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人才培养(精选12篇)
艺术人才培养 篇1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家长越来越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无论是孩子的升学,还是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才艺的学习都受到广大家长的青睐,艺术培训机构应运而生。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艺术培训机构鱼龙混杂,在带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问题。
关键词:艺术,培训,问题
艺术培训机构的出现,让许多家长和孩子有了更便利的学习艺术的机会。但在创办这些培训班的同时,又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比如一些培训机构师资队伍不够强大,没有齐全的教育设备和合法的办班手续。有些培训机构并不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而是沾满了浓厚的商业气息。大张旗鼓的举办各种竞争排名比赛,使特长成为比赛的工具。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经验对当前艺术培训中的一些问题及解决方法作一些介绍:
一、当前艺术培训中的一些问题
(一)艺术培训机构囊括的艺术种类繁多
一些艺术培训机构只有几名教师,且教师们连最基本的教师资格证都没有,教师素质可想而知,但就是这样的艺术培训机构却对外宣传说师资力量雄厚,培训项目包括音乐、舞蹈、乐器、美术等等。且不说这样仅有几名教师的培训机构怎样对各个教师进行任务的分派,单就培训多门艺术所需要的硬件设施这些机构就远远达不到要求。艺术培训机构以广大家长“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迫切要求为切入点,在市场大肆宣传多种培训项目,家长们往往看重艺术机构的培训规模,由此来选择培训机构。
(二)艺术培训机构缺少相对应的市场监管机制
艺术培训机构面对注册办学高门槛的压力,往往选择简单省事的家庭作坊式培训,并且为了迎合家长们急切的心情,培训机构老师往往只教给学生一些花哨的、速成的东西,而真正有助于孩子成长的知识往往需要长期的积累。主管部门对市场上多如牛毛的艺术培训机构监管不到位,对达不到办学资质的机构处罚力度不够,这样一来,在一些机构的夸大宣传下使原本有办学资质的机构失去了竞争优势。艺术培训市场被一些根本没有办学资质的机构所蚕食。
二、对当前艺术培训的一些建议
(一)家长应当理性看待艺术培训
学生家长们希望自己孩子成才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不能随波逐流,看到周围邻居家的孩子进艺术培训班就让自己的孩子也去培训,在此,笔者认为家长们应当先问清楚孩子的意见,孩子对培训班培训的内容感兴趣就可以试着让孩子去听课。其实,小孩刚听到那些培训项目会感到很新鲜,但真正让他去培训,他反而不喜欢。在清楚的了解了孩子的意愿之后,家长就需要多方了解那些具有办学资质的培训学校,另外,家长们不能急功近利,有些家长每当孩子放学就问孩子学的什么,让孩子或唱歌、或跳舞、或画画给他们看,当孩子们说老师只教了一些发音,一些基本弹跳动作,一些直线的画法时,家长们往往瞬间觉得被培训机构坑了,觉得他们只是教给一些没用的东西。其实,家长们不了解,只有那些不负责任的培训机构才会好高骛远,迎合家长的心态,教给学生一些看似好看,实则毫无用处的知识,造成学生们的艺术基础不牢靠。这样的教学方法或许会扼杀孩子们的艺术创造力。
(二)教育培训机构应当端正自己的办学理念
教育培训机构刚起步时往往很弱小,在对外宣传中应当突出自己的重点,专注的经营一个科目的培训,将这个科目做大做强。待本机构培训有了口碑,再去发展其它科目的培训。教育机构应当注重招聘正规大学毕业的艺术类老师,这些老师有着多年专业知识的积淀,对培养学生有着自己的看法。要减少代课老师的聘用,这些代课老师往往是公立学校的在编人员,他们在业余时间代理培训机构的课程,其教学质量可想而知。在教育理念方面,艺术培训机构应当本着为学生长远发展的理念去安排教学,从最基本的教起,一步一步的打牢学生的艺术基础,学生们只有从小受到系统的艺术基础培训,在以后的发展中才会发展的更顺、更好。要摒弃别的培训机构的浮躁作风,专注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理念。
(三)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
市场上艺术培训机构的混乱与监管部门的监管不力有着很大的关系,教育监管部门应当为正规的艺术培训学校定期招聘大学毕业生,通过加强正规培训学校的师资力量提高他们的竞争力,从根本上压缩市场上不正规培训机构的生存空间。另外,监管部门应当加大执法力度,坚决取缔不符合条件的艺术培训机构。为正规的艺术培训机构提供一个健康良好的竞争环境。艺术培训是一个发展迅速且极有发展潜力的市场,但要使其正常良性的发展,相关管理部门应重视对艺术培训机构的管理,使其尽快规范化,从而使艺术培训市场逐步走上法制轨道,朝着正确的方向良性发展。
三、结语
面对当前鱼龙混杂的艺术培训市场,我们离它的规范化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相信随着社会的进步,法治的不断完善,人民思想文化水平的提高,艺术培训市场终会迎来健康发展的那一天。
艺术人才培养 篇2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从电脑艺术设计在当今社会中的广泛运用及需求,来阐述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在人才培养和就业方面的一些看法和观点。
目前,我国将电脑艺术设计广泛地应用于各个艺术设计领域,从工业设计、平面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到影视动画、电脑游戏……等等。由此可见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市场前景甚好。电脑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和就业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如何来培养电脑艺术设计人才呢?他们的就业又将是一个什么样的处境呢?因此我借鉴许多前辈的优秀经验和观点阐述了我对电脑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和就业趋向的一些看法。
一、专业教育的改革与实施
电脑艺术设计专业起步晚,发展快。我们要从社会实际需要出发,按照“实际、实用、实践、必需、够用”的原则和专业技能培养的实际需要,对课程设置作一些调整,突出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在设计教学中,注重理论教学,突出技能培养,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使学生具备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能力,适应人才市场需求。在教学过程中,以校内操作实训室为依托,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通过实践,提高动手能力,初步掌握设计的流程和制作工艺。而我们在具体教学设计中,难以确认固定的秩序和搭配关系,因此拘泥于课堂常规教学形式,无法满足市场的希望。因此鼓励教师带领学生走向社会、走向企业,使专业必修课在工作实践中完成。为保证实践教学和学生就业的落实,可以和一些用人单位挂钩,建立校外实践教学产学研合作基地。毕业设计采用顶岗实习方式,让学生以设计师的身份到产学研合作单位参与项目的开发和设计,做到“实题实做”。即由学生动手完成实际设计项目,又使学生在项目中学习设计和管理,在实际工作中完成设计作品完成毕业实践、毕业设计。
二、电脑艺术设计在平面广告中的运用
电脑艺术设计无论从排版到字体设计还是到图形图像处理上,都为平面设计注入新的血液。电脑艺术设计对平面设计的影响不仅是表现在技法上,还从设计师的初步定稿到对整体设计的控制、印刷制版以及和客户的沟通,都取代了传统平面设计中繁复的制作工作。电脑艺术设计给设计领域带来了一场翻天覆地的变革。
电脑艺术设计的加入使得广告设计、报纸设计、杂志设计、招贴设计、标志设计、包装设计以及企业形象设计等更具有多元性。走在喧嚣的都市,放眼过去都是色彩斑斓的各种海报和形色各异的各类广告,比如服饰、小商品、房地产、招生、饮料、计算机、电影海报等等,构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特别是海报,它是某一特定商品、某一特定商业活动进行商业推销的制胜法宝。商家为了使自己的商品有好的销售,给自己带来丰厚的利润,到处进行广告宣传,为了达到最好的宣传效果,将广告贴到人口流动比较大,引人注目的位置。因此制作精美而又有创意的画面成为各大商家首选。过去,我国的商品在国际市场上总是被嘲笑,老外戏称咱们中国的商品是一流的产品,二流的包装,三流的价格。现在,由于电脑艺术设计的加入,我们产品包装外观的设计达到了相当精美的程度,包装内在质量也得到空前的提高,减少了由于不美观外包装和包装质量问题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也基本上改变了“一类产品,二类包装。三类价格”的旧貌。电脑艺术设计的出现,并运用到平面设计领域后,便以其独特的语言给平面设计创造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表现形式,极大地拓展了平面广告的创造空间。它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设计观念和方法。
三、电脑艺术设计在网络广告中的运用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电脑已普及到亿万家庭,网络广告逐渐成为网络上的热点,无论是网络媒体还是广告主都对其充满冀望。网络广告作为所有网站的一项重要收入来源,而网站的点击率和浏览人群是广告主投放广告的依据。因此网站要吸引多的浏览人群和广告客户就必须有一个精美的网站,于是就需要设计师进行网站的建设和设计制作。
当前,我国还基本处于广告设计人员与网页制作人员相脱节的状态,即广告设计人员不懂制作网页的知识,网页制作人员欠缺广告专业知识,因此电脑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的学生正好符合其需要。因此电脑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生正好可以把握好这样一个契机。
四、电脑艺术设计在建筑设计领域中的运用
电脑艺术设计在建筑设计领域已经运用了较长的时间。建筑学上许多的传统理论通过电脑得到了延续和发展。随着电脑艺术设计在建筑设计方面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它能通过高度复杂的视觉方式来表达设计师对建筑的构思和创作。
每个建筑方案在设计以及宣传等过程中,一般有两种方法来展示其最终效果;一种是建筑设计图及效果图。另一种是实体模型,但实体模型无论从质感到细节表现都无法达到尽善尽美,而且制作成本高,不易流动展示。效果图则可以很好克服以上缺点。而运用电脑技术制作的效果图则更胜一筹。因此,电脑建筑效果图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从建筑设计到广告宣传等各个环节之中,尤其是很多房地产商的广告中更是随处可见。
五、我国电脑艺术设计教育现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从社会层面来说:社会对电脑艺术设计专业的认识也过于简单化。大家普遍认为:会画画,会设计软件的操作就可以作设计。许多设计公司在招聘的时候更是明文列出须应聘人员有几年的美术功底。会操作哪几个电脑设计软件这种错误的信息对于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产生了就业的误导。
其次,从课堂教学层面而言: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过于传统,缺乏创新,没有紧密联系人才市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课程的教学只停留在老师课堂教,学生课下做练习的教学模式。授课形式大多是老师讲述,基本都是围绕着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软件课的教学,根本没有考虑到市场的需要。这使得教学被束缚在一种与社会孤立的尴尬状态之中,供给学生的也几乎是与社会绝缘的知识,根本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
三是学生学习只寄托在课堂,只停留在课本的实例制作,课后不愿去学习新的知识,缺乏尝试精神,这使得学生学与用和市场完全脱节,根本没有能力完成好商业化的具体项目的设计和制作。
因此,中国的电脑艺术设计教育,应该以市场为导向,与企业合作办学,利用企业的优势资源,如实训场地、实训设施、一线设计师等,建立专业建设、师资培养、实习实训等合作关系,选派优秀教师到企业学习,并要求学习的教师参与其商业项目的开发与设计,锻炼教师的实践能力。教师在教学中除了上好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电脑软件课,同时也需要导入一些商业案例进行教学和研究,引入商业项目进行模拟实训,使学生尽早地了解自己将来要做的工作,并且让学生深入合作企业和设计公司实习,了解其工作环境、工作流程和企业文化,培养学生的从业适应能力,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
六、专业人才需求及特点
(一)人才需求概况
艺术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篇3
关键词:艺术院校;人才培养;人才培养模式;目标定位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2-0253-02
一、艺术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历史背景
党中央一直重视教育,把教育作为社会建设的首要任务。但教育的根本任务到底是什么,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也成为党中央一直认真探索和思考的问题,也是理论界长期关注的热点问题。胡锦涛同志曾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必须大力增强科学研究能力,必须大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
与此相反,近几年高校扩招,使艺术院校在人才培养上面临困境。一方面是艺术院校报名火爆,报考人数剧增;另一方面是艺术院校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面遇到了瓶颈,突出表现在培养人才总量上升而拔尖艺术人才数量下降的矛盾。这已经成为影响学校声誉、品牌形象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所带来的技术工具的变化,社会对艺术人才能力的需求也在发生着改变。过去单一死板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艺术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在新形势下,艺术院校都在思考自身的发展途径。如中央美院学院推行“宽基础—专业院系—工作室”的培养模式,实行专业工作室制度,打造具有中央美术学院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那么,对于中国戏曲学院乃至其他艺术院校来说,专业上各具特色,如何结合学院的长远发展目标,从对艺术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要求出发,进行人才模式的改革和探索,推进课程的整合与优化,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摸索出各自培养优秀艺术人才的特色教育模式就迫在眉睫。
二、当前艺术院校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科技的进步,传统艺术院校人才培养体制正向多元的体制靠拢。但是由于多年以来,各界对于人才培养体的认知不够,使艺术人才培养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
1.学科专业发展不平衡
在一些艺术院校中,部分专业对自身办学优势分析不足,发展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相应的专业建设和拓展工作没有开展起来,这对学校学科专业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是不利的。
2.专业设置不科学
近几年,报考艺术院校成为热门。究其原因,既有希望成为“明星”出人头地的思想作怪,也有艺术院校对文化课的门槛要求较低,致使很多学生在高考前夕改学艺术,虽然时间较短也能圆了自己的大学梦。为了广揽生源和追求学科门类的齐全,许多艺术院校短期内新增一些专业。迎合市场需求本无可非议,但有些艺术院校在开设新专业的过程中,并没有对自身的办学能力进行严格把关,而是以经济效益为依据,匆匆上马,其造成的后果是高校专业趋同,缺乏特色。
3.课程体系结构不尽合理,课程改革有待进一步加强。在所有的教育形态中,专业艺术教育最强调学习者的个性、兴趣和悟性,也最不能容忍整齐划一的教学方式。但是现行的专业艺术教育,从招生录取、教学计划以至修学年限等恰恰依然沿袭了传统的教学运行状态,限制了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利。传统艺术人才培养方式过于强调学科本位,不仅科目过多、缺乏整合,而且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这些问题导致学生无法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自己的知识结构,不能在各门课程之间以及理论与实践之间融会贯通,从而最终影响应用型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
4.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够清晰
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是高等教育与社会需求协调一致的关键一环。它要求教育者应直接根据市场需求定位专业教育目标,否则就会出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的问题。当前国内高校艺术院校虽都提倡人才培养目标要依据社会需求制定,但执行情况并不理想,流于形式的做法普遍存在。如何根据社会需要解决这些问题、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新版培养方案和指导性教学计划,是艺术院校亟待进行的工作。
5.教学模式单一
当前许多艺术院校的教育手段仍在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表现在教学计划模式单一,不考虑办学基础、办学条件、人才培养任务等方面的不同及学生之间的差异;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中心来进行的,教师课堂讲授为主,不注意搜集学生的反馈信息,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组织形式上,主要以集中授课为主,考试为辅的形式。学生疲于应付过多的课程和繁重的作业,很难有空余时间充实自己。
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目标,而且严重扼杀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问题意识、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培养出的学生没有特点、没有优势,缺乏竞争力,很难适应社会的客观需要,也无法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三、艺术院校人才培养方面改革探索
艺术院校人才培养的发展要有一个准确的定位、科学的规划,同时也要根据社会的需求不断调整专业设置,发展自己的特色,为此必须不断进行改革探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0)》提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求“注重知行统一”。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要建设一支宏大的文化人才队伍,要加快培养造就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文化人才队伍。
高等艺术院校肩负着为国家输送文化艺术人才的重任,担负着发展与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使命。艺术院校着力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造就一支能适应未来社会挑战的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新时期赋予高等教育的重任,高校应该在教育过程中积极探索提高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与方法。近年来,中国戏曲学院围绕人才培养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近几年,社会对艺术人才的培养有了新的要求,中国戏曲学院清楚认识到艺术人才培养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进行了不懈地探索。
1.以市场为导向,构建特色专业
艺术学科的发展要有一个准确的定位、科学的规划,同时也要根据社会的需求不断调整专业设置,发展自己的特色。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上,学院采用“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方式。如2007年与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签订合同,为他们培养20名舞台美术工作人员。学院根据人艺的用人要求,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法,精心设计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学院负责课堂教学的组织和管理,人艺承担实践教学的部分内容,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实践机会和条件,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实践证明,这种“订单式”的人才培养,这种学校与艺术团体合作办学的新方法,对于拓展办学空间、提高学院的社会影响力、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来说,是一次很有意义的尝试。在借鉴、总结与人艺合作培养人才的基础上,学院人才培养逐步向各地方剧种延伸,这种人才培养的优势在学院的教学和实践中已经得到了显现,为其他艺术院校建设和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了新思路。
2.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一是搭建了大学生开展艺术实验和实践教学的软硬件平台。学院通过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和原有实践教学设备的升级改造,形成了实验设施齐备、综合配置高、共享性强、规模较大、专业面向广的艺术实验教学中心。在教学方式上,实现了由课堂讲授式教学转向实践启发式教学的转变。在建设市级教学示范中心的过程中,学院根据实验教学理念制定了明确的实验教学定位,建立了系统的运行管理制度,为学院创新人才培养和提升戏曲艺术教育水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二是强化了实践教学关键环节的规范管理。在教学管理上,学院加强了毕业论文(设计)实践教学环节的规范管理,通过全院教学检查、督导专家组抽查反馈,进一步规范了毕业论文(设计)评分,提升了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三是拓宽了大学生参与科研创作活动的渠道。近年来,学院成功申报了北京市本科生科学研究计划和北京市大学生创新行动计划,制订了《中国戏曲学院本科生创新项目管理办法》,对活动进行了有效的组织和管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研创作活动。
四、今后艺术院校人才培养方面亟须加强的工作
虽然艺术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很多工作,但要清醒地认识到,目前艺术院校对人才培养方面的探索还远远不能完全满足社会的需求。
为此,要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对艺术院校教育的特殊规律需要深入研究。研究教育规律、艺术规律,深入探索艺术教育管理的科学方法,进一步加大教学管理改革的力度,充分体现“三个面向”的时代精神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原则要求,体现“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规格和教学改革思路的原则要求,体现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开放、继承、创新、发展的原则要求。
二是教师资源配置需要进一步优化。艺术学院要进一步按照“提高现有人才、用好关键人才、引进急需人才、储备未来人才”的思路,积极推进教师队伍的整体建设。需要在深入进行学科、专业、课程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合理配置教师资源;要通过有效的政策,引进一批艺术造诣高、适合做教学工作的艺术家、学者充实到教师队伍中;延承中国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要有针对性地聘请社会知名艺术家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建立合理的学科建设梯队。
三是科研对教学的支撑有待加强。针对艺术院校教师学历有待提升,科研激励体制尚未完善,优秀科研成果不够多的情况,艺术院校要在提高教师学历学位层次的基础上,积极扶持教学研究,更加注重提高教师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能力,通过建立和完善教学改革立项制度,加强对艺术教育教学规律的探索,进一步健全科研与创作的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切实将理论研究和艺术创作作为带动艺术院校教学的两翼。
参考文献:
[1]李志强.新形势下艺术院校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的思考[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9,(4).
[2]董峰.艺术院校人才培养的方案设计[ J ] .江苏高教,2008,(4).
[3]陈勇军.艺术院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2,(6).
[4]谢海涛.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探[J].教育与现代化,2010,(1).
[5]陈艳;郑淇元.我国艺术设计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构想[J].现代教育管理,2010,(7).
艺术人才培养 篇4
关键词:艺术管理,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计,实践教学
艺术管理就是艺术管理者通过一定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 为实现文化艺术传播的目的而对管理对象实行的有计划的管理活动。[1]而艺术管理专业, 则是一门以现代管理观念与管理理论为依托, 以文化市场需要为根据的专门培养艺术管理人才的新型专业。该专业的特点将多种现代文化学科与现代管理学科予以交叉、有机融合。[2]20世纪60年代, 美国耶鲁大学设立开设了全球第一个艺术管理专业。从2004年起我国高校也开始开设艺术管理专业。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 已有五十多所高校开设了艺术管理或相似专业。[3]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 艺术管理成为近年来高校新办专业中发展最快的专业之一。但由于该学科尚没有一套被证明成熟有效的课程体系, 所以各个学校只好自己摸着石头过河, 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对该学科的理解建立起相应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有不少高职院校艺术管理专业只是在本科的模式上加以简化, 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既没有特点也没有竞争力。因此, 高职院校在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时, 首先要明确自己培养的学生将来的主要就业岗位是什么, 要在就业市场上找到符合高职特点的细分市场, 扬长避短地与本科院校的同类专业进行差异化竞争, 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将来就业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有针对性的设计课程体系及人才培养模式。本文将以上海电影艺术学院艺术管理专业 (以下简称上电艺管) 的为案例, 探讨高职院校应该如何根据自身情况, 差异化地进行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
一、案例分析
(一) 上海电影艺术学院艺术管理专业简介
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成立于2004年, 是一所民办三年制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该校的艺术管理专业开设于2007年, 学制三年, 迄今共有三届共160位毕业生。
(二) 毕业生的基本就业情况
三届毕业生的就业率都达到97%以上。具体的就业单位可以分成三大类:文化艺术类公司, 包括戏剧影视公司、文化传播公司、各类传媒等。广告营销及公关活动策划类公司, 包括广告策划公司、企业形象策划公司、婚庆公司等。其他各行业, 包括各种实业公司、贸易公司、投资公司等。
对部分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发现, 上电艺管的毕业生只有约一半能进入到与文化艺术相关的行业或企业中去就业。其中能真正进入到戏剧、影视类公司的比例大约在30%左右。所以要想成为制作人、制片人、经纪人是很难的。
同时毕业生从事的具体工作岗位可以分成这几类:广告策划类、市场推广销售类、活动策划执行类、行政管理类、演出及影视类和其他种类工作, 根据调查, 不管学生进入那个行业就业, 管理、策划和营销性的工作都占了较大的比例, 尤其是各种活动的策划和执行工作最为普遍。
(三) 毕业生对课程的看法
大多数毕业生认为学校目前的课程对自己从事的工作帮助并不是很大。多数认为所学课程过于宽泛, 好像什么都学, 又好像什么都没学到。他们希望课程能更有针对性, 由于每个人的工作不同, 对于应该学哪些课程也意见不一。总体而言, 管理类、市场营销和公关活动类的课程被认为是对工作最有帮助的课程。
同时, 多数毕业生认为在实际工作中比较欠缺的并不是专业技能, 而是沟通与管理的能力。从另一个角度讲, 由于艺管的毕业生较多从事营销、活动执行类的工作, 所以沟通与管理其实也是专业技能的一种。不过, 毕业生大多认为实践活动和实习是比较有用的, 认为在校期间应该增加实践活动的比例。
二、上电艺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 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 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 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它由培养目标、培养制度、培养过程、培养评价四个方面组成。[4]
根据对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大趋势以及目前上电艺管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实际情况, 我们对艺管的人才培养模式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改革。
(一) 根据市场发展需要和学生就业情况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作为一所电影学院开设的艺术管理专业, 比较传统的状况是以“制作人或经纪人”为主要的培养方向, 但是这样一来毕业生要面临的就业竞争压力就非常大了。应该看到, 中国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已经成为世界的制造中心, 接下来“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型过程就是文化创意产业大有所为的时候, 各行各业都急需艺术的融入来树立品牌, 提供高层次的产品、服务和体验。如汽车公司进行品牌建设和营销时就需要大量运用各种艺术形式和手段:广告宣传片需要用到电影拍摄、广告宣传手册需要用到平面设计、一个车展活动需要用到灯光、音效、舞美、演员表演 (车模) 等诸多艺术手段。因此, 假如把在文化艺术类的公司就业当作是狭义的行业就业, 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专业对口的工作, 那么进入广告营销及策划类的公司, 就可以看作是广义的行业就业, 也就是从事那些虽然不是直接属于戏剧影视、文化传媒等行业, 但是也需要运用到大量的艺术手段和方式的工作岗位。根据上电艺管学生目前就业的现实状况和对未来就业市场的预期, 应该避免与其他本科院校的正面竞争, 而要抢占并扩大在第二个层次广义就业市场的份额。
所以, 上电艺管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为中国文化产业培养具有一定创意能力, 熟悉影视制作、演艺活动及文艺商务活动策划的方法和流程, 并能有效执行的专门人才。这个目标明确了上电艺管培养的三大方向:制作与制片方向、文化艺术经纪方向和文艺及商务活动策划方向。其中针对文化产业培养创意策划和执行人才, 这是上电艺管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
(二)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设计以实践课为核心的课程模块
在明确了人才培养目标和主要方向后, 就要制定达成这些目标的课程体系。在设计课程体系时, 最重要的是了解所培养的人才需要掌握的核心技能是什么, 然后根据这些技能去安排课程, 这样可以让课程更有针对性。
要想成为一名专业的制作人或制片人需要广博的知识, 既要了解戏剧影视艺术的基本知识, 又要具有管理、营销甚至财务方面的能力。但是对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 他们理论素养相对欠缺, 而且只有三年的时间学习, 不可能像本科院校那样从理论知识开始, 面面俱到地学习。所以上电艺管的课程设置改变思路, 进行逆向思维:那就是假如学生毕业后成为一个制作或制作人, 他首先的必须掌握的技能是什么?毫无疑问, 他首先要知道一台演出或者一部电影是如何产生出来的。于是我们就把该方向的教学目标设定为, 学生要能够制作一台1小时左右的舞台演出, 以及制作一个10分钟左右的视频作品。假如学生能够达到这个目标, 那么他既可以更进一步向专业的制作人或制片人方向发展, 也可以进入其他行业, 如广告公司参与广告片的制作、网络媒体的各种微电影、各大企业内部企业文化宣传所需要的各种宣传片等。明确了这一点之后, 我们改变了以理论课为核心的模式, 代之以制作课程为核心, 辅以一系列其他相关课程和活动的模式。在这个模式中, 作为核心课程的演出制作流程与管理以及电影制片流程与管理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课程结束后学生要制作出一台演出及一部视频作品。因此在这个模块中所有相关课程都以此为目的, 本着“有用就上, 没用不上, 需要多少上多少”的原则进行开设和教学。
同样, 对文艺商务活动策划这个模块而言, 学生最需要的是什么技能?我们认为学生需要的是策划与执行各种活动的能力, 策划能力最直接的体现是会规范地撰写各种策划书。基于对毕业生就业岗位的分析, 最实用的策划书包括:市场调查策划书、市场营销策划书、公关活动策划书和广告创意策划书。同时在执行方面, 虽然活动的种类很多, 但是最常见的文艺商务活动包括品牌/产品推广、庆典、年会和公益四大类。因此以掌握撰写这四类策划书和策划执行四类活动为目标, 我们开设了品牌学概论、公共关系实务、市场调查实务、市场营销实务、广告创意与策划实务、大型活动流程与管理以及活动策划与执行实务等系列课程。
(三) 探索各种形式的实践教学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 现在不少专业都与企业合作, 引进项目让学生参与。但是对艺术管理这个专业而言, 校企合作也面临几个问题。
一方面, 可以让学生做的项目并不多。企业不是公益组织, 他们最希望的是用最少的成本 (包括人力、物力、财力) 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最高质量的作品。真正重要的大项目事关自己的声誉和效益, 是不可拿来给学生操练的。
另一方面, 企业的首要目的是盈利, 所以失败的项目是不可接受的, 但是学校的首要目的是教育, 对教学来说失败的、或者不完美的实践活动也是有价值和意义的, 有时候它能让学生学到更多东西。同样, 对企业来说不可能留着能力不足的员工, 但对学校而言, 老师不能把能力差的学生抛在一边, 只顾培养几个尖子。这就是商业机构与教育机构最大的区别。很多实践活动中都只有部分学生参与, 大部分学生被撇在了一边, 而且越是重大的项目这种情况越明显。因为结果很重要, 所以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就被摆在了第一位, 在这种情况下就只有少数学生得到了真正的实践。
为了让实践活动更有效率, 能顾及更多的学生, 我们本着“点面结合”和“过程与结果兼顾”的原则, 设计了不同形式的实践活动, 形成了一个由浅入深, 由基础到高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具体的做法, 一是, 在纯理论课程中增加实践性活动, 二是, 理论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要提高实践活动的比重, 鼓励以实践或比赛的形式进行考核, 三是, 毕业综合训练紧紧围绕策划与执行的主题, 四是, 鼓励学生走出校园进行实习, 五是, 选派优秀学生参与到企业的实践项目中去。
(四) 建立全面的教学评估体系
教学评估体系也是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课程设置是否合理, 教学效果能否达到预期目的, 这都需要相应的评估手段进行验证。但是由于高职院校主要培养的是职业技能而非理论知识, 所以传统的书面考试无法检验学生掌握技能的真实情况。因此, 为我们将评估分成专业评估和教学质量评估两个层面, 专业评估涵盖专业质量基本评价、办学优势、发展前景、存在缺陷及改进途径等。我们用毕业生的就业率、就业行业情况及岗位分布、毕业生跟踪调查反馈、用人单位反馈这几个指标进行评估。每年对毕业生的四联单签约率、实际就业行业及岗位进行分析来判断学生就业的实际情况与我们预期的就业方向是否相符。
教学质量评估层面, 改革以书面考试为主的方式, 变成了以实践活动、策划作品和当众汇报相结合的考察方式。另外, 把职业技能证书的获取情况, 学生参与市级全国级比赛的情况列为评估体系中的参考指标。通过这种多元化的评估体系能够比较全面真实地反映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有效性。
三、建议
在今后的发展中, 首先要继续将专业培养目标与就业市场需求紧密联系, 建立毕业生就业信息资料库, 长期跟踪毕业生就业情况和用人企业的反馈, 并以此为基础调整培养方向和课程设置。
其次要进一步探实践教学的新形式和新手段。实践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如何针对艺术管理专业的特殊性, 在现有的条件下,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更加合理有效的实践教学环节, 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所在。
最后, 要完善评估体系, 无论是每一门课程的评估, 还是整个课程体系及人才培养模式的评估都需要尽快建立起一个定量化的指标体系, 要在大量第一手数据的基础上, 提炼出有效的指标, 并确定相应的比重。
总之, 随着中国文化产业的兴起, 未来必然需要大批的文化艺术管理类的人才, 只有准确把握市场发展的脉络, 才能让高职院校的艺术管理专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成乔明.艺术产业管理[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4.
[2]陈凌.艺术管理专业发展的核心概念[J].山东艺术学院院报, 2009 (5) .
[3]马瑄, 韩学周.北京高校艺术管理专业现状调查与问题思考[J].教育与职业, 2010 (2) .
[4]曾令奇, 张希胜.我国高层职教人才培养模式理论研究综述[J].职教论坛, 2006 (5) .
高校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 篇5
【摘要】陕西高校公共艺术专业授课目的与其他专业课有所不同,公共艺术专业强调的是通过提升高校学生艺术人才的感知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而雕塑与陶艺作为公共艺术专业的重要研究方向,其艺术特色为直观性、公共性、社会性。目前陕西部分高校在公共艺术专业人培养模式建设中尚存在一些问题,在认识方面有待提高,就以雕塑与陶艺方向为例。本文针对地方高校公共艺术专业课程产、学、研方面的问题,简要阐述高校艺术人培养模式与产、学、研一体化建设问题研究上的一些观点。
【关键词】陕西高校;公共艺术;雕塑与陶艺;研究
公共艺术专业目前是高等艺术教育的重要分支,是实现“美育”的重要途径和高校生全面健康发展的有效手段。在高校教育改革的宏观背景下,陕西高校为了顺应改革趋势潮流,在省内广泛的开设了公共艺术课程,开设公共艺术专业课程旨在增强高校学生的艺术素质,培养高校生创造力、发散思维等方面的综合素养。公共艺术专业雕塑与陶艺艺术对大学生的综合发展的潜能作用越来越被陕西各级教育部门和各高校重视。陕西部分高校在公共艺术专业雕塑与陶艺方向的课程上已取得一些成就,但雕塑与陶艺的创作现状也令人堪忧,许多高校艺术类学生对雕塑与陶艺的学习认知不高,有种“养在深闺人不识”的窘境。由此可见,陕西高校在针对该专业的人才培养与产、学、研一体化建设上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陕西高校公共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所面临的问题
(一)高校艺术类学生对公共艺术专业课程内容了解不够
目前,陕西部分高校学生学习此类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修够学分,对课程内容本身其实没有多大兴趣。这其中包含深层次的原因:第一,课程内容实用性不强,所学知识与企业所需脱节。第二,社会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专业技能要求比较高,而且非常强调通过团队合作解决企业内部的问题,但是现今高校对学生团队合作能力方面的培养尚不够重视,教学内容过于理论性而实践环节较少,学生体验操作实训不够,输出的毕业生往往不适应企业的需求。
(二)部分高校艺术类教学课程设置不很合理
目前,陕西部分高校开设的公共艺术类课程尚未达到教学的相关要求,且在教学质量评价上缺乏统一的、行之有效的标准。还有一些高校选取的教材不很实用,应用性不强,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例如雕塑与陶艺专业对教学实践性要求很高,现有些老师不太注重此方面教学,从而不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得不到身体感官体验,这种状况直接影响高校培养学生的质量。
(三)公共艺术课授课方式不当、教学设施滞后
陕西高校在公共艺术课的授课方式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授课效果不理想,课堂秩序乱。当前,部分高校科本出身专业老师相对紧缺,对于要求专业性很强的雕塑与陶艺专业课程教师授课的有效性和学生听课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影响。我们都知道,听课人数多的时候教师的手势、板书、模型展示等都会受到局限,本来很具艺术性的课程失去了本有活力和生机,这样就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总体的效率都受影响。
二、高校艺术人才培养模式与产、学、研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性
(一)雕塑与陶艺方向的现状
我国的雕塑和陶艺工艺历史悠久,陕西作为中国物质文化遗产的发祥地在雕塑和陶艺上独具特色。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传统工艺与现代工艺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现今的艺术评判标准对许多传统工艺品持评价不高,“学院派”雕塑和陶艺的创作思路与“企业现实派”的具体需求存在脱节的问题,造成毕业生工艺品的设计制作的作品处境尴尬,选修这类专业的学生甚至表现出对未来就业感到迷茫的心理。同时,雕塑和陶艺设计本身具有非常巧妙的艺术想象空间,形式多样,工艺要求严格,创作思维空间巨大,应运技巧要求很高等等,这些因素给广大学生提出了非常高专业要求,他们面临着诸多方面的挑战。
(二)艺术人培养模式与产、学、研一体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传统的雕塑与陶艺的发展历程就是一代又一代国人不断创新的过程,这类艺术品不仅需要在外进行塑造而且还需富含丰富的时代文化内涵,它需要创造者通过其敏锐的思维和创作天赋,充分挖掘其市场价值,将一般材料塑造成优秀的工艺制品,以此实现雕塑与陶艺艺术的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我们陕西高校要在艺术人培养模式与产、学、研一体化建设下足功夫,将传授、教学、推广、研究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以此为纽带,广泛的培养艺术人才,让广大雕塑与陶艺艺术能够实现自身价值。
三、产、学、研一体化建设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
公共艺术课教学除了要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性外,还需要充分考虑市场和企业的需求,如何上好艺术类课程是陕西高校面临的现实问题。在近些年的具体实践过程中,也有部分高校摸索出了一套艺术人才培养和产学研一体化建设并重的教学模式。研究其成功的诀窍,需要从调整教学观念、内容、形式三个方面实现。(1)以企业需求为中心,科学设置艺术课程高校在开设公共艺术课程前,必须要先了解市场和企业的基本状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然后再因时制宜的制定教学目标,只有以企业需求为中心,因材施教才能保证教学的实用性。开课之前,各高校决策层须要依据企业的需求制定合理的教学大纲,科学的.设置艺术课程,从而使艺术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评价指标具备更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教学质量有据可依。当下,各高校的教学大纲基本上由各高校自己决定,但是由于陕西的许多高等院校缺乏用人企业对艺术专业技能需求的市场调研,以致无法掌握企业的切实需求,因此造成了实用艺术教学方面的经验不足,教学内容和方向差别较大,因而,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大纲不能仅各高校学自行制定。为保证公共艺术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科学合理,必须根据国内的市场具体需求,制定出一套实用性强的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2)调整教学内容,积极推进团队合作的实践教学现实教学中,为实现实用与综合素养并重的教学目标,必须对现有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课程的教学内容要以用人企业的需求为出发点,整合所有可掌握的教学资源以丰富教学内容,转变固有的、教条的教学理念。具体工作有:第一,教学大纲的制订要更近针对性,每节课都要拥有一个明确的、实用的主题,要以“学以致用”为目标,深入浅出,突出知识技能的应用。第二,积极推进合作化的教学方式,将艺术生分成若干小组,多布团队合作类型的作业,以实现团队成员的优势互补、相互学习和相互促进的效果。推进团队合作的实践教学的主要原因出于企业需求的考虑,未来企业实际生产过程中是非常重视团队合作的,虽然许多艺术生都具备很高的艺术天赋,但在就业之后他们却表现平平,主要原因是他们团队意识不强,这就造成其很难融入到企业的团队之中,因而无法正常的发挥自己的才能。因而,在学习阶段我们就要重视学生团队合作和团队意识方面能力的培养,只有具备了团队的合作意识,才有益于艺术生将来在职业生涯上取得成功。(3)立足“产学研”,实施创新型人才培养战略要立足“产学研”实施创新型人才培养战略,就要在大学原有基础上实施变革,打破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将更多的精力放到关注企业的实际要求上,采取“以需定产、因需定配”的人才培养战略培养学生。高校培养人才的最终目的就是使毕业生将来能为社会和企业所用,如果培养的学生不符合社会和企业的需求,自然就谈不上什么人才培养了,高校的人才培养只有逐步向企业的需求靠拢,才能从本质上提高毕业生的质量。立足“产学研”的建设,首先要增加教与学的互动,以增加兴趣为目标提高公共艺术课学生学习的参与率,使艺术生的创造性能力能够有机会发挥。其次,开展专题讲座,例如邀请业内专家开设明清陶瓷艺术专题课等以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达到提升效率和提高学生积极性的双重目标。再次,增加教学实践,可以结合现代雕塑与陶艺的特点多组织设计实践活动,通过教学实践加深学生对知识实用技能方面的理解和掌握。最后,积极与企业合作,各高校要通过多种渠道与企业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让广大学生能够有机会参与到企业的产品设计、工艺流程以及市场调研等具体工作之中,压缩高校教学与企业需求之间的距离,使高校所培养的人才更加实用,更容易被企业所接受。
【参考文献】
[1]曹煜璐.“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模式下校企合作研发平台的建设研究[J].艺术科技,2016(04)
[2]刘太雷.高职高专院校美术设计专业产、学、研一体化问题浅探[J].商情(科学教育家),2008(01)
学校艺术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 篇6
关于艺术教育的许多可能性目标,目前还有待进一步认识。有人这样给艺术教育下定义:艺术教育是审美教育,艺术教育是情感教育,艺术教育是激发创新意识的教育,艺术教育是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教育。近年来重视学校教育对学生想象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使人们对艺术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的可能性目标上予以了较为广泛的关注。研究证明,艺术教育在培养直觉、想象力和创新意识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艺术教育可以激发和强化人的创造冲动,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是知识进步的源泉。”目前许多西方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艺术教育对培养创新人才的作用。1960年,苏联的航空航天技术发展迅速,卫星成功上天,美国反思后制定了著名的曼哈顿零点计划——加强艺术教育,培养创新能力;200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葡萄牙里斯本召开的世界艺术教育大会起草印发了一份《艺术教育路线图》,其主题就是“构建21世纪的创造能力”;2011年,美国白宫总统艺术与人文委员会公布一份调查报告,认为艺术教育是进行教育改革的最佳突破口,艺术教育能够培养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是重振美国经济和美国“赢得未来”的希望。
我国自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将美育写入教育方针以来,艺术教育作为学校实施美育最重要的内容和途径,其独特的功能和价值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从学校课程的角度看,艺术教育一直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基础教育课程方案中,“艺术”是与“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并列的8个学习领域之一,音乐、美术、综合艺术都被列为基础教育的核心课程。普通高校在高校公共课程中也开设了“艺术导论”、“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影视鉴赏”、“戏剧鉴赏”、“舞蹈鉴赏”、“书法鉴赏”和“戏曲鉴赏”8门课程,列为非艺术专业学生的限定性选修课。各高校也依托本校资源优势,开设了任意性选修课。大中小学艺术活动丰富多彩,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为促进青少年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艺术教育被放到这样重要的位置上,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人的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的需要。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对美育和艺术教育在认识上的局限,一直是制约学校艺术教育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那么,从课程的视角看,我们是不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艺术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关系。
第一,艺术教育有利于激发和唤醒创新的自觉意识。
艺术的生命就在于创新,艺术和创新之间有着一种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艺术教育就是情感的熏陶、审美的濡染、人文的引领、创新的激发。艺术教育具有养育心性、陶冶情操、塑造人格的重要价值,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培育对于人生的使命感、对于自然的敬畏感和对于社会的责任感,继而进入一种仰慕前贤、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诚如李政道先生说:“事实上如一个硬币的两面,科学和艺术源于人类活动最高尚的部分,都追求着深刻性、普遍性、永恒和富有意义。”
创造性不是靠外来的东西挤压出来的,而是来自人的内心世界,是一种心理的能量、情感的能量。一个人的创造能力源于其内心的创造冲动,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情感领域的活动、精神世界的活动。那么,这种内心的正能量从哪里获得呢?我们知道,艺术教育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心理和精神。司马迁在《史记·乐书》中就指出,“乐”可以使人“动荡血脉、通流精神”,可以使得内心趋于平和中正。借用刘勰《文心雕龙》中的话,我们可以说,艺术教育具有“疏瀹五脏、澡雪精神”的功能。艺术活动的过程就是审美的过程,在这个审美的过程中,一个人可以从被束缚、被压抑的状态中解放出来,焦虑、紧张、困惑、不安等情绪被抛到了九霄云外。这时,人就可以逐渐进入一种“高峰体验”的状态,从一个受外界力量支配的人,变成一个能够充分发挥自己意志和主动精神的人,感悟到生命的存在价值,体验到人的尊严和自由,达到一种澄明清澈的境界,有一种如痴如醉、汗漫九垓之上的喜悦,从而激发出丰富的创造内驱力,释放出潜在的创造能量。也就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需求层次理论”创始人马斯洛所说的:“看来只有一个人类的终极价值,一个所有人都追求的遥远目标……这个目标就是使人的潜能现实化,也就是说,使这个人成为有完美人性的,成为这个人能够成为的一切。” 这就是一个创新型人才内心世界最本质、最典型的特征。
所以,我们的学校教育要在青少年的心灵中植入真善美的精神基因,使我们的校园不仅成为传播科学知识的理性王国,而且成为弘扬人文精神的诗性家园,引领青少年塑造和谐人格,提升精神境界,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唤醒他们的创新内驱力,这就必须重视学校艺术教育。
第二,艺术教育有利于激励和培养优秀的创造性思维品质。
创新型人才必须具备优秀的思维品质,例如:专注不易,持之以恒,富于深刻性、灵敏性和开拓性,善于探究,敢于质疑,不满足现状,追求事物发展的极致状态,等等。这些优秀思维品质的形成,与艺术教育是分不开的。这些优秀思维品质的形成,不仅要依靠理性的科学的训练,更离不开艺术审美活动的濡染和熏陶。
众所周知,许多杰出的科学家都酷爱艺术,并且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这绝不是一种偶然。英国科学家达尔文晚年在他的《自传》中说:“如果我活第二次,我必定规定自己每个星期都要读点诗和听音乐。”19世纪俄罗斯女数学家瓦列夫斯卡娅也说过:“不能在心灵上作为一个诗人,就不能成为一位数学家。” 这是因为,富于灵性的审美追求和严谨邃密的科学精神相结合,点燃了他们创造的火花,激发了他们创新的动力,开拓了他们创新的思路。
2005年7月29日,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同志去医院看望钱学森先生。钱学森先生说:“一个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不但要有科学知识,还要有文化艺术修养。没有这些是不行的。小时候,我父亲就是这样对我进行教育和培养的,他让我学理科,同时又送我去学绘画和音乐,就是把科学和文化艺术结合起来。我觉得艺术上的修养对我后来的科学工作很重要,它开拓科学创新思维。现在,我要宣传这个观点。”这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留给我们的宝贵启示,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铭记这段话,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性思维品质离不开艺术教育。
第三,艺术教育有利于发展形象思维,开发想象力。
科学研究已经证明,人类的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两个半球功能有分工:左半球主要管语言、阅读、计算、常规逻辑、理性分析和暂存记忆等;右半球主要管直觉、情感、方向与距离、图像识别、音乐旋律和节奏、想象力和深层记忆等。创新思维就是建立在大脑两个半球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相互结合、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有人则认为,创新更依赖于直觉和灵感,更依赖于想象力。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奈斯比特说:“一个6岁孩子的想象力加上现代科学技术,就能创造任何奇迹。”
艺术教育能够有效地开发右脑,点燃想象的火花,释放潜在的思维能量,提高形象思维水平。无数的例子都可以证明这一点。法国作曲家德彪西曾说:“音乐能够唤起人们对似真非真的美景、对将信将疑的世界的想象。”我们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都离不开人的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可以说,不重视德育,损害的是一代人的道德水准;不重视体育,损害的是一代人的身体健康;而不重视美育,损害的则是一代人的心灵世界,影响的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想象力和创造力。所以,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当今声乐艺术人才培养略论 篇7
第一阶段:基础篇。这个阶段通过对声乐的理解以及演唱基础 (即发声、用气、技巧) 等方面的强化训练, 使得歌唱者能有较好的发音基础, 并能够自如地运用嗓音条件去演唱。我们知道声乐是由人声演唱的音乐, 而人声是靠声带振动而发出的声音。这是最基础的阶段, 但要真正做好这个阶段的工作, 必须从歌唱的本能、正确的发音、呼吸和姿势等方面去努力。
歌唱者在歌唱时, 喉头的作用虽属自动, 但还需个人的气力去左右它。歌唱时, 喉头的动作完全是自发的, 想唱什么音, 声带张力与振动次数就会完全与思维意识相吻合, 这是自然的人声。如果歌唱者歌唱时, 还须用喉舌、肋骨、横膈膜、腹肌等力量共同协作而发声, 那就是通过人的思想意识而处理的科学的发声。一个初生的婴儿, 根本不懂什么是发声, 但却能用声音表现出各种各样的情绪, 由此说来, 人生来就有一种驾驭声音的天赋, 并且能随着各种生活情绪准确地运用嗓音。例如, 当我们要喊远处的某人时, 我们的声带需要能抵抗从腹部送上来的气息高压才能发音, 在这种情况下, 声带发出声音会不会产生喊叫的情况, 会不会喊破声带呢?只要你持正确的呼吸、正确的歌唱支点及歌唱姿势, 是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的, 这就是正确的呼吸与发声状态。呼吸与姿势, 这个问题已经有很多专家论证过了, 尤其对于“呼吸”来讲, 当前的声乐教育家、声乐理论家仍在不断地借鉴与探索。我们在教导学生的演唱过程中, 要求学生双手插腰, 不要去注意腹肌, 在吸气时它自然会起作用, 把气吸到腰的周围, 感觉前后腰部膨胀, 然后再去呼气, 用力把腹肌及肋骨向里收, 胸部向上把气压冲到上颚, 这就是用腰力。歌唱的发音基础, 每一位学习者要经常练习, 年复一年, 日复一日, 打好这个基础, 才能有效地去把握各种声乐作品。而在发声过程中, 还会根据自己的实践创造出新的发声方法。
第二阶段:实践篇。这是努力锻炼的一个阶段, 每一位声乐学习者在学习声乐过程中, 虽然基础很好, 演唱实力强, 发声方法好, 但如果缺乏实践去锻炼, 对于发展新型声乐人才也有很大的阻碍作用, 所以这一阶段讨论的是声乐艺术人才如何去锻炼自身演唱的方法。
人的生理和心理千差万别, 各不相同, 一个好的演唱者, 必须具备良好的必理和生理素质。有人会发出疑问, 唱歌与生理有何相干, 也许这是很多人忽略的问题之一, 人的生理机制, 即人体的结构组成, 我们把它分为表层结构:即骨、皮、血液、肠等, 及深层结构:即心、肝、肺、脾、胃、肾。我们中医学有五劳七份之说, 五劳指心、肝、肺、脾、肾五脏的劳损, 七份指大饱伤脾, 大怒气逆伤肝, 强力举重、久坐湿地伤肾, 形寒饮冷伤肺, 忧愁思虑伤心, 风雨寒暑伤形, 恐惧不节伤志。说的的确到位。学习声乐艺术当然会对人的生理机制有所影响, 特别会影响深层结构的变化。例如, 某演唱者要参加全国性的声乐大赛, 台前几分钟和上台后的几钞钟, 心跳加剧, 血液循环加快等一系列肌体发生较大的改变。所以, 这个生理过程, 也需要去实践锻炼。人的心理, 即人的头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 如感觉、知觉、思维、情绪等, 人的心理现象是指认识、情感、意志和能力、性格等。
唱歌对人的心理也有很大的影响, 因为心理是直接作用于人的头脑的客观事物, 再通过头脑的加工反映出来。演唱者要完整地表现艺术作品, 反映作品所要表达的内容与心理直接有关, 并且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那么怎样去培养生理和心理素质呢? (一) 有一个良好而健康的体魄。我们的生理和心理素质的锻炼。首先, 应有一个健康的体魄, 否则要去做声乐演唱是不可能的, 一个健康的演员, 是与平时的体育锻炼分不开的, 特别与演唱时的气息有很大的关系。 (二) 多参加演出实践。这是一个最为重要的过程, 也是培养心理素质的。重要过程。多实践, 在实践中去锻炼, 在实践中去总结, 在实践中去发挥, 在实践中去创造, 在实践中去完整地表达乐思。对于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的演唱者, 我们要注重这一过程, 把平时所学运用于实践中, 即养兵千日, 用兵一时, 充分将多年的学习方法、技巧用于歌唱。通过实践, 使自己的心理素质完善起来。 (三) 多读书, 读好书, 这是一个培养心理素质的过程。人的素质, 包括心理素质, 还需要从书中不断探掘, 汲取养分, 从而提高自身素质修养。 (四) 自信, 自信是人的意志方面的内容, 但对人的心理素质也有重大影响, 所以, 每一位学唱者都要自信, 相信自己能唱好、学好, 并以此激励自己不断去克服种种困难, 争取更大的进步, 否则便会事倍功半。由此看来, 心理因素的培养对于歌唱者来说有着深远的影响。
第三阶段:人文素质篇。在教学实践当中, 常会发现学生中存在着作为一位思想、行为健全的、全面发展的人所应具备的人文素质。随着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正式启动和国家新的音乐课程标准的相应出台, 如何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培养一大批既有较强的专业知识、专业才能, 又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既懂得学好专业, 又懂得全面发展的新型声乐艺术人才, 是关系到二十一世纪我国国民教育事业发展的大事。所以, 在声乐教学当中, 引导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是我们每一位声乐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人文素质, 是指通过知识传授和环境熏陶, 表达人类优秀的人文知识、成果及其所蕴涵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人生态度、审美情趣、思维方式, 气质修养、处世哲学。当前学习者缺乏人文精神的表现为: (一) 文化水平偏低, 精神资源匮乏。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学生文化素质上的种种差别, 即入学文化成绩相对较低, 学生本身的文化底子相对显得薄弱;专业课学习任务重, 文化基础课较少; (二) 人文价值遗失, 缺乏理想信念。在学习声乐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形成了一种错误的认识, 以为只要学好专业就行了, 文化课差一点无关紧要, 于是, 就导致了人文价值取向上的失败, 表现出一种缺乏理想, 缺乏高尚人生信念的现象。 (三) 受挫能力不强, 行为出现偏差。声乐艺术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的结晶, 去学习、去探求其真谛, 需付出艰辛和巨大的劳动。但学生中往往会表现出意志薄弱, 情感波动大, 学习中稍有不顺, 便情绪低落, 心灰意冷。如何解决学生人文素质匮乏的问题呢?一是要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好专业课和文化课之间的关系。新的国家音乐课程标准体现了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贯彻了素质教育思想。在教学过程中, 使学生处理好二者之关系, 让其在学好专业的同时, 切实加强文化课的学习, 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二是要挖掘教学内容的人文因素。音乐艺术是一种极富人文情感、文化底蕴相当丰厚的艺术门类, 它关注人生, 关注人的精神世界, 关注人与自然及人与社会的和谐, 关注人类灵魂的呼声。音乐本身就是学生极好的教材, 我们不能忽视声乐教材的内容, 而应从中去采撷艺术真谛。当然, 人文素质的培养是一个长期性的、较为复杂的过程, 非一朝一夕之事, 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要充分利用一切有利的人文因素, 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发展的新型声乐艺术人才。
第四阶段:开拓创新篇。新时代、新节奏、新步伐、新的思想观念贯穿于当代社会发展的全过程。打破旧的教学理念, 开拓和创造新的教学理念, 是摆在我们每位声乐教育者面前的任务。在教学的同时, 我们还要放眼于社会及人的发展当中, 把理性的学习化为感性的创造, 这样对于培养新型声乐艺术人才有很大的帮助。
声乐教学创新理念。在这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的社会大潮中, 每一位声乐教育家都有着丰富的声乐教学方法, 墨守成规是教不出学生的, 故应将老一辈好的教学经验拿来, 备以致用, 摈弃他们落后的方法和经验, 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 充实自己的教学经验, 这样才能因材施教。
市场运作理念。我们的声乐教育者, 在努力培养学生的同时, 却不可忽略市场运作这一环节。有的老师能很快使自己的学生唱出成绩来, 但有些老师却总是培养不出学生, 这不能排除运作这一环节。声乐运作是声乐方面的活动能力, 这一重要环节, 还要和老师的性格及老师在社会的名望相联系。所以, 既要提高老师的运作理念, 还要使得学生面对社会式的运作理念, 提高双方的知名度。协调各种关系是学习声乐不可缺少的事, 试想如果学生个性古怪, 与老师、同学不能和谐相处, 那他 (她) 的生活就可想而知了, 更何况声乐艺术本身就要“为善、为和、为美、为道”, 这就令每一位学习者需协调发展各种关系, 以备将来发展自己。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创新思想和理念将会日益更新, 声乐教育者要放远眼界, 以使我国的新型声乐艺术人才不断涌现出来, 并且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摘要:声乐艺术人才培养是现代声乐教育的重要方面, 如何使学生在应有的阶段发挥出自己的声乐才能, 将通过基础、实践、人文、开拓创新等阶段去努力, 深挖学生的潜能。
影视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 篇8
从2010年伊始, 随着分众传媒的细化和全媒体覆盖的理念深入人心, 影视艺术教育在结构及其系统的建立上都有了新的变化。传媒类专业的热度不减、人才出口日趋困难、影视市场的扩充等现状都推进着影视艺术教育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思维的建立。传媒类专业面对当今形式应如何应对, 各类高校教育模式又有哪些突破和有效探索, 本文从当前影视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现状进行分析, 并提供相应的改革思路。
1 考生来源失衡
相较于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类专业, 影视艺术专业生源显得“先天不足”。考生在义务教育及高中教育中并没有过多涉猎相关学科和专业知识, 在大多数大学前教育并不涉及影视艺术。而如音乐类相关专业须经过乐理、声乐、器乐等多年各类考核和训练, 高校的录取相当于精英的选拔, 考生根据自身层次进入各类高校及专业进行系统学习, 正当毕业时将掌握符合自身发展情况的专业素养, 因此对口工作将会较有针对性。而影视艺术专业考试过程往往更依赖于个人天赋及文化课程, 专业素质难以考量。影视艺术又是一门建立在科学技术上的综合性艺术, 依托机器为载体, 综合文学、音乐、美术、舞蹈和摄影等多学科, 如此多的学科门类将在四年的本科学习中讲授给诸多“零基础”的青年学子, 成才谈何容易。此外, 由于高校的扩招, 艺术类专业录取分数往往低于一般专业录取成绩, 影视艺术类专业由于不需要“童子功”而成为了很多不适合学习影视却有机会选择学校的考生的温床。这些学生难以学到影视实务能力, 从而形成就业负担。
2 教学结构传统
传统的教育教学结构往往分为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必修课和选修课等。以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为例, 大部分开设此专业高校公共课为政治、英语和计算机等;专业基础课包括文学、历史、写作, 以及各类概论;专业主干课围绕摄、录、制、采、编和播;选修则为音、美、播音主持、服、化和道等, 每年举办各类影展, 毕业联合进行毕业大戏创作。四年的课表满满当当, 影视作品创作往往要占用课余时间及假日。然而过多的理论性学习将学生锁定在课堂中, 大多数学生难有充足的自主学习实践和技能交流平台, 更不要说个人学习拓展和个性的发挥了。此外, 涉猎理论门类过多、文学类知识的重复性教授使实践与理论脱节, 压缩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空间。
3 考核标准单一
从影视艺术专业兴起以来, 考核方式无非两种, 试卷类考察与作品类考察。试卷类考察侧重考核理论知识的记忆和运用, 作品类考察则偏重实践能力的考核。然而随着传媒各行业的兴起, 影视艺术人才就业方式趋于多元化、影视宣传、营销管理、经纪人制度和媒介文化等行业从小众就业逐步走向社会求职。高校所培养出的影视教育人才不仅仅在舞台演出、影视作品的制作中发挥作用, 也并非每名学生都可能担任导演、演员, 影视公司的管理、运营, 影视创意的提出都将成为传媒类细分化的行业产物。因此, 提供多元化、能够体现个人能力的多向化考核方式将成为刺激学生积极性, 以及符合市场多元需求的有效考察方式。
4 业界需求严峻
21世纪以来, 电影电视行业逐步从传统媒体波及至网络, 网络自制剧、网络栏目和网传视频等多种影视就业渠道不断刺激着从业者的加入。而随着拍摄剪辑机器设备的普及, 专业技能学习渠道的日趋便利, 使高校此类专业学生的专业学习光环不再。一方面, 蓬勃的影视市场急需上手快、能力强、适合各类作品制作的工作者;另一方面, 本科院校影视专业毕业生对工作期待值较高、实践能力与市场需求脱节、难以和用人单位形成无缝链接。
5 关于影视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5.1 有效平衡生源
影视艺术人才培养不但和其他艺术门类一样, 需要长期的训练和文化修养, 甚至涉猎学科要更为广泛、培养周期要更加漫长。因此, 在义务教育及高中教育中纳入影视教育势在必行。高校影视艺术相关学科专业加试应当细化分类, 从各个传媒专业出发, 从天赋、自身条件、天性、创造性思维和文化课等多个方面进行考量, 从根源上起到人才基础选拔的作用, 并在学生本科四年中进行有效加强和深造。
5.2 改革教学结构
每个学科的建设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而是整个“教育-教学-考核-反馈”的系统。传媒类学科自有其发展规律和实践性, 其理论的学习和实践不能割裂开来。将部分文学、历史等基础课程融入实践环节并进行分化性考核, 一门课程可以分阶段、分层次开设。同时, 可以利用综合类大学的先天资源, 将学生按照兴趣及特长进行选修分类, 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实践的掌握中去, 使学生形成动手能力强、自主学习兴致高、有文化修养和后劲的传媒人才。
5.3 搭建多种实践平台
国内大部分院校实践平台依托于各媒体及传媒公司, 学生以实习生身份观摩学习基本操作。而此部分应在学校中已经完成训练, 避免学生在工作单位中只能进行过于基本的工作, 或在工作中发现自己根本没有兴趣、没有能力从事传媒相关专业。除传统的实习渠道外, 学校可以鼓励学生在校期间成立小型工作室, 进行专门的就业指导, 开展创新创业训练, 布置小型课题, 让学生在校体会各个环节, 了解进行传媒市场性创作应当掌握的技能, 查漏补缺, 以项目带动学习。此外, 各类比赛、主题创作也是很好的实践锻炼机会。
5.4 形成人才孵化
随着小微企业的兴起, 创业化的人才培养逐步成为毕业生引流的有效渠道。传媒行业面向市场, 市场接收能力强, 需求面广, 属于适合长期发展的朝阳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出分层次化、价值有明显区分的态势。在建立人才培养模式时, 应进行充分的人才分流孵化, 将学生分类为创业型、实业型、研究型等多个类别, 因材施教, 分门别类地进行课程化的建构和实践性的整合。让学生在校期间具备一定程度的行业认识和实务思维, 用业界眼光而不是学徒心理面向市场的社会。在鼓励学生进行创业、创新的同时, 进行有效的就业疏导, 强化学校作用, 体现理论学习价值, 使学生认识到理论学习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和现实作用, 养成“有后劲”的传媒素质。
6 结语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 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影视艺术人才的培养作为影视文化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应当勇担历史使命。将创新改革的思路融入其中, 加速我国影视传媒行业及其相关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高校影视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之路任重而道远, 不仅关系到市场需求, 还关系到行业的未来, 培养具有前瞻性眼光的、较好业务素养的、文化情商兼具的影视艺术人才是学科教育的最终目标。因此, 需要坚持影视发展的实践与理论并行之规律, 以人为本, 将天赋与挖掘相结合, 把专业与素质深度整合;认清当前影视艺术培养模式和行业间的匹配现状, 尽快建立起适合本学科发展的人才发展战略。根据高校各自情况进行深化改革和教学结构调整, 建立真正适合我国影视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为我国影视行业的发展做出应尽之责。
摘要: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同志在“弘扬七种文艺精神论述”中指出:“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 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影视艺术作为新时期文艺作品的中坚力量和大众文化的审美体现,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 影视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及建立逐步成为各开设相关专业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艺术人才培养 篇9
培养“跨界”人才的创新之处就是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到业界对“跨界”合作的迫切需求, 从实践的角度出发, 培养学生在艺术实践中的合作能力。这与复合式人才培养的观念有所不同, 对中国学生“合作能力”这一软肋进行了加强, 更能适应市场经济与全球化环境下对于人才的更高要求。
“跨界”人才的内涵与外延
面对迅猛发展的科学技术和媒体环境, 培养在数字媒体艺术领域、符合新时代要求的“跨界”人才, 确立“跨界”人才培养的具体方案, 首先要厘清“跨界”人才的内涵与外延。
首先, 本文提出的“跨界”人才的概念与“复合”式人才有一定区别。“复合”式人才是指具有宽广的专业知识和广泛的文化素养, 具有多种能力和发展潜能, 以及和谐发展的个性和创造性的人才, 即“一专多能”的人才。“复合”式人才培养模式是从理论出发, 探索现有学科内部组合的可能性, 从理论研究来培养学生, 引导学生用理论来指导实践。而“跨界”人才培养是在“复合”式人才的基础之上, 培养的视角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旨在从实践出发, 按业界需求来培养“跨界”人才。
根据“跨界”人才的内涵, 可以看出“跨界”人才培养需要打破旧有的教学体系, 超越现有学科的组合, 按行业要求培养人才, 尊重市场规律, 从实践来推动人才培养的理论发展。培养实践中, 需要根据社会行业生产实践的需要, 对学生进行多学科的基础技能培训, 并积极鼓励学生发散思维, 寻求不同学科领域合作的可能性。
此外, “跨界”人才还注重人才培养的跨学科团队式打造, 发挥学生的跨界合作能力。“跨界”的一个重要外延就是“合作”, 学生要想得到其他学科领域的资源和帮助, 就要学会团队间的协同合作。所以跨学科的团队合作值得在教学中大力推广, 为提高学生的创作实践能力和接触不同学科的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国内外培养“跨界”人才的现状与趋势
面对迅猛发展的科学艺术和媒体环境, 教育现代化成为当今教育的重要课题。马克思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 指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就要求教育应该不断丰富自身内容和方法, 更加注重人才全方位、多角度和跨学科的培养, 把教育和生产劳动紧密联系在一起, 积极培养适应新时期生产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我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指出, 要积极推进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的学科理论的整合创新, 加强基础研究、新型边缘交叉学科和跨学科的综合研究。近代历史上我国高等教育的教学体系经历了四个阶段:模仿阶段 (1949年—1965年) 、严重倒退阶段 (1966年—1976年) 、建立发展阶段 (1977年—1995年) 、逐步完善阶段 (1996年—今) 。目前, 在我国高等学校中, 单一式教学体系和复合式教学体系同时存在。
世界高等教育也把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模式作为最新的教育理念。如美国大学实行以学生为中心、课内与课外结合、科学与人文结合、教学与研究结合的方法, 称作“一个中心, 三个结合”。这种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本文提出的“跨界”人才培养模式有很多相似之处。然而“跨界”人才模式是区别于复合型人才模式的, 在培养方法和理念上也超越了旧有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跨界”人才培养是在原来提出“复合”式人才培养的基础之上, 培养视角全面转换、培养方法全面升级。“跨”是跨界人才培养模式的精髓, “跨”不仅要跨专业、跨学科、跨导师, 还要跨团队、跨组织。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在南京艺术学院开始实施, 而且效果显著。
“跨界”人才培养的运营模式
南京艺术学院“跨界”人才模式的培养通过各教学要素的整合和优化, 其基本思路主要有以下四种运行模式:
跨学科课程的授课模式。在系统理论的指导下, 按照行业的需求, 采用灵活机动的教学模式, 打通不同学院、不同系科的课程, 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意愿, 通过联合教学培养出宽口径、精专业的学生。比如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提出的l+2+1的教学模式, 一年级是基础课程, 通过这部分各系科通用的课程培养学生的“宽”知识面, 二三年级是专业课程, 这由进入二年级的学生根据一年的学习自主选择, 这部分课程讲究专业的“深度”和“精度”, 四年级以实践性课程为主, 讲究实用性及与社会的接轨。
多学科互补的指导模式。通过成立跨学科的团队导师队伍, 开展多学科的合作、交流, 实现优势互补, 更新优化知识结构, 拓宽研究思路、方法, 加强研究能力、创新能力。打破院系之间的界限, 鼓励不同院系之间多合作, 通过各种类型的实践, 拓宽学生视野,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如短片制作的课程, 除了影视专业学生外, 可以进行多专业联合, 所涉及专业如动画专业、摄影专业、录音专业等。
跨领域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把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现代化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 通过跨空间多层面教学方法, 使学生形成交叉学科立体的知识架构。
如在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开设的《影视短片制作》中, 在制作剧情短片和实验短片的课程时, 就要求学生要利用录音专业或其他专业同学的原创音乐作品进行影像创作的课题。录音专业的同学在具体的课程中也要求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同学的DV作品重新配音乐和音效, 增加跨专业、跨课程的联合作业, 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合作机会。
跨院系合作的实践模式。打破院系之间的界限, 鼓励不同院系之间多合作, 通过各种类型的实践拓宽学生视野,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艺术学和其他学科如文学、理学、工学纵向比较, 艺术学的学生要求有独特的学科气质, 更广泛的知识背景;艺术学横向比较, 如美术、音乐、设计等专业, 影视类专业更要求学生在从事艺术创作与实践中, 培养更多的团队意识。所以, 打破院系的限制在艺术教学领域尤为重要, 院系合作促进了各个专业之间的联合与互补, 有利于培养适应新时代具有合作与创新精神的优秀艺术人才。
“跨界”人才培养模式在南京艺术学院的实践与成果
跨专业创作, 交叉互动。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在艺术创作与实践中进行“跨界”, 在艺术创作中利用跨专业的交叉互补, 变单项优势为综合优势, 扬长避短, 形成相互补充和促进的合力。如传媒学院的动画、录音、广播电视编导 (以下简称广编) 专业在创作中利用各自优势, 在艺术创作中相互支持, 如在动画作品实践中,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师生, 发挥专业优势, 在创作过程中协助完成剧本撰写、镜头剪辑和特效制作的工作;而录音专业的学生可以借助广编专业的优势, 为原创音乐拍摄MV (音乐电视片) ;动画专业的学生又可以发挥专业特长, 对广编专业的影视作品进行三维特效的制作和润色等。在这样的交叉互补中, 不同的专业在磨合中逐渐形成了合作优势。
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通过不同专业的“跨界”创作, 成果斐然。2009年2月, 传媒学院动画系作品《孩子来了》在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 (CCTV6) 的《爱画电影》中播出, 得到了业界的很大关注。该作品荣获国内国际多项大奖, 是传媒学院“跨界”创作的一项成果。这部动画片集中了动画、录音、广编不同专业师生的不懈努力, 由录音系导师亲自创作和演奏原创音乐, 广播电视艺术系的师生合力撰写剧本以及完成后期合成工作。惊悚剧情短片《出租车》中, 由录音系范翎老师创作的音效荣获了2008年大学生短片盛典的“最佳音乐效果奖”;《那些花儿》 (第二届江苏省高校数字短片大赛最佳导演奖) , 《大盘鸡》 (第二届江苏省高校数字短片大赛最佳造型设计奖) 的音乐和音效也都是由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录音系创作的。
除了影视作品中的原创音乐外, 广播电视艺术系和动画系也“跨界”为音乐作品“配画”, 创作了众多的音乐电视作品:动画专业教师为庄曜老师创作的歌曲《花儿本是心上的话》创作的动画MV获首届江苏省高校数字短片大赛最佳音乐奖。
跨出校门, 与业界“跨界”合作。除了校内各专业之间的“跨界”创作外, 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在“开门办学”理念的指导下跨出校门, 与传媒业界和兄弟院校进行“跨界”创作。如传媒学院和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合作完成的《血捍长空》60分钟的英文版, 获得了乌克兰“共同的胜利”电影节三等奖, 俄罗斯欧亚电视工作者协会的竞赛奖;传媒学院与江苏教育学院老师合作的实验音乐《鱼·渔·欲》获得北京电子音乐节三等奖等。这些“跨界”创作不仅增加了学校老师和同学的实践经验, 也在业界和社会上为南京艺术学院塑造了良好的形象。
建立专业工作室, 专业“跨界”教学。传媒学院正在尝试把“跨界”的团队创作推进到本科教学的体系中去, 一方面注重各个专业实践课程的内容设置, 在课题设计中增加跨专业的合作内容, 比如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影像实践I”的课题中, 就要求学生要利用录音专业或其他专业同学的原创音乐作品进行影像创作的课题, 录音专业的同学以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同学的DV作品为素材, 重新为其创作音乐和音效, 增加跨专业的联合作业, 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合作机会。
另一方面, 在各系科设立创作专业工作室。如在动画系建立三维动画、二维动画、定格动画工作室, 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设立非线性编辑工作室。不同专业的高年级同学可以在工作室中组成项目创作团队, 各司其职、分工合作, 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创作和实践, 这样既加强了团队意识、角色意识的培养, 也让“跨界”创作能聚集更多、更强的合力, 创作出凝结多专业创新思维的优秀成果。
“跨界”人才培养模式适合现今的科学技术发展和教育环境, 适合中国国情, 也适合中国学生能力的培养, 具有推广价值。在艺术人才培养领域, “跨界”人才的培养模式初见成效, 也有需要反思和改进之处。我们希望通过对南京艺术学院近年来数字媒体艺术的教学实践的反思与总结, 给“跨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创新提供更多的可供借鉴的经验。
参考文献
[1]刘子奋.高校艺术人才培养的创新教育[J].福建艺术, 2001 (10) .[1]刘子奋.高校艺术人才培养的创新教育[J].福建艺术, 2001 (10) .
[2]胡杰, 冉学平, 秦明忠.构建数字媒体教育“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J].试验技术与管理, 2011 (3) .[2]胡杰, 冉学平, 秦明忠.构建数字媒体教育“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J].试验技术与管理, 2011 (3) .
[3]奚春燕.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复合型数字媒体技术人才——山东大学软件学院数字媒体系人才培养[J].计算机教育, 2008 (8) .[3]奚春燕.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复合型数字媒体技术人才——山东大学软件学院数字媒体系人才培养[J].计算机教育, 2008 (8) .
艺术人才培养 篇10
河池学院地处广西西北部, 于2003年升格为本科院校, 其中艺术系成立于2004年7月, 是学院最年轻的系, 现设有音乐表演、音乐学、表演、艺术设计、美术学等5个本科专业。全系现有专任教师52人。当前, 艺术类人才培养问题成为全系教师共同探索与思考的课题。
一、地方本科院校艺术类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作为新建的地方本科院校, 由于刚从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 其在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生源质量、教学设备等方面会存在一些问题。
(一) 师资问题
由于地方本科院校的艺术系基本上是学校升格后才成立的, 其比较年轻, 师资力量比较薄弱。以河池学院为例, 从职称结构看, 全系52名专任教师中, 其中中级以上职称30人, 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8%。从学历结构看, 具有硕士学位者27人, 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2%。从学缘结构看, 全系教师分别毕业于国内外17所不同院校, 其中来自白俄罗斯国立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河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海南师范大学、吉林艺术学院等16所不同高校的为35人, 占专任教师的63﹪。而来自广西艺术学院的为17人, 占专任教师的33﹪, 这样不合理的学缘结构, 其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对艺术系人才培养将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目前, 全系40岁以下的教师共34人, 占专任教师的65﹪。“年轻教师有自身的优势, 但这种优势在高校的专业教学中, 需要有一个既能确保并体现学科的教学规律又能发挥地方文化特色、适合青年教师特点和教学实际的教学大纲来支持, 这样, 年轻教师的优势才能得到发扬。”可是, 由于师资力量不足, 河池学院艺术系教师教学工作任务较重, 一个人上几门课程, 有的教师一周课时超过20节, 平时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钻研教学大纲, 对大纲理解不透彻, 教学工作中缺思路、缺方法、缺艺术, 年轻教师的优势发挥不出来, 影响了艺术类人才培养效果。
(二) 生源质量问题
从整个广西来讲, 全区艺术专业优秀的学生总是向往省外重点艺术院校, 其次是尽量挤往广西艺术学院、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师范学院等这些地处南宁、桂林的本科院校, 有的学生如果考不上这些学校, 宁可在高中补习也不愿意到地方本科院校的艺术系去学习。所以, 作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艺术生源质量相对上述学校来说是比较差的。几年来, 河池学院艺术系学生入学时的专业高考成绩均在全区划定的分数坎上, 属于刚好及格, 而且在这些学生当中, 从农村考入河池学院艺术系的占85﹪。据调查统计, 这些学生基本上是在高考前估计报考其他非艺术院校无望的情况下才改学艺术的, 学生专业基础较差。“面对这样一些‘先天条件’不太理想的专业学生来说, 套用专业院校的教学模式显然是脱离实际的。”地方本科院校必须结合自身实际, 大胆进新教学改革, 努力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
(三) 课程设置问题
在地方本科院校艺术专业的课程建设中, 课程设置仍然不够完善, 还存在针对性不强、实用性不强、开设顺序不合理等问题。以河池学院为例, 就音乐教育和美术教育专业而言, 更多开设的是从事中小学教学工作的相关课程, 缺乏面向非教育类单位培训等方面的课程, 限制了学生在其他行业的就业和发展。音乐表演、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计划虽经几次修改, 但专业定位和课程体系仍然存在问题, 课程体系中基础课程、艺术实践类的课程设置较为薄弱, 存在课程系统性不强、因人设课等情况, 主修、辅修弄不清楚, 特别是方向主修一直没有找到最好的解决办法, 许多学生都不懂自己主修哪门课程好。这些课程设置上的问题, 都在困扰着专业的进一步发展, 从而影响着河池学院艺术类人才培养质量。
(四) 教学设备问题
在地方本科院校办学过程中, 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新专业的不断发展, 教学设备显得严重不足。以河池学院为例, 音乐专业的钢琴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要求, 艺术设计专业的电脑严重不足, 缺少声乐教室、舞蹈教室、美术画室、艺术设计室。另外, MIDI教室、雕刻设计室、摄影设计室等都处于空白状态。这样的局面严重困扰着地方本科院校的艺术类人才培养质量。
(五) 实践活动问题
众所周知, 艺术类学生必须参加艺术实践活动才能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地方本科院校应想方设法做这些事。但事实上, 在地方本科院校中, 学生的艺术实践活动开展得并不多, 也没有真正得到普及。在开展的艺术活动中, 大多是较优秀的学生去完成, 一群专业一般、性格内向的学生一直没有参加活动的机会, 无法在实践活动中得到锻炼。同时, 综合型、创新型活动少, 实践活动与理论课的衔接性差, 因此, 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欠缺。另外, 地方本科院校部分教师在学生课外艺术活动指导上基本没有发挥作用。因此, 面对上述情况, 地方本科院校很难做到全面提高艺术类人才培养质量。
二、当前社会对艺术类人才培养需求状况
地方本科院校培养人才的标准, 首先是要能为地方服务。学生经过三四年的学习, 应能顺利地走向社会, 为地方教育、地方经济服务, 得到社会的承认。但目前社会对艺术类人才需求情况给地方本科院校艺术类人才培养带来的是更多的思考和紧迫感。下面以河池市小学和河池市文艺团体对艺术类人才需求情况为例来分析。
(一) 河池市教育系统艺术教师基本情况
目前河池市共有小学1518所, 其中农村小学有1409所, 如果按一所小学配置音乐、美术各一名艺术类教师计算, 河池市各小学应该需要配置3000名以上的艺术教师。但事实上, 根据2008年底的统计, 全河池市小学音乐教师只有180名, 美术教师141名。
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各地因教师编制受限, 已经多年不进新教师, 同时农村教师的编制比例按师生人数比, 农村小学不能配备专门的艺术类教师, 而是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二是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培训、生活、教学条件差。三是农村生活条件艰苦, 学历高的艺术类毕业生不愿到农村任教。仅从需求来说, 缺口很大, 但从实际操作层面来说, 受限因素太多, 主要是政府没有这个配置计划, 没有编制和经费来安排。因此需求空间也受到制约。
(二) 河池市艺术团队艺术人才基本情况
河池市辖1市 (县级) 1区9县150多个乡镇, 1624个村 (居) 委会。现有11个县级专业艺术表演团体, 其在思想政治宣传、文艺创新与繁荣, 传承地方文化艺术具有不可替代的导向性和示范性作用, 其价值取向是以社会效益为主, 是当地公益性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 11个县级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共有演职人员292人, 演员227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74人, 中专 (职高) 155人。高级职称8人, 中级职称51人, 初级职称112人。近几年来, 各县市均紧缺大量的舞蹈、声乐、戏曲演员, 但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地方财力有限, 政府对民族文化事业的投入还不足, 造成戏剧、音乐、舞蹈创编人员缺乏。二是河池市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艺术人才无法与发达地区享受同等待遇, 所以造成许多优秀的专业人员不断流向发达地区谋求发展, 造成优秀艺术人才留不住, 引不来的状况。因此, 文艺精品创造能力薄弱, 缺乏开拓演出市场竞争力。
从上述情况来看, 地方本科院校艺术专业在人才培养定位方面显得尤为重要, 不断探索和研究地方本科院校艺术类人才培养质量势在必行。
三、提高地方本科院校艺术类人才培养质量的对策
在地方本科院校艺术专业教学中, 要提高艺术类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 努力培养出适合地方发展的应用型艺术类专门人才。
(一) 提高师资队伍质量
地方本科院校艺术系要发展, 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教师队伍。对教师队伍的建设, 既要做好培养工作, 又要做好引进工作。学校要高度重视艺术类教师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的培养和提高, 如对新教师进行帮扶, 要求所有的教师要敢于突破课程界限, 拓宽自身的专业面。在培养工作中实施“以老带新”的帮扶工程。目前, 河池学院艺术系的在师资队伍的建设方面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 鼓励年轻的艺术专业教师通过进修取得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 并努力向中高级职称冲刺;其次, 向学院人事处争取创建相应的条件, 加大吸引高级人才力度, 充实师资队伍;再次, 向河池市艺术团体聘请一批对桂西北民族艺术有较深研究的艺术专家作为兼职教师。
总之, 在地方本科院校艺术类人才培养上, 学校要建立一支人员精干、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特色鲜明、专业稳定的艺术教师队伍, 既要培养学科带头人, 又要培养学科梯队, 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紧紧依靠广大教职员工办好地方本科院校的艺术系, 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的应用型艺术类专门人才。
(二) 做好专业定位工作
准确的专业定位是提高艺术类人才培养的前提条件。对地方本科院校艺术系来讲, “在为谁发展”的这个问题上, 要认真做好专业定位, 有了准确的专业定位, 人才培养质量才不走样。一般来说, 地方本科院校艺术专业的办学定位, 应该是侧重培养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专业实践技能、熟知本地区民族传统艺术文化、能为地方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服务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 地方本科院校要紧紧围绕人才培养定位目标去扎实有效地推进地方本科院校艺术类人才培养工作。
(三) 加强专业课程建设
地方本科院校艺术类办学应注重课程建设, 要在课程建设中有针对性地选择教材, 逐渐体现自己的特色, 形成自己的特色课程。要符合地方本科院校学生学习的特点。
首先, 地方本科院校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要从本校实际出发, “基础课以够用为度, 专业课强化实践应用教学。”
其次, 要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组合, “突出主课, 削繁就简, 撤掉部分不必要的课程, 并掉一些关联课程, 减少部分课程的课时, 增加一些社会所需要的新课程或延长一些课程的课时, 目的是要求学生学精、学好这些课程。”
最后, 要更新教学内容, 开发校本教材, 将地方民族艺术资源运用到教学中, 让大学生学习和传承地方民族艺术文化, 真正培养出适合地方发展的应用型艺术人才。以河池学院为例, 教学内容主要是增加桂西北少数民族艺术资源, 将这些宝贵的民族艺术资源运用到地方本科院校专业教学中, 鼓励学生学习地方民族艺术, 丰富学生的艺术知识。
(四) 丰富艺术实践活动
“艺术实践活动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个重要过程, 是提高学生艺术素质、增强艺术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 是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
地方本科院校在学生中开展艺术实践活动, 主要是从培养学生艺术实践能力出发, 从培养动手能力出发, 丰富艺术活动内容, 突出大学生艺术实践活动的地位和作用。在开展活动时, 要让学生全员参与, 使每位学生都在活动中得到锻炼。例如, 举行声乐、器乐、舞蹈作业汇报, 举行绘画、设计、摄影、书法作业展, 举办“高雅艺术进校园”音乐会、举行各项艺术类比赛活动或晚会演出, 参加全国、全区的艺术类比赛活动、参加地方组织的各项艺术活动, 建立艺术实践基地, 组织艺术采风活动, 让学生到实习基地见习、实习, 到外地采风等, 这些对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 提高学生的四种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实践证明, 在艺术实践活动中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是极具可行性的。例如, 近几年来, 河池学院艺术系坚持开展艺术实践活动, 学生在活动中各方面能力均得到提高, 在全国、全区、全市的各类比赛、演出、展览活动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为学院争得了荣誉, 更为艺术系人才培养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因此, 建立实习实训基地, 经常开展艺术实践活动, 是提高艺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
(五) 加强教风学风建设
前面提到, 地方本科院校艺术类生源质量相对老牌的艺术院校来讲是比较差的, 学校应狠抓学生的学风建设, 让学生真正学到东西, 努力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这种优良学风的养成, 必须依靠广大艺术教师。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 在教学中教师要加大教育改革力度, 认真备课, 教学内容要强调基础性、先进性和应用性, 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提倡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要以教风促学风, 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信心,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着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 增加教学仪器设备
地方本科院校要培养出合格的艺术类人才, 就必须有足够的教学设备, 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以河池学院为例, 要尽快建成两个美术电脑教室、一个摄影实验室和一个广告实验室、一间MIDI室, 购买30台钢琴, 以满足全系在校学生的学习需求。
总之, 地方本科院校艺术类人才培养质量是当前地方本科院校艺术教师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地方高校要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探索艺术类人才培养途径, 认真研究艺术类人才培养办法, 力争培养出一批批适应地方发展, 能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于捷.融地域音乐文化特点辟地方特色办学蹊径[J].艺术教育.2007 (7) .
[2]吴继新.准确定位办出特色努力培养应用型高职艺术设计人才[J].浙江工艺美术, 2004 (1) .
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篇11
关键词:艺术设计类;培养模式;存在问题;改革建议
综合来看,艺术设计专业涉及科技、艺术、美学等多个领域,具有较强的欣赏性和实用性,是现代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于艺术的需要,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艺术设计逐渐成为重点,但是我国传统的教育方式阻碍了现代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因此必须针对现有的一些问题及时进行改进,创新艺术人才的培养模式,为我国现代化的发展服务。
1 当前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我国相关院校在进行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过程中并没有意识到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问题,在具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不少的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专业设置缺乏严谨性
艺术设计是一个极具专业性的课程,对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之前必须有较为严密的课程设计,只有做好课程设计工作才能保障该专业的教学效果。但是当前我国许多院校在课程设置方面缺乏调查,没有认识到课程设置的重要性,只是以经济利益为重点进行设置,没有综合本院校的实际情况以及承担该课程的能力问题,这种过于简单的课程设置意识造成在教学过程中难以形成特色和较强的实力,而且还导致了教学后劲不足的问题。
1.2 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作为高等院校,其目的就在于进行人才培养,而校方需要明确人才培养的质量以及具体措施和目标,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展开教学工作。现代社会,人才培养的目标就是要让人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要和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相连接。但是当前,我国高校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就出现了目标不明确的问题,教学模式过于普通,人才培养流于形式,根本无法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
1.3 课程体系结构存在问题
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从高校的角度分析就是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性的过程,在这一个過程中必须做好每个环节,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良好的环境,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有合理的课程体系结构。但是当前我国许多高校的课程体系结构存在不合理的情况。例如,教学设置没有考虑到整体需要,只是进行简单的教学过程,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程度不高等,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了教学的效果。
1.4 教学方法缺乏创新
良好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掌握知识,反之如果没有创新的教学方法,就会严重影响教学的质量。在我国高校对艺术设计类考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也存在教学方法的问题,如教学过程中依然以教师为主,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提起对学习的兴趣,学习的效果也大打折扣。
2 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改革思考
针对我国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了做好以上几项人才培养的工作,必须及时进行改革,笔者认为主要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2.1 以市场为基准做好人才培养
传统教学方式有其优势,同时又具有相应的问题,其中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在人才培养的定位目标方面。针对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情况,以及我国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笔者认为在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中应当首先确定人才培养的目的在于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此来进行教学。以市场为基准就是要求相关人才的培养要时刻了解市场的需求,不断创新服务市场的人才培养能力,发挥最大的功效为社会主义市场作出贡献。
2.2 实现教学模式的国际化改革
传统的“目的式教学”模式一般按照教师讲课——布置作业——学生制作——交作业——评定成绩的程序进行,教师与学生、教与学之间缺乏互动,更无法真正做到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艺术个性,显得单调、乏味,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标准相距甚远。改革后的教学模式采用“过程式教学”与“N+2考核”相结合进行。所谓“过程式教学”即按照教师讲解专业基础理论、前沿信息——教师设计课程模块——学生收集资料完成教学模块内容要求——学生随堂交流、教师点评———学生结合所有模块内容,完成本课程的综合作业———课题结题陈述———教师点评(实行多位教师综合评分)的程序进行。
2.3 创新教学方法
针对我国相关院校在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方面在教学方法上存在的问题,应当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首先,注重实习,改变传统观念中对于实习的认识,让学生能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且安排切实能够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实习,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其次,改变传统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互动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3 结语
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有专业的教学体系、模式以及队伍,针对我国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应当及时进行改进,为我国市场化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同时我们也应当清楚地认识到,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新问题和新情况也在不断地出现,这要求我们必须具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能力,切实为我国现代化的发展培养出专业性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方舟荣,程玉然.从市场经济的发展看我国高职类院校艺术人才的培养问题[J].现代教育与教学,2013(8):92.
[2] 刘红河.从中德艺术设计教育的差异看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J].浙江大学学报,2010(3):107.
艺术院校人才培养的方案设计 篇12
推进学分制进程的核心是课程设置, 因为, 高等艺术人才的培养模式, 依赖于通过对现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和重组, 进而在学分制的框架下构建起既能保证尖子人才脱颖而出, 又能适应大众化人才健康成长的教学管理机制, 实现粗毛坯式的人才培养目标。由此, 可以把艺术院校通行开设的公共课、专业课两大类课程施之必选、限选、任选的方式, 构建一种开放式的课程体系和选课模式, 以解决学生的自主学习。公共必选课就是通常意义上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及文学、外语、计算机、体育等科目, 公共任选课内容涉及人文与社科、科学与技术、管理与教育等类别。公共必选课作为传统课程必须进行大幅度的改造, 以实用性与专业性的内容解决教学的针对性。公共任选课可谓是素质教育类课程, 形式将更加多样, 内容将更加广泛, 这类课程从表面上看似乎与艺术无关, 其实都是围绕艺术而生发出来, 把传统注重技术技能训练的“专”和相关学科知识的“多”有机地统一起来, 在艺术与人文、科技之间建立起广泛而深刻的联系与融合。
专业课是塑造艺术类人才的主体, 在专业课的设置中, 专业必选课主要是学科层面而不是专业的共通性基础课程, 目的在于搭建“大艺术”的公共基础平台。专业限选课根据不同专业的内在属性分为两种情况, 其一, 针对绘画、音乐表演、舞蹈等讲究基本功训练的技能技法类专业, 需要将过去按专业小方向开课的做法调整为按专业大类整体优化, 彻底整合课程体系, 按专业方向可成群合理开课。其二, 针对艺术设计、动画、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广播电视编导、数字媒体艺术、影视表演、播音主持等文化素质类专业, 要从根本上改变只是把课程的功能落实于注重某种专门知识和技术传授的做法, 要在一种清晰的课程目标下进行教学内容的重组和教学方式的优化。专业任选课是跨学科的通开通选课, 将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对接、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对接、将史论知识和技能技法对接, 变成新的综合性的课程, 既给学生本学科整体性的知识, 也注重其他学科知识对本学科的影响以及其在本学科领域中的应用。
课程结构的划分更多的是从管理的角度考虑的, 因为, 在学分制的教改理念下, 课程的专业归属并不重要, 至关重要的是课程自身的建设问题。倘若没有一流的课程 (包括一流的师资、一流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一流的教材和设施) 和足够的课程, 就不能适应学分制的要求以培养出口径宽、基础厚的优秀人才来。如果说以上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一种粗毛坯式的, 那么这里的课程结构则呈现粗线条与松散型、开放性与多样化的特点, 赋予学生更多的学习自主权。
【艺术人才培养】推荐阅读:
音乐艺术人才培养10-01
艺术体育人才培养研究07-03
艺术创意人才论文10-17
电脑艺术专业人才培养06-05
人才培养社会艺术教育06-15
人才培养环境艺术设计08-18
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方案10-24
复合型艺术人才10-15
高校艺术类人才07-07
综合性大学艺术人才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