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精选12篇)
消防工程专业人才培养 篇1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提出, 要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 大力开发经济社会发展中重点领域急需的紧缺专门人才, 进一步扩大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规模, 到2020年, 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总量要达到4万人左右, 重点领域要培养开发急需紧缺专门人才500多万人, 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要占从业人员的5%左右[1,2,3,4,5,6,7]。按照我国“十二五”发展规划, 专家预测到2015年我国对煤炭的需求量将达到40亿吨以上。当前我国煤炭工业总体上缺乏相对领先的技术, 工业的发展对煤炭的需求, 已经超越了环境的容量和安全的控制力, 由此引发的社会责难及隐形社会成本也十分巨大。为适应我国煤炭工业快速发展和确保国家的能源安全, 探寻一套适应采矿行业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 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十分必要。
一、传统工程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作为工程教育大国, 如何让我国的工程师“卓越”起来, 已成为工程教育界乃至全社会所普遍关注的问题, 传统的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满足当前煤炭工业发展规划的需求。
走访全国大部分矿业类高校, 采矿工程专业所执行的人才培养模式, 普遍为基础课+专业课+毕业设计的人才培养模式。由此培养出的学生具有较扎实的基础理论, 但缺乏企业所需的工程实践经验, 毕业生分到企业后仍需要进行岗前培训。这种基于实践教学的传统工程教育模式变成了纯粹的工程科学教育, 课堂加实验室教学模式与真实的企业工程实践出现极大的偏差, 教育者与发展中的现代化企业工程系统的“脱轨”直接导致教与学之间缺乏兴趣与动力, 甚至错位现象的发生等[8,9,10,11,12,13,14,15,16]。
二、科学确立采矿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
在传统的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 学生对自然科学基础、技术科学基础和本专业领域及相关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学习仅局限在理论层面, 为使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受到现代工程师的基本训练, 科学制定采矿工程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标准尤为重要。通过该标准的培养, 学生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 系统学习采矿基础知识, 掌握现代化矿业工程中的应用技术, 了解本专业前沿及发展趋势。通过在企业阶段学习, 学生具备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参与项目及工程管理的能力。通过在企业的实践锻炼, 学生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及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 与他人能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体现出对职业、社会和环境的责任感。同时具有一定的信息获取及文字处理能力, 掌握一门外语, 具有一定的外语交流和阅读能力。
科学制定采矿工程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标准, 切实提高卓越工程师的人才培养质量。
三、推进卓越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
作为一项高等教育的重大改革计划, 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理念, 调整传统的人才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模式, 才能培养造就出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矿业类工程技术人才, 促进我国煤炭工业的健康、科学和可持续发展。
(一) 实施校企联合培养
为便于学校与企业阶段教学任务的合理安排, 增加企业阶段教学的机动灵活性, 针对采矿工程专业课程性质特点, 在第三、四学年实行小学期制, 即将传统的一学年的两个学期划分为四个学期。
强化专业基础知识, 不断扩充学生专业信息量。增加专业主干课学时, 为增强学生解决工程实际能力, 以“采区设计”和“课程设计”为依托, 以现场工程实践为背景, 积极推行采矿工程专业CDIO教学模式改革。
(二) 学用结合, 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卓越人才培养要紧密结合矿山企业, 问需矿山企业, 积极开展教学内容改革, 合理优化课程体系, 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 推行“企业冠名班”, 实行“订单式”培养。积极征得企业赞助, 搭建各种形式的技能竞赛平台, 开展大型科技创新活动,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 大力推进毕业设计改革
毕业设计是实践性很强的教学环节, 从认识规律上看, 实践与理论二者是循序渐进相互促进的。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 把毕业设计放在整个学程的后面, 影响了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性。为克服这一问题, 延长毕业设计时间, 将原来的13周设计时间延长至一年或两年, 实行一边学专业课和现场工程实践, 一边作毕业设计, 效仿研究生的培养模式, 实行校内校外“双导师制”。学生学完基础课和现场的认识实习后, 配备指导教师, 学生在学习专业课和毕业设计期间, 听从导师指导, 毕业设计选题可以结合导师现场科研项目进行, 也可是现场的技术工艺或施工设计。这样毕业设计起步早, 设计时间长, 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
四、加强创新平台建设
工程实践环境是培养卓越工程师必备的硬件条件, 与传统教学中的实验室、校办工厂的实验与实习有本质的区别。通过企业的工程实践环境, 把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有机结合起来, 培养学生在矿山设计、矿井生产和井巷施工等方面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养。
通过校企共建的方式, 共建矿业工程实践中心、采矿工程地下空间工程实践基地、采矿工程围岩分析测试中心等。矿业工程实践中心主要是供学生对矿井各生产技术方案进行设计、模拟、仿真模型制作、运行实现, 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提高学生对矿井各生产系统和主要技术环节的理解与掌握, 实现对矿井从整体到局部的优化设计。
五、实施“校企共建学科计划”, 加强有工程背景的师资队伍建设
(一) 实施“访问研究员”制度
积极推动校内专任教师到矿山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 选派具有博士学位或副教授以上职称的中青年学术骨干到企业去, 时间半年至一年, 直接参与企业的科学研究、技术指导等工作。
(二) 实施“教师深入矿山企业行动计划”
重点选派优秀中青年教师深入矿山企业参加工程实践能力培训, 狠抓教师培养中的工程实践环节。教师深入企业以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为重点, 同时做好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调研, 为学校培养企业急需的创新人才提供信息。
(三) 发挥兼职教师作用, 校企共建学科专业
通过校企和专兼职教师的共同努力, 共用签署“校企共建学科专业协议”, 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共同探索、凝练研究方向, 共同承担责任, 共同研究, 成果共享, 共建团队, 人才共享, 共建平台, 基地设备共享。
人才培养缺乏创新性和实践性是当前采矿工程专业改革与发展的难题, 为全面提高采矿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切实解决高等教育中理论脱离实际、实践环节薄弱、产学脱节等问题, 需要加强与企业的联合, 实施校企共建学科发展计划, 培养一大批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 真正让高校培养的采矿工程专业毕业生“卓越”起来。
摘要:为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的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目标, 大力开发经济社会发展中重点领域急需的紧缺专门人才, 扩大专业技术队伍中的应用型人才, 从探究传统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着眼, 旨在通过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设置, 实施校企共建学科发展计划, 培养一大批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 使高校培养的采矿工程师“卓越”起来。
关键词:采矿工程,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
消防工程专业人才培养 篇2
面向21世纪,高职高专教育的改革思路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这就要求教学模式必须加强素质教育,拓展专业口径,促进教学与科研、生产相结合,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技术应用性人才。土建类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社会性,综合性,创新性和群体性,为适应这种特点,必须对三年制专科的工程监理高职高专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探索。整个人才培养教学体系的改革思路如下:
1、课程结构方面:
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应以职业技能为目标进行课程设置,将课程作为技能培养的基础。根据前述,应对传统课程体系方面进行整合处理,对基本专业课大纲要求的内容必须够用、重点突出,理论上应深浅适中。以此为原则对工程监理专业课进行统一整合,时间在人学一年半时间内完成。基本专业课内容涵盖前面所述四个方面的基本专业知识,包括:人的素质教育课程模块、材料与构造模块、施工模块、管理类模块课程等内容。在这些模块中可以设置对应的教材,教材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实践教学体系方面
职业教育应强调实践教学,但实践教学不能是单纯的学生动手工作,必须建立在课程教学的基础上。如前所述,在一年半的基本课程之后,课程要从普通课堂讲授的课程转向以实践教学为主的一体化课程教学,这一阶段的教学应安排两个学期的时间。在这些课程的方案中,以1/4总课时量进行授课是必要的,教师授课内容主要对课程要点、难点进行阐述,其余的内容要学生通过自学和实践教学掌握,通过一体化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大量实践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实践教学,作为教学的一部分,学生学到的只是一点知识技能,因此在教学计划安排上,还应让学生进行基于项目的实习训练,目的是让学生对各门课程的知识和技能在实际项目中进行综合运用,从而提高专业技能和工作能力,为学生毕业后直接上岗工作打下基础。项目实践教学时间可以安排一个半学期,要为实习学生提供完整项目过程,在项目选择和教师指导方面还是要下一定的功夫,否则起不到好的效果。目前毕业实习阶段的缺陷,特别是对工程监理专业,就是学
生在实习过程中往往只能遇到一个阶段的工程,无法接触完整项目的施工总过程监理。因此与校外企业联合建立实训基地显得十分重要。
3、构建模块化实践教学体系,加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工程监理专业的实践性强,具有既来源于工程实践,又应用于工程实践的特点,因此实践教学的改革必须与实践相结合。改革的基本思路为:以工程为背景,以整体优化的知识结构为基础,着重构建以工程质量,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为主要功能的模块化实践教学平台。完善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建设职业技能培养与考核的开放式创新实践基地,强化行业参与及合作,建立稳定、多功能、有效的校外实习基地。
3.1 与课程相对应,整合各类实践环节并形成有机的整体工程监理实践教学模块由三个层次的子模块组成,第一模块以学生了解、认识土木工程产品功能、内部结构的实践,包括认识实习、工程制图作业、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测量等;第二模块以掌握材料性能、结构建模及分析方法为功能的实践,包括力学、工程材料、土力学及结构实验;第三模块与施工、质量、投资、进度控制等建筑管理综合性专业课课程相对应,以使学生掌握与实践土木工程的分析、设计、施工检测和控制方法为功能的实践。实践教学体系具有“实习、实训和综合设计,三要素,“综合一分解一再综合”三个层次。显著的特点是与课程相对应,以掌握整体优化的知识结构为基础,着眼工程质量、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3.2为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应该实行“开放式”实习。
实习教学是土建类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它既是学生体验工程、验证工程知识的时机,又是教师进一步完善与充实教学与教材内容的必要手段。实行“开放式”生产实习,可以采用多种方式相结合,如:①建立生产实习基地,使学生有相对稳定的实习环境与条件,这种方式主要在桥梁工程和市政工程的生产实习中采用。②到建筑施工企业上岗跟班实习,能使学生更全面地接触和了解专业知识及岗位职责,为零距离上岗莫定基础。
3.3进行劳动技能鉴定,颁发上岗证书,作为对学生的一个要求,这样高职高专毕业生必须具有毕业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英语应用能力证书,劳动技能鉴定等级的上岗(中级)证书;直接面向生产第一线就业和服务,将具有更宽广持久的生存与发展能力,实现土建类专业创新教学模式的培养目标。
消防工程专业人才培养 篇3
关键词:工程力学;特色;专业建设;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177-02
力学是基础学科,应该在科学的前沿摆开战场,力学又是技术学科,应该与工程实际紧密结合。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力学学科也不断发展,学科分化和交叉越来越广泛和深入。进一步拓宽力学人才的知识面,培养交叉型、复合型人才,是力学专业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对于地方工科院校的工程力学专业来说,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力学人才培养方案,势在必行。
我校地处汽车产业七大示范基地之一的柳州,依托地理优势,随着汽车行业对工程力学人才需求量的不断增大,将工程力学专业与柳州汽车产业结合起来就自然而然地成为我们专业建设的思路。作为教学型大学,我们主要承担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任务,培养符合地方发展战略和重大产业需求的高级人才。因此我校工程力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強、素质高、有创新意识,具有扎实的力学基础和汽车专业理论知识,掌握现代设计方法,能在汽车、交通、机械等行业从事技术开发、科学研究、工程设计以及力学教学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经过这些年的摸索和实践,我们逐渐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工程力学专业。
一、加强学生对“汽车”特色的工程力学专业的认识
学生不仅是“教”的对象,还是“学”的主体。只有这个主体主动配合“培养”,培养计划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最有效的、真正的落实,因此必须加强学生对专业的认识,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提高“培养”效率。
1.入学专业教育。很多新生刚入学的时候,由于缺乏对力学专业的深入了解,存在一些消极的情绪,甚至于要求转专业。针对这个问题,系里在新生入学专业教育方面投入了很多精力,邀请汽车行业以及力学领域的专家和学者,以力学和汽车的交叉领域作为背景,对工程力学专业的新生进行一些有针对性、深入浅出的入学专业教育,让学生从一个个鲜活生动的工程实践中体会力学的魅力,树立专业信心。
2.举行高年级或往届毕业生的交流会。通过学习交流会、考研交流会、就业交流会等形式与师兄师姐们进行面对面交流,低年级的学生对于专业的应用、前景以及就业情况有了更加具体、直观的了解。参加完这些交流会,很多学生反映他们少了很多的盲目和迷茫,学习方向进一步明确,学习动力也比以前大了很多。
3.加强教学过程中专业认识教育。力学教研室的每一位教师都自觉地将加强学生专业认识作为日常教学工作中一项任务,通过多种形式向学生展示专业的应用和发展,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对于工程力学专业有了更加直接、更加深刻的认识。
二、“汽车”特色的课程体系改革
1.在加强数学与力学基础之上,实现力学课程与汽车专业课程的有机结合。工程力学专业学生的优势在于数理基础好、适应面宽、后劲足。在力学课程和汽车专业课程的结合上,我们始终坚持既要发扬力学专业学生的传统优势,又要向汽车行业大力拓展的原则。在课程设置上,数学与力学课程仍占较大比重,其中数学与力学课程的学分在必修课占到总学分的54%,目的在于努力夯实学生的数理基础,确保工程力学专业的传统优势。选修课开设数学实验、数学建模、塑性力学、流体力学、实验力学、工程断裂力学、板壳理论、空气动力学、结构优化设计、振动测试与分析等数学力学课程,以兼顾部分学生希望继续在力学专业深造的要求。在实现力学与汽车的结合上,我们在学科基础课中增设机械、汽车类的课程,包括电工电子技术、制图与计算机绘图、工程材料与金属工艺学、机械设计基础、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单片机原理与应用、UG建模等。所开设的汽车类专业课主要有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设计、汽车电气设备、汽车改装设计、车身机构与设计、汽车车身制造工艺学等。相应的删减部分力学的专业课程或学时,但这样的课程体系改革不是在做简单的加减法,而是将力学专业课程融入到增设的汽车类专业课程中,从力学的角度讲汽车专业知识,真正实现汽车课程与力学专业有机结合。力学专业的汽车专业课程都是单独开课,教学大纲也与汽车专业的有很大不同,侧重点放在汽车与力学的交叉点上。
2.注重计算机与英语学习。随着计算机网络的高速发展,信息化社会的逐步深入,计算机和英语已经成为现代大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工具。我们在课程设置上采取四年不断线教学的方式,加强学生计算机和英语的学习。除了大学英语和专业英语、毕业设计英文要求等,还在计算力学课程设计、有限元软件设计及应用中分别增加了8学时的计算力学设计英文翻译、有限元设计英文翻译。
3.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培养应用性人才为目标,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同济大学前任校长万钢说:基本的动手操作训练是为学生的知识集成、为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工程意识的发展提供一个经验的起点。以多种形式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将力学知识运用到机械、汽车行业上。首先,充分利用汽车系实验室,积极开展校内实验。工程力学专业就设置在汽车系,我们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其次,校内实验与校外实践相结合,基础实验、金工实习、驾驶实习等在校内进行,认识实习和毕业实习尽量选在柳州的机械、汽车企业。学生通过在这些企业实习,对企业运作和管理的内在规律和相关规定有了一定了解,通过接触工程实际,加深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可以让企业更加了解力学的学生,增加就业机会。此外,通过举行机械设计创新大赛、汽车设计大赛、周培源力学竞赛、大学生科研立项等,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工程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汽车”特色的专业教师队伍培养
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工程力学专业,就需要培养具有特色的专业教师队伍。力学教研室与汽车教研室定期开展教学和科研交流活动,并以借调的形式,选派力学专业教师到汽车教研室工作,促进两个专业的交流和合作。我校重型车辆零部件先进设计制造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成立后,很多力学专业教师加入了相关的科研团队,开展力学与汽车交叉学科的科研工作,这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工程实践的能力,而且对于培养“汽车”特色的力学专业人才也有着重要意义。
另一方面通过不断引进高学历、高水平人才为专业教师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同时选派现有教师队伍中的骨干外出进修学习,提高专业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平。近几年新来的年轻老师,学历高,科研能力强,但教学经验少,对教学活动的重视也不够。通过举办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竞赛,组织老教师传、帮、带等教研活动,帮助青年教师尽快适应和熟悉教学内容,渡过教学关,提升他们的教书育人能力和责任感。
四、结语
通过这几年的摸索和实践,“汽车”特色的工程力学专业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学生就业率、上研率稳步提高,用人单位对我校工程力学专业的学生评价较高,通过前几届毕业的学生,我们已与很多用人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就业合作关系。
21世纪,力学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是加强了而不是削弱了,只是表现形式发生了变化,这就要求力学专业建设也随之改变,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于地方工科院校,工程力学专业要立足地方经济,形成特色,才能永葆青春。
参考文献:
[1]孟庆国,靳征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力学学科发展的作用[J].力学进展,2000,30(1):150-154.
[2]刘人怀.我国力学专业教育现状与思考[J].中国大学教育,2007,(1):30-32.
[3]姜嘉乐.工程教育永远要面向工程实践——万钢校长访谈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4):1-7.
基金项目: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十一五”项目(2009B077);广西高等教育教改项目(2011JGB092);广西工学院教改项目(J0909)
消防工程专业人才培养 篇4
为培养造就一大批“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创新能力强、适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优秀后备工程师, 建设创新型国家, 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优势, 增强我国的核心竞争力。2010年6月23日, 教育部开始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同时将其列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截至目前, 共有194所高校成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1]。
1、人才培养定位
成都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工程专业在2012级开始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以实际软件工程项目为背景, 以软件工程项目开发技术为主线, 通过高校和行业企业的深度融合, 着力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软件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培养定位--高素质应用型软件人才。其中高素质是指具有跨学科知识背景, 具有良好的科学及人文素养、扎实的专业学科基础知识, 过硬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突出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具备开放视野的创新型人才;应用型是指为满足成都区域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建设及其核心产业———软件产业信息与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需求的技术型、工程型人才[3]。
2、软件工程卓越工程师计划探索
2.1“平台+模块+插件”课程体系设置
课程体系设置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 以培养具备未来卓越工程师潜质为标准, 体现软件人才的核心竞争力即专业学科知识能力、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企业适应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国际沟通交流能力等, “平台+模块+插件”的课程体系设置包括三大类, 见图1。
平台课程由公共基础课程、素质教育课程以及学科专业基础课程构成, 重在综合素质、科学及人文素养培养、开拓学生视野、突出团队沟通与协作和专业基础能力培养。
其中公共基础及素质教育课程:本着“文理渗透”的原则, 设置高等数学、国学经典、大学生心理学等课程, 注重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提供丰富多彩的体能训练、心理健康教育及咨询课程, 使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学科专业课程:重在学科专业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培养, 与“211”、“985”等研究型院校培养的学术型人才和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的技能型人才相比, 所培养的应用型工程人才掌握的学科专业理论知识在深度上低于学术型人才, 高于技能型人才;在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上, 强于学术型人才, 较技能型人才培养, 更强调应用学科专业知识解决工作实际问题的能力, 而不是单纯的技能操作训练。
多语言应用能力平台:注重语言能力培养, 包括沟通交流、表达与写作能力、服务外包语言应用能力。外包语言以口语练习为主, 增强学生对外交流的信心和能力, 为培养国际化软件与信息服务工程师人才打下基础。
模块课程:通过设置服务外包、游戏开发、软件测试、移动开发、.NET技术、JAVA技术等与行业急需的技术方向作为选修课程模块。强调和体现同一专业学生“个性化”特性及各专业方向的交叉和渗透, 学生在学习了本专业方向基础知识后, 可根据市场岗位细分及自身爱好与需求, 选修其它模块课程。
企业插件:通过企业实训、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等课程设置体现, 以软件产业及企业的实际人才需求标准为插件, 关注产业前沿发展, 把软件行业的新标准、新成果及企业对人才的特殊需要, 及时引入到人才培养过程, 实现双方优质资源互补, 有效地促进软件人才的培养工作[3]。
2.2“3+1.1”学制设置
为强化卓越工程师能力培养, 采用“3+1.1”年学制设置, 将培养过程划分为两个时间段, 教学内容对应设置为“学科教育+企业实训”两个部分, 整个过程均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完成教学组织与运行。“3”代表前三年的校内教育;“1.1”代表1.1年的提升实践动手能力的校外教育, 即企业参观、企业认知实习、企业实训、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 其中0.1年代表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的两个暑期。在前三年中, 将“3”又分成2年和1年, 分别代表不同层次的平台类课程学习阶段和模块类课程学习阶段, “1.1”又分成“0.1”年的企业培养I和“1”年的企业培养II, 不同层次达到能力逐步跃升 (见图二) 。
2.3“1+3+8+18周”企业培养方案
为突出工程能力培养, 关键是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在整个卓越计划培养体系之中, “1.1”年的企业培养细分成“1+3+8+18”周, 其中0.1代表“1+3”周, 1代表“8+18”周 (见图三所示) 。其中核心部分就是实习实训, 最终达到实习实训与学习专业相结合, 实习实训与学生就业相结合, 实习实训与职业方向相结合, 实习实训与校内校外相结合。
(1) 校企联合培养I
“1周”:暑期企业参观, 体验式参观, 学分:1分, 设置1周的短学期, 在第一学年暑期执行。组织形式:由专业教师带队, 组织参观大型电子信息类行业企业、软件及信息服务外包企业或参加重要的产业发展峰会如国际软件洽谈会或服务外包洽谈会等等, 组织企业工程师或行业产业专家讲座、介绍行业及产业发展前景, 与企业工程师进行座谈, 直观感受和体验未来的工作场景, 增加学生对该行业和专业的认可度, 产生对行业的浓厚兴趣。
“3周”:暑期企业见习, 认知性实习, 学分:3分, 设置3周的短学期, 在第二学年暑期执行。组织形式:进入企业, 执行三周体验式项目开发。目的是使学生体验软件项目开发过程, 企业项目开发环境和基本要求, 通过项目开发体验明确未来的专业发展目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在企业与高校共同搭建的实训基地实施, 也可以全部安排在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或培训机构完成。配备双导师。
(2) 校企联合培养II
此阶段, 属于企业插件, 根据企业用人标准或就业方向, 实施“多渠道、多途径、分类别的实习实训方案”。
“8周”:企业综合实训, 学分:8分, 第七学期或第三学年暑期执行, 重在培养学生软件工程综合项目实践能力、项目开发技能, 包括基本的配置、设计、编码、测试等, 运用适当的理论和方法解决软件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工程项目管理和团队协作及沟通交流能力等。
“18周”:企业顶岗实习 (含毕业设计) , 学分:18分, 第四学年执行, 培养学生“岗位对接”与“岗位轮训”, 就业前的实战训练, 真正实现就业的零距离。
组织形式:校企合作灵活, 在最后一学年内完成, 采用企业实训、企业实习、毕业设计及就业一体化管理模式, 达到校企真正深度融合, 也可根据企业实际实行“订单式”, “课程嵌入式”, “企业主导型式”, “校企互动式”等形式。实施过程注重双导师配备, 企业项目实训, 配备双导师指导, 在企业实训及定岗实习阶段以学校导师为辅, 企业导师为主;毕业设计, 采用双导师制度, 所有题目全部来自企业真实项目或课题, 此时以学校的导师为主, 企业的导师为辅进行指导。培养全过程坚持遵循“全员参与、全程参与”的原则。
2.4 教学方法及评价改革
(1) 全面推行“案例驱动式”教学, 采用“做中学”和“按需教”模式,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在专业课程、专业方向课等实践性强的近二十门课程中, 全面推行以学生为中心的项目驱动式“做中学”和“按需教”教学模式。学生组织成项目团队, 以真实的行业业务项目为背景, 以课程所涉及到相关技术为主线, 按照软件企业规范的开发流程和团队角色划分, 完成相应项目立项、计划、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交付的全过程, 帮助学生掌握该课程所涉及到的项目开发所需要的分析、设计方法, 开发平台、技术及工具, 设计规范, 开发、管理流程, 质量控制及项目管理等等。
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 教师通过学生的进度报告, 小组讨论和答疑, 随时掌握学生动态, 针对其问题适时切入知识点教学。教师对提交的文档、代码及时组织评审, 并及时反馈给学生, 学生根据反馈意见进行修改, 提升水平。课程项目案例选取注重实用性和先进性, 并鼓励学生大胆地采用先进技术, 自行设计有风险性的方案, 允许失败后总结经验, 最终完成规定任务。这样便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工程能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造性思维。
(2) 构建自主学习模式
通过项目资源库和各种网络资源平台为基础, 构建全面的自主性学习模式, 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每个小组由学生自主产生一名组长, 同时配备部分项目指导教师。同时结合学院实行的专业导师制, 使学生与院内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广泛交流, 鼓励学生与校外软件企业、公司或研发团队合作, 参与项目开发及新技术的开拓等。
(3) 改变学生成绩评定方式
采用以过程为主、结果为辅的成绩评定模式, 执行以团队合作和个人表现结合、队友考核和教师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法。规定所有课程期末考试成绩不得超过60%。考核形式多样化, 针对专业课、专业选修课程等实践性强的课程, 不得使用试卷形式, 而必须采用项目考核机制, 以学生提交的各阶段进度报告、会议评审、文档、源代码、相关技术方案;相应项目工作量、界面友好程度、功能丰富程度、技术架构;团队合作、沟通及交流等通过不同权值进行综合考核, 同时参照学生相互考核、指导教师考核和课程答辩小组考核等相结合。
2.5 工程型师资配备方案
没有一支高效、优秀的双师型、工程型教师队伍难以保证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得以实现, 引入“双导师”制和“外聘教师”制。
(1) “双导师”制
“双导师”制是指学生在企业现场的教学活动, 由企业和学校分别指派企业工程师及学校的“双师型”专职教师承担相关教学和指导工作。
学校导师由学院在本专业教师中遴选。担任导师的教师要具有一定的工程背景和实践经验, 有责任心, 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企业导师经校企双方商定后, 由学院在企业工程师、技术管理干部中聘任, 并签订指导合同, 在大三下学期介入直到学生毕业。双导师管理: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可成立指导小组, 共同研究和解决进行现场教学、实习、工程实践、科研实践中的问题, 总结和积累指导经验。实行“双导师”制的关键是要明确导师的责、权、利。学校导师与企业导师要经常沟通信息, 协调指导事宜。要尊重企业导师, 充分发挥企业导师的作用。
(2) “外聘教师”制
“外聘教师”是指邀请软件公司具有高级软件工程师和高级课程讲师双重资格的专家来校集中授课。
外聘教师来自国内外知名企业, 主要由外企IT工程师、海外留学生和资深软件专家组成, 具有高级软件工程师和高级课程讲师双重资格。每位外聘老师带学生进行限制, 外聘周期为2-4周, 实行全天候集中实训及授课。
2.6 创新能力培养途径
通过打造“学生创新工作室”及“项目孵化室”;设置“软件创新春蕾计划”;构建完备的学科竞赛体系, 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竞赛活动;设置学生进入“教师科研团队”机制等构建了立体化创新能力培养途径, 大大提升了学生的项目开发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科技创新和团队协作能力。
3、总结
通过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方案进行探索, 目前已经在学院软件工程专业2012级开始实施, 充分体现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能力培养为核心, 提升就业竞争力为目标”的培养理念, 相信会在将来不断提升本专业的专业就业率及就业层次。
摘要:针对软件工程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 以推进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为突破口, 在课程体系设置、学制设置、校企联合培养、师资队伍准备、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改革等工程型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作了全面探索及实践。
关键词:软件工程,卓越工程师计划,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阎朝坤.卓越软件工程师目标驱动的“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 2012, (23) :63-64.
[2]唐满.软件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的探索[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2, (7) :135-136
纺织工程专业能力培养 篇5
本文对纺织工程专业工程能力培养体系进行了初探。
关键词:课程体系;工程能力;实践培养
0 引言
依据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及市场化的特点,结合纺织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的特点,进行了大量的市场需求调研,开展教学研究与探索,制订出以制订出切实可行纺织工程专业课程与教学内容体系,为社会培养大批优秀的纺织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
但是,目前存在一些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误区,认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低于学术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的水平低于学术型人才。
此类的认识不仅存在于部分教师,也存在于部分学生,更有很大部分企业人员持类似的观点。
因此,需要进一步提高师生和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认识和认同,真正确立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的地位。
1 整合理论教学体系
根据培养目标,在构建理论教学体系的过程中,按照公共基础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专业模块、素质与能力拓展模块四个层次设置相关课程。
公共基础模块所含的课程是每个工科专业必须开设的课程,主要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数学、物理、外语及计算机等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发展潜力。
专业模块由专业课、方向课和专业选修课组成。
素质与能力拓展模块中的理论课主要由科学技术类、人文社科类、审美艺术体卫类组成,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情趣。
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深入纺织行业、企事业单位进行调查,把握纺织专业的技术领域状况和发展趋势,确定专业服务面向,按照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总体要求,确定本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有效地保证纺织专业人才培养符合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
2 注重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工程能力
根据学生的基础差异性和发展的个性化需求,采用分级分层教学模式,课程体系中设置不同教学模块,在教学组织上体现因材施教,为学生的成人成才提供优质服务。
注重人才培养的多样性,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不同规格人才的需求。
?突出两“重”,彰显两“强”?,重视基础理论教育;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培养,注重课内授课学时和课外学习时间的均衡,合理安排自主学习课程和创新环节。
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加强校企合作,强化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一是纺织工程专业大幅度地增加了实践教学环节的周数,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硬件建设,提升了实验室的功能,较好地满足了基本技能培养和综合应用能力、设计能力培养的需要,并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是组织纺工特色的学科竞赛,组织了针织品及服饰设计与制作竞赛、纺织品特种印花印染竞赛、培养了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
三是组织教师积极申报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选题、自主设计实验实训、组建实验实训设备、实施实验实训、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和撰写总结报告等工作,不断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组织实施能力;四是加强专业技能岗位培训,联合市劳动局技能培训中心,开展纺织纤维检验高级工技能培训。
3 通过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善来提高教学质量
一是改善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纺织类实验教学中去,充分利用实物和图片样品库,从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纺织类实验教学的实效。
在教学方法上采用教师讲授、师生互动及启发研究等,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纺织类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的探索, 减少示范性、验证性实验,增加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特别是专业课的实验,要求学生利用现有的实验条件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和组织实验,使专业课更着重于训练学生解决实际工程的能力和科研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使实验操作的综合水平进一步提高。
二是加强校企结合,提高纺织专业实习质量。
建立了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选派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和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带队指导;聘请企业专家做专题讲座,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由于市场经济因素的影响,企业出于市场竞争和自身核心利益的考虑,对每年长时间接收多名学生深入参与企业生产实际和产品设计开发存在顾虑。
因大部分学生毕业后不一定会在相应实习过的企业工作,所以企业担心生产技术和产品秘密外流,而且,企业在该项目实施中基本上付出较多,收益较少,所以企业的积极性不是很高。
所以,建议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应从税收政策的减免、高新企业的审批、校企合作科研项目的经费支持等政策方面对参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项目的企业予以支持,同时强化企业对人才培养的社会责任,以促进企业联合培养基地的真正有效落实。
三是加强师资队伍质量建设。
以建设一支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满足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要求的高水平专、兼职教师队伍为目标,专职教师要具备工程实践经历,其中部分教师要具备一定年限的企业工作经历。
学校要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企业工程岗位工作1-2年,积累工程实践经验。
同时,要从企业聘请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或担任联合导师指导学生。
论土木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路径 篇6
【关键词】土木工程;专业能力;创新能力
一、前言
土木工程专业是一门覆盖面广,与其它学科关联较多、融合紧密的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结合土木工程专业的特点,在人才培养定位上,要体现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要突出“适应性宽、动手能力强、富有创造性”的特点,这就要求学生具有丰厚的理论基础,开阔的知识视野,能跟上未来科技发展的步伐。为了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培养新时代需要的土木工程人才,广东工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始终以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土建专业人才为育人目标,通过打造学生创新实践平台、构建科技活动体系、发挥学术竞赛作用,联合企业社会力量,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培育“善创想、敢创新、能创业”的适应时代要求的学生,人才培养特色鲜明,成效显著。
二、广东工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要求
广东工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对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学生的培养要求是:“既有扎实基础,又有知识拓宽能力的工程应用型人才。”本专业立足于广东,面向全国,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应用能力,掌握现代化土木工程技术,具有创新精神的土木工程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人才培养方案设置方面,充分体现了“厚基础、宽专业、强能力、高素质、能设计、会施工、懂管理、适应广、后劲足”等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特征的要求,重视创新创业意识与综合素质的培养,为实现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创造条件。
三、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路径
为了实现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我院始终坚持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同时把学生思想工作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立体式的人才培养路径。
(一)第一课堂:培养学生宽厚的专业知识
1、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发挥学科潜力。从事土木工程的人才必须具备较强的数理化、外语、材料性能、结构、计算机科学基础知识。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知识积累以及技术发展的速度都很快,学生在校短短几年时间里所学到的知识远远不够,加之目前有些课本教材内容的滞后性,使大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可能面临老化的危险。为开放国内建筑市场的需要,建设部对建筑工程勘察设计及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进行重大调整,国家大力提倡绿色建筑设计、施工,为了解决能源,在民用建筑工程领域进行建筑节能强制性设计,加强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与国际建筑市场接轨,而这些较新的知识内容学生通过教材是学习不到的,这就需要通过讲授专题,扩大学生学习的知识内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所以,在制定培养目标时,要求学生不但专业基础知识扎实稳固,而且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技术创新能力,有在实践中发展工程技术学科的潜力,更好地在高科技发展中立足,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2、明确工程技术应用方向,构造专业知识结构。拓宽专业知识,是多年来教育界不断研讨的课题。土木工程专业具有广泛的知识覆盖范围和知识内涵,因此,在培养目标上要确立宽窄合适的技术应用方向,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教学体系。从专业结构模式方面探讨,可以结合土木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等知识,综合分析研究课程设置,拓宽土木工程知识面和生产施工工艺过程。尤其是目前我院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大部分分配去了施工单位的现实情况,更应该加强学生对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设计等方面内容的学习,在施工技术的教学上,应当考虑到教材内容的滞后性,增加大学生去施工现场从事实践活动的教学环节,培养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从而激发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3、拓宽知识面,培养实用型人才。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和对土木工程专业人才要求,土木专业人才在社会中角色随时间发展而改变。一份报告表明“土木工程学生毕业后的5~10年内可能从事技术工作,10~15年后从事经济管理方面工作的会占较大的比重,20年以后社会问题的重要性将会突出出来”。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土木工程技术人员不仅要直接从事管理工作和经济活动,而且要具有一定社会活动能力,这就需要在专业调整中考虑到工科和文科知识的兼容,紧跟时代的发展和根据中国同世界经济接轨的需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应付未来环境变化的能力,使学生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成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实用型人才。
(二)第二课堂:培养学生扎实的创新能力
1、联动师生,打造平台培育创新意识。学院以学生为主体,以专业教师为主导,以组织化的管理与创新氛围的营造为支撑,成立了学生创新工作室,延伸课堂教育,打造专有平台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创新基础能力。学生创新工作室脱胎于学院的兴趣社团“创想工作室”,聚集了具有科研兴趣与实践热情的学生,形成一定的群众基础。学生创新工作室接受本科生与研究生创新创业团队进驻,为学生提供办公设备与实验条件,便于学生开展课题研究或者项目研发。通过指导教师的教育、启发与引导,学生之间的相互启迪、促进与竞争,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与创造潜能,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树立创新品格与团队协作精神。
2、构建体系,丰富活动强化创新能力。学院积极承办学校学术科技节活动,并始终以“专业特色显、科技含量高、文化氛围浓”为导向,学院策划举办了一系列学生学术科技创新与创意文化活动,通过整合提升,创办了系列活动品牌“鲁班节”,以我国古代著名的土木工匠、发明家鲁班命名,旨在弘扬善于发明创造的“鲁班精神”,鼓励广大学子培育科学创新精神,增强实践动手的能力。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改革,“鲁班节”科技创新系列活动已形成力学架构大赛为核心,多项与专业相对接的比赛并存的活动体系。
3、以赛代培,拓展渠道孵化创新项目。除了搭建课外科技活动平台,营造浓厚的创新实践氛围,学院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级各类科技创新比赛,例如全国周培源力学竞赛、“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全国测绘工程测量技能大赛、中南地区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结构力学竞赛、“广厦杯”粤港澳高校结构涉及信息技术大赛、广东省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等国家级、省级竞赛。学院以参赛为契机,检验育人成果,拓展育人途径,进一步提升同学们运用理论知识,实际动手操作,凝练创新成果等方面的能力,全面增强综合素质。依托各类比赛,学院开展赛事宣讲、专业辅导、优秀作品展示与评比表彰等,有效提升各项赛事的群众基础。此外,选拔一批创意好、技术含量与实用价值高的学生作品,组织专家教授进行重点技术指导与资金资源支持,参加“挑战杯”竞赛等重点国家级竞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的人才培养模式成效显著。
4、协同校企,聚集资源助推创新成果。学院积极开拓途径,与行业龙头企业开展广泛合作,建立多个校外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协同社会力量,开展产学研合作,提升学生的整体创新与实践能力,吸收企业资金赞助,用于支持学生参与学术科技创新实践活动,表彰优秀学生等。在我院的推动下,学校与广东中山环宇实业有限公司共同建立了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校外实习基地),中心成立十多年来,为教师进行实践教学、学生开展实习实训、参与科技竞赛等提供了活动场地、实验设备、学习模具、企业导师、后勤服务等环境与人员保障,成为我院开展实践性教学活动的重要平台。组织学生参与各类企业实践实习活动,或依托企业生产需求开展科研项目,邀请企业技术及管理人员为学生做主题讲座或项目指导,通过多项举措引入企业加入学生创新培养,引导学生开展贴近生产及研发需求的科技创新活动,进一步增强学生与企业的沟通,解决学生创新资源及活动不足的难题,开创学生、学院与企业共建共赢的良好局面。
(三)基于专业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
对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我们强调学生应做一个“又土又木”的专业人才。一方面,要求学生学好“土木”专业课程,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在为人处世上也要体现“土木”特色。其中,以“土”为本,要求学生要接地气,少一些花哨的“洋气”,多一些脚踏实地的“土气”;以“木”为魂,要求学生要懂得“木讷”的精髓,孔子曰“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土木专业的“木”就是要做一个“木讷”的人才,即“纳言、敏行”。
四、人才培养取得的成效
我院通过“第一课堂+第二课堂+思想政治教育”的立体式人才培养,学生培养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近年来,我院本科生成功申报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100多项,学生积极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数学竞赛、力学竞赛、结构设计大赛、结构设计信息技术大赛等各种竞赛中等课外科技竞赛和实践活动,综合能力得到了良好的锻炼和提高。学院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先后在相关大型企业建立了多个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始终立足学生的成长成才需要,与专业相关的行业领域保持紧密联系,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优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创新就业服务形式,增强就业工作成效,助力广大同学充分挖掘自身优势,顺利走上工岗位,开创美好未来,总体就业率连续五年达到99%以上。
参考文献
[1]唐艳娟等.“专业竞赛”在土木工程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石河子大学水建学院为例[J].中国西部科技,2013,(01):105-106.
[2]付云松等.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基本规格探究[J].大学教育,2015,(10):134-136
[3]陈爱玖等.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5,(01):1-3.
作者简介
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篇7
一、优化课程设置
构建切合实际的科学的实践教学模式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的培养要能够适应新的经济运行模式的要求, 要具有较好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系统专业的知识结构, 并有能够将所有知识综合应用并且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即创新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因此, 在培养电子信息技术专业人才时, 公司必须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优化课程设置, 加强重点专业课程建设
随着社会旅游管理业的不断发展, 电子信息工程也在不断的更新, 这样决定了这个专业必须按照现实情况进行不断的调整。在原来的培养方案下, 公司应该把数字电路和微机原理合成一个阶段进行教学, 这样可以让专业人才腾出更多的时间进行不断的实践学习。
2. 构建学员们的课外科技实践体系
培养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人才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要提高人才的创新能力和科技时间能力。这样就要求公司大力引导学员们不断的进行科学时间和技术创新, 要求科技文化课程和活动课程教学相结合。这样可以让基础知识不同层次的学员都能从中获益, 并且能够调动学员们学习的积极性, 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深入了解学员学习过程中的困难
制定相关的优化过程更容易培养技术人才, 但是公司在进行培养的过程当中必须要注意到学员们学习的困难之处。下面我们来进行详尽的介绍:
1. 要实践和理论相结合
对于一些学员来讲, 很多电子信息工程的专业知识过于抽象, 例如信号处理、通信原理等专业课程相对比较复杂, 对于学员来讲很难一下子利用理论进行科学实践和分析。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涉及知识面广, 相对复杂。这就需要公司在进行培养的过程当中不断注重学员们计算机的应用。学员们除了学习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之外, 还要进修计算机课程, 学习DSP、单片机、和编程芯片等智能芯片知识。
2. 要进行系统的专业综合
公司在培养人才的过程当中, 如果不注意专业的综合培养, 很难培养全面性的电子信息工程人才。有些学员不善于应对专业的组合, 也就是说组合能力较差。一些学员即使学习了系统的课程但是还没有能够进行组合, 导致他们的实践能力较差。实际创新能力不足。学生到工作岗位后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足, 而创新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是多方面综合能力的表现。因此, 公司在培养人才的时候一定要重视这方面的缺失, 认真解决好问题。让学员们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是我们实践教学的重要目标。
3. 建立基础实验体系
基础实验体系是公司培养专业性人才的很重要一点, 也是关于电子信息工程的必修课。其中包括:信号与系统实验、仪器仪表实验、电子线路实验、单片机实验等等。基础实验是最常规的实验, 在实践教学中基础课必须开设实验课。另外, 可以选择去除简单实验抓住重点的方法, 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的知识更加容易结合起来, 还能够有效减少公司的实践成本。通过这种实践方式, 让重点理论变得简单易懂, 学员们更容易抓住学习的重点, 进而更快速的结合理论实践知识。
三、营造适于“3CE”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关于“3CE”, 很重要的一点是, 公司要启发和调动学员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培养人才的过程当中, 学员的创造性思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 公司构建一个师生同步的教学环境, 促进教师和学员们的互动是非常必要的。除了教学之外, 公司可以设立一些竞赛, 为学员的创新实践提供基础平台。或者通过公司的产学研结合, 使学员们不断接受生产一线的实践训练, 为培养创新性人才打下扎实的基础。
四、培养教师团队和构建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
1. 邀请学校教师进公司
在培养人才的过程当中, 我们需要的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理论课程当中, 我们需要拥有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师进行教学。因此公司可以邀请教师走进企业, 为学员们讲授课本上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学校教师团队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有利于公司培养专业人才。
2. 精心选择教学实践基地
在培养人才的过程当中, 公司不仅仅要与教师团队合作, 更应该讲求良好的教育机制。公司应和教师团队建立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合作伙伴关系, 为学员提供真实的工程实践, 而不仅仅是一般的实践性教学, 为学员实践能力的培养创造了优良条件。
3. 公司应该加强实践环境的建设
电子工程人才的培养不仅仅要讲求实践, 创新和更新换代也是其主要特点之一。公司通过生产认识、技能培训、研究训练和工程应用四个不同阶段对员工进行不同阶段的培养, 同时通过教学和科研与社会服务的有机结合, 合理利用公司资源进行不断的实战训练, 与时俱进才能够培养良好的技术人才。
4. 开设综合性课程设计
电子信息工程人才需要学员运用知识的能力, 也需要学员们有团队合作的积极精神。因此, 公司应加强相关的教学, 例如:综合CA D电路仿真技术、嵌入式技术、EDA技术;另一方面, 综合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及图像处理设立了学员通过学习《信号与信息处理综合型课程设计》之后, 在老师的指导下分组整个流程包括选题、方案设计、程序设计提交设计报告。
五、结束语
公司通过多途径培养学员的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 这是旅游管理公司培养人才的最根本方法。公司不断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和人才的教学环境。应该不断的努力, 与时俱进, 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探索新的途径、为培养人才提供好的平台和机遇。
参考文献
[1]夏定元.电子信息工程实验室建设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3 (1) :131-132.
[2]刘为, 张晴.论现代电子技术实验室的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3 (2) :125-127.
[3]饶汕贤, 赖元峰, 张少雄, 等.构建实验教学新体系, 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M].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3.
[4]郭逸, 浅析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体系的形成[A].中国新技术产品, 2011
[5]李松松郭显久曹立杰姜凤娇祝开艳.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A].专业建设, 2011
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篇8
在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 培养目标是核心和基础。因此, 在培养目标的确定上, 一定要将培养目标定位在学生身上, 将培养宗旨定位在教师身上, 紧抓学习质量, 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将市场大环境作为培训的导航, 将本地实际作为培养的基础。与此同时, 要创新培养模式, 明确培养目标, 科学定位培养体系, 深入挖掘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努力提升培养效果, 满足培养大众化需求。
除此之外, 在培养目标科学、合理定位的同时, 要体现出专业、特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从大学一年级开始, 学校要给电气工程专业学生制定出培养和教学的计划, 深入明确教学责任。要从三个方面出发, 进行培养目标的制定:一是学校要让至少15%的学生将来能够通过考验, 走上研究性岗位;二是让至少5%的学生以后能够走上管理层, 成为管理型人才;三是让至少5%的学生具有电气工程创新能力, 将来走向创新型行业。总而言之, 在培养目标确定的过程中, 学校要从实际出发, 进行专业化、技术型、高素质、新型化人才的培养。
二、改革课程体系, 构建培养模式
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 其课程体系的设置是核心工作之一。课程体系的设置要建立在培养目标的制定之上。创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不断优化资源配置, 创新教育教学模式, 合理规划教学内容。要将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有机结合在一起, 分设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理论课程、实践课程。根据特色专业建设的实际需要, 遵循教育教学规律, 不断转变、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注重学科交叉、文理渗透、理工结合;要将各类课程有机结合在一起,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不断改革和创新, 健全和完善课程体系, 构建科学的培养模式。
三、加强实践教学, 培养应用型高级技术人员
现代化的电气工程专业人才, 不但要掌握理论知识和基础知识, 而且要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新世纪以来, 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 电气工程专业化人才必须要全面掌握新兴技术, 才能够满足人才发展的需要。
1. 课程实验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实验教学课程的设置不可或缺。由于实验教学课程能够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作能力, 所以学校要加大教学实验设备的投入, 不断改革和创新实验项目, 健全和完善教学模式, 增加实验教学的趣味性, 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与此同时, 还要加大研究性课题的开设力度,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提升学生学习课程的积极主动性, 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
2. 实习教学
学校在培养电气工程专业人才的过程中, 不但要开设有针对性的理论学科, 而且要加大对实习课程和环节的开设力度。目前, 学校主要的实习教学模式有两类:一是校内实习;二是校外实习。学生通过实习环节, 可听取专家、教授的讲解和示范, 独立完成研究性课题, 最终进行实习结果的总结。总而言之, 实习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意识, 强化学生实践操作水平。
3. 毕业设计
通常情况下, 毕业设计作为学生学习的最后一个阶段, 作为是一个总结、梳理阶段, 毕业设计是学生对自己几年学习成果的一个总结, 以及从中所受到的启发。因此, 毕业设计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理论知识能力的总结分析能力, 而且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专业技能水平, 其意义深远而重大。所以, 毕业设计不可或缺, 对于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而言, 具有一定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 首先, 必须进行培养目标的确定, 建立健全人才培养目标体系, 对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创建而言, 十分关键;其次, 需要进行课程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有利于综合型、技能型、专业型人才的培养;最后, 必须强化实践教学, 要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唯有此, 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够健全和完善, 才能够满足新世纪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的新需求。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不断推广, 社会对电气工程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通过对人才需求和就业方面进行分析, 可以看出, 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 作为电气工程专业化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本篇文章笔者主要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三个环节, 深入分析和总结了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实践教学
参考文献
[1]唐杰, 杨建华, 罗庆跃.探索有效的地方高校电气人才创新教育新模式[J].邵阳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5) :128—130.
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篇9
物联网技术是以计算机、通信、微电子为基础的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创造了空前广阔的发展前景,为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空间,也必将影响到未来大学生就业格局的变化。在“两化融合”和“感知中国”的国家战略背景下,物联网的发展受到了我国政府、科研、教育、产业界的高度关注。2010年3月,教育部发布《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申报和审批工作的通知》,随后,我国有数百所大学申报和准备试办物联网工程或传感网专业,这反映出大学对新技术、新产业发展的敏感和重视。但在建设物联网工程专业时,课程体系的设计在国内外无先例可以借鉴,因此必须采取十分审慎的态度。从规避风险的角度看,在考虑新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与课程体系设置时,应该遵从两个原则:一是充分发挥“源学科”的学科基础与优势;二是从未来毕业生可能从事的就业岗位和就业的能力需求出发,反过来审定设计的培养目标,对课程体系和内容进行取舍。
本文从高校物联网工程专业建设框架和保障措施两方面对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进行研究。
1 高校物联网工程专业建设框架
1.1 课程建设
1.1.1 高校建设物联网工程专业的特点
物联网工程专业是多专业的融合与提升,需要多专业课程的汇聚,取其共性,建立基础教学;各院校根据自身行业应用背景建立应用背景优势,建立各自的应用方向的课程和实训,突出应用方向的特点。
1.1.2 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物联网工程专业面向现代信息处理技术,培养从事物联网领域的系统设计、系统分析与科技开发及研究方面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
本学科专业培养的学生知识结构合理,具备扎实的电子技术、现代传感器和无线网络技术、物联网相关高频和微波技术、有线和无线网络通信理论、信息处理、计算机技术、系统工程等基础理论,掌握物联网系统的传感层、传输层与应用层关键设计等专门知识和技能,并且具备在本专业领域跟踪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以及较强的创新实践能力。
1.1.3 物联网工程专业能力培养要求
(1)综合性:物联网是多专业的融合,要求人才培养的宽知识背景,了解传感层、通信层、网络层的基本知识,学科涉及电子、计算机、通信、自动化等传统学科;
(2)系统性:物联网是系统工程,要求在人才培养中要通过特定课程或创造综合实训环境培养学生的系统观;
(3)专注性:在综合与系统的背景下,要泛而精,培养学生重点掌握物联网技术的某一个层面或某一个方向的能力,毕业后能专注于某一个岗位;
(4)创新性:在技术背景下,重点强调应用的创新能力,国内物联网要有大发展,重点不是技术,而是技术应用模式创新,新的应用创新能扩大市场并对技术提出新的要求;
(5)主动性:物联网技术更新快,基于课程本身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掌握基本学习的方法,主动求索。
1.1.4 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要求
(1)掌握与物联网学科相关的理工知识和基本理论和方法;
(2)掌握物联网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物联网科技发展动态;
(3)熟悉国际国家关于物联网标准;
(4)掌握必需的传感器、电子、通信、单片机,高频微波、RFID、计算机技术等知识和专业技能;
(5)掌握信息采集、处理和融合、通讯传输等基本理论和方法;
(6)掌握物联网工程应用和科学研究方法和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
1.1.5 物联网人才培养形式
(1)本科教育
(1)新专业培养:四年制物联网/传感网新专业,基础扎实,培养周期4年;
(2)新方向培养:在现有课程基础上新建物联网、传感网专业方向,在大二、大三学生基础上补充特色课程,培养周期2-3年。
(2)研究生教育
成立物联网/传感网研究生新专业,培养人才层次高,培养周期3年。
(3)社会培训/就业培训
针对传统培养的长时间及社会需求的急迫性的矛盾,社会培训在近期内是最好的暂时缓解人才需求的培养方式,电子信息类毕业生通过半年到一年的社会培训,或高校大四学生的就业培训,可以在1年左右时间实现人才培养。
1.1.6 物联网工程专业课程目标
物联网工程专业应用的多样性要求必须培养宽口径人才,重视加强基础训练。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要求尽可能多地跨学科学习,打破课程、学科间的壁垒,从而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1.1.7 课程结构
综合各高校物联网专业所开课程,基本遵循以下课程结构:
(1)专业基础课
物联网产业与技术导论、电路分析、模拟电路、数字电路、高频电路、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C语言、算法与数据结构、单片机基础、电磁场与电磁波、传感器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网络基础、通信网技术、移动通信、无线传感网络概论、嵌入式系统、C++、RFID技术概论。
(2)专业方向课
微波与天线、可编程逻辑设计、信号检测与估计技术、数字信号处理、Java程序设计、大规模数据计算/云计算、工业信息化及现场总线技术、数据库基础、光纤理论及技术、光纤传感器技术、软件无线电、电信网与交换技术。
(3)行业特色课程
在物联网工程专业建设中,应该充分利用和发挥各个大学的优势,扬长避短,在满足基本与共性要求的基础上形成不同学校在物联网工程专业建设中的特色。
1.2 实验室建设
物联网工程专业实验室建设的基本原则有:
(1)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立足于自主开发建设,以降低建设成本。通过专业教师直接参与实验室建设可以增强教师的实践水平,还可以增强教师对实践教学环节的掌控能力;
(2)物联网工程专业实验室不仅有先进的设备,还要提供现代技术氛围和最先进的管理软件。在建设过程中,企业将全程参与沟通,选择使用率高、起点高、能体现物联网应用前景的项目建立实训环境,建立符合市场需求的物联网应用技术实训室,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知不觉中地积累到最先进的物联网应用技术工程和开发经验;
(3)物联网工程专业实验室采用校企合作的模式,邀请技术公司一线工程师课堂授课,支持骨干教师参与企业项目合作开发,做到教学信息和市场同步;
(4)物联网专业实验室可以为学生提供综合实训,也可以开展对外技术培训和未来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1.2.1 基础教学实验室
基础教学实验室是对已有的计算机、通信等相关专业实验室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主要包括:模拟电路实验室、数字电路实验室、计算机编程实验室、传感器实验室、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单片机实验室、嵌入式系统室、通信原理实验室、RFID教学实验室、大规模数据计算实验室。
1.2.2 综合演示实训中心
综合演示实训中心以大屏幕交互的方式,实现物联网中心数据的综合展示,直观展示各种物联网应用。以“智慧校园”为背景搭建,集成了传感层、网络层、应用层的综合应用系统,以智能家居、智能安防、智能消防、智能门禁、智能教学、广域信息发布等为应用背景的综合系统,系统坚持开放性和应用为导向的原则,以实训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要目的。
2 高校物联网专业建设保障措施
(1)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评价体系改革
物联网工程专业建设以应用为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走产学研道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重视实验室与实践教学,加强实践环节动手能力,不能仅仅安排参观、调查,要有系统性的实践,在指导老师指导下,独立思考独立完成,最后给予实践效果评价。利用教育信息化技术,采取多媒体授课,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选取教材侧重视野开阔、民主科学,这样培养的复合型人才才能与时俱进。
(2)整合资源,逐步形成特色的专业学科群
学科群的建设与形成有利于发挥学科间的综合优势,并加强学科间的交叉与渗透。在学科群建设过程中,学科建设应注意发展相关基础学科和新兴交叉学科,以科研项目为纽带、以技术渗透为前提,组建跨系、跨学科的学术团队,建设以科研攻关为任务的跨系、跨学科的研究中心,积极引进优秀教育资源、科研资源,整合学校现有资源,探索物联网与计算机科学、通信工程、自动化、电子工程、材料工程等学科相结合的学科群建设,并形成相关学科群的师资队伍与学术团队。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高素质、实践能力强的师资队伍是提高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学校应该加强物联网专业具有丰富工程经验的“双师型”教师的引进,同时采取有力措施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师资培训,努力提高师资队伍的业务水平和工程能力,不断更新和拓展物联网专业知识,提高专业素养。
(4)扩大交流,走开放办学之路
高校进行物联工程专业建设应加强与地方政府、大中企业以及兄弟院校的合作,积极参与国际交流,走开放办学之路。
3 小结
物联网工程专业是面向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而设置的,需要用国家发展战略的视野来看待专业建设,着眼于未来,前瞻性地培养复合型人才。然而目前有关物联网工程专业的知识体系、课程体系、工程实践、师资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都还是一片空白。本文从高校物联网工程专业建设框架和保障措施两方面对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两方面进行探讨,期望本文可以为物联网教学研究人员提供一些有益帮助。
参考文献
[1]吴功宜.智慧的物联网—感知中国与世界的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2]宁焕生,徐群玉.全球物联网发展及中国物联网建设若干思考[J].电子学报.2010.
[3]封松林,叶甜春.物联网/传感网发展之路初探[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0.
[4]黄孝斌.物联网应用实践[J].信息化建设.2009.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篇10
苏州科技学院天平学院前身———苏州城建环保学院天平学院, 于2000年成立时, 第一届招生的公有民办本科专业就包括工程管理专业。该民办专业所依托的苏州科技学院工程管理专业是校级特色专业, 已分别于2005年和2010年分别通过了2次国家教育部委托住建部进行的专业评估。2005年, 按照教育部和江苏省教育厅相关文件精神, 天平学院改办为独立学院。天平学院工程管理专业在创办伊始就划分工程项目管理以及房地产开发与管理2个课群方向 (2009年开始已按工程项目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管理、投资与造价管理等三个专业方向招生) , 学生人数由开始的每届70~80人增加到目前的每届250~280人, 当前该专业在校人数为736人。经过多年建设, 工程管理专业以土木工程技术、经济、管理和法律四大知识体系为支撑点, 重点进行了土木工程技术类课程群、工程项目管理类课程群、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类课程群、工程项目采购类课程群等一批主干课程的建设, 形成了基础扎实、技能熟练、结合实践的特色, 毕业生受到各地用人单位的好评。
二、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模式探讨
(一)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
1. 实事求是, 走错位发展之路。
从工程管理专业生源质量及毕业生就业需求的实际出发, 以应用型、技术管理型的本科人才教育为取向, 面向基层、面向生产第一线, 强化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 体现“错位发展、突出应用性”的指导思想, 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规格及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创新求变, 使其真正体现出比高职高专的技能型人才有更强的学习能力和适应性, 同时又比普通本科高校培养的人才有更强的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
2. 加强素质教育, 走应用型本科教育之路。
以素质教育为主线, 学生就业为导向, 紧紧依托学校本部工程管理专业和土木工程专业的优质教学资源, 充分考虑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进一步拓展专业方向, 实施应用型本科教育。按照基础扎实、口径较宽、适应性强、素质高的人才培养规格, 致力于培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 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 具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 掌握工程管理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 有较强的英语、计算机应用能力, 有较强专业技能的高级专门人才。
3. 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构建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 走特色培养之路。
从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出发, 构建适应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加大实践环节比重, 扩大选修比例, 实行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原则, 努力推进课内学分与课外学分相配套的学分管理制度。拓展学生的课外教育环节, 设定一定比例的课外学分或课外学时,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动手能力, 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
4.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拓宽办学思路, 走多样化办学之路。
进一步拓宽办学思路, 开展多种形式办学, 改变单一的专业培养模式。充分利用社会力量, 加强与其他高校、企业之间的协作, 采取校企合作、厂校挂钩等多种形式办学;积极寻找国外合作院校, 进一步推进中外合作办学;实行主辅修制, 同时引入建设行业执业资格证书培训, 努力使学生一专多能、多证书出校、多渠道成才。
(二) 课程体系的设置。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由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以及集中安排的实践教学环节等部分组成主要课程包括工程力学、房屋建筑学、工程结构、建筑施工、经济学、工程经济学、建设法规、管理学、管理信息系统、工程项目管理、工程合同管理、工程估价、工程项目采购管理、房地产开发项目管理等。课程设置课内总学时数为2, 398学时、总学分数为147学分, 其中必修课程为1, 974学时、123学分, 选修课程为424学时、24学分, 实践环节学分为31分, 综合素质培养与拓展教育环节学分为10学分, 毕业最低学分为188学分。通识教育课程包括:“两课”、外语、体育、计算机基础、人文社会科学公共选修课、自然科学公共选修课等, 其中“两课”课程的学时由课内学时和课外学时两部分组成。培养方案中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为42学分, 占总课内学分的比例约为28%。学科基础课程包括:大学科基础课程约55~65学分, 占总课内学分的比例为40%左右。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包括: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的必修课程、专业方向限定选修课程或非方向限定选修课程和专业任意选修课程。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约45~55学分, 占总课内学分的比例为35%左右, 其中必修课约占20%左右、选修课约占15%左右。培养方案中的实践环节可根据实施需要作集中安排或分散安排。工程管理专业实践环节总周数应不低于35周。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包括:集中安排的实验、实习、课程设计、学年论文、毕业设计 (论文) 等, 按1学分/周计核, 一般应控制在25学分左右。
(三) 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方案的改革与调整。
第一, 在方案体系设计上坚持“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的结合, 体现教育教学各环节对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作用, 均衡设置各学年学分, 避免出现某学期课程负担过重, 或某学期课程虚化的现象;均衡考虑必修和选修课的学分, 学生的自主性。
第二, 在课程结构设计上要认真研究母体学校相同专业的培养方案和兄弟学校的培养方案, 围绕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 理清错位发展、特色培养的思路, 认真考虑课程设置, 加强课程整合和课程分层, 对专业基础课程进行优化, 以满足不同方向对同一课程的不同要求;对专业课程提高综合化程度, 形成体现应用能力培养和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围绕加强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调高实践教学的学分、学时比例, 提高实验教学、课程设计、毕业论文 (设计) 、专业实习、社会实践活动等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和效益,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
第三, 有关专业要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逐步引入职业资格证书教育, 把建设行业执业资格证书考试的有关内容纳入相应的课程或单独设置课程模块嵌入课程体系中供学生选修, 使学生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
第四, 积极开展以促进就业为目的实习、实践活动, 鼓励学生到校外企业单位实习, 在参与实际工作的过程中, 结合实际项目完成毕业设计 (论文) 环节。对完成实际项目课题的设计 (论文) , 在成果验收 (图纸张数和论文页数) 、答辩评分等方面可适当放宽, 重评质轻评量, 实事求是地考核其能力和水平。
第五, 在适当时候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采取校企合作、校际合作、中外合作等多种办学方式, 开展2+2、3+1、2.5+1+0.5等多种形式办学。将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的优质课程和环节引入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为学生拓展更广的就业渠道和发展空间。
第六, 在课程教学安排上要保证每学期教学计划执行的均衡性和合理性, 第1~6学期每学期平均周学时一般应控制在26~30学时范围内 (包含实验、上机等实践学时在内) 。第7~8学期原则上不再安排理论教学课程, 特殊情况至少在前7个学期内完成理论课程教学, 给学生顶岗实习留出一定的时间和空间。
第七, 通识类教育选修课程安排在第2~7学期进行, 专业任选课程一般应安排在第4~6学期。各专业选修课程安排要均衡、合理, 应提供足够的选修课程保证学生选修。
三、结语
消防工程专业人才培养 篇11
关键词 信息工程专业 卓越工程师 培养模式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的高等教育重大改革计划,旨在为各行业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①为在信息工程专业实施应用型工程师的培养计划,探讨地方高等工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和相关举措,对信息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地方高等工科本科层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目前,大部分地方高等工科院校在教学和管理上都存在着专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痕迹,对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尚处于探索之中,存在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主要体现在:②
第一,对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的认识上往往还停留在抽象的概念上,与专业基本知识、专业基本技能的确定,乃至课程体系的设置都存在较大的差距。
第二,师资队伍建设跟不上发展的要求。师资队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不合理,很难完成应用型本科的教学要求。在师资队伍建设中往往重视学历、职称等形式方面的配套,而对改善提高教学质量极为重要的课程进修、实践进修重视不够,投入偏少。
第三,教学方法不适应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从教学的整个过程来看,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沿袭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和验证性实验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尽管各学校管理层在观念上也认识到对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必须引入与培养目标相一致的新的教学方法,但关键在于以怎样的思路和措施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
第四,实验、实训体系的建设和管理与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不配套。目前大多数的地方高等工科院校实验室的建设往往照搬既有本科大学的模式,管理运行方面未能适应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特别是在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等重要教学场所的建设方面还有待加强。
2 信息工程专业“卓越计划”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
从2011年起,广东工业大学经批准成为实施“卓越计划”的高等学校之一,信息工程专业作为该校实施“卓越计划”的一个试点专业,在总结现有教育教学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全程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联合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改革校企合作方式、课程体系、课程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和评价标准,加强工程实践教育及能力培养方式等关键环节。
(1)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在面向广东省大制造背景与工程认证标准,构造人才培养知识体系的同时,改革教学环节,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中开展理论与实践互动的教学模式,在系列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中开展基于工程问题的探究式学习、基于工程案例的讨论式学习和基于工程项目的参与式学习等教学改革与实践。即以项目设计为主线组织教学,以典型的工程实例为研究对象,将项目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把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融入项目设计的各个阶段,以工程实例中所涉及的信息获取、处理和传输等课程知识点为载体开展教学,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
(2)课内与课外教学相结合。将课外教学活动贯穿于本科教育的全过程,为学生实践动手创造机会,使学生在自主、综合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得到锻炼。将课外教学纳入正常教学体系,规定学生必须完成的课外学分,可以用校级及以上科技培训竞赛获奖、进入实验室参与教师科研与创新、承担校级省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参加企业实习与实践等多个环节来替代。从三年级起全面实行本科生专业导师制培养模式,与毕业设计相接轨。
(3)产学研相结合。加强学校与广东省信息产业的结合,根据广东省信息产业界对人才素质的需求,创新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以及课程体系结构。完善校内教师到相关产业和领域一线学习交流,相关产业领域的人员到学校兼职授课的制度和机制。同时发挥学科科研优势,积极培育企业实践基地。在实践基地建设过程中,与广东省信息产业领域的知名企业密切合作,进一步增加和改进校外校内实践实习基地的建设。
(4)工程基础与工程设计和实践相结合,实行工程基础模块、设计模块和实践模块课程整合培养等,强化企业环境下的综合工程实践训练。进一步强化工程训练、实习实训、设计课程等实践训练环节,增加企业环境下的综合工程实践训练环节,创造条件由企业工程师直接指导或联合指导学生的设计。
3 信息工程专业“卓越计划”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举措
(1)在教学组织上,鼓励教师设置能力培养型课程,如讨论课、设计课、训练课、竞赛课等;鼓励教师以课程设计替代部分作业或考试,进行基于问题、基于项目、基于案例的教学,增强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和课程知识的应用能力;改革课程的考核方法,以综合评价课程的学习成果、创新项目和系统方案等环节来予以保证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贯彻落实。
(2)充分依托信息工程专业所在学院拥有的人才培养平台,如广东高校现代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省信息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一批校企联合实践教育基地等,全面增强工科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积极推进校外实习和毕业设计实战计划,在时间分配、项目实践、流程环节等方面给予全力保证。通过鼓励学生深入企业实习、参与导师科研项目和参加各类科技竞赛来全面增强创新能力,并通过对学生培养质量的跟踪考察、信息反馈和绩效评估,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篇12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正朝着全球化发展,各国经济很大程度上都依赖科学技术的力量,国与国之间科技的竞争,其激烈程度正与日俱增。然而,科技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国家发展对各类人才的知识、技能和素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迅猛发展的网络通信行业为例,该行业对于网络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与快速变化的网络通信相比,网络领域人才市场就显得力不从心,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网络工程专业人才严重缺乏,导致整个网络领域人才市场供不应求。
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并发展迅速,在此背景下,网络工程专业应运而生。网络工程专业涉及计算机网络工程技术的基础理论、方法与应用,对于从事计算机网络工程及相关研究领域工作的人而言,掌握扎实的网络工程知识和技能,是顺利实现职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教育部于2001年增设网络工程专业,也是受到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的影响,目的是为社会输送熟悉计算机且精通网络技术的专门人才。
2 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目前,很多高校将网路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将范围扩大,以适应将来在职业中更广泛的需要。网络工程无论是从实际操作还是理论应用都离不开计算机的作用,也正是因为网络工程学科与计算机学科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高校才会将网络工程专业与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混合,甚至是朝着计算机科学技术方向发展,造成了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错位,导致该专业的毕业生在步入职场对符合专业要求的岗位适应能力不足,对网络工程技能的把握也不够全面。
此外,网络工程专业不同于其他文科类专业,该专业本身较注重对于技能的把握,在深化理论的基础上,注重实践能力的提升。可以说,网络工程人才是培养具有计算机科学理论基础,兼具网络程序设计开发能力,掌握网络工程实用技术的专业人才。现实中,我们不仅看到很多高校在对网络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方面欠缺创新性和针对性,而且在硬件设施方面,也有所欠缺。对要求实验动手能力较为严格的网络工程专业来说,网络工程实验室或是实训楼的设施建设还是十分有必要的。
在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缺乏创新性的现实状况下,多数高校的教学模式单一,出现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错位现象,配套设施也不够齐全,导致很多网络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在毕业之后难以适应相关岗位的要求,出现了毕业就失业或者是不受用人单位青睐的局面。因此,对网络工程专业的培养模式进行相应的探索与改革,培养出一批能够适应岗位需求、具备专业技能的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已经迫在眉睫。
3 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3.1 改变传统的指导思想
随着我国信息化进程的推进,网络通信的迅猛发展,一定会带来网络工程专业人才需求的增长。高校是培养网络工程专业人才的摇篮,面对不断变化发展的网络通信,高校在培养网络工程专业人才方面做出改变,以适应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这就需要高校改变传统的指导思想,对教育教学进行改革。
之所以要高校改变传统的指导思想,用与时俱进的理念培养网络工程专业人才的根本原因是随着信息科技的不断变化和发展,一些新问题也开始衍生。譬如说,在大数据时代下,由于网络通信的信息越来越庞大,信息安全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如何保障网络通信的信息安全,成为众多计算机用户的难题;此外,面对网络中海量的信息,如何有效整合信息、高效利用信息及快速提取真实的信息,也是需要我们重视的问题。
因此,高校不能按照以前设立网络工程专业之初时的培养理念继续守旧,而是有必要对其专业结构、培养模式、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环节等方面进行教育教学的改革。根据当前网络技术的新动向和新问题,顺应新的社会发展形势,调整培养方案,培养出符合当代社会需求和发展的网络人才,真正让学习该专业的学生在毕业之后为社会可用,成为有用的人才。
3.2 突出专业人才培养特色
网络工程专业培养的是符合经济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与企业所需要的工程技术人才要求相吻合,具有扎实计算机科学理论基础、网络工程技术、网络规划设计能力和竞争优势的复合型实用人才。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思路是强化基础,注重实践。为此,高校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突出特色。
一方面,对网络工程专业的课程进行优化设置。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对从事网络工程的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他们具备较高的思想素质,还应掌握较高的技术能力。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应突出网络技术多元化发展的要求,同时将培养专业技术能力的目标贯穿在教学过程中。在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电路分析基础、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安全技术、C程序设计语言、计算机网络管理、数据库系统原理等课程的基础上,开设一些讲座式的选修课,如java应用程序开发、Linux操作系统、网络安全技术等,让课程与学生都能与时俱进。
另一方面,利用实验室与实训基地加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分析能力,开放实验室是不错的办法;建立实训基地,给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校内网络工程实践环境,是增强学生的知识理论水平,拉近学生与社会的距离的有效途径。无论是实验室还是实训基地,都应该突出以人为本,要知道,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对培训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开放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将会帮助网络工程专业的学生向高技能、高素质方向发展。
3.3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想要培养出具有高技能、高素质的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光是有与时俱进的理念、丰富的课程知识及开放的实验室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团队,这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创新人才的重要保证。高校应该加强网络工程专业的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他们的师德水平与业务水平,只有一个保持先进性的队伍,才可以带领学生与时俱进。学校方面应该积极鼓励网络工程专业教师到网络通信行业一线进行挂职锻炼,更新教师的知识体系和专业技能;选送教师赴国外访问或接受培训也可以提高教师知识水平。此外,学校还应该鼓励并支持专业教师开展各项科研工作,以科研促进教学,研究教学改进的方式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基础能力、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摘要:随着我国信息化进程的推进和网络通信的迅猛发展,一定会带来网络工程专业人才需求的增长。高校是培养网络工程专业人才的摇篮,然而现实中高校的网络工程专业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产生错位,致使该专业人才就业困难。探索出一种适合我国网络工程人才教育培养的模式,培养应用型的创新性网络工程专业人才,使该专业的毕业生真正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是缓解网络工程专业就业困难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网络工程,人才培养,计算机技术
参考文献
[1]綦朝晖,吴江文.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J].高教论坛,2008,8(4):31.
[2]张新有,曾华燊,窦军.就业导向的网络工程专业教学体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156.
[3]高联雄,赵波,吴庆畅.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与专业方向设置实践与探讨[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5(S1):151.
[4]朱立才,耿珍.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与实施[J].计算机教育,2013,6(12):5.
【消防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推荐阅读:
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05-20
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方向05-28
建筑工程专业培养目标08-17
工程专业订单培养方案09-01
石油工程专业培养方案09-21
管理工程专业硕士培养研究项目管理论文06-03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