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思考

2024-10-19

人才培养思考(精选12篇)

人才培养思考 篇1

课题:关中民间文化遗产促进地域动画形象再创的研究,西安工业大学校长基金课题,编号:XAGDXJJ0837

随着国家对文化产业在政策、资金上的支持和鼓励,国产动漫产业近年得到快速发展。由于是动漫产业的后发国家,动漫人才的奇缺促使了动漫人才的培养在全国的普遍展开。“截止到2007年,我国有463所大学设立了动画本科专业,1250所大学开办了设计动画专业的院系,在校学生达46.6万人”。1但从近几年动漫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结果是较少优秀的学生得到专业就业,而其他同学最终还是自主择业。动漫人才的较大缺口与高校动漫专业毕业生无法正常就业所形成的反差,固然说明了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动漫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专业教育中的一系列问题,以便为加速动漫创新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其中技术是一方面的因素,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如西部地区院校利用地域人文优势加强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这既可以提升学生的知识结构,同样也能为地域人文资源促进动漫产业的发展、提升地域动漫产业竞争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1. 动漫人才培养现状

自2000年以来,国家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大力扶持,动漫产业得到空前发展,专业人才的大量需求形成了可观的招生形势,最终使得动漫专业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设。但由于现有大部分综合院校动漫专业都是在原艺术设计专业基础上扩建的,在课程设置上仍都带有不同程度的原“艺术设计”成分。这一方面是由于专业的红火导致了对专业盲目跟进造成的。由于缺乏充分准备、匆忙上阵,在师资、硬件设备上都满足不了专业全部课程教学的要求,所以在动漫专业课程设置上只能偏重艺术设计方向,如仅开设插画、基础造型、网页设计、版式设计等界于平面与动漫边缘的课程,而专业性较强的影视拍摄与剪辑、三维动画、影视后期包装、动画概论等课程却无法开设;另一方面,由于成熟的动漫企业很少,且分布相对集中,对于实践性强、生产技术性要求相对较高的动漫专业来说,没有一个合适的试验平台也是当下动漫教育发展的问题所在。一次完整的动漫生产本是多环节有效配合的过程,由于没有必要的试验平台,很多院校的课程设置只能根据自身的特点和现有资源开设部分环节的课程,而其他学习时间集中在艺术设计类课程的教学上。这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学生对动漫生产的整体流程缺乏应有的了解,所以学习也很盲目,没有明确的学习方向。甚至有些专业老师也是“半路起家”,自己本身对动漫专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都不是很清楚。

可见,要跨越技术与艺术、工业理性与人文情怀之间的鸿沟,培育出既有扎实人文功底和独创精神、又具有较强设计实际操控能力的动漫人才在目前的状况下是不容易实现的。它不仅需要硬件设施的大量投入,动漫教育人才的培植、完善合理的课程建设、灵活有效的教育体系的形成是必不可少的。

生源方面,由于高校的扩招和专业门栏相对较低,很多考生进入专业学习的目的并不一定纯粹是为了在这个专业有所发展。据调查显示,进入动漫转学习的学生有三个来源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孩子从小喜欢绘画,具有一定创意能力并爱好本专业,这在专业教育中占少数;第二种情况是孩子有一定的绘画基础,但为了考一个好的学校,家长强行要求孩子放弃爱好一味读书,结果发现孩子离高考录取还有差距,最后只能突击速成来考取艺术类的学校;第三种情况是学生对绘画一无所知,没有任何感觉,但迫于家长的压力付出昂贵的代价进入专业学习。2这也是导致目前动漫专业教育的困境之一。

当然,我国的动漫教育并非只有缺点而没有优势,正因为我国动漫产业的强劲势头促使着我国的动漫教育不断变革自身,并朝着良性的态势发展。我们需要做的是不断发现问题并正视它们,根据专业发展需要和自身的特点作出相应的调整,这样既有利于学院专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同时也能有效促进专业就业的提升。

2. 以技术教育为辅助,加强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培养

动画文化的发展是伴随着动漫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特别是现代技术的介入,动漫生产由早期的手工绘制、胶片拍摄为主逐渐转向数字制作为主的方向发展,如早期纯手绘形式的二维动画到现代电脑制作的三维动画的出现、从纸上绘画电脑扫描到无纸动画的发展,从中可以明显地发现技术在动漫文化中发展的“痕迹”。

现代动漫文化无疑是要借助现代技术来实现的,目前对技术的推崇也是现代动漫教育普遍的现象之一,特别在一些培训机构,把软件教学等同于动漫教学就是鲜明的例子。但作为精神世界的视觉表达形式之一,动漫文化又是远远超越技术的。无论是最初的剧本创作,中期的动漫角色造型、场景设计、音效,还是后期的特效合成、动漫周边产品的开发,动漫的发展一直没有脱离“文化性”,对文化内容的物化、对现实生活的评述、对思维空间的表达也一直是动漫产生以来的追求目标。技术只是将这些文化特质表现出来而已,我们却往往对技术表现误读,以为只要学好软件就能做动画了,这本质上是错误的。另外,掌握软件和积累文化知识两者的时间来看,动漫中文化的学习不像软件短期就能精通,对它的习得和积累需要长时间的锻炼才行。这往往是商业即得利益驱使下现代动漫人才培养所忽视的,结果造成的是所毕业的学生能操纵几个软件,看似对动漫很了解,但产生不了好的创意。

可见,作为内容产业之一的动漫产业,以技术辅助创意思维的表达,大力加强动漫人才文化修养的提升尤为重要。体现在课程体系结构的构建中,除了有对3dmax、maya、affter effect等相关专业软件技术课程的开设外,我们更应该有目的地开设动漫文化类的相关课程,如动画概论、剧本写作、中外动画电影史、中国设计文化史等课程,积极引导学生探索自己的民族文化、历史和特色,注重本土文化的挖掘,培养学生独特的动漫文化观念,并“强调创作性和艺术性,在文化上要有独特的视角,在技术上有不同的侧重”,3让他们知道怎么样讲自己的故事及故事的形式和主题内容怎么样配合,最终提升学生在动漫创作中的原创精神,而不是培养学生怎样用技术手段来按别人的要求照葫芦画瓢。

当然,除了软件技能和文化素养的提升外,扎实的专业手绘基础也是动漫创新人才所必备的,因为任何文化创新意识只有通过自己充分表达出来后才能真正与受众见面,只有创新意识而没有视觉外在的表达基础,对于动漫而言都是没有作用的。这种外在表达并非纯电脑的操作,它要么是通过纸笔的形式表现,要么是通过手绘板和paint或photoshop在电脑里表现,但无论哪种方式,对制作者的绘画功底都有非常高的要求。从年初作者在北京对北京光宇华夏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交通大学软件学院等动漫企业和院校的调研中也能发现扎实的专业绘画功底是非常重要的,其中北京光宇华夏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明确提出用人标准要手绘功底扎实、创新能力强,软件不熟公司将给一个月到半年的培训机会。从此也可以窥见目前动漫企业对动漫人才培养的要求所在。所以,大量的诸如人物、风景等绘画造型训练和历史人文素质的培养在课程体系的建构中也越发重要。

但由于上述关于生源的问题,现代动漫教学中也存在很多困境,如绘画功底一般、本身并不是爱好而进入大学的学生,即使老师对他们做大量的绘画基础训练,但成效也不一定理想。这就需要我们认真考察动漫产业链中适合他们学习的方向加以引导,如动漫周边产品的开发设计等,最终做到因人而异、学以致用。

3. 在优化实践教学模式中强化学生的实际上手能力

动漫教学的实践性是非常强的,如一部完整动画作品的产生由前期策划、剧本、原画、动画等诸多过程配合完成,每一个环节节本都在进行着实践活动。并且,对于学习动漫学生而言,每一个学生的爱好可能对应着动画片创作的不同环节,他们学习所针对的内容也就不完全一样,而“在传统教育模式中,同样的学制、完全齐一的课程内容、同样规格的知识结构、呆板不变的授课方式,‘剪裁’着具有不同特点、不同层次的学生,无形中扼杀了学生的灵性和创造性”。4所以,为了适应动漫人才需求的发展趋势,基于动漫文化技术与艺术的双重特征,合理的实践教学模式也是非常重要的。

当然,由于我国动漫教育是在摸索阶段,而且每个学校和教育机构都有各自的特点,因此也就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很多国内外动漫教育的探索仍可以给我们提供很多思路,如工作室制在综合院校对动漫教育的引入。

“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区别于一般校内外实践教学,它以工作室为载体,将课程、教室与生产实践融为一体,打破了单个课程之间缺少联系的独立课堂教学,常规课程设置当中的基础和专业课都贯穿在具体的案例当中,最终通具体案例的实际制作来完成相关课程的学习,如在二维动画的制作当中,实际就涉及到剧本写作、插画、运动规律等内容,学生在制作完一个完整案例的同时,就把与之相关的课程都认识和实践了。这一以具体案例为对象的教育模式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教育教学环境,“它淡化了教室的概念,也淡化了课程的概念,它将传统的学校封闭式教学变为面向生产实际的开放式的双向互动教学。它以课程知识为基础,以专业技术的应用为核心,以专业教师为主导,以具体项目为主要任务,将实际生产与教学紧密结合,由教师带领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完成专业课程的训练。学生们在实践中学,教师们在实践中进行教。它实行现场教学与模拟创业教学等形式,能够使学生增加学习兴趣与创业、就业意识,能够有效激励与刺激学生学习欲望,营造出师生间的良性互动,增强教师责任感。”最为重要的是,工作室制教学的运用让学生在课堂上就预先进入企业员工角色,毕业进入企业后适应期能明显缩短。

工作室教学中虽然淡化了课程的概念,但在学习中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发展方向,这里的方向选择首先还是由动画专业的特点所决定的。由于动漫文化涉及到诸多相关学科的知识内容,一部完整动画影片的产生是多环节配合完成的结果,而这些过程一个人在有限的时间里是不可能完成的。这就决定了动画专业教学需要明确各个环节的教学方向,如原画、二维动画、三维动画等。作为动画专业的学生,除了需要对动画影片的整个生产流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外,他们同样还要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已具备的知识技能来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方向”。因此,随着综合院校招生规模和专业的不断发展,在动画专业的课程建设中,也必然会根据动画实际生产的不同环节而设置相关的教学内容,以此来适应市场的不同需求。对于工作室而言,就是设立不同的动画专门研究工作室,如二维动画、逐帧动画、特效等工作室,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而灵活地选择工作室进行学习。

当然,让学生提前进入实践状态的路径还有很多,如校企结合,这也是政府所提倡的办学方式。但由于动漫企业在全国分布不均,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相对集中,而其它城市较少甚至没有,所以校企合作办学是有地域限制的。另外,由于动画教学单位相对较多,而动漫企业相对较少,企业不可能全盘接受所有的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再则,由于教育业的发展和盈利空间较大,很多企业以自用为名进行人才培训,成为动漫企业获取利润的途径。所以,校企合作办学虽然对于动漫教育是一个非常好的人才培养模式,但里面所存在的矛盾仍是目前的困境所在。这并不是意味着校企合作的可能性是没有的,如在现有师资和设备条件的基础上,邀请企业中有响力的高级设计师加盟,一同参与动漫教育的建设,定期或不定期地聘请他们完成相关课程的教学交流。

4. 以多学科知识内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动漫产业是指以“创意”为核心,以动画、漫画为表现形式,包含动漫图书、报刊、电影、电视、音像制品、舞台剧和基于现代信息传播技术手段的动漫新品种等动漫直接产品的开发、生产、出版、播出、演出和销售,以及与动漫形象有关的服装、玩具、电子游戏等衍生产品的生产和经营的产业。而动画专业不但涉及到文本创作,还涉及到造型艺术语言,不但涉及到视觉识别内容,还涉及到听觉的音乐、音效内容,不但涉及到虚拟的数字内容,还涉及到动漫周边产品的物质化内容,不但涉及到思想感性内容,还涉及到制作技术的理性内容。可见一部好的动画片往往涉及到动漫产业中的绝大部分内容,所以它有着更为显见的跨学科特点。

动画艺术的综合性决定了动画原创型人才知识的复合性,所以有人说动漫人既是画家、剧作家、音乐家,又是摄影师、导演。动画借用了电影艺术的技法和语言,同时又吸取了纯绘画的精致、漫画卡通通俗文化的精神以及日新月异的高科技手段,使得动画创作人员必须去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学科知识,成为熟悉该领域的基础理论、掌握数字技术、具有实际动手能力及了解市场运作的复合型人才。5所以,从专业属性来看,动画创造性思维的是多学科知识内容交汇的结果。

学生的创造性潜能是可以被激发出来的,我们现在的动漫教学缺少的正是对这种潜在创造力的唤醒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而这种缺乏与学科知识点单一的现状不无关系,对于民族动画产业而言,学生创造力的激发还在于对民族文化认知和理解的单薄。中国动画学会会长余培侠说过:“原创是动画资本,创造是民族之魂,只有大力创作中国风格的原创作品,才能促进中国动漫的崛起”。6所以,对于动画教育而言,从学生的长远利益出发,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广阔的知识面是人才培养计划中必须要考虑到的,如在专业必修和选修课中开设跨学科但又能掌握得了的课程内容(文学、历史等),因为只有了解和掌握多学科的知识内容,并能有效地利用所掌握知识内容进行创新性文化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能被激发,才能使他们较好地参与到动画创作中来。

5. 结语

动画是一门艺术性和技术性要求都很高的跨学科专业,不论是以文学艺术为轴心展开的教学,还是以制作技术为轴心展开的教学都是偏颇的。然而,各个院校由于不同的地域、历史等因素的制约,在动漫人才的培养上不能得出一个统一的标准,其实也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所以,在“技”、“艺”并重的今天,在现有教育体制和动漫产业发展趋势的引导下,怎样根据自身的实际,构建出技、艺互补的适合现代动漫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仍需我们作深入地思考。

摘要: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良好趋势需要大量动画创新人才的参与, 但由于专业师资、设备条件严重缺乏、“重技轻道”思想过分夸大动画软件技术的培训而忽视动漫文化的培养, 导致了目前培养的大部分动漫毕业生既没有实践经验、又缺乏创新思维, 最终不能直接就业。所以, 从自身现实和动漫发展实际出发, 在动漫技术和动漫文化兼顾的情况下, 寻找合理有效的实训教学方法来培养动画创新人才是动画教育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动画,创新,教育,工作室

参考文献

[1][2]潘瑞芳.从动漫教育发展谈动画创意人才培养的创新教育.新闻界[J].2008.8 (4) :67-69.

[3]玛沙·克里扎斯基.从旧金山州立大学看美国电脑动画的教育机制.艺术评论[J].2008.2:56.

[4]雷珺麟.影视动画专业中渗透创业教育的探索.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J].2007.9:120.

[5][6]张承志.刍议高校原创型动漫人才的培养.http://www.mediart.cn/2009/news_view.asp·S_id=590, 2009-7-25.

人才培养思考 篇2

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校教育必须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造能力提到重要的高度.我国传统的教育形式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学生个性、潜能的充分发展.确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促进创新教育,挖掘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已成为一个必须重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论述了更新观念、改进教学、促进创新教育,着力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思路和方法.

作 者:杨福运 徐佩华 YANG Fu-yun XU Pei-hua 作者单位:杨福运,YANG Fu-yun(华东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江西,南昌,330013)

徐佩华,XU Pei-hua(华东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江西,南昌,330013)

关于戏曲表演人才培养的思考 篇3

一、建立竞争机制与激励机制

首先要营造培养人才的良好环境,优秀尖子人才总是在竞争的环境脱颖而出的,就柳子戏老艺术家而言,他们20世纪50年前从山东郓城县的工农剧社一步进入省会济南这座大城市,所面对的竞争相当激烈的环境,省城有京剧团、吕剧团、梆子剧团,众多剧团之间也有着剧烈的竞争。在当时省文化局领导的大力扶持下,老艺术家们加工整理排练了《孙安动本》、《玩会跳船》、《黄桑店》、《张飞闯辕门》等优秀剧目,20世纪60年代左右三进国务院给中央领导同志演出柳子戏打下了好的基础。后来《孙安动本》一剧在剧团人员内部竞争,同时选用了当时年轻的黄遵宪、李艳珍两名青年演员排演了《孙安动本》,61年被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拍成电影全国上映。后来只要中央领导来山东考察,每次都要看柳子戏。这样剧种有了很好的发展,又培养了几批中青年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编排移植了很多好的剧目;排戏多,演出也多,所以培养出的艺术家、尖子人才才会多。

今天,要培养富有创造性的中青年表演艺术家,同样也离不开竞争的环境,鉴于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大锅饭、平均主义等观念及其体制和制度,特别需要建立竞争机制、奖励机制和激励机制,创造能者上庸者下的竞争环境,鼓励中青年演员有成就感,具有为事业而奋斗的精神。敢于冒尖、鼓励冒尖、奖励冒尖,为优秀艺术人才的脱颖而出保驾护航。目前各级文化部门也出台了一些奖励人才的政策,但力度还不大,而最根本的问题是尚未建立一整套培养优秀拔尖人才的竞争及激励机制。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要花大力气着手于机制转换和制度建设,真正体现到文化体制改革的好处,为中青年演员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练好基本功,继承好传统,多增加舞台实践

基本功是演员发挥创造性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戏曲演员的唱、念、做、打、舞,及手、眼、身、法、步是演员排戏创造人物的基本要素。因此,没有扎实的基本功便不可能在舞台上塑造成功的艺术形象。现在最突出的问题是中青年演员基本功普遍不扎实,掌握传统的唱腔和身段不多。柳子戏尤其是唱腔,青年演员学到的曲牌少,这样就制约了他们对人物的创造力,听起唱来传统的韵味不足。

要加强青年演员的基本功,首先要努力改进现在艺术院校学生练基本功的大环境。青年学生不重视基本的锻炼,学的戏少,锻炼演出实践少,青年学生成熟后,要以学代练,多随团参加演出实践:剧团要在青年演员中建立严格的练功制度和考核制度,成绩与收入分配、职称评定挂钩,邀请艺术上有成就的老艺术家、传承人、老演员,对青年演员进行训练和辅导,尤其要为尖子演员单独“开小灶”,进行重点辅导加工,攻克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提高他们的艺术水平。

在加强艺术一对一辅导的同时,剧团还要帮助优秀青年人才制定个性化的剧目,量身打造新剧目,逐渐形成以白已为代表的保留剧目,使他们的优势得到发扬,为他们成长发展搭建平台。

培养青年演员要遵循人才成长的发展规律,一个优秀青年演员成长大致要经过三个阶段:①模仿,②模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提高,③进而创建个人的舞台风格和自己的特点。因此在培养方面要遵循艺术人才的成长规律,因人制宜,充分挖掘各方面人才的潜质和优势,以帮助他们尽快脱颖而出。

三、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增强发展后劲

文化艺术素养提高对于青年演员是尤为重要的,是艺术创造力的重要条件之一。有的演员认为,只要人长得漂亮、条件好、会演戏,文化素养高低无所谓,这种观点是片面的,也是有害的。可能有这种情况:有的演员文化素养较低,但条件好,戏演的也不错,但从长远的眼光看,他的艺术创造力最终会因缺乏文化艺术素养而受到限制,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到了一定程度也就再无法有新的突破了。达不到更高的境界。文化艺术素养对于演员来说是潜移默化的,它决定着青年演员的创造后劲,决定着青年演员艺术成就的高低,京、昆的老一辈表演艺术家,他们都比较喜欢琴、棋、书、画,各方面的知识都比较丰富,对生活与艺术有自己的见解,文化素养很高,这使他们在艺术方面能够取得卓越成就的一个主要原因。

高校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思考 篇4

当前, 我国物流从业人员主要来源有:一是低学历无专业技术人员, 他们大量充实到一线操作岗位, 在工作中通过实践或参加相关培训提升业务水平;二是参加社会培训取得相关资格后进入相关企业一线操作和专业性较强的岗位, 比如报关员、单证员、采购员等;三是各层次院校的物流专业毕业生;四是有丰富从业经验和较高学历的业内人士, 他们大多已晋升为物流企业高层管理者。

随着现代物流发展对从业人员学历和专业知识技能要求的提高, 高校已经成为培养较高层次物流人才的重要基地。物流专业在企业的校园招聘计划中已经由“新”变“热”。那么, 当前高校物流人才培养状况如何呢?

二、当前高校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 专业基础比较薄弱

一是优秀教材缺乏。教材的编著者缺乏实践经验, 而实际从业者或缺乏理论功底, 或没有动力参与教材编撰, 结果使优秀的专业教材少之又少。二是师资力量不足。由于我国物流教育起步较晚, 能够从事物流教学、科研和实务培训的高级人才数量不多。三是硬件不足。不少开设了物流专业的高校在物流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建设方面投入不足, 学生对物流设施和设备的了解只能借助图片和视频, 而对于物流操作流程的认知只能通过教师的课堂讲授。这样, 学生的学习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二) 专业方向设置不合理

当前, 有物流专业的高校主要开设有商贸物流、工程物流、生产物流、物流设备管理、国际物流、国际采购和供应链管理等专业方向。结合高校特色和现在开设的物流专业方向分析, 部分高校在开设物流专业时过分迎合市场需求, 较少考虑如何与本学校优秀专业的结合, 使得该专业学生在培养过程中无法共享学校原有的优质资源。专业课教学则通过外聘教师或由关联性不强的其他专业课教师来完成, 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的专业素养可想而知。

(三) 课程体系设置受限太多, 不能体现专业特色

目前, 我国高校的物流专业主要是模仿国外高校或借鉴开设该专业较早的其他高校经验来设置课程, 缺乏科学论证, 加上遵循厚基础、宽口径的教育理念在原有课程设置的基础上增设几门核心专业课程, 这样就构成了该专业的课程体系。未充分考虑物流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 实践环节时间较短, 加上经费限制和实习单位联系困难, 实践环节多数安排在校内或是一般的企业。此外, 部分本科院校培养物流人才的定位是物流高层管理人才, 而不是一线操作人员, 因此从理念上重理论、轻实践。

(四) 高校物流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

当前, 国内有400多所普通高校、800多所高职院校、近2000所中职学校开设了物流专业。但是, 由于普通高校培养定位不明确、专业特色不突出, 毕业生应聘到低层次岗位心有不甘, 应聘高层次岗位时又觉得力不从心。这样就出现不同层次教育背景的人才集中在低层次岗位过度竞争, 相关企业对留住较高学历的应届生心存疑虑, 造成高校物流专业毕业生求职“上不去、下不来”的尴尬局面。

(五) 现有的校企合作模式很难真正发挥作用

近年, 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形式多种多样, 比如企业成为学校实习实训基地、企业与学校签订定向培训协议、企业为在校生提供带薪实习工作岗位等。对于大多数普通本科院校来说, 这些合作方式其实很难起到作用。一是普通高校安排学生在校外实习的时间太短, 且实习单位需要学生自己联系, 这意味着长时间的顶岗实习不现实。从企业角度讲, 频繁的人员流动势必增加人力资源成本, 降低作业效率, 这就影响了企业成为高校实习基地的积极性。二是较长时间的顶岗实习即使带薪, 若是协调不好也可能出现“学生沦为廉价劳动力”的现象, 增加实践时间和以学生充当廉价工人之间的平衡难度。加上学生在外期间安全、学习、思想等方面管理难度明显加大, 这些都会影响学校安排学生长时间校外实践的决定。三是有些实习基地类型单一, 学生感觉实践内容和所学专业不对口、实践目标不明确, 对到企业长时间实习产生抵触心理。四是对顶岗实习的考核多流于形式。

三、立足供求的高校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改进措施

(一)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

根据教育部高教司的分类, 当前物流人才需求分为宏观物流人才和微观物流人才两个层次。宏观物流人才主要指研究型高端人才, 是对物流理论和实践前沿进行探索和传播的一个群体。这部分人才的社会需求量较小, 且培养最困难, 应主要由知名高校和研究所来培养。微观物流人才中的高级人才主要指企业高管人员, 是站在物流行业金字塔尖的人才, 包括物流咨询师、企业执行总监、公司副总、高级行政管理人员等, 除了要求具备硕士以上学历、懂得必备的物流操作技能, 还要有丰富的行业经验、较强的管理能力, 能够应用现代物流工程技术和管理方法实现物流系统整体最优。这类人才主要是从中层管理人员中培养而来的, 基本上不从应届生中直接招聘。但是, 这类人才是高校物流专业毕业生职业发展的方向。微观物流人才中的中级人才包括物流业务经理、项目经理、生产经理、操作主管等, 一般要求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三年以上从业经验, 对本部门的操作流程非常熟悉。这类人才对知识和技能要求较高, 是高校本科教学培养的主要方向。

(二) 合理制定专业方向和课程体系

高校要结合自身特色和本地区经济发展对物流人才的需求来明确自身的专业定位并制定相应的培养方案。比如从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和增加实践机会的角度考虑, 外向型加工为主的沿海发达城市的高校可开设生产物流和国际物流、国际货代方向专业, 承接产业转移致力发展加工业之类城市的高校可选择生产物流方向。这样, 既依托了原有的优势学科或学科背景, 又考虑了区域经济特色, 为学生理论和实践环节的学习提供了保障, 可以形成物流人才的差异化, 有利于毕业生就业。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 高校要充分考虑物流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 适度压缩基础课, 增加专业课和实践环节比重。

(三) 提升高校教育资源质量

教材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高校应组织有关专家、教师和企业界人士共同出版一批精品教材, 也可引进一些国外优秀教材作为参考, 翻译试用后修改完善形成教科书。同时, 组织教师到国内外知名高校考察、培训、进修, 到企业进行岗位体验, 参与其经营管理, 或邀请企业人员到学校开讲座、作报告, 改善高校物流专业师资薄弱的现状。另外, 可采用校企共建、共同使用的模式, 让校内实训室不仅作为学生校内实习和教师实践教学与科研的场所, 而且可以针对企业员工开设培训课程, 从而解决高校投资困难和企业培训师资、场地缺乏的问题。

(四) 建立校企长效合作机制

德国在协调校企合作方面的实践值得我国借鉴。德国的“职业教育法”针对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社会责任作了明确的要求———“有一定资质的企业才能成为职校的实习基地”。入选的企业认为这是在履行社会责任, 可享受大量优惠政策。成为实习基地的企业设有“企业教育中心”, 与学生签订“教育”合同, 学生的实习教学和企业正常的生产运转是分离的。通过这些, 在德国接受过职业教育的学生大都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 完成学业以后就能成为一名技术工人。而我国政府在这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努力。因此, 建立校企之间长效、良性的合作机制需要政府发挥积极作用, 通过政策激励、办法细则引导企业承担其作为校外实习基地的社会责任。学校和企业间也应共同探讨校外实践的方案, 比如高校课程体系的调整、实习项目的设计、企业教育中心的建设等。

摘要: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日益加快, 而高校是物流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立足供求的高校物流人才模式需要高校认真思考培养目标和定位, 根据专业特点设置课程体系, 逐步提高师资水平;需要社会、企业、高校三方共同努力构建校企长效合作机制, 优化培养资源, 使高校真正成为高质量物流人才的供应地。

关键词:高校,物流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余绍军等.我国物流人才需求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0, (10) .

[2]霍伟伟.我国物流人才的市场需求分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2, (8) .

人才培养思考 篇5

从第四代评价理论于上世纪80年代提出以来,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的教育评价领域纷纷将这一评价方法运用于评价实践中。我国对第四代评价的研究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都刚起步。借鉴国外将第四代评价理论运用到实践中所体现出来的优势以及局限性,对反思和解决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面临的问题,对完善高等职业教育的评价体系以及构建其操作模式具有积极意义。

1第四代评价理论及其实践分析

1.1第四代评价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四代评价》(FourthGenerationEvaluation)一书由美国著名的评价专家库巴(EgongGuba)和林肯(YvonnaS.Lincoln)于1989年合作出版,这本书在反思和批判前三代评价理论的基础上,正式提出了第四代评价的基本观点和理论框架。首先是主张全面参与的原则。第四代评价关注价值多元,反对把评价对象或其他弱势的利益相关方排除在外,主张把评价的主体扩展到“参与活动的所有人”,而不是仅限于“评价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其次,该理论认为评价本身是一种心理建构的过程。第四代评价指出评价者的任务就是充分听取来自不同背景的不同人的意见,通过协调各种价值标准之间的意见分歧,逐步缩短各评价主体对评价对象的主观性认识间距离,最终达成共识。再者,该理论提出“回应-协商-共识”的建构型方法论。评价强调对利益相关者的“宣称”(claims)、“担心”(concerns)和“问题”(issues)做出“回应”,以“协商”为共同建构的途径,主张在平等的状态下,各利益相关方,包括评价者与被评价者,本着“发展”为评价的目的,通过不断地讨论、协商来建构共识。该理论的倡导者认为,第四代评价的这些特征和观点能解决历代评价长期未能解决的,比如“管理主义倾向太浓”、“对价值多元化排斥”、“对已有科学范式过度推崇”等问题。[1]

1.2实践案例及分析

第四代评价理论提出以来,校本评价、参与式评价、发展性评价等新的评价模式如同雨后春笋般在世界范围内涌现。颇具代表性的有:GlennFinger和NeilRussell在澳大利亚开展的校本评价,把第四代评价作为后现代范例运用到实践中;Mar-garetLay和IrenaPapadopoulos在对英国的“良好开端”(SureStart)项目的评价就用的是第四代评价方法;AngelaJ.Huebner和SherryC.Betts.从建构主义哲学出发,在社区与大学的合作的“正向的青少年发展”(PositiveYouthdevelopment)项目中进行了第四代评价的实践;TomO’Neil对南非德班的科学教育项目的评价也是运用了第四代评价方法。此外,第四代评价还运用到教育评价之外的领域,比如英国埃塞克斯大学(Univer-sityofEssex)的RichardLaughlin和JaneBroadben依据第四代评价理论设计了针对英国公共部门改革的评价体系。[2]研究以上实践案例的相关材料,我们不难看到:利益相关者参与到评价过程中能提高评价效用,协商机制的建立能平衡利益相关者的分歧和冲突,并能及时有效地反馈评价信息,从而调动各利益相关者参与评价的积极性,有效提高评价认同度,促进评价对象发展。如在美国大学与社区合作项目案例中,充分尊重了影响力相对较小的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和价值主张,由各利益方通过协商达成一致认同后,再对有关“正向的青少年发展”这一问题进行界定,这就保证了各利益方的参与价值,他们对项目的必要支持和可持续发展获得了必要的保障,利益相关者自身变成了此项目的积极倡导者,增强了项目的操作性和可持续性。再如澳大利亚校本评价中,教育部门的官员、学校教师、学校工作人员和学生都作为利益相关者参与了评价的全过程,包括形成评价方案、参与确定评价问题、采用多样化数据的程序和使用多种来源的信息资料等。通过参与评价,学生一方面能得到改善学校教学的可能性,另一方面还能丰富学习经验;教师不仅从评价中获得鼓励和指导,还可借此机会与其他成员协商或进行合作,获得发展新的专业技能的机会和可能,并由此不断改进教学;而学校、地方教育管理部门也可从发布的评价结果中获得行动建议。评价报告的发布和反馈都与所有利益相关者,即评价主体之间进行充分地协商。协商和反馈具有持续性,贯穿于评价过程的各个环节。每次反馈会产生新的行动方案,而行动方案实施后又带来新的评价和反馈,反馈和行动步步相扣,直至达成共识。第四代评价解决了影响力相对较小的第三方(独立于教育主管方、教育举办者之外的行业组织、企业、学生及家长等)不积极参与评价的问题。

2第四代评价实践之于我国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

第四代评价的实践表明其意义和优势在于:给利益相关者赋权,走共同构建的途径,即通过协商达到共识谋求发展的原则。同时在评价实施中也体现出第四代评价的局限性:鉴定利益相关者存在一定困难;对利益相关者授权尚缺少具体操作性指导措施;一些理念操作起来需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比如TomO’Nei在南非德班的科学教育项目评价实践中发现该理论所倡导的“全面参与”的原则可能是个不现实的假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各高校“开展由政府、学校、家长及社会各方面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3]的要求,在教育部印发的《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教高[2008]5号)中,明确规定“评估专家组应由熟悉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组成,其中必须包括行业企业人员和一线任教教师。”[4]这些要求体现出我国目前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已考虑价值的多元化,与第四代评价“关注价值多元”的理念相契合。但在实际应用中,往往由于时间和经费的局限或其它难以启齿的潜规则,除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方之外的,由行业组织、企业、学生及家长等构成的第三方难以真正获权,而在评价中形同虚设。此外,期望评价能够包括所有利益相关者及其利益也是不切实际的。所以研究给利益相关者赋权策略,包括寻求优化的利益相关者参与评价是目前实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评价改革的关键。建议国家制定出台相关的法律、政策,采取必要的经济手段,引导并建立一批规范的、独立的、非营利的社会评估机构;可根据利益相关者在评价活动推进中显示的作用力的大小和影响程度的不同,而考虑对其进行分类、排序,再依此分配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此项工作的实施并非易事,我国现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仍是以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为主体的评价方式,很少考虑弱势利益主体的价值诉求以及教育情景的特殊性,所以我们必须事先明确规定多元利益主体参与评价的方法、方式,完成制度和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在评价进行中,并不会因为评价所承诺的对广大利益相关者授权而能自动消除权力不平衡,毕竟在现实的高等职业教育权力系统内,当权团体不愿削弱自身的权力转赋予其他团体,所以目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中,急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寻求建立对利益相关者赋权的有效机制,以协调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在避免权力失衡的同时,防止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关系被失衡的权力所支配或扭曲。此外,社会的价值取向多元化也决定了评价者会因价值取向不同而有争议,评价结果具有不唯一性和不确定性是不可避免的。第四代评价实践案例表明,协商会议是能够代表各相关利益方形成考虑和展示各方价值的有效机制。鉴于当下高等职业教育评价中存在的管理主义倾向太浓的问题,协商文化的培育尤显重要。通过协商,完成制度和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并建立沟通规范,在协商的过程中,各方增加了解和信任,关系会亲近,当评价各方建立了融洽关系时,实现平等和共同决策成为可能,当达到默契阶段时,协商会比较有成效。

3结语

给利益相关者赋权、坚持协商达成共识,是第四代评价的真正意义和优势所在。它解决了以往评价方式中影响力相对较小的利益相关者不仅得不到机会去表达自己诉求,还不得不服从于强势主体的意见,从而导致缺乏参与的积极性这一问题,使得评价在实践中得到广泛认可,同时人们也发现其应用是极其复杂的。第四代评价实践中出现的操作性难题,如鉴定利益相关者、出台协商以及授权机制等,为完善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引入第三方评价,提供思考借鉴。

作者:袁媛 单位: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参考文献

[1]MargaretLayandIrenaPapadopoulos.AnExplorationofFourthGenerationEvaluationinPractice[J].Evaluation,Vol.13(4):495-504.[2]杜瑛.协商与共识:提高评价效用的现实选择[J].教育发展研究,2010.17.[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http://

对中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思考 篇6

摘 要:中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要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本文通过对新形势下当代社会对中职人才的需求和中职院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中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定位。

关键词:中职院校 人才培养 目标定位

近年来,职业教育迅速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技术教育的一部分,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为社会输出初、中级技术人员,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入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中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依然面临着严峻挑战。突出问题之一,就是中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存在“脱节”现象,人才培养质量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如何让中职院校培养的人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已迫在眉睫。

一、中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关于中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教育部在2000年《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中等职业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转变教育思想,树立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新观念,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2008年教育部职成教司颁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的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不变,但在人才的岗位定位上提出了“技能型人才”。

在当前职业教育大背景下,中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也在发生变化,即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需要,培养数以亿计的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二、当代社会对中职人才的需求特点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就业和经济发展正面临着两个大的变化:一是社会劳动力的就业需要加强技能培训,二是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转变与优化升级需要更多的高技能人才。但同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通过对咸阳某中职院校的毕业生和他们的就业单位进行调查发现,目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并不只是注重文凭,而是比较注重实际解决问题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更看重的是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职业岗位能力。

1.基础素质

在基础素质方面,中职学生首先应该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道德观念,具有勤恳踏实、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据不同行业和职业的要求,还应具有不同的职业道德要求,如诚实观念、质量观念、服务观念和正确的利益观念等,以满足对其岗位的人才基础素质的要求。

2.知识和专业技能

在知识和技能方面,中职学生除必须掌握专业要求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及一般操作技能,以适应岗位及跨专业岗位的工作需要外,还需要掌握高水平的相关专业的实践操作技能,以适应行业、企业及全社会对产品高质量及高效率的要求。

3.综合能力和素质

综合能力素质是指从事本专业的技术能力、工作能力、社会能力和创新能力。中职学生不仅具备熟练的本专业技术能力,而且要具备一定的社会能力。随着以后的工作环境、人际环境、思想环境的动态变迁和开放性的社会环境的形成对中职人才的适应能力、合作能力、公关能力和交往能力等提出了新的要求。

4.生理和心理素质

身心素质包括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它是从事一切工作的前提。中职学生除应具有良好的身体体能和人格外,还应具有良好的抗挫能力,以便在职场竞争中遇到挫折时具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在艰苦的工作中不怕困难、积极进取并始终保持永不言败的心境。

5.发展潜能

在当今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中职学生除了具有各项基本技能外,还需具备一定的发展潜能。这种发展潜能包括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工作能力、进取精神、较强的通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等。不同的行业和职业都希望员工在实际的工作中能够通过自学,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水平,通过探索和经验的积累,在实践中能够进行技术创新和研发。

三、现阶段中职院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人才培养的理念与社会需求有偏差

现阶段,我国大多数中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教学理念一部分仍然是知识本位,一部分培养目标主要针对某一专业或行业,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有些专业的针对性不强,有些却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他们的岗位适应性都不强。而社会需要的是具有较强综合素质和动手实践能力,能通晓整个生产系统的人才。中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理念还滞留在知识本位和能力本位阶段,和素质(人格)本位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与社会需求还存在着较大差距。

2.人才培养的就业化和知识技能笼统化

受“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的”的影响,目前我国中职教育逐步形成了“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培养过程中,由于学校对就业导向的片面理解,人才培养的目标仅局限于就业,而不是育人。

学校为了追求高的就业率,在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方面,片面迎合就业需要,一方面忽视学生的基础理论教育和全面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忽视专业技能的系统化培养。有的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在专业计划和课程设置方面,将几个专业合并成一个专业。比如“计算机专业”和“财会专业”合在一起开设“微机财会专业”,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灌输的只是简单的基础知识,让学生对两个专业的都有所了解,以致学生在就业时就像“万金油”,哪儿需要往哪儿抹。实际上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掌握的都是一知半解,缺少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熟练的专业技能。这造成了毕业生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知识结构不过硬、专业技能不扎实,难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3.忽视综合素质的培养

中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高素质劳动者必须具备三方面的素质:一是职业思想素质。如职业道德、职业情感及职业综合心理素质;二是职业认知水平,如职业的综合文化素养、职业的通识知识水平、特定职业核心理论;三是职业实践能力,如一般的职业应用能力、与具体职业相关的专门技能、实践中的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等。endprint

而目前我国的中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一味强调知识技能,追求高就业率,却忽视了学生的人格教育,忽视了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对学生的德育目标要求过低,导致学生步入社会后,综合素质不高,片面追求舒适工作和高待遇,缺乏吃苦精神和敬业精神,社会适应能力差,在复杂的工作环境中,面对灵活多变的市场问题时变得手足无措。

四、关于中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思考

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中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变化。李岚清同志在2002年7月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指出:“职业教育只有适应市场、企业和社会的需求,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劳动者就业和再就业,才有旺盛的生命力。当前,有些职业学校办得很好,也有的职业学校难以为继,我认为重要原因在于教育教学是否适应市场。”

因此,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关键,必须坚持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的改革精神,主动适应市场需求的特点、劳动力人才的要求,针对社会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进行有目的的调整。

1.转变观念,树立新的人才培养观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要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中职院校必须首先转变思想,坚持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的改革精神,树立新的人才培养观,明确培养目标,即“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因此,中职院校应该认真学习国家关于职业教育的有关文件,并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充分了解除市场需求,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全方位地把接受教育的人培养成能适应市场需求,并不断发展能力,跟得上不断改进的生产方法和工作条件的技能人才,使他们在获得职业技能的同时,能在急剧的变动中不断创新和发展。

2.瞄准社会需求,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中职院校要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首当其冲的是要解决中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问题。新时期、新环境下中职生的工作岗位,大都是到一线从事具体的操作工作,这就要求他们必须具备充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娴熟的动手操作能力。中职人才培养目标要注意加强与专业技能相关的基础知识教育,突出培养学生的专业岗位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注重学生对相关岗位操作技能的掌握和了解,以便使学生能够运用工作经验敏锐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技术问题,更能应对未来岗位的变动需求。

3.以职业素质为核心,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职业教育要围绕就业,但却不能仅仅局限于就业,还必须要考虑到学生整个职业生涯的发展。中职院校可以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以品行教育和技能教育为主线,整合课程,使专业综合职业素质、关键岗位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中。综合素质教育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心理素质、诚信意识、求真务实精神以及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业能力等方面,以此实现由注重知识、注重单一技能到注重能力、注重综合素质与全面素质提高的转变,从而增强学生的职业的适应性。

五、小结

中职院校只有紧紧围绕经济发展的产业需求及社会服务需求,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才能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在市场经济体制和新技术飞速发展的条件下,中职院校应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准确定位中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加强职业的适应性、个人的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以及知识的迁移能力的培养,从而解决中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的现象。

参考文献:

[1]张曙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之路——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思考[J].福建职业与成人教育,2010(3).

[2]谷志民,刘法根.浅谈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新目标[J].金山,2011(5).

(作者单位:陈祥芬,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关于检察人才培养的思考 篇7

一、举办“一个论坛”

根据工作需要, 不定期举办“綦江检察论坛”, 以各类经济、政治、法律等干警感兴趣的热点问题为题, 广邀国内知名专家学者、资深检察官、各级领导进行专题讲座, 本院中层干部、业绩突出的干警也走上三尺讲台与干警共同交流学习。论坛实行“主讲人阐述+点评+听众提问”的模式, 主讲人讲述后, 从干警中选取的2名点评人对主讲内容进行点评, 然后由台下干警向主讲人进行提问。该论坛自2008年开讲以来, 已举办17期, 通过主动讲、主动听、主动评、主动问的方式, 提升了干警理性思考和综合表达能力。

二、打造“两个中心”

先后与西南政法大学建立“教学科研实践中心”和“城乡统筹检察实务研究实践中心”。聘任该校知名教授为战略发展顾问和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为该院发展战略、发展方向、发展模式提供意见建议, 对业务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提供咨询和指导。邀请专家学者定期举办法律讲座, 到该院挂职锻炼, 带动干警法学理论研究水平和法律应用能力的提升。同时, 派出业务骨干为学生上实务课程, 为学校在校生到检察院开展教学参观和调研活动提供便利。通过开展多角度、多层次的交流与合作, 推进检校双方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促进理论研究和法律实践的良性互动。

三、突出“三个强化”

一是强化思想政治建设。结合本院实际, 开展各种具有针对性的主题教育活动。组织老检察官与青年干警座谈, 干警到离退休老同志家中走访, 听老同志讲检察机关恢复重建时的艰苦办公办案条件;组织干警到煤矿下井作业, 体验工人艰苦工作环境;认真开展“结穷亲”、“三进三同”、酷暑顶岗体验等社会实践活动, 增强干警执法为民、服务群众意识。二是强化学习制度建立。出台《青年人才培养实施办法》、《青年人才导师制实施办法》、《鼓励攻读高学历教育实施办法》、《检察论坛实施方案》等规章制度。建立“学习月”活动制度, 给干警发放读书学习卡, 开展精品阅读暨有奖读书心得活动、举办“检察官——律师辩论赛”, 组织干警到先进基层院学习交流, 大力倡导热爱学习的良好氛围。三是强化文化氛围营造。以争创市级文明标兵单位为载体, 大力加强检察文化建设。完善电子阅览室、荣誉室、图书室、健身房等硬件设施, 举办青年论坛、演讲比赛, 开展工间操、拔河、接力赛等文体活动, 打造綦江检察精神, 建设文化廉政长廊, 进一步增强干警凝聚力和战斗力。

四、倡导“四个看齐”

一是向检察职业道德模范看齐。评选出干警身边的3名“检察职业道德模范”, 组织干警深入开展向身边的道德模范学习活动, 通过自查与道德模范的差距, 宣讲道德模范事迹, 激发向先进看齐的热情。二是向资深检察官看齐。启动青年人才导师制度, 充分发挥好老干警的传、帮、带作用。选拨德才兼备的优秀资深检察官担任导师, 进行捆绑式定向培养, 在道德品质、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工作方式等方面全方位指导青年干警, 提升青年干警综合素能。三是向业务专家能手看齐。定期开展优秀侦查员、优秀公诉人、办案能手等为主要内容的“多优一能”评选活动, 组织业务专家能手开展业务培训、技能交流、案例研讨、案件点评等多种形式的岗位练兵活动, 带动干警业务技能的提升。四是向理论调研人才看齐。要求向该院进入全国检察调研人才库、全市检察理论人才库的干警学习, 加强与西南政法大学在检察调研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确定调研课题, 组织专家学者定期指导干警完成调研论文, 提升整体调研水平。仅2010年, 就在国家级刊物发表调研文章54篇, 获奖4篇, 获得高检院、市院的2个立项调研课题, 调研工作连续三年进入全市优秀行列。

五、探索“四条路径”

不断探索和完善中层干部管理机制, 在选人、育人、用人、留人上下功夫, 着力加强中层干部队伍建设。一是精“选”。明确选才原则, 提出以“实绩”选人, 真正选准政治上合格、综合能力强、业绩突出、群众公认、勤政廉洁的干部。完善中层干部选任制度, 研究制定了《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实施办法》、《中层后备干部管理办法》等, 保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地选才。严格选拔任用程序, 采取资格审查、竞职演讲、民主测评、公示任职等程序, 进行严格选拔, 克服主观随意性。五年来, 通过竞争上岗, 选拔10名同志为中层干部正职, 6名同志为中层干部副职。二是勤“练”。勤练理论, 通过相互推荐学习书籍、集中理论培训、理论研讨会等形式, 加强对政治理论、领导艺术、经济管理等知识进行系统学习, 不断提升能力。勤练眼界, 有计划地组织中层干部外出学习考察。勤练业务, 采取专家讲座、研讨交流、述职讲评、辩论对抗和下达硬性指标等形式, 不断提升中层干部的业务水平。三是活“用”。因才定岗, 专门对中层干部的工作能力、性格特点、处事风格等进行调查分析, 依据每一位中层干部的个性特点安排工作岗位, 尽量做到人岗相宜。放手用才, 年初由分管领导与各部门中层干部签订目标责任书, 并由中层干部递交履职计划之后, 对中层干部给予充分的信任。鼓励创新, 通过广泛征集发展创新的金点子, 为中层干部发展业务提供思路, 对可行性高的金点子, 院党组积极配合中层干部落实执行。四是重“留”。注重以情留人, 关心中层干部的生活与家庭, 积极为在乡镇、外地的中层干部家属联系协调, 解决后顾之忧;对中层干部的缺点, 以平静的心态, 观大节、略小节, 帮助其取长补短。注重以事业留人, 完善激励机制, 每年对中层干部进行考核排名, 对于考核靠前的, 给与职级待遇、外出学习考察、教育培训等优先考虑。

六、落实“五项措施”

医院档案人才培养的思考 篇8

1 重视人员选拔, 强化人员培训

首先, 在档案管理人员的选择上, 不能把档案管理岗位当做是一个养老的岗位, 临床上有人因为年纪大了要退下来了, 因为劳苦功高需要照顾, 就安排去搞档案, 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 所以, 应该选择一些思想素质好, 社会关系较简单、热爱档案管理专业的人员, 并且保持档案管理人员的相对稳定。

其次, 对现有档案管理人员, 按其所具有的专业技能层次, 举办各种档案专业技能培训, 请档案局专家或本系统中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授课, 传授档案专业知识;医院管理部门还可以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要求, 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等多种方式, 通过进修、专题讲座或参加小型研讨会等方式的培训, 定期实行严格的专业理论与实践测验;要求撑握计算机方面专业知识, 利用现代化管理手段, 使自己有能力对高科技条件下产生的信息进行搜集、加工、整理, 并了解和熟悉国内外档案工作的发展史和新经验, 注重结合实践, 经考核, 合格者持证上岗, 不合格者, 自然淘汰。使医院档案工作人员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与业务水平, 更好地掌握档案专业知识和政策。

2 加强作风建设, 努力造就服务型队伍

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是服务性很强的工作。档案工作人员不仅政治上要强, 业务上要精, 还要有过硬作风、较强的服务意识。档案工作人员作风越好、服务意识越强, 服务方式就会越周到, 效果就越好, 医院档案内容的合理利用就越广泛, 社会效益就越好。加强作风建设, 不是朝夕之功, 要在“做事”和“奉献”上狠下功夫。“做事”就是要立足岗位做事创业。医院档案管理工作非常繁琐, 也非常枯燥。档案工作人员要发扬爱岗敬业的精神, 把冷板凳坐热, 干一个岗位就要干好, 做一项工作就要做到极致, 以一流的工作业绩来赢得领导支持和社会认可, 决不能应付交差、敷衍了事。细节决定成败, 精细化管理时代已经到来。芸芸众生能做大事的实在太少, 多数人的多数情况总还只能做一些具体的事、琐碎的事、单调的事, 也许过于平淡, 也许鸡毛蒜皮, 但这就是工作, 是成就大事的不可缺少的基础。细节体现水平。要全力以赴地干好每个环节、做好每个细节, 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日常工作, 慢慢形成做事的作风、做人的品质。做事还要抵制住诱惑。在向市场经济转型的今天, 树欲静而风不止, 医院的诱惑也非常多。医院档案工作人员要静心修身, 心地光明, 清清白白干事, 堂堂正正做人。“奉献”就是要甘当无名英雄。档案部门在医院的整体运行过程中, 注定是一个配角, 它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档案工作人员更多的时候是在幕后默默无闻地工作。医院档案工作人员要有绿叶精神, 淡泊名利, 无私奉献, 不计较个人得失, 用实际行动体现服务的能力和实力。要以“工作提速、服务提质、形象提升、医院和社会满意度提高”为目标, 加快工作节奏, 提高办事效率。要牢固树立服务宗旨, 增强公仆意识, 做到热情、耐心周到地为医院其他部门和社会群众服务;增强效率意识, 做到雷厉风行、敢于负责;增强法律意识、保密意识, 做到知法、懂法、依法履职。

3 坚持有为必有位, 努力造就活力型队伍

档案部门不是一线部门, 从事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很难获得领导和公众的关注, 优秀人才的成长步伐可能会比一线部门慢。事实上, 档案部门的优秀人才并不少, 但由于成长步伐慢, 领导和公众的关注不多, 造成档案部门优秀人才流失多, 队伍活力不够。要坚持有为必有位, 加大优秀人才的培养关心力度, 激发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的激情和活力。一是要做到政治上关心, 名誉上表彰。对优秀档案管理人员要公开表彰奖励, 加大培养力度, 使以人为本的理念深入档案管理人员心中。高度重视医院档案人才的管理与开发, 为医院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撑。二是要做到事业上激励, 物质上奖励。让档案人才在医院既有可干的事业, 又有晋升发展的空间, 让他们在施展才干中实现自身价值, 在价值实现中享有成就感, 安心档案事业。三是要做到情感上尊重, 生活上照顾。要建立医院领导干部对口联系档案人才制度, 经常与他们沟通思想、交流意见, 了解他们的心声, 通过为医院档案人才营造良好的工作、生活、人际环境, 进一步增强医院档案管理人员扎根医院干事业的决心。

4 积极营造团结氛围, 全力造就和谐型队伍

凝聚产生力量, 团结诞生希望。从医院全局讲, 团结是医院各项事业顺利发展的决定性环节和基本保证。俗话说“三个臭皮匠, 顶过诸葛亮”, 积聚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有一个团结和谐的集体, 才能同心协力, 扬长避短, 优势互补, 完成好工作任务。医院档案管理人员要多交流、多协调、互相帮助、共同提高;搞好科室内部团结, 不盛气凌人, 不欺上瞒下, 外求支持协作, 内求团结向上;协调好内外关系, 把工作的主动性与针对性、实效性统一起来, 秉承“团结、奋进、务实、创新”的宗旨, 做到团结一致, 同舟共济, 努力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 做到工作顺了不得意忘形, 遇到挫折的时候不发牢骚。工作中要注重团结协作互相尊重, 互相理解, 密切配合, 搭台而不撤台。生活上要注重互相帮助, 让大家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力量。

摘要:人才队伍建设是卫生事业发展的核心, 是医院兴业之本, 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做好新形势下的医院档案管理工作, 发挥医院档案的价值和作用, 专业人才的培养同样非常重要, 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好、作风硬的高素质医院档案人才队伍。

关键词:医院,档案管理,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魏庆红.试论医院档案的信息化管理[J].云南档案, 2009-07-20.

[2]洪虹, 李金枝.浅谈医院档案人才队伍的建设[J].档案与建设, 2009-10-15.

[3]刘海琳, 杨敏, 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之我见[J].档案天地, 2006-12-30.

[4]王小菁.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改革思路[J].中国现代医生, 2008-10-08.

[5]陆艳, 蔡栋.当前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 2000-10-15.

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思考 篇9

1 高技能人才培养必须走集约化培养之路

目前, 我国高技能人才培养途径大致有三种:第一种, 企业自己培养, 按部就班晋升方式。以机电类工种为例, 无规定学历者, 由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按部就班晋升到高级技师, 按国家正常晋升时间测算, 需用时28年。这期间, 有相当长时间属于传统式的师傅带徒弟进行技能传授, 徒弟的技能高低往往取决于师傅的技能。徒弟学到的技能往往是师傅单一的技能。第二种, 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方式。一个员工在企业实践若干年之后, 按国家职业标准要求进行社会培训, 其专业理论与操作技能须经考核鉴定双合格后, 才能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由于时间紧, 任务重, 对长期从事单一的专业 (工种) 岗位或因生产需要而转岗的工人来说, 突击学习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困难比较大。因此, 这种方式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途径受到学员、设备、场地、师资、教材、时间和技能鉴定手段等一系列因素的制约, 特别是专业理论和专业实践的系统性较弱, 后劲不足, 不能适应市场和企业对高技能人才数量与质量两方面的需求。第三种, 由职业院校进行集约化培养方式。对大中专学生或初、高中毕业生经过2-6年时间的专业培训, 达到国家相应高级职业资格的要求。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 既然是教育, 那么就必须遵循其教育规律和特点。如同人们的认知水平积累一样, 技能的培养与教育也需要有一定的时间的积累。为此, 职业院校要为学生构建与高技能人才培养相适应的文化理论知识、思维能力和基本素质。同时, 职业教育又是以就业为目的的, 所以专业设置、专业教学层、教材、教学方法等方面都要遵循市场规律的内在要求来办事。职业教育本身具有强烈的职业属性, 所以, 高技能人才培养必须面对市场, 根据职业岗位所必须的技能, 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技术技能、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只有将教育规律与市场经济规律很好地结合起来, 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才能在把握质量的前提下, 提高培养效率。

2 高技能人才培养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 (第一价值取向)

职业院校具有鲜明的办学方向和特色, 都是将“职”或“技”写在自己的招牌上。

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应该是:造就一大批服务于生产、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所谓“一线”、“应用”、“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都是强调就业能力这一个核心。从培养目标出发, 职业院校必须致力于专业与企业岗位需求的紧密结合, 必须致力于专业 (工种) 职业技能的基本性和专业性的结合, 必须致力于把握今后几年市场 (企业) 对高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和发展趋势, 必须致力于研发市场 (企业) 所要求的专业 (工种) 群, 必须致力于高、新技术的引入和掌握, 必须致力于“高技”、“绝技”传承与创新。职业院校区别于普通本科院校最明显的特征, 在于侧重职业技能教育, 强调理论教学为应用服务, 突出动手能力的培养。要比较好解决就业问题, 就必须加快职业教育的建设和加强职业技能的培养。职业院校当义不容辞地承担这一历史重任。

就业能力培养是职业院校实施职业教育的功利所在。以就业为导向 (第一价值取向) , 就是要始终坚持以职业教学活动为主线, 根据就业的需要设置专业 (工种) , 制订和实施教学计划, 组织教学, 进行职业技能鉴定。总之, 培养就业能力是职业院校的重要职责乃至首要任务。衡量一所职业院校办学水平和质量不仅仅在于有一流的师资、一流的设施和设备, 还在于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否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市场的认可的高质量学生。为此, 职业院校毕业生质量的高低, 最有发言权的是用人单位, 是市场。因为市场 (企业) 标准既简单又残酷, 不受欢迎的“产品”, 即使“质量”再好, 也可能是“废品、次品”。所以说, 就业是职业院校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根本。

3 高技能人才培养必须坚持面向社会需求开门办学

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办学宗旨, 职业院校培养适应社会 (企业) 需求的高技能人才, 必须建立起较为广阔的校企合作平台, 与企业合作办专业, 合作办班, 为企业“订单培养”。在这一点上我院根据自身实际条件, 走出了一条“两头在外” (技能提高在外、就业在外) , “一头在内” (基本理论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在内) 的成功办学之路, 受到社会、家长、学生三方面的肯定。学院与众多企业签订协议, 合作办学, 实行“订单培养”。校企合作有利于拓展多层次、多专业 (工种) 的空间, 以企业需求为目标, 设置专业和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有利于技能训练与岗位要求相协调, 有利于培养目标与企业用人标准相协调, 有利于教学资源的综合利用。

4 高技能人才培养必须坚持复合型技能与综合职业素质相结合

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向综合职业素质发展, 精一门专业技能, 会几门相关技能, 走复合型高素质人才之路。在强调共性技能达标的同时, 也要创造条件使个人绝技得到创新和发展。为此, 对职业资格鉴定也应由单一工种逐步向复合工种转变, 由就业型向创业型转化。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快速发展, 在用人上既越来越细化, 又越来越强调综合能力了。职业资格鉴定必须以产业界的需要、生产和技术实际设置考核目标。过去, 传统产业都具有鲜明的行业特性, 技能考核都有代表性的典型零件, 从易到难, 考核等级也依次上升, 行业之间相互独立的多, 相互联系的较少。以车、铣、磨、刨、钳工种为例, 都有完整的考核系列, 这些规范性考核虽能以标准来考核个人的单一操作水平, 却往往很难考核出一个人的基础素质和综合能力, 经常发生数控车床操作工专业和车工专业的毕业生不会磨车刀, 钳工专业的毕业生不会磨麻花钻等问题, 学生在校学到的单一技能往往与产业界要求和需要相距较远, 或根本不适应高新技术的发展。所以, 我们要非常注重能力的培养:一是突出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的紧密结合;二是注重专业经验与专业智能的紧密结合;三是强调培养目标与企业岗位职业标准紧密结合;四是传承技能技巧与推广先进技术应用紧密结合;五是检查知识的运用和技能技巧的掌握水平紧密结合。从这个意义上说, 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必须着眼于人的后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面向社会, 贴近市场, 贴近生产, 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技术装备教育“今天”的学生, 为“未来”服务。

总之, 加快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首先, 教育思想观念需要进一步转变和更新, 要认真落实职业教育发展观。要使高技能人才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 需要做的工作很多, 要对专业建设和发展科学定位和高标准、高起点谋划, 形成以专业建设为龙头, 以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 以教育质量为生命线, 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和发展思路, 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高技能人才。

摘要:通过对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紧迫性、走集约化培养之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需求开门办学、复合型技能与综合职业素质相结合等几个方面的阐述, 探索了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所面临的问题和担负的责任。

关键词:高技能,人才,职业教育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篇10

关键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思考

0 引言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指出: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 是我国改革发展,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 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柱[1]。提高国民素质, 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 形成我国社会主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应用竞争机制, 努力把我国由人力资源大国推向人才强国[2]。

高等学校承担着培养人才、发展科学、直接为社会服务、引导社会前进的重要任务, 是践行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坚持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阵地。目前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着一系列等待破解的难题:如高校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如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如何根据学生特点挖掘学生的自身潜力?如何使学生在大学期间获得比他 (她) 所选择 (学习) 的专业更多的其它知识, 帮助其在竞争中取得优势?等等[3]。

如何破解, 如何解决这些难题和困惑, 很多学者, 包括学生、学生家长以及高校管理者、高校教师等都在一直研究和探索, 但目前据调查, 中国的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总是与世界发达国家培养的人才有差距, 如何缩小差距, 作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重视。

1 提高教师的自身能力, 为培养多面型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高校承担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最后一个环节, 高校教师的素养, 知识层次, 专业水平, 专业外知识拓展深度等不同程度的影响着教师授课水平、创新水平和学生的接受水平、认知水平、思维拓展水平和创造力。因此高校教师要全面传授知识的同时, 必须面对再学习和再接受教育重要任务, 使自身的理论水平、专业水平、知识面的拓宽能力全面提升, 否则无法为培养多面型人才打下基础。因此, 教师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自身能力问题。

1.1 提升自身素养

我国的教育首先是在党的领导下的教育, 教师必须坚持党的教育方针, 落实党的教育政策, 贯彻党的教育路线, 发展党的教育战略, 维护党的教育目的。因此高校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中首先提升自身的政治觉悟, 明确自身的教育目的, 从而保证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有端正的教育态度, 明确的治学理念, 这样也能保证培养的学生首先是一个合格的、利于党的事业发展的人才[4]。

其次, 高校教师要全面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 多吸收研究专业的前沿知识, 保证自身的知识水平是最新的、最前沿的, 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接受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 了解和学习专业发展动态和最新知识。

再次, 高校教师要坚持不耻下问, 形成一个与所授专业知识相关的知识链, 保证学生在学习专业课时联动其他专业的基本知识, 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 避免了单一授课引起枯燥和乏味感, 使学生从心理上觉得所学知识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最后, 高校教师应建设成一个团队, 团队成员应兼顾知识层面多样性、科学性, 使得学生在接受本专业学习时能学到与本专业有关的其它专业知识, 为学生成为一个多面性人才打下基础。

1.2 学校的教师梯队要配置合理

高校在引进人才时应秉承德才兼备、多头兼顾的原则, 使教师的梯队建设富有层次化、多样化, 同时保证专业团队年龄的梯度化, 使教学团队形成良好的循环体系[5]。

这就要求学校的人才队伍管理部门多下基层, 多了解基层教学一线老师的思想动态和教学动态, 也可以下放人才选择的权利, 配合教学部门做好选才工作和教师队伍建设, 把人才管理部门变成服务部门, 急教学一线之所急, 想教学一线之所想, 努力打造一支知识结构合理、年龄结构优化的高素质的优秀教师队伍。

2 发挥学生团体的作用,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高校中学生团体是学生发挥才能、施展才艺、提倡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孵化器, 其号召力和影响力是非常之大的, 学校在积极发挥其本职作用的同时, 引导这些社团组织多开展与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相关的活动, 如多方面、多层次的让这些组织开展课外学生知识竞赛、模型制作、科学研究等, 学校拿出部分资金予以肯定和支持, 必要时予以除了奖学金以外的其他奖励, 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均得到加强。

开展此项活动必须保证不要限制专业、人数, 甚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开展与相邻院校的合作, 或者轮流举办。这些活动的组织学校大可放开手脚, 让学生自己组织, 自己选定题目, 自行设立评判标准, 学校只发挥其引导作用, 疏导作用, 从而使学生真正感觉到自己是学校的一份子, 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以便促进和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并且使其良好地传递下去, 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办学形式和教育模式。

3 积极、务实拓展与企业的合作, 培养社会、企业需要的人才

高校培养什么样人才, 取决于社会和企业的需求, 取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因此高校在人才培养中需加大与企业、社会的沟通与联系, 结合企业和社会经发展的实际情况培养所需人才[6]。

拓展与企业的合作, 将大大降低企业的用人成本和再次培养成本, 目前我国高校培养的人才需要企业进行二次“加工”, 这种“加工”少则一个月, 多则一两年, 而且深“加工”的人才企业不一定留得住, 因此企业在招收人才时通常要设置一些门槛, 这些门槛, 影响着大多数高校毕业生的就业, 也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7]。

拓展与企业的合作, 将使企业选择人才的范围更广, 余地更大。高校集中了全国每年优秀的高中毕业生, 这些人才经过大学四年的专业知识培养, 这些人才除了部分继续深造外, 大多数将走入社会, 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企业与高校合作将使企业领先一步了解高校培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 使企业在选择人才时有更大的挑选余地和范围[8]。

拓展与企业的合作, 使得高校在培养相关领域内的人才时能更好地把握企业需求和社会需求, 使得高校在培养人才时做到有的放矢, 减少人才培养的盲目性, 增加人才培养的目的性, 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学校的知名度[9]。

拓展与企业的合作, 使得高校在教师培养、专业设置、知识更新等方面紧贴社会和企业实际, 使得教师多有更多的机会去学习行业和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动向, 从而使教师队伍建设多了新途径, 利于提高高校教师队伍人才储备和发展能力。

4 加强高校资源共享, 搭建教师之间交流平台

目前我国高校培养人才模式是“自主招生、自主培养、自主管理”, 高校之间由于种种原因学术交流、学科交流均比较少, 更谈不上其他资源 (校舍资源、设备资源等等) 的共享, 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有很多, 但从根本上来说就一条:学科设置、专业培养、校校竞争是关键。

探索如何共享高校之间的资源, 实现学习成绩互认, 课程培养目标的一致或多样化是关键, 这就要求教师资源、设备资源等比较优厚的学校放下架子, 尊重师资力量、科研力量等均不对称的高校, 真正意义上实现“团结下属、不耻下问”, 营造和谐的高等教育互助模式, 努力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出更多人才。

首先, 高校之间应从教师资源的共享开始, 尤其要从拥有院士的高校开始, 帮助与其办学性质和专业相同或相近的高校, 带出一个适合每个高校教学发展的教师团队, 从而为师资力量薄弱的高校培养出高素质, 多面性人才做出表率。

其次, 高校之间要打破条条框框限制, 要充分认识到人才是国家的人才, 不属于哪一个个人或机构, 要发挥我国在研制“两弹一星”中用人机制和模式:领军人物带领一批人才队伍, 培养一批人才队伍, 形成培养高校教师的“百家争鸣”的局面。

再次, 高校决策者和领导者必须为高校之间的交流平台创造有利条件, 鼓励教师在教学、科研、管理之余积极学习其他学校先进教育模式和研究模式, 并从财力、物力等上予以支持, 也可允许学校之间的人才对等交流和流动, 互不“挖墙脚”, 互不“拖后腿”, 从制度上、体制上保证这种交流的长效性、对等性。

最后, 高校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自己所取得的成绩与所在学校是分不开的, 也与学校的支持分不开, 不要“好高骛远”, 忘记根本。高校之间也可根据教师的表现建立统一教师职业道德评价平台, 使高校互相监督, 互相牵制, 为发挥教师资源的优势创造平台。高校之间资源共享, 教师交流必须也要渗入到学生培养之中, 不能在提高教师自身能力的同时, 忘记自己肩负的使命。

5 建立高校与中学的联系通道, 为选拔优质生源打下基础

我国的高等教育选拔人才是从每年国家组织的高等院校招生考试中依据考生的分数和选择进行择优录取, 学生来源比较单一。高校为了自身的发展和为社会培养更加优秀的人才, 就必须打破自身的体制限制, 深入到各个高等中学, 及时了解高等中学教学动态和趋势, 密切注意高中教育的教学水平和质量, 为学校选择人才, 招收人才打下基础。

密切联系高中教育, 将使得我国的高等教育与高中教育实现无缝连接, 逐步改善高中应试教育的现状, 从而推动我国教育体制的整体发展, 使学生更加注重能力培养和素质培养, 减少分数在教育教学中的比重, 使学生从小就能广泛接触新知识, 基本了解新知识, 还教育一个更加纯新的环境, 也减少了奥数教育等影响孩子健康发展的非正常教育模式。

密切联系高中教育,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 利用大学实验资源丰富的优势, 让高中学生参与到适合他们知识层次的课外兴趣实验小组中, 使他们了解大学, 提高他们探索新知识的能力, 为以后再接受高等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密切联系高中教育, 也可以各个高校增加紧迫感、压力感、竞争感。目前我国适龄的学生人数呈下降趋势, 以后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也会逐年下降, 各高校为了争取和稳定招生质量和数量, 肯定会展开竞争, 谁能够把密切联系高中作为一项基本校规, 谁将在以后的招生中占取优势, 也会为高校的自身发展提供更为宽广的市场。

6 结束语

总之, 目前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更深层次的改变, 这在我国中长期教育规划中已有体现。善于抓住机遇的高校将永远占领飞速发展的高地, 不改变学生培养模式以适应社会和企业发展的高校, 将逐渐会被学生、社会、企业所淘汰。

因此, 我国高等教育必须深入研究这一问题, 面对这一问题, 或许在现在你可能因为人口基数大而不发愁招生生源, 但在不久的将来, 我国高等教育和高校将不得不面对这个问题、解决这个问题。

参考文献

[1]李顺.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模型的建立及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 2011.

[2]娄国栋.当前影响高校人才培养的五大因素及主要对策[J].江南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2, 1 (1) :87-90.

[3]韦伟, 宋端成.浅析高校人才培养[J].江苏科技信息, 2011, (8) :42-43.

[4]孟梦.基于马克思主义人才观的高校人才培养[D].河北工业大学, 2010.

[5]夏镇波, 陈利根.构建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的若干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 2005 (12) :42-44.

[6]马琼, 杨可晗.借鉴企业生产管理保障高校人才培养质量[J].塔里木大学学报, 2010, 22 (1) :99-102.

[7]李彦萍, 刘俐.基于高校仓储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差距分析的仓储人才培养策略[J].物流技术, 2012, 31 (2) :240-243.

[8]邬立昆.浅析区域经济发展与高校人才培养的关系[J].现代交际, 2012 (6) :228.

专业表演人才培养的措施与思考 篇11

关键词:专业表演人才;培养;措施;思考

中图分类号:J712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愈来愈显著,这为国内影视产业发展提供了巨大动力。与此同时,为满足国内影视产业发展,全国高校范围内开展了有关专业表演人才培养专业,有力保障了影视媒体产业的发展,同时对促进影视艺术向着社会化、大众化方向转换。尽管如此,国内专业表演人才培养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严重制约的我国影视产业的健康、稳定和持续发展。如何提升专业表演人才技术能力,已成为当前表演专业院校思考和研究的焦点问题。

一、专业表演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专业表演人才应以具有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人才为根本目标,着重对表演人才的天赋特长、综合素质等进行培养,并且在艺术修养培养方面以对表演理论和行业操作流程为主,逐步将专业表演人才向着具有综艺主持、影视表演、影视编导、舞台表演、节目策划等多功能方向发展。除此之外,角色创新能力、自我推销能力以及社会交际沟通能力也是专业表演人才培训的重要内容和目标。总而言之,专业表演人才培训的最终目标是促进专业表演人员向着具有较强的表演能力、较好的个人形象、较为受欢迎的其较高艺术造诣的全面综合性人才发展和实现。

当前国内对专业表演人才的培养主要通过研究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借鉴国外专业院校教学经验两方面开展。其中,在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方面,一方面根据国内影视市场发展现状,以"斯氏"教学方法为基础,探索表演培养方式的理论;另一方面则以演员修养层次为基础,探索影视表演方式。而在借鉴国外专业院校教学经验方面,着重对其专业表演模式进行分析,包含教学方法、教学目标、教学考核标准等。

二、当前专业表演人才培养困境和问题

尽管近几十年我国在专业表演人才培养和教育方面投入较大师资力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专业表演人才培养中仍遇到诸多困难和问题,具体表现有[2]:

(1)在专业表演人才生源方面,存在着生源质量普遍偏低的问题,严重制约专业表演人才培养的基础巩固。这主要表现为,一方面现阶段高质量专业表演生源严重不足,造成在后期培养过程中加重了师资力量的投入量;另一方面目前国内艺术考生普遍存在着文化课程偏差,文化底蕴不足等问题,造成专业表演人才人文素养相对薄弱,导致后期专业表演人才培养过程中文化课程比重加大,进而影响专业课程设置。

(2)针对专业表演人才培养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这也同样严重限制了专业表演人才的教育和培养,其表现有:一方面,教师在表演艺术创作和实践之中缺乏有效的学术氛围,导致教师进行表演知识传授时常常与脱离于艺术实践,造成表演专业教学中教学质量和效率、教学实践能力以及与社会时代紧随性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在表演专业教师队伍中整体上在教学经验方面相对欠缺,造成专业表演人才培训中缺乏经验式和体验式传授教学,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3)专业表演人才培养存在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表演专业学生过多的学习表演理论知识,而缺乏丰富多彩的实践机会,造成学生舞台实践经验严重不足,最终不利于专业表演人才实践技能的培养。

此外,受国内就业压力过大影响,表演专业毕业生就业对口率存在着普遍偏低的问题。研究表明,表演专业毕业生仅有较少部分继续从事职业表演演员,而绝大多数毕业生从事了与表演专业无直接关联的职业。这种不合理的就业配置,对专业表演人才培养的长期发展产生了极为不利影响。

三、提升专业表演人才培养技能措施建议

针对当前专业表演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为提升专业表演人才培养技能,促进表演专业人才的健康发展,笔者结合自身多年工作经验,提出以下几点建议措施[3]。

首先,在专业表演人才培养和教学中,应注重學生学习与实践锻炼的相统一。这是由表演专业自身特点和影视表演行业要求所决定的。(1)在专业表演人才教学课程设置中,应紧紧以表演和影视为核心,开展一系列的课程设计,诸如形体训练课程、美容化妆课程、社会学课程等,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2)逐步实现表演专业教学与影视媒体行业的对接,在学校办学形式上通过外聘专家学者将其放开搞活,并引进影视媒体专业师资团队参与专业表演学员教学之中;(3)在校内通过搭建小舞台形式,实现影视专业人才校内演练实践,诸如大学生艺术节、各种节假日文艺汇演、"迎新"晚会、"毕业生"晚会等活动,这对于增强学校文化氛围和促进学生表演能力提升具有积极效果;(4)在校外需求更多的面向社会和市场的大舞台,充分表演专业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诸如各种慰问演出、商业演出、影视剧演出以及电视台文艺演出等,这既有利于表演专业学生对校外演出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培养,又有助于其职业成就感和表演功力的提升。

其次,在专业表演人才培养和教学中,积极开发学生创造思维能力,提升其创造人物功力。表演专业人才的培养应改变传统较为陈旧的表演教学观念,以提升和培养学生对人物创造和塑造能力为目标,为后期再影视剧表演奠定基础。一方面,表演专业学生应注重表演基本功的学习和锻炼,尤其是应具有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毅力,对表演相关知识技术进行反复钻研,以实现自我表演修养的完善;另一方面,表演专业教师应结合自身对表演艺术经验,对学生自身实际特质或天赋充分了解,帮助其对人物性格和内涵的把握,进而有助于其人物创造训练[4]。

总而言之,专业表演人才的培养应遵循表演专业内在规律和特点,通过教师对表演课程的优化设计和学生自身不断自我完善,实现专业表演人才培养能力的提升,从而为影视表演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智鑫.对影视表演专业教学课程设置的思考[D].[硕士学位论文].北京电影学院,2014:04

[2] 黄凯,论音乐剧表演的教学法[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3.10

关于军地两用人才培养的思考 篇12

一、培养军地两用人才的背景追溯

邓小平曾明确指示:“我们军队要搞得生动活泼些, 只着眼于军队本身建设需要是不够的, 还要着眼于干部、战士转业复员到地方的需要。”“要学会多种知识。要使我们的干部和战士经过训练以后, 既能打仗, 又能搞社会主义建设”。

1977年底, 邓小平高瞻远瞩地指出, 把军队办成一个大学校, 使干部既学到现代战争知识, 又学到现代科学知识和生产知识, 还要学会做政治工作和管理工作, 成为军队和地方都合用的干部。考虑到战士复员到地方工作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对战士的教育训练就要做到一兵多能。要学政治、学军事、学技术, 还要学点数理化, 学点工农业知识, 学点外语。要使我们的干部和战士, 经过训练, 既能打仗, 又能搞社会主义建设。这一指示, 反映了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广大战士的心愿。这一决策适应了军队现代化建设和服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的需要, 受到全军官兵的衷心拥护和社会各界的普遍欢迎。

军地两用人才的培养是部队和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 是地方为部队培养专业技能人才、战士退伍就业的有力保障。通过技能培训, 可以丰富官兵的知识、满足官兵求知成才的愿望, 也为国家、社会提供了广泛的人才资源, 这对于提高部队战斗力、促进地方经济建设发展、构建和谐社会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来是培养人、锻炼人的大学校。在革命战争年代, 为适应打仗、生产、做群众工作的需要, 利用战斗间隙学习军事、政治和文化, 培养并向地方输送了大批人才。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党中央要求中国人民解放军不仅成为保卫社会主义祖国的钢铁长城, 而且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力量。把国家的根本利益、军队建设的需要、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干部战士的切身利益紧密地结合起来, 有计划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培养军地两用人才, 是军队教育训练的一个新发展, 是军队建设的一项重要改革。

二、培养军地两用人才的要求

第一, 坚持以军队建设需要为主, 兼顾国家建设需要, 使官兵把个人前途同国家和军队建设的需要结合起来, 正确处理本职工作同学习民用技术的关系, 个人兴趣和部队实际需要的关系。

第二, 以共产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为指导。教育干部、战士树立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而刻苦学习的思想, 努力把自己锻炼成为既有高度政治觉悟和艰苦奋斗精神, 又有保卫祖国、建设祖国两套本领的有用人才。

第三, 以军队建设的需要为主, 服务于提高部队战斗力。培养军地两用人才的活动, 要同部队担负的任务和干部、战士从事的本职工作相结合。军地通用的专业, 通过训练和执行任务达到精益求精;军用和民用相接近的专业, 在训练中适当增加民用技术内容;本职专业仅限于军用的, 安排学习一些民用专业知识和技术。

第四, 以干部为重点, 根据不同对象提出不同要求。对干部, 有计划有步骤地普及中等教育, 发展大专教育。组织他们学习现代科学知识和技术, 学习经济建设和企业管理知识, 适应新的技术革命和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对战士, 入伍一年的集中精力进行军政训练, 入伍两年以上的, 增学一些民用技术。农村籍战士着重学习掌握同各地农村发展商品生产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城镇籍战士学习文化基础知识和就业本领。

第五, 从实际出发, 广开学习门路。因地制宜, 因任务、专业制宜, 因培养对象制宜, 发挥各自优势, 采取多种方法进行。

三、培养军地两用人才的现实意义

军地两用人才是国家的宝贵财富, 是实现科技强军、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据统计, 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近年来已安排近30万名干部转业到地方工作, 每年复员战士人数达到20万人。从而可以看出, 我国每年将有几十万名军人从国防走向社会。他们在把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带到地方的同时, 也面临着适应社会需要, 顺利实现就业, 融入社会, 为社会发展做出新贡献的问题。因此, 做好对他们的培训工作就显得尤其重要。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军队转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尤其是当前中国正处在社会结构转型、大力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 加强军转干部、退役战士的培训工作, 更具有重要的政治和社会意义。

这项活动的开展, 使战士的智力得到充分开发, 提高了军政训练水平, 促进了以军事训练为中心的各项任务的完成。两用人才培养工作使战士的知识面拓宽了, 眼界开阔了, 理解能力增强了。满足了战士求知成才的愿望, 增强了部队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广大战士不仅可以学到部队建设需要的军事技能, 而且能够学到参加经济建设的知识和本领, 为地方培养和储备了人才。

从地方建设方面说, 培养两用人才, 对国家工农业生产建设是个有力的支援。部队培养的两用人才, 特别是得到地方有关部门认可的专业技术人才, 转业、退伍后大都受到地方的欢迎。两用人才回乡后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作用的事例更是不在少数, 有的已经走上了个人勤劳致富和帮助群众共同富裕的道路。实践证明, 培养军队与地方两用人才, 是一件利国、利军、利民的大好事情。

部队培养两用人才之所以能够取得一定的成绩, 是同各部队广泛深入地开展科学文化知识学习分不开的。进行科学文化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干部, 同时在战士中也开展了学习活动。开展科学文化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干部、战士文化水平低, 同部队建设需要不相适应的矛盾, 以促进部队的现代化建设。基层广大干部、战士提高了科学文化水平, 在培养军地两用人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说明开展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 既是建设现代化国防军的重要条件, 又为培养军地两用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土壤热通量下一篇:初中数学的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