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的美文刍议论文(精选12篇)
体育教学中的美文刍议论文 篇1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快乐体育思想与体育教学的改革有着紧密的联系, 是时代飞速发展的必然产物, 学生在身心愉快和喜悦的体育教学模式中, 体验不同运动带来的独特乐趣。可以轻松地掌握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 实现全方位高素质发展。
一、“快乐体育”在教学中的内涵及其特点
著名教育学家赞科夫说过:“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 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 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快乐体育”旨在学生可以在运动学习中体验到快乐中的学习, 并且在学习中体验到快乐。“快乐体育”学习中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教育核心, 建立终身体育的思想意识。
1.“快乐体育”的概念。
“快乐体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 使教师乐于教、学生乐于学, 师生在创设的愉快合作的气氛中体验运动的乐趣与克服困难后取得成功的喜悦。前国家男足主教练米卢的“快乐足球”理念, 是中国足球冲出亚洲, 走向了世界。
2.“快乐体育”的特点。
“快乐体育”通过丰富的情感表现体育学习的内在乐趣, 激发出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持久的恒心和毅力, 个性得到充分尊重, 体现出“快乐体育”的独特魅力。 (1) 育体与育心相结合。体育教师的教学指导思想, 应该在育人的基础上, 在进行体育锻炼、强身健体的同时, 以情感教学为出发点, 快乐与学习相结合、勤奋与智慧相结合、体力与智力相结合、育体与育心相结合, 使“快乐体育”永远充满趣味性与新颖性。例如:田径中的长跑项目 (男子3000米、女子800米跑) , 学习中不但将长跑中的技术要领讲清、做了示范动作, 并且要根据这个项目强调每个学生要培养坚韧顽强的意志。 (2) 学生的知识、情感、身体发展三位一体。体育教学场地宽阔和器材齐全, 课堂纪律严明, 学习氛围活泼生动。构成了学生多方位交流的学习环境, 并达成了学生学习体育的知识、情感、身体三位一体的有机化统一。例如:在技巧侧手翻的教学时, 先进行三人一组在保护下的手倒立练习, 让学生先体会人体在改变体位后的不同感受, 教学生如何保持身体平衡等技术要领, 接着在保护下完成劈直分腿、依次推手、慢放腿等慢动作定格, 体会完整的动作要领, 学生在短时间基本上能规范完成侧手翻动作, 教学效果显著。
二、“快乐体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随着新课程标准中提倡“素质教育”以来, “快乐体育”思想在我国体育素质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只有在宽松、愉快的情境中学习, 才会产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趋势。将体育教学设计成多元化、形式多样的快乐型教学方法, 寓教于乐, “快乐体育”教学思想才能渗透到现代体育教学中, 体现出新时代的体育教学模式。
1. 游戏比赛合作式“快乐体育”。
采用游戏活动式体育教学方法, 是将快乐的游戏活动贯穿于体育教材内容中, 以增强学生体质锻炼为目标, 使学生在形式多样的快乐游戏中轻松学到体育知识和技能。例如:开展“火车”赛跑比赛:预备时, 每个队员都把自己的左 (右) 脚伸给前面的人, 左 (右) 手兜住后面队员伸来的脚, 右 (左) 手搭在前人的肩上。排头不伸脚, 排尾不兜脚, 好似一列“火车”状集体前进, 此游戏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2. 音乐舞蹈式“快乐体育”。
在以音乐舞蹈为主的体育教学情境中, 学生在音乐的感染下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 或优美欢快, 或激烈热情, 节奏感强烈的音乐旋律和艺术性、健身性极强的舞蹈使体育活动在充满运动激情的教学气氛中展开, 陶冶了情操, 提高了审美感, 体育学习效果倍增。
3. 多媒体情景式“快乐体育”。
多媒体声、光、电一体化的形象化教学方式, 使体育活动更加直观、生动。特定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模拟体育动作中锻炼身体, 在想象中发展思考培养创造性思维, 在快乐体育教学中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 学生才能真正学到知识和掌握体育技能, 高素质发展。例如:利用录音机、幻灯投影、电脑动画等现代化教学设备, 把一些体育竞赛和一些教师无法做慢动作分解的项目在学生眼中展现, 从而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 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兴趣等非智力因素, 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使学生掌握知识, 促进学生智力的提高。
综上所述, “快乐体育”的教学模式结合学生自身的发展水平和特点, 中学生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思想活跃、可塑性强。“快乐体育”重视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与全方位完善, 追求的是终身体育目标、体验的是快乐的精神享受与身体健康运动,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无任何心理压力, 自觉的主动学习中增强、健全了体质, 学到了体育知识。寓教于乐、寓乐于学, “快乐体育”使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并且在体育教学中真正品尝到了体育的快乐。
参考文献
[1]王世燕, 周登嵩.实施快乐体育培养体育兴趣[J].体育教学, 2004, (03) .
[2]王安盛, 欧英书, 黄蓓.浅析“快乐体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湖北体育科技, 2002, (04) .
[3]王蕾.对高校体育教学中“快乐体育”的研究[J].体育世界 (学术版) , 2011, (03) .
[4]孙瑜春.科学发展观对体育课堂教学的启示[J].科教文汇 (下旬刊) , 2011, (01) .
[5]蔡雪静, 周世军.浅谈快乐体育之内涵[J].少年体育训练, 2006, (02) .
体育教学中的美文刍议论文 篇2
刍议教育教学中的严与爱
严与爱是辨证的统一.因爱而生严,严中显见爱.作为一个严格而又有爱心的.教育工作者,时时要把学生当作自已的子女对待,处处为他们着想,让他们感受到母爱一样的纯真、博大精深的师爱,只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作 者:潘昌国 作者单位:鲁高密市密水街道周阳小学,山东高密,261500 刊 名:中国科技博览 英文刊名: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VIEW 年,卷(期): “”(12) 分类号:G 关键词:教育 教学 严与爱体育教学中的交流活动刍议 篇3
【关键词】体育教学交流活动
1动态与静态转换循环交流
动态是体育课的基本特点,其表现一般是指学生在练习动作或进行各种锻炼活动等展示运动表象时所处的状态。静态,主要是指学生在休息或间歇中观摩、观察其他同学进行锻炼时所处的状态。通常在教师的安排下,学生一时进入动态,一时又转入静态,不断交替地转换循环。当学生处于动态时,既在进行实际的动作体验,又是向他人展示与传递运动表象的信息;当学生处于静态时,既要通过观察有选择地接收他人的运动表象信息,也要通过互相了解,对各自完成动作的情况进行自我的信息反馈。就是说,学生的信息反馈过程是在相互之间的交流中进行的,并通过交流获得更多、更有利于学习与进步的信息。
2教学赛交流与自发赛交流
竞赛交流,是指学生在激烈的竞争、角逐、抗衡中,竞赛双方或多方所进行的同场献技、争夺胜负、相互切磋、促进提高的交流活动形式。教学赛交流,是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及进展情况而安排、组织的有竞赛特点的交流活动。一般来说,这是一种定项、定式、定标的竞赛交流,学生围绕教师预先设计和确定的竞赛项目、方式方法和目标,开展交流活动。这种交流活动,通常具有较强的计划性、针对性和组织性。但倘若要求过多,容易使学生被动地像奴隶一样参与交流,当然不会收到预想的整体性良好效果。教师可根据教材特点并密切结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等特点,采用一些多样的、新颖的、有兴趣的竞赛方法,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自觉地进行竞赛交流,必然会产生优化效应。例如在安排和组织初中学生进行篮球教学比赛时,可采取六人对四人等“不公平”人数的竞赛;比赛中,在不停顿的情况下以教师的哨声为信号,快速交换场地;如果两队实力明显悬殊,也可采取允许弱队在两面场地均可投篮得分的方法等等。
自发赛交流,是学生按心理某种兴趣的需要,而自发组织的、自选项目的竞赛交流活动。这种交流活动,在通常的情况下虽然人数不多,交流气氛却比较热烈,并具有一定的感染力,也相应地对活跃课堂氛围、引发他人参与锻炼活动有着积极的影响。但这种活动常常偏离教学内容,有时还会出现斗殴等不良的现象。所以,教师应在加强课堂常规管理的基础上,需对这种自发的交流活动进行适当的、启发性的引导。例如,一些男生喜欢在课堂中组织足球赛,教师可从中找出几名有组织能力、球技好一点的学生,请他们当小先生,并利用课外时间备课,当统一进行足球教学时由他们来上课,教师在旁指导。这样,容易使学生的自发通过启发步入规范的教学轨道。
3整体交流与分散交流
整体交流,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所进行的集中与集体的交流活动。就是说,体育教学中的整体交流有两种基本形式:第一种是集中交流,这是一种师生之间的传授式与指导式的交流活动。教师为了传授新的体育知识或纠正与解答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将学生集中起来,通过示范、讲解以及提出相应的要求,使学生了解或进一步明确知识的概念与练习方法等,以利于学生在继续学习和练习中能够准确地、尽快地掌握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技术。第二种是集体交流,这是一种按课的结构与项目特点所组织进行的交流活动。例如做准备活动或放松活动,学习与练习广播操、徒手操、拳术、队列队形等等。针对这些具有集体特点的内容,教师需将学生组织成各种相应的队列或队形,进行集体教学与交流活动。
分散交流,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安排下,经分组与自愿组合后所进行的学习交流活动。这种交流活动的特点,基本相同于“动态与静态转换循环交流”,前面已进行了论述,这里不再重述。
整体与分散教学,是教师经常采用的两种教学组织形式。在具体的交流活动中,教师应善于发现问题,尤其是善于发现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并及时地解决问题和进行及时地指导,这对促进学生准确、尽快地掌握所学知识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除上述三种主要的交流形式外,在体育课中还有外在与内在的美感交流、表达与表情的交流、暗示交流、情感交流等等。综上所述,只是作者的管窥监测,仅供大家参考。
4结论与建议
4.1体育课中的交流活动是客观存在的,是多种多样和比较丰富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交流活动的核心及主要过程。
4.2在交流活动中,教师既是主要指导者,又是直接参与者,学生是交流活动的主体。
4.3通过交流活动,教师可以较多地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各方面情况,有利于沟通和加深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系,使教师的教法或指导方法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能够广泛地调动学生学习与参加锻炼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有利于促进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和技术,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教学刍议 篇4
一、教学目标的设计
好的教学目标在一节课中举足轻重, 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过程, 在其中进行目标预测是为了理解和把握教材, 更为有效地控制和驾驭教学现场, 观察和研究教学现场。有效的课堂不再是单纯的记忆性的, 而且是具有思维力的。例如:在《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一课中提出的观点:把握孔子张扬的“义”这种价值取向, 并思考其现代价值。围绕预测目标, 我提示结合在2003年突如其来的“非典”病情和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 全国人民上下一心, 众志成城, 抗击灾情, 而却有人在危难之时乘机发不义之财。在是非面前, 学生一经对比分析, 确立了“义”的思想内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无可非议, 但我们不能唯利是图, 一个人内心有所约制, 就会在行为上减少过失, “以约失之者, 鲜矣”。在思想交流中, 又有学生结合历史学科的新航路的开辟对全球影响进行讨论, 我们所说的“义”不仅仅是人与入之间的道义, 它还包括对法律和经济、社会和自然的尊重, 重利不轻义, 从而共同确立了“义”的全球史观。
这样的分析, 既突出重点, 又能给学生一些有益的思考, 让学生在学习语文表情达意时也接受了一种人生情感教育。很显然, 最后的目标已超越了课文本身, 把学生带入自己的认知领域和情感世界, 这样的目标对学生所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可见, 好的教学目标不再是单一的, 而且是多元思维的体现。
二、教学氛围的创设
我们所熟悉的语文课堂是愉悦的和谐的, 因为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 回归生活的教学令人轻松而又要进行思考。“以学习为焦点, 变关注如何‘传递’教学内容为注重安排学习环境, 有利于学生能探究和掌握学习任务”。我有感的课堂氛围创设更多指的是问题情境的创设, 这种氛围在愉悦、轻松的同时, 不乏积极、活跃, 也不失严谨、有度。从而看出, 语文课堂是丰富的多元的。平常, 我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 并让他们尝试解决、感受体验。
三、情感价值和审美
把语文训练和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情感教育、审美教育等紧紧地结合在一起, 在提高言语修养的同时, 提高人格修养, 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首先, 是语言文字理解和应用方面。例如我在讲解汉字造字方法时, 充分利用象形字的图画功能和指事字的直观符号作形象地描绘, 利用会意字形和义的巧妙联系进行解说, 如从“女”字的篆书和楷书笔画中讲中国女性的地位:从“衣”、“弁”字的篆书讲中国服饰的影响;从“来”字说农业, 从“取”字的本义讲古代战争, 从“社”字讲祭祀礼仪等。我还教学生使用《说文解字》工具书, 这一过程引起学生对汉字的极大兴趣和思考。除此, 我还从姓名入手。如“远方”、“碧云”、“钰”、“琪”、“思远”等文字本身包含着期望、祝福和关爱。关注这些符号, 其实是一种心理暗示, 即以一种欣赏的心态去诠释生命, 对学生来说, 一方面可以了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一方面可以培养自觉审美和增强自信。
其次, 是先秦诸子选读和思考。从孔子、孟子、荀子到老子、庄子、墨子;从“仁义礼智信”到“非攻”;从“人和”到“尊生”等。这些包括思想文化、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 生活、礼仪、风俗、宗教、文学、艺术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这里“充满了对社会发展、社会秩序、人际关系以及个人行为的深刻洞察, 充满了对人心与世道、情与理的细腻深刻的把握, 充满对天人关系的宏大锐敏的思考”。学生在学习中开始了前所未有的寻找和思考, 在学习分析和思考中有了判断和佐证。在写作中多了引用和感悟, 在对待人事中多了理解和包容。这样的结果, 正是语文教学所追求的。
四、写作实践和感悟
刍议音乐教学中的情感培养论文 篇5
情感是音乐的生命,音乐教育也称为情感教育。新课标中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音乐课程目标的首位,显示其教育方式是以情感人,以情育人。对于学生来说,音乐艺术不是主要课程,只是一种内心体验,一种音乐审美带着愉悦情感的体验。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健康而丰富的情感,从而激励学生的审美体验,以情促学,以情育人。
一、师情带动生情,以情感人
音乐教师要想感动学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首先自己要入情、入境。用自己富有热情的教学态度,饱含深情的范唱,具有感染力的语言渲染,去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使学生在教师情绪的感染下,自然地进入音乐情境之中。我在教一首反映环保题材的歌曲《留给我》时,我让同学们通过多媒体看到人们对自然的破坏、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的危害时,播放音乐,让同学们感受到了歌曲作者唤起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迫切心情。我问同学们,如果我们不保护环境,世界会怎么样?生:人们将会饿死、渴死,小羊会因为没有草而死亡……。那我们应怎么办?这时不要让学生回答,播放音乐,学生演唱,很自然的就能把歌曲表达的情感唱出来。在歌曲的结尾,我还设计了领唱、齐唱的演唱形式,然后师生在黑板上作画,把美好的.未来展现出来,红的花、绿的草、白的云……用这种方式又进一步深化情感,升华情感。
二、语言精练,以情促学
音乐教师的语言是调动学生情感,培养情感的又一方式。教师提问要有明确的目的性、问题要先易后难,语言设计要简练,语言要富有感染力。说起提问,那真是一门艺术。质量高的提问,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路,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小蚂蚁》一课时,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我这样问:“今天我们一起到蚂蚁王国走一走,看看小蚂蚁在做什么?”这时我范唱,同时出示小蚂蚁劳动的画面。视听的结合,轻而一举地了解了歌曲内容,学生很快对歌曲产生了兴趣。接着我又问,“去了蚂蚁王国,你们知道它们在干什么了吗?谁来学学小蚂蚁”?学生跟着老师弹的歌曲旋律模仿小蚂蚁劳动的场面。在多次聆听歌曲中学习歌曲,培养音乐情感。这样学生越学越有兴趣,在歌唱中、在表演中,体会到了蚂蚁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优秀品质和情感。
三、注重情感体验,以情育人
音乐的教学不是一种纯艺术的东西,它有着其他基础教育学科所共有的育人功能,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往往在寓教于乐的音乐体验中完成。在学习歌曲《拍手》时,我先提了一个问题,“我们在什么时候、什么场合能听到掌声”?同学们回答,“当看到精彩的表演的时候、当过生日唱生日歌的时候……”。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当某个同学唱的好的时候,我们就会给他掌声;唱的差时我们也给他掌声鼓励他;这时,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同学们一遍一遍地唱着歌曲,一遍一遍体会着拍手的含义。最后同学们总结出来了,掌声能传达赞美、赞扬、高兴、快乐的情感。
刍议初中体育中的篮球教学实践 篇6
【关键词】初中体育 篮球教学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214-01
引言
篮球运动在中学生广大的运动活动当中深受欢迎,不仅能够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愉悦,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多种运用技能,同时满足学生的不同运动需求。篮球教学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极为灵活,教师可以通过安排篮球教学的内容、时常、联系方式等来控制篮球教学的运动量、教学目的等。因此,篮球教学在初中体育的教学当中具有广泛的适用性,能够有效的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智开发。
一、初中体育篮球教学的现状分析
1.投篮
在传统的初中体育篮球教学当中,对篮球教学的内容包括了投篮训练。投篮训练主要是指原地投篮或者移动投篮。该项投篮训练的内容需要初中体育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不同而执行不同的投篮训练过程。但在传统的初中体育篮球训练当中,教师一般在传授了篮球投篮的要领之后就让学生自主参与到训练当中。由于学生个体情况的不同,在投篮训练中的表现也不一样,初中体育教师不能根据初中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投篮训练内容的调节,势必会造成一部分学生学习的困难情况。
2.带球和传球
在一场完整的初中篮球训练当中,还包括带球和传球的训练内容。在传统的带球训练和传球训练当中,初中体育教师在自身演示和讲述完毕动作的特征以后,就将篮球分发给学生进行练习。学生在练习的过程当中不断模仿教师示范的动作来完成带球和传球的训练内容。对学生来说,长时间、高强度的模仿会使得学生的注意力难以关注到教学内容之上,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还会出现丧失自我主动练习的学习效果。
二、初中体育篮球教学的改进思考
1.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初中体育篮球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主投入到初中体育篮球的学习当中。刚刚升入初中的同学在接触到新的知识和内容上,往往不容易很快将注意力集中在上面,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为学生营造有趣的学习氛围和环境,让学生能够积极的进入到学习当中去。
例如在初中体育的篮球投篮教学中,初中体育教师首先可以在教学的前期给学生表演一段精彩的投篮演示,无论是定点投篮还是三步上篮,都能够让学生惊叹连连,进而对这项酷炫的篮球活动产生兴趣。学生调动了对学习篮球的积极性之后自然就能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2.注意使用多种教学方法
在初中体育的篮球教学当中,初中学生处在了一个心理和身体发育的重要阶段。教师在进行初中体育的篮球教学中要注意考虑初中学生本身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在教学中注重教学方法的使用,帮助初中学生更好的完成初中体育篮球课程的训练和学习。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初中体育教师要关注学生自身的学习状况来实施篮球训练的内容。例如某部分学生本身在下半身的运动能力上表现较差,就不应该对其实施较为严苛和运动量过大的运球和传球的训练。对这部分学生实施专门的运动训练或者降低他们本来的运动量。
3.注重合作学习的训练方式
初中体育的篮球教学也要注意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在初中篮球训练当中也可以用过篮球比赛等集体训练的方式来完成学生们对篮球课程的学习。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为学生们腾出足够多的比赛时间,并且给学生们讲述正确的比赛规则和其中的犯规处罚。在开始正常比赛当中,要引导学生们用积极健康的心理参加篮球比赛,不要产生不良心理甚至出现打架斗殴的现象。初中体育教师自身也可以参与到其中,让学生们充分的在合作学习的模式当中更好的完成初中体育篮球课程的学习。
在现代初中体育篮球教学当中,教师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更多的学生愿意自主投入到篮球运动中来。初中体育教师要通过适合的教学方法来让更多的学生都得到正确规范的篮球训练。有效的让学生在诸如篮球投篮项目等的训练当中让自身的运动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激发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竞赛心理,让初中学生都能够自发的进行刻苦的训练,增强初中学生的身体素质。通过篮球活动在初中体育教学当中的实行,让初中学生的身心都受到积极的影响,并且能够在篮球这一集体的活动当中建立彼此之间良好的友谊和感情。
参考文献:
[1]陈永莲. 对初中体育篮球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 新课程(中学),2014,11:24-25.
[2]姜方樑. 对初中体育篮球教学的实践及思考[J]. 科学中国人,2015,23:198.
刍议体育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 篇7
一、在实现师生互动过程中扮演好“大学生”角色
现代课堂, 应当既重视教师的教, 更重视学生的学。 让学生充当“小老师”是我在体育教学中经常采用的方法, 即利用5~10分钟左右的时间, 随机让某位学生到前面来提问, 我则坐在学生中间成为“大学生”, “小老师”也可向“大学生”提问。开始试行的时候, 部分学生还有些拘谨不好意思, 我则用赞许的眼神鼓励他们, 后来喜欢充当“小老师”的学生越来越多, 当然, 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也就愈发浓烈, 由此, 课堂教学显得更加生动活泼。这是因为教师尊重了学生, 让学生在人格上获得了平等感受, 而师在“台”上, 生在“台”下的传统课堂, 师生泾渭分明, 更不要奢谈平等和谐民主氛围的构建了, 这很容易抹杀掉学生的创造欲望。
因此, 学生勇于走上讲台, 教师习惯走下讲台, 通过由教师角色转变为学生角色, 学生角色转变为教师角色, 凸显师生的“双主”地位, 从而促进互动教学、和谐课堂的形成。可见, 教师只有在不断深化课堂改革的探索中, 才能成就自己亮丽的教育生涯, 以让自己的生命价值得到大幅度提升。
二、在实现“单向”转向“多”的过程中扮演好“首席者”角色
增强学生体质, 毋庸置疑的是学校体育的终极目的。不过, 在时下的体育课堂教学中, 由于教学内容多、 可控时间少, 整个体育教学过程受到较为严重的冲击, 导致无法实现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我认为, 教师希望通过一两堂课来实现学生体质的终极目标是困难的, 而在体育教学中需要教师落实的终极目标应该是指教师引导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和熟知练习方法, 这才是最确切的目标。因为倘若目标不明, 会让学生产生误解, 弄不明白体育锻炼是属于在健身, 还是在进行娱乐, 或者仅仅是为了参加比赛。而如果教师预设的目标过多, 想在课堂中面面俱到地完成多项体育项目, 就会造成体育教学在低水平上的重复, 让学生既感受不到运动的魅力, 又享受不到技术的优美。使得教学容易出现“游戏化” 和“活动化”, 从而使教学内容呈现空洞化的弊端, 造成很多时间段内学生仅仅满足于完成任务, 却不能从根本上达到体育教育的宗旨。
曾把课堂上师生交流分为四种的美国教育家林格伦认为: (1) 是单向交流, 教师讲、做, 学生听、跟; (2) 是双向交流, 教师问, 学生答; (3) 是多向交流, 师生之间、 学生之间相互问答; (4) 是综合交流, 由师生共同参与讨论、共同研究。由此可知, 体育课堂教学信息的传递方式需要从“单向”向“多向”转轨:学生—教师, 学生—学生, 学生—社会;课堂—课外活动—家庭—社会, 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多手段的立体化的综合教学模式。
三、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扮演好“创新者”角色
学生通常拥有一颗较强的好奇心, 需要教师从创新人才的培养出发, 好好保护学生的好奇之心。例如, 体育课上, 一般常规采用4列横队集合队形, 时间长了学生就会觉得乏味, 我就从看似平常的集合队形入手, 满足学生兴趣, 用经常变换队形的方法, 消除学生“喜新厌旧”的心理, 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而学生的创新意识也自然会迸发出来。
为此, 我经常引导学生去探索, 在集合队形上能否改革一下?学生的创新思维真的令我难忘, 瞧瞧学生的 “成果”吧:有的要把队伍排成正方形、有的要排成三角形、也有的要排成“回”字形…… 每次课后, 我就根据学生提出的队形来满足其好奇心, 这样, 队形经常有新的花样, 结果, 学生兴致高涨、集合快速、大大改变了其精神面貌。一到上课, 总有学生翘首以待地排好队等待教师的“检阅”。看着自己的想法转化成成果, 学生的兴奋劲儿甭提有多高了。由于学生自己创新的理念得到教师、同学的肯定, 他们对体育课的热爱度也就不断得到了提高。
四、在课程资源整合过程中扮演好“开发者”角色
在落实新课标中, 我努力跳出教材的束缚, 着力整合各种课程资源, 争当一名新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反观体育教学, 我发现最突出的问题是体育教学内容缺乏必要的整合, 没有真正成为一个有机的集合体, 并且教材内容也缺乏一定的前瞻性、发展性, 这就造成体育教学内容容易处在低水平上, 显得陈旧与滞后, 这与学生的内心需要和身心发展有些相悖。
因此, 在当今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时代, 体育教材急需与培养学生能力快速链接, 让体育教学内容彰显时代性, 可使得体育教学与生活体育相互融合, 因为通过参加体育活动, 对体育学科中日新月异的成果、技术、动态的了解, 可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其次, 教材需要充分反映出体育学科的内在含义, 提高体育基础理论和体育基本知识的占比, 这样, 才有利于学生习得相应技能、掌握学科精髓, 提升理论水平。同时, 在多样化的教材基础上, 还需要开设一定的选修课, 作为对必修课的必要补充, 拓展学生知识层面, 构建合理知识结构。
五、在体育全程教学情境过程中扮演好“档案者”角色
1.建立档案阶段
从新生入学开始, 我就对每个学生进行立卡建档。 其内容包括:1基本情况: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班次、 学号、家庭住址;2学科兴趣:基本素质、参加体育锻炼情况登记表;3取得成绩:《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成绩登记表;4预设目标:体育合格登记表。
2.检验测试阶段
学生入学后, 我就着手选取部分规定项目进行测验, 在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后, 就在以后的体育教学和文体活动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练习。例如, 测50米往返跑, 看学生短距离快速启动、转身跑的能力;测800米跑, 看学生耐久跑的能力;测俯卧撑, 看学生的上肢力量和腰背能力;测纵跳摸高, 看学生的腿部力量和弹跳能力;测5米三向折回跑, 看学生协调和急停急起的反应能力等。在学年结束时, 我都要对学生进行逐项对照检测, 看学生的目标达成情况。
3.分析总结阶段
三年初中结束后, 我将每个学生从入校到毕业的体育基本情况反馈给他们, 并认真写出具体分析意见提供给学生参考, 希望学生本人能够了解自己三年来的体育锻炼及提高情况, 旨在使其毕业后能够有针对性地加强体育锻炼, 切实提高素质。
总之, 要上好有创新意义的体育课, 教师必须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尤其要在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上勇于改革, 敢于摆脱原有模式, 还要设法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 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 让学生拥有广阔的思维空间, 引导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 激发学生不断创造的欲望, 不断活动的欲望。我想, 只要教师多尝试、多实践, 体育课堂一定会有一片崭新的天空。
摘要:课程标准与建构主义理论要求教师树立新的体育课堂观、教师观、学生观、教材观, 关注学生的发展需要, 尊重学生的身心健康, 促使教师与学生个体能实现最大可能的自身价值。因而, 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扮演何种角色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体育课堂教学,教师角色扮演
参考文献
[1]钟启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2]葛德利.体育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应注意的问题[J].体育教学, 2010 (6) .
刍议军事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因素 篇8
关键词:军事体育教学,心理因素,方法,意义
一、相关的理论背景
从心理学来看, 人脑对于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也就构成了人的心理状态。人的心理状态的体现则是通过人自身的行为与实践活动来呈现。而军事体育教学作为 一种训练性教学科目, 训练是属于教育学范畴之类, 但与教学本身的意义还是存在一定区别。对于军事体育教学来说, 其目的是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来让学员掌握一种技能或者方法。其意义也就是通过长期的训练与教学来改变学员的行为。反 映到心理学上, 学员在军事体育教学过程中, 大量的动作训练与力量训练可以培养其坚忍不拔的心理素质。在体能训练的同时, 提高学员自身的身体与心理耐受力, 学会控制情绪, 增强意志力, 发挥自身潜能与提高团队合作意义。这些正面的心理影响可以有效地帮助学员摆脱掉紧张、畏难、焦虑等负面心理, 进而促进训练成效, 达到培养出具有良好军事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人才的教学目标。在这个过程中, 军事体育教学通过应用理论讲解、示范指导、模拟训练、表象训练等方法进行教学实践, 整个教学训练过程就是不断锤炼与提高学员心理素质的过程。基于此, 如何通过有效引导与正确强化来帮助学员提高心理素质, 也就成为了军事体育教学中提高教学成效的重要方法。
另一方面, 由于对学员的军事心理训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拓展训练, 更不同于传统认知教育下的本土化体验式教学方法。与一般意义上的拓展训练相比, 军事体育训练具有对象的针对性, 超越了传统意义上利用野外环境设置部分项目, 尽力降低安全风险的层次。它是利用不间断的训练来提高学员的身体素质, 提高学员的力量与技能, 强调对学员心理与行为的干预、纠正与统一, 并通过荣誉感与激励措施来培养与塑造具有良好军事素质的现代化人才。
二、军事体育教学中的心理素质提升 工作的方法与意义
对于军事体育教学, 其教育对象是现役军人, 如新兵、军校学员、高原等特殊地区驻军、特殊作业军人、陆海空军等。教育对象的针对性也就决定了其教学方式的专业性。由于学员特殊的身份, 其对于训练的认知与心理情况也就具有了军人的特点。特别是在应激训练过程中, 更多地体现为紧张、恐惧、焦虑、忧郁、沮丧、愤怒、孤独等负性心理现象。基于此, 要想做好军事体育教学中的学员心理素质提升工作, 就应从体能训练、放松训练、生存训练、认知训练、人格训练等多方面进行结合性教学。
考虑到目前的军事体育教学主要是以理论结合示范, 以场地训练结合野外各种情况下的训练开展。如水上训练、常规训练等方式。为了提高其心理素质训练成效, 在体能化训练的同时, 教员应结合人格训练、激发潜能训练与克服恐惧训练等方面, 从团队到个人, 从管理到生存能力等方面丰富教学方法, 提高学员的整体素质与水平。那也就说明, 作为教员, 不仅应从教育学的理论基础上进行管理学、认知心理学、行为心理学等方面的涉猎与了解, 还应结合运动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等方方面面进行多学科的教学应用与实践。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学员的心理状态与其情绪对于其训练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而心理行为的训练可以有效地减少诸如焦虑、不安、紧张等负面情况。而学员的 情绪与心理达到标准后, 在训练过程中, 其训练动作完成的效率与准确性也将大大提高。而这个过程就能有效地改变学员不合理行为, 将其自我挫败感最小化, 提高其训练成效。落实到实际教学中, 一方面应通过合理的分组来进行训练, 同时还应进行教学目标的科学分配, 把教学进度与学员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不能不给学员压力, 但也不能让这压力打击到学员的训练心情。结合激励措施与荣誉感意识, 让学员在教员严而不苛的教学引导与良好的训练整体氛围中高效完成教学任务, 并学会调整自身状态, 有效达到身心素质的全面提升。
三、结语
综上所述, 军事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因素只要应用得好, 掌握得法, 可以有效提高学员的精神面貌与训练积极性, 塑造良好的训练氛围, 提高个人荣誉感与团队的训练效果。基于此, 只有不断地探讨新的教学手段, 丰富自身的教学方法, 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更进一步地去理解与研究学员实际情况, 根据教学内容进行科学教学, 才能培养出身体素质过硬、思想素质优秀的学员。
参考文献
[1]杨杰、黄文砚、杨飞.军人心理行为训练融入军事体育课程的必要性探讨[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2 (06)
[2]许存、陈雷.心理行为训练对军校学员凝聚力的作用与意义[J].学理论.2012 (18)
刍议讲解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篇9
1. 成竹在胸,有的放矢
所谓成竹在胸和有的放矢,就是要在讲解时做到心中有数、目的明确、有的放矢,而不是随心所欲、信马由缰、信口开河。讲什么,怎样讲,都应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以及学生在技术动作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讲解应言简意赅,详略得当,“丰而不余一言,约而不失一词”,切忌絮絮叨叨、拉杂冗长。上课前,就应根据授课计划、内容,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做好语言的准备工作,用最精炼的语言 (术语) 、最短的时间,把技术动作的概念、要领,直观形象地讲明白,把各种活动办法有层次地交代清楚,使学生一听就懂,便于理解、记忆。要实现体育课精讲精练,就要注意语言纯度。教师可采用口诀的形式提示,使教学语言短精练,明白易懂,从而使教学效果更加显著。
2. 启发诱导,双管齐下
有一位著名教育家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启发和诱导。”教师在讲解时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尤其是内在的动机,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得到精神满足,是维持学生学习内在动机的有效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揭示或提问的方式,来诱导学生,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听、看、想、练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他们独立思考探索的能力,使他们“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的语言应当爽朗、干脆、亲切、宜人、充满活力、铿锵有力。尤其是在一些特殊的教学条件或阶段下,语言应有启发力和诱导性。如,在学习田径项目———跨栏时,学生首先看到栏架,常常第一感觉就会产生一种怕的恐惧心理。此时,教师如果这样开场:“同学们,本课我们将学习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田经体育项目———跨栏,跨栏实际上是在跨‘难’,摆在我们面前的是栏架,但我们认为它是一种困难,需要用勇敢的精神、顽强的意志去征服它,用愉快的心情去接受它,同学们相信自己,没有过不去的关,希望大家增强充分的信心和勇气,大胆、果断地练习,把摆在面前的困难用自己的自信心努力克服掉。”学生就会产生一种轻松的感觉:栏子有什么好怕的,摆在我们面前的只不过是困难而已。这样,就会产生精神振奋并跃跃欲试的心理倾向,从而就会克服恐惧心理,努力进行练习。
3. 注重形象,力求易懂
为了使体育教学获得生龙活虎、朝气蓬勃的气氛,体现体育运动的特点,教师需要运用语言艺术,在讲解时语言表达要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和趣味性,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对将要练习的动作技术产生一种跃跃欲试的心理,并通过练习,达到锻炼的目的。讲解的语言要通俗易懂,符合学生的接受水平;讲解的知识过程应由浅入深,做到循序渐进;讲授的内容要符合科学性和逻辑性,不讲多余的话和与主题无关的话。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只有让学生处于积极兴奋状态,有一个轻松愉快的心境,他们才会积极开动脑筋,认真思考,从而有效地获得知识。例如,我们在途中跑的教学中,除了一般要领的讲解:高抬腿、扒地、摆腿和上体稍前倾姿势外,重点要突出“后蹬”的重要性。可举例说明为什么鹿、豹和袋鼠是动物中跑得最快的?就是因为它们在奔跑过程中具有科学合理的“后蹬”能力。又如在广播体操的教学中,做侧平举、上举和侧上举这些技术动作,为让学生动作一步到位、准确有力,就必须使学生明白,几个动作都是以肩关节为轴,肘关节连一线,两臂就像向指端用力的“两根棒”。这种形象的比喻,能使学生便于理解和记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4. 讲练结合,效果为本
由于体育课堂教学的特点是以练习为主,因此既不能语言过多,又不能只练不讲。在备课时一定要考虑到何时该讲,何时不该讲。如讲授教材的动作要领和注意事项的讲解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在做练习时,特别是在静止用力动作和带有危险性的动作,练习过程不宜讲解,应让学生做完练习再讲解。在学生背对教师,以及在调动队形时,除了适当地作简短的口令指导外,一般也不应讲解。学生练习中教师及时简明的语音提示,尽管有时仅仅省略到一个字,如“快”、“伸”、“摆”、“抬”等,但往往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例如,在急行跳远教学中,教师先做示范动作,让学生有个全部动作的直观感,再向学生讲明“快”、“蹬”、“摆”、“拔”、“挺”等动作流程的重要性。学生助跑至接近起跳板时,通常易犯减速的毛病,此时,教师在一边大声喊叫“快”,可有效地防止减速。在踏板的一刹那,教师猛喊“蹬”,可使学生有效地保持住助跑动作所带来的动能,以更好地转变之垂直速度。在教授一些技术动作比较复杂的练习时,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动作要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特别对重点、难点突出,关键动作理解,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5. 突出重点,精讲多练
体育教学中的讲解,即以语言的形式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环节。教师要通过生动的语言,使学生了解动作的做法和教师的意图,对所学动作产生初步的概念,形成动作表象。体育教学不同于其它学科的教学,它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练”组成的。教学过程中讲解的时间是有限的,因此,讲解技术动作必须重点突出、关键优先。讲解语言要做到精简、准确、易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吃透教材钻研教法,还必须有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样才能在讲解时一语道破,一字突出。
在体育教学中,如要做到精明简练,抓住关键,除了要认真备课,设计教案,吃透教材,掌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外,还必须注意总结技术动作要领,把它编成易懂易记的“口诀”,进行讲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解排球双手垫球时,教师可用“一插、二夹、三提肩”七个字进行讲解,每个动作关键环节三言两语揭示一下,把整个动作讲清楚,让学生建立技术动作概念,在讲解过程中启发学生动脑筋进行思考,通过练习,动作掌握较快。又如,铅球投掷技术教学时,把复杂的技术要领概括成四个字:蹬、转、挺、推,表达整个推铅球技术动作。即用“蹬”是蹬地注意用力的方向和力量;“转”是转体,主要是转膝、转髋;“挺”是挺胸;“推”是把铅球推出,注意出手角度和高度。这样不仅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而且有助于学生很快地掌握复杂技术动作和动作要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6. 结论与思考
教师语言经过“遮面隔纱授学问,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教学方法,已经优化为精炼的教学语言。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巧妙地运用语言进行教学,直接影响到体育课教学质量与效果。掌握讲解语言艺术,是完成体育教学任务的根本途径之一,讲解和示范艺术水平是衡量一位体育教师能力的重要标志。体育教师要想通过讲解这一关,功夫在课外。因此,体育教学语言的灵活运用是非常重要的,它从很多方面影响教学任务、效果、成果、教学组织和教学质量,我们应该重视它。
参考文献
[1]王建超.浅谈体育教学中的语言艺术.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09, 12.
[2]王晓瑛.体育教学语言浅论[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3, 1.
[3]沈放.体育课教学讲解新探[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1, 8.
刍议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朗读教学 篇10
一、忽视朗读教学给英语教学带来的负面影响
(1)导致学生听力技能下降。听力是学生英语能力的重要方面,而听力水平的提高离不开朗读,它们如鱼水关系,相互依存。在平时的教学中,如果教师忽视朗读教学,势必会导致学生语言基础欠缺,基本功不扎实,听力理解困难。此外,由于缺乏朗读,学生头脑中存储的知识也会逐渐变得陈旧和狭隘,他们所掌握的语法、句法、语义、英语中的风土人情、科普文化等知识也会逐渐匮乏,从而导致听力技能的下降。
(2)使学生口语表达水平下降。现在的初中学生,学习英语最大的困难就是缺乏必要的语言环境,学生“开口难、难开口”成为各地比较典型的问题,结果也就造就了许许多多“口语障碍”的中学生,他们纸上英语可能成绩突出,但口语水平却不尽如人意,这完全与素质教育的本意背道而驰,而且让学生逐渐迷失了英语学习的方向,找不到学习英语的认同感,从而逐渐丧失了学习英语的兴趣,消弱了英语学习的动力和能力。
(3)降低学生阅读能力水平。没有朗读,缺乏朗读,中学生必定不能在短时间内逐步建立起英语思维的方式和能力,更不要说是牢固的系统的思维方式了。没有朗读,也不可能更好地培养中学生的英语语感,他们分析和判断英语语段语篇的水平自然不高。因此,阅读能力难以提升,偶尔有所长进可能也是依赖母语的沟通,这完全制约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
(4)制约学生的写作能力。试想,学生不注重朗读,不能广泛涉猎书中营养,懒于朗读经度的英语范文,他们良好的语感不可能形成,遣词造句的本领也无从谈起,那种中文式英语也就不足为奇了。笔者在教学初三学生写作时,居然还有学生写出这样的句子:I am very like play football。究其原因是平时不注重朗读,不善于积累,缺乏必要的语言基础和技能。
二、重视朗读教学,提升英语水平的策略
1. 增强学生朗读兴趣,让学生热爱朗读
不同学段的学生,他们对不同范围的内容感兴趣。教师首先要关注学生的兴趣点,精选他们感兴趣的主题材料,推荐给他们,让他们经过自己的朗读,从中得到收获,然后再在班级里展开阅读成果交流,从而激活他们朗读的热情。此外,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中学生,教师还可采用不同的鼓励和激励方式,如对于初中学段的学生,教师可以树立几个朗读较为准确,并且又较为大胆的学生为“小老师”,让他们领读,既增强他们自身的荣耀感,也为其他同学树立了榜样;而高中学生则可以采用排演活剧,让学生有板有眼的表演来增强他们英语朗读的兴趣等。久而久之,学生必定会由英语朗读带动他们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兴趣,从而提高他们英语学习的成绩,形成良性循环,推动英语教学。
2. 强化朗读训练,提高学生朗读能力
学生英语朗读能力的提高绝不是教师的说教就能换来的,它需要学生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经过长期的训练,潜移默化的训导方可逐渐形成。为此,我们英语教师务必要重视下列诸方面的训练:首先培养学生拼读单词的能力,能够识别音标符号、拼读,能够按英语单词的重读音节和读音规则读词;其次是培养学生朗读整句的能力,英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注意词组的含义,明确要求他们熟练掌握词组的含义;最后训练他们朗读英语语段、篇章的能力,对于那些看了几遍都搞不清意思的英语语段,教师要教给学生将其置于整个篇章中朗读理解,从而借助对整篇文段的把握,达到理解文意的目的。
3. 丰富教学活动,激发朗读热情
学生的朗读兴趣和朗读热情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通过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加以强化,让他们不断体会朗读带来的乐趣,感受朗读带来的快乐。尤其是英语学科,有些学生在长期的学习中形成了惧怕朗读,难以启齿的心理,教师通过一些活动,如朗读比赛、讲英语故事等活动,吸引学生参加,逐渐打开学生的心结,让他们生成英语学习的热情。
刍议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教学效率 篇11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自学能力
一、激发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认知活动的主体是学生。给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想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自学方法的指导和自学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通过学会达到会学。自学能力是一种比较综合的独立学习的能力,它是多方面能力的综合。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可以具体化为两个方面:一是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二是着重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训练。阅读能力是自学能力的基础,教学实验证明,学生没有阅读能力,不能正确理解书中的字、词、句的含义和化学概念,抓不住段落的中心思想,不会使用教科书,也缺乏阅读教科书的兴趣。这种学生,即使在课堂上听懂了,但不能从阅读教科书中去深入理解和巩固,很快又会模糊和忘记。所以教师应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训练,教材与课堂教学相配合,既起到课前预习的作用,又能使自学成果在课堂上及时得到验证,从而增强自学信心和激发自学的乐趣。如物理性质让学生阅读自学,物质的用途可引导学生结合化学性质,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总结得出。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再讨论,共同设计,得出方法、步骤、装置等。在进行有机化学中的甲烷、乙烯、乙炔实验室制法的教学时,可采取上述方法。因学生已学过氯化氢、氯气、氧气、氢气等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已掌握实验室制气体的方法,在此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学生自然能够得出制取以上三种气体的方法、步骤、装置、收集等知识,达到使学生自学的目的。
知识固然重要,但科学的方法比知识更重要,掌握了科学的方法无异于拿到了开启知识的金钥匙。因此,教学中不仅要指导学生自学,还须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训练。教师应指导学生阅读的规律,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让学生从教师的引导、启迪中悟出道理,揭示其内在实质。如设置悬念、反复比较、养成在阅读中思考的学习习惯。教师要给学生拟定阅读提纲,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阅读过程要求学生勾画重、难点,归纳整理,比较分析,抓住概念的关键词,记下原理、规律和疑难点,借助图表整理同类知识,由孤立到联系,把分散在教材中的知识点,串成线,连成面,编成知识纵横网络。如在讲授元素化合物的知识时,告诉学生,每一簇学习一种代表元素的知识,再推及到同簇其它元素,并找出同簇元素结构、性质的异同点,以及联系与区别。同时还应增加课堂讨论与练习时间,将有助于学生动脑动手,可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和创造参与的机会,强化学生的参与行为。化学教学中重视和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仅有利于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我们只有在教学中不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才能使我们的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中接受新知识,新技能,适应社会的需要。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呢?教师应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在构思教学活动时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思想,以少时间、少精力和少物力,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收效的教学就是有效教学。有效教学的效果关键看每位学生的个性进步和发展,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全体学生,让每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成为活动的主人,使教学变成师生自身的需要,教也乐,学也乐,师生都沉浸在快乐的学习和创造之中,体验知识美、学习美、课堂美。
二、培养学生动手和动脑能力
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有些教师为了节省时间多讲习题,减少实验,甚至不做实验,其结果是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动手能力差,不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化学概念的形成和定律的建立,离不开实验事实的探讨和论证。中等教育阶段,化学实验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教学中,在认真做好课本要求的学生必做实验的前提下,大力加强学生选做实验的容量及演示实验,通过实验引入概念,得出规律,检验假设,发展思维,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和能力。教育科学实践证明:化学实验教学在完善学生学科素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训练学生创造思维能力方面,可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只要摆正了自己的位置,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以一个积极、健康的心态去组织教学,与学生共同学习,这样的教学效果一定是最佳的。
三、加强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传统的教学手段是黑板粉笔,幻灯投影片,这些手段简便快捷,随时可以按照课堂情况书写内容,易学易用,经济高效。但有局限性,表现形式呆板、僵硬,不能展现化学中的微观问题,且容量小。而多媒体技术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以电视、录像、实物展示台等现代媒体与计算机结合的多媒体教育手段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个别学习环境,能真正实现因材施教。计算机的模拟功能可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静止的内容动态化,以便于学生获取准确深刻的直观感知,从而形成完整的理性认识,如“电子云”概念很抽象,教师用语言、挂图均不易表达清楚,采用多媒体仿真技术模拟“电子云”,学生可以直观地感觉到电子出现的“几率”大小,从而理解“电子云”的概念。用多媒体展现有机化学中一些分子的立体结构和取代反应、加成反应的历程,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这些难以理解的问题。以及化工生产过程、回避不做的有毒的、危险性较大的实验,均可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现给学生,以弥补其缺乏的感性认识,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讲解化学计算题时,利用计算机的存贮功能进行一题多解、多题一解,加强了学生分析、比较、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传统的教学手段和多媒体技术相结合,可以有效地改革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刍议中学美术教学中的写生教学 篇12
一、写生的重要性
儿童时期,孩子们的想象是非常丰富的,能把观察到的都画下来,甚至画想象中的形象,这是一种天职,也是他们认识世界、发展智力的一种锻炼。到了中学阶段,学生眼高手低,甚至不敢动手表现,大多采用临摹方式提高绘画技能,临摹是提高绘画技能的一种方式,久而久之,学生的主观感受和激情处于被压抑状态, 就是比较好的作品也没有个性区别, 大同小异、千人一面。教学中要重视写生教学,首先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写生, 是绘画的基本功, 是掌握多种技能的最有效训练方式。中国绘画艺术理论一开始不是片面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古人对写生绘画的经验体会,以“外师造化”是对大自然进行认真摹写与研究;而“中得心源”是画家在描写自然时呈现的主观内心感受及文化情感的隐喻,这便是写生的表现。从古到今,无论东西方绘画,大凡优秀艺术家都重视写生,只是作用不同而已。因此,写生在教学中是很重要的。
二、提高学生绘画兴趣
写生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教会学生面对客观存在的物象进行整理、归纳、总结和分析。通过观察自然、归纳自然和表现自然的过程,挖掘内在规律,培养良好视觉阅历和高雅审美能力,刚开始教学生写生可选用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物品,如橡皮、汤勺、易拉罐、水彩笔、乒乓球等,以此为“依托”,让学生照着画出各种长方形、圆形、椭圆形等基本形或两、三种基本形的套接,然后在上面添加画线,由简到繁,便出现许多生动的形象,很有启发性,不仅启发学生想象力,更重要的是为他们指出一条锻炼思维之路。能够自己去想、自己去做,因而引发绘画兴趣。
艺术的可贵之处在于它以自己强烈的个性独树一帜。我们必须首先培养学生的个性语言,使他们有机会自我发展。写生教学中,教者必须时刻观察,看出学生的独特素质和潜在能力,对观察事物的主观理解的表现是识别一个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的关键, 帮助学生发现和引导他们观察事物的主观理解的表现,就是帮助他们发现自己,比如,让学生表现窗外树叶,可让他们理解其造型是松散的、自由的,可以用几何形把它规范起来、组织起来,尽可能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把繁杂的物体简单化、概括化,通过这一训练,对学生概括能力、把握结构起到相当积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增强自信心,对客观理解表现得充满感情,从而提高绘画兴趣。
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美术是视觉艺术,美术教学离不开观察能力培养。在新颁布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无论是造型·表现、设计·应用;还是欣赏·评述、综合·探索。观察能力培养几乎遍及每一学科教学,美术学习写生教学过程中的观察能力培养则尤其重要。写生教学可以培养学生以一种独特的、审美的艺术眼光观察、感受和认识世界,并创造美,使传授的美术基本知识技能、技巧在愉悦轻松的训练气氛中得到巩固。罗丹说:“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只要运用正确的方法,就能导致良好的结果,训练学生写生物体时把物体归纳为几种基本形, 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观察到动手的过程,让学生激发审美主体的参与意识,同时使学生明白物体与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结果学生在综合自己审美经验的基础上,把基本图形变成物体的形。再通过点、线、面的结合变成物体的美丽纹理。为掌握画物体的基本技能打下基础,提高学生认识事物、表现事物的能力,锻炼学生造型能力和观察能力。
四、写生课的教法
首先教师应合理把握尺度,不能使学生陷入迷惘。学生面对写生对象无从下手、不知怎么画时,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发现主体物,如果表现的物体是松散的、零乱的,提示学生可以用基本几何形把它们组织起来—尽可能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去取舍、提炼。刚开始,困难是难免的,可是我们要相信每个人内在的精神力量,使每个学生都有信心、有勇气、有能力表现。然后进行写生训练,先让学生动手摆置静物,创造美的构图、美的组合。在技巧步骤上,注意写生过程的程序性,如构图、结构、运用各种工具材料都要讲到,还要深入刻画,注意局部与整体的关系等。引导学生发现、研究并表现物体,帮助学生和无绘画基础的学生发挥才能,充分表达内心感受,让学生放松对形体的严格控制,鼓励他们对眼前物体大胆感受。待学生进行了最初写生作业后, 可以帮助他们找出自己特有的与众不同的表达个性,经过分析研究,把最初萌芽的个性语言在下次作业中继承下来,并得以发展。
总之,写生教学在中学美术教学中占有重要位置,不仅能提高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 而且是培养学生绘画能力的主要训练方法,有利于教师创新教学活动,拓宽教学视野,使教学活动呈现灵活主动、生机盎然的生命力。
摘要:优秀的艺术家都重视写生,只是作用不同而已。写生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面对客观存在的物象进行整理、归纳、总结和分析。引导学生发现、研究,并能表现物体,帮助学生发挥才能,充分表达内心感受。
【体育教学中的美文刍议论文】推荐阅读:
CAI课件在TBL型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刍议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01-15
体育教学中的讲解论文06-23
初中体育创新教学刍议07-06
体育新课程教学刍议11-09
体育模块教学评价刍议12-16
体育教学中的自主学习论文07-16
小学体育教学目标刍议07-22
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论文01-02
中学体育中的创新教学论文01-11
小学体育游戏教学刍议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