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共10篇)
浅议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 篇1
浅议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
浅议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崤底学校许艳妮朗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理解课文内容的主要途经,也是学好普通话,从小培养良好语言习惯的基本手段,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指出:“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操的作用,”那如何在语言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把语文训练课上成真正的语言训练课呢? 我在此方面曾走过不少歪路: 1、一开始讲课时,自己讲得多,学生读得少,为了抓紧上课的 40分钟,拼命提问、讲解,学生很少有读课文的时间,最多开始读一遍,中间读一遍,结束再读一遍,这样读了三遍,使学生的朗读能力得不到训练与提高。 2、当我认识到朗读的重要性后,又片面追求“多读”。课堂上让学生多次、反复朗读课文,却没有进行必要的指导,学生读书流于形式,看起看起来“书声朗朗”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参与教学,更没有得到语言文学的训练,反而挫伤了学生朗读课文的积极性,甚至养成了“拖腔拉调”“一字一读”唱读、指读等不良的朗读习惯。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分析了以上两种错误的方法,请教了一些老教师,再通过自己的实践,认识到要使朗读训练扎实有效,应当少讲解,多朗读,还必须结合课文的讲读过程,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指导学生朗读。学生理解了课文,才能读得有感情;有感情地读,又能更好地理解课文。我把阅读教学中的朗读训练分成三个阶段:初读、细读、品读,这和心理学中的心理发展过程正好相符,从感知�理解�品味,最后学以致用,运用到阅读各作文中去,也就达到了教学目的。一、初读初读是朗读的初级阶段,目的在于初步激发学生兴趣,感知课文内容和重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例如《钻石》这一课,学生都有知道钻石的珍贵,通过读都会想:这是写钻石的什么呢?设置悬念,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接着把全文初看一遍,遇到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查一查字典,扫清了字词障碍。读完后,初步感知到课文内容,这篇课文讲的中“人们仿佛同时看到了两颗钻石,两件无价之宝”这名话不大好懂,所以只能算是有了一个初步印象,然后弄清名段意思,试着分段,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如果高年级,还要概括中心思想)。初读除了抓课题外,还要抓统领全文的中心句、段。让学生着眼与对全文的理解和品味。二、细读细读就是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文,反复朗读咀嚼语言文字,理清文章思路,抓住重点,体会其中的课层含义和思想感情。(一)结合讲读过程进行朗读训练如《穆老师的眼睛》的第一自然段,(1)指各读:这一节有几句话,主要讲了什么?(2)穆老师的眼睛是什么样子的?有何特点?(3)这一段怎么读才能读得好呢?(指导停顿和重音,并练习朗读),这样指导,学生在理解句子内容和重点词语意思的过程中训练朗读,初步学习了长名子的朗读方法。(二)通过挖掘语言的深刻含义指导学生细读,使他们能深切感受到同作者当时一样的心情。如《钻石》一课,作者对献宝的魏姑娘是怀着十分敬佩、赞美的心情来写的。结尾描写姑娘献宝时的外貌的洁“……在场的同志都仔细打量着这个姑娘:白里透红的脸蛋儿,柔和安详的眼睛,从容平静的神情,朴素大方的举止,眼睛里泛有煊耀的神采,嘴角边没有表白的话语。”表面上看来只是一名描写姑娘外貌的话,学生朗读时并没有产生什么特别的感情。为了拔动学生的心弦,我便将这名话提出来让学生轻声读,并划出描写姑娘献宝时的外貌、神态的词语。接着提问:这是一个姑娘献宝时的.珍贵镜头,写得好吗?(学生当然会说“好”,我便紧接着第二个问题)为什么?我让学生边读边思考,并在旁提示:这最后一段是叙述姑娘进城献宝,为要描写她的外貌、神态,作者这样写是为了说明什么?这样,学生通过仔细读这句话,理解了隐藏在语句中的深刻含义:作者通过这六个排列整齐的句式:“白里透红……”充分地表达了姑娘的坚定信念,高度赞扬了她拾金不味的高尚品德。学生齐声朗读这句话时,眼前仿佛出现了姑娘献宝时那动人的一幕,都被她拾金不味的高尚品德深深感动了,再次朗读时理解更透了,感情也更深了。三、品读品读是高层次的读,它是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再深一步探索文章主旨,品评、欣赏作者用词造句,深篇布局、精妙之处,不但了解作者说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情相契合. (一)品读欣赏,体会作者的写作特色如《颐和园》一课,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边读边思考:作者游览颐和园的顺序,通过品读欣赏,学生理解了游览顺序,作者写颐和园的不同景点采用了不同的方法,多层次、多角度写出了各自不同的特点,“写长廊抓住长而美的特点”;“写万寿山抓住主要景物按由远及近的顺序;写昆明湖,采取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的方法;写十七孔桥)作者为了把这几处景色紧密地联系起来,文中多次用了过渡句。如“走完长廊就到万寿山脚下”,“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等等。学生通过品读欣赏,体会到作者的写作特色;“点滴积字”可以运用到作文中去。(二)品读欣赏、与作者的心相契合如《采蒲台的苇》一课,讲的是采蒲台的劳动人民依靠生活,依靠苇打击敌人的故事,表现了劳动人民的勤劳、机智、勇敢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我先让学生边看课文,边听配乐朗诵课文的录音,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情景,引起学生感情的共鸣。然后抓住重点词句师生共同研究各段应该怎样读,为什么要这样读。例如第一、第二节描写“苇的世界”、“苇的海”,景色美丽,读的时候就要指导学生用缓慢、带有赞美的语气读。学生边读边想象苇塘那迷人的景色,心中使会和作者一样充满对苇塘的爱,课文第三段第二层讲一个普通男人为掩护干部而壮烈牺牲。“不是”、“没有”充分表现了他宁可流血牺牲,也不向敌人屈服的大无畏精神,读的时候应简短有力、毫不含糊。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完全进入了角色,与作者的心完全相契合,深刻体会到那男孩宁死不屈,顽强斗争的崇高品质。总之,朗读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的活动,在教学中切实指导学生读书,课堂上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去读书是一条可取之路。让我们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注重朗读训练,切实把语文课上成语言训练课。
浅议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 篇2
关键词:朗读,感情,语文教学
朗读是把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 熏陶情感, 从而达到阅读教学美感、乐感、语感、情感的和谐统一。但在教学实践中, 不少同学在课堂上不愿朗读, 有的同学当众朗读时紧张得结结巴巴, 还有的同学朗读时心不在焉……凡此种种, 说明学生对朗读缺乏自信心, 不敢大胆尝试。笔者以为, 要让学生学会有感情地朗读, 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学生要对朗读有准确认识
(1) 字词是基础。课文由字、词、句、段组成。字词就像房子的墙基, 墙基打得好, 就为房子的牢固提供了保障。所以会读、会写、会用字词说句子, 是学好语文的基础。
(2) 有声语言三要素——说什么, 为什么说, 怎么说。说什么是内容, 为什么说是目的, 怎么说是方法。朗诵者必须了解自己在说什么, 就是理解作品, 心中有数, 言之有物, 心中有本。朗诵者变文字为形象, 就要学会想象。朗诵者看的是文字, 读的是情, 情中有个性, 个性有文本的个性, 也有朗诵者的个性。
(3) 分清朗读和朗诵。朗读就是用声音再现文本内容。朗诵则是依托文本, 结合审美体验进行二次创作。朗读强调的是忠实于原文, 朗诵则允许朗诵者进行艺术加工, 用丰富多彩的语言手段及其它声音形式创造优美动人的意境和形象。
2 朗读的有效途径
(1) 多种形式的比较朗读。在学生精读理解时, 可运用多种形式的比较朗读。如:调换字词。针对课文中某些重点词, 用换近义词的方法进行比较朗读;改变句型。课文中总有一些类型特别的句子, 对这些句子改变句型进行比较朗读, 既能使学生读出这些句子的特点, 又有助于他们领悟作者的情感。
(2) 如身临其境的配乐朗读。音乐能使人得到感情的熏陶和哲理的顿悟。如指导朗读《大海》一文时, 课前可先录下海水拍打礁岸的声音、海鸥在海面上的叫声, 音乐响起就使人置身浩瀚无边的大海, 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学生在朗读“大海, 大海, 像只摇篮。”这句话时读得又轻又慢, 就像小宝宝在摇篮里恬静入睡。而读“大海, 大海, 多大多宽!”这一句时, 大海磅礴的气势可通过自己声音表现出来。
(3) 有感染力的分角色朗读。教学生读一篇课文, 旨在培养他们将无声的文字符号理解加工转换成有声语言, 以再现故事情节、描绘景物、塑造人物形象。分角色朗读不但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还能使他们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如, 《狼和小羊》一文中有两个角色:狼、小羊。在指导朗读时, 可分两步, 首先让学生归纳出狼和小羊的个性。狼——狡猾、凶残、骄横、蛮不讲理;小羊——温和、善良、软弱、楚楚可怜。在学生脑海中打下两个角色各自性格的深刻烙印。然后揣摩出读两者的话应用的语气、语调, 选择感兴趣的角色朗读, 在这一过程中准确把握狼和小羊的性格特点。
(4) 创设情境的想象朗读。情境的创设非常重要。它不但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 助其想象, 同时更有利于学生感悟情景, 从而更深刻地理解课文。指导学生朗读时, 创设一定的情境, 不仅能激起学生愉悦的情感, 还有利于引导学生领会文章深层的含义。如《雨点》这一课, 在指导学生朗读“雨点落进小溪里, 在小溪里散步”这句话时, 可提问:你有没有散过步?散步时是什么心情, 全身有什么感受?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 很快说出了:我散步时很高兴, 散步时很舒服。学生便很容易了解到, 这句话应该读得舒缓些。
(5) 生动传神的表演朗读。低年级学生有很强的表现欲。在课堂上, 教师应抓住时机, 诱导他们进入角色, 加深对课文的了解, 启迪他们的思维, 发展他们的表演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如在教学《做什么事最快乐》时, 可布置相关场景, 让学生戴上头饰进行表演, 边演边说, 再现了课文中的情景, 同时在表演中加进自己的言行。这样, 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 不但丰富了想象, 深化了情感, 而且也提高了朗读水平, 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学生们通过表演朗读读出了语感, 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 同时也得到了美的陶冶。
3 朗读的技巧
朗读的技巧是指朗读者为准确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感情而对有声语言进行的设计处理。要求学生用语音手段, 辅之以体态动作和表情, 还要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 调动人生体验, 同时作用于课文, 投向课文的每一个闪光点, 充分、形象地表现自己的独特感受。这是对课文的一次再创造, 也是对课文语言材料的全面“内化”。
(1) 抓住时机, 激发顿悟。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 常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学生已经理解了课文内容, 也很认真地投入了朗读, 却怎么也表达不出课文的“味”。在这个节骨眼上, 教师要把握时机加以引导, 促使学生悟读。范读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学生从范读中借鉴领悟, 找到感觉, 进入状态。还可利用现代多媒体创设情境, 使学生“直接”见其人、闻其声、观其境、临其景, 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2) 利用相似效应, 触景生情。激活学生的已有经验, 使某些熟悉的具有相似性的记忆信息和组块得以自动快捷恢复, 使课文语言信息与学生主体体验协调互动, 从而达到美读的效果。配乐朗诵能唤起学生炽热的情感, 使他们借助音乐渲染的抒情与激昂、欢乐与悲伤、清新与凝重的多重情感氛围, 去理解把握文章的主题。
(3) 淡化技巧, 读出真情。叶圣陶说;“设身处地, 激昂处还它个激昂, 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地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 美读得其法, 不但了解作者当时说些什么, 而且与作者当时心灵相通。”忘我地投入, 真情地表达, 才是朗读的真谛。
4 结语
总之, 没有琅琅书声的课堂是沉闷的课堂, 没有教学生读好课文的语文课是失败的语文课。朗读必须贯穿于语文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古人云:书读百遍, 其义自现。这正是强调朗读的重要性。给朗读以时间上的保证, 使朗读成为语文课堂的“热点”, 才能更有效地提高语文课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韩芳.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J].阅读与鉴赏 (教研版) , 2005 (6) :2.
[2]徐小红.谈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J].小学教学参考, 2008 (8) :83.
[3]赵静.怎样进行小学语文基本功训练[J].学周刊 (A) , 2011 (2) :49.
浅议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 篇3
一、加强朗读训练的理论依据
1.朗读符合汉语文字特点
汉语具有很强的表义功能,同时它还具有声音优美音乐性强的特点。王力先生曾在其《略论语言形式美》一书中论述道:“除了音乐性的美之外,语言形式差不多没有什么其它能引起人们美感的东西了。”汉语语音具有音乐性,一是因为在汉语语音中,元音占明显突出的地位。元音属物理学中所说的乐音,使得读音和谐悦耳;二是因为汉语是一种有声调的语言,一连串的音节由于四声的变化而形成语音的起伏、疾徐、抑扬、强弱、隐显等,从而造成情感的节奏,进而构成音乐美的效果。
2.朗读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
在语文教学中重视朗读,体现了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初中的学生由于内部语言还未得到充分的发展,其思维形式带有很大的情景性。国外有的心理学家认为,儿童最初是在“高声地思维”,然后才由外观的语言过渡到耳语,又过渡到内部的语言。朗读正是帮助他们通过“听”来思维,从而促进智力的不断发展的。在朗读过程中,学生的眼、口、耳等多种器官同时活动,形成多通道的暂时神经联系,加深了大脑皮层的痕迹,有助于增强记忆。加强朗读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尤其必要。初中生正处于童年向青年期过渡的阶段,具有耐性不足、好奇、好胜、好动等心理特点。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的阶段水平,及时发现和了解学生的兴趣,在适当的点拨下,让学生开口读,读出兴趣,体验快乐感,在一唱三叹中深受感染,与文章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然后再“说说”、“议议”。一堂课下来,学生始终感觉兴味盎然,乐在其中,学习效果自然就会提高。可是,我们有些语文课自始至终都是“一言堂”,学生在极端被动的状态下学习。这样沉闷的课堂气氛怎能唤起学生热爱语文的热情,怎能不让学生怕学语文厌学语文呢?
二、加强朗读训练的现实意义
1.朗读可以发展学生的智力
“口诵心惟”。朗读不仅是对语言能力的训练,也是对思维能力的训练。朗读要求不停歇地读一段或一篇文章,做到不掉字、不添字、不倒读、不误读,这对于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来说,不仅可以维持其注意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训练了其注意的广度和分配能力。朗读的停顿、轻重、升降、快慢等,需要根据上下文的意义关系及时做出符合原文含义的表达反应,这又训练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度性等。朗读要感人就得深入意境,进行艺术再创造,这又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其实就是在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相信各位老师都有这种经验:班级内那些谈锋犀利、语言缜密、妙语连珠的学生,绝大多数是智力超群的佼佼者,而那些说话口齿不清、词不达意、甚至经常颠三倒四的学生,极少不是反应迟钝智力较低的后进生。
2.朗读可以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文章内容
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是学习一篇文章的基本要求,学生只有对文章有了一定的体会和把握,才能从文章中找到活的思想和灵魂,从而更有效地理解课文内容。而朗读的要义就在于通过对作品音声节奏的感受,披文入情,由文本世界进入作者世界,达到与作者神气相通心灵感应的审美境界。叶圣陶先生说:“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的理解,而且亲切的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生在朗读文章时,把书面语言变为有声语言。他们就如同替作者说出了这一番话。“作者之神气音节和声调,拂拂然似与我之喉舌相应。”反复地读,把文章读得越好,学生就越能体会到作品的思想内容并受到感染。
3.朗读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
教育部颁发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有感情地朗读正是进行情感熏陶的最佳手段。朗读时,语气的轻重、语调的高低、语速的快慢,加上情感的起伏迂回,形成了或铿锵有力、或婉转缠绵、或一泻千里的音乐之美。它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叩击他们的灵魂,拨动他们的心弦,使其产生强烈的共鸣,获得极美的艺术享受。而文中的情感审美因素也会自然而然地向读者释放,犹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从而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真、善、美的熏陶。
三、加强朗读训练的方法
1.保证朗读的时间
在语文课上给朗读留下充分的时间,要求学生用普通话、声音响亮、吐字清晰、不读破句、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让每个学生都读完读好,切不可作个读书的样子,草草过场,像叶圣陶先生所批评的那样“随口念一遍”就算了。还要给读后评价留下時间,让读完之后的学生能对自己的朗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客观的评价。
2.坚持范读
教师出色的范读可以为学生正音,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唤起学生的感情。范读传递着教师本人的态度。范读时的鲜明的爱憎和情感趋向,强烈地影响着学生,使他们的思想感情和老师产生共鸣。特级教师于漪老师在教读《周总理,你在哪里》时,范读全诗,感情真挚,语调抑扬顿挫,富有表情,节奏快慢有致,充分表达了全国人民对总理的深沉思念和无限的热爱之情。学生无不感动得热泪盈眶,沉浸在对周总理的深切缅怀之中。
3.朗读和点拨精讲相结合
再好的朗读也不能代替语文教学的全部。朗读必须与启发式的精点精评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教学目的。只讲不读,学生难知书中味;只读不讲,学生难以透彻理解文章的内容。这一点毋须赘言。
浅议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 篇4
1.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训练的方法是关键
1.1 尝试朗读,理解课文。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注意讲解和朗读,老师读和学生读,读句和读段的有机结合,要注意指导学生研究朗读的规律,并强调基本要求:“不错、不添、不丢字、不喊、不唱、不重复”。
要求他们在朗读的过程中,不应当看一个字读一个字,而是应当看一句话,通过瞬时的记忆或思维,读这句话,做到“眼先到,脑思考,口读好”。
在学生理解了解课文内容,对文字的运用、内容的描述、感情的表达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再要求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训练。
1.2 通读课文,了解大意。教师在进行新课前,一般对课文题目进行分析,或者介绍本文作者,时代背景等,有的还播放录音,提出与课文内容有关的使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以提高学生对新课学习的积极性。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读课文。通读课文可以使学生有一个初步的感知,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一般情况下,教师在通读课文前,事先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通读,这有利于帮助学生读懂课文。
1.3 咀嚼课文,细品佳句。在学生学习了课文后,为了使学生更加深刻地领悟中心,学习遣词造句,表情达意的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重点词句、段尤其是脍炙人口的佳句进行细细品读与欣赏。教师可以提出:这句话应该怎样读?为什么这样读?反复试读、体会感情。这是培养学生审美感的途径。我们的母语很优美,其原因在于汉语是声调语言,可以有平仄规律,汉语是单音节语素语言,可以有它的特殊的声韵规律。这些规律在千古诗人,文豪手中往复交织、精雕细刻、推敲锤烧,构成了文质兼美、千古留传的大文章,成为滋养千百中国人心灵的精神食粮。
1.4 反复朗读,激情增趣 对于文质兼美的文章,教师应要求学生反复朗读,把作者的情感美满地读出来。小学语文教材所选用的很多文章,词藻优美,内容丰富,应让学生反复读,读中体会、读中领悟、读中升华。
1.5 示范朗读,注重语感。小学生的知识面较窄,由于地方方言和客观条件的影响,想把课文朗读好是有困难的,但也不是没有办法,因为小学生的语言模仿能力都很强。因此只要教师在朗读教学中注重语感,做好范读和指导。教师在范读和指导学生朗读时,都应把握课文的体裁和背景、语句特点,重视朗读的感情色彩,注意朗读语句时哪些字应该读重,哪些应该读轻,哪里该停顿,哪里该延长。做到朗读时句句读得抑扬顿挫,或是振振有力。
2.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训练应把握三条线
2.1 范读引路,点拨先行。朗读训练是师生参与的双边活动。教师的示范朗读,可以融情于声,把书面语言变为口头语言,并声情并茂地感染学生,从而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的范读与听录音不同,教师可根据教材的情况,结合学生的实际,在读时给学生以提示、暗示。
2.2 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循序渐进是教学的一般原则,朗读教学也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逐步提高要求。各个年级段的要求也各不相同,教师在指导时要根据学生朗读能力的形成规律,找准学生的“最进发展区”,考虑到学生在各个年龄层上表达能力的差别,给予适当指导。
2.3 授之以“渔”,举一反三。在朗读训练中,教师指导要“精”,学生的练习须“多”,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教师的精心指导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1)选取指导的训练点要精;(2)训练要求细致、精要,每次训练应有一个侧重点,不可贪多求全;(3)训练的过程需精心设计。尽量避免朗读的随意性。
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训练应抓住三个点
3.1 寻找文章的情意点,把握文章的朗读基调。每篇文章都集中反映作者的一份情感,教师指导学生朗读,需找准文章中作者的情意点进行训练。这样既节约时间,又指导到位,从而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3.2 把握文章的形象点,指导学生析读。教材中课文的语言大多是准确、鲜明、生动的,在进行朗读训练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抓住一些关键性语句,把握个别用词特别形象的地方进行训练,让学生既知晓文章遣词造句的准确、形象,又能在朗读中传情达意。
3.3 紧扣文章的韵律点,指导学生品读。佳作中的许多语言具有动人的旋律,这种旋律由声调的高低强弱,音韵的整齐匀称和语句的轻重缓急等因素构成,它给人们以抑扬多变,和谐悦耳的音韵之美,这种感受必须通过吟诵品味才能接受,学生一旦抓住了这些韵律点,可以由此及彼地读好全文,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实践,我们觉得一旦抓住了文章的特性,找准了文章的出发点,着力点,进行有针对的指导朗读,可以牵一“点”而动全“篇”,由课内“指导”而延伸为课外“自练”。指导学生朗读,学生进行朗读训练,最终目的要达到事半功倍的朗读效果。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注重朗读训练
摘要 阅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而朗读又是最经常的、最重要的阅读训练。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做好示范朗读,优化朗读的教学形式,注重对学生的朗读指导,让课堂充满读书声,提高学生朗读的能力。重视朗读,充分激活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学生享受阅读的无限乐趣。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朗读训练 教学指导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朗读是最经常的、最重要的阅读训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很多专业人士都指出,应还语文课以本来的面目,让课堂上重新响起朗朗的书声。但是由于缺乏经验和方法,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当学生读得不符合要求时,有的教师只是简单地提一下“要注意读出感情”等要求后,让学生再读一次就过去了,长此以往,必将会影响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因此,必须改变这种状况,加强朗读训练,切实有效地优化阅读教学,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是一个需要在 理论上、实践上着力研究、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朗读训练的作用
(一)朗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发展学生的语言。语言是一种由语音、词汇、语法构成的复杂系统,学生要掌握语言,必须将这些因素“内化”。朗读形成的信号刺激强度,远远超过学生默读、教师讲解等。朗读可以更加有效地把书面语言系统“内化”在大脑之中,逐渐建构、完善一个处理语言的“格式塔”,从而把语言 学习过程变成语言表达过程。
(二)朗读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语文教学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时注意力稳定性大多较差,而大声朗读能使他们保持注意力的稳定,有利于对课文内容的思维、理解和记忆。此外,课文是用书面语言表达出来的,学生仅凭默读和教师的讲解固然也能对课文内容有一定的了解,但如果再辅之以朗读这一重要的声音因素,使几种器官并用,就可以通过语音的停顿、轻重、抑扬、急缓等,把书面上无法用文字表达的思想感情充分表现出来,这样也使学生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古人所说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即说明了这个道理。
(三)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表达,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两种。无论哪种表达,都要求做到用词准确、生动,语句通顺、连贯,句式灵活、多样,内容具体、清晰等。如前所述,学生发展语言是一个不断从“内化”到“外化”的过程,其中 “内化”是基础,没有这一基础就不能“外化”或不能很好地、有效地“外化”。朗读,可以使学生对读过的 文字印象深刻。宋代学者朱熹说:“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通过朗读课文,学生可以积累语言材料,掌握各种句式,学到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将会促进说话、作文能力的提高。正如张中行先生所说: “读,为的是吸收”,“使身外之文变为身内之物,并积少成多,这就成为写作的资本。”他又指出:“你不读,或读而不熟,有了意思,可用的表达框架茫茫然,拿起笔就难于得心应手。反之,多读,熟了,笔未着纸,可用的多种表达方式早已蜂拥而至,你自然可以随手拈来,不费思索而顺理成章。”
(四)朗读可使学生受到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
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课文,思想性、艺术性都很强。在朗读课文过程中,学生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会受到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熏陶,也会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
二、朗读训练应把握三条线
(一)范读引路,点拨先行。朗读训练是师生参与的双边活动。教师的示范朗读,可以融情于声,把书面语言变为口头语言,并声情并茂地感染学生,从而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的范读与听录音不同,教师可根据教材的情况,结合学生的实际,在读时给学生以提示、暗示。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循序渐进是教学的一般原则,朗读教学也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逐步提高要求。各个年级段的要求也各不相同,教师在指导时要根据学生朗读能力的形成规律,找准学生的“最进发展区”,考虑到学生在各个年龄层上表达能力的差别,给予适当指导。授之以“渔”,举一反三。在朗读训练中,教师指导要“精”,学生的练习须“多”,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教师的精心指导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1)选取指导的训练点要精;(2)训练要求细致、精要,每次训练应有一个侧重点,不可贪多求全;(3)训练的过程需精心设计。尽量避免朗读的随意性。
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训练应抓住三个点
3.1 寻找文章的情意点,把握文章的朗读基调。每篇文章都集中反映作者的一份情感,教师指导学生朗读,需找准文章中作者的情意点进行训练。这样既节约时间,又指导到位,从而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3.2 把握文章的形象点,指导学生析读。教材中课文的语言大多是准确、鲜明、生动的,在进行朗读训练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抓住一些关键性语句,把握个别用词特别形象的地方进行训练,让学生既知晓文章遣词造句的准确、形象,又能在朗读中传情达意。
浅议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 篇5
关于朗读的语文教学论文 训练朗读增强语感
孙莉莉 孙雪玲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言的多种意味包含在语音的高低快慢强弱之中,非通过多读、熟读、朗读无以全面把握。如果朗读时仅是简单地把文字流畅地读出来,就无法体会作者的感情,也就不能深入理解文意。因此,朗读时要感情充沛,甚至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感情与作者的感情尽可能融为一体。文章的思路、作者的情感、优美的意境会自然而然地浸润到学生的内心深处,激起他们情感的共鸣,从而使其语感、审美能力等都得到潜移默化的培养和提高,同时也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朗读是语感培养的基本方法,教师要真正认识到它的重要地位,用有效的方法去训练学生。
一。加强朗读示范
教师带表情朗读,表达文章的思想感情。学生从教师的朗读中获取信息,感受文章的.意蕴,进而萌发朗读的兴趣。如教学朱自清的《春》时,教师以充满喜悦和希望的感情基调,以轻柔、缓慢的基本语调进行朗读,在各层次间停顿时力求做到音停意不停,语断情不断,便可将学生带进春天优美的景色中。学生被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所感染,便会忘情地沉浸在文章的优美意境中,进而产生强烈的朗读欲望。
二。注重朗读技巧
掌握了朗读技巧,才能准确地表情达意,增强语感,达到朗读的目的。
三。采取多样形式
根据文章的感情特点,选择不同的朗读方法:感情奔放的,组、班齐读;感情婉约的,要求学生跟着录音单读;情景交融的,配乐朗读;戏剧文学则分角色读。也可以一篇课文运用多种方式来读。如教《钱塘湖春行》,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味诗中的美感,可以先让学生闭上眼睛聆听录音,去感触诗中所表现的美妙境界;可以由教师或朗读水平高的学生范读,让学生在沉浸中受感染。
为了使感情色彩更浓,还可以配乐朗读。这样运用多样的形式朗读,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诗的意境的感知,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活跃学生思维,养成学生的语感能力。
四。倡导自由品读。
在朗读时不带任何问题,让学生全身心投入进行品读,从而充分享受读书乐趣。教学《谈生命》这篇课文时,我们在两个班做过这样的试验:在第一个班,让学生读完课文后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并讨论、交流;在第二个班,则放手让学生品读,熟读后让他们谈谈对文章的理解。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两者的教学效果差别很大。由此,我深刻体会到学生对文章意韵的理解,内涵的品味,都是通过阅读感悟出来的。品味语言的过程,其实就是形成语感的过程。
总之,在当前,语感这个基石教学为语文教学开辟了一个新天地,成为一个探索的“热点”,同时,也向我们提出了一些新问题,如,是依靠语感,还是依靠基础知识?是整体推进,还是分进合击?是语感,还是思维?等等。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向别人虚心学习,认真探讨,不断扩大研究成果,勤于总结,敢于实践,获得良好的效益。
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朗读训练 篇6
[文章摘要]:朗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途径之一,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加强对朗读的指导与训练。
1、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从中感受语言。
2、指导学生声情并茂,从而进入意境;
3、指导学生体验朗读,以此激活语感。[关键词]:小学语文 朗读训练
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不仅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说、写能力,同时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听、读能力,听和读是说和写的前提,对思想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教师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教学中,存在着偏重写的训练,忽视听、说、读的训练的现象。其中,朗读的训练是最容易被忽略的。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语文课在教学中必须重视朗读的指导与训练。
一、反复朗读,感受语言。
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时候,可以采用让学生全文读、部分读、领读、轮读、个人读、接力读、分角色读、小组读、全班读等方式进行朗读。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与字词多次“见面”,牢固掌握字的读音,强化识记字形,从而有效地识字、识词。反复的朗读,能使学生读得正确,读得流畅,增强语感。教师在此基础上加强指导,可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他们自觉朗读的习惯。如《草原》一文,老舍先生用亲身的经历向读者介绍了草原的天、地以及草原上的羊群。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反复的朗读,从草原蓝蓝的天、绿绿的草,蓝天上的朵朵白云,草地上白色的羊群,这些明丽的色彩深刻体会“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体会“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同时也认识了“那么„„那么„„”、“既„„又„„,既„„又„„”的句式。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甚至熟读成诵,让学生直接感受语言,积累语言材料,了解多种的语言表达方式,就能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感情,从而发展语言。
二、声情并茂,进入意境。
在教材中有许多描写自然景物的文章,如《海上日出》、《夕照》、《草原》等,都用优美的文字描绘出秀丽的自然风光。教学时,教师指导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用声音再现画面,让学生进入意境,认识文中所描绘的事物的形状、颜色、变化,感受自然的美。如《海上日出》一文中,“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到了最后,它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真红得可爱。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也突然有了光彩。”通过朗读,学生脑海呈现:海上日出伟大奇观的画面。“„„像„„似的„„”诱发学生去观察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教材中也有许多涌动着人间最高尚、最美好的情感的课文。如《十里长街送总理》、《秋天的怀念》、《地震中的父与子》等,教师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融入朗读中,感染学生,使学生入境入情,不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能在文中感悟、体会中积累语言。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父亲面对一大片废墟,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朗读时,应带着绝望和悲痛的感情。但是他想起常对儿子说起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句用非常坚定的语气来读。最后父亲挖了38小时,终于找到了儿子,父子间的有一段精彩的对话,应注意读出父子劫后余生的欣喜若狂,以及儿子对父亲的信赖和骄傲之情。
三、体验朗读,激活语感。
情感是语感产生的心理能源,人的语感是对语言知识方面正误的判断,同时也是对语言所蕴含的声音节奏,题旨情境、意趣理念、色彩情操的真假、善恶、美丑,能对其产生情感体验的和谐共振,语感强的人,能透过语言文字,敏锐地体味出语言文字所蕴含的丰富情愫。根据语感情感性特点,教学时应创设情境,激活学生贮存在脑中的相似经验,引导联想,在此基础上获得情感体验,并把这种体验迁移到课文的朗读,以此内化语言,激活语感。如《军神》一文中“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这句话,是全文的亮点,在理解语言时,一个学生说出“您割了七十二刀”后,教师抓住“七十二刀”问:“你们谁有过类似的经历?”一个学生说:“在一次和同学追逐中摔伤了手,缝了三针。”师问:“当时什么感受?”生:“有点痛。”师:“假设现在我在你的手上再割一刀,感觉怎样?”生:“咬紧牙关,忍住痛。”师:“再割第二刀?”“哭出来,忍不住了。”“再割第三刀?”“要晕过去了。”“同学们,才第三刀就受不住了,而刘伯承将军承受了‘七十二刀’呀!”通过情境的创设,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带着这种体验,学生读出了对刘伯承的敬佩、仰慕、赞扬、惊叹等独特的感受。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朗读作为阅读教学要培养的一项重要能力,只有靠经常的反复训练,才能形成;也唯有重视朗读,加强朗读指导,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方能培养语感;也唯有重视朗读,加强朗谈指导,才能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治情感的作用。
浅谈小学语文朗读
内容提要:
朗读是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让学生发展思维,理解课文的必要措施,但在朗读教学中特别是青年教师,往往会走进一些误区,不能很好地发挥朗读的效果。因此,在这我提出自己的几点浅见。
关键词:朗读、教师、教学
最近,学校开展了一次:“看看谁读的最好?”比赛,结果全校学生都十分踊跃,校园书声琅琅,闻之精神百倍。朗读已成为了学生最喜欢的内容之一,效果十分良好。
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手段,有感情地朗读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使之受到美的熏陶。同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也明确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朗读是必要的措施和内容,也是一个重点、难点。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朗读,朗读就是要发挥“有声语言”的作用,通过朗读学生感受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使学生体会作者在作品中所表达的精神意义。在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是诵读。在过去的私塾里,老师教学生都是先读先背再讲,通过读与背来加深了解,凡此种种,足以证明,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可在现实中,语文教学的朗读往往成了许多青年教师的一个难题,或拘于形式,跟本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或虽有这种意识但由于没有掌握科学地朗读教学方法,以至于教学起来效果不佳。下面我就青年教师在朗读方面的误区和解决办法,说说自己的拙见: 误区一:朗读无要求无目的 要求是做事的行为规则,目的是做事想要的结果。朗读也是这样,有了要求,有了目的,才能让学生知道自己读这篇文章是要干什么?不然全班读,分组读,个人读,男、女同学读,自由读,看似方式多样,热热闹闹,其实效果并不理想。在读前没有要求,读中没有指导,读后也没有及时评价反馈,学生只是在有口无心地朗读,极易让学生疲劳,继而产生厌读情绪。误区二:朗读时间把握不够
一节课40分钟,语文课堂的讲与问会花掉不少时间,朗读往往是来去匆匆,注重于形式。如预习性的朗读,要求学生读通课文,读准生字新词,但往往因时间的需要,让学生无法完成朗读,朗读效果也并不理想
误区三:朗读指导过于简单
朗读指导过于简单,这是青年教师常见的问题。在上课的时候常听教师在要学生读文章时说:“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读这部分”,学生一听,常会糊涂,有感情的读这部分,要用怎样的感情,为什么要用这种感情,这种感情在这里有什么作用,最后只能照自己的方法去读,读出的效果也就自然不那么令人满意。误区四:朗读后评价较少
做好朗读前的指导的同时,朗读后的评价常是我们会忽略一个细节,往往就是一句“你们读的好,”“你们读的不错,”仅此而已。尤其是在齐读中,学生便会不以为然,反正读的好,下次继续这样读,由于评价的没有到位,就此忽略了那里读的好,那里读的不好,往往让学生的朗读水平得不到提高。
以上是我在平时教学观察中总结出来的个人看法。我认为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不妨这样做:
朗读前制定完成目标
朗读的目的就是为了理解文章,朗读前制定好完成的目标将有助与更好的理解。而目标的制定其实并不复杂,如《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在初读时我们不妨让学生制定:读这篇课文看看每一段讲了什么?能否给其加上一个小标题?一个简单的问题不仅让学生有了读的目标,还可以训练学生分段,写段意的能力。再如《新型玻璃》一文,制定“文中讲了几种玻璃,各有什么功能?你家用那种最实用?”等目标。这些目标,不仅让学生有了读的目的,还扩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保证朗读时间
朗读时间的是理解文章的保证。朗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花掉不少时间,这时就面临着一个问题,朗读时间不够。一节课40分钟,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都知道,在40分钟内完成教学任务和朗读,时间根本就不够,可能会出现,朗读完成了,教学时间大幅减少;教学任务完成了,可朗读却成为了形式。两难的选择?其实不然,在有经验的老师眼中,40分钟时间是够的,一位老教师就传授了我一个方法:在出示学习提纲时,不妨把朗读的目标也加进去,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中,制定“朗读课文第六至八自然段回答:我在看到邱少云被烈火烧身时,‘我’ 能怎么做?”这样既减少了朗读给时间带来的不便,也让学生有了思考空间。
合理的朗读前指导
朗读有了目标,还要进行指导。朗读前的指导,尤其是齐读的情况下,要让学生明白,在什么地方要怎么读,特别是一些口号,激动的,煽情的地方,要用什么语言去读,用什么语气去读,如《狼牙山五壮士》一文中,“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的说了一声,“走”,带头向狼牙山顶峰走去。战士们也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身后。”在这里,“走”字语气要坚决,果断,不拖泥带水,更让人热血沸腾。这样朗读前的指导,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意图。
适当的朗读后评价
评价,是对前面读的小结。一段文章读完了,老师要适当的进行评价,要指出读的好的地方,更要指出读的不足之处。事物都有不足,只有知道自己的不足,去改正,才能成长。学生在朗读后,老师的一两句鼓励与批评相结合的话,如:这段读的很好,但有几处语气还不到位,下次,我们要做的更好。简简单单,既调动学生的朗读积极性,又让其认识到不足,下次会更好。
当然,朗读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这里仅是我的个人浅见,一些还是我正在努力的方向,也许很不成熟,也许有许多不当之处,但我相信,只要精心组织好朗读,就一定能够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及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谈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感情朗读》http://zy.juren.com/news/200902/14555.html
2、《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训练》龙泉驿区实验小学龙华分校 贾四维
3、《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小学语文教材教法》169页北京出版社
5、《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探索》220页北京科学出版社
6、《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第5次印刷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刍议 篇7
一、范读激情, 培养兴趣
“范读”是教师从教材中感受、理解作者的情感, 把无声的语言文字通过有声的朗读来正确、示范地表达出作者情感的一种教学手段。学生的朗读水平与教师的朗读水平密切相关。因此, 教师的示范朗读显得极其重要。
如我在教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一课时, 用低缓有力但充满对天上宫阙的向往的语气, 范读词的上阕, 教室里一片寂静, 老师的范读早已带着学生入情入境。当读完下阕时, 教室里沉寂片刻, 继而响起热烈的掌声, 当我让学生自由练习朗读时, 学生读得十分投入。
可见, 教师声情并茂的精彩范读, 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视其人、如入其境。学生的思想感情就会随教师范读时抑扬顿挫的语调、语气、语态等的变化而活跃、激扬, 和作者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这样, 学生就会表现出一种情绪上的冲动, 产生一种强烈的先读为快的欲望。在教师范读的过程中, 学生通过联想、揣摩、想象、领会、体味等活动, 就可以感受情景交融之美, 体味浓郁的诗情画意, 领会到作者对美好新生活的追求, 这样既增强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 更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培养。
二、加强体验, 注重感受
当学生对书中的情感有了自己的亲身体验时, 就会与作者产生强烈的共鸣。教学中, 教师应创设多种情境, 使学生与作者心灵相融。由于初中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等都很有限, 学生朗读课文时的情感体验将会受到许多阻碍, 而要消除这种阻碍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借助现代教育技术中的视听媒介。如在教学《海燕》片段时, 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营造教学情境, 在将抽象的文字转化为生动形象的画面的同时, 还配上了动听的背景音乐和声情并茂的朗读, 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随着音乐、朗读、画面的变化, 情绪不断高涨, 获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点拨技巧, 个性朗读
朗读是一种艺术。经过精心点拨, 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小小朗读家。在平时的语文课堂中, 我并没有刻意地向学生灌输朗读技能, 而是选择描写精彩的句段、富含哲理的句段或富有抒情性的句段, 进行点拨、渗透。
(一) 描写精彩的句段
在平时教学中, 我十分注重筛选课文中运用排比、比喻、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的句段, 进行朗读指导。如鲁迅先生的《雪》这篇优美的散文, 是一篇很好的朗读素材, 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在读中感受江南雪的滋润美艳, 感悟朔方雪的战斗不止的精神。在实际训练中, 着重让学生掌握不同的内涵采用不同的读法这一基本技巧。
(二) 富含哲理的句段
课文中有些句段蕴含深刻的哲理, 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思考、讨论, 然后理解、领悟。如冰心的《谈生命》一文中有一段话, “要记住: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如海, 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 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学生只有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这句话的深刻含义:生命要不断地努力、不断奋斗, 积极向上, 才更有意义。
(三) 富有抒情性的句段
课文中有些句段, 比较集中地抒发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具有较强的抒情性。比如牛汉的《我的第一本书》一文中:“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 如果不写, 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 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这句话体现了作者对第一本书的敬重、珍爱之情。选择此句让学生反复朗读, 读中感悟作者复杂的情感, 也让学生懂得珍惜现在, 努力学习的重要性。
由于学生性格不同、兴趣有别, 他们在选择朗读内容、形式时, 就会有所差异。因此, 朗读教学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 从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为着眼点, 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尊重学生不同的感悟, 倡导个性化朗读。
如在教学《春》一文时, 我先鼓励学生说说春天带给自己的感受, 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读出自己对春天的独特感受。当学生朗读展示时, 有的读得欢快, 有的读得喜悦, 有的读得激昂, 有的读得平缓……不论是好是坏, 那是学生自己的感受, 学生读出了自己的个性!
文本不是“僵死”的, 它可以在学生个性化的朗读中被“活化”, 教学中要倡导个性化朗读, 让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出自己的体会、读出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 从而读出个性。唯有如此, 才能把文本演绎得丰富多彩。
浅议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 篇8
一、结合语言环境进行朗读训练
“读”离不开具体的语言环境,只有在语言环境中,才能把握住每个词、每句话的感情色彩。在阅读教学中,进行“读”的训练时,一定要结合语言环境,进行一番体会与揣摩。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中的句子:“路是那样长,人是那样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这句话初读很平淡,可放在课文具体的语境下,就不一样了。此句描写路长人多,不正是为表现人们悲痛欲绝的感觉吗?因此,把这句话放在文中体会,学生意识到前半句应用低沉的语调、缓慢的速度来读,后读“望”字时要延长声音,加深感情。结合语言环境进行“读”的训练是阅读最常用的训练。长此以往,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对课文的把握能力一定会提高的。
二、创设情境进行朗读训练
看到波澜的大海,会心胸开阔;看到一望无际的绿色大草原,会心旷神怡。而我们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怎样让学生感受到海的广阔、草原的美丽呢?这就需要创设情境。创设情境,就是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媒体演示、实验、欣赏自然、表演、游戏、音乐等各种手段,创设相应的情境,使阅读活动富有情趣,学生如身临其境,得其熏陶感染。
例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本校一位教师在教学时,先让学生一边听老师范读课文,一边想象小兴安岭的美丽,使小兴安岭在他们心目中有个朦胧的印象;再让学生观察画面,体会小兴安岭的美;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看看作者是怎样描绘这些景物的,抓住“抽”“嫩绿”“融化”“汇成”“淙淙”“散步”“俯下”等词语,想象树木的长势、颜色以及小溪悦耳的声响,小鹿顽皮的动作、神态等,理解作者用词的精当,体会人们的喜悦之情;最后,让学生有表情地朗读,品味小兴安岭的美丽、迷人,学生读得有声有色,宛如步入小兴安岭美丽的画卷之中。
三、根据对文本的理解进行朗读训练
在阅读教学中,把朗读与理解截然割裂的现象并非罕见,分析前读一遍,讲解完后再朗读一遍,甚至根本没去理解课文,就要求学生读出感情来。比如一位教师上《桂林山水》一课,仅仅理清了文章脉络后,她就要求学生读出感情,还说:“桂林的景色这么美,请大家美美地读出来。” 何为 “美美”?景色又美在何处?课后,我问学生:“景色美在哪儿,脑中有画面吗?”“哪些词句写出了景色美?”学生茫然不知。诚然,我们的祖先有“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古训,但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在瞎弄里摸索,自悟自得的毕竟是少数。所以朗读要以理解为基础,通过朗读又可促进对文章的感悟品味,它们是相辅相成的。一次我上《鸟的天堂》,其中有一句:“这是一棵大树。”我请学生试读,提醒他们:“怎样才算正确地读?”结果,有的把重音落在“这是”上,有的一见“大”字,就把重音落在“大”上。显然,对上下文的理解还未到位。于是,我引导学生再读上下文有关句子,弄清楚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经过比较,学生才恍然大悟,应重读“一棵”,从而强调文中说的“许多棵”“二棵”都是错误的。朗读到位了,对榕树的“大”体会也更深了。
四、通过榜样示范进行朗读训练
我们提倡“多读”,并非放任自流地读。教师应在朗读技巧上做必要的示范指导,教会学生处理重音、停顿,运用恰当的语气、节奏。无论放录音还是教师范读,都要根据课文的特点来确定示范的时机。对一些比较难领悟的文章或古诗,可以一开始就以示范引路,这样可以降低难度,放缓坡度。一般来说,教师全文范读可放在总结课文之前。至于一些重点句段的示范朗读,一般是和提问连在一起,随时示范。
五、运用比较法进行朗读训练
比较法是就同一内容向学生提供几种不同的读法,让学生比较这些读法,指出哪种最合适。也就是说,让学生在比较中理解和感受课文。
常用的比较法有三种:
1.删减词语,进行比较朗读。指导朗读时,在不影响句子通顺的情况下,删减一些准确、传神、关键的词语,让学生去探究课文的内涵,体会句子意思的不同。
2.调整词语,进行比较朗读。朗读教学时为了使学生了解选词炼字的重要性,深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可采用调换近义词的方法让学生进行朗读比较。
3.改变句型,引导比较朗读。根据句子的特点相应地变换句型,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朗读,既有助于学生在比较中读好原文的句子,又能促使他们领悟情感,产生共鸣。如在教《手术台就是阵地》这篇课文时,为了使学生体会白求恩大夫工作认真负责的精神,我把白求恩说的那句话: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改成:我不能离开自己的阵地。让学生分别读这两句话,体会表达的效果有什么不同,感悟它们之间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样比较朗读,就能使学生体会到原句的含义。
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朗读训练 篇9
朗读,是将无声的书面语言转换为有声语言的过程,是一种眼、口、耳、脑协同作用的创造性阅读活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是一种最重要最经常的训练。一般地讲,教师忽视朗读训练与指导,学生对朗读表现出随意性,很难练就好朗读的基本功,会直接影响语文教学的整体效果。一篇文章,不论是事情的记叙、人物和情境的描写,还是事物的介绍说明,观点的阐述和议论,都直接或间接,直露或含蓄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倾向,对学生起思想导航和激励作用,产生美感和丰富的想象,使学生不断地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这些在多数情况下是学生通过朗读来实现的,如忽视朗读就影响学生对课文的感悟和理解。不重视朗读,尤其是有感情的朗读,很难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在积极心理状态下去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去感受课文的艺术感染力。在学生朗读过程中,如果没有教师 意识渗透和恰当点拨,同样会影响学生思想的升华。
一、朗读训练的功能
(一)朗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发展学生的语言。语言是一种由语音、词汇、语法构成的复杂系统,学生 要掌握语言,必须将这些因素“内化”。朗读形成的信号刺激强度,远远超过学生默读、教师讲解等。朗读可 以更加有效地把书面语言系统“内化”在大脑之中,逐渐建构、完善一个处理语言的“格式塔”,从而把语言 学习过程变成语言习得过程。简单学习网最新讲座:
王大绩讲现代文阅读 王大绩讲高考作文 王大绩讲语段压缩 王大绩讲文言文阅读 王大绩讲诗歌鉴赏 王大绩讲句式仿用
(二)朗读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语文教学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时注意力稳定性大多较差,而大声朗读能使他们保持注 意力的稳定,有利于对课文内容的思维、理解和记忆。此外,课文是用书面语言表达出来的,学生仅凭默读和 教师的讲解固然也能对课文内容有一定的了解,但如果再辅之以朗读这一重要的声音因素,使几种器官并用,就可以通过语音的停顿、轻重、抑扬、急缓等,把书面上无法用文字表达的思想感情充分表现出来,这样也使 学生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了课文内容。古人所说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即说明了这个道理。
(三)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表达,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两种。无论哪种表达,都要求做到用词准确、生动,语句通顺、连贯,句 式灵活、多样,内容具体、清晰等。如前所述,学生发展语言是一个不断从“内化”到“外化”的过程,其中 “内化”是基础,没有这一基础就不能“外化”或不能很好地、有效地“外化”。朗读,可以使学生对读过的 文字印象深刻。宋代学者朱熹说:“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通过朗读课文,学生可以积累语言材料,掌握各种句式,学到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将会促进说话、作文能力的提高。正如张中行先生所说: “读,为的是吸收”,“使身外之文变为身内之物,并积少成多,这就成为写作的资本。”他又指出:“你不 读,或读而不熟,有了意思,可用的表达框架茫茫然,拿起笔就难于得心应手。反之,多读,熟了,笔未着纸,可用的多种表达方式早已蜂
九月开学季,老师你们准备好了吗?幼教开学准备小学教师教案小学教师工作计...初中教师教案初中教师工作计...拥而至,你自然可以随手拈来,不费思索而顺理成章。”-
(四)朗读可使学生受到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
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课文,思想性、艺术性都很强。在朗读课文过程中,学生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会受 到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熏陶,也会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
二、朗读训练的三个阶段
一篇课文的教学一般可分为自读感知、精读领悟和诵读表达三个阶段。许多教师往往只重视中间的精读领悟阶段而忽视了自读感知和诵读表达这两个阶段,孰不知自读感知阶段是基础,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在学生对课文还不熟悉的情况下就对课文进行条分缕析,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自然是支离破碎的,缺少整体的把握和自身的感悟。同样没有最后的诵读表达阶段,学生对课文的这种零零碎碎的理解就难于得到整合和深化。因此我们教师在重视点拨、指导的同时,更应重视多给学生自由阅读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感知体味。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而教师在重视精读领悟阶段的教师的引领的同时,也应注重自读感知阶段学生的自悟自得和诵读表达阶段学生情感的表达和提升。
(一)、自读中感知,要有“量”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会意,欣欣然。”读书贵在自悟自得,“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这个道理。然而我们教师就是不敢充分相信孩子,认为与其让学生自己读,不如教师多讲些。于是,没有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教师就对文章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大加分析,由于学生自主读课文的时间太少,学生对课文的认识并不真切,思考并不深刻,感受并不强烈。此时的学生只是一个听者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读者,他们体会到的“情”、感悟到的“理”无非是老师个人的读书心得、体会。这势必会使原本富有个性的学生变成一个个只用同一个脑袋思想,用同一张嘴巴说话的“机器”。因此教师不应以自己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一定要把读书、思考的时间还原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多读读书,让学生通过眼前所读到的文字自己去体会,去领悟,而老师只要退至后台充当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
有位教师在教《小摄影师》一文时,教师并不急于对课文进行条分缕析,而是先让学生认真地读读课文,读通课文并想想主要讲了什么。不一会儿学生们的小手就三三两两地举了起来,教师又让学生再认真地读一读把不懂的词语句子画出来,想想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学生又读开了,当学生们的小手再度举起时,教师还是再一次让学生认真地读课文,想一想自己不懂的地方是否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的办法来解决掉。正因为教师给了学生自由阅读的时间,给了他们独立思考、理解课文的机会,学生在之后的小组讨论中非常激烈,气氛甚是活跃,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学生对课文的质疑非常深刻,如“小男孩这么希望拍到照片,后来为什么没有来呢?”“高尔基为什么不让杂志社的记者进来,却嘱咐秘书一定要放小男孩进来呢?”等等。正因为教师给了学生自己读,自己思考的时间,因此学生对这篇课文的理解也是非常深刻的。不用教师解答,其他的学生就帮他们把疑难解决了。相信学生,学生就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不是吗?
(二)、精读中领悟,重在“巧”
重视语文朗读中的四环训练 篇10
【关键词】词语品读层次分读线索串读虚拟演读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118-01
一、词语品读感受文本精华
语文教材的选材大都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而语言是载体,承载着思想、文化、情感等,抓住了语言就是抓住了语文教学的根本,在接触语言的过程中就自然而然接触了思想、文化、情感等等,就可以潜移默化、熏陶、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能逐渐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可以促进德智体的和谐发展。那怎样才能更好地抓住语言呢?我认为抓住词语、品读词语就可以更好把握语言。
词语品读分为三个步骤,其一:要求学生在通读、领悟、把握文本的基础上,筛选出作者用以建构文本的重点词语,这筛选的过程其实是具体感受、领悟、解读文本的过程。这类文本,如果零打碎敲的学习单个词语,那效率将是低下的,学生的感受也是模糊的,如果能把词语积累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比较可取,可以提高学生积累词语的热情,提高积累的效率。其二:将这些词语集中朗读,不仅能形成连绵不断的、滔滔不绝的气势,还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其三:将重点词语逐个品读,品味品美,欣赏文段中美妙词语,领悟作者写作时的内心活动。通过品析、揣摩、玩味,让学生在品读中感受语言的无穷魅力和在意境中陶醉,从而感受文本精华。例如在《桥之美》(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教学中,就有丰富的美词、雅词,有“诗境之美、媒介、沟通、和谐、得体、美感、拍合、多种多样、舒畅、强劲、对照、细柳飘丝、晓风残月、销魂、水天一色、卧龙、珍视、史诗、点缀、驻足、飞瀑流泉、展现、浓缩、交错、协同、衬托、独特、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呼应、垂柳、前瞻后顾”等等。
现代文可以词语品读,其实文言文也可以,如学习《出师表》,文中四字词语丰富,有“中道崩殂、存亡之秋、开张圣听、妄自菲薄、引喻失义、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作奸犯科、内外异法、志虑忠纯、裨补缺漏、性行淑均、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叹息痛恨、计日而待、苟全性命、猥自枉屈、夙夜忧叹、五月渡泸、深入不毛、攘除奸凶、斟酌损益、咨诹善道、察纳雅言、临表涕零”等等。通过词语品三国人物:在荆州这个群雄角逐的大舞台上,各路豪杰俊秀充分展现了他们的文韬武略、胆识才智和思想品格,一个个鲜活的面容深深铭刻在我们的脑海中;通过词语品上表者与受表者之间的特殊关系,诸葛亮是后主的臣,但又是后主的长辈,刘备临终时嘱刘禅“以父事之”。关系的特殊决定了该表的用词委婉、恳切、字斟句酌的特点;通过词语品作者浓郁的抒情手法:以做到对刘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理至情浓,情理交融,使文章具有极强的感染力,从而成为千古“至文”历来为世人推崇和传诵;通过品词语感悟中心:诸葛亮在北伐临行前给刘禅的嘱托,反复劝勉刘禅要继承先祖刘备的遗志,开张圣听,赏罚分明,亲贤远佞,才能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也表达了作者报答先祖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对后主的一片忠心及“北定中原”的决心。
二、层次分读解读文本结构
有些文本结构精美,呼应自然,或起承转合,圆润细腻,或前埋伏笔,后有照应,或总起分述,分述总结。如果能巧妙地借助朗读这一形式,学生也许能顺利将教师理性的分析讲解转化成感性的吸收接纳,将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可亲。
对于议论文,很多老师认为很难有什么好的朗读形式,而学生也认为议论文难于理解,总是似懂非懂的,如果试着用层次分读,效果会很好的,可以对议论文中的论点论据分读,道理阐释中的正反对比分读,举例论证中正反事例的分读,这样可以让学生区分出什么是论点,什么是材料,让他们发现并明白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如在《鱼,我所欲也》,学生先齐读“鱼,我所欲也”到“舍身而取义者也”这一部分,明白这是论点的提出,然后男女生分读“生亦我所欲”一段和“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一段,学生就可以明白文本是从正反两个方面的来讲道理论证观点的,然后又再一次齐读“贤者有是心也”一段,最后男女生又分组读“一箪食,一豆羹”一段和“万钟”一段,学生也就清楚了这一部分是用正反两个事例再次论证观点的,这样一来,学生也就更容易了解段内层次,掌握观点和材料。
三、线索串读领悟文本思想
线索串读是教师借助朗读来梳理文本内容,理清感情思路,整体把握,增进对文本的理解。如在《木兰诗》教学中,教师可以这样组织朗读:一位初次告别父母,出征远行的少女有着很大的心理压力,会忍不住思念家人。(学生以悲伤的语调读第3段);在战场上,这位奇女子视死如归,有着“古来征战几人回”的悲凉,也有着“金戈铁马”的壮烈(学生以悲壮的语调读第4段);凯旋归来的木兰淡薄名利,眷念亲情(学生以自豪的语调读第5段);凯旋归来的木兰回到了熟悉的家,是惊喜,恢复女儿身,是惊喜(学生以欢快的语调读第6段)。这样的指导,是让学生细细品味感情的变化,注重感情的跌宕起伏,感受人物的喜怒哀乐,进而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这样的朗读,可以激发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不仅仅让学生走进木兰的内心世界,更让花木兰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即木兰不是天生的英雄,而是像普通人一样有个成长的过程,有过忧叹,有过悲戚。把英雄当作凡人解读,复活了她活生生的情感。
四、虚拟演读激活文本内容
虚拟演读就是将文本内容变形组合,将其虚拟化,更能激起学生的情趣,更深层的理解文本的感情。在《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分成两大组分角色朗读课文相关段落,一组演读鲁提辖,一组演读镇关西,文中出现的描写“鲁提辖”“ 镇关西”这两个角色的相关词语,扮演鲁提辖的一组朗读时一律将“鲁提辖”换成“我”,将“镇关西”换成“你”,扮演镇关西的一组朗读时一律将“鲁提辖”换成“你”,将“镇关西”换成“我”。
这样一个创造性的设计,激活文本内容,给朗读者创设了一个朗读体验的情境。这样的朗读好像让学生跟鲁提辖进行了心贴心的沟通和交流,感受到鲁提辖的粗中有细、聪明智慧、疾恶如仇,扶弱济贫的美丽人性,而更加痛恨镇关西的恶霸行为,感受到鲁提辖打得好,打得妙,打得呱呱叫。当然这种虚拟化的朗读要选合适的文本来进行。
愿教师们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挖掘文本的潜在魅力,挖掘学生的资源优势,坚持朗读中的四环训练,让学生与文本进行更直接的对话,让学生从朗读中获得情感、智慧、能力的和谐发展,让朗读与文本鱼水共欢,充满激情,洋溢活力,让朗读成为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的有力措施。
参考文献:
[1]《学校管理新策略》,科学出版社,2007版
[2]《初中新课程》,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版
[3]《语文教学通讯》,语文报社,2013版
【浅议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推荐阅读: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训练08-28
重视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感情朗读训练09-26
小学教学中的朗读训练08-04
小学语文朗读训练教学10-12
语文中的朗读教学08-08
语文朗读中的阅读教学08-24
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指导07-13
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朗读07-30
妙用语文教学中的朗读10-06
浅谈朗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