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学习型医院工作意见

2024-11-06

建设学习型医院工作意见(精选11篇)

建设学习型医院工作意见 篇1

2011年建设学习型医院工作计划

2011年,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之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喜庆之年,也是实施医院“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继续开展学习型医院建设,对于全面开展能力作风建设提升年活动,提升医院形象和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快医院现代化建设,促进中医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美好金坛”为主题,以全面提高职工综合素质和增强学习能力、服务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以深化和拓展学习型医院建设为基础,以学习促进创新,以创新促进发展,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载体,拓展学习内容,进一步提高学习型医院建设工作水平,为中医事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二、主要任务

开展“创建学习型医院、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争做学习型党员干部”活动,对于全面开展能力作风建设深化年活动,提升党员干部理论水平和医务人员综合素质,促进医院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按照上级的要求,结合医院实际,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要以“能力作风建设深化年”活动为抓手,党员干部立足岗位,全面兴起“爱好读书、多读好书、读出成效”的热潮,做到政治理论深学、专业技术精学,切实增强党员干部理论水平。运用好中心组学习、专题学习研讨、形势政策教育等有效做法,同时进一步拓宽党员干部培训渠道,采取灵活有效的方式,强化党员干部尤其是新提拔任用中层干部的政治理论、法律法规和现代管理知识的教育培训,努力实现中层干部队伍有新思路、新方法、新面貌、新作为。

2、加强学习型医院建设。紧跟卫生改革发展新形势,立足岗位新要求,本着学以致用原则,讲求学习效果,计划在4月组织医务人员“读经典,学经典”,撰写心得体会并组织交流,使读书真正成为全院职工自发和自觉行动。大力加强“道德讲堂”建设,广泛开展“道德模范人物宣讲”、“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继续开展“政治夜校”学习活动,开展各类人员业务技能培训,如业务技术培训、岗前培训、消防安全知识培训等活动,营造一个“比学习,比工作,比奉献”的良好氛围,提升医务人员综合素质。

3、加强服务品牌建设。树立“人人是形象,个个是窗口”服务理念,将党组织的工作融入医疗工作中去。

三、工作要求

1、强化组织领导。成立领导小组(名单附后),建立健全院长亲手抓,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强化抓学习、促学习的责任机制。各科室要结合自身实际和工作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并推动实施,加强考核,推动学习型医院建设深入开展。

2、加强阵地建设。充分发挥院宣传栏、网站等学习阵地的优势,及时宣传各科室在学习型医院建设过程中的先进经验、先进人物和事迹,不断充实和丰富学习型医院建设的内涵,提升医院美誉度。

3、创新学习载体。结合医院文化深化年活动,进一步加强各类政治理论和专业技术培训,以及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习教育活动,不断推动学习型医院建设。利用读书月活动、道德讲堂、专题培训等有效载体,全面提升职工的政治思想素质。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文体娱乐活动。大力培植和宣传、学习身边的先进典型,教育引导广大职工比、学、赶、超。

4、完善运行机制。坚持和完善学习型医院创建机制,促进学习型医院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要与创建“好班子”活动结合起来,建立健全中心组学习制度,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学习表率作用。加强部门、职工之间的交流,同时把创建活动与医院中心工作结合起来,形成资源共享、交流互动、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良好局面。

5、突出品牌效益。紧紧围绕 “三满意”要求,继续开展优质服务品牌创建活动,提升医院文化品牌成效。改进和提高医疗技术质量和水平,进一步充实医院文化的内涵,展示医院良好形象,努力打造人民满意医院。

附件:

2011年建设学习型医院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在院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事务。

建设学习型医院工作意见 篇2

一、完善组织, 强化管理, 保障学习进度

大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础工程。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切实加强对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组织领导, 准确把握、认真贯彻中央提出的总体要求和主要原则, 明确学习的目标任务、主要内容和方式方法。要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 党委成员对口联系支部, 党办和各支部具体抓落实的层级组织领导小组。深入推进党委中心组学习, 提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实践的能力。同时, 各党支部要配备学习委员, 明确课程安排、学习时间及其参学率目标, 加强督促管理, 形成以中心组理论学习为龙头, 各党支部为纽带、全体党员为对象的关系理顺、上下贯通、全员参与的学习型组织, 为推进党组织建设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健全制度, 明确责任, 提高学习效率

衡量学习型党组织的一个重要标准, 就是看是否有科学完备、行之有效的学习制度。医院应结合实际, 注重从建立和完善机制入手, 着力探索“学习人员全覆盖、学习时间经常化、学习制度长远化”的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新机制。要制定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实施方案;完善中心组学习制度、党员干部学习制度、培训制度、调查研究制度、报告宣讲制度、考核评价制度、检查督查制度等多项制度;逐步健全全方位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制, 明确学习组织者的职责, 对有关政治学习、会议、调查研究、党课及职工政治课等作出具体要求。各党支部要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 加强政治思想教育, 提高党员理论素养;要把学习作为判断党员干部素质、认定干部实绩的重要条件, 实施严格的学习考勤、签到管理, 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 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做到真正把学习的“软任务”变成“硬约束”, 用制度管学习、促学习, 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三、创新载体, 丰富方法, 营造学习氛围

医院要坚持把管理工作、业务建设、科研教学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结合起来, 通过创新学习理念、学习内容、学习形式和手段, 努力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学习平台, 把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作为医院日常性工作来开展。

一是拓展学习阵地。充分利用多功能会议厅、多媒体教室和中心组学习室组织集中学习;各临床科室配备学习室和电脑、投影仪等设施, 以保证学习任务及时完成, 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在院内安装大型LED电子显示屏、设置喷绘文化墙, 制作学习教育展板, 不断扩大覆盖面和参与度, 增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活动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二是创新学习方式。通过召开党委会、民主生活会、专题学习交流会、周会、党员大会等会议形式, 学习文件, 吃透精神, 领会政策, 提高认识;利用各类“讲坛”、“论坛”、“讲堂”和学习会、读书会、交流会等平台, 以及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等载体, 开展有特色的理论政策学习;根据工作特点和岗位要求, 每个党员读一本人文知识的书籍, 每个医生、护士读一本医疗业务的书籍, 每位中层读一本管理理论的书籍, 做到积极运用学习成果, 推动医院发展;以岗位成才为主题深入开展技能竞赛活动, 结合医院业务工作特点, 组织党员职工参加医疗、护理等业务技能竞赛活动, 鼓励党员参加各类在职教育, 更新知识, 提高技能;通过用典型说话、用典型引路, 努力形成正确舆论导向, 拓展探索学习途径的思路, 促使学习氛围“有声有色”、学习感召“无处不在”、学习效能“入脑入心”。

四、把握方向, 明确目标, 确保学习实效

在实际工作中, 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促进医院全面发展的平台作用, 以全面加强医院文化建设为抓手, 组织全体党员结合实际, 从营造和谐统一、蓬勃向上的精神氛围, 锤炼奋发有为、争创一流的职工队伍, 塑造文明规范、诚信为民的行业形象, 增强开拓创新、追求卓越的竞争能力等方面, 积极开展调研, 撰写论文, 建言献策。

医院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领导小组要定期对各支部组织学习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提出加强和改进的具体要求。通过督促检查, 树立典型、总结经验, 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深入开展, 确保创建工作取得实效。要通过学习, 进一步提升党支部的战斗力、凝聚力, 促进党政工作作风的改进, 确保党员干部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牢牢把握正确前进方向;进一步提高全体党员的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素质, 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指导工作的方法, 把工作实效作为检验学习效果的惟一标准, 不断强化服务质量, 优化服务理念, 深化服务水平;进一步推动医院各项工作, 增强全院职工和群众观念和服务意识, 提升医院整体实力, 提高医院发展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摘要: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新形势下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和新任务, 是保持党在理论上、实践上先进性的根本前提, 是医院开创工作新局面的迫切需要。医院作为服务群众的窗口单位, 应从组织上、制度上、方法上和方向上着手, 认真抓好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 以更好地服务患者、造福百姓。

建设学习型医院工作意见 篇3

1.指导思想

2010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是: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总体任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规划先行、科学布局、整体推进,实施投资拉动、政策驱动、示范带动,突出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两个重点,加快形成“百镇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提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局面。

2.总体要求

紧紧围绕“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开好局,起好步,夯实基础,力争取得重大进展。

2.1启动实施千村示范从2010年起,用3年时间,在全省选择基础相对较好、人口相对集中、空间布局相对合理、辐射带动作用较强的1000个示范村,集中力量重点建设,强化基础,完善功能,带动周边村屯发展。同时,按照分层推进、梯次跟进的原则,着眼于构建新型村镇布局体系,再规划一批重点村,进行巩固、完善和提高。

2.2启动实施万村提升全省有1万多个村级单位,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开展环境整治,着力推进以清垃圾、清粪堆、清柴草、清路障,改院、改厨、改厕、改圈,绿化、美化为内容的“四清、四改、两化”综合整治工作,改善提升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建设人与自然相协调的生态和人居环境。

3.主要任务

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建设的需要,扎实落实新农村建设各项任务,努力在科学规划布局、强化产业支撑、完善服务功能、突出环境整治、注重机制创新等5个方面实现创新和突破。

3.1科学规划布局按照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要求,科学谋划,合理布局,有序建设,集中力量建设1000个示范村,探索路子,积累经验。要根据地域特点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坚持进行分类指导,东部提高、中部突破、西部攻坚,加速形成全省新农村建设新格局。

3.2强化产业支撑2010年启动建设的1000个示范村,要建设成为现代农业的产业示范基地。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特”的原则,加强标准化基地建设,推进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经营,培育、壮大、提升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把产业化经营作为发展现代农业、强化产业支撑的主推模式,依托我省丰富的粮、牧、林、特和农副产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进种养加、贸工农、产供销一体化经营,拉长产业链条,提高规模效益。充分发挥区位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宜工则工、宜牧则牧、宜商则商、宜特则特,推进产业兴村、旅游富村、商贸活村。积极发展农村商贸流通、观光旅游、餐饮服务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型服务业,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供有利条件。

3.3完善服务功能把1000个示范村服务功能建设作为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的桥梁,作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纽带。在统筹兼顾的基础上,按照“微型小城镇”的思路,科学规划生产、生活、商贸、文化、休闲等功能区,加快农村社区建设步伐,完善相关基础设施,着力提高服务功能,用良好的环境吸引人,用人的集聚促进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加快形成。

3.4突出环境整治 以环境整治作为改变农村面貌的突破口,在全省范围内全面深入实施“万村提升”工程,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以改变农民传统生活习惯为重点,规范约束农民陈规陋习,彻底改变农村“脏、乱、差”面貌。以建章建制为重点,把农村环境整治列入村规民约,发挥村民代表大会和屯务理事会的监督和约束作用,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切实建立起保持农村环境卫生、促进村容整洁的长效机制。

3.5注重机制创新进一步推进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向农村转移。创新农村发展的政策机制。进一步完善农村财税政策、资金整合政策、土地利用政策,探索建立城乡一体的户籍管理制度、平等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动力。加强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在管理体制机制和工作运行方式上实现创新和突破,提高人口素质,实现优生优育。

4.保障措施

实施新农村建设“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关键在强化措施。具体要在以下8个方面加强组织、精心推进。

4.1选定好1000个示范村 在全省范围内选择基础相对较好、人口相对集中、空间布局相对合理、辐射带动作用较强的1000个中心村,进行集中建设。示范村要具备明显的区位优势,鲜明的产业特点,规划科学合理,集体经济发展潜力大,村两委班子组织工作能力强,农民自我投入、自我建设积极性高,在周边发挥示范引导、带头带动、辐射扩散、吸引聚集的作用。

4.2着力推进规划编制工作对于选定的1000个示范村,按照省、市、县三级建设部门合力攻坚的要求,完成总体规划、建设规划、经济规划、村屯改造方案等三个规划、一个方案的编制工作任务,确保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和指导性,推动示范村建设健康、有序、扎实进行。

4.3组织好示范村项目建设2010年省继续安排2亿元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主要用于示范村公共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项目補助。市(州)和县(市、区)也要设立一定规模的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示范村项目建设。项目建设重点是:农村道路、安全饮水、广播电视、清洁能源、院墙整治、排水处理、垃圾清理、桥涵建设、小流域治理和村部、卫生所、文化活动室、农民夜校、健身广场、美化社区等。着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治理脏乱差,创建文明、健康、时尚农村新型社区。

4.4加大项目资金整合力度落实省级重点责任部门新农村建设工作责任,实行1000个示范村重点项目包保建设。在此基础上,把各类涉农的发展要素优先向示范村配置,产业发展项目重点向示范村摆放,加强对现有国家和省扶持农村建设项目、资金的整合,打捆使用,将泥草房改造、农村道路、安全饮水、消防水源、电网改造、商贸网点、批发(集贸)市场、清洁能源、科学普及、广播电视、文化体育、农家书屋、信息网络、职业教育、扶贫开发、畜禽养殖场(小区)、绿化美化、环境建设、社区建设等项目资金,集中投向1000个示范村,形成综合性、多元化投入格局,加快示范村建设步伐。

4.5实行帮扶工作责任制省、市、县三级明确1000名领导干部、1000个部门单位、1000户企业,按照一对一、一帮三年不变的要求,对1000个示范村实行重点帮扶。要切实发挥各驻吉部队建设第二故乡和全省民兵预备役支持农村建设的重要作用。积极支持社会知名人士、志愿者、企业家和机关企事业干部到农村或到本人的出生地、生长地、创业地支援新农村建设。

4.6切实加强考核评比完善考核办法,细化考核内容,要把奖补考核作为表彰和专项资金补助的重要参考依据。按照建设周期,每半年考核一次,在年末考核时增加各市州互评,确保考核公平性。按照省规定新农村建设每3年表彰一次的要求,2010年要做好对各市(州)、县(市、区)党委政府、示范村和省直部门以及个人先进表彰工作。

4.7做好宣传培训工作重点是在总结前两年培训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继续会同省纪检委、省委组织部、省民政厅和省财政厅、吉林农业大学,共同组织实施好万名村干部培训计划。2010年完成培训2000名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和“一村一名大学生”任务,共分5期进行,每期10天培训400名。通过集中系统培训,进一步提高村级干部的理论水平、思想素质、道德修养,增强对中央和省有关“三农”工作的重大部署、重大决策、重大政策的贯彻落实和执行能力,增强发展现代农业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实践能力。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吉林农业》杂志、吉林农业报、12316新农村热线、12582短信平台、吉林农网、新农村简报等,加大全省新农村建设先进典型、先进经验宣传力度,同时,创新宣传模式,主动策划一些有影响的活动,使宣传工作深入基层,深入人心。

医院人才队伍建设意见 篇4

1、坚持高质量,采取各种形式引进和培养高层人才,尤其是中医方面比较突出的人才,重点引进和培养学科带头人。原则上选拔基础素质好,理论功底扎实,具有本科以上的优秀后备人才重点培养。至2005年临床各学科带头人80%以上必须是副主任医师以上,学历大学本科以上,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必须是主任医师。

2、统筹规划,加快人才梯队建设,坚持老、中、青结合原则,各专科后备人才队伍平均年龄不超过40岁,“十二五”期间每年至少引进中医硕士1—2名,临床科室招录中医本科,争取做到各个临床科室执业中医人员占所有执业医师的比例不低于60%。

3、人员结构逐步趋向合理,45岁以下临床医师队伍中本科以上学历必须达到100%,在编护理队中本科以上学历必须达到50%,执业医护人员中中医新占的比例不低于65%,西学中比例达到100%,院级管理队伍本科以上学历达90%,行政职能科室主要负责人相应专业本科学历达60%以上。

二、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

1、建立公平的竞争机制,实行科主任和学科带头人竞争上岗。结合任期目标,严格考核,在新一轮人事机制改革中认真制定学科带头人的岗位任职条件。按照定人定岗定绩效工资待遇采取竞聘上岗形成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灵活的用人机制,认真组织评审和选拔。

2、结合本院特色实行每年增强科研意识,适当提供科研经费,提升医院科研氛围,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和获省市的科技进步奖实行重奖。具体奖励规定另行制定。

3、继续加强引进人才的力度,制定引进优惠措施,特别是对中医方面研究生和学科带头人的引进。医院将根据个人情况分别给予优厚的待遇。尽可能改善他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安心工作,发挥自己的特长,同时制定相关的考核管理制度,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工作积极性、创造性,为医院学科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建设学习型医院工作意见 篇5

一、医院文化建设对医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医院文化是医院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组织,在一定的民族文化传统中逐步形成的具有本院特色的基本信念、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规章制度、生活方式、人文环境,以及与此相适应的行为方式的总和。医院文化建设对医院的发展作用表现在:一是医院文化强调的是通过文化塑造来引导职工行为,使人们在文化作用下接受共同的价值观念,自觉将医院总体目标与个人目标相结合,使个体行为符合医院的整体目标和长远利益;二是医院文化对每个职工的思想和行为具有约束和规范作用,这种规范和约束,来自于医院内部的习惯、传统、观念和外部环境因素,是医院制度的升华;三是医院文化的价值观念一旦被职工认同,达成一致共识后,就会从各个方面把职工团结起来,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使每个职工形成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主人翁精神。因此,医院应当以强烈的紧迫感和深邃的历史洞察力来认识发展现代文化的极端重要性,努力加强医院文化建设,以医院文化建设推动医院政治思想工作。

二、思想政治工作同医院文化相结合是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形式。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解决人的思想、观点、立场问题,从根本上提高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为目的,对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进行启发、诱导和说服教育,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工作的积极性,为完成党所提出的各项任务而奋斗的一种政治工作。医院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医院管理的全过程,指导广大医务人员的行为,以确保医院为人民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办院宗旨,它是医院内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保证,也是构建和谐医院的重要基础。

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把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主线,贯穿于职工思想教育、医德医风建设和医疗工作的始终,引导职工将个人的事业理想、成就需要与医院总体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在社会、医院发展的总体目标中看到自己的位置,激励职工保持良好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培育职工的主人翁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建设学习型医院工作意见 篇6

一、构建反腐倡廉责任体系

(一)医院反腐倡廉建设是医院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规范管理的内在要求和基本内容。加强医院反腐倡廉建设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改革创新、统筹推进、重在建设的基本要求;坚持落实医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以体制、机制、制度创新为核心, 整体推进制度、监督、改革、纠风、惩处五项工作,为促进高等医学事业科学发展和医务人员队伍健康成长提供坚强的保证。

(二)医院行政领导班子要认真抓好教学、科研和其他行政管理的反腐倡廉工作。要把反腐倡廉要求与行政工作一起部署,一起检查,一起考核,与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相结合,要加强对行政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要指导和督促院内行政职能部门切实履行反腐倡廉工作职责,并作为年终工作考评的重要内容。

(三)医院主要负责人对反腐倡廉建设要做到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信件亲自批阅,重要案件亲自督办。

(五)医院要认真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努力构建权责明晰、逐级负责、层层落实的反腐倡廉建设责任体系。要建立健全督查、考评、奖惩、责任追究等工作机制,对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得力,造成不良后果的,应严肃追究责任。

二、完善制度深化改革。

(六)加强对医院领导干部的管理和监督。

(七)加强干部人事管理和监督。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原则。

(八)加强内部财务管理和监督。

(九)加强基建(修缮)项目管理和监督。要科学合理地制定医院事业发展规划及医院建设总体规划,控制建设成本。

(十)加强物资(设备)采购管理和监督。严格执行政府采购有关规定,统一组织实施对仪器设备、药品、医疗器械等大宗物资的采购,做到公开透明,阳光采购。

(十一)加强科研经费管理和监督。进一步完善学校内部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的监督约束机制,切实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益。

(十二)加强各种评审、评估、评选、评奖等工作的管理和监督。从严控制项目,坚持公开透明,实施廉洁评审,确保公平公正坚持实事求是,防治弄虚作假。

三、突出思想教育 ,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

医院学习文化建设的经验和体会 篇7

学习文化, 是指机构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导入“学习型组织”理论, 以此来引导机构成长为学习型组织的一种组织文化, 它是人本管理最高层次的体现。

“学习文化”是构建“学习型组织”最重要的载体。“学习型组织”源于彼得·圣吉在20世纪80年代所写的《第五项修炼》, 他在书中描述了“学习型组织”的定义:“它像个具有生命的有机体, 当前所未有的复杂、混沌、变化扑面而来, 它总能灵活伸展, 轮转向前。在这个团体中人们胸怀大志, 心手相连, 相互反省求真, 脚踏实地, 勇于挑战, 不为眼前近利所诱, 以远大的共同愿景, 以整体搭配的双策与利动, 充分发挥生命的潜力, 大家得以不断突破自己的能力上限, 创造真心向往、超乎寻常的结果, 培养全新、前瞻而开阔的思考方式, 全力实现共同的抱负, 并不断一起共同学习, 并在真正的学习中体会工作的真意, 追求内心的成长与自我实现, 并与周围世界产生一体感”。

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组织开始意识到“学习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医院作为知识密集型单位, 在管理实践中引入“学习型组织”理论, 倡导构建学习文化, 是十分必要的。有数据显示, 美国排名前25位的医院中, 有85%的医院采用“学习型组织”的理论和模式进行改造, 并取得了显著效果。

二、“学习文化”建设的具体做法

(一) 宣传引导, 强调“学习文化”的重要性

医院以构建“学习型组织”为载体, 在推行学习文化过程中始终坚持“三个重视”原则。

1.重视示范。领导班子率先垂范。通过“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保证集中学习的效率。注重学习内容的“主题化”, 改变以往内容因“多、泛、浅”而造成的思考局限性。通过“民主生活会”制度, 为班子成员搭建“推心置腹、自由交流、发表见解”的平台, 从而使团体学习由一个团体所有成员的“深度汇谈”开始;基层组织积极响应。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堡垒作用, 开展“支部书记讲学”活动, 促使党员干部带头学、带头讲, 将“学习型党总支”“学习型党支部”列为基层党组织年底考核指标。中层干部主动带头。明确要求中层干部每年读书的数量, 定期向全院推荐各种书籍, 召开“读书心得交流会”, 开设“好书推荐专栏”, 促使中层干部主动读书, 敦促其“主动学习、终身学习”习惯的养成。

2.重视参与。注重全院职工的参与度。通过设立院内管理课题、青年课题等, 鼓励普通职工对医院管理的研究, 使职工在完成课题的过程中达到“学习”的目的, 从而达到建立“共同愿景”, 实现“自我超越”的目的。

3.重视实践。努力改善职工心智模式, 达到:“把镜子转向自身, 审视自己究竟如何了解世界, 采取何种假设、成见、图像、印象, 而以开放的心灵容纳别人的想法”的目的。培养职工“系统思考”的能力, 养成职工外派学习后的汇报交流的良好习惯, 通过部门汇报、会议汇报等形式及时传递其他医疗机构先进的管理理念, 特别强调能结合本部门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和想法, 注重在学习、借鉴中创新, 在创新、完善中提高, 从而将学习内容落到实处。

(二) 搭建平台, 明确“学习文化”的途径

纵向搭建三级“团体学习”体系, 即:“学习型领导班子”“学习型党总支”和“学习型支部/学习型科室”。建立制度, 规范学习内容, 纳入考核, 确保学习效率。

倡导培养“学习型个人”。以中层干部为切入点, 大力培养个人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由医院领导班子为职工推荐好书, 激发读书兴趣, 通过开设专栏、读书会等形式, 提供心得交流平台。通过中层干部在科室的倡导、垂范, 调动基层职工读书的热情, 营造“全民学习”的良好氛围。

横向注重“两个结合”:“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理论学习与经验学习相结合”。通过承办大型会议、论坛等, 邀请各领域知名学者、专家来院, 通过讲座、座谈等形式, 使职工足不出户即可学习先进理念和经验;通过与内地医院建立协作、合作关系, 组织职工进行针对性专项考察, 使职工带着问题学习, 从而使学习不流于形式。

注重理论学习与经验学习相结合。通过各类书籍、资料, 提升职工技术理论水平和道德素质修养;通过专家学者的讲座和外派实地考察, 汲取先进经验。

(三) 构建“学习文化”的收获

构建“学习文化”的意义在于, “学习文化”是一种鼓励个人学习和自我超越的文化;是一种形成共同价值观、改善心智模式、培养系统思考能力的文化;是一种以学习力提升创新力进而增强机构和员工的竞争力的文化。

医院通过学习文化建设, 提升了领导班子的决策力, 使医院进一步明确了发展战略, 实现了“使组织能够首先是要做正确的事, 然后再正确的做事”的“创建学习型组织”目标, 加快提升了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增强了基层组织的凝聚力, 使其上下同欲, 团结一致;大力提升了员工素养, 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医护人员和医院管理者。

摘要:“学习文化”是构建“学习型组织”的重要载体。医院作为知识密集型单位, 在管理实践中引入“学习型组织”理论, 倡导构建学习文化, 是十分必要的。笔者对“文化建设”的具体做法进行了系统总结, 并同大家共享学习文化建设过程中的收获。

关键词:医院,文化建设,学习文化

参考文献

建设学习型机关的意见 篇8

为贯彻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果,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全面提升干部队伍素质,增强干部队伍凝聚力,提高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建设学习型机关,特制订如下意见,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密结合我市教育工作实际,促进机关干部树立“终身学习、全员学习、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和与时俱进的理念,不断增强机关干部的学习能力和工作创新能力,全面提高机关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进一步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狠抓落实,努力打造机关干部新形象,为圆满完成教育工作任务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学习内容

(一)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重大决策,党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形成的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

(二)《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

(三)党的教育政策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四)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业务知识及科学文化知识。

(五)各级有关反腐倡廉的文件规定。

(六)先进模范人物和先进单位的经验。

三、目标要求

通过学习,努力做到四个根本转变。一是实现思想观念的转变。发扬与时俱进的精神,抛弃传统的旧观念,紧跟时代潮流,用辩证的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二是实现学习态度的根本转变。克服逼着学、被动学的消极态度,树立积极认真的学习态度,将学习作为事业发展的需要,成长进步的需要,现实生活的需要,在学习中不断充实、完善、发展和提高自己。三是实现服务态度的根本转变。克服门难进、脸难看的衙门作风和服务就是笑脸相迎、笑脸相送的浅层次的服务观,树立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发现并解决问题、着重质效的新观念。四是实现工作效率的根本转变。

通过学习教育,努力实现“三个明显提高”。一是理论水平和政治素质的明显提高,二是服务水平的明显提高,三是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的明显提高。

四、时间安排和方法步骤

(一)学习活动一般以党支部为单位组织,重大学习活动由党委统一组织。

(二)建立“集中学习日”制度。周二、五下午为全局干部职工学习日,特殊情况顺延。由各党支部负责。个人自学时间每周不少于10小时。学习形式要灵活多样,不断增强学习的吸引力、实效性,做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并及时做好学习成果的转化运用工作,力求取得实效。

(三)开展读书交流活动。为了提高工作水平和业务技能,要求机关干部每月通读一本以上业务书或其它政策理论书籍,并上交一篇学习心得。

(四)开展业务研讨活动。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针对教育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有计划、有组织、分专题地开展调查研究和业务研讨活动,组织撰写论文、调研报告。

五、组织领导

建设学习型机关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客观要求,是实现教育“十一五”规划开好头、起好步的重要保证,是提高干部政治素质、业务素质、执法能力和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对推动机关的作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各支部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提高对学习的认识,切实加强对学习的领导,结合工作实际,做出具体安排并抓好落实。对学习活动中的好经验好做法要及时总结、上报和交流。人事科要对建设学习型机关活动情况及时进行检查督导。

建设学习型医院工作意见 篇9

一、指导思想与遵循原则1、指导思想: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以转换工作职能,转变工作作风,建设高效、廉明的服务型机关为目标,认真贯彻市委《关于建设学习型城市的决定》的精神,确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营造全员学习的氛围,促使机关干部立足本职工作不断提高理论政策水平、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水平和工作能力,为全面实现市委提出的富民强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提供领导组织保障。

2、遵循原则:

(1)共同目标明晰原则。要以我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高效、廉明的服务型机关作为广大机关干部的共同目标和使命,激发学习的动力和紧迫感。紧密联系实际,设计和明确各机关和个人不同层次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不断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

(2)行政推动原则。机关党政组织是建设学习型机关的宣传者、组织者。要通过政策指导和舆论引导,营造尊师重教、求知好学的社会氛围,加快建设社会化终身教育体系,建立多层次、广覆盖的教育培训网络,鼓励和引导人们通过多种方式参与终身学习。

(3)全员参与原则。学习是每个机关干部的职责,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建设学习型机关要求每个机关干部确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把学习作为紧跟时代潮流,在激烈的社会竞争环境中实现自身价值和自我抱负的前提,人人自觉地参与学习,不断提高全体成员的整体素质。

(4)与时俱进原则。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每个社会成员自觉学习。机关干部要以不断学习的姿态,积极进取,跟上社会和科技发展的步伐,与时俱进地确定学习和教育的内容,加强社会化开放式教育平台建设,以满足机关干部学习的要求,使建设学习型机关和学习型城市成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一项战略性工程。

二、实施范围

建设学习型机关是指树立起机关全体工作人员的学习理念,整合机关学习资源,健全和完善机关学习制度,加强培训和考核工作,按照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入WTO后转变职能的要求,调整机关现有职能及办事程序,把市级机关建设成为廉洁、高效、服务、创新的学习型组织。

建设学习型市级机关的范围包括市级各党政机关、各民主党派团体和群众团体。

三、主要目标

通过开展建设学习型机关活动,在机关干部中普遍树立“学习、学习、再学习”、终身学习、全员学习的理念,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学习网络,建设相对完善的学习保障体系和比较完善的学习教育设施,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尚,实现科学文化知识普及,知识更新加速,实现机关干部整体素质的明显提高,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机关干部队伍,建设政治坚定、务实高效、勤政廉洁、人民满意的党政机关,力争2006年全市50%左右的市级机关达到学习型机关的要求,2006年全市80%左右的市级机关基本建成学习型机关。

四、学习内容

1、学习政治理论。组织机关干部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完整准确地把握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基本观点和基本精神,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身体力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组织机关干部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机关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

2、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组织机关干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文化素质。鼓励机关干部有组织地参加更高层次的学历教育,提升学历层次,增强学习科技知识的自觉性。组织机关干部认真学习计算机知识,掌握使用计算机技术,熟练掌握办公自动化的技能。组织机关干部认真学习外语,根据不同对象、不同要求,对机关干部进行实用外语知识和专业性外语的教育培训,使机关干部掌握基本的、简单的日常用语。

3、学习市场经济知识。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学习市场经济理论,掌握市场经济规则,增强探索和把握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能力。认真组织机关

干部参加学习WTO知识、研究WTO规则、了解和掌握WTO的运行程序和方式,加快与国际经济接轨的步伐,更快地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

4、学习法律法规知识。通过开展“四五”普法教育,组织和动员机关干部认真学习各项法律法规,全面完成公务员法律法规知识培训任务,增强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提高机关干部的依法办事、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水平。

5、学习本机关专业知识。根据本机关、本行业和本岗位的工作特点和要求,组织机关干部结合本单位的工作实际,学习行政管理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开展专业技术知识的培训教育,促使机关干部钻研本职业务,提高工作水平和工作能力。

五、建立学习载体

建设学习型机关应充分发挥各类学习载体的作用,推进建设学习型机关活动。

1、建立“学习日”制度。确定双月第一个星期的星期六为市级机关“学习日”。在“学习日”,组织机关干部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教育活动,精心组织各类学习讲座、报告会。

2、开展“新三学”活动和大力推广普通话。在市级机关组织学电脑信息化知识、学外语、学科技知识等“新三学”活动。广泛开展学讲普通话活动,提高机关干部适应经济国际化和加快现代化建设要求的能力。

3、明确个人学习计划。根据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要求和各单位具体实际,组织机关工作人员确立个人学习计划,并将个人计划汇集起来,形成各机关组织的共同目标,凝聚人心向共同追求的目标前进。

4、抓好教育培训基地建设。根据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的需要,选择确定一批教育培训基地,加强机关各类教育培训基地的建设,形成市级机关教育培训网络。

六、基本要求和任务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要认真做好建设学习型城市、学习型机关的思想发动工作,加强舆论宣传,提高每个机关干部对建设学习型机关的认识,把思想统一到市委《关于建设学习型城市的决定》上来,统一到《市“十五”期间建设学习型城市规划纲要(试行)》上来。自觉地参与学习型机关和学习型城市的创建,增强历史使命感、紧迫感和责任感,通过创建学习型机关,促进机关工作作风的转变,提高机关工作水平、工作效率、服务质量,建设高效的服务型机关。

2、制订计划、精心组织。要把建设学习型机关列入党委(党组)的重要工作议事日程,建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明确责任部门,党政一把手负总责、亲自抓。要按照建设学习型机关的要求,结合本机关、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认真制订计划,精心组织实施。要统筹安排、分段实施、循序渐进、典型引路、整体推进。要妥善处理好工作与学习的关系,紧密结合本职工作实际组织学习,创造性地抓好学习型机关的建设工作,务求实效、切忌形式主义。要积极支持和有效组织机关干部参加各类有助于提高思想素质、有利于提高工作技能和工作水平的学习培训及参观考察,为机关干部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要根据建设“数字化”的需要,加大对学习的投入,加快实现办公自动化,创造人人都能用上计算机的条件,建设必要的学习教育设施,不断提高教育设施和设备的档次。

3、健全制度、强化考核。要不断健全各种学习制度,坚持机关干部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制度、教育培训制度等。根据建设学习型机关的要求和学习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完善学习制度。要加强对学习的考核,制订学习教育工作的考核细则,将机关干部的学习列入公务员考核、评先评优及职级晋升、提拔使用等内容之中,激发机关干部的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

4、因地制宜、注重实效。机关要从实际出发,把本单位建设成机关干部在职学习和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组织部、宣传部、机关工委、人事局要共同抓好机关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充分发挥市级机关各类学习教育场所的作用,在保证学习取得效果的前提下,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地开辟学习教育培训途径。要充分运用社会教育资源,利用党校、行政学院及各级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加强培训教育设施的建设、管理。要坚持搞好辅导报告、短期培训、开办讲座、电化教育、参观考察、读书活动、知识竞赛和召开学习体会(经验)交流会、理论研讨会等学习载体,广开思路,拓展新的学习方法,设计新的学习载体,增强学习的参与性、吸引性和实效性。要做好典型的培育工作,发挥典型的引导示范作用,保证建设学习型机关的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和实现。

5、领导带头、率先垂范。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认真贯彻市委《关于建设学习型城市的决定》精神,把学习当作是一种修养、一种觉悟、一种境界,自觉地带头参加各种学习并首先成为学习型的领导班子和学习型的领导干部。要坚持和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认真撰写学习论文,提高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要充分发挥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在建设学习型机关中的示范和导向作用。积极参加省、市委党校的调学。机关各级干部要积极参加各类学习,将学习带入家庭、带向社区,发挥机关干部在建设学习型城市中的表率作用。

七、组织领导

建设学习型机关工作领导小组是建设学习型机关的领导组织机构,负责对建设学习型机关工作进行指导、督促检查和考评。领导小组由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级机关工委、市人事局等部门组成。市委副书记、组织部长徐峻范担任组长,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机关工委书记杨建、宣传部副部长黄四清、人事局副局长张金富担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建设学习型机关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级机关工委,由肖平任主任,叶将莺、蔡旭、陈满林、张继平任副主任。

为强化学习型机关建设工作,建设学习型机关领导小组将把学习型机关的建设作为文明机关创建、好班子创建的重要内容。考核采取评估和达标相结合的方法,2005-2006年主要采取评选制,评选、表彰、奖励创建学习型机关先进集体。并将在此基础上,制订详细的、切合实际的考核评比标准。2005-2006年,按照制定的考核标准,进行“学习型机关”达标命名和表彰奖励工作。

建设学习型医院工作意见 篇10

一、充分认识《意见》的重要意义

任何一项工作, 认识它的意义所在是开展工作的内生动力。《意见》的出台是对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积极回应, 是转变学校体育发展方式的重要方略, 是提升学校体育科学水平的内在诉求, 是遏制和扭转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基本面下滑的重要举措。《意见》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学校体育的高度重视, 充分体现了改变学校体育在教育工作中薄弱环节的国家意志。《意见》明确指出“加强学校体育, 增强学生体质, 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实现教育现代化,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研读《意见》, 我们会对学校体育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有更加清醒的认识, 对学校体育发展目标有更加清晰的定位, 对自己的使命和责任有更加强烈的意识。增强使命和责任意识至关重要, 能使我们有一种更加昂扬向上、为实现宏伟目标而奋斗的精神追求, 对学校体育现实中的差距有更加清醒的认识, 对工作的着眼点和立足点有更加准确的把握, 在具体工作中会更加具备脚踏实地实现目标的工作作风。

《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学校体育工作的方向感, 对深化学校体育综合改革具有重要指导的意义。《意见》提出:“把加强青少年体育锻炼作为提高全民健康素质的基础工程, 把加强学校体育作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改革不是相互分离、单兵独进, 而是更多地体现在改革的联动、改革的统筹协调上。袁贵仁强调:“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关键是搞好顶层设计, 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教育改革推进机制, 核心是找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突破口和着力点, 抓住主要矛盾、重点问题、关键环节, 力争事半功倍推进工作。”综合改革要求我们在更大视野、更大胸怀、更大格局下来做顶层设计、试点先行、系统推进。《意见》的出台, 预示着学校体育工作将以更大的力度、更硬的措施, 踏上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新征程, 奏响学校体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新篇章。

贯彻好十八大精神, 落实好《意见》, 一是要认清三个意义 (学校体育对学生健康成长、幸福家庭、健康中国的重要意义) , 将《意见》内化为推进工作的不竭动力;二是要凝聚三种力量 (增强学生体质, 必须凝聚各级党政领导、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教育战线的共识和力量) , 形成长效机制, 从而真正啃下“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这块“硬骨头”;三是要遵循三个规律 (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教育教学规律、学生自我锻炼习惯养成规律) , 变学生体育锻炼的被动为主动, 变他律为自律, 使体育成为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四是要加强三个联动 (政府主导、部门合作和社会参与联动, 学校、社区和家庭联动, 教育、体育和卫生等各政府职能部门联动) , 形成合力, 立体推进, 综合治理, 真正提升学校体育工作的质量。因此, 我们要进一步统一思想, 充分认识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学生体质的重要意义, 把青少年的健康素质作为国民素质的基础, 作为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石, 真正把加强体育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之一, 自觉贯彻落实《意见》精神, 切实把学校体育工作抓紧抓实抓好。

二、深化对《意见》内涵特征的把握

加强学校体育工作, 深化对《意见》内涵特征的把握, 必须弄清其要点要义。《意见》与中央7号文件、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等政策一脉相承, 步步推进。紧密围绕“增强学生体质, 促进学生健康发展”这一主旋律, 开篇以充分认识加强学校体育的重要性为前提, 重点指出:“学校体育仍是教育工作中的薄弱环节, 学校体育未能得到足够重视, 评价机制不够完善, 体育教师短缺, 场地设施缺乏, 影响和制约了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针对存在的问题, 《意见》从学校体育工作的思路、目标、任务、评价和组织领导等方面, 打出一套组合拳, 来回应新形势对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新要求。

《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加强学校体育的总体思路, 指出“学校体育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 加强政府统筹, 加强条件保障, 加强监督检查, 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余活动时间, 切实提高学校体育质量, 完善学校、家庭与社会密切结合的学校体育网络, 促进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有机融合, 不断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综合素质。”提出了“力争到‘十二五’期末, 学校体育场地设施总体达到国家标准, 初步配齐体育教师, 基本形成学校体育持续健康发展的保障机制;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度更加完善, 基本建成科学规范的学校体育评价机制;各方责任更加明确, 基本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调、社会参与的学校体育推进机制”的奋斗目标。实际上这是回答了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体育需要“做什么”的问题。

《意见》从实施好体育课程和课外体育活动、加强学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加快学校体育设施建设、健全学校体育风险管理体系四个方面进一步明确了当前学校体育工作的重点任务, 从完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和评价制度、实施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制度和实行学校体育报告公示制度三个方面来建立健全学校体育的监测评价机制, 从加强学校体育工作领导和管理、加大学校体育投入力度、实施学校体育三年行动计划、强化学校体育工作督导检查、健全学校体育工作奖惩机制和营造学校体育发展良好环境等方面强调和明确了学校体育的组织领导。从《意见》的内容来看, 充分体现了时代性、科学性、综合性和创新性, 实际上这是回答了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体育需要“怎么做”的问题。

三、认真落实《意见》的精神, 努力探索江苏学校体育新发展

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 创新性地落实《意见》要求, 结合与转化、突破与创新是学校教育系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任务。学校体育发展到今天, 面对急速变化的社会和经济变革, 以及学生学习和生活方式的变化, 需要重新审视体育教育规律和价值追求, 以便在社会发展的重要节点上作出更加明晰与正确的抉择。面对现实诸多困惑与问题, 学校体育该如何突破掣肘?在江苏省省委、省政府关于率先实现教育强省和教育现代化的宏观背景下, 我们站在学校体育发展的新起点, 认真总结经验, 客观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 在对江苏学校体育现状进行基本研判的前提下, 深度思考发展方略, 找准深化改革突破口, 重点围绕工作思路、行动举措、制度建设和创新机制四个方面, 不失时机地进行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努力推进江苏省学校体育向广度深度拓展。

(一) 思路创新, 坚持战略引领发展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思路是一座跨越时空的桥, 把现在和未来有机连接起来, 帮助人们取得预期成效。吴康宁认为:“中国教育改革正处于一个重要关口。在这个关口需要特别用心思考‘成功的教育改革究竟何以可能’的问题”。学校体育改革, 就是要革除既往发展方式的弊端, 为学校体育发展注入动力、增添活力, 实现学校体育的科学发展。实践经验表明, 形成一个总揽全局、顶天立地的工作思路是推进学校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创新江苏学校体育科学发展的新思路, 既是对学校体育工作者智慧的检验, 也是对学校体育工作者意志的考验, 更是对学校体育工作者社会责任的考量。

基于此, 在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国家和省相关政策文件的基础上, 立足于江苏学校体育情况, 以历史为基, 以规律为经, 以政策机制为保障, 以创新发展为动力, 我们提出了“把握形势明晰思路, 依据政策定准思路, 探索规律创新思路”的设计思想, 形成了以学生体质健康促进为核心, 以“三升一降”为目标 (学校体育工作整体水平明显提升, 学生耐力、力量、柔韧性等体能素质明显提升, 体育后备人才数量和质量明显提升, 肥胖和近视发生率明显下降) , 以“四大工程”、“五大重点”为举措, 以“四大制度”为保障, 以“四项机制”为活力的江苏省学校体育工作总体思路, 开启了基于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省域学校体育综合改革之路。

(二) 制度创新, 激发活力助推发展

田正平认为, “教育制度是教育现代化变革的关键性因素。对于后发国家来说, 由于追赶发展的压力异常沉重, 而技术、知识及人力资源等现代化动力因素又难以在短期内取得突破性进展, 教育制度因素的重要性尤为突出”。因此, 在推进学校体育现代化的进程中, 江苏省注重加强制度创新, 助推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

1. 法律制度:

《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条例》。该条例是我国首部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工作的地方性法规, 规定了江苏省各级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是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工作的责任主体, 明确地方各级政府应加强对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工作领导, 将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组织和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做好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工作。这部法规的出台为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提供了法律保障。

2. 监测制度。

江苏省从2007年起, 已连续6年实施了以大学一年级新生身体素质测试情况回溯生源地的社会公告制度, 而《意见》中也明确提出了这方面的要求。2010年江苏省教育厅制定了《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方案》, 每年对全省10万样本量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形成《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蓝皮书》, 并向社会公告, 首次建立了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的基线, 健全了覆盖全省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和制度。

3. 评价制度。

2007年江苏省教育厅印发《关于切实做好全省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及安全工作的通知》, 以此改革和完善初中升学体育考试的内容、标准和方法, 进一步强化初中升学体育考试在学校体育工作中的导向作用。目前, 全省13个省辖市全部将体育考试成绩按照不低于5%的比例计入初中升学考试总分, 还在高中学业水平综合评价中提出了体育评价的要求。

4. 联席会议制度。

经省政府同意, 江苏省建立了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每年省教育厅与省体育局就“合作培养人才、体教结合、运动员文化教育、校园足球的开展”等问题多次召开联席会议进行磋商, 并出台了相关的贯彻意见。

(三) 举措创新, 勇克难题促进发展

蓝图绘就, 重在落实, 落实才是硬道理。德鲁克在其经典著作《管理的实践》一书中说:“管理是一种实践, 其本质不在于知, 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 而在于成果;其唯一的权威就是成就。”学校体育的发展思路与实施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为此, 江苏省教育厅提出了“抓重点成亮点”提升工作的影响和地位, “抓领导促重视”推动薄弱工作开展的工作思路, 组织实施了一批工程。

1. 全力实施“四大工程”

(1) 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工程。从健康监测和健康干预二个维度设计路线图。为了保证“到2015年, 全省学生体质健康各项指标明显改善, 体质健康水平进入全国先进行列”的总体目标要求, 江苏省从健康素养提升、体育活动推进、健康服务改善和心理健康促进四个方面, 研制并出台了《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行动计划》和《实施方案》。

(2) 体育教师素质提升工程。一是大力开展体育教师培训, 2007年至2012年先后组织实施了二轮“万名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工程”, 为江苏省每所中小学校培训了一名专职体育教师;2009年开始, 省教育厅每年选派中小学体育教师和高校体育管理干部赴国外学习培训。二是全面实施体育教师体能考核, 2011年省教育厅研究制订了《江苏省体育教师体能测试标准》 (试行) 。三是着力提高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职前教育质量, 省教育厅于2011年启动了对江苏省域内所有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三年级全体学生基本功测试工作。

(3) 农村场地器材条件保障工程。江苏省先后实施了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布局调整工程、“三新一亮”工程、“六有”工程、体育艺术“四项配套”工程等, 极大地提高了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体育卫生设施条件。2012年, 江苏省启动了农村中小学运动场地塑胶化工程, 计划用3年左右的时间, 将江苏省绝大多数农村中小学运动场建成塑胶化场地。

(4) 体育艺术“2+1”工程。江苏省从2009年开始, 将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着力点, 进一步推动“体育、艺术2+1项目”在全省各级各类中小学的全面实施。

2. 大力开展“五大重点”工作

(1) 认真开展阳光体育运动, 确保每天锻炼一小时。一是保证开齐开足体育课, 二是形成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 三是实行课外体育活动课表化 (在没有体育课的当天下午必须安排一节课外体育活动, 并列入学生课表, 形成制度) 。经过抽查, 江苏省已有90%以上中小学达到了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要求。

(2) 积极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全省各级各类学校积极施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在培训人员、配备器材、规范测试、上报数据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多次受到教育部的表彰。2009年至2011年全省上报学校数分别达到87.5%、99.1%、98.7%, 连续三年位于全国第一。

(3) 不断深化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江苏省是最早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省份, 在不断深化体育教学改革中, 逐步构建了具有江苏特色的体育课程体系, 注重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体验, 突出对学生体育意识、健康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为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创造了条件。此外, 注重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 开展了阳光体育校本化实施的研究。对高校, 出台了《江苏省高职高专院校公共体育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 制定了《江苏省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考核标准与办法》。

(4) 深入开展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工作。多年来, 江苏省一直重视学校体育科研工作, 在第八、第九、第十、第十一届全国中运会科学论文报告会上取得团体总分三次第一名、一次第二名的好成绩, 在2012年的第九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科报会上也获得第一名。组织编写了《阳光体育运动读本》、《江苏省中小学健康教育教师指导用书》, 省教育厅与省体育局还联合成立了“教体融合”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课题组。

(5) 共同推进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2011年5月, 省教育厅、省体育局联合召开了江苏省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会议, 并下发了《关于江苏省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实施意见》, 成立了江苏省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领导小组, 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校园足球活动和竞赛, 建立了江苏省各级青少年校园足球阳光联赛制度。

(四) 机制创新, 营造环境激发干劲

加快学校体育现代化建设, 需要创新运行机制、营造良好的环境等来激发人们的干劲。

1. 表彰奖励机制。

2006年, 江苏省制定了《江苏省体育教育工作先进学校评选办法》, 规定每两年评选一批江苏省体育教育工作先进学校, 并由省教育厅颁发奖牌, 予以表彰。

2. 督导检查机制。

近几年来, 江苏省及各级督导部门每年开展以保证体育课时、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和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重点的专项督导, 并及时公告督查结果。为贯彻《意见》, 2012年从11月份开始, 对全省全部652高级中学开展了专项督查, 对高校则开展了覆盖全省所有高校的公共体育课程的考核检查。

3. 考核评估机制。

江苏省将体育工作的一些核心指标列入对各地区教育的所有综合评估指标体系之中。如, 江苏省县 (市、区)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主要指标中就包括“每所学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合格率达90%以上, 每个学生至少掌握2项体育运动技能和1项艺术特长。”

4. 竞赛与训练机制。

江苏省各级各类学校普遍调整了体育运动会次数, 每学年都要召开春、秋季以田径项目为主的全校性运动会, 很多学校还根据实际, 举行具有本地特色的体育周、体育节等活动。

尽管如此, 江苏省学校体育工作区域发展还不均衡, 对学校体育重要性的认识还有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 体育师资的配备、场地条件的改善、体育经费的投入、配套政策措施的完善仍然是制约学校体育工作发展的瓶颈问题, 各项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政策、措施的全面落实与应试教育的博弈依然步履维艰, 全面增强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仍任重道远。

四、结语

基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实施意见 篇11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有关精神,以提高广大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水平为基本目标,积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不断提高全体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党员干部的理论素养、学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对接“生态发展,绿色崛起”主战略,推动xx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科学、和谐发展。

二、范围对象

全乡各级党组织、乡机关全体干部和各村定工干部。

三、学习内容

1、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深入学习有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经典著作;学习党的基本知识;阅读中宣部、中组部以及省市宣传、组织部门推荐的理论书籍。

2、学习适应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各方面知识。学习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经济、文化、科技、法律和管理以及党和国家在农村的方针、政策等各方面知识,不断拓展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同时,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立足自身工作岗位,努力学习掌握做好本职工作、履行岗位职责所必备的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

3、在实践中学习。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既要向书本学习,又要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善于总结学习党的历史经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善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宝贵经验,善于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和先进单位的好做法好经验,善于在工作实践中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努力把握发展规律,拓展发展思路,提高工作水平。

四、学习制度与载体

坚持四项原则,即集中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政策培训与技能培训相结合、“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具体措施如下:

1、建立健全学习制度。一是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每月集中学习一次,每次不少于45分钟,原则上在每月中旬的党政联席会议上安排,参加人员为党政班子成员、党政办副主任、副科级后备干部等。学习内容主要是上级重要会议、重要文件以及县委政府主要领导讲话精神、重要法律法规、财经知识、廉政准则、时事政策等。二是机关干部学习制度。坚持办好“周五课堂”,原则上每周集中学习一次,每次不少于60分钟,安排在每周五下午,由组织宣传统战委员负责召集。参加人员为全体机关干部,学习内容主要是现代远程教育专题讲座、重要法律法规、时事政策、农业技术知识、农村工作基本知识等。为有效锻炼干部,提高干职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每周安排一名领导或干部上台讲课。此外,每年安排四场外请专家学者讲座,内容主要为涉农法律基本知识或经济知识和人文素养知识等。三是农村党员干部学习制度。村定工干部原则上每月参加全乡集中学习一次,学习内容为党委、政府组织的外请专家讲座、内部领导干部讲座以及现代远程教育专题讲座。与此同时,各村党支部要按照“三会一课”的要求,每半个月召集在家党员集中观看现代远程教育专家讲座或农技知识专题片一次,并做好学习记录。

2、开展干部读书活动。一是继续深入开展机关干部读书活动。乡财务每年安排1.5万元资金,坚持每两个月向机关干部推荐赠阅图书1本,并要求每位干部撰写500字以上的读书心得体会,由党政办负责定期统一收集归档。二是办好机关阅览室。乡财务每年安排不少于1.5万元用于订阅报刊杂志,另外安排5000元以上购买书籍。大力提倡并鼓励机关干部利用业余时间到阅览室读书看报或上网学习。党委、政府每年评选表彰5-6名机关干部“读书标兵”。三是开展农村党员干部读书活动。要求每位村定工干部每季度阅读一本图书,并撰写300字以上的读书心得,由各村支部书记负责收集归档。图书由党委推荐并统一购买,在村级统筹基金列支。四是鼓励机关干部在职学历教育。凡参加在职学历教育,由本人申请,并经党政联席会研究同意,在完成学业并领取毕业证后,由财务给予一次性补助。

3、创办《每周推荐阅读》。由每位班子成员每周推荐全体干职工阅读一至两篇短小精悍的文章,共同增强审美能力,陶冶思想情操,熟悉方针政策,掌握工作方法,提高领导艺术。

4、组织外出考察学习。坚持“走出去”,每年组织2-3批次乡村干部或部分群众代表到县内兄弟乡镇或临近县市区参观学习党建、综治、计生、新农村建设和农业产业发展等。此外,坚持每年组织一次乡村干部赴省外经济发达地区考察学习或专题培训,拓展乡村干部视野。

5、丰富实践活动内容。一是坚持开展好“周一电影”活动。进一步优化音响设备,丰富片源渠道,切实提高放映质量,扩大观众面,提高上座率。党委、政府每半年评选表彰3-5名“周一影院”活动积极分子。二是紧紧围绕“元旦”、“五一”、“五四”、“七一”、“国庆”等重要节庆日以及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精心组织开展机关文化活动或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三是完善机关健身设施。鼓励干部坚持加强锻炼,增强体质。由乡机关支部负责,乡财务安排部分资金支持,成立乡青年篮球队、乒乓球队、羽毛球队、书画摄影兴趣小组等,丰富机关和谐文化。四是每年举行一次乡村干部理论知识考试,内容主要包括基础理论、时事政策、农村法律知识以及农村政策、农业技术等,以考查学习情况。五是建立新老干部帮带互促制度。要求每位年轻干部拜一位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同志为师,促进年轻干部快速成长。同时,要求年轻干部帮助老同志学会电脑操作等现代科技知识、技能。

6、加强调查研究。广大党员干

部要结合“乡村夜话”、“三送”等主题活动,深入基层,进村入户,围绕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难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并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乡党政班子成员要带头下乡调研,每年至少完成一篇2000字以上的调研文章。

五、相关工作措施

1、加强领导,明确职责。成立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乡党委书记任组长,党委副书记、组织宣传统战委员任副组长,党政办副主任、团委书记、妇联主席、组织纪检和宣传统战干事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组织宣传统战委员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抓好党委中心组学习,监督执行机关学习制度和乡村干部读书活动,组织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

上一篇:变大的蚂蚁作文下一篇:男性的喉结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