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体育游戏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教育论文

2024-09-17

浅论体育游戏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教育论文(精选10篇)

浅论体育游戏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教育论文 篇1

浅论体育游戏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教育论文

前 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体育教育事业也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体育课程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适应新时期体育教学的需要,不断的推出新的教学方法、教学课程。现行的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提倡以健身、兴趣、娱乐为主的新型体育教育模式逐渐加强,竞技化的体育教育模式则逐渐淡化。体育游戏现在逐渐进入到高校的体育教学中,就是这一趋势发展的结果。本文就从体育游戏的概念、功能、运用、现状等方面入手,探讨体育游戏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1 体育游戏的概念

体育游戏是在游戏发展过程中派生出来的一个分支。它融体力发展、智力发展、身心娱乐为一体,既是游戏的组成部分,又与体育运动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们早期的游戏行为与今日的竞技运动在发展上有密切的联系。绝大部分竞技运动项目多源于民间游戏,在流传的体育游戏的基础上经过了进一步总结综合,重新设计,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发展成为今天这种具有自己内在规律和特点的竞技运动。而今天,随着人们对体育游戏功能的认识不断深化,体育游戏倍广泛运用于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群众性体育活动中,成为体育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见,在体育游戏的本质属性中,既有游戏的特点,又有体育的特征。对其本质属性可以概括为:体育游戏是在体育运动的基础上,综合人体的跑、跳、投基本生活与劳动技能及各项体育基本运动形式,创编出多种形体动作,并根据全民健身的需求,学校素质教育的需要,有针对性地拟定有教育意义的故事情节和竞技性较强的比赛规则而创编的游戏。

2 体育游戏的功能、作用

体育游戏能够培养学生多种能力激发人的智能、体能,间接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生活、运动的技能,有强体、增智、健心的功效,提高身体素质。通过体育游戏,还能增强学生的团队竞争意识和坚强的意志品质,这对树立现代人生观和对吃苦耐劳的素质教育有很大意义。因此体育游戏进入大学生的学习进程有很好的作用。

体育游戏能够改善和提高各种运动技能,如走、跑、跳、跳跃、投掷等日常生活所必需的运动技能。学校中的游戏,可与田径、体操、球类等项目密切配合,促进青少年身心的全面发展,培养多种多样的才艺、智能、技巧、有利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体育游戏能培养学生多种多样的能力,如:正停反做(说前向后、说东向西);变向跑、绕障碍跑、捕猎等游戏,能培养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不同方式的运球,不同形式的垫上翻滚游戏,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定向能力;在平衡木、摇晃板、旋转盘上做动作,可培养学生的平衡能力,使用不同音乐,让学生跟着音乐节律,做不同速度、力度的运动。可培养学生的协调韵律能力(协调性、韵律感、节奏感);不同花样的跳绳;不同手法的投掷;不同高度、难度的攀爬,可培养学生的判断分辨能力,很多游戏欧带有多种能力与技巧的培养。使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通过游戏的方式得以不断提高,这就是游戏的魅力所在。还有一些惊险刺激的游戏,能够培养学生急中生智的应急应变的能力,这类游戏一定要学生本人具备一定的自我保护能力,有较安全的`转换空间才能安排,否则会出现意外事故。

宋代教育家朱熹曾引用程颐的话说:“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可见诱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任何一门教学得以成功的重要条件。体育教学也不例外。为了使学生正确而熟练地掌握各种运动技能和提高身体素质,反复多次地重复某一练习使完全必要的,但是若穿插进行适宜的体育游戏,不仅能使学生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无枯燥乏味之感,而且会收到更佳的教学效果。

3 体育游戏的特点及分类

3.1 运动性 体育游戏之所以不同于智力游戏,是因为体育游戏是通过身体运动的方式进行的,与其他体育活动一样,其本身对人体有一定的锻炼价值。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游戏的编创者与组织者有意识地采用不同的手段与形式,赋予游戏特定的锻炼价值,在体育游戏中一部分游戏的运动负荷量较小,如集中注意力游戏、放松游戏等,但这些游戏仍主要以身体运动的形式出现。

3.2 竞争性 大学生体育游戏与竞技体育在竞争上是有差别的,竞技体育的竞争在统一严格的规则制约下进行,是一种强者的竞争,只有体能好、专项技术水平高的人才可能在竞争中获胜,而体育游戏获胜的因素多种多样,竞争内容可以为体力、

技巧、智力,以及与同伴的协作、集中的力量、应变能力、勇气等。因此,体育游戏可能出现的结果也多种多样。体育游戏独特的竞争性可以使弱者有获胜的可能,并对强者提出新的挑战,凡是参加者都有获胜的希望,使人的潜力得到更大的发挥。

3.3 趣味性 体育游戏是一种参加者自由选择的活动,外来压力相对娇小,因此参加者能轻松、自由、平等地进行活动,使其活跃的心理功能得以发挥,获得自由表现的机会。将注意力集中在活动过程中的乐趣上,可使参与者拥有一种轻松愉快的心境。

3.4 自由选择性 体育游戏活动的目标可以根据大学生自己的愿望提出和设定,参与活动的大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或设计玩什么、怎样玩、用什么器材,还可以制定游戏的规则及进程,从而充分发挥其自主性,以完善个体,实现自我。

3.5 变通性 体育游戏的活动方法、动作路线、主要规则、场地器材等都可以根据参加者的实际情况而变化,这与竞技体育严格的技术规范形成鲜明对比。竞技运动动作规范严格,有明确的规则,且规则既有历史依据又有国际性,对场地器材要求也极其严格。变通性使体育游戏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便于组织开展。

3.6 综合性 体育游戏的综合性特点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①任何体育项目的练习都可以作为体育游戏的素材;②任何体育项目都可以将体育游戏作为教学和训练的手段;③体育游戏既能培养、提高学生的基本活动能力,又能提高其运动技能、技术与战术。可以说,在已知的体育运动项目中体育游戏是综合性最强的一种特殊的运动项目。

3 结语

任何一种新事物的发展都必须经过反复的认知和实践才能不断完善。体育游戏课作为一门新兴的高校体育课程就其本身的特性看,符合大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发展的要求。通过调查统计数据可知,低年级学生对体育游戏课的兴趣和参与意识的比例比高年级学生高,这与低年级学生学习压力相对较小,性格更加活泼有关。女生比男生喜欢体育游戏课,这是由于体育游戏课可以使她们抛开羞涩和胆小,努力表现和展示自己的才能,不但满足了增强体质的需要,也满足了与同学交往的需要,乡村学生通过体育游戏课的学习,可以达到拓宽知识、提高兴趣、增强自信、展示自我的目的。体育游戏课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交往的平台,社会科学论文使学生通过游戏活动互相交往,加深同学间的了解,增进友谊,增长社会交往的知识与经验,对提高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事实证明,体育游戏课能够健身、娱乐、教育等功能有机地结合起来,是高校体育教育的一门特殊而有价值的新型课程。

浅论体育游戏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教育论文 篇2

1 赏识教育的应用方式

1.1 赏识教育的进行是以师生互动为基础进行的

在高职院校体育课的教学活动当中, 教师们要想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1], 就要你明白相互接纳的重要性, 对于体育课程的后进生更是应该进行相互接纳。高职体育教师必须在内心深处接纳后进生, 令其能够更好的进行锻炼, 并掌握相关运动技术和技能, 最终一起分享学生们努力的成果。

1.2 在课堂教学进行思想的转变教育

在新学期第一堂体育课中, 教师们除了要将新学期的任务目标与纪律进行全面介绍之外, 还应该将该校的体育历史对学生们讲述, 并对其叙述一些体育优秀生顺利在社会就业的成功例子, 另外, 也可以告诉学生们一些体育明星的趣事。和该校中通过自己努力成为优秀运动员的先例。令学生们在真正意义上感受到体育独有的魅力。将学生们对体育科目的兴趣在根本上加以激发。进而树立起坚定的信心, 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1.3 教师们要发现学生的优点

作为体育教师来讲, 要发现体育后进生的优点, 对其过人之处及时的进行表扬[2]。只要在相关项目训练中取得成绩, 都要给予赞扬, 在进行实际教学的时候, 应该手眼并用, 同时还要将学生的自尊进行全面考虑, 令学生对教师更加的信任, 主动的去配合老师的教学, 最终达到教学的目的。

1.4 针对学生的实际状况, 选用不同的赏识教学方式

由于种种原因, 学生们都有着不相同的特征。教师们在进行实际教学的时候, 要结合高职院校学生们的相关特征, 并依照其适应与接受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赏识, 令学生们在进行自我进步中得到成功的美好感觉。进而培养出他们锻炼的良好习惯。

丰富的高职体育教学经验告诉我们, 在当高职院校体育科目中, 可以分成有优秀, 良好, 后进三种学生[3]。优良级别的同学, 身体素质, 抗压能力, 耐力方面均凸显出优势, 且对体育科目也有较强的兴趣, 接受能力也比其他两个级别的学生要强, 在上课的时候, 也更加能够在短时间内积极投入到课堂中去。乐于助人, 可以说是体育教师的良好助手。成绩良好的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明显不如优秀学生, 在课堂之中也没有表现出积极性, 因此, 教师在进行实际教学的时候, 必须对这部分学生进行有效赏识。对于后进生, 体育教师们必须努力找出他们的自身优点, 并对其积极的进行赞赏, 并循序渐进的向学生们提出新的要求。通过他们的努力, 最终同样能够达到教学目的。赏识教育在以上三种级别学生的教学中都是非常适合的, 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 教师们要鼓励其多表现自己, 展现出自我优势, 在受到教师们的赞美之后, 他们会朝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对于成绩中游的学生, 教师们在进行实际教学的时候, 必须对其加以肯定, 在根本上加强他们的自信心。对于后进生来讲, 则应该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挖掘出他们自身的潜力[4]。令其得到成功的喜悦。

1.5 掌握好赏识的程度

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的关键在于, 发现学生们的闪光点, 当教师们利用这个方式, 令学生取得进步的时候, 不能忽视他们的缺点。在进行实际教学的时候, 应该讲赏识教育的尺度掌握好, 凡事应该做到实事求是, 不能将其优点过分的夸大, 只有这样才能在真正意义上达到良好的效果。

2 赏识教育在相关体育教学活动中的具体体现

2.1 全面提升高职学生的竞争意识

高职体育教师在对学生们上课的时候, 利用赏识教学法, 可以将学生们在体育课程的竞争意识加以激发。体育是高职教育中的基本学科, 除了有强身健体的功能之外, 还具有一定的竞争性。所以说, 体育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时候, 依照高职体育教学内容中的特点, 定期在体育课堂之中为高职学生们设立一些竞技性强的体育项目, 利用这种方式将学生们的竞争意识培养起。但是我们都知道, 比赛就会有输有赢, 体育项目更是如此, 在进行体育比赛的时候, 胜利的同学会逐渐的喜欢上体育科目, 且在之后的学习生活中, 对自己也会更加有自信。但对于失败者来讲, 则会出现沮丧的状态。对于这种现象, 对学生们利用赏识教育的方式, 就能够在根本上将其作用激发出来。

(1) 高职教师要对在体育竞技中失败的一方给予一定的鼓励, 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加以肯定, 令其能够在短时间内恢复到良好状态[5]。

(2) 高职教师要实时对学生们进行指导工作, 并使用赏识教育的方式, 第高职学生上体育课的时候也应该做到有所区分, 并令学生过能够有更好的姿态来挑战自我, 通过这种方式, 能够在根本上树立起学生们的竞争意识, 相信对其他科目的学习也会有一定的帮助。

2.2 能够培养学生们团结协作的能力

除了增加竞争意识之外, 对学生们进行赏识教育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们的团结协作能力, 不管是什么样的科目, 学生们在学习的时候, 都希望自己受到老师们的赞许。利用这个特征为基础, 学生就会将得到老师好肯定为最终目标, 在此竞争环境中, 教师们可以对学生们给予一定的鼓励, 强化彼此之间的团结合作意识。大家都知道, 单个人的力量是无法与集体相比较的。所以说, 团队在某种意义上来讲, 会发挥出更高的价值, 高职院校学生们也会在团结协作过程中领悟到其中的重要性, 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来讲, 也是具有现实意义存在的。

3 赏识教育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实际成果

3.1 赏识教育可以激发学生自信

和传统的教育方式相比较, 在高职体育教学过程中使用赏识教育, 能够增加学生们的自信心。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因为, 赏识教育多对学生进行积极的鼓励, 利用这种方式将学生们的潜能在根本上加以激发, 并加强学生们的积极性。比如说, 这样的一个例子就能够充分的说明这一点:一位在足球课上表现欠佳的学生, 一天和教师说:“老师, 我喜欢的并不是足球[7], 我对羽毛球运动特别的喜欢, 对于足球向来就非常厌恶, 您在课堂上教授的关于足球的知识我也更加没法理解, 所以我想, 在组织足球比赛的时候, 能不能让我考羽毛球?”这句话一说出来, 便引起了学生们的嘲笑, 但随后这位学生的表现却令教师与学生刮目相看。该教师在事后这位学生进行了深层次了解, 并和该学生进行了一次羽毛球比赛, 之后也做出了较为公允的评价, 并说:“原来你对羽毛球这样的有天赋, 你可以尝试着将这种天赋运用到足球上啊, 我能肯定的告诉你, 通过你的努力能够将足球运动的要领掌握。”听了这句话之后这位学生还有些将信将疑, 在此过程中, 教师们给予学生不断的鼓励, 在经过短短3个月的训练之后, 这位学生再次和教师谈心:“老师, 我非常感谢你的赏识, 和以前相比, 我更加有自信了, 同样是因为你的鼓励, 我的足球水平才能取得这样打的进步, 而且我发现, 我对足球也越来越感兴趣了”。

3.2 赏识教育可以令体育后进生更好达到教学任务

在通常的情况下, 无论是哪个班级上体育课, 在其中一定会存在一些相对弱势的群体, 他们或是身材矮小, 或者是身材肥胖, 这些处于弱势的学生很难在体育考试当中很难达到好的成绩, 这主要由两个方面原因存在:第一, 这一部分学生普遍存在着一些自卑的心理, 所以说就会悲观的认为, 自己天生就不如别人。第二, 体育教师教学本身就有一些问题存在, 因此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就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们的闪光点, 对于不同的学生都要进行适当的鼓励, 只有这样才能在根本上发挥出赏识教学的优势。比如说对于身材矮小的学生, 体育教师们就可以对学生们讲:“你们看篮球运动员内特罗宾逊, 他的身材并不高大, 但是经过比常人多出几倍的努力之后, 同样在篮球领域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我相信, 只要你们肯努力, 对自己有坚定不移的信心, 当熟悉了相关技术之后, 你们也能够在篮球场上大显神威。”通过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 几乎每个学生都能够顺利的完成相关教学要求, 在培养出自身体质之外, 也能够养成连更好的锻炼习惯, 增强了自身身体素质。

4 结语

综上所述, 利用赏识教育的方式, 对高职学生们进行体育教学, 能够在根本上将原有的教学质量加以提升, 同时, 利用该种方式还能够帮助体育科目的后进生树立起自信心, 并通过自身的努力, 不断的超越自我, 令其自身的心理素质与身体素质就会在原有的基础上的到大幅度提升, 另外, 赏识教育方式也能够令学生们更加的尊敬老师。令其在师生的相互配合之下, 顺利的将相关教学工作完成, 保证教学效果提升, 进而达到赏识教育的结果。

摘要:赏识教育主要指的是教师们对学生在进行实际教学的时候, 对于学生的进步要不断的进行赞赏, 这种教学方式是对学生现赞誉, 后鼓励的方式进行的, 多年实践研究发现, 在利用这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实际教学, 能够取得较为明显的效果。在高职体育相关教学活动当中, 这种教学方式应用程度非常普遍, 通过这种方式, 不但能够在根本上将学生们学习体育的主管能动性加以提升, 同时还能够取得较为满意的学习效果。结合实际情况, 该文简单的叙述了赏识教育的应用方式, 并详细探讨了赏识教育在当前高职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以及效果, 希望为广大从事高职体育教学的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赏识教育,体育教学,应用

参考文献

[1]马行风.对高校体育弱势群体的赏识教育方法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04 (4) :73-74, 95.

[2]袁建萍.论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赏识教育”[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11 (S1) :201-206.

[3]吴伟国.赏识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4 (3) :80.

[4]高永红.体育教师如何运用赏识教育[J].科技信息, 2007 (31) :593-594.

[5]潘洁.浅谈赏识教育在高校女生体育课中的运用[J].体育科技, 2003 (4) :83-85.

[6]温伟芳.赏识教育在高等教育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高教探索, 2013 (3) :102-105.

浅论体育游戏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教育论文 篇3

关键词 对标管理 高职院校 教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1-0003-02

质量是学校发展永恒的主题,管理是提高质量的重要途径。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类型,也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担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使命。在高职院校进行对标管理,就是要在业务管理、道德教育、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等方面进行全面对标,充分挖掘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潜力,努力创建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行之有效的业务管理模式,形成教育教学新特色。

一、对标管理的内涵

对标管理也称标杆管理(Benchmarking),产生于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的美国,施乐公司首开对标管理先河,随后,西方企业纷纷学习借鉴,形成“对标管理浪潮”。所谓“对杆管理”,就是通过不断模仿最佳实践、不断创新来达到或超越标杆水平的方法和途径。在国际管理学界,标杆管理、流程再造、战略联盟被称为二十一世纪三大管理工具。据统计,全球500强企业中有近90%的企业应用了对标管理,如施乐、柯达、福特、IBM等行业领袖。上世纪90年代,我国钢铁行业开始试水对标管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从国际国内的实战经验来看,实施对标管理,对于改进工作方法,提升工作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不少企业、机关都将对标管理作为提升工作效能的重要工具。

二、高职院校开展对标管理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成效直接关系到高校学生的质量,关系到学校的长久发展。从管理学的角度说,概括管理活动共性的管理原理和管理方法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对标管理”是企业界经过多年探索和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管理方法,并且这种管理方法经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这种方法具有对管理对象的普遍适用性。因此,对标管理也适用于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

从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管理的内容来看,它的管理活动和企业的一些管理活动一样,也能够分解为若干相互联系的指标,并通过这些指标来衡量一个学校的发展状况、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实行“对标管理”,关键就是各种指标的对照比较,就如同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和企业的综合竞争力能够通过各项具体的经济技术指标来反映一样,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管理活动和综合竞争实力也同样能够表现为具体的各项指标,诸如制度建设、基本办学条件、“生师比”、“双师素质教师”比例、兼职教师授课、教学改革、办学特色情况、校企合作教学、专业教育服务能力等。这些具体的可分解的指标体系为实行“对标管理”提供了可操作性。

三、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中进行对标管理的路径选择

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必须要不断开拓进取、不断与标杆学校进行对照、对比,从中找出差距和不足,进而制定相应的措施和办法,以期迎头赶上,保障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生机与活力。只有选择了正确的途径,才能提高高职院校对标管理的成功率。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可通过以下路径开展标杆管理:

(一)确定对标管理的标杆

制定对标计划,明确对标的目的和重点、工作的方法、时间要求。关键要确定对标的主题——标杆。在高职院校对标管理的初始阶段,可以着眼于内部的对标,如在学校各个学院之间就教育教学工作进行评选,选择出内部教育教学工作的佼佼者作为标杆,开展对标,这种对标方式在高职院校内部使用,由于选择性、参照物较少,容易造成封闭的状态;但比较简单、易行,因此也是最实用的对标方式。在内部对标之后,可以考虑着眼于高职院校之间的对标,这种对标方式跳出了高职院校内部,寻求本地、本省或更广阔范围内的学校之间的对标。虽然实施起来相比内部对标要复杂一些,但其选择性和参照性广泛得多,更有益于教育教学工作的提升。

(二)收集、分析调查资料,确立对标管理指标

可以先列出高职院校内部先进的院系、国内外高职院校同行领先学校作为候选名单,就这些院系、学校进行初步调查,筛选出3至5家作为潜在标杆。进一步收集上述院系、学校的相关信息,包括“双师素质教师”比例、兼职教师授课、教学改革、办学特色情况、校企合作教学等指标,可能的话,与这些部门、学校进行信息交换(实地调查提纲和调查问卷等)或对标合作,根据收集的数据和信息并进一步分析、确认标杆及对标管理指标。

(三)比较指标,分析业绩差距并采取改进行动

高职院校通过组织学习标杆,分析标杆能达到优秀水平的原因,对比分析自身存在的差距及形成差距的原因,“别人能行,为什么我们不行?”这样对标就可以帮助高职院校确定整改方向,确立明确的对标管理目标。通过分析数据设计整改方案、具体实施办法以及监督衡量标准,分析论证实施方案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为后续的改进行动理清思路,铺平道路。

(四)应用激励机制推进对标管理工作

高职院校应定期对指标体系进行考核评价,检查教学管理、教育教学、师资队伍、教学研究、硬件建设等各方面是否有明显的提高或改善,并将指标改进的情况与学校绩效挂钩,并配套制定相关激励措施,以助推高职院校各层面开展对标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五)螺旋式持续进行对标管理

足球游戏在高职足球教学中的应用 篇4

摘 要:足球作为众多体育活动中最具社会影响力的项目,也同样是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足球游戏是以训练足球技能为目的,兼顾趣味性和娱乐性的活动,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已有应用。本文分析了足球游戏在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团队意识方面对高职足球教学的促进作用,并结合教学实际,分析了足球游戏在足球课准备部分、基本部分、技术战术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足球游戏;足球教学;高职院校

作者简介:于文博(1979-),男,呼和浩特职业学院体育教师,讲师,研究方向为高职足球教学与训练。

[中图分类号]: G807.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32--01

足球是当今世界竞技体育中最具有挑战性和对抗性的运动,也是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堂好的足球课,既能教会学生足球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还能培养学生对足球的喜爱,贯彻“快乐运动”的体育精神。学生对足球课的期待也促使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方法,提高授课质量,足球游戏能有效增强足球教学的有效性,日益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本文将探讨足球游戏在高职足球教学中的应用。

1、足球游戏对高职足球教学的促进

1.1 激发学习兴趣

传统的足球教学模式,内容枯燥无味,在教师讲解示范后就是重复的机械练习,学生会觉得足球课了然无趣。足球游戏就能很好地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因为足球运动的`基本技术都有严格的动作规范,需要有大量的练习,学生难免会注意力涣散,觉得没意思,很累,产生消极抵触的心理。如果让学生觉得足球课是负担而不是快乐,那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足球游戏具有趣味性和竞赛性的特点,在足球教学中运用足球游戏,把学生被动的练习转变为主动的游戏,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兴趣。

1.2 提高教学效果

足球运动的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单独的学习是非常枯燥的,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训练,不但可以训练学生基本技术的运用能力,同时还能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足球游戏教学将运动作为游戏,把学习的教学课堂转换为游戏的场所,使学习者处在主动状态,让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且在游戏中可以让同学互相纠正错误,让熟练者带动生疏者,共同提高,这能很好地弥补由于班级授课人数过多教师不能一一照应的漏洞,保证整体的教学效果。

1.3 培养团队意识

足球游戏的组织形式多为集体进行,学生分为小组进行游戏,有的还是具有竞赛性质的游戏。所以学生在小组中会学会如何与人沟通交流,如何与同学默契配合,这也是足球比赛中非常强调的团队精神。团队游戏还能感染和带动不积极的学生,感受到自己在团队中的重要作用,使每一个同学都不掉队。如让技术掌握好的学生为学习困难的同伴提供帮助和指导,纠正错误动作。此外小组间的竞赛,还能让学生有不服输的精神,培养顽强拼搏的作风,感受到紧张的氛围,从而能更专心地学习和联系,为集体荣誉而战。

2、足球游戏在高职足球教学中的应用

2.1 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的目的是使机体状态从静止调整为活跃,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防止伤害事件的发生。在足球课上最常见的准备活动是慢跑、体操等,让学生感到乏味和负担,课堂气氛沉闷。而采用足球游戏,能有效地吸引学生注意力,而且与足球有关的游戏能使学生尽快熟悉球性,进入上课状态,如“围圈抢球”、“垫球比赛”、“传球触人”、“巧入营门”、“传球比快”等游戏。这时候就也可采用小组竞赛的形式,让学生更为重视,营造一种紧张的氛围,为上课做好铺垫。当然也可以采用一些无球游戏,旨在锻炼学生的灵敏度和柔韧性,集中精神,如“听口令做相反动作”、“列队练习”、“拉网捕鱼”等。

2.2 基本部分

课的基本部分,首先要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落实本节课的重难点,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可以选择一些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趣味性强、活动强度适中的游戏来辅助教学,这有利于学生巩固和提高基本技术。如“捉猴子”游戏,让学生围成一个圈,让一个人在圈中,球在围成圈的人的脚下传来传去,不让圈中人碰到,目的是锻炼学生的脚法和传球。进一步的技术提高则可以选择对抗性的足球游戏,分组活动,让同学们互相纠正错误,提高团队战斗力。如将全班同学平均分为几个小组,进行“运球接力”、“头上跨下传球”、“盲人闯雷阵”等游戏。当然最具有挑战性和最能锻炼足球综合能力的就是三对三对抗赛。

2.3 技术战术教学

足球技术包括传球、射门、接球、运球过人、顶球、掷界外球、抢截、守门员技术、假动作等,这些都需要大量的练习才能熟练运用。在单调枯燥的机械练习中,学生很容易疲劳,造成精神不集中,影响训练效果。采用游戏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游戏可以根据人数、内容、季节来设计,小组游戏时场地划分和布置也很重要。足球战术就是比赛中为了战胜对手,根据主客观的实际所采取的个人和集体配合的手段的综合表现,熟练而巧妙地运用全队是夺取胜利的重要保障。简单战术有补位、围墙、造越位、盯人紧逼防守、区域紧逼防守,战术训练游戏可以增强学生的实战能力,培养学生的敏锐观察能力。

3、结语

足球游戏对高职足球教学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发挥作用,可以加以推广应用。但同时我们应该明确,足球游戏也要具有科学性和适配性,游戏的应用要服务于教学,要与教学目标、任务相契合。教师可以发挥自己的智慧在现有游戏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体素质特征,创造新的足球游戏,推陈出新才能吸引学生眼球。另外要认识到足球游戏只是辅助教学,不能使用过多或过长的时间,造成“喧宾夺主”,忽视了授课的主要内容,同时也会使学生产生疲劳。还有更多的问题需要我们一线体育教师去不断探索。相信足球游戏在教学中的合理应用,定能使高职足球课堂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刘大丰.足球游戏在中学足球教学中的运用初探[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7).

[2]顾念慈.足球游戏在足球教学中的作用及运用[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03).

[3]王文通.足球游戏教学特征与运用方式新探[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06).

浅论体育游戏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教育论文 篇5

我国大专体育教学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学校的教师在传达教学内容的时候,忽视了人文教育的重要作用,没有把人文理念贯穿在教学过程中,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较低,不能达到现代化教学的目的,因此大专体育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人文教育,将其引入教学之中,只有把人文理念和体育理念融合在一起,才能让学生形成终生受用的体育观。本文侧重强调了人文教育在大专体育教育的重要性以及人文教育在大专体育教育中的应用。

“人文教育”的概念最早出现于二十世纪末期,当时学者把“人文教育”理念引入到教学当中,针对当时我国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受到了社会教育者的广泛关注。在我国对人才的培养过程中,高校教育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很多学校只是片面的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视了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急于求成,为了完成教学进度,根本没有把人文教育理念渗透到教学之中。在这样的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一定的人文底蕴,学生的知识面过于狭窄,不关心周围的社会生活,学生们仅仅是枯燥的学习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而不能把知识和人文理念相结合,学习中缺乏创造性。

一、人文教育在大专体育教育中的重要性

把人文教育理念渗透在大专体育的教学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忽视了这一重要理念,在课堂上没有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而且在师生之间的关系处理上也不是和谐的,常常处于一直对立的.局面,这样的情况不利于教学过程的展开,而且教学效率不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人文教育的理念,可以帮助改善这样的尴尬局面,首先教师自身要具备充分的人文精神和人文觉悟,在教学中给予每个同学足够的关注和关爱,充分体现人文关怀,让学生感到课堂气氛是轻松自在的,不仅使师生关系得到进一步的升华,也可以提高学生对老师的满意度,消除抵触心理,提高学习兴趣,积极主动的配合教师的教学,可以使教学任务顺利完成。

同时,教学中引入人文教育理念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程度,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勇敢面对,增强适应周围环境的能力,这一点很好的适应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是社会对人才的基本心理素质要求。我国社会正高速发展,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生存技能才能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有一席之地,除了娴熟的技能之外,健康的体魄是工作的基础,大专体育教学必须以加强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为基础,为学生今后走进社会工作奠定良好的条件。人文理念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心态,在体育课堂的学习中树立正确的观念,有目的的加强身体素质的锻炼,并且能够让他们意识到体育锻炼并不是一时的,要贯穿整个人生的学习和工作中,形成一种终生锻炼的体育素养,保持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状态迎接每一天。

二、人文教育在大专体育教育中的应用

1、重视人文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理念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人文教育,认可它对于学生的重要性。首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向学生传授人文理念的主要内涵,让学生在内心深处形成一种意识,认识到他们所学体育课的实际意义,只有学生认识到了体育课的重要性才会更好的投入到体育课的学习中去。其次,教师的教学方法要与时俱进,吸收现代化的教学方法,摒弃落后的、传统的教学思想,充分发挥学习的机动性和主体性,在课堂上多与学生互动,让他们自由发挥自身的特长,展示个人才华,在体育课中完全释放自己。

此外,人文教育的渗透还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观察每个学生的不同个性,不同爱好,人都是感性的,他们的情感会随着周围的环境发生改变。因此教师要注意学生的这些细微的变化,给予充分的人文关怀,学生需要帮助和关心的时候及时开导他们,用科学的方法和正确言语帮助学生走出心理障碍,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对自己的教学计划稍作调整,让学生感到深切的人文关怀和温馨的体育课氛围,这样的人文教育贯穿在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高效、和谐的环境可以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

2、加强教师人文知识培训,深度优化教师资源

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者,在教学过程中扮演中非常重要的角色,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也直接影响了人文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传达效果,因此学校要加强教师的人文知识培训,从教师的言语、行为和思想上进行培训,加强教学的人文素养训练,形成一种自觉的人文精神,这样才能配合教学过程更好的实施人文理念。假如教师都不具备这样的人文知识,根本不可能要求他的学生有这么高的人文觉悟,很难达到教学的目的。所以优化学校的教师资源是人文教育非常重要的一步,加强教师的人文知识培训和人文素养训练,是人文教育的基础。

学校可以通过很多途径来加强教师认为知识和人文素养的学习,比如学校可以组织人文教授、学者来学校给教师开展讲座,组织教师内部进行人文理念的交流会,或者通过书籍浏览、视频的播放等方式来进行相关学习,这些方法都能有很好的作用。只有通过交流和学习才能进步,思想观念才能更新,教师的整体人文素养提高了,教学中自然无时无刻都体现着人文理念。

3、课堂内容多元化,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能都是不一样的,而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学校把不同的学生都放在相同的班级进行授课,所学内容一样,无法体现学生的特长,这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定向发展。因此学校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开设不同的体育课,让学生有自主选课的权利,一方面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得到满足,另一方面也可以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更广泛的兴趣,增加学习的愉悦度,让学生感到充实和快乐,教学效果极佳。

4、营造校园体育文化,充分体现人文教育理念

和谐社会构建和谐校园,需要在校园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同样课堂上的人文教育也非常重要。在大专教学计划中,体育教育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给同学们灌输人文理念,在体育课堂上形成特有的体育文化,不仅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的学习,还要培养学生对周围环境和同学的文人关怀,提升个人情感的培养,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全面的适应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构建和谐校园。

三、结语

浅论体育游戏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教育论文 篇6

1.传统小学中的体育教学

(1)在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知识通常以语言进行描述,辅助相关的示意图和模型,学生对抽象的知识理解不足,对动作要领掌握得不准确,在科目训练中容易因动作不准确导致受伤,给小学生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2)传统小学体育教学中,老师在讲解知识,动作要领和示范动作时,由于学生人数多,老师无法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再加上体育教学内容单调枯燥,小学生自身注意力不集中等原因,难以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教学效果不明显。(3)传统体育教学对天气变化十分敏感。冷、热、雨、雪、风等天气严重影响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当遇到相对恶劣的天气时,教师无法有效地组织体育活动,无法进行示范指导,导致学习内容模糊不清,动作要领无法掌握。

2.作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

(1)现在教育技术立足于现代科技与信息技术,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软件使传统的教学变得丰富多彩,多媒体课件利用二维、三维视图影像等现代技术将书本上的知识转化为更直观、更形象的素材,为学生呈现生动的知识与标准的演示。(2)有效地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可以保证教师有更多的精力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配合准备好的素材,辅助以语言上的引导,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更全面清晰地认识学习内容,主动配合教师接受教育,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学习效率显著提高,进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二、现代教学技术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能更快地接受新事物并牢牢掌握。在实际体育教学中利用各种科技辅助教学,可以给学生生动、新奇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如《网球王子》《足球小子》《灌篮高手》都是小学生喜欢的经典的运动题材动画作品,根据学生年级高低不同可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穿插播放动漫、世界杯或奥运会的精彩片段,根据教育的内容创建情境,迎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观看过后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分享感受,在这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自我表达能力,充分做到利用现代技术营造形象生动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建立正确演示动作

生动形象容易被学生接受,现代技术教学手段最大的优势就是将图片、影像与声音相互结合,直观地呈现给学生,以往的体育教学是由老师边示范边讲解,老师分身乏术,无法对学习进行指导,学生亦对此模式感到枯燥无味。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媒体为学生提供影像、慢镜头与声效等多重效果的体验,远超出传统模式的讲解与示范。灵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直观生动地展示正确动作要领,再由教师进行指导,能够使学生更快、更准确地掌握动作要领,提高运动技能。

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助于树立良好的团结合作意识

浅论体育游戏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教育论文 篇7

关键词:英语应用,专业技能,教学形式,更新

一、对当前高等职业教育中的英语课程分析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产生和发展, 具备了“中国特色”, 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实现了全面的社会人才培养战略。但是,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与本科院校的目标有所不同, 它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职业应用能力和专业技术技能, 也就是应用型人才, 而本科院校则着重于专业学术研究型人才的培养。

和普通高等院校一样, 高职高专学院的大学英语课程目标也是培养学生具备必要的英语语言知识, 同时强调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有关涉外业务工作的能力, 但是从人才的技能和专业培养的角度看, 高职高专教育中的英语教学更应该和实用性专业性的教学理念相结合。

著名课程研究教育学家波斯纳认为进行课程分析的过程就是一个寻找课程中的“盲点”的过程。一种课程为何实施的不好, 那是因为在它的前提假设中就存在对某一方面的忽略。从高职高专的教学要求来看, 《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提出了“以实用为主, 以应用为目的”的教学思想, 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这是一项具有高职高专教育特色并充分体现了大学外语改革方向的崭新的教学理念。另一方面, 《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教学目的是:通过180-220学时的教学, 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 具有一定的听, 说, 读, 写, 译的能力, 从而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料, 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语和书面交流, 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打下基础。但是, 对课程的总体把握最后取决于对具体课程的深度调查, 事实上, 我国高职院校对英语课程改革还处在探索的阶段, 课程体系结构还是分别按基础课和专业课两条线进行设置, 并没有真正在内容上完成理论课程与实践性课程、基础类课程与专业类课程的有机结合, 尤其是基础类课程的实际应用与专业实践性课程的有效衔接非常牵强和薄弱。

如何将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培养与专业技能的实践以及现实职业岗位紧密结合, 不再制约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和再优化, 使应用型人才迅速融入世界市场, 就必需制定和专业相结合的完整的教学大纲, 教材, 完善教师主体由基础英语教学向技能英语教学转换的培训并深刻意识到真正驾驭第二语言对技能应用型人才发展的意义。

二、英语学习向专业载体地位转化的必要性和教学具体实施方案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明确提出了高等职业教育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突出实践能力培养,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是指“与工作相结合的学习”, 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模式。它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实用性”。随着全球经济体制的不断融合, 中西方经济科技交流不断增多, 从而对于专业英语教学的促进也不断强化。我国与国外技术交流和经贸交往的日益增多, 英语作为一种世界性语言, 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专业技术人员掌握专业英语是实现专业知识再生和迁移的重要条件, 也是进一步学习和提高专业知识、汲取国外先进技术的始发点。所以“实用性”这一特征不仅要体现在课程设计上, 而且应体现在各课程的教学上,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需要, 英语教学更亦应如此。

英语作为基础课程学习, 逐渐向有效专业载体的转化, 需要对各专业的英语课程重新定位, 根据专业特点结合英语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从人才培养目标的个性化角度出发, 进行师资队伍的重整建设, 编撰与各专业实践应用相关的英语教材, 引入实际教学内容来实现英语学习转化为应用载体的作用。

以下内容是以机电工程类专业, 商学类专业为例, 分别简明阐述这两个专业英语教学向专业载体转换的教师主体, 教学方案和学生认知改革和促进。

1、机电工程类专业的英语教学改革

机电工程类专业是工科类专业, 高职院校中的机电工程类专业普遍存在着一种以工科学习教学为主的“偏科”现象, 并在一定程度上将“英语”划分为文学学科而不予重视, 同时, 该专业还存在性别语言的教学障碍, 也就是男生偏多的现象, 而心理学研究表明, 女生学习语言的天赋要优于男生。

然而, 改革开放的今天, 中国作为蓬勃发展的工业大国, 包括机电一体化技术, 数控专业, 机械制造设计及其自动化和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等等在内的机电工程类专业, 本身更需要在对外交流中成长和发展。

机电工程专业的教师主体改革将是对本专业英语的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教师建设, 这将意味着英语教师和专业教师共同学习共同培养的“双模式”的产生, 也将是专业英语改革成功的关键。英语教师在专业教师的帮助下进行专业认识培训, 了解该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大纲, 实践要求, 观摩专业教师的实习教学, 并制定为专业教师提高英语教学的培训方案。另外, 英语教师和专业教师一起到内外资企业实践考察, 通过相互的发现学习探讨, 来实现英语作为机电工程类专业发展载体的教师主体改革。学院同时进行适当考核, 择优选派教师到国外高校的相应专业留学或访问学习, 成就优秀的“双师型”人才。

机电工程专业的教学方案改革是在教师主体改革的基础上进行的, 教师应该将英语教学中听, 说, 读, 写的四项技能与专业知识紧密结合, 进行启发式的教学。并积极参与高水平教材的编撰过程, 高职院校机电工程专业英语教材要体现各机电技术最新发展状况, 又要适合职业院校的特点。机电类英语专业教材要能够真正辅助主干学科, 所以更应注重教材的实用性, 避免理论化。

机电工程专业的学生认知改革, 在于教师的正确引导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通常而言, 男生的右脑较为发达, 这样右脑发展的优势使男生的空间知觉能力、数学能力较强, 自然科学成绩优于女生;左脑欠发展使男生在言语表达能力方面逊色于女生, 这样语言学科成绩也就相对要差一些。针对这一现象, 在机电工程专业, 激发以男生较多的学生的语言学习动机, 可以相对加大输入性语言技能的培养, 在初始阶段, 口语和写作方面的要求比阅读和听力的要求略低, 比如课堂教学中, 以学生未来就业为导向, 模拟他们可能在行业中遇到的英语问题:阅读英语操作说明书, 实用英语维修手册, 聆听外商在使用其产品时产生的纠纷问题等, 选取最能启发思维并和行业相结合的教学内容和程式, 来激发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和英语知识的渴求, 实现该专业的学生认知改革。

2、商学类专业的英语教学促进

商学类专业是以培养国际贸易, 财务, 会计, 文秘等应用型商务人才为主。商务人才, 尤其是既熟悉国际商贸规则, 又能熟练运用英语进行国际交流和商务实践的高职院校商务型人才, 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国际国内商贸人才市场中, 受到了普遍的欢迎, 其需求量逐年上升。

然而, 由于我国高职商学专业的办学实践较短, 处于创办阶段, 还存在许多问题和需要完善的地方.尤其突出的是该专业英语教学, 英语教学是高职商务专业多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专业学生必须具有坚实的外语语言应用能力和交际能力, 而不少高职院校商务专业英语教学模式基本是沿用本科学科体系结构, 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职模式, 培养目标多是以学习研究型为主, 使用的是以学习研究为主的商务人才培养模式, 这种商务人才培养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

商学专业的英语教师主体改革相比其他专业要更加严格, 首先, 从人才引进的角度而言, 高职院校近年来引进的商务类各学科专业教师必需具有一定的学历要求, 社会经验要求并有较强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 提倡引进“双师型”或同时具备商学和英语的双学历教师来充实教师队伍。作为该专业的英语教师, 要能够做到“持证上岗”, 要求具有相关职业资格证或实践合格证才能上岗, 要其具备丰富实践经验和实践的指导能力。

商学专业的英语教学方案改革可以借鉴近年来逐渐成熟的本科院校的商务英语教学模式, 邀请知名高校的专业教授前来讲学, 从中汲取经验。但是还必须通过课堂教学实践, 设置与主干课程内容相符合的英语课堂, 帮助学生训练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 在不断教学和实验中总结出高职院校商学专业英语教学的特色模式。教师参与编纂教材时, 一方面可以选择对国外优秀商科教材的统一学习, 提取有辅助价值并符合我国国情的内容进行修改, 整理和编写。另一方面, 参与企业实践和调查, 邀请行业资深人士参与拟稿和审核, 编写出该专业领域的英语实训教材。

商学专业的学生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 少数学校或专业有女生偏多的现象, 但并不影响整体的学生认知改革。商学专业的英语技能培养在初始阶段, 应注重在学生的听, 说, 读, 写四个方面全面培养, 课堂教学可以适当设计成市场调查报告、商务文件起草、模拟商务谈判、会议纪要整理、商务接待表演等不同形式, 以此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动机。课后, 组织英语专题讲座、英语辩论赛、演讲赛、文艺演出、观看英文电影, 成立英语角、英语俱乐部、英语协会、或英语兴趣小组来帮助他们跟进专业学习中不断需要的英语技能。在后期阶段, 引导学生认知改革则更应该根据各具体学科的专业需要, 比如国际贸易专业, 应重点放在学生的输出型技能口语和输入性技能听力的培养上, 可以选择让学生直接参加一些涉外实践活动, 如接待外宾、观摩涉外业务洽谈、担任口头翻译等, 通过社会实践, 在有外方人员参与的外事活动中, 有效提高学生口语和听力能力。

三、建议和总结

高职高专院校各专业的学生虽然整体英语水平较弱, 但是, 英语教学还是应尽量使用英语, 实践证明, 只有在教学中加强英语实践, 多使用英语, 让学生大量接触英语, 并沉浸在使用英语的氛围中, 才能有效地排除母语的干扰, 培养运用英语的能力。此外, 英语本身便是西方语言, 在专业英语课程教学中何不引入西方教学模式, 教师尝试将过程教学法和体裁教学法运用起来, 通过多媒体教学, 设置情境教学, 问题式教学等等改变学生被动听课的形式, 将课堂还给学生, 形成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做引导”的语言学习课堂, 使英语不再是一门学科, 而成为高职高专教育中, 帮助学生专业开拓与发展的语言载体。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

[2]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年。

[3]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年。

[4]蔺宏良, 彭小红:《高职院校汽车专业英语教学现状及改进措施探讨》,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8, (7) :33—34。

[5]黄瑞锋:《论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实践能力的培养》, 《中国市场》, 2008 (14) :117~118。

[6]曹群英、肖武云:《从社会建构主义看〈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10 (1) :222~223。

浅论体育游戏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教育论文 篇8

【关键词】学校体育;素质教育;作用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由于人们总是认为,体育就是跑跑跳跳,属于“次科”,不是统考科目,所以,学校体育往往不被重视,在学校教育中一直是薄弱环节。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进,抓好学校体育工作越来越重要。那么,学校体育在推进素质教育中有何重要作用呢?

一、学校体育是强健青少年体魄,使其为祖国和人民服务奠定基础的重要内容

人的素质是多方面的,健康的体魄是人们生活、学习、工作所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据199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显示,我国中小学生普遍存在着耐力素质、柔韧性呈停滞和下降趋势,肺活量下降,肥胖儿童及超体重儿童比率增长快,近视眼居高不下等问题,犹以城市学生为重。在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社会的今天,人们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信息社会要求劳动者具有从事更为复杂的脑力劳动的能力,这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正常的生物适应能力,影响了人的健康状况,乃至正常的进化与发展。而学校体育通过开展各种体育活动,可以全面发展学生的基本活动能力,增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及对疾病的抵抗力,并形成良好的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二、学校体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手段

创新精神的培养是以个性化教育为基础的。基础教育中的体育,内容十分丰富,形式多样,有深刻的寓意和趣味,富有挑战性的魅力,最适宜生命力旺盛与好动的青少年。体育运动中,有些侧重于表现,如技巧、体操、武术和舞蹈,教师总是鼓励学生一招一式地表现出“美”和个性;对那些寓意创新变化的内容,如游戏、球类,教师总是启发学生玩出自身的“灵气”,表现出更多的自信和变化;对侧重于实力而对抗性十足的跑、跳、投等,总能激励学生竞争的渴望,最大可能发挥出他们的能力。体育实践又有宽阔的容纳空间,对不同动机,不同能力,不同年龄的青少年都具适应性,他们可以参与其中,或体验,或娱乐,或观赏,或竞技,总之都能找到适宜自己的角色地位而受益。

三、学校体育对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有促进作用

身体健康并不等于心理健康,现代社会竞争的激烈,以及独生子女的增多,使许多学生心理品质方面存在一些明显的弱点,如抗挫折能力,意志力及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协作精神等都比较薄弱。体育教育以其他学科所没有的学科特点,对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有促进作用。

体育的一大特点就是要表现自己,富有竞争性。学生通过运动,表现了自己,接受挑战,提高了竞争意识,这其中经历了意志力的拼搏,失败。世上每一位冠军都是饱经磨练,挫折,付出——再挫折——再崛起……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体育的辩证法则,这一过程也勾画出了成功者永不停息奋斗的人生轨迹。基础教育中的体育,总是在给学生“出难题”、设“障碍”、树“对手”制造挫折环境,同时又通过表现、表演、评比、测试、竞赛等形式,诱导学生向难题、障碍、对手挑战,其间,学生倍受肉体之苦,心理冲击之累,实实在在地感受挫折的经历,在这过程中,发挥了主导作用,勉励其重新振作,督促其继续前进,鼓舞他们要锲而不舍,直至最终取得成功,在这不断磨练中,学生学会了面对现实,以积极心态对待困难和挫折,理解和运用体育辩证法则迎接新的挑战,提高抗挫折能力,意志力和竞争能力。

四、体育对德、智、美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在体育运动中,个人之间或个人与集体之间的行为关系复杂而且变化频繁,思想活动非常活跃,这就要求每个体育活动的参加者之间的协调一致,有集体主义精神,尊重对方,讲文明礼貌,并且明白必须自觉遵守体育规则,有严密的组织纪律性,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尊重裁判,尊重客观事实,公开、公平地竞争,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及道德行为的形成。

学校体育还能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调剂精神,消除疲劳,增强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有助于提高学习、工作效率。体育竞赛中千变万化的、瞬间即变的特点,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观察、思维分析、判断能力,从而促进智力的发展。

在表现、表演和竞技中,使学生们学会了表现美,创造美和鉴赏美,在体育中,他们远离了矫揉造作和粉饰媚态,在他们心目是只有健康,真实,生命力才是真正的美。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智、体、美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通过对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的阐述,使我们懂得,学校教育必须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

参考文献:

[1]李爱珍,庄孝利.体育游戏与学生心理健康浅探[J].成才之路,2009年33期.

浅论体育游戏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教育论文 篇9

体育教学,无论是从形式还是内容上与其他文化课教学相比,都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是集身体活动、心理活动、情绪体验于同一过程的复杂活动。因属动态的教学活动,更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作为非智力因素的情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一、情感教育的概念

情感教育即情感领域的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教育教学要求,通过相应活动,促使学生情感领域发生积极变化,从而产生新的情感,形成新的情感品质。教师的情感表现在对事业的追求、对学生的热爱以及教学情绪、教学语言等方面。情感教育应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它对学生积极健康的学习情感的形成及学习效果的提高有着直接影响。

二、体育教学中情感教学的内容

1、.爱憎情感的教育

体育教学要结合教学内容,不失动机地向学生讲述我国优秀运动员勇于拼搏,为国争光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利用教学中的帮助与保护,充分体现出师生之爱、同学之爱,形成一个互相关心,互帮互学,切磋技艺,共同提高的良好风气与友爱的集体。根据情感的两极性,情感具有增力作用,使他们感到生活是这样美好,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一颗爱心,从而热爱生活、热爱集体、热爱自然与生命、热爱自己的T作与学习。

2、关感的教育

美的感受使人精神愉快,通过美的熏陶,使人感受到生活的情趣和人生的意义。体育教学中的美感教育包括:①环境美:如场地整洁、干净,没有杂物,场地布置,器材摆放,队伍站位美观整齐,和谐合理;②仪表美:着装一致,队伍整齐,精神焕发,充满朝气与活力;③形体美:身材匀称,比例适中,线条优美,姿态端正,肌肉丰满,结实健壮;④艺术美:体育运动本身就是一种运动的艺术。教师通过自己的示范动作,把轻松敏捷、熟练优美的动作姿态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产生美的追求与向往。

3、荣誉感的教育

体育教学是以班集体形式进行的,活动内容多以教师与学生间、学生与学生间的相互配合来完成。这个练习过程,给予学生充分表现自己能力的时间和空间,并使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缩小,感情融洽。在教学竞赛中,集体凝聚力,团结协作精神得到充分体现,使学生体验到了自身价值的实现而获得的强烈的自尊心、自信心与荣誉感。

4、快乐感、幸福感的教育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社会竞争激烈,人们在生活中、_丁作中、学习中精神压力加大,经常会产生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加强快乐感、幸福感教育,不仅能增强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以乐观的情绪对待生活中的一切,而且还能调节思维机制,促进智力发展。体育教学中的各种体育游戏,快乐体育以及体育锻炼后的快感,都能使学生产生快乐、幸福与满足之感。

三、体育教学中情感教学的作用

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

在体育教学中,除了传授体育基本知识和技能外,还有情感渗透的一面,当教师炽热的情感投射到学生的心灵上,就会使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产生愉悦的、肯定的情绪体验,这种积极的体验正是学生进行学习和运动的良好情绪背景,有了与教师相应的情感体验。学生就会激发出奋进的力量和信心,从而克服对体育课的厌烦和害怕心理。

2、教师情感的外部表现影响着教学的成败

一堂课教学效果的好坏,只接受课堂气氛的影响,愉快活泼、和谐的教学氛同,使学生心情舒畅,运动技能形成快;而沉闷的教学气氛使学生的情绪受到压抑,阻碍了运动技能的形成。体育教师的情感教育也体现在教学的语言和示范上。教师形象生动的语言具有直观的作用,如果课堂上教师的讲解枯燥乏昧,口令语调平平,就不能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以情感人”是教学艺术的特点之一,教师如果不能饱含深情,其语言必然是苍白无力不能感染学生,也就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感教育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条件

情感因素是人们接受信息渠道的阀门,在缺乏丰富激情的情况下,理智处于昏睡状态,甚至会产生心理障碍。一个学生如果对什么都失去兴趣,自然就没有学习的渴求。适度的快乐情绪可使人精力充沛,思维清晰敏捷,有利于充分发挥个人潜能,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体育教师充沛的情感会激发起学生相应的感情之潮,促使学生不但喜欢这位教师的体育课,同时也会积极参与该课程有关的课外体育活动及训练,并尽可能努力创造优异的成绩,那些原来心理素质不好的学生也会在教师的感染下,愿意接受教师的一言一行。

四、情感教育在体育教育中要注意的问题

1、师生情感融洽是保证情感教育顺利进行的前提

融洽师生情感,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情感,对学生的教育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决不能讽刺挖苦,言辞过激。体育教学的整个过程,表现出运动技能和言语行为的外显性,一个人与众人在一起相比,其各种能力都有差别。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练习过程中,一定要方法得当,避免在大庭广众之下挫伤学生的自尊情感。

2、创设优良教学情境,以境育情

进行情感教育,要遵循情感及情感教育规律,情感教育的规律建立在情感规律基础之上,如情绪和情感是随着情境的产生而产生、变化而变化的。根据这一特点,体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一方面要善于根据客观情绪来判断人的情绪和情感,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通过创设优良的教学情境,以境育情。

3、注重提高学生对体育的理解和认识

浅论体育游戏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教育论文 篇10

教学状态。以下结合教育心理学的几个基本理论,就如何把教育心理学应用于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一些探讨。

一、基于学生心理特征来选择英语教学方法

对于某种教学方法优劣与否进行判断,不仅要考虑其特定的教学目的,更要关注它是否与所施教的教学对象心理特征相适合。如,对于少年儿童而言,因其大脑的语言习得机制相当活跃,故模仿就是他们进行母语学习最为主要的方式,这个过程就是教育心理学中的“语言习得”;对于成年人而言,其“语言习得”就大为减退;因此对于这些成年人来讲,学习英语,仅靠模仿、情境或者应用,是达不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但成年人具有发达的智力、敏捷的思维能力以及坚强的意志,因而他们可借助这些有利条件,通过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来进行英语学习,这样就可以达到很好的英语学习效果。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若能充分了解不同群体人进行语言学习的具体心理特征,就可以有意识地结合具体受教育对象来进行最合适的教学方法确定。对于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对象来讲,他们多数属于成年人,所以在进行英语教学过程中,在不同的教学阶段,要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来实施高职院校英语的课堂教学,把教育心理学应用于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教学中,就可以帮助教师灵活、有效地选择最佳教学方法,促使教师真正教好每一节课,从而快速、有效提高高职院校英语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基于教育心理学基本理论,促使学生学习英语动机水平的提高

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研究可以知道,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就是其学习动机;虽然严格要求学生,并提倡他们勤奋学习,可促进他们学习效果提高,但是真正能让学生保持长久的学习动力,是来自于其自身的兴趣及因此而产生的求知欲望。因此在实施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教学中,对于那些学习英语动机水平比较低、缺乏必要自觉性的学生,就要结合教育心理学相关理论对这些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从促使学生个人素质提高、实现人生价值这个角度来对他们进行教育,让他们真正明白,学好英语可增强他们今后的就业能力及社会竞争力,这样就可让他们真正搞清楚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最终帮助这些学生提高学习英语的动机水平。(本文出自范文先.生网 www.fWsir.com)事实证明,基于教育心理学,对这些学习英语动机水平比较低的学生,在实施了这样的心理教育后,这些学生在英语课堂上明显比以前更能专心听讲,在课后对于英语作业,也能自觉地完成,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也能主动向教师和同学请教,这样就充分调动了他们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他们学好英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实践表明高职院校在实施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基于教育心理学,不断地对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和深入研究,必须针对学生的思想动态特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提高他们学习的动机水平,让他们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对英语的求知欲望始终保持在一个最佳状态,这样就能充分激发高职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为他们学好英语、提高个人素质水平提供了可能性。

三、重视学生学习英语的非智力因素开发

由教育心理学相关理论可知,学好英语,学生的先天因素固然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对学生真正学好英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往往是学生的那些非智力因素,诸如学生个人的持续努力、学校为学生所提供的教育环境等。因此,在实施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教学中,基于教育心理学,一定要重视学生学习英语的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如,在整个英语教学中要重视整个班级学生的合作互助效应、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等。教学实践表明,一旦把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充分开发出来,就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极大地提高整个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总之,要提高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教学效果,一定要把教育心理学充分应用于英语课堂教学之中,这不仅可帮助教师有效找出英语教学中的内在规律,还可让教师有效把握整个英语教学的全过程,这对于教师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水平的提高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朱纯。外语教育心理学[J]。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2]潘菽。教育心理学[J]。人民教育出版社,.

上一篇:北师大版小学语文课文中所有的古诗下一篇:基层党建要从三个方面提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