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工程方案(精选10篇)
消防工程方案 篇1
消防演练方案-小学消防演练方案
方案一:小学消防演练方案
一、演练目的
为了进一步强化师生消防安全教育,提高抗击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能有组织、迅速地引导学生安全疏散,学会正确使用灭火器以及掌握逃生的方法。
二、演练领导小组
总指挥:周培亚
副指挥:刘建平
工作组及成员
疏散指挥组:各班班主任
秩序导护组:王建平、袁雪明、冯宝龙、王顺林、陈凤珠、沈健等
医疗救护组:曹凤珠
后勤保障组:徐振锋
广播组:陶玉州
宣传组:甄静、金燕
三、演练时间
2016年11月17日大课间
四、演练准备
1.演练前召开动员大会,学习《消防疏散演练方案》及防火灾知识,使全体教师明确火灾应急演练的任务和注意事项。
2.各班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紧急避险与逃生的知识及技巧,让学生熟悉应急避灾的正确方法,讲明演练的程序、内容、时间和纪律要求,疏散的路线和到达的区域,同时强调演练是预防性、模拟性练习,并非真正的火灾应急和疏散,以免发生误解而引发火灾谣传
3.各班演练前对疏散路线必经之处和到达的“安全地带”进行实地仔细检查,对存在问题及时整改,消除障碍和隐患,确保线路畅通和安全。
4.各班分别按路线提前演练二次,了解学生疏散情况,避免演练时发生伤害事故;
5.各班养成开后门的习惯,发生紧急情况便于学生的撤离。
五、演练要求
1.不要惊慌,听从指挥,服从安排。
2.保持安静,动作敏捷、规范,严禁推拉、冲撞、拥挤。有物品掉在地上不许去捡。
3.按规定线路疏散,不得串线。
4.严密组织,认真对待,避免危险情况的发生。
六、演练步骤
假设教学楼发生火警,学校迅速启动火灾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1.演练前保护、引导人员各就各位。在楼梯口、转弯口等指挥学生安全撤离。
教学楼至田径场入口处:徐振锋
田径场:沈健
一年级教室前广场:王建平
总巡视:周培亚摄像(摄影):陶玉州
2.广播发出火警警报,在教室的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室内避灾,纠正学生的不正确动作和姿势。带领学生迅速有秩序疏散到指定的“安全地带”。
3.广播告诫学生:请大家不要慌张,在各班老师的指挥下,选择最近的逃生出口,有秩序地进行疏散,逃生时要注意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着腰撤离火灾现场,到安全地点操场上去,按升旗仪式的位置列队。
4.各班主任老师要稳定学生的情绪,大声地指挥,教育学生撤离时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贴墙根撤离,注意楼梯口行走安全。
5.消防演练各班级疏散线路:(撤离时各班排两队快速撤离,集合地点为田径场)四、四、四、六依次从西楼梯下; 三、五、五、六、六依次从中楼梯
下 三、三、五依次从东楼梯下 二、二、二依次跑步至田径场 一、一、一跑至教室前安全地带,等疏散结束后到田径场集合
6.各班到达集中地后,学生要蹲下,保护头部。体育委员清点人数,报告班主任,班任向年级组长报告,年级组长将情况报告总指挥。如有未及时逃出的,本班正副班主任根据情况及时回去营救。如有受伤,卫生医疗小组紧急救护。
7.校长宣布演练结束,进行应急避险演练活动总结。
8.各班按出操路线回教室,教师回班级根据本班情况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学生应急避险演练的效果。七、五个注意事项:
1.每位学生自带一块小毛巾。
2.听到报警信号方可按顺序,迅速撤离教室;
3.下楼梯疏散时一定要注意安全,沉着冷静,不惊不慌,不喊不叫,互帮互助。
4.全体学生按疏散线路全部撤离至大操场站位先围顾圈,清点人数后在按升旗仪式的队列
5.学生撤离到安全地点后,各班体育委员及时整理队伍、检查男女生人数,报告班主任,班任向年级组长报告,年级组长将情况报告总指挥。
八、各处室消防演练活动分工:
校长室:
1.制定《“119”消防宣传月活动实施方案》
消防工程方案 篇2
某大厦建筑面积12.6万m2, 地下四层, 群楼1~6层、C塔为框架结构, A、B塔楼27层为钢结构。消防控制中心在裙楼首层, 消防泵房设在地下四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含报警控制器、探测器 (烟、温、燃气) 、手动报警按扭、消防电话、广播、卷帘门、防火阀、正压送风、排烟风机、补风机、新风机、水流指示器及压力开关等、消火栓按钮及消防泵、喷淋泵。
2 系统简介
消防水系统含消火栓系统、水喷淋系统、水喷雾系统;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含报警控制器、探测器、手报 (带电话插孔) 、消防电话、广播、卷帘门、防火阀 (口) 、正压送风、排烟风机、补风机、、水流指示器及压力开关等、消火栓按钮及消防泵、喷淋泵、喷雾泵。
3 调试要求
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调试, 应在建筑内部装修和系统施工结束后进行;
2) 调试前施工人员应向调试人员提交竣工图、设计变更记录、施工记录 (包括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 检验记录 (包括绝缘电阻、接地电阻测试记录) 、竣工报告;
3) 联动调试前与消防联动有关的设备自身应调试完毕 (如风机、水泵、防火阀、卷帘门等) ;
4) 消防系统调试由设备厂家及施工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共同完成。
4 系统调试准备工作
4.1、电系统
现场各终端联动设备动力、照明、应急照明电源供应正常, 系统自调完毕, 设备运行良好, 无故障, 具备联动条件。应急照明系统自动投入功能正常。
4.2 水系统
消防水池注满水, 供水阀门打开, 所有消火栓出水口关闭, 室外管网畅通, 室外消火栓使用正常。消防水箱具备稳压、补压功能, 各种泄水口、排水沟到位, 具备放水、排水条件。
4.3 风系统
各种消防风机调试完毕, 设备运行正常, 各种阀类机械开启灵活, 各种无源信号反馈正常。
4.4 其它
电梯自检自验迫降功能正常, 卷帘门自检自验功能正常。
5 调试步骤
1) 调试前应按下列要求进行检查:
(1) 按设计要求查验, 设备规格、型号、备用品、备件等;
(2) 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检查系统的施工质量, 对属于施工中出现的问题, 要会同有关单位协商解决, 并有文字记录;
(3) 检查检验系统线路的配线、接线、线路电阻、绝缘电阻, 接地电阻、终端电阻、线号、接地、线的颜色等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发现错线、开路、短路等达不到要求的应及时处理, 排除故障。
2) 火灾报警系统应先分别对探测器、消防控制设备等逐个进行单机通电检查试验。单机检查试验合格后, 进行系统调试, 报警控制器通电接入系统做火灾报警自检功能、消音、复位功能、故障报警功能、火灾优先功能、报警记忆功能、电源自动转换和备用电源的自动充电功能、备用电源的欠压和过压报警功能等功能检查。在通电检查中上述所有功能都必须符合《GB4717火灾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的要求;
3) 按设计要求分别用主电源和备用电源供电, 逐个逐项检查试验火灾报警系统的各种控制功能和联动功能, 其控制功能和联动功能必须正常;
4) 检查主电源: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主电源和备用电源, 其容量应符合有关国家标准要求, 备用电源连续充放电三次应正常, 主电源、备用电源转换应正常;
5) 先对控制器所带每个回路的设备逐个进行单机调试, 并分别对各类探测器进行校号及加烟、加温试验, 对模块进行寻址及模拟动作试验;
6) 广播音箱要设专人逐个检查其广播音量, 消防电话插孔用专用插孔电话与消防控制中心逐个进行通话实验;
7) 每个回路调试完成后再进行整个系统联调;
8) 联调前必须检查需要联动设备的工作状态、联动控制电源电压及被控设备是否与主机的技术要求相符。联调中必须由专业人员对主机实行严密监控, 做到发出信号100%有动作和应答, 作好详细记录, 严格按消防规范完善工程的功能;
9) 联调后再对系统中所带的联动设备, 如风机、消防泵、强切等设备进行手动、自动控制等功能的调试及试验;
10) 系统控制功能调试后应用专用的加烟加温等试验器, 应分别再对各类探测器逐个试验, 动作无误后可投入运行;
11) 系统调试完全正常后, 应连续无故障运行120h后, 填写调试报告。
6 联动说明
6.1 消火栓系统
在任何楼层及部位消火栓按钮报警后, 信号报至消防控制中心, 并联动启动消防泵。消防控制中心和水泵房能紧急启停消防泵, 并能显示工作及故障状态。
6.2 水喷淋系统
消防控制中心和水泵房能紧急启停喷淋泵, 并能显示工作及故障状态。所有的信号蝶阀必须处于打开状态, 水流指示器、压力开关报警后信号传至消防控中心;在末端放水装置放水, 该层水流指示器动作, 报警阀上的压力开关动作后自动启动喷淋泵。
6.3 水喷雾系统
消防控制中心和水泵房能紧急启停喷雾泵, 并能显示工作及故障状态。该区域内温感报警后人工启动手报 (人工确认以防误报) , 报警后打开雨淋阀上的电磁阀, 雨淋阀上的压力开关报警后启动雨淋泵。
6.4 防火卷帘门
疏散通道上防火卷帘门任一侧的感烟探测器报警后, 卷帘迫降至1.8m, 感温探测器报警动作后, 卷帘下降到底, 并将信号反馈回消防值班室;用做防火分隔的防火卷帘门探测器报警后, 卷帘一次迫降到底, 并将信号反馈回消防值班室。
6.5 非消防电强切
任一感烟、感温和防火阀报警后, 信号报至消防控制室并切断相应区内非消防电源。
6.6 风机
同一排烟区内任一感烟、感温探测器报警后, 停止该区的排风机、空调风机, 打开该区的排烟口, 启动该区的正压风机和排烟风机, 排烟风机前280℃阀动作后, 关闭该排烟风机, 并将信号送至消防值班室。
6.7 电梯迫降
消防控制室在确认火灾后, 能控制电梯全部停于首层, 并接收其反馈信号。
6.8 可燃性气体探测器报警
当燃气锅炉房、煤气间等部位发生燃气泄漏并达到报警低限时, 报警探测器发出报警信号至燃气报警器, 燃气报警器接到报警信号后发出警报并启动此部位的事故排风机, 进行通风换气, 当泄漏的燃气浓度达到报警高限时, 燃气报警器发出指令关断煤气间的燃气切断阀。
6.9 广播、声光报警器
发生火灾后, 信号报至消防控制中心启动与发生火灾层相关的消防广播和声光报警器。地下室发生火灾应先启动地下各和首层;首层发生火灾启动本层和地下室及二层的消防广播和声光报警器。二层及以上的楼房发生火灾, 应先接通着火层及其相邻的上、下层。
6.10 气体灭火系统
抽一个防护区进行喷放试验, 该防护区内烟感和温感报警后, 声光报警器和放气指示灯报警延时30s, 打开选择阀, 打开瓶口阀, 喷放气体, 集气管上的压力开关报警信号传回消防控制室;在防护区门口外设置紧急启停按钮。
6.11 预作用系统
当相应防火分区内任意探测器或手动报警按钮报警后, 联动预作用系统末端快速排气阀进行系统管网排气, 同时联动预作用报警阀上的DC24V电磁阀, 进行报警阀卸水口放水卸压, 阀门打开。当压力达到一定压力后, 压力开关动作, 联动喷洒泵。
7 施工中注意的一些问题
1) 手动报警按钮玻璃易碎最好在验收以前装上;
2) 不要带电安装设备, 容易短路;
3) 线路做遥测测试;
4) 消防模块最好集中安装, 便于管理、编号、编程;
5) 接强切、风机等模块时, 要和厂家配合, 不要把220V串到回路里;
6) 各种报警线两头做标记;
7) 集中把烟感、温感、手报等一样的设备号码一起排列, 以便程序简单;
8) 泵房内水管道刷大红漆, 水泵及报警阀做标记;水泵接合器标识应区分水喷淋、消火栓、水喷雾系统;末端试水装置最好放在有排水的地方;
9) 车库上喷头布置时注意井字梁、风管、桥架, 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调整喷头或加聚热罩;
10) 防烟楼梯间应有40~50Pa的余压;前室、合用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封闭避难层为25~30Pa。
8 系统验收
1) 系统安装调试完成后, 对系统进行检查、测试合格报建设单位请求验收;
2) 专业消防检测公司对系统进行检测;
3) 根据检测报告进行整改;
4) 整改后报消防局验收。
摘要:本文对某大厦消防工程进行了介绍, 对系统做了简单介绍, 对调试的要求、准备工作、步骤等作了相关探讨。
消防工程方案 篇3
关键词:价值工程;实施;分析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09)08-0066-01
由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设计师麦尔斯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期最早提出的“价值分析”理论到发展至今的“价值工程”已广泛的应用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同样,价值工程在建筑工程领域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建筑工程设计是具体实现技术和经济对立统一的过程,是影响和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环节。设计费用虽然不到工程建设费用的1%,但它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可达75%以上。工程设计阶段常常遇到许多问题,比如:如何对设计方案进行评估?是不是造价最低的方案就是最佳方案?诸如此类优选建筑工程设计方案问题,在建设工程项目的设计的全过程中,都需要提出来并且予以认真考虑。应用价值工程进行分析,就能较好的解决此类的问题。
1价值工程基础理论
建设工程项目的价值即以最优的资源配置有效地实现项目利益相关者(特别是关键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利益相关者是指积极参与项目,或利益因项目的实施或完成而受到积极或消极影响的个人或组织。项目利益相关者有的是投资者、有的是竞争者、有的是协调者、均受项目资源、项目实施、项目支付及其他因素的影响。
价值工程是一种系统化的、多专业的研究活动,通过项目的功能分析,用最低的寿命周期成本可靠地实现使用者所需的功能,以获取最佳的综合效益。价值工程强调5个核心词:系统性、多学科知识、功能分析、全寿命周期成本和价值。价值工程的系统性也就是工作计划,价值工程工作计划详细规定了每一个工作的内容,而且是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步骤进行;多学科知识是指价值管理研究需要收集大量的信息作为决策地依据,需要具有多学科知识和专业深度的人员参加与,对于不同的研究对象价值管理小组的成员也有不同;功能分析是指价值工程研究的重点,对研究对象的功能进行分析,找出并剔除不必要和过剩的功能,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寿命周期成本是投资者在项目整个寿命周期内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的情况下,用来做经济评估时考虑的所要相关费用,包括投资费用、能源费用、维护费用和处理或拆除的费用,价值工程研究核心是从降低项目寿命周期成本的角度来可靠提高建设工程项目的价值。
价值分析的计算公式为:V=F/C
式中,F称为“功能”,是指它的效用;C称为“费用”,指寿命周期成本,对工程来说,是指工程成本; V称为“价值”,是功用与费用的比值,仅作为一种评价事物有益程度的尺度。
在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评选中,在V>1 的方案中,我们以V值最大方案为优选方案,因为我们在进行功能系统分析时,已剔除了过剩功能、不必要功能,是在合理功能设置状态下进行的价值分析。V<1 的方案则需要改进。
2价值工程的实施
价值工程在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应用可按以下步骤来实施:①组建价值工程实施管理小组;②收集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相关资料和信息;③进行功能系统分析;④功能评价(确定功能系数);⑤确定成本系数;⑥价值分析;⑦评选结论。
3案例分析
项目概况:某房地产公司拟开放某住宅项目,一期工程的1~5栋住宅的建筑设计由某设计院承担。在设计的最初阶段,承担该项目的设计院提出了4个设计方案,供房地产公司选择。那么如何进行方案选择?解决该问题可按上述提到的价值工程实施的步骤来完成。
房地产开发公司首先要成立价值工程管理小组。邀请一位价值工程专家担任本次价值管理的领导者,领导价值管理工作的进行。该项目价值管理小组由他负责组成。价值管理小组成员构成:1名价值管理研究领导、1名开发公司代表、1名建筑师(设计负责人)、1名承包商代表、1名造价工程师代表。
随后进行功能系统分析,价值管理小组讨论,决定项目的有关功能。这个过程分为如下几步:建立项目功能层次分析模型(如表1);基于项目功能层次分析模型,形成一套评价设计方案的标准;确定功能重要系数。由业主代表、设计人员、承包商分别基于项目功能层次分析模型,对每个功能按百分制打分R;再按0.7,0.2,0.1的权重计算修正得分ω;最后,将同功能的得分相加除以100得到一个0~1之间得数据,这个数据表明功能得重要性。具体计算过程见表1。
依据表1中的重要系数,价值管理小组对最初的4个设计方案,在0~10分之间对每个功能赋分评价;再将每个方案的各功能得分与功能重要系数相乘并汇总求和,方案合计得分;将某个方案合计得分除以所有方案得分的总和,得每个方案功能系数(FI),计算过程如表2所示。
研究结果分析:在得到功能系数之后,根据四个方案的单方工程造价,计算成本系数,CI=Ci/∑Ci,继而计算价值系数VI=FI/CI。计算过程如表三所示。从表3中可以看出,方案一价值系数VI=1.040>1,是优选的方案;方案二、方案三、方案四的价值系数VI<1,将被淘汰,否则方案需要改进。
由此看来,价值工程在设计方案的评选应用中,实际上就是设计方案分析的过程,除了找到一个较好的设计方案,价值工程的研究还应重视业主在工程建设上的合理、合法要求,及时做出有益的调整,提高后续工作的效率和效益,从而使整个建设项目成功完成。
参考文献:
消防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方案 篇4
消防工程
安全文明施工方案
施工单位:河南中诚消防有限公司
日期:2012年3月1日
一、工程概况
豫康新城华鸿小区10#、13#楼程位于新郑市郑港六路南侧,郑港四街西侧,由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负责设计的,由河南永安工程管理有限公司负责监理的,由河南中诚消防有限公司负责施工,是一个住宿(功能)的建筑。
工程设计单位: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
安装施工单位:河南中诚消防有限公司
工程监理单位:河南永安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工程开工日期:2011/12/30
竣 工日 期:2012/6/12
二、工程特点:
1、该工程系现代化商场、住宿为一体,工程量大,内部设施完善,技术先进,安装施工均须达到规范要求.2、工程地理位置优越,结构专业较多及施工图与其它专业交叉互为影响,给施工增加安装上的配合难度。
3、工程预埋电气部分设计缆线敷设变更采用钢管暗埋,在楼地面、墙体本主体内敷设,工程量增大及与一些通风采暖位置交叉预埋,必须配合相互错开位置安装。
三、安全施工措施:
1)进场施工人员须经三级安全教育考核,并取得上岗证后方可进场施工。
2)进入施工现场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非专业施工人员不但
擅自使用和玩弄各种机械电气设备,非专业施工人员不得跨行业作业。
3)凡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帽,服从现场安全管理员的指挥,正确使用各类施工安全防护用品。
4)现场使用的电气设备,要采取防雨、防水措施,以免因雨、水损坏绝缘,造成漏电伤人。
5)独立的配电系统必须采用三相五线制的接零保护系统,非独立系统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接地或接零保护方式,各种电气设备和电气施工机械的金属外壳必须采取可靠的接零或接地保护。
5)立每周安全生产活动宣传教育制度,班前交底,班后总结经验,月季综合评比制度。
6)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六大纪律》和《十项安全技术措施》。
7)积极与土建配合,协助做好各种安全防护工作。
四、文明施工措施:
1)生活区(临建)室内外要保持清洁、不随地乱仍乱倒废物垃圾。
2)办公室、工具房、生活区宿舍严禁使用电炉子。施工现场使用明火,必须先编制安全生火措施,并须设专人监护。
3)在施工中随时保持施工现场清洁,施工设备、材料及装备应妥善存放和储存,施工中,闲置的工具、器具、材料要堆放整齐,且
满足平面布置的要求。
桩基检测工程方案 桩帽方案 篇5
审核: 编制:
2013年04月
目录
一、检测目标
二、检测依据和标准
三、检测方案
四、检测质量管理
五、与业主、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关系的协调
六、检测成果与报告
桩基检测方案
一、检测目标
对于本工程的基桩检测,我单位将本着“科学、公正、准确、高效”的原则组织高技术、高素质的检测人员进行工程检测;在仪器设备方面是先进、可靠、且各方面性能均需满足检测需要;检测方法理论成熟、先进可靠、实用便捷;检测方案具体可行、安全方便,质量评定可靠,达到优良。
根据招标文件的检测要求,本工程桩基采用的检测方法主要为冲(钻)孔灌注桩的抗压静载及低应变检测。抗压静载试验拟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基桩低应变动测试验检测桩身缺陷及位置,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
二、检测依据和标准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建设部第147号令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l06-2003 《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程》DBJ/T13-146-2012 《地基动力特性测试规范》GB/T 50269-97 《基桩高应变动力检测规程》JGJ 106-97 《基桩低应变动力检测规程》JGJ/T93-95 榕筑监[2012]105号《关于进一步加强桩基检测监督工作的通知》 甲方提供的有关资料。
三、检测方案
1、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
⑴试验工作量
依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l06-2003、榕筑监(2012)105号文和结构施工图设计说明,确定单位工程同一条件下的抽检数量为不应少于每种桩型总桩数的1%,并不少于3根。依据招标文件拟定的检测数量,本工程共进行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18根,单桩最大试验荷载分别为16000 kN、13000 kN、6400 kN及5400 kN。如招标文件拟定的抽检数量不能满足有关规范要求,需按规定要求增加检测数量。
具体检测桩号由业主、设计与监理等部门共同确定。若委托最大试验荷载有变化,按委托方另行通知为准。
⑵试验加载装置
2.1 试验加载采用安装在桩顶的多个QF320千斤顶并联进行逐级加荷。多个千斤顶并联同步加载的控制油压力计算根据千斤顶率定方程按下式进行:
nbi1y(x)/i1aii1ai n式中 y-多个千斤顶联合加载控制油压力
x-要求的试验荷载
ai-千斤顶标定方程系数,单个千斤顶标定方程yaixbi
bi-千斤顶标定方程系数
n-千斤顶个数
2.2 加载反力装置根据现场条件选择混凝土预制块压重平台反力装置。堆载平台尺寸为10m×10m,主梁长约12m,如示意图1。千斤顶所需的反力由预制块堆重平台承担。
图1 静载试验安装示意图
图2 JCQ-503A型静力载荷测试仪
2.3 试验采用JCQ-503A型静力载荷测试仪进行自动加载(图2)。荷载测量采用并联于千斤顶油路的压力传感器测定油压,根据千斤顶率定方程换算荷载。沉降测量宜采用位移传感器,在桩顶四个方向对称安置4个位移传感器。测量基准梁应具有一定的刚度,梁的一端应固定在基准桩上,另一端应简支于基准桩上。
采用JCQ-503A型静力载荷测试仪进行自动加载时,其压力传感器标定系数计算方法如下:
标定系数=压力/荷载×15×传感器灵敏度系数
2.4 试桩、压重平台支墩边和基准桩之间的中心距离应符合规范规定。⑶现场试验
3.1 试桩顶部应低于天然地面1.60m~1.80m,以试桩为中心,开挖12.0×3.0×2.0m的试坑,并保证不积水。
试桩顶部应不高于地面,灌注桩在试桩顶部一倍桩径范围内,配置以3mm厚钢板圆筒(长度30-50cm)做成加劲箍与桩顶砼浇筑成一体,用高标号砂浆将桩顶抹平。具体要求如下:
a.试验桩桩头加固前应凿掉表面浮浆至砼设计强度要求后,并应砍至地面下2.5m左右,清洗桩头后焊接钢筋网片并布置钢板箍,浇筑C45砼,浇筑后桩顶面距地面不低于2.0m。桩头加固示意图和基坑开挖示意图见下图。
b.砼搅拌和浇注均应采用机械施工,严禁采用人工搅拌和浇筑而引起砼不均匀。
c.桩头加固部分砼应作试块试验。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后方可进行试桩。d.当桩头砍到接近深度要求时,采用小锤轻打,防止出现砼微裂缝,同时要保证桩顶全断面完整性。
e.钢筋网片均应点焊。
静载试验前宜采用基桩低应变法对试桩的桩身完整性进行检测。
试验平台支座处的天然地基承载力应大于300kPa,若无法达到,应采用换填(砖渣回填不少于2m)或打桩加固的方式提高地基承载力。
因静载试桩大型设备和2000多吨水泥块进出场地需要,现场道路必须处理,一般做法是清掉烂泥,采用砖渣回填,回填厚度不少于0.5米,宽度为6米,并碾压密实。
3.2 试验加卸载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
加载应分级进行,采用逐级等量加载;分级荷载宜为预估极限承载力的1/10,其中第一级可取分级荷载的2倍。
卸载应分级进行,每级卸载量取加载时分级荷载的2倍,逐级等量卸载。加、卸载时应使荷载传递均匀、连续、无冲击,每级荷载在维持过程中的变化幅度不得超过该级增减量的10%。
3.3本次试验为设计提供依据的竖向抗压静载试验,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慢速维持荷载法试验步骤应符合下列规定:
每级荷载施加后按第5、15、30、45、60min测读桩顶沉降量,以后每隔30min测读一次。
试桩沉降相对稳定标准:每一小时内的桩顶沉降量不超过0.1mm,并连续出现两次(从每级荷载施加后第30min开始,由三次或三次以上每30min的沉降观测值计算)。
当桩顶沉降速率达到相对稳定标准时,再施加下一级荷载。
卸载时,每级荷载维持1h,按第5、15、30、60min测读桩顶沉降量;卸载
至零后,应测读桩顶残余沉降量,维持时间为3h,测读时间为5、15、30min,以后每隔30min测读一次。
3.4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可终止加载:
① 某级荷载作用下,桩顶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5倍。当桩顶沉降能稳定且总沉降量小于40mm时,宜加载至桩顶总沉降量超过40mm。
② 某级荷载作用下,桩顶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2倍,且经24h尚未达到稳定标准。
③ 已达加载反力装置的最大加载量,或已达到设计要求的最大加载量。④ 当荷载–沉降曲线呈缓变型时,可加载至桩顶总沉降量60~80mm;在特殊情况下,可根据具体要求加载至桩顶累计沉降量超过80mm。
⑷检测数据分析与判定
4.1 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Qu可按下列方法综合分析确定:
根据沉降随荷载变化的特征确定:对于陡降型Q-s曲线,取其发生明显陡降的起始点对应的荷载值。
根据沉降随时间变化的特征确定:取s-lgt曲线尾部出现明显向下弯曲的前一级荷载值。
出现第3.4条第2款情况,取前一级荷载值。
对于缓变型Q-s曲线可根据沉降量确定,宜取s=40mm对应的荷载值;当桩长大于40m时,宜考虑桩身弹性压缩量;对直径大于或等于800mm的桩,可取s=0.05D(D为桩端直径)对应的荷载值。
注:当按上述四款判定桩的竖向抗压承载力未达到极限时,桩的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应取最大试验荷载值。
⑸试验设备
本工程抗压静载试验的主要设备: ①静载荷试验系统
②反力装置:采用混凝土预制块压重平台; ③Q320T千斤顶,压力传感器;
④位移传感器;
⑤油泵。
以上主要设备数量根据现场条件及委托方要求调度足够数量,以满足检测工期为原则。
2、基桩低应变动测试验
⑴低应变动测原理
低应变动力检测按照《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的有关规定进行,其原理是采用低能量瞬态或稳态激振方式在桩顶激振,产生应力波,应
力波沿桩身向下传播,当桩身存在波阻抗差异的界面,将产生各种反射波信号。实测桩顶部的速度时程曲线或速度导纳曲线,通过波动理论分析或频域分析,可检测混凝土桩的桩身完整性,判定桩身缺陷的程度及位置。
采用反射波法检测桩身完整性。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20%,且每个承台下至少一根。根据招标文件清单,预计共检测419根。检测桩号最后以甲方及监理单位提供的抽选桩单为准。
⑵桩身完整性分类原则
Ⅰ类:桩身完整;
Ⅱ类:桩身有轻微缺陷,不会影响桩身结构承载力的正常发挥;
Ⅲ类:桩身有明显缺陷,对桩身结构承载力有影响; Ⅳ类:桩身存在严重缺陷。⑶试验准备
试验前对指定桩进行开挖,砍桩头至坚硬、密实混凝土,桩顶面应平整、密实,按要求磨平足够安装传感器安装点和激振点,并留有足够的操作空间。桩顶面要保持干燥,不得浸在水中。
⑷试验设备
所用设备为武汉岩海公司生产的基桩完整性检测仪,型号:RS-1616K(S);传感器为武汉岩海公司生产的加速度传感器,型号:加速度计。
四、检测质量管理
⑴静载作业
本工程要求作业全程根据规范、标准及检测工序进行标准化施工,按我院建立的质量管理程序及质量手册进行,以确保质量达到优良。
作业现场采取严格的安全措施,尤其是砼预制块安装与拆卸、数据采集过程中的人员安全,做好检测过程中的预警应急措施等:
①现场检测要求对检测场地采用醒目警示标识进行封闭,检测无关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进入;
②所有进入检测范围人员均应配戴安全帽和绝缘鞋,现场作业人员全过程配戴,不得穿拖鞋;同时所有作业人员均应是经过安全作业培训的,现场加载人员具上岗资格,具有强烈的现场施工安全意识;
③堆载及加载过程中应密切注意堆载体有无变形、挤出等危险迹象,发现异常应及时提醒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纠正,吊装时全程专人指挥,坚决防止意外事
故发生;
④砼预制块、千斤顶、活动房等吊装过程中,应有专门安全人员对吊装设备进行指挥,吊车人员应听从安全员指挥,以确保安全;
⑤现场作业人员应注意形象,着装规范、言行举止文明,不得有损害工地及我院形象的言行;
⑥严格按规范及大纲要求加载,采用自动化采集数据且无法更改的加载仪,检测数据实时上传,确保原始数据的真实性、有效性,最大荷载由监理现场签证确认,杜绝假数据;
⑦内业数据整理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及时与委托方、监理及设计等沟通,确保检测结果真正为工程质量服务。
⑵现场动测
要求技术人员进入现场进行测试(低应变)时,应配戴安全帽及绝缘鞋,并在全程作业过程中注意施工现场的场地、作业机械等,以防发生人员安全事故。同时,技术人员对辅助作业员(如低应变锤击工、静载现场加载员)安全工作应进行提醒及监督。
原则上对一根桩布置不少于2个检测点,每个检测点记录的有效信号数不少于3个。动测数据由检测人员专人进行传输与管理,项目负责将对成果及时进行分析,以确保为桩基工程质量服务。
五、与业主、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关系的协调
1、拟成立现场试验检测临时指挥协调小组,整个试验检测由现场试验小组统一指挥;
2、根据提供的检测数量清单提出检测规划报业主审查,每月提出检测计划报业主同意后执行;
3、检测试验前期,提前做好和施工单位的试桩方案图的交底工作,在现场指导施工单位完桩头处理等准备工作;
4、检测试验开始前,电话或书面形式通知业主、代建单位和监理等相关单位(其中至少一家),经其确认后方可进行检测,若是电话通知,应做好相应做好相应的通知记录;
5、在检测过程中,积极做好与施工方的配合工作,不应对公众的便利及公用道路,以及通往属于发包人或他人财产的人行道的进入,使用或占有,产生不必要及不适当的干扰;
6、检测结束后,检测单位将有关的设备、材料及各种临时设施有序地退场,并使这一部分工程及工地保持整洁以便于整个工程的后续工作能够安全持续的进行,保证整个工程进度不受影响。
7、检测工期要求
检测时间为地基基础施工开工后至施工结束期间,完成全部检测工作,且检测工作不影响地基基础正常施工。
六、检测工期及检测成果与报告
①检测时间为桩基施工开工后至施工结束期间,完成全部检测工作,且检测工作不影响桩基正常施工,并满足委托方工期要求。
②只要现场条件具备,即组织进场试验。
③检测报告出具时效严格按照我单位《关于检测报告出具时限的规定和承诺》的规定执行。
④在检测试验完成后需要时1天内提供检测结果简报。
⑤委托资料齐全情况下,检测结束后3~5个工作日内提供完整的检测报告及相关资料。
消防工程方案 篇6
2010年1月份和3月份全省、全国“两会”将相继召开。根据现将省公安厅消防局《关于切实做好“两会”期间消防安全保卫工作的通知》(黔消„2010‟3号)文件要求,为认真做好全省、全国“两会”安全保卫工作,为 “两会”顺利召开创造一个安全、祥和的社会环境,制定以下安全保卫方案。
一、组织领导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公安厅消防局《关于切实做好“两会”期间消防安全保卫工作的通知》(黔消„2010‟3号)文件精神,按照公安部提出的“力量往基层使,工作往实里干”的总要求,结合实际,求真务实,全力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确保人民安居乐业。
三、工作方法
(一)提请政府组织各行政职能和主管部门开展消防安全大检查
大队要认真履行好参谋职能,及时向县委县政府汇报全国近期发生的重特大火灾事故教训以及公安部、省委、省政府关于“两会”安全保卫工作的部署。提请政府组织安全监管、监察、教育、建设、文化、卫生、工商、旅游、广电、质检等行政职能和主管部门,对本部门、本行业、本系统所属单位逐一进行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建立健全火灾隐患整改制度,做到火灾隐患整改有方案、有责任人、有记录。动员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派出所组织开展对社区、农村的消防安全自查。引导群众积极举报火灾隐患,自觉与消防违法行为作斗争。
(二)开展冬春防火安全工作和“黔安一号”专项行动,为“两会”营造良好消防安全环境
统一部署,统一要求,自2010年1月28日起直至全国两会结束,我大队开展冬春防火安全工作和“黔安一号”专项行动。
1、全面排查阶段:2010年1月20日开始至2010年1月30日止。通过半个多月的时间,联合有关部门对辖区所有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人员密集场所、高层和地下建筑,事
关国计民生安全的供水、供电、供油、供气部门等部门进行一次全面的消防安全检查,决不遗漏一家单位和场所。
深刻吸取近期全国连续发生的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教训,加强对宾馆、酒店、公共娱乐等夜间营业场所的错时监督检查工作,确保“两会”社会消防安全。
督促公安派出所开展针对列管单位和“五小”场所、城市社区、农村村寨的消防监督检查,深入辖区开展消防宣传,增强社会全面火灾事故能力,有效遏制“小火亡人事故“多发的势头。
2、火灾隐患整改阶段:1月30日开始至3月10日止。在检查中,对于不能确保疏散通道畅通的公众聚集场所,一律要求安装逃生门锁。严格执行公安部消防局“一条高压线、三条铁规”。凡未经消防设计审核和消防验收合格就投入使用的建筑工程,一律依法坚决予以关闭;凡公众聚集场所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封堵,经检查发现不能立即整改的,一律依法责令停产停业整改;凡公众聚集场所自动消防设施损坏、不能正常运行,经检查发现不能立即整改的,一律依法责令停产停业整改;凡地下营业性场所安全出口达不到消防安全要求,经检查发现不能立即整改的,一律依法责令停产停业整改。对于限期整改的火灾隐患要跟踪监督、到期复查,直至整改完毕。对于严重影响公共安全的重大火灾隐患,要根据隐患危害大小,分别报请本级或者上级人民政府进行挂牌督办。
3、巩固和总结阶段:3月10日开始至3月31日结束。进一步巩固前阶段工作的成绩,继续深入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为“两会”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做好总结工作。
(三)拓宽消防宣传渠道,积极开展消防宣传教育活动,努力提高群众消防安全素质。
紧密围绕“两会”消防安全保卫工作,拓宽消防宣传渠道,进一步发挥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短信等宣传平台在消防宣传上的作用,大力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宣传。尽量通过媒体专题报道“百日消防安全大检查、除隐患、保平安”专项行动的部署开展情况,曝光火灾隐患和消防违法行为。同时做好《公安部关于人员密集场所加强消防安全管理的通告》的宣传、贯彻工作。
加强对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和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把每次去重点单位检查当成一次消防安全培训,提高单位员工的消防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提高单位自防自救能力。
(四)严格部队管理教育,加强执勤战备,中队做好灭火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条令条例和“五条禁令”,恪守“四个严禁”指示精神,着力改进和加强部队管理教育工作,加大对人、车、酒等关键环节的管理力度,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要合理安排好假日期间官兵的物质文化生活,确保部队高度稳定和集中统一,严防各类事故、案件的发生。
针对“两会”节日期间活动密集、烟花爆竹燃放和补兵退伍期间,警力不足的问题,立足于“灭大火、打恶仗”,严格执勤备战,科学配置执勤力量,从思想、组织、装备、训练和预案等方面,扎实做好各项灭火救援准备工作。大力开展冬训活动,深入两会会场、人员密集、易燃易爆、节庆活动等重点单位和场所开展“六熟悉”工作,制定完善灭火救援预案和消防安全保卫方案,开展实地演练,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要加强对消防车辆和装备器材的维护保养,储备必要的灭火药剂和救援物资,确保完整好用。在灭火救援的同时,严格落实安全防护措施,确保参战人员安全。
(五)加强信息报送和反馈工作
认真落实值班制度和领导带班制度。确保人员人员在岗位,恪尽职守,认真处理值班期间的各类信息。对于重大事
故情况和重要敏感信息,第一时间及时上报支队。
三、工作要求
1、大队全体官兵务必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切实增强做好“两会”消防安全保卫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把预防和遏制重特大火灾尤其是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2、结合正在开展的冬春季节防火工作,及时对辖区消防安全形势和火灾事故规律特点进行一次认真分析研判,针对当地消防工作实际,制定周密的保卫工作方案,分解和细化工作责任,采取切实可行的火灾防范措施为全国和全省“两会”的顺利召开营造和谐稳定的消防安全环境。
3、切实加强信息报送工作
大中队值班干部要认真处理好值班期间的各类信息。对于重大事故情况和重要敏感信息,必须在第一时间及时上报上级机关,严禁迟报、误报和漏报。
消防工程方案 篇7
1 优选模型的建立
1.1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是美国运筹学家T.LSaaty教授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系统分析方法。其基本原理是:首先将复杂的问题层次化,即根据问题的性质和要达到的目标,将问题分解为不同的组成因素,按照因素间的相互影响和隶属关系将其分层聚类组合,形成一个递阶的、有序的层次结构模型;然后根据系统的特点和基本原则,对各层的因素进行对比分析,引入1~9比率标度方法构造出判断矩阵,用求解判断矩阵最大特征根及其特征向量的方法得到各因素的相对权重;最终通过计算最低层(方案层)相对于最高层(总目标)的相对重要性次序的组合权值,以此作为评价和选择方案的依据。
用AHP分析问题的基本步骤包括:(1)建立层次结构模型;(2)构造判断矩阵;(3)层次单排序并检验一致性;(4)层次总排序并检验一致性。
1.2 建立层次分析的结构模型
根据比较基础工程方案需考虑的因素及其隶属关系,选择主要指标建立层次结构模型。例如图1。
1.3 构造判断矩阵
根据所建立的层次结构模型,将同一层的因素与上一层中某个因素两两成对比较,采用1~9及其倒数标度其重要性,标度如表1所示,构造出判断矩阵。
1.4 层次单排序并检验一致性
采用方根法求解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和特征向量。其计算步骤为:
①计算判断矩阵每一行元素乘积mi
(2)计算mi的n次方根,即
(3)对向量作归一化处理
则为所求的特征向量,即各因素权重。
④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λmax
式中(PW)i表示向PW的第i个元素。
⑤计算判断矩阵一致性指标,并检验其一致性
为检验矩阵的一致性,定义一致性指标。当完全一致时,CI=0;CI越大,矩阵的一致性越差。对于1~9阶矩阵,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分别如表2所示。
对于1、2阶判断矩阵,RI只是形式上的,1、2阶判断矩阵总是完全一致的;当阶数n>2时,CR=CI/RI称为矩阵的随机一致性比例。当CR≤0.10时,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否则需要重新调整判断矩阵。
1.5 层次总排序并检验一致性
计算同一层次所有元素相对于上一层次的相对重要性的权值称为层次总排序,这一过程从最高层次到最低层次逐层进行。计算结果也要检验一致性。方法是令,同样当CR=CI/RI≤0.10时,层次总排序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2 应用实例
根据所建立的方案优选层次结构模型,结合该工程的点,可构造目标层(A)~准则层(B)的判断矩阵如表4。
按前面所述的步骤计算该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即相对权重)W=[0.654,0.261,0.086]T,最大特征根λmax=3.038,随机一致性比率CR=CI/RI=0.019/0.58=0.033<0.10,故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再依次建立其它各层次中的因素相对上一层次某个因素的判断矩阵,求解其相对特征向量并检验一致性,最后得到方案层(D层次)总排序权值为表5。
根据表5的计算结果,可知喷粉桩是本工程的优选方案。这与文献[3]结果一致。
3 结语
(1)运用系统工程方法中的层次分析法优选基础工程方案,将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有机结合,减少了主观因素的影响,逻辑性强,方法简便,计算结果客观;
(2)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确定判断矩阵中的具体因素,可将模型拓展,用于其他工程方案的评价优选和决策。
引用文献[3]中的算例。某学院综合实验大楼初步设计喷粉桩与沉管灌注桩两种待选方案。根据影响这两种基础工程方案需考虑的因素,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两方案主要指标评价如表3。
参考文献
[1]王明明.运筹与决策基础[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1.
[2]谭跃进.系统工程原理.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M], 1999.
南源滑坡工程治理方案简析 篇8
关键词:南源滑坡;工程治理
1滑坡概述及危害
1.1地理位置及滑坡情况。南源滑坡位于余江县东北部南源村民小组居民楼房后侧,滑坡位置地理坐标东经:116°55′15″,北纬:28°29′07″。所处斜坡纵长80m、宽70m、坡向260°,前缘海拔约75m,后缘海拔145m。下伏基岩岩性为中元古界双桥山群修水组皮库段岩组,属顺向坡,见图1。
从现场调查情况看:①滑坡体位于南源村民小组居民楼东北侧,为防止地质灾害发生,对其进行切坡处理。切坡分两级,中间有一宽约2m的平台,平台上设有排水沟,滑坡体整体坡向255°,岩石破碎,强风化层厚度较大。滑坡体处于切坡段的北端,主要由强风化层组成,滑动面为节理面,滑面坡度约60°,滑体前缘已经触及房屋后墙,且仍处于滑动中。下部滑动有可能牵引上部整体滑动,潜在滑动规模较大,约为12000~20000m3。②东南侧不稳定边坡位于南源村民小组居民楼东南侧,已进行切坡处理,切坡分两级,中间有一宽约3m的平台,残积层厚度约1~3m,节理发育,岩石破碎,强风化层厚度较大。③南侧不稳定边坡位于南源村民小组居民楼南侧。切坡分两级。节理发育,有多个方向的节理面,岩石破碎,强风化层厚度较大,约1~2m。
1.2滑坡稳定性。滑坡体所处地区属强切割低山丘陵地形,侵蚀剥蚀地貌。岩性为一套较软弱的中元古界双桥山群变质砂岩、绢云千枚岩,其抗风化能力较弱,岩层风化强烈,风化残坡积层较厚,坡积物为含碎石、块石的粉质粘土,粉砂土,结构松散,渗透性强,凝聚力弱。上部的残坡积土夹碎石及强风化薄层状页岩、泥岩,在含水量饱和的情况下,受重力的影响容易沿着层状节理向下滑动,不仅造成边坡水土流失,而且极易发生土质滑坡和岩质崩塌。区内主要人类工程活动为村民建房等。产生滑坡地段的坡脚因住房被严重切削,连续切坡长约70米,切坡高度一般为5.0~9.0m,切坡陡坎与民房水平距离0.50~3.0m,基本上无边坡防护措施,为滑坡的发生具备了地形条件。
1.3滑坡危害。该滑坡前缘为南源村民小组,距民居最近距离5m,威胁该村民小组30户居民230人的生命安全,30栋砖混结构房屋财产安全,潜在经济损失约700万,为重大级地质灾害,滑坡具有治理的必要性。
2滑坡工程治理设计
目前滑坡处于缓慢蠕动变形阶段,随着雨季来临稳定性将有所降低,针对变形破坏特征及现场实际情况,建议采用以地表排水为主,抗滑支挡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措施,从而确保滑坡的整体稳定。
根据滑动特点,建议对南源滑坡进行工程治理,兼顾生态环境。选取方案一“拆迁避让”和方案二“挡土墙+削方+预应力锚索+截排水沟+植被恢复”两套治理方案进行对比。
方案一:拆迁避让
该滑坡治理工程设计方案为:清除滑坡体滑动的岩土体+村民搬迁。经初步测算清除滑动岩土体的所属费用为120多万元(岩土挖、运费用按当地费用);拆迁安置费用则需要400多万元(据当地政府测算结果);两项费用合计为520万元。但该方案尚未考虑清除滑动岩土体后遗留下的地质灾害隐患—产生新的甚至更大的滑坡,以及对城市生态环境的破坏等。
方案二:工程治理
该滑坡治理工程设计方案为因地制宜的综合治理方案,其总原则是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并于周边环境相互协调与统一。工程治理方案设计对东北侧滑坡体治理措施包括:第一级切坡(下部)坡脚设置挡土墙,坡面设置锚喷护坡,第二级切坡(上部)设置格构护坡、中间平台设置植被绿化及修筑排水沟,滑坡体后缘修筑排水沟。东侧不稳定边坡治理措施包括:第一级切坡(下部)坡脚设置挡土墙,坡面设置锚喷护坡,第二级切坡(上部)设置格构护坡、中间平台设置植被绿化及修筑排水沟,第二级切坡后缘修筑排水沟;东南侧不稳定边坡治理措施为对边坡进行浆砌护坡,边坡坡脚与上部边坡后缘修筑排水沟。
(1)挡土墙设计。在滑坡体与东侧不稳定边坡的前缘坡脚上设置挡土墙,挡墙为重力式挡墙,墙高2.5m,挡土墙顶宽1.0m,墙面坡比1:0.25。挡墙基础深1.0~2.0m。墙顶根据坡面地形控制。挡土墙为浆砌块石结构,砌筑砂浆标号为M7.5,1:2的水泥砂浆抹面。治理设计顺序是先设置好挡墙,待挡墙施工完毕并达到强度75%,然后采用砂性土填方夯实、按现在滑坡坡面的自然坡度平整。
消防工程方案 篇9
摘要:建筑消防工程一直都是建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筑工程能够顺利展开的安全保障,所以就需要在建筑工程设计当中,对于所出现的消防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且根据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减少这方面危险的发生。
关键词:建筑消防工程;隐患成因;整改方案
一、建筑消防工程隐患分析
(一)建筑消防设计存在隐患
建筑消防工程主要的隐患就是在设计时存在的问题,这部分如果出现问题对于整个消防建筑工程是致命的,也是其它方面出现隐患的罪魁祸首。建筑消防工程在设计方面出现问题主要是因为人们对于设计不重视,没有在设计当中体现出消防意识。而且一些消防设计还不能满足人们需求,这就让整个建筑消防工程根本没有在建筑当中得到体现。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相关人员的专业素养不够,现在参与消防工程设计的人员没有满足一定的专业要求,对于设计不够严谨,而且没有很高的要求标准。这就直接在消防设计上体现出来,即专业不能有效的和消防工程实际相结合。2.相关的专业人员无法独立完成设计,只能通过抄袭、借鉴的方式,所以设计的图纸质量没有保证,还有的一些部门为了能够节省时间,从而降低标准,和国家规定的有关标准严重不符。
(二)施工安装存在隐患
这方面主要是因为在设计施工时选用的材料没有达到标准,因为
人员技术不达标和相关部门的观点有问题。现在国内的建筑消防工作的实施都是由公司承包下来然后进行施工,也就是说最后施工质量与相关联的公司有关系。而不同的公司在自身经验、质量还有业务水平方面都有不同,如果一些施工人员没有按照标准进行安装,就会使建筑质量有所下降,例如应该使用耐火的材料没有使用,如果发生火灾,这个装置就不能及时发挥作用,这样就导致了很多安全隐患。还有的公司在施工的时候为了能够尽快完工,工作不严谨,考虑也不全面,一些问题没有及时解决,也为以后的建筑消防安全埋下了隐患。
二、建筑消防工程整改对策
(一)加强消防设计工作,保证质量
如果想要减少建筑消防工程隐患,最重要的手段就是加强对于消防设计方面的要求,保证设计的质量。首先,需要对消防设计相关人员进行严格管理,对于一些专业素养不达标的人员直接取消设计资格,并且对整个设计团队进行系统化的培养,保证每个设计人员的专业素养都能达到从业水平;其次,要对设计工作方面进行规范,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防止因为行为不规范或者是设计问题而出现人员受伤,要在施工的周围设立相应的警示牌,还要设立防护栏。最后,要及时跟有关部门进行沟通,如果突发问题立马停止供电。
(二)电气设备的使用与维护
在施工现场要对相应仪器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而且要保证相关检查人员的专业性,这样才能够让仪器保持安全状态,不能在维修和
检查的过程中,马虎行事。而且在进行维修的时候,必须要配备绝缘设备,禁止一切传导物的出现,要在各个仪器上清楚明确地标注好名称。每个设备都需要上锁,由专业的人员进行保管,在出现问题的时候及时打开,完成作业以后及时关闭,这样既避免了非专业人员的失误操作,又能有效防止偷盗行为。
(三)对工人进行管理和培训
因为施工工程浩大,所以就会雇佣一些工人,这时就需要对这些工人进行管理和培训,保证其都能熟悉整个流程,而且要对一些危险位置的工人严格要求,规定在上岗前检查装备,保证所有人在作业时身上设备完善,这样才能在施工过程中避免一些危险。
三、结语
建筑工程在建设的时候,安全问题一直都是相关公司考虑的重要方面,如果安全措施不够,那么造成的不仅仅是资金上的损失,更有可能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所以在建筑消防工程当中,安装电气仪器要配备相关的专业人员,并且专业人员要熟悉整个流程,在施工的时候要对现场进行严格规划,对现场的设施进行完善,而且要基于社会的发展,对相应的设备进行更换或者创新,保证消防工程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施工方案-某钢结构工程施工方案 篇10
施
工
方
案
XX工程公司
年月日
编制依据
施工规范和标准
GBJ300-88
《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
GBJ50224-88
《防腐蚀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GBJ50205-95
《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21-95
《钢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GJ46-88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施工技术方案
1钢结构制作、安装施工技术方案
1.1
钢结构制作
按照初步设计图纸和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确定,立柱、砂斗梁、钢梯、主梁等全部在工厂预制完成;所有砂斗先将壁板(包括加强筋板和加强角钢等)在工厂预制完成,运至现场后,吊装至安装位置拼装完成。平台支撑梁、辅助梁、平台面板等在现场预制后吊装至安装位置后拼装完成。
1.1.1钢结构制作工艺流程
1.1.2钢结构制作工艺说明
a.施工准备
按施工图编制材料采购计划。并按计划进行采购。
所采购的工程用钢材应具有生产厂质量证明书,并应符合设计、招标要求的质量要求(钢材必须符合GB700-65所规定之机械特性)。对有疑问的钢材按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的要求进行抽样检查。
对主要工程设备和材料,需征得监理公司及业主书面认可后方可采购。所购设备和材料必须有合格证,且需经监理公司检验合格签字并由业主签字认可后,方可使用。
当钢材表面有锈蚀、麻点或划痕等缺陷时,其深度不得大于该钢材负偏差值的1/2。
按施工图所标明的钢结构规模,工作量准备充足的施工人员,工机具等。
由专业技术人员向施工人员作技术交底,说明钢结构制作的工艺要求,质量要求和施工方法。
b.放样、号料、下料。
预制件根据施工图要求进行放样和制作样板并按所放样进行号料。
放样和号料应根据工艺要求预留制作和安装时的焊接收缩余量及切割、刨边和铣平等的加工余量。
放样和样板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项
目
允许偏差
平行线距离和分段尺寸
±0.5mm
对角线差
1.0mm
宽度、长度
±0.5mm
孔距
±0.5mm
加工样板的角度
±20'
号料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项
目
允许偏差
零件外形尺寸
±1.0mm
孔距
±0.5mm
按号料时所划切割线、利用等离子切割机、气割、联合冲剪机、剪床等装备进行切割。
气割前应将钢材切割区域表面的铁锈、污物等清除干净,气割后应清除熔渣和飞溅物。
气割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项
目
允许偏差(mm)
零件宽度、长度
±3.0
切割面平面度
±0.05t且不大于2.0
割纹深度
0.2
局部缺口深度
1.0
机械剪切的零件其钢板厚度不宜大于12mm,剪切面应平整。
机械剪切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项
目
允许偏差(mm)
零件宽度、长度
±3.0
边缘缺棱
1.0
型钢端部垂直度
2.0
c.料件校正
利用压力机、千斤顶、热校正等装备和工艺方法进行料件的校正。
校正后的钢材表面,不应有明显的凹面或损伤。划痕深度不得大于0.5mm。
钢材校正后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要求
项
目
允许偏差(mm)
钢板的局部平面度
t≤14
1.5
T>14
1.0
型钢弯曲矢高
t/1000
5.0
角钢肢的垂直度
b/100双肢栓接角钢的角度不得大于90°
槽钢翼缘对腹板的垂直度
b/80
工字钢、H型钢翼缘对腹板的垂直度
b/100
2.0
d.料件加工
料件的边缘和端部应利用手砂轮进行处理或刨削处理。
边缘加工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要求
项
目
允许偏差
零件宽度、长度
±1.0mm
加工边直线度
t/3000且不大于2.0mm
相邻两边夹角
±6'
加工面垂直度
0.025t且不大于0.5mm
加工面表面粗糙度
焊缝坡口尺寸应按设计、工艺要求确定。
螺栓孔的加工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要求
项
目
允许偏差(mm)
直径
+1.0
0
圆度
2.0
垂直度
0.03t且不大于2.0
利用摇臂钻,进行料件钻孔。
e.所制成的料件应按规格、品件进行分类存放。以备装配之用。
f.组装
组装前,零部件应经检查合格;连接接触面和沿焊缝边缘每边30~50mm范围内的铁锈、毛剌、污垢等应清除干净。
按施工图的要求进行结构件的装配。
板材、型材的拼接,应在组装前进行;构件的组装应在部件组装、焊接、矫正后进行。
焊接连接组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项
目
允许偏差(mm)
图例
对口错边(△)
t/10且不大于3.0
间隙(a)
±1.0
搭接长度(a)
±5.0
缝隙(△)
1.5
型钢
错位
连接处
1.0
其它处
2.0
箱形截面高度(h)
±2.0
宽度(b)
±2.0
垂直度(△)
b/200且不大于3.0
组装顺序应根据结构形式、焊接方法和焊接顺序等因素现场确定,确定的原则为保证构件的质量,减小成型后的变形。
构件的隐蔽部位需焊接、涂装应经检查合格后方可封闭;完全封闭的构件内表面可不涂装。
当采用夹具组装时,拆除夹具时不得损伤母材;对残留的焊疤应修磨平整。
g.焊接
组装完成后即可进行焊接。
捍接时应编制作业指导书、并严格按作业指导书施焊。
焊接必须由合格焊工进行施焊。
必须使用与结构用钢材质相配匹的焊条,焊条必须使用经检验合格的焊条;焊接时不得使用药皮脱落或焊芯生锈的焊条。
焊条使用前应按产品说明书规定的烘焙时间和温度进行烘焙。
施焊前焊工应复查焊件接头质量和焊区的处理情况,当不符合要求时,应经修整合格后方可施焊。
对接接头、T型接头、角接接头、十字接头待对接焊缝及对接和角接焊缝,应在焊缝的两端设置引弧和引出板,其材质和坡口形式与焊件相同,引弧和引出长度应大于20mm。焊接完毕后应采用气割切除引弧和引出板,并修磨平整,不得用锤击落。
焊接时,焊工应按焊接作业指导书确定焊接工艺施焊,不得自由施焊及在焊道外做母材上引弧。
焊接时,需按设计要求的焊接型式、焊接位置、焊接高度等具要求进行焊接
角焊缝转角宜连续绕角施焊、起落引弧点距焊缝端部宜大于10mm,角焊缝端部不设置引弧和引出板的连续焊缝,起落弧点距焊缝端部宜大于10mm,弧坑应填满。如下图所示:
多层焊接宜连续施焊,每一层焊道焊完后应及时清理检查、清除缺陷后再焊。
焊成凹形的角焊缝、焊缝金属与母材应平缓过渡。
焊缝结构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焊缝出现裂纹时,焊工不得擅自处理,应查清原因,订出修补工艺后方可处理。
焊缝同一部位的返修次数,不宜超过两次,当超过两次时,应按返修工艺执行。
焊接完毕,焊工应清理焊缝表面熔渣及两侧的飞溅物,检查焊缝外观质量。检查合格后应在工艺规定的焊缝及部位打上焊工钢印。
定位焊所采用的焊接材料型号,应与焊件材质相匹配;焊缝厚度不宜超过设计焊缝厚度的2/3,且不应大于8mm;焊缝长度不宜小于25mm,定位焊位置应布置在焊道以内,并应由持合格证的焊工施焊。
h.制作质量检查
制作质量应按设计要求和本工艺要求的允许偏差进行钢构件的制作质量检查。并填定质量记录,制作质量检查应请监理、设计代表参加,共同检查,并在检查记录上签字。
j.除锈、防腐
钢结构除锈、防腐应在制作质量检查后进行。
钢结构的除锈方法和除锈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
涂料、涂装遍数,涂层厚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天使用的涂料应在当天配置,并不得随意添加稀释剂。
涂装应均匀,无明显起皱、流挂,附着良好。
涂装完毕后,应在构件上标注构件的编号。
i.检验
钢结构制作完成后,应会同监理、设计代表共同对构件进行质量检查。
并应提供工程验收所需的保证资料、技术资料、检验报告等。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安装。
1.1.3钢结构制作质量控制
制作质量控制图
注:按《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
50205
–
对各项目进行检查。
1.2.钢结构安装
1.2.1钢结构安装工艺流程。
钢结构应分单元按上述工艺流程进行分单元安装以形成单元刚度。形成单元刚度后并经调校合格后应立即对立柱柱脚进行固定联接,立柱固定后就可进行单元整体的安装。钢结构安装时应注意配合设备安装。最后形成总体安装联接。单元钢结构安装顺序如下图所示:
1.2.2钢结构安装工艺说明:
a.施工准备
按钢结构制作中施工准备的相应要求执行。
钢结构安装前应检查钢结构制作质量,对于由于制作和运输过程中所造成的缺陷应经修整合格后方可安装。
钢构件吊装前应清除表面上的油污、泥沙和灰尘等杂物。
b.放线测量
按施工图和有关建筑物的轴线和标高线,划定安装的基准线。安装放线利用经纬仪和水准仪进行测量放线。放线时应根据HWS线安装时所确定的座标基准和标高基准统一(此基准应由业主、监理、造型安装、砂处理安装、土建施工统一),并由统一基准引线进行测量、放线。
基础应放出纵横定位基准线以方便立柱和其它结构安装时定位测量用。
c.基础检查
基础检查应对基础轴线和标高、地脚螺栓位置等进行检查,并应进行基础检测和办理交接手续。当基础工程分批进行交接时,每次交接验收不应少于一个安装单元的柱基基础。对不符合要求的基础应合同设计、监理、土建解决处理。
d.基础处理
立柱基础表面和地脚螺栓预留孔中的油污、碎石、泥土、积水等均应清除干净;预埋地脚螺栓的螺纹应保护完好;放置垫铁部位的表面应凿平。
对于需进行二次灌浆的基础表面中的灌浆面应凿成麻面,并在灌浆前将灌浆面浸湿。
e.立柱安装
利用汽车吊或桅杆配合卷扬机进行底层立柱的吊装就位,调整工作。立柱吊装应按座标方位顺序吊装,以方便汽车吊的进出场。
立柱吊装前应将立柱吊装后受就位影响的设备、输送设备等运输至安装位置。并在钢结构安装过程中加以保护,以防止损伤设备。
基础顶面直接作为柱的支承面和基础顶面预埋钢板或支座作为柱的支承面时,其支承面地脚螺栓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项
目
允许偏差(mm)
支承面
标高
±3.0
水平度
t/1000
地脚螺栓
螺栓中心偏移
5.0
螺栓露出长度
+20.0
0
螺纹长度
+20.0
0
预留孔中心偏移
10.0
钢柱脚采用钢垫板作支承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l
钢垫板面积应根据基础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柱脚底板下细石混凝土二次浇灌前柱底承受的荷载和地脚螺栓的紧固拉力计算确定;
l
垫板应设置在靠近地脚螺栓的柱脚底板加劲板或柱肢下,每根地脚螺栓(锚栓)侧应设1~2组垫板,每组垫板不得多于5块。垫板与基础面和柱底面的接触应平整、紧密。当采用成对斜垫板时,其叠合长度不应小于垫板长度的2/3。二次浇灌混凝土前垫板间应焊接固定。
立柱安装时应注意立柱的就位方位和牛腿的数量和方向。
立柱安装前应在钢柱的底板,柱身和顶板上分别画出立柱的中心线。底板和顶板上的中心线要画成“+”字形,并在侧面打上样冲标记。定位时应按原已放出的定位基准线进行测量定位。
吊装时,应保持立柱的平稳和垂直。
吊装就位后应进行立柱的初校,并保证立柱垂直度在20mm之内后,拧紧柱底地脚螺栓后,吊装钢丝方可松绳。
立柱的校正可利用千斤顶、斤不落、天车等进行调整。调整后的平面位置、标高应符合设计和工艺要求。
立柱垂直度调整应考虑钢结构、设备安装完毕后负荷对立柱垂直度的影响。
f.立柱固定
当钢结构安装形成单元后,应按设计要求的定位方式进行定位,如采用焊接固定的应按设计要求的焊接方式进行焊接;如采用二次灌浆的立即对立柱进行二次灌浆,当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5%时应调整地脚螺栓的紧固力。二次灌浆应采用碎石混凝土。其强度应比基础混凝土高一标号。
h.平台安装
平台应根据现场条件确定平台的吊装方法。
一般平台分件吊装现场拼装成型,小型平台不影响其它设备吊装和平台本体方便吊装的可在工厂或在现场地面进行预制后整体吊装。
平台吊装利用斤不落或卷扬机配合桅杆进行吊装。
平台、钢构件的连接头,应经检查合格后方可紧固或焊接。
安装使用临时螺栓时,在每个节点上穿入的数量,应根据安装过程所承受的荷载计算确定,并符合下列规定。
l
不应少于安装孔总数的1/3。
l
不应少于2个
l
螺栓孔不得采用气割扩孔。
当采用螺栓连接时,每个螺栓一端不得垫2个及以上的垫圈,并不得采用大螺母代替垫圈。螺栓拧紧后,外露螺纹不应少于2个螺距,当采用焊接连接时,安装焊缝的质量应符合上述钢结构制作焊接的工艺规定、要求。定位焊缝承受荷载时,焊点数量、厚度和长度应计算确定。
当形成单元,并在单元调整合格后,方可进行安装焊接。
i.支撑、砂斗安装
先进行支撑安装,后进行砂斗安装。
支撑安装前应将砂斗预制件吊至安装位置方便砂斗最后吊装的位置。
支撑安装前,应复核和复校立柱的垂直度,符合要求后,随即安装和固定支撑,使整个结构形成钢性排架。焊接柱间支撑时,应严密观察和校正柱子的垂直度的变化情况,以防止柱子发生永久性的超验收标准的误差出现。
支撑安装完毕后,利用斤不落进行料斗的安装、固定。固定应按设计要求执行,进行砂斗的拼装焊接时应制作挂梯或搭设焊接平台,拼装焊接时应注意设备和人身的防护。
j.梯子、栏杆安装
按设计要求的位置和联接方式进行安装。
k.除锈、刷漆
按钢结构制作工艺中除锈、刷漆要求执行。
l.检验
钢结构安装完毕后应合同监理对钢结构制作、安装进行总体检验。制作、安装质量应符合下列各表要求。
单层钢柱外形尺寸的允许偏差(mm)
项
目
允许偏差
图例
柱底面到牛腿支承面距离(H)
±l1/2000
±8.0
牛腿面的翘曲(t)
2.0
柱身弯曲矢高
H/1000
12.0
柱身扭曲
牛腿处
3.0
其它处
8.0
柱截面几何尺寸
连接处
±3.0
其它处
±4.0
柱脚底板平面度
5.0
柱脚螺栓孔中心对柱轴线的距离
3.0
钢平台、钢梯和防护钢栏杆外形尺寸的允许偏差(mm)
项目
允许偏差
图例
平台长度和宽度
±5.0
平台两对角线差|l1--l2|
6.0
平台表面平面度(1m范围内)
6.0
钢梯长度(l)
±5.0
钢梯宽度(b)
±5.0
钢梯安装孔距离(a)
±3.0
梯梁纵向挠曲矢高
l/1000
踏步间距(a1)
±5.0
栏杆高度
±5.0
栏杆立柱间距
±10.0
钢柱安装的允许偏差(mm)
项目
允许偏差
图例
柱脚底座中心线对定位轴线的偏移
5.0
柱基准点标高
无吊车梁的柱
+5.0
-8.0
挠曲矢高
H/1000
15.0
柱轴线垂直度
单层柱
H≤10m
10.0
H>10m
H/1000
25.0
支撑系统钢构件的允许偏差(mm)
项目
允许偏差
构件长度(l)
±5.0
构件两端最外侧安装孔距(l1)
±3.0
构件弯曲矢高
l/1000
10.0
钢平台、钢梯和防护栏杆安装的允许偏差(mm)
项目
允许偏差
平台标高
±10.0
平台梁水平度
l/1000
20.0
平台支柱垂直度
H/1000
10.0
承重平台梁侧向弯曲
l/1000
10.0
承重平台梁垂直度
h/250
15.0
栏杆高度
±10.0
栏杆立柱间距
±10.0
直梯垂直度
l/1000
15.0
1.2.3钢结构安装质量检查
安装质量控制图
注:按《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
50205
–
【消防工程方案】推荐阅读:
消防工程安全施工方案07-23
消防工程冬季施工方案10-14
建筑消防改造工程施工方案10-19
给排水与消防工程方案11-11
地铁消防工程09-08
消防工程隐患12-07
火灾消防工程09-06
消防工程施工05-29
消防工程学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