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有效教学(共12篇)
数学课堂有效教学 篇1
在新课程理念主导下的今天, 课堂教学也必然是一个开放性和动态的存在形式, 而有效教学则是推动“新课改”的有力助手, 这就需要教师发挥其专业智慧将这种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学策略。
那么, 如何实施有效教学呢?下面浅谈拙见:
首先, 针对数学学科特点, 应让预习和课堂教学和谐共存, 传统做法让学生预习最常见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回家看看即将学习的内容, 然后尝试做几道题目。这样做的根本缺陷在于使学生的视野局限于现成的结论, 忽视了知识产生的过程, 忽视了在预习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高中学生已经有相当强的探究能力, 我们应该提倡一种探究型的预习。
比如在教学数列时, 我们可以提供给学生有名的“汗若塔”问题:一块黄铜板上装着三根金刚石石柱, 其中一根细柱套着64个大小不等的环型金盘, 大的在下, 小的在上, 这些盘子可每次一个地从一根柱子移到另一根柱子, 但不允许较大盘子放在较小盘子上面, 若把64个金盘从一根柱子移到另一根柱子至少须移动多少次?
分析:用an表示将n个盘子从一根柱子移到另一根柱子至少须移动的次数, 显然a0=0, a1=1, a2=3, 对于n个盘子, 可看成一个整体, 套到柱子C上, 此时需要an-1次, 再把A中底下的大盘移到B柱, 然后再把C中的n-1个盘子移到B柱, 此时需要1+an-1次。所以有an=2an-1+1, 由数列知识可得an=2n-1。
问题2:已知楼梯共12阶, 某学生上楼梯时, 每步上1阶或2阶, 当他走完后有多少种不同走法?
分析:设楼梯有n阶时的上法有an种不同的方法, 易知a1=1, a2=2, 上到第n阶有两种情形:第一步先上一个台阶, 剩n-1个故有an-1种方法;第一步先上两个台阶, 剩n-2个故有an-1种方法;总计有an=an-1+an-2 (n≧3) , 易求a12=233。
这两个问题让学生去自由探讨, 寻找解决方法的联系。这样可以让学生更深入感受到引用递推方法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是: (1) 求初始值; (2) 建立递推关系; (3) 利用递推关系求解。
其次;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更要注意认识问题深层结构, 变式拓展将教学的触角伸到知识、技能、技巧和思想的广阔空间, 在教学的过程中, 注意利用数学题目本身的内部的魅力吸引学生,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到成功和发现的喜悦, 学生们一旦豁然开朗则信心倍增, 兴趣很浓。例如:求曲线y=x3+3x在点p (-2, -14) 处的切线方程。 (高中《数学》第三册 (选修Ⅱ) , P.114) 对于本题作适当分层次延伸变化如下:
1.已知曲线C:y=x3-x+2, 求经过点P: (1, 2) 的曲线C的切线方程。 (让学生认识到p是否是切点的区别)
2.已知曲线C:y=x3-x+2, 试问:分别过点 (1) (0, -54) , (2) (2, 0) , (3) (1116, 2) 的曲线C的切线有几条?如果是一条, 写出切线的方向向量;如果是两条, 求两条切线之间的夹角;如果是三条, 写出切线方程。 (这可以让学生总结这类问题解题步骤和规律,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若方程x3-3x-m=0有一个二重根, 求方程的解集。 (体现数学思想糅合)
4.P为曲线C:y=x3的一动点, 若曲线在该点处的切线与曲线有另一交点Q, 求P、Q的中点的轨迹方程。 (体现知识交汇性)
这几个变式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 可以让学生强烈感受到数学美妙, 以及课本习题的示范性和探究性, 极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最后, 有效教学还必须从认知角度结合情感因素进行有效评价。我们应动态地看待学生, 不能以过去的成见和原有的表现来看待学生的发展, 教学应体现动态的过程, 不能简单地把学生分成好生差生, 这才是真正的“以学生为本”。
“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发展进程, 及时了解学生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从而进行有效指导, 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科学的探究精神, 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价值观的形成, 实现知识、技能、价值观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复.设计合理的数学教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3]张璐.再议有效教学[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3
数学课堂有效教学 篇2
——记一次有意义的听课活动
李马艳
12月18日,我参加了“杭州市崇文实验学校第十届开放周活动数学专场”。一堂堂生动有趣的数学课堂展示,让我对数学课堂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思考。下面就两堂典型的课例,谈谈我个人的感受与想法。
一.王淑馨教师执教的《平均数》
1、创设或者是重现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让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联。
陶行知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也就是说教师必须把数学和生活联系起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创造生活化的教学氛围,联系现实生活来讲数学知识,把数学问题变得生活化,把乏味的数学变的生动有趣,容易理解,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数学。
新课开始,王老师通过谈话引出学生非常熟悉的运动会场景,让两个小组在课堂上重现了10秒种的跳绳比赛,并当场把比赛的数据输入了电脑中,让学生对这两个小组的比赛成绩进行比较——你觉得哪一组的比赛成绩更好呢?你是怎么比的?(①求平均数;②算总分;③求出相差的个数。)这样很自然引出了平均数的学习。由于平均数还不是唯一的求法,紧接着王老师又抛出另外一个情境:王老师的四(3)班同学也参加了投篮比赛,请看,(课件出示)王老师一直在想,是男生投得准一些,还是女生投得准一些?你觉得应该怎么来比?在这样一个情景下,学生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①不能用算总分的方法,因为人数不一样,男生4人,女生5人。②求相差个数的方法也不能用,因为男生比女生少一个。③只能用求平均数的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平均数的应用就产生了。在这两个不同的情景中,学生已经充分感受到了平均数原来就是一组数据的代表数。用它来进行比较,能够得出哪组更优秀,哪组更突出。像王老师这样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建立在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上,既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潜能,又能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之中处处有数学,同时数学也来源于生活。从王老师设计的教学流程来看,她一直利用运动会场景,来贯穿整个数学课堂。一直让学生在熟悉的运动会上学习数学知识,同时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运动会上。由此可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是不可分割的,让数学知识融入生活,在现实
生活中体会数学,并能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联的乐趣!
2、教学中关注学生生活经验的判断,同时也特别注重学生在活动中的体验。在小学生的头脑中已经积累了不少的生活经验,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把数学知识融于实际情景中去,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去初步估一估,从而解决数学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当王老师利用课件出示女生投蓝个数的条形统计图时,并没有马上让学生算出平均数,而是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来估一估,这个平均数大概会是多少?如果用一根线来表示它们的平均水平,应该放在哪里?学生纷纷说出了自己的想法:①不可能是9,因为9是最多的个数。②也不可能是4,因为4是最少的个数。③可能是5—8之间吧。现在请你们拿出草稿本算一算,女生投篮的平均数到底是多少呢?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来判断其平均数的范围,是对学生数感的一种培养,同时也是对学生学习能力一种提升。
在活动中,王老师继续通过运动会场景中的比赛项目(广播体操、实心球、艺术体操、一分钟跳绳四个项目),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做一回运动裁判。在这个环节中,王老师让学生根据要求分工合作,既要求学生在大组内(选择相同项目的)交流自己的想法,又要求学生在小组内(选择不同项目的)说一说自己的收获。这样活动场景的设置,也是跟学生们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能够更好地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生活,在生活中感受数学,进一步积累了学生的生活经验。
3,、作业设计“含金量”高,注重了练习的灵活性。
王老师设计的作业纸上,有基础题、灵活题、提高题三种类型,可以看出王老师是通过精心选题,把这三种层次感较强的题型融合在运动会的比赛项目中,通过让学生担任运动会裁判员,让学生在活动中应用,在应用中思考,在思考中升华。特别是第二个项目——实心球比赛。大部分学生由于定势思维,都是用求平均数的方法来做的。通过王老师的指引,才明白原来有些比赛项目是不需要求平均数的。只需要找出最大的值或最小的值就可以了。如:50米跑、100米跑、坐位体前屈等等。王老师这样一个题型的设计,可以看出她很注重练习的灵活性。
二、施玲玲老师执教的《20以内进位加法的练习课》
1、精心设计过渡语,使课堂清晰自然,像一幅山水画。
课堂上,恰当的衔接语言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以调动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可以使教师和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学任务的某些重要部分,还可以使课堂衔接顺利自然,如一幅山水画,了了几笔却一气呵成,极富生命力。像施老师的语言生动形象、自然亲切,具有极强的童趣,非常符合一年级小朋友的年龄特点。请看:
教学片断一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这节课要和数字宝宝做游戏,请看,他们手拉手变成了好朋友——课件出示3+8=9+4=7+5=8+7=
生(一起回答):11131215.师:你发现这些手拉手的朋友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生:都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
师:这些数字宝宝可调皮了,总喜欢乱跑,请看(课件出示),它们跑哪里出了呢?
生:在下面的一条线上。
师:这些数字宝宝排列有什么规律?
生:按0到10,从小到大排列的。
生:一个一个数的。
师:是的,我们把像这样横着的轴叫横轴。
„„
教学片断二
(当学生已经会看折线图列算式之后,师要学生对黄线段与绿线段进行比较后,得出它们一样长。)
师:看来这两条折线段是一家人,长度都是14,我们就把它们称为14号家庭,好吗?
生:好。
师:那14号家庭还有其他成员吗?
生:6+8=14。
生:7+7=14.生:5+9=14.师:请你们仔细观察算式和图,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
师:是的,像这样图,告诉我们的规律是:和相同。
„„
像施老师这样清晰、自然的课堂,在我的脑海里就像一幅恬静、优美的山水画。
2、注重学生的数学思考,培养学生观察与表达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因此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就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事物的数和形的特点进行察看,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学会从数学思维的角度去观察周围的世界,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使学生学会观察,善于表达,使学生终生受益,以充分发挥数学教学在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作用。
施老师非常重视学生的数学思考,总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如:施老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14号家庭成员的算式和图,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学生纷纷举手说出了自己的想法:①第一个加数是一个一个增加的,第二个加数是一个一个减少的。②它们的和都是一样的。当老师引导学生说出7+7=14这条折线段最特别的时候,让学生思考:它的特别在哪里呢?你能发现吗?有的学生说,反复了。有的学生说,它是由一个7组成的。显然学生看懂了7+7=14的特别之处,但在语言的表达上,学生还欠缺正确、规范的语言。施老师随机引导学生,14在数学里叫做和,那么7在数学里叫做什么?(加数。)那我们可以把7+7=14看成是加数„„〔学生异口同声:相同。〕像这样的折线段,图上还有吗?学生反应很快,一下子就把所有的,非常有序的说出来了(9+9=18,8+8=16„„5+5=10)。很显然,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已经会用正确的语言进行表达了。正因为有了第一次的观察与思考作基础,学生第二次观察折线段图形时,反应比较快,也能用比较准确规范的语言来进行表达——①第一个加数一个一个减少的,第二个加数也是一个一个减少的。②和是两个两个减少的。③和都是双数。④加数相同。在课堂上,施老师始终让学生注意观察算式和图,寻找规律,并对自己所观察到的进行数学语言表达,这对于学生的后续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3、数形结合,从发现美再到创造美。
施老师把20以内的进位加法赋予一种新的形式,通过坐标轴的折线段来对其练习进行巩固。让学生数形结合,进一步来感受数学的意义。从一幅幅折线段图形中发现美,发现一种有规律的美。如:有和相同的折线段,有加数相同的折线段,有第一个加数相同的折线段。等美的规律揭示之后,施老师放手让学生来创造一组自己喜欢的有规律的算式和图像(要求学生在四人小组内完成)。这样一个从发现美到创造美的过程,真实就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培养,更是对学生创造能力的一种指引。
例谈数学课堂有效教学 篇3
开头篇
在课堂教学的引入方面,两位教师采用了不同的引入方式.教师甲引用杜甫的诗《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教师甲问:“是不是不管在什么条件下,我们登上泰山之巅,都能够欣赏到‘一览众山小’的景色呢?”学生回答:“不一定,如果阴云密布就看不到,如果晴空万里就看得到.”教师甲:“在咱们登上泰山山顶之前,咱们无法预知……”
教师乙引用两则寓言故事“守株待兔”和“龟兔赛跑”.教师乙:“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则寓言故事.”播放“守株待兔”的动画片段.教师乙:“……农夫的这种行为成为笑话流传到今天……为什么人们要笑话他的这种行为呢?”学生:“不一定会有兔子撞死.”教师乙:“也就是说可能会发生,也可能不会发生,那么要是发生的可能性大呢,那不是很好嘛!每天都有兔子吃.”学生笑,教师乙:“你为什么笑?”学生:“因为这种事发生的可能性比不发生的可能性要小得多.”教师乙引出初中学过的“随机事件”,紧接着举出一系列发生在学生身边的随机事件.教师乙:“如果说在标准大气压下,100℃的水会沸腾,这是必然事件,若是在常温常压下,水沸腾是不可能事件,事件的属性是受外界条件的影响的,那么下面这一则寓言故事也同样说明了这一点.”播放“龟兔赛跑”寓言故事的图片,教师:“在正常情况下,迅捷的兔子胜过慢吞吞的乌龟,是必然事件.然而……所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会随着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实验篇
教师甲采用教材上掷硬币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收集数据,教师运用Excel表格统计数据,引导学生通过正面向上的频率来探究硬币正面向上的概率.教师乙在讲述了历史上曾有数学家作过抛掷硬币的大量重复试验后,引出获得事件概率的方法,然后设计了实验“硬币完全落在正方形内的概率”,并向学生提出规则与注意点:(1)将纸平铺在课本上,让硬币在20-30cm处自由下落;(2)硬币掉到外边框外面不作数,做20次有效试验;(3)统计硬币完全落在小正方形内(不压线)的频数.
讨论篇
教师甲与教师乙都设置了让学生相互讨论“频率与概率的联系与区别”的环节,在此环节,教师都花费了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小组合作,共同讨论.之后教师再总结出“频率与概率的联系与区别”.
应用篇
教师甲设置了这样的应用环节: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如果出现正面向上记为1,反面向上记为0.抛掷两枚质地均匀的硬币.定义一变量x,若结果为两个正面,则x=2;若结果为一正一反,则x=1;若结果为两个反面,则x=0.现在同时抛掷两枚硬币一次,请猜x为多少? 你会猜哪个值?理由是什么?
教师乙由于时间限制没有体现应用环节.
结尾篇
教师甲的课堂设计中没有课堂总结的环节,在课堂结尾处引用了张景中先生的话:面临这些不确定的事件,我们应如何决策?这就需要研究大量发生的似乎是偶然的事件的一般规律.概率论这门数学就是研究大量偶然事件发生的宏观数量规律的学问.
教师乙设置了课堂总结的教学环节,并且让学生从三方面谈谈本节课的收获.然后教师进行总结.
知识:
方法:通过大量重复试验用频率估计概率;道理:随机性中包含稳定性,不确定性中蕴含规律性.
两课pk——智者见智,各有千秋
1. 课堂伊始要迅速切入主题
两堂课给我非常深刻的印象是,在课堂教学的伊始阶段,两位教师都采用了不同的引入手段(诗句和寓言故事).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要让课堂伊始迅速切入主题,现在流行着一种不太好的现象,有些教师为了吸引学生与听课老师的注意,在课堂伊始煞费苦心地创设新颖的情境,但问题是创设的情境与本节课的主题并无多大的联系,反而冲淡了本节课的主题,也浪费了课堂教学宝贵的时间.上述两位教师在这方面应该是处理的比较好的,尤其是教师乙.教师乙引用的两则寓言故事不仅顺利切入了主题,而且自然地向学生强调了“三种事件”概念中“在一定条件下”这一重要的前提.
2.对学习概率目的的明确
在高中阶段,概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决策,把握随机事件,寻找随机事件中的规律,并运用规律进行决策.教师甲在让学生判断下列事件哪些是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时设置了这样一个判断“奥运冠军杜丽射击四次,四次命中靶心”.在学生回答“随机事件”后,教师马上追问:“‘奥运冠军杜丽射击四次,四次命中靶心’都是随机事件吗?那为什么奥运会要派她去呢?”教师随便指了位女同学:“派这位女同学去有没有可能获得冠军?”学生:“有!”教师:“那为什么奥运会不派这位女同学去呢?”学生:“派杜丽去获得冠军的可能性大.”……而且教师甲在课堂结尾处引用了张景中先生的话让学生更加明白了学习概率知识的目的.学生在学习一类新的数学知识的同时,必须让其明白学习的必要性与目的性.在我们日常的教学中,常常见到这样的现象:教师迅速向学生介绍新的数学知识,将课堂教学的重点放在新知识的应用上,通过很多例题来巩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这种做法是典型的“去两头,烧中段”,出于应试的需要,让学生熟练操作典型例题是无可厚非的,但殊不知学生学会了熟练的数学技能,但并未深刻体会蕴含于其中的数学思想,对数学知识形成的来龙去脉并不知其所以然,这样显然是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求知欲的,这样的数学课堂教学也是有悖于有效课堂教学的宗旨,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
3.“数学实验”与“数学探究”的有效融合
这堂课是高中概率教学的起始课,依据教材设计的意图,本节课可以设计成典型的数学实验课与数学探究课.两位教师都让学生做了投硬币的实验,不同的是,教师甲让学生做了教材上的投硬币实验,而教师乙在讲述了历史上曾有数学家作过抛掷硬币的大量重复试验后,引出获得事件概率的方法,然后设计了实验“硬币完全落在正方形内的概率”,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讨论“频率”与“概率”的联系与区别.能否设计一个好的数学试验来替代掷硬币试验是值得教师去思考和尝试的.笔者认为只要实验便于学生操作,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求知欲,就能很好地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即通过频率的规律性来探求概率.在本次优质课评比中,还有另外一位教师设置了这样的数学实验“摸球游戏”:在一不透明的袋子中有10个大小、质地都相同的两种颜色(黄色和白色)的乒乓球.游戏规则:四个同学一组,每个同学摸5次,每组共摸20次.每次摸球的时候,一个同学拿袋子,一个同学摸球,一个同学记录.每次摸一球,摸完第一球,记录下颜色后放回去,搅拌均匀后继续摸第二球,摸完5次后换下一个同学继续摸,直到四个同学都摸完,记录好数据.然后通过Excel表格统计数据,让学生通过摸到黄球的频率来探究摸到黄球的概率.
4.概率本身就源于应用
概率论是一门应用非常广泛的学科.在数学史上,它的产生是以帕斯卡和费马在1654年的七封通信为标志的.由于这些信件中所解决的问题多是与赌博有关的点数问题,因此人们总是把概率论的产生归功于赌博这项机遇游戏.显然概率论的产生并不像有些数学分支,起源于理论,发展到一定程度才被数学家或物理学家、化学家等科学家认识到其应用价值,概率本身就产生于应用,因此对概率的学习应该体现“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服务生活”.其实从课后教师乙的课件中笔者看到了“学以致用”环节,教师乙设置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所有键盘的空格键总是最大,而且放在最方便使用的位置呢?笔者认为这个问题的设置非常好,但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教师乙并没有讲到这个环节就进行课堂总结,结束了本节课的教学,笔者觉得非常可惜,教师是否可以控制课堂其他环节的时间,留出点时间让学生思考一下这个问题,或者将此问题留作课后探究的作业,让学生课后继续思考,效果可能更好,这样做可以让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体会概率的实际应用价值.
5.对“课堂小结”有无的观点碰撞
对于课堂小结的有无问题,评课专家们也有一番争论.有些专家认为作为一个完整的课堂教学,尤其是公开课、示范课,就应该有完整的环节,“课堂小结”作为其中一个环节是必不可少的,课堂教学要形成一种完整的体系.另一些专家认为只要整堂课完成了既定的教学任务,课堂小结是可有可无的,它的存在只是一种形式而已.这些观点的碰撞就引起了我们的思考,到底我们需不需要“课堂小结”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有以下的一些想法,仅供参考与交流,若是新授课,为了形成某一个数学概念,或者为了确立某个法则、性质,或者为了讲授某种数学方法,在课堂结尾阶段,将新授内容归纳、概括、梳理,实有必要.这往往起到一种画龙点睛的概括性总结,这样做,可以使学生快速、精炼地再现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起到深刻理解、巩固、强化知识的作用.对于一些承接性课程,教师为了埋下伏笔,可以留出一点时间进行悬念性总结,这犹如文学作品中的“悬念”,可引人入胜,激发情趣.特别是前后联系非常密切的教学内容,可考虑设置悬念.这样的课堂总结,不仅对本节课学习内容进行总结,而且为课后的思考和以后的学习作一些必要的铺垫,使学生产生“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学习心理.但是要注意,课堂总结一定要简明扼要,画龙点睛,不要太罗嗦,否则适得其反.有些课型,比如习题课、复习课等本身就是对前阶段学习的一种总结,因此课堂小结省略应该无伤大雅.
结束语
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个长盛不衰的话题,本次优质课评比为我们一线教师搭建了良好的平台,让我们能畅所欲言,当然怎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但不管怎样,只要是能让学生愉快的学习数学,积极的进行数学思维的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是有效的教学.
数学课堂有效教学 篇4
初中数学课程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数学思维。在新课程理念的感召下,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深刻性变革,有效的课堂教学正逐渐成为教育教学的焦点。但由于部分教师未能深刻地领会新课程的新理念,致使目前的数学课堂教学存在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即走形式。在课堂教学中,为了提问而提问,为了活动而活动,为了合作而合作,更多的只是走走形式,忽视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何才能让课堂更有实效?围绕这一问题几年来我进行了实践研究,发现教师有效的教学设计是根本所在。我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如何通过更有效地设计让我们的课堂变得更具魅力,更有效益。
一、设计更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新教材最大的特点和优点之一就是许多知识的引入和问题的提出、解决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展开的。因此,精心设计有效情境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一项重要教学策略。设计情境的方法很多,我觉得以下几种方法便于操作,效果不错。
1. 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最终又服务于生活,选取具有生活气息的现实情境,营造数学探究的氛围,可以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一种亲和力,缩短与数学的心理距离,最终强化教学效果。
案例1:在教《余角和补角》时,我创设了以下情境:要测量两堵墙所成的角AOB的度数,但人不能进入围墙,如何测量?问题一抛出,学生立刻有了强烈的兴趣,他们既感觉到这一问题很熟悉,觉得自己能解决,同时又碰到了困难,陷入了沉思。当他们思考后提出可以把AO延长,先测量旁边那个角,再用去减刚才量出的角度时,再自然地引入补角的定义,很顺畅,学生也兴趣浓厚。
2. 直接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直接提出问题,创设情境,一下子激发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案例2:如在教学《线段、射线和直线》时,我是这样设计的。引入:猜谜语:
(1)有始有终———打一线的名称。(学生可能回答:线段)(2)有始无终———打一线的名称。(学生可能回答:射线)(3)无始无终———打一线的名称。(学生可能回答:直线)其设计意图是激发兴趣,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因为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学习过线段、射线和直线的概念,所以大部分学生都能迅速地猜出谜底,体验成功,而且这三个谜语的谜面能很好地概括这三种图形的特征,有助于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的概念。
3. 动手操作实践创设情境
新课标注重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了解知识的发生过程,提倡让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从实践中获得真知,不但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及识别的过程中体验怎样能展开,怎样不能展开,而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乐趣。但是,动手操作所花时间往往比较多,情境设计得好,固然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但若为了情境而情境,则会适得其反,这样的情境不如不要。下面我举一个失败的例子。
案例3:我在杭师大组织的浙派名师新课程展示活动中听了《圆台的侧面积》这一课后颇有感触:上课铃响后,老师布置同学们用手上的纸自制一个圆台型的茶杯,学生立刻动起手来,三分钟、五分钟、十分钟过去了,还是没人完全做好,老师显得很着急,但也只能等,最后将近二十分钟才有部分同学完成,时间显然不够了,拖堂二十多分钟才下课。回来后我一直在想:“该老师的初衷固然是好的,能让同学们动起手来,在动手的过程之中让同学们明白圆台的底面周长就是扇形的弧长。但就这堂课的效益而言,我觉得是低下的,可以说这样的教学设计是完全失败的。倘若这一制作过程放在课前预习完成,课堂效果或许是另一种结果。”反面的例子告诉我们,动手操作实践创设情境是好方法,但要用得恰当。
总之,要善于引导学生从各自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积累出发,进行积极的、独特的思考,从新鲜有趣的素材和情节中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问题情境的设计要小而具体、新颖而有趣、具有启发性,同时又有适当的难度,与课本内容保持相对一致。教师要善于将所要解决的问题寓于学生实际掌握的知识基础之中,造成心理上的悬念,把问题作为教学过程的出发点,让学生在迫切愿望下学习,从而达到激发学生积极性的目的。这样,以情境为起点的数学学习才能更有效地展开,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二、设计更有效的开放题教学,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数学新课程标准》也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中学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而开放题教学的特点正体现了学生的主动参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所以《纲要》和《标准》都为开放题教学课题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实践证明:设计得好的开放题,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案例1:七年级的学生初学完《整式的加减》后,往往对多项式的次数、系数、项及项的次数及系数混淆不清,老师经常在复习时要反复强调,但还是会有许多错误,后来我干脆布置同学自己写几个二次三项式,要求含有两个字母。这一改变,学生不再觉得枯燥,自己动手写之前,他就必须弄清楚这些基本的知识点,把主动权交给了他们自己,写出符合要求的代数式,答案又是开放的,当然也有写错的,我就把它展示出来,让同学们帮助纠正。这样,他们不但印象深刻了,错误也明显减少,目的达到了。
案例2:学完二次函数时,如果详细地去复述基本知识,要花大量的时间,学生也不喜欢听,于是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某公司推出了一种高效环保型洗涤用品,年初上市后,公司经历了从亏损到盈利的过程。下面的二次函数图像(部分)刻画了该公司年初以来累积利润s(万元)与销售时间t(月)之间的关系(即前t个月的利润总和s与t之间的关系)。根据图像(图)你能获得哪些信息?由于题目的开放,答案的不唯一,刚开始都能说出一二,但越到后面越有挑战性,通过启发,学生就能从图中捕捉到大量的信息,在解释为什么的过程之中,他们就很自然地巩固了相应的知识点,使课堂不再枯燥,而是充满活力,富有成效。
案例3:有一池塘,要测池塘两端AB的距离,可先在平地上取一点可直接到达A和B的点C,连接AC并延长到E,使CE=CA,连接BC并延长到D,使BC=CD,求证DE的长度就是AB的长度。
这是课本上的一个问题,将它做一些改变,就成为一道很好的开放题。如图,要测AB两点的距离,用你所学的几何知识如何测量,写出一种测量方法。
实践证明:开放题要求教师注意讲究“放”的策略,既要大胆地“放一放”,把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有机会去探索全面、正确的结论,又要善于把握全局,调控“放”的力度。凡是学生能提的问题,教师决不代替;学生能思考的问题,教师决不暗示;学生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决不插手,真正做到适时而“放”,提高“放”的整体效率。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使教师实施教学的注意力转移到设计好每一道题、上好每一堂课的重心中去,保证学生在课堂上能够高质量高效率地学习,做到减负增效。
三、设计变式教学,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数学问题变式”,就是将数学中各种知识点有效地组合起来,从最简单的命题入手,不断变换问题的条件和结论,层层推进,不断揭示问题的本质,从不断变化中寻找数学的规律性;通过构建有价值的变式探索研究,展示数学知识发生、发展和应用的过程,有目的、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变”的现象中发现“不变”的本质,从“不变”的本质中探究“变”的规律,使所有知识点融会贯通。变式教学可以使学生对问题解决过程及问题本身的结构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能使学生深刻理解概念、定理、公式的本质特征,也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设计变式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
案例1(以下是我在教《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时的片段教学设计)
例:如图,一段河坝的断面为梯形ABCD, AD坡度按i1=1∶1.5, BC坡度按i2=1∶2,坝顶宽CD=4,坝高4m,根据现有题干你能设计出哪些可求的问题?
运用拓展(变式一):
如图,若大坝坡度不变现要把大坝加宽2m,求加宽部分的横断面积?
运用拓展(变式二):
如图,若大坝坡度不变,将大坝向上加高1m,求加高部分的横断面积?
运用拓展(变式三):
如图,将大坝加宽2m, AD坡度变为i1=1∶2,求加宽部分的横断面积?
坡度问题是一个很有实际意义的问题,如果在教学时只注重对例题的分析和解答,学生往往是听得懂,但自己独立面对时又困难重重。我把原例题改成了一个开放式的问题,起点低,兴趣就浓,他们设置的问题很多,包括求α的度数,求AD、BC、AB和梯形ABCD的面积,这就达到解直角三角形的目的。通过变式教学,学生把堤坝问题搞得清清楚楚,很好地深化了难点,也使得这一节课更有实效。
案例2: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3, AB, AD上各有一点P、Q,△APQ的周长为6,求∠PCQ。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在正方形外以BC和AB的延长线为边作△CBE,使得△CBE≌△CDQ。
(1)△CBE可以看成是由△CDQ怎样运动变化得到的?请你描述这一运动变化;
(2)图中PQ与PE的长度是相等的,请你说明理由;
(3)说明△PCQ≌△PCE;
(4)请用以上的结论,求∠PCQ的度数。
变式:如图,正方形ABCD(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的边AB, AD上各有一点P、Q, PQ=DQ+PB,求∠PCQ。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在正方形外以BC和AB的延长线为边作△CBE,使得△CBE≌△CDQ。
(1)△CBE可以看成是由△CDQ怎样运动变化得到的?请你描述这一运动变化;
(2)图中PQ与PE的长度是相等的,请你说明理由;
(3)请用(1)或(2)中的结论说明△PCQ≌△PCE;
(4)请用以上的结论,求∠PCQ的度数。
教师在课前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多变题,在课堂中利用变题引导学生去探索,甚至让学生自己变题,学生会沉迷于他们的数学世界。这样不仅能巩固知识,挖掘不同知识点的联系,而且能开拓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有事半功倍的作用。当然也要注意把握变的广度和深度,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更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这样才能收到更佳的效果。
四、设计分层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循序渐进地发展
将难点分成若干个容易一点的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解决简单问题的基础上逐步解决比较难的问题,并且让各类学生均有输出信息的机会。通常在讲授知识时提问中等生,利用他们在认识上的不完善,把问题展开,进行知识的研究;在突破重、难点或概括知识时,发挥优生的作用,启发全体学生深刻理解,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知识,这样能够较好地解决教材的统一性和学生个性差异的矛盾,使难点分层得到消化,促进学生循序渐进发展。
如: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2, 0),连接OA,将线段OA绕原点O顺时针旋转120°,得到线段OB,
(1)求点B的坐标;
(2)求经过A、O、B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
(3)在(2)中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C,使△BOC的周长最小?若存在,求出点C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4)如果点P是(2)中的抛物线上的动点,且在x轴的下方,那么△PAB是否有最大面积?若有,求出此时P点的坐标及△PAB的最大面积;若没有,请说明理由(注意:本题中的结果均保留根号)。
分析:这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问题,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尤其第3小题,更是学生的难点所在。对此,我做了以下铺垫:
铺垫1:如图,有一条小河边有A、B两个村庄,
(1)在河岸边找一点P到A、B两村的距离相等;
(2)在河岸边找一点Q到A、B两村的距离之和最短。
铺垫2:如图,A是半圆上一个三等分点,B是弧AN的中点,P是直径MN上一动点,⊙O的半径为1,求AP+BP的最小值。
分析:通过铺垫1唤醒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回忆,铺垫2则是这一知识在不同的问题情境中的运用,如果没有这两题题作阶梯,而是直接解题,学生就会感到迷惘。有些课题需要的旧知识较多,要查漏补缺,为讲新课扫清障碍。有合适的阶梯,学生对解决原问题不再棘手。
后续研究方向:
1. 设计开放性数学问题的策略研究。
2. 设计变式问题的策略研究。
3. 分层教学对学生发展的公平性研究。
4. 设计有效数学作业的方法研究。
综上所述,教学设计的好坏是我们能否进行有效数学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我们一定要读懂教材、读懂学生、读懂课堂,优化我们的教学设计,方能更轻松地驾驭我们的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促进有效教学,促进学生发展。实践证明:教学设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早日摆脱走形式的误区,多在教学设计的重点环节上下工夫钻研,就能促进学生更好地生成,从而让我们的数学课堂魅力无限。
摘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感召下, 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深刻性变革, 有效的课堂教学正逐渐成为教育教学的焦点。但由于部分教师未能深刻地领会新课程的新理念, 致使目前的数学课堂教学存在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即走形式。在课堂教学中, 为了提问而提问, 为了活动而活动, 为了合作而合作, 更多的只是形式主义, 忽视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何才能让课堂更有实效?几年来围绕这一问题作者进行了实践研究, 发现教师有效的教学设计是根本所在。本文结合作者的实践, 谈谈如何通过更有效地设计让课堂变得更具魅力, 更有效益。
关键词:初中教学课堂,有效教学,教学设计
参考文献
[1]章建跃, 朱文芳.中学数学教学心理学[M].北京教育出版社, 2000.
[2]王金霞.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河北人民出版社, 2010.
[3]欧阳芬.有效教学的基本功 (1—7册) .世界图书出版社, 2009.7, (第1版) .
[4]刘萍.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开放题教学[J].广东教育, 1999, (6) .
[5]余华东.创新思维训练教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4.
[6]戴再平.开放题——数学教学的新模式[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初探 篇5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有价值的知识,有实用性的知识,促使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由此可见,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教材内容,认真设计课堂教学过程,选择学生有兴趣的人、事、物、活动来创设教学情境,组织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一、课堂有效教学的必要手段――创设情境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教材内容,以学生有兴趣的事物、故事、游戏、活动,创设生动形象的、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课堂有效教学的灵魂――多彩的学习活动
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活动,是课堂有效教学的核心环节。我在教学“梯形的面积”时,精心设计了以下活动。
1.动态演示,感悟数学的转化思想
上课伊始,让学生复习前面学过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并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是把平行四边形沿着一个顶点所作的高剪下来,平移到另一边,拼成一个长方形;或是任意作平行四边形的一条高,沿着高剪下来,平移到另一边也可以拼成长方形。这是把平行四边形面积转化成长方形面积来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是用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是所拼成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得到的。这是把三角形面积转化成平行四边形面积来计算。通过复习勾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进一步体会数学的转化思想,起到了温故知新的效应。
2.动手操作,推导梯形面积公式
提出问题:梯形的面积能否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面积来计算呢?你又准备把它转化成什么图形的面积来计算呢?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然后一起用课前准备好的梯形纸片进行实验。学生的操作归结为四种:①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一般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②把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③把两个完全一样的等腰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④用两个任意的梯形拼不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学生汇报展示后,教师再用课件演示“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寻求突破点。最后推导出梯形面积公式。
3.讨论交流,加深理解
(1)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
(2)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底和高与梯形上底、下底、高有何关系?
(3)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一个梯形的面积有何关系?
通过课堂上演示、操作、展示、交流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不仅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还学会了新知识,达成了预期目标。
三、课堂有效教学的保证――多样化练习
设计多样化练习是课堂有效教学的原则和保证。
在 “质数和合数”一课时,我制作了这样的一个练习课件:把班上的座位表出示在屏幕上,学生按问题说出座号,被说出座号的学生就站立起来。①座号是最小质数的;②座号是最小合数的;③座号既是合数又是奇数的;④座号是质数的;⑤座号是合数的;⑥座号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的;⑦站立两次的;⑧只站立一次的。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学习,把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
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第一课时时,我设计了“搭火车”的练习题:每组第一个同学说一个分数,后面的每个同学说出和这个分数相等的一个分数,说对的就能搭上火车,说不对的就下一站搭车。这样的练习使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得到了充分的培养。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一定能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基于有效教学 重构数学课堂 篇6
一、真实——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石
真实、有效才是课堂教学最本质的要求。一方面,“真实”是一切新课程实践的基础。要想搞好新课程改革,必须以“真实”为前提。另一方面,“有效”促进学生发展,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唯一标志。而要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又必须以“真实”为基石。
1.真实的课堂教学应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
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就小学生而言就是他们看到的、听到的、发生在他们身边的,或者他们亲身经历的、可以直接触摸的事和物,这些学生耳闻目睹和亲身的经历或多或少都在学生思想上打下了烙印,因此,数学课堂教学首先就是要把学生生活中鲜活的数学事实呈现给学生,使数学生活化。
2.真实的课堂应有真实的自主探索和小组合作
自主探索不是自由探索,小组合作也不是走过场、搞形式。但有些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往往是只要有疑问,无论难易,甚至是一些毫无探究价值的问题都要让学生去探索。在探索过程中,没有具体的要求、提示和指导,探究方式由学生自己挑,喜欢怎样就怎样;一旦发现时间很多,就让学生“充分”探索来拖延时间;一旦发现时间不够,就匆匆走过场,往往是学生还没有进入状态,探索就已终止;进行小组合作时,也是老师一宣布小组讨论,整个教室就沸腾起来。但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有些学习小组的学生抢着各说各的发现,人人都急于表述自己的思想,结果导致谁也不在倾听;有些学习小组中,发表意见者往往只是一些优秀的学生,他们常常会为某个观点争得面红耳赤,而其他学生则端端正正坐着,一言不发,冷眼观战,还有的甚至做起与课堂无关的事。
因此,我们在组织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要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的欲望。探究和合作应是学生一种需要,一种发自内心的欲望,它解决的是“想不想”探究合作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探究合作欲望,使其经常处于一种探究合作的冲动之中。(2) 探究合作要有问题空间。不是什么事情,什么问题都需要探究合作的。问题空间有多大,探究合作的空间就有多大。(3)探究合作的组织要到位。首先小组要进行合理的分工,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应是旁观者、更不要做局外人。教师在职学生合作学习中应该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师必须深入到每个小组,认真倾听大家的发言,适时地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及时了解合作的情况。
3.真实的课堂应多关注学生的真实想法
在课堂上不能只关注自己是怎样教的,更要关注学生在学的过程中是怎样想的。从中去发现学生正确想法和错误想法,及时进行引导,这样才能取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当然,真实的课堂教学包含着缺憾,这是一种真实的缺憾。叶澜教授也曾说过:“只要是真实的,总会有缺憾。”“真实”是一切新课程实践的基础。
二、开放————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阶梯
要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实行开放:时间和空间的开放;活动目标的开放;活动内容的开放;教学组织形式的开放等。可以说,没有开放就没有高效。
1.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目标的开放
《新课标》提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基本理念 ,要求我们的教学要面对每一个有差异的个体,适应每一个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因此教学目标的制定应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由于学生之间的能力是有差异的,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因此,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知识体验和生活积累,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针对这一点,目标的制定应有梯度,不要求人人都达到相同的目标,但要求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尽情投入、力所能及。要做到“保底”,使得能力相对差一些的学生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不封顶”,对于能力水平较高的学生来说也有充分施展才华的开放空间。
2.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组织形式的开放
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活动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的过程。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因此,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必须开放,使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数学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
三、情感————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纽带
现代教学观点认为:课堂教学实质上是一个复杂的师生心理活动系统,是一个人格、情感交流系统。学生的发展应该是多领域的发展,包括知识、情感、人生观。数学课堂教学不单纯是一个认知过程,还是一种情感交流的过程。
教学过程是师生进行认知信息交流的过程,也是彼此情感交流的过程。在师与生、生与生之间创造一种和谐的气氛,使学生感到学习也是一种享受,则参与学习的兴趣也就会更加浓厚。教师温和的语调、亲切的微笑、鼓励的眼神、信任的点头,以及一个爱抚的动作,一句赞美的短语,是构成和谐氛围的因子,是沟通情感的桥梁。它能带给学生欢愉和力量,其作用难以估量。苏霍姆林斯说过:“教育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学生如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无知,甚至是愚蠢的举动或现象时,教师千万不能怒不可遏,大发雷霆,而只能是耐心提示,逐步诱导,帮助他们解围。例如我每天批改作业,都要观察和了解哪些同学没掌握好。因为学生等待的不是简单的打“√”或“×”,他们期望老师能面对面地指出问题,帮助他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双方心理沟通了,订正就会在乐滋滋的气氛中进行,而且效果也会好。持之以恒,就会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总之,我们的课堂教学只有以“真实”为基石、以“开放”为阶梯、以“情感”为纽带,才能“真实”提高课堂教學的有效性。
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浅议 篇7
一、激发数学学习兴趣, 强化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引力
1.增加情感投入, 让学生"爱屋及乌".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 许多情感问题易受感染, 若教师对他们不闻不问, 或经常批评他们, 打击他们, 就会使他们对老师抱有成见, 学生就没有上这位老师的课的好心态, 久而久之, 学习兴趣全无.相反, 如果教师热爱自己的学生, 以爱心去教化他们, 注意缩短师生间的距离, 让学生感到老师是他们的朋友, 学生就会"爱屋及乌", 由对教师的爱进而爱他上的课, 学习的兴趣自然会日渐浓厚.
2.化枯燥为有趣,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数学是比较抽象、枯燥的学科, 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将书本上的知识变为生动有趣的问题.如:有理数的加法一节, 可以用扑克来替代正负数来玩游戏, 红色的为正数, 黑色的为负数, 让两个同学一组来抽扑克, 每人抽两张, 然后把他们相加, 谁得的数大, 则谁胜.这样, 我们就把抽象而枯燥的知识变成了一种游戏, 学生在游戏中就把有理数的加法学会了.
3.利用中学生的好奇心里,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中学生正处在对任何事物都倍感好奇的年龄阶段, 教师可抓住这一心理特征, 大胆创设能让他们好奇的实际问题.如:在讲解乘方的时候, 可让学生讨论"一张足够大的纸, 对折五十次后有多高?"学生讨论后, 教师再告诉他们结果, 这时学生会觉得非常好奇 (因为他们想不到会有教师说的那么高) , 这样学生对学习乘方就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二、培养学习数学的方法, 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和能力.
1.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
预习, 就是在上课前将所要学的内容提前阅读, 达到熟悉内容, 认识自己不懂之处的一种方法.在此过程中, 教师应教会他们"打记号", 如:有效数字这一内容不懂, 就在这一地方打上自己的记号, 以便于在上课时, 认真听教师讲, 从而真正理解这一内容.
2.教会学生听课.
首先, 要求学生听课过程中必须专心, 不要"身在教室心在外".第二, 抓重点, 做笔记.在上课时, 教师都会强调某些问题 (或多次提到的问题) 即为本节重点, 要让学生将这些知识点记下来, 以便于复习巩固.第三, 预习中打记号的知识点, 应认真听, 多提问, 作到听懂、弄通.第四, 积极回答教师上课的提问, 做到先思考后回答.第五, 认真完成课堂练习, 多想多问, 将所学知识当堂巩固, 3.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
(1) 分析与综合.
如解求值题:已知 (a+b-5) 2+ (a-b+7) 2=0, 求 (a2-b2) + (a+b) 2的值, 我们将这个问题分为两个部分, ① (a+b-5) 2+ (a-b+7) 2=0, ② (a2-b2) + (a+b) 2, 经过分析后可发现由①得:a+b=5;a-b=-7由②得: (a2-b2) + (a+b) 2= (a+b) (a-b) + (a+b) 2, 综合①、②运用整体代入法即可求解, 这就是分析与综合的运用.
(2) 归纳与演绎.
如完全平方公式, 就是从一些例题中归纳出来的, 当把它们运用到解决问题中来时, 也就是演绎, 只要学生掌握了这两种方法, 并有效地结合起来, 这样便能从特殊到一般, 再由一般解决特殊, 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3) 类比与联想.
如完全平方公式和平方差公式的类比, 可增强对两种公式的理解, 并可使学生对公式的运用有进一步的帮助.联想, 即在思考某一事物时想到相关问题的思维方法.如在学习积的乘方时可联想到商的乘方, 从而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积与商之间的变化关系.
(4) 抽象与概括.
抽象, 即将事物中存在的某种规律抽象出来的思维方法.概括, 即将所抽象出来的规律概括起来的思维方法.如:七年级上册数学课本中谈到的"探索规律"这一节就是这两种方法的运用.
三、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不再感到学习的枯燥和乏味.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篇8
一、有效教学的概念和特征
1.有效教学的策略是指引学生有效学习的方法和手段。有两个含义, 一个是要引起学生的有效学习, 一个是指方法和手段, 即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 运用的教学工具。
有效教学的基础是探究学生的学习过程, 学生有效学习的过程有如下特征: (1) 学生能够发挥积极性与主动性。很重要的一方面是学生明确目标, 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怎么做。 (2) 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按照学生的具体情况, 让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 (3) 学生能对学习过程进行调整。学生能经常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想一想, 能够进行反思。 (4) 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得到帮助, 因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 学生特别期望能得到教师的帮助。 (5) 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启发与激励。
2.有效教学的特征。有效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 其目标是提高学生的有效学习时间,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数学的角度讲, 我们要促进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提高, 促进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要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 特别是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二、有效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 组织策略
教师应该精心组织课堂教学。组织策略首先要研究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要具有一定的弹性。我们将目标分为两个层次, 基本目标和弹性目标。弹性目标应该抓住本节课的最有难点的一条或两条。我们要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习惯, 把教师对课堂的管理变成师生共同交往的过程。
(二) 备课策略
目前备课、教案的写作方法都需要改变。现在的教案, 基本来源于苏联凯洛夫的课堂教学环节, 主要讲授, 是从老师讲的角度来设计的。新课程标准中, 明确强调数学教学是活动的教学, 是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因此, 备课要考虑怎么组织活动, 要从怎么讲过渡到怎么组织活动。
提倡课前备课与课后备课相结合。反思的基础是课堂的观察, 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反思, 在反思的基础上作记录, 记录的目的是积累资料, 同时思考怎样能更好的教学。这就是一个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过程。
(三) 上课策略
上课策略主要包括教师运用语言的策略, 教师引导学生活动的策略、建构课堂教学环境的策略和运用现代技术的策略。
教师运用语言的策略。主要包括教师怎样讲, 一个是教师怎么问, 即讲授的策略和提问的策略。对于讲授的策略, 我们提出讲授要“精、准、活、趣”。要通过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活动, 同时老师要了解学生的想法, 了解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有什么创意和困难。在这个基础上, 教师有的放矢。这样才能做到“精、准”, 这才是有效的教学。这实际上是课堂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由“教师讲学生练”的模式转变为“教师引导学生探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 而且发展了思维。提问的策略, 我们认为提问是课堂的骨架。那么是小步提问还是大步提问好呢?有一个研究发现, 我国的老师比较喜欢小步提问, 美国的老师比较喜欢大步提问。如果只有大步提问没有小步提问也是不行的, 应该把二者有机结合。怎样提问实际上反映了怎样引导的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活动的策略。第一, 组织讨论的策略。讨论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策略。怎么组织讨论, 我们觉得有效的讨论应该包括这样几个要素:有效的组织形式;有趣的研究问题;具体的工作任务。第二, 激发学生思考的策略。这种策略就是指“思考的教学”。主要是指将思考教学溶入其他活动中, 在数学教学中, 进行一些思考训练。这样的训练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将思考训练作为一个课程内容来教;如西师版小数第四册中的探索规律;另外一种是将思考教学溶入其他知识的教学过程之中;如解决问题的教学。第三, 布置作业的策略。我们把作业分为及时作业和长期作业。在“动手做”活动中, 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 而且经历了研究的过程, 学会了探索的方法, 也有利于学生开展合作交流。
建构课堂教学环境的策略。教学环境有三个层次的含义, 第一是思考的环境, 也就是一节课的思考度;第二是情感环境, 学生是否兴奋;第三是人际关系环境。建构教学环境最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让学生对学习感兴趣。另外是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刻意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通过教师的语言, 使学生敢思、善思。
运用现代技术的策略:现代信息教育在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 恰当运用现代技术可促进有效教学。
(四) 评估策略
数学课堂有效教学 篇9
关键词:有效课堂导入,教学效率,悬念,情境,故事
课堂导入是教学的前奏, 是教学中的必需环节.有效的课堂导入, 不仅能够激发起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 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而且能够迅速地将学生们分散的注意集中到课堂的学习中来, 让学生们以更快的速度进入到学习的最佳状态, 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标.课堂上的教学时间是十分有限的, 如何将这有限的时间进行充分的利用?有效的教学导课则是实现课堂效益最大化的重要一步.然而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作为教学前奏的课堂导入也是一样, 如何才能够将课堂导入有效化呢?如何通过课堂导入唤起学生们的求知呢?如何提高课堂教学上的质量呢?笔者认为, 要做好课堂导入工作, 需要教师们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 进行精心的设置课堂导入, 以课堂导入为一个吸引点, 将学生们的注意都集中到课堂教学中.接下来, 笔者就自己多年的数学教学经验谈谈如何进行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导入.
一、以悬念导入, 激发好奇心
悬念, 即是指悬而未决的事件, 而这样的事件往往都能够激发起学生们内心中急欲探求真相的情绪.悬念式导入, 不仅能够激发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对学生们思维的启迪也有着很大的好处.高中的数学教学内容与初中的相比较, 更加的抽象与深入, 而这一特征往往成为了学生们畏惧数学的心理因素.如若在课堂教学导入中, 穿插悬念, 激发起学生们的好奇, 营造出兴奋的学习状态, 这样学生们则会忘却了畏惧的心理, 只想急切地知道个究竟.作为教师的我们, 一定要充分利用学生们这样的心理特点, 结合教材内容, 添加悬念的因子, 抓住学生们的眼球, 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 在学习“等比数列前n项和”这一知识时, 笔者就先问学生们:“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什么?”此时, 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知识能够答出是珠穆朗玛峰.然后, 笔者拿出一张很薄的纸张, 告诉学生们说, “这一张纸, 我只要对折25次, 其对折后得到的厚度要比珠穆朗玛峰还高.”一张纸与一座珠穆朗玛峰相差巨大, 而笔者这样的论断, 形成了一个悬念, 引起学生们心里强烈的反差, 进而就激发起了学生们的好奇心理, 在这样的心理作用下, 笔者则更轻松地调动学生们学习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积极性, 通过学习等比数列前n项和, 探知对折25次后的纸张厚度要比珠穆朗玛峰还高的真相.
二、以情景导入, 唤起激情
在课堂教学中, 情景导入, 即是指教师结合教材内容精心选择一定的场景, 将所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寓于情景之中, 让学生们如临其境.而情境的设置, 不仅要与教材内容相联系, 同时还应该贴近学生们的生活, 是学生们所见所闻的, 或者熟悉的事件, 这样才能够容易地唤起学生们学习的激情.如若是学生所不熟悉的, 则难以达到预想的效果, 甚至还可能会引起学生们的反感.因此, 作为数学教师的我们, 要从实际出发, 创设生动的情景, 激发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 在学习独立事件同时发生概率这一知识点时, 笔者就以谚语“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为引子, 设置这样一个情境.诸葛亮与三个臭皮匠比赛, 比赛内容是解决如何运输粮草援救前方战士的问题.诸葛亮能想出主意的概率是0.9, 而这三个臭皮匠独自想出办法的概率都为0.6, 现在诸葛亮独自为一组, 三个臭皮匠相互合作为一组, 那么到底哪一组的胜算更大呢?通过这样的情景, 唤起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 激发学生们想知道结果的急切欲望.此时, 我们则可以借助学生这样的心理, 将学生们引导到这一知识的学习中.这样的方式, 学生们乐于接受, 更快进入到学习的最佳状态.
三、以故事导入, 增添趣味
故事往往是学生们所喜爱的, 故事特有的趣味性, 吸引着学生们的注意力.因此, 在课堂教学导入中, 我们也可以根据教材的教学内容, 寻找与其相关的趣味故事, 以趣味故事作为一个引子, 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 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等差数列的时候, 我们可以引入数学家高斯的故事.高斯是伟大的数学家, 他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工匠家庭, 家境贫寒, 但高斯聪颖过人.在他10岁的时候, 有一次老师出了一道题目, 即1+2+3+…+100=?没想到老师刚说完题目, 小高斯就将答案写出来了, 而且运用了一个十分简单的方法.那么小高斯用的是什么办法呢?我们则可以通过高斯童年的这个故事与小高斯用何办法这个疑问, 引导学生们进入课堂的学习.如此可以看出, 通过趣味故事的导入, 看似枯燥的教学内容, 也能够变得多姿多彩.同时, 通过这样真实的故事, 还能够激发起学生们的斗志, 向伟大的数学家们学习.
数学课堂有效教学 篇10
一、课堂教学内容应体现情感性, 与学习素养培养相结合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 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保持良好的学习情感和状态, 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人生观.在有效教学活动中, 教师应将“教人求真, 学做真人”, 作为教学活动取得实效的首要条件和标准, 将情感素养培养渗透教学活动中,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情感, 促进良好学习价值观的养成.
如在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教学活动中, 教师改变传统单一的新知教学模式, 不就教材讲内容, 而是将情感素养培养融入到新知内容的教学活动中, 设置“我国运载火箭升空”、“远洋巨轮航洋运输”等实际问题情境, 培树学生强烈的自豪感, 使学生带着情感参与教学活动.又如在数列问题课教学活动中, 教师可以运用数学学科生活性, 设置“某工厂去年产值为a, 计划在5年内每年比上一年产值增长10%, 从今年起五年内这个工厂的总产值是多少?”生活问题, 让学生进行现实问题解答活动, 增强对学好数列知识现实意义的认识, 形成良好的学习价值观和人生观等等.
二、案例教学活动应体现能力性, 与学习能力目标相结合
上述问题是教师在三角函数问题课讲解时, 根据该节课教学目标要求和能力培养要求, 所设置的一道典型问题案例.在该问题教学活动中, 教师先让学生开展小组探究活动, 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分析问题解答方法及策略过程中, 得出了用“先解三角方程, 求出∠A的值”、“由sin A+cos A计算它的对偶关系式sin A+cos A的值”两种方法进行解答的思路, 此时, 教师把学生分成两个小组, 分别采用两种不同方法进行解答, 其解题过程略.
此时教师对学生的解题过程进行点评:“本小题主要考查三角恒等变形、三角形面积公式等基本知识, 着重考查运算能力, 是一道三角的基础试题.”此时, 教师话锋一转, 向学生提出:“试比较上述两种不同的解题方法, 你认为哪一种解法比较简单呢?”这样, 自然而然激发学生的思考辨析能力, 在此引导学生进入到发散思维活动中.
上述问题教学活动进程中, 教师将问题教学与能力培养进行有机结合, 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独立探析、辨析思考等活动, 不仅对解题策略和方法进行有效掌握, 同时还实现了良好学习技能的锻炼和培养, 与新课标提出了“以生为本”理念, “能力培养目标”相统一.
三、课堂教学过程应体现延续性, 与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
课堂教学不仅仅停留在“45分钟”之内, 要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进行有效结合, 运用发展和辨析的理念和眼光, 将课外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和延续.课堂教学中强化和重视学生解题技能的培养, 解题策略的传授;课外实践中注重和强调学生学习技能的锻炼和开展, 做到课堂、课外有效融合, 互为补充.
总之, 在高考改革深入推进的今天, 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应转变教学理念, 创新教学方式, 活化教学形式, 实现教学活动的效率“最大化”.
摘要: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进行双边互动的活动形式, 教与学的活动效能提升, 是教学活动的根本目标和要求.教育学认为, 有效教学就是在有限教学时间内获得教学效能“最大化”, 它不仅包含教与学的活动效率“最大化”, 还包含教与学的效能“最大化”.本人作者根据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目标要求, 对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活动方法的运用和实施, 进行了简要论述.
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初探 篇11
关键词:有效数学;数学课堂;探究
近年来,我区使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义务教育标准教材,该套教材注重创设情境、创新发现及联系实际应用,经过教师的教学指导,让学生主动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达到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数学思路和方法的目的,从而了解数学的价值,实现数学学习的目标。经过几年的北师数学教材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有效数学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是一个比较抽象的学科,学习过程容易使学生觉得枯燥和乏味,从而容易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知识转化为生动有趣的问题,如讲故事、游戏、表演、谜语、脑筋急转弯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顺利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探索。
在实际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尽量选择生活中的典型问题,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求知欲得到激发。例如,在第七年级的数学课本六章介绍“平面直角坐标”,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回家做数学作业时尺子落在学校,你的父亲去学校帮你拿,你怎么告诉他你的课桌在教室的哪个位置?有人说我的座位在第几行,有的说我的座位在第几排。这个问题是让学生看看能够根据自己提供的信息让父亲顺利地找到尺子,从而引入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教学内容。
二、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不断被应用于教育,初中数学教学的时候,若能够正确地使用和选择数学媒体,不但可以切实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例如,对于第五章“认识三角形”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在电子屏幕上显示各种三角形物体,让学生在物体中找三角形,进而认识三角形的边和角。这种教学方法既有趣,又实用。利用“多媒体”的直观,快捷,引导学生在短短的一节课时间内较好地掌握“三角形”的基础知识,并学会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这样的方法既提高了教学效率,又提高了学习的趣味性和教学内容的直观性,特别是在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方面比传统教学方法更有优越性。
三、加强学生之间合作学习
在进行数学学习的时候,合作学习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形式和手段,为了学生更好地学好数学而采取的一种教学手段。北师大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中许多章节都有合作学习的要求,在公开课或者是研讨课上,我们也经常能够发现,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本身便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认知过程。比如,在八年级下册“测量旗杆的高度”一课中,要求学生运用相似三角形等知识进行旗杆高度的计算。这个活动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亲手体验的机会,与学生心理方面的需求相符合。在活动过程中,学生需要做好测量、记录、计算和总结等工作,若是整个过程都由单个学生完成,那么操作的难度会比较大,这需要学生合作。利用小组合作,能够确定自主试验项目,选择合适的步骤和方案,使用试验工具进行操作,并进行数据的收集,共同做好这项试验,体会合作的乐趣。
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初中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首先,教师必须重视自身创新意识的提高,建立和睦平等的师生关系,重视学生发散思维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的提高。让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和积极地探索知识,将其创造性发挥出来。首先,教师应该改变以往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是主角,少数几个学生是配角,大多数学生是观众的教学模式。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给学生一定的空间,给学生的个性、人格和爱好足够的尊重,在对待学生的时候宽容、平等、友善,让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成为学习的主人,形成和谐宽松的教育氛围。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将自身的创新和聪明才智更好地发挥出来。例如,在求代数式的值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对例题的特点作分析。
例:已知x2+xy=3,xy+y2=-2。求2x2-xy-3y2的值。
分析:若从已知中分别求出x、y的值,再进行代入,则繁琐易错。如在2x2-xy-3y2中添项构造出x2+xy、xy+y2而后整体代入,则省时、省事、正确率高。
2x2-xy-3y2=2(x2+xy)-3(xy+y2)=2×3-3×(-2)=12。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总结某些题的常规解法,使学生对类似题目有“法”可循,但更应鼓励学生破除思维定势,大胆提出新见解,从而逐步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五、强化数学思维训练
在确保课堂教学安排合理的情况下,将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利用起来,对学生的思维速度进行训练,切实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比如,在课堂上可以进行运算题的安排,也可以进行选择题或者判断题的灵活布置,进行解答题专项训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将解题思路展示给大家,对不同阶梯方法特点进行剖析,选择简单并且创造性较强的思路进行问题的解答,不断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提高初中数学课堂观察能力
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展广泛的课堂观察,这是被极力推崇的。只有通过仔细深入的观察,才能及时发现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一步提高课程观察能力。初中数学教师应提高观察能力,仔细地进行课堂观察是关键点,观察的重点也就是自身的教学过程,把学生当做观察的对象,在观察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参与度进行了解和掌握,并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和调节。
此外,结合实际的初中数学教学的具体情况,重点研究课堂活动的细节,并且要从不同角度出发,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优程度。特别值得说的是,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观察、分析、讨论和研究,不能停留在表面上,而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分析和判断的具体问题,对于课堂活动所反映出来的具体问题要善于发现和研究。
数学课堂如何开展有效教学 篇12
关键词:数学,课堂,有效教学
所谓“有效教学”, 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 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也就是说, 学生有无进步或是否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下面我结合初一年级的教学实际从以下几方面阐述对有效教学的认识及一些做法:
一、有效课堂的条件——精心备课
只有备课精彩, 才有课堂精彩。备课不单单是备教材及备学生, 更不应该是简单的教学环节的设计与写教案, 每节课的备课都应从以下各方面进行设计:1.备教材 (教学内容) ;2.备心境 (心理准备) ;3.备学生 (知识背景) ;4.备导入 (激发兴趣) ;5.备方法 (教学策略) ;6.备设问 (现场反馈) ;7.备层次 (教学过程) ;8.备训练 (巩固应用) ;9.备语言 (感染吸引) ;10.备板书 (逻辑思路) ;11.备课件、教具 (辅助教学) ;12.备小结 (推扶提升) 。
二、有效课堂的生成——课堂的实施
充分地进行预设之后, 接下来就是课堂的实施阶段, 余文森教授认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 最核心一点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样学、会不会学。为此, 我在课堂上采取了以下方法:
(一) 创设有效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创设合适的教学情景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 有助于学生感性认识的形成, 有助于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并促进学生理性认识的发展。例如, 利用进教室找座位的方法创设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情境, 通过猜数游戏、找日历上的规律问题创设方程的问题情境, 从剪刀剪开布片的实际操作创设两直线相交所成角的情境, 通过讲数学家丢番图的生平故事创设数学知识与实际应用问题的情境, 等等, 使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 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每节数学课都有不同的教学目标, 而要达到这个目标, 教师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我在数学课堂经常采用的教学方法有:启发讲授法, 辅导阅读法, 引导探索法, 题组练习法, 指导小结法等,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此外, 我还把辩论、竞赛引进课堂。对一些有不同见解的题目、结论, 鼓励学生进行辩论, 让学生通过辩论, 加深理解, 增强对问题、结论的记忆, 并调动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发挥了他们的积极性。如在学完某单元后, 组织一堂数学知识、方法、技巧的竞赛, 课堂上出现争先恐后上台、你追我赶演算的热烈竞争气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明显提高。
(三) 培养学生主动提问的习惯, 保护创新意识
课堂中应培养学生主动提问的习惯。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相遇应用题时, 当学生理解数量关系后, 我出示了这样的一个练习题:王师傅开着客车从甲城去乙城, 每小时30千米, 同时李师傅开着货车从乙城去甲城, 每小时40千米, 经4小时两车相遇, 甲乙两城相距多少千米?当学生正确解答后我引导学生思考, 假如你是王师傅, 你停在相遇点向前看你还能解决什么问题? (王师傅还要走多少千米才能到达乙城?) 要是王师傅回头看呢? (王师傅离甲城多少千米?) 如果换成李师傅你们还有什么新问题?让学生通过解答自己提出不同的叙述方式的问题, 加深数量关系的理解, 同时提高学习能力。
(四) 重方法, 但更要重视数学问题的产生过程
一节好的数学课, 教师应十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向学生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揭示数学过程, 既是数学学科体系的要求, 也是人类认识规律的要求, 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需要。“从一定意义上讲, 学生利用数学过程来学习方法和训练技能, 较之掌握知识本身更具有重要的意义”。
(五) 围绕教学目标, 科学训练
现在的学生为了准备考试而忙得不可开交, 每天置身于大量的习题中。因为考试成绩的重要性越来越高, 所以学生就反复做着练习总结记忆解题方法。老师们教学生解题“技巧”, 导致初一部分学生虽然会算正确答案, 却搞不清楚自己究竟在做什么。这样, 唯一的成果就是:因初一对于思维能力的要求还不是特别高, 他们的测验成绩也许会很好, 但到了初二, 老师们开始困惑, 初一学的很好, 怎么全忘了。这就是我们大量反复练习, 并没有形成能力的结果。数学课堂, 肯定离不开练习, 数学习题浩如烟海, 如何进行有效的练习呢?我觉得在教学中应深挖例题及习题的内在联系, 引导学生联想、延伸, 把所学的知识归纳成知识体系, 促进知识的融会贯通。以重质不重量的原则, 让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 我每节课设计的练习题一般遵循三个原则:针对性、联系性、思维性。
(六) 因材施教, 实施分层递进教学
虽然坐在一个教室里, 但孩子们的基础及学习能力肯定有所差别, 为了“人人学到有价值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实施分层递进教学, 教学效率可大幅度提高。这里, “分层”是为了确保教学与各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相适应, “递进”则是不断地把最近发展区变为现有发展水平, 从而使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教学活动不断向前推进。
【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推荐阅读:
数学有效课堂教学06-24
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06-21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06-22
数学实施有效课堂教学08-16
数学课堂有效教学应务06-06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06-10
数学课堂中的有效教学07-14
有效创设数学课堂教学情境08-21
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08-14
让学生积极有效参与数学课堂教学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