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工程(精选12篇)
人才培养工程 篇1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提出, 要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 大力开发经济社会发展中重点领域急需的紧缺专门人才, 进一步扩大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规模, 到2020年, 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总量要达到4万人左右, 重点领域要培养开发急需紧缺专门人才500多万人, 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要占从业人员的5%左右[1,2,3,4,5,6,7]。按照我国“十二五”发展规划, 专家预测到2015年我国对煤炭的需求量将达到40亿吨以上。当前我国煤炭工业总体上缺乏相对领先的技术, 工业的发展对煤炭的需求, 已经超越了环境的容量和安全的控制力, 由此引发的社会责难及隐形社会成本也十分巨大。为适应我国煤炭工业快速发展和确保国家的能源安全, 探寻一套适应采矿行业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 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十分必要。
一、传统工程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作为工程教育大国, 如何让我国的工程师“卓越”起来, 已成为工程教育界乃至全社会所普遍关注的问题, 传统的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满足当前煤炭工业发展规划的需求。
走访全国大部分矿业类高校, 采矿工程专业所执行的人才培养模式, 普遍为基础课+专业课+毕业设计的人才培养模式。由此培养出的学生具有较扎实的基础理论, 但缺乏企业所需的工程实践经验, 毕业生分到企业后仍需要进行岗前培训。这种基于实践教学的传统工程教育模式变成了纯粹的工程科学教育, 课堂加实验室教学模式与真实的企业工程实践出现极大的偏差, 教育者与发展中的现代化企业工程系统的“脱轨”直接导致教与学之间缺乏兴趣与动力, 甚至错位现象的发生等[8,9,10,11,12,13,14,15,16]。
二、科学确立采矿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
在传统的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 学生对自然科学基础、技术科学基础和本专业领域及相关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学习仅局限在理论层面, 为使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受到现代工程师的基本训练, 科学制定采矿工程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标准尤为重要。通过该标准的培养, 学生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 系统学习采矿基础知识, 掌握现代化矿业工程中的应用技术, 了解本专业前沿及发展趋势。通过在企业阶段学习, 学生具备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参与项目及工程管理的能力。通过在企业的实践锻炼, 学生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及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 与他人能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体现出对职业、社会和环境的责任感。同时具有一定的信息获取及文字处理能力, 掌握一门外语, 具有一定的外语交流和阅读能力。
科学制定采矿工程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标准, 切实提高卓越工程师的人才培养质量。
三、推进卓越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
作为一项高等教育的重大改革计划, 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理念, 调整传统的人才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模式, 才能培养造就出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矿业类工程技术人才, 促进我国煤炭工业的健康、科学和可持续发展。
(一) 实施校企联合培养
为便于学校与企业阶段教学任务的合理安排, 增加企业阶段教学的机动灵活性, 针对采矿工程专业课程性质特点, 在第三、四学年实行小学期制, 即将传统的一学年的两个学期划分为四个学期。
强化专业基础知识, 不断扩充学生专业信息量。增加专业主干课学时, 为增强学生解决工程实际能力, 以“采区设计”和“课程设计”为依托, 以现场工程实践为背景, 积极推行采矿工程专业CDIO教学模式改革。
(二) 学用结合, 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卓越人才培养要紧密结合矿山企业, 问需矿山企业, 积极开展教学内容改革, 合理优化课程体系, 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 推行“企业冠名班”, 实行“订单式”培养。积极征得企业赞助, 搭建各种形式的技能竞赛平台, 开展大型科技创新活动,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 大力推进毕业设计改革
毕业设计是实践性很强的教学环节, 从认识规律上看, 实践与理论二者是循序渐进相互促进的。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 把毕业设计放在整个学程的后面, 影响了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性。为克服这一问题, 延长毕业设计时间, 将原来的13周设计时间延长至一年或两年, 实行一边学专业课和现场工程实践, 一边作毕业设计, 效仿研究生的培养模式, 实行校内校外“双导师制”。学生学完基础课和现场的认识实习后, 配备指导教师, 学生在学习专业课和毕业设计期间, 听从导师指导, 毕业设计选题可以结合导师现场科研项目进行, 也可是现场的技术工艺或施工设计。这样毕业设计起步早, 设计时间长, 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
四、加强创新平台建设
工程实践环境是培养卓越工程师必备的硬件条件, 与传统教学中的实验室、校办工厂的实验与实习有本质的区别。通过企业的工程实践环境, 把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有机结合起来, 培养学生在矿山设计、矿井生产和井巷施工等方面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养。
通过校企共建的方式, 共建矿业工程实践中心、采矿工程地下空间工程实践基地、采矿工程围岩分析测试中心等。矿业工程实践中心主要是供学生对矿井各生产技术方案进行设计、模拟、仿真模型制作、运行实现, 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提高学生对矿井各生产系统和主要技术环节的理解与掌握, 实现对矿井从整体到局部的优化设计。
五、实施“校企共建学科计划”, 加强有工程背景的师资队伍建设
(一) 实施“访问研究员”制度
积极推动校内专任教师到矿山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 选派具有博士学位或副教授以上职称的中青年学术骨干到企业去, 时间半年至一年, 直接参与企业的科学研究、技术指导等工作。
(二) 实施“教师深入矿山企业行动计划”
重点选派优秀中青年教师深入矿山企业参加工程实践能力培训, 狠抓教师培养中的工程实践环节。教师深入企业以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为重点, 同时做好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调研, 为学校培养企业急需的创新人才提供信息。
(三) 发挥兼职教师作用, 校企共建学科专业
通过校企和专兼职教师的共同努力, 共用签署“校企共建学科专业协议”, 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共同探索、凝练研究方向, 共同承担责任, 共同研究, 成果共享, 共建团队, 人才共享, 共建平台, 基地设备共享。
人才培养缺乏创新性和实践性是当前采矿工程专业改革与发展的难题, 为全面提高采矿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切实解决高等教育中理论脱离实际、实践环节薄弱、产学脱节等问题, 需要加强与企业的联合, 实施校企共建学科发展计划, 培养一大批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 真正让高校培养的采矿工程专业毕业生“卓越”起来。
摘要:为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的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目标, 大力开发经济社会发展中重点领域急需的紧缺专门人才, 扩大专业技术队伍中的应用型人才, 从探究传统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着眼, 旨在通过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设置, 实施校企共建学科发展计划, 培养一大批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 使高校培养的采矿工程师“卓越”起来。
关键词:采矿工程,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工程 篇2
一、具有中医药背景的生物工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根据国家教指委的专业规范以及社会需求与各类人才的专业特点,在大量调研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结合办学特色,研究确定了生物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出具备生物工程基本知识、掌握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的科学原理、工艺技术过程和工程设计等基础理论和技能,能在生物技术与工程及中医药领域从事设计、生产、管理和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的工程技术人才。在培养方向上,既要培养学生掌握生物工程的基本技能、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又要注重现代生物工程在传统中医药中的应用与交叉融合,注重工程技术素养的培育,注重培养具有中药发酵工程技术、中药活性成分分离工程技术、能将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应用于中医药研究的人才,充分发挥中医药背景的优势和特色,培养出社会真正需求,并能在中医药领域发挥一技之长的复合型人才。
二、具有中医药背景的生物工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工作。围绕着培养具有中医药背景的生物工程复合型人才这一目标,我校生物工程专业加强课程及教材建设,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注重特色项目的培育,重视中药发酵工程、中药酶工程、中医药基因工程等中医药生物工程技能的培养,这也成为了专业建设的一大特色。
1实施课程改革,优化课程体系,注重中医药生物工程技术的培养
课程是教育的核心,课程水平决定了人才培养的水平。生物工程专业在课程设置上以优化学生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主线,注重其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在广泛学习调研国内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根据国家教指委制定的专业规范要求,对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了整体优化和调整。为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增设了工程类基础课程,并增设了实训环节,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我校生物工程专业在培养学生具备生物工程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注重中医药生物工程技术的培养,具有鲜明的中医药特色。除了开设细胞工程、酶工程、基因工程等通用课程以及工程制图、化工原理等工程技术基础课程以外,还充分利用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中医药学这一优势学科,开设了中医学概论、中药药剂学、中药复方药动学等课程。同时,在专业实验课中也融入了中医药相关的.内容,而学生开放实验项目、本科毕业论文中与中医药相关的比例均高达50%左右。
2选用优秀教材,编写特色教材,融合鲜明的中医药特色
教材建设是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必备的基础环节,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必然反映到教材上。制订教材建设规划,完善教材选用机制,以此保证教材选用的先进性及中医药特色。针对我校生物工程专业的特色,编写并出版了符合专业方向需要的中医药生物工程教材《生物与制药工程实验》,该教材既注重基础知识,又着眼于实用性及学科发展性,并结合了中医药特色的实验内容。这些实验内容在生物工程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注重中医药特色,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3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工程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
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教学的重点和特点,实践教学不但是生物工程专业本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活动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环节。生物工程作为一门实践性及应用性较强的专业,不仅要求学生具备深厚的理论基础,还应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如何强化工程能力及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1)积极推进实验教学改革我校生物工程专业非常重视实验教学工作,在实验教学体系、实验教学内容、课程整合与优化、完善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以满足生物工程专业发展的需要。
①在实验教学体系方面,实行多层次改革,对课程实验教学、学生参与教师科研、毕业设计实验、开放实验项目、企业实训教学、实验设计竞赛等多个环节进行优化,建立更完善的实验教学体系。
②在实验教学内容方面,增加能更好地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设计性、综合性实验项目,减少验证性、认知性实验项目,促进科研成果向本科实验教学内容转化,并根据学科发展更新实验教学内容,引入特色实验项目。
③在课程整合与优化方面,对实验教学内容相关相承的课程,打破课程壁垒,进行课程整合,开设专业模块大实验,如将“基因工程”“、生化制药学”的实验课整合为“基因工程实验”,将“工业微生物学”“、生物工艺学”“、发酵设备”的实验课整合为“发酵工程实验”。“基因工程实验”将基因工程常用的实验技术串联起来,涉及基因克隆、菌种构建、工程菌的发酵、蛋白分离纯化、产品电泳与检测等环节,让学生在整个产品生产流程中了解各项技术,既有“点”、又有“面”,改变了过去实验课时少、实验内容孤立、交叉重复等现象。
④在完善管理机制方面,建立开放式实验教学平台,通过该平台实现信息发布、师生交流、资源共享、实验管理等功能。
(2)建设特色实验室,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我校生物工程专业建有生化分离工程、发酵工程、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化学合成和化工原理等特色实验室,面向全校开放。每年承担150余项开放实验项目供全校学生选择,内容涉及生物工程各个方面,通过这些实验项目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科研能力。同时,根据学生的科研兴趣及就业方向,分不同专业方向,通过实行科研导师制、撰写论文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如采用发酵工程技术培育药用菌(中药)、中药成分分离分析工程、中药制剂工艺、细胞工程、生物制剂等不同方向。
人才培养工程 篇3
摘 要: 工程认证背景下,淮海工学院安全工程专业依托学校优势学科、结合地方产业发展需要和学校发展战略,通过大力加强校企合作,逐步建立起以培养“有技术、懂经济、明法律、会管理”的彰显化工安全特色的安全工程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成就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 安全工程 培养模式 应用型人才
自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发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将“安全科学与工程”新增为一级学科之后[1],如何建立符合新形势的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安全工程专业学科建设中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分析了化工安全工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及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对安全工程人才培养的要求,认为淮海工学院安全工程系应依托优势办学条件,根据工程教育认证的要求,结合连云港地区经济和产业发展规划,建立起彰显化工安全特色的安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1.化工安全特色的安全工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化工行业往往涉及具有可燃易爆特性的危险化学品、复杂或要求苛刻的工艺条件,操作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例如,江苏昆山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特别重大粉尘爆炸事故造成97人遇难,163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3.51亿元。要提高化工行业安全生产水平,除了提高安全投入、加大安全监督,更重要的是加强化工安全人才培养。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化工安全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育部鼓励有条件的高校通过定向培养、校企联合培养等方式,培养一批既懂化工又懂安全的复合型人才。
淮海工学院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该市现拥有多个化工产业园区,如燕尾港、灌云临港产业区等。另根据国家发改委《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和江苏省发改委、经信委《江苏省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连云港市徐圩新区即将建设成为国家级七大石化产业基地之一。因此,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连云港地区的石油化工企业在高层次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方面存在较大的人才需求。
2.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对安全工程人才培养的要求
2016年6月2日,中国成为国际本科工程学位互认协议《华盛顿协议》的正式会员。为尽快实现安全工程专业本科学历的国际互认,淮海工学院安全工程系自2016年开始启动工程教育认证筹备和申请工作。根据工程认证标准[2],安全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要符合学校定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能反映学生毕业后5年左右在社会与专业领域预期能取得的成就等。课程体系包括: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与专业类课程、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论文)和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
3.淮海工学院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1)培养目标
根据学校办学条件和地区经济发展特点,淮海工学院安全工程根据专业教育认证的具体要求,制定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掌握现代工业过程中的安全技术,擅长安全管理方法,精通安全经济学,熟悉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规范、能从事安全工程领域(尤其是化工过程安全)的研究开发与设计、风险分析与评价、管理和监察的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
学生毕业5年后,在本科阶段安全科学理论学习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基础上,通过岗位实践工作及经验积累,能通过考试鉴定遴选取得注册安全工程师国家职业资格,能够从事安全技术研究开发与设计、风险分析与评价、企业安全管理和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成为“有技术、懂经济、会管理、明法律”的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实践型安全工程人才。
该培养目标要求毕业生除具备基本素养(文化素养、道德素养、身心素养、科学素养、工程素养)外,还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安全技术、安全管理、安全法律、安全经济)和行业素养(化工知识),以及较强的安全工程实践能力。在专业素养方面,根据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的要求,要求本专业毕业生了解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法规、掌握安全管理知识并且精通安全生产技术。此外,从企业安全生产效益评估需求出发,要求毕业生掌握安全经济学的基本规律和方法,对企业安全投入、安全效益及安全生产事故的经济损失做出评估。
(2)课程设置
淮海工学院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建设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深化产教融合,拓展校企合作,强化实践教学。从“注重通识教育、注重大类教育、注重个性发展、注重实践创新教育”的培养方向出发,构建通识教育平台(占学分的31.1%)、大类教育平台(25.00%)和专业教育平台(43.90%),其中实践教学环节占总学分的30%。我校安全工程专业依据专业的优势办学条件和地方产业发展实际需求设置了凸显化工安全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
公共教育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大学计算机、VB程序设计、军事理论、大学生心理健康、大学英语、大学语文、体育、形势与政策、大学生创业基础、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指导。
大类教育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工程制图、电工学与电子技术、电工学与电子技术实验。化学基础课(无机及分析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实验)。
专业基础课:安全系统工程、防火与防爆技术、案例分析与事故调查、安全检测技术、特种设备安全技术、安全人机工程学、危险源识别与管理、安全管理、职业卫生、安全评价与职业卫生评价、化工安全模块(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化工工艺安全、化工原理、化工原理实验、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专业选修课程:安全原理、安全生产法规、安全工程专业英语、安全工程专业文献检索、安全心理学、安全经济学、人际沟通艺术、电气安全工程、城市公共安全、建筑安全、AUTOCAD应用、工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工业通风与防尘、工业防毒技术、化工安全模块(化工安全设计、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化工设备及其基础、化工过程安全)。
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军训、工程训练、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安全工程实验、安全专业认识实习、一线作业安全管理实践、应急预案编制与评估实习、安全生产实习、安全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课程设计、工业消防技术与设计、安全工程专业设计、毕业实习与设计(论文)。
4.结语
在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淮海工学院安全工程专业结合学校实际及所在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制订了以“有技术、懂经济、明法律、会管理”为具体培养目标的彰显化工安全特色的安全工程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并设置了相应的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S].北京:国务院学位委员会,2011.
人才培养工程 篇4
为培养造就一大批“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创新能力强、适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优秀后备工程师, 建设创新型国家, 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优势, 增强我国的核心竞争力。2010年6月23日, 教育部开始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同时将其列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截至目前, 共有194所高校成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1]。
1、人才培养定位
成都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工程专业在2012级开始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以实际软件工程项目为背景, 以软件工程项目开发技术为主线, 通过高校和行业企业的深度融合, 着力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软件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培养定位--高素质应用型软件人才。其中高素质是指具有跨学科知识背景, 具有良好的科学及人文素养、扎实的专业学科基础知识, 过硬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突出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具备开放视野的创新型人才;应用型是指为满足成都区域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建设及其核心产业———软件产业信息与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需求的技术型、工程型人才[3]。
2、软件工程卓越工程师计划探索
2.1“平台+模块+插件”课程体系设置
课程体系设置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 以培养具备未来卓越工程师潜质为标准, 体现软件人才的核心竞争力即专业学科知识能力、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企业适应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国际沟通交流能力等, “平台+模块+插件”的课程体系设置包括三大类, 见图1。
平台课程由公共基础课程、素质教育课程以及学科专业基础课程构成, 重在综合素质、科学及人文素养培养、开拓学生视野、突出团队沟通与协作和专业基础能力培养。
其中公共基础及素质教育课程:本着“文理渗透”的原则, 设置高等数学、国学经典、大学生心理学等课程, 注重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提供丰富多彩的体能训练、心理健康教育及咨询课程, 使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学科专业课程:重在学科专业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培养, 与“211”、“985”等研究型院校培养的学术型人才和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的技能型人才相比, 所培养的应用型工程人才掌握的学科专业理论知识在深度上低于学术型人才, 高于技能型人才;在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上, 强于学术型人才, 较技能型人才培养, 更强调应用学科专业知识解决工作实际问题的能力, 而不是单纯的技能操作训练。
多语言应用能力平台:注重语言能力培养, 包括沟通交流、表达与写作能力、服务外包语言应用能力。外包语言以口语练习为主, 增强学生对外交流的信心和能力, 为培养国际化软件与信息服务工程师人才打下基础。
模块课程:通过设置服务外包、游戏开发、软件测试、移动开发、.NET技术、JAVA技术等与行业急需的技术方向作为选修课程模块。强调和体现同一专业学生“个性化”特性及各专业方向的交叉和渗透, 学生在学习了本专业方向基础知识后, 可根据市场岗位细分及自身爱好与需求, 选修其它模块课程。
企业插件:通过企业实训、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等课程设置体现, 以软件产业及企业的实际人才需求标准为插件, 关注产业前沿发展, 把软件行业的新标准、新成果及企业对人才的特殊需要, 及时引入到人才培养过程, 实现双方优质资源互补, 有效地促进软件人才的培养工作[3]。
2.2“3+1.1”学制设置
为强化卓越工程师能力培养, 采用“3+1.1”年学制设置, 将培养过程划分为两个时间段, 教学内容对应设置为“学科教育+企业实训”两个部分, 整个过程均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完成教学组织与运行。“3”代表前三年的校内教育;“1.1”代表1.1年的提升实践动手能力的校外教育, 即企业参观、企业认知实习、企业实训、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 其中0.1年代表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的两个暑期。在前三年中, 将“3”又分成2年和1年, 分别代表不同层次的平台类课程学习阶段和模块类课程学习阶段, “1.1”又分成“0.1”年的企业培养I和“1”年的企业培养II, 不同层次达到能力逐步跃升 (见图二) 。
2.3“1+3+8+18周”企业培养方案
为突出工程能力培养, 关键是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在整个卓越计划培养体系之中, “1.1”年的企业培养细分成“1+3+8+18”周, 其中0.1代表“1+3”周, 1代表“8+18”周 (见图三所示) 。其中核心部分就是实习实训, 最终达到实习实训与学习专业相结合, 实习实训与学生就业相结合, 实习实训与职业方向相结合, 实习实训与校内校外相结合。
(1) 校企联合培养I
“1周”:暑期企业参观, 体验式参观, 学分:1分, 设置1周的短学期, 在第一学年暑期执行。组织形式:由专业教师带队, 组织参观大型电子信息类行业企业、软件及信息服务外包企业或参加重要的产业发展峰会如国际软件洽谈会或服务外包洽谈会等等, 组织企业工程师或行业产业专家讲座、介绍行业及产业发展前景, 与企业工程师进行座谈, 直观感受和体验未来的工作场景, 增加学生对该行业和专业的认可度, 产生对行业的浓厚兴趣。
“3周”:暑期企业见习, 认知性实习, 学分:3分, 设置3周的短学期, 在第二学年暑期执行。组织形式:进入企业, 执行三周体验式项目开发。目的是使学生体验软件项目开发过程, 企业项目开发环境和基本要求, 通过项目开发体验明确未来的专业发展目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在企业与高校共同搭建的实训基地实施, 也可以全部安排在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或培训机构完成。配备双导师。
(2) 校企联合培养II
此阶段, 属于企业插件, 根据企业用人标准或就业方向, 实施“多渠道、多途径、分类别的实习实训方案”。
“8周”:企业综合实训, 学分:8分, 第七学期或第三学年暑期执行, 重在培养学生软件工程综合项目实践能力、项目开发技能, 包括基本的配置、设计、编码、测试等, 运用适当的理论和方法解决软件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工程项目管理和团队协作及沟通交流能力等。
“18周”:企业顶岗实习 (含毕业设计) , 学分:18分, 第四学年执行, 培养学生“岗位对接”与“岗位轮训”, 就业前的实战训练, 真正实现就业的零距离。
组织形式:校企合作灵活, 在最后一学年内完成, 采用企业实训、企业实习、毕业设计及就业一体化管理模式, 达到校企真正深度融合, 也可根据企业实际实行“订单式”, “课程嵌入式”, “企业主导型式”, “校企互动式”等形式。实施过程注重双导师配备, 企业项目实训, 配备双导师指导, 在企业实训及定岗实习阶段以学校导师为辅, 企业导师为主;毕业设计, 采用双导师制度, 所有题目全部来自企业真实项目或课题, 此时以学校的导师为主, 企业的导师为辅进行指导。培养全过程坚持遵循“全员参与、全程参与”的原则。
2.4 教学方法及评价改革
(1) 全面推行“案例驱动式”教学, 采用“做中学”和“按需教”模式,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在专业课程、专业方向课等实践性强的近二十门课程中, 全面推行以学生为中心的项目驱动式“做中学”和“按需教”教学模式。学生组织成项目团队, 以真实的行业业务项目为背景, 以课程所涉及到相关技术为主线, 按照软件企业规范的开发流程和团队角色划分, 完成相应项目立项、计划、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交付的全过程, 帮助学生掌握该课程所涉及到的项目开发所需要的分析、设计方法, 开发平台、技术及工具, 设计规范, 开发、管理流程, 质量控制及项目管理等等。
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 教师通过学生的进度报告, 小组讨论和答疑, 随时掌握学生动态, 针对其问题适时切入知识点教学。教师对提交的文档、代码及时组织评审, 并及时反馈给学生, 学生根据反馈意见进行修改, 提升水平。课程项目案例选取注重实用性和先进性, 并鼓励学生大胆地采用先进技术, 自行设计有风险性的方案, 允许失败后总结经验, 最终完成规定任务。这样便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工程能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造性思维。
(2) 构建自主学习模式
通过项目资源库和各种网络资源平台为基础, 构建全面的自主性学习模式, 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每个小组由学生自主产生一名组长, 同时配备部分项目指导教师。同时结合学院实行的专业导师制, 使学生与院内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广泛交流, 鼓励学生与校外软件企业、公司或研发团队合作, 参与项目开发及新技术的开拓等。
(3) 改变学生成绩评定方式
采用以过程为主、结果为辅的成绩评定模式, 执行以团队合作和个人表现结合、队友考核和教师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法。规定所有课程期末考试成绩不得超过60%。考核形式多样化, 针对专业课、专业选修课程等实践性强的课程, 不得使用试卷形式, 而必须采用项目考核机制, 以学生提交的各阶段进度报告、会议评审、文档、源代码、相关技术方案;相应项目工作量、界面友好程度、功能丰富程度、技术架构;团队合作、沟通及交流等通过不同权值进行综合考核, 同时参照学生相互考核、指导教师考核和课程答辩小组考核等相结合。
2.5 工程型师资配备方案
没有一支高效、优秀的双师型、工程型教师队伍难以保证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得以实现, 引入“双导师”制和“外聘教师”制。
(1) “双导师”制
“双导师”制是指学生在企业现场的教学活动, 由企业和学校分别指派企业工程师及学校的“双师型”专职教师承担相关教学和指导工作。
学校导师由学院在本专业教师中遴选。担任导师的教师要具有一定的工程背景和实践经验, 有责任心, 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企业导师经校企双方商定后, 由学院在企业工程师、技术管理干部中聘任, 并签订指导合同, 在大三下学期介入直到学生毕业。双导师管理: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可成立指导小组, 共同研究和解决进行现场教学、实习、工程实践、科研实践中的问题, 总结和积累指导经验。实行“双导师”制的关键是要明确导师的责、权、利。学校导师与企业导师要经常沟通信息, 协调指导事宜。要尊重企业导师, 充分发挥企业导师的作用。
(2) “外聘教师”制
“外聘教师”是指邀请软件公司具有高级软件工程师和高级课程讲师双重资格的专家来校集中授课。
外聘教师来自国内外知名企业, 主要由外企IT工程师、海外留学生和资深软件专家组成, 具有高级软件工程师和高级课程讲师双重资格。每位外聘老师带学生进行限制, 外聘周期为2-4周, 实行全天候集中实训及授课。
2.6 创新能力培养途径
通过打造“学生创新工作室”及“项目孵化室”;设置“软件创新春蕾计划”;构建完备的学科竞赛体系, 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竞赛活动;设置学生进入“教师科研团队”机制等构建了立体化创新能力培养途径, 大大提升了学生的项目开发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科技创新和团队协作能力。
3、总结
通过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方案进行探索, 目前已经在学院软件工程专业2012级开始实施, 充分体现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能力培养为核心, 提升就业竞争力为目标”的培养理念, 相信会在将来不断提升本专业的专业就业率及就业层次。
摘要:针对软件工程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 以推进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为突破口, 在课程体系设置、学制设置、校企联合培养、师资队伍准备、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改革等工程型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作了全面探索及实践。
关键词:软件工程,卓越工程师计划,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阎朝坤.卓越软件工程师目标驱动的“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 2012, (23) :63-64.
[2]唐满.软件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的探索[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2, (7) :135-136
环境工程人才培养方案 篇5
一、专业培养目标与培养要求
1、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从事环境工程的规划、管理、设计、科学研究、产品开发和教学等工作,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环境工程领域的专门技术人才。并为环境工程相关专业输送硕士研究生生源。
2、专业培养要求
要求本专业毕业生:(1)系统地掌握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监测等环境工程领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环境工程专业的发展趋势和研究进展。(2)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开拓的探索精神;具有较强的综合应用能力、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和较强的创新实践能力。(3)熟练运用一门外国语,能阅读环境工程专业的外文书刊,具有较强的口头、书面表达能力和社交沟通能力。
(4)熟练掌握计算机基本技术及其在环境工程专业领域的应用。具有基本的信息收集、分析、处理能力和应用实践能力。(5)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企事业单位管理的基本规律,有较宽的知识面、较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具有坚韧的毅力、诚实的品格、勤劳的作风、宽容的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精神。(6)达到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
二、专业主要课程与实践教学环节
1、专业主要课程
本专业主要课程:环境监测、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环境质量评价、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化工原理、环境规划与管理、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等。
2、主要实践环节
本专业主要实践环节:认识实习(见习)、专业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论文或设计)等。
三、学制与授予学位
学制:四年(学习年限3-6年);学位:工学学士
四、毕业与学位授予的规定
1、毕业规定
学生毕业时除应达到德育培养目标和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外,还应获得修读课程总学分188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51学分,专业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91学分,专业选修课12学分,公共选修课8学分,实践教学环节(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论文或设计)等)26学分。
2、授予学位规定
符合湖北师范学院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五、课程方案
1、教学时间分配表
注:带*号者安排在假期中进行。
2、学分学时分配表
注:各学期平均周学时/周学分按学期教学周数计算,四年平均周学时/周学分按160周计算。
3、课程计划表
(1)公共必修课(51学分)
注:考核形式: K-开卷、B-闭卷、C-考查、J-机考(下同)。(2)专业基础课(53学分)
(3)专业核心课(38学分)
(4)专业选修课(12学分)
(5)公共选修课(8学分)
(6)实践环节类(26学分)
注:(1)带*号的实践环节不集中安排,由指导教师在相应学期安排并完成。(2)未列入实践类环节的其它学习形式,包括学生在校期间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从事科研、创业或社会实践等活动中所取得的优秀成果(如正式发表的作品、科研成果、发明创造及经认定的竞赛奖励、职业技能证书、创业活动等),经学院教学委员会审查,报教务处审批,可取得相应的课外学分,学生通过这类学习形式获得的课外学分可冲抵公选课程应修学分。
六、辅修专业课程方案
1、辅修课程方案
2、辅修课程修读规定
学有余力的非本专业学生,可按学校相关规定申请修读本专业辅修课程。修满环境工程专业规定课程30学分并取得主修专业毕业证书的,可获得环境工程专业结业证书。非工科专业学生修完环境工程专业第二学位课程并完成毕业论文,总学分58学分(其中专业必修课30学分,专业选修课21学分,毕业论文7学分)并取得主修专业学士学位证书的,可获得环境工程专业第二学士学位证书。
专业负责人(签名)
分管院长(签名)
院教学委员会主任
人才培养工程 篇6
【摘要】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重大项目,也是工科类专业进行人才培养改革的方向。本文主要介绍通信专业以“卓越工程师”为导向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的构建,创新型教学以及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等内容,以培养更多优秀的工程技术人才。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 通信技术 教学改革 工程实训
随着通信技术和通信产业的不断发展,通信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培养高素质的通信人才,要求高校构建相应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一、“卓越工程师”计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国家教育部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在当前形势下,美国的创新战略与再工业化战略,欧洲的创新欧洲以及工业4.0战略,日本的打造“全球领先的创新中心”战略等都指向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为了能在新的情况下取得先机,“卓越工程师”计划在加速我国工业化进程中有特殊的战略意义。
二、 大数据云时代,信息的高质量及时传播对通信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通信工程卓越人才的培养要紧跟信息技术的发展,体现鲜明的时代特征。现代信息社会中,通信是一个发展迅速而又庞大的行业,它应用了大量的高科技,如光纤和卫星通信,光电子和微电子技术,数字信号处理和数字计算技术等。由于计算机技术和数据库的发展,通信的概念已经大大扩展了。大数据时代,知识的产生,传播和交换迅速膨胀对通信施加了巨大的压力。现行的培养通信工程师的大学专业教学计划由于各种因素已经不能适应这个状况。
三、构建以卓越工程师为目标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3.1在教学中增加实验和实训的课时比例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老师课上讲授课,学生被动的接受。理论的知识灌输到学生那里,除了晦涩难懂之外还造成学生不能抓住原理的本质,从而进一步造成学生的动手能力差,甚至久而久之使得学生丧失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纵观以往通信专业的课程安排方案,实验和工程实训的课时所占比例并不高。学生在参加实验和工程实习的质量也参差不一,也从另一方面降低了学生的专业水平。
3.2鼓励同学参加相关的科技竞赛,提高综合能力
对比一些参加过相关专业竞赛的学生,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理解力要比仅仅通过课本来接收知识的学生要好的多。参与比赛不仅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而且还使得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更加的全面,在应用的时候更加的得心应手。因此在教改中建议多举办相关的学科竞赛和设计类的比赛,通过实践来提高知识吸收的质量,使得在实际运用的时候更加高效实用。
3.3促进校企合作,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意意识
随着“众创浪潮”的兴起,涌现出一大批有创业激情有创意的年轻创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已经开启。通过创建校企平台合作战略,通信工程专业与企业,相关的行业建立全方位的合作,明确培养目标,共同研究设计学生在企业实习阶段的学习计划和学习成果。校企合作可以激发和促进相关行业的变革,不仅能为企业注入新的活力,也使得年轻的大学生有更好的平台学以致用而有所成。
四、结语
推行“卓越计划”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必经之路,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巨大革新,任重而道远,需要学校,企业和广大教师学子一起积极开展有益的探索实践,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卓越通信工程师人才做出积极贡献。对于通信人才的培养方案一直在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实践中探索,需要用时间检验成果。
参 考 文 献
[1]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研究[J].2011(4):47-55
[2]李庚,张长森,吴君,高线通信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探索,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11)
[3]王亚飞,杨曙辉,李学华.以电子设计竞赛为契机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9.5(4):121-122
人才培养工程 篇7
关键词:工程训练中心,产学研,卓越工程人才
自中国工程院教育咨询项目组发布《我国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咨询报告》以来,“加强学校的工程训练,提升学生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一直是我国工科院校教学改革的方向和目标。2014年教育部发布的《中国工程教育质量报告(2013年度)》显示,用人单位认为我国工科毕业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仍需要增强。产学研合作教育,作为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1],在国外发展已有几十年的历史,衍生出了美国斯坦福大学以科研项目为中介的“产学研培养”模式、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以生产实习为中介的“教学工厂”模式、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中介的“现场工程师”模式等[2,3,4,5]。借鉴世界先进国家高等工程教育的经验,2010年我国教育部正式颁布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本着“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分类实施、形式多样”的原则,旨在通过高校与企业的密切合作,联合培养工程师后备人才。
我校一直以来都很重视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方面的工作,尤其是利用校办科技产业构建了校内产学研联合体,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创造了良好条件[6]。2010年我校获批为“卓越计划”首批实施高校,学校进一步开展形式多样的校企合作,开拓产学研合作的新领域。本文结合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先进制造技术方向)的卓越计划实施过程,通过产学研合作共建校内工程训练中心,为卓越工程人才工程能力的培养提供有益探索。
1 卓越计划实施中工程能力培养面临的困难
“卓越计划”要求“学生要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在企业学习,学习企业的先进技术和先进企业文化,深入开展工程实践活动,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工程开发,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7,8]。但在实施过程中,校企联合培养遇到了一些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企业参与联合培养的积极性不高
因为校企双方的利益兴趣点不同,企业具有利润导向,注重合作带来的经济价值;而大学是人才质量导向,考虑合作是否有利于人才培养。尽管在文件中对参与“卓越计划”的企业将有财税方面的支持和倾斜,但现实政策的执行不到位,难以成为企业追逐的动力源;再加上现在大多数中小企业都是私有企业,很难把为学校提供办学支持当作是义务,因此导致难以与企业达成联合培养的协议。
1.2 企业的接收能力有限
我校先进制造专业方向从2010级开始,每年有近80名学生的规模参与“卓越计划”培养。2013年的秋学期两个班分别成建制进入南通国盛机电集团有限公司和南京康尼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工程实践环节学习。一段时间的运行表明,40名学生的集中实习会影响到企业正常的生产秩序,两家企业都表示几十名学生的安全管理难度较大。
1.3 学生难以深入开展工程实践活动
企业缺乏学生培养的经验和氛围,难以从人才培养的角度进行工程实践内容的设计和组织。基本是将学生分散在各个岗位上跟着师傅观摩,由于生产的计划性、时间性,师傅很少让学生直接进行工程实践的锻炼;另外由于企业生产的重复性,使得学生工程实践的内容过于狭窄,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不够全面。
“卓越计划”中安排学生去企业实习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直接参与产品的开发设计、生产制造和组织管理等过程,真正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解决实际问题,从而锻炼和提高工程能力。本着这一目的,我们依托数控装备制造行业特色,在整合学科和工程训练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在校内建立工业化的先进制造技术工程训练中心,通过工程项目的实际训练尝试对2011级卓越计划实验班的学生进行工程能力的培养。
2 产学研合作共建校内工程训练中心
2.1 工业化工程训练中心的定位
通过与多家合作企业的探讨,我们将校内工程训练中心定位于:紧跟最新工业技术发展,营造一个高度仿真的工业环境,使学生在其中经历“产品开发设计—加工制造—生产管理”的全过程,从而承担起到企业实习训练的任务。校内工程训练中心可以发挥学校在教育方面的特长,使训练内容和训练效果都比直接到企业更有优势;培养的学生不仅是只懂得生产的传统型工程师,而且是能够负责更高层面工作的技术管理人才(包括产品设计、人才培训、市场开拓等)[9,10,11]。
2.2 工业化工程训练中心硬件建设
与课堂理论教学不同,工程训练环节的教学更依赖于仪器设备等硬件条件[12,13],因此需要结合行业特点来构建硬件平台。在“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共建实验室”项目的支持下,优先在校内建立了“先进制造技术工程训练中心”。但学校给予的资金支持毕竟是有限的,为了进一步完善工程训练中心的硬件资源,我们深入开展校企联合。与西门子公司产学研合作共建PLM(UG)软件培训中心,从而为产品开发设计提供软件平台;与海德汉公司产学研合作共同开发五轴联动加工中心和全功能车削中心,从而为生产制造提供高档数控机床。图1所示为先进制造技术工程训练中心硬件平台总体结构。
2.3 工业化工程训练中心软件建设
软件建设重在工程训练项目的开发[14],要求项目的选择更加注重实用性,注重体现数控装备行业特色,彰显我校机械学科的优势。训练项目的开发要体现图2所示的包含多个工程环节的大工程理念[15]。训练项目的内容力求反映硬件平台所承载的多项先进技术,包括CAD/CAM技术、多轴联动加工技术(五轴联动加工、车铣复合加工)、特种加工技术(电火花加工、激光加工)、精密测量技术(激光干涉仪、三坐标测量机、粗糙度仪)等。通过与行业企业的多次研讨,我们首期开发了“数控伺服进给系统”工程训练项目,下面从该项目的设计、教学组织实施以及学生学习评估等方面进行介绍。
3 工程训练项目的设计、实施与评估
3.1 工程训练项目的设计
该训练项目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自行完成“数控伺服进给系统”从开发设计、加工制造、机电联调到精度检测的全部工程环节。因为是首次实施,为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教师先制作了一套样品作为参考。项目的具体任务分配见表1,从而实现基础理论、工程技术、工程软件在工程项目上的全面应用。通过这一项目的训练,可以实现学生以下工程能力的锻炼:机械设计、三维建模、数控加工、电气控制、精密检测、成本和质量意识。
3.2 工程训练项目的实施
由于该训练项目综合性强、工程量大,因此安排在学生全部理论课程完成后的第7学期进行,共20周集中在校内工程训练中心完成。2011级卓越计划实验班共39人,全班学生分成8个小组,以组为单位完成项目,每组4~5人,每组安排项目组长1名,每两组安排1名指导教师。项目任务布置如下:工作台有效行程300 mm;工作台定位精度±0.005 mm/300 mm,重复定位精度±0.003 mm;工作台最大速度0.6 m/s;工作台最大负载15 kg。为保证最后成果的质量,项目实施过程中,每个阶段成果都必须由指导教师审核通过后才能进行下一阶段的任务。
3.3 工程训练项目的评估
作为教学性质的长周期工程训练项目,显然根据最终成果进行单一评价是不合适的。因此我们采用“平时打分,阶段汇报,最终评价”相结合的过程评估方法[16]。在平时打分时,要细化到对学生各项工程能力的评价上,体现评估的客观性;在阶段汇报和最终评价时,邀请企业人员参加,采用评委评价和小组互评相结合的方式,体现评估的全面性。
4 结束语
现阶段我国的国情决定了大多数企业无法接纳大量学生到企业进行深度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因此需要拓展多种渠道,在以校外实习基地为辅的基础上,通过产学研合作的方式加大校内工业化工程训练中心的建设。使校内工程训练中心作为工程师后备人才工程能力培养的重要平台,承担起了部分企业化的工程教育基地的任务,从而为解决当前大量学生进入企业进行有效实习的难题,提供了一条可行途径。
人才培养工程 篇8
一、“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特点及教学现状
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是涉及了材料、力学、自动控制等学科的交叉性学科, 这就需要学生掌握三门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 并在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中灵活运用, 如:焊接过程是一个复杂、影响因素诸多的金属融化和凝固成型过程, 在工艺设计时既要考虑母材、焊材、焊接方法, 还要考虑不同的零件结构及其焊接工艺参数的影响, 要想真正掌握并灵活应用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我校焊接专业课程教学仍然是重理论、轻实践, 虽然前期开展了一定的实践教学活动, 但学生的理论及实践能力的培养仍显不足。主要表现在: (1) 教学方式单一, 授课方式仍采用“填鸭式”教学方法, 不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致教学过程缺乏学生的参与, 不利于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 (2) 教材内容理论脱离实践、应用实例少, 学生在进行焊接实践时无从下手。 (3) 课程实验主要为演示实验, 学生参与程度不够, 兴趣不高, 难以真正地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4) 各门课程的考核仍以闭卷的书面形式进行, 以考察基础理论知识为主。以上四点教学和考核方式均不利于卓越工程师的培养, 不能满足“卓越计划”对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强化培养的要求。
二、卓越工程师培养理念下的课程教学改革
(一) 专业教学内容改革
根据“卓越计划”的特点与要求, 从工程实际出发对本专业培养模式提出几点建议, 拟改变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思路, 同时吸收职业资格考试的相关内容并与教材的内容结合起来, 加强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实践能力。根据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特点增加典型焊接件工艺设计实例。使学生能够通过实例掌握产品的焊接工艺设计步骤及方法。根据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特点, 结合本学院本专业特点, 明确提出将本科毕业生培养成为技术和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围绕上述目标, 为了让学生能够牢固地掌握理论基础, 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 将培养计划进行模块化设计, 把授课以及实践内容分为三大模块:焊接理论基础知识、焊接工程师必备专业知识以及行业企业相关内容的实践。通过三部分教学模块相互配合, 使学生及时巩固焊接基本理论的同时加深学生对实验和实践现象的认识。
(二) 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
1.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兴趣。教学时将实物展示给学生, 并采用启发法及课堂讨论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在讲述焊接接头的三个重要分区时, 向学生展示一个典型的对接焊接接头工件实物, 并采用低倍组织显示区分三个区域, 学生可以获得直观的感受, 同时, 教师提出几个组织与性能方面的思考问题引导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对焊接接头组织和性能的不均匀性进行深入的思考, 讨论其不均匀性的成因和影响因素, 完成直观认识后引导学生联想相关热处理学理论, 树立工艺—组织—性能之间紧密关系的思想, 让学生主动联系各个知识点并参与教学。
2.多媒体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采用视频、图片、动画等展现具体教学内容, 使教师摆脱了讲台上课堂内对空间和时间的束缚, 进一步扩展学生认知的广度与深度。多媒体可以清晰生动地展现某些复杂的过程, 激发学生的观察力, 并促使学生发现规律, 想象这一变化的机理, 增加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 有利于认知思维的深化与发展, 更有利于增强工程设计能力, 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通过搜集、制作焊接工艺方面的图片、动画, 丰富该课程的多媒体课件, 在理论教学的同时联系具体实例,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 在讲授焊接氢致裂纹的成因时, 如采用板书教学来讲述其影响因素, 则显枯燥并且不易掌握, 如采用Flash动画的形式描述氢原子扩散或者化学反应的过程导致氢脆或氢腐蚀现象, 则可清楚、直观地看到裂纹的形成过程,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快速掌握相关内容。采用这种方式将单纯的听觉语言转换为视听同步的教学活动, 学生理解更加轻松, 降低了基本理论知识的枯燥感, 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3.课内实验教学改革, 焊接专业实践性很强, 但现有的课内实验多为验证性实验, 难以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将数字技术如:焊接过程模拟有限元软件引入课内实验, 使之应用于实际焊接生产工艺设计, 通过焊接工艺过程模拟, 可以更加直观体会焊接工艺参数对焊接过程的影响作用, 如焊接电流、电压、焊接速度、坡口形式等对焊接过程的直接影响作用。比如:焊接工艺课程采用SYSWELD软件开展焊接速度对热输入的影响, 速度的快慢对热影响区的宽度, 焊缝及其热影响区的温度梯度等会产生显著影响, 通过模拟软件直观地显示温度场、应力场和应变场, 给学生直观的认识。通过增加这种实验改革的方式, 达到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并结合先进技术手段加以应用的目的。将原理与模拟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对加强学生深刻认识焊接工艺设计原理具有较好的效果。通过实践环节的改革, 可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扎实掌握基础理论, 提高设计能力, 为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4.基于校企合作实现实践研究型教学, 企业优秀工程师、技术和管理人员都具备丰富的实践技能和工程经验, 聘请优秀工程技术骨干承担课堂及课外教学任务, 讲解具体焊接工艺规程的编制、焊接工艺设计的关键环节等, 使得学生更容易了解和掌握本专业的现场技术。通过将技术骨干请进来的方式弥补大学教师在实际工程领域经验的不足, 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认知水平。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要求在培养学生工程实践的过程中做到课堂上的教学理论与课堂外的生产实践相结合。结合本专业的情况, 鼓励学生参与学校及企业的科研项目, 特别是本科毕业设计方面, 做到学有所用, 积极联合企业结合具体问题开展工作。学生在参与实际科研项目的过程中, 通过对现场问题的直观了解, 提取来自现场的工程问题, 结合查阅相关文献, 并提升为科学问题, 从而反馈至理论学习中的相关内容, 培养学生的学术素养和工程实践能力。
(三) 专业课程及实践课程考核方式改革
目前, 专业课程的考核方式为通过闭卷考试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缺乏对实践内容及行业规范的考核。结合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要求, 焊接工程师为从事开发、定制焊接工艺, 指导工人作业, 维护焊接设备的专业技术人员, 应当采用多种考核方式, 考核以期中、末理论考试为基础, 并将以上考核内容延伸到现场实践中, 以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实践考核指标。基于以上思路, 我院已经成功开展了第一届高级焊工培训, 首次培训为期52天, 共300个学时, 其中理论课时140, 实践操作课时160, 通过此次长课时、持久性的培训, 将以往所学的理论与实际操作有机结合, 在焊接理论及实际操作方面都受益匪浅。通过对实践技能的考核方式改革,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参训学员均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是急需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一门专业, 通过对该专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以及教学环节的改革, 可以提高学生对理论的深入认识水平, 并提高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 为高等学校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宋佩维.卓越工程师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路与途径[J].中国电力教育, 2011, (7) :25-2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Z].2010.
[3]毛艳华.卓越工程师计划背景下的《市场调研与预测》课程改革[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 2011, 3 (3) :85-88.
[4]李延斌, 高有华, 田方, 等.面向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改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2, 29 (4) :231-233.
信息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篇9
关键词:信息工程,人才培养,新模式
相比于欧美等发达国家, 我国的信息工程技术还处于相当落后的地位, 这固然有发展时间短等原因, 但最关键的因素还是信息工程人才培养方面出现了问题。特别是在新的发展时期, 传统培养模式的局限性和不足越来越明显。因此, 我国应针对目前信息工程技术发展的特点, 调整人才培养模式。
1 传统信息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不足
1.1 信息工程培养机构少而不专
虽然我国需要大量的专业信息工程人才, 但相关的专业培训机构却并不多。从实际情况来看, 只有综合性大学和少量信息工程学院开设了相关的培养课程, 而专业用于培养高素质信息工程人才的机构却非常少。也就是说, 现在人才交流市场上信息工程人才多来源于本、专科院校的相关院系。虽然他们的专业课程包含信息工程, 但是具体所学的东西却杂而不专, 并未受到过严格专业的信息技术培训。这些所谓的人才在从事信息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工作时, 很难有所建树。与此同时, 仅有的一些培训机构也并不专注于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 而只是将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作为了“辅助”其他人才培养而设置的项目。
1.2 培养模式的市场导向性比较弱
满足市场需求是信息工程人才培养的首要目的。也就是说, 我们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培养多少, 培养出的人才需要多高的信息技术水平, 都需要以市场的需求为基准点。但是, 就目前情况看, 我国信息工程人才传统培养模式的市场导向型还是比较弱的。例如, 我国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一直是以电子计算机软件开发与应用为重点, 但是这种人才市场已经达到了饱和点。用专业的市场用语, 就是达到了供过于求的状态。而与此同时, 信息工程硬件设备的研发人才和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人才 (如CPU和操作系统等) 却极端缺乏, 但传统培养模式又难以提供所需的数量。这种“一盈一亏”的状态恰恰就说明了传统培养模式的市场导向型很弱, 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要求。
1.3 培养手段过于单一
从整体上看, 我国信息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培养方法与应试教育颇为相似, 均存在培养手段单一的问题。具体来说, 首先, 在培养资源方面。高质量的培养资源是保证培养质量的首要因素, 但是很多信息技术培养机构缺乏高素质的师资。其次, 现阶段信息技术培养仅仅依靠几本教材和简单的几节实验课, 根本没有其他的辅助教学手段。由于缺乏例如多媒体等教学设备, 教师只能死板的把自己的教案读给学生, 根本无法将抽象的概念和基本内涵直观的表达给学生。而且, 信息技术课程也仅仅被限制在课堂范围内, 缺乏必要的实践, 造成“理论脱离实际”, 使得学生很难将课本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再次, 在培养方法上严重脱离了实际生活。信息技术培养的最终目的是将学到的知识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并进一步地应用到生活中去。而现阶段的信息技术人才培养课严重背离了这个初衷。
2 信息工程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究
2.1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在当今现代化社会, 无论什么类型的人才培养, 都讲究学以致用。在培养目标的设置上, 应及时摒弃“只学不用”的培养思路, 而要转变为“学以致用”。换句话说, 在实际的培养活动中, 不要注重学生对信息技术概念的背诵与记忆程度, 而是要注重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以及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 从而将学生信息技术的实际能力作为课程培养目标, 为培养水平的实质性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2.2 科学规划培养内容
在规划课程内容时, 既要切合该门课程的特点, 也要适应学生对该培养课程的实际感知能力。在实际规划时, 既要安排足够的课程课时用于基本概念的讲解与理解, 也要安排充裕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 同时也要规划课程时间与实习。总而言之, 培养内容的规划既要有理论培训, 也要突出实践培训, 双管齐下, 从而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2.3 以市场为导向的培养模式要运用信息化的培养方法
传统培养模式主要依靠教师课堂讲解来完成, 与我国应试教育所采用的教学方式大同小异。而在新的社会发展条件下, 传统的培养方法无论在培养效率上, 还是在培养出的人才素质上, 都不能有效满足现阶段的市场需求。因此, 以市场为导向的培养模式要运用信息化的培养方法。信息化培养方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运用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化教学方法。电子计算机技术发展至今, 已经具备了非常完善的文字、音响、图像与视频功能, 作为多媒体技术的优良载体, 能够利用自身强大的信息加工功能, 将抽象的、艰涩难懂的翻译基础知识和概念加工为具体的、生动的可视性和可理解性极强的概念, 用富含音响、视频与图像元素的新方式变现出来, 更容易让学生理解掌握, 从而提高培养效率。另一方面是将学员的培养课堂设置在现实场景中, 让学员最大程度地了解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 从而在未来工作中能够更好、更快的满足岗位要求。
此外, 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 一定要突出实践。实践出真知, 只有通过实践, 才能检验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自身对信息技术的开发能力。同时, 实践也是及时了解信息工程最新发展的窗口, 因此新的培养模式务必要突出课程实践。
参考文献
[1]庄志祥.关于我国信息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的几点思考[J].信息界, 2010, (4) :43-47.
人才培养工程 篇10
一、以“卓越工程师”计划为背景,转变课程教学理念
学校高度重视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始终把培养矿业类一流人才作为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重点。“用”即为应用,为工程实践,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注重学生知识、实践和素养的有机结合。“以用促学,以用导学”是一种理念,同时也是方法和手段。 “以用促学”是通过校内培养、情景模拟训练与校外实践应用,促进学生掌握专业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使学生具备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国际竞争能力,使学生具有科学素养、人文素养、精神素养。“以用导学”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引导学生在理论知识学习和工程实践应用中能正确提出问题,并结合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以此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以“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为契机,以“以用促学、以用导学”教学理念改革传统的教学思维、方法和手段,着力改变教学内容的陈旧性和与企业、社会脱节的现象,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理论知识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课堂教学,不断加强培养人才向“卓越” 的转变。
二、以“用”培养卓越工程人才的基础
改革采矿工程专业“井巷工程”课程向业务专长、职业能力、职业素质拓展, 在学校大矿业背景和“以用促学、以用导学”理念下,培养具备“工程性”和“创新性”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着力提升教学质量。“用”为基础,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 应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学生个体不同,自身综合素质存在差异,理解和应用能力不同。传统教学方式往往一刀切,教学方法面向学生全体,忽略学生个体差异所引起的负面影响。而采用多元化教学形式,针对学生个体制定教学方案,与学生实现面对面,点对点沟通,注重引导学生加强课程理论学习,强调素质培养。
2.构建课程教师团队,学生与教师双向选择。在“井巷工程”课程教师中组成教师团队。每名教师基本情况通过公示的方式介绍给学生,由学生自由选择教师,同时,教师也根据学生的综合情况对学生进行选择。学生可根据每名教师研究方向与工程应用的侧重点不同和制定的教学方案选择教师。在课程理论讲授过程中,教师团队作为整体,共同组成承担教学任务;为加强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团队中每名教师又分时、 分阶段对学生进行指导、授课,锻炼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3.重点突出“用”,强调工程意识。我国现有的相关人才培养规模与模式远远满足不了煤炭工业的发展规划与需求。 由于培养方式不同而造成个体差异,使得一部分学生,虽然基础理论较扎实,但缺乏企业所需的工程实践经验,毕业生分到企业后还需要进行岗前的培训,较长时间的见习期,这无疑加大了人才培养质量与实际要求间的矛盾,也延长了人才培养的周期。故而在教学过程中重点突出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提高,充分强调学生工程意识。
三、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开展丰富的教学手段
学校定位为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目标,应用型人才不仅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更要有过硬的工程实践能力。在培养采矿工程专业本科学生中,对课程的传授更是“以用促学”使“教、学、做”融为一体, 积极开展丰富的教学手段。改革研究重点将《井巷工程》课程教学内容组织结构划分为由涉及事实、概念及理解、原理方面的陈述性知识部分;涉及经验和策略方面的工程应用部分;人际交流和社会责任的职业素质拓展三个部分。整个课程学习以具有可操作性的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将课程内实验,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中涉及 “井巷工程”部分等内容融入其中。同时将校内第二课堂、校外社会实践纳入课程体系中并充实了教学内容。在课程内容的编排上,按照学生学习过程中认知的心理顺序,与课程所对应的典型职业工作顺序采用了串行结构,针对职业工作顺序的每一个工作任务环节来传授课程相关内容,实现工程实践与理论知识的整合。“以用促学”这样课程不再是静态的学科体系的显性理论知识的复制与再现,而是着眼于动态的行动体系的隐性知识的生成与构建; 不再是通过资格课程的学习,而是通过经验反思,在经验中获得职业能力,使“教、 学、做”融为一体。
在课程进行过程中,通过情景模拟训练对学生掌握的学习情况进行阶段性总结。例如,通过开展专业讨论、技术例会等形式,要求学生对学过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并将指导教师和授课教师布置的任务进行解答,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和方法及理由,其它同学可以对其进行提问、评价等。
“井巷工程”课程的改革为学生的培养提供了一种理念,“以用促学,以用导学”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全面培养卓越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摘要: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基础上,“以用促学,以用导学”改革井巷工程课程。开展丰富的教学方法,使“教、学、做”融为一体,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工程实践能力强,创新意识突出的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以适应我国煤炭工业的快速发展的要求。研究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篇11
关键词 软件工程;培养方案;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4-0144-02
1 引言
随着软件规模、复杂度以及需求量的不断增大,软件的开发成本和进度变得难以估计,软件可信性越来越差。这种软件成本不断上升而质量不断下降之间的矛盾即所谓的“软件危机”。软件质量难以得到测量和控制,会造成或大或小的经济损失。
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们为克服“软件危机”做了大量工作,不断将工程技术和管理中成熟的方法、技术原则引入的软件工程科学中,逐步形成系统的软件开发理论、技术和方法。从而,“软件工程”也逐步成为高等学校计算机教学计划中的一门重要课程。
软件工程课程是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核心课程,软件工程设计知识面广泛,研究人员将各种传统工程设计中的概念、方法理论和软件工程结合,用于指导软件工程实践,发展迅速,内涵丰富。但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学形式较单一,受传统班级课堂形式和学时的制约,教学难度较大。目前,理论课中主要采用“讲座式”教学法,灌输基本概念、原理;而在实验课中则主要采取“放任式”教学法。目前软件工程教学方法、形式单一、学生学习乏味。
软件工程这种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该以“讲授知识”为主还是以“培养能力”为主?不同的教学目标必然导致教学方法和效果的差异。软件工程作为本科生或研究生的专业学位课,应该以学生为主体,着重培养软件工程能力,指导学生自觉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并自觉将理论用于实践,培养学生开发探索的主动性及参与大型软件工程实践的基础能力。
2 软件工程特点及发展趋势
软件工程特点[1]
1)软件工程着眼于大规模、高复杂性的软件。传统的程序设计技术是仅仅指小型程序设计。
2)软件工程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大规模软件设计的复杂性。复杂性一方面是软件构件大量增加,因素繁多,另一方面是软件需求、软件体系结构等具有不确定性。
3)软件需求等经常变化。在软件设计初期,由于软件开发人员和软件使用人员存在交流的鸿沟,或者是软件使用人员本身对软件需求不明确,导致软件需求在开发过程中不断变更,而软件需求的变更使软件开发周期大大延迟。
4)软件开发的效率非常重要。软件的市场需求很大,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有线无线网络的发展,IT业务与日俱增,软件需求量也随之增加,但是软件的供应比较滞后。
软件工程发展趋势[2]
1)开放计算。开放计算包括开源软件、开放架构和开放标准三个方面。
2)模块化。一方面企业面临的软件行业环境复杂性不断增加,另一方面企业需要更多创新模式和业务流程的灵活性。为了缩短开发周期,软件需要在体系结构和软件代码级别实现复用,模块化思想能够帮助软件公司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3 软件工程人才需求
国内市场每年对软件人才的需求高达80万,这个数据随着中国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快速增长。软件工程专业人才相对不足,高水平的软件工程人才需求量很大。用人单位对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软件人才是用人单位最为需要的,而且越是上规模的公司,对于软件人才的需要越大。我国的软件产业总的发展水平还处于建设阶段,所以国内软件产业还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软件工程相关产业会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投入。据统计,目前全世界软件外包市场需求高达1000亿美元,国内软件服务外包产业收入三年后将增加至260亿美元。
4 专业能力要求
软件专业人才应具备基本专业能力、软件系统研究与开发的基本能力、项目管理能力、软件建模设计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计算机软件系统测试、维护和管理能力等。具体的专业能力要求如下。
基本专业能力 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的发展动态,具有学习新理论及新技术的能力,掌握现代计算机系统的组织与结构,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
软件项目管理能力 当前中国项目管理专业人才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项目管理人才培养仍然处于起步阶段[3]。项目管理能力主要体现在学习、思考、应用、分析和发现问题、交流沟通五个方面。管理能力提高的途径在于加强学习,要树立创新观念,要有良好的执行力,要培养勤思考的习惯,要有良好的协调和沟通能力。
软件建模分析和设计能力 软件工程课程具有内容丰富、涉及知识面广、实践操作不方便、知识更新快、受课堂教学模式制约等特点,需要更加灵活的教学形式如互动式教学模式[4]等培养学生系统化建模能力和工程分析与设计能力。除此之外,需要相应设计以及教学辅助平台和工程实验环境提高学生工程能力。
实践能力 实践能力就是能够按照既定的目标,在有限的时间内,按照既定的开发进度和软件质量要求,应用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方法完成软件工程任务的能力。目前,许多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在培养目标上偏重理论能力的培养,而在系统化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方面不够重视。因而,理论教学课时数较多,实践教学课时数偏少。
5 结束语
明确软件工程课程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对提高教学质量、保障培养高素质软件工程人才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根据软件工程自身特点和发展趋势、软件工程人才需求信息,明确软件工程人才需具备的各项能力,确定软件人才培养目标、方案以及核心课程,以期科研院校、教育机构确立正确的指导方向,把握正确的指导原则,最终改进教育教学,提高软件人才质量,促进学科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洪量.软件工程特点浅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2(7):241-242.
[2]宁德军.软件工程发展趋势分析[J].程序员,2008(2):
52-53.
[3]向岚.培养高职学生的软件项目管理能力[J].科技创新导报,2010(18):162.
中国商业金融人才培养工程启动 篇12
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培训中心联合中国商业联合会商业金融服务工作委员会开展的“商业金融师核心课程岗位能力”首期培训班于2014年8月9日~13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中国商业联合会会长张志刚、副会长兼秘书处长姜明、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教育培训中心处长程芳、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协会常务副会长张序国等有关领导参加了首期培训班开班仪式。
商业金融委秉承“金融人才培养必须坚持市场化”可持续发展观,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改进和完善知识结构、把商业金融理论知识与实务纳入培训教育的课程体系, 针对商业金融行业特点, 加强商业金融实操型的研修培训, 同时联合高等金融院校设立实习基地采取定点培养、联合培养等方式储备更多的商业金融服务人才。商业金融师核心课程内容涵盖了中国商业发展史、商业金融概论、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经济体制发展与现代企业制度、商业金融政策与法规解读、票据融资、供应链融资、商业金融法律关系与操作实务、商业信用风险评价与管理、大数据、电子商务与现代商业金融、案例分析等内容, 采取专家授课、参观考察相结合的互动式教学模式, 来自商业金融服务行业的50名高管人员顺利完成了首期培训的全部课程。
通过商业金融师核心课程岗位能力的培训, 商业金融委将陆续开展金融方向在职研、金融方向EMBA等中长期继续教育, 为商业金融人才提供更为广阔的专业学习平台, 同时结合商业金融实际工作需要开发实操模块教学、国际商业金融服务机构观摩教学等, 以满足中国商业金融领域迅速增长的专业人才需求, 进一步完善商业金融服务体系, 推动我国商业金融服务业新一轮跨越式发展, 保证我国商业经济市场继续保持长期、持续、快速发展的态势。
【人才培养工程】推荐阅读:
工程人才培养模式06-10
工程造价人才培养09-05
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05-20
高校人才培养土木工程07-25
工程应用性人才培养07-31
消防工程专业人才培养08-11
软件工程人才培养链09-21
浅析工业工程人才培养08-01
人才培养工程实施方案10-25
工程咨询业的人才培养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