语教材中所选的阅读文章,大多是精典的范例,有它的可读性。特别是那些出色片断,只有我们认真往品读,才能感悟文章的妙处。例如,在教学《桂林山水》时,就应捉住第二、三自然段加以反复诵读,细细品味课文中不同的语气变化,捉住关键字眼,突出几个“真”字,留意“啊”的读法,运用声情并茂、抑扬抑扬的语调朗读,使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往感受桂林山水的静、清、绿、奇、秀、险的独特风姿,领会“船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美妙意境,从而进步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

每篇课文教学的内容是很丰富的,而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因此,要想进步阅读教学的质量,就必须突出重点,牢牢捉住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重点名段精讲多读,特别是课文中一些揭示内蕴、议论抒怀的中心句更要让学生多读品味。如《一夜的工作》中未两段的语句:“……这就是我们新中国的总理。我们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单!我这样对自己说了几遍,我又想大声对全世界说,似乎我的声音全世界都能闻声似的:‘看啊,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一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像这样的语段,就应该让学生反复品读,读出语调,读出情趣,使学生在朗读中明了课文的意蕴,受到情感的熏陶。

三、熟读成诵,促使学生积累语言

学习语文www.chenmingming.com,就得熟读古今中外的一些名篇佳句,化别人语言为己用。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说的就是熟读的效果。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阵地,无论学什么课文,我们都得就学生明确积累什么。过往,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也要求学生背记一些内容,但背记的内容往往是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词语解释等,没有捉住本质的东西。我们现在要求学生积累的是“语文”本身的东西,是文质兼美的佳作以及短小精悍的古诗,还有散见于课文的出色句段。只有把这些东西背诵下来,才能不断充实学生的语言库存,使他们终身受益。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篇7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感。同时,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它在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过程中,眼、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并用,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一、以范读来感染学生

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因为课文中有些地方需要以读代讲,有些地方不读好就不能理解好课文内容。有时朗读还可以营造气氛,让课堂气氛达到最高点。这就需要教师本身研究朗读,朗读好课文,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师生才能情不自禁地共同进入角色。当然,教师范读时要让学生边听边想,边看边画,正确听出节奏、停顿和速度,轻重缓急,让学生进入意境。特别像《十里长街送总理》和《再见了,亲人!》这类感情色彩很浓厚的课文,更应该通过朗读来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如果教师在学生面前朗读得平平淡淡,甚至结结巴巴,那就无法表达出全国人民在十里长街盼灵车,送总理的悲痛情景,以及人民永远怀念总理的无限深情;也难体会到中朝两国人民同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依依惜别之情,更难体会到中朝两国人民之间用生命和鲜血凝成的深情厚意。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首先自己必须声情并茂地朗读,只有这样,才能感染学生,从而为理解课文奠定基础。

二、依据教材来指导朗读

朗读作为一项阅读基本功,必须依据教材,根据不同文体的课文进行朗读指导。而朗读指导也要讲究方法,注意有的放矢地组织训练。在课文分析的基础上,要让学生多读,让学生自己去咀嚼,品尝。同时还要指导学生用恰当的情感去朗读课文,训练语感。

在指导朗读过程中,一定要结合篇的教学充分发挥朗读在理解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陶冶情操方面的作用。尤其像《草原》、《林海》、《可爱的草塘》等这类意境深远,情感浓郁,文字优美的课文,更要让学生在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基础上,用恰当的语调、语速,有感情地朗读。如教学《草原》中“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表示我的愉快”时,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是要正确地停顿;二是要读出重音。“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的/愉快。”通过这样的朗读指导,学生将会感受到草原的天,由于没有遮拦,显得格外开阔,也叫人特别愉快。有了这种体会,就自然而然地进入了这种意境,也就会无拘无束地读出作者那种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就文体来说,课文中有诗歌、散文、小说、童话、寓言、说明文等。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在指导朗读时,就要根据不同的文体来进行朗读指导。如朗读感情浓郁,语言优美,笔调活泼的《桂林山水》,就必顺采取鲜明的节奏,抑扬的语调,一气呵成的语势来朗读,从而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抒发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美好的情感。

三、着重朗读重点段落

课文中的重点段中,有些词语很准确,有些句子含义很深刻,对表现中心思想作用较大。指导学生读好这些词语、句段,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如《第一场雪》中的第六自然段,生动形象地措绘了雪后迷人的景象,突出了雪景的绚丽多姿。教师在指导朗读时,要着重指导学生读好其中的“儿化韵”,然后让学生反复朗读,从中体会到雪后的自然美,读出作者当时对雪后美景的喜爱之情。

教师通过对重点语句和段落的朗读指导,既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中心意思的掌握,又可以促进对重点段中含义深刻的语句意思的理解,从而达到训练语感,为真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边读边思,激发兴趣

朗读不但可以感受文中的思想美、情感美,而且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少年闰土》,作者用简练、朴实的文笔,刻画了一个勤劳朴素、健康活泼、聪明可爱的农村少年形象。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朗读这种阅读手段,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多次与文字接触,让闰土的可爱形象逐步地再现在学生的脑海中,最后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那么教师在讲读、理解人物形象时,可让学生边轻声朗读边思考下面问题:

1. 作者知道闰土要来自己家中,心情如何?闰土来了,作者的心情又怎样?

2. 作者是怎样描写闰土的外貌和性格的?

3. 从闰土的外貌和性格可以看出闰土是一个怎样的农村少年?

通过以上的朗读和思考,学生对闰土的形象已有了较深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自由读、小组读、同桌互读等,让学生熟读课文。

浅谈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篇8

一、教师范读感染学生

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因为课文中有些地方需要以读代讲, 有些地方不读好就不能理解好课文内容。有时朗读还可以营造气氛, 让课堂气氛达到最高点。这就需要教师本身研究朗读, 朗读好课文, 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师生才能情不自禁地共同进入角色。当然, 教师范读时要让学生边听边想, 边看边画, 正确听出节奏、停顿和速度, 轻重缓急, 让学生进入意境。

二、依据教材指导朗读

朗读作为一项阅读基本功, 就必须依据教材, 根据不同文体的课文进行朗读指导。而朗读指导也要讲究方法, 注意有的放矢地组织训练。在课文分析的基础上, 要让学生多读, 让学生自己去咀嚼、品尝。同时还要指导学生用恰当的情感去朗读课文, 训练语感。

就教材来说, 在指导朗读过程中, 一定要结合教学目的充分发挥朗读在理解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陶冶情操方面的作用。

就文体来说, 课文中有诗歌、散文、小说、童话、寓言、说明文等。因此, 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在指导朗读时, 就要根据不同的文体来进行朗读指导。

三、重点段落着重朗读

课文中的重点段中, 有些词语很准确, 有些句子含义很深刻, 对表现中心思想作用较大。指导学生读好这些词语、句段, 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四、熟读成诵激发兴趣

《朱作仁谈朗读》一文中指出:“讲读是死的, 如同进行解剖, 朗读是活的, 如同给伤口以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 而朗读更能使人感受。”是呀, 朗读不但可以感受文中的思想美, 情感美, 而且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五、多读少讲, 在读得准确、流利上下功夫

一节课将大量的时间用于学生读书, 借助汉语拼音让学生自己读出汉字的读音, 然后个别检查, 看是否读得准确, 对比较容易读错字正音。注意做到教师少讲, 学生多读, 以读为训练的主要形式, 整堂课都听到琅琅的读书声。

六、重视范读、领读, 读中领会语言文字的意思及思想感情

心理学研究表明:初入学儿童自控能力差, 注意力维持时间短, 单一的朗读形式容易使学生疲劳和厌倦。所以我根据不同的训练内容和目的要求, 有针对性地采用自由读、个别读、小组读、集体读、分角色读、老师范读、领读等, 力求使学生百读不厌, 每读一次都有收获。而儿童的模仿性又很强, 教师作适当、及时的范读和领读是不可缺少的。在范读时注意把感情、语气以及音调的高低, 速度的快慢示范给学生。

浅谈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篇9

关键词:范读,指导,朗读

《中学语文教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 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 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因此, 在阅读教学中, 恰当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 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发展语言, 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操。同时, 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它在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过程中, 眼、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并用, 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 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正所谓“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注重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是每个语文教师应尽的职责。

一、教师范读, 感染学生

就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而言, 教师的范读尤为重要。因为课文中有些地方需要以读代讲, 有些地方不读好就不能理解好课文内容。有时朗读还可以营造气氛, 让课堂气氛达到最高点。这就需要教师本身研究朗读, 朗读好课文, 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师生才能情不自禁地共同进入角色。当然, 教师范读时要让学生边听边想, 边看边画, 正确听出节奏、停顿和速度, 轻重缓急, 让学生进入意境。像《十里长街送总理》和《丰碑》这类感情色彩很浓厚的课文, 更应该通过朗读来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如果教师在学生面前朗读得平平淡淡, 甚至结结巴巴, 那就无法表达出全国人民在十里长街盼灵车、送总理的悲痛情景, 以及人民永远怀念总理的无限深情, 更难体会到在艰苦的革命岁月中红军战士间大公无私的革命情操。为了达到以上目的, 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 首先自己必须声情并茂地朗读。只有这样, 才能感染学生, 从而为理解课文奠定基础。

二、依据教材, 指导朗读

朗读作为一项阅读基本功, 就必须依据教材, 根据不同文体的课文进行朗读指导。而朗读指导也要讲究方法, 注意有的放矢地组织训练。在课文分析的基础上, 要让学生多读, 让学生自己去咀嚼、品尝, 同时还要指导学生用恰当的情感去朗读课文, 训练语感。

在指导朗读过程中, 一定要结合整篇课文的教学充分发挥朗读在理解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陶冶情操方面的作用。尤其像《草原》、《夏感》等这类意境深远、情感浓郁、文字优美的课文, 更要让学生在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基础上, 用恰当的语调、语速, 有感情地朗读。

教师在指导朗读时, 还要根据不同的文体来进行朗读指导。如朗读感情浓郁, 语言优美, 笔调活泼的《桂林山水》, 就必须采取鲜明的节奏, 抑扬的语调, 一气呵成的语势来朗读, 从而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 抒发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美好的情感。要朗读《蝙蝠是怎样飞行的》这样的说明文, 那就截然不同了。因为它是用具体数据来说明激光的特点与作用的。

三、重点段落, 着重朗读

课文中的重点段落中, 有些词语很准确, 有些句子含义很深刻, 对表现中心思想作用较大。指导学生读好这些词语、句段, 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例如当读到《难忘的一课》中的“这里原来画的都是日本的伟人, 现在‘光复’了, 画上了我们中国自己的伟人”和“我紧紧地握着这位年轻的台湾教师的手, 但是想不到还有什么话, 比他刚才教给孩子的那句简单的话, 更足以表达我这时的全部感情”这些语句时, 教师就要先指导学生理解句子中带点的词, 然后反复朗读, 要求把带点词语读重音, 读出感情来, 从而使学生真正体会到:这个礼堂原来画的都是日本的伟人, 现在光复了, 画上了中国自己的伟人, 这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啊!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谊使作者的眼睛湿润了, 也确实只有“我是中国人, 我爱中国!”这句话, 才能表达作者当时的全部感情。又如《济南的冬天》中的第六自然段, 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雪后迷人的景象, 突出了雪景的绚丽多姿。教师在指导朗读时, 要着重指导学生读好其中的儿化音, 然后让学生反复朗读, 从中体会到雪后的自然美, 读出作者当时对雪后美景的喜爱之情。教师通过对重点语句和段落的朗读指导, 既可以加强学生对课文中心意思的掌握, 又可以促进对重点段中含义深刻的语句意思的理解。从而达到训练语感, 为真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打下坚实的基础。

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篇10

一、分层训练———力求循序渐进的功效

训练说明:将朗读训练设计为若干步骤, 一步解决一个朗读要点, 让学生明晰循序渐进的训练轨迹。以《天上的街市》为例。

朗读训练1:教读———体味诗的音乐美。第一步, 读出诗的音乐美。这一步的要点是准确把握节奏。 (范读第1段) 指导:节奏就是有规律的短暂停顿。它是以诗句中的音节或意义来划分的。第二步, 准确区分停顿中的“长顿”与“短顿”。如“我想”“你看”“不信”这些词语需要较长时间的停顿。 (师范读、生齐读) 重点解决诗中的停顿问题。第三步, 训练语调的抑扬顿挫, 准确判断诗句中的重读词语。 (范读第2段) 指导:诗句中某些词语之所以要重音朗读, 是因为这些词语突出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第四步, 关注韵脚, 读出诗的韵味。 (齐读第1段) 指导:诗歌朗朗上口就是因为讲究押韵。以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结尾, 就是押韵。押韵的字放在最后, 故称“韵脚”。

总结:本诗行数相等, 每节四行;偶句押韵, 每四句换一韵;各句字数基本相同;每句三到四顿, 顿数也基本一样。这就是诗歌的音乐美———朗朗上口、和谐优美、悦耳动人。

朗读训练2:品味———感受诗的情感美。分小组朗读, 第一小组齐读第一节, 要求读出一种惊喜;第二小组齐读第二节, 要求读出一种赞美;第三小组齐读第三节, 要求读出一种欢乐;第四小组齐读第四节, 要求读出一种甜美。

总结:诗言志, 情感总是显露于字里行间。本诗表达一种美好想象和热烈向往之情。微波荡漾的感情和低吟浅唱的韵味, 既突出表现在诗的画面之上, 又蕴藏在词语、句子、标点以及修辞手法之中。

二、细腻品读———追求训练过程的生动

训练说明:针对不同文本特点, 对症下药, 进行细致的朗读指导。以《捕蛇者说》为例。

初读, 人人出声。要求读得既流畅又响亮, 初步感知课文。再读, 逐段训练。要求字正腔圆。师示范, 生学读。三读, 感知层次。从理解段落层次的角度训练学生的段落分析能力。四读, 入情入境。让学生仔细体味文中情景, 并能在教师引导下通过自己的朗读较好地将其表达出来。五读, 急缓适度。如朗读第四段蒋氏的哭诉, 由急而缓, 读出文中的悲情, 读出蒋氏叙说的层次。

三、亦引亦读———确保重点段落的突出

对课文精彩片段的引读十分关键, 引读到位则事半功倍, 否则白白浪费时间。篇幅长的课文最适合此法。以《藤野先生》为例。学生先放声自由朗读, 初步感知文本内容, 然后通过引读让学生再次感知课文。

师引导 (第1段)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樱花烂漫的时节……”文章开始就表现出作者失望的情绪。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头顶盘着辫子, 在上野赏樱花, 在会馆学跳舞……对这种浑浑噩噩的生活要读出愤懑和厌恶之情。

师引导 (第36~38段) :鲁迅回忆藤野先生对自己的亲切关怀和严格教诲, 赞扬他的正直热诚, 严谨治学和博大胸怀, 抒发了怀念之情, 并追述自己当年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历程, 表现了不忘恩师教导, 认真做人的决心。朗读时要读出深深的怀念和无限的感激之情。

以上朗读细节以感情基调为线索展开引读, 文章篇幅长但阅读重点突出, 清晰地展现了作者情感发展的脉络。

四、激情演读———达到憾人心灵的佳境

激情演读是充满感情的表演形式的朗读训练。这里的演需要学生的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根据文本把头脑中平时所积累的表象精心挑选、重新组合, 从而形成文章中所刻画的生动的画面、鲜活的人物、有形有色的事物等。通过激情演读达到如见其人———感受人物的音容笑貌、性格特征;如睹其物———感受物的形、色、味;如临其境———感受环境的恬静、欢腾、险峻……激情是语文教师必备的素质。

1.细节模拟, 适宜训练个人朗读能力。以高尔基《童年的朋友》为例, 文章开头是一段外貌描写:“皱着眉头……她的嘴唇歪扭着……黑眼珠……又小又可笑。”一连串的细节描写贴切、传神。学生可以模拟作者饱含深情的语调将一幅细腻温馨的画面读出来。2.角色表演, 适宜分组朗读。如《威尼斯商人》一类戏剧作品, 可让多个学生分角色表演, 声情并茂地把台词诵读出来。3.叙演配合, 既训练语言表达又训练动作表情。如《核舟记》第3段朗读训练, 对于苏轼、鲁直、佛印三人的位置及各自的形体动作学生容易模糊, 可采用三个学生表演, 其他学生诵读述说的方式训练。4.情节改编, 以课本剧为主。如将《愚公移山》《骆驼祥子》等改编成课本剧, 在提高学生朗读能力的同时训练学生的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能力。

透视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篇11

关键词 朗读指导 范读 情境 评价

苏教版小语教材有个共性的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于是,很多老师在课堂上一遍又一遍地进行朗读训练。但很多时候,效果达不到预期,甚至会越读越差,看不到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因此,笔者以为,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有效把握“范读、情境、评价”等关键词。

一、要有范读的引领

案例:《乌鸦喝水》教学片段。

师:“大家捧起书,听听老师读第一小节(朗读第一小节,根据每一句话,读出相应的语气)。现在老师一句一句地读,聪明的小朋友一定能听出乌鸦的心情。‘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这时乌鸦心情怎么样?”生:“乌鸦这时候心里着急。”师:“为什么着急啊?”生:“它口渴了,但是找不到水,心里一定着急。”师:“是呀,你读读这一句话,让我们明白乌鸦心里很着急吧!”……

思考:有的老师认为朗读是最简单而且最有效的语文教学。这样说尽管有些夸大,但是足以显示朗读的重要。于是,我们的阅读教学中,朗读训练充斥整个课堂,有时美其名曰“以读代讲”。不少的老师为了让学生将朗读演绎到极致,对于文本中每一段内容,每一句话,甚至重点词语都进行了指导。这个字怎么读,那个词语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等。但是,尽管如此推敲朗读的技巧,但是学生朗读水平依旧在原地徘徊。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尤其是低年级学生,他们很多的时候是在模仿中对话文本的,因此,教师那种以情感人的范读会激发学生思考、想象,应在思考与想象中走进文本,对话作者。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在范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揣摩乌鸦的内心世界,于是,在学生走进乌鸦内心的时候,让学生读读文本,如此的范读,引得学生跃跃欲试,因为,学生的心弦在身临其境中被感染了。他们怎么可能不读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呢?

二、要有合适的情境

案例:《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一边专心听老师读课文,一边看课文中的插图(教师范读课文第2节和第3节)。如果你也是一只爱唱歌的蝈蝈,那你想把盲婆婆带到哪里去玩呢?”(学生根据提示,结合插图,有感情地读出课文中的第3小节)……

思考:教学情境的预设是每一位老师必须充分考虑的问题。尤其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更要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对话作者,感悟文本。但是,很多时候,教师为了创设教学情境,更为了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想方设法利用教学课件预设教学情境,让声、光、电充满了课堂。但是,其效果却不佳。因为,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太过复杂的教学课件虽然以动态的画面,优美的背景音乐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学生所感兴趣的只是课件本身,而忽视了课件所包含的思想意义,如此的情境创设是无效的。

其实,老师的一次范读,学生看一次插图,听一次音乐……都可以创设与朗读要求相匹配的情境,促进学生朗读水平的有效提高。在这一案例中,作者并没有设计精美的教学课件,仅仅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插图,同时,配以生动的范读,合适的教学情境便自然形成了。学生一边看图,一边听老师朗读,并且展开想象的翅膀,好像听到了蝈蝈的歌声,好像看到了流淌的清波,好像跟随着盲婆婆一起回到了童年……在他们的脑海中已经形成了动人的画面。这时候,引导学生根据提示朗读课文第3节,指导效果自然水到渠成。

三、要有恰当的评价

案例:《鲁班和橹板》一课教学片段。

师:“谁来读读课文第一小节?”(学生朗读课文第一小节,效果不好)师:“你看,老艄公撑船多累啊!想想,我们平时非常累的时候,是什么感觉,再读读好吗?相信你能读好的。”(学生再次朗读第一小节)师:“你看,听了你的朗读,老师好像看到了老艄公累得大口喘气了,也看到了老艄公满头大汗了。来,同学们,咱们一起读读好吗?”……

思考:“评价”作为教师有效调节教学节奏与课堂气氛的策略,被运用得如火纯清。但是,似乎感觉到:越是评价,学生越是胆小,越是评价,学生展示水平越低。就朗读教学而言,就存在着不合适的评价:“你读得真棒,老师都不如你!”老师哪里不如学生?如果老师真的读得不如学生,那课怎么上?“谢谢你的朗读,听你们的朗读真是一种享受呀!”是什么原因觉得是一种享受?要告诉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好在哪里。“不要紧,坐下去再练练,相信你一定会读好的!”这一典型的否定性评价,毫无疑问,剥夺了孩子进步的权利。坐下去练习了以后,有几个老师真的给这些孩子再次展示朗读的机会了?笔者以为,与其这样,倒不如不要让孩子坐下去,直接再次练习,让全班孩子跟他一起享受朗读水平提高的成功,这才是孩子所需要的评价。這一案例中,当学生第一次未能读好时,教师委婉的点评与指导,学生心领神会,再次朗读,“读得有感情”就在情理之中了。

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篇12

上之前要排课前预习,要求读通读顺句子,扫除生字障碍,保证学生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并了解课文大体讲了一件什么事?让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脉络。让学生谈谈读后的感受,把握课文“基调”,为下面学习埋下伏笔。

二、深入理解,体会感情

《凡卡》重点要感知他悲惨的学徒生活,那悲惨的生活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悲惨到什么程度?“从哪些句子看到了什么样的凡卡?”读一读,画一画。学生分别找到了“挨打的、挨饿的、睡不好觉的,绝望的”凡卡,这些词句是有滋味的,需要细细去品读,像品茶一样。在处理朗读这些句子时我分别运用了“品评词句,揣摩用意”、“还原生活,入情入境”、“虚拟情境,转换角色”和“展开想象,补充留白”的方法指导学生进行朗读。

(一)品评词句,揣摩用意

“昨天晚上我挨了一顿毒打,……拿鱼嘴直戳我的脸。”

学生读后看大屏幕再读:“昨天晚上我挨了一顿毒打”,看看哪个词在你的眼前中“凸显”出来,并刺痛了你的眼睛?学生马上找到了“毒打”,凡卡遭受的毒打怎样的,透过这些“凸显”的“揪、拖、揍、戳”等动词来感受。思考从这段话,你体会到了什么?目睹了凡卡遭受“毒打”后,学生“体会到生活悲惨的凡卡”,“体会到老板的惨无人性。

在这样的毒打下,你看到一个什么样的凡卡?(遍体鳞伤的,青一块紫块的,胆战心惊的,伤痕累累的凡卡)陆续出现在课堂上,这时我再让学生把看到的画面通过朗读体现出来。以上的感受是学生理解中获得的,所以鼓励他通过朗读表达内心的感受就水道渠成了。

(二)还原生活,入情入境

入情入境的阅读就是凭借语言文字描写的内容,再借助于自己的想象、联想等使语言文字所描绘的画面、情境仿佛浮现在“眼前”,产生一种如临其境,如同己出的感受。

“伙计们捉弄我,……只好摇那个摇篮。”

学生看到“挨饿”的凡卡。这种理解,“饿”字只走进学生的“眼睛”里,当然不会深刻,因为对当今孩子来说根本没有挨饿的体验,所以需要进一步还原生活。通过引导,孩子们就会联想到电视上那些难民挨饿得样子:面黄肌瘦,浑身无力,无精打采的模样进入学生视野。于是我说,“同学们再读这句话,边读边想象凡卡每天挨饿时会是什么样子的?”虽然自己没有挨饿的经历,经过还原生活,“饿”字具体了、形象了。学生再走进文本,读句子才能感受凡卡内心的痛,朗读也会得以感染或震撼。

(三)虚拟情境,转换角色

孩子为什么走不进文本,根本原因是不能由“观众”转换为“主角”。但如果我们将里面的人物想象成自己的亲人,再去看时,感受会大不相同。我采用虚拟情境转换角色,假如你是凡卡,你会怎样读?

“亲爱的爷爷,发发慈悲吧,带我离开这儿回家,回到我们村子里去吧!我再也受不住了!”“我给您跪下了,我会永远为您祷告上帝。带我离开这儿吧,要不,我就要死了!”

“文章不是无情物,情到深处才反复”!正是因为凡卡的生活太痛苦,太悲惨,所以他才一次次的哀求,一次次哭喊。经过情境的渲染,将学生置身于一种凄冷、孤独、悲伤的氛围中。孩子们的心与凡卡的心紧紧地贴在一起,学生自然也就进入了角色。所以读起来就入情入境了,也就读出了味。

(四)展开想象,补充留白

好的文章会给读者留有许多想象、思考的空间,或启发想象,引发联想,或令人深思,发人深省。这种空白之处,正是我们钻研教材需要“扩充、补白”之处。

《凡卡》一课多出运用了省略号,我抓住了信末凡卡对自己学徒生活的总结概括一句:“我的生活没指望了,连狗都不如!……”引导学生:

同学们,读了这句话,你发现在标点使用上有什么特点?(先用!又用……)我又启发学生思索:凡卡先用一个冰冷的“!”向爷爷强调什么?激发学生反复读句子,回忆他的学徒生活。那一串省略号,凡卡又省略了什么?如果让你补充文字的话,你觉得凡卡还想和爷爷说什么呢?(生:他会饿死的,将永远见不到爷爷了……)通过对“!”和“……”的剖析,凡卡悲惨生活格外清晰,学生对凡卡更加同情,更加怜悯。

三、留足空间,朗读感悟

大多语文课堂的“讲读”挤掉了学生读书的时间,一节课40分钟,学生朗读的时间却不到10分钟,所以朗读练习往往是如雁掠过,且又“雁过无痕”。语文教学应让学生自己在读中感悟,多读课文时间从哪儿来呢?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认真思考,“讲、问、答”等让位于读,让学生从读中感悟。

当然每个学生每次朗读的效果肯定不一,多读才能读出感觉,读出感受。通过学生朗读对比,教师示范、评价,引导学生感受,效果就会逐渐凸显。记得有一个同学当读到“我给您跪下了,我会永远为您祷告上帝。带我离开这儿吧,要不,我就要死了!”时,声音有些哽咽、断断续续,全场全神贯注、鸦雀无声。读完时我说这个同学读的怎么样,全班想起了热烈的掌声。

上一篇:英语模糊限制语下一篇: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