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型政党的建设

2024-07-09

学习型政党的建设(精选5篇)

学习型政党的建设 篇1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 要更加注重社会建设,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推进社会体制改革, 扩大公共服务,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这是党中央在新时期、新阶段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为财政部门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支持构建和谐社会指明了方向。当前, 在全党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具体到财政部门就是要突出“坚持科学理财、培植壮大财源、构建民生财政”的实践主题, 发挥财政职能作用, 落实各项惠民政策, 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通过财政再分配调节, 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一、酒泉民生财政建设的实践与成效

近年来, 酒泉市、县财政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不断完善财政管理体制, 理顺财政分配关系, 把倾力打造民生财政, 促进社会和谐作为公共财政的第一目标, 加大对“三农”、社会事业和民生保障等资金投入, 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努力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使全体人民群众共同沐浴公共财政的阳光, 共享民生财政建设成果。2005年-2008年, 全市用于民生方面的财政资金投入累计达到40.47亿元, 年均增长38.08% (祥见附表)

(一) 学有所教, 教育事业进步显著。

酒泉市财政局始终把支持教育事业发展作为公共财政的重中之重, 逐年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 使财政性教育经费增幅明显高于财政收入增长幅度。2005年-2008年, 全市教育经费投入分别达到2.8亿元、3.45亿元、4.64亿元和7.41亿元, 年均增长33.1%, 比财政收入高17.4个百分点, 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由2004年的不足18%提高到24.8%。优先保障义务教育经费, 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大幅度提高, “两免一补”政策实现城乡全覆盖, 贫困家庭初中、小学寄宿生生活补助由239元提高到750元和500元, 免费教科书发放范围扩大到农村、县镇所有学生和城市贫困家庭学生, 发放面达到81.5%。多方筹措资金2.24亿元, 推动城乡教育资源布局调整, 对办学规模较小的273所乡镇中小学进行撤并, 改建九年一贯制学校9所, 新建和扩建寄宿制初中5所, 肃北、阿克塞两个少数民族县的高中教育在敦煌异地办学, 全市高中生和25个乡镇的农村初中生实现进城就读, 城乡教育基础设施、经费保障等差距明显缩小, 达到了教学质量与规模效益双提高。全市普九“四率”保持在99%以上, 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90%以上, 均居全省前列。

(二) 劳有所得, 就业扶持力度不断加大。

认真落实就业和再就业扶持政策, 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 完善税费减免和小额担保贷款, 最大限度地满足就业再就业的资金需求, 2005年以来, 全市财政用于就业的财政支出分别达到1442万元、3311万元、4061万元和4340万元, 年均增长17.93%, 比2004年翻了两番。采取技能培训、政府安置、组织输转等方式, 扶持下岗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四年投入再就业资金2540万元, 购买公益性岗位5858个, 解决了1719户零就业家庭的就业问题。市级财政小额贷款担保基金由2004年的368万元增加到2009年的5000万元, 发放小额贷款1275.3万元, 14290名下岗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 城镇登记失业率连续4年控制在4%以下。四年来, 财政补贴资金培训农民工35万人次, 输转农村劳动力43.9万人次, 三分之一的农村劳动力输转到二、三产业就业, 劳务收入占到了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5%。市县两级财政投资950万元, 建立劳动力市场8个, 全市7个街道、64个社区和65个乡镇全部建立了劳动保障工作机构, 配齐了工作人员, 形成了覆盖全市的就业服务网络。

(三) 病有所医, 群众就医得到基本保障。

坚持把“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作为建设民生财政的重要内容, 健全医疗卫生经费保障机制, 逐年增加对卫生事业的财政投入, 加大农村卫生院所建设, 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保障了广大群众的看病就医。2005年-2008年, 全市用财政于医疗卫生的支出分别达到0.7亿元、0.9亿元、1.66亿元和2.36亿元, 年均增长43.5%, 实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公立医院床位补贴翻番、乡镇卫生院人员工资由财政全额供给“四个全覆盖”。筹措资金改造乡镇卫生院53个, 全市85%的村卫生所达到甲级标准, 市县两级公立医院设立济困病床245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覆盖到个体工商户、下岗失业人员、企业职工、国家机关及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参保人数达到11.69万人,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参保面达到90.1%,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4.67%, 基本医疗、大病统筹、医疗补助及报销标准全面提高, 城乡困难群众重大疾病得到有效救助。

(四) 老有所养, 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原则, 完善社保资金支付制度, 确保及时足额发放, 推动了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各项政策的落实。2005年-2008年, 财政用于社会保障的资金投入分别达到2.29亿元、2.96亿元、3.57亿元和4.90亿元, 年均增长28.3%。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 连续三年提高离退休职工养老金和城乡低保补助标准, 2008年为1.42万企业离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1.49亿元, 为城乡13.37万名低保对象发放低保金和物价补贴9811万元, 将6.49万名贫困移民和7713名残疾人纳入城乡低保范围, 农村五保户2890人由集体互助转为财政供养。在全省率先建立“三老一少”特殊生活补助制度, 高龄老人、困难老人、残疾老人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特困家庭大学生每学年补助生活费1000元。

(五) 住有所居, 增加“两房”建设投入。

高度重视住房保障工作, 专项安排保障性住房配套资金, 推进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 通过实物配租、租赁补给等方式, 有效解决了城镇低保人群和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2005年以来, 全市财政累计投入专项资金1.45亿元, 共建设廉租住房2882套, 经济适用住房2864套, 发放租房补贴9090户, 实物配租1253户, 改造农村特困户、五保户、残疾人住房1065套。筹措资金支持肃北、阿克塞两个牧业县实施牧民定居工程, 绝大部分牧民实现了入城定居。

(六) 农有所惠, 支农政策全面落实。

四年来, 财政用于“三农”支出分别达到1.4亿元、1.66亿元、3.6亿元和4.25亿元, 年均增长18.8%。仅2008年, 全市发放粮食、农资、农机具、奶牛良种、能繁母猪等涉农补贴资金就达1.02亿元, 农民人均受益231元, 占到了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1%。市级财政列支专项资金2000万元, 扶持发展“一特四化”农业, 推进专业化布局、产业化经营、标准化产业和技能化培训。加大新农村建设投入, 实施“十镇百村”示范工程, 硬化村组道路1548公里, 累计建成“一池三改”沼气用户17820户, 农村居民安全饮水达到16.8万人, 新建和改造小康住宅3.26万户, 156个自然村3000户农户用电问题得到解决。

二、民生财政建设存在问题

近年来, 酒泉市在建设公共财政、改善民生工作方面, 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相比, 还存在着一些差距和问题, 主要是:

(一) 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

城乡教育布局和资源配置还不尽合理, 农村教育基础薄弱, 师资力量短缺, 教育教学质量仍然落后于城市。2008年, 农村教育投入2.41亿元, 仅占教育总支出的32.5%, 生均教育经费3353元, 相当于城市的58.8%, 农村学校预算内公用经费, 相当于城市的32.34%, 中小学高级教师只有27人, 不足城镇的九分之一, 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58年, 比城镇少2.1年, 全市现有的3000多青壮年文盲全部为农村人口。部分农村中小学整合后, 校舍偏紧, 质量不高, 存在安全隐患。

(二) 农村卫生保障体系不健全。

城乡卫生资源配置不尽合理, 医疗服务公平性不高, 卫生服务成本较大, 药品价格虚高, 个别医疗机构存在趋利行为。农民不能享有与城镇职工同等的卫生资源和医疗补贴, 农民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比较突出。2008年, 全市财政用于农村医疗卫生的支出7800万元, 相当于城镇的49.36%,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只有80元, 比城镇居民基本医疗补助标准低10元, 人均医疗卫生费用支出为178元, 只有城镇居民的55.6%。新农合保障能力有限, 目前农民人均年医药费支出300元左右, 而新农合人均筹资额只有100元, 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相比, 整体水平偏低。农村和社区卫生服务人才数量不足, 农村每千人卫生技术人员为1.97人, 比城市少3.75人, 44%的农村人口只享有全市30%的卫生资源。

(三) 就业再就业压力较大。

受金融危机影响, 企业开工率不高, 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进一步加剧。目前, 全市城镇每年需新增就业人员保持在2万人左右, 农村尚有8万左右的富余劳动力需要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 去冬今春约有2200多名农民工提前返乡, 加之近年高校扩招后毕业生急剧增加, 这些因素都加剧了就业压力。与此同时, 就业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 受劳动者技能素质和择业观念的制约, 部分求职者就业面临困难, 而一些技术工种又招不到合适的人才, 一些单位工资待遇低, 劳动强度大, 对求职者缺乏吸引力, 部分群体就业难与部分企业劳动力短缺现象并存。

(四) 城乡社会保障差距较大。

目前, 城镇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 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低保制度均己建立, 而农村社会保障很不健全, 保障覆盖面小, 保障水平低, 除社会救济、新型合作医疗、五保供养、贫困移民及残疾农民享有最低生活保障外, 涉及农民后顾之忧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尚未建立。从城乡养老、医疗、失业保险覆盖面看, 养老保险已覆盖到城镇各类企业、营利性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及灵活就业人员, 医疗保险覆盖到城镇各单位在职员工和非职工居民, 失业保险扩大到城镇全部企事业单位, 但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还处在探索建立阶段。2008年, 酒泉市农民工参加职工医疗保险的只有4750人, 参加工伤保险的只有2405人, 不到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5%。从统筹的社会保障基金来看, 城镇职工人均347元, 农民工基本没有统筹。全市农村社会保障支出2450万元, 是城镇的1/20, 44%的农村居民只享有4.7%的社会保障支出。

(五) 保障性住房资金缺口较大。

廉租住房地方政府配套比例较高, 除去土地成本, 市县配套资金与中央、省上补贴资金比例达到1:1.2。廉租住房覆盖面小, 实物配租供不应求, 建设资金缺口较大, 不能满足无房户及低保家庭的住房需求。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成本上涨较快, 部分低收入家庭买不起房。与此同时, 保障性住房的准入退出机制不健全, 不能实现廉租房的动态流转。

面临的这些民生问题, 有些是历史遗留下来的, 如城乡二元结构所导致的教育、医疗、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多方面的不平等;有些是发展过程中产生的, 如劳动者权益受损、房价非正常快速攀升、失地农民缺少保障等。分析以上问题的深层次原因, 主要是政府财力不强, 保障能力较弱, 对公益性事业投入不足, 财政公共服务职能未能充分发挥, 同时也存在着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的问题。

三、建设民生财政的思路及对策

解决好民生问题, 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和关键。民生财政涵盖的范围很广, 当前要解决好社会民生问题, 必须从建立社会公平保障体系、确立民生优先的公共投入着手, 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全面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目标。

(一)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提高民生支出比重。

近年来, 各级财政在满足民生方面的支出虽然增长较快, 但在整个财政支出中, 相对比重提高不快。这就要求各级财政部门在支持经济发展、做大财政收入“蛋糕”的基础上, 大力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做到有保有压、有促有控。一方面, 要继续减少竞争性领域的直接投入, 严格控制并努力压缩一般性开支;另一方面, 加大对重点支出项目的保障力度, 做到“四个倾斜”, 即向农村倾斜、向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倾斜、向基层倾斜、向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倾斜。特别是要加大财政在教育、卫生、文化、就业、社会保障、农村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入, 使民生资金投入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二) 加大教育经费投入, 推进城乡教育公平。

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前提。支持教育事业发展是财政支出的重中之重, 要保证财政对教育投入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 逐年提高财政性教育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 提高农村教育投入占全部教育投入的比重, 努力缩小城乡教育财政投入差距。新增教育经费应重点向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贫困生倾斜, 巩固“两免一补”政策, 扩大义务教育免费覆盖范围, 逐步提高农村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和困难家庭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 落实好贫困家庭大学生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实施移民教育倾斜政策, 资助引导移民子女进城就读, 形成人人都能享受教育的良好环境。

(三) 支持医疗卫生体系建设, 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着眼于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逐步增加财政对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投入, 健全公共卫生经费保障机制, 切实解决好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加快市县综合性医院和农村卫生院所建设, 提高公立医院床位补贴标准, 落实乡镇卫生院在编人员工资财政供给政策, 推行乡镇卫生院药品“零差价”。推进建立城乡统一的医疗保障体系, 逐步取消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财政统筹差别待遇, 实行农村合作医疗“一证通”, 参合农民可持证在城市自主选择定点医疗机构, 促进农村人口共享城市卫生资源。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及时调整卫生经费预算, 确保新医改方案顺利实施。

(四) 落实就业扶持政策, 促进城乡劳动力充分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全面落实就业优惠政策, 完善再就业援助制度, 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 突出抓好“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工作。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压力加大的情况下, 要高度重视下岗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群体的就业问题, 大力实施“创业促就业”计划, 落实创业扶持政策, 使更多的劳动者成为创业者, 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加大财政就业支持力度, 推行城乡一体化的就业政策, 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渠道, 促进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输转就业。

(五)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扩大保障覆盖范围。

建立与物价指数相衔接的社会最低保障制度, 切实减轻物价上涨对城乡低收入家庭生活的冲击。落实好城乡低保政策, 对低保对象实行差别救助, 提高低保制度的公平性。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积极探索建立行政机关养老保险制度。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 逐步将农民工纳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覆盖范围, 推进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逐步并轨。努力解决关停并转企业及困难企业退休人员的基本医疗保障问题。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 对被征地农民在工作、生活、医疗、养老等方面作出合理的制度安排。

(六) 拓宽财政融资渠道, 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

住房是重要的民生问题, 解决弱势群体的住房困难不仅是一项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 也是各级党委、政府应尽的职责。要规范廉租住房保障制度, 建立保障性住房准入退出机制, 推进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上市交易, 盘活保障性住房存量资产, 多渠道筹集解决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 力争做到人均住房面积8平方米以下低收入家庭“应保尽保”。实施农村贫困户、残疾人安居工程, 加快农村危房改造, 解决好农村五保户的住房问题。

(七) 健全“惠农”保障制度, 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加强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体系建设, 促进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巩固和完善强农惠农政策, 健全农业投入保障制度。切实调整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信贷投放结构, 保证各级财政对农业投入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 大幅度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 大幅度提高土地出让收益、耕地占用税新增收入用于农业的比例, 大幅度增加对移民乡镇和民族地区农村公益建设项目的投入。积极利用财政贴息、补助等手段, 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农村。深化农村金融改革, 创新农村金融体制, 加大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 引导更多的信贷资金投向农村。健全农业补贴制度, 稳步提高惠农项目补贴标准, 完善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挂钩的农资综合补贴和农产品收购价格动态调整机制。落实好国家“家电下乡”政策, 扩大家电下乡品种, 简化补贴发放程序。扩大农区良种补贴范围, 探索试行牧区“惠农”政策和主要畜产品价格保护办法, 切实让广大农牧民真正得到实惠。

摘要:坚持科学理财、构建民生财政是新时斯财政工作的重点和目标。文章从酒泉市民生财政的现状、存在的问题, 对策建议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述。

关键词:科学理财,构建,民生财政

学习型政党的建设 篇2

1.政治学习主要是组织职工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借以提高职工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素质。各科室各部门必须认真组织、合理安排、做到组织、学习、时间三落实,并确保学习效果。

2.每月政治学习时间不少于2个小时,各科室可根据本科室实际情况安排具体学习时间,做好政治学习记录。

3.政治学习内容原则上由医院党支部安排,各科也可自己找资料选学有关内容。

4.科室主任或负责人组织本科室政治学习,主任不在由副主任负责组织。

5.每位职工都要自觉遵守政治学习制度,按照科室规定的时间准时参加政治学习。凡无故不到者,按旷工处理。各科室要建立严格的政治学习考勤制度,考勤情况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

6.院党支部、院办公室要经常检查政治学习及记录情况,对政治学习情况及时进行通报。

学习型政党的建设 篇3

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落实。该局成立了改进作风专项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八步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深入开展窗口单位改进作风专项行动工作实施方案》《八步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窗口单位服务规范》《窗口单位纪律要求》等。

二是强化制度建设,提升服务水平。该局从制度建设、执行力建设、服务水平等各方面,进一步强化服务窗口全程协办服务制度。今年以来,该局各社保服务大厅共服务五项社会保险参保对象达22.15万人,征缴五项社会保险费1.3087亿元,发放五项社会保险待遇2.26亿元。

三是严格工作纪律,规范工作流程。今年以来,该局通过建立健全外部监督机制,公示投诉效能热线、发放征求意见表、邀请群众代表座谈、实行民主评议等措施,共征求工作意见20条,邀请群众代表座谈8次,开展作风民主评议1次,窗口服务工作到群众的肯定。

四是完善功能平台,建立长效机制。不断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就业窗口服务体系。积极把就业服务全面延伸到乡镇、社区,着力援助零就业家庭、残疾人、长期失业者等就业困难群体实现稳定就业。不断健全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社保窗口服务体系。以打造“阳光社保”为平台,建立健全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使用的公示制度、质询制度、问责制度、跟踪反馈制度、投诉举报制度等五项制度,保证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使用的有效、安全和完整。

加强政风行风建设 篇4

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是当前教育系统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规范办学行为的重要助推器。教育局各科室都应高度重视这项工作,进一步明确行评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确保评议取得实效。全市教育系统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努力提升工作效能,全面推进教育政风行风建设,严抓招生收费工作,使各类学校办学行为更加规范。

一、以强化思想意识为基础,突出行风建设的重要性

教育局高度重视教育系统行风建设工作,将其作为主体工作的首要工作,坚持以思想建设为先导,从思想的源头做好引导,牢固树立行风就是形象、行风就是发展动力、行风就是生产力的思想,不断强化“三种”意识,促进行风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是强化领导班子责任意识。不断提高教育系统领导干部对行风建设工作极端重要性的认识,始终把行风建设与党风廉政建设、政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将行风建设工作纳入教育局及学校总体工作,将其作为局(科)室和学校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行风建设责任网络,明确责任分工,建立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教师人人有承诺的层层责任体系。

二是强化全体干部教师的危机意识。以行风建设大家谈为突破口,通过思想大讨论对干部教师进行再动员、再教育,让干部教师认识到了加强教育行风建设不仅是教师形象、教育形象问题,而且是社会进步对教育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更是能否实现办人民满意教育目标的关键所在。进一步增强了干部教师参与行风建设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实现行风建设工作在全县评比中再争第一的目标奠定了基础。

三是强化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大局意识。教育局班子成员多次深入到基层学校及社区、村镇当中进行调研,深入分析了可能影响行风建设工作的各种因素,提出并深入开展了“行风也是生产力”主题实践活动,从解决好思想认识问题、怎么干的问题和怎么干好的问题三个方面入手,提高了干部教师的思想认识,找出了工作差距,明确了工作思路,使行风建设工作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

二、以完善制度建设为抓手,健全行风工作的长效机制

市教育局以加强制度建设为长效管理的有效途径,通过不断完善教育行风建设工作制度,规范工作流程,构筑起了行风建设工作的坚固管理防线。建立健全了行风责任追究制度。将行风建设工作与党风廉政建设和经济责任制考核工作相结合,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行风建设责任制和工作目标责任制三位一体,进一步量化、细化、深化,定人、定位管理,形成了一个奖惩分明、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我们会对纠风工作力度大,效果明显,且无违纪违规现象的科室和学校进行表彰,对纠风工作不合格的单位,追究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责任。

三、以加大防惩力度为核心,净化教育健康发展的空间 市教育局本着一手抓预防,一手抓查处的原则,把工作重心放在教育和预防上,坚决落实教育系统纠风治乱的相关规定,会做到发现问题主动深入调查,查实问题,严肃处理,决不手软。

坚决执行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一费制”收费办法,实行“阳光收费“;坚持学籍管理制度,不办人情学籍;严格执行择校生标准,不违规招生;学校建设,事务公开,集体决策,保证质量,一切工作,依法、合规、民主、透明。全面落实校务公开制度,设立公示栏定期公开政务(校务)内容,加速学校管理的民主化、诚信化进程。抓好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努力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消除个别教师课上不认真讲课、课下补课的行为,杜绝少数教师靠多留作业、随意加重学生负担来提高教学成绩的现象,从而树立良好的教育风气。抓好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情操,开展好教师教育思想大讨论活动,教育教师尊师重道,远离有损师德的行为,坚决杜绝体罚及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

四、以强化监督为保障,维护教育风清气正的良好形象 为强化行风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市教育局将以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为保障,促进了行风建设工作顺利开展。

一是落实内部监督。教育局行风领导小组和督导办公室经常以电话询问、现场察看、明察暗访等方式进行监督检查。

二是加大社会监督。教育局面向社会聘请了各界人士36名为教育行风监督员,对行风建设工作实行动态公开监督,经常听取监督员对我县教育政风行风建设的意见、建议。

三是强化舆论监督,教育局每年都利用电台、广播、标语、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向社会公开教育收费项目、审批项目等内容,明确工作流程,公布举报电话,大力扩展监督渠道。进一步完善处理措施,制定完善的防范措施,坚决遏制各类事件的发生,树立教育的良好形象。

通过加强行风建设,相信教育系统的干部职工对行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会不断提高,工作作风能得到进一步转化,办事效率不断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得到有效改善,廉洁从政的意识进一步增强,推动了教育又好又快的健康发展。

学习型政党的建设 篇5

【关键词】新常态;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思考

行政事业单位是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为主的单位,新常态给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带来了更严峻的挑战。通过对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现状进行分析,存在内部控制意识不强,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以及内部控制队伍素质偏低等问题,只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控制建设,才能够保护国有资产安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经济保持平稳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现状

1.内部控制意识不强

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是内部控制意识薄弱,一些行政事业单位未能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忽视单位内部管理,没有通过内部控制的手段谋求长远发展的意识。这种现状与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传统的管理方式有一定的关系,过于安逸的环境造成了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缺乏危机意识和风险意识,懒政怠政问题严重,内部控制建设也只停留在口头上,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2.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财务管理制度方面,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单位内部存在非法挪用专项资金的现象,或者出现资金管理混乱,原始凭证缺失,经费支出没有实行严格控制的乱象。其二,监督制度方面,许多单位尚未创建内审部门,监督制度不完善,影响内部控制建设的完善。其三,预算制度方面,许多单位存在预算管理意识薄弱、机构设置不合理、方法简单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会严重干扰行政事业内部的控制建设。

3.内部控制人员素质偏低

在行政事业单位普遍存在员工综合素质低下,业务能力不够精湛的问题。由于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和意义认识的不到位,许多单位在对内部控制人员素质水平没有特别严格的要求,一些员工不具备专业的会计基础知识,缺乏财务安全意识,没有财务预算能力,对收入和支出不能进行严格的控制,极易给国家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阻碍社会的发展进程。

二、新常态下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策略

1.强化内部控制意识,增强内部控制人员的综合素质

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在单位内部经常开展加强内部控制意识的教育活动,强化全体员工的内部控制意识,领导要起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对员工进行督促。财务和内审部门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核心,直接影响行政事业单位的生存与发展,尤其要对这两个部门的工作人员加强内部控制教育,让他们认识到自己身上肩负的重任,避免工作人员出现懒政怠政的现象。

行政事业单位在人才的选拔任用方面要制定严格的制度来进行规范,防止裙带关系滋生,通过严格的选拔手段挑选具有丰富工作经验和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来担任相关职位,提高内部控制人员的综合素质,为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

2.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对风险进行评估防范

新常态环境下,行政事业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的最严重的问题就是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单位内部存在着资产安全隐患。为了促进单位的内部控制建设,应该积极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资产管理,对经费的使用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现金的支取要有严格的制度规范。此外,还要加强对原始凭证的管理,对原始凭证上面的内容进行严格的审核,以便核实资金的收入和支出,严格控制每笔资产的去向,保证资金安全。

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不仅能够将主观意识不强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更能通过制度的执行达到“不能为”的效果,从而堵塞漏洞,规避管理风险。笔者所在单位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首先强化预算控制,通过软件对预算数和执行数进行自动比对,超预算支出无法通过软件验证,促使单位自觉将支出控制在预算范围内;其次建立多重审核机制,每笔支出均需经办人、部门负责人签字确认,并由财务人员对支出项目的规范性进行审核,再由财务主管领导对支出项目的合理性进行把关,最后经单位分管领导,必要时报单位主要负责人审批,方可报支,从而规范了单位的支出行为,杜绝违法乱纪现象的发生;第三加强监督管理,单位内设审计机构,定期不定期组织抽查或专项审计,大型项目报政府审计部门审计,并接受财政、审计部门的例行和专项检查。上述制度的有序执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为了维护资产的安全,确保财务工作的有效运转,应该及时对风险进行评估,使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工作保持平稳有序的进行。行政事业单位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和资产现状选择适当的风险评估模式,并采取有效的措施防范风险。

3.加强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随着社会的发展,内部控制建设不可能一成不变,为了提高行政事业内部控制建设的水平,内部控制建设的手段也应该与时俱进,及时采用新的措施加强内部控制的力度。内部控制人员的业务水平也要朝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为了增强相关财务人员的财务意识,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应该定期邀请行业专家对单位职工进行专业化的培训,向他们传授内部控制的专业知识,让他们及时了解内部控制的前沿信息,掌握先进的内部控制手段。

4.建立授权审批制度,加强资产管理

行政事业内部要建立严格的授权审批制度,对单位内部的审批流程、审批标准进行严格的明文规定,防止资产乱用以及挪用经费的现象出现。通过授权审批营造一个严格的内部控制环境,财务人员通过审批程序及时了解资金的去向,当出现资金挪用现象时,要及时对相关人员进行追责,以便加强对资产的管理。

三、总结

行政事业内部控制的还存在控制意识淡薄,内部控制人员综合素质低下等问题,我们必须引起足够重视,从加强控制意识入手,针对内部控制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不断提高内部控制建设水平,为保证我国经济快速平稳的发展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熊显媛.新常态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优化问题分析[J].企业导报,2016,04:56-57.

上一篇:语言文字阅读教学下一篇:艺术设计的创意与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