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数学教学的“根”(共14篇)
探寻数学教学的“根” 篇1
上课之初,让学生自己观察植物的根,并试着给根分类,这时学生可能可能分不准确,需要老师的指导。老师引导学生自己把植物的根分成两类或三类。就实际情况来看,不是非常顺利,主要原因是学生不知怎么分类,在观察时耽误了宝贵的课堂时间。
在设计实验这一环节,由于没有让学生拿到实物,所以学生不明白实验材料怎么用。这方面应提前说明,以免学生在课堂上出现失误。对于根有“吸收水分、养分”的作用,学生可以通过设计实验得出植物的根确实有吸收水分的作用;但对于吸收养分的作用却不是很明白,这就需要结合第一单元“溶解现象”来理解。
探寻数学教学的“根” 篇2
一、自主探索离不开教师恰到好处的点拨
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离不开教师恰到好处的引导, 这就需要教师对教材理解到位, 力求深刻, 抓住实质, 抓住核心。
师: (板书杏、呆两个字) 观察一下, 这两个字有什么特点?
生1:这两个字上下两部分颠倒了位置。
师:你还知道哪些汉字有这样的特点?
生2:吞和吴。
师:这种奇妙的现象在我们认识的数里有没有呢?
生3:有, 3/4和4/3, 4/5和5/4……
师:先观察每组分数的特点, 再把你的发现和同学交流。
生4:每组分数分子分母交换了位置。
生5:真分数倒过来是假分数, 假分数倒过来是真分数。
生6:每组中的两个分数乘积是1。
……
师:你能给它们起个名字吗?
生7:换数、变数、互换数、倒数……
师:在数学世界里像这样的数叫做倒数。
本案例中教师用有趣的汉字引入倒数, 激发了学生探求倒数的浓厚兴趣, 学生兴致勃勃, 举出了许多组倒数。由于教师对教材的理解肤浅, 教学过程只流于热热闹闹的形式, 并没有抓住问题的实质“互为倒数的两个数乘积是1”, 因此学生对倒数的认识存在偏差, 多数学生认为“分子分母交换位置的一组分数就是倒数”, 这种错误的理解将直接影响后续知识 (分数除法) 的学习。可以说这样的教学过程虽然生动, 但效果不好。
假使教师有了对教材的准确把握, 那么当学生汇报他们的发现时, 教师就会引导学生对生6的回答加以验证, 从而加深对倒数本质的理解, 在学生对倒数命名后让学生说说自己对倒数的理解和困惑, 在相互交流解惑中进一步明确“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以及我们认识的0除外所有的数都能找出倒数。有了如此深刻的理解, 将会使分数除法的学习变得更灵活、高效。
二、发展能力并非肆意拔高
翻开新版数学教学参考书仔细品味, 会被其中浓浓的人文情怀所感动:选择了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的题材, 呈现形式丰富多彩, 充满着学生乐于接触的、有价值的数学题材。华裔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崔琦先生说:“喜欢和好奇心比什么都重要。”北师大版教材倡导的就是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并为之所用。有些教师在教学时忽视了教材的要求, 肆意地拔高, 不仅有悖于教材编排的初衷, 而且会扰乱学生的思维, 使学生越学越糊涂。笔者曾听了三年级《分数比大小》一课, 对此感触颇深。下面是这节课中同分母分数比大小的教学片断。
师:关于分数, 你知道什么? (学生举例)
师:请用正方形纸折一折, 涂一涂, 表示出你喜欢的分数。
(生操作, 师巡视)
师:谁愿意展示自己的作品?
生1:我把一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 涂色的一份占它的1/4。
生2:我把这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8份, 涂了三份, 占3/8。
(生相继把所表示的分数展示在黑板上:1/2、1/8、3/4、1/4……)
师:你能把这些分数分成两类吗?
(生把分数分为同分母分数和同分子分数两类)
师:看这两个分数3/4和1/4, 哪个大, 哪个小, 为什么?
生: (指着黑板上已有的学生作品) 3/4比1/4大, 因为3/4是把这张纸平均分成4份取了3份, 而1/4只取了其中的一份。
师 (出示一张更大一些的正方形纸) :老师也用正方形纸表示出了1/4, 现在哪个分数大?
生:3/4大!
师:看来比较分数的大小, 要用同样大的纸。请同学们比较这几组分数的大小:2/5和4/5, 4/7和2/7, 2/8和3/8。
生1:2/5<4/5, 因为2/5平均分成5份取3份, 而4/5平均分成5份取4份, 2份比4份少。
生2:不一定, 如果我在一大张纸上表示出它的2/5, 而在一小张纸上表示出它的4/5, 还有可能2/5>4/5呢!
师:说的有道理, 如果要分的东西一样大或一样多, 2/5和4/5、4/7和2/7、2/8和3/8相比哪个分数大呢?
(生虽比较出了分数的大小, 但对比较的结果显然心存疑虑)
同分母分数比大小这一教学内容并不难, 可为什么整个教学环节学生都很难脱离直观去比较。究其原因是教师对小学阶段“数与代数”的教学没有整体的把握。新版小学数学把分数的学习分散在两个学段进行, 第一次出现在三年级下册, 教材通过分一分、比大小等教学让学生知道并掌握分数所表示的意义;第二次出现在五年级上册, 主要是通过具体问题情境, 使学生体会一个数对应的整体不同, 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 分数的大小是相对的。同是认识分数, 不同的学段被赋予了不同的内涵, 而教师却没有把握好教材, 当然会让聪明的孩子变得愚钝了。当我们对教材的编排意图明晰后, 不妨这样设计。
(课前准备:每人准备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纸1张;各组准备圆形纸片1张, 1米长的绳子一根, 铅笔8根, 线段图一幅)
1. 直观操作、理解分数的意义
(1) 用正方形纸折一折、涂一涂表示出自己喜欢的分数。
(2) 交流作品, 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教师板书各分数。抓住同一分数不同的表现形式, 启发思考:为什么折法不同、形状不同都可以用这个分数表示?
(3) 通过动手操作、语言表述, 引发思考, 重温分数的意义, 为运用分数意义比较分数的大小做好铺垫。
2. 运用多种形式比较分数的大小
(1) 由学生将以上分数分成两类:同分母分数、同分子分数。
(2) 选择其中一组分数, 如3/4和1/4, 猜想这两个分数相比, 哪个大, 哪个小, 并说出理由。
(3) 四人小组合作, 选择不同的学具, 通过操作, 验证猜想。
(4) 小组内交流后, 选几名代表汇报各组验证情况。
鼓励学生利用已有的分数知识, 猜想3/4和1/4的大小, 而后利用多种形式进行验证, 使学生情趣盎然地进入主动探究的世界, 在独立操作、合作交流中相互启发, 理解图形的面积大所表示的分数就大, 领悟平均分的份数一样多占有的分数越多分数就越大。
3. 观察、提炼比较的规律
(1) 练习比较几组同分母分数的大小, 并说出理由。
(2) 观察这几组分数与比较的结果,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3) 总结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的规律。
前两个步骤已经为学生利用分数的意义比较分数的大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进而通过练习, 观察比较寻找规律:分母相同分子大的数就大;分子相同分母小的数就大。可谓是水到渠成!这样的设计注重以直观操作为基础, 理解意义为关键, 提炼规律为升华, 既符合学生的发展需要, 又较好地领会了教材的编排意图。看来, 只有教师牢牢把握住教材的根, 才能让课堂这棵大树枝繁叶茂。
三、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仍需循序渐进
《标准》指出, 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 更应该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 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因此, 教师在设计有挑战性的问题时, 仍要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架起新旧知识间的桥梁, 切不可脱离学生的实际, 让学生失去发展的机会。
(学生通过自学知道了a2表示两个a相乘, 2a表示两个a相加)
师:a2和2a有什么不同?
生:a2表示两个a相乘, 2a表示两个a相加。
师:a3表示什么, 它和3a又有什么不同?
问题提出后, 教室里异常沉默。课后, 教师感到很纳闷:这么简单的问题为什么学生不会回答?是呀, 也许有的问题对于成人来说十分简单, 但对于孩子来说或许就不那么容易了。用字母表示数, 是学习数学符号的重要一步, 从研究特定的数到用字母表示一般的数, 是学生认识上的一个飞跃, 教师设计教学活动时, 是否应考虑一下初学者的感受, 步子迈得小一些, 让学生学得扎实些。不妨在学生回答出a2和2a的区别后, 用几个特定的数代表a, 再说一说这时的a2和2a各表示什么, 当学生在特定的数中深刻理解a2和2a表示的含义时, 再理解a3和3a的含义就会水到渠成了。
新课程为教师搭建了更广阔的舞台, 北师大版教材给于教师更多的创新机会, 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可以更加充分地挖掘并发挥自身潜能, 开发并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师要想跳出用教材教教材的桎梏, 不仅需要新理念的支撑, 同时也需要对传统教学的精华的传承与发展。如果我们不抓住教学的根——教材、学生, 不深入钻研教材 (不是仅停留在教材的内容之上, 而是要把握教材的整体内容与要求以及各个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和在知识系统中所处的位置) , 细致了解学生 (了解学生的原有知识基础与学习新知的困难所在, 了解学生的整体水平和个体差异) , 仅仅在“新”字上做文章, 舍本求末、华而不实, 又怎么能诠释“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呢?
守住阅读教学的根 篇3
误区一:以讲代读,使学生语文学习失去主动性
课程改革对我们语文阅读教学带来了全新的革命,传统教学中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受到冷落与摒弃。新课改倡导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而语文学科就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与舞台,因为阅读主要是依靠学生的自读与自悟。朱熹曾说过: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阅读的过程就是阅读主体通过特定的心智活动。在自己的脑海中建立文本的言语与社会生活对应关系的过程。真正的阅读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阅读的实践活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具有自主性与独立性,教师决不能用自己的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文章的内涵、重点语句的理解、文章的内容与写法的探究不是教师讲出来的,而是学生在诵读中悟出来的。笔者曾见到有些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从开课的第一分钟一直讲到课的结束,在课堂上学生没有思考与开口表达的机会。课后与这位教师交流:为什么教师在教学中总习惯于“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根据这位老师反馈的信息看,“满堂灌”可以节约时间,该教的东西都教给了学生,教师尽了职责,心里踏实,问心无愧。殊不知。现在的学生有的不爱学习,教师在课堂上所讲的东西,学生是否掌握。掌握了多少,掌握的程度如何,教师都不得而知,何谈尽了教师的职责?这位教师的做法道出了当今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种悲哀。阅读是学生心智自觉自悟的过程,岂能由教师包办代替?“教”的根本价值在于“学”,只有学生学得了知识,获得了能力,教师的教才具有真正的意义。其实教师的“满堂灌”只是教师在课堂上的掩耳盗铃,自欺欺人,这样的教学只能是低效甚至是无效劳动。
误区二:以析代读,使阅读课堂失去了灵性
我们阅读的课文(或者经典佳作,或者时文美文)是作者对自然、社会、生活、人生与自我的认识与感悟精髓的浓缩,是作者智慧的结晶,这些文章是精美的,是鲜活的,是充满灵性的,作者的认识与感悟只能依靠学生在阅读中心领神会,有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比如有些诗歌的意境,诗句的韵味,有些散文蕴含的情味等只有学生用心灵去感受、去体味,才能感觉其美,而如果用具体的词语或语句表达出来,其美就会大打折扣,甚至黯然失色。有的文章其实就是密不可分的整体,有些教师教学时非要让学生划分段落层次,归纳段意,致使学生爱读的充满美感、充满情趣,充满灵性的文章,被教师像解剖尸体一样分解得支离破碎,直至学生感受到索然无味甚至厌烦为止。我们不妨来看一看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展现的本是我国北方的一幅雄伟壮丽的雪景画卷,作者的豪迈与大气就寓于这幅画卷中,学生通过感情诵读就体味出北国冬天的一种雄壮美与作者的豪迈情怀,但如果让学生逐句翻译:“我国北方的风景,千里的大地冰雪封冻,万里的山河大雪飘飘”,这样,我们眼中的北国冬天就与原词的美感相差甚远,学生更不能享受诗词本身的美妙与韵味。再比如:朱自清的《春》展示了春花、春草、春风、春雨以及春天里的人所构成的美妙画卷,让人徜徉于春天、享受于春天、陶醉于春天,从而萌生奋发向上的力量,这些学生通过反复的诵读便可获得。但有些教师偏偏在课堂上呆板地进行分析:这篇文章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为什么要写到春天的人?篇末三个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本是丰盛的“春天景致”的精神大餐被教师分解得味同嚼蜡,学生本可以用享受的心态来读此文,现在只能用厌恶的情绪来背此文。这样的教学,我们的教师非但没有成为学生语文学习的引路人,相反成为扼杀学生语文学习兴致与欲望的刽子手。试想:我们的教学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留下了怎样的印记,给学生语文学习带来怎样的影响,我们每一位教师应该深思。
误区三:以问代读。使语文教学陷入单一性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在语文课堂上又出现了一种新的现象,就是教师虽然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教师不再“满堂灌”了,但又走向了另外一个新的极端,即“满堂问”,也就是在课堂上教师一组问题接一组问题提问学生。对学生进行问题的狂轰滥炸。课堂上教师不给学生读文、品文的机会,学生在永远也回答不完的问题中进行着单调、乏味的课堂学习,如此教学,学生回答问题的技能是提高了,但学生的语文素养却未能真正地提升。笔者曾听过这样一个课例,有位教师讲《背影》,首先出示一组问题:本文写了件什么事?本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本文为什么以“背影”为题?待学生回答后,接着又提问第二组问题:作者前后的心情一样吗?文中几次写到背影?重点写的是哪一次?父亲给“我”买橘子有什么特别之处吗?值得“我”那样惦念吗?学生疲于应付后,教师又提出了第三组问题:作者是怎样描写父亲的?课文写父亲离去时的背影是怎样写的?有什么作用?学生三组问题答完,《背影》一文的学习就结束了。其实,《背影》一文之所以成为经典名篇,就是文章中父亲的挚爱亲情让许多人怦然心动,《背影》一文真正的艺术魅力就在于文章所透射的无言至爱与动人真情,教师教这一课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感受文中这平凡而伟大的父爱以及流淌于文字问的情感美,而这一教学目标不是靠堆砌几个问题就能达成的。美的情感只有用心灵才能感悟,学生要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要进入文本所展现的生活情境,与作者的心灵交融在一起,才能感受出这种真情挚爱,而这些必须依靠学生的反复诵读,深情诵读。这样作者的心弦才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我们就能真正让学生感受隐藏在文字背后的亲情之美来。如果将这样一篇反映浓浓至爱的美文分解一组一组枯燥问题来读,学生就会感觉反感厌烦,也就不可能与作者产生内心的共振,这篇文章的真正内涵与美就会被我们的教师无情地扼杀,这篇文章教学的价值就会大大缩水。
误区四:以练代读,使语文教学失去了其应有的本性
时下不少地方流行着一些课题实验,即将一节课教师所教的内容,变成一份试卷,课前让学生预习,完成预习题;课中要求学生自学,完成课堂练习;课后要求学生巩固,完成课外作业,这样一节课从课前、课中到课后学生都是在做题中度过的,教师授课也就是对试题的评讲(包括课前预习题的订正、课中练习题的解惑以及课外练习题的落实,通过这种模式进行教学,学生答题的能力是提高了,但语文教学也就失去了其本性。语文教学的核心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感受语言,感悟语言,使用语言,从而积淀语文素养,提高语文能力。但把学生当作解题的机器的语文教学显然是有明显缺失的,因为这样的教学不让学生走近文本,走进文章,感受文章中所隐含的资源,不让学生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进行思想的碰撞,这样,我们的教学就不是真正意义的语文教学。其实,语文是优雅的、高尚的,它可以荡涤人们心灵的污垢;语文又是美妙的、妩媚的,它有旖旎的风景,让人心旷神怡;语文还是聪颖的、睿智的,它那深邃的哲理能开启人们懵懂的心灵,让我们的内心洒满阳光,充满智慧。语文丰富的内涵与独特的个性。岂是一个“练”字了得?殊不知,在语文课堂上让学生无休止的做题是对语文本性的一种亵渎。更是对学生语文学习浓郁兴趣的伤害,这样的教学就有悖于规律,其效果只能是事倍功半。
我们的语文是一方美丽,是一片真情,是一份雅趣,是一种机智与气度。只有通过诵读,让学生走进文本美美的赏。细细的品,深彻的悟,学生才能真正徜徉于美妙的语文世界,享受语文的味道与情趣,享受语文的韵致与奇妙,享受语文带来的灵魂的的洗礼与思想的超越。
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教学反思 篇4
朱河中学 李丹
“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是高中课程标准新增的内容,教材用了三个版面(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1(必修)A版》P.86—87)介绍本课。从表面上看,这一内容的教学并不困难,但要让学生真正理解,在教学设计和难点突破上需要下足够的功夫。实施本节课的教学,得到一些感悟。
一、背景分析
1、学习任务分析
函数与方程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内容,既是初等数学的基础,又是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的连接纽带。在新课程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为什么要引进函数的零点?原因是要用函数的观点统帅中学数学,把解方程问题纳入到函数问题中.引入函数的零点,解方程的问题就变成了求函数的零点问题.就本章而言,本节通过对二次函数的图象的研究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以及根的个数的判断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相应的二次函数的零点的联系,然后由特殊到一般,将其推广到一般方程与相应的函数的情形.它既揭示了初中一元二次方程与相应的二次函数的内在联系,也引出对函数知识的总结拓展。之后将函数零点与方程的根的关系在利用二分法解方程中(3.1.2)加以应用,通过建立函数模型以及模型的求解(3.2)更全面地体现函数与方程的关系,逐步建立起函数与方程的联系.即体现了函数与方程的思想,又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总之,本节课渗透着重要的数学思想 “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思想” “方程与函数”和“数形结合”的思想,教好本节课可以为学好中学数学打下一个良好基础,因此教好本节是至关重要的。
2、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已经学习了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理解了函数图象与性质之间的关系,尤其熟悉二次函数,并且已经具有一定的数形结合思想,这为理解函数的零点提供了直观认识,并为求出零点提供了支持,但学生基础普遍较差,因此在设计导学案的时候,都是以基础为主,没有把函数零点的存在性放在里面,主要是理解函数零点的概念和三者之间的关系,为后面零点的存在性和零点的分布打好基础。而且学生有一定的方程知识的基础,熟悉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方法,这为深入理解函数的零点及方程的根与函数零点的联系提供了依据.但学生对于函数与方程之间的联系缺乏一定的认识,对于综合应用函数图象与性质尚不够熟练,这些都给学生在联系函数与方程,发现函数的零点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学中尽可能提供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亲身体验中掌握知识与方法,充分利用学生熟悉的二次函数图象和一元二次方程通过直观感受发现并归纳出函数零点的概念;在函数零点存在性的判定方法的教学时应该为学生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计算、作图、思考理解问题的本质。
二、本节课的内容、地位、核心
本节课的内容就是三个“一”:一个概念(函数零点)、一种关系(函数零点、方程的根、函数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三者的等价关系)、一个方法(求函数零点的方法)。它反映了方程与函数的联系,体现了“数”与形的辩证统一,增加了函数的“应用点”,体现了函数应用的广泛性,具体诠释了“数学是有用的”。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函数零点、方程的根、函数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三者的关系,从而得到如何求函数零点的方法,这既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
三、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1.新课的引入
简单介绍了章头话,说明本章的任务——运用函数的思想,建立函数模型,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给出三个方程:(1)
;(2)
;(3)。
为引入新课作铺垫,得到函数零点的概念。函数零点、方程的根、函数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三者的等价关系。
2.难点的突破
学生有一定的方程知识的基础,熟悉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方法。同时通过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来探讨函数的零点,方程的根以及函数图像与X轴的交点三者之间的关系。逐层铺垫,降低难度由具体到一般,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相应的二次函数的零点的联系,然后将其推广到一般方程与相应的函数的情形.恰当使用信息技术,让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问题,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采用“启发—探究—讨论”教学模式,精心设置一个个问题链,给每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和成功的机
3.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中为了让学生记忆深刻,巩固知识,将本节课的知识点”归结为一首小诗:函数零点方程根,形数本是同根生。读起来朗朗上口,容易记忆,又道出了“函数零点”的定义,数形结合这一重要的的数学思想方法。
三、本节课值得思考之处
1.对学生估计不足,学生面对全校的数学专家,开场时有点怯场,思维受阻,导致一些该引导学生回答的问题,老师代劳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未得到充分体现。
探寻数学教学的“根” 篇5
1、观察、归纳、证明是研究事物的科学方法。此节课在研究方程的根与系数关系时,先从具体例子观察、归纳其规律,并且先从二次项系数是1的方程入手,然后提出二次项系数不是1的,由此,猜想一般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与系数关系,最后对此猜想的正确性作出证明。这个全过程对培养学生正确的思考方法很有价值。
2、教学设计中补充了“简化的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对根与系数关系的叙述可以方便些。教学设计中还把根与系数关系作为两个互逆的定理提出,可加深理解两个性质的不同功能。韦达定理的原定理的功能是:若已知一元二次方程,则可写出些方程的两根之和的值及两极之积的值。而其逆定理的功能是:若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可写出这个方程。
3、本节课教学设计注重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但是学生动手能力略显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意加强。
探寻数学教学的“根” 篇6
穆棱市第一中学
靳春明
本节课是一节校内公开课,回顾这节课整个过程有成功之处也有遗憾,为了更好进行教学,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对本节进行如下的分析:
本节是第三单元的第一节,我先对这一章内容进行了分析:
从总体上把握住了教学的关键,认识到了本节课在本章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为了二分法的教学的一节预备课,是基础课,为此也就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零点的存在性。为此我开始思考如何让学生对这个问题产生兴趣,如何理解零点的存在性,如何在问题情境下引导学生自主探求知识产生发展过程。为此我设计在引入时提出
2三个方程(1)3x20;(2)x5x60;(3)lnx2x60让同学们解决,前两个方程学生很容易解决,但第三个超越方程学生不能够解决,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根据由易到难,有已知得到未知的认知规律为前提,从具体的问题出发,揭示函数与代数式、方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从学生所熟悉的具体二次函数,推广到一般的二次函数,再进一步推广到一般的函数。从而提出零点的概念,此时再回到求方程lnx2x60的根的问题,及时回应了导入时提出的问题又再次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这时学生已经能考虑到可以利用函数的图像,零点的知识解决但同时又有新的问题出现,怎么判断函数的零点位置,什么时候出现函数的零点,这时我有趁热打铁提出零点的存在性问题。
问题1:函数y=f(x)在某个区间上是否一定有零点? 怎样的条件下,函数y=f(x)一定有零点? 探究:(Ⅰ)观察二次函数f(x)x22x3的图象:
①.在区间(-2,1)上有零点______;f(2)_______,f(1)_______,. f(2)·f(1)_____0(<或>)②.在区间(2,4)上有零点______;f(2)·f(4)____0(<或>).
(Ⅱ)观察函数的图象
①在区间(a,b)上______(有/无)零点;f(a).f(b)_____0(<或>). ② 在区间(b,c)上______(有/无)零点;f(b).f(c)_____ 0(<或>). ③ 在区间(c,d)上______(有/无)零点;f(c).f(d)_____ 0(<或>). 通过上面问题学生已经能够得出零点的存在性定理,此时再次提出lnx2x60的根的问题,同学们已经可考虑到利用函数图像,零点的存在性定理判断它有根的问题但是还不能确定有几个,此时再将问题升华: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何时零点的个数是惟一的呢?这样使学生对零点的存在性及惟一性就有了既明确又深刻的认识。最后解决问题
求函数f(x)=㏑x+2x -6的零点个数。设计问题:
(1)你可以想到什么方法来判断函数是否存在零点?(2)你是如何来确定零点所在的区间的?(3)零点是唯一的吗?为什么?
最后学生虽然找到零点的范围但是依然没确定方程的根,提出问题如何确定跟的具体值?为下节课埋下伏笔。本节课成功之处:
1.引入时提出方程lnx2x60它是教材中的例题,把它放到引入里让学生带着问 题进行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有部分同学马上想到了可以利用图像法,我给与鼓励并提出方程的根与函数图像究竟是怎样的联系并引导学生先从简单的,我们熟悉的二次方程二次函数开始研究从而推动了教学的进行。
2.始终以lnx2x60中心,围绕这个问题不断设问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在关键环节,例如:当我们提出了零点概念,知道了方程的根与对应函数与x轴的交点的关系此时在提出lnx2x60这个方程的根的问题,学生能够马上联想到考虑对应函数的图像问题。又如当我们得到函数零点的存在性定理后在提出lnx2x60。这样环环相扣,步步为营为最中突破问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在过程中始终没有给灌输学生知识,而是引导学生步步接近答案让学生真正的体会到了学习的成就感,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体现了问题下的情景教学,学生自主探究完成教学任务。
4.本节课遵循了这样一个规律,遇到问题—先解决相类似的问题— 总结一般规律—深入挖掘内在联系—得到新知识—利用新知识解决遇到问题。
教学机智 :
当我引入给出方程lnx2x60有同学马上想到了可以利用图像法,我给与鼓励并提出方程的根与函数图像究竟是怎样的联系并引导学生先从简单的,我们熟悉的二次方程二次函数开始研究从而推动了教学的进行。又如当学生总结出零点存在性定理后我进行了补充,学生质疑[a,b]为什么不能写成(a,b),我给学生画出图像,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不足之处:
二次方程二次函数图像的关系探讨时间过长导致巩固练习没有进行,函数零点概念不需要学生提出,学生只要发现方程的根与对应函数图像与x轴交点的关系教师就可以直接给出定义。数学语言有时还不规范,如开闭区间有时不说,板书设计还不能完美。
再教设计:
探寻数学教学的“根” 篇7
关键词:激发兴趣,理解算理,养成习惯,提高能力
一、研究的意义
小学数学计算能力不仅是小学数学重要的教学内容, 而且是小学数学“双基”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计算能力的培养, 学生的思维能力会得到提高, 其也是培养学生“数感”的一个重要方面。 计算贯穿数学的方方面面, 是数学的命脉, 可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至关重要。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就要从平时的教育教学入手, 认真、严格、持之以恒地训练, 这样才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及树立学生认真、细致、耐心、不畏困难的品质。 因此,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势在必行。
二、存在的问题
造成运算能力差异的主要原因有:第一, 重视程度不够, 总认为计算机能取代人脑计算。 第二, 不能理解地掌握运算法则和运算定律。第三, 对数学特征的观察推理能力较差。 第四, 缺少良好的运算习惯。 这里我只是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培养计算能力的策略
数学计算是小学阶段比较重要的问题, 也是许多学生很容易出状况的一个方面。 计算能力的培养能帮助孩子提高思维的敏感性和灵活性, 同时在心理上更会提高孩子对学习数学的信心, 这是一个长期、持久的过程。
(一) 激发学生计算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可以有效推动学生进行学习, 在计算教学中这一点尤为重要。 如果我们让学生对计算充满兴趣, 再让学生把这种兴趣迁移到学习内容上, 那么学生就会乐于学、乐于做了。
1.生动的情境改变枯燥的计算
一提到计算, 学生立即会与枯燥联系起来:简单的符号, 枯燥的运算, 等等。在日常的计算教学中, 我们应想方设法创设生动的情境, 激发学生算的兴趣。 例如:我在教学二年级《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时, 就创设了一个“游游乐场”的简单情境。在上课开始我问学生:你们喜欢去游乐场玩吗? 今天我们就去看看游乐场里有哪些数学知识? 从而引入乘法的教学。 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结合在一起, 使学生体会到计算教学的价值。 教师创设了学生喜闻乐见的游乐场情境让学生理解了乘法的意义。
2.多彩的活动丰富枯燥的计算
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 可以设计丰富的活动, 激发学生计算的兴趣。 比如:可以开展小组竞赛形式的计算比赛、还有抢答、开小火车、闯关等游戏, 都是学生比较喜欢的活动。
3.数学家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我们在平时的计算教学中可以适当引入一些数学家的故事, 积极引导学生,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在教学中, 我们要想方设法刺激学生, 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 使之心动, 继而行动。
(二) 加强学生对算法和算理的理解
要使学生会算就必须使学生明确怎样算, 也就是加强法则和算理的掌握。 在教学时应结合实际问题理解算理, 指导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如: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整数》这节课时, 借助买风筝的教学情境,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3.5×3, 并让学生独立尝试计算。
回答:
方法1:3.5+3.5+3.5=10.5元。
方法2:3.5元=3元5角, 3元×3=9元, 5角×3=15角, 9元+15角=10.5元。
方法3:竖式笔算35角×3=105角=10.5元。
方法4:竖式笔算3.5元×3=10.5元。
引导学生说出算理, 重点让方法4的同学说计算方法, 并与其他方法进行比较。 接着再通过一些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化巩固算法, 并由学生总结出小数乘整数的一般方法:
(1) 先将小数转化为整数;
(2) 按整数乘法算出积;
(3) 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
(三) 加强口算能力的训练
在四则运算中, 最常用的是口算和笔算。 口算是笔算的基础, 笔算技能的形成直接受到口算准确和熟练程度的制约。 因此, 要加强口算的教学和训练, 切实打牢计算基础。要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形成一定的口算技能, 关键是从低年级抓起, 持之以恒, 坚持训练。 我从以下两个方面加强学生的口算训练。
1.利用课前两分钟进行口算训练。 我在教学中让学生课前轮流出6至10题口算题, 出得好的评为“口算明星”。 因为学生的程度不一样, 出题的类型也各式各样, 又因为题目是学生自己出的, 学生做题的积极性较高, 课堂气氛活跃。 最后用“开火车”进行反馈。
2.利用 “口算游戏”加强口算训练。 三个学生一组, 一个学生出题, 一个学生说出得数, 还有一个学生当裁判并用自己喜欢的统计方法进行统计比赛的胜负情况。 这样的游戏不仅使学生乐学、爱学, 还可以把游戏带到课外与同学一起做, 带到家里与爸爸、妈妈一起做。
(四) 重视培养学生估算能力
估算是保证计算准确的重要环节, 是提高计算能力的重要手段, 同时估算意识形成也有利于数感的培养。 在精确计算前进行估算, 可估计出的数的大致取值范围, 为计算的准确性创造条件;在精确计算之后与估算结果对比, 判断计算结果是否正确。长此以往, 使学生形成估算的意识和习惯, 体会估算的价值。
(五)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 是学生学会学习、形成学习能力、提高计算能力的重要保证。 在计算中, 要着重让学生养成一些良好习惯。 如:仔细审题的习惯, 审清特点, 审清运算顺序, 审清方法的合理、简便, 分析运算和数字特点等。 及时校对的习惯, 校对数字、符号是否抄对。 认真计算的习惯, 计算时, 格式要规范, 方法要合理, 当计算出现错误时, 不仅要检查计算过程, 还要检查草稿中有无错误。 反思矫正的习惯, 每次做题后, 让学生进行反思:想想这道题是怎样做出来的?对自己的算法满意吗?有无更好、更简便的方法?特别是对自己的每一道错题, 更要及时订正, 认真分析, 反思自己计算错误的原因。 这样, 他们就不仅仅是做对了一道题, 更重要的是尝到了一种反思的“发现的体验”、“成功的体验”。 在这种发现中, 感受了数学思想方法的本质, 感悟到科学学习方法的力量。
三读教材,追寻计算教学的根 篇8
笔算除法不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本次学习的笔算与原来的笔算有什么不同?学习这部分知识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要用模型?模型是计算教学的必需品吗?带着这一连串的问题,我研读全套教材中关于整数除法的内容。
理清脉络,整体通读
首先,研究知识间的密切联系。学生在《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这一课中第一次认识多层竖式。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了表内除法、有余数除法、口算除法,并认识了一层竖式。而学习多层竖式是学生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小数除法的基础。因此,这一课在学生除法计算的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其次,了解模型使用的规律。整数除法的学习是与模型分不开的。研读全套教材后我发现,每当知识点首次出现时,都配以实物模型,这时主要是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完全的形象思维;在后续学习的第二课时则是以直观模型呈现,学生的思维在半形象、半抽象的水平;而从第三课时开始教材则不再提供模型,学生的思维水平发展到完全的抽象思维。
再次,认识模型的重要地位。计算教学是十分抽象的,教材借助各种模型,让学生经历分一分、摆一摆的活动,从而使学生理解每一步计算背后的道理。
聚焦“笔算”,单元细读
给本节课一个准确的目标定位,还要着眼于整个单元的知识安排。所以,我们又对教材进行了单元细读。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包括3个大内容:口算除法、笔算除法、一位数除法的估算。
理解算理是核心。笔算是单元的主体,《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一课只是学生认识“两层竖式”的第一步,理解算理才是核心问题。必须放缓学习的脚步,给学生消化、自省的时间,真正理解算理。
学会写竖式不是某一节课的事,“笔算除法”至少要让学生经历3次学习的过程,虽说每道例题情况不同,但却都在研究“笔算”。因此,学会写竖式是一个系统学习、多次磨练的过程。
抓住关键,课时精读
算理是计算教学的重点,那么,在具体教学中又该如何引导学生理解算理?单元备课后,我们又一次将目光聚焦于本课时教材。
教材由48÷2、48÷3这两个例题组成,都是以“分铅笔”为情境。48÷2这一例题配有口算、笔算,中间呈现的是相应的分铅笔活动的文字叙述;48÷3这一例题配有竖式和分铅笔过程的图解。学习笔算为什么还要呈现口算?仅仅是为了体现算法多样化吗?带着这样的困惑,我们找来北师版、人教版、苏教版的教材进行学习,发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各版本教材都不仅关注了笔算、模型图,还关注了口算的方法。我们发现,如果每次操作学生都能用口算的方法表示出来,说明真正地理解了其中的道理。而笔算的呈现是操作过程的另一种呈现方式,是口算过程的乘、除、加的综合体现,由一些简化了的抽象符号组成,比口算的学习更有难度。因此,在学习笔算的同时呈现口算、模型图,意在帮助所有学生理解算理。
口算、笔算,无论哪个都离不开算理。如何让学生将这二者统一起来,理解算理?我们以模型为媒介,通过分小棒分别理解口算、笔算的原理,而后再将口算、笔算进行一一对应的勾连,最终实现全面沟通,建立联系,让学生学会融会贯通。
通过三次研读教材,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认识层层深入,我们明确了学生学习需要的路径,追寻到计算教学的根本。当然,随着学生知识的深入、技能的提高,模型逐渐从实物的、离散的模型逐渐变为具有十进关系的、直观的模型,但最终教学还是要脱离模型,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树的根作文 篇9
在一棵大树下,人们在乘凉、下棋,孩子们在它周围玩耍、嬉戏,树根与树叶作文。可是好花不长开,好景不长在。树叶与树根原是一对要好朋友,它们共同接受风雨洗礼。树根吸收水分把水分传播给树叶,树叶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可有一天,不知是为什么,树根不把吸收水分传给树叶,树叶问:“树根大哥,你为什么不送水给我喝,生病了吗”?树根冷冰冰回答:“我没生病,但我不会在给你送水了”。树叶问:“为什么”?树根说:“你每天都在外面能看见美丽世界,而我却成天在地下,终日不见阳光,上天对我不公平,我不会给你送水了”,观察植物作文《树根与树叶作文》。树叶轻蔑说:“你认为没有你我就不能生长了吗”?
树根不吭声了。每当下雨时,树根就把水分存在肚子里。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树叶得不到营养被风吹走了。这棵原长得枝繁叶茂树,现在变得只有光秃秃树干了。人们不能在树下乘凉了。树根肚子也快要胀破了。 一天,飞来了一只小鸟,树叶和树根把事情来龙去脉讲给小鸟听,不管小鸟劝谁,谁也不愿主动给对方道歉。树根想了三天三夜,知道是自己错了,便主动给树叶认错:“树叶弟弟,是我不对,我不应该不给你送水。”树叶听了说:“我也有不对地方啊!”春天,这棵树又吐出了新芽,长得枝繁叶茂了。 晚上,大人们又在这棵树下乘凉下棋,孩子们在树旁玩耍嬉戏,小鸟在树上安家了。
落叶的根散文 篇10
秋风将老赵家的那棵杨树摇的东倒西歪,枯黄的树叶在风中“哗哗”作响……
梅子要走了,她背着简单的包裹,眼中的泪水不止的流淌,流出的那是恨!
她最终还是迈开迟缓的步子,决绝地走出了家门。她心中充满着恨,这种恨是无法言说的,她咬牙心想着:我再也不会回来了,这里已不是我的家,也没我的根了。
风更大了,吹乱了正凝视着梅子背影的娘的.白发,也吹干了梅子的眼泪,更吹冷了梅子的心。
这是几天前的一个绝定。梅子的爹脸色凝重地对着梅子说:“梅子啊,咱家没钱了,我们两个又有病,你们姐弟三个都上学,咱家…情况你是知道的,实在……没钱供你们三个学生啊……你是老大,就让你两个弟弟上学,我知道…你不乐意,知…道你会恨我们,可这又有什么法子啊!”他叹口气又说“你要体谅爹娘,都怪爹娘没本事……赶明儿你和咱村的三妞儿一块儿去打工吧……”
爹的话像尖刀一样插在梅子的心上,她发誓绝不原谅爹娘。梅子曾经憧憬过的美好的大学生活将成为泡影,自己规划的人生蓝图也将从此改道……唉,梅子也知道家中的困难,爹娘不容易,爹为多挣几个钱,疲劳过度,在工作时不小心从脚手架上掉下来摔伤了;娘在制革厂打工,还不幸得了肺炎。
退学、挣钱、养家,成了她唯一的选择。梅子的心凉透了……
在工厂里,梅子每天像个陀螺一样,不分昼夜的转着。几年下来,梅子有了固定的收入。虽然定期向家里汇钱,但梅子从没回过家。
夜深人静之时,梅子时常感到自己就像一棵没有归属的落叶,随风摇摆。梅子也想自己的弟弟、爹、娘,但伤心、怨恨、苦恼已成为她难以逾越的心理障碍,即使她再空虚、再寂寞,梅子也不回家……
前天,二弟来电话说他的大学通知书领到了,并说,爹娘每天都在村头等她,好几次竟错把路人当成她,喊了好长时间;娘每年都把采摘的棉花,挑最好的存起来,说是在她出嫁的时给她做很多棉被……听到这些,梅子的心和眼睛全湿。
这一年的春天来的格外早,梅子回来了。
一家人终于又再次相见,梅子的娘擦了擦泪说:“闺女,你可回来了!这么长时间不回来难道你不想家吗?”
“娘,我在梦里已不知回来过多少回了……”
社交网站的根 篇11
5月20日在大连参加了好友王利杰组织的移动2.0论坛年会,得到了三个有趣的结论:第一,在Twitter推出之后,美国在互联网领域的创新和投资再度活跃,其重点领域包括实时搜索,团购和社交网站等。
第二,这批新兴的互联网创业企业中,大多的业务模式简单,比如Groupon,一天只拍卖一款产品,这样的好处是优势突出,容易被接受,但坏处是想象空间有限。用户容易厌倦,也容易被竞争对手模仿。
第三,位置服务重新受到青睐,以Foursquare为代表,一下子涌现出好几家以位置信息为基础的社交网站。就连国内也已经有了效仿者,
从Myspace和Facebook开始,社交网站就一直颇受关注。国内的社交网站从开心网开始也是赚足了人气。可是对社交网站的批评之声也一直不断。最初是批评社交网站不够活跃,然后是批评社交网站做成了游戏网站。网站的活跃度取决于游戏的活跃度,
现在Foursquare--出,游戏网站似乎都把位置相关的服务当成了救星;用户到了哪里都可以虚拟注册,到尚铺附近注册可以得到折扣券,到某地注册最多的人还可以成为这里的“掌柜”……
可惜这样的业务模式仍然太单薄,刚推出的时候自然尝鲜者众多,但一段时间之后难保不门前冷落,难怪这次移动2.0论坛年会上,虽然位置和社交是两个最热门的词汇,松禾资本的张春晖仍在不断地质问社交网站们:“什么是你们的根?你们的根在哪里?”
在所有的社交网站都在不停地寻找下一个热门应用的时候。这个问题实在是振聋发聩,在我们不断追求访问量,用户数和活跃度的时候,似乎正在忘掉社交网站的真正意义,
社交网站存在的意义就是使人们的社交更加顺畅,因为从有人类以来,人就是一种社会化的动物,社交是人们生活的本质需求之一,可现代科技下,交通和通讯越发达,每个人却越孤单。幸而有社交网络,有了抢车位,有了偷菜,大家才有一个时不时和好朋友打个招呼的手段。套句时髦的话说:“哥偷的不是菜,是寂寞!”
然而我们的社交网络经营者们似乎只看到了用户的欢迎,却忘记了欢迎背后的原因,当牧场、渔场,餐厅,超级大亨等一个个游戏不断推出的时候,当我们逼着用户不断学习的时候。用户终于明白过来:社交网络是创业者们的挣钱工具,而不是解决我们社交问题的工具。于是社交网络里的车位空了,农场闲了……
有时候成功的确可以是失败的原因:美国某航空公司,因客源不足撤掉几排座椅。以减少飞机的负重,节省航油,座椅减少而空间增加让顾客觉得花经济舱票价得到了接近商务舱的待遇,顷刻,该航空公司开始航班乘客班班爆满,可此时航空公司决策层却做出可笑决定,为多卖机票,把撤掉的座椅又加回去,结果不言自喻。
故土,我的根优美散文 篇12
秋风起,落叶归根,根是什么?根是生命的原乡,是故乡。故乡是根,是每一个生命尽头时,灵魂故地重游的地方。
——题记
人一生能够深种的记忆并不多,很多路过的风景,只能保留一盏茶的时光,前后相抵,慢慢会被光阴冲淡。能够留住的一定是些,情深意重的、一生都在怀想的东西。这些抹不去的记忆里,最牵动人心的,就是故乡。因为故乡应是每个人初始的地方,它既是我们的血乡,又是每个人的身世,祖祖辈辈的故事,都被那一方水土所收藏,无论我们走多远,故乡永远是根,在未来的某一天,多数人,都将落叶归根,即便是客葬他乡,那颗飘起的灵魂,也会循着来时的路,故地重游,去寻找根植的地方。
山村于我,是铭心刻骨的,因为在我的记忆系统里,山村是最早入住的,从我的目光能够清楚地打量这个尘世,第一眼看到的是,大山环绕的村庄;最初认识的人,是操着山东口音的乡亲四邻,他们是烽烟四起的年代来到这里,也是因为他们,这个曾经没有人烟的地方,成为了我的故乡。我吃着山村的黑土地产出的粮食、喝着山里的泉水、呼吸着清新的空气长大。山村里有我失散的小伙伴、和回不去的年华。人总是会对人生的起初,记忆犹新,无论好坏,时隔多久,或是日后的`生活多美好,还是会怀念那些曾经。那些个当初,是在你最纯净时光中,见到了当时最精彩的世界,于是,用记忆把它临摹成一幅画,这幅画是永恒的,她画在了你心上的。你无法把它从你的生命中抹去,永远不能。
故乡在我的脑海中,一直是一幅油画,虽然贫瘠,可画境淳朴娴静。即便在远离故土的今天,我依然怀念着,怀念那山、那水、那一方人,还有那些年少的岁月。虽说当初的日子贫苦、艰难,可那段时光是缓缓的,人心是平和的,更是热情的、真诚的。在某些时刻,时间似乎静止,定格在唯美的画面里,青山碧水,田野庄家,牧童夕阳,晚霞炊烟,组合起的田园画境,在今天而言,抛出对物质的奢求,是多少城里人所向往的生活画面。
故乡,地处长白山腹地,那是一个大山环抱的村庄,白山黑水,土地贫瘠——因山地被雨水洗刷,田园犹如骨瘦如柴的老人,在悠长的岁月里,为村人贡献着余温。连绵的群山,把几百户人家围绕其中,几个小村落,被一道道山梁隔开,几条从山里流淌出的小溪,汇成一条清浅的河流,村庄里滋养着村民的泉水,成为河流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流向山外的河水是甜的,清澈见底,河水如山里人的眼睛一样纯净。带着山里人渴望与探寻的目光,流向山外,流到城市,汇入江河,一去不回头。我是跟着河流,流入到城市的,跟着河流去山外追寻的人越来越多,离开的人,却没有河水那么绝情,偶尔,还会回去探望。
离开故乡已经近三十年的光景,三十年的流光,没有冲淡故乡在心底的印记,或许是太刻骨。少年时的山村生活,对一个人的影响太深刻,村庄的风物人文,深深地镌刻在心坎上的,挥之不去。山村,收藏了无忧无虑的欢笑、留下了青春的脚步、太多的人事成为忘不了的故事,任流光奔涌、任繁华三千,故乡最终成为了离乡人,洗尽铅华的乡愁。
去年回乡为母亲扫墓,还有一个愿望就是探望故里,山村,还是那么贫穷,落后,骨感的土地,消失殆尽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时光。我的街坊四邻,他们老了,我也不再年轻,彼此相见不相识,他们有我的长辈、我的发小,我的记忆停留在三十年前,可岁月的风沙很无情,侵蚀了我记忆中的容颜,见面后,外在的陌生感,很快被一种久违亲的切感所替代。很多父辈人已离世,山坡上多出的坟茔,是那些老去的灵魂,他们守着大山,与山村同在。村子里的人少了,土地开始退耕还林,结束了它们曾经的使命。山林更加郁葱起来,像我一样离开的鸟儿,也陆续回归,饮着朝露,迎着朝阳,欢快地吟唱,那是一曲故乡情。
曾经的自己,嫌弃过那片热土,因为它的贫困、闭塞,让我看不到未来。对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心生厌烦,不想如老辈人一样,把人生困在土地上。春种、夏锄、秋收,年复一年,浑身上下都是土。偶尔,进趟城,从城里人的眼光中,我看到了鄙视与不削,那眼光,刺疼了我,年轻躁动的心,感觉到了做农民卑微,我决心不做农民,因为那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最终我离乡而去。
当我住进了城里,我觉得,我过上了好日子,再也不用早出晚归地和泥土打交道。我开始庆幸,庆幸自己逃脱繁重的体力劳动,有了新生活。很多年轻人都萌生了和我一样的意念,如我一样走出山村,去城里打拼,追求梦想。于是山村在我们的逃离中,慢慢开始空荡。村子里留守的除了老人就是孩子,再后来,孩子也随父母去了城里,乡村学校空了。而今,守候村庄的大都是苍暮之年的老者,苍山、幽林、安静的村落,墙根下晒着太阳的老人,这样的一幅景象,是落寞、还是还原,我不知道该如何下这个定义。
如今,我离开山村已三十载,在这座城市生活了二十多年,二十几年里,留给我深刻的东西少之又少,因为太过纷杂,我不知道给如何去记忆。城市,除了高楼、水泥路、汽车、和拥挤的人群,市井的吵杂,再就是陌生的眼神,让我感到丝丝凉意。城市里的生活节奏快的要死,生活的压力,像一根抽打陀螺的鞭子,在不停地赶着你奔跑,你想休息会,可看到那些比你跑的快的人,你就得咬紧牙,使劲地追,追到现在,我还是一个落后分子。当我赶到疲惫了,我开始怀想我的山村,山村的时光真好,那么的慢,那份淳朴宁静仿佛把时间定格一个幻化的空间里,人可以把灵魂放逐于青山碧水间,任意畅游。
山村的生活,在周而复始的四季轮回里,按部就班,播种希望,收获喜悦,简单到让你觉得心如清泉,清明纯净。泥土路,雨后散发出独有的土腥味,那气味很特别,比城市阳光下的泊油路的味道清香。路边的花草,随性地生长,不用循规蹈矩,那么的自然天成。黄牛的脚力和轿车的速度相比,就是蜗牛,可晃晃悠悠,没污染,稳妥又安全。人总是在经历过后,才知道那些当初的珍贵,就犹如我此时的心情,手指敲打着键盘,脑海中满是乡村的美,曾经我眼中的丑陋,却一扫而光。我只好把我心中的乡村,用文字展现出来,我想把它描绘成一幅长卷,铺展在未来的岁月里,等我终老之时,我沿着画中的脉络去寻根。
人这一生,无论走多远、阔别多久,故乡的土地,永远刻着我们的脚印、收藏着我们的灵魂。离开了那方山水、那处地域,却驱不散氤氲在心底的思乡之情。那故乡的山水花草、农田庄家、篱笆院、泥草屋、浓郁的乡野风情,像一幅淳朴,简洁的水墨,紧紧锁住我们游离的视线。朴实的民风、温暖的乡情,滋养着一颗颗漂泊的心。故乡在,我们的根在,我们的魂魄不会四处飘荡。
金色的根650字作文 篇13
当你在飞机上看到那高耸入云的大树,是否惊叹它顽强的生命力?
当你在田野小路上看到那五颜六色的鲜花,是否陶醉与它的迷人芳香?
但是你有没有留意或欣赏过那深埋于地下,一直默默无闻的根呢?
你沉默了……
根,刚从种子中奋力冒出后,就一直履行着自己的职责。它不停地从土中吸收水分,不停地把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输送给地面上那些被赞美、被欣赏的叶和花,让它们不停地生长,让它们熠熠发光。
有些植物注定有一生悲惨的命运。但最终却以不平凡的一生而被人所敬仰,你知道根为此付出了多少吗?
当一粒花的种子随风落到了一块岩石的石缝间,借助阳光母亲和雨水伯伯,根终于顶了出来。可是没有土壤,这怎么生存呢?它不服输,它也从不会服输,因为它肩负着重大的使命。
根不停地向地下伸,只要能够伸进去的.地方,一个不漏,它想:“也许某个地方就会有一丝希望吧!”是的,岩石被它钻裂了,根终于回归了盼望已久的土地,它终于成功了。岩石上开出了一朵美丽花,这是什么?是根的心血,是根为之付出的汗水。
社会上也有许许多多无私奉献、默默无闻的“根”。
工厂里那些每天不停工作的工人,他们为工厂付出了许多。每个酷热的夏天,他们在闷热的工作间里赶制零件,大滴大滴的汗珠从头上滴落;每个寒冷的冬天,他们在冰冷的工作间里赶制零件,粗糙的手冻得红通通的,可是毫无怨言。
马路上那些不怕劳苦的清洁工人,他们每天起个大早,在马路上清扫垃圾,让宽阔的公路更显洁净。
语文的根 篇14
语文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语文课程是最具社会文化、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的,集聚伦理道德、艺术审美、哲学思想等元素,融载道、载情、载史于一体。语文教材的字里行间,无不流淌着浓浓的、鲜活的民族文化的血液,引导学生阅读它们,就要让学生穿越时空,和圣者、智者对话,和先驱者、跋涉者交流,感受伟大的心灵、深邃的思想、超凡的智慧和创造的力量。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既感受、体验到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表现力、生命力,又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有利于开阔视野、提高审美情趣、塑造精神品格,形成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因此,我们要努力营造语文课堂的传统文化气氛,在阅读教学中深入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让学生在品读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秀美,受到祖国优秀文化的熏陶,寻我们文化的根。
一、加强经典著作的推介和引用
古典文化的“四大名著”,一些初中生、高中生哪怕是大学生也很少有时间静下心来读一读。苏教版的语文课本有一个很好的版块——《名著推介》,收录了《西游记》和《水浒传》。以往在教学的时候,就是给学生提几个固定的问题,如作者生平介绍、这部书的主题……这样完全是应付考试的操作,很是潦草。我认为应该让学生细细品读,彼此间讨论共进,或观看有关的电视电影,同时渗透进其他的古代名著名篇,这样对学生文化的熏陶有很大的帮助。我国名著中蕴含着巨大的知识宝库,正等待我们去探索。课堂上不失时机地推荐和引用这些经典著作,是弘扬传统文化的最好途径。
二、对教材中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
语文教材所选的诗、词、小说等古代作品不仅积淀着丰富的古代文化知识,而且积淀着丰富而深厚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光是为了考试的分数而让学生一味背诵,实在是暴殄天物。这就要求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在传授语言文字知识、进行人文教育的同时,认真分析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涵,并通过恰当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让学生真正认识和理解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涵与真正价值,从而自觉地接受优秀的传统文化。苏教版语文新教材所选篇目大多氤氲着文化精神的气息,值得我们去挖掘、探究。
现在学生学习古诗文,还真像迅哥儿说的“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他们老是把杜甫《孤雁》中的“野鸦无意绪”写成“野鸭无意绪”;把辛弃疾《破阵子》中的“赢得生前身后名”写成“赢得身前生后名”……杜甫自比“孤雁”,雁是飞禽,与它形成对比的角色是“野鸦”,应该也是飞禽,而不应该是家禽中的“鸭”。此诗意指像他这样牵挂国家兴衰的人实在很少,而更多的官员像“野鸦”一样只知道寻欢作乐,计较个人得失。而辛弃疾要表达的是他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生前”是指活着的时候,“身后”是指那些功名是旁人封的,两个词一调换,完全没了意义。要是学生弄清了字词句的含义,就能杜绝这样的错误。所以教师要注重这些基础知识,这是语文素养的基本要素。根基打不牢,高塔从何起?
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挖掘教材中蕴涵的文化内涵:(1)从课文注释、阅读提示入手,挖掘有关文化常识;(2)从故事情节入手,挖掘整篇(部)著作的文化内涵;(3)从课文主题入手,挖掘优秀的传统美德;(4)从课文词句入手,挖掘相关的文化背景、哲理境界;(5)从课文插图、课后练习入手,挖掘文化意趣。
三、多元表现形式的魅力感染
汉语言意蕴绵长、含蓄优雅,它变化莫测的修辞就很让人着迷。比如,《关雎》中比兴的运用很是巧妙,“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其中男子不直接表达对淑女的爱慕之意,巧借雎鸠求偶的叫声,有意之人当然心有灵犀。不像西方人的直白,却独有一份含蓄的美。还有当时的才子佳人都很擅长对对,即对偶,如,“琴瑟琵琶,八大王一般头面;魑魅魍魉,四小鬼各样肚肠”;还有“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这样的并提句;抑或“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夸张……无不让人啧啧称奇。
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就在我们身边的各个角落,要感受到它的魅力,不仅局限于课堂,它可以在村边的石井栏杆上,可以在古刹的梵声中,也可以在古城墙的残垣颓壁里……我们应该去看一看、听一听、摸一摸,唯有这样,才能切实地感受到它带给我们的震撼。
四、文化意蕴的情感熏陶
语文教材的选文无不语言优美、意境悠远,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选编的课文有反映领袖事迹的,有体现关爱他人的,有诚实守信、弘扬传统美德的,有反映革命传统的。这些选文无不洋溢着自然美、人性美,无不充满着浓浓的亲情、友情等。因为语言文字具有民族性和历史性,承载着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传达着生活信息,放射着人文色彩的光芒。当我们走近语文,捧起一部部经典著作,也就走进了中国文化。教师要引导学生着眼于对文学语言、形象和审美情趣的品味。
“注重个性化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索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这要求教师将学生作为阅读的主体,用心灵去体验文本,从而发现美和欣赏美,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进而感受到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探寻数学教学的“根”】推荐阅读:
探寻有效的数学课堂07-22
数学课堂教学方法探寻07-20
《探寻光的路线》教学方案10-23
生命探寻07-26
文化探寻07-31
策略探寻10-01
人性的探寻05-31
探寻文明的基础05-16
人才培养探寻07-24
探寻汽车营销新模式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