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精选8篇)
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 篇1
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
[摘要] 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首先应与大量的艺术欣赏相伴而行,使学生在欣赏中领悟,在领悟中受到启迪,在启迪中萌生创意。要启发学生养成善于联想的习惯,从而产生灵感,引发创意。要注意从学生的个性和生活经验及阅历出发,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关键词] 艺术设计;教学;创意思维
艺术设计专业中高素质学生的突出标志不是模仿力,而是创造力,创造力之源则是创意思维。可见,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意思维,是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作为一名从事多年艺术设计教学的教师,笔者深感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将来事业成就的根基就是其作品中的创造性和个性因素。因此,笔者在教学中十分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意思维,并从中获得一些体会和经验。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学生创意思维的缺乏,主要源于阅历和知识的缺乏。在这种情况下要求学生的作品具有创造性是困难的。笔者把这叫做解决“无米之炊”问题。
一般来讲,一个学生考人艺术设计专业,并不能表明他在艺术上有了丰富的阅历和知识积累,多数学生在这方面的见识是相当贫乏的。按照认识规律,人的认识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即首先要积累大量的感性材料,然后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改造,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也就是说,要想使学生具有创造能力,一个基础的条件就是进行大量的艺术欣赏,让学生积累大量的感性材料。有了感性材料之“米”,他们才能生发出“炊”的灵感,教师再进行必要的点拨、启发,从而使学生逐渐懂得如何进行艺术设计之“炊”。简而言之,在艺术设计课开设的同时,大量的作品欣赏就应当相伴而行。这就要求教师多做一些课外工夫,即认真做好材料的准备和筛选。这些材料不拘古今中外,应以适合学生理解能力的大师作品、经典作品和优秀作品为宜,同时还应当有富于启发性的创意思维,这样有利于教师进行点拨和讲解。这一过程可以概括为:在欣赏中逐渐领悟,在逐渐领悟中受到启迪,在受到启迪中(结合个人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感受)萌发创意思维。这是一个人为规划和创设的学生创意思维能力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过程。需要指出的是,这一过程的主体是学生,而主导者是教师,教师材料准备得恰当,点拨启发精确到位,对于学生创意思维的迅速萌发和尽快提高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创意思维是在丰富的相关艺术阅历和知识积累的基础上产生的,这只是问题的一方面。创意思维离不开联想,联想是创意的必要条件。联想使思维得到扩展和延伸,使人们从认识的事物中去发现和获得更多新的内容,找到认识和理解事物多层面、多角度的方式方法,它是启迪和引发创造力的窗口。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大量感性材料的积累,并点拨学生很好地领悟这些材料的同时,还必须启发他们养成善于联想的思维习惯,从而使毫无关联或相距遥远的客观事物相互联接、碰撞,产生灵感的火花,由此发生创意思维。
联想的形式主要有相似联想、相关联想、对立联想、因果联想、概念联想等。例如,由松树想到坚挺的品格,由鸽子想到和平,由冰想到火,由浪费水想到“最后一滴水是人的眼泪”等等。在这些形式的联想中,有的是根据具体形象进行直接联想,有的则是将概念相近的多种因素组合起来进行联想,还有的联想甚至 是在思维中通过若干次转折,把看似不相干的因素联系起来而发生的。所以联想总体上说是一种十分复杂的思维过程。在艺术设计课教学中,笔者常常让学生运用几种联想形式,进行图形创意设计、字体创意设计、构成创意设计的练习,以此来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创意思维。这种训练可能是由教师给出前提,比如,前提是几缕炊烟(也可理解为蒸汽)﹑几茎青草等实物形象;也可能是某种形状的几何图案;还可能是某个抽象概念(如“梦”“温情”等)然后再由学生按照几种联想形式及其方式,自由设计自己的作品。设计完成后,将作品按照联想的巧拙、创意思维水平的高低进行评比和点评。实践证明,这种训练方法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广泛联想能力,使学生的艺术创意思维得到很好的锻炼和提高。比如,在实际训练中,有的学生就从教师设立的几缕炊烟,扩展成竹篱茅舍、炊烟袅袅、夕阳西下、学重归来的艺术画卷;还有的学生将“温情”这个抽象概念设计成两个儿童救助一只受伤的小鸟,一个将小鸟捧在手上,一个正在给小鸟上药,小鸟的目光中似乎流溢着感激与温情。这样的创作虽然不能说具有很高的水平,但是可以说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联想能力和一定的艺术创造力。
联想是创意思维的导火索。然而,作为教师还要清醒地认识到:创意思维绝不是现代工业化的产品,可以在学生中批量地生产。相反,它带有极强的个性特点,与学生的个人思想、性格、阅历以及生活背景息息相关。这是因为,每个人对于世界的观察理解和感悟都是不同的。因此,不带有个人特点的“创意”就不是创意,只能说是模仿别人的创意,就如同“匠”与“师”的区别。我们的学生虽然说还不具备“师”的水平,但是我们一定要在他们身上培养“师”的素质,不要把他们培养成只会进行“千人一面”的艺术设计的“匠”。懂了这一点,教师就应当深人地了解自己所教的每一个学生,了解他们的成长环境和生活背景,了解他们的气质、性格、所思所想、所爱所憎以及对生活和人生的体会,在这个基础上,启发和指导他们从自己最熟悉的、感情最深的、最能触动自己灵魂的对象出发去进行创意思维,这样才能使他们在自己的内心深处与自己设计的作品发生共呜,从而产生真正具有艺术创造因素的作品。比如,笔者在教一个新生的设计课时,在要求学生进行创意思维的设计练习时,有的农村学生并不熟悉城市的生活,但是他们的设计却围绕一些城市的东西打转,结果设计出来的作品总是带着浓重的模仿意味,缺少艺术创造性。后来在笔者的启发诱导下,在这些学生的笔下,麦穗、牛、向日葵、人、房子等这些他们熟悉的有感情的事物,通过他们的联想而变形、夸张、重组,表现出创意性特质,也表达了他们真实的思想感情,产生了较好的艺术效果。从实际出发,从自己所熟悉的生活出发,去追求设计的创造性,不但是艺术家创作艺术品所应遵循的客现规律,同时也是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培养学生应该注意的一个问题。当然这并非是说学生只能局限于自己自然生活的圈子里去创作,而是说学生需要从实际出发,不断地直接和间接地扩大自己的生活领域及视野。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艺术设计工作。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外,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中还要处理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关系,才能既使学生领会艺术设计的知识和技能的要点,又使学生的创意思维不受抑制,主动学习,与老师良性互动,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一是处理好传授知识、技能与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的关系。传统的教学方式不注重创意思维的培养训练,教学往往是按照教科书单纯地传授知识、技能。这种教学方式存在很大弊端,纠正的方法就是把传授知识、技能与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创意思维结合起来。将二者很好地结合起来的关键在于不是割裂二者之间的关系,而是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即是说,教师要时刻不忘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这一重要任务,要利用一切教学环节,向学生渗透并训练他们的创意思维,并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及作品加以恰当的点拨。这样在潜移默化中学生就会理解和领悟什么是创意思维,并逐渐掌握创意思维的方法和规律。
二是处理好教师讲授知识与学生创作练习的关系。
教师讲授知识与学生创作练习二者既相辅相成又相互排斥。教师讲授知识过多必然占用学生创作练习的时间,影响学生对创作的领悟和创作技能的进步;教师讲授知识过少则易使学生在不了解创作重要法则的情况下盲目实践,结果是难以理解和领悟艺术创作的真谛,使创作练习不得要领,进步缓慢。处理好二者关系的原则应该是讲清要领,以练为主。讲清要领,就是说一定要将教材中的一些基本的原理、技能、技巧等内容向学生讲解明白,而其他一些较为次要的知识则可以布置给学生自学。以练为主,就是节省时间,让学生用主要精力从事创作训练,并在训练中练就技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学生在实践中获得创作能力是第一要务,理论也很重要,但它是第二位的。教师必须遵循这一原则,不要犯片面性的错误。
【作者简介】纪丽丽(1956一),女,黑龙江牡丹江人,黑龙江商业职业学院工艺美术系副教授
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 篇2
1 身为设计专业教师, 应不断更新教育理念
现代教育的不断发展, 使传统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产生了重大变革。首先, 传统的班级教学模式转化为小组教学、个性化教学、网络教学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其次, 由原来以教师为中心的, “教和学”的方式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环境, 变被动听课为主动探索学习, 结合“情景创设”、“主动探索”、“协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的综合运用。树立全新的教学观, 为培养学生的创意能力创造了客观条件。
2 培养审美意识, 提高审美水平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主要阵地, 也是成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意能力的摇篮。而通过多媒体和上机操作的教学方式, 创设问题的情境, 不仅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还可通过画面的感官刺激, 为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创造提供有利的条件, 并通过有效的训练可以提高自身的创造性。在实践教学中, 我还体会到, 把操作技能引入各科教学中不仅可加大教学的综合性, 而且能根据教学需求将其内容动态地加以分解、组合, 生动地再现各类设计的流程, 使抽象的讲授形象化教学, 变成既有利于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 也可拓宽思维走向, 促进学生创意思维的发展教学。
3 推行“行动导向”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意能力
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是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实际工作情境中, 学生通过分组来进行实际流程的操作, 发现现有能力隐含的问题, 形成自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意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等相关的能力。在教学中, 根据不同科目的特点, 采取多种教学模式,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做到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教学, 把“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和“项目教学”的方法体现在各类设计教学中, 使学生能够根据不同的设计要求和设计形式进行软件的灵活应用, 把所学知识进行综合的运用。并且完成统一的任务形式, 让学生之间有个比较, 更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调动积极性, 让学生自己找出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并逐步完善或是注意经常出问题的地方, 增加竞争力。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得到一个全面的提高。
4 训练学生发散性思维, 培养独立创意能力
当代的教师应转变传统教学观念, 改变教师“一言堂”的教学, 注重顺向思维、逆向思维、多向思维的训练, 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创意性。通过多媒体的应用和上机操作的结合, 做到多看, 多体会, 多分析, 以分组的形式进行“行动导向”的教学, 区别于以往的教学模式, 授课形式更多样, 也能积极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在《标志设计》课中, 结合社会实际情况来安排学习内容, 按照制作流程让学生独立进行市场调查、分析创意、分组探讨、草图制作等环节并以客户的角度来分析自己所做的设计, 以及需要改进的方面。来引导学生的思考信息朝多种方向扩散, 提出各种设想、多种解答, 提高了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因此, 设计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对提高学生的创意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更有利于学生创意能力的培养。
5 理论联系实际, 培养创意能力
对于即将毕业的学生, 重点是要结合以后要运用到的软件和涉及到的印刷等必要常识进行讲授, 以及不同公司的工作流程。让学生能够针对现在社会的需求和现在的设计形式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并能根据不同的设计形式, 进行不同的设计流程的结合, 并把项目直接应用到课堂上来,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且了解工作情况以及锻炼出现各种的问题能够处理的能力。并且了解工作岗位的要求, 有一个初步的转变, 并了解需要完善自己的地方, 让他们在学校就能直接接触到毕业后在公司的工作情况, 以及在设计工作中常出现的问题和应对的方法, 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从学校到社会的慢慢的转变, 以至能毕业后更好的适应环境。对于在校生采用了悟中学, 学中悟, 把兴趣和爱好提升到另一个高度。在课堂教学上能够做到以师生之间的互动来带动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以“快乐教学”为模式, 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及积极性, 让学生以参与其中的学习形式学到知识, 并且继续推进“项目教学法”课堂教学模式的同时, 把新课程的新思想、新理念和实践教学的新思路结合起来, 转化思想, 积极探索。
通过对学生创意能力的培养, 加上较强的设计技能操作, 能更好满足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只有更好地把教学与实践结合, 把创意与设计结合, 我们的教育才能培养出社会认可的人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强调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综合的理论和实践, 为培养学生的创意精神和创意能力提供了新思路、新途径。在设计教学中, 我们应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 培养学生的创意能力, 为全面深化素质教育, 为学生将来发展成为创意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摘要:本文以”行动导向”教学为着眼点, 从更新教育观念、创设新环境、推行分组式教学模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训练创意思维方式和理论实际相结合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在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创意能力和创意方法的培养, 为在设计专业中如何推行创意能力的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设计,项目教学,创意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何克抗.《论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深化改革》.
[2]阎立钦.《实施创意教育, 培养创意人才》, 《教育研究》, 1999/7.
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 篇3
【摘 要】广告的创意思维其本质就是通过人个体的独特构思,营造出的一种运用于广告媒体中的,具体的的艺术作品或形象。创意是广告设计的灵魂,是广告的内涵精神力。一个成功的广告设计,必须要具有自己独特的创意性思维。本文将着重从广告的创意直觉和灵感两方面入手,来阐述广告设计教学中对学生创意思维的培养方式。
【关键词】广告设计教学 创意思维 特点 培养
一、引言
在现代社会中,广告已经成为普遍的一种视觉现象和商业活动形式。而具备独特创意的广告,往往才可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与认同感。现代广告的设计过程,从概念上来讲,属于一种特殊的、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完全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来领悟和得到掌握,提升。我们在从事广告设计时,要在思维方法上有所创新,并在具体的设计实践中去予以贯彻实现,才可以打破传统的、固有的广告设计思维模式,提高自身对广告设计的创新与构思能力。
二、广告设计创意所具备的特点
(一)忠实于商品本身的属性
广告设计创意必须立足于现实商品,立足于其本身所固有的属性和功能。广告设计创意与文学创作不同,艺术性的处理和加工不能产生曲解商品实际功能的情况范围。
(二)了解和迎合大众心理
要做好一个广告设计,就应该要先去了解人们的心理,了解顾客们关注的重点和倾向点,只有正确把握好了这两个方面,才能体现出广告设计的创意性思维。
(三)运用形象和借助想象
广告设计的创意虽然源自现实,立足真实,但适度的想象可以更好地凝练出广告设计创意思维方面所必备的主题性思想,从表象中也可以获取到对广告设计创意思维有利的素材,从而形成极富感染力的广告设计构思。广告设计的创意思维与新闻写作不同,只要保证了广告商品本身的属性和功能的真实性,是可以进行想象与夸张性的描述的。
三、广告设计教学实践中对学生创意思维培养的方式
(一)调动学生的创意直觉
在进行广告设计的过程中,不要一味地空想或被动地等待广告创意,应该有计划地积累自身所掌握、拥有的知识与经验,来调动对广告设计的创意直觉。因为,广告设计中创意思维是关键,而创意直觉是创意思维的前提。并且是形成在已具备的知识和经验之上的。所以,我们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注意让学生在学习与巩固相关的专业知识以外,还要了解和掌握相关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并在设计实践过程中去得以验证和表现。
(二)启发学生的创意灵感
创意灵感本身是一种极具创造性的思路或想象行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创意灵感的主要特征就是偶然性和突发性,但并不表明它是无法把握的。广告设计的创意灵感是基于广告者本人对某一现象执着地思考得来的。因此,激发学生的自我想象力对获得广告设计创意灵感是至为关键的一步。首先,要调动与激发学生对潜在个人成功概率的追求;其次,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和与层次来看待广告商品,以便于更好地去理解和设计广告的主题。
(三)培养学生的创意观点
丰富的广告设计知识除来源于课本之外,还来源于社会生活之中。我们对广告的设计灵感可以通过对自身知识的运用,来串联各个知识点,以此来触发学生的掌握联想,产生广告设计实践中观点的迁移和连接,形成全新的广告设计观念与观点。这也有利于学生在对广告设计观点的认识上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因此,我们的广告设计教学要时刻注意理论和实践的相互结合,注意去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让学生学会从一个角度向多个侧面去思考、看待、解决问题。
除此以外,在广告设计教学的实际过程中,还有若干种方法可以使用,如超前性的思维、侧面与逆向思维等。因为创意思维是无法直接进行讲授的,所以应该采用启发引导式的教学方式来实现在广告设计教学中对学生创意思维的培养,使学生的自我设计直觉与灵感能够得到充分的展现。
四、结语
现代各种新媒介的快速发展和运用,给广大的广告设计者们提供了展示自我才华的大好机会,同时也为广告设计的创意思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予以了更多的关注。广告设计作为一门社会服务类型的应用学科,必须要坚持理论研究和实践设计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与现代社会的实际环境、当地的实际情况、商品本身的实质情况相联系,在广告设计教学的实践运行之中要加入对现代各种新媒介的理论性知识和相关技术性研究的内容,使学生可以更加客观、科学地对现代各种媒体、各种类型的广告设计进行创意思维。这其中也包括报纸、杂志、户外等现代常见形式的传播媒体广告。因此,必须要加强培养学生在广告设计方面的创意思维能力。注重对他们进行点滴的知识积累与运用,从而可以不间断地提升他们的广告创意直觉,激发广告创意灵感,体现自我独特的广告创意思维。
【参考文献】
[1]林进仙.浅谈媒体广告设计教学中对学生创意思维的培养[J].艺术科技,2013(06):289.
[2]李琛.广告设计教学中创意思维的开发和培养[J].美术教育研究,2015(14):129.
[3]陈灵芝.浅谈在设计素描教学中对学生创意思维的培养[J].艺术品鉴,2016(01):286.
[4]林慧.头脑风暴与思维导图的完美结合——如何在《广告创意设计》课程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广告创意思维模式[J].艺术与设计(理论版),2013(08):166-168.
在层次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篇4
在层次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层次教学”能引导和帮助学生克服思维障碍,推动思维多层面逐步深入地发展,使知识和能力不断升华.教师可根据知识结构的繁简和理解程度的难易,把包含在知识和规律内的复杂和隐蔽的内涵,层层剥离,进行多层面的展开,逐级推进和激发,既使教学由表及里,深入清晰地揭示出整体知识的本质和内在的规律,又可训练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一、数学概念和定理公式多层次的理解数学概念和定理公式的教学是数学知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本身的复杂性、抽象性,理解和掌握时可将其分解为多个层次,先一层一层地认识,理解每一层次表达的意思,然后再分析和综合各层次间的内在联系,使形成完整的易于掌握的知识成为学生思维的必然.例如,对“复数的三角形式z=r(cosθ+isinθ)”的理解,首先通过观察,可作出表层认识:层次Ⅰ:复数z的模为r;层次Ⅱ:复数z的幅角为θ;层次Ⅲ:r的取值范围r≥0;层次Ⅳ:θ的取值范围0°≤θ<360°.在以上表层理解的基础上,可进一步扩展思维,使理解进入更深的本质的层次:层次Ⅴ:复数z可表示成向量z;层次Ⅵ:r即为向量z的长度,故r≥0;层次Ⅶ:θ即为向量z与x轴正向的夹角;层次Ⅷ:θ的取值决定向量z所在的象限.至此,通过层次教学,揭示了“复数三角表达式”的本质,达到全面而深刻地理解公式的目的.二、问题和情境层次化的创设思维肤浅的学生,只能领会到问题中元素之间的浅层关系;思维深刻的学生则能深入问题内部,透过表层,掌握其内部元素间的深层关系,从而把握住问题的关键和本质.因此,在问题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作全面、深入的层次结构分析,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促使问题解决.例1观察下表:1,2,3,4,3,4,5,6,7,4,5,6,7,8,9,10,……求第n行各个数之和.解本题的关键是深入分析上表的结构层次及数列的特点,从特殊的对象开始观察,通过分析、比较和分层归纳,得出一般规律.为此,教师应着重处理好如下三个层次的教学,并创设具有启发性的、逐层深入的问题情境.层次Ⅰ:第n行的第一个数是几?问题情境:第n行的第一个数与其所在的行数有何关系?学生通过观察,容易得出,第n行的第一个数与其所在的行数相同,即为n.层次Ⅱ:第n行的最后一个数是几?问题情境:第n行的最后一个数与其所在的行数有何关系?学生通过前四行中每一行的最后一个数:1,4,7,10,可进一步归纳求等差数列1,4,7,10,……的第n项为3n-2,即为第n行最后一个数.层次Ⅲ:求第n行各个数之和.问题情境:第n行数列有何性质?其首项、未项、项数各是几?通过以上逐层分析,学生此时茅塞顿开,本题归结为求以n为首项,3n-2为末项,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的前2n-1项的和,即第n行各数之和Sn=n+3n-22×(3n-2-n+1)=(2n-1)2.问题和情境层次化的创设,能引导和帮助学生架起思维的“梯子”,促使思维不断上“台阶”.一般来说,层次教学应符合以下要求:(1)要适合知识能力水平不同的学生.各问题之间的跨度要适当,即不能太小,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也不能太大,使学生一筹莫展,无所适从(2)要体现学生思维的一般规律.如从感性到理性、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等.(3)要遵循数学思想、方法的要求.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是构成数学知识、技能的筋骨,数学问题和情境层次化的创设要体现数学思想方法的实质.(4)问题和情境本身要富有启发性.能引起学生的深入思考,尽量避免简单形式化的肯定或否定回答.三、综合练习多层次变化一般而言,综合性愈强、知识跨度愈大的数学题,要求解题的思维层次愈高,对方法和技巧的掌握愈熟练,思维训练的价值愈大,学生也愈难以理解,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根据问题进行多层次的变化,以减少坡度,顺利地从未知向已知过渡.例2已知z1=x+5+yi,z2=x-5+yi,且x,y∈R,|z1|+|z2|=6,求f(x,y)=2x-3y的极值.此题综合性强,融复数、函数、极值于一题,集化归、转化、数形结合于一身,所以对不少学生构成较大的困难.教师在讲解时,就应作适当变式,可分解为如下几个层次来处理:第一层变化:转化条件.由已知得(x+5)2+y2+(x-5)2+y2=6.①揭示隐含关系:由方程①,知动点(x,y)的轨迹是以(-5,0)、(5,0)为焦点,长轴为6的椭圆,其方程为x29+y24=1.第二层变化:变换原题叙述方式.原题变为:已知实数x、y满足方程x29+y24=1,求f(x,y)=2x-3y的极值.第三层变化:代数问题几何化,直观处理.揭示深层关系:设m=2x-3y,有y=23x-m3,此乃斜率为23,纵截距为-m3,且过椭圆x29+y24=1上的点的一束平行线,当直线与椭圆相切时,-m3(从而就是m)取极值.计算求解:将3y=2x-m代入4x2+9y2=36,并根据判别式Δ≥0,求得|m|≤62,即mmax=62,mmin=-62.综合习题多层次变化,体现在引导学生审题、推理、探路、寻找最佳策略、展示解题过程、回顾评述、延续拓广等各个环节,从各方面联想、类比,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创造性,使知识和能力不断升华.四、系统知识不同阶段的层次要求数学知识本身是一个多层次的结构系统,因此,理解和掌握知识应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由低级到高级的认识顺序,保证知识学习的系统性,这就必然存在知识在不同阶段的层次要求问题.为此,教师应根据大纲和学习的不同时期和阶段,设置相应的教学层次,提出适当的要求,并善于以知识促思维,使思维在知识的系统学习和不断巩固中向广度知深度发展.根据知识学习和思维发展的关系,教学层次和要求要设置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例如在“将复数的.代数式化为三角式”这一节里的内容是学生力所能及的,如果让学生解决问题,就不能简单提“怎样把复数的代数式化为三角式呢”这样太抽象、太空洞的问题,如果换一种方式提问:“已知a和b为不同时为零的实数,求r和θ,使得a+bi=r・(cosθ+isinθ)(r>0,0≤θ≤2π)”,则属于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学生通过认真思索,最终能达到“跳一跳能摘到果子”的目的.总之,数学思维能力的形成必须是依靠数学知识基础上的发展运动.数学思维的教学应从学生的思维潜在水平开始,通过教学把潜在水平转化为新的现有水平,在新的现有水平基础上,又出现新的思维潜在水平,并形成新的思维最近发展区,于是教学又从新的思维潜在水平开始……,这种循环往复、不断转化和思维发展区层次逐步推动的过程,就是学生不断积累知识和推动数学思维向前发展的过程.因此,教学的真正意义就在于善于发现并及时捕捉到各个发展阶段和层次的“教学最佳期”,给学生的数学学习方法及思维途径以针对性的有效的指导.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篇5
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思维品质则是智力的支柱。什么是思维品质呢?人的思维既有共同规律,又有个体差异,这些差异,我们通常叫思维品质。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人,即使是弱智者,也无时无刻不在思维,而且都以自己习惯的方式思考着问题。语文教学,通过有目的的反复训练,不仅可以矫正学生不良的思维习惯,而且能使良好的思维品质得到培养。
一、培养思维的独立性
独立性,指思考者善于独立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不拘泥于已有的固定模式或他人的见解,不盲目地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能对事物质疑,具有自觉探索、除旧布新的特征。培养思维的独立性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鼓励怀疑发现
善于怀疑,察微审思,可以锤炼思维的精细深刻。阅读《杨树》一文,有学生提出“房前钻天柳(箭干杨),房后鬼拍手”中的箭干的“干”应改为“杆”。教师肯定其发现和读书的认真,鼓励大家再去发现课文语言上的疏漏之处或值得推敲的地方。①“云杉长成20厘米直径以上的木材……”改为“云杉长成直径20厘米以上的木材”更好。②把“河南中牟县大关庄发现的大关杨(小叶杨与钻天杨的天然杂交种),生长快,尤其适于纤维用材”,改为“河南中牟县大关庄发现的大关杨是小叶杨与钻天杨的天然杂交种,它生长快,尤其适于纤维用材。”在语气上更自然顺畅。
学习《信陵君窃符救赵》,有两名学生提出侯赢“为大梁夷门监者”,“夷门”,课本注为“魏国都城大梁的东门”,为何不直接写成“为大梁东门监者”呢?教师鼓励大家查工具书,明白了:夷门故址在今开封城内东北隅,以在夷山之上得名,后人也以夷门指开封。文章这样写不仅有地理原因,而且在表达上用借代。鼓励怀疑发现,正是训练学生“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
2.提倡抗压、否定
有名学生看到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一则广告:“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提出疑义:“未必是‘车到山前必有路’。”她在文中写道:“‘车到山前必有路’是流传甚广的俗语,有人以此为生活信条,对什么事都是消极对待,任其发展,自己不作任何努力,遇到阻力常以‘车到山前必有路’为理由等待别人来为他创造条件,给自己的不努力寻找借口,结果往往导致失败。”“‘车到山前必有路’绝不是当代青年应有的生活信念和做事准则,其危害在于消极等待,听天由命。在改革创新的时代,我们的生活原则是:奋发、进取、探索、开拓,对类似于‘车到山前必有路’的陈旧观念和处世态度应当给以重新认识、评价。”
抗压、否定不仅要有胆量,更需要见识。教师培养学生这种思维品质,重在提倡学生掌握常规,又不为常规所束缚,了解别人的经验,同时看到经验的局限性,敢于抗压、否定,提出自己的新见解,不怕被视为“谬论”。
3.引导自变更新
自变更新,即不固执己见,能从善如流,通过再认识,主动发现个人原有认识中的不正确成分,从而加以更新,提高认识水平。作文教学,引导学生养成写“作文后记”的习惯,鼓励他们主动认识自己作文中的问题,为日后作文鉴戒,达到更新的目的。一次交换评改作文,一名学生对作文《夏瑜的故事》写了如下评语:“对原作《药》的材料合理利用并适当扩展,按东渡求学、投身革命、被捕入狱、慷慨就义、鲜血被吃的思路组织材料,善于选材,人物活动线索清晰、中心突出、语句流畅,但缺少夏母次年清明上坟祭奠儿子的情节。虽然是二度创作仍应忠于原作,夏母上坟是小说中很精彩的一节,否则背离了原作的创作意图,削弱了作品的社会意义。”评改后,习作者写了“作文后记”:“经过评改,我觉得评改人的意见有水平,切中作文中的疏漏。当我再次阅读小说《药》,思考小说第四部分的深层含义,再对照评语有豁然开朗的感觉:把握鲁迅小说的写作意图是进行二度创作的关键问题。”随之,又将作文进行了修改。
高中学生的认识能力趋于成熟,自变更新的思维过程不仅可以帮助克服思想方法上的片面性,而且对于思维独立性品质的培养也有促进作用。
独立性是创造性思维的基本品质之一。阅读写作中,在注意培养思维的独立性品质的同时,还应注意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品质。
二、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1.多角度发展
多角度发展是发散思维的活动形式。这是一种广辟蹊径、开阔思路、寻求多种答案的思维训练。一词多义,从列举义项到选择义项;一则材料,从不同的角度选择论据,论证不同的观点等,都是发散思维的初步训练。从多种角度来认识同一材料,选择确定写作中心是训练思维灵活性的常用方法。如写评述性议论文,选用的是:报载,某地一位农村女学生在高考中以660分的优异成绩被名牌大学录取。可她却忧虑上学的费用。一家生产健脑口服液的企业闻知此事表示愿出万元资助,条件是要让这位女学生在电视上为他们做广告,说她是服了这家企业生产的健脑口服液后头脑敏捷,才取得这样的好成绩。这位女学生说:“我家清贫,上中学的学杂费都是父母东拼西凑的,我从来没喝过口服液,也根本喝不起,是老师的辛勤教诲和自己的刻苦攻读,才取得这样好的成绩。如果我违心地做了广告,今后在社会上还怎么做人?”作文指导时,教师启发学生列举这则材料的写作角度有以下七种:①人穷志莫短;②金钱与人品;③德高才自高;④在两次“考试”面前;⑤真话的魅力;⑥创意广告要走正道;⑦“腐蚀孩子者”诫。这七个写作角度的列举,无疑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思维,使他们开阔了眼界,为选择写作角度提供了条件。
2.求变中探索
将已有的知识变换一个角度认识,可以引起新的思考探索,达到训练思维灵活性的目的。学习《愚公移山》,为了引导学生认识移山的公益性,理解愚公移山精神的感人力量,抓住人物的年龄设问:移山是一个群众运动,参加移山的人中年龄最大的是谁?年龄最小的是谁?学生回答:年龄最大的是愚公,年纪将近90岁,理解“且”的意思;年龄最小的是遗男,年纪大约7~8岁,理解“龀”的意思。再问:这样小小年纪的孩子跟老愚公移山,他父亲肯让他去吗?学生思考后回答:他没有父亲,或他是孤儿,借此理解“孀妻”、“遗男”的意思。这样训练学生在求变中探索,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从不同角度钻研课文,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有利于开拓学生思路,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品质。
3.选择中创优
写作中,在有了一种思路的情况下并不满足,而是用心寻找更佳方案,可以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一名学生在作文评讲时,介绍自己写半命题作文《……的力量》的构思过程:“开始我拟好了题目──《母爱的力量》,但觉得太常见,是一般的构思路子,随后改成了《集体的力量》,又觉得难以写出新意来。我反复思考:‘力量’的`显示如果能在对比中表达,并能产生久远的力量,莫过于震撼心灵的语言了。于是我将题目改为《唇舌的力量》,以‘唇舌’形象地借代语言,试图表现由于道德修养和文化水平的差异,在社会交往、教育过程、外交场合、心理咨询、道德建设等方面表现出巨大的反差,表达了美好语言的力量在人类生活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她的善于在选择中创优的构思体会给了其他学生不少启示。
三、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对于思维深刻性的培养,可用以下方法。
1.加大联想跨度
保持较大的思维跨度,能动地、深入地认识问题,容易取得思维速度和思维功能。
20世纪80年代的教师应具有什么样的知识结构,是中学生喜欢议论的问题。一般人都赞成博与专相结合的知识结构,在博的基础上确立专的目标。如何把问题论述清楚呢?抽象空泛的说理枯燥乏味。有的学生展开联想:专好比是树的主干,博好比是树的根系,一棵大树要长得雄伟挺拔,不仅要有粗壮的干,而且要有发达的根系。有人还这样联想:博,如同喜马拉雅山;专,好比是珠穆朗玛峰。没有博的基础,专是“立”不起来的。显然,后者的联想跨度比前者要大,说理也更深刻,言简意赅,耐人寻味。
2.提高辩证水平
科学的思维方式最重要的特点是它的辩证的性质。高中作文教学要重视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训练。
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作文教学可以通过诱导、生活发现、读书思考等方式激发学生辩证思维的火花。《学会与会学》《近朱与近墨》《常数与变数》《大脑的工作时效和学习效果》这一类题目本身就含有辩证的因素,可诱导学生用辩证观点认识包含的道理。师生关系是学校生活中最普遍的矛盾统一关系。学生如何看待教师,教师又怎样对待学生,都是需要思考的问题。一名学生在《由〈两小儿辨日〉想到师生关系》中写道:“随着教改的深入,学生日益不满足于教师陈旧的教学方法,像安然那样当面指出老师错误的,大有人在。然而,学生自然不能要求老师无所不能,无所不会。老师讲错了,学生给纠正,本没有什么不是,待他火冒三丈,硬说自己对的时候,学生却失去了对他的信任。”“老师是教的,所以什么都会;学生是学的,所以一切都要听老师的。这种师生关系把老师和学生隔离开来,不适应创造型人才的培养。新的师生关系应是:既是师生,又是互帮互学的朋友。老师乐意接受学生的意见,学生会增加几分自信,增加几分超过老师的勇气。如果形成这样的风气,我们的教育事业何愁不能欣欣向荣呢?”
3.增强统摄能力
学习了《甲申三百年祭》,写《李自成起义失败的启示》的作文。有人针对起义军生活作风的腐化展开阐述,也有人针对骄傲轻敌、战略失误进行论述。但另有一部分人翻阅史料,综合课文及练习中的史实,全面深入地评述李自成起义军失败的教训,从中得到启示:针对进京后,将士贪图享乐、斗志松懈,得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启示;针对对吴三桂策略及收复河南州县方针的失误,得出要取得斗争胜利,必须识大体、顾大局的启示;针对领导集团内部各自为政、李自成指挥失灵,得出团结才有力量的启示;针对进京后,没有组织力量全歼官军、扫除后患的错误,得出行百里者半九十的启示。这部分学生综合运用材料,全面、深入地分析问题,表现出较强的思维统摄能力。对此,评讲时让他们谈自己作文的立意、构思,进行现身说法,教学效果更好。
培养思维深刻性的品质,离不开对认识论的学习。语文教师有责任通过反复训练,使学生在认识现象和本质、对立和统一、一般和特殊、肯定和否定等关系上提高辩证分析能力,以期达到掌握规律的目的。在培养思维品质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不应忽视的。
四、教师在培养学生思维品质中的作用
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须经过严谨、科学的教学活动过程。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教师的期望
心理学告诉我们,关心爱护学生,对学生抱有期望,经过一段时间,学生的行动和智力越来越接近于教师对他们的期望。教师的这种期望对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有重要的作用。教师深信每个学生的大脑都有巨大的潜在能力,期望每个学生都能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且坚持按科学的方法训练学生的思维,始终如一追求期望的目标。这是实现期望的前提。同时,要使学生有所发现,有所创新,爆发出思维的火花,必须让学生有一定的“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而在期望支配下的教师的各种活动,诸如鼓励质疑、启发联想、肯定发现、表扬创新等,无一不是造成学生“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的条件。尤其是当学生指出教师的失误,教师应承认学生比自己高明,肯定他们的思维成果,作出自变更新的表率。一旦学生心灵上有了“自由”感、“安全”感,课堂就变成了一潭活水,就会激荡起思维的浪花。
2.教师适时引爆点火
阅读课中教师适时激疑,引爆点火,促使学生积极思维,深究问题,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有诱发作用。小说《泼留希金》中有“‘我们的渔翁又在那里捞鱼了’。一看见他在四下里寻东西,农人们常说”的描写。教师适时引爆:“捞鱼和泼留希金的行为有何联系?作者为什么这样比?”顿时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渔翁捞鱼撒出网去,无论是鱼还是虾,也不管是大鱼还是小鱼,统统捞上去,而泼留希金聚敛财物,东西不分巨细,价值不论高低全部拿回家,正像渔翁捞鱼一样。这样写,正突出了他的贪婪。显然,学生运用特征迁移进行思维,表现出思维的灵活性品质。
[1][2]下一页
3.教师善于揭示规律
写作是创造性的劳动,不仅需要创造性思维,更需具备良好的写作心理。而写作心理又直接影响到思维品质的培养,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心理正是培养良好思维品质的前提。针对学生写作急于求成、欲一蹴而就的现象,向他们揭示中学生写作的渐进性、跳跃性的规律,培养注重积累练笔、持之以恒的心理;针对学生写作草率、不愿多加修改的毛病,揭示写作是艰苦的脑力劳动,要有严谨作风,培养一丝不苟、刻意求新的心理;针对学生作文议题缺乏针对性的情况,引导认识作文是生活的需要而不是生活的点缀的规律,培养学生为时而作、有感而发的心理,这些规律的揭示和良好写作心理的培养,对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会产生促进作用。
4.教师组织信息交流
教师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学习语文的信息交流,如学生讲评自己的作文,介绍写作体会,班级开展佳作评选活动,进行时文选读等,不仅广泛交流了阅读、写作信息,更主要的是交流了思维信息,对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能起到学习借鉴的作用。
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是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语文教师应当以甘为人梯的精神和创造性的工作作风,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去探索规律,开拓新路。
(中国特级教师文库《语文教学艺术与思想》第二辑
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 篇6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内容摘要:创造力的培养不仅有利于学生充分的表现自我,展示自己的才华,而且有利于学生创造精神的形成,因此中职院校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学校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培养目标。对于中职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探索,继续努力的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供新的培养方式和方法。关键词:中职学生 创造性思维 培养
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一种具有高度机动性、灵活性、新颖性的思维活动,它既是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统一,又是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的综合。课堂教学是知识传播、掌握的主要基地,是培养创新才能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之一,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提高学生素质、推进教学模式改革、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一个人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发展,除个人努力外,还有赖于教育和环境的影响。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促使创造性人才的成长;不良的甚至恶劣的环境,可以扼杀创造性人才的出现。认为“为了培养批判性创造性思维,教育领导人必须建立一个鼓励冒险、增强信心、气氛宽松的学习环境。”而营造这样的环境,教师必须具备以下几个信念: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
1、错误有利于学习;
2、不要求学生一开始就什么都能理解,注意循序渐进;
3、重视学习,提高学习质量并持之以恒;
4、好学生也需要得到老师的帮助和反馈;
5、不懈的努力、有效的策略是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6、每个人都能成功。
因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首先必须改变专制的教学方法,营造民主的学习氛围,保护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态,让他们敢说、敢做,允许自由创造。
二、善于挖掘教材中所蕴涵的创造因素
据学习心理来说,要起到刺激、强化以至巩固的作用,则题量仍有待提高。应做到以下几点:
1、并非教材中的每个章节都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2、是每套教材所包含的创造性思维训练量是有差异的,3、是教师必须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和自觉性,善于挖掘教材,善于提炼出与发散思维、逆向思维、联想和想像等创造性思维相关的素材,以达到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暴露知识猜想、发现的过程
教材总是将知识和方法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通过演绎将知识展开,而省去了这些定论的观察、猜想、发现过程。教师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 的任务之一就是帮助学生重现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多种情境,启动学生的内驱力,触发学生探索意向,激起强烈求知欲望。
四、以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
问题是创造过程的开始。科学地设置问题,可以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好的问题必须是建立在教师深入研究、挖掘教材和广泛了解对象的基础之上。问题可分为呈现型、发现型和创造性三类。呈现型问题是目前学校中最常见、最典型的问题情景,它们是一些给定的问题(由教师或教科书提出),答案往往是现成的,学生只需要“按图索骥”就能获得与标准答案一致的结果;发现型问题有的也有已知的答案,但问题是由学生自己提出或发现的,而不是由老师或教科书给定的,因而对学生而言是一种探索,往往通向发明创造;创造性问题是人们从未提出过的、全新的,因其独特、新颖而且富于科学意义而弥足珍贵。强化问题意识,不是培养学生追求那种“按图索骥”式的呈现型问题,而是鼓励他们自由探究、积极思维,大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从而逐步成长为创造性人才。
五、鼓励学生质疑诘难
在学校里,孩子们常常通过不断地重复记忆来积累知识,从而达到取悦老师、考试过关的目的,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在退化。实际上,中国自古就有质疑的传统,孔子曾说过:“疑是思之始,学之端。”质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
疑问难的过程,是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敢于怀疑已成定论的知识,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只有在不断的质疑和释疑的过程中,才能增长才干。鼓励学生质疑诘难,教师需要打消那种怕学生提出问题回答不了、有失威信或怕挤占课堂教学时间、打乱教学计划的顾虑,实践证明只要有的放矢,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这些问题都可以解决。
六、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影响学生成长非常重要的因素,也是与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息息相关的问题。传统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人格关系,教师是主动者、支配者,而学生是被动者、服从者,只有听话的学生才是好学生,管不住学生的教师不是好教师,师生之间不能平等地交流意见,甚至不能平等地探讨科学问题。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下,怎么谈得上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而,必须极大地改善中小学的师生关系,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充分尊重学生的思想、情感、意志和行为方式,使他们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表现自己,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以形成他们探求创造的愿望。
七、有针对性地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
中小的培养可以结合各种活动课程,也可以直接开设“创造性思维训练”课,进行专门的创造思维训练。目前,我国有五种类型“创造性思维训练”课,认知型训练内容是按认知过程安排的;渗透型训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
练内容是从各科教学中提炼出来的;技法型训练内容是结合发明方法编排的;右脑型训练内容是侧重于富有形象的题材;综合型训练内容与众不同,不是限于某个侧面或某个领域,而是从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和各门科学的各种范畴中,精选训练题材,全面进行训练的。要根据不同情况,优选或组合运用好不同类型的创造思维训练课,不断提升教育品质。创造性思维是有规律可寻的,也是有技巧可以进行训练的,关键是我们如何想方设法地提高创造性思维训练的效率。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有良好的环境,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能够独立自主的进行学习。所以,教师必须树立自觉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意识,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学到思考问题的方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达到对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和对新教育课程改革奠定基础。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
参考文献:
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 篇7
艺术设计教育是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良好渠道和途径, 艺术课新课程标准为推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目前, 在各级学校的艺术设计教学中, 理论知识传授仍然占据主要地位, 大部份都忽视了设计技能的训练。这种“填鸭式”教学, 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也忽视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一名21世纪的艺术设计教师, 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更新我们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手段。我们要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放在教学的首位, 并将这种教育思想贯穿于整个的教学过程当中。
一、艺术设计与创造性思维
艺术设计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学科, 它的研究内容和服务对象有别于传统的艺术门类。同时艺术设计也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 它涉及到社会、文化、经济、市场、科技等诸多方面的因素, 其审美标准也随着这诸多因素的变化而改变。艺术设计贵在创造活动与实践。艺术设计, 实际上是设计者自身综合素质 (如表现能力、感知能力、想象能力) 的体现。各个专业虽然对设计知识的着重面不尽相同, 但对于“大设计”概念的关于美、节律、均衡、韵律等的要求是一样的。不论是平面的还是立体的设计, 创造性思维能力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在艺术设计教学中, 让学生进行艺术设计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因为他们完成作业大部分都是通过临摹来完成的, 这样在一段时间以后, 学生的创造能力在临摹中逐渐减弱, 已经习惯了照抄别人的模式。因此, 当教师设题让学生创作时, 学生会说:“我怎么设计呢”“太难了”, 急着找资料东搬西套。这样发展下去, 只会使学生变成墨守成规, 缺乏个性和想象力的人.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只能是个“艺术工匠”。
二、艺术设计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1. 激发求知欲, 培养创造性思维
想象力是创造的催化剂, 是比联想更为复杂的一种心理活动, 这种心理活动使人类能够在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形象。它不仅能表现客观事实, 更以其创意的力量重新塑造了世界。
“在艺术教育里, 艺术只是一种达到目标的方法, 而不是一个目标, 艺术教育的目的是使人在创造的过程中, 变得更富于创造力, 而不管这种创造力将施用于何处。” (罗恩菲德语) 这就要求我们在艺术设计教学过程中, 不能只看到传统意义上的艺术设计学习, 而要看是否有利于学生良好综合素质发展, 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 是否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品质完善, 是否有利于知识的迁移;课业的布置要具有灵活性, 给学生以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我们在艺术设计的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沿着不同的途径, 突破传统思维的能力;如在课业训练中, 就不能仅限于单一地模仿或照抄自然的训练, 一味模仿, 很容易导致学生陷于固定死板的思维状态, 使作业呆板、乏味、缺少活力, 甚至阻碍学生创造意识的发展。所以要重点抓学生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培养。具体而言就是:第一, 教师要选择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内容作为教学的重点。第二, 要鼓励学生放开思考, 发散思维, 寻求多方面解决问题的办法。第三, 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 敢于标新立异, 开拓创新。第四, 要鼓励学生在比较分析中增强探索性的思考力。
2. 好奇心是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原动力
大部分学生都有强烈的好奇心, 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一定非要“打破砂锅问到底”不可。因此, 教学内容应力求构思新颖, 趣味性强, 能充分能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利于培养和保护学生学习兴趣和信心;运用科学合理及有趣味的教学方法, 吸引学生, 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 激发起他们对美好事物的表现欲望和创作的冲动。因此, 当我们的学生对着一些习以为常的现象发出疑问, 甚至天马行空的改变时, 教师不要蔑视、惊讶, 更加不要阻止, 而应当鼓励帮助他们循着好奇心的指引, 努力寻找答案。
3. 重视教师自身素质的发展
在艺术设计教学中, 教师占据了主要地位, 不仅是从知识传授上还是从思维引领上, 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 教师自身素质成为了教师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现在学生在学校中, 接受知识最直接的地方就是课堂。课堂教学不应是教师单方面的灌输, 作为教师不但要观察每个学生的反映, 并及时予以反馈, 其实这个过程就是检验教师素质的过程。教师要从观念上改变教师独占讲台满堂灌的做法, 增强教学的趣味性, 创设活泼的课堂气氛, 创造民主开放的教学局面, 将教学过程视为师生共享经验的过程。
创新性思维灵活地运用各种逻辑思维方法, 才能有所发现, 取得丰硕的成果。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途径还有很多, 但各种途径都离不开教师, 因为教师是培养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师自己的思维首先要有创造性, 所以教师应不断学习、勤"换脑筋"、打点"思维提前量", 还要尊重学生、淡化权威意识, 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只要在教学的方方面面、时时刻刻都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那么学生的创造能力一定能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刘丽华.乜艳华.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造性思维教学方法浅析[J];赤子, 2012 (15) .
[2]张来源.浅谈艺术设计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艺术教育, 2008 (08) .
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 篇8
关键词:插图设计;创意思维;教学思考
1 高校艺术设计中插图设计教学的发展现状
插图设计的发展与视觉传达、动漫设计以及新媒体艺术设计等艺术专业方向关联密切,可以预见插图设计与这些学科的交叉越来越多,插图设计与这些专业学科的相互渗透性越来越强。插图艺术现在已经普遍用于艺术设计领域的各个方面,其制作手法,集绘画、图形、摄影、电脑等其他艺术专业于一体,形成了一种紧跟时代和科技脚步的新的艺术形式。其艺术设计元素的多元性,使插图设计将各种艺术的再现性与表现性紧密交织,成为一种由多种艺术设计元素组成的有机整体。
国际上,插图设计的教育早已与实际市场紧密结合,欧美国家在艺术设计教育中一直都非常重视插图设计的教学,很早就把插图设计作为独立的专业课程进行教学与研究。国外很多大学把商业类插图艺术家请到课堂上授课,把最有前瞻性、最有实际性的商业插图意识带给学生。中国大学的插图设计教育还处于摸索阶段,这门课程最开始一直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很多高校只是在书籍装帧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略有讲解,直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一部分高等艺术院校才陆陆续续开设插图设计专业课程。
近年来,高速发展的经济对应用型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众多高等艺术院校也因此纷纷设置了插图设计这门专业课程。虽然这些高等院校开设了插图设计课程,但是教学内容还停留在早期书籍装帧课程中涉及插图设计的初探,并不是完整意义上的现代商业插图。此外,传统设计类插图设计教学方法也限制着学生的创新思维,已无法适应现今社会的快速发展。现在的在校大学生绝大多数是“90”后,他们是伴随着网络、电脑游戏、动画片、漫画书长大的一代人,是把卡通、动漫及各种数码科技产品作为生活方式里必要部分的一个消费群体。随着我国开放程度的增大和深化,欧美、日韩等国家的卡通、动漫产品和游戏进入我国,漫画书成为中国从青少年到在校大学生课外书消费市场的主流。由此衍生出来的影视产品、玩具、COSPLAY等等延伸产业也被年轻人更大程度的带入他们的生活,作为他们生活中越来越平常的生活类视觉元素。现代插图设计早已不再局限于书籍装帧的附属,插图通过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如卡通、漫画、手绘本、游戏设计、网页设计、动画设计等出现在商业各领域,通过网络、媒体、广告、包装等各种渠道进入人们的生活。
2 插图设计在创意思维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对学生在工作实践以及创意思维能力方面的培养。艺术设计这个专业方向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而如今社会需要的也是实际应用型人才,要求学生能够在实际的工作中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长期受传统美术教育的影响,插图设计这门课程很容易沿袭美术教育范畴中的教学模式,即传统方式的绘画教学思维模式,着重强调手绘对设计表现能力的重要作用,忽视了对学生在设计思维创造能力方面的培养。很多院校也没有为学生提供一个具体的实训实习机会和场所,导致学生不能对艺术设计行业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使得学生缺乏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这些因素都直接导致了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缺乏独立思考及解决设计问题的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对于设计本身的执行能力。
(2)缺乏合理的课程体系建设以及囿于传统的教育模式的影响。从目前来看,很多高校都把插图设计作为书籍装帧课程中的一部分进行教学,让人感觉只有书籍装帧才有插图,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对这两门课的学习产生了混淆。还有部分高校虽将插图设计作为独立课程,但存在的问题还是很多。例如,课时安排不能统一,有些高校安排40课时,有的则是80个课时,课时太少会直接影响插图设计的教学质量。课程安排的先后顺序也不一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后续课程。例如,学生如果没学过Photoshop、Illustrator等电脑设计软件,其作品的表现手法和具有创意性的表现力将会受到很大局限,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另外,由于长期受前苏联传统美术教学方法的影响,插图设计教学依附于某种制作方式或某种技法,教师还是沿袭传统意义上的“美术绘画”思维模式,强调美术绘画功底对于设计表现力的重要作用,对学生的造型能力和绘画能力要求比较高,对学生在插图设计的创意思维、创新能力上的培养较弱。现今的生活步伐越来越快,用各式形式的表达方式在有限的时间内创作出符合现代商业需求的插图,是众多高校插图设计教育与市场经济接轨所面临的新问题。
3 插图设计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创意思维的教学思考
插图设计是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这门课程既是设计基础课程又与广告设计、书籍装帧、包装设计等专业设计课程密切关联。个人认为这门课程设置在第四学期比较合理,因为这个阶段学生已经上过大部分的设计基础课程,准备上专业设计课程,插图设计课正是这个阶段承前启后的最佳课程,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和表现能力都有着重要作用。在插图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能运用创意思维的方式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促进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不断提升,如一根朽木、一个场景、一个事件等等都可以成为学生创意的对象,激发学生创意灵感。插图设计表现能力的培养需要设计师具备扎实的绘画基本功,它是设计师表达设计思维的媒介。因此,在插图设计教学中手绘是基础,既能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此外,电脑绘图技术的普及已经成为现代插图设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处理好手绘和电脑在插图设计教学中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随着数字科技的不断发展与创新,现代插图设计不再仅仅限于傳统手绘的形式,而是成为一门和电脑技术、摄影技术以及各种新型现代科技材料的充分结合的综合艺术。因此,在插图设计教学中应该尽量避免单一的教学模式,注重引导学生利用丰富多样的设计手段来实现插图设计形式的多样化。
4 结语
插图设计多元化的艺术表现形式具有巨大的视觉魅力及广阔的市场应用空间,是未来艺术设计教育中非常具有发展潜力的重点学科,随着插图设计教学实践地不断调整与完善,针对艺术设计专业的特有属性和实际需要,改革与创新插图设计课程教学,从一个新角度去审视与认识插图设计,对构建中国特色的插图设计教学体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永强.平面设计教育中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J].教育理论,2010(9).
[2] 王宏民.插图设计课程的教与学[J].美术教育研究,2011(6).
[3] 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孟沛欣,译.湖南美术出版社,2008.
[4] 夏平.插图设计教学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美术大观,2009(3).
【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推荐阅读:
思维导图在生物教学设计中的应用11-13
平面艺术设计中的创意08-11
艺术设计中的逻辑思维08-10
临摹敦煌壁画图案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意义09-15
精心设计练习,培养学生思维能力12-18
浅析艺术心理学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论文07-21
语言艺术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10-08
标志设计的创意思维和表现手法07-04
艺术设计的创意与灵感07-09
浅谈舞蹈教学在艺术社团价值中的作用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