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方法探寻

2024-07-20

数学课堂教学方法探寻(共11篇)

数学课堂教学方法探寻 篇1

语用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语境的分析,注重对特定词汇的表达,同时分析语言的深层含义。语文教学实际上就是在语义和语法教学的基础上,强化语言的应用能力。这对于当前语文教学模式是一次新的尝试和突破,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过于重视词汇、词性的教学,未对语言的应用做出示范和说明,导致学生在实际的语言应用过程中存在较大的不足,限制了学生能力的全面提升。因此,只有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不断加强语用教学的应用效果,才能切实加强学生语言应用的能力。

一、“语用教学”的内涵

语用学,其实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被提了出来。区别于语义学的性质,语用学强调的是在语言的使用过程中对讲话者本身的涉及,对语境进行描述,对情境中的特定话语进行分析,这些都属于语用学的基本范畴。语用学作为语言研究领域的最新分支,丰富了人类语言研究体系,同时将语言中的意思和意义进行有效的分析,促进了语言行为的形成。语用学在实际的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且中文博大精深,通过语用学研究方式更能了解中文的内涵。语文教学实际上就是语义教学、语法教学和语用教学的综合教学,尤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语用教育能够切实提高学生对于中文的理解能力,能够将语言的专业性同人文性有效地结合起来,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然而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于语用教学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和深入,对创新语文教学模式还存在经验上的不足。因此,限制了语用教学的发展,影响了语用教学的作用。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采用“语用教学”的方法

(一)注重语感的把握

语文具有较强的工具性,语言作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工具,通过语文知识的学习,能够提升语言的描述力,能够选择更为合适的词汇,能够更为准确地表达出讲话者的情感。且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朗读是主要的教学方式,通过大声朗读不仅能够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同时实践性较强的教学方式也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应用效果非常好。因此,为了加强语用教学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必须要在朗读过程中采用语用教学的理念和方法,注重语感的把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情感上的表达,在课文朗读的过程中体会修辞方法的妙用。教师必须要注重对文章的讲解,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注重朗读中语气的变化,通过语气的变化达到情感上的释放,强化语文教学的效果。

(二)注重语言基础的学习

语文的学习实际上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掌握更多的词汇和语法,才能不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由于中文应用广泛,一些错误的应用示范对小学生的语文能力存在极大的干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语文学习效果。因此,必须要提供有效的教学手段,纠正学生中文应用的错误,同时分析语言环境,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提升,因此,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对语言基础的学习,从词义角度出发,强化学生的基础能力;从认字角度出发,不断夯实小学生的语言基础。只有系统性地学习才能帮助学生体会语言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三)注重对词汇的解析

只有使用合理的词汇,才能准确地表达出语言的意思,才能凸显出语境,从而体现出中文的魅力。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注重对词汇的解析,要对词汇的含义及用法做出具体的说明,同时让学生举例,达到加深学生印象、强化学生词汇应用能力的效果。尤其在古诗词的解析上,语文教师还必须注重对古语应用的解析,通过简短的诗句表达出完整意境,通过对词汇的解析能够切实加强学生的语境认知。另外,由于古诗词教学难度较大,教师可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扩展,通过讲解创作故事和作者介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四)注重使用修辞方法

写是语文教学的另一个主要方式,通过语文写作能够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同时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值得注意的是,修辞手法能够营造良好的表达效果。因此,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学生使用修辞手法,可以在学习课文后,对文章中出现的修辞段落进行重点讲解,让学生模仿作者的写作手法,恰当地使用修辞手法,这样能够凸显出语言情境,对于学生语言的学习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五)注重汉字的正确读音

中文中存在大量的生僻词和多音字,在不同的语境下,读音也大不相同,如“解”“单”等,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要注重对汉字正确读音的讲解,通过强调读音,让学生感受到语文教学的专业性,通过有效的语言训练,强化学生的语言能力。

综上所述,“语用教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基本词性和语义,同时也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被凸显,因此,必须要加大对“语用教学”的认知,创新语文课堂教学的方式,注重情感上的合理表达,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卢加伟.认知框架下的课堂语用教学对学习者二语语用能力发展的作用[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1):67-71.

[2]罗先慧,李云文,孙建龙.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热点与重点:基于2012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小学语文教与学》的统计与分析[J].课程·教材·教法,2013(7):75-83.

[3]刘伟,孙颖.语用学与外语教学:回顾与反思:中国外语教学系列研究之二[J].外语电化教学,2014(6):52-56.

[4]苏春景,高亚男.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以烟台市芝罘区部分小学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5(3):43-49.

数学课堂教学方法探寻 篇2

一、创设生活化情景,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挖掘学生实际生活中的鲜活案例,进而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使其更加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帮助他们在具体的课堂环境中掌握足够多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另外,数学教师还需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其通过教学情境巧妙地设计和提出探究性的问题,加强其对数学的重视程度。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努力借助数学常识背景,来尝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只有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把数学融入其生活与思维的一部分,才可以真正做到数学目标生活化的思维沉淀,这应当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潜移默化。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联系学生比较熟悉的自然现象,培养其缜密的数学逻辑思维;也可以结合生活实践经验,创设情境实施教学。例如,在生活中购物属于最简单和常见的数学场景,经营者与消费者的交易过程就包含着简单的加减法运算。曾经在微博中流传过一个幽默笑话:一位老大爷到市场买西红柿,它认真仔细地挑选了一袋西红柿,让商场小贩用秤称重,结果重一斤二两;接着他又要求小商贩去掉其中的一个西红柿,再次称重为一斤,老人顺手便拿走了刚才的那一个西红柿说想买这一个。这个笑话的寓意可以理解为要求学生学习逆向思维,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就可以用这一笑话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避免拘泥、死板的思考模式,将数学应用到生活当中。

二、营造生活化的课堂学习环境

生活化的课堂学习环境包括师生生活在其中并可以影响其行为的一切内外部条件的总和,大致可分为课堂的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两部分。生活化的数学课堂环境最基本的要素是可以使学生享受充分的心理安全感,具备良好的情绪和感受,并在教师的诱导下做出有教育意义的行为来。要做到这一点,首先需要更新教学课堂的组织空间结构,形成全员互动的活泼格局。第二,要注意教室内的色彩和装饰,一般教室宜选择冷色调,从而可以促使学生安下心来学习;可以适当物化教学成果,展示师生合作完成的作品,进而有效地调节师生的精神状态。最后,学生必须有充足的学习和活动空间,每个班级的人数不宜过多,有条件的教室开辟休息区,里面可包含图书、饮水机、音响设备及活动器具等。数学生活化教学就是应该打破数学学科和生活之间的隔阂,提倡在生活中真实体验数学应用的`乐趣,开启在生活里使用数学的学习方式。教师可要求学生每个星期都坚持写数学笔记,将他们眼中的数学用日记的形式呈现出来,引导学生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生活、认知现象,进而体验到生活中实实在在的数学现象,并逐渐创新数学的学习方法。学生可以采用观察、猜想、模仿及实验等手段进行材料的收集,积累经验,同时做出归纳、类比和分析,逐步形成自己的数学知识库,这需要经历一个再创造与再发现的过程,目的就是使学生在身边事中发现与学习数学,将数学知识运用于自己的生活中去。

三、打造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应当坚持启发式的教学模式,模拟问题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热情,引导学生自主发现与掌握相关的数学规律,锻炼数学思维。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不管是理论还是实际问题,都应该密切联系教学内容,并汇编成一套科学的研究程序,帮助学生形成一条清晰的背景思路。教师为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力,需要鼓励他们进行大胆质疑,勇于猜想,积极参与求异的思维训练。比如在讲授“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这节课时,教师可以这样设计一道题目:哪张统计图是针对泳衣销售的?哪张统计图是关于销售羊绒衫的?然后学生能够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得知,泳衣的销售高峰期应该在第二季度夏天,而羊绒衫的销售高峰应该处于第四季度冬季,因此可以迅速得出结论,做出精准判断。学生在生活中可以找寻解题的依托、探索的方法,从而促进自我的学习与发展。从教学手段来看,教师应当注重观察与实验教学,使学生在全面参与到教学活动的过程里,经历观察、猜想、实验以及推理和证明的多种思维活动,这可以帮助他们发现数学知识的特点以及同其他学科知识的关联。此外,教师也要在教学中合理、恰当地应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添加教学的现代化气息,令学生体会到现代科技成果对教学课堂的影响和作用。

四、突出生活化评价体系的人文性

生活化的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是要将课堂教学的重点由教师布置和完成认知性的教学任务,逐渐转移到注重学生的基础、情感和态度以及价值观,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上来。首先,这种评价具有多元性,即教学不应当用绝对统一的标尺去衡量学生数学的学习水平与发展程度,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不同见解,并允许其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数学学习,更要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对教师做出的评价。其次,评价具有过程性,学生不再仅是数学知识的被动接收者,而要成为知识的发现人与探究者,所以数学课堂教学既应看重结果,又要重视过程,通过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的评价环节,促使他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得到各方面最大限度的进展。再次,评价具有情境性,指的是生活化教学应在真实或模拟的情境中有序展开,课堂教学评价需要在这种情境中获得学生的真实评价。最后,评价的方式应当多样性,从单一的测试转向可以体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多样化渠道。例如建立能够存放学生学习结果以及能够反映出其学习过程的作品集,建立学生的数学成长记录,以及同学生和家长进行交流反馈等。

五、结语

总之,教师需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使教学贴近真实的生活情况,进而使数学教学生动化、通俗化和形象化,让学生不再感觉数学高不可攀,并使其能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学习数学。

参考文献:

[1]刘秀明.关于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3):169-170.

探寻有效的数学课堂 篇3

关键词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有效的数学课堂要给予学生数学学习的能力和意识,让孩子们能在课堂中有收获有进步,逐步培养起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构筑起学习数学的知识架构。这也是我们一线教师所要努力实现的一种最佳状态。如何让我们的课堂更加有效,更加充实,我们在实践中作了一些尝试,颇有成效。

一、课堂教学体现“趣”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能全身心投入。面对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和概念,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应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课题。要善于在平淡中挖掘有利因素,在平常中发现趣味线索,在课堂教学中变苦为乐,激活学生的学习动力,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重新调整学生的认知平衡,引领孩子迅速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在数学课堂的导入教学中,我们要消除孩子的心理定式,打破常规,别出心裁地设计一些问题或情境。

在教学“0的加减法”时,教师首先声情并茂地讲述一个故事:“一只叫欢欢的小猴子下山去玩,看见了一个大桃园,桃树上到处是红红的大桃子,欢欢看看这个想吃,看看那个也要,他一口气摘了8个大桃子,请同学们猜一猜,欢欢会带几个桃子回家呢?”在这样的情境下,学生写出了许多种算式,充分参与其中,用心思考,为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铺垫了有效的情感基础。

二、课堂教学重视“主”

数学课堂需要学生充分自主参与其中,只有让自己的思维活跃起来,才能在数学知识和概念的理解上逐步深入,因此,数学课堂要特别重视学生的主动性培养。

1.合作探究,保障参与。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妨让学生多采用合作探究的形式,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如“分类”教学时,在小组内合作进行,每一个同学都能表达自己的意见,并经过商量进行最后的归纳,这样孩子们有了实践的操作,也有了表达的机会,思维得到锻炼,知识得以积累。

2.交流互动,乐在参与。教师要善于在课堂中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这不是简单的师生对话,而是一种情感的融通,一种对等的表达,是一个知识体与另一个知识体的交融。这样的互动以情感为基础,以表达为载体,最终实现课堂教学的润物无声。在这样的状态下,学生愿意与老师进行对话,也乐于与同学们进行交谈。

三、课堂教学突出“实”

数学课堂的最终目标是要培养起学生的数学意识和习惯,锻炼孩子们的数学运算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形成数学知识网络,并在生活中进行合理准确的运用。数学是一门特别重视运用的学科,因而课堂教学要突出“实”,即“真实”“朴实”“扎实”。要紧紧依托教材,紧密联系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教学情境,选取有效地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一步步落实数学知识与能力的训练。

1.创新使用教材促发展。苏教版数学教材中出现了很多有趣的图片和卡通人物,并且设计了许多生活场景和故事情境,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趣味性和生活性。在教学这些内容时,教师要善于活用教材,最大化地发挥文本价值。

在教学乘法口诀时,没有拘泥于课本的安排,而是将整个乘法口诀作为一个整体,在学习了一种乘法口诀后,让学生照着样子去进行自主认知和感受,从而将整个乘法口诀进行识记。在课堂教学中准备出足够的时间去学生去朗读、背诵,既落实了教学任务,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力。

2.巧妙联系生活促提升。数学学习的内容越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才能愈发感受到知识的可贵。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连接起学生生活与课堂的通路,让学生走在生活与课堂之间,如此,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就会日益牢固。多从生活中去发掘素材,孩子就会对学习的内容记忆深刻,同时也能激发起孩子迫切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3.智慧运用多媒体促拓展。运用多媒体可以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多媒体不是应用越多越好,要合理取舍,智慧运用,将有利的工具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同样是“认识角”,在学生学习绘画图形时,教师要善于运用多媒体进行实际演示,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绘图技巧,同时在多媒体的帮助下,学生能更好地规避可能出现的绘图障碍。

四、课堂教学凸显“动”

数学是一门抽象学科,是锻炼孩子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的重要方式。教师要善于发掘这一学科的本质特征,创新教学方法,从而多维深入地给予孩子能力提升的空间。

1.多动手,激活思维。小学生好动,这是他们的年龄特征使然,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善于创设有效地动手活动,多给予动手的机会。

2.多动脑,激发想象。数学知识的掌握不是依靠简单的记忆而成,而是在大量充满实践性的问题中积淀。教师要善于设计具有思维锻炼价值的问题,激发知识的迁移,引导学生善于将所学知识进行合理运用。如此才能使学生认识数学学习的本质价值。

小学语文“语用教学”方法探寻 篇4

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重要学科。从当前中小学语文教育“高耗低效”的教学现状, 已经证明了当前语文教学存在的教学误区———重人文教学, 轻语用教学。在2011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 “语言积累”、“运用语言文字”、“多读多写”、“语言实践”等词语比原来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显多了起来。为此, 小学语文教学多注重语言训练, 文章从朗读、答疑、解析、模仿、创作五个方面论述, 这样才能真正把落脚点放在语用教学上。

一、在朗读中提升语感能力

清人孙洙在《唐诗三百首序》中写道:“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告诉我们有了丰富的积累, 欲于表达之情自会油然而升, 可见朗读对于语言运用的重要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教师一定要在课堂朗读上做足做透!朗读主要以学生朗读为主, 教师朗读为辅。小学语文中的课文都是一篇篇优美的文章, 是训练学生语言口语表达很好的材料。课堂上多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多让学生开口朗读, 因为朗朗的读书声才是语文课堂应有的本色。学生只有在朗读中去慢慢体会文章修辞的妙处, 感受文本的语言美, 理解语言文字使用的方式。尤其小学低年级、中年级教材中, 课文的篇幅都不长, 而高年级中文章较长的可以有选择地朗读部分段落。例如, 在教学二年级上册《秋天的图画》中, 教师通过让学生朗读本课能引导学生感悟秋天的美好, 体会并表达对秋天喜爱与赞美的情感。本课需要学生充分地读, 自由读、个人朗读、齐读都可以, 力求做到朗读正确、流利, 甚至能背诵。

教师在朗读前可以让学生看一看关于秋天的图片, 让学生知道秋天是个美好的、收获的、喜庆的季节。为此, 教师对学生的朗读要求一是能边读边想象, 听录音课文朗读或老师范读, 能想象秋天图画的景象和色彩。二是在朗读中感悟秋天的美好, 一边读一边体会课文所表达的对秋天的喜爱与赞美的情感, 体会课文中问句所表达的语气。三是在朗读中表达对秋天的喜爱与赞美的情感。朗读完让每个学生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来读, 并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

二、在答疑中夯实语言基础

答疑解惑是教师的本职工作之一。在从事语文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一定要认真对待学生的疑问, 如实准确地回答学生的问题。只有认真回答学生学习中的疑问, 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语言文字的运用, 实现语用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教师可以提前预设学生的问题, 对没有把握回答的问题要慎重处理, 不可模糊对待。例如, 笔者在教学二年级下册《日月潭》时, 有的同学在自由阅读课文后问:“老师, ‘潭’跟‘湖’有什么区别呢?”对这个问题当时我不好回答, 笔者就机智地说:“XX同学, 关于‘潭’跟‘湖’在人们生活中区分得不是很明显, 但是在字典中的理解可以更加准确, 我们一起去看字典里怎么解释好吗?”从字词的本义出发, 能给学生以正确的理解是最好的回答, 笔者这里用查字典的方式回答了学生的疑问。教师不要觉得不好意思, 与学生一起查字典体现了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认真对待的态度, 反而觉得你与学生一起学习。

当然在教学中, 教师一定要从客观、科学角度上给学生答疑解惑, 不可随意回答学生的问题, 以免造成语言知识的误解。

三、在解析中感知语言魅力

祖国语言文化可谓博大精深, 经历几千年文化奠基的语言文字在具体的语境中运用得非常恰当。在教学中往往我们会碰到这些问题:“这句话为什么这样说?”“好在哪, 为什么不能换一种说法, 不好在哪?”“一句诗为什么要用着一个字, 为什么不能换一个字。”……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教师一定要帮助学生从课文具体的语境中去感受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精妙之处。例如, 在教学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时, 学生提问:“为什么‘秋天的雨’用‘五彩缤纷’来形容呢?换用‘秋天的雨’用‘七彩’、‘八彩’或者‘十二彩’等不行吗?文中不止五种颜色呀?”对学生的问题, 我就举“成千上万”与“千军万马”这两个词语的用法, 然后对“五彩缤纷”成语进行解释, 即表示颜色繁多, 色彩绚丽, 十分好看的样子。最后结合课文理解“黄色的银杏树”、“红色的枫树”、“金黄色的田野”、“橙红色的果树”、“还有菊花的多种颜色”, 这些举例也是为了说明“五彩缤纷的颜料”。

而在诗词教学中, 教师经常带领学生分析诗词中词句的运用, 引导学生感受作者语言运用的不俗之处。例如五年级上册王安石《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分析一定要透彻, 对于这个“绿”的语言用处, 从王安石在创作时曾经用过“到”、“过”、“入”、“满”十多个字, 最后反复修改才确定为“绿”的创作故事。只有这样详细分析课文, 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诗词的语言美。

四、在模仿中学习语言修辞

在中学语文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学习任务是如何写作 (低年级又叫“写句子”、“写话”) 。无论是低年级的写句子 (写话) 还是三年级以上写作文, 都是学生打基础的时候, 作为教师一定要引导他们去模仿课本中精彩的语句, 模仿课文的写作手法, 引导他们在模仿中进行遣词造句, 提升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例如, 在学习四年级上册《鸟的天堂》时, 课文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三支桨在水里划的声音”比作“乐曲”, 还有“树叶真绿得可爱”。“那翠绿的颜色, 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 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恰当地将树叶拟人化了。还有《蟋蟀的住宅》, 拟人的修辞句子:“它的舒服的住宅是自己一点一点挖掘的, 从大厅一直到卧室。”“那微斜的门口, 经过仔细耙扫, 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 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蟋蟀钻在土底下干活, 如果感到疲劳, 它就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一会儿, 头朝着外面, 触须轻微摆动。”“余下的是长时间的休整, 今天做一点, 明天做一点。”这些句子是拟人句最好的模仿写作材料了。

在课堂上, 教师带领分析各种修辞手法, 然后给学生留下了关于写作的课堂或者课外作业, 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中优美句段, 模仿句段, 运用修辞手法, 写出优美的文章。

五、在辨析中锻炼语用能力

小学语文学习的语言文字在教学中字词的音、形、义一定要认真讲解。汉语词汇非常丰富, 同样一个字、词有不同的读音, 同样一个音有多种不同的写法, 同样的一个字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意思, 教师的目的是教会学生如何辨析字词的音、形、义。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教师该如何具体来让学生辨析语言文字呢?下面以三年级上册《金色的草地》课文为例, 记得一位学生问:“文中的‘弟弟也假装打呵欠, 把蒲公英的绒毛朝我脸上吹’中的‘假’与‘朝’是多音字, 我们怎么区分呀?”不一会一个学生再问:“‘花瓣’这个词语记得我还见过类似的词语, 只是中间的‘瓜’不一样, 我们怎么区分呢?”教师不妨利用这个问题进行了一番语言文字中形声字、形似字的辨析讲解。

让学生查字典, 查出了这两个字的读音。“假”有“jiǎ”与“jià”两个读音, 当解释为“不真实的, 不是本来的, 与真相对”时, 读“jiǎ”, 组词为“假山、假话、假装、假冒、假释、假死、虚假、真假、弄虚作假”等;而当理解为“照规定或经请求批准暂时离开工作或学习场所”时, 读“jià”音, 组词为“放假、假条、假日、假期、病假”等。同样, “朝”也有“cháo”与“zhāo”两个读音, 当解释为“向着, 对着;封建时代臣见君, 亦指宗教徒的参拜或封建时代帝王接见官吏, 发号施令的地方, 与‘野’相对”等时, 读“cháo”, 比如清朝、朝向、朝阳、朝前、坐北朝南、朝见、朝拜、朝圣、朝廷、上朝、退朝、朝野、朝臣、朝代”;而当理解为“早晨, 日或天”时读“zhāo”, 组词“朝阳、朝晖、朝暮、朝霞、朝气、朝思暮想、朝令夕改、朝秦暮楚、今朝、明朝”。不过“朝阳”两个音都可以读, 在具体的语境中在判定读作什么音。同样, 在‘瓣’字的形似字也是这样给学生讲解。这样的词语辨析讲解, 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词汇积累, 而且潜移默化地参透了语素、词义和汉字知识的教学。

总之,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学生处于学习母语的初始阶段, 教师要注重语言文字的训练, 以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语言文字的应用。为此,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 应该在教学中积极地去思考、去探索、去总结“语用”教学的方式和方法。

摘要:小学语文不是人文教学, 而是语言文字的积累与运用的语用教学。从语言文字运用上看, 小学语文侧重语言训练。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中的课文为例, 文章从朗读、答疑、解析、模仿、训练五个方面来谈小学语文课文教学中回归本位的语用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用教学,语言训练,课堂措施

参考文献

[1]桑哲.语文:民族文化的薪火传承者母语规范化的责任承担者[J].语文建设, 2005, (1) .

[2]王荣生.“样本”类教材的两种编撰策略[J].宁波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3, (1) .

[3]刘仁增.建构“语用型”小学语文教材的思考与设想[J].课程·教材·教法, 2007, (11) .

探寻数学语言 深化课堂理解 篇5

一、让学生学会阅读数学——感悟数学语言

数学阅读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会有关的数学术语和符号,正确依据数学原理分析逻辑关系,才能达到对书本的本真理解。同时数学又有它的精确性,每个数学概念、符号、术语都有其精确的含义,没有含糊不清或易产生歧义的词汇,结论错对分明,因此数学阅读要求认真细致,同时必须勤思多想。要想真正地学好数学,使数学素质教育的目标得到落实,使数学不再难学,我觉得必须重视数学阅读,这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书看得多的人,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作文水平相对比看得少的要好。例如在教学平行线的概念“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作平行线”时要着重说明平行线是反映直线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的,不能孤立地说某一条直线是平行线;要强调“在同一平面内”这个前提,可让学生观察不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也不相交;通过延长直线使学生理解“不相交”的正确含义。这样通过对关键词句的推敲、变更、删减,使学生认识到“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这些关键词句不可欠缺,从而加深对平行线的理解。

二、重视教师的示范教学——形成数学语言

儿童具有很强的模仿力,因此数学教师的语言应该是学生的表率:语言力求用词准确、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前后连贯、逻辑性强。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通过教师语言的示范作用,对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施以良好的影响。比如:在我在教学第二册“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减法(退位)”时,在引导学生明确算理、算法后,根据学生的思维过程,让学生叙述自己的思维过程。比如:说说怎样计算“27—9”,可分三个层次训练:

第一层:根据教师在教学中提供的语言模式让学生说计算过程 :17减9等于8,再算8加10等于18;

第二层:教师根据学生形象的思维过程,设计好板书,为学生提供思维图式如:

学生看着思维图式,完整地叙述计算。是学生由详尽的思维活动逐渐地过渡到简缩的思维活动的过程。

第三层:脱离各种模式,借助表象进行思维。让学生看到“27—9”就能说出得数和计算过程。通过以上由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的有层次的训练,既让儿童的数学语言逐步形成,又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也促进了思维的发展。

三、为学生创造交流机会——发展数学语言

把握语言交流的时机是培养学生进行数学语言交流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引导学生参与表达交流,提高数学语言表达质量的关键。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适时地为学生建立一个交流的平台,以此来发展学生的数学语言。

1.在新旧知识衔接处,让学生参与交流。新知识往往是由旧知识延伸和发展来的,教师如果能抓住新旧知识的衔接点,适当点拨,让学生参与交流,这将有助于新知识的学习。

2.在揭示规律时让学生参与交流。在揭示规律或得出某一结论时,需要教师进行点拨,学生才能得出结论,掌握规律。例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让学生观察两组算式:一组是分子分母都乘10,另一组是分子分母都除以10。学生分别得出“在分数中,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和“在分数中,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这两条规律。这时教师可以提出:谁能将这两条规律综合在一起说一说,归纳时应注意什么,从而帮助学生完整、连贯地说出“分数的基本性质”。这样既让学生有积极参与的机会,又提高了他们语言交流的能力。

3.在解题步骤和思路讲解时让学生参与交流。例如,“东渚小学四(1)班有45个学生,有一天带圆珠笔的10人,带钢笔的42人,两种笔都没带的有1人,问两种笔都带的有多少人?”这道应用题,学生有三种列式:

①10+42-(45-1)=8(人)

②10-〔(45-1)-42〕=8(人)

③42-〔(45-1)-10〕=8(人)

在要求学生根据上述各算式分析和解说他人解题思路的时候,一定要根据自己对题目的理解,根据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的问题,结合算式正确解说怎样想的?在进行这种训练时,有一定的难度,但我们可以把一个班划分为若干小组,进行讨论式的解说。即在共同讨论的基础上,以个人解说为主,他人给以纠正和补充,直到解说清楚、明白、准确为止。这种集体和个人相结合的解说,不仅克服了多数学生做题只求一解的惰性,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扩大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4.在小结时让学生参与。小结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而且能够清晰地回忆出本课的要点。小学生虽然表达能力有限,但只需正确引导,学生便能正确地概括。学生在回忆整理之后,纷纷举手发言,而且连平时不爱说话的和一些后进生也很积极。有些学生话虽简洁,却抓住了本节课的学习重点,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也发展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经常进行有目的的课堂小结,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分类等逻辑思维能力,达到智能并进,全面育人的目的。

5.在操作中也可让学生进行交流。动手操作是发展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低年级儿童的思维是直观性占主导地位,主要是形象思维活动。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儿童这一思维活动特点,充分利用直观教具的演示和学具的操作这一外部活动,来发展儿童的数学语言。

总之,数学语言是数学的载体,它使学生不仅获得了数学交流的机会,而且在交流中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增强了学习的兴趣,优化了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树立学习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是学生在学习数学中必不可少的能力之一!

探寻小学数学课堂的导入艺术 篇6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导入,艺术

前言

课堂导入艺术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实现手段,对于教学成功与否起着重要的作用. 科学的课堂导入式教学是为学生打开学习数学知识的一把万能钥匙,可以让学生对于所学内容拥有极大的兴趣. 在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个别教师对于导入式教学认识不足,有的时候事倍功半,本文谈谈进行导入式教学研究旨在对小学数学教学提供帮助.

一、摒弃旧习,发展新观

当前许多小学数学教师对于导入法教学的认识还不够深,对其运用的方法掌握得也不够好. 有的教师简单、没有针对性地运用导入法, 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缺少了应有的兴趣, 慢慢地也就影响了学生的数学成绩和学习效果. 比如教师在讲解小学数学知识“认识人民币”的时候,有的教师会采用游戏导入法,但是他们没有真正认识到导入方法的真正作用所在,他们只是在课件中进行虚拟的游戏,让学生去想象游戏中的场景,让他们看着课件中的游戏来学习,这样游戏导入法就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同时学生不会对这方面知识的学习产生兴趣,有的时候学生还会对这种导入方法产生反感的情绪,因为这种方式他们没有直接参与进来,而且还需要他们对于这些进行想象. 教师应该尝试着改变自己以往教学的观念,比如同样是这个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直接参与到这个游戏中来,可以给学生分小组进行游戏,分给每个人面值不等的人民币,让他们进行互相合作,让相同额度的学生站在一起,让他们真正参与到认识人民币这个导入游戏中来学到知识,让他们真正体验到游戏导入法带来的实际效果.

二、创设氛围,激发热情

由于数学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推理性,所以对于接受能力较差的小学生来说, 学习数学知识的难度较大,同时在开始学习的时候也很难产生兴趣. 但是如果教师在教授数学知识的时候,创设适合小学生接受知识的氛围,让他们激发自身的学习热情,那么就会对学习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 由于小学生的思维方式还处于直观思维阶段,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情景氛围导入的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的,这样他们可以通过自己感兴趣的实际问题来联系需要学习的知识. 比如在学习小学数学中“分数的认识” 的时候,教师可以创设一种真实的情景,把学生分为若干小组,然后把全体学生人数当成一个整体,分出几名同学就是分子,尽可能分出较多种情况,让学生明白分数到底是什么意思, 同时亲身体验分数的意义. 这样学生参与到了这个教学导入方法之中, 让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知识充满了兴趣,这样也激发了学生参与其中的热情,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和目的.

三、借用教具,吸引兴趣

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可以通过自己具有艺术韵味的语言来进行导入式教学,同时还可以使用各种各样的教具来进行导入式教学. 这样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全部吸引到知识的学习上来. 教师可以通过教具学具的使用让学生能够把数学知识联系到生活实际当中,让学生更加直观地对于数学知识进行学习, 以便能够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比如在学习到小学数学知识“三角形”的时候,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具来让学生认识和了解三角形,比如可以使用一些三角尺,或者把正方形的草纸沿对角线对折,让学生明白三角形就是由三条线段首尾相连组成的图形,其拥有两个直角边和一个斜边,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思考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三角形,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家里房子的架子等,许多都是由三角形组成的,因为三角形有很好的稳定性,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试验,在不使用强力的情况下,三角形的物体不会轻易被破坏,总之,一系列教具使用过后,会让学生更加了解和认识三角形.

四、依靠科技,增强效果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给当今小学数学教学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之处, 其中一个重要应用就是多媒体的使用. 在教学活动中使用多媒体,可以让学生最大程度上直观获取要学习的知识, 使学生通过视觉第一时间了解要学习的内容. 比如在学习到小学数学中的“圆柱与圆锥”的时候,就可以把许多圆柱形的物体和圆锥形的物体通过多媒体展示在学生面前, 让学生通过全方位、多角度地观察到圆柱形和圆锥形物体的特点取得直观印象. 同时多媒体是集声像于一体的工具,可以展示出一个物体形成的过程. 比如在小学生刚开始接触数学的时候,可以通过多媒体放映一些网上小学数学教学的经典案例,让学生看看别人是如何学习数学知识的,可以听到真实的声音和看到真实的人物,这样的方式使小学生对于所看到的东西更加容易记住,也可以把教师不能够展示出来的部分通过虚拟真实情景的方式展示给学生. 多媒体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给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都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之处,同时对于学习效率提升和教学水平提高都起到了巨大的帮助作用.

结语

数学课堂教学方法探寻 篇7

怎样才能合理驾驭课堂反思, 使其更好地为探寻知识的本源、理解数学的本质而服务呢?以下几个教学实例也许会对教师有一定启发。

一、在概念同化时反思, 理解知识内涵

在小学阶段, 让学生形成“无限长”的空间观念一直是教学的难点。这是因为, 首先, “无限延伸”的射线 (直线) 在生活中难以找到直观形象的例子, 学生在生活积累中难以体验到“无限性”;其次, 从学习层面上看, 学生在认识射线 (直线) 之前, 仅通过认识线段形成了“有限长”的学习经验, 而“无限长”与其有着本质的区别, 是认识上的一次质的飞跃。教学中, 教师如果单一地借助课本中的例子, 很难让学生理解其本质特征。因此, 教学时教师尝试了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 以线段与射线的本质区别为突破口, 组织探究, 引导反思, 促使学生在思辨中实现概念同化。如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 (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射线、直线和角”的教学:

教师屏幕出示两把手电 (其中一把前有木板) , 打开光线。第一把手电的光线用板子挡住;第二把手电射出的光线没有障碍。

师:观察这两条光线, 你觉得哪条光线可以用线段表示?结合线段的特征, 把你的想法和同桌相互说一说。

生1:第一条光线可以用线段表示, 它两头都有物体, 就代表有两个端点。

生2:第一条光线还是有长度的, 可测量。

教师引导反思:第二条光线为什么不能用线段表示呢?

生1:只有一头有端点, 另一头没有端点。

生2:它没有尽头, 一直可以延伸。

生3:它无限长。

师:你能不能自己创造一种新的线来表示第二条光线呢?在自备本上先试着画一画。 (交流作品, 学生说明想法。) 结合你们的想法, 怎样把表示第一条光线的线段变成表示光线二的这种线呢?

生:只要把木板拿掉, 也就是把线段的一个端点擦掉让它一直延伸下去。

结合演示射线与线段的联系, 让学生加深理解线段去掉一个端点后可以无限延长, 并优化“射线”画法。

……

研究表明:儿童对直观的依赖较大, 容易感知图形的外显性较强的因素。基于这样的认识, 教师以学生认识线段的经验为依托, 通过创设两条光线的情境, 放大概念的本质特征, 形成学生的认知冲突。接着在学生对射线的特征有所感知但并非完全感悟时, 教师设计了两次反思:1.第二条光线为什么不能用线段表示呢?2.怎样把表示第一条光线的线段变成表示光线二的这种线呢?引导学生在辨析和说理中进一步强化认识, 抽象出射线的特征, 切实理解了“无限长”这一观念的深刻内涵。

二、在策略优化时反思, 感悟思想方法

教学“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 诸多学生不愿用方程解决问题, 当问题复杂时, 学生很难精准的用方程解决相应的问题。细细推敲, 这些困扰的产生正是因为学生在学习时没有从根本上形成方程的策略意识, 感悟方程的思想方法。为避免上述这些被动现象的产生,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对比中自觉反思、优化。如五年级上册“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时, 教师提出问题:西安小雁塔高43米, 大雁塔比小雁塔的2倍少22米, 大雁塔高多少米?学生独立解答后,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解决问题时的想法, 深刻理解“小雁塔的高度×2-22=大雁塔的高度”这一数量间的相等关系。教师出示例题:西安大雁塔高64米, 大雁塔比小雁塔的2倍少22米, 小雁塔高多少米?教师引导学生和复习题比较后再独立解答。

教师出示错例:64÷2-22=10 (米) 、64÷2+22=54 (米) 。

学生主动做出评价分析:这些解答都是错的, 因为小雁塔高43米。

教师引导反思:例题和复习题中数量间的关系是一样的, 都是大雁塔比小雁塔的2倍少22米, 复习题很容易解答, 而例题却难住了很多同学, 两题在想法上究竟有什么区别?

生1:复习题中知道了小雁塔高, 只要根据大雁塔比小雁塔的2倍少22米, 直接把小雁塔高×2-22米, 便能求出大雁塔, 但例题中只知道大雁塔高, 与复习题相反, 不能直接求小雁塔高, 要倒过来求。

教师引导:怎样倒过来求呢?

生2:要求小雁塔高, 可以根据小雁塔的高度×2-22=大雁塔的高度, 倒过来推想, 得到 (大雁塔的高度+22米) ÷2=小雁塔的高度。

教师引导:原来如此, 要倒过来推想, 怪不得刚刚同学们会出错。如果不倒过来, 我们就顺着“小雁塔的高度×2-22米=大雁塔的高度”可以解答吗?

学生思考、讨论得出方程的方法。

教师下意识里把学生当成自己, 想象他们能和自己一样站在一定高度上看待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事实是学生对待问题一般只能就事论事。当教师把单一的例题呈现给学生时, 大部分学生只会直接去做题, 很少有学生会主动分析问题, 思考解题方法的可取性和合理性, 所以学生产生错误的想法而不自知。教师要避免学生产生这种为了做题而做题的状况, 可以适当提供较为丰富的学习材料, 引领学生在材料中充分地反思, 发现问题, 使学生产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养成主动分析问题的习惯, 反思方法的可取性和合理性, 才能真正感悟方法的价值, 形成策略意识。在纵深联系时反思, 提升数学思考。

当前教材在编排时也非常注重沟通、拓展。教师在处理教材的这些安排时, 既不可置若罔闻又不可过度拔高, 而应紧紧扣住数学知识前后紧密的内在关联性, 引领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如六年级上册“分数除以分数”, 教师在揭示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甲数除以乙数 (不为0) , 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并通过一定练习后, 出示如下补充习题, 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后汇报交流。

1.师:你能运用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解释为什么这几组算式都相等吗?

生1:每一组中除法算式的除数和乘法算式中的因数都互为倒数。

生2:我们如果将除法算式化除为乘, 就能得到等式中的乘法算式。

生3:我们可用“甲数除以乙数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来说明他们是相等的。

2.引导学生口答:16÷0.25=, 9÷0.125=。。

引导反思:通过这组题的练习, 我们可以看出“甲数除以乙数 (不为0) , 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甲数和乙数除了可以是分数以外, 还可以是哪些数? (学生交流)

小结:由此, 我们可以看出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不仅在分数除法中适用, 在整数除法和小数除法中也同样适用。

探寻生活化的数学教学 篇8

一、把生活情境转化为数学情境

中科院研究员张梅玲老师曾经说过:“教师要尽量还原教材的生活本色, 能从生活中引入尽量从生活中引入。”生活中到处有数学, 到处存在着数学思想, 关键在于教师是否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 把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转化为数学情境,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 通过合适的生活情境切入数学问题, 这种方法的特点是重视从现实生活中寻找数学支点, 设计生动活泼的生活情境,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被充分调动起来, 学习也将显得轻松、愉快。

《西游记》的故事家喻户晓, 学生们都熟知其中的故事情节, 笔者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 就引用故事中的小片段, 创设“西天取经的路上, 孙悟空让八戒把18块西瓜, 平均分给4个人, 而且每人分到的要尽可能的多”的童话情境。设计了八戒3次分西瓜的过程:每人分2块;每人分3块;每人分4块。在分西瓜的三次过程中, 每次都及时提问学生:怎样用算式来表示?并把算式写在黑板上, 这样, 让情景尽早与数学挂钩, 在第三次分西瓜之后, 根据板书的三个算式让学生比较这些算式中除数与余数的大小。教师适时提问:“3次分西瓜的算式, 哪一次分对了?为什么?”

这个案例在为学生创造乐学的情境后, 由于注意及时抽取算式, 把童话 (生活) 情境转化为了数学情境, 学生自然地联系“10块西瓜还可以分”来思考“为什么余数10比除数4大就错了”, 数与景结合让学生很轻松地悟出了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为防止学生过分“纠缠”于生动愉悦的具体情节而“流连忘返”, 教师尽早地将情景与数学内容结合, 在几次分西瓜中抽取算式, 及时把这个对数学教学有用的信息以对比的形式呈现给学生, 把童话 (生活) 情境转化成了数学素材, 学生联系“分西瓜”情景悟出了“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将数学知识融于生活之中, 将生活情境转化为数学情境, 符合了学生从形象到抽象的认知规律, 积极的引导孩子到生活中观察、实践、猜测、验证——学习与生活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可以说, 这样的情境教学, 将本来枯燥难懂的数学知识题材趣味化、生活化, 启发了学生积极思考、开启了创新的闸门。

二、从生活问题中提炼数学问题

生活是知识的源泉, 在生活中提炼的问题也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要让学生学习数学且具有生活的情趣, 又能充分发挥数学的魅力, 就要依据学生的生活经验, 选择从生活问题中提炼数学问题, 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又可以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

如在教学“认识千克”一课时, 笔者从生活节水的问题入手, 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一开始就让学生猜测:一个滴水的水龙头每天要白白的流掉多少千克水?同学们一听生活中经常能遇到类似的事情, 于是兴致盎然地展开讨论:有的猜测5千克, 有的猜测10千克, 还有猜测20千克的, 有个别学生看到了课后的内容说出来是12千克。笔者紧接着问:照这样计算, 一年要流掉多少千克水?学生们马上算出平年是4380千克, 闰年是4392千克。随着计算结果的出现, 学生不觉吃惊:哇!这么多呀!看着学生吃惊的样子, 笔者又提出新的要求, 算一算一栋楼一共有多少户?如果按一家一个水龙头计算, 一年要白白浪费多少千克水?

这样的教学没有琐碎的要点分析, 没有机械的内容概括, 更没有无趣的逻辑演绎, 有的是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化的实践, 从生活化入手, 从数学化的角度进行教学, 有意识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适时建立起数学模型, 并引导学生充分体验感悟, 抽象概括的学习过程。可以说, 立足生活内容, 提炼数学问题, 可以轻松解决生活现象、解决生活问题, 这样会使教学更具时代内涵和生活的活力。数学离不开生活, 因为它使数学更生动;生活离不开数学, 因为它使问题解决起来更科学。

三、从生活场景中发现数学规律

生活产生智慧, 经验生成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 许多知识层次并不高, 甚至从没上过学的人, 在菜场、超市购、销物品时, 分文不差地快速计算金额, 可以说其中隐藏了很多数学简便计算的思想、方法和智慧。教学中, 要教会学生善于从生活场景中发现数学规律。

在教学“加、减法的简便算法”时, 理性的思考使笔者觉得, 应调整 (264+96, 351-96) 的教学策略, 依据学生的经验, 以问题解决的游戏形式建构计算思想方法的教学策略, 就收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264+96、351-96的计算结果及计算方法的基础上, 根据264+96=264+100-4=364-4=360及351-96=351-100+4=251+4=255的简算思想, 创设了探索生活中“借”“还”钱的操作情景, 组织学生探索、交流, 从而发现计算方法, 得出简明思路。具体操作如下:

出示两个分别装有264元、351元钱的信封, 请一位学生合作, 把其中放有351元钱的一个信封给那个学生, 向这位学生提出:请你借给我96元钱, 学生看了看信封, 为难地说:老师, 信封里只有3张100元、1张50元和1个1元的, 没有正好的96元, 要么借给你100元。 (教师) 我只要借96元, (下面的学生) 让老师找4元, (教师) 就听你们的 (同时给那位学生4元钱) 。 (教师) 那现在他的信封里还有多少钱? (下面学生) 255元。说说你们的思考, (生) 信封里原有351元, 借给老师96元时先拿出100元, 减掉100还有251元, 多借给了老师4元, 再加上老师找回的4元, 一共255元;继续向学生提出问题, “开始我的信封里有264元, 刚才向这位同学借到的96元又放在了里面, 现在信封里共有多少钱?说说你们的想法”。 (生) 360元, 原来有264元, 借96元时先拿了100元, 这样就有364元, 减去多借的4元还掉, 正好有360元。上述教学活动, 就是根据生活原景, 依托了学生的生活经验, 把抽象问题形象化, 数学问题生活化, 让学生在“多借要扣”的情景体验中, 感知、内化和建构“多加要减”、“多减要加”的简算思想方法。

利用捕捉到的“生活现象”展开研究, 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近感, 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 并不神秘;同时, 也激发学生大胆探索的兴趣, 使学生学会借助生活经验思考数学问题、发现数学规律。

四、把生活经验转化为数学经验

美国华盛顿一所大学有句名言说得好:“我听见了, 就忘记了;我看见了, 就记住了;我做过了, 就理解了。”作为教师应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背景, 重视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让学生学会把已有的生活经验转化为数学经验。

在教学“循环小数”一课时, 先让学生看一段春夏秋冬自然风光的视频。自然美引发了学生的兴趣, 又从四季更换、周而复始和自然现象中获得了对“循环”含义的初步理解。接着老师启发说:“每天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 晚上从西边落下;第二天又从东方升起……周而复始, 无穷无尽。像这样依次不断, 重复出现的现象, 我们叫它循环现象。你们能从日常生活中找出一些循环现象吗?”学生说:“每个星期, 从星期一、星期二……到星期日, 过了星期日, 又是星期一, 星期二……这样周而复始, 无穷无尽, 就是循环”……老师顺势接着说:那么, 数学中有没有“循环”现象呢?让学生试算32÷6、2.7÷11, 在计算和讨论中, 学生掌握循环小数这一概念, 关键是理解什么是“循环”, 让学生联系自然界中的循环现象, 为“循环小数”的概念教学奠定了学习基础。

五、把生活意识转化为数学意识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提出了水平数学化 (将日常真实情境数学化) 和垂直数学化 (将数学内容在形式化数学范畴中数学化) 思想, 认为数学应该被看待为人类的一种活动。“小课堂大社会”, 数学教学生活化, 它让课堂“活”起来;“让讲台成为舞台, 让课堂成为社会, 让学生成为演员, 让老师成为导演”。把学生带进充满智慧的生活中去, 尽情领略、享受数学给生活带来的快乐。

教学“比例”时, 先向学生介绍人体上存在的有趣的比, 像身高与双臂平伸长度的比;脚底的长与身高的比;拳头翻滚一周的长度与脚底长度的比……这些比有什么作用呢?原来, 买袜子时, 只要将袜子在自己拳头上绕一周, 就会知道这双袜子是否合适你穿;一名警察只要发现罪犯的脚印, 就可估计出罪犯的身高。教师如能充分利用一些学生身边的生活现象引入新知识, 会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 也会激起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愿望。

六、基于生活的数学化教学要把握好“度”

强化句意教学方法探寻 篇9

关键词:强化语意,词语强化,句式强化

学生习作经常出现语意不突出、表达重点分散等现象, 究其原因, 这和学生强化语意意识淡薄、未能掌握一定的强化语意的方法有密切的关系。

“这一碗代代心传的疙瘩汤, 恐怕是最普通又最美好的家常滋味”刮起了使用“舌尖体”的热潮;“那些年, 我们一起追的XX”, 推动了又一种网络流行体“那些年体”的盛行;从“咆哮体”到“蓝精灵体”, 从“丹丹体”到“凡客体”, 从“TVB体”到“淘宝体”, 这些几十字甚至上百字的语段, 或嬉笑怒骂, 或插科打诨, 或诙谐戏谑, 或无可奈何。它们在网络上方兴未艾, 上演了一场场精彩纷呈的语言秀, 这些网络流行语传播之迅捷、流传之广泛, 令人咋舌。说者平添了些幽默, 听者心领神会。在这些表达中使用了一些句式, 使句子语意突出, 达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这一现象引发了笔者的浓厚兴趣:如果语文教师能指导学生有意识的去运用一些强化语意的方法, 那么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理解力将会大有提高。

为此, 笔者在这方面做了些尝试。结合教学实践加以反思, 强化句意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词语强化法

主要是让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表示程度深浅、语气强弱的词汇, 其中以副词居多。

这样一些副词担当起了强化语意的重任。比如“极、更、挺、越、无比、多么、分外、过于、何其、愈加、绝顶、绝伦、透顶”等程度副词, 这一类副词本身就有很强的强调意味, 如“这个主意相当好”、“他过于固执”、“这台晚会精彩极了”、“想家的情绪分外强烈”之类的表达都在不同程度上强化了句意;又如“反正、果真、实在、甚至、横竖、真、俨然、非得、一定、务必、根本”之类的副词既强调了语意, 又传达出了一定的情感。在教学中, 主要通过比较辨析、小组讨论的方法来指导学生加以掌握。例如让学生比较以下几组表达:“下雨了果真下雨了;我不去我横竖不去;我相信他我就是相信他;他说得对他说得真对”。讨论后学生很容易发现, 显然每一组后一种表达大大强化了句意, 同时也赋予了句子更强的感情色彩。通过举例, 有意识地强化学生运用这类副词的意识。在平时的教学中, 积极引导学生多关注这类副词, 多辨析这类副词出现前后语意的变化。长此以往, 学生就积累了一定数量的具有强化语意功能的词汇, 语感有了, 同时也具备了辨析和正确运用这类词汇的意识和能力。

二、句式强化法

所谓“句式强化法”就是用强调句型来凸显语意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 倒装句, 也就是用改变正常语序的方法来加强语意。这种方法操作起来较简单, 但学生往往因为缺乏强化意识而使表达平淡、感情色彩不浓。这类倒装句可以分为单句、复句两种结构区别对待。

单句的语序改变。主要是指定语后置和状语后置两种情形。定语一般是放在名词的前边, 有时为了突出定语, 定语就移位到了名词的后面。教学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时可以引导学生探讨“她一手提着一个竹篮, 内中一个破碗, 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 下端开了裂”的语序及其效果。小组讨论后经教师点拨学生将会发现, 该句将定语“空的”和“下端开了裂”分别放在中心词“破碗”和“竹竿”之后, 强化了这两个定语, 同时也强化了祥林嫂行乞时日已久、已落入不再有人怜悯和施舍的可悲境遇, 突出了祥林嫂在长期的打击与折磨下已经陷入极度悲哀、极度麻木的状态。状语一般紧挨着中心语并位于中心语的前面, 为了强调、突出状语, 状语就可以移位到中心词的后面。如“我们今天下午在礼堂开会”, 如果要强化地点状语就表达为“我们今天下午开会, 在礼堂”;如果要强化时间状语就表达为“我们在礼堂开会, 今天下午”。

复句的语序改变。能通过分句位置的变化来达到强化语意的目的的复句, 是指分句之间存在一主一从关系的几类复句, 包括转折、条件、假设、因果、目的等关系。通常排列顺序为前从后主, 想要强调从句就可以把从句移到主句之后。

例一:今晚却很好, 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既是补充又强调了“虽然”之后的语意)

例二:沙丘可以被固定, 只要妥善保护草皮和灌木。 (强调了“只要”之后的语意)

第二, 用疑问句或感叹句代替陈述句, 表达说话人“气愤、惊异、喜悦、赞美”等各种情感。例如《包身工》中的句子:“粥菜?这是不可能有的”, 通过问句突出强调包身工们饮食极端恶劣;而一般陈述句“粥菜是不可能有的”语气就平淡多了。强调这一点尤为重要, 因为学生写作时往往陈述句多, 不善于通过不同句式表达爱憎。于是, 记流水账就成了家常便饭, 读起来深感面目可憎、味同嚼蜡。

第三, 双重否定句和反问句等句式。“无不为之感动”就比“都为之感动”意思表达效果强。“她们躺的地方, 到了一定的时间是非让出来做吃粥的地方不可。”显然就比不用双重否定语意更强。至于反问, 这种问句的强调作用大家接触得较多本文就不赘述。

探寻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篇10

编者按:教学的形式与方法是教学的两翼,两者缺一不可,成功的教学必然是方法的科学性和形式的艺术性的完美结合。数学课堂强调应“以人的发展为目标,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好的课堂教学应能促进有效学习的进行,使学生对知识的自主建构和个性化发展成为可能。阅读本组关于数学课堂教学的文章,您一定可以得到一些启迪。

数学课堂提问的艺术

■ 太康县大许寨第一中学 王 莉

众所周知,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师生进行双边活动的重要形式,是传递信息的有效途径,也是启迪学生思维的驱动力。而数学学科的特点和性质,决定了数学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设疑、释疑的过程,是以问题的解决为核心而展开的。在新旧知识过渡、情景引入,直观演示、分析归纳,演绎概括、总结谈话,课堂练习和学法指导等过程时,都需要使用提问这一手段,提高解题能力,发展思维水平,实现教学目标。因此,贯穿于教学过程始终的课堂提问,在数学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一、提问题应具有艺术性

若问题过于呆板、机械,“应声虫”异口同声“是”或“不是”,收不到好的效果。从研究学生的心理着眼,像包装精美的商品能激发顾客的购买欲一样,在维持提问原意的前提下,对习题的形式和内容作适当的修正。在提问与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创设一种触及学生情感和意志领域的情境,有意识地把学生引入一种解题的最佳心理状态,通过心理上的接受,达到提问情境与学生心理情境的共鸣和最佳融合。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发挥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智力潜能的超常发挥,体现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二、提问的语言要生动

我们要十分注意锤炼自己的语言,使发问的语言准确、生动、简练;发问的声音和谐动听,节奏快慢得当,把问题字字句句送入学生耳中,做到声入心通。

教师的语言直接影响着提问的效果和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务必要准确,不能出现科学性错误。如在解答应用题时,学生忘了在计算结果上写单位名称,有位老师发问时说:“我们能不能把名数丢了?”这样就把单位名称和名数混为一谈,看上去是在纠正学生的错误,而实际上不知不觉地又给了学生另一个错误的概念。所以教师一定要在语言的表达上下工夫,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能受到良好的数学语言熏陶。

三、提问题要有激发性

我们在教学时要巧妙设疑,激发兴趣,启动思维。好奇心人皆有之。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强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引发兴趣,激活思维。因此,课堂提问、设疑要力求新颖巧妙,要能激发情趣,发人深思,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课堂提问的难度要适中,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过易的问题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过难的又会导致学生冷场卡壳。这需要教者高屋建瓴,统筹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这样,才能使提问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多方位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实际操作中,教者应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紧扣重点,突破难点,难题浅问。这样,层层深入,逐步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课堂中的提问,目的是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因而教者应注意提问的角度和深度,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拓宽思维的空间,培养发散思维能力。课堂提问还要因人而异,在方法上力求灵活多样,以极大地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实践证明只要我们不断实践、努力探索,就一定能发现更多更好的优化课堂提问的策略,充分发挥提问的教学功能。

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自主学习

■ 淇县前进小学 赵建红

学习数学不是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的现成结论,而是一个亲自参与的、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是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因此,数学课堂教学要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思想与方法,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有效地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一、营造环境,创设自主学习情境

心理学研究发现,如果教师对学生有积极的态度和期望,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经常用语言、手势等方式进行鼓励,学生就能尽情地表现,树立起学习的信心,从而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去。

我在教学中,尽量让学生获得的成功经验多于失败。成功时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培养他们对成功经验的重视;失败时不轻易责怪学生,帮助他们分析、查找原因,积累经验。善于激励可让学生体验成功,而反复的成功可以促使学生产生一种内驱力——渴求学习,从而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情感支配下,促进自身发展。学生学习的动力来自于内在的矛盾冲突。如果不能有效地激活学生的内在需求,也就不可能引发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活动。教师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提出一些既让学生感到熟悉、又需要动脑筋才能解决的问题,将学生置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的境地,创设情境让学生充分感受各种矛盾的碰撞,积极思维,产生自主探索、思考、讨论、解决问题的求知欲望。

创设情境的种类很多,创设情境的方式也是多样的,如:故事情境、生活情境、比赛情境、游戏情境、操作情境等。总之,创设的情境应是学生较为熟悉或能够理解的生活实例或数学材料。创设的情境只有让学生心里产生疑团,内心产生需要时才是成功的。

二、提供材料,创设自主学习条件

能让每一个学生主动参与、观察、思考,获取自己的体验,在合作交流中不断优化自己的结论。要做到这点,对于小学生来说,特定的情境和充分的材料都是不可少的。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得好:学习的最好刺激,就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设计探索性、开放性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老师不能代替学生思考,不能简单地以成人眼光对学生的解答作出判断,要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理解问题是怎么提出的,概念是如何形成的,结论是如何得到的,给学生提供主动参与、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

例如,在教学《容积单位》这一课时,教师给每个小组事先准备了带500毫升刻度的烧杯、能装1立方分米水的玻璃槽、1升的啤酒杯、一个盛清水的脸盆。要求:人人动手通过实验探究升、毫升、立方分米、立方厘米之间的关系。实验开始后,每个人积极想办法,紧张地“动”起来,反馈、交流时争着汇报他们的发现。生一:我们将1升的水倒入1立方分米的玻璃槽中,得到1升=1立方分米的结论。生二:我们组把500毫升的水倒入1立方分米玻璃槽中,倒两次正好装满,得到了1000毫升=1立方分米的结论。生三:我用1升的水往500毫升的烧杯中倒,发现1升=1000毫升的关系。学生充满了自豪与快乐,他们享受了成功的喜悦。在这一过程中,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自己提出方案、实践探究、操作验证、合作交流……始终处于积极参与状态中。眼、耳、手、脑、口多种感官并用,持之以恒,学生必然会获得观察、比较、归纳、类推等学习能力。这就是有效的参与、主动的参与。

三、人人参与,创设自主学习机会

数学是和现实生活联系密切的学科之一。数学知识来源于生产生活实际,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经常给学生提供参与实践活动的机会,通过动手、动口、动脑促使外部学习活动逐步内化为自身内部智力活动,只有这样,自主学习才有效。

人人参与,为每个学生提供自主选择的学习空间。承认差异、尊重差异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观念,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同时,人人参与也是自主学习的一个显著特征。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共同特点及个性差异,开展教学活动时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兼顾差异,在保证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努力设计不同层次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根据各自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选择不同层次的数学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体验。

例如,在《梯形面积计算》教学时,教师安排两个层次的活动。第一层次,让每个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已学过的简单图形。当他们发现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试着自己推导出梯形面积公式。第二层次,进一步提出用一个梯形推导面积公式的设想,让学生在小组内尝试、讨论,于是,有的通过折纸,有的通过割补,分别从不同角度验证得出结论。这样的教学设计,使全体学生掌握了梯形面积公式推导的一般方法,即使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用一种方法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

在教学实践中,给学生足够自主学习的空间,人人参与,个个动手、动脑,不仅能使他们的智力潜能得到开发,还能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需要。每一个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都有自己不同的进步,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每个学生都始终在用自己的思路和方式学习数学。在个人活动、小组合作和集体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不但掌握了新知,而且发展了思维、培养了能力,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索新知的能力。

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若干策略

■ 项城市新华学校 高 莉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学生的学习过程充满着探索性和创造性,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那么,怎样把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发展者?我认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关键,而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实践”则是最有效的策略。

一、营造宽松自由空间,倡导自主探索

在教学中自主探索学习的过程是充满问题的过程,是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把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保证为学生提供宽松自由的探索空间,为学生营造敢想、敢问、敢说的学习氛围,给足时间让他们去探索发现,学生才会深入思考、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一个自由探索的学习活动中去。例如,在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之后,我把一个不规则铁块带进了课堂,请同学们计算它的体积,开始学生都困惑:“没有学过计算不规则铁块的体积呀,它是什么形体?它的体积计算公式是什么?”听了学生的小声议论,我鼓励大家想方法。大约过了五分钟,有同学说:“老师我有办法了!把这个铁块放在火炉里熔化,再铸成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铁块,不就可以利用公式求出它的体积了吗?”话音刚落,有稀稀拉拉的掌声响起,我马上肯定了这位学生的想法。紧接着又有学生说:“先称出铁块的重量,再锯下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一小块,称出它的重量,算出原来铁块的重量是这一小块重量的几倍,那么它的体积就是几个1立方厘米。”同学们投去了赞许的目光,又有学生发言了:“用一个装有水的长方体容器,先量出容器的长、宽、高以及水的高度,再把铁块完全浸没在水中,测量出现在水位,则上升水的体积也就是铁块的体积。”话音未落,又有学生抢着说:“正方体容器也行,先放入再取出,下降水的体积也等于铁块的体积。”学生踊跃回答,掌声不断。这时我抓住时机,现场组织学生进行探索活动,并及时作了总结。“给学生一个机会,他们会还你一个惊喜。”学生的自主探索学习,需要我们教师有较高的引导艺术和正确的引导方法,学习中提倡每一位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创造有关数学知识,从而使学生学习科学探索的方法,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和探索精神。

二、创造讨论沟通机会,倡导合作交流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互动,师生、生生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例如,在学习“简单的统计”相关内容时,课件出示经过十字路口的各种车辆之后,让学生数出各种车的数量。大多数学生认为:“车开得太快,数不及;车辆的种类太多,数不清。”这时我抓住机会顺势说:“看来光凭一个人的眼力是不行的,怎么办呢?”学生马上就想到了:小组合作,分类记录过往车辆数。老师给予肯定并鼓励,先请学生独立思考,动脑想一想,在本子上画一画,然后小组内交流讨论:怎么分工?怎么数?怎么记录?最后由组长带领,各人分工分类统计并作好记录。在这一环节的学习中,人人积极主动参与,主动承担责任,整个课堂看不到“观众”,找不到“陪客”,大家都是学习的主人,每一位学生在讨论学习、交流研究的过程中都能体验到合作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小组合作交流可使个性差异在集体中充分发挥积极作用。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有计划地进行合作探究,形成集体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他们逐渐养成既有合作意识,又有竞争意识的团队精神,进而培养他们和睦相处、取长补短、协调发展的良好品质。

三、体验动手实验的快乐,倡导操作实践

目前,“做数学”是我国数学教育的重要观点,它提倡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

在数学教学中,很多知识需要学生动手操作实验,调动多种感官,共同参与活动,才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最有特色的是“有关几何知识”的内容,在对这部分数学知识理解和掌握时,教师应尽可能安排学生动手操作,尽可能让学生在摆一摆、拼一拼、量一量、做一做、看一看、想一想的活动中,亲身体验,理解知识,从而提高数学能力。例如,在教学“圆柱体的表面积计算”相关内容时,我做了如下设计,让学生自己准备学具袋(茶叶盒、笔筒或其他圆柱体,剪刀、尺子、彩色卡纸、固体胶等)。操作要求:给几个不同的圆柱体进行包装,且用纸最少。操作步骤:(1)分组讨论各圆柱的包装纸应包含几个面?分别是哪几个面?(2)各部分大小如何确定?(3)制订出包装操作方案,合理分工;(4)动手包装,感知过程;(5)汇报展示,体验成功。整个活动由各组组长带领,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实验。听过了、看过了,你仍可能会忘记,但做过了,你就会理解记牢。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用实践的眼光处理教材,力求把数学内容设计成具体的操作活动,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实践机会,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体会“做数学”的快乐。

实践证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实践的策略有效地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使每一位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数学课堂中得到充分的发展,在和谐、平等、民主的氛围中,快乐地学习数学,学好数学。

数学课堂教学方法探寻 篇11

1. 用语言设置情境, 激发学生情感

教育学家约翰·夸美纽斯说:“教育是艺术中的艺术, 教育人使用的语言是艺术的语言。”在进行数学教学时, 若能在适当的地方用上优美的文学语言加以描绘、讲解, 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数学是由问题组成的科学, 好的提问可造成一种峰回路转、扑朔迷离的情境, 这就形成了悬念, 可以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探索的浪花。

例如, 在讲授分式这一内容时, 我问学生:的值是多少?”学生异口同声回答:“又是多少?”有一两个很小的声音:“1。”我提高音量问:“真的是1吗?”一片哑然。因为式子没有写成的形式, 能否约分?能与不能, 学生面临选择。我解释:“同学们, 应该有敢于回答的勇气。其实回答‘1’的同学是正确的。大部分的同学都能想到答案, 只是没有足够的勇气去确定。”在此后的作业中, 便不再出现类似的错误。用简单的提问语出奇制胜, 既牵制住学生的求知心理, 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和求知欲望, 又在一张一弛的教学氛围里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

2. 用数学美的情境, 深化数学思维

数学教师应有一定的美学知识和良好的审美观, 能在教学中渗透美育, 利用数学美创设优美和谐的“情境”, 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

例如, 教师在讲授“黄金分割”时, 提问学生是否注意到晚会时节目主持人通常所站的是什么位置。进而再给学生介绍“黄金分割”概念及其美的内涵,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去探索、发现更多事物的黄金分割之美。使“黄金分割”这个知识在数学美的背景空间里得到理解和记忆。

在讲授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对分式进行等价变形之前, 先列举了一繁一简、但值相同的两个分式让学生进行比较, 让学生明白数学追求的一种简约之美。学生有了这一审美观之后, 我还将分式的基本性质的式子:

浓缩为: (2 (其中M≠0) 的形式, 并给学生解说 (2) 式之所以能描述分式的基本性质的理论。最后, 我还用分式与分数进行类比, 从而让学生触类旁通地掌握了分式的知识结构。

3. 用生活的情境, 切入数学的本质

数学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生活情境来激趣, 是一种教学艺术, 一种促进知识的认知、迁移的过程。

如何用实物创设情景呢?例如, 在讲授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时, 可将学生的视觉空间引向天花板上的一条条有形的建筑棱线, 城里的一条条公路, 田野里的一根根电线。这样, 学生不会再感觉到那些概念及理论是无中生有、脱离现实的东西。还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别出心裁地拿起一本书、一个粉笔盒、一支铅笔甚至一个纽扣来创设你所需要的教学情景, 以促进知识的认知和迁移过程。

4. 用数学史设情境, 促进知识的深化

数学史包括数学史实、数学典故等诸多方面的内容, 蕴含着丰富、深邃的哲理内涵。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见缝插针地给学生讲历史典故, 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可以在这一氛围中“解惑”。让学生觉得是自己在探索中认知, 学习知识。如在有理数教学时, 介绍我国最早发现的“正负术”;在指导学生阅读《勾股定理》、《关于圆周率》等阅读教材后, 还可向学生介绍我国数学家关于勾股定理、圆周率等的研究过程和成就。我国数学在近代、现代发展中, 数论、微分几何等领域的研究都处在世界领先地位……通过这些数学史实和事例激发学生自豪感和责任感, 树立超越世界数学先进水平的胆识, 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上一篇:塑料垃圾回收下一篇:频谱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