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探寻

2024-07-24

人才培养探寻(精选11篇)

人才培养探寻 篇1

高校是培养影视创作人才的主要基地,其培养人才的方式将会对影视行业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对高校影视创作人才的培养路径加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在实际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已经出现了许多的问题,高校所培养出来的影视创作人才难以满足社会的要求,同时课程设置也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而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媒体环境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若不对这些问题加以解决,那么我国的影视创作将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一、高校影视创作人才培养现状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高校影视创作人才的培养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人才培养的导向性发生了偏移。在我国的各大高校中,一度发生了偏重研究而忽视实践的现象。而对于影视专业而言,这一教学风尚既有好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弊端。好处是影视创作的学术研究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而弊端是影视创作人才的综合素质下降,特别是创作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1]。而因为这种人才培养的导向性的偏移,我国高校培养出来的影视创作人才难以满足广大影视机构的需求,而在供需不对等的情况下,影视创作人才最终会选择转行。

第二,人才培养的定位比较模糊。人才培养定位是避免使人才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处境的一种有效方法。然而,我国大多数高校在影视创作人才的培养上尚没有做好明确的定位,对于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哪些方面的工作没有一个具体的规划。这种不确定性明显地体现在学校的影视创作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活动组织等方面。

二、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影视创作人才的培养路径

所谓的新媒体是指相对于报刊、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而言的一种新型的媒体形态,比如生活当中的手机媒体、网络媒体、数字电视等[2]。这些媒体形式一方面使得受众的数量增多了,另一方面使新媒体对受众的需求的把握更加准确。而这些方面的变革使得新媒体环境下的影视创作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要想使影视创作更加符合受众的需求而不被时代淘汰,就需要改变高校影视创作人才的培养路径。

第一,要突出专业素质的培养。无论是哪个行业,专业性是最基本的要求之一,而新媒体环境下,人们对影视作品的鉴赏能力提高了,对影视创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合理的影视创作人才培养需要对专业素质加以重视。对此,高校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多接触生活、多做现场实践的方式,来使学生对影视创作专业具有更高层次的认知,从而创作中高水平的、受观众喜爱的影视作品[3]。另一方面,教师也要让学生多走入社会,感受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从而激发出创作灵感。

第二,要加强其他方面的能力的培养。除了专业知识与技能之外,对影视创作人才而言,其他学科的知识也非常重要。这是由影视创作的丰富性所决定的。当代社会,生活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可以作为创作素材的东西也就越来越多,而如何从纷繁杂乱的素材当中摘取有价值的信息,就有赖于创作人的综合能力[4]。从这个角度来看,影视创作人才其他方面的能力的培养具有很大的必要性。对此,学校可以做的就是要求学生在精力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多的选修其他课程,并对选修课程多的学生给予某种形式上的奖励,以在学校中倡导拓宽知识面的学习风尚。

第三,要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一个全面型的人才,必然是在理论能力与实践能力两个方面都得到了发展。我国的教育比较重视理论知识,相对来说,实践能力的培养处在弱势地位。而要想在新媒体环境下提高影视创作人才的能力,就必须改变这种教学观念,将实践能力的培养纳入培养策略中。对此,学校要对实践教学给予足够的物质支持和师资力量的支持,而教师则要在教学过程中多给予学生实践的机会,让学生进入仿真实验室,体验播音、影视制作等与影视创作有密切关联的活动。

三、结语

高校影视创作人才的培养问题早已显露,而新媒体环境下,这一问题的解决更具迫切性。对此,我国高校要明确问题的实质所在,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以创造性的思维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我国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新型影视创作人才。

摘要: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传递的方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在这种形势下,新媒体成为了最重要的媒体形态。媒体环境的变化对影视创作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围绕新媒体环境所展开的高校影视创作人才的培养问题也成为了人们关心的热点问题。本文即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影视创作,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探寻 篇2

西安还有许多的名胜古迹,法门寺、小雁塔、秦二世黄帝陵、汉长城遗址、汉未央宫遗址、汉长乐宫遗址、碑林博物馆等等,由于时间的关系,无法一一参观游览,就是在行程计划内的黄河壶口瀑布也因冰凌而未能成行,留下一点缺憾,只能寄希望于今后的机会。

短短的几天行程结束了,在回程的列车上,仔细回味一下在西安这几日的感受。在秦始皇陵亲阅了我国两千多年前的辉煌,于陕西历史博物馆感受了中华几千年的灿烂文明,攀登华山体验了华岳的险峻奇美,绕城而行领略西安城墙的不朽,置身于大唐芙蓉园欣赏大唐盛世的繁华,品尝回坊美食的饮食文化魅力。感觉游历古城西安,充实了自己,震撼了心灵,真的不虚此行。 坐在列车里,望着窗外的风景滑窗而过,不禁又从另一方面思考。作为闻名国内外的古都,西安的文明不仅仅体现在众多的古迹,更多的是西安的现代文明令人羡慕,这座现代都市不但传承了中华古文明,而且还用现代文明影响着人们。作为旅游城市,每个路口都有标识牌指明附近卫生间的方向位置,非常的人性化,。每个路口的交通信号灯下置一音箱,当行人在红灯时,未站在安全区域内,音箱便发出委婉的声音提醒行人,“要退回安全区等候信号灯”。交警和辅警也很认真负责,及时礼貌地纠正违章行人。

令人欣慰的是通过几日的接触,感到西安人非常热情好客,而且很实在,体现出西北人豪爽的性格。西安的机动车在遇到行人时,总是礼让行人的`,这代表着整个城市的精神文明,与之相反的是我们家乡辽宁阜城,都是行人给机动车让路的,机动车在斑马线前遇到行人还要狂按喇叭加速通过,特别是阜城的出租车,鲜明的对比,仿若是两个世界的文明。一座城市的文明在于积累与沉淀,也在于传承与发扬,虽然以上所述都是小事,但从细微之处便能看出一座现代都市的文明程度。西安不仅是座古都,同时也是一座现代文明之城,不但用文明古迹、自然风光、饮食文化来吸引中外游客,而且用自身的现代都市魅力征服了人们。

人才培养探寻 篇3

【关键词】工业设计 基于工程背景 应用型人才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TS664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5-0-02

工业设计作为工业化时代的创新设计,它将技术、艺术与文化转化为生产力,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体教育内容是产品设计[1]。工业设计专业教育的重要责任,除了帮助学生建立起形象思维、逻辑思维与创造性工作方法的系统,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审美能力及人文素质的能力以外,实现以“基于工程背景”下应用型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扬长学生聚集型思维优势,拓展提高学生发散型思维,强化学生工程制造的背景与实践能力,显得更为重要。

1 基于工程背景下培养模式的背景

作为设计艺术学科的工业设计专业始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由于社会对这类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和工业设计专业跨学科的特点,许多高等院校都把它列为重点建设专业。常州工学院是一所特色鲜明的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地方性高校,工业设计专业是学校品牌建设专业,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了自己独特的办学之路,强调学生与生产实际间的零距离培养方式,应运而生了新型的“基于工程背景”下的培养模式。

(1)教育部诸多新的政策指向充分表明,高等学校要树立起“以就业为导向”的新的办学指导思想,真正用这一新的办学指导思想深化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2]。工业设计应用型本科生的主要就业单位是企业研发部门,对产品的外观进行设计是其主要工作内容,培养学生构建产品内外和谐的设计新理念是目前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方向。学校教育并没有达到社会或者市场需求的标准,对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事实上是由大量的中小企业代替学校完成了。[3]现有工业设计专业培养方法,缺乏对企业实际制造加工情况的了解,因此企业需要对新进工业设计学生的人才进行二次培养,需要毕业生有独立完成产品从外观设计到和生产制造的经历,这给高等院校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的培养规格定位及教学方案的制定带来了很好的反馈信息。

(2)从目前国内外高等院校工业设计专业的情况来看,主要由艺术院校和工科院校两种办学实体。在培养的方式上,艺术院校往往过分扩大设计的份量,强调概念设计的成分;工科院校则较多地采用在培养方案中增添部分艺术类课程的培养方法。这两类院校在培养工业设计专业人才的方式上各有千秋,但各自都很难解决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如何全面而客观地建立起“基于工程背景”下工业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已成为各高校办好工业设计专业亟待解决的课题。

(3)常州工学院工业设计专业在教学改革上积极创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式,针对设计教育的多样性、综合性、个性化及实战性强等特点,强调毕业生与企业实际工作的零距离过渡,并以此作为毕业生适应就业市场的主要“杀手锏”,这种培养方式给教师的教育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只有不断地强化学生“基于工程背景”下能力的培养,才能使学生一旦进入企业就能迅速适应岗位。

2 基于工程背景下培养模式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综观国外各高等院校工业设计专业的模式,重审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工业设计专业的培养方案,我们感到“基于工程背景”的模式建设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问题有:

(1)在工业设计专业的培养方案中虽然安排有工程制造类课程:设计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电子电工学、先进制造技术、金工实习、生产实习等工程制造课程,表面上似乎已强化了学生的设计与制造能力,但在师资的配置、课程大纲的制定、课程间的连接,学生应达到的制造实践能力的培养等方面还缺乏理性的思考,导致课程群开设的效果不明显,学生在实际设计中制造课程的知识不会用,走上工作岗位后也不能独立地处理与设计相关的技术问题,应用型本科人才应具有的核心能力难以达到较高要求。

(2)大部分高等院校的工业设计专业以某一类产品设计为专业特色,而产品涉及行业众多,产品品种繁杂,教学要完全覆盖所有产品显然不可能。因此,一些高等院校的专业教师长期致力于某一类产品对象的研究,但在积极探索产品设计的方法论,以指导应用型工业设计专业人才教学工作的力度还不够。

(3)工业设计专业培养方案中,课程设计的设置上理性不强,课程设计上仿制工科机电专业相关的设计内容或成为其内容的浓缩品的现象还较多,没能真正体现出学生在培养“基于工程背景”能力方面的实际要求。

(4)培养方案中实践性课程的内容把握和课程间的连接上还存在明显的不足,快速提高学生“基于工程背景”的专业能力的针对性不够,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与企业需求的标准不相适应。

(5)一个学校想集成所有企业的设施和设备显然不现实,而一些高等院校的工业设计专业又普遍缺乏开放型、综合型的实验室与设备条件,如果教师仅通过课堂和带领学生到相关企业进行参观学习来教会学生产品制造的实际知识,很难完成应用性实践能力的培养工作,这与高等院校的办学指导思想背道而驰。

3 建设“基于工程背景”下培养模式的几点设想

高等教育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方面军,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方面肩负重要使命,必须改革与此使命不相适应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4]。应用性工业设计本科人才的培养应以特色为先,以就业为导向,以强化工程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因材施教为方式,来理性而深化的建立起新型的“基于工程背景”的崭新模式。

3.1 在培养方案的执行上坚决贯彻和实施“基于工程背景”培养模式的指导思想

1)从工业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入手,根据工业设计师的知识点、能力的要求,专业确定了表现技法、工程技术、产品设计、应用实践四方面主要的知识点,并构建了相应的四大课程群,形成具有“设计与制造”、“设计与创新”、“设计与文化”三项鲜明特色的课程群体系[5],尤其要在课程内容的把握和课程间的衔接上要做细做实,更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规划。

2)工业设计专业一方面要积极引入一定数量的企业师资,最大限度地发挥好企业兼职教师的作用,另一方面要积极派送专业教师赴企业一线接受实际锻炼,丰富原有教师“基于工程背景”的实践能力,通过整合校内外师资资源,以构建结构合理、学科互补的教师团队,并在产学研实践中不断磨合,在实践中建立一支“基于工程背景”的教师队伍。

3)进一步改革课堂教学,让学生在制造课程的学习上,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对有些工程背景内容的教学,采用直接在企业的车间现场完成,教学中要广泛地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通过安排学生课后查阅资料撰写论文,课堂上相互交流的方式,帮助学生加强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扩大知识面。

3.2 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上要有新的举措

1)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是工业设计专业人才的核心竞争力。在工程基础和专业设计类课程的教学中,通过产学研结合的途径和校内外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程环境,使学生在CAD/CAE/CAM技术、产品快速开发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等方面获得综合训练。同时,对产品生产的方式、生产的组织、制造加工工艺和手段有较深的感性认识,培养出在产品开发设计领域有核心竞争能力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2)工程制造课程的教学要以够用为度,强调知识面的广度,帮助学生建构起“基于工程背景”的知识体系,以课程设计的串接为突破口,强化学生实际设计与制造的能力,尤其可寻求以小机电产品的设计和制造为主线,发挥这一类产品涉及的机电知识面较宽泛、学生易于直观地接受、产品的制造企业较多且易于外出实习等优势,将课程设计有机地串接并构建出“基于工程背景”类的课程设计链。

3)丰富学生第二课堂的教学内涵,一方面使学生能实现专业课“明白式”学习,另一方面实现在产学研环境下的零距离培养。教师在培养过程中应以小机电产品原型设计与制造为对象,触类旁通地帮助学生进行领悟、消化制造课程的理论知识。

4)将企业实际项目和教师的横向设计课题融入课程教学中,强化学生在设计中进行结构设计并兼顾产品制造要求的能力,使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之前,就能掌握产品开发设计中“基于工程背景”的综合应用能力。

3.3 进一步保持和发展好工业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特色,不断优化专业培养模式

1)不断调整和改善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内容,在优化理论课程教学的基础上,提高实践教学课时比重,提高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的比例。重视设计软件的应用和徒手表达能力的训练,构建以美术写生、课程实验、认识实习、金工实习、电工电子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

2)产学研体系是“基于工程背景”设计教育模式建立的前提条件,没有产学研的紧密结合,就不能保证设计与制造的紧密结合。培养方案要确保每一位学生在校期间均有完整从事设计与制造的经历,缩短与企业实际工作的距离,真正做到以科学、有效的课程群体系和执行方式来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3)实践教学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为适应工业设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我们必须对工程基础课程的实验开设内容进行重新设计,按照设计艺术学科教学及企业对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添置必要的仪器设备,确保实验的开出率和针对性,为学生提供尽可能真实的学习环境。

4)加大开放式综合型实验室建设进程,使学生课余时间能在专业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全面地体会企业“基于工程背景”的真实工作环境,不断丰富学生实践的经历。

4 结语

工业设计专业“基于工程背景”培养模式的探索,是培养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人才的要求,是工业设计多学科交融的发展趋势,也是构建系统的专业体系,完善专业建设的需要,它与包豪斯的教学理念也不谋而合。在高度信息化的时代下培养的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不仅应有全面的理论知识,更重要应有实践能力;不仅应有设计创新能力,更重要应有付诸实施的能力;不仅应有宽泛的知识面,更重要的要学会将知识转化为应用的能力,这些都迫切需要尽快建立一个实用而可操作性强的“基于工程背景”的培养体系,才能使我们的教学更有效、更务实。

参考文献

[1] 中国工业设计学会教育研究分会.工业设计专业发展战略研究[J] .2004.

[2] 张振松.从大学生就业现状看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J].黑龙江教育.2006(Z2):86-88.

[3] 宁绍强,穆荣兵.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探讨[J].包装工程.2004(6):126-129.

[4] 吴琼,高瞩.工业设计”设计+制造”艺术教育模式探讨[J] .2005年江苏省大学生艺术与设计论文大赛三等奖.

人才培养探寻 篇4

高校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组织机构, 承担着传授知识、培养人才的责任与使命。如何培养更多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是高校越来越重视和关注的问题。如今现代教育中艺术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量性也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在大力培养高素质人才,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当今, 艺术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不仅能够提升高校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净化心灵、丰富情感与思想内涵、增长才干, 而且艺术的美可以舒展心灵、拓宽思维, 为创造性想象提供自由想象的空间。帮助学生形成对美丑、善恶、荣辱的正确认识, 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大学生的艺术素养、提高大学生艺术实践能力, 使广大学生树立向真、向善、向美的价值追求, 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也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 能够提升校园的文化氛围与品位, 让整个校园形成富于创新活力、健康向上的良好的人文环境。

二、以美术、音乐艺术教育为例阐述在素质培养中所起的积极作用

1. 美术教育在素质培养中的作用。

美术教育具有鲜明的特性, 即对事物的形象表现性、运用色彩表达的感染性和展示创作成果的愉悦性。学习美术既能有效地激发创作热情, 提高审美能力, 还能有利于激发潜在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开发智力。美术教育的过程也是培养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的过程, 更能锻炼和不断提高记忆力, 因为形象比抽象事物更能促进人的记忆。创作过程还能帮助学生锻炼耐力、体力和自控力。

美术属于艺术的范畴, 美术作品是由物质材料构成的可视形象的艺术世界, 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 是时代精神的文化结晶, 对美术作品的鉴赏关系到在校大学生生活品质的提高。也是大学生应具备的文化素养。马克思说:“如果愿意欣赏艺术, 你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这就是说美术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也是培养大学生拥有审美眼光的一条好的途径。调查发现受过良好美术教育或具有美术修养的人, 都具有很好的想象力和形象思维能力。美术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 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学生进行选修美术课、学习美术作品创作时, 不仅是对意志力、耐心与恒心的考验, 也是提升自信心会的一个良好的途径。在学习美术作品鉴赏时, 作品中美的色彩、线条、形体、风景等有利于扩展他们的视野, 提高他们理解美、鉴赏美的能力, 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进而起到让学生知善恶、识美丑, 净化心灵, 陶冶情操的效果, 促进个人内心与所处社会环境之间的协调。正像康德说的:“美是道德上善的象征。”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艺术教育中来, 有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及个性的发展。

2. 音乐教育的价值所在。

音乐无国界, 音乐是全世界的共同语言。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 是人类表达思想和感情以及进行传达传递情感交流的一种重要形式, 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 音乐为人们提供精神文化需要, 反映社会生活又给社会以深刻的影响。音乐的教育功能就是对人们产生政治思想和道德伦理的教化作用, 激发爱国热情和奋发向上的精神。音乐教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更加显示出它的独特功能和作用, 音乐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音乐带给学生强烈的民族主义感情和爱国热情, 20世纪30年代, 在国家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难时刻, 《毕业歌》曾激励无数有志青年学生投身到救国救亡的运动中, 《救国军歌》、《黄河大合唱》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和生命力, 表现了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奋斗精神。电视片《话说长江》的主题音乐《长江之歌》, 可以让学生感受到长江的雄浑、壮丽, 从而激发起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多彩的民歌让学生感受不同地域的民族各自不同的历史、民风、民俗、情趣与文化传统, 了解中国文化发展的历程, 体会民歌中运用的不同乐器所表现出的丰富的感情。

乐者, 天地之和也;礼者, 天地之序也。音乐教育不仅让学生领略到丰富的音乐情感, 让学生为祖国的各民族大融合感到骄傲, 也可以让学生为促进各民族统一、民族间的友谊、安宁与和平、民族的文化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础, 起到积极性的作用。

3. 音乐艺术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大家都听说过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 俞伯牙高超的演技, 钟子期非凡的审美才能, 他们因为相同的审美情趣而成为音乐上的知音。同样在学业上, 音乐有利于同学间建立深厚的同窗之情, 让学生拥有爱他人之心, 体他人之恤, 同学间相处做到真诚、善良、忍耐。大合唱形式让学生感受到合作的重要性, 从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 增强团队意识和责任感。进而为大学生从事学术研究与科研工作, 提供团结协作能力的培养与训练。音乐还能让学生树立信心, 做生活的强者, 不畏艰难, 勇于担当。我校艺术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以专业为依托, 到社区参加公益活动, 为社区百姓做“保护咽喉与科学发声”的宣传, 普及“保护咽喉与科学发声”的知识, 在场进行讲解和示范, 这不仅是促进专业与实践相结合共同发展的有效手段, 而且锻炼了学生投身基层为社会服务的能力、社交能力, 提升大学生人生境界, 增强荣誉感和团队意识。音乐多和梦想与激情、生与死、神与自然、人类与命运、对祖国的赞美、对自由的渴望等主题相联, 这对于培养学生发展个性、表达自我提供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艺术教育对专业学习的促进作用

大学生艺术教育主要指:大学生在文学艺术欣赏、审美能力和艺术才能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具体包括文学、书法、绘画、舞蹈、音乐、戏剧、影视、雕塑、建筑等各方面的熏陶。国内更多的高校相继设立了大学本科生选修美术等艺术课程的规定。高校进行艺术教育, 有利于培养和提高他们对艺术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美术教育与学科专业人才培养密切相连, 美术与园林艺术、建筑学、城市规划等专业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从中国园林中烟水空蒙的杭州西湖、北京北海伫立的白塔、巧夺天工的苏州园林到西方整齐庄严的法国古典园林、优美自然的英国风景园林, 在我们领略如诗如画的园林艺术时, 也了解了世界各民族对美的不同看法、不同构思, 这对开发学生的创造性、培养丰富的审美情趣有积极的作用, 对专业发展也起到引领作用。从古典园林艺术、建筑设计到现代城市建设与开发, 是在时代、风格与文化的积累中形成和发展的, 现代的景观园林、城市建设渗透着对实用价值的考虑、对自然的探索、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的理念。在美术教学中让学生懂得了这些知识与道理, 为将来所从事的专业学习与创造有着深远的意义。建筑设计的本质就是创造, 在学习鉴赏与审视了一个又一个的经典建筑后, 学生们会逐渐产生对美的追求、探寻与思考。以建筑学为例, 目前, 工科院校中建筑学专业的艺术教育功能对培养有特色、专业素质高的毕业生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建筑学是一门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学科, 包含工程艺术和人文艺术。但国内高校建筑学专业在教学中更加重视专业技术知识的传授, 忽视了建筑艺术效果的美学规律教学, 导致学生思维方式局限, 缺乏创造性思维和设计能力及创新性, 而创造性思维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对设计的结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学中加强对艺术理论和人文学科的教学, 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的一个重要方法和途径。

在学习欣赏民歌时, 可以了解不同的行政区划分、地理概况、地形地貌、人文环境等知识, 对拓展工科专业学生的文科知识有促进作用;在学习西方音乐时, 拓展对世界地理、世界历史知识的了解;对研究西方文学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在欣赏中国古典歌曲时, 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 尤其是古典文学中诗经、楚辞、乐府、绝律诗、词曲等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在艺术教育的实践活动中, 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参与和创造;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专长和聪明才智。我校艺术学院作为以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的艺术学院, 每年各专业汇报表演旨在加强实践教学工作, 不断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我们在做好专业艺术教育的同时, 还要做好公共艺术教育工作, 将艺术教育、美育教育辐射到全校, 真正做到文化引领校园, 实现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在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美学修养的同时也促进不同学科、不同专业间的相互交流、学习、融合与发展。

摘要:艺术教育属于美育的范畴, 美育是在人类文明进程中使美学走向教育的必然产物, 将美学与教育融为一体, 是人类实现自身发展、建设的重要基础。艺术教育以独特的方式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现实世界以及文学艺术作品之美的鉴赏力和创造能力。在素质培养中陶冶情操提高生活品味, 让学生变得高尚、善良、积极和进取。本文引入美术与音乐来阐述艺术教育在高校人才综合素质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探寻在高等教育中把艺术教育融入到专业教育对人才培养所起的作用及价值。

关键词:艺术教育,人才培养,素质培养

参考文献

[1]王锐琴, 苏建国.浅谈理工科大学生艺术修养的提高美育[J].科教文汇 (中旬刊) , 2010, (12) .

[2]李岩, 陈林.谈工科院校建筑学专业艺术教育功能的开发——以安徽理工大学建筑学专业教学现状为个案的研究[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14) 2.

[3]袁雨辰, 李香周.论艺术素质教育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育——以大连理工大学电信学部“创造力与艺术实验班”为例[J].世纪桥, 2011, (17) .

[4]涂莹亮.对理工院校开展公共艺术教育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 2009, (7上) .

[5]刘亦工.论高校艺术教育与实践的德育功能实现——以湖南理工学院为个案[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 2011, (11) .

人才培养探寻 篇5

让我们试从《斑羚飞渡》这一课堂教学实例中寻找一些方式方法。

一、 故事导入的设计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如果能通过巧妙的导入设计,创造出与课堂教学目标相对应的情境,那就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好的导入,是打开学生兴趣之门的钥匙。而故事总是吸引着孩子们的,各种和课文有关的奇闻逸事往往会使学生兴致勃勃地进入到课文的学习中来。

片段一:(在《斑羚飞渡》的导入中,以幻灯片播放在森林大火中,蚂蚁抱成团滚出火海的片段)师:“这是一个动人的故事,一个为了自救而勇于牺牲的故事。大自然中不乏这样的令人震撼的故事。今天,让我们走近一群斑羚,用心灵来感悟它们的故事。”

精心设计的导入“蚂蚁抱团滚出火海”的故事,深深吸引了学生,使得学生很快地进入到课文的情感基调中来。

二、 教师范读的技巧

在教学的情感把握上,要自然流露,同频共振。学生是模仿力极强的群体,课堂教学中教师范读的感情节奏强弱的转换和变化,如激昂、平静、愉快、悲哀、得意、紧张、悠闲、愤恨、同情等,往往激起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把学生带入课文,使教与学才能达到同频共振,才会有理想的教学效果。

片段二:《斑羚飞渡》中教师范读1~8段,抑扬顿挫的语音语调,渲染课文的悲剧性,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心,使学生融入课文。在后来语段的个别朗读、男女生朗读和集体朗读中,学生的积极性一直十分高涨,很有跃跃一试的架势,朗读起来很有感情。

三、 课堂提问的趣味

“课堂提问”是调动学生阅读、思考、积极主动获取知识、发展智能的重要教学手段。

其一,课堂提问必须新异,具有趣味性,才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推动他们去钻研课文。当学生寻求到答案以后,就会为获得新知识和能力而激动、振奋,为探索和创造的成功感到愉快。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激发兴趣是提问的第一要素!

其二,提问应有助于学生想象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给学生创设一个新的思维情境,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在多种可能性中去分析思考判断,从中,学生会体会到无穷的乐趣。

其三,注重人人参与的过程,增强参与学习的活力。教师要平等对待学生,调动起每个学生参与学习的活力,达到和谐呼应和时起时伏的感情共振。

片段三:师:宛如大提琴悲鸣曲,在悲怆而坚决的气氛中,斑羚们演绎了一场让我们的心灵受到洗礼的一幕。同学们,如果让你充当故事中的一个角色,你选择做什么?

生:小羊,能活着,我怕死。

生:成年羊,救别人。

生:头羊,有领导能力。

生:猎人,劝同伴放生。

师:你身边听到或看到过这样的感人故事吗?

生:母羊下跪屠夫,几天后产下一小羊。

师:是的,真伟大,也真神奇。

师:关爱动物,你以前做过伤害无辜生命的事吗?以后你会怎么做?

生:剥青蛙皮,扯蝴蝶翅膀等,读了后觉得自己残忍,以后不会了。

几个开放拓展题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探讨的积极性。比如充当文中角色,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诚实地说自己没那么伟大,怕死,想当小羊。有的善良地想当猎人来阻止这场逼杀,有的敬佩于头羊的果敢机智而想当头羊。每人都很有兴趣地做出种种猜想,开拓了思维。又比如说说自己曾做过的伤害动物的事例,平时成绩不好的学生也能找到自己能单独解决的问题,有了信心和兴趣。几个平时上课不怎么认真的学生也能站起来讲自己的故事。这不但锻炼了他们也使得他们在活生生的事例中体会到“珍惜生命,关爱动物”的思想,使课文主旨达到另一高度。同时,在贯彻初中语文教学新课标的要求中,做到师师与学生互动。教师是打开知识大门的人,学生是进门吸取知识的人。教师通过教学设计,给了学生发展的空间和展示的平台。学生在自我表现中,情绪饱满,兴趣高涨,这对进一步理解课文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四、 结课激发情感

如果教师的结课语言充满激情,既言简意赅又情深意长,往往能拨动学生的情思之弦,激发他们的美好感情,使学生在课外依旧对课文保有热情。并且,形成良好的循环,使他们期待下一节语文课,为下节语文课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片段四:小结。师:珍惜生命,关爱动物,用我们的爱心给动物一个自由生存的环境。(幻灯片出示人们的肆意捕杀保护动物和人们做出的保护动物的画面。最后在音乐声中伴随着一段名言读白,结束这节课。)

结尾设计成在悠扬的音乐声中集体朗读一段名言,深化了课文的主题,也使得整堂课水道渠成,自然圆润。充满激情的结课,与课文开头的情感首尾呼应,使学生始终处于课文的渲染之中。整堂课的昂然兴趣如壶中之水,不外泻点滴,保有着良好的学习气氛。

人才培养探寻 篇6

一、贴近生活实际, 引导学生体验科学的现实魅力

课程标准中十分强调科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使学生体会科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这就要求选材必须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要求教学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 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科学、理解科学、体会科学, 感受到科学的趣味和作用, 体验到科学的魅力。

以“汽化与液化”教学为例。先创设情境:扫地洒水, 一会儿水为什么不见了呢?学生:蒸发了。分析冬、夏天都能晒衣服, 引出蒸发的特征: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然后设问:晒衣服时, 为了让衣服早点变干, 你们家长是怎么操作的?学生回答问题后, 教师追问:为什么这样做能使衣服上的水蒸发加快呢?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哪些?学生联系实际生活, 进行猜想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哪些。教师再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该探究中的变量有哪些?我们可以采用什么方法进行探究?水蒸发的快慢如何判断?然后教师布置任务:各小组选择其中一个猜想, 设计探究方案, 分组进行探究后学生小结, 交流后师生共同归纳。

把生活内容引进课堂, 让课堂教学生活化, 使整个学习过程更活泼、主动, 更具有个性化, 并能充满生活的气息, 深化学生对科学的认识, 唤起学生亲近科学的热情,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提高学习效率, 培养他们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创新意识。

二、充分运用实验,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有标本就不用挂图, 有实物就不用标本, 有动手实验就不用实物。亲自动手实验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生能通过实验操作发现新问题。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课堂教学中光靠教师的讲解是不行的, 必须要让学生有实际动手的机会, 找到参照物让学生进行实际观察, 然后教师在实验的过程中进行恰当的引导, 让学生在自己动手实践中产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提高动手实践的能力。

如“食盐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影响因素”教学。影响食盐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因素有哪些?问题出来以后, 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积累的经验来进行猜测和假设。生:可能和水温的高低有关;可能和食盐的粗细程度 (颗粒大小) 有关;可能和水的质量与食盐的质量比有关;还可能和搅拌与否有关。经过学生的互相补充, 大致形成了这么几种猜测, 但生活中的经验不等于科学结论, 要知道这些猜想是否与事实相符, 需要亲自验证一下, 但在动手实验之前先设计实验方案……讨论总结出:杯中水的多少、冷热、搅拌不搅拌都影响到食盐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为了使标准统一, 在控制水的体积的时候, 都取20毫升, 控制食盐质量时都取5克, 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验设计, 利用提供实验器材亲自来验证一下自己的假设。实验20分钟后总结交流。该节课充分运用实验, 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实验的类型要仔细考虑, 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都可以有, 产生的现象要让学生感到惊奇, 但又不能离他们的生活太远, 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迪生曾说:“我从来没有做出过一次偶然的发明。我的一切发明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和严格试验的结果。”教师在实验的过程中, 应该教会学生通过实验去发掘、猜想通过实验带来的结果, 根据思维过程进行科学探索, 科学研究。让学生在实验中通过观察动手找到学习科学的动力, 增强动手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 培养实践能力。

三、在探究中深入, 让学生体味到解决问题后的快乐

探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 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并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 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丰富、提高和发展, 体味到成功的快乐。在新课程改革中, 探究性学习以关注学生可持续发展为主旨, 日益受到教师的关注。

如《科学探究》一节教学, 教师可先设问:什么是科学探究?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是怎样的?然后教师出示两盏台灯, 问:家里有没有这样的台灯?你们会使用台灯吗?生答后请两位学生上台演示台灯的操作。 (现象:一盏台灯亮了, 另一盏不能亮。) 师问:我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生:一盏台灯亮了, 另一盏不能亮。师问:从观察的现象中, 你思考到什么问题?生:台灯为什么不亮?师问:你认为导致台灯不亮的原因有哪些?生:可能停电了;可能开关坏了;可能导线断了;可能插座未插好;可能灯泡坏了……讨论: (1) 原因 (1) :停电, 不可能, 其余灯都亮着。 (2) 原因 (2) :电线断了, 可能性极小。 (3) 原因 (3) :可能是插头、开关、灯泡中某一个部位故障。师问:在这么多的猜想与假设中, 你想先验证哪个假设?为什么?生:灯泡。因为, 灯泡可能性最大, 检验灯泡最简单;师问:我们怎么判断灯泡的好坏?生: (1) 观察灯泡。 (2) 换新灯泡。 (3) 或将此灯泡换到另一盏台灯上。请学生演示 (怎么检验) 。观察到现象:台灯亮了, 说明是灯泡坏了。

台灯不亮的问题已经解决了, 再要求学生说出解决问题的过程……

通过发现问题、建立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假设、得出结论的探究过程为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后, 能否运用所学的知识探究身边一些有趣的现象?然后师生一起探究。

四、创造表演机会, 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学习

初中生好动, 爱表现自己, 对表演有着天生的喜好, 让他们在轻松的表演中, 兴趣盎然地学习科学知识, 学习乐趣不言而喻。表演作为一种教学艺术形式, 运用直觉和情感, 以最迅速的方式, 最生动的形式, 使信息汇入大脑, 诱导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情绪, 是促进学生对教材进行全身心感受的有效手段, 有利于提升学生整体的科学素质。

如“太空观测”一节中的星座学习, 对于黄道上的12星座, 先让学生根据习题纸上的提示, 找到自己的星座位置, 并在书上标出来, 教师再演示:从双鱼座开始, 一个一个让学生看12星座的形象图, 然后让学生上台根据双子座的形象图做动作表演, 此时课堂学习气氛高涨, 再让学生把自己星座的想象图给画出来投影展示, 效果委实不错。

五、优化评价方式, 让学生在体验中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应优化评价方式,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了解自我, 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 形成他们对科学学习的积极态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这对学生健康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如设置每课五分钟主题演讲, 让每一位学生通过演讲展示自主学习的成果, 由其他学生给予评价, 优异的学生给予奖励, 有所欠缺的及时给予指导性评价, 激励学生的自信心。

对此, 教师可设制“课内合作学习评价表”, 让各小组的成员都参与评价, 发表意见, 给组内的每个成员一个客观的评价, 教师参加小组的评价活动, 聆听、发表意见, 师生共同评价。教师对参与评价的学生给出相应的等级并记入档案袋,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评价, 激励学生有效学习。

学科评价内容与方式的多样化为学生成功学习创造了良好的心理环境, 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激发出旺盛的学习动力, 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六、搞好师生关系, 内化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喜不喜欢科学课, 与学生喜不喜欢这个学科老师有很大的关系。从教师的角度来说, 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宽广的知识面, 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欣赏你。要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而又能互相学习的关系。不能以权威者的口气和姿态与学生谈问题, 这不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没有自信心, 学习的兴趣也不能持久。教师要在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在教学中, 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 了解每一个学生, 关注每一个学生。教师更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让学生从教师的一言一行中感受到教师对他们深挚的爱。要让学生能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解决问题, 让学生能自信地学习, 以内化学生的学习兴趣。

科学是一门伟大的学科。英国斯宾塞说过:“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一致的答案就是科学。”在初中科学教学中, 科学老师应该根据自己对科学知识的掌握, 对教学的热忱来进行生动有趣的课堂设计, 通过实验、实践、实际经验来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效的科学教学。大胆创新, 大胆突破, 以饱满的激情引导学生在科学的浩瀚海洋中前行, 让学生获得持久的学习兴趣, 强劲的学习动力。

摘要:科学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广, 应用性和综合性强, 与生活、实验紧密结合。要求教学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 充分运用实验, 引导学生探究。要创造表演机会, 优化评价方式,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切实提高和内化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让学生获得持久的学习兴趣, 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丰富、提高和发展。

关键词:持久兴趣,生活,实验,探究,表演,评价,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赵晓迪.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2]钟兰.新课程课堂教学行为创新之初中科学.科学教育, 2012 (3) .

人才培养探寻 篇7

关键词:和平史观,二战教学,启情点

2011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中强调了历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起着重要作用, 要求初中历史教学在普及历史常识的同时, 更要将正确的价值判断融入对历史的叙述和判断中, 使学生逐步确立为人类的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的人生理想。 在九年级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教学中, 一方面要求学生掌握二战的基本进程, 另一方面要促使学生树立珍爱生命、珍惜和平、反对战争的价值观。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 教师对启情点把握得是否准确, 直接决定了能否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正如前苏联教学论专家斯特卡金的观点:未经过人的积极情感强化和加温的知识将使人变得冷漠, 由于它难以拨动人们的心弦, 很快就会被遗忘。 但在战争题材的教学内容中, 拨动学生心弦的启情, 常见以下两个误区。

1.使用战争中残酷情景的图片。 有暴力内容的图片会启动人的攻击性思想与记忆倾向, 虽然这个启动效应对个体的变量不同, 但九年级学生由于对考试的焦虑, 会出现焦躁不安等情绪。 在这种不稳定的情绪状态下, 接触不适宜的信息后, 会带来不可预见的负面结果。

2.直接向学生灌输结论性认知。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塑造丰满的历史形象, 开展多元的讨论思辨, 锻炼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使学生完善历史体系。 这一过程是灵动的, 非呆板的;是动态的, 非静止的。

我在组织这一课题的教学中, 就如何选择适当“启情点”进行了一系列思考, 并进行了如下尝试。

在课堂导入环节出示安妮博物馆的图片, 包括房屋建筑、阁楼等。 教师用引导性的语言讲述:这是位于荷兰阿姆斯特丹的安妮博物馆, 它以小女孩安妮的名字命名。 在博物馆的顶楼有一个橱柜, 移开橱柜, 会出现一条通向阁楼的密道。 从安妮12岁开始, 她和家人、朋友等八人有两年多的时间就藏身在阁楼里, 这是为什么? 他们为什么会藏身于此?

通过以上教学情境的创设, 学生的注意力被牢牢吸引, 自然而然地被带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代。

我通过以下四个设问完成全部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知识点的教学:为什么会发生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战的战火是怎样蔓延开来的?1942年起的二战有了什么新变化? 法西斯国家是如何走向灭亡的? 在完成全部知识的教学后, 重新回到关于安妮的话题。

在藏身25个月之后, 安妮和她的家人、朋友被盖世太保抓进了集中营, 非常遗憾的是, 安妮在集中营中病逝。 鲜活的生命被战争掠夺了存在权, 如春笋般坚韧的安妮就这样被涂炭, 战争告诉我们:珍爱生命、珍惜和平、反对战争。

后来, 幸存下来的安妮的父亲整理了安妮在密室中所写的日记并出版, 即为《安妮日记》。 这部书用一个孩子的独特视角窥视了二战, 使个人心灵与人类苦难巧妙融为一体, 安妮用善良和仁慈使人类认识到大屠杀带来的灾难。 然而, 就是这本在全世界广为流传的著作, 在2014年初的日本, 有近300本遭到了右翼分子的破坏与损毁, 这一行为受到了全世界舆论的谴责。 2014年3月, 日本首相安倍在参观安妮博物馆后表示, “在残酷的环境下, 仍然拥抱梦想”的安妮感动了很多人, 包括他自己。 安倍还称20世纪是“战争的世纪, 是人权受压迫的时代, 希望21世纪不要发生类似的事件”。 希望安倍能言出必行, 希望日本能够为地区的和平与安全作出应有贡献。

在全课的最后, 老师带领学生共同读一段摘自《安妮日记》 的文字:“当我抬头凝望天空, 我总会感到事情会越变越好, 残酷终将结束, 和平与宁静会重新来临, 我更加坚定自己的理想, 也许有朝一日我能够实现所有的梦想。 ”教师反问:藏身于密室中的安妮尚且对自己的理想充满了希望, 更何况是生活在和平时代中的我们?

在上述教学过程中, 通过创设教学情境, 以安妮为主线连接第二次世界大战教学的导入与小结, 从以下三点完成了对本课情感的升华。

(一) 珍爱和平、珍惜生命、反对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带给人类的灾难是毁灭性的, 战火席卷了61个国家与地区, 全世界的伤亡人数达到了5000万, 而在这5000万中, 有近五分之一的人是被当做 “不受欢迎的人”而被残忍杀害的。 这些数字在告诉后人, 战争中没有真正的赢家, 任何战争的发动者都是人类的罪人。 应该用和平史观贯穿历史课堂, 从读史中懂得无论在过去, 还是现在与将来, 和平是最重要的。

加强对和平史观的培养, 使学生树立健康的价值观, 对于学生身心的发展是非常有益的。 青年学生是非常关心时事热点问题的, 也容易产生冲动或者错误的想法, 当拥有和平史观后, 就能够冷静思考, 从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中, 整理出应对热点问题的正确态度。 因此, 和平史观对于学生终身的发展, 乃至对于未来世界的面貌, 都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 对待日本的正确态度。

日本是二战的亚洲策源地。 在战争中, 日本给亚洲国家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付出了近250万人伤亡的代价, 也是截至目前为止唯一遭受原子弹袭击的国家。 但如此铁一般的罪行, 日本从未真心悔过。 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 我没有选择直接批评日本的方式, 而是寄予希望, 希望日本能够为地区的和平与安全作出贡献。 这样做的原因是, 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储备中, 已经有很多对日本的不满、甚至是仇视, 如果在此处再次强调, 则会增加学生不愉快的记忆量。 因此, 寄予希望的处理方法比较巧妙地引导了学生对日本正确态度的形成, 希望学生能够在牢记历史的同时, 放眼未来, 从未来中日两国的合作与发展角度进行考虑。

(三) 进行理想信念教育。

通过选读《安妮日记》中的内容, 借用安妮之口, 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 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 人生的初步理想处于正在规划的过程之中, 这个理想或者远大, 或者微小, 也有少部分学生的理想是空白的, 是随遇而安的。 因此, 在学生处于徘徊阶段, 借用安妮的坚定进行鼓励, 不仅可在激励学生立志当高远, 而且可培养学生为实现理想所需的顽强意志。 正如无产阶级革命家李大钊所说的:“老于旅途的人, 走到平坦的地方, 固是高高兴兴地向前走, 走到崎岖的境界, 愈是奇趣横生, 觉得在此奇绝壮丽的境界, 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 ” (李大钊, 《李大钊文集·下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4, 691)

综上所述, 教师要擅长对教学内容进行情感处理, 挖掘历史事件中对学生终身发展有重要影响的规律与理论, 从小处着手, 寻找到适合不同年龄学生需要的启情点, 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参考文献

[1]周桂华.如何完善初中历史教学过程.学周刊, 2012 (15) .

[2]胥江.中学历史教学中和平价值观的培养.扬州大学硕士论文, 2013.

人才培养探寻 篇8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定义

约瑟夫·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指出, 创新是新技术、新发明在生产中的首次应用。创新的主体可以使企业或个人。创新的内容可以是理论与观念的创新, 也可以是技术与艺术创新。创业指的是以个人或团队的形式, 运用一切外界资源和力量, 开创性地寻求机遇, 创立实业或企业并谋求发展的一种经济活动。创新创业具有新颖性、主动性、艰难性和影响性, 对个人、家庭、社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创新是创业的基础、本质与源泉;创业是创新的重要价值体现。

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优势在于大学生年轻、思维活跃、善于创新、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技术力量, 而其劣势则表现为缺少社会经验、启动资金、恒心与耐心。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够推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能够增加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 能够加速技术创新步伐, 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 有利于实现个人价值。

二、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概况

1997年, 清华大学创业计划大赛正式拉开了我国创业教育的帷幕。1999年, 国务院在《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2002年, 教育部确定9所高校为创业教育试点单位后, 大学生创业教育在我国高校全面铺开。2006年, 中共中央特别强调要注重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创业能力。2010年4月教育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试点工作并专门成立教育部高等学校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 对统筹做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创业基地建设和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近年来, 各高校在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积极引导下, 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在试点和试验过程中, 各高校分别通过不同的方式探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践。

三、国外大学生创业教育对我国的启示与学习借鉴

1989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将“创业教育”称为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之后的“第三本护照”。目前, 世界上不少国家都很重视创业教育。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韩国等国家都将创业教育作为本国的人才培养战略。美国在探索和实施创业教育过程中, 注重学生就业观点的转变和对教师的培训, 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 培养学生将被动就业的观念转变为主动创业的观念。

从整体上看, 我国创业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 仍存在很多问题。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创业教育主要是针对社会日益严峻的大学生就业问题。然而, 单一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对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更高要求。借鉴和吸取国外创业教育的成功经验, 我国应从提高整个国民素质的高度出发, 鼓励和倡导高校开展各种形式的创新创业教育, 把社会创业资源引入高校, 增强企业、社会和学校的联系, 使创新创业型人才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四、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优点

首先, 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可以推动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要建设创新型国家, 提高科学技术水平, 就必须培养高素质人才。高校是人才培养的基地, 高校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和造就基础知识扎实、富有创新精神、能够应付未来社会发展变化的具有创新创业素质的人才。因此, 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能够有效地推动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其次, 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可以缓解就业压力。近年来, 高校毕业生人数一直在大幅增长。据教育部有关统计显示, 2001-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只有70%, 2008与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过多大学生不能顺利就业势必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因此, 鼓励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创业创新训练可以帮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社会的就业压力。

另外, 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可以促进大学生自身发展、提高大学生素质。自我创业也是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和人生理想的有效途径。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到创新创业队伍中来也体现了大学生展现自我风采的愿望, 这也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五、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的路径

首先, 学校可以积极宣传国家促进创新创业的相关政策, 建立鼓励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规章制度, 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创新创业竞赛活动和创新创业实践。通过开展各种学术交流、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学术讲座和学术报告等调动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通过学分认定和奖励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项训练探索多种形式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实践基地建设。

其次, 调整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 编写高质量的相关教材。课程设置要突出专业特色, 创新创业类课程的设置与专业课程体系有机融合, 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与专业实践教学有效衔接。增加选修课在课程设置中的比重, 充分利用原有课程资源, 结合学校特点和学科优势, 努力形成创新创业课程的特色和优势。

最后, 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培养创新创业学生团队。在创新创业能力培育过程中, 应重视创新创业学生团队的培养, 创新创业团队的建设可以跨专业、跨年级进行, 在学生中普及创新创业意识。在创新创业教学与实践中, 教师要积极地启发、指导学生, 重视学生的参与精神与主体意识, 培养学生综合获取运用知识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苏晓晋等.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及培养途径[J].中国高校科技, 2011 (11) :76-77

[2]曾禛, 刘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教育论坛, 2013 (1) :110.

[3]曾水英.创新创业教育: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内容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内涵与关系理论争论状况分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09 (10) :7-8.

人才培养探寻 篇9

随着中国进入两个“一百年”战略规划部署时期,“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提出是这一时期我国党员的重要学习方向。在高校学生党员培养过程中,科学有效地将“两学一做”学习融入党员培养中,加强党员管理和提升党员队伍质量。

一、加强和改进对学生党员情况的调查研究

充分调动学生党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对党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生命力所在,也是做好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把金钥匙。但必须加强和改进对学生党员思想和生活状况的调查研究,获取真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

加强和改进调查方法,能够加深对学生党员真实情况的了解,从而为制定“两学一做”学生党员学习教育方案提供依据,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在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下,新情况、新任务层出不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范围、媒介等都有了新变化。因此,要加强大学生党员的思政教育,建设社会主义学生党员队伍,就必须在深层上加强和改进调查方法,进一步了解学生党员的现状。

只有掌握学生党员学习和生活的真实情况,才能从他们自身的角度出发,制定出学生党员真正认可的学习教育方式,这样才能使学生党员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真正做到改变和提高。

二、重视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

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理想,是每位共产党人的立身之本和前进动力,正是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凝聚着中华儿女的精神和力量。学生党员的言行对其他学生有很强的示范带动作用。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高校的过程中,学生党员是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链条,他们的政治水平直接影响党的方针在大学生中的号召力和影响力,要想取得预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果,对学生党员的教育就不能松懈。必须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引领作用,用马克思主义领域内的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变化多样的青年学生群体意识,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学生的思想意识,积极宣讲党的方针政策,并给予适当的教育和引导,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凝聚人心,鼓舞学生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奋斗。

三、培养学生党员的和谐人格

“学习党章、学习总书记系列讲话”,一定程度上对学生人格的正确培养和形成有积极作用。而和谐发展的人格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根基。和谐人格意味着各人格要素处于有机统一状态,也即和谐人格具有完整和平衡的特性。针对高校学生,每个人的人格品质的和谐发展,既是和谐社会的体现,也影响着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形成。而学生党员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则不言而喻,如果一群自私、极端的党员是无法实现把学生群体凝聚、相互之间和谐相处的。

如果学生党员实现了自身的和谐,具有了和谐的人格、健全的心理品质,才能真正做到模范引领,才能在大学生群体中发挥作用,为实现社会的和谐提供自己的力量。

四、培育诚信友爱的和谐人际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到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候,特别强调要继承和创新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文化传统,并把“友善”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给予高度重视。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友善是基本道德修养,是公民优秀的个人品质,是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道德纽带,更是维护良好社会秩序的伦理基础。

“做合格党员”对学生党员来说是提升个人魅力和影响力的关键,而诚信友爱的为人准则则是加强党员群众基础,提升影响力的素质关键。而做到这些,就要拥有诚信友爱的特质。学生党员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要理智清醒地看世界,执着持久、不卑不亢、具有平和宽容之心,强调在和睦友好的气氛中共同进步。在与大家一起相处的时候,静下心来,创造和谐气氛,沟通彼此思想,增进友情,经常进行自省和自我批评。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市场经济的导向和刺激,使人们急功近利、私欲膨胀、尔虞我诈、弄虚作假,造成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和冷漠,大学校园中一定程度上也有这样的情况。学生党员可以发挥自己的作用,做合格党员,发挥自己的作用,为建设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和谐校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培养公平正义的处事原则

公平正义是千百年来人类不懈追求的一种美好社会理想和愿望,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也是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的政治主张和价值追求。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必须坚持维护社会主义正义”,要“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就大大深化了十六届六中全会把“公平正义”作为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之一的认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公平正义已经成为广大人民不懈追求的核心价值。

从本质上讲,公平正义是人们的一种生存理念,是作为调节学生关系之间的一种价值评价标准,属于社会价值评价体系中的一种。不用的学生群体有不同的特点,具有不用的优势,学生党员和普通学生之间应该怎样相处?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的关键在于人心的净化。通过学生党员公平正义的处事原则的培养和教育,带动全体学生和谐相处、和睦友善,从而形成讲文明、讲道德、讲礼貌、讲和睦、无私奉献、坚忍不拔、谦逊礼貌、勤奋节俭的校园文化;同时营造公平正义、安定有序、充满活力、诚信友善的真善美校园生活,学生党员在其中可以发挥自身的作用,以点带面,逐步影响。

摘要:随着“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在全国范围内的全面开展,高校作为当代青年知识分子的主要教育阵地,在此次学习教育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大学生党员作为学生中的先进分子,起着模范带头作用。结合“两学一做”,坚定理想信念,培养和谐人格和诚信友爱的和谐人际关系,对大学生党员的培养方式进行优化,从而进一步发挥大学生党员在学生群体中的作用。

关键词:“两学一做”,党员教育,思政教育

参考文献

[1]刘光.论和谐概念[J].东岳论,2002,23(4).

[2]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人才培养探寻 篇10

一、培养阅读理解力,为概括打下基础

概括具有很强的抽象性,而小学生又是以形象思维、感性表达为主。根据课堂上的表现,我们可以看到学生所谓的概括,往往是将课文内容复述一遍,抓不住重点。要让学生用精简的语言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可以说非常不容易。

所以,语文教学中,要想培养好学生的概括能力,一定要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以增强阅读理解力,为养成良好的概括能力做好铺垫。平时,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用以朗读课文或者阅读书籍,这些都是很好的培养阅读理解能力的方法。学生的阅读量提高了,头脑中的“相似块”丰富了,理解能力就会稳步上升,之后再加以点拨,学习概括就容易把握重点了。当然还要注意教授学生阅读的方法与策略,引导学生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比如:在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时,可以时常沟通交流,询问故事内容,再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鼓励他们互相交流推荐好的书籍,这样学生平时交流的多对学生概括表达的能力也有帮助。

二、培养信息搜索力,为概括积累素材

培养语言概论能力,要训练学生搜索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概括能力并不是一步可养成的,我们要从基础开始,一步步为学生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循序渐进地在教学中进行渗透。当学生朗读时,不光要让他们读出对文章的理解,还需要在朗读中引导学生搜索,获取课文中的关键信息,再在脑海中进行整合,反复交流,去杂存精,再贯通一气,指导学生进行规范表达。课堂上,我常会安排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小故事,让学生学会从简单的故事中找到叙事要素,从中得出的看法或者道理,从而进行简单概括。通过这样的反复训练,学生头脑中会自然而然形成关键词搜索机制,遇到课文便容易操作了,学生的这一能力培养好了,可以说不仅有助于培养概括能力,还能在阅读练习中发挥相应作用,可以说是十分有益的。当然我们教给学生的不能仅仅是条文式的概括方式,刚开始我们可能是用课文内容填空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概括,渐渐的可以提供关键词来让学生概括,最后让学生自由概括。

概括并不是简简单单地把课文中的重要内容放在一起,而是用完整简洁的话语将文章想要表达的内容告诉别人的一种技能。所以,我们要不断完善学生概括语言的完整、精炼程度,并能让他在概括中把握住文章中心。

三、选择适合的方法,为概括增添助力

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需要给予学生不同的选择,找到适合的方法,概括将不再是难题。

(一)段落概括法

我们都知道,一般来说,课文都是以一段为一个单位,要是把每个段落的意思概括清楚了,那么全文大意即可呼之欲出。因此,可以先让学生在段落中找到需要的内容,抓重点、合并归纳、舍次要,概括段意,再连段成章,这样的概括难度较小,学生初次尝试后便可运用此法。但是这个方法也有一定的弊端,那就是学生将段意合并时还是不够精简,如果能在这个基础上再加提炼效果会更好。在教学《三袋麦子》时,我就使用了段落概括法,由于这篇文章每个段之间都可以成为独立的部分,分段概括是最适合的概括方法了,最后再通过对整体的认知,就能完整地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理清要素法

对于写人记事类的文章,我们在教学时可以运用要素概括法来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从而概括文章大意。这一类文章一般都会具体讲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等基本要素,学生需要在训练过程中逐渐培养出正确的判断能力,才能在阅读时,不经过老师提醒快速找到这六要素,并学会流利地整合要素。另外,我们要知道写人的文章,一般都是反映人物的品德、精神的;写事的文章都是为了说明某个道理,表达某种情感的。这样不仅概括出了故事内容,更容易让学生把握文章的中心。

(三)中心句提问法

在一些课文中,作者会围绕一个中心,一句话来写。这句能够较全面地概括文段主要内容或思想的句子就是文章的中心句。它一般显而易见,出现在段首、段尾、段中过渡句等地方,能够在朗读中很快地被发现。找到后,我们就可以围绕中心展开讨论甚至质疑,让学生在文章中找出答案,想清楚作者围绕中心写了哪些内容,再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比如:《云雀的心愿》这一课,围绕“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这一句展开问题,思考为什么小云雀认为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再通过课文的学习逐步概括出森林给人类带来的好处,最后将这些重新排序,有了这些要素,学生很容易就能够把整个故事串联起来。

(四)文题拓展法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让我们通过题目就能窥得文章的一角,甚至有时候,一篇文章的题目就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对于这类的文章,我们就可以借助题目,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根据题目进行拓展,形成完整的一句话,将课文内容概括全面。比如在教学《三顾茅庐》一课时,我专门安排了一个概括练习。围绕题目《三顾茅庐》我提出问题:谁“三顾”谁的茅庐?学生根据提问在书中找到答案,接着再提问:刘备为什么要三顾诸葛亮的茅庐?将这两个问题解决后,学生不仅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理解,更学会了概括。这样的教学整体性强,便于学生迁移运用。

对语文教学来说,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可以说是继朗读训练后的有一个重点。学生要是掌握了概括能力,就能把握文章的脉络,当学生养成良好的概括能力后,学生阅读能力,做题能力也就大大提升了。故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还要加强学生概括能力的训练,为学生更高层次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人才培养探寻 篇11

一、激发创造欲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原动力”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动力。”创新的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兴趣是学习自觉性的起点, 是培养创新能力的起点, 数学教学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有兴趣的学习方能使人全神贯注, 积极思考, 充满力量。相反, 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 创新更无从谈起。在数学教学中, 培养学生兴趣分为三个层次:诱发学习兴趣着眼于趣, 巩固学习兴趣着眼于理, 发展学习兴趣着眼于用。

趣———自惊奇和疑问开始, “教育应当使所提供的东西让孩子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接受” (爱因斯坦) , 使他们带着浓厚的兴趣, 去探索科学的奥秘。

高中数学教学中, 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充分利用数学中的文化背景素材, 给力激发高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臂如, 数学史上一个个与数学相关联的妙趣横生的故事, 往往会因其“鲜活性”与生动形象性而调足学生的“胃口”, 自然而然地进入高中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去, 成为学生提取与之相关的数学概念、定理、法则等相关内容的“兴趣源”。现代科学的任何部分都已带上抹不掉的数学印证, 就像科学本身也推动了许多数学分支的发展一样。中学教育是基础教育, 教学中更要强化学生的应用意识, 学会简单的应用, 让学生用内心的创造和体验去学习数学。

二、锻炼直觉思维———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奠基石”

(一) 观察力是基础

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 任何思维, 无论其如何的抽象、如何的理性化, 其本质上都是从观察分析经验材料开始。观察是智力活动的“前沿阵地”, 是启动学生思维的“发动机”, 是信息输入的有效渠道, 是思维探索的大门, 是创新思维能力的“起步器”, 观察得是否深刻科学, 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 没有观察就没有发现, 更不能有创造。因此, 要让学生明白对一个问题不要急于按已往的套路求解, 而要深刻观察, 去伪存真, 这不但为最终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而且, 也可能有创建性地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契机。

(二) 猜想能力是关键

数学猜想是数学发展的动力, 科学发现的先导, 是创新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现代数学的必然要求。传统的数学教学重结果, 轻过程, 极大地妨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猜想是已知原理、事实, 对未知现象及其规律所作出的一种假设性的命题, 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活动。它可以导出新颖独特的思维成果。在已知领域中有所发现或突破。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 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鼓励学生进行猜想, 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直觉思维、掌握探求知识方法的必要手段。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从事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让猜想走进数学课堂, 教师的猜想能力, 教学方法, 均直接影响学生的猜想能力的培养。

(三) 直觉灵感是源泉

灵感是一种直觉思维。它大体是指由于长期实践, 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而突然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思路。它是认识上质的飞跃。灵感的发生往往伴随着突破和创新。在教学中, 教师应及时捕捉和诱发学生学习中出现的灵感, 对于学生别出心裁的想法, 违反常规的解答, 标新立异的构思, 哪怕只有一点点的新意, 都应及时给予肯定。同时, 还应当应用数形结合、变换直觉和灵感, 促使学生能直接越过逻辑推理而寻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三、发展发散思维———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着眼点”

在教学中,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比如训练学生对同一条件, 联想多种结论, 改变思维角度, 进行“变式性”的练习;张扬学生个性, 彰显学生智慧, 倡导学生创优创新;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思等思维拓展训练。尤其是随着近年来开放性问题的出现, 有效地填补了传统习题训练发散思维能力的欠缺, 更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注入了活力。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 通过一题多解的训练, 强化发散思维能力, 精选典型的习题, 激活学生的学习欲望, 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借助多种解题策略的比较、辨析, 引领学生探寻到最佳的, 从而挖掘出数学的思想与方法。通过一题多变的训练, 诱导创造性思维因素, 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需求, 精选不同层次的习题, 按不同能力要求, 分层次编成题组, 有效地设计知识方法“相近区”、“发展区”, 使思考有坡度, 从而让学生探寻到其中蕴藏的规律, 领略到解决问题的快乐。通过一题多思的训练锻炼质疑思维能力, 让学生有效地保持与强化自主的好奇心与想象力, 决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直观, 敢于提出不同的看法, 敢于打破常规, 敢于向权威挑战。敢于别开生面, 多角度、多维度地提升质疑思维能力。

上一篇:体育文明下一篇:转型中发展的信息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