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有效的数学课堂

2024-07-22

探寻有效的数学课堂(精选5篇)

探寻有效的数学课堂 篇1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指出:“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在数学学习中, 反思不是对数学学习活动的一般性回顾, 而是指向数学思维活动, 通过概括、控制思维操作, 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提高学生自身的元认知水平, 从而促进数学观点的形成和发展, 真正洞悉数学的本质。

怎样才能合理驾驭课堂反思, 使其更好地为探寻知识的本源、理解数学的本质而服务呢?以下几个教学实例也许会对教师有一定启发。

一、在概念同化时反思, 理解知识内涵

在小学阶段, 让学生形成“无限长”的空间观念一直是教学的难点。这是因为, 首先, “无限延伸”的射线 (直线) 在生活中难以找到直观形象的例子, 学生在生活积累中难以体验到“无限性”;其次, 从学习层面上看, 学生在认识射线 (直线) 之前, 仅通过认识线段形成了“有限长”的学习经验, 而“无限长”与其有着本质的区别, 是认识上的一次质的飞跃。教学中, 教师如果单一地借助课本中的例子, 很难让学生理解其本质特征。因此, 教学时教师尝试了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 以线段与射线的本质区别为突破口, 组织探究, 引导反思, 促使学生在思辨中实现概念同化。如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 (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射线、直线和角”的教学:

教师屏幕出示两把手电 (其中一把前有木板) , 打开光线。第一把手电的光线用板子挡住;第二把手电射出的光线没有障碍。

师:观察这两条光线, 你觉得哪条光线可以用线段表示?结合线段的特征, 把你的想法和同桌相互说一说。

生1:第一条光线可以用线段表示, 它两头都有物体, 就代表有两个端点。

生2:第一条光线还是有长度的, 可测量。

教师引导反思:第二条光线为什么不能用线段表示呢?

生1:只有一头有端点, 另一头没有端点。

生2:它没有尽头, 一直可以延伸。

生3:它无限长。

师:你能不能自己创造一种新的线来表示第二条光线呢?在自备本上先试着画一画。 (交流作品, 学生说明想法。) 结合你们的想法, 怎样把表示第一条光线的线段变成表示光线二的这种线呢?

生:只要把木板拿掉, 也就是把线段的一个端点擦掉让它一直延伸下去。

结合演示射线与线段的联系, 让学生加深理解线段去掉一个端点后可以无限延长, 并优化“射线”画法。

……

研究表明:儿童对直观的依赖较大, 容易感知图形的外显性较强的因素。基于这样的认识, 教师以学生认识线段的经验为依托, 通过创设两条光线的情境, 放大概念的本质特征, 形成学生的认知冲突。接着在学生对射线的特征有所感知但并非完全感悟时, 教师设计了两次反思:1.第二条光线为什么不能用线段表示呢?2.怎样把表示第一条光线的线段变成表示光线二的这种线呢?引导学生在辨析和说理中进一步强化认识, 抽象出射线的特征, 切实理解了“无限长”这一观念的深刻内涵。

二、在策略优化时反思, 感悟思想方法

教学“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 诸多学生不愿用方程解决问题, 当问题复杂时, 学生很难精准的用方程解决相应的问题。细细推敲, 这些困扰的产生正是因为学生在学习时没有从根本上形成方程的策略意识, 感悟方程的思想方法。为避免上述这些被动现象的产生,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对比中自觉反思、优化。如五年级上册“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时, 教师提出问题:西安小雁塔高43米, 大雁塔比小雁塔的2倍少22米, 大雁塔高多少米?学生独立解答后,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解决问题时的想法, 深刻理解“小雁塔的高度×2-22=大雁塔的高度”这一数量间的相等关系。教师出示例题:西安大雁塔高64米, 大雁塔比小雁塔的2倍少22米, 小雁塔高多少米?教师引导学生和复习题比较后再独立解答。

教师出示错例:64÷2-22=10 (米) 、64÷2+22=54 (米) 。

学生主动做出评价分析:这些解答都是错的, 因为小雁塔高43米。

教师引导反思:例题和复习题中数量间的关系是一样的, 都是大雁塔比小雁塔的2倍少22米, 复习题很容易解答, 而例题却难住了很多同学, 两题在想法上究竟有什么区别?

生1:复习题中知道了小雁塔高, 只要根据大雁塔比小雁塔的2倍少22米, 直接把小雁塔高×2-22米, 便能求出大雁塔, 但例题中只知道大雁塔高, 与复习题相反, 不能直接求小雁塔高, 要倒过来求。

教师引导:怎样倒过来求呢?

生2:要求小雁塔高, 可以根据小雁塔的高度×2-22=大雁塔的高度, 倒过来推想, 得到 (大雁塔的高度+22米) ÷2=小雁塔的高度。

教师引导:原来如此, 要倒过来推想, 怪不得刚刚同学们会出错。如果不倒过来, 我们就顺着“小雁塔的高度×2-22米=大雁塔的高度”可以解答吗?

学生思考、讨论得出方程的方法。

教师下意识里把学生当成自己, 想象他们能和自己一样站在一定高度上看待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事实是学生对待问题一般只能就事论事。当教师把单一的例题呈现给学生时, 大部分学生只会直接去做题, 很少有学生会主动分析问题, 思考解题方法的可取性和合理性, 所以学生产生错误的想法而不自知。教师要避免学生产生这种为了做题而做题的状况, 可以适当提供较为丰富的学习材料, 引领学生在材料中充分地反思, 发现问题, 使学生产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养成主动分析问题的习惯, 反思方法的可取性和合理性, 才能真正感悟方法的价值, 形成策略意识。在纵深联系时反思, 提升数学思考。

当前教材在编排时也非常注重沟通、拓展。教师在处理教材的这些安排时, 既不可置若罔闻又不可过度拔高, 而应紧紧扣住数学知识前后紧密的内在关联性, 引领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如六年级上册“分数除以分数”, 教师在揭示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甲数除以乙数 (不为0) , 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并通过一定练习后, 出示如下补充习题, 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后汇报交流。

1.师:你能运用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解释为什么这几组算式都相等吗?

生1:每一组中除法算式的除数和乘法算式中的因数都互为倒数。

生2:我们如果将除法算式化除为乘, 就能得到等式中的乘法算式。

生3:我们可用“甲数除以乙数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来说明他们是相等的。

2.引导学生口答:16÷0.25=, 9÷0.125=。。

引导反思:通过这组题的练习, 我们可以看出“甲数除以乙数 (不为0) , 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甲数和乙数除了可以是分数以外, 还可以是哪些数? (学生交流)

小结:由此, 我们可以看出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不仅在分数除法中适用, 在整数除法和小数除法中也同样适用。

数学知识前后紧密的内在关联性决定了知识可拓展的纵深程度。教学中一些不合理的拓展, 往往是教师忽略了这种关联的决定性作用, 致使无法切入学生的已有经验系统。合理的拓展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 找准知识的生成点与延伸点, 由表及里, 使学生获得结构化的知识, 这样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探寻小学语文课堂有效学习的方式 篇2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学习方式   学习效率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9.142

语文是一门需要进行长期学习、长期积累才能取得好的成效的学科,也是多数中国人专门进行母语学习的重要学科。但一段时间以来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上投入大量精力却难以达到学习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从多方面入手,提升小学语文课堂学习的有效性,落实教学目标。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自主学习不仅指的是学生依靠自己学习课本知识,还指明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具有主动性,主动配合教师,主动进行预习和复习,明确学习的重要性。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学习主动性相对较差,这就更需要教师通过各种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师需要完成教学任务,在有限的时间内教授丰富的内容,学生对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不自信,以及家长更倾向于教师进行知识讲解等原因,自主学习并没有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得到大范围的运用。

教师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要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不要急于求成。首先可以对学生采取布置任务的方式,将学生需要自主学习的步骤罗列下来,让学生对如何自主学习有一个了解。但要注意难度较大的课文不宜安排学生进行自学,在实际操作时要对课文进行筛选。教师可以大体上进行如下安排。

首先让学生通读单元提示和课文前的提示,从而明确学习目标,并通过课后练习明确本课内容的重难点。其次是通读课文,整体感知,标注出生字,并给新词注释。再次是再读课文,对课文进行细节感知,画出自己喜欢的和自己不理解的句子,找出课文的修辞手法。最后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总结出课文的中心思想,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学生在完成以上四步之后基本上对课文内容和知识点进行了掌握,教师可以将课文的重点难点筛选出来,在学生自学之后进行总结和提升。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获得成就感。例如,在学习《美丽的集邮册》一课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按照上述方法进行自学。如果学生自学能力不够,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完成第三步,帮助学生通过邮票认识大千世界,培养学生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两至三次自主学习之后,就可以安排学生对较易理解的课文进行自主学习。此时教师就不再需要作出过多引导,做好自学课文的知识点总结即可。

二、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也是课程改革之后在教学过程中经常用到的一种方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上采取此种方法可以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增加课堂趣味,减少教师的工作量。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分组,并保证每组包含不同语文水平的学生,让擅长语文的学生带动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同时,小组合作学习要分工明确,每个学生都要有自己需要完成的任务,并在完成自己的任务之后去帮助小组其他同学,要保证每名学生在自己的小组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要注意防止小组产生“权威人士”而降低其他学生的学习热情。但教师在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时要注意,进行合作学习的课程要有价值,不能仅就个别的问题、作业进行合作完成,还要注意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控制好学生的课堂纪律,课堂氛围要热烈而有序。

例如,《鸟儿的侦察报告》这篇课文,十分有趣味性,且难度适中,适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要通读全文,标注出生字。此时可以安排语文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词,查字典,进行标注,并将标注结果传阅给小组其他同学。再安排两至三名学生,对课文的结构进行划分,并在其他小组成员完成自己分得的学习任务后进行讨论,明确各成员对课文结构的划分,选出最认可的答案。安排四名学生对鸟儿朋友发回的四篇侦查报告进行阅读,找出侦察报告的中心内容,并描述给小组其他成员。在各项工作完成之后,小组成员一起讨论并明确这篇课文所要讲述的中心内容和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在各小组完成合作学习之后,教师要对学习成果进行检验,并帮助学生树立保护环境、热爱自然的人生观。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内外活动

语文学科所涉及的知识点是比较宽泛的,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为小学语文课堂增加趣味性。课内外活动的举办需要与所学的知识相联系,要以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语文素养为目的。并且要注意不要过于频繁地组织学生进行各种活动,要把握好课内外活动的数量和质量。

例如,《狼牙山五壮士》一课可以在完成教学任务后安排学生进行朗诵比赛,体会狼烟山五壮士的爱国热情。《大自然的秘密》一课可以安排学生在课下搜集关于自然生物的纪录片,并将好的资源带到班上分享给其他同学。也可以组织一个关于自然生物的知识竞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在学校的最后一天》这篇课文可以安排学生写一写自己在小学的最后一天会是怎样的状态,会有哪些感触,对未来有哪些期待和顾虑,让学生换位思考,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提升写作水平。

还有许多课内外活动可以开展,例如,编排课本剧,开展辩论赛,组织学生去公园、博物馆参观,都是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能够有效提升其学习语文的兴趣、提升语文素养的好的方法。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入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并开展丰富的课内外活动,从而使小学语文课堂实现有效学习,落实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刘先锋.创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J].科教导刊:下旬,2015(1):114-115.

[2]庄玉婷.抓准三个“落点” 捕捉合作时机——例谈小学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时机的有效捕捉[J].华夏教师,2015(S1):70.

[3]葛燕.小学语文课堂现代学习方式研究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08(7):177-178.

[4]李银芬,胡志红.让“深度学习”走入语文课堂——谈小学语文深度学习的有效策略[J].江苏教育研究,2013(25):77-79.

[5]马成凤.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四个有效方式[J]. 中国校外教育,2014(14):109.

[6]宁翠娥.小学语文课堂贯彻“生本”理念的途径[J].大庆社会科学,2012(6):142-144.

探寻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方式 篇3

关键词:课堂教学,有效教学,导向,词语切入,多式呈现

新课程标准要求, 语文教学要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方面的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 新课改后的语文课堂教学正致力于“有效教学”。“有效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一个基本追求, 普遍认为, 凡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 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 都可称之为“有效教学”。有效教学的理论并不离开传统教学论, 但它在知识观、学生观、教学改革和课程资源等问题上重新作出解释。有效教学虽然谈论教学的效率, 但它更关注教学中的人的生存状况, 尤其是教师和学生的生存状况。追求有效教学的过程, 就是一个教师和学生因此而变得更加自主、自信的过程。

任何有效教学总意味着“想方设法”地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有效的发展。一般认为, 为了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有效的发展, 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 在一堂课开始之前, 必须做好比较全面系统的准备, 也即对每堂课的知识体系、构成、纵横联系等方面作全面的了解, 完成系统的“教学设计”。也就是说备课过程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必要前提, 而课堂教学则是“有效教学”的重要呈现。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仍然在充当“供给者”“提供者”的角色, 学生仍然只是“接受者”“承受者”的角色, “有效教学”的愿望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往往要大打折扣。理想认为, 只有当教师由原来的“供给者”转向“激励者”, 学生才有可能真正地亲自去发现学习, 成为“发现者”和“建构者”。因此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更要注重教师角色的转换, 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

笔者以为, 真正的有效教学不能只着眼于课堂教学, 在有效“讲授”和“提问”的前提下, 教师还应该把课堂教学前伸至课堂讲授之前的预习, 后延至课后复习与作业 (或者说课后训练) 。具体的实施过程中, 教师要在全面了解教材特点的基础上, 有理、有效地设计出相应的教学方案, 然后利用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可以利用的所有时间, 使语文教学真正做到有效。

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 笔者所作的一些尝试, 也许可以作为“有效教学”的一些例证。

一.提问导向, 促使学习兴趣的产生

新课程要求, 要更新教学观念, 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引导学生学会选择与主动发展, 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形成“多维互动”的教学氛围, 从而使学生的潜能得到相应的发挥, 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有专家指出:“考察语文教学效率的标准之一, 应该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程度。在一堂课上, 如果70%以上的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 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 这就可以说是一堂高效率的课。”

这些表述都旨在强调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出现, 他们能够主动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学生应是教学活动的中心, 教师、教材、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并让他们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 而不是把学生看成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对象。但要让学生能真正地在课堂中参与教学的过程, 没有课前的必要预习, 实现教学目标就等同于一句空话。

因此, 教师备课时, 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度, 确定相应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对那些被认为课堂教学参与比较困难的篇目, 笔者以为用课前提问法相当有效。

自然, 课前提问的要求也是要经过设计的, 有的可以由教师事先设计好, 让学生在预习中找出相应的答案;有的可以让学生自己提问, 再由教师整理或者由师生共同整理后在课堂上解决;或者角色互换, 由学生提问, 教师回答。后两种, 备课的难度增加, 但是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效率也能最大限度地提高。

例如教学杜牧的《阿房宫赋》, 从文中找出作者的写作意图并不难, 难的是怎样让学生把前文的描写和后文的说理对应起来, 因此在预习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阿房宫内, ‘各抱地势, 钩心斗角’, ‘矗不知乎几千万落’, 这么多的建筑, 作者选取了哪些作为代表进行描写, 为什么只选这几处?”在思考与回答中使学生明确, 耗费巨大的阿房宫并不用来处理政事, 只用来享乐, 从而突出秦朝统治者的淫逸奢华, 它必然导致人民的反抗而走向灭亡。

又如教学黑塞的《获得教养的途径》, 本文因为是译文, 又只是节选, 要作为议论文来学, 这对刚上高中的学生来说, 确实存在一定的难度, 因此也可能会学得比较枯燥。但是议论文的体裁特点学生都是比较明确的, 因此课堂教学前, 教师先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预习提出问题, 可以从文体的结构特点角度, 也可以从语言的角度, 或者是自己在预习中不能理解的内容。最后在课堂上师生一起把学生的问题整理出本文的思路:从议论文题目着手, 由论题到论点, 再到论述其必要性, 最后由具体的语句了解本文的语言特色。

课前提问, 给学生的学习起导向的作用, 同时, 减少了时间的紧迫感和空间的局促感, 减少了畏难情绪, 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 更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 发挥出学习的主人翁精神。

二.词语切入, 促使语文知识的整合

《语文课程标准》“教材编写建议”中指出:“教材内容的安排应避免繁琐化, 简化头绪, 突出重点, 加强整合, 注重情感态度、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 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在《学习的革命》一书中, 曾对学校应该教什么这一问题作出这样的回答:教学生学习怎样学习和教学生怎样思考。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学生学到了什么, 更重要的是学生是否学会了学习和思考, 能否使学生获得终生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从而在将来创造性地应用知识。

任何一门学科都是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 语文学习的过程, 就是在语文教师的引领下, 经过学生自主或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学生与家长合作等形式进行探究, 把分散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相关或相近的语文知识进行精心处理, 进行知识的整合, 使这些语文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以便于用来指导自己的语文学习。在语文知识整合的过程中, 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最关键的, 它必须激活学生原先的经验, 并使其得到新的体验。

在课堂上要有效的唤醒学生沉睡的经验, 并使其兴奋和活跃起来, 最关键的是教师要找准教学的切入点, 也就是新知识与旧知识体系间相渗透相融合的地方。抓住了这一点, 就能使静态的书本知识, 变为动态的知识, 就会把原先分散的相关或相近的知识科学地、有机地组合在一起。

语文教材最基本的单位是词语, 笔者以为, 课堂教学的有效唤醒可以从对词语的把握开始。这种词语的提炼有时可以从文题着手, 有时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来确定。

譬如学习欧·亨利的《最后的常春藤叶》, 课文的关键应该是帮助学生理解老贝尔曼身上体现出来的人性的光辉, 而这点与课题相关甚密, 因此, 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 “题目中的‘最后’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由此依次引出“最后”的常春藤叶, “最后”的画, “最后”的杰作, 从而串起情节, 串起人物, 揭示出小说的主题。

再如学习劳伦斯的《鸟啼》, 让学生找出描写鸟啼的语句比较容易, 但是鸟啼声渐变的过程却无法一下子理解, 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发现描写中的不同, 指出句子的理解首先要从理解词语开始, 在思考用词的特殊之处时理解作者的态度与情感。这样, 学生就比较容易找出“笨拙”“萌发”“闪动”等几个词的特殊用法, 然后教师再指导从使用对象的角度加以辨析, 使学生通过联系旧知识来发现在文本中新的含义与作用。如:“笨拙”本意指“反应迟钝, 手脚不灵活的、动作难看的”, 此处指鸟啼声, 联系语境, 应该指鸟刚刚开始啼叫时不熟练、不灵活。同时也可以明确移用、通感等的作用, 从而切实地把握了新知识。

利用词语的学习来切入课文教学, 整合语文知识, 符合由浅入深的学习规律, 实际上也是“温故而知新”, 它能消除学生对理解文句的恐惧感, 可以使学生得到知识的积累、巩固、提高, 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分析、理解、运用、评价, 从而培养起一种注重文本、注重知识整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三.多式呈现, 实现知识的有效延伸

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应重视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深刻影响, 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 要求语文教师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 整合教学资源, 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 并通过语文实践,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 发展思维能力, 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由此可见, 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的拓展延伸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课改专家、华东师大崔允郭博士说:“教学有没有效率, 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 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 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 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 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 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对此笔者的理解是, 语文教学要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 本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原则, 突破“文本”的限制, 对文本进行有效的拓展与超越, 因为教材提供的文本是有限的,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语文学习能力的发展最终必须超越课堂、超越文本。也就是说, “有效教学”不能只注重在课堂四十五分钟时间内, 更要把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联系起来。

课堂教学的目的不能只停留在课堂之内, 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语文学习的方法, 并自觉运用到课外知识的学习上。因此教师在关注课堂效率的同时, 要时刻注意其延伸的契机, 把课外时间有效地纳入到语文学习的范畴里来。在课堂上进行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友好互动, 实现知识的多式呈现, 并使之有效地延伸至课外。

譬如学习史铁生的《我与地坛》, 笔者讲读第一部分, 讲读过程中特别注意环境描写与情感抒发之间的关系, 引导学生朗读, 体会。第二部分对母爱的描述部分, 笔者请学生找出并朗读自己感受最深的段落或者语句, 说出自己的体会, 并为其他同学的表达进行点评, 补充。为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笔者还朗读讲析了最让自己动情的语句, 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学生发言更加积极。这时笔者又针对学生作文中对母爱描述千篇一律的现象, 提示学生思考“自己”的母亲对“自己”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 然后用几句话表述出来。课后又以此为题进行小作文写作, 这让许多学生写出了“生活中”的“自己”的母亲形象。

再如学习欧·亨利的《最后的常春藤叶》时, 作为教学要求的描写老贝尔曼画藤叶的情景想像, 一般采用先讲课, 后进行写作训练的方式。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 笔者在此之后又加上课堂的互相点评, 即在课堂内用四人小组的方式进行互相点评、推荐, 请每个学生都写好一段推荐辞或者评语, 得好评最多的学生被推荐进行当堂朗读, 再由其他小组的学生进行点评, 课后还把优秀习作打印出来传阅。

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 把握教材的有效信息, 并把两者切实地联合起来, 既注重课堂的教学效率, 又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对教材内容既深入剖析, 又有所拓展;既使知识多式呈现, 益于学生的接受, 又使学生学习热情高涨, 乐于知识探究, 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知识的学习和语文素养的提高。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要求, “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激发其学习兴趣, 调动其持久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 了解自己, 了解学习的对象, 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 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 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实践证明, 真正的有效教学不能仅仅着眼于有限的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教学, 我们只有紧紧围绕课程教学目标, 植根于文本, 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 尊重学生的学习个性, 才能设计出符合课堂实际的教学过程, 使我们的教学能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 真正培养起学生的语文素养, 成为学生满意的教学。

参考文献

[1]、《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2]、《学习论》施良方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漫谈》孙春成语文出版社

信步阅读课堂 探寻有效策略 篇4

【关键词】阅读兴趣;阅读形式;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书是读懂的,而不是教师讲懂的。”叶圣陶先生的这句话道出了阅读教学的真谛。新课标也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感受审美乐趣。”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关键,怎样上好阅读课,是值得我们语文教师长期研究的问题,下面谈谈我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健康积极的情感学习活动能够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有效发挥,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当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到有兴趣,原有的情感与生活积累被调动、被唤醒,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时,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如教学《孔子游春》时,当揭示课题后,教师问:“看到课题,你知道了什么?”有一学生说:“孔子带他的弟子去游春了,我想那个地方肯定景色很美。”随即我又追问学生:“孔子仅仅是带他的弟子去欣赏美丽景色吗?”这时大家都疑惑不解,此时让他们带着这样一种期待去读课文,一下子就能抓住文章重点。

又如在讲授《林冲棒打洪教头》这一课之前,我用多媒体出示了《水浒传》人物的图谱,激发了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和欲望。在学生熟悉课文之后,又指导学生角色扮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课后,我欣喜地发现许多学生自发地阅读了《水浒传》,可见课内的“固体植根”成就了课外的“枝繁叶茂”。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还要善于根据阅读内容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增强对语文阅读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讲授《荷花》时,通过一些实景图片和古筝乐曲的合理搭配,让学生仿佛身处于荷花池中,听着天籁,闻着微风吹过所传来的荷花的清香,更直观地向学生展示课文的内容,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文章内容。

二、丰富学生的阅读形式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由此可见阅读教学就是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语文课本为凭借,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并且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语文阅读实践活动。

我们语文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去挖掘课文的感人之处,去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让学生走进文本,收获自己的独特感受。这样以知促情,知情交融,必定会促进教与学。如教学《草原的早晨》时,我打开电脑,出示一幅幅草原风光图片,简介了草原的迷人的的风光,富饶的物产,奇特的风俗,在这种情境中,学生学习兴趣浓厚、畅所欲言。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让学生选择不同的形式来表现自己所读过的东西,如讲讲、唱唱、演演、画画等。例如《狐狸和乌鸦》《狼和小羊》等课文故事性都很强,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讲故事或童话剧的表演形式进行课堂训练;《快乐的节日》课文朗读后,可以让学生边跟《快乐的节日》的录音歌曲唱,边随着教师的示范动作翩翩起舞;学习《小动物过冬》后,可以让学生围绕课文内容分角色进行表演;学习《这儿真好》这一课后,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课堂素描,让学生想象小熊和其他小动物们在小岛上的生活,并动手画下来。教师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接收阅读教学,效果十分显著。

三、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教学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所以要求授课教师能够抓住学生思维活动中的难点让学生在“疑”中产生问题,在阅读中提出问题,不断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并解决问题于阅读教学中。在教学《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文时,我就引导学生从矛盾冲突中质疑。我说:“读了这篇课文后,你们发现了哪些‘前后矛盾’想不通的地方呢?”学生说:“彭德怀爱他的大黑骡子,可为什么又把它杀了?”我借机让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开展探究或同桌互相交流解决,进而体会彭德怀爱大黑骡子,更爱战士的感情以及他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

再如在讲授《青海高原一株柳》時,学生在充分感知课文的基础之上都不约而同地提出了这样的疑问——这株柳树“神奇”在哪儿?作者为什么对它产生了望而生畏的感觉?我抓住契机对学生说既然是我们自己提出的问题,就让我们自己解决吧,有信心吗?学生异口同声地说“有”。我趁热打铁,巧妙地引导学生自主读书,在读的过程中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认识高原一株柳的品格,从而对上课伊始时提出的问题迎刃而解……教师就像一个引路人,一步一步地把学生的视野拓展开来,让学生充分享受到学习的主体性的同时,也在一步一步培养阅读能力,逻辑思维不断增强,更是将语文阅读和生活更加紧密的联系到一起。

四、加深学生的阅读感悟

阅读是一件快乐的事,要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感受到审美的乐趣。小学生生活经历少,知识面比较窄,有的课文难以引起小学生的共鸣。授课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可以结合具体场合,为学生创设学习的最佳情境。

如《夕阳真美》一文,用生动的语言将夕阳西下的美景写得充满活力,富有情趣。霞光中,爷爷也被照得“满面红光”,由衷地赞叹道:“夕阳真美呀!”情由景生,由景生情,情景过渡是那么自然,却又韵味无穷,正因为有了“爷爷、奶奶和我”,画面才显得更加和谐美好。在阅读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扮演爷爷、奶奶和“我”,演一演爷爷满面红光,望着奶奶说“夕阳真美呀!”的情景。紧接着,教师为学生创设一个问题情境“夕阳究竟美在哪呢?”请爷爷、奶奶和“我”在课文描述中找一找,读一读,品一品,三人小组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在情绪高涨的状态中领略到 “太阳西斜时天空一片深蓝,连绵起伏的西山,披着夕阳的余晖”“太阳慢慢下沉时把身边的云染成了黄色、红色、紫色……太阳落山后把灿烂的霞光留在遥远的天边”的夕阳映照下的美丽景色,感悟出爷爷、奶奶与“我”的幸福生活。

总之,我们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若能做到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激发学生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灵性,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促使学生自身能力得到全面发展,从而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

探寻有效的数学课堂 篇5

一、增加趣味性,提高学习兴趣

生物是一门严谨的学科,但为了很好地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必须注意语言艺术的应用,营造出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教师可以采用幽默化的语言形式活跃课堂气氛,并通过幽默化的语言让一些难以理解的知识简单化,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如,在讲解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知识时,教师可以事先导入一个小品“超生游击队”的故事,然后描述故事的情境,并询问学生故事中的主人公共有几个孩子?他们的下一个孩子会是个男孩吗?学生通过故事對这些问题产生探究的兴趣,教师可以在此时引入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知识,并让学生明白决定性别的因素,让学生在积极的学习中更好地掌握相关的知识。并促进学生主动探究相关的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教师还可以通过增加一些趣味元素的方式来增加生物课堂教学的趣味性,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气氛。如,在进行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教学时,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好道具来模拟模型。同时,在让学生理解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比喻的方式将生物膜的流动比作川流不息的车流,让学生能够更加轻松地理解。

二、创设有效教学情境

高中生物教学内容比较多,并且很多内容晦涩难懂,学生在理解中很容易出现困难。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将一些复杂难懂的知识直观化,可以通过图片或者视频的方式来展示一些生物标本或模型,将课堂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让学生能在轻松有趣的教学情境中更直观地理解知识。如,在进行可溶性还原性糖的实验中,学生在实验中都观察到苹果汁很快变色的现象,但不明白通过怎样的措施来阻止其变色,对此,教师可以适当地引导学生进行大方向的猜想,并鼓励学生去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探究和验证,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更加深刻地理解所学的知识。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和进度,有意识地创设一些具有趣味性和探究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进学生主动去探究。在学习显性基因和子代性状的内容时,可以询问学生“为什么父母都是双眼皮或者有一人是双眼皮生出的子女却是单眼皮?”等一些能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主动去思考探究,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有效活跃高中生物课堂的气氛。

三、强化学好生物信心

良好的情感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因此,教师应适当地 鼓励学生,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并且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因材施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应提出相适应的目标要求。尤其是那些生物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师应及时消除学生学习生物时的心理障碍,增强学生学习生物的信心。高中生物比较复杂,学生在学习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教师应采取正确的方式来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当学生出错时,教师应进行正确的引导,不能采用生硬的批评,打击学生学习的信心。如,在研究pH对酶的活性的影响时,教师要求学生根据教材中的方法进行验证,但有的学生不按照书中的方法进行,而是采用碘进行检验。遇到这种想按照自己想法行动的学生,教师不应给予直接的否定,而是让学生一起讨论这种方式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最后判断归纳出正确的方案。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敢于面对自己的错误,同时避免打击学生积极性的情况发生。并且这种师生互动的形式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并且教师对学生的亲切感和鼓动性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

总之,高中生物教学的课堂气氛对学生的学习有着很大的影响。教师应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做好高中生物课堂氛围的营造和调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上一篇:发展与代价下一篇:零售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