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的创意与灵感

2024-07-09

艺术设计的创意与灵感(共4篇)

艺术设计的创意与灵感 篇1

所谓灵感思维是指在创作活动中, 人的大脑皮质高度兴奋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和思维形式, 它是在一定的抽象思维或形象思维的基础上突如其来地产生出新概念或新形象的顿悟式思维形式。

中国古典美学关于“灵感”的命题和魏晋玄学是相联系的, 既然艺术是天才的表现, 就不否认灵感。按庄子精神解释创造过程:“用志不分, 乃凝于神”——去形忘智, 沉思冥想的精神状态是从自然之“道”获取“灵感”的最好途径。除了应有的表现技巧外, 在艺术设计创意活动中, 人们潜藏于心灵深处的思维变化经过反复思考而突然闪现出来, 或因某些元素的激发突然有所领悟, 达到认识上的飞跃。各种新概念、新形象、新思路、新发现突然而至, 尤如进入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地, 这就是灵感。诗人但丁在《神曲》中最后部分向上天做虞诚的祈祷, 祈求上天赐予人类一粒圣灵的火星, 这个火星便是人类的灵感。

波兰著名钢琴家肖邦一生创作了20多首钢琴练习曲, 其中最著名一首是《C小调 (革命) 练习曲》, 创作时, 正在赴西欧途中难以遏止的创作灵感使他在旅途辛劳中仅仅花了几天时间就完成了这首著名的练习曲。事实上, 萧邦早在1830年11月在国外听到华沙爆发革命起义的消息后, 心情非常激动, 创作冲动就时时撩扰着他的心灵, 而一年后, 在赴西欧途中听到华沙革命失败的消息后, 巨大的悲痛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 这首钢琴曲正是他内心情感的总爆发。美国芭蕾舞蹈家邓肯在青年时代赴巴黎演出时, 就流连于卢浮宫、巴黎图书馆, 潜心研究古希腊雕塑、莫内-塞利的戏剧表演、卡里亚的绘画等影响, 并且一度专门到希腊山村中居住。倾听希腊山民演唱的古代民歌, 加上尼采的哲学、惠特曼的诗歌和贝多芬音乐的影响, 使她追求身、心、灵三者有机结合, 强调以舞蹈来展示人的生命力。世界著名的画家米开朗基罗在创作罗马教堂壁画的过程中, 为了以壮观的场面表现上帝的形象, 冥思苦想, 没有满意的构思。一天暴风雨过后, 他看到天上白云翻滚, 其中状如勇士的两朵白云飘向升起的太阳, 他顿时彻悟。突发灵感, 绘出了气势宏大的创世纪作品。灵感并不神秘, 当我们长期思索某个问题时, 头脑中便会积累大量的有关知识和信息, 虽然暂时没有找到最佳方案。一旦收到某种意外信息, 就会恍然大悟, 豁然开朗, 在认识上会出现一个质的飞跃。“忽然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就是灵感在设计创意中产生火花原因所在。王国维谈到词的第三种境界时说:“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用来描述“灵感”来临前的寻觅过程和“灵感”到来时的审美惊喜, 似乎是恰当的。钱学森认为:“凡是有创造经验的同志都知道光靠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不能创造、不能突破, 要创造要突破得有灵感”。

在创意思维过程中, 碰撞火花的灵感会有以下几个条件:

一、灵感是艺术设计师长期辛勤劳动的结果

灵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也不象储存在头脑中的知识, 一旦需要随时可以调出来使用的, 欧洲画家列宾说:“灵感不过是顽强劳动所获得的奖赏。”因此灵感的到来并不是空穴来风, 而设计师们的辛勤劳动是灵感产生的先决条件。在艺术创造中, 任何灵感的产生都离不开艺术家的冥思苦想, 长期寻觅, 艰辛探索, 尤如人民常说的:“踏破铁鞋无觅处, 得来全不费功夫。”其实这种茅塞顿开, 触发的灵感好象是不期而遇, 突然涌发。实际上在这之前已经有了“踏破铁鞋”作为基础和前提。柴可夫斯基说:“灵感是这样一位客人, 他不爱拜访懒惰者。”显然灵感并非神秘莫测, 他是艺术家长期精心构思、艰苦寻觅的精神能量在一瞬间的突然爆发, 它与无意思或潜意识也有一定的关系。那么, 艺术的灵感究竟是什么:“它不是别的, 就是完全沉浸在主题里, 如果不达到完美的艺术形态就决不罢休的那种情况”。我们艺术工作者要在不同的艺术中吸取营养, 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古代画家吴道子, 迫于生计曾向民间画匠、雕工学徒、学艺, 后又向书法家张旭、贺知章等人学习书法和笔墨技巧。也自然会产生更多的灵感。《画史汇传》中说他“年未弱冠”, 却已经“穷丹青之妙”。兼收并进, 刻苦钻研, 绘画史上流传“曹衣出水, 吴带当风”就是对他的赞美。

二、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 对设计师产生灵感有很大的好处

心情愉快, 情绪轻松的精神状态是捕捉灵感的有利条件。对于艺术设计师而言, 拥有广泛的兴趣爱好有利于形成一个愉悦的精神状态, 利于设计创意个性灵感的出现, 因为兴趣会促使他们去获得知识, 对某一领域的研究有兴趣, 就会自然而然的留意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中与之相关联的知识和事物。正如泰勒所说:“具有丰富知识和经验的人, 比只有一种知识和经验的人更容易产生新的联想和独到的见解。”“李白斗酒诗百篇”, “张旭三杯草圣传”;“挥毫落笔如云烟”生动记述了李白、张旭酒后诗如泉涌, 遏止不了自己的创作冲动。艺术创作是人的一种高级复杂的创作活动, 为什么在“梦”和“醉”的情况下, 艺术家能突然获得创作灵感呢?这就是由于在这种情况下, 艺术家的个脑皮层暂时从紧张的创造状态中得到放松, 产生强烈的愉悦感, 在无意识或下意识的状态下, 突破了常规的思维的局限和束缚, 在无意识向显意识的过程中, 以异于平时的方式冲破了原来的框架, 获得了创造性的飞跃, 顿悟或灵感不期而至。

三、摆脱习惯性思维束缚是创造灵感的另一个有利条件

依赖于后天的刻苦训练和培养, 有赖于长期的、艰苦的、勤奋的艺术实践。人们常以固有的习惯性思维模式, 来对某些事物的现在做出判断, 思维方式的不同决定了对事物认识表现上的差异。在艺术设计创意中, 我们常常能够体会到这种由思想变化所产生的不同创意行为引出的艺术形态, 显示在生活和设计创意中, 我们一般不太容易感受到我们的习惯性思维对创意产生的影响, 往往固执起见, 从个人习惯思维出发, 按照那种由个人特定的生活环境、生活阅历、生活习惯和生活经验等因素所形成的思维特点, 来对新事物及艺术形态进行判断。习惯性思维把那种在历史上已经盖棺定论了的结论看着是设计创意的基本规律。从不反思艺术表现精神的本质含义。可见遵循规范化的表现过程, 也就是逐渐形成个人对某种艺术认识上的习惯性思维过程。如果我们不能以发展变化的观点来看待艺术表达, 那么在艺术表现上就会循规蹈矩, 无法施展和释放出个人在表现上的创造能力。按固有的思路去考虑问题, 常常会思维迟钝, 反应迟缓, 阻碍我们去寻找新事物的答案, 有人称这种习惯性思维是“将自己解决问题的大门关闭了”。在这种状态下, 我们应该打破常规, 换位思考, 这对摆脱习惯性思维很有帮助, 喜新厌旧, 也不见得完全就是坏事, 阶段性的再来考虑老问题, 可能就会产生出许多新的思路, 也许会找到很多解决问题的办法。

四、原型启发在捕捉灵感方面有很大的作用, 也是捕捉灵感的重要途径

原型启发是从已有或类似是事物中得到启迪, 通过联想, 爆发出创造的火花, 得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案, 很多事物都有启发作用, 自然现象、日常用品、机器、示意图、文字描述、口头说明等都可以作为原型, 都能诱发灵感的出现。达芬奇刚开始学绘画时, 老师维罗基奥让他成天画鸡蛋, 他经过刻苦学习终于悟出了其中的道理, 发现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 所画出来的鸡蛋具有完全不同的艺术效果, 经过这样的刻苦训练, 他画出来的作品达到了绝妙的境界。我们艺术设计工作者在创作过程中, 也通常从不同的角度来借鉴古今中外之文化, 提炼其中的精髓, 来达到自己的创意效果, 领悟道理来激发灵感是理性思维持续性的结果。“灵感”思维甚至以错觉, 误解的方式在闪光。

五、灵感的出现具有鲜明的偶发性

作为一种特殊的现象, 灵感具有稍纵即逝等特点。它不是神的恩赐, 而是创造活动中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或形象思维形式, 灵感的出现与潜意识或无意识活动有密切关系, 但也与自觉的显意识活动的长期积累紧密相关。朱光潜先生认为:“灵感就是潜意识中酝酿的情思涌现于意识”, “灵感是潜意识中的工作在意识中的收获”。无意识或下意识常常成为激发顿悟、灵感的契机。因此有创造经验的人都喜欢随时随地携带纸笔, 当灵感一出现, 马上就记录下来, 尽管有时记录下来的新思想、新概念和新形象还不太成熟、或仅具有雏形, 但记下后便有了进一步的思维加工和试验的条件, 有希望获得有价值的创意结果, 灵感和他创意出来的作品, 虽然是瞬间的一个闪念和动作, 但他只产生于优秀和勤奋的大脑, 只有你不畏劳苦地学习和积累, 孜孜不倦地思考和探索, 灵感就会来扣你的心扉, 成功就会属于你。

参考文献

[1]《创造心理学》.中国青年出版社, 1980年

[2]《朱光潜美学论文集》.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2年

[3]彭吉象:《艺术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4年

艺术设计的创意与灵感 篇2

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经常找寻教学理论的身影, 也经常感受到很多好的教学法, 当这些理论和方法熟记于心之后, 我们需要的是用智慧去设计课堂, 让创意和灵感在课堂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 提升信息技术课堂的艺术性。在信息技术课堂上, 借助现代教育设备, 我们更可以将艺术的魅力融入课堂。例如, 在学习图像处理一章时, 必修主要涉及裁切、调整等操作, 还有图层、滤镜等相对专业的概念, 通常教师提供一定量的素材, 做一次案例示范, 学生模仿。学生的创意有没有渗透到作品中去?有没有呈现自己的灵感呢?有没有提升艺术素养呢?仔细分析, 学生的作品不能达到教师预期, 所以, 要想提高学习的实效这其中有些问题需要教师在设计上用心。我一直在思考改进课堂的办法, 在讲这部分内容时, 尝试将摄影融入其中, 以CD封面制作为实践项目, 力图找到技术与创意、资源与灵感、项目与艺术的切合点, 让学生在技术学习中兑现灵感、提升艺术水平。

●技术拓展是创意的基石

新技术给梦想插上翅膀, 会让创意自由飞翔。

“科学技术”一词的希腊文词根是“Tech”, 原意是指个人的技能或技艺。把自己的所想良好地表达出来, 这需要工具;把自己的独特创新展示出来, 需要技术的辅助。越来越多的新技术, 让我们的创意更容易表达, 更容易创新和实现。这是让技术教学感到惬意的原因之一。

我在《图像处理》一章中, 围绕技术问题做了很多设计, 但似乎缺少些许润滑剂。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图像处理中去呢?无疑需要有吸引力的技术。如何让学生在做图像处理的时候有自己的思路和创意呢?让学生对技术的了解更全面是不可或缺的。不懂构图艺术而单纯去学习“裁切”操作, 就像纸上谈兵, 不懂得欣赏图片去进行图像处理, 肯定是盲目而无标准的。因此, 我想到了要提高学生的创意就需要寻找更多的技术作为基石。摄影技术, 无疑能够为图像处理的学习打开一扇敞亮的窗。于是, 我在图像处理课之前让学生先上摄影课, 试试自己拍摄的视角、构图与光线等技术。之所以将图像处理技术拓展到摄影领域, 是因为摄影的很多基本技巧具有强烈的艺术性, 如构图与光线。学习一些必要的摄影技术, 就能更加懂得欣赏图片, 就会有的放矢地进行图像处理, 就能运用软件里的工具实现自己的创意。

例如, 我在备课过程中曾经遇到一幅图片, 内容毫无主题和新意, 但是图像中人物手里正在坠落的水滴璀璨夺目, 让我不舍得丢弃。我敏锐地捕捉到这个角度, 通过裁剪让其成为一张很好的人物局部特写照片。我把这种视角引入课堂, 让学生体会到技术对创意的实现, 会让创意展翅飞翔。

●丰富的资源兑现着灵感

用心寻找和整合资源, 让灵感在更开阔的平台兑现。

我们常说教师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杯水, 似乎学生只能从教师手中得到一小部分资源。在信息社会, 在信息技术学科领域, 学生完全有可能拥有更开阔的视野, 而教师要做的, 则是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地使用资源, 抓住学生在资源中闪现的灵感, 这样的才是不可复制的资源, 才能让技术自由地在课堂挥洒。

资源需要我们用心去寻找和整合。在摄影课之前, 我从学生的班级校友录挑选照片, 分类整理。第一类是典型分析图, 主要是有明显技术不足的照片, 如构图的时候头上“长”树, 或者水平线“分割”了头部。第二类是美图欣赏, 主要是构图和用光都很符合专业要求, 图片赏心悦目, 美丽耐看。第三类就是用于课堂讨论的照片, 这些照片经过技术处理, 进行重新构图或者调整, 可以变为第二类, 甚至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让学生领略到技术的魅力。

资源需要我们去挖掘和学习。在上图像处理课之前, 我要求学生选择自己的照片, 只要是原创都可以拿来研究。讨论中, 学生的艺术眼光能不断给我惊喜, 他们轻松驾驭了构图、透视、光线等要素, 自己就能甄别出自己作品的优劣。课堂上, 他们会秀一下自己的得意之作, 也会为一点缺憾孜孜不倦去调整, 然后对处理后的效果自赏赞叹。

有时候有灵感突然出现, 却苦于没有可以表达的素材。通过摄影的拓展学习, 给师生一个思维开放的空间, 让灵感在更开阔的平台上得到激发, 体现技术真正的内涵。

●在项目实践中实现技术的艺术提升

教师精于业务学习与钻研, 艺术地设计项目实践, 让课堂成为艺术品。

单纯的任务不适合创作型的课堂, 教师应深入了解有关设计的一些项目, 如在平面设计, 在专业设计中找项目。这里的项目或许不是框架严格、步骤完善的, 但是它的需求、技术、成果却无不显示出技术对工艺的效益, 体现出艺术的提升。

高中毕业的一位学生要向某高校提供自己的作品, 请教师帮忙筹划。我建议他为上交的光盘创作CD封面, 这看似很简单的一个细节, 其实可以体现他对技术的运用和理解。

我首先要求他提供照片, 他拿来一张看上去很不成功的照片, 海平面是倾斜的, 并且“分隔”着面部, 人物背对大海, 伸展双臂, 但手部不完整。我建议他重新构图, 使得主体“大海”和“背影”突出, 然后利用“滤镜→扭曲→玻璃”的效果, 解决了原本像素不够高的缺陷, 这样处理过的图片立刻变得有立体的艺术气息。我们进一步请教专业平面设计师, 在封面上设计效果文字,

采用“滤镜→动感模糊”功能, 配合照片的意境, 深远且耐人寻味, 那一条“蓝色”的渐变线, 更是画龙点睛之笔。

在这样实践性很强的项目中, 教师带领学生从选题、选材、加工、包装都用心去采集, 通过向专业人士不断学习专业知识, 更容易地实现了像设计艺术品一样设计我们的课堂。

总之, 最美的课堂必定是艺术的课堂, 艺术的课堂需要我们用心的设计。用自己的心去慢慢雕琢, 用自己的技术去点点储备, 因为有用心的设计所以有了创意课堂的基石, 让灵感在艺术的技术课堂熠熠生辉吧。

苍山点题

这期的案例其实并不新奇, 但是却方向感十足。即, 涉及到底怎样教育的问题。开学之初, 有几位老师就多次向我咨询问题, 现在没有主题无法教学, 学生不知道做什么作品。可是, 规定了主题, 学生就成了模仿练习, 一点也不积极。回答这问题比较困难, 因为不同的教学策略适合不同的具体情况。单就主题教学来说, 也许设计的主题不开放, 本身就成了作品练习。但是, 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法, 你都要想清楚必要性。即目的是什么, 方向是什么。

第一个案例, 从心理准备到教学过程, 不难看出, 本节课的价值取向:让学生体验动漫人物造型设计, 而不是规定做出统一作品。学生通过学习、创作动漫形象, 自觉地提高对特征、形象、特征和故事 (主题) 的关系认识, 这样的教学行动是一种有效的尝试, 也是释放蓝调精神的一种行为方式。

第二个案例, 从如何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开始, 到精心准备教学素材, 再到让学生自己处理图像效果、设计光盘封面的开放式活动, 体现出“设计”的艺术性。这样做的前提有三个, 一是教师要有饱满的创意激情和充分的技术技能知识;二是教师要用心挖掘素材资源, 呵护学生的创作灵感;三是教学过程要精致、精细, 实践项目要完整而适度。这种案例让教育思想有了一个起承转合的轨迹。

两个完全不同的案例, 前者是透过行动、挥洒技术, 后者是用心设计、蕴含艺术之美, 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那就是具有教育之“心”。用心的课堂, 什么样的教学法都不重要。

更正

艺术设计的创意与灵感 篇3

一、从“生物机体”到包装形态的创意转换

借助不同生物机体 (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 生长、发育、繁殖不同的形态、结构, 多维的变化层面, 巧妙的色彩装饰盒图形组织, 引申到包装形态的创意方法。我们可以提取自然生物的形态及生存技能的优势, 用人造的方式表达出来, 变成符号性的形象后, 更便于人的理解。生物机体的形态结构具有为了维护自身、抵抗变异形成了力量的扩张感, 这与包装的保护功能是一致的。我们可借助生物本身的美感, 借助拟人的、仿生的手法加以解析, 让受众看见有生命的作品, 进而看见有意蕴的作品, 然后引起心灵上的共鸣。如有橘子的“缓冲包装”, 豆角的“颗粒包装”, 花生的“瓦楞包装”, 葫芦的“全封闭包装”都充分反映生态包装的材质结构和功能的合理性及丰富性。

二、从“日常生活”到包装形态的创意转换

生活是很丰富的, 每天都在变, 对设计师而言, 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设计资料库, 而“形态学”的出现, 更进一步启发设计师的仿生概念。借助艺术想象, 对生活原型进行取舍、提炼, 再对其进行创造性摹拟, 利用新颖独特的构思, 抛弃陈规戒律, 打破司空见惯, 出奇不意, 惊世骇俗, 使受众油然而生购买的冲动。

三、从“感官体验”到包装形态的创意转换

融合人体工程学的理念, 借助人对材质的感官体验, 引申到包装形态的创意方法。包装的视触觉感是由包装的材料、质地以及包装材料表面的肌理造成的, 它的不同感觉传达给我们不同的信息和判断。任何物体都有特定的材质构成, 不同的材质表面产生不同的触觉感受, 肌理感是物体外表的质地特征, 质地的软, 硬, 光滑, 粗糙, 从外观上就可以看出。我们可以通过包装材料表面材质肌理的视觉触觉感, 建立和消费者之间的亲和感和诱惑力。

四、从“哲学文化”到包装形态的创意转换

在瞬息万变的设计舞台, 重新审视传统文化, 利用传统文化资源融入现代包装设计, 有着广泛而深远的意义。我们应把现代包装设计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来对待, 借助一些中国传统哲学理念、文字, 引申到包装形态的创意方法, 如:器以载道、天圆地方、源、品、和而不同、三生万物等我国思想文化史上的精髓。自古以来, 我们崇尚“物我交融”“以和为贵”“阴阳和谐”“天人合一”的涵盖整体、求中和, 通过对自然万物的尊重、承认和包容, 强调“气韵”、“神韵”通过沟通、协调而达到和谐统一。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同样是密不可分, 相辅相成、辩证统一。

五、从“风土人情”到包装形态的创意转换

借助不同的时代特征、民族文化、地域风俗的特点, 引申到包装形态的创意方法。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人文以及风土人情。在我们国家, 五千年的文明历史, 民族的精神、气质、风俗, 民族的哲学观和美学观, 使我们终生打下了民族的烙印, 民族文化, 民间美术其质朴实, 其情真切。因此吸收民族特色, 表现乡土风情, 反映出中国特色包装是包装设计发展的必然。我们可以保留原有内涵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 精简概括其形态, 运用各种设计元素、造型规律、文化内涵、艺术设计法则, 将这些民俗形态元素加以提炼、组织、整合, 融入现代的审美理念, 间接的再创新, 使之既有现代感, 又有深刻的东方意境, 同时契合现代与传统的双重含义。

六、从“生态材料”到包装形态的创意转换

此手法是对材料表面的肌理进行提炼, 利用各种凹凸、条纹、点线等纹理造型突出包装的创意和特点。在包装材质的选择上, 可挖掘天然材料的独特品质, 如随处可见的红白蓝编织袋、草编的篮、竹藤以及配以丝绸麻绳捆扎包装等, 这些材料种类丰富, 适用性强, 可以满足各种包装的用途, 而且资源可再生, 废弃后容易在自然环境中降解。还可以运用不同材质编制出各种具有寓意和象征性的造型来丰富包装的形象。利用材料的韧性, 可对包装物品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对于现代包装是极有益处的, 也给人以浓郁的传统气息。

七、从“绿色环保”到包装形态的创意转换

绿色环保包装是指包装对生态环境尽可能无污染和对人体尽可能无害, 所用材料能再利用或再循环, 可降解等等组成的一个综合概念。绿色包装可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通过包装结构的设计, 节省用料、减少废弃物, 实现包装减量化;二是易于回收再利用, 可再生或降解的包装原辅材料;三是采用天然材质或再生资源材料, 如柳条、木屑、草等, 它们在自然环境中容易被分解, 不污染生态环境, 而且可资源再生, 成本低。

八、从“功能用途”到包装形态的创意转换

一般的包装被使用后, 会随之被丢弃, 具备多种功能的包装, 强调在被使用后再发挥其他的功能。包装的基本功能为容纳、保护, 那假如包装在具备以上基本功能外, 还有货架展示的功能, 甚至在使用后还可以把“包装”当成家具、玩具、文具、饰品, 是否更具吸引力呢?我们可以通过包装不同的功能以及产品的背景及相关的故事来吸引消费者, 同时与消费者产生共鸣, 创造快乐愉悦的审美体验。包装多功能、多用途, 将会是包装设计创新以及发展趋势。

结语

科学技术飞速的发展着, 新的设计形态观必将随着时代、科技的发展而更新, 后现代主义时期各种前卫的、开放性的设计思想向我们传达了丰富的信息。包装的定义已超越了习惯意义上认为的“产品的终端设计”这一理念, 其功能也不仅仅限于容纳、保护、成本和促销等要素, 而是成为现代科技文明的载体和生活品质的外延。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现代包装设计进入多元化发展时代, 商品包装设计需要新的与众不同的创意, 包装形态的更新变态变革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原本人们自我表现和自我完善的愿望, 取代了对物质财富的单纯追求, 导致人们消费需求发生改变, 消费观念更多地表现为崇尚高情感、多元性、多样化,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追求消费品的个性化、趣味性和多样性。形态的多元化, 能够突出包装的个性, 强化包装的动态美, 增加消费者与产品包装之间的精神互动, 使包装具有意象美和意蕴美。

关键词:包装,形态,仿生,环保,人文

参考文献

[1]韩锦平, 王渝珠.中国包装百年辉煌路[J].中国包装, 2001 (6)

[2]刘丹.包装设计中人文思想的再思考, 包装工程, 2002. (3) :90页

艺术设计的创意与灵感 篇4

一、利用校本资源,创建师生学习的新环境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用环境、用学生自己创造的周围情景、用丰富集体精神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是教育最微妙的领域之一。校园是教育的主阵地,它的每一座建筑、每一项设施、每一种活动,乃至于一草一木,无不浸透着育人的文化底蕴,能使人感受到文化的光艳和智慧的火花。挖掘校园文化资源,可以营造生机盎然的课程生态环境,实现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具有初步的环境意识的培养目标。

1、沟通学科横向联系,渗透课改精神

我校宣传栏开辟的“岁月流声”专版是展示优秀励志歌曲的园地。由于其内容丰富、更新及时,许多历史久远的经典作品在这里得以重温和继承。课余时间,师生们自发组织学唱这些歌曲并把它作为课外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之一。在音乐教室的设计上,许多同学也提出了自己的宝贵意见并亲手参与布置,音乐兴趣小组的同学提供了许多音乐名人名言挂图,而美术兴趣小组的同学则动手制作了各种乐器的图形和剪纸作品。有时会因为涉及到音乐学科和美术学科的知识、技能问题而反复探讨,偶尔也会争得面红耳赤,但通过参与,相关学科基本知识也得到进一步的学习和巩固,沟通了学科间的横向联系,体现了积极主动,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改精神。

2、吟唱、创编校园歌曲,弘扬校园文化

优秀的校园歌曲内容生动、形式活泼、易于传唱,是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好教材、健康成长的好伙伴,对他们思想品德的形成、美好情感的培养、文明礼仪的养成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为进一步深化“民族精神代代传”活动,弘扬校园文化,我校开展了“好儿歌、好诗词”创作比赛,涌现了大量的优秀作品。由本人和付成玲、张荟等同学共同创作的《童年的诗》、《我们稚嫩的童心》以及《有爱才有家》获得了市教委、市少工委“优秀儿歌创作”一、二等奖的好成绩并受到表彰,同时我们还将这些作品在校园中予以推广。该项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孩子们陶冶情操,启迪心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助于密切师生关系,更拉近了家长与孩子们的距离。

二、立足校本资源,彰显学校特色

开发校本资源应立足于学校实际,仔细地审视自己拥有的,潜心地挖掘可实现的,以学生需要为前提,考虑学生的发展实际、贴近学生生活,以充分自主地发挥学校的自身优势为出发点和终结点,因校制宜。我校是合肥市新站区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定点就读中学,整体看这一部分学生的家庭经济较为落后,人口文化素质较低,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的支持非常薄弱,加上学习基础和学习习惯上的差距,无疑增加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难度。在困难面前,我们坚持“以人为本”、“为了一切学生”的教育理念,并把它打造成学校经久不变的经典特色、熠熠生辉的人文精髓。

1、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将书面内容生成实践体验

我校学生中,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已超过半数,许多家长忙于生计,无暇规律地安排孩子的正常生活起居问题。为了方便中午不能回家就餐的同学加热饭菜,学校特意购买了微波炉,并安排教师轮流值班,许多老师甚至放弃了休息时间无微不至地关心、照顾着这些孩子(相关事迹《中国教育报》、《安徽日报》、《新安晚报》等新闻媒体均有报道)。由于把这些真实的、反映学生生活实际的图片资料引入到《友谊地久天长》一课的课件中,使得我在学校举办的“走进新课程”教学评比中获得佳绩。课堂上,伴随着优美的旋律,照片上那纯真的面容、美丽的春景把师生们带到了熟悉的校园生活中,孩子们亲手制作的友谊书签和师生共同演绎的音乐短剧《二十年后再相会》也更好地诠释了歌曲的内涵。由于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率高,学习气氛十分活跃,课堂生活化、个性化、人文化的方向得以突显,充分体现了新课程“以人为本”的理念。

2、以课外音乐活动为契机,深化“手拉手”活动

课外音乐活动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组织能力,加强集体主义观念,近些年受到了社会广泛的重视。在我校,许多学生由于家庭贫困,根本无力购买昂贵的乐器,缤纷的舞鞋,更谈不上聘请名师“开小灶”上专业课。为了帮助他们实现心中的梦想,学习音乐特长,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七十一中音乐志愿者辅导站正式建立了,一些受过专业训练的同学,不但毫无保留地传授技艺,还将自己多年来收藏的口琴,竖笛以及各类音乐书籍无偿捐献出来,舞蹈队、合唱队、器乐小组相继成立。在每周两次的活动课中,大家尽情地交流着,相互学习着。经过一段时间的辅导,许多同学不但能在业余时间放松自我,陶冶情操,还能表演节目,展示才艺。在本次校红领巾艺术节闭幕式活动中,器乐合奏《月光下的凤尾竹》、经典戏曲联唱、音乐小品等节目均吸引了众多观众,获得一致好评。通过开展这样的互助式音乐活动,增强了学生学习音乐的自信心,深化了“手拉手”活动,同时也对精神文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整合校本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

我们特别注重师生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互动,鼓励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趣参与课堂活动,即兴创造,勇于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只有整合优化、生成创造,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校本资源,才能够为学生创造性的学习开辟广阔的空间,丰富学生的学习过程,开阔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工作中,我把“科学求真,人文求善,艺术求美,开拓求新”作为育人理念,将日常教学中生成的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让学生品尝了自主探究的乐趣,使课堂充满活力。

1、开展案例研究,提倡互助交流

在教研活动中针对自己熟悉领域的教学案例进行研讨,教师之间的互助指导将会起到更显著的作用。这种方式,有效地引导教师把新课程理念转化为课堂教学的实际行为,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我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利用“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工作之余,我将小学音乐教材逐一浏览,并与担任其教学工作的老师开展案例分析教研活动,从中发现,小学低年级阶段所学歌曲一般旋律简单,易于学唱,如将其改编运用于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将会降低教材难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于是我利用歌曲《小小音乐家》旋律自编歌词,改为师生问好歌:

通过这种交流与合作研究,教师从互助和讨论中获得知识、经验和思维方式上的益处,达到了经验分享、学术互助和专业共生的目的。

2、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具体的生活经验,这些潜能是宝贵的教学资源。在教学中,我着眼于把学生的个性差异当作教育资源来整合开发,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智能因素选择学习方法,设定探究方式。如教学京剧《沙家浜》选段《智斗》一课时,在了解剧情后,我让学生自行选择饰演剧中角色,以体验人物的内心世界。对于《校园夕歌》、《毕业歌》、《哦!十分钟》等歌曲,我则让学生畅谈校园生活,根据歌曲的时代背景,讨论歌曲的意境、情绪,安排歌曲的演唱形式。这样的探究过程为学生发展多元智能创造了机会和条件,学生的潜能得以开发,学生的聪明才智、独特个性、创新成果都能获得展示。实践证明,学生在资源整合的创新性学习平台中不断探究实践,逐渐形成相应的能力,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校本资源是多方面,极其丰富的。我们在整合利用的过程中,应遵从新课改精神,创造性地开发、配置学校各种资源,把学习音乐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层面,提升到丰富音乐文化的层面,注重学生参与程度,注重学生情感和价值观的体验,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情感需求,与学生的认知,情意和能力相适应。为了使校本资源在今后音乐教学活动中,能够得到更加充分、合理的利用,我将继续努力,通过教学活动实践,做进一步深入的研究与探讨,锲而不舍地开创音乐新课程改革之路。

参考文献

[1]夏正江.从“案例教学”到“案例研究”:转换机制分析[J].全球教育展望, 2005 (2) .

[2]顾泠沅.教师在教育行动中成长[M].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2003.

上一篇:学习型政党的建设下一篇:学习者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