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高效课堂

2024-08-02

有效教学,高效课堂(共11篇)

有效教学,高效课堂 篇1

这次公开课,自己最大的收获有两点:一是心理方面成长迅速。从接到上课通知到正式上课,再也没有以前紧张不安的情绪,心脏也不会怦怦直跳。完全做到了“目中无老师”的状态。值得赞扬!二是周老师的精确点评,让我意识到自己的课堂还只是有效的课堂。提升空间很大。如何走向高效,需要及时总结,认真反思。

决定课堂是否高效,权力一直掌握在学生手里。换而言之,就是要观察学生听完课的状态。很显然,自己这堂课上的知识,学生没有完全消化。如何拟题、写一句话新闻及下定义,还只是留下了些许印象。实际来做题,还是有很大难度。

这样的学情,难道事先没有预想吗?当然是有的。所以一直在纠结,是否需要减少题型,单练一种。但又想到如果每种题型都上一节,岂不是压缩语段这个专题就要花上整整一周的课?因此最终还是选择了一节课上三种题型。至于练习嘛,事后慢慢练就好了。这样的想法,根本没从学生的层面考虑。就好比主持让和尚去打水,好不容易下趟山却只给半桶水,自然而然回到山上就什么都没有了。

周老师提出的将下定义去掉,只上新闻类的拟标题和一句话新闻的建议,是非常明智的。减少题型,课堂上自然就能够多练习一两题,学生的印象也会更加深刻。所以,高效的课堂,必定是源于学情,终于学情。以学情定教学,课堂如何不高效?

高效的课堂除了考虑学情,还得考虑细节。周老师说的没错。有两个方面自己做得不够好。一是选标题。为什么是七个?一开始的考虑,是想让学生多了解标题的形式。毕竟后面的练习有对偶标题。但自己忽视了最重要的一个问题。这个环节只是铺垫,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去发现标题的规律。如果太多,一是时间也多,二是总结也困难。还不如就像周老师说的,去掉不典型的标题,只留下三四个即可。并把“人物+事件”的概括变成“陈述对象+陈述内容”的概括。最好在以前面四个标题为例,进行简单分析。二是读原文,再点评。我自己也感觉,第二个环节的指导比第一个环节要好。但并没有想过原因,原来出在没有分析原文,就点评的问题上。如果周老师不提出,自己肯定就忽略了这个问题。

高效的课堂还需要老师扎实的内功。选的这些练习,自己也有做。但是不够自信,唯答案论的思想限制了自己思维。周老师自己的概括让我眼前一亮。名家就是名家。虽不能至,但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凡事自己多想一想,然后做一做。内功就是一点一点这样积累而成的。

不是每堂公开课都那么幸运,会得到这样可操作性且又能切实提高课堂成效的建议。我想,这就是大家喜欢听周老师评课的原因吧。

学习无止境,努力加餐饭。

作者:芒果happy

公众号: 罗老师用文字记录生活

有效教学,高效课堂 篇2

根据当今教育发展的实际, 在不断的摸索与艰苦的实践中, “返璞归真——构建高效课堂”是教育根本出路。

那么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实现有效教学呢?在几年的教学生涯实践中, 我将我的体会做了一下总结, 让我们来探讨一下:

一、要充分的备学生 (情感、知识)

我们备课往往只是停留在课本的知识方面, 对学生的备课却少之又少。一堂我们在备课本上写得非常漂亮的教案, 赋予了课堂我们的精彩, 可如果缺乏了学生积极配合的满堂灌或独自表演, 课堂的高效又如何谈起呢?我们不如在学生的感情方面和从学案上获得的学生需要的知识方面多下点力气了。“亲其师信其道”的道理我们都很明白, 不妨在平时多和学生谈谈心, 像朋友一样, 这样, 即使他因为知识掌握的不牢固被批评了, 他也很乐意学习我们这门课的。和学生的感情有了, 学生就会更投入;了解了学生知识的“底细”, 提问、讲解就能有的放矢……课堂的高效, 不就来了吗!

二、舍弃花架讲实效

一些非常精彩的优质课具有一个共同点, 就是没有花架子, 老师讲课语言精练, 环节紧凑, 问题处理恰到好处!一堂优质高效的课堂, 是绝对不能因为花架子浪费学生的时间和感情的。

比如一些不是很必要的“讨论”, 就不要摆什么花架子了。比如为了听课故意提问一些基础较好的学生, 只是“做秀”!比如毫无意义的刻意照搬的一些“包袱”等等。其实我们的关注点就在于学生的课堂效果, 看看当堂讲的知识他们能否掌握, 一个不理解的知识点我们宁可多讲几遍, 也不要仅仅是为了赶进度“水过地皮湿”, 没有了“重点”的课堂也就失去了重心!

三、要“放”的开, “收”的回

受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影响, 我们现在还是“放”不开, 教学方式放不开, 课堂内容也放不开……因为不敢放开, 愈显疲于应付之态!也缺乏了锻炼的机会, 使自己的教学模式故步自封, 学生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其实学生的自学能力还是很强的, 把更多的时间放给她们的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放”开了, 却“收”不回来了, 即对新形势下的课堂的把握驾驭能力不足。对一些问题学生的讨论放开了, 很热闹, 但如果缺乏宏观的调控和引导, 看起来只能是“热闹”, 没有什么实效的。

特别是对高效课堂的构建, “放”“收”有度, 更见真功夫, 更显好效果!

高效课堂 有效教学 篇3

一、策划构思,制定规范具体的课堂教学目标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育界不断在摸索着适合学生发展的、新的教育教学模式,而任何教学模式、方式、方法都最终要应用到课堂上。因此,如何策划构思,对传统美术教育模式进行推陈出新,成为现阶段美术教师所最关心的问题。

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姆说过,有效的教学,始于期望达到的目标。教学目标对课堂教学活动具有绝对导向作用,它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圆心,也是保证教学高效、有效的首要前提。所以在课前,美术教师必须弄清三个问题:这节课要解决什么、怎么解决、学生从解决中能得到什么。教学目标在设计上要注重全面性、合理性和明确性。不仅要重视美术知识的传授,而且要兼顾传授知识的过程和方法、知识的价值和意义,用丰富的情感将有用的美术知识渗透给学生,提高美术课堂的实用性,帮助学生获得明确的美术技能和审美能力。

如,在讲美术课《我的新朋友》时,教学的目标就可以设定为:利用绘画教学活动,让小学生了解身边的朋友,加深彼此之间的友情。美术教师不仅可以启发学生从朋友的外貌、体型、长相等外部特征出发进行勾画,而且可以从朋友的脾气、性格、爱好等内部特征入手进行描绘。然后师生、生生之间可以进行互动讨论,谈谈为什么自己心目中的这位朋友会是这个形象以及被画的那位同学自己又是怎么认为的,让学生相互间进行沟通和再了解。这样一来,学生们不仅学到了绘画的技巧,而且加深了对朋友的了解程度,对学生间朋友关系的优化和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二、激发兴趣,提高美术课堂的学生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目前看,“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基本已经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线,取而代之的是“以学生为主”的以人为本新理念。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切忌使用成人化、程式化或惯性使然的教育模式,而是要不断探索提高美术课堂学生积极性的新路子、新方法,提高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鼓励学生对美术提出疑问、发表看法或表达感情,使学生在美术课堂既学到知识,又陶冶了情操,一举两得。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很多,诸如创设教学情境、教具演示、竞赛游戏、合作讨论等,运用得当,都能引发学生强烈的参与欲望,从而轻松达到教学目的。兴趣也是保证课堂教学高效、有效进行的重要因素。美术教师须充分发扬民主、和谐的教学思想,将自由、开放的理念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让学生敢说、想说、要说。以学生为主,让学生自由的表达内心对美的感受,并适当进行点拨,完善学生的思维缺陷,促进学生往更深层次思考。只有使学生产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心态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得课堂教学效果最大化。

如,在讲美术课《我在空中飞》时,可以先播放一曲《虫儿飞》,用音乐优美的情境导入新课内容,让学生们陶醉在一片优美的音画世界中,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随后,美术教师教学生们玩用手模拟鸟儿飞翔的游戏,并启发学生想象飞翔的鸟儿它们都看到了哪些美丽的风景。然后教师将准备好的风景图片用投影仪播放给学生们观看,从而引发他们热爱祖国、建设祖国、保护祖国的爱国主义情结,同时让学生们把自己心目中看到的美景用彩笔勾勒出来,无形之中就完成了教学内容的讲授。

三、注重创新和评价,不断完善学生的美术技能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作为小学美术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将个人的发展需要和教学目标结合起来,大力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课堂上要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唤醒学生主体意识,使学生们表现出强烈的创新欲望和热情。

美术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对学生的美术成果给予多元化的评价,不搞所谓的标准答案。对不同领悟能力的孩子进行分层次区别对待和评价,既要表扬先进,又要鼓励有不足的学生,不搞一刀切,要做学生的“导师”而不是“评委”。

不断的好评和引导必将使学生的创新欲望得到激发、创新能力得到提升,描绘出一幅幅臻于完美的图画。如在讲美术课《小动物盖房子》时,有的学生画的房子没有窗户,我们可以鼓励并引导他们说:你的房子颜色真好看,老师也想进去住几天哩!可是没有窗户,那样老师会很闷的哦。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很快乐地加上一扇窗户。之后还可以继续鼓励他们进行创新和想象,依次加上房门、烟囱甚至太阳能、收视天线、盖一栋不会倒的房子等。

有效教学与高效课堂构建 篇4

【摘要】在国家提倡基础教育要减负的大前提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完成教学目标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因此,如何构建高效课堂,增强教学的有效性,理应成为我们教师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所以本人就如何有效组织教学,构建高效课堂谈点个人看法,以便相互学习和借鉴。

【关键词】有效教学 高效课堂 有效的预设 教学方法

新课程的实施,尽管对课堂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与生机,也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了许多耗时低效的现象。在国家提倡基础教育要减负的大前提下,提高课堂效率是完成教学目标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因此,如何构建高效课堂,增强教学的有效性,理应成为我们教师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怎样才能打造高效的课堂,有效的组织教学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诠释了我对有效教学与高效课堂的理解:

(一)课前准备充分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

我认为课前准备分为学生准备和教师准备。“预习”是实现课堂高效的“前奏”,是教师了解学情,把握课堂教学训练的重难点。指导学生预习,预设课堂生成的铺垫,更是进行深层次思维和训练的“保证”。平时我总是挑选出学生能自己搜集到的资料或自己解决的问题让学生独立完成,这既是对学生学习的指导,也能让学生体验到解决问题的快乐。

教师课前准备的就更多了,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等等。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在备课前教师要吃透教材,力求备课准确到位,做好课堂教学预设。因此,教师必须明确编者意图,明确每节课所学的知识点、知识块在整个单元、整册教材、整个学段所处的地位、作用。每节课的重点、难点、关键点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教师课前准备时还要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预设与生成应该是相辅相成,互为作用,通过预设去促进生成,通过生成去完成预设的目标。

(二)学法指导到位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使人终身受益。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也说过:“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教学生去发现真理”。因此,教育的根本目标,是要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达到这一目标,必须充分让学生主动发展,诱发、挖掘其潜能。

1、教法制约学法,并给课堂教学效率带来重要影响。教师选择教学方法要科学、合理,注意体现如下四个原则:启发性原则、生动性原则、自主性原则和因材施教原则。启发性原则是指方法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生动性原则是指方法要富有艺术性,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自主性原则是指方法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方法要处理好全体和个别的关系。

2、课堂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不同的内容、不同的课型,教法不同。目前,一节课中只采用一种教法的极少,同时单一地运用某一教法,也不利于学生智能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要将各种教法进行最佳组合,做到灵活多样、富有情趣,具有实效,并能体现时代的特点和教者的风格。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方法科学化,提高教学效率。

(三)师生关系和谐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基础。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和谐的环境里思维才表现得最活跃。课堂上老师幽默的表达,真诚的笑容,信任的眼神,鼓励的话语都会从心灵深处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从而推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营造和谐课堂:

1.把鼓励带进课堂。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离不开学生的积极投入,而学生的积极投入又离不开教师热切的鼓励。因此,对于学生的任何回答,我都细心处理。正确的回答给予积极肯定,不完整的甚至错误的答案,我都因势利导,循循善诱,直至得出正确结论,即使一时答不出来,也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并鼓励学生善思多问。时间久了,学生就有信心上好语文课,爱上语文课,想上语文课。

2.把兴趣带进课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针对教材中一些文本的单

一、抽象性,我每隔一段时间就让学生带来自己最欣赏的文章,最感兴趣的故事和大家共享。并经常这样提问:“你对哪一段更感兴趣?”,“你最喜欢哪一句?”随着回答的深入,文章的内涵,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自然明朗清晰,而学生们自己最感兴趣的文章更是在赏读中得到了更好的诠释。这样的设计让学生感到了被尊重,被赏识,和谐课堂的构建就在这样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营造出来。

(四)课后练习科学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途径。

新修订的小学语文教材的“课后练习”是编者遵循新修订大纲的精神,根据课文特点,教学目的和训练重点统筹安排、精心设计的,教师必须认真钻研“课后练习”题,了解编者意图,紧密结合“课后练习”的题备课,充分发挥“课后练习”题在教学中的作用。

1、利用课后练习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培养自学能力。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于达到不复需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他明确地告诉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语文教师可充分利用课后练习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自主学习课文。

2、科学利用课后练习题,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如何设计一节课学习效果的检测题目,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课后探究练习题,它提供了思路和方法,有阅读、仿写、摘抄、背诵等,既是教学目标的载体,又与教学方法暗合,可以说课后探究练习题是一节课的主线,理所当然该在收课时好好检测。如《七律?长征》第一题:“这首诗展现了红军在长征途中征服困难的一幅幅威武雄壮的画图。请你各用一句话把每幅图的主要意思概括出来,并选择最喜欢的一副说说感受”。可以采用练习法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从学生的解答中了解诗意是否理解,从说感受中知晓学生对每幅画面的内容和情感的把握。第四题:“背诵并用规范的正楷钢笔字抄写这首诗,特别注意以下字的读音和写法”。有背诵检测,有书写练习,有字音字形的强调,一举多得。

(五)优化课堂常规是构建高效课堂的保障。

优化课堂常规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指出:“习惯就是教育力量的基础,是教育活动的杠杆,对教育者来说,习惯是本质现象之一,只有习惯才能使教育者把某些原则灌输到受教育者的性格、精神系统以及他们的天性中。”我国现代教育家叶圣陶也曾说过:“教育就是养成习惯。”由此可见,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应包括:探索习惯、倾听习惯、阅读习惯、作业书写习惯、写作习惯、合作学习习惯、归纳小结习惯……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让学生受益终身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是一项长期的、细致的工作,只要坚持不懈,循循善诱,必将水到渠成。

总之,要提高教学课堂效率,要培养高素质的小学生,就必须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及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使课堂教学成为开放的、双向的、多渠道的、立体的信息传递和交换的过程,教师有效引领,学生有效学习,从而构建高效课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朱永新《我的教育理想》,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

[2]钟启泉等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8。

[3]包南麟等主编《小学青年教师》,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3。

高效音乐课堂源于有效教学 篇5

追求高效是我们音乐课堂教学永恒话题,高效的前提应该建立在有效的基础上。音乐课堂上老师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拓展学生思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充分挖掘学生自身潜能,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课堂教学的关键所在。

一、问题设计的有效性

在一节课中,设计了哪些问题?解决了哪些问题?哪些问题是有效地?哪些问题是课堂生成的?等等,都需要我们一一设计到。

《森林的歌声》教学片断:欣赏《森林的歌声》导入课题。老师:仿佛来到了什么地方? 学生:森林、大自然„„ 老师:为什么?

学生:有小鸟的声音、流水声„„

老师:由此,你想到了森林的什么景象? 学生:小河流水、鸟语花香„„

在这简短的导课过程中,老师设计的问题简单、直接、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虽然这样的问题没有固定答案,但是学生的回答也不会偏离主题,不至于出现老师费劲口舌的引导,学生也回答不到正题上的尴尬场面。

二、教学语言的有效性

在教学中,语言是纽带,语言是课堂上师生间交流的主要工具,教师主要是通过语言向学生授业解惑,而学生则主要通过教师的语言来理解和接受知识,所以,教师的教学语言在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有些教师语言表现过于虚假、过于简单也过于幼稚:想不想和老师一起走进音乐殿堂?四年级的孩子,有的肯定心里不想,但是就是迫于现场的压力,凑合着说吧!这也是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提问好几个问题,却停留在一个层面上,简单无效的重复。

三、形式变化的有效性

教学形式要为教学内容服务。教学环节的设计多数追求教学形式的变化。然而有些形式是必须有的,有些形式是老师自己设计的,老师在备课时预设的越多,往往在课堂中生成的越精彩,但不是所有的形式都在课堂上体现才完整,如果非常牵强的呈现在课堂上会变成学生学习的“坎儿”,迈过去了万事大吉,迈不过去全盘皆输。在《柳树姑娘》一课中,教师领着学生听了几遍歌曲之后,直接点出自己预设的难点,本来孩子们学起来不难,非得拿出来练练,课堂气氛显得沉闷,会场秩序像是不和谐的混声合唱。《螃蟹歌》、《Do re mi》的执教老师设计的教学环节没有过多的形式,每一个环节都显得自然、顺畅、水到渠成,没有将所谓的难点单独提炼出来进行解决,重复做无谓的练习。教学环节的设置显得尤为重要,但教学形式既不能设计的整齐划一,显得呆板,也不能设计的太浮华。

四、教学目标确立的有效性

现在想来之所以有的课味同嚼蜡,要么一节课的教学内容过满,要么目标不明确,导致一节课下来,老师把握不住课的环节,甚至都不知道学生掌握了什么,掌握得怎么样。所以教学目标一定是教师吃透教材、反复斟酌之后、要考虑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特性,再提炼出来的。

五、音乐作品深挖细演的有效性

音乐课的根本还是“音乐”。少用专业术语让音乐课走向专业化,致使孩子们远离音乐。要让孩子们在感受、体验音乐的过程中,喜欢音乐,拥有欣赏音乐的审美和表现能力。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够通过音乐课掌握更多的音乐知识、训练音乐技能,这只是手段,我们应该把眼光放在为音乐作品服务上,要引导学生领会并掌握音乐形象,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把握好音乐形象,通过音乐形象的确立分析音乐作品。《森林的歌声》是一节欣赏课,教师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音乐形象(音乐形象的塑造存在差异、不固定性)如:小青蛙的声音、森林的歌声、神秘古怪的森林现象等等,因此,音乐课中决不能缺少音乐,音乐语言应贯穿于整堂音乐课,使学生沉醉于音乐气氛之中,潜移默化地感受和欣赏音乐,从中受到教育。音乐课就应该用音乐的素材解决问题,所有问题的设计就应该围绕音乐而展开,多一些音乐的思考,少一些呆板的说教。

有效教学,高效课堂 篇6

2013年9月13日至9月15日三天,在xx副校长的带领下,我们一行四人,带着激动,带着神秘,带着虔诚,奔向学习目的地---怀化湖天实验中学.多年前,就听说过洋思,杜郎口等学校的先进办学模式,也在网络上专门观看过他们的一些新闻。尤其是近年来,我校下决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作出了走出去,请进来,学先进,打造我校精品教育等诸多战略决策。继暑期“河北衡水二中学习”后,又一次外派学习,一次请进来“家门口”的学习,机会难得,我很珍惜之。

三天的学习,我们一共听了四场报告,其中一场教学观摩课。在更新教学理念,加强教育管理方面颇有收获。我个人最感兴趣的有二:一是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二是在教学中如何既能高效课堂,又能减轻师生负担的学校教育管理模式。

事实上,我们学校早几年前就已经开始过类似的课学教学探究活动,也积累了一些经验,比如说:数学导学案教学模式,物理导学案教学模式,其他如历史,化学,英语等学科均有这方面的尝试。在课学教学效果上有一定成功,尤其是对扶弱,扶差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可惜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坚持下去,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我认为:一是缺乏学校管理配套跟进制度作保障所造成的,二是真正缺少一支强有力的科教教师团队。因此,我个人认为,《导学案教学模式》值得推广,应该坚持。只是一定要有强有力的管理制度跟进保障之。

《导学案式教学模式》要把高效课堂放在第一位,不能走形式,要务实,要研究学情,班情,因地制宜,不能放空炮,不能只下载资料,要精研究,精选例题,精选习题。这就要真正把“集体备课制”落到实处。在高效课堂教学,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后,就要真正解决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同时也要把教师从繁重的备课中,批改作业中解脱出来,让教师们快乐工作,让学生快乐学习,让教师们与学生多有时间“打成一片”,让教师们真有时间研究学情,让教师真正有时间与学生,家长沟通,而不是“疲于奔命”式的应付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这就是我最感兴趣之二了。

学情在变,学案也要变,教学保障制度更要跟进与时俱进,故加强有效的课堂管理势在必行。比如说教学常规评价制度,捆绑一个备课团队评价,不能口说,要用制度固定下来,不过我个人认为,既然有集体备课的集体智慧,就可象工厂生产线一样---集体使用同一备课上课,条件成熟时,可一个学期每名教师发一本本校“教学案集”,教师只要在上课前根据学情适当增减,修订,更新相关教学内容即可,不用抄袭别人的教案,这样轻松上课,轻松提高质量(让教师把精力投入到培优扶弱,师生交流中去,反过来,学生与教师感情深了,学生爱屋及鸟,也会更加喜爱教师这门学科),这是我一直以来的一个梦想---教师们使用本校统一编著的教案上课。不用像以往哪样“俯首甘为儒子牛,蜡烛成灰泪始干”了。学生作业也在课堂完成,或由学习小组批阅完成,真正解放教师和学生,师生可在校园内有更多的时间、培养各方面的才能,使广大师生真正生活在快乐中。这样实现高效课堂教学,教师乐教,学生乐学,才会直正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在学习过程中,最令我欣赏的是南京市东庐中学的史正红教师。不是他的教学模式新,也不是他的教学水平高,而是他善于学习,不断创新,敢于批判,敢于反思,个性鲜明,尤其是他的教育理念,令我耳目一新的同时,好象自己也曾经用过,或正在使用他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真有点想见恨晚的感觉,只是总觉得自己的理论水平跟不上,想说又说不好,不成条理。

因此,就以史老师的经典教育教学名言作为我今后工作的理念吧。(我个人认为的,仅供参考,不足之处,敬请同仁批评指正,谢谢!)

★真正意义上的好学校,一般的教师,出不一般的成绩;

★集体备课“标兵”作用,人尽其才;

★善战者,改心战术;

★这个时代要懂得合作;

★以人为本,教学合一;

★一人备课,多人使用;(着力点,改备课模式,改预习模式,改课堂模式,改评价模式)

★讲学稿模式,减轻教师负担,让教师真正合作,合享,合群;

★通过一种会学,让教师走出重复的机械劳动,快乐起来;

★通过一种载体,让学生有效地,高效地动起来;

★评价一人,变为评价一个团队,校内设立“团队奖”;

★好学生,好教师,好校长,是夸出来的;

★“其实老师很简单,不说不写还想玩;

谁来替你把活干,写好剧本学生玩”

附;本次授课的专家教师有:

◆崔海军:杜郎口中学教导主任,全国优秀教师。主讲《“强势管理”下的“强势推进”》;《如何建立高效课堂与课前导学案》;主持杜郎口中学观摩课(轴对称)

◆赵素芹:昌乐二中首席高级教师,潍坊市历史学科教学能手;主讲《高效课堂—素质教育的突破》(271课堂教学模式介绍)

◆史正红:南京市溧水区东庐中学科教导主任,全国“讲学稿“研究会学科主任,创始人,中学化学高级教师。主讲《有一种学问叫尺度》

有效教学,高效课堂 篇7

一、实现师生互动

现代教育学认为,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 因此课堂活动应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要积极营造一种活泼生动的课堂氛围, 促进学生主动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在传统的课堂活动中, 信息的传输不是双向的, 只有老师一个人在唱独角戏。没有互动, 结果整堂课死气沉沉, 效率低下。要改变这种状况, 教师在采用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时, 也要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 采取策略, 实现师生互动。要注重课堂教学方式创新, 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与空间。新课标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 高中数学课程还倡导合作交流学习数学的方式, 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 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习惯。一系列的探究活动, 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教师是学生的同伴和朋友, 问题的解决必须在个体能动学习的基础上通过群体协作配合才能完成, 正是在“交往”中, 师生互动、共同提高。

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

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就曾指出, “疑问是发现之母”, 创新来源于“问题的提出”;“数学问题的提出是数学发展的源头”。“提出一个问题, 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因为解决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 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 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 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 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哈尔莫斯) “最精湛的教学艺术, 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布鲁巴克) 要让学生体会到:一个善于提出问题并表现出非凡的“提问”才华的人, 其发展前景将是非常乐观的。学生在高中数学学习的过程中, 常常会遇到一些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 这时候就可以向其他同学询问。对于某些方面比较难懂的数学内容, 教师有必要组织学生进行互相提问。通过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互动, 他们会看到每个人各种不同的理解和解题思路。而且在此过程中, 学生要学会理清和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聆听、理解他人的想法, 学会相互接纳、赞赏、争辩、互助, 他们要不断对自己和别人的看法进行反思和评判。通过这种合作和沟通, 学生可以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和解决途径, 从而对知识产生新的洞察与分析, 教学效果十分明显。

三、注重启发学生在学习中独立解决问题

给学生传授知识, 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问题, 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 许许多多的教师都不厌其烦地、毫无保留地给学生讲授知识, 解答问题, 不仅仅教会学生怎样做, 甚至还给出标准答案。表面上学生掌握了教学内容, 解决了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学生对教师的教学也感到十分满意, 但这是否真正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呢?为什么不少学生反映一听就明白, 而一做就不会呢?关键的问题就在于这种教学模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角, 学生只是配角, 学生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展现在学生面前的只是教师自己思维的结果, 缺少学生对整个思维过程的积极参与和独立思考, 学生没有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 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的问题, 反过来向学生提问, 促使学生积极地、独立地思考, 然后教师再提问, 学生再思考。在一系列教师提问、学生思考的过程中, 学生不仅解决了当前的问题, 而且经历了思考、理解、再思考、再理解的全过程。在不知不觉中不但理解掌握了当前的学习内容, 而且提高了学生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培养了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

四、情感激趣, 引发需要

心理学研究表明, 人的认知会受他人的影响。认知是情感的基础, 并能激发情趣。情感是认知的体验, 在认知过程中产生的情感, 又反过来影响人的认知活动, 激发、推动人的认知过程向纵深发展, 丰富充实人的认知内容。通常, 学生在数学课上的情感感受可分为乐趣感、成功感、焦虑感与厌倦感, 教师就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感受来组织教学内容。而情感的特点之一就是具有感染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就是要以生动的语言, 形象的比喻, 以情感人, 从而让学生产生认识的需要。

注重有效教学,创建高效课堂 篇8

新课程理念 课堂教学 课程改革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的钟启泉教授曾说,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教学。如何强化课堂教学,通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现课堂的高效化,取得其最大效益,是新课程理念下的专业教师理应面对和反思的课题。

有效教学理应是在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结合学科特点以及学生知识结构和认知规律,通过创设高效课堂而取得较大教育教学效益的课堂教学。高效课堂的有效实施有助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实现学生富有个性的全面发展。

一、立足生活,激发兴趣

初中生物课程是一门实验性和可操作性很强的学科,许多问题和知识都需要并且可以通过实验进行验证。但这并不意味着生物是一门局限于实验室的课程,初中的生物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非常紧密,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过程中要立足生活,使课堂教学源于教材的同时,取材于生活,通过创设富有活力的现实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和源动力,这样学生也认同学习生物的价值所在。比如,在讲授“血液”相关知识时,可引导学生调查自己家庭成员的血型和相关性。

二、立足学科,优化教学方法

初中生物是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并且现时代的初中学生对科学和实验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在教育教学过中要遵循科学的教学原则,合理选择教学方法,以期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注重实验的趣味性和科学性

初中生物的实验性较强,教师要因地制宜、因生制宜,在充分把握教材和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合理设计实验,既要从分运用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实验的素材,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认知选择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参与实验热情。既要做好演示实验,又要合理分组做好分组实验。既要做好做好验证性试验,又要积极开设探究性试验。通过验证性试验让学生把感性的经验内化为知识,通过探究性试验引导学生探究的兴趣,锻炼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在设计实验时,要充分考虑创设实验的科学性,不能违背客实验的科学性,生物实验的结果要与教科书相符或者经得起验证和论证。不能为实验为实验。

2.挖掘现代教育教学技术的价值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多媒体技术被引入到教育教学过程中,实践证明,现代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教学效果。既可以以运用多媒体课件导入新课,又可以运用多媒体演示生物实验的操作过程,使其更科学、更准确、更生动,还可以运用多媒体归纳整理生物的知识,使知识呈现系统性和逻辑性。例如远古生物的再现、心脏的内部结构、血液的流动情况等,通过多媒体都可以使看似凝固化的知识呈现动感和趣味性,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被再一次点燃。无疑,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对高效课堂的建设是功不可没的。

3.引导学生合理评价和反思

合理有效的评价能促进教育教学的开展和学生的进一度学习。在初中的生物教育教学中,无论是课堂教学过层中的知识传授和讲授,还是实验的验证性过程,都需要合理的评价和激励。评价既分为个体评价、小组评价和师生相互评价,又可以分为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教师要深刻把握好评价的价值所在,在教育教学中要适时、适度地给予评价,更要引导学生对别人、合作小组或者对自身的学习过程和效果做出公正客观的评价。

这既是实事求是态度的体现,又是评价能力的提升过程。一个具有公正客观的学习集体,它的教学效果是高效的,因为不仅能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巩固深化,更能有助于他们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4.强化知识的灵活运用

新课程提倡知识来源于生活,更强调知识运用于生活,回归生活,体现学生对知识的学以致用。由于生物学科与生活的紧密关系,对生物学科来说这一点更应该如此。

对知识的运用不仅仅靠课堂的复习巩固或者课堂的有效测验,更应该引导学生在从生活中走进生物的学习之后,再从生物课堂走向生活,运用阴精学到的生物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现象。例如,为什么白血病的人脸色发白、为什么创伤在愈合后愈合部位有时候有痒感、为什么动物冬眠时可以不进食等。生活中的一个个生物问题的解决过程也是学生能力的提升过程。

三、结语

“高效课堂”理应是新课程标准下所有初中生物教师追求的价值目标。这就要求一线教师能在新理念的引导下挖掘教育教学活的素材、妙的方法,运用科学的态度,务实的措施,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高效课堂教学实现师生的进一步发展,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有效教学”研究的价值.教育研究,2007,(6).

[2]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2001.

有效教学,高效课堂 篇9

---招贤中心小学“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

教改实验工作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在这春意盎然的五彩时节,在这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伟大时期,我校又一次迎来了全县教研教改工作的研讨盛会。今天来自全县教育系统的各位领导、专家、精英骨干汇聚一堂,在此隆重举行全县“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教改实验观摩交流研讨会,首先我谨代表招贤镇中心小学472名师生,向你们致以最热烈的欢迎。

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新时期中国教育发展历程当中一项伟大的举措,而加强校本教研,促进教法学法改革创新,全面提升育人质量则是学校教育生存与发展的前提,我校秉承良好校风、教风、学风及教研教改之风,狠抓“有效教学”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模式应用于推广,实现了预订目标,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了更好的开展此项工作,下面我就我校“有效教学”教改实验工作从实验概况、做法呈现、问题困惑及愿景设想四个方面向各位予以汇报,不妥之处,恳请各位领导和同仁指正!

一、实验概况

2009年下半年被县教研室确定为有效教学县级实验校后,我们本着“一科试点,逐科跟进”的原则,由五年级二班语文先期进行了有效教学模式改革,采用“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其余各科陆续跟进。今年学校被确定为市级实验校后,我们更加坚定了实验信心,以已有经验为依托,扩大覆盖面,到目前,全校四至六年级7个教学班,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品社五门学科、全部实现了跟进目标,全校实验教师18名,参与实验学生260名,分别占教师队伍、学生总数的51.4%和47.4%。

二、做法呈现 自2009年下半年市局、教研室项目引进及县局、教研室项目推介培训,到2010年项目的落户和全面普及推广,我校认识到位、目的明确、措施得力、组织有序、进展顺利,紧跟教改步伐,积极实践与探索。

一是理论为先导,首抓培训,解决认识问题。学校坚持校本教研制度不放松,以练兵月、观摩周、教研组、研讨会等形式组织对全体教师进行有效教学理论培训,从教学原理、教学模式、实施流程和操作规程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分析指导和探讨交流,同时鼓励教师业余自学和课堂大胆实践,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整合;同时,学校还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原则,开展教师理论培训,先后邀请县教研室教研员和西街小学推导员来校专题辅导和临床诊断,并积极组员参与市、县组织的观摩研讨活动和兄弟学校的成果展示活动。今年共组织三批次35人次赴西街小学和两亭小学进行参观学习。

二是管理为依托,主抓立制,解决组织问题。为了全力推进、有序开展 “有效教学”教改实验,学校召开启动动员会、并多次召开班子会和全体教师会,进行广泛宣传与动员,并组织成立了由校长、副校长分别担任正副组长,各实验班级班主任任成员的“有效教学”教改实验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理论指导组、组织实施组、后勤保障组和考核考评四个小组,并及时制订了《招贤中小学 “有效教学”教改实验实施方案》、《招贤中心小学“有效教学”教改实验学期教研计划》,明确了实验的步骤及各阶段的任务,就实验开展提出了具体要求,落实了包抓实验班人员及工作职责,对实验班级和学科进行全程跟踪、支持与指导,协助学校检查学生三单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在实验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议定措施,查偏纠错。

三是经费为支持,狠抓保障,解决硬件问题。

实验开展至今,学校已累计投入3万余元资金用于实验设备购臵,师资培训,先后购买打印机4台、一体机1台、学生学习资料柜8个、小黑板28面、制度牌35面、档案盒300个及纸张、油墨等实验用品。为了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学校投入部分资金对校园墙壁进行了粉刷,书写了标语,对教学主楼和学生公寓楼进行了室外美化布臵,布臵了以《有效教学理论》、《弟子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安全教育》、《创先争优》等为内容的喷绘宣传标语。学校虽经费拮据,但在实施有效教学、提升教学质量上下定了决心,毫无动摇。

四是实践为根基,强抓监控,解决落实问题。为了激发实验教师和学生的参与热情,促使他们积极地、创造性的投入到实验教学中,学校制定了《招贤中心小学“有效教学”教改实验管理考核办法》、《招贤中心小学“有效教学”教改实验评比奖励制度》,实行“三级管理”和考核,从实验教师的理论学习的深度、研讨交流次数、教学设计创新、“三单批阅”精细;从学生学习小组的构建、学生全景式分析、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合作之星的评比;从实验班级成绩监控等做到了全方位的监管,有效杜绝了搞形式、走过场的陋习。实验之开展以来,学校每天安排专人在操前早读时间或早读时间下到各班级,主要抽查学生的导读单、评价单及练习作业完成情况,详细记载,当日检查当日公布,对未完成的按制度在班级和科任教师名下分别扣分,检查结果纳入班级量化考核和教师绩效考核,既检查了学生,又督促了班级和教师。

五是以成绩为动力,积累经验,解决浮躁问题。

实验开展至今,经过全体教师的努力,也收到了一定效果:

1、实验基本进入轨道。通过有效教学实践,积累了一些开展有效教学的做法,对于如何科学设计教案、如何合理把握时间、如何有效调控小组活动、如何激发学生积极性等积累了一些有效做法。

2、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有效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没有现成可抄,要付诸实践,就必须认真学习理论,就必须在实践中摸索创新,就必须不断探索、不断交流,在学习、探索、交流中教师的专业水平得到 提升。

3、学生主动学习成为现实。实施有效教学,课堂上教学的单位由学生个体变成了多名学生组成的学习小组,响亮的组训、小组呼号激励组内全体成员勤学善思、互帮互助、团结协作、共同提高,使学生的主动学习变为现实。课前小组的交流评价促使学生在课前认真阅读文本,完成预习评价单;课堂上大量的时间都是小组内的探讨、交流,使原来开小差的、学习消极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能参与其中,促使了学生全面发展。小组展示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展示本小组合作学习成果的机会,课堂发言更加积极、主动,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有了很大提升,学生参与的深度和广度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也就得到了保证。成绩的取得固然可喜,但是我们将以此为动力,戒骄戒躁,大胆实践、积极探索,继续深入有序的推进教改实验。

三、问题困惑

目前发现和认识到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复习评价落实不够好。我校学生都来自农村,由于家庭条件的限制,特别是留守儿童较多,造成家庭对学生学习评价不能落实,影响了有效教学的效果。学习时间有限带来的学校复习评价也不能全部落实。有效教学实验班级要求学生每天完成各学科的文本预习、三单、复习评价等,而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很难完成,造成学生的复习评价落实不到位。二是小组合作学习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难以整合。由于有效教学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主体,围绕问题、合作学习,而多媒体教学主要是教师围绕课件以讲授为主,如何使两者有效整合,充分应用优质教育资源,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探索解决。

四、愿景设想

今后我校将继续加强有效教学理论学习,让学习贯穿有效教学始终:一是结合学校实际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课改理念,促使教师解放思想,全身心的投入到教改实验中,消除思想上的顾虑;二是继续学习韩教授的有效教学理论,促使教师掌握正确的方法,用理论和方法去指导 自己的实践;三是派人外出学习,到兄弟学校去学习先进的课改经验和有效教学实施策略,推动我校教改实验走向深入。同时将着力点放在课堂上,是否落实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是否发挥小组合作学习功能、是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课后巩固效果是否良好为标准,衡量一节课的优劣,通过经常开展研讨课、汇报课、观摩课等活动加强相互听课、研讨,努力推动课堂教学由讲向导转变,真正做到转变教法,优化学法,提高质量。再就是抓好预习和复习的两头延伸。课前预习文本、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课后复习评价是有效教学的三部曲,没有了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课堂教学就是下无根基,上无结果。要真正使课堂教学“有效”,则必须抓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落实。认识到抓两头的重要性后,本期我们将把学生走入文本、完成导读评价单、完成复习评价单作为检查抓落实的重要内容,一是在学生预习和复习的方法上给予指导,二是加强检查,将定期统查和每周的抽查结合起来,督促预习和复习落到实处。最后就是借鉴先进经验,努力实现教学案一体化。也就是把有效教学中的一案三单加以整合,编写成教学案,教师和学生共使用,教师的备、上、导,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都围绕教学案进行。这样,就实现了课上和课下相结合,学案和教案相结合,教学就有了主轴,学生学的主体地位得到突出,并且大大减轻了教师印制三单、编写一案的工作量,也为学生积累整理了系统化的学习资料,真正实现了教和学的一体化。后面我校将在学习其他学校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努力探索,争取在积累一定经验后研讨实施。

有效教学,高效课堂 篇10

夸美纽斯说,“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多学”。德国教育家狄斯多维认为,一个教师教会了学生知识他不是一个好教师,一个教师教会学生发现知识,他才是好教师。叶圣陶指出:“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威廉〃亚瑟〃伍德认为:平庸的教师讲述,好的教师解释,优秀的教师示范,伟大的教师启发。

高效课堂被定义为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超市是分层出发,基于学情实施分类,即分层目标、分层达标、分层学习、分层作业。

高效课堂必须具备三大特性:主动性、生动性、生成性,是立足于学会、会学、乐学、创学。课堂环节落实为预习、展示、反馈。在学习方式上转化为独学、对学、群学。

高效课堂的灵魂是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主张让学习发生在学生身上。

高效课堂的核心是学习能力。

高效课堂之所以把相信学生作为教师的师德,是基于教育必须体现在学生身上,以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状态、学习情感、课堂幸福指数、学习收获、成长轨迹等作为判断课堂价值的依据。

任何意义的成长都必须基于自主、基于自信、尊重和发挥。相信学生是把学习交付学生的前提,要敢于交付。

高效课堂其实是个大课堂概念,包括课前、课中、课后,一节45分钟的课也可分为小课前、小课中、小课后。我们的教师要在课中用减法,课前、课后用加法,可概括为“抓两头,放中间”,课前编导学案,课后修补导学案。导学案不是习题集,导学案必须能够生成能力,其前提是知识间的必然联系,即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层次梯度化,梯度渐进化。导学案重在“导”,核心是“学”。高效课堂的流程操作分为预习、展示、反馈。高效课堂的放,是放手,不是放弃,可以理解为教师的“垂帘听政”,“垂帘听政”要求教师围绕上课四主来主导,即:学案主导、学习主动、问题主线、活动主轴。

现行的课堂教学是教的课堂,不是学的课堂,教的课堂老师唱独角戏,容易使课堂精力流失,从而导致低效、无效,甚至负效。有效教学是学生学的课堂,以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是学生动起来的课堂。如何判断学生动起来了呢?如果课堂上学生脸通红、眼放光、手要举、嘴要张的话,说明学生动为,大脑活动开来,思维在积极的进行,课堂效果肯定好!如何才能让学生动起来呢?那就是让学生自主,学生自主便会自动自觉。

按照韩立福教授有效教学理论的精神,学生学习是一个过程:课前、课中、课后三段,要先学后导、问题评价。先学是基础,为此,有效教学的课堂分为三类:自主预习课、问题解决课、拓展训练课。需要用的工具是:预习导读单,问题生成单,拓展训练单。

有效教学的前提是预习导读,先学后导,没有预习、或者预习不好就不能上课。那么如何预习呢?需要老师引导,即要开发问题导读案,老师要把预习的内容、方法、目标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反复阅读文本,找出问题,生成问题。如何阅读文本呢?韩立福教授提出:查、划、写、记、练、思六种方法,六种方法使完后,结构化预习结束,自主解决问题,自主解决不了的问题小组解决,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师生共同开发问题生成单,填写问题导读单和问题生成单。结构预习重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使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增强。一般情况下通过结构性预习学生自学和对学、群学能掌握所学知识的70%。

有问题生成,就要解决问题,即转入问题解决课,也叫问题展示课。问题解决是谁解决,是学生自己解决,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在同学们的帮助下解决问题,老师要尽量闭口,关键时刻出手,点拨、归纳、提高。充分认识,教育即解放、教师即开发、学生即创造的实质内涵,解放学生的时间、空间、嘴巴、双手、眼睛,让学生动手做、动眼看、动耳听、动情读、动口议、动笔写、动脑思。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成为学生创造的天堂。

具体环节是根据师生共同生成的问题,组内讨论解决,然后进行小组代表展示,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积极思考,适时质疑、追问,老师适时点评,对难以解决的问题加以引导,对不到位的问题质疑、补充、规范,并用典型的题例巩固。教师要在各组展讲的基础上补充,使知识更条理、更系统、更完善。同时对尚未解决的问题和重点解决的问题师生共同生成拓展训练单。

温故而知新,举一要反三。对已掌握的知识需要复习巩固,对巩固住的知识要转化为能力,需要拔高,以不变应万变,必须拓展、训练。拓展、训练仍要自学、小组群学、师生共探、学生展演,教师要适时引导、修正、点拨,使知识体系更完善,程序更规范,内容更完整,从而能力提升,走向成功。

有效教学的三条铁率

一、铁律之一:“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当学生已经能够自己阅读教材和自己思考的时候,就要先让他们自己去阅读和思考,当然,这时只靠学生自己读书和思考还不能解决全部问题。教师一定要针对学生独立学习中提出的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这就是教学的针对性。值得强调的是,在针对学生独立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也不能包办代替,而要注意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并发挥学生的集体智慧。

二、铁律之二:“先学后教”——以教导学

当学生不具备独立阅读教材和思考问题时候,教师要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教学生学会阅读和学会思考上面,这同样是教学的一条规则、规律。这条规律告诉我们,当学生处于依靠教师的学习阶段时,必须先教后学,但教的着眼点是为了不教,学的着力点在于自主、独立学习,因此,教师要致力于教学生学会学习。

三、铁律之三:“温故知新”——学会了才有兴趣

有效教学与高效课堂构建 篇11

【关键词】有效教学 高效课堂 有效的预设 教学方法

新课程的实施,尽管对课堂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与生机,也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了许多耗时低效的现象。 在国家提倡基础教育要减负的大前提下,提高课堂效率是完成教学目标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因此,如何构建高效课堂,增强教学的有效性,理应成为我们教师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怎样才能打造高效的课堂,有效的组织教学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诠释了我对有效教学与高效课堂的理解:

(一)课前准备充分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

我认为课前准备分为学生准备和教师准备。 “预习”是实现课堂高效的“前奏”,是教师了解学情,把握课堂教学训练的重难点。指导学生预习,预设课堂生成的铺垫,更是进行深层次思维和训练的“保证”。平时我总是挑选出学生能自己搜集到的资料或自己解决的问题让学生独立完成,这既是对学生学习的指导,也能让学生体验到解决问题的快乐。

教师课前准备的就更多了,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等等。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在备课前教师要吃透教材,力求备课准确到位,做好课堂教学预设。因此,教师必须明确编者意图,明确每节课所学的知识点、知识块在整个单元、整册教材、整个学段所处的地位、作用。每节课的重点、难点、关键点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教师课前准备时还要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预设与生成应该是相辅相成,互为作用,通过预设去促进生成,通过生成去完成预设的目标。

(二)学法指导到位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使人终身受益。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也说过:“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教学生去发现真理”。因此,教育的根本目标,是要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达到这一目标,必须充分让学生主动发展,诱发、挖掘其潜能。

1、教法制约学法,并给课堂教学效率带来重要影响。教师选择教学方法要科学、合理,注意体现如下四个原则:启发性原则、生动性原则、自主性原则和因材施教原则。启发性原则是指方法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生动性原则是指方法要富有艺术性,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自主性原则是指方法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方法要处理好全体和个别的关系。

2、课堂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不同的内容、不同的课型,教法不同。目前,一节课中只采用一种教法的极少,同时单一地运用某一教法,也不利于学生智能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要将各种教法进行最佳组合,做到灵活多样、富有情趣,具有实效,并能体现时代的特点和教者的风格。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方法科学化,提高教学效率。

(三)师生关系和谐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基础。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和谐的环境里思维才表现得最活跃。课堂上老师幽默的表达,真诚的笑容,信任的眼神,鼓励的话语都会从心灵深处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从而推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营造和谐课堂:

1.把鼓励带进课堂。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离不开学生的积极投入,而学生的积极投入又离不开教师热切的鼓励。因此,对于学生的任何回答,我都细心处理。正确的回答给予积极肯定,不完整的甚至错误的答案,我都因势利导,循循善诱,直至得出正确结论,即使一时答不出来,也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并鼓励学生善思多问。时间久了,学生就有信心上好语文课,爱上语文课,想上语文课。

2.把兴趣带进课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针对教材中一些文本的单一、抽象性,我每隔一段时间就让学生带来自己最欣赏的文章,最感兴趣的故事和大家共享。并经常这样提问:“你对哪一段更感兴趣?”,“你最喜欢哪一句?”随着回答的深入,文章的内涵,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自然明朗清晰,而学生们自己最感兴趣的文章更是在赏读中得到了更好的诠释。这样的设计让学生感到了被尊重,被赏识,和谐课堂的构建就在这样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营造出来。

(四)课后练习科学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途径。

新修订的小学语文教材的“课后练习”是编者遵循新修訂大纲的精神,根据课文特点,教学目的和训练重点统筹安排、精心设计的,教师必须认真钻研“课后练习”题,了解编者意图,紧密结合“课后练习”的题备课,充分发挥“课后练习”题在教学中的作用。

1、利用课后练习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培养自学能力。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于达到不复需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他明确地告诉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语文教师可充分利用课后练习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自主学习课文。

2、科学利用课后练习题,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如何设计一节课学习效果的检测题目,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课后探究练习题,它提供了思路和方法,有阅读、仿写、摘抄、背诵等,既是教学目标的载体,又与教学方法暗合,可以说课后探究练习题是一节课的主线,理所当然该在收课时好好检测。如《七律·长征》第一题:“这首诗展现了红军在长征途中征服困难的一幅幅威武雄壮的画图。请你各用一句话把每幅图的主要意思概括出来,并选择最喜欢的一副说说感受”。可以采用练习法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从学生的解答中了解诗意是否理解,从说感受中知晓学生对每幅画面的内容和情感的把握。第四题:“背诵并用规范的正楷钢笔字抄写这首诗,特别注意以下字的读音和写法”。有背诵检测,有书写练习,有字音字形的强调,一举多得。

(五)优化课堂常规是构建高效课堂的保障。

优化课堂常规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指出:“习惯就是教育力量的基础,是教育活动的杠杆,对教育者来说,习惯是本质现象之一,只有习惯才能使教育者把某些原则灌输到受教育者的性格、精神系统以及他们的天性中。”我国现代教育家叶圣陶也曾说过:“教育就是养成习惯。”由此可见,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应包括:探索习惯、倾听习惯、阅读习惯、作业书写习惯、写作习惯、合作学习习惯、归纳小结习惯……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让学生受益终身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是一项长期的、细致的工作,只要坚持不懈,循循善诱,必将水到渠成。

总之,要提高教学课堂效率,要培养高素质的小学生,就必须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及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使课堂教学成为开放的、双向的、多渠道的、立体的信息传递和交换的过程,教师有效引领,学生有效学习,从而构建高效课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朱永新《我的教育理想》,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

[2]钟启泉等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8。

[3]包南麟等主编《小学青年教师》,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3。

上一篇:《认识水果》教学设计下一篇:慰问留守儿童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