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中的朗读教学

2024-10-23

高效课堂中的朗读教学(共8篇)

高效课堂中的朗读教学 篇1

高效课堂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课堂,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课堂。于是教师们都埋首于导语要精妙,课堂提问要整体优化,积极运用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能根据课堂实际调整教学之中,在现在的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忽视朗读的现象就又出现了。

一、语文高效课堂应有朗读环节

在传统的高中语文课堂上,朗读只是一个样子,是所有教学环节中最易被轻视的。为了追求所谓的进度,教条化、统一化的将文章读一遍,强调一下字音,并不在乎学生们读的怎么样,只是为了课堂的完整走个过场,而朗读的意义则被真正的忽视了。高效课堂一定要避免这一弊端,朗读也是学习的一部分,它更有利于开放、解放、释放学生,因而我们要构建高中高效课堂自己的朗读模式。

在《说文解字》一书中对“朗读” 是这样下的定义: “ 朗, 明也”,“读,诵书也”。由此可知,朗读,就是用清晰明亮的声音诵书。在教学中,让学生经常朗读课文,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就会越来越强,去感悟便是语文的实际意义之所在。朗读教学就能适时体现这一点,高效课堂的学生展示,师生互动,有效评价等都可以在朗读教学中得到极好的体现,从而更好的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推进高效课堂的发展。

二、把朗读环节打造成高效课堂的一大亮点

朗读的形式纷繁多样,不一而足,而高效课堂是分小组学习,这在多样性上就更增加了变化因素,极大的活跃了课堂氛围,改变了传统语文课堂静态化的弊端,为课堂注入了生命力。

1.齐读。当课堂需要渲染气氛、推波助澜时,宜用齐读。如《赤壁怀古》则由本小组男同学齐读,读出一种豪放、慷慨的气势。《雨霖铃》则由本组女同学齐读,读出一种婉约、清新之韵。在朗读评价中,大家都能就文本朗读谈一下自己的体会,优劣好坏都能欣然接受。齐读能造声势、烘气氛,对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集体观念有益,但教师要认真倾听,积极组织学生做出有效评价,不要流于形式。

2.表演朗读。对于小说戏剧作品,表演朗读很是适合。比如《荆轲刺秦王》刺秦一节,我们采用小组表演朗读方式,旁白与表演者相得益彰,历史画面复原眼前,学生理解性的自由发挥,给我们的课堂带来一个个的小高潮,朗读对于我们并非是一种形式

3.配乐朗读。可以更好的营造情境,使学生尽快进入角色,理解课文内容。进行配乐朗读时,应注意乐曲的意境、格调和旋律,它们应与课文内容相协调。配乐朗读的乐声不能太响,以免产生负面影响。如我在学习曹操的《短歌行》时,就选择《滚滚长江东逝水》作为背景音乐,深沉、舒缓的乐曲营造出悲壮的氛围,朗读时就自然的读出了建安诗人慷慨悲壮的风骨。我班六个学习小组,还经常在配乐朗读中竞赛,比营造氛围,比身临其境,比朗读技巧。一场比试下来,硕果累累,掌声一片。

4.自由朗读。要求学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有感情地自由朗读课文,多读才能把握作者的感情,读者的感情可以体现出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在这里可以充分发挥高效课堂小组的作用,每个人都是倾听者,同时又是朗诵者。教师也要指导学生,用心去感知课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走到学生中间去,和他们一起参与学习,这样学生读起来更有兴趣。脱去教师的外衣,尊重学生,教态亲切,平等待人,教师要积极转换角色,为学生高效的完成课堂任务服务。

5.勿忘背诵。为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增强语感,积累名言佳句,培养阅读写作能力,背诵这一环节必不可少。传统的死记硬背不能适应高效课堂的需要,作为教师必须花样翻新,为学生的背诵开辟新的有效途径。

总之,在高效课堂中积极运用朗读教学,可以迅速的凝结小组战斗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下面课堂环节的进行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语文学习是一个漫长而螺旋上升的一个过程,在这过程中,应注意朗读在其中的连续性和合理性,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要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一般训练到实用训练,循序渐进。同时,我们还要认识到教学生朗读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应常抓不懈。端正对朗读教学的思想,并把它很好的运用到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去,才能扬长避短,提高我们语文教学水平和质量。

高效课堂中的朗读教学 篇2

段捷

著名表演艺术家陈强曾经因为在《白毛女》中饰演黄世仁一角,差点儿被一名战士击毙。看到这则消息,不仅为这名战士的如此入戏扼腕称奇,更为陈强老先生的精湛表演拍手叫好。陈强的表演之所以如此传神,我想这是他深刻理解这部戏,然后通过惟妙惟肖的表情、肢体语言、说话语气把恶霸地主阶级的残酷本质暴露在观众的面前,让观众认识它,痛恨它,打倒它。

而“有感情朗读”不仅是课文需要达成的重要的教学目标,也是学生亲近文本、感受文本情感、获得语感体验的重要手段。那怎样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呢?这几年,通过自己多放求证,反复实践,总结出了一下几点经验:

一、教师范读

模仿是儿童的天性。范读是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有效的方法。因为范读能帮助学生了解、掌握课文的基调,给学生以启发、帮助和感染的作用。在范读时,教师的表情、语气、语调,都会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进入课文意境,感受语言的魅力。当然,教师在范读时一定要全身心的投入,把自己融入作品中,这也就是我经常说的“教师不妨疯一点儿”。因为俗话说的好:演员是疯子,观众是傻子。演员演得越疯(逼真),观众才能越入戏。在范读的过程中,教师其实就是演员,学生当然就是观众了。

那什么时候范读比较合适呢?我觉得要因课文和学生们学习的情况而定:

第一种是在学生初读前范读。这种时候的范读作用是帮助学生读准字音并整体感知课文。

第二种是范读重点、精彩的句段,使学生从教师的范读中获得信息,更好地体会课文情感。

第三种就是在学生读得不理想的时候范读。当然,我们也不能要求所有的学生都按教师范读的标准去朗读课文。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朗读也是这样,每个人和每个人对文章的感受不同,读出来的感情也不同。比如“难忘的泼水节”读法就不同。我们当老师的,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朗读。

教师的范读也不是仅仅局限于课堂上、课本中。我是这样做的:一年级的时候,由于孩子们的识字量小,感情朗读还没有入门,我每天早自习都有至少十分钟的故事时间,在这个时间我声情并茂地为孩子们讲故事。一个学期下来,一本《夏洛的网》就这样被我讲完了,孩子们听得如痴如醉。有时候因为我模仿各种人物的语气、语调,孩子们笑得前仰后合。在倾听的过程中,孩子们朗读水平也有了明显的变化,涌现出了很多朗读明星,像黄廷玉、刘佳荣、王瀚兴、宋雨轩、张馨丹等。在讲到精彩的地方,我也会突然“刹车”,让孩子们猜一猜接下来会发生怎样的故事,这不仅拓展了孩子们思维,也培养了他们运用语言、驾驭语言的能力,更激发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

二、创设情境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要为学生创设课文内容所需要的情境。教师可以用语言描绘情境,用图画展示情境,用表演模拟情境,用音乐烘托渲染情境„„学生进入情境,甚至进入角色,便很容易、很自然地读出情感。

比如我在指导《美丽的小路》的朗读时是这样做的:我先出示满是垃圾的小路,让学生看图说感受。学生说:“这条小路太脏了,还臭哄哄的。”我说:“如果让你们从这条小路上走过的话,你们有什么样的表现呢?”有的孩子捂住了鼻子,有的学生用手在鼻子前面不停地扇着,而脸上的表情更是丰富多彩。于是我及时出示了鹿先生、兔姑娘和鸭先生的话,让学生感情朗读。虽然学生们的语气、表情都掌握的不错,但是我觉得还不够。我们都知道著名配音演员李杨曾经给唐老鸭和孙悟空配过音,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音色和风格。所以,我又提示:“你们想想鹿先生、兔姑娘和鸭先生他们说话的声音都一样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很快就明白了应该怎样读这三句话了。在绘声绘色的朗读中,孩子们在品味了语言之余也受到 感情熏陶。

曾经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时,我采用的方式是播放电影《狼牙山五壮士》的片段来渲染气氛,悲壮的场面将学生带到了那战火纷飞的年代。狼牙山五壮士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深深地震撼了学生的心灵。在《国际歌》的音乐声中,孩子们声情并茂的朗读不仅感染了他们自己,也深深地打动了我。

三、借助课文背景

我们都知道,指导朗读不是为了指导而指导,应该把视野伸向更加宽泛的领域。而课文背景材料,就是语文教学的重要资源。借助于它,既可以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以及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也可以更有效地朗读课文。

例如在《王二小》一课中,我运用了日军“三光政策”的照片,再现了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年仅13岁的小英雄王二小志愿加入儿童团,为八路军放哨,不顾自身安危也要把敌人引进八路军的埋伏圈,从而激发了学生对王二小的崇拜之情以及对日军的憎恨之意。

而在教学《难忘的泼水节》时,及时介绍周恩来总理的生平简介。学生们很容易就能体会到了1961年的泼水节难忘的原因以及当时傣家人民激动、幸福的心情,并能通过朗读的形式表达思想感情。

指导学生感情朗读,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不是一朝一夕、轻而易举的事,还需要不断地发现、探索、总结,找出更适合学生的有效的、科学的方法和途径。

课前朗读, 高效课堂的前奏 篇3

二、把朗读纳入有效教学的模式

语文课前的朗读, 朗读得好, 它的感染力不亚于一片美丽的风景, 不亚于一首动听的歌曲;朗读得好, 有助于学生积累词汇, 扩大知识面, 有助于增强语感, 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朗读得好, 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提高学生的求知欲。

1. 养成课前朗读的习惯。

下课了, 学生像脱缰的野马, 自由地驰骋在校园之间, 兴致勃勃, 活蹦乱跳, 心绪不能平静, 这是可以理解的。上课了, 急匆匆地进教室, 很难快速把心收回到课堂中来, 在这样的情况下, 怎样有效地上好语文课, 是我们每个语文老师思考的问题。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向学生提出要求:每天的语文课, 预备铃声响起, 全班同学要回教室, 在老师要正式上语文课的前五分钟里, 在领读人员的组织下, 认真地大声地朗读。当教室里响起琅琅的书声时, 学生就会不约而同地快速进教室, 秩序井然, 平时动作拖拉的学生也加快了脚步, 自觉地拿出语文课本出来朗读。久而久之, 这种做法形成了习惯, 既能调整好心态, 又能让学生表达情感, 欣赏美文, 对他们而言, 也是一种放松的机会。

2. 充实课前朗读的内容。

要想有效的操作课前朗读这一活动, 选择学生喜爱的读书内容非常的重要, 我们可以选择课文中值得一读的散文、诗歌等, 也可选择课外的优秀作文、美文欣赏、学生佳作等。

(1) 课文内容。朗读是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 语文教学离不开朗读, 在教学之前, 我都要让学生认真地朗读课文几遍, 理清课文的内容和初步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或写作意图, 特别是古文教学, 尤其要注重朗读, 多读几遍, 熟能成诵, 古人所谓“文章不厌百回读, 熟读深思尔自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做到了这点, 在教学前相当于做了一个充分的预习工作, 到教师真正讲解课文时, 学生听课效率大大提高, 教学效果也就事半功倍了。

(2) 课外佳作。读书离不开提高, 光局限在书本也不行, 平时多读一些意境较美的美文,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观点, 让学生在优美的散文和诗歌中遨游, 把学生带入佳境, 身心愉悦了, 心态平和了, 会明事理了。同时学生也可以读其他学生写的优秀作文, 在朗读的过程中相互切磋, 共找优缺点, 从而达到一同进步的效果。

3. 完善课前朗读的组织。

要想有朗读的效果, 妥善的组织、形式的多样也很重要, 我们可以推荐几名组织能力不错的、乐于表现自己的领读人员, 一周一次, 男女分配。同时也要有适当的监督人员, 在朗读的过程中有巡视, 并督促学生要用饱满的热情去积极参与其中。领读人员要有较强的时间观念, 积极组织朗读, 虚心听取同学反馈的朗读信息和征求老师的意见, 并灵活根据语文教学的进度等情况适当调整朗读内容和方法。也可适当的做一些形式上的变化, 如分组读, 男女交叉读, 齐读, 散读等都可以, 变化形式主要是为了以防学生形成疲劳感, 增加他们的新鲜度, 这样便于学生思想精力的投入, 收到好的成效。

4. 做好课前朗读的示范。

要想让学生能积极有效地投入朗读, 一个重要的环节绝对不能少, 那就是教师要做到以身作则, 与学生一起读, 当教师以饱满的热情, 深情地朗读课文时, 学生自然会被感染, 潜移默化地走入佳境。此外, 教师也不能忘了示范朗读, 单独表现, 以各种方式呈献给学生, 这时教师就是标准模板, 吐字清晰, 发音正确, 注意停顿、重音、语调和语速。教师语调上的升降起伏、语音上的抑扬顿挫, 感染着学生如天马行空、赤雁飞翔, 这样往往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想象力,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浅谈课堂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篇4

一、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朗读需要指导, 指导的技巧在于先读后导, 主要是让学生在读中自己去体悟。老子说:“大音希声, 大象无形。”同样, 教育无痕, 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书声朗朗是古人传统的教学形式之一。因为它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的训练, 是理解和记忆的先导, 是开启知识宝库的钥匙。为此, 在讲读课文中, 我们都以读为先, 将读贯穿教学始终。一篇新课文, 首先给学生正音范读, 让学生整体感受课文内容、语气、感情, 掌握字里行间的抑扬顿挫, 然后让学生自读, 并要求他们认真读, 把书读熟, 做到发音准, 咬字清, 声音响亮不重复, 理解意思带感情。在此基础上, 教师掌握火候, 趁热打铁, 对于疑难问题给学生以适当点拨, 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意思, 深深地体会到作者遣词造句, 布局谋篇的巧妙之处, 不知不觉中学生受到感染和启发。

二、读的饱不如读得巧

充分地朗读需要技巧, 因此除了正确运用读得方式外, 教师还要加强对学生朗读的技巧指导。如王崧舟老师在教授《长相思》一课时, 首先要求学生仔仔细细读上四遍, 由读准生字, 多音字开始, 再从字里行间具体扣问其“身”在哪里, “心”系何处。层次分明, 一步一个台阶, 步步递升。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还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指导朗读:1.以“疑”促读。疑即疑问, 问题。以“疑”促读紧扣文本创设问题情境, 激活学生的朗读期待, 引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使他们在内心深处产生一种自我追求, 从而在朗读中增强文本对学生的吸引力。2.以“评”促读。“评”包括评价, 展示等。以评促读就是通过搭建朗读平台, 使学生在“评”前认真朗读, 评中尽情朗读, 评后改正的朗读。3.以“读”促读。就是通过教师或优秀学生深情并茂的朗读让学生知道什么叫“把书读熟, 读出味道, 读出感情”从而引导学生自我对比朗读。

三、朗读有温度, 字词知温暖

学生在自主朗读中理解词的情感, 在默读中感受作者的情怀, 在教师的范读中想象感受, 在朗读中表达, 宣泄情感。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在读中生情, 在读中悟情, 在读中想象, 在读中感悟。窦桂梅老师任教的《林冲棒打洪教头》中是全神贯注的读, 是多元感悟地读, 是融会贯通地读。

教学片段:

师:古典小说, 有了人物的外貌描写, 自然就有人物的语言描写。好, 让我们逐字逐句地朗读。先细读第一句———

生: (朗读) 洪教头向柴进问道:“大官人今天何故厚待一个犯人?”

师:“何故”就是无缘无故, 就是为什么。谁再来读, 体会这“何故”?

生:“大官人今天何故厚待一个犯人?” (朗读, 重在体现“何故”。)

师:是啊, 柴进何故如此?洪教头感到疑惑。

师:再看, “厚待”那可是———生:款待。

师:既然如此, 为什么用厚待而不用款待?

生:厚待是很热情地款待。

师:好一个热情地款待。谁再读, 体会这如此的厚待?

生:“大官人今天何故厚待一个犯人?” (朗读, 重在体现“厚待”。)

师:对林冲“何故”如此“厚待”?这难免让洪教头再次疑惑。生:“大官人今天何故厚待一个犯人?” (再读, 体会疑惑。)

师:柴进呀, 柴大庄主, 你怎么能厚待这个脸上刺着金印的“犯人”!真是天下之大, 无奇不有!再读!

生:“大官人今天何故厚待一个犯人?” (朗读, 重音在“犯人”。) 师:洪教头真是疑惑满腹。那就请你扮演洪教头, 带着你的层层疑问, 再好好问问柴进!

生:“大官人今天何故厚待一个犯人?” (朗读侧重点不同, 表达的感情也不一样。)

浅议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朗读 篇5

一、激发兴趣, 注重积累

朗读既是一个人能力的体现, 又是一种美的创造, 通过朗读可以激发美感, 让人领悟和体验美感。好的朗读, 能愉悦人的心情, 陶冶人的情操, 还能让朗读者获得一种成功的满足感。要达到这种境界, 首先要使学生对朗读产生兴趣, 教师要想办法让学生参与朗读, 给他们展示的空间、时间、舞台。我在朗读训练中多鼓励、重评价, 因文而异, 多让学生在小组中自由地读;多让那些胆子大的, 能力强的到台上来读, 让他们成为大家的榜样;必要时接力读、轮读、点名读等, 运用这些措施的目的只有一个, 让每个学生都能张口读书。对于后进生, 让他们读书, 要求不能太高, 只要能读得顺口, 读得流利, 就给予好的评价, 这样哪个孩子不爱读书呢? 有人说学习最好的老师是兴趣, 其实兴趣的源头就是点滴的成功。

二、加强训练, 培养语感

朗读是一种把文字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造性活动是语文基本功训练的重要内容和方式。通过朗读, 学生可以领略文章的韵味和情感, 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体会语言的微妙, 借以提高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朗读是阅读的起点, 是学生增强语感、积累语言的重要手段。现实中, 学生读得不流利、不正确的现象较严重, 朗读过程中有口无心、“念经式”的情况也较多, 要求学生全面把握听的内容, 读得流畅, 读出语文的语感学生往往会感到困难。究其原因, 传统教学中, 学生忙于思考答问, 读书时间不够充足, 朗读的面窄, 朗读指导匮乏。而在阅读教学中, 为培养语感, 教师首先要训练学生读得正确, 采用不同方式引导学生读课文, 要求使用普通话, 声音响亮, 音正腔圆, 不读破句。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 要求读出味道、读出情趣, 不到位的地方一遍遍示范、纠正, 不达目的不罢休, 努力使学生个个都读得正确、读得出色, 逐步内化形成朗读能力。

三、精心指导, 领悟情感

部分学生不爱朗读, 固然有学校不重视朗读的原因, 但更主要是因为他们朗读能力差, 特别是把握不好朗读的姿态、情感、意境等。因此, 教师要加强朗读技巧指导, 在朗读实践中引导学生揣摩、领悟, 以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指导朗读。

1.指导学生理解 课文内容 , 领会意境 。朗读是多种感官参与的以声释义的活动过程。为了达到“声情并茂”的效果, 我指导学生准确把握文章的语气、节奏、句式和格调, 揣摩课文的准确用词、生动句子、感人意境, 使课文内容形象化。

2.指导学生理解 、品味句 子含义 , 体会情感 。朗读要“传情”, 关键在于“动情”。在教学生每一篇课文时, 启发学生运用比较、揣摩 、想象、品味 等方法 , 体会文中 字里行间 的“文中情”。

3.指导学生掌 握朗读技 巧 , 引入意境 。朗读要做到绘声绘色、娓娓动听, 就必须掌握一定的朗读技巧, 如停顿、快慢、高低、轻重、语调等。在教学中, 我结合课文分析具体指导, 让学生逐步学会用声音表情达意, 再现文章的意境、形象、感情。

四、讲解朗读, 相辅相成

讲解和朗读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如果讲解是让学生钻进文中进行分析, 那么朗读则是带领学生跃出纸外, 加以综合。如果讲解使人加深理解, 那么朗读更能使人加强感受。讲解前的学生试读, 可以帮助教师发现学生理解的难点, 确定教学重点; 讲解后的学生试读, 可以大体检查出教师讲解的效果, 发现薄弱环节, 迅速采取补救措施。寄寓其中的某些细致的思想感情是要凭借朗读中语音的高低强弱、语调的升降变化和速度快慢才能表达出来的。可见, 在语文教学中, 朗读能发挥讲解之不能, 补充讲解之不足, 朗读千万弃之不得。新课程标准中对朗读的要求加大, 足见朗读的重要性。朗读切不可被讲解代替, 朗读的时候不能囫囵吞枣草草读完就了事。

高效课堂中的朗读教学 篇6

语文,从某个角度讲就是语言文学,中国的语言文字博大精深,内涵丰富,“言为心声”,语言又是作家内心世界的外在表现,教师应该以范读和带领学生朗读的方式引导学生以独立的个体进入文学世界,捕捉自己最真实的感受,敞开心扉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以感知和情感体验、追求物我交融的精神境界。当学生声音响亮、情感丰富、满怀激情地朗读名家经典,读出作者心声,品味语言文字内涵时,才能真正领悟文学作品的无限魅力。

朗读是学习语言文字最重要的途径。宋代教育家朱熹说过,凡读书,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多诵数遍,自然上门,久远不忘。通过朗读,教师不仅可以检查学生对课文词句篇章的理解程度、感情倾向和认知水平,还可以检查学生对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

几年前,李扬的一种推广英语学习的方法被人们冠以“疯狂英语”的名称,之所以说他“疯狂”,是因为人们最初不能接受他的方法,认为他那种旁若无人的大声朗读“不正常”,可实践证明,李扬的这种“疯狂”不仅把自己从一个英语后进生变成了一个英语佼佼者、同声翻译速度最快的人,而且还带动了许许多多的中国人跟着他一起“疯狂”,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已经“疯狂”到英语的本土去了。这件事给我的触动很大,中国人原来可以这样学好英语。那么,中国人能否使出这股“疯狂”劲,学好自己的母语呢?不读,不能品出语文味;不读,不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我们也可以来一次“疯狂语文”、“疯狂朗读”。

回想一些上得成功的课,无一不是突出了一个“读”字。黄玉峰老师上《药》这篇小说,整堂课主要靠朗读,他从“秋天的后半夜,月亮已经下去了”开始就通过声音把学生拉进了一个充满血腥的夜晚和弥漫着愚昧的世界。李镇西老师的语文课充满了激情的朗读,他通过自己示范朗读和引导学生朗读的方式,感染学生,激发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三味书屋中的先生读到动情之处“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拗过去,拗过去”,他的充满激情的表现给学生做了极好的示范,以至学生“疑心这是最好的文章”。魏巍小学的老师蔡芸芝是“温柔和美丽的人”,“爱用歌唱的音调教我们读诗”,使学生“直到现在”还记得她读诗的音调。韩麦尔先生在敌军占领祖国后的最后一堂法语课上,“感情激动,连声音都发抖了”,“哽住了”,“说不下去了”,使平时淘气的小弗郎士也终生难忘。由此看来,老师字正腔圆、声情并茂的朗读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带入作者在文本中为我们建构的世界中去,有时,这样的范读远胜过老师枯燥而费神的主观分析。朗读是最尊重文本的做法,把文本交给学生,让学生回归文本。有些老师的语文课缺少语文味,原因之一就是舍弃了文本,脱离了文本。

结合自己在课堂上的一些做法,在这方面也是深有感触。例如在上郁达夫《故都的秋》时,第一课时就以品读为主,而品读又以朗读为主。这是一篇写北国之秋的美文,一篇抒发眷恋故都之秋的抒情散文,其中流露出作者忧郁、孤独的情感,如何让学生欣赏这秋景,感受这份厚重的情感呢?在课前,我反复朗读此文,让文章深深打动自己,让自己进入郁达夫的心灵世界。课堂上,我做了一次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范读,就像自己在抒发强烈、深厚的感情一样,尽量与作者心灵贴近,与作者感情产生共鸣,读出原味,读出美味,抛开深奥的、结论性的内容,让学生先“感受”这篇文章,感性地接受它。我在范读时偷偷观察学生的反应,发现他们听得很投入,深深地被郁达夫的北国之秋吸引,有的学生还掩饰不住内心的冲动,轻声跟着我一起朗读,师生忘记了一切,唯沉浸在北国之秋的清、静、凉的氛围中。见时机成熟,我让学生自由朗读,要求放慢速度,仔细品味。老师范读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范读再生动,也替代不了学生的朗读,替代不了学生的声音,替代不了学生的思考和对文章的理解。一些学生在朗读后表示:这篇文章意味隽永。我乘机追问:哪些地方有味?有怎样的意味?在深入文本朗读的基础上,他们很快就答出:是秋天的味道,有牵牛花、落蕊、秋蝉、秋果的味道,还有作者淡淡的落寞。听闻此言,我感到欣喜,他们已读出秋味,感受到了郁达夫的内心世界。

为了让语文课堂充满激情,可根据课堂的不同需要,课文的不同特点,变换朗读形式:个别读,小组读,分角色朗读,男生女生分开读,全班齐读;一段一段读,整篇整篇读。方法举不胜举,但不能为了读而读,仅把朗读当做一种形式或是一个点缀,要有目的地读,明确的目标和任务是效率的保证,每一次朗读都应有一定的目标:或为理解文意,或为理清思路,或为概括内容,或为感悟思想,或为领悟情感,或为分析鉴赏,不同的目的决定了不同的朗读方法。不管是采用哪种方法,学生朗读都应做到“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出于口,入于耳,了然于心,心不到,只能称为有口无心的和尚念经。

语文课堂的琅琅书声,传递着师生的一股激情:对语文的热爱,对母语的执著,对文学的赏析,反映出作者、学生、老师、文本四位一体。朗读的作用非常多:首先,朗读的声音可以刺激大脑,加深大脑皮层的痕迹,有助于加深记忆;朗读能增强自信,听到自己或悲或喜,或高亢或低沉的声音,学生心里一定是充满着喜悦与满足感的。据心理学家分析,“大声说出来”,能够赶走不良情绪,建立自信心;朗读,还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反复地朗读实践,可以潜移默化地发展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经过自觉不自觉的模仿、应用,对写作也会起到很大帮助,真正实现听说读写几项基本能力的提高;朗读还可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通过朗读,学生的理解会一次比一次深刻,有时,胜过老师的千言万语。

高效课堂中的朗读教学 篇7

上之前要排课前预习,要求读通读顺句子,扫除生字障碍,保证学生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并了解课文大体讲了一件什么事?让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脉络。让学生谈谈读后的感受,把握课文“基调”,为下面学习埋下伏笔。

二、深入理解,体会感情

《凡卡》重点要感知他悲惨的学徒生活,那悲惨的生活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悲惨到什么程度?“从哪些句子看到了什么样的凡卡?”读一读,画一画。学生分别找到了“挨打的、挨饿的、睡不好觉的,绝望的”凡卡,这些词句是有滋味的,需要细细去品读,像品茶一样。在处理朗读这些句子时我分别运用了“品评词句,揣摩用意”、“还原生活,入情入境”、“虚拟情境,转换角色”和“展开想象,补充留白”的方法指导学生进行朗读。

(一)品评词句,揣摩用意

“昨天晚上我挨了一顿毒打,……拿鱼嘴直戳我的脸。”

学生读后看大屏幕再读:“昨天晚上我挨了一顿毒打”,看看哪个词在你的眼前中“凸显”出来,并刺痛了你的眼睛?学生马上找到了“毒打”,凡卡遭受的毒打怎样的,透过这些“凸显”的“揪、拖、揍、戳”等动词来感受。思考从这段话,你体会到了什么?目睹了凡卡遭受“毒打”后,学生“体会到生活悲惨的凡卡”,“体会到老板的惨无人性。

在这样的毒打下,你看到一个什么样的凡卡?(遍体鳞伤的,青一块紫块的,胆战心惊的,伤痕累累的凡卡)陆续出现在课堂上,这时我再让学生把看到的画面通过朗读体现出来。以上的感受是学生理解中获得的,所以鼓励他通过朗读表达内心的感受就水道渠成了。

(二)还原生活,入情入境

入情入境的阅读就是凭借语言文字描写的内容,再借助于自己的想象、联想等使语言文字所描绘的画面、情境仿佛浮现在“眼前”,产生一种如临其境,如同己出的感受。

“伙计们捉弄我,……只好摇那个摇篮。”

学生看到“挨饿”的凡卡。这种理解,“饿”字只走进学生的“眼睛”里,当然不会深刻,因为对当今孩子来说根本没有挨饿的体验,所以需要进一步还原生活。通过引导,孩子们就会联想到电视上那些难民挨饿得样子:面黄肌瘦,浑身无力,无精打采的模样进入学生视野。于是我说,“同学们再读这句话,边读边想象凡卡每天挨饿时会是什么样子的?”虽然自己没有挨饿的经历,经过还原生活,“饿”字具体了、形象了。学生再走进文本,读句子才能感受凡卡内心的痛,朗读也会得以感染或震撼。

(三)虚拟情境,转换角色

孩子为什么走不进文本,根本原因是不能由“观众”转换为“主角”。但如果我们将里面的人物想象成自己的亲人,再去看时,感受会大不相同。我采用虚拟情境转换角色,假如你是凡卡,你会怎样读?

“亲爱的爷爷,发发慈悲吧,带我离开这儿回家,回到我们村子里去吧!我再也受不住了!”“我给您跪下了,我会永远为您祷告上帝。带我离开这儿吧,要不,我就要死了!”

“文章不是无情物,情到深处才反复”!正是因为凡卡的生活太痛苦,太悲惨,所以他才一次次的哀求,一次次哭喊。经过情境的渲染,将学生置身于一种凄冷、孤独、悲伤的氛围中。孩子们的心与凡卡的心紧紧地贴在一起,学生自然也就进入了角色。所以读起来就入情入境了,也就读出了味。

(四)展开想象,补充留白

好的文章会给读者留有许多想象、思考的空间,或启发想象,引发联想,或令人深思,发人深省。这种空白之处,正是我们钻研教材需要“扩充、补白”之处。

《凡卡》一课多出运用了省略号,我抓住了信末凡卡对自己学徒生活的总结概括一句:“我的生活没指望了,连狗都不如!……”引导学生:

同学们,读了这句话,你发现在标点使用上有什么特点?(先用!又用……)我又启发学生思索:凡卡先用一个冰冷的“!”向爷爷强调什么?激发学生反复读句子,回忆他的学徒生活。那一串省略号,凡卡又省略了什么?如果让你补充文字的话,你觉得凡卡还想和爷爷说什么呢?(生:他会饿死的,将永远见不到爷爷了……)通过对“!”和“……”的剖析,凡卡悲惨生活格外清晰,学生对凡卡更加同情,更加怜悯。

三、留足空间,朗读感悟

大多语文课堂的“讲读”挤掉了学生读书的时间,一节课40分钟,学生朗读的时间却不到10分钟,所以朗读练习往往是如雁掠过,且又“雁过无痕”。语文教学应让学生自己在读中感悟,多读课文时间从哪儿来呢?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认真思考,“讲、问、答”等让位于读,让学生从读中感悟。

当然每个学生每次朗读的效果肯定不一,多读才能读出感觉,读出感受。通过学生朗读对比,教师示范、评价,引导学生感受,效果就会逐渐凸显。记得有一个同学当读到“我给您跪下了,我会永远为您祷告上帝。带我离开这儿吧,要不,我就要死了!”时,声音有些哽咽、断断续续,全场全神贯注、鸦雀无声。读完时我说这个同学读的怎么样,全班想起了热烈的掌声。

高效课堂中的朗读教学 篇8

真正的朗读实际上是一种享受, 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法宝, 但是, 当今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 常见的是庖丁解牛式的解剖作者的心灵, 肢解文本, 或改满堂灌为满堂问, 朗读失去了它应有的地位, 朗读的现状让人堪忧。不识其要, 不懂其法, 不得其味, 是当前朗读教学的主要症结所在。

一、朗读教学的现状

(一) 不识其要

不少同学甚至老师都认为, “朗读”是小儿科, 小学阶段要学字组词造句, 朗读是必要的, 到了中学阶段, 要看的文章长了, 要理解的内涵深了, 朗读既费时又费力, 这样阅读效率太低;更何况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不少师生的心态都渐趋功利, 考什么学什么, 既然朗读不考, 那还学它做什么, 不如多做点阅读题来得实惠。殊不知, 朗读本是学习语言的第一环节。古人把朗读视为学习语文的至妙之法。宋代理学家朱熹说过:“非高声朗诵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 非密咏恬吟则不能得其深远之韵。”语文大师刘国正先生说, 他的先生“喜欢吟咏, 吟到得意处, 音节铿锵, 声震屋瓦。我也跟着吟咏, 跟着铿锵, 许多诗篇的妙, 是在跟着吟咏中体会到的。”由此可见, 朗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是多么重要啊!

(二) 不懂其法

小学阶段, 课堂上朗读的时间虽然较多, 但由于缺少方法的指导, 大多数学生并不懂得如何正确的发声、换气, 不能灵活自如地处理声调的高低、停顿的长短、语气的轻重、语速的快慢等。到了中学阶段, 接触的诗文情感丰富细腻, 语言含蓄隽永, 学生虽能意会但却不能用朗读去传达这种情味、韵味。

(三) 不得其味

真正的朗读实际上是一种享受, 在动情的朗读中, 朗读者是用心灵去触摸作品, 走进作品, 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于是, 想象被唤起, 情感在流淌, 朗读者的心与作者的心融为一体, 仿佛两条来自不同源头的小溪汇入了同一条大河, 同呼吸, 齐喧腾。声情并茂的朗读令朗读者到达忘我的境地, 令听者情不自禁地浸染甚至陶醉, 也到达忘我的境地, 叶圣陶先生曾这样描述:“吟诵的时候, 对于讨究所得的并不仅理智的理解, 而且亲切的体会, 不知不觉间, 内容和理法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 这是一种可贵的境界。”

不识其要, 不懂其法, 不得其味, 朗读这一学习语文的至妙法宝遭受中学生的摒弃也就不足为怪了。我们中学教师长叹之余不能不反思, 琢磨对策, 如何树立朗读的新形象, 让朗读真正走进阅读教学、走进中学生。

二、朗读教学的组织、形式和一般步骤

朗读教学的技巧包括:语音 (音量、音准、音质) 、停顿、重音、语速、语调、语势、节奏、感情。

课堂朗读的几种常见形式:默读、轻声读、大声读、自由读、诵读、美读、赏读、感情朗读。

课堂朗读的常见组织方式:教师范读、个别朗读、小组读、齐读、分角色读、竞赛读、配乐朗读、师生共读、边演边读、师生互评互读。

采用哪种形式组织教学活动, 主要取决于教学内容。一般来说, 表达欢快喜悦的感情, 适合集体朗读, 抒发哀怨凄婉的情绪, 宜用个别读;气势如排山倒海的最好齐声读, 描述似精雕细刻的当然要自由读;段与段如串珠的可以接力读, 层与层对等并列的可以轮换着读;篇幅长句子拗口的可以跟着读, 对话多的可以分角色朗读;女性作家笔触细腻的文章, 轻声朗读比大声朗读或默读更容易让学生入境, 获得丰富的真实感受。

朗读教学一般分为五个步骤—读通 (扫除文中的拦路虎, 并能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理清课文脉络) ;读熟 (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读懂 (就是说要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有所思、有所悟, 读懂课文内容和文体特征, 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同时受到思想的熏陶;读情 (不仅要使学生通过朗读课文体会出文章的思想感情, 还要使他们能够将自己的理解和感受用声情并茂的语音将其表达出来) ;读美 (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一步步实现这些目标, 从而不断提高他们的朗读水平。

米作仁先生在谈朗读时指出:“讲解是死的, 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 如同给作品以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 而朗读更能使人感受。”

三、怎样的朗读教学才是有效的

(一) 要保证读书时间

教师 (或学校) 可根据年级、学情、教材特点规定每节课的朗读时间, 并自我监控达成度。要留有充分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 要求用普通话, 声音响亮, 吐字清楚, 读准字音, 不读破句, 特别是自学性朗读, 要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 切不可做个读的样子, 匆匆过场, 草草收兵。在初步理解基础上的表达性朗读, 要留够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 读出感觉, 读出味道, 读出情趣, 切不可未准备好就仓促上阵;要留读后评议的时间, 通过评议, 强化对朗读的激励功能、诊断功能和调节功能, 让繁琐冗长的“讲讲、问问、答答”让位给读。说实在的, 有的课文浅显易懂, 语言平平, 实在不必“循规蹈矩”在“分析”的漩涡里打转转, 还是多读读吧。

(二) 语文课堂教学, 应是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的排练场, 不是少数学生表演的小舞台

朗读训练, 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全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单调的阅读方法只会使学生读得口干舌燥, 昏昏欲睡。要适当地创设情境, 创设气氛让学生愿读、乐读、争着读。《黄河颂》是光未然写的一首诗, 诗歌旋律激昂、气势磅礴, 充满了强烈的冲击力和震撼力, 展示了黄河的伟大坚强和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 它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如学生朗读时放些相应的背景音乐, 有时请学生配配画外音, 也可让学生进行朗读比赛等等, 而且在朗读教学中也应体现层次性。复杂程度不同的语段要因“材”而读, 对不同要求的朗读练习也应量“材”录用, 哪怕是对朗读的评估也要因人而评, 让学生多一些成功的喜悦。

(三) 理解与朗读相互依存

在阅读教学中, 把朗读与理解截然割裂的现象并非罕见, 分析前读一遍, 讲解完后再朗读一遍, 甚至根本没去理解, 就要求学生读出感情来。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强调“品读”文本。“品读”之“品”从三口, 谓之“品读”。也就意味着必须多次、比较性地读, 读出意境, 读出情味。读《黄河颂》, 仅仅理清了诗歌的内容, 就要求学生读出感情, 还说:“这首诗展现了黄河磅礴的气势, 请大家把它读出来。”“哪些词句写出了磅礴的气势呢?”学生茫然不知所措。所以朗读要以理解为基础, 通过朗读又可促进对文章的感悟品味, 它们相辅相成, 必须有机结合。其实我们可以让学生关注到诗歌中的动词“掀、奔、劈”等词, 让学生反复咀嚼、品读它们的效果, 还可用换词法进行比较。经过品读, 学生才会恍然大悟, 更好把握诗的诗情画意。关于这一点在附件《社戏》朗读教学案例 (片段) 中还有具体展示。

(四) 精选练点, 锤锤有声

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叫做“美读”, “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 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 美读得其法, 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 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然而真正能读出感情来并不容易, 需在朗读技巧上作必要的适当的指导, 如停顿、轻重、缓急语气等等。但这些指导不可能课课皆有, 次次具备。因此, 要精心选择朗读训练点, 每次训练有个侧重点, 锤锤敲打, 锤锤有声。如《黄河颂》中的朗诵词部分的读法, 用呼告的方式, 语速要缓慢, 语音要低沉。而歌词部分, 描绘黄河外观部分, 就应用急速而高亢的语调来读。这样读, 就能感受到诗文活泼流畅, 语言颇具层次美、节奏美、形象美, 读出了语言的韵味, 读出了语言的音乐美。同时, 学生一旦掌握技巧后, 将举一反三, 极大地提高朗读教学质量。

(五) 形式多样, 合理运用

朗读的形式纷繁多样, 不一而足, 但各种形式的朗读有各自的功能和适用范围。当需要激情引趣或学生读得不到位时, 宜用范读指导;当需要借助读来帮助学生分清段中的内容、层次时, 宜用引读;当遇到对话较多、情趣较浓的课文时, 宜采取分角色朗读;当需要渲染气氛、推波助澜时, 宜用齐读……但要注意的是:

(1) 范读只是引路而已, 只能起“示范启发”作用, 而不是让学生机械地模仿, 因为“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必须引导学生“入境入情”, 因情而自得, 按“得”去朗读。一节课中范读不能太多, 要尽可能多地留些时间让学生自己练读。

(2) 慎用齐读。齐读虽有造声势、烘气氛之妙用, 但也是“滥竽充数”和产生唱读的温床。

(3) 每种形式的读放在不同的环节, 它的作用又有区别, 如范读与学生的试读, 先后次序互换一下, 它们各自所担负的任务、执教者要体现的目的意图也就不同。因此, 教师要精心设计朗读训练过程, 科学合理地选择好每一环节读的形式, 让它们各尽所能。

叶圣陶先生说:“吟诵的时候, 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 而且亲切地体会, 不知不觉之间, 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 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 必须达到这种境界, 才会终身受用不尽。”可见, 朗读教学可以促进阅读教学的展开。真正有效的朗读教学是通过朗读, 让学生直接感受作品中的生活气息, 唤起他们的情感体验, 进而探求隐含在作品中的内涵。即通过有表情的读, 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 使学生能体验语言的分寸感、和谐感、情味感。

摘要:朗读是语文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它不仅是学生识记、理解课文的有效手段, 也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和鉴赏水平的重要途径。新课程标准还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 要让学生充分地读, 在读中整体感知, 在读中培养语感, 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 重视朗读, 加强朗读指导与训练,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

上一篇:现代期刊下一篇:冻结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