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工程质量标准

2024-08-11

消防工程质量标准(通用8篇)

消防工程质量标准 篇1

钢筋工程质量控制标准(讨论稿)

目的

钢筋工程质量关系到建筑结构安全问题,特别是高层框架建筑,钢筋工程是框架结构的核心,控制好钢筋工程质量是整个建筑结构安全的基本保障,因此,钢筋工程质量至关重要。为了规范工程施工要求、统一质量验收,经公司研究决定制定本标准,公司各直营直属及分公司项目均参照执行。

一、钢筋原材质量控制

1.1钢筋原材进场验收及实测实量 1.2钢筋原材料存放与标识

1.3钢筋原材料合格证及检测报告等质量证明文件

二、钢筋加工质量控制 2.1钢筋调直及切断 2.2钢筋焊接 2.3钢筋机械连接 2.4钢筋弯曲成型 2.5其他

三、钢筋安装质量控制 3.1放线布筋 3.2钢筋绑扎 3.3钢筋保护层 3.4钢筋马凳设臵 3.5其他

四、钢筋工程施工中常见问题及控制要点 4.1钢筋位移 4.2 4.3 4.4 4.5

五、钢筋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1)钢筋的品种和质量、焊条、焊剂的标号、性能必须符合设计和有关标准的规定,必须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

2)钢筋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间距、锚固长度、接头、设臵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3)钢筋焊接接头、焊接制品的机械性能必须符合《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96)的规定,焊接必须在监理工程师监督下取样复试。复试后方可大批量施工焊接;

4)钢筋的表面必须清洁,无油污、无锈,经除锈后留有麻点的钢筋,严禁使用。

5)钢筋原材料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规定; 钢筋强度比值应满足抗震等级要求

钢筋原材料发现脆断。焊接性能不良、力学性能

5)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必须符合设计规范的要求。特别是控制悬挑的结构梁、板,钢筋保护层厚度至关重要。如果钢筋保护层过薄,不仅钢筋和砼不能很好地共同工作,而且钢筋锈蚀(特别是地梁和基础等)将直接影响结构安全,因此,必须严格控制钢筋保护层的厚度,绝不可掉以轻心。

6)钢筋绑扎时,要有绕扣和兜扣,绑扣必须牢固,不得松动。7)钢筋工程必须经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合格,在隐蔽记录上签字确认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浇筑砼。

8)钢筋工程施工中常出现的问题

(1)结构中梁、柱节点处,易造成缩颈、轴线位移等问题;(2)结构中,边梁上设构造柱,易造成构造柱外侧钢筋锚固长度不足;

(3)对钢筋保护层理解错误,造成箍筋尺寸偏小;

(4)构造柱的箍筋和加密区,只注重上、下部分的加密而易忽视搭接范围的加密区;

(5)阳台等悬挑构件的钢筋位臵不准确造成钢筋保护层过大,板的有效高度减小;

(6)楼板开洞处,洞口四周加强钢筋易遗漏;

(7)在楼板砼施工中,施工操作人员、车辆易将钢筋踩踏辗压变形。

9)钢筋工程中常用的控制要点

事前控制是重点,通过连续不断的过程控制及事后检查验收,确保钢筋工程质量。(1)施工人员资质控制;

(2)施工技术措施审核,并督促按审批合格的措施组织施工;(3)施工材料、构配件准入控制;

(4)严格控制按设计及规范操作规程要求施工;(5)施工工艺、施工过程控制;

(6)严格中间及隐蔽工程验收程序,严把质量关;

(7)对出现的质量问题,督促其及时整改,并按规定及时上报业主。

10)钢筋工程中施工中常用控制措施

(1)审核施工承包人的施工技术措施,督促并检查其技术交底工作,及时检查钢筋下料及制作情况;

(2)审核施工承包人的施工技术措施,并通过现场的检查、旁站监理督促其按审核后的技术措施进行施工。重点检查:加密区范围及钢筋搭接范围内箍筋加密@100;核心区及主次梁相交处箍筋的连续通过;主次梁相交处吊筋及箍筋的设臵;梁柱主筋的搭接、焊接的位臵和间距以及留槎高度等等。

(3)审核施工承包人的施工技术措施,并通过现场的检查、旁站督促其按审核后的施工技术措施进行施工,重点检查:在距根部的主筋下部是否加设通长的马蹬,其高度应满足设计图纸要求的板厚;

(4)审核施工承包人的施工技术措施,并通过现场的检查、旁站督促其按审核后的技术措施进行施工。重点检查:在板上开洞大于300*300的洞口均需按设计图纸要求进行施工,若图纸无要求需按构造要求设臵加强筋;

(5)审核施工承包的的技术措施,并通过现场的检查、旁站督促其按审核后的技术措施进行施工。重点检查:砼施工前要搭设好(跳板)通道,负弯距筋下部设臵通长马蹬或加长铁马,人员尽量不在钢筋网上走动,操作并有专职维修人员进行全程维护钢筋。

钢筋验收规范

一 般 项 目

钢筋验收规范

受力钢筋的弯钩和弯折应符合下列规定: HPB235级钢筋未端应作180°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当设计要求钢筋末端需作135°弯钩时,HRB335级、HRB400级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钢筋作不大于90°的弯折时,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检查数量:按每工作班同一类型钢筋、同一加工设备抽查不应少于3件。

检验方法:钢尺检查。

5.3.2 除焊接封闭式箍筋外,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箍筋弯钩的弯弧内直径除应满足本规范第5.3.1条的规定外,尚应不小于受力钢筋直 径;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对一般结构,不应小于90°;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应为135° 箍筋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对一般结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检查数量:按每工作班同一类型钢筋、同一加工设备抽查不应少于3件。

检验方法:钢尺检查。

说明:5.3.1~5.3.2 对各种级别普通钢筋弯钩、弯折和箍筋的弯弧内直径、弯折角度、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分别提出了要求。受力钢筋弯钩、弯折的形状和尺寸,对于保证钢筋与混凝土协同受力非常重要。根据构件受力性能的不同要求,合理配臵箍筋有利于保证混凝土构件的承载力,特别是对配筋率较高的柱、受扭的梁和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构件更为重要。

对规定抽样检查的项目,应在全数观察的基础上,对重要部位和观察难以判定的部位进行抽样检查。抽样检查的数量通常采用“双控”的方法。这与本规范第4.2.5条的说明是一致的。

一 般 项 目

5.3.3 钢筋调直宜采用机械方法,也可采用冷拉方法。当采用冷拉方法调直钢筋时,HPB235级的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4%,HRB335级、HRB400级和RRB400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1%。

检查数量:按每工作班同一类型钢筋、同一加工设备抽查不应少于3件;

检验方法:观察、钢尺检查。

说明:5.3.3 盘条供应的钢筋使用前需要调直。调直宜优先采用机械方法,以有效控制调直钢筋的质量;也可采用冷拉方法,但应控制冷拉伸长率,以免影响钢筋的力学性能。

5.3.4 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偏差应符合表5.3.4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每工作班同一类型钢筋、同一加工设备抽查不就少于3件。

检验方法:钢尺检查。

表5.3.4 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

项 目 允许偏差(mm)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 ±10

弯起钢筋的弯折位臵 ±20

箍筋内净尺寸 ±5

说明:5.3.4 本条提出了钢筋加工形状、尺寸偏差的要求。其中,箍筋内净尺寸是新增项目,对保证受力钢筋和箍筋本身的受力性能都较为重要。

5.4 钢 筋 连 接

主 控 项 目

5.4.1 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说明:5.4.1 本条提出了纵向受力钢筋连接方式的基本要求,这是保证受力钢筋应力传递及结构构件的受力性能所必需的。目前,钢筋的连接方式已有多种,应按设计要求采用。

5.4.2 在施工现场,应按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规定抽取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焊接接头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应符合有关规程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有关规程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接头力学性能试验报告。

说明:5.4.2近年来,钢筋机械连接和焊接的技术发展较快,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对其应用、质量验收等都有明确的规定,验收时应遵照执行。对钢筋机械连接和焊

5.4.3 钢筋的接头宜设臵在受力较小处。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臵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钢尺检查。

说明:5.4.3 受力钢筋的连接接头宜设臵在受力较小处,同一钢筋在同一受力区段内不宜多次连接,以保证钢筋的承载、传力性能。本条还对接头距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作出了规定。

5.4.4 在施工现场,应按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规定对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焊接接头的外观进行检查,其质量应符合有关规程的规定。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说明:5.4.4 本条对施工现场的机械连接接头和焊接接头提出了外观质量要求。对全数检查的项目,通常均采用观察检查的方法,但对观察难以判定的部位,可辅以量测检查。

5.4.5 当受力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或焊接接头时,设臵在同一构件内的接头宜相互错开。

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及焊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35倍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且不小于500mm,凡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及焊接的接头面积在分率为该区段内有接头的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在受拉区不宜大于50%;接头不宜设臵在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当无法避开时,对等强度高质量机械连接接头,不应大于50%;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中,不宜采用焊接接头;当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时,不应大于50%。

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

检验方法:观察,钢尺检查。

说明:5.4.5本条给出了受力钢筋机械连接和焊接的应用范围、连接区段的定义以及接头面积百分率的限制。

5.4.6 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宜相互错开。绑扎搭接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25mm。

钢筋绑扎搭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1.3ll(ll为搭接长度),凡搭接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搭接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为该区段内有搭接接头的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5.4.6)。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对梁类、板类及墙类构件,不宜大于25%;对柱类构件,不宜大于50%;当工程中确有必要增大接头面积百分率时,对梁类构件,不应大于50%;对其他构件,可根据实际情况放宽。

纵向受力钢筋绑扎搭接接头的最小搭接长度应符合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

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

检验方法:观察,钢尺检查。

消防工程质量标准 篇2

一、施工现场质量标准化建设相对滞后

施工现场标准化建设主要包括施工质量和安全两项重要内容, 但目前的现状是前者的建设严重滞后而后者的建设情况相对较好。因此有必要对现场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 以此为借鉴, 促进质量标准化的建设。

1. 施工现场安全标准化建设发展的原因

近此年来, 施工现场安全标准化建设取得较快发展, 主要有以下原因:

(1) 住建部于2014年出台了《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暂行办法》。同时, 一些省、市甚至县一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近年也都相应地开展了各级安全标准化工地的创建、组织观摩、评选及表彰等活动。中国建筑业协会则开展了“建筑工程施工工地安全文明标准化诚信评价”的活动, 其中在全国范围内的“AAA级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评选活动就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

(2) 面对近年建筑安全施工的严峻形势, 对事故的处罚力度及赔偿额度明显加大, 促使各施工企业对安全工作进行主动控制。

(3) 现场的安全文明标准化是展示施工企业形象的窗口, 施工企业也愿意投入相应的精力进行建设。

(4) 工程造价中的“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单独列出, 并根据工地实际建设情况支付, 是开展此项工作的经济措施和保障。由此, 相关部门积极对安全标准化工作进行引导, 在全行业内对施工安全形成高压态势, 实施费用上的有力保障, 多种正能量因素相互促进, 形成了施工现场安全标准化建设的良好氛围。

2. 施工现场质量标准化建设的现状

(1) 质量标准化建设氛围没有形成

与安全标准化工作相比, 施工现场的质量标准化建设则明显滞后, 甚至很多地区及施工企业还是空白。原建设部于2005年出台了《关于开展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 但从多年实施情况来看, 包括一些地区的“质量安全标准化工地”评选, 都是以安全标准化工作为主。一些地区的建筑管理部门虽然每年也提出开展现场质量安全标准化建设, 但对质量标准化的概念及内容不清晰, 往往与诸如样板间的制作、工程质量问题的专项治理等工作相混同。有些则与已开展多年并具有一定成熟经验和做法的安全标准化工地的创建混杂在一起实施, 质量标准化工作所占比例较小, 或只是顺带开展。

因没有在行业内普遍开展的施工现场质量标准化建设工作, 目前各地能看到和了解到的, 多是一些管理相对规范的大型建筑施工企业所施工并在一些规模较大工程上建立的质量标准化工地“样板”。这些建立在“工程规模大且造价高、质量目标高、施工企业资质高、有些甚至是重点工程”之上的质量标准化样板工程, 一方面需要组织、管理等多方面因素作为保障, 故而对广大中小型施工企业而言, 很难复制或普及;另一方面, 有些施工企业的质量标准化“样板”工程只是在一些各方条件都较好的项目上实行, 不能保持在所有在施项目上的均衡及一致性。

(2) 质量标准化建设内容不全面

施工现场质量标准化的管理应包括组织机构及职责;人、机、材料的管理;合同管理;分包管理;施工质量的控制、检查及验收;质量管理的自查、评价及改进等多个方面。而一些施工现场建立的所谓质量标准化, 只是做了其中一些方面或小范围的工作。有些把重点放在样板 (实物、图片、工程等样板) 的制作和搭建上, 有些则是在主体结束后为了某种需要而“赶制”样板, 这都称不上严格意义上的、全面的质量标准化。

质量标准化建设工作不应只满足于一些样板的制作而应该是有内涵的, 应贯穿于施工全过程及各分部分项工程, 是全面、系统、过程控制的体现。在通常意义上影响施工质量的“人、机、料、法、环”等多个因素上都要实行质量标准化管理。尤其是对工程结构实体上大量的隐蔽工程, 如钢筋、混凝土等众多事关结构安全的分项工程, 更应以标准化的质量管理方式控制其质量, 同时在具有可追溯性的记录资料上也要体现出实行过标准化质量管理的痕迹, 这是至关重要的, 但也是具体开展此项工作中所缺少的。

通过分析认为, 建筑行业还没有将施工现场质量标准化工作真正重视起来, 缺乏创建质量标准化的氛围, 很多施工企业也缺少创建的动力或能力;一些已开展这项工作的地区尚处于探索阶段、存在具体建设内容不全面的问题。

二、施工现场质量标准化建设进展滞后的原因分析

1. 建筑市场不规范

建筑市场不规范是施工现场质量标准化建设开展缓慢的直接原因。多年来建筑业形成的混乱状况如违法分包、转包挂靠、低价中标等现象非常普遍, 加之建筑劳务人员从业素质不高、项目管理人员不到位、工程质量诚信行为严重缺失, 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很难开展施工现场质量标准化建设。

2. 施工企业管理能力及质量意识差

主要表现在:

(1) 很多总承包施工企业施工能力不足, 所承揽工程大多由一些外施队甚至转包及挂靠的个人在施工, 质量标准化建设无法从源头抓起。

(2) 一些施工企业长期以来在传统的思维模式下忽视了对施工现场质量标准化管理人才的培养, 大多项目负责人也都是技术类专业人员, 缺少对现场质量标准化建设的组织能力和管理经验。另外, 一些工程上实行的是项目经理承包制而不是项目经理负责制, 即以包代管, 难以调动项目负责人对标准化建设的积极性。

(3) 施工企业大多都进行了相关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工作, 但真正执行的不多, 即认证与执行相脱节, 质量认证工作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4) 一些施工企业单纯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 淡漠了以质量求生存的发展理念, 大多都没有制定相应的企业技术标准, 实行的仍是粗放式的管理而不是精细化的管理与施工。

3. 重技术轻管理的影响至深

从一定程度上看, 技术或技术标准决定着质量标准及水平, 但各项技术的应用若没有有效的管理去组织实施则难以真正实现, 而重技术轻管理的现状在建筑行业一直存在, 这对施工现场质量标准化管理甚至工程质量的整体提升都有着不利影响。近年来, 建筑行业较多关注的是BIM技术的应用研究、工法的创新及申报、QC (质量管理) 小组的建设与评比、“四新技术”及建筑业10项新技术的开发及应用、各级工程质量奖项的评选以及质量通病问题的防治等, 却对施工现场的质量标准化建设工作缺少重视和研究。以上多项工作主要从技术的角度或以事后研判的方式进行, 有些是局部性的研究或关注的是一个具体“点”的突破, 有些新技术或工艺则是针对特定工程而研发应用, 有些工程质量奖项的评选更多关注的是结果而非过程。这些技术工作不都是置于标准化的管理平台上去实现, 同时也会增加实现的难度及成本。施工企业缺少系统全面的质量标准化管理 (而非技术) 理论及观念, 则很难将施工质量提升到应有的水平。

4. 缺少相应的引导及激励机制

通过前文分析可以看出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行业协会在安全标准化工作中发挥的倡导、激励、促进作用, 这也正是开展现场质量标准化建设所缺少的。建筑行业虽然也开展一些与工程质量有关的奖评等激励性工作, 但与施工现场是否建立了质量标准化管理没有直接挂钩。缺少引导、激励等机制, 整个行业未形成相应的氛围, 很多施工企业也缺少相应的动力。

三、结语

建筑工程质量标准化建设研究 篇3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标准化;质量管理现状;流程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4-0188-01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跃居世界前列,尤其是国家通过国内基础设施建设拉动国内经济的大背景下和“十二五”计划的利好政策下,更是为建筑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国外建筑公司进入我国建筑市场,建筑企业面临来自于市场和竞争对手的压力也愈来愈大,建筑企业除了完成自身的体制改革外,还需提升综合竞争力,加强管理,尤其狠抓质量管理。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的水平并不乐观,相当一部分工程质量缺乏系统的控制手段,工程产品定位、规划、设计、施工、验收、服务缺少系统的纵向连接, 管理模式落后, 规范管理差距大,评价体系不健全…因此对这些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剖析,系统的认识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现实问题,研究质量标准化管理的应用理论和实际推广策略,对进一步深化工程项目建设、规范和完善建筑工程管理都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建筑工程各阶段质量管理现状分析

(一)决策阶段质量管理现状

建设项目决策阶段通常包括投资意向、市场研究与投资机会分析、项目建议书、初步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建设项目决策六项工作, 国家大型重点工程在决策阶段基本上都从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三方面进行可行性论证分析,但也有少数重点项目决策分析带有迎合行政指令的色彩;地方政府重点工程偏重于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在决策阶段对项目质量潜在影响分析不够;企业在决策阶段则很少考虑项目质量管理,导致当前工程项目的功能和使用价值质量问题日益凸出,一些项目从决策开始就存在质量定位不准,质量目标失衡,项目使用功能折旧快,项目的使用功能不能适应社会的经济发展等问题。

(二)勘察设计阶段质量管理现状

建设工程勘察是根据建设工程的要求,查明、分析、评价建设场地的地质环境特征和岩土工程条件,编制建设工程勘察文件的活动。但在操作过程中常常由于工人技术水平、责任心以及设备问题造成数据偏差、样品失真的情况。其二,一些企业为了节省勘察费用或者受人情关系请托,将建设项目的勘察任务交予个人由个人挂靠有资质的勘察单位承揽勘察任务,从事勘察的技术人员并非有执业资证,有的勘察甚至流于形式,勘察深度不足,造成部分内容缺失等。其三,建设单位对勘察过程的监督明显不够,一些建设单位在勘察阶段根本就没有设置质量管理部门及相关质量管理人员,致使存在设计质量问题的图纸有时也能顺利通过图纸审查。

(三)施工阶段质量管理现状

建设项目施工阶段工作量最大,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最多,是项目决策的实施、建成投产发挥效益的关键环节,政府部门对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监督非常重视,颁布实施了大量的工程建设标准、质量验收规范、法规等,实行了招投标制、监理制、五方责任制、工程检测等多种制度。但在一些地级市、县城表面上看似公平、公正,有时却被一些地方势力恶意阻扰,对外来单位采用恐吓手段,迫使其放弃投标,或一人组织多家单位串联投标,破坏公平原则。其次,工程施工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监管不严、管理混乱、专业技术人员无证上岗、检测样本失真、提前验收等不良现象。

(四)总结评价阶段质量管理现状

目前,只有少数企业成立了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对不同的项目管理经验和工程技术进行总结,多数建设工程相关企业只关注前期如何接到业务,实施过程中尽快完工,片面追求经济利益, 对项目运行中发现的质量问题不够重视,主动排除隐患的意识不强, 对业主提出的意见没有归纳整理,忽略了项目总结评价对提高项目决策科学化水平的重要意义。

三、建筑工程质量标准化管理建设

(一)标准化管理的原则

工程质量管理标准是在科学的管理思想指导下,优化管理组织、管理方法,运用规范的管理手段,把质量管理的成功做法和经验,通过在相同或相似管理模块内进行管理复制,使质量管理实现从粗放型到制度化、规范化、流程化的方式转变。质量标准化管理应当符合建筑市场需求和企业的实际,能够经受实践的检验,应遵循可操作性、可判别性、目的性、经济性等原则。

(二)标准化管理的方法

统一理念法。建立一个质量信仰认同体系以作为团队贯彻共同目标和质量计划的工具,不仅在于企业上下达成共识,更在于内化成企业员工的行为准则。

制度化管理法。通过建立制度把工程质量标准化管理理念形成具体的操作文件,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流程法。明确质量管理活动中“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以完成工作步骤为核心,将各系统通过流程系统之间的接口建立起紧密联系,使质量管理环节关联化、共享化,实现可复制的标准化管理流程。

操作手册法。根据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施工工艺标准和设计图纸等要求按不同工种、岗位制定操作手册,让人更加容易理解。

(三)标准化管理的流程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每个施工段或某项工作完成后,都要经项目部相关质量检查人员自检合格后,填写好“检验批和分项工程的质量验收记录”,向监理单位报验,然后由监理工程师组织验收。建立标准的质量问题分析和处理流程,有助于及时合理的处理质量问题,弥补或减少质量事故造成的损失。

施工质量验收把关。当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建筑装饰装修、建筑屋面、建筑给排水及釆暖、智能建筑、电梯、建筑节能分部工程等完工后要及时组织验收,验收合格后,分包、施工、勘察、設计、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都应亲笔签字,总监理工程师填写验收结论,实现标准化操作。

服务质量管理检查。对服务质量进行控制和检查的意义在于从企业层次上保证服务工作到位,工程管理部门等要对服务质量按照相关服务标准进行控制和验收,并及时进行检查和指导。做到有效实施服务措施、及时测量服务效果、制定和落实提高或超越服务期望的措施。

综上,建筑工程标准化建设是一个涵盖施工、验收到服务的完整体系,只有每个环节都按部就班,做到质量的标准化、规范化,才能促使全局实现标准化建设。

四、结语

在激烈的建筑市场竞争中,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终究会以质量和创新为焦点,为保证并提升建筑质量,其生产建造全程的质量标准化建设势在必行。要充分认识其开展的现实意义,促使质量标准化建设工作以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方式步入到标准化的发展轨道上来。本研究意在希望通过各种途径促使这一工作尽快形成氛围并全面推开,至于其具体实施,需要良好的质量意识和管理理念并以组织、技术、经济、合同等多手段为支撑,后期可做进一步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1]张福生.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标准化建设研究[J]. 建筑经济,2015年36 卷 6 期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标准 篇4

一、施工现场质量条件评价

1、施工现场应具备基本的质量管理及质量责任制度:

(1)现场项目组织机构健全,建立质量保证体系有效运行;

(2)材料、构件、设备的进场验收制度和抽样检验制度;

(3)岗位责任制度及奖罚制度;

2、施工现场应配置基本的施工操作标准及质量验收规范: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配置;

(2)施工工艺标准【企业标准、操作规程】的配置;

3、施工前应制定较完善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

4、施工前应制定质量目标及措施。

二、地基及桩基工程质量评价

1、地基及桩基工程性能检测

(1)地基强度、压实系数、注浆体强度;

(2)地基承载力;

(3)复合地基桩体强度【土和灰土桩、夯实水泥土桩测桩体干密度】;

(4)复合地基承载力;

(5)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

(6)桩身完整性;

2、地基及桩基工程质量记录

(1)材料、预制桩合格证【出厂试验报告】及进场验收记录及水泥、钢筋复试报告;

(2)施工记录;

1)地基处理、验槽、钎探施工记录;

2)预制桩接头施工记录;

3)打【压】桩试桩记录及施工记录;

4)灌注桩成孔、钢筋笼及砼灌注检查记录及施工记录;

5)检验批、分项、分部【子分部】工程验收记录;

(3)施工记录

1)各种地基材料的配合比试验报告;

2)钢筋连接试验报告;

3)砼强度试验报告;

4)预制桩龄期及强度试验报告;

3、地基及桩基工程尺寸偏差及限制实测

(1)天然地基基槽工程尺寸偏差及限制实测应检查的项目包括:

基底标高允许偏差-50

mm;长度允许偏差+200mm、-50mm。

(2)复合地基工程尺寸偏差及限制实测检查项目:

桩位允许偏差:振冲桩允许偏差小于等于100mm;高压喷射注浆桩允许偏差小于等于0.2D;水泥土搅拌桩允许偏差小于50mm;土和灰土挤密桩、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夯实水泥土桩的满堂桩允许偏差小于等于0.4D。

注:D为桩体直径或边长。

(3)打【压】入桩工程尺寸偏差及限制实测检查项目【详细内容见相关规范】

4、地基及桩基工程观感质量

(1)地基、复合地基:标高、表面平整、边坡等;

(2)桩基:桩头、桩顶标高、场地平整等;

三、结构工程质量评价

1、结构工程性能检测应检查的项目包括:

(1)砼结构工程

1)结构实体砼强度;

2)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梁类构件为:+10mm,-7mm;板类构件为:+8mm,-5mm】

(2)钢结构工程

1)焊缝内部质量;[全焊透的一、二级焊缝应采用无损探伤进行内部缺陷的检验]

2)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紧固质量;【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终拧完成1h后,48h内应进行紧固质量检查】

3)钢结构涂装质量;【钢结构涂装后,应对涂层干漆膜厚度进行检测】

(3)砌体工程

1)砌体每层垂直度;

2)砌体全高垂直度;

(4)地下防水层渗漏水。

2、结构工程质量记录应检查的项目包括:

(1)砼结构工程

1)材料合格证及进场验收记录:砂、碎【卵】石、掺和料、水泥、钢筋、外加剂等材料出厂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进场验收记录及水泥、钢筋复试报告;

预制构件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及进场验收记录;

预应力筋用锚夹具、连接器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进场验收记录及锚夹具、连接器复试报告。

2)施工记录

预拌砼合格证及进场塌落度试验报告;

砼施工记录;

装配式结构吊装记录;

预应力筋安装、张拉及灌浆记录;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检验批、分项、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3)施工试验记录

砼配合比试验报告;

砼试件强度评定及砼试件强度试验报告;

钢筋连接试验报告;

(2)钢结构工程

1)钢结构材料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及进场验收记录;

钢材、焊材、紧固连接件材料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进场验收记录及钢材、焊接材料复试报告;

加工构件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及进场验收记录;

防腐、防火涂装材料合格证【】及进场验收记录。

2)施工记录

焊接施工记录;构件吊装记录;预拼装检查记录;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施工扭矩检验记录;焊缝外观及尺寸检查记录;柱脚及网架支座检查记录;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检验批、分项、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3)施工试验

螺栓最小荷载试验报告;高强螺栓预拉力复试报告;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扭矩系数复试报告;高强度螺栓连接摩擦面抗滑移系数检验报告;网架节点承载力试验报告。

(3)砌体结构工程

1)材料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及进场验收记录;

水泥、外加剂、砌体等材料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进场验收记录及水泥、砌块复试报告。

2)施工记录

砌体砂浆使用记录;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检验批、分项、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3)施工试验

砂浆配合比试验报告;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检测记录;砂浆试件强度评定及砂浆试件强度试验报告。

4)地下防水层

防水材料合格证、进场验收记录及复试报告;防水层施工及质量验收记录;防水材料配合比试验报告。

四、结构工程尺寸偏差及限制实测【见建质评标P30】

五、结构工程观感质量

1、结构工程观感质量应检查的项目包括:

(1)砼结构工程观感质量检查项目

露筋;蜂窝;孔洞;夹渣;疏松;裂缝;连接部位缺陷;外形缺陷;外表缺陷。

(2)钢结构工程观感质量检查项目

焊缝外观质量;普通紧固件连接外观质量;高强度螺栓连接外观质量;钢结构表面质量;钢网架结构表面质量;普通涂层表面质量;防火涂层表面质量;压型金属板安装质量;钢平台、钢梯、钢栏杆安装外观质量。

(3)砌筑留槎;组砌方法;马牙槎拉接筋;砌体表面质量;网状配筋及位置;组合砌体拉接筋;细部质量【脚手眼留置、修补、洞口、管道、沟槽留置、梁垫及楼板顶面找平、灌浆等】;

(4)地下防水层

表面质量;细部处理。

六、屋面工程质量评价

1、屋面工程性能检测应检查的项目包括:屋面防水层淋水、蓄水试验;保温层厚度测试。

2、屋面工程质量记录:

(1)材料合格证【出厂检测报告】及进场验收记录

1)瓦及砼预制块出厂合格证【出厂试验报告】及进场验收记录;

2)防水卷材、涂膜防水材料、密封材料;材料合格证【出厂试验报告】、进场验收记录及复试报告;

3)保温材料合格证【出厂试验报告】及进场验收记录。

(2)施工记录

1)卷材、涂膜防水层的基层施工记录;

2)天沟、檐沟、泛水和变形缝等细部做法施工记录;

3)卷材、涂膜防水层和附加层施工记录;

4)刚性保护层与卷材、涂膜防水层之间设置的隔离层施工记录;

5)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6)检验批、分项、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3)施工试验记录

1)细石砼配合比试验报告;

2)防水涂料、密封材料配合比试验报告;

3、屋面工程尺寸偏差及限值实测------见P374、屋面工程观感质量

(1)卷材屋面:

1)卷材铺设质量;

2)排气道设置质量;

3)保护层铺设质量及上人屋面面层;

(2)金属板材屋面金属板材铺设质量;

(3)平瓦及其他屋面铺设质量;

(4)细部构造。

七、装饰装修工程质量评价

1、装饰装修工程性能检测应检查的项目包括:

(1)外窗传热性能及建筑节能检测【设计有要求时】;

(2)幕墙工程与主体结构连接的预埋件及金属框架的连接检测;

(3)外墙块材镶贴的粘结强度检测;

(4)室内环境检测。

2、装饰装修工程质量记录应检查的项目包括:

(1)材料合格证及进场验收记录

1)装饰装修、节能保温材料合格证、进场验收记录;

2)幕墙的玻璃、石材、板材、结构材料合格证及进场验收记录,门窗及幕墙抗风压、水密性、气密性、结构胶相容性试验报告;

3)有环境质量要求的材料合格证、进场验收记录及复试报告;

(2)施工记录

1)吊顶、幕墙、外墙饰面板(砖)、各种预埋件及粘贴记录;

2)节能工程施工记录;

3)检验批、分项、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3)施工试验

1)有防水要求的房间地面蓄水试验记录;

2)烟道、通风道通风试验记录;

3)有关胶料配合比试验单

3、装饰装修工程尺寸偏差及限值实测------见P434、装饰装修工程观感质量应检查的项目包括:

地面、抹灰、门窗吊顶、轻质隔墙、饰面板(砖)、幕墙、涂饰工程、裱糊与软包、细部工程、外檐观感、室内观感。

八、安装工程质量评价

(一)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

1、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性能检测的项目包括:

(1)生活给水系统管道交用前水质检测;

(2)承压管道、设备系统水压试验;

(3)非承压管道和设备灌水试验及排水干管管道通球、通水试验;

(4)消火栓系统试射试验;

(5)采暖系统调试、试运行、安全阀、报警装置联动系统测试。

2、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质量记录:

(1)材料合格证及进场验收记录

1)材料及配件出厂合格证及进场验收记录;

2)器具及设备出厂合格证及进场验收记录;

(2)施工记录

1)主要管道施工及管道穿墙、穿楼板套管安装施工记录;

2)补偿器预拉伸记录;

3)给水管道冲洗、消毒记录;

4)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5)检验批、分项、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3)施工记录

1)阀门安装前强度和严密性试验;

2)给水系统及卫生器具交付使用前通水、满水试验;

3)水泵安装试运转。

3、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尺寸偏差及限值实测

(1)给水、排水、采暖管道坡度按设计要求或下列规定检查:

生活污水排水管道坡度:铸铁为5~35,塑料的为4~25;给水管道坡度:2~5;采暖管道坡度为:气(汽)水同向流动为2~3,气(汽)水逆向流动为不小于5;散热器支管的坡度为1%,坡向利于排气和泄水的方向。

(2)箱式消火栓安装位置,按设计安装高度安装允许偏差:距地-20mm~+20mm,垂直度3mm。

(3)卫生器具按设计安装高度安装允许偏差-15mm~+15mm;淋浴器喷头下沿高度允许偏差-15mm~+15mm。

4、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观感质量应检查的项目包括:

(1)管道及支架安装;

(2)卫生洁具及给水配件安装;

(3)设备及配件安装;

(4)管道、支架及设备的防腐及保温;

(5)有排水要求的设备机房、房间地面的排水口及地漏。

(二)建筑电气安装工程

1、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性能检测应检查的项目包括:

(1)接地装置、防雷装置的接地电阻测试;

(2)照明全负荷试验;

(3)大型灯具固定及悬吊装置过载测试。

2、质量记录:

(1)材料、设备出厂合格证及进场验收记录

1)材料及元件出厂合格证及进场验收记录;

2)设备及器具出厂合格证及进场验收记录。

(2)施工记录

1)电气装置安装施工记录;

2)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3)检验批、分项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3、施工试验

1)导线、设备、元件、器具绝缘电阻测试记录;

2)电气装置空载和负荷运行试验记录。

4、尺寸偏差及限值实测-----见P545、观感质量验收项目:

(1)电线管(槽)、桥架、母线槽及其支吊架安装;

(2)导线及电缆敷设(含色标);

(3)接地、接零、跨接、防雷装置;

(4)开关、插座安装及接线;

(5)灯具及其他用电器具安装及接线;

(6)配电箱、柜安装及接线。

(三)通风与空调工程质量评价

1、性能检测应检查的项目:

(1)空调水管道系统水压试验;

(2)通风管道严密性试验;

(3)通风、除尘、空调、制冷、净化、防排烟系统无生产负荷联合试运转与调试;

2、质量记录应检查的项目:

(1)材料、设备出厂合格证及进场验收记录;

1)材料、风管及部件出厂合格证及进场验收记录;

2)仪表、设备出厂合格证及进场验收记录。

(2)施工记录

1)风管及部件加工制作记录;

2)风管系统、管道系统安装记录;

3)防火阀、防排烟阀、防爆阀等安装记录;

4)设备(含水泵、风机、空气处理设备、空调机组和制冷设备等)安装记录;

5)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6)检验批、分项、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3)施工记录

1)空调水系统阀门安装前试验;

2)设备单机试运转及调试;

3)防火阀、排烟阀(口)启闭联动试验。

3、尺寸偏差及限值实测:

(1)风口尺寸允许偏差:圆形直径小于等于250mm,0~-2mm;直径大于250mm,0~-3mm。矩形,边长小于300mm,0~-1mm;边长300mm~800mm,0~-2mm;边长大于800mm,0~-3mm。

(2)风口水平安装水平度偏差小于等于3/1000;风口垂直安装垂直度偏差小于等于2/1000。

(3)防火阀距墙表面的距离不宜大于200mm。

4、观感质量检查项目:

(1)风管制作;

(2)风管及其部件、支吊架安装;

(3)设备及配件安装;

(4)空调水管道安装;

(5)风管及管道保温。

(四)电梯安装工程质量评价

1、性能检测应检查的项目:

(1)电梯、自动扶梯(人行道)电气装置接地、绝缘电阻测试;

(2)层门与轿门试验;

(3)曳引式电梯空载、额定载荷运行测试;

(4)液压式电梯超载和额定载荷运行测试;

(5)自动扶梯(人行道)制停距离测试。

2、质量记录检查项目:

(1)设备、材料出厂合格证、安装使用技术文件和进场验收记录

1)土建布置图;

2)电梯产品(整机)出厂合格证;

3)重要(安全)零(部)件和材料的产品出厂合格证及型式试验证书;

4)安装说明书(图)和使用维护说明书;

5)动力电路和安全电路的电气原理图、液压系统图(如有液压电梯时);

6)装箱单;

7)设备、材料进场(含开箱)检查验收记录。

(2)施工记录

1)机房(如有时)、井道土建交接验收检查记录;

2);

3)机械、电气、零(部)件安装施工记录;

4)分项、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3)施工试验

1)安装过程的机械、电气零(部)件调整测试记录;

2)整机运行试验记录。

3、尺寸偏差及限值实测

(1)层门地坎至轿厢地坎之间水平距离;

(2)平层准确度;

(3)扶手带的运行速度相对梯级、踏板或胶带的速度允许偏差。

4、观感质量检查项目

(1)曳引式、液压式电梯

1)机房(如有时)及相关设备安装;

2)井道及相关设备安装;

3)门系统和层站设施安装;

4)整机运行。

(2)自动扶梯(人行道)

1)外观;

2)机房及其设备安装;

3)周边相关设施;

4)整机运行。

(五)智能建筑工程质量评价

1、性能检测应检查的项目:

(1)系统检测;

(2)系统集成检测;

(3)接地电阻测试。

2、质量记录:

(1)材料、设备、软件合格证及进场验收记录

1)材料出厂合格证及进场验收记录;

2)设备、软件出厂合格证及进场验收记录;

3)随机文件:设备清单、产品说明书、软件资料清单、程序结构说明、安装调试说明书、使用和维护说明书、装箱清单及开箱检查验收记录。

(2)施工记录

1)系统安装施工记录;

2)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3)检验批、分项、分部(子分部)工程验收记录。

(3)施工试验

1)硬件、软件产品设备测试记录;

2)系统运行调试记录。

3、尺寸偏差及限值实测检查项目:

(1)机柜、机架安装垂直度偏差小于等于3mm;

(2)桥架及线槽水平度小于等于2mm/m;垂直度小于等于3mm;

4、观感质量检查项目:

(1)综合布线、电源及接地等安装;

(2)机柜、机架、配线架安装;

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的等级标准 篇5

国家颁发的《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理标准》规定,分项、分部、单位工程质量均分为“合格”与“优良”两个等级,其具体标准如下;

(一)分项工程的质量等级应符合以下规定

1.合格

(1)保证项日必须符合相应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规定;

(2)基本项目抽检的处(件),均应符合相应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合格规定;

(3)允许偏差项日抽枪的点数中,建筑工程有70%及其以上、达筑设备安装工程80%及其以上的实测值在相应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允许偏差范围内,其余的超允许偏差的实测值也应基本达到相应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规定。

2.优良

(1)保证项目:必须符合相应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规定。

(2)基本项目:一个分项工程的检验项目含有几个,其中的每一个可称其为子项。

每个子项所抽检的处(件)均应符合相应的质量检验评定的合格标准规定,且其中50%及其以上的处(件)达到优良标准要求,该子项即评为优良,一个分项工程所含的子项全部合格,且其中有50%及其以上的子项达到优良标准者,该分项工程的基本项目即为优良。

(3)允许偏差项目抽检的点数中,有90%及其以上的实测值应在相应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允许他差范围内。

(二)分部工程的质量等级应符合以下规定:

1.合格

分部工程中所含分项工程的质量全部达到合格的标准。

2.优良

分部工程中所含分项工程的质量在全部达到合格标准的基础上,其中有50%及其以上的分项工程为优良,且建筑设备安装工程中指定的主要分项工程必须达到优良。

指定的主要分项工程是:

(1)建筑采暖卫生与煤气分部工程中的锅炉安装、煤气调压装置分项工程;

(2)建筑电气安装分部工程中的电力变压器安装、成套配电柜(盘)及动力开关柜安装、电缆线路分项工程;

(3)通风与空调分部工程中的有关空气洁净的分项工程;

(4)建筑电梯安装分部工程中的安全保护装置、试运转分项工程。

(三)单位工程的质量等级应符合以下规定:

1.合格

(1)单位工程中所含的分部工程质量全部达到合格标准;

(2)质量保证资料基本齐全;

(3)观感质量的评定得分率达到70%及其以上。

2.优良

(1)单位工程中所含的分部工程的质量应全部合格,其中有50%及其以上为优良,且指定的主要分部工程必须优良。指定的主要分部工程是:

①建筑工程中的主体与装饰两个分部工程;

②以建筑设备安装工程为主的单位工程的指定的主要分部工程是:如锅炉房工程的建筑采暖卫生与煤气分部工程;

3变配电室工程的建筑电气安装分部工程;

④空调机房与净化车间单位工程的通风与空调分部工程等。

(2)质量保证资料应基本齐全。

(3)观感质量的呼定得分率达到85%及其以上。小区和厂区室外的单位工程,不进行观感质量评定。

(四)不符合相应质数标准的分项工程质量评定:

分项工程质量不符合相应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合格的规定时,必须及时处理,并按以下规定确定其质量等级:

1.返工重做的可重新评定质量等级;

2.经加固补强或经法定检测单位鉴定能够达到设计要求的,其质量仅能评定为合格;

质量标准化是矿山的基石工程 篇6

一、创新管理观念,增强质量标准化建设的鲜活力

随着质量标准化精品矿井建设的深入实践,王庄煤矿逐步形成了系统完善、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质量标准化理念体系,极大地促进了企业的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

——“十项核心理念”:一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方针观;二是“安全工作想不到就是失职,做不到就是犯罪”的安全责任观;三是“以人为本、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安全方法观;四是“安全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安全认识观;五是“干一辈子煤矿,抓一辈子质量标准化”的安全质量观;六是倡导安全就是最大节约、事故就是最大浪费的安全价值观;七是“质量就是工资,质量就是效益,质量就是安全”的生命价值理念;八是“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源头达标、防微杜渐”的安全预警观;九是“依靠科技抓安全质量标准化、带着感情抓安全质量标准化、落实责任抓安全质量标准化、动脑筋抓安全质量标准化”的安全发展观;十是“安全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安全重于一切,安全高于一切”的安全人本观。

——“五精五品”管理理念:王庄煤矿按照“高起点定位,深层次挖掘,全方位提升”原则,从理念、文化、行为、管理、机制等多方面对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进行拓展,形成了以“精细、精致、精益、精进、精彩和品质、品格、品德、品位、品牌”为主要内容的“五精五品”质量标准化建设新理念,同时,建立完善了质量标准化九项运行机制,构建了新的质量标准化控制体系,实现了质量标准化建设内涵的进一步提升。

——“大超前”管理理念:王庄煤矿按照集团公司的统一部署,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构建了以突出“四个关键环节”,做到“八个超前”为内容的大超前管理新理念。突出“四个关键环节”,即突出超前管理文化理念的培育、超前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设备设施的超前投入、重点工作的超前完成;做到“八个超前”,即做到超前预测、超前预防、超前预备、超前预计、超前预算、超前准备、超前执行、超前完成。

——“三个调度”管理理念:为了进一步提高矿井的调度管理水平,实现调度管理的科学化、超前化,王庄煤矿按照集团公司的要求,实施了以“重点调度、变化调度、超前调度”为内容的三个调度管理制度,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内容,提升了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标准,更好地促进了企业的安全高效发展。

——“大生产”管理理念:为了构建安全生产的责任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实现责任共担、利益共享,极大地促进企业的正规有序生产和规范化作业,王庄煤矿推行了“大生产”管理理念,在实际中重点抓了三个关键点:即抓工作衔接,具体来讲就是狠抓科与科、队与队、科与队之间的工作衔接;抓细节和秩序,使队组都能有条不紊作业、规范化作业;抓服务和保障,主要是业务科室和辅助队组为采掘开等队组搞好服务。

——“大安全”管理理念:为了贯彻落实科学的安全观,实现企业的安全和谐发展,王庄煤矿根据自身实际,对原有的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拓展和延伸,形成了集井下安全、地面安全、社区安全、家居安全、交通安全、校园安全、公共安全等为一体的“大安全”管理格局,构建了本质安全型矿井建设的长效机制,促进了安全高效发展。

二、创新工作机制,增强质量标准化建设的凝聚力

在实践工作中,王庄煤矿坚持以“人本管理”为核心,以“岗位规范”为重点,积极构建了环环紧扣、环环互保、环环递进、环环推动的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链条,有力地促进了矿井的安全生产。

——质量标准化组织保障机制。王庄煤矿建立完善了“一把手抓,抓一把手”的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领导责任制,成立了以矿长、书记为组长的安全质量标准化规划实施领导组,设立了专门办公室和各专业组,实现了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横向分工负责,纵向层层负责,项项责任到人。同时,大力推行了质量标准化建设包保制度,为质量标准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质量标准化目标管理机制。在实际运行中,王庄煤矿狠抓了目标制定、目标分解和控制目标管理。在目标制定上,矿上每年年初都要下发专门的文件,确定全年的工作目标,并将目标列入每年与各单位签订的经营目标责任书中,实行严格的奖惩考核;在目标分解上,按照“横向分工负责、纵向逐级负责”的原则,对全年目标进行层层分解,形成了个人保班组、班组保队组、队组保科室、科室保全矿的目标责任包保体系;在目标控制上,每月、每季、每半年都对各基层队组现场质量标准化进行等级划分,实行动态监控,强化过程管理,保证质量标准化目标的实现。

——质量标准化素质提高机制。王庄煤矿坚持从人性化管理的角度出发,通过采取创新培训模式,创新上岗培训制度,创新行为规范管理,创新创建活动的“四个创新”,切实提高了职工培训质量,提升了职工岗位培训实效,规范了职工行为规范,增强了职工工作积极性,使职工自觉做到了自主保安、互保联保,上标准岗、干标准活,有效促进了职工行为习养成,为全面实施质量标准和实现职工“我想安全、我要安全、我懂安全、我会安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质量标准化职能落实机制。王庄煤矿按照“分级负责、归口管理”的要求,层层建立健全了以行政、技术为主线、以质量管理为重点的业务保安管理责任制,把加强水、火、瓦斯、煤尘、通风、顶板、运输、机电、规程实施等重大环节管理,分别落实到生产技术各业务部门,使业务保安达到了职责清晰,管理规范,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尽其能,使干部职工上标准岗、干标准活逐步成为了自觉行动,有效杜绝了人为责任事故,形成了层层递进、促进质量标准落实的工作体系。

——质量标准化专项整治机制。王庄煤矿本着“想在前、防在前、干在前”的原则,坚持“以整治规范管理,以整治促进落实,以整治确保投入,专项整治与质量达标相结合”的工作措施,实行了重点项目负责人制和挂牌管理制,在每天举行的调度会上都要通报当日事故隐患和管理重点,并做到项目、责任、人员、资金、措施“五落实”。

——质量标准化监督检查机制。为了确保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各项工作、责任、措施落到实处,收到实效,王庄煤矿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积极创新了安全质量标准化监督检查机制,全面构建起了集专职监督检查网络、专业技术监督检查网络、专兼结合监督检查网络于一体的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监督检查网络,强势推进了质量标准化建设的落实。

——质量标准化齐抓共管机制。为了实现安全质量齐抓共管,王庄煤矿建立了群众安全监查工作体系,实施了女工安全协管工作体系,积极推行了政工科室包保队组活动,开展了亲情签字活动、服务员包保单身职工制等一系列活动,筑起了安全生产的第二道防线,促进了质量标准化建设的高质效开展。

——质量标准化超前预警机制。王庄煤矿运用木桶原理,建立了以抓好10个薄弱时期、10种薄弱人物为主要内容的“双十预警系统”,抓住薄弱人物,及时消除其不安全行为,实现了安全管理的“人和”;抓住薄弱地点,占据了安全管理的“地利”;抓住薄弱时期,抢占了安全生产的“天时”,使安全质量管理达到“天时、地利、人和”的有机统一,提升了安全生产的综合管理水平。与此同时,还建立了矿、科、队、班组四级安全质量标准化预警管理体系,健全了安全警示与提示教育体系,实行了“安全质量会诊”制度等,实现了质量标准化工作的超前预控、超前管理。

——质量标准化科技保证机制。王庄煤矿始终坚持资金再紧,不紧安全生产、不紧质量标准化建设的理念,一方面,狠抓了安技措工程的资金投入,真正把钱用在了关键处,花在了“刀刃”上;另一方面,狠抓了矿井通风、提升、辅助运输等系统和环节的技术改造,提升了系统能力;同时,积极开展产学研联合科技攻关,进一步提高了安全质量标准化精品矿井的科技含量,为全矿搞好安全工作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质量标准化激励创新机制。王庄煤矿按照“巩固成果、创新机制、精细管理、提高升华”的总体思路,一方面,通过设立“生产特区”,创建“免检头面”,加强管理考核,形成了一套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面、线、采区、硐室升级机制,推动和促进了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向纵深发展;另一方面,建立健全了安全质量标准化“五个闭环”组织网络,形成了科学、完善、快捷、高效运行的闭合管理机制、持续改进机制和激励创新机制,不断提升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的管理档次。

——质量标准化责任追究机制。在工作中,王庄煤矿实施了金字塔安全系统管理、五环安全系统管理、安全人性化管理、安全质量标准化包保联管理、安全质量标准化联合检查和交叉拉网式检查制度、生产事故赔偿制度、重大事故隐患责任追究和安全质量标准化一票否决制度、安全质量标准化专项评估考核制度等一系列管理制度,构建了质量标准化建设的长效机制,促进了质量标准化建设工作的高效开展,实现了质量标准化工作由静态达标向动态达标的转变。

——质量标准化信息管理机制。王庄煤矿狠抓了矿井信息化建设,特别是在实现皮带运输集中化、辅助运输快捷化、供电值守无人化、通风网络最优化、井下通讯无线化、生产管理数字化、掘进机组数控化、泵房远程控制化“八化”目标的基础上,以提升矿井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积极开展了“大采高自动化安全高效综合配套技术研究”,建成了全国第一个大采高自动化综放工作面;开展了“煤巷掘进自动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实践”,建成了全国第一个自动化掘进工作面。

——质量标准化管理提升机制。王庄煤矿坚持“以点带面、纵深发展”的原则,逐步将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延伸到了企业管理的全过程和地面质量标准化建设工作中。在企业管理方面,将全矿井上下各系统、各环节的工作标准,全部纳入到了三大体系一体化管理范畴,促进了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在地面安全管理方面,提出了“井上向井下学习”的口号,并将井下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的好思路、好作法、好经验,引入到地面质量标准化建设上来,有效促进了地面安全质量标准化的持续稳定发展。

——质量标准化环境创建机制。王庄煤矿狠抓安全创建活动,特别是通过开展“安康杯”活动、“安全生产月”活动等一系列活动,营造了全员参与、全员实施、全员构建的安全创建氛围;通过加大安全宣传力度,加强对不落实的人、不落实的事曝光,促进了安全质量工作的深入实施;通过实施民心工程建设,为下井职工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了职工的凝聚力、向心力;通过实施“三送”活动、“六上工程”,极大地改善了职工工作和生活

条件。

三、找准结合点,增强质量标准化建设工作的实效性

为了提高质量标准化建设实效,王庄煤矿积极构建独具特色、切实可行的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新模式,找准了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与各项工作有机结合的连接点,进一步促进了安全质量标准化内涵的延伸与拓展。

——与内部市场化管理相结合。王庄煤矿将内部市场化管理的运行体系与机制、好的理念与做法等纳入到了质量标准化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做到了四个强化、三个提高。“四个强化”,即强化了质量标准化工作的执行力、监督考核、分析评价、量化考核;“三个提高”,即提高了职工质量的意识、抓质量标准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质量标准化建设的实效。

——与准军事化管理相结合。王庄煤矿将军人的“高标准、铁纪律、严管理、高效率”和准军事化管理的“纪律严明、行为规范、作风过硬、步调一致”的精髓引入到了质量标准化建设中,进一步增强了职工的执行和服务意识,规范了职工的作业行为,提高了职工的素养,增强了作业现场各环节、各工序、各岗位的整体协作能力,提升了职工队伍的执行力。准军事化管理已经成为企业实施质量标准化建设的强大助推力。

——与数字化矿井建设相结合。为了创新质量标准化建设工作,提高质量标准化建设水平,王庄煤矿依托数字化、信息化矿井建设,大力推进质量标准化工作的数字化、信息化建设,实现了井下变电所无人值守化、井下人员动态定位与跟踪、规程措施审批网络化、人员乘车舒适化,有效推进了质量标准化建设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与安全人性化管理相结合。在质量标准化建设中,王庄煤矿始终坚持“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加大安全投入,提高技术装备水平,依托科技创新,努力改善井下员工的作业环境。如建成投用了62专用猴车、540辅助运人电牵引单轨吊,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建成了“井下医院”,为工伤急救争取了有效时间;在井下配备了防爆型热水器,使职工在井下工作面喝上了“纯净水”。这一系列惠民工程,彰显了质量标准化管理中的人性化,有力地推进了矿区的和谐稳定健康发展。

——与企业文化6S管理相结合。王庄煤矿将质量标准化的管理标准和目标与准时、清洁、标准、整理、安全和素养的6S目标相一致,进一步规范员工行为标准;将质量标准化考核与6S三工转换、三卡运行、严细考核相统一,进一步提高管理的动态性和实效性;将质量标准化工作流程与企业文化岗前五步曲相融合,不断完善管理流程,提高工作质效;将定置管理与准军事化管理相统一。通过两者有机结合,形成互动、联动的效应。

——与企业自主创新相结合。王庄煤矿积极将企业自主创新与质量标准化建设相结合,扎实有效地开展了多项企业实用技术自主创新工作,进一步提升了质量标准化建设水准,提高了质量标准化建设水平。如开展了大采高自动化安全高效综合配套技术研究与工业性试验,全面建成了国内第一个大采高自动化综放工作面;开展了“煤巷掘进自动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实践”,全面建成了全国第一个自动化掘进工作面。

消防工程质量标准 篇7

为了保证输变电工程质量的稳固提升, 因此国家就输变电工程中的经验进行了必要的总结和分析提出了“标准工艺”的概念。从效果而言这种“标准工艺”的统一推动实行, 对于提升我国整体的输变电工程质量而言是有目共睹的。因此在实现我国输变电施工中统一工艺、规范操作, 从整体上实现工程质量的优化提升而言, 这一成果体系是值得推广和发扬的。随着“标准工艺”的推行和实施, 它所起到的模范作用在优化我国电网施工中所带来的能动效应, 以及在实践施工中对具体工程的优秀作用, 无不彰显着“标准工艺”的优越性和先进程度。不过“标准工艺”的普及应用虽然为我国的电网建设带来了福音, 但伴随着这种工作模式的广泛应用, 因此在实践中需要规避的问题对于电网建设质量所造成的困扰就值得研究者去进行必要的探讨和解决。作者结合多年实践经验以及对大量理论的研究分析, 就我国输变电工程中标准工艺的推广应用进行了总结, 提供参考。

1 完善管理机制, 提高管理质量

标准工艺的推广和应用, 离不开管理阶层对于这项工艺的宣传。因此在实际中, 需要有关管理部门能够针对标准工艺的推广和实施, 提出切实有效的政策方案, 比如进行定期的标准工艺宣讲传授, 对标准工艺的优势进行解读, 在工作体系当中形成学习标准工艺良好的积极氛围。同时还可就标准工艺的具体应用措施进行编撰分发, 实现标准工艺的普及化。在此前提之下管理阶层就标准工艺当中对工程管理和监督机制进行完善, 从而把标准工艺的实际意义发挥到最大程度。同时管理阶层就近期将要实行的的工程项目, 开展关于标准工艺的具体应用研讨工作, 做好信息的反馈收集和整体, 从而针对标准工艺在实际推行过程当中普遍存在的阻碍进行重点分析。作者就自身实践经验而言, 在实现标准工艺的深入落实当中, 对于工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 落实存在纰漏不彻底; (2) 工程中对于照片的整理较为疏忽; (3) 设计准备阶段不能充分实现; (4) 工程管理环节薄弱等一些管理层面的重点问题。因此在项目建设准备阶段, 在对工程中标准工艺的实现时, 管理阶层明确职责, 针对突出矛盾开展工作, 解决好存在的主要矛盾是工程建设发展稳定的重要保障。

2 优化设计质量, 注重技术应用

在进行标准工艺的推广应用阶段, 其前提条件之一就是工程技术素养的要求要符合实际工程需要。同时, 要结合国家电网公司对于输变电工程施工的具体规范开展工作, 只有在明确的规章制度之下, 工作环节的错误才能较少发生, 同时明晰的工作流程对于保证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也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进行标准工艺的推广应用时, 设计部门针对好标准工艺开展的疑难杂点, 从而有效的开展自己的设计工作, 并且对这些疑难杂点进行重点说明, 并且在对设计材料的采购环节需要就标准工艺的具体要求进行针对性的工作材料采购。着重标准工艺对于设计图纸的要求, 实现从技术源头控制标准工艺的推广落实, 而这对于保证施工人员在进行一线建设当中, 对于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的保证是有着其独到的推动作用的。因此作者认为管理好施工技术源头, 开展标准工艺的落实, 对于节约工程成本提高质量而言是行之有效的一条具体措施。同时当标准工艺已经应用到实践的施工环节当中时, 要切实监督好标准工艺推广应用的实际效果, 在此基础之下, 优化工程技术对于实现标准工艺的推行而言是有利的保障因素之一。

3 分岗到位, 明确职责、规范作业

标准工艺的本质就是为了促进输变电工程的工程质量和安全效率, 因此在标准工艺当中对于施工的具体规范要求, 所占比例也是相对较重的一部分。标准工艺在促进施工环节的安全和效率方面, 就如何为施工人员带去有利推动作用, 如何实现工作的简介高效, 有着明确的原则认知。在当今输变电施工中不仅仅对于工程质量作出了明确要求, 同时对于当前社会所倡导的节能高效理念贯彻, 也要进行必要的把握。标准工艺中针对施工环节当中各个组成部分, 经行重点解读和分析, 整理出一套符合实际要求的工作准则, 有效的推动了工作的效率和施工安全。标准工艺的推广不是一成不变的, 它的具体实现和落实必须要结合社会实际, 时时刻刻把握住时代发展对于标准工艺的要求来进行工程施工的改良和优化, 只有这样, 标准工艺才能最终的实现工程技术、质量、效率的整体优化提升。我国当前在输变电工程当中的推广, 实现了工作效率的提升, 节约经济投资, 提高了经济效益, 而实现当前这种效果的重要推动因素之一, 就是由于标准工艺当中对于工作人员工作意识和工作责任的确立。

4 发挥考评机制的积极作用, 促使整体作业水平得到提升

在具体的[1]施工环节当中, 要切实发挥出施工单位考评机制, 针对不足之处要做好培训工作, 同时对于表现优异的工作人员要予以肯定和赞扬, 从而使得员工之间对于工作的竞争意识得到提升, 促使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得到提高, 最终作用在实际的施工当中, 实现工程整体的优化。在实行考评机制的环节中, 施工党委可以就标准化的推广和实施进行现场的考评和评比, 在实践中检验工作人员的真实工作能力和水平, 从而促进标准工艺的不断推广和落实。同时这种做法对于帮助工作员个人专业素养的提升而言所带来的有利推动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5 树立样板, 发挥正效应引导作用

结合国家对于标准工艺的推广工作, 其中对于标准工艺的样板制作流程已及验收流程都有着相对严格的要求。同时在进行样板的制作当中, 需要施工方去明确标准工艺在具体的时间内对于各个流程工艺的负责人以及验收人, 要严格履行自己的义务和责任, 保证标准工艺推广应用的规范化和可靠性。在实现输变电工程的推广和应用中, 需要施工单位去结合相应的竞赛以及发挥质量巡检组织的实际意义, 促使标准工艺当中样板引导作用的效果最大程度的得到彰显。加强交流, 促进互动, 全面提升我国的输变电工艺水准。

6 抓好监督管理和考核体系

行之有效的监督管理和考核体系, 对于实现标准工艺在推广应用当中的质量所带来的辅助作用是不容忽视的。首先施工单位可以通过设立巡查小组进行定期检查和督导, 其次施工单位可以就标准工艺的时间应用进行必要的专家质量库建设, 最后在进行标准工艺的考核过程当中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结合上述三者具体流程实现对标准工艺的督导和管理, 从而使得标准工艺在发挥出其实际效益的同时, 为国家所能够创造而出的经济效益得到优化提升。

7 结束语

标准工艺的推广和发展, 对于提升我国的输变电工程作业水平和社会之一现代化建设发展而言, 所带来的效果都是有目共睹的。不过时代发展变换是极为迅速的, 因而我国在进行标准工艺推广过程中, 应把握好时代发展的需要, 不断的对标准工艺进行优化提升。

参考文献

[1]辛伟平.浅谈10k V及以下农网升级改造工程的标准化建设[J].广东科技, 2012 (7) .

消防工程质量标准 篇8

全国的建设工程质量由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国务院铁路、交通、水利等有关部门按照国务院规定的职责分工,负责对全国的有关专业建设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建设工程质量实施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水利等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的专业建设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随着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标准的实施,施工单位在工程开工前应依据制定的质量目标,进行质量策划,确定各道工序的操作工艺要求和质量指标。施工单位项目部应建立质量保证体系,重视施工现场的质量保证能力及持续改进能力,推行科学管理,强化过程管理的精品意识,动态地实施质量目标控制,定期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对比分析,针对出现的偏差及时制定对策加以调整。

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标准应用

在施工过程中质量监控的范围较广,从设计图纸、原材料到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忽视,熟悉和掌握监控的范围及重点,不仅有利于事前采取措施,使质量处于预控状态,更便于进一步对施工管理进行控制。所以,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在进行管理控制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多看”。针对质量实施标准,对施工的原材料进行质量控制。二是“多听”。根据质量标准,管理者不仅需要听取主申报单位全面而系统的汇报,还要听取单位管理人员从建设立项、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业主等对工程建设的全过程进行描述,并根据具体施工的地点进行设计。三是“多管”。建立完善的管理组织机构,进行全方位系統化的管理。只有建立管理组织机构,制定工作制度,并明确各方面的业务关系,选择组织好施工队伍、材料和实施方案及安全施工的管理,才能很好地控制施工的整个过程。

三、建筑工程对施工质量的控制

对于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决:一是重视质量意识,提高施工人员整体素质,加强施工质量的教育。工程质量管理是一项集法律、技术、经济于一体的综合性工作。因此,良好的管理队伍素质,是搞好工程质量管理的基础。人员的素质涵盖参与施工活动的人群的决策能力、管理能力、经营能力、控制能力、作业能力及道德品质等诸多方面。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目标的成败,是工程质量高低、优劣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控制工程质量首先要从严格人员准入和提高人员素质抓起。二是施工单位要不断完善自身的质保体系。质保体系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着施工期间能否真正进行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施工单位只有不断完善自身的质保体系,才能真正保证质量控制的实施。要建立一个质保体系,最重要的是使其有效运行。施工时,要依据房屋的建筑、结构、安装的设计情况及房屋建造的规律和程序进行施工。具体建造时,要按照施工工艺流程和工作量大小,划分若干流水段,优化资源配备,合理安排技术工人和劳力人员,实现工、料、机的有效结合,达到质量要求。三是要想很好地控制建筑施工的整个过程,必须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为了加强项目施工现场质量控制,明确各个施工阶段质量控制重点,在施工现场质量管理过程中要确立事前质量控制、事中质量控制和事后质量控制三个阶段。事前质量控制,是指在正式施工前,以整个项目施工现场为对象而进行的各项施工准备。事中质量控制,是指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的质量控制。事后质量控制,是指在工程项目完成施工过程形成产品的质量控制。验收时,要按规定的质量评定标准,对已完成的分项、分部工程,单位工程进行质量评定。四是建立严格的现场控制制度。现场管理制度包括质量责任制度、技术复核制度、现场会议制度、施工过程控制制度、现场质量检验制度、质量统计报表制度、质量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等。人是工程施工的操作者、组织者和指挥者,因此,在整个现场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应该以人为中心,建立质量责任制,明确从事各项质量管理活动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并对工程项目所需的资源和人员资格做出规定。

四、结束语

上一篇:关于做好敏感时期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总结下一篇:户籍信息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