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

2024-11-03

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精选12篇)

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 篇1

建筑工程的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主要的目的是丰富专业人员的技术能力, 以便于他们在日后的工作当中能更加适应社会的变化, 满足于市场的需求。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拥有一支高素质、高技术能力的专业建筑团队是施工单位的重点发展内容, 对此还需要不断的进行深入研究, 并积极的探寻新的培养方式, 从而促使专业人才得以提升。下面将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详细讨论。

1 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

随着我国今年来在经济上的快速发展, 建筑行业也得到了空前的进步, 并逐渐的与世界接轨。当前建筑行业已经采取投标制的方式来进行招工, 并且有专门的监理人员和项目经理进行项目的负责, 使得建筑市场已经逐渐向规范化方向发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当中, 人才建设对于企业方面的发展要求也越来越高, 要求每一个岗位都能尽快地适应, 并且在组织管理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都需要有专业性的人才。因此, 现阶段的在进行建筑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教育中应当积极的将理论知识教学转换成为实际的操作, 从而帮助从业人员能在实际的工作单重快速的适应社会需求, 并且成为一名专业性强的实用技术人员。

2 专业定位及培养目标

现代社会中建筑工程已经成为了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产业, 对建筑工程的技术人才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一名建筑工程的技术性员工, 只有达到了专业性和技术性才能真正的为工程质量提供保障。现代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育当中主要突出的就是技能方面的教育, 在课程的设置上却缺少关于专业技能上的培养。应根据从业人员的实际发展情况以及知识能力结构等来进行课程设计, 形成统一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同时应根据能力要求来进行知识结构的分析, 并最终找到科学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实践。在进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当认识到培养的目标一定要以先进的知识水平和专业能力以及社会实际需求作为主要的目标, 并且从全面发展的角度来进行人才培养从而建立起良好的职业道德, 以此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

3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3. 1 课程设计

在课程体系的设计过程中, 首先应当以培养岗位能力作为主要线路, 进一步的加大日常教育证的实践性课程比重。虽然短期的技术专业培训主旨在于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 但同时也应当适当的融入文化课元素, 构成以文化课为基础, 以专业知识为主要的特色性教学课程体系, 从而促使从业人员能在未来投入工作岗位时得到实践性的应用。同时, 需要对当前市场环境和社会的需求进行分析, 对各个岗位中对人才的实际需要进行了解, 并根据敢为需求来进行专业性、针对性的教育。

3. 2 加强专业性特点

建筑工程技术在现代社会当中已经成为了市场不可获取的重要技术组成部分, 拥有技术管理是从事建筑工程专业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素质为主线的相关工作要求[2]。在实际的教育中应当重视起从业人员的实践能力培养和操作性知识的培养, 要求始终将实践放在首要位置上, 并充分的利用短期教育时间来进行基本的技能培训。在实际的教学中应当对施工工艺、操作流程以及质量检验等部分进行重点教育, 并且将工程的施工技术以及安全教育等列入到教育行列当中去。很多的从业人员在接受教育之前已经有了一定的专业能力, 但在他们的操作中却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规范问题, 对此, 还需要在教育中重视起规范性教育, 明确的将操作规范传授给从业人员, 促使他们在未来工作中能规范性操作, 促使专业能力更加强。

3. 3 基础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

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培训过程中, 专业素质的培养固然重要, 但在教育过程中也不能忽视了对他们的综合素质培养以及道德素质方面的培养。对此, 在教育当中应当通过马克思主义、法律法规以及道德基础等课程来强化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 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从而为日后工作奠定基础。同时, 应当在授课的过程更正对从业人员适当的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保证他们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能不断的接触到这样的知识, 从而强化他们内心对于职业道德的认识, 这样对他们未来的职业素养提升起到重要的作用, 并且是促进他们在社会立足的重要内容。

3. 4 强化认证教育

所谓认证教育中要求从业人员需要有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 能够在工作当中做到持证上岗。对此, 在进行建筑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培训过程中应当安排他们在合理的时间内参与到从业资格证考试当中去, 虽然一本证书并不代表着一个人的真实能力, 但却能给予一个人专业性的肯定。

3. 5 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合理设置, 在当前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在现代教育当中要想促使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得到全面性的提升, 那么一定要重视起课程体系的重新构建[3]。对此, 可以让一些高校内的专业理论课教师参与到建筑工程的技术专业人员培训教育的当中去, 以他们专业的理论知识来强化技术人员对于工程建设的从新认识。其次, 应当根据课程的设置情况来合理的安排教学实践课程, 并且需要适当的要请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工作人员来进行实践指导, 为学生的实践性技术能力提升提供保障。

3. 6 加强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

高素质、高能力的教师团队是保证教学实施的重要部分。对此学校可以适当的安排专业教师参与到工程的实践当中去, 强化他们对市场的把握能力以及对先进的技术掌握能力[4]。同时可以聘请专家或者专业技术人员来进行教学实践讲座, 从而满足工程建设的技术人员在专业知识方面的需求。作为专业指导教师, 首先应当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业务能力, 同时还要对内部和外部的环境有充分的把握, 这样才能实现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教育。

4 结语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 当前市场中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对此, 在进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 一定要重视起建筑工程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素质提升。以知识性教育为教学基础, 以实践性教育为主要, 并且在当中适当的融入一些职业道德和素质教育内容, 从而促使这部分工作人员能在未来发展中得到进步, 并且更加适应社会的实际需求。

摘要:现代社会中对人才的需要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专业能力上, 同时还需要在素质上得到一定的提升, 从而满足社会的发展。但对于技术性比较强的工作来说专业技术仍然是最为重要的部分。我国很多的建筑工程在人才培养上采取了理论知识培养方式导致从业人员的实践能力比较差, 很难在实践工作当中快速的找到技巧并投入当中去。本文主要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分析, 希望为我国的建筑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有益帮助。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沈洁颖.基于职业素质提升的建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职教论坛, 2012 (02) :80-82.

[2]张义先, 李一平.高等职业教育建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2 (05) :42-46.

[3]陈红秋, 石泉彬, 蒋风昌.“工学结合、课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J].中国高校科技, 2012 (03) :50-55.

[4]周永.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建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J].职业时空, 2011 (08) :78-80.

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 篇2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国家对基础建筑投入不断加大、各地建筑工程也在热火朝天地开展,既懂施工又会管理的人才缺口越来越严重。面对社会对建筑工程管理人才需求量大、专业要求高的现状,如何培养专业性人才成为当下高职学校工程管理专业首要面对的问题之一。以此为出发点,就建筑工程管理专业高职人才的培养进行简要的探索与思考。

一、现阶段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方向不清晰

由于其就业前景十分明朗,建筑工程管理专业无论是在高职

院校,还是在各大高校都是一门热门的专业,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建筑工程管理专业本身的教学方向却不清晰,有的院校以理论教学为主,着重强调工程管理与工程法律;有的院校则更为注重实践操作,强调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这使得学生所具备的能力基础不同,有的属于专业型管理人才或技术型人才,有的则属于复合型人才,不符合社会对于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综合需求。

(二)课程设计不平衡

为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很多高职学校对于建筑工程管理专业采用课程设计一体化教学来帮助学生提高个人的综合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设计阶段,却缺乏理论性的引导和实践支撑,使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十分混乱,并且为了追求教学效率,盲目加强各个学科的学习压力,给学生造成了沉重的学习负担,也不利于高效性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

(三)教学手段太单一

高等院校就建筑工程管理专业而言,在教学模式上一般采用较为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论是理论内容还是实践教学,基本都是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因此,学生的技术性本身存在一定问题。同时,高职专科的`学生文化课基础相对较差,在理论学习的能力上比较薄弱,因此不断强调理论学习,加强学习压力反而适得其反。

(四)师资力量不均匀

相比本科院校而言,高等职业院校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这就出现了师资力量分配不均的现象。实际上,建筑工程管理专业本身是实效性高于理论性的,需要专业教师进行实践带队,帮助学生完成实践教学,掌握实践知识。而由于师资水平有限,师资力量不均的原因,致使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学生无法顺利得到有效的指导,学生需要更强的自主学习能力来完成学习。

二、培养专业人才的对策及思考

要培养专业的建筑工程管理人才,需要从教学方向、课程设计、教学手段、师资力量四个方面入手,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打造高效率的教学课堂,才能够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达成社会对于人才的具体需求,保障学生的就业前景。

(一)明确方向

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根据实际的教学现状制定教学方向是培养人才的第一步。在当下经济发展迅速的大背景下,社会更需要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较高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理论教学与实际教学相结合,确保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将理论融入实践,在实践中运用理论。

(二)完善体系

不断完善教学体系是教学发展的重要环节,高等院校需要根据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特点,进行建筑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体系的设计,以学生的就业方向为改革前提,根据市场对于人才需求的具体动向,充分结合对行业长远的审视,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计划的合理分配,侧重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在技术的基础上开展其他方面内容的教学活动活动作为补充。

(三)丰富教学

教学手段直接影响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和对教学参与的积极性。目前高等院校存在教学方式单一的现象,将直接导致学生厌倦学习,教学效率低下。因此,在明确教学方向、完善教学体系后,就要针对教学手段进行改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或多种微课教学资源,为学生生动立体地展现教材内容,丰富课堂教学形式,针对建筑工程管理这一块内容,让学生选取案例以小组的方式进行方案设计,加强其实践操作能力。有条件的院校可配备实训基地或运用沙盘模拟实训,不断加深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完备师资

完备的师资力量是决定教学质量的直接因素。为加强教学综合素质,高等院校本身要鼓励教师多学习,可组织教师进行各类进修活动,帮助教师提升自身,并与时俱进,不断深入学习,从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两方面入手,加强教师的实训能力,保证教师有能力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注重实训基地的建设和管理,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学生能力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 篇3

【摘 要】结合国家骨干院校重点专业建设,对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构建“双通道、三核心、四阶段”高职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以能力为主的课程体系。

【关键词】高职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1C-0100-03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能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高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以国家骨干院校重点专业建设为契机,努力探索出符合行业和地域特色的“双通道、三核心、四阶段”人才培养新模式。

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各高等职业院校都在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原来的人才培养模式沿袭了普通高等教育的模式,注重理论知识的掌握,忽视学生实践技能的应用。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显然已经不适应当今的高职教育,需要进行改革。根据中央一号文件、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及广西水利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我国在“十二五”期间将完成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小流域治理和开发、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供水工程等大量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及项目管理,因此,需要一大批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经社会、行业人才需求调研和专家论证,从专业的服务领域、就业去向、就业岗位以及所需的职业资格证书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分析,如图1所示。明确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调整为:掌握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知识,从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小型水工建筑物设计等工作,能满足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生产一线和水利基层单位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通过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分析和行业岗位能力调研,明确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是:以职业岗位核心能力为主线,优化工学交替的“双通道、三核心、四阶段”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校企深度融合,突出培养“水利工程施工、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工程项目管理”职业核心能力,人才培养模式如图2所示。人才培养模式的“双通道、三核心、四阶段”的含义是指:由学校、企业共同培养,学生掌握水利工程施工、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工程项目管理三核心能力,个人职业发展经历职业基本素质阶段、职业基本技能阶段、职业核心能力阶段、职业能力提升与拓展阶段,成为水利水电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构建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一)职业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的改革。为了实现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目标,依据人才培养要求,在全面分析职业岗位所需要能力的基础上,以达到胜任职业工作所要求的能力为目标,根据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行业特点,按照职业群集课程模式,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重构。即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质养成贯穿三年的专业学习,而第一至第五学期,侧重培养学生的职业基本技能和职业核心技能,第六学期通过毕业综合实践,侧重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综合能力。同时,每一个学期安排1至3周到相关水利企业,学习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和项目管理技术,或到已建水利水电枢纽学习有关水工建筑基本知识和管理技能。结合行业职业技能工种培训的标准要求和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使学生具备施工员、造价员、资料员、安全员等相关职业能力要求。在第六学期毕业综合实践过程中,依托广西水利电力职教集团的平台,安排学生到广西水电工程局、广西海河水利建设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进行毕业顶岗实习。

“职业基本素质”培养:职业素质的养成贯穿于三年的专业学习过程中。在专业课教学中带入职业素质养成教育,通过校内实训场模拟仿真性的实训演习,将企业的管理模式引入到实习实训管理与教学中,在教学中用企业文化熏陶感染学生,不仅让学生熟练掌握操作技能,使其具备应有的职业技能,同时结合实践技能训练,注重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在校内外实践实习活动中进行相关的职业行为实践训练,深化理论知识的理解,强化职业意识,提升职业素养,体现对学生职业素养的要求,通过实践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诚信意识、责任意识、团队意识、独立意识、吃苦意识、竞争意识、抗挫折意识等,使学生的职业素养得到全面提高。

“职业基本技能”培养:利用校内实训场和校外实训基地的实践教学条件,实施“工学交替多循环”培养模式,包括技能课程学习与技能训练的循环、技能训练与生产性实习的循环、学校和企业不同学习环境的循环,教学与生产实际的结合,全面提升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针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材料员、测量员等岗位专业能力的要求,主要完成校内外的单项技能训练和实习。采取“项目教学”和“现场教学”的教学组织模式,使学生具有工程绘图、建筑材料检测、结构设计、水力计算以及土工基础分析等基本技能。通过该内容的学习,学生基本满足企业材料检测、工程测量等岗位的工作要求,形成高技能型人才“初成品”。

“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依托学院设计所、广西水利水电勘察设计研究院和广西水电工程局等企业优势,围绕着以“水利工程施工、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工程项目管理”为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实施项目化教学、现场教学、范例教学等教学模式,使学生具备水利工程现场施工、工程项目进度和管理、工程质量管理以及水利水电工程设计等核心能力,同时通过“课证融合课程”训练,满足行业企业施工员、材料员、资料员、造价员、资料员的技能要求。学生经过改内容的学习,构成了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高端技能人才“成品”。

“职业能力提升和拓展”培养: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角度出发,针对广西水利改革发展新跨越的需要,水利行业需要大量掌握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水土保持工程、防洪工程治理等工作需求的能力,开设水工检测及实训、灌溉排水工程技术、防汛抢险及堤防安全管理等职业技能提升课程;根据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潜在需求,结合现代水利的新热点领域,开设水土保持、水生态保护、水环境与水危机等职业技能拓展课程。第六学期安排学生以“准员工”的身份进入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及管理现场顶岗实习。采取企业、专业双导师制度,实行校企共育,学生零距离接受工程生产实践锻炼,培养其适应社会、适应岗位群需求的综合业务素质。通过顶岗实习,学生在社会能力、方法能力、职业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为就业创造良好条件。endprint

(二)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根据水利改革大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以及专业培养人才所面向的岗位群对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需求,结合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和岗位能力的要求,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拟订专业课程设置框架。根据职业标准,从研究以本专业毕业生应掌握的技能点及相关知识点为核心,为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重新构建水利水电建筑专业课程体系,拓展学生的职业技能。

三、建设措施

为了更好地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依托行业发展的要求,学校制定了一系列建设措施: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了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突出实践技能的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紧校企之间的合作,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使教师的专业技术能力达到生产一线的水平,依据学院骨干院校建设项目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双师”素质骨干教师培养目标要求,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如2013年共派出6名教师到广西国瑞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等企业参与水利工程的设计、咨询、施工管理等工作。除此之外,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教师赴国内外特色院校进行高职教育理论、教育理论等方面的专题学习培训,更新高职教育理念,提升业务素质,掌握人才培养规律,具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执行能力。

(二)校企合作深度融合。成立由行业企业和学校组成的专业建设委员会。加强校企深度合作,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办学的体制机制,充分利用学校、企业的优质资源,合作办学,实现互利共赢。充分利用企业优势,广泛开展市场调研,经过专业建设委员会论证,并结合水利工程岗位职业标准和企业用人需求情况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广西水电工程局等水利企业深度融合,校企双方就合作模式、培养地点、课程体系、授课安排、课程内容、教师配制、教学组织、施工设备使用、培养费用、顶岗实习和技术开发等方面制订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校企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完善人才培养运行机制。

(三)综合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建立行业、企业、学校、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考核与评价体系,将学生的职业态度、职业技能、企业满意度、就业质量作为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指标。完善学生实践教学评价制度、校内实训管理制度以及校外实训管理制度。建立毕业生跟踪调查制度和校外教学质量信息反馈网络。定期深入行业企业调查,了解企业对学生岗位能力以及综合素质方面的要求、毕业生对岗位的适应情况和工作能力,了解学生对专业教学的意见和建议,校企共同评价并进一步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综上所述,以职业岗位核心能力为主线,构建高职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双通道、三核心、四阶段”的人才培养新模式,立足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面向华南地区,以城镇化建设为平台,培养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等大量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及项目管理需要的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刘纯义, 李梅华,高职水利类专业“三顶岗、两交替”的人才培养方案研究与实践[J].职教论坛,2009(11下)

[2]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吉文林,杭瑞友,葛竹兴. 高职“工学研融合”培养现代畜牧业技术技能人才的研究与实践[EB/OL].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2013-05-14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重点项目(2013JGZ188)

【作者简介】黄 冰(1978- ),女,广西桂平人,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水利工程及教学研究;余金凤(1966- ),女,广西隆安人,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水利工程及教学研究。

(责编 卢 雯)endprint

(二)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根据水利改革大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以及专业培养人才所面向的岗位群对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需求,结合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和岗位能力的要求,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拟订专业课程设置框架。根据职业标准,从研究以本专业毕业生应掌握的技能点及相关知识点为核心,为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重新构建水利水电建筑专业课程体系,拓展学生的职业技能。

三、建设措施

为了更好地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依托行业发展的要求,学校制定了一系列建设措施: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了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突出实践技能的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紧校企之间的合作,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使教师的专业技术能力达到生产一线的水平,依据学院骨干院校建设项目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双师”素质骨干教师培养目标要求,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如2013年共派出6名教师到广西国瑞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等企业参与水利工程的设计、咨询、施工管理等工作。除此之外,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教师赴国内外特色院校进行高职教育理论、教育理论等方面的专题学习培训,更新高职教育理念,提升业务素质,掌握人才培养规律,具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执行能力。

(二)校企合作深度融合。成立由行业企业和学校组成的专业建设委员会。加强校企深度合作,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办学的体制机制,充分利用学校、企业的优质资源,合作办学,实现互利共赢。充分利用企业优势,广泛开展市场调研,经过专业建设委员会论证,并结合水利工程岗位职业标准和企业用人需求情况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广西水电工程局等水利企业深度融合,校企双方就合作模式、培养地点、课程体系、授课安排、课程内容、教师配制、教学组织、施工设备使用、培养费用、顶岗实习和技术开发等方面制订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校企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完善人才培养运行机制。

(三)综合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建立行业、企业、学校、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考核与评价体系,将学生的职业态度、职业技能、企业满意度、就业质量作为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指标。完善学生实践教学评价制度、校内实训管理制度以及校外实训管理制度。建立毕业生跟踪调查制度和校外教学质量信息反馈网络。定期深入行业企业调查,了解企业对学生岗位能力以及综合素质方面的要求、毕业生对岗位的适应情况和工作能力,了解学生对专业教学的意见和建议,校企共同评价并进一步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综上所述,以职业岗位核心能力为主线,构建高职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双通道、三核心、四阶段”的人才培养新模式,立足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面向华南地区,以城镇化建设为平台,培养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等大量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及项目管理需要的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刘纯义, 李梅华,高职水利类专业“三顶岗、两交替”的人才培养方案研究与实践[J].职教论坛,2009(11下)

[2]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吉文林,杭瑞友,葛竹兴. 高职“工学研融合”培养现代畜牧业技术技能人才的研究与实践[EB/OL].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2013-05-14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重点项目(2013JGZ188)

【作者简介】黄 冰(1978- ),女,广西桂平人,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水利工程及教学研究;余金凤(1966- ),女,广西隆安人,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水利工程及教学研究。

(责编 卢 雯)endprint

(二)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根据水利改革大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以及专业培养人才所面向的岗位群对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需求,结合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和岗位能力的要求,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拟订专业课程设置框架。根据职业标准,从研究以本专业毕业生应掌握的技能点及相关知识点为核心,为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重新构建水利水电建筑专业课程体系,拓展学生的职业技能。

三、建设措施

为了更好地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依托行业发展的要求,学校制定了一系列建设措施: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了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突出实践技能的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紧校企之间的合作,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使教师的专业技术能力达到生产一线的水平,依据学院骨干院校建设项目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双师”素质骨干教师培养目标要求,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如2013年共派出6名教师到广西国瑞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等企业参与水利工程的设计、咨询、施工管理等工作。除此之外,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教师赴国内外特色院校进行高职教育理论、教育理论等方面的专题学习培训,更新高职教育理念,提升业务素质,掌握人才培养规律,具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执行能力。

(二)校企合作深度融合。成立由行业企业和学校组成的专业建设委员会。加强校企深度合作,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办学的体制机制,充分利用学校、企业的优质资源,合作办学,实现互利共赢。充分利用企业优势,广泛开展市场调研,经过专业建设委员会论证,并结合水利工程岗位职业标准和企业用人需求情况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广西水电工程局等水利企业深度融合,校企双方就合作模式、培养地点、课程体系、授课安排、课程内容、教师配制、教学组织、施工设备使用、培养费用、顶岗实习和技术开发等方面制订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校企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完善人才培养运行机制。

(三)综合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建立行业、企业、学校、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考核与评价体系,将学生的职业态度、职业技能、企业满意度、就业质量作为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指标。完善学生实践教学评价制度、校内实训管理制度以及校外实训管理制度。建立毕业生跟踪调查制度和校外教学质量信息反馈网络。定期深入行业企业调查,了解企业对学生岗位能力以及综合素质方面的要求、毕业生对岗位的适应情况和工作能力,了解学生对专业教学的意见和建议,校企共同评价并进一步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综上所述,以职业岗位核心能力为主线,构建高职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双通道、三核心、四阶段”的人才培养新模式,立足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面向华南地区,以城镇化建设为平台,培养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等大量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及项目管理需要的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刘纯义, 李梅华,高职水利类专业“三顶岗、两交替”的人才培养方案研究与实践[J].职教论坛,2009(11下)

[2]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吉文林,杭瑞友,葛竹兴. 高职“工学研融合”培养现代畜牧业技术技能人才的研究与实践[EB/OL].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2013-05-14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重点项目(2013JGZ188)

【作者简介】黄 冰(1978- ),女,广西桂平人,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水利工程及教学研究;余金凤(1966- ),女,广西隆安人,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水利工程及教学研究。

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 篇4

一、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的基本理念

1. 学生在职业方面的未来发展是专业定位的关注的。

我们的目的既是让学生能够有好的发展未来,也是要让学生能够更好的迎合企业的需要,所以要时刻关注着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让学生能够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更好的知道建筑岗位需要的能力、知识与素质是现在我院从学生职业方面所需要进行培养的目的。

2. 对职业的能力进行培养是课程体系构建的主要目的。

对学生进行在职业方面的能力是课程体系的主要目的,但也要建设起能够完成工作所需要能力和什么工作需要干什么的意识。对学生的能力进行一个能力梯度的构建是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需要做的,主要是从综合、专项和基本等职业的能力上进行划分,而这些的职业能力是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分析得出的,主要是深层次的对企业进行分析、总结和调研才得出的。

3. 职业的标准是开发核心课程的重要起点。

核心课程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学成后可得到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证书,这需要对职业的资格标准和行业企业的标准才能获得。每个职业的工作内容和所需要运用到的知识并不相同,这需要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依据这些制定出核心课程,对毕业生的素质、能力和知识等构建出一套体系,这需要对职业资格标准和行业企业资格标准进行调查开发。

二、构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1. 加强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

在现代化的建设中,建筑工程技术方面的职业培训是所需要的技术项目,为了可持续的发展学生实践技能文化和艺术,那么就需要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来进行相关的主线工作,那么应用技术管理就很重要。所以,对学生进行实践技能的培养,对学生的基础能力有较大帮助的就是在教学中的实习基地和培训中心了,这样才能锻炼其所学生需要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工程、施工安全、施工工艺、会计、质量检验和操作流程等就是多种基本建设的进程。工程的识图和制图是需要知道的理论知识,还是安全、施工技术、教育、项目管理和工程预算编制、等方面。像混凝土、脚手架、模板和钢材砖石等是训练时的分项,在进行具体的实际操作时需要先进行编写施工策略,还有估计材料金额和库存清单的金额,这需要学生对依据得到的信息和施工的流程和进展,再进行操作,需要先演练一番。为了让学生能够在未来更好的适应其所处工作,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实践能力,这需要实际的训练来实现。

2. 坚持以高质量的基础教育和职业培训相结合。

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正确树立,让学生有一定的思想道德品质,需要学生进行法律和道德基础,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培训课程。要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一定的水平,这需要专业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中传授职业道德思想的教育,可以进行一些关于职业道德素质的讲座,让学生能够被影响到,并进行心理咨询、社会实践和就业指导来加以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为培育与教育培育学生。

3. 加强对学生的教育证书,“双证书”制度的实施。

在职业教育中职业资格证书与学生学历证书被称为“双证书”,让技术和学历方面的教育互相结合。像为了要让学生在与他人竞争中能够有竞争能力,学生有专业技能让企业录用学生,一般的培训中心会让学生在培训时就进行检验师、建筑工长、测量师和预算员等建筑行业的资质证书的考取。

4. 加强“双师型”教师之路走产学结合,校企合作。

教师队能够具有高素质能够对人们的一些要求得到满足,有较高水平的服务质量。在教师中能够拥有“双师型”教师是非常重要的。职业教学的需求需要教师进行一些工程实际教师的专业培训,并进行一些专业的教师和在企业就职的技术人员进行讲座教学来实现。合作办学最为重要的就是“双师型”教师的知识和教学态度,他们的产生是生产的执行者和工作人员的结合。所以,有较高的知识、良好的工作能力、好的教学理论的理解运用、好的交际能力和好的组织能力是培训教导教师应该有的能力。实践和生产是“双师型”教师必须已与为中心的义务,并对内外环境了如指掌。

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国建筑行业的发展中,能够决定其质量和多少的是人力资源的多少。那么在现今高速发展的建筑业中,专业培训职业技术型人才的机构就非常必要,主要的培训内容就是对学生进行专业技术、先进技术和综合素质的方面的培养。

摘要:想要知道对于一些专业人士在职业培训后的现状,那么就要对建筑装饰工厂方面在中国的技术如何进行解析,并对进行专业职业培训的建筑工程人员进行分析探讨。从深层次探讨分析有关的资料,可知一般的教学模式以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建筑施工方面的人才需求,所以需要有专门的技术方面的人才培育,在职业培训和教育方面尽量注重实践能力的教学,现代的建筑工程中,最为缺少的是在建筑施工方面的实践型技术人才,教学方面尽量要以此教学为中心进行培训。为了引导建筑专业人员和职业教育培养出的专业技术的实现,研究新的教学模式需要进行校企合作。

关键词:建筑工程,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探究论文 篇5

随着经济、社会和技术的不断发展,骨干高职院校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及时调整,满足企业和学生的双重需求。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不能闭门造车,学习兄弟院校优秀的经验是一条捷径,但是也不能完全照搬,毕竟各个院校所处的区域不同,社会、经济、文化等发展程度上参差不齐,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建设必须从区域企业需求、院校实际情况、专业基础等客观情况出发。

一、目前高职院校软件工程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经过十几年的高速发展,数量上和规模上有了显著提高,为社会和企业提供了大量技能型人才,为中华民族的腾飞做出了巨大贡献。近几年由于信息技术特别是软件外包发展迅速,软件工程专业也得到蓬勃的发展,具有计算机和信息背景的高职院校普遍开设了软件工程专业。近5年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在人才培养方面软件工程专业存在一系列以下问题:

1、院校“同质化”严重,职业特色不够突出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设置关系着高职院校的生存和发展,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同质化”十分严重,完全没有从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盲目投入巨大资金,造成资源上巨大浪费。现在大部分高职院校软件专业学生的理念、知识和技能与社会和企业的期望差距非常大,无法满足需求,造成“结构性失调”。[2]大部分高职院校重理论,轻实践,照搬本科院校的学历教育,没有显著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高职教育培养第一线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人才具备与高等教育相适应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技能,掌握相应的新知识、新技能和新工艺,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2、人才培养与社会要求差距大矛盾突出

企业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对创新型高素质技能人才需求极大,提高产品的质量,获取最大的回报。但现实是企业招聘到合适人才的机会越来越小,而中国每年近七百万的大学毕生业大部分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特别是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质量不理想。社会对技术人才需求量非常大和大部分学生找不到合适工作的矛盾,主要原因是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落后,所传授知识难以满足社会企业的需求,不适应社会需求。

3、“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层次低

高职院校领导都具有“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思维,但受多个因素影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仅仅停留在备忘录或纸面协议,即使有,深度也不够,仅仅是高职院校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到企业定岗实习,学生在流水线从事简单枯燥的机械式工作,与期望相差甚远,未能充分体现工学结合理念,效果不佳。

二、提高高职院校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建设的措施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8号)中,对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出了具体要求。陕西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对软件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建设进行深度改革,促进软件专业建设更上一层楼,具体措施如下:

1、吃透政府政策,立足服务区域产业,准确定位专业建设方向

软件外包产业被称为“高科技、高附加值的绿色产业”。根据《西安软件外包发展规划(2010-)》,西安市软件外包发展的总体定位是成为国际软件外包中心之一,总体目标是成为全球知名的软件外包中心城市,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学院应抓住这次契机,为西安市软件外包储备人才。软件产业包含软件测试、软件架构、物联网、云计算、虚拟化、智能穿戴、智能家电、APP等新兴产业。在国家政策的鼓励和社会需求的推动下,新兴产业在未来的将有较大发展,成为中国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产业升级的主力军。但是,目前许多高职院校软件工程专业的课程极少涉及上述核心技术,无法满足社会和企业的需求。高职院校为了提高软件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领导和教师必须密切关注软件产业的发展趋势和热点,深入到软件企业调研,了解企业真正需求,预测未来几年软件发展热度,做好课程建设方面的知识储备。

2、紧抓市场契机,与企业深度合作,力求实现共赢

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处在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西安,新的形势为西部高职院校和西部企业提供了合作机会,院校改变办学思维,主动要求相关企业合作办学,特别是软件外包的相关企业,使企业参与到软件工程专业的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上,学院根据企业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课程结构,优化教学内容,使学生第一时间学习企业最急需的技术,毕业后及时融入企业工作环境中,合作企业每年优先从毕业学生中选取优秀毕业生充实到企业中,分享合作办学的硕果,由被动转化为主动,解决“院校热、企业冷”的校企合作办学难题。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定位在实用性“蓝领”人才,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动手能力,院校和企业之间可以采取“联合办学”、“订单式”培养模式,使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显著提高,院校的就业率得到保障。软件工程专业学生可以与西安高新区多家软件外包企业签订联合办学协议,为学生多方面提供带薪顶岗实习,熟悉企业工作流程。顶岗实习学生可以从最简单的软件测试开始,熟悉软件测试中的单元测试、模块测试、系统测试和集成测试等方法,掌握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等技术,为自己就业奠定基础。

3、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专业课程体系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是目前高职院校相对成熟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了高职院校教育的职业化,是高职院校公认的“金”模式,核心是骨干课程建设,使毕业生第一时间胜任工作岗位,短时间内获得更大发展空间。

三、结束语

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 篇6

【关键词】“1+1+1”模式 建筑人才 技能培养 职业素养 创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4C-0084-02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必须推进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高职院校主要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深化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改革,应以工学结合为重点,重视学生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的培养。对于建筑业来说,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在对现阶段人才需求、办学条件和岗位能力要求分析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深化校企联合办学,积极探索校企联合及建筑类专业高职教育的新模式,笔者提出基于“1+1+1”模式的高职院校建筑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这一模式的核心就是重新安排高职三年的总体教学安排,即按照“学习+实践+再学习”的方式,从完善职业能力培养体系、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加强教与学的针对性等方面入手,开拓一条更加符合人才成长规律的培养道路。

一、“1+1+1”模式提出的原因

以往“在校学习+基地实训+企业顶岗”的模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专业课教学课堂上,老师们苦于学生没有实际经验甚至没有任何感性认识,难以理解那些枯燥的理论知识。而许多高职院校校内没有理想的认知场所,去施工现场参观又不可能与教学内容保持同步。在这种情况下,老师教得累,学生学得也累,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然而,学生一旦出去顶岗实习,虽然动手机会多了、学习实践技能方便了,但是普遍反映专业理论知识跟不上,基础训练不扎实,懊悔没有珍惜学校学习时间,纷纷表达出再回学校补习的强烈愿望。

二、“1+1+1”模式的内涵

“1+1+1”模式是指:第一年在校内完成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及基本专业技能训练,第二年在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工作,第三年再回到学校继续深入学习专业理论。

“1+1+1”模式打破了传统的“2+1”模式,就是将在校期间前两年分为两个独立时间段,本着“理论够用为度,重点培养实践操作能力”的原则,着重进行专业技能实训,加大专业技能实训课时量,并通过专业技能实训不断完善专业理论知识,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学生既掌握了理论知识,又提高了实践动手能力。“1+1+1”模式不是第一年在校学基础和理论,第二年在校企合作实训基地训练专业技能,第三年在企业实际顶岗实习的模式。

“1+1+1”模式能够提供给学生更好的教学和实训资源、更多的实践工作机会,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第一学年基于“理论够用为度”的原则进行专业领域知识的学习,为第二学年顶岗实习打好基础。通过第二学年的专业技能实训,学生不出校门就可以接触到与企业相同的生产工作过程,加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融合,更好地进行工学结合。在实际工程项目中工作,在企业文化中体验,在师傅的带领下学习,这对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养成至关重要。

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这一年当中,对职业有了较为深刻的体验,得到了现场磨炼,学生还未毕业即开始与企业全面接触,使得学生毕业后起点较高,能够更好地融入企业中,有利于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第三年返校学习,学生能够带着更加具体的问题去听课、再训练,其主动性大大加强,学习效果也会成倍提高。

三、“1+1+1”模式的改革内容

(一)重新调整总体三年教学计划。以往传统的“2+1”或者“2.5+0.5”模式下,三年教学计划都是按部就班、环环相扣,从基础课到专业课、拓展专业课的老思路设计的。在新的“1+1+1”模式下,必须打破常规,充分考虑学生的成长历程,设计的教学计划必须体现“两个体系、两个层次”的思路。

“两个体系”,即建立入学第一年的基础理论课程体系、毕业前一年的较复杂专业课体系。基础理论课程体系要求尽量做到面面俱到,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常识、通晓基本理论和方法;较复杂专业课体系要求尽量做到精简、有针对性,老师选取课程教学内容必须更加用心。

“两个层次”,即基础理论层次和专业理论层次。两者既区别明显又有密切联系,各自目标明确,任务清晰,两个层次必须互相呼应,既有传承又有提高和针对性。必须考虑到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现场经验,在教学手段上要更加丰富一些,可以把更多的专业知识重新组织,通过具体工程案例进行讲解。

(二)真正落实顶岗实习的指导与管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现有顶岗实习的指导与管理往往流于形式,学生的顶岗实习实际效率不高,效果不是特别理想。新模式下,老师在安排实习计划、实习内容、实习任务方面,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专业基础,做到简单、有效,让学生真正深入实习岗位环境即可。例如,资料员岗位,学生只需要完成一个项目工作过程、了解本岗位最常用技能就行,同时也是最基本的职业素养培养的良好时机,为第三学年进一步学习和毕业后真正上岗打下基础。

(三)夯实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由于高职教育的局限性,在校期间无法实现大面积的专业理论知识讲授,无法涉及更多的工作岗位具体基础理论。学生在企业遇到了某些专业知识,脑子里一片空白,极大地影响了其工作开展。以建筑施工技术为例,涵盖的施工工艺和方法太多,老师只能教授基本的、重要的、常用的知识点,某些“四新”技术根本无法跟上施工现场的步伐,特别是装饰装修工程的工艺更多、发展更快。因此,作为高职建筑专业教师,只能进一步将现有专业理论知识进行优化、提炼,使之更加贴近生产实际,为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四)强化缺失的技能训练。技能训练是高职教育的一大特色,必须不断加大力度。学生通过中间一年在企业的实际锻炼,普遍感到在工作中遇到很多困难,不仅是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匮乏,而且岗位技能也存在缺失。以CAD绘图为例,生产一线的要求更加严格,涉及的专业图纸内容更加宽泛,对学生的基本技能是一项挑战,会有一种赶鸭子上架的压力,造成一定的心理负担。因此,进一步强化缺失的技能训练特别重要,从日常CAD绘图教学手段方法入手,大胆引入工程实际图纸,从简到繁;特别是第三学年,必须加大练习力度。

四、“1+1+1”模式的改革手段

为使基于“1+1+1”模式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更好地加强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教育,使学生掌握专业岗位群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更好地服务于地方和区域经济建设,需要对教学管理、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考核机制等几个方面做出大胆的改革。

(一)适应新模式的教学管理改革。学校与企业联合成立校企教学管理领导小组,由企业方负责跟踪、监督人才培养全过程,参与教学质量的管理。特别是企业的师傅参与到教学管理当中,可以有助于更加真实地评判学生学习效果。

就二级学院教学管理来说,必须重新建立一套相应的日常教学管理制度,控制好第一学年的基础教学环节、第二学年的校外实践环节、第三学年的提升教学环节三个部分,协调好内部各教学部门的工作,协调好与学校教务管理部门的工作。

就专业教研室管理来说,在教学任务分配、专业教材选择、各类教学资料,以及毕业设计顶岗实习的内容方式等方面,都必须重新做出相应的规划调整。

(二)新课程体系下的课程建设创新。积极按照职业能力形成的需要来整合理论及实践知识,重点围绕满足企业专业技术岗位的要求来设置核心课程,压缩及精简专业基础学习领域课时量,将传统的专业基础知识理论验证性实验实践课程,转换为实际应用的技能技术操作训练课程,突出“理论够用为度,重点培养实践操作能力”的原则,为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可靠的保障。

在课程设计上,可以打破传统课程教学模式,从案例提出入手,大胆分解课程内容,围绕工程实际任务去重新组合,进一步完善项目教学法。这样既教授了理论知识点又有机融入工程运用,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地去理解和消化课程内容。

在课程深度上,可以分前后阶段,即一门课可以分为基础部分和深化运用部分,前者安排在第一学年,后者安排在第三学年,便于学生上手快以及毕业前的专业知识提升,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三)更高要求地推进师资队伍建设。新模式对专业教师的要求提高了,因此一方面可以安排教师利用假期在企业进行长期的工作实习实践,轮流到企业进行半年至一年的挂职锻炼,熟悉生产过程,参与项目开发、经营管理和课题研究等,增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实践和科研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在校内大力开展实践教学技能练兵活动,充分利用现有人才资源,采用以老带新、互帮互助等手段,培养出一批专门技能型实训教师,以提高实践课程教学质量,满足“1+1+1”模式的“职业性”要求。

把专业技能放到岗位考核重要的地位,与个人待遇挂钩,在职称评定方面给予政策支持,激发每一位专业教师在这样的环境中不断提高专业技能水平。

综上,“1+1+1”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思想把握了高职高专教育的发展趋势,适应了社会对高职高专人才的需求,合理调配了教育教学资源,强化了专业内涵建设,实现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相结合,体现了学校即社会、生活即教育、课桌即岗位、学习即素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高度融合的科学的人才培养理念。当然,实施和推广这一创新模式,还需要学校、企业、社会予以大力支持,国家给予相应政策。“1+1+1”模式是一种有益而大胆的尝试,一定会推动建筑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向更层次发展。

【参考文献】

[1]陶红,曲涛.试论高职1+1+1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J].教育与职业,2011(6)

[2]吴俊.基于1+1+1模式的高职院校汽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J].中国科技纵横,2012(9)

[3]彭海学.对高职院校“1+1+1”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9)

[4]商凯.中山火炬职院“1+1+1”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国土资源高等职业教育研究,2011(21)

【作者简介】易 斌(1967— ),男,在职研究生,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教研室主任兼专业负责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注册一级建造师,研究方向:建筑施工技术与专业教学。

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 篇7

工学结合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 以工学结合为载体, 把课堂学习与工作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筑工程专业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初步提出企业、学院、学生三赢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第一, 学校根据用人单位的用工和对技术技能的要求进行培养, 有助于学生与实际工作岗位技能需求实现“零距离”, 这类专业发展方向的针对性强, 学生毕业后能够很快地适应新工作岗位, 企业对这类员工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零”培训成本;第二, 对学校而言, 课程设置更加贴近生产实际, 培养目标明确, 同时部分弥补了专业实训设备的不足, 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学院的专业办学水平, 缩小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岗位之间的差距, 这对于加快学院实践教学的研究与发展, 加强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 促进校企资源共享, 有效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技能型人才起到了积极作用;第三, 对学生而言, 进校即得到职业技能培训, 学习技术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大提高, 在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共同引领、熏陶下茁壮成长, 既有利于扩充学生视野和知识面, 为学生毕业后尽快融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更有利于实现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职业梦想。工学结合为实现专业培养目标起着重要作用;也是学生毕业后参加实际工作的一次预演。

2 分析国内外相关项目研究的概况、水平和发展趋势

从高职教育工学结合模式的国际比较来看, 以企业为主的工学结合模式的特点主要是, 工学结合的对象为企业或生产部门的学徒、企业或生产部门为实施工学结合的主要组织者和管理者、企业内专设有培训机构和企业内培训比重远远大于学校教学的比重、有相应的社会监督或保障系统, 其代表主要有德国的双元培训制、英国的工读交替式培训和日本的产学合作;以学校为主的工学结合模式的特点主要是, 在工学结合的具体组织实施上, 坚持以学校计划组织为基础, 由学校从培养学生的现实出发, 教师根据学生的专业和兴趣寻找适当的企业雇主, 根据企业的需要和可能提供的相应的生产实践培训场所等, 开展与企业的合作, 其代表主要有美国的合作教育计划和苏联的学校-基础企业培训计划。

3 建筑工程专业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的应用与价值

近年来, 我国建筑市场发展迅速, 建筑业已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随着建筑市场的快速发展和建筑咨询、项目管理等相关市场的不断扩大, 社会各行业如房地产公司、建筑安装企业、咨询公司等对建筑人才 (包括建筑员和建筑工程师) 的需求不断增加, 建筑行业的发展十分迅速。建筑工程专业培养高素质的, 具备建筑工程专业必需的文化基础与专业理论知识以及建筑工程师的基本素质, 具有独立应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工程预算、结算及建筑工程计价与控制能力的高技能型专门人才。为能高质量高水平地完成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 我们探索建筑工程专业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之路。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结合实际工程进行, 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鼓励学生参与工程的招投标及建设的全过程, 通过工学结合教学, 使学生一毕业就可以单独进行工程预算、结算以及建筑施工技术的工作, 该专业的毕业生会广受社会欢迎。因此, 该项目的研究价值很高, 具体体现为:

3.1 工学结合的企业受益颇多。

一方面企业的精神和文化得到了提升, 学生将为企业注入新鲜的时代气息;另一方面企业的效益得到提高, 学生可为企业带来无偿的经济价值。

3.2 工学结合的师资队伍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培养了“双师型”教学梯队。

通过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教师定期到生产第一线参加实践工作, 提高了教师的实践技能, 加快了“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使教师在搞好教学的同时也能直接参与行业的决策咨询、企业的技术革新和开发, 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4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提升学院办学水平, 促进学院可持续发展

4.1 办学水平得到快速提升

4.1.1 课程得到了整合和发展:

a.研究课程体系中专业技术类课程设置。建筑工程专业严格按照教育部关于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基本思路来进行设计。按照基础理论知识适度的原则, 压缩工程技术类课程门数, 整合为综合课或概论课, 以便在有限的教学周期内, 使学生在掌握必备的工程技术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 拓展其知识面。b.研究教学内容。工程技术类课程的教学内容研究, 将适应“双证书”要求作为整合教学内容的主要依据之一。以省建设厅指定的建筑员资格证考试培训系列教材为基准, 并结合国家建设部指定的“全国注册建筑师与造价师”考试培训大纲的要求, 重新修订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 适应了学生参加建筑资格证考试, 并为将来成为建筑师或造价师奠定了基础。c.适当增开选修课。为适应绿色生态建筑发展要求, 在确保基本的工程技术类必修课的基础上, 结合行业工程技术发展需要, 增开建筑环境学、建筑工程法规等选修课, 以便在保证课程设置稳定性的同时, 兼顾其灵活性和适应性。

4.1.2 教学过程不断完善。

a.教学水平。本专业任课教师爱岗敬业, 为人师表, 认真履行教书育人职责, 教学管理初步实现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和现代化, 专业教学水平实现了跨越式的提升。b.教学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启发式、案例式、交互式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形成教学互动的局面, 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

4.2 办学条件得到充实

4.2.1 教学基础条件。

学院加强建设多功能及多媒体教室、多媒体教学资源、实践实训基地、图书阅览室、电子图书、体育馆等, 为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保障。

4.2.2 实习实训教学条件:

a.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本专业建成了广联达软件实训室, 购买了广联达软件、教学光盘和标准图集, 供学生学习与实训之用。b.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近年来, 本专业与我省国际合作公司、我市茄子河区建筑设备公司、我市第二建筑公司等多家企业单位, 建立了长期校外实习实训教学基地。建筑工程专业不断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不断强化内涵建设, 不断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和不断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争做发展的示范、改革的示范和管理的示范, 充分发挥引领和辐射作用, 为我市我省经济建设和构建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体系做出贡献。

摘要:近年来, 我国建筑市场发展迅速, 建筑业已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随着建筑市场的快速发展和建筑咨询、项目管理等相关市场的不断扩大, 社会各行业如房地产公司、建筑安装企业、咨询公司等对建筑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 建筑行业的发展十分迅速。论述了建筑工程专业应培养具备怎样的基本素质, 具有怎样的高技能型人才。为能高质量高水平地完成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 探索建筑工程专业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之路。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能型人才,工学结合,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王文槿, 林仙福.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实务:订单式工学交替操作指南[M].北京:海洋出版社, 2010.

[2]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高技能培训联合委员会.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成功之路[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7.

[3]全国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用书编写委员会.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全国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用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4]樊琳娟.市政工程概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用[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10.

[5]傅敏.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精品课程配套教材:现代建筑施工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 篇8

一、传统工程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作为工程教育大国, 如何让我国的工程师“卓越”起来, 已成为工程教育界乃至全社会所普遍关注的问题, 传统的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满足当前煤炭工业发展规划的需求。

走访全国大部分矿业类高校, 采矿工程专业所执行的人才培养模式, 普遍为基础课+专业课+毕业设计的人才培养模式。由此培养出的学生具有较扎实的基础理论, 但缺乏企业所需的工程实践经验, 毕业生分到企业后仍需要进行岗前培训。这种基于实践教学的传统工程教育模式变成了纯粹的工程科学教育, 课堂加实验室教学模式与真实的企业工程实践出现极大的偏差, 教育者与发展中的现代化企业工程系统的“脱轨”直接导致教与学之间缺乏兴趣与动力, 甚至错位现象的发生等[8,9,10,11,12,13,14,15,16]。

二、科学确立采矿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

在传统的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 学生对自然科学基础、技术科学基础和本专业领域及相关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学习仅局限在理论层面, 为使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受到现代工程师的基本训练, 科学制定采矿工程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标准尤为重要。通过该标准的培养, 学生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 系统学习采矿基础知识, 掌握现代化矿业工程中的应用技术, 了解本专业前沿及发展趋势。通过在企业阶段学习, 学生具备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参与项目及工程管理的能力。通过在企业的实践锻炼, 学生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及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 与他人能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体现出对职业、社会和环境的责任感。同时具有一定的信息获取及文字处理能力, 掌握一门外语, 具有一定的外语交流和阅读能力。

科学制定采矿工程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标准, 切实提高卓越工程师的人才培养质量。

三、推进卓越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

作为一项高等教育的重大改革计划, 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理念, 调整传统的人才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模式, 才能培养造就出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矿业类工程技术人才, 促进我国煤炭工业的健康、科学和可持续发展。

(一) 实施校企联合培养

为便于学校与企业阶段教学任务的合理安排, 增加企业阶段教学的机动灵活性, 针对采矿工程专业课程性质特点, 在第三、四学年实行小学期制, 即将传统的一学年的两个学期划分为四个学期。

强化专业基础知识, 不断扩充学生专业信息量。增加专业主干课学时, 为增强学生解决工程实际能力, 以“采区设计”和“课程设计”为依托, 以现场工程实践为背景, 积极推行采矿工程专业CDIO教学模式改革。

(二) 学用结合, 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卓越人才培养要紧密结合矿山企业, 问需矿山企业, 积极开展教学内容改革, 合理优化课程体系, 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 推行“企业冠名班”, 实行“订单式”培养。积极征得企业赞助, 搭建各种形式的技能竞赛平台, 开展大型科技创新活动,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 大力推进毕业设计改革

毕业设计是实践性很强的教学环节, 从认识规律上看, 实践与理论二者是循序渐进相互促进的。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 把毕业设计放在整个学程的后面, 影响了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性。为克服这一问题, 延长毕业设计时间, 将原来的13周设计时间延长至一年或两年, 实行一边学专业课和现场工程实践, 一边作毕业设计, 效仿研究生的培养模式, 实行校内校外“双导师制”。学生学完基础课和现场的认识实习后, 配备指导教师, 学生在学习专业课和毕业设计期间, 听从导师指导, 毕业设计选题可以结合导师现场科研项目进行, 也可是现场的技术工艺或施工设计。这样毕业设计起步早, 设计时间长, 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

四、加强创新平台建设

工程实践环境是培养卓越工程师必备的硬件条件, 与传统教学中的实验室、校办工厂的实验与实习有本质的区别。通过企业的工程实践环境, 把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有机结合起来, 培养学生在矿山设计、矿井生产和井巷施工等方面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养。

通过校企共建的方式, 共建矿业工程实践中心、采矿工程地下空间工程实践基地、采矿工程围岩分析测试中心等。矿业工程实践中心主要是供学生对矿井各生产技术方案进行设计、模拟、仿真模型制作、运行实现, 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提高学生对矿井各生产系统和主要技术环节的理解与掌握, 实现对矿井从整体到局部的优化设计。

五、实施“校企共建学科计划”, 加强有工程背景的师资队伍建设

(一) 实施“访问研究员”制度

积极推动校内专任教师到矿山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 选派具有博士学位或副教授以上职称的中青年学术骨干到企业去, 时间半年至一年, 直接参与企业的科学研究、技术指导等工作。

(二) 实施“教师深入矿山企业行动计划”

重点选派优秀中青年教师深入矿山企业参加工程实践能力培训, 狠抓教师培养中的工程实践环节。教师深入企业以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为重点, 同时做好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调研, 为学校培养企业急需的创新人才提供信息。

(三) 发挥兼职教师作用, 校企共建学科专业

通过校企和专兼职教师的共同努力, 共用签署“校企共建学科专业协议”, 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共同探索、凝练研究方向, 共同承担责任, 共同研究, 成果共享, 共建团队, 人才共享, 共建平台, 基地设备共享。

人才培养缺乏创新性和实践性是当前采矿工程专业改革与发展的难题, 为全面提高采矿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切实解决高等教育中理论脱离实际、实践环节薄弱、产学脱节等问题, 需要加强与企业的联合, 实施校企共建学科发展计划, 培养一大批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 真正让高校培养的采矿工程专业毕业生“卓越”起来。

摘要:为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的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目标, 大力开发经济社会发展中重点领域急需的紧缺专门人才, 扩大专业技术队伍中的应用型人才, 从探究传统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着眼, 旨在通过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设置, 实施校企共建学科发展计划, 培养一大批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 使高校培养的采矿工程师“卓越”起来。

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 篇9

为培养造就一大批“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创新能力强、适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优秀后备工程师, 建设创新型国家, 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优势, 增强我国的核心竞争力。2010年6月23日, 教育部开始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同时将其列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截至目前, 共有194所高校成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1]。

1、人才培养定位

成都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工程专业在2012级开始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以实际软件工程项目为背景, 以软件工程项目开发技术为主线, 通过高校和行业企业的深度融合, 着力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软件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培养定位--高素质应用型软件人才。其中高素质是指具有跨学科知识背景, 具有良好的科学及人文素养、扎实的专业学科基础知识, 过硬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突出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具备开放视野的创新型人才;应用型是指为满足成都区域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建设及其核心产业———软件产业信息与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需求的技术型、工程型人才[3]。

2、软件工程卓越工程师计划探索

2.1“平台+模块+插件”课程体系设置

课程体系设置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 以培养具备未来卓越工程师潜质为标准, 体现软件人才的核心竞争力即专业学科知识能力、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企业适应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国际沟通交流能力等, “平台+模块+插件”的课程体系设置包括三大类, 见图1。

平台课程由公共基础课程、素质教育课程以及学科专业基础课程构成, 重在综合素质、科学及人文素养培养、开拓学生视野、突出团队沟通与协作和专业基础能力培养。

其中公共基础及素质教育课程:本着“文理渗透”的原则, 设置高等数学、国学经典、大学生心理学等课程, 注重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提供丰富多彩的体能训练、心理健康教育及咨询课程, 使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学科专业课程:重在学科专业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培养, 与“211”、“985”等研究型院校培养的学术型人才和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的技能型人才相比, 所培养的应用型工程人才掌握的学科专业理论知识在深度上低于学术型人才, 高于技能型人才;在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上, 强于学术型人才, 较技能型人才培养, 更强调应用学科专业知识解决工作实际问题的能力, 而不是单纯的技能操作训练。

多语言应用能力平台:注重语言能力培养, 包括沟通交流、表达与写作能力、服务外包语言应用能力。外包语言以口语练习为主, 增强学生对外交流的信心和能力, 为培养国际化软件与信息服务工程师人才打下基础。

模块课程:通过设置服务外包、游戏开发、软件测试、移动开发、.NET技术、JAVA技术等与行业急需的技术方向作为选修课程模块。强调和体现同一专业学生“个性化”特性及各专业方向的交叉和渗透, 学生在学习了本专业方向基础知识后, 可根据市场岗位细分及自身爱好与需求, 选修其它模块课程。

企业插件:通过企业实训、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等课程设置体现, 以软件产业及企业的实际人才需求标准为插件, 关注产业前沿发展, 把软件行业的新标准、新成果及企业对人才的特殊需要, 及时引入到人才培养过程, 实现双方优质资源互补, 有效地促进软件人才的培养工作[3]。

2.2“3+1.1”学制设置

为强化卓越工程师能力培养, 采用“3+1.1”年学制设置, 将培养过程划分为两个时间段, 教学内容对应设置为“学科教育+企业实训”两个部分, 整个过程均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完成教学组织与运行。“3”代表前三年的校内教育;“1.1”代表1.1年的提升实践动手能力的校外教育, 即企业参观、企业认知实习、企业实训、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 其中0.1年代表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的两个暑期。在前三年中, 将“3”又分成2年和1年, 分别代表不同层次的平台类课程学习阶段和模块类课程学习阶段, “1.1”又分成“0.1”年的企业培养I和“1”年的企业培养II, 不同层次达到能力逐步跃升 (见图二) 。

2.3“1+3+8+18周”企业培养方案

为突出工程能力培养, 关键是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在整个卓越计划培养体系之中, “1.1”年的企业培养细分成“1+3+8+18”周, 其中0.1代表“1+3”周, 1代表“8+18”周 (见图三所示) 。其中核心部分就是实习实训, 最终达到实习实训与学习专业相结合, 实习实训与学生就业相结合, 实习实训与职业方向相结合, 实习实训与校内校外相结合。

(1) 校企联合培养I

“1周”:暑期企业参观, 体验式参观, 学分:1分, 设置1周的短学期, 在第一学年暑期执行。组织形式:由专业教师带队, 组织参观大型电子信息类行业企业、软件及信息服务外包企业或参加重要的产业发展峰会如国际软件洽谈会或服务外包洽谈会等等, 组织企业工程师或行业产业专家讲座、介绍行业及产业发展前景, 与企业工程师进行座谈, 直观感受和体验未来的工作场景, 增加学生对该行业和专业的认可度, 产生对行业的浓厚兴趣。

“3周”:暑期企业见习, 认知性实习, 学分:3分, 设置3周的短学期, 在第二学年暑期执行。组织形式:进入企业, 执行三周体验式项目开发。目的是使学生体验软件项目开发过程, 企业项目开发环境和基本要求, 通过项目开发体验明确未来的专业发展目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在企业与高校共同搭建的实训基地实施, 也可以全部安排在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或培训机构完成。配备双导师。

(2) 校企联合培养II

此阶段, 属于企业插件, 根据企业用人标准或就业方向, 实施“多渠道、多途径、分类别的实习实训方案”。

“8周”:企业综合实训, 学分:8分, 第七学期或第三学年暑期执行, 重在培养学生软件工程综合项目实践能力、项目开发技能, 包括基本的配置、设计、编码、测试等, 运用适当的理论和方法解决软件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工程项目管理和团队协作及沟通交流能力等。

“18周”:企业顶岗实习 (含毕业设计) , 学分:18分, 第四学年执行, 培养学生“岗位对接”与“岗位轮训”, 就业前的实战训练, 真正实现就业的零距离。

组织形式:校企合作灵活, 在最后一学年内完成, 采用企业实训、企业实习、毕业设计及就业一体化管理模式, 达到校企真正深度融合, 也可根据企业实际实行“订单式”, “课程嵌入式”, “企业主导型式”, “校企互动式”等形式。实施过程注重双导师配备, 企业项目实训, 配备双导师指导, 在企业实训及定岗实习阶段以学校导师为辅, 企业导师为主;毕业设计, 采用双导师制度, 所有题目全部来自企业真实项目或课题, 此时以学校的导师为主, 企业的导师为辅进行指导。培养全过程坚持遵循“全员参与、全程参与”的原则。

2.4 教学方法及评价改革

(1) 全面推行“案例驱动式”教学, 采用“做中学”和“按需教”模式,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在专业课程、专业方向课等实践性强的近二十门课程中, 全面推行以学生为中心的项目驱动式“做中学”和“按需教”教学模式。学生组织成项目团队, 以真实的行业业务项目为背景, 以课程所涉及到相关技术为主线, 按照软件企业规范的开发流程和团队角色划分, 完成相应项目立项、计划、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交付的全过程, 帮助学生掌握该课程所涉及到的项目开发所需要的分析、设计方法, 开发平台、技术及工具, 设计规范, 开发、管理流程, 质量控制及项目管理等等。

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 教师通过学生的进度报告, 小组讨论和答疑, 随时掌握学生动态, 针对其问题适时切入知识点教学。教师对提交的文档、代码及时组织评审, 并及时反馈给学生, 学生根据反馈意见进行修改, 提升水平。课程项目案例选取注重实用性和先进性, 并鼓励学生大胆地采用先进技术, 自行设计有风险性的方案, 允许失败后总结经验, 最终完成规定任务。这样便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工程能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造性思维。

(2) 构建自主学习模式

通过项目资源库和各种网络资源平台为基础, 构建全面的自主性学习模式, 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每个小组由学生自主产生一名组长, 同时配备部分项目指导教师。同时结合学院实行的专业导师制, 使学生与院内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广泛交流, 鼓励学生与校外软件企业、公司或研发团队合作, 参与项目开发及新技术的开拓等。

(3) 改变学生成绩评定方式

采用以过程为主、结果为辅的成绩评定模式, 执行以团队合作和个人表现结合、队友考核和教师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法。规定所有课程期末考试成绩不得超过60%。考核形式多样化, 针对专业课、专业选修课程等实践性强的课程, 不得使用试卷形式, 而必须采用项目考核机制, 以学生提交的各阶段进度报告、会议评审、文档、源代码、相关技术方案;相应项目工作量、界面友好程度、功能丰富程度、技术架构;团队合作、沟通及交流等通过不同权值进行综合考核, 同时参照学生相互考核、指导教师考核和课程答辩小组考核等相结合。

2.5 工程型师资配备方案

没有一支高效、优秀的双师型、工程型教师队伍难以保证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得以实现, 引入“双导师”制和“外聘教师”制。

(1) “双导师”制

“双导师”制是指学生在企业现场的教学活动, 由企业和学校分别指派企业工程师及学校的“双师型”专职教师承担相关教学和指导工作。

学校导师由学院在本专业教师中遴选。担任导师的教师要具有一定的工程背景和实践经验, 有责任心, 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企业导师经校企双方商定后, 由学院在企业工程师、技术管理干部中聘任, 并签订指导合同, 在大三下学期介入直到学生毕业。双导师管理: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可成立指导小组, 共同研究和解决进行现场教学、实习、工程实践、科研实践中的问题, 总结和积累指导经验。实行“双导师”制的关键是要明确导师的责、权、利。学校导师与企业导师要经常沟通信息, 协调指导事宜。要尊重企业导师, 充分发挥企业导师的作用。

(2) “外聘教师”制

“外聘教师”是指邀请软件公司具有高级软件工程师和高级课程讲师双重资格的专家来校集中授课。

外聘教师来自国内外知名企业, 主要由外企IT工程师、海外留学生和资深软件专家组成, 具有高级软件工程师和高级课程讲师双重资格。每位外聘老师带学生进行限制, 外聘周期为2-4周, 实行全天候集中实训及授课。

2.6 创新能力培养途径

通过打造“学生创新工作室”及“项目孵化室”;设置“软件创新春蕾计划”;构建完备的学科竞赛体系, 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竞赛活动;设置学生进入“教师科研团队”机制等构建了立体化创新能力培养途径, 大大提升了学生的项目开发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科技创新和团队协作能力。

3、总结

通过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方案进行探索, 目前已经在学院软件工程专业2012级开始实施, 充分体现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能力培养为核心, 提升就业竞争力为目标”的培养理念, 相信会在将来不断提升本专业的专业就业率及就业层次。

摘要:针对软件工程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 以推进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为突破口, 在课程体系设置、学制设置、校企联合培养、师资队伍准备、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改革等工程型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作了全面探索及实践。

关键词:软件工程,卓越工程师计划,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阎朝坤.卓越软件工程师目标驱动的“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 2012, (23) :63-64.

[2]唐满.软件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的探索[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2, (7) :135-136

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 篇10

一、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

当前, 由于国内大搞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改造、房地产等项目, 给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高职毕业生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根据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跟踪调查反馈的信息显示, 本专业的毕业生基本能找到工作, 工资2000元左右。但学生普遍反映, 工作初期很是茫然, 到工作岗位后好像什么都不懂, 在大学里所学的知识跟实际工作差别很大, 以前所学的知识大多没用, 有用的又没有学精, 有些还根本没有接触过。建筑类用人单位反映, 现在就业的高职毕业生基本素质、职业素质不尽人意, 好像什么都不懂, 必须从头开始培训, 培养得差不多了, 又好高骛远, 一走了之, 要想找个合适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高职毕业生真不容易, 但工作确实需要人, 不得不以次求之。

上述现象表明, 我院根据现有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的需求, 为了培养出适应市场需要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高技能人才, 抓住目前良好的就业形势, 建设好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 创造品牌专业, 很有必要根据市场需求, 对我院现有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

二、人才培养方案包括的主要内容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主要包括以下18项内容:⑴人才培养目标;⑵招生对象与学制;⑶人才培养规格;⑷毕业要求 (毕业证获取要求, 职业资格证要求) ;⑸人才培养模式;⑹面向岗位 (群) 、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⑺课程体系的构建与专业核心课程的开发;⑻实践教学体系;⑼专业核心介绍;⑽各学期时间分配表及进程计划表;⑾各教学环节各类课程的教学进程计划表;⑿各教学环节各类课程教学总学时 (分) 比例统计表;⒀其他培养措施;⒁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⒂专业教学队伍;⒃校内外实训基地;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审议意见;⒅学校各级有关人员的签字。

三、人才培养方案的制 (修) 订

1. 学校制定并颁发《关于制 (修) 订各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

《原则意见》应包括的内容: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基本原则;基本框架及相关说明;有关具体规定和要求 (如课程编码要求, 归属要求, 精品课程, 多媒体教学, 网络课程, 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 教材, 考试考核, 学分计算等) ;附表等。

2. 人才培养方案制 (修) 订流程

(1) 调研;

(2) 分析调研材料;

(3) 学习“原则意见”;

(4) 专业带头人起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草案) 或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5) 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讨论“草案”, 提出修改意见;

(6) 专业带头人修改草案;

(7) 再讨论再修改后形成讨论稿上交学校教务处;

(8) 教务处组织专家审议并提出修改意见;

(9) 专业带头人根据《原则意见》再修改后定稿实施。

四、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

1. 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原则

(1) 适应社会需求的原则;

(2) 以培养技术应用型管理人才为目标的原则;

(3) 适应学生智能特点的原则;

(4) 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筛选课程内容的原则;

(5)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内容组织原则;

(6) 基于工作过程和职业岗位 (群) 任职要求构建课程体系的原则。

2. 调研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主要是培养面向建筑生产一线的技术与管理人才, 我们通过对行业企业的走访与座谈, 了解到建筑企业对本专业人才的要求是:爱岗敬业、勤奋务实, 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能够脚踏实地、安心在生产第一线工作;善于沟通、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善于观察总结, 能将理论应用于实践, 并在不断实践中积累自己的经验;在知识层面上, 能识读施工图纸、能完成定位、放线等施工测量任务、能运用办公自动化软件及建筑CAD软件完成工程项目资料数据整理、熟悉施工的全过程并能组织施工、在施工过程中能做好质量、进度和一般的成本控制工作并能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同时, 我们还同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毕业生保持不断线联系, 定期不定期地询问他们的工作情况, 在工作中遇到什么困难我们及时帮助出谋划策, 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及时向我们反映, 我们及时加以改进工作, 便于更好地培养学生。

通过对行业、企业、学生考察和调研, 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方面有待进一步深化, 课程整合、课程体系构建和教学模式改革需要进一步推进;师资队伍数量不足, 青年教师缺乏企业从业经验, 师资队伍中缺乏具有一定行业影响力的教师等问题需待逐步解决, “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需加大培养力度;现有的校内实训场地与实训设备还没有充分利用, 还需根据人才培养的要求进行完善改进;同时, 校企合作虽然已经开展, 但深度不够, 范围不大, 需要进一步把建筑类企业先进技术与标准、工作内容、工作经验等引入教学过程。在建设校外实习基地的同时, 结合建筑行业的特性 (季节性、建设周期长) 还需进一步加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因此, 结合当前建筑行业和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及本专业在人才培养上的差距, 进一步构建符合高职人才培养规律、适应建筑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3. 优化课程体系结构是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关键

新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 压缩了公共课所占的比重和课时, 增大了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的比重和课时, 构建以基本素质与能力课、职业素质与能力课两个组成部分。基本素质与能力课包括公共必修课和公共任选课;职业素质与能力课包括专业必修课、专业限选课、专业任选课。整个课程体系结构围绕学生的职业知识、素质、能力进行构建, 使学生能学到更多更宽广的知识, 使学生能掌握更多的专业基本技能与技巧。其重要修订内容包括以下5个方面。

(1) 公共必修课程。所开设的公共课程严格按教育部的要求执行,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考试课, 共48学时, 全部为理论教学, 安排在第一个学期;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考试课, 共96个学时, 其中理论教学56学时, 另外以讲座的形式授课40学时, 安排在第二个学期;体育与健康为考试课, 共112学时, 安排在第一、二、三和四共4个学期, 按每学期14周, 每周2课时计算, 该课程原培养方案是安排为56学时, 安排在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完成, 每学期28学时, 从这一变动看出增大了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 为完成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工作所应具备的强健体魄打好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为考试课52学时, 理论和上机实训各占26学时, 安排在第一学期完成, 这门课课时有所压缩, 原方案是64学时, 要求学生通过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考试则可;大学英语为考试课在新的方案中由原4个学期的学习共240学时压缩为第一和第二学期完成共120学时, 要求学生通过大学英语三级考试;形势与政策为考查课, 这门课由原来的课程讲授改为讲座的形式完成;原方案普通话课程改为表达与交流课程, 由原来的28课时增加到56课时, 要求学生除了会说普通话以外, 还要有一定的语言文字写作表达能力。从新方案和旧方案的比较可见, 公共课程的总课时压缩, 但拓宽了知识范围, 效果反而增大, 为后面拓宽学生专业知识面和提高学生基本素质打下基础。

(2) 专业必修课程。建筑工程技术作为典型的工科专业, 高等数学 (考试课, 96学时, 安排在第一、第二学期完成) 、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 (原为建筑工程制图, 进行了知识扩充, 由考查课改为考试课, 提高其学习要求, 共88学时, 分2个学期完成, 第一学期60学时讲授基本识图与制图知识, 第二学期28学时讲授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识图与制图) , 将原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3门课程合并为建筑力学一门课程 (考试课, 60学时, 安排在第一学期完成) 、建筑材料与检测 (原为建筑材料, 考试课, 60学时, 增大了材料检测内容的实践课时) ;工程测量 (原为建筑工程测量, 考试课所学内容进行扩充, 64学时, 安排在第二学期完成) 、建筑CAD (为考查课, 56学时, 原来安排在第三学期改到第二学期完成, 主要为完成工程测量课程数字化成图作基础) ;原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课程合并为建筑结构一门课程 (为考试课, 共108学时, 安排在第三学期完成) ;其他专业必修课变动不大。专业必修课调整后为学生后面专业限选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 专业限选课程。针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学而不精的问题, 新人才培养方案特设置了3个专业方向的限选课程, 要求学生根据爱好选择一个专业方向来专攻。3个专业方向分别为建筑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方向、建筑工程造价方向和工程监理方向。根据专业方向分别设置相应的限选课程, 如, 建筑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方向设置有建筑施工组织、建筑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建筑施工组织课程设计、建筑安全技术与管理4门限选课程;建筑工程造价方向设置有工程造价软件应用、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和建筑施工组织3门课程;工程监理方向设置有建设工程进度控制、建设工程进度控制课程设计、建设工程投资控制和建设工程质量控制4门课程。同时还要求每位学生参加相应方向的毕业顶岗实习, 让学生学有专攻, 毕业后能“下得去、做得下”。

(4) 专业任选课程。考虑到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的任职历程, 将来需要通过一级或二级建造师的考试才能获取做项目经理的资格, 特设置了与建造师考试相关的还没有讲授的课程供学生选修, 如建设工程经济 (60学时, 安排在第三学期) 、工程建设监理概论 (36学时, 安排在第三学期) 、钢结构 (36学时, 安排在第四学期) 、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 (60学时, 安排在第四学期)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 (36学时, 安排在第四学期) 等5门课程, 这些课程全为考查课程, 为以后参加建造师的考试打下一定的基础。

(5)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十分注重学生实践教学环节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为此新人才培养方案都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设置, 一方面大部分课程都设置了相应的实践课学时, 另一方面大胆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由原来的“2.5+0.5”模式改为“2+0.5+0.5”模式, 即由原来的两年半理论学习加半年毕业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 改为两年理论学习加半年单项综合能力实践再加半年毕业顶岗实习。这样就可以使得学生在毕业顶岗实习的过程中不至于一筹莫展, 很容易进入顶岗实习角色, 同时还可以在毕业顶岗实习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实习所接触到的工程完成毕业设计。

五、结束语

在深入调查咸宁市建筑行业企业人才市场需求和我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反馈的基础上, 认真分析研究我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局限性和缺陷, 本着服务于学生, 着眼于学生, 以学生就业为导向, 以满足社会市场需求为目标, 特修订了合乎实际的新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以利于该专业学生毕业时就业面更为宽广, 就业机会更多, 使其在未来的社会立于不败之地。

摘要:根据咸宁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 分析建筑行业对人才的要求, 结合高职学生的特征、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原则和国家教育部门的相关精神, 按照“实践性、够用性、职业性”的原则, 本着以就业为导向, 以社会需求为目标, 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内容、制 (修) 订流程等方面入手, 修订出了咸宁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关键词:高职教育,建筑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修订

参考文献

[1]赵昕.工作过程知识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J].职业技术教育, 2007, 7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3]孟胜国.高职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探索[J].中国建设教育, 2007, 9

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 篇11

关键词:卓越计划;工程师;校企共建

作者简介:王煊(1978-),男,河南焦作人,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讲师;杨增科(1983-),女,河南焦作人,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助教。(河南焦作45400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0-0028-02

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概述

2010年6月,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制订大会在天津市召开,国家教育部联合相关部门和行业协(学)会共同完成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

“卓越计划”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目标是教育培养出大量创新能力强、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较高质量的工程技术方面的人才,最终能够服务于建设创新型国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人才强国之路,对加强高等教育面向社会和行业需求培养相关人才,全面提高高校各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指导作用。[1]

1.培养工程师的特点

(1)学校与企业共同进行培养。

(2)工程师的培养必须按照相应的社会标准和行业标准。

(3)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全面培养。

2.培养工程师的主要目标

“卓越计划”培养工程师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出创新能力较强的各类型工程师;高质量的各类型工程师要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增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通过实施“卓越计划”,达到提高我国工程教育人才的培养质量,能够促进工程教育领域的改革和发展,努力制订出具有较高水平、符合我国社会发展进程的现代高等工程教育体制,保证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走向高等工程教育强国。

3.培养工程师的基本原则

遵循“行业引导、校企共建、分类实行”等原则,联合有关部门和单位制订相关的配套支持政策,提出行业领域人才培养需求,指导高校和企业在本行业领域实施卓越计划,支持不同类型的高校参与卓越计划,高校在工程型人才培养类型上各有侧重。参与卓越计划的高校和企业通过校企合作途径联合培养人才,要充分考虑行业的多样性和对工程型人才需求的多样性,采取多种方式培养工程师后备人才。

二、工程管理专业培养工程师的现状

2000年以来,随着我国各高等学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投入的不断增加、教学设施的逐步改善、专业建设的大量投入和校企之间合作的频繁增加,使得我国的高等教育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培养了成千上万的各专业毕业生,满足了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需求,为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经过多年的发展,高等学校的工程教育已经具备了较好的条件,基本上能够满足社会各层次、各类型企业和项目的大量需求。但从总体上看,对于建设行业的工程师的培养还不能满足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由于招生扩大而相应配套措施、师资力量和实习基地等工作未能及时跟上,使得高校教育教学质量不尽如人意,高校毕业生走入社会以后不具备工程师的基本素质,不能开展相应的技术工作,导致建设行业就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整体偏低。[2]其中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

1.重视程度不够

我国高等教育历来重视科学,对工程技术则不够重视。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工科院校都培养工程师,只有我们不重视培养工程师。因为在我国,人们普遍存在重科学、轻技术的观念,认为科学家很伟大,工程师是低一级的。很多科学家甚至认为,懂得科学就什么都能做,只要懂了科学,工程问题、技术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慢慢地,在中国就形成了一种风气——重科学、轻技术。

2.培养模式上的缺陷

我国高等学校培养工程类人才实行的是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培养模式。课堂教学的目的是通过教师的讲授使学生掌握相应专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重在理论知识;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知识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我国现行的工程师培养模式迄今仍偏重于学科知识传授,在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教育和训练方面还存在许多缺陷,例如实践基地建设问题、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问题、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和实验教学安排存在随意性等问题。总之,传统的以教师和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适应于培养传承型人才,不利于培养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

3.高素质师资队伍的缺失

高等教育中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直接决定着教学质量的好坏,师资队伍业务水平的高低是能否培养出合格工程师的关键因素。工程管理专业是一个比较新的专业,发展至今,师资队伍始终是限制专业高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尤其是高水平专业教师的缺失。目前,高校工程管理专业教师的专业背景大相径庭,一部分是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工业工程等工程类专业背景,另一部分则是工程经济、企业管理、信息管理等经济管理专业背景,在知识结构上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必须加强对工程管理专业教师的培养,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再教育;另外,应该加大人才引进的力度,改变人才引进的标准,多引进高素质、高层次的人才,最好是有着丰富工作实践经验的学科带头人以及相关行业的企业负责人。

三、“卓越计划”下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

1.以土木工程技术类课程为核心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1998年7月国家教育部颁布)对高校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进行了相应的规定,工程管理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具备经济学、管理学、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能力,掌握现代科学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工程项目的投资与决策和并能够进行全过程管理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在这一人才培养目标的框架下,工程管理专业的日常教学分为了四大系列的平台课程:工程技术类课程、工程经济类课程、工程管理类课程和工程法律类课程四大课程体系。[3]根据“卓越计划”培养工程师的目标和要求以及目前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状况,在这四大课程体系中核心课程必须是技术类课程,在高校工程管理专业教学计划的制订中必须向技术类课程倾斜,比如对技术类课程的数量、课时等相关内容的设置进行完善。

2.加强“校企共建”模式

“卓越计划”下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该紧密结合工程实际,并随时与建筑行业的用人需求相挂钩,突显应用型的特点,使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结合成为一个整体。高校制订的培养方案中应主要通过校企合作平台来完成实践教学环节,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各自的资源优势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校企共建”模式要更多地让企业参与到专业教学大纲和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过程中去;在各个实践性教学环节中,要把学校教学与企业生产实践和岗位技能需求紧密结合,保证学生能够进入企业进行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甚至毕业设计也可以在企业完成,最后也可以直接到相关企业就业。另外,还要逐步建立和利用各种平台(包括中外合作平台、实践平台、科研平台等),使这些平台能够为实践性教学环节创造一个操作性强和实际应用价值大的学习场所,让学生能够在各种不同的环境中进行比较深入和具体的实践工作内容,在实际工程施工过程中进行管理,让学生、教师与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参与到工程技术难题的研究与创新中去,使学生最终获得系统的、专业的和实用的工程知识与能力。

“卓越计划”下除了工程师的培养要求高校必须与企业合作,另外,对于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师也可以通过与企业的合作使自身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锻炼和提高。例如,高校与建设企业可以共同建立教师定期挂职锻炼的机制,为高校教师在企业挂职创造条件和政策。当然,为了鼓励高校教师积极参加工程实践,高校也可以在日常岗位考核和职称评定过程中强调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比如在晋升职称的规定中要求教师必需有在企业工程实践的经历,或者有工程实践经验的优先考虑等鼓励政策,或者给以其他方面奖励。[4]

3.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21世纪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德、智、体全面发展,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具有创新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实际操作中,高等学校应培养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和土木工程相关专业的基本知识,掌握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科学的管理理论、方法和手段,在国内外各类工程建设项目中从事项目的决策、项目咨询和项目全过程管理的、具备注册结构工程师、注册建造师、注册造价师和项目监理师基本素质的、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四、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行业的不断完善,高素质的工程管理人才越来越受到建设行业和施工企业的欢迎,所以,高校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也必须与社会要求同步。因此,改革教学思路,加速方法革新,充实和完善专业教学的内容,改变现行的教学模式,应用全新的教学体制是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教育改革的需要。总之,各高校应尽快改革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体制,形成一整套既适应经济需要又适应行业需要的工程管理教学体系、知识层次和培养制度,以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土木专业工程师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张智钧.试析高等学校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2).

[2]张海英.工科院校应该以培养工程师为主——张光斗院士访谈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3).

[3]帅传敏,付晓灵,宫培松.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23(5).

[4]夏建中,吴建华.卓越土木工程师培养的实践环节教学研究[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0,22(5).

(责任编辑:王祝萍)

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篇12

一、优化课程设置

构建切合实际的科学的实践教学模式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的培养要能够适应新的经济运行模式的要求, 要具有较好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系统专业的知识结构, 并有能够将所有知识综合应用并且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即创新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因此, 在培养电子信息技术专业人才时, 公司必须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优化课程设置, 加强重点专业课程建设

随着社会旅游管理业的不断发展, 电子信息工程也在不断的更新, 这样决定了这个专业必须按照现实情况进行不断的调整。在原来的培养方案下, 公司应该把数字电路和微机原理合成一个阶段进行教学, 这样可以让专业人才腾出更多的时间进行不断的实践学习。

2. 构建学员们的课外科技实践体系

培养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人才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要提高人才的创新能力和科技时间能力。这样就要求公司大力引导学员们不断的进行科学时间和技术创新, 要求科技文化课程和活动课程教学相结合。这样可以让基础知识不同层次的学员都能从中获益, 并且能够调动学员们学习的积极性, 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深入了解学员学习过程中的困难

制定相关的优化过程更容易培养技术人才, 但是公司在进行培养的过程当中必须要注意到学员们学习的困难之处。下面我们来进行详尽的介绍:

1. 要实践和理论相结合

对于一些学员来讲, 很多电子信息工程的专业知识过于抽象, 例如信号处理、通信原理等专业课程相对比较复杂, 对于学员来讲很难一下子利用理论进行科学实践和分析。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涉及知识面广, 相对复杂。这就需要公司在进行培养的过程当中不断注重学员们计算机的应用。学员们除了学习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之外, 还要进修计算机课程, 学习DSP、单片机、和编程芯片等智能芯片知识。

2. 要进行系统的专业综合

公司在培养人才的过程当中, 如果不注意专业的综合培养, 很难培养全面性的电子信息工程人才。有些学员不善于应对专业的组合, 也就是说组合能力较差。一些学员即使学习了系统的课程但是还没有能够进行组合, 导致他们的实践能力较差。实际创新能力不足。学生到工作岗位后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足, 而创新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是多方面综合能力的表现。因此, 公司在培养人才的时候一定要重视这方面的缺失, 认真解决好问题。让学员们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是我们实践教学的重要目标。

3. 建立基础实验体系

基础实验体系是公司培养专业性人才的很重要一点, 也是关于电子信息工程的必修课。其中包括:信号与系统实验、仪器仪表实验、电子线路实验、单片机实验等等。基础实验是最常规的实验, 在实践教学中基础课必须开设实验课。另外, 可以选择去除简单实验抓住重点的方法, 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的知识更加容易结合起来, 还能够有效减少公司的实践成本。通过这种实践方式, 让重点理论变得简单易懂, 学员们更容易抓住学习的重点, 进而更快速的结合理论实践知识。

三、营造适于“3CE”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关于“3CE”, 很重要的一点是, 公司要启发和调动学员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培养人才的过程当中, 学员的创造性思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 公司构建一个师生同步的教学环境, 促进教师和学员们的互动是非常必要的。除了教学之外, 公司可以设立一些竞赛, 为学员的创新实践提供基础平台。或者通过公司的产学研结合, 使学员们不断接受生产一线的实践训练, 为培养创新性人才打下扎实的基础。

四、培养教师团队和构建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

1. 邀请学校教师进公司

在培养人才的过程当中, 我们需要的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理论课程当中, 我们需要拥有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师进行教学。因此公司可以邀请教师走进企业, 为学员们讲授课本上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学校教师团队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有利于公司培养专业人才。

2. 精心选择教学实践基地

在培养人才的过程当中, 公司不仅仅要与教师团队合作, 更应该讲求良好的教育机制。公司应和教师团队建立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合作伙伴关系, 为学员提供真实的工程实践, 而不仅仅是一般的实践性教学, 为学员实践能力的培养创造了优良条件。

3. 公司应该加强实践环境的建设

电子工程人才的培养不仅仅要讲求实践, 创新和更新换代也是其主要特点之一。公司通过生产认识、技能培训、研究训练和工程应用四个不同阶段对员工进行不同阶段的培养, 同时通过教学和科研与社会服务的有机结合, 合理利用公司资源进行不断的实战训练, 与时俱进才能够培养良好的技术人才。

4. 开设综合性课程设计

电子信息工程人才需要学员运用知识的能力, 也需要学员们有团队合作的积极精神。因此, 公司应加强相关的教学, 例如:综合CA D电路仿真技术、嵌入式技术、EDA技术;另一方面, 综合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及图像处理设立了学员通过学习《信号与信息处理综合型课程设计》之后, 在老师的指导下分组整个流程包括选题、方案设计、程序设计提交设计报告。

五、结束语

公司通过多途径培养学员的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 这是旅游管理公司培养人才的最根本方法。公司不断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和人才的教学环境。应该不断的努力, 与时俱进, 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探索新的途径、为培养人才提供好的平台和机遇。

参考文献

[1]夏定元.电子信息工程实验室建设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3 (1) :131-132.

[2]刘为, 张晴.论现代电子技术实验室的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3 (2) :125-127.

[3]饶汕贤, 赖元峰, 张少雄, 等.构建实验教学新体系, 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M].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3.

[4]郭逸, 浅析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体系的形成[A].中国新技术产品, 2011

[5]李松松郭显久曹立杰姜凤娇祝开艳.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A].专业建设, 2011

上一篇:增量成本法下一篇:营销创新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