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体会(精选6篇)
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体会 篇1
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体会--新时代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基本遵循
近日,《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印发。《意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对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作出了重大决策部署。作为一条鲜明的主线,《意见》通篇贯彻和体现“两个维护”要求,将其作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强调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最重要的是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最关键的是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为如何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指明了方向。《意见》要求全党同志要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内和国际的结合上深刻认识、强化认同,不断增强拥护核心、跟随核心、捍卫核心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
一、站在“四个伟大”的战略高度,深刻认清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重大意义政治路线是党的纲领的具体体现,事关党员的思想灵魂,事关党的事业兴衰成败。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涉及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导原则、社会制度、干部队伍建设等诸多重大问题,它决定着党在一定历史时期行动的方向道路,也决定着党的建设的方向。我们必须站在统揽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战略高度来看待,不断增强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1、“两个维护”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理论。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并不是共产党的发明。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民族和国家,任何一个政党,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和远大抱负,都需要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权威和领导核心。这种观点,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并不鲜见,马克思、列宁和毛泽东等革命领袖都充分肯定过领导权威或领导核心的重要意义。比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总结巴黎公社革命失败教训时,指出:“巴黎公社遭到灭亡,就是由于缺乏集中和权威。”而1872年10月恩格斯为意大利《人民报》写的《论权威》,则指出了权威对于共产主义运动的极端重要性。2、“两个维护”经验于党的日益发展壮大。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这一光荣传统正是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回望中国民主革命的苦难与辉煌,品味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坎坷与璀璨,感受东方文明古国日益发展的欣喜与自豪,人们愈加看到,维护党的领导权威和领导核心,至关重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站在统揽推进“四个伟大”的战略高度,对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他把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现象归纳为“七个有之”,鲜明提出“五个必须”“五个决不允许”“四个自信”“四个意识”“两个维护”,坚持用政治建设统领全面发展,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根本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掌舵领航,有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两个维护”(即: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重大政治成果和宝贵经验。坚定做到“两个维护”,这是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所系,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3、“两个维护”是检验党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党员、党组织和党员队伍靠思想站立、靠灵魂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就是打造一支有信仰、守规矩、敢担当、勇作为的党员干部队伍,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两个维护”既是根本政治任务,也是根本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还是检验党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遇的格局变化,应对党所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从根本上解决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政治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问题,迫切需要党把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务求实效。确保我们党始终具有崇高政治理想、高尚政治追求、纯洁政治品质、严明政治纪律,才是一份合格的答卷。4、“两个维护”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命题。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把党的政治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并摆在首位,把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强调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各项建设。会议闭幕的第三天,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就审议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若干规定》。以党内法规的形式明确“两个维护”,不仅是对党员思想认识上的强化,更是在政治上、纪律上的明确要求。2018年6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专门就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进行深刻阐述,明确提出要把准政治方向、坚持党的政治领导、夯实政治根基、涵养政治生态、防范政治风险、永葆政治本色、提高政治能力等要求。《意见》是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大举措,是党中央深刻总结历史经验和新的实践,对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二、盯住“四个要素”,努力夯实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全面基础政治能力关乎政治定力。《意见》明确提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目的是坚定政治信仰,强化政治领导,提高政治能力,净化政治生态,实现全党团结统一、行动一致。实现这一目标要求,必须着力提高与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政治路线相适应、与所担任的岗位职责相匹配的政治能力,具体需要切实抓住“四个要素”:第一,“核心要素”是坚定政治信仰。信仰、信念是灵魂,是精神支柱。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之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之上。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着眼夯实党的政治建设思想根基,坚持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通过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等方式方法,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取得真成效。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四个自信”,大力培养造就具有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和较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推进重大战略,确定工作思路、工作部署、政策措施,要自觉同党的政治路线对标对表、及时校准偏差。要坚决同一切违背、歪曲、否定党的政治路线的言行作斗争。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坚决站稳党性立场和人民立场,不忘初心使命,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第二,“根本要素”是坚持党的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衡量干部是否有理想信念,关键看对党的忠诚度。《意见》强调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最重要的是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要坚决防止和纠正一切偏离“两个维护”的错误言行,不得搞任何形式的“低级红”、“高级黑”,决不允许对党中央阳奉阴违,做两面人、搞两面派、搞“伪忠诚”。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建立健全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制度体系,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坚决反对“四风”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国理政,承担起执政兴国的政治责任。第三,“关键要素”是提高政治能力。要让事情变得更好,先让自己变得更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提高“两个维护”水平,关键是要提高各级各类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政治能力。《意见》着眼于提高各级各类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政治能力,针对不同主体分别提出要求。进一步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彰显国家机关政治属性,积极主动将党的领导主张和重大决策部署转化为法律法规和政策政令,转化为对经济社会管理的部署安排和工作活动,转化为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和管理方式方法创新,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效果。充分发挥群团组织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强化国有企事业单位政治导向,保证本单位工作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取得良好政治效果。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政治本领,切实提高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的能力和辨别政治是非、保持政治定力、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的能力。第四,“基础要素”是净化政治生态。“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环境能影响人、改变人。《意见》提出要把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作为基础性、经常性工作,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坚决防止和克服党内政治生活忽视政治、淡化政治、不讲政治的倾向。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把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为首要政治纪律,决不允许在重大政治原则问题上、大是大非问题上同党中央唱反调,搞自由主义。坚决抵制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狠刹权权交易、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等不正之风,破除关系学、厚黑学、官场术等封建糟粕,坚决防止和反对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好人主义,坚决防止和反对宗派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突出政治标准选人用人,对“带病提拔”的干部实行倒查,对政治标准把关不严的严肃处理。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持续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切实管住权力,坚决反对特权行为和特权现象,持之以恒锤炼政德,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注重家庭家教家风,自觉做廉洁自律、廉洁用权、廉洁齐家的模范。
三、扭住“四个环节”,切实提升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质量水平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意见》出台后,关键是要抓好落实。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是一项重大艰巨的政治任务,要扎实增强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的自觉性坚定性,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部署要求上来,以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坚决捍卫党的政治路线。要落实领导责任。建立健全推进党的政治建设工作责任制,各级党委(党组)要切实负起本地区本部门党的政治建设工作主体责任,将其纳入党委(党组)工作总体布局,摆在首要位置来抓,认真研究部署、大力推进落实。党委(党组)书记要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对党的政治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要问题亲自过问、重大事件亲自处置。党委(党组)其他成员要根据职责分工,按照“一岗双责”要求,抓好分管部门和领域党的政治建设工作。各级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要发挥统筹协调的职能作用,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党委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履行推进党的政治建设工作相关职责。中央和国家机关要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上作表率,建设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要抓住“关键少数”。中国革命有一个独特现象,就是少数先进分子在最发达的城市获取最先进的思想,然后在最落后的山区武装最勇敢的战士,并依靠这支队伍的灵魂与血性所爆发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夺取革命胜利。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最终要靠“关键少数”。要坚持将抓“关键少数”和管“绝大多数”相结合,切实把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作为工作的重头,防止出现“空头”,切实担当起示范之责、表率之责。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深刻认识自己在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中的特殊重要性和肩负的重大责任,自觉严格要求自己,注重加强政治历练、积累政治经验、增进政治智慧,做到信念如磐、意志如铁,政治坚定、绝对忠诚,清正廉洁、担当负责,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实施“一把手”政治能力提升计划。要强化制度保障。制度机制具有根本性。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要把建章立制贯穿全过程的各方面,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形成系统完备、有效管用的政治规范体系,真正实现党的政治建设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坚持集成联动,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有关制度,健全国家法律体系有关规定,在各类章程中明确提出有关要求,做到相辅相成、有机统一。坚持明确标准,既提出政治高线,激励党员干部勇于实践,又不超出政治底线,防止党员干部逾矩失范。坚持执规必严,加大宣传教育和执行力度,督促党员干部把党的政治规范刻印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坚决维护制度权威。要加强监督问责。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要加强对党的政治建设工作的监督检查,将其作为巡视巡察和督查检查的重要内容,深化政治巡视,强化政治监督,着力发现和纠正政治偏差。探索建立本地区本部门政治生态评价体系。把党的政治建设工作情况纳入党委(党组)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和党建考核评价体系,并突出其权重。坚持失责必问、问责必严,对落实党的政治建设责任不到位、推进党的政治建设工作不力以及违反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行为严肃追责问责。“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习近平总书记曾讲过山西省右玉县18任县委书记接力栽树的事例,现在的右玉树木成荫,有大量湿地,夏天晚上睡觉还要盖被子,从“不毛之地”变成了“塞上绿洲”,老百姓立了一个碑,把18个县委书记的名字都刻在上面。党的政治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下细功夫、慢功夫、长功夫,跑好接力赛。要有“一张蓝图抓到底”的韧劲,不调频、不换档、不折腾、不急功近利,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要有“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狠劲,对认准了的事情,就盯住不放,舍得加大投入,不见成效不撒手;要有“一锤一锤钉钉子”的实劲,静心聚力抓,一招一式抓,一点一滴抓,有板有眼抓,把各项工作落实、落细、落到位;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情怀,不图名、不图利、不图回报,接力打基础,连续抓建设,一棒接着一棒跑下去,每一人都要为下一人跑出一个好成绩。
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体会 篇2
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的重要载体, 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成就显著, 城市规划法律法规和实施机制基本形成, 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公共服务和管理水平持续提升, 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优化城乡布局、完善城市功能、增进民生福祉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务必清醒地看到, 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城市规划前瞻性、严肃性、强制性和公开性不够, 城市建筑贪大、媚洋、求怪等乱象丛生, 特色缺失, 文化传承堪忧;城市建设盲目追求规模扩张, 节约集约程度不高;依法治理城市力度不够, 违法建设、大拆大建问题突出, 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 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城市病”蔓延加重。
积极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把城市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 对促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 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 解决制约城市科学发展的突出矛盾和深层次问题, 开创城市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 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 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 依法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 贯彻“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 着力转变城市发展方式, 着力塑造城市特色风貌, 着力提升城市环境质量, 着力创新城市管理服务, 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
(二) 总体目标
实现城市有序建设、适度开发、高效运行, 努力打造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让人民生活更美好。
(三) 基本原则
坚持依法治理与文明共建相结合, 坚持规划先行与建管并重相结合, 坚持改革创新与传承保护相结合, 坚持统筹布局与分类指导相结合, 坚持完善功能与宜居宜业相结合, 坚持集约高效与安全便利相结合。
二、强化城市规划工作
(四) 依法制定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中起着战略引领和刚性控制的重要作用。依法加强规划编制和审批管理, 严格执行城乡规划法规定的原则和程序, 认真落实城市总体规划由本级政府编制、社会公众参与、同级人大常委会审议、上级政府审批的有关规定。创新规划理念, 改进规划方法, 把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等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全过程, 增强规划的前瞻性、严肃性和连续性, 实现一张蓝图干到底。坚持协调发展理念, 从区域、城乡整体协调的高度确定城市定位、谋划城市发展。加强空间开发管制, 划定城市开发边界, 根据资源禀赋和环境承载能力, 引导调控城市规模,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形态功能, 确定城市建设约束性指标。按照严控增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的思路, 逐步调整城市用地结构, 把保护基本农田放在优先地位, 保证生态用地, 合理安排建设用地, 推动城市集约发展。改革完善城市规划管理体制, 加强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 推进两图合一。在有条件的城市探索城市规划管理和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合一。
(五) 严格依法执行规划
经依法批准的城市规划, 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 必须严格执行。进一步强化规划的强制性, 凡是违反规划的行为都要严肃追究责任。城市政府应当定期向同级人大常委会报告城市规划实施情况。城市总体规划的修改, 必须经原审批机关同意, 并报同级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 从制度上防止随意修改规划等现象。控制性详细规划是规划实施的基础, 未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区域, 不得进行建设。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实施以及对违规建设的处理结果, 都要向社会公开。全面推行城市规划委员会制度。健全国家城乡规划督察员制度, 实现规划督察全覆盖。完善社会参与机制, 充分发挥专家和公众的力量, 加强规划实施的社会监督。建立利用卫星遥感监测等多种手段共同监督规划实施的工作机制。严控各类开发区和城市新区设立, 凡不符合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建设的, 一律按违法处理。用5年左右时间, 全面清查并处理建成区违法建设, 坚决遏制新增违法建设。
三、塑造城市特色风貌
(六) 提高城市设计水平
城市设计是落实城市规划、指导建筑设计、塑造城市特色风貌的有效手段。鼓励开展城市设计工作, 通过城市设计, 从整体平面和立体空间上统筹城市建筑布局, 协调城市景观风貌, 体现城市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时代风貌。单体建筑设计方案必须在形体、色彩、体量、高度等方面符合城市设计要求。抓紧制定城市设计管理法规, 完善相关技术导则。支持高等学校开设城市设计相关专业, 建立和培育城市设计队伍。
(七) 加强建筑设计管理
按照“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 突出建筑使用功能以及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环保, 防止片面追求建筑外观形象。强化公共建筑和超限高层建筑设计管理, 建立大型公共建筑工程后评估制度。坚持开放发展理念, 完善建筑设计招投标决策机制, 规范决策行为, 提高决策透明度和科学性。进一步培育和规范建筑设计市场, 依法严格实施市场准入和清出。为建筑设计院和建筑师事务所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条件, 鼓励国内外建筑设计企业充分竞争, 使优秀作品脱颖而出。培养既有国际视野又有民族自信的建筑师队伍, 进一步明确建筑师的权利和责任, 提高建筑师的地位。倡导开展建筑评论, 促进建筑设计理念的交融和升华。
(八) 保护历史文化风貌
有序实施城市修补和有机更新, 解决老城区环境品质下降、空间秩序混乱、历史文化遗产损毁等问题, 促进建筑物、街道立面、天际线、色彩和环境更加协调、优美。通过维护加固老建筑、改造利用旧厂房、完善基础设施等措施, 恢复老城区功能和活力。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合理利用, 保护古遗址、古建筑、近现代历史建筑, 更好地延续历史文脉, 展现城市风貌。用5年左右时间, 完成所有城市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工作。
四、提升城市建筑水平
(九) 落实工程质量责任
完善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制度, 落实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工程监理单位等五方主体质量安全责任。强化政府对工程建设全过程的质量监管, 特别是强化对工程监理的监管, 充分发挥质监站的作用。加强职业道德规范和技能培训, 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深化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改革, 推广工程总承包制, 加强建筑市场监管, 严厉查处转包和违法分包等行为, 推进建筑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实行施工企业银行保函和工程质量责任保险制度。建立大型工程技术风险控制机制, 鼓励大型公共建筑、地铁等按市场化原则向保险公司投保重大工程保险。
(十) 加强建筑安全监管
实施工程全生命周期风险管理, 重点抓好房屋建筑、城市桥梁、建筑幕墙、斜坡 (高切坡) 、隧道 (地铁) 、地下管线等工程运行使用的安全监管, 做好质量安全鉴定和抗震加固管理, 建立安全预警及应急控制机制。加强对既有建筑改扩建、装饰装修、工程加固的质量安全监管。全面排查城市老旧建筑安全隐患, 采取有力措施限期整改, 严防发生垮塌等重大事故, 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十一) 发展新型建造方式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 减少建筑垃圾和扬尘污染, 缩短建造工期, 提升工程质量。制定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和验收规范。完善部品部件标准, 实现建筑部品部件工厂化生产。鼓励建筑企业装配式施工, 现场装配。建设国家级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 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积极稳妥推广钢结构建筑。在具备条件的地方, 倡导发展现代木结构建筑。
五、推进节能城市建设
(十二) 推广建筑节能技术提高建筑节能标准, 推广绿色建筑和建材。支持和鼓励各地结合自然气候特点, 推广应用地源热泵、水源热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技术, 发展被动式房屋等绿色节能建筑。完善绿色节能建筑和建材评价体系, 制定分布式能源建筑应用标准。分类制定建筑全生命周期能源消耗标准定额。
(十三) 实施城市节能工程在试点示范的基础上, 加大工作力度, 全面推进区域热电联产、政府机构节能、绿色照明等节能工程。明确供热采暖系统安全、节能、环保、卫生等技术要求, 健全服务质量标准和评估监督办法。进一步加强对城市集中供热系统的技术改造和运行管理, 提高热能利用效率。大力推行采暖地区住宅供热分户计量, 新建住宅必须全部实现供热分户计量, 既有住宅要逐步实施供热分户计量改造。
六、完善城市公共服务
(十四) 大力推进棚改安居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 以政府为主保障困难群体基本住房需求, 以市场为主满足居民多层次住房需求。大力推进城镇棚户区改造, 稳步实施城中村改造, 有序推进老旧住宅小区综合整治、危房和非成套住房改造, 加快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切实解决群众住房困难。打好棚户区改造三年攻坚战, 到2020年, 基本完成现有的城镇棚户区、城中村和危房改造。完善土地、财政和金融政策, 落实税收政策。创新棚户区改造体制机制, 推动政府购买棚改服务, 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构建多元化棚改实施主体, 发挥开发性金融支持作用。积极推行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因地制宜确定住房保障标准, 健全准入退出机制。
(十五) 建设地下综合管廊认真总结推广试点城市经验, 逐步推开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统筹各类管线敷设, 综合利用地下空间资源, 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城市新区、各类园区、成片开发区域新建道路必须同步建设地下综合管廊, 老城区要结合地铁建设、河道治理、道路整治、旧城更新、棚户区改造等, 逐步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加快制定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标准和技术导则。凡建有地下综合管廊的区域, 各类管线必须全部入廊, 管廊以外区域不得新建管线。管廊实行有偿使用, 建立合理的收费机制。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和运营地下综合管廊。各城市要综合考虑城市发展远景, 按照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 编制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专项规划, 在年度建设计划中优先安排, 并预留和控制地下空间。完善管理制度, 确保管廊正常运行。
(十六) 优化街区路网结构加强街区的规划和建设, 分梯级明确新建街区面积, 推动发展开放便捷、尺度适宜、配套完善、邻里和谐的生活街区。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 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 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 解决交通路网布局问题, 促进土地节约利用。树立“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 建设快速路、主次干路和支路级配合理的道路网系统。打通各类“断头路”, 形成完整路网, 提高道路通达性。科学、规范设置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和交通管理设施, 提高道路安全性。到2020年, 城市建成区平均路网密度提高到8 km2, 道路面积率达到15%。积极采用单行道路方式组织交通。加强自行车道和步行道系统建设, 倡导绿色出行。合理配置停车设施, 鼓励社会参与, 放宽市场准入, 逐步缓解停车难问题。
(十七)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以提高公共交通分担率为突破口, 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统筹公共汽车、轻轨、地铁等多种类型公共交通协调发展, 到2020年, 超大、特大城市公共交通分担率达到40%以上, 大城市达到30%以上, 中小城市达到20%以上。加强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建设, 促进不同运输方式和城市内外交通之间的顺畅衔接、便捷换乘。扩大公共交通专用道的覆盖范围。实现中心城区公交站点500 m内全覆盖。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改革公交公司管理体制,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公共交通设施建设和运营, 增强公共交通运力。
(十八) 健全公共服务设施坚持共享发展理念, 使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合理确定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标准, 加强社区服务场所建设, 形成以社区级设施为基础, 市、区级设施衔接配套的公共服务设施网络体系。配套建设中小学、幼儿园、超市、菜市场, 以及社区养老、医疗卫生、文化服务等设施, 大力推进无障碍设施建设, 打造方便快捷生活圈。继续推动公共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 (站) 、博物馆、科技馆免费向全社会开放。推动社区内公共设施向居民开放。合理规划建设广场、公园、步行道等公共活动空间, 方便居民文体活动, 促进居民交流。强化绿地服务居民日常活动的功能, 使市民在居家附近能够见到绿地、亲近绿地。城市公园原则上要免费向居民开放。限期清理腾退违规占用的公共空间。顺应新型城镇化的要求, 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在住房、教育、文化、医疗卫生、计划生育和证照办理服务等方面, 与城镇居民有同等权利和义务。
(十九) 切实保障城市安全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实施地下管网改造工程。提高城市排涝系统建设标准, 加快实施改造。提高城市综合防灾和安全设施建设配置标准, 加大建设投入力度, 加强设施运行管理。建立城市备用饮用水水源地, 确保饮水安全。健全城市抗震、防洪、排涝、消防、交通、应对地质灾害应急指挥体系, 完善城市生命通道系统, 加强城市防灾避难场所建设, 增强抵御自然灾害、处置突发事件和危机管理能力。加强城市安全监管, 建立专业化、职业化的应急救援队伍, 提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水平, 形成全天候、系统性、现代化的城市安全保障体系。
七、营造城市宜居环境
(二十) 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充分利用自然山体、河湖湿地、耕地、林地、草地等生态空间, 建设海绵城市, 提升水源涵养能力, 缓解雨洪内涝压力, 促进水资源循环利用。鼓励单位、社区和居民家庭安装雨水收集装置。大幅度减少城市硬覆盖地面, 推广透水建材铺装, 大力建设雨水花园、储水池塘、湿地公园、下沉式绿地等雨水滞留设施, 让雨水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 不断提高城市雨水就地蓄积、渗透比例。
(二十一) 恢复城市自然生态制定并实施生态修复工作方案, 有计划有步骤地修复被破坏的山体、河流、湿地、植被, 积极推进采矿废弃地修复和再利用, 治理污染土地, 恢复城市自然生态。优化城市绿地布局, 构建绿道系统, 实现城市内外绿地连接贯通, 将生态要素引入市区。建设森林城市。推行生态绿化方式, 保护古树名木资源, 广植当地树种, 减少人工干预, 让乔灌草合理搭配、自然生长。鼓励发展屋顶绿化、立体绿化。进一步提高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和城市建成区绿地率, 改变城市建设中过分追求高强度开发、高密度建设、大面积硬化的状况, 让城市更自然、更生态、更有特色。
(二十二) 推进污水大气治理强化城市污水治理, 加快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改造, 全面加强配套管网建设, 提高城市污水收集处理能力。整治城市黑臭水体, 强化城中村、老旧城区和城乡结合部污水截流、收集, 抓紧治理城区污水横流、河湖水系污染严重的现象。到2020年, 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力争实现污水全收集、全处理, 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0%以上。以中水洁厕为突破口, 不断提高污水利用率。新建住房和单体建筑面积超过一定规模的新建公共建筑应当安装中水设施, 老旧住房也应当逐步实施中水利用改造。培育以经营中水业务为主的水务公司, 合理形成中水回用价格, 鼓励按市场化方式经营中水。城市工业生产、道路清扫、车辆冲洗、绿化浇灌、生态景观等生产和生态用水要优先使用中水。全面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加大城市工业源、面源、移动源污染综合治理力度, 着力减少多污染物排放。加快调整城市能源结构, 增加清洁能源供应。深化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 健全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体系。提高环境监管能力, 加大执法力度, 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倡导文明、节约、绿色的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 动员全社会参与改善环境质量。
(二十三) 加强垃圾综合治理树立垃圾是重要资源和矿产的观念, 建立政府、社区、企业和居民协调机制, 通过分类投放收集、综合循环利用, 促进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到2020年, 力争将垃圾回收利用率提高到35%以上。强化城市保洁工作, 加强垃圾处理设施建设, 统筹城乡垃圾处理处置, 大力解决垃圾围城问题。推进垃圾收运处理企业化、市场化, 促进垃圾清运体系与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对接。通过限制过度包装, 减少一次性制品使用, 推行净菜入城等措施, 从源头上减少垃圾产生。利用新技术、新设备, 推广厨余垃圾家庭粉碎处理。完善激励机制和政策, 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 基本建立餐厨废弃物和建筑垃圾回收和再生利用体系。
八、创新城市治理方式
(二十四) 推进依法治理城市适应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新形势和新要求, 加强重点领域法律法规的立改废释, 形成覆盖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的法律法规制度。严格执行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行政决策法定程序, 坚决遏制领导干部随意干预城市规划设计和工程建设的现象。研究推动城乡规划法与刑法衔接, 严厉惩处规划建设管理违法行为, 强化法律责任追究, 提高违法违规成本。
(二十五) 改革城市管理体制明确中央和省级政府城市管理主管部门, 确定管理范围、权力清单和责任主体, 理顺各部门职责分工。推进市县两级政府规划建设管理机构改革, 推行跨部门综合执法。在设区的市推行市或区一级执法, 推动执法重心下移和执法事项属地化管理。加强城市管理执法机构和队伍建设, 提高管理、执法和服务水平。
(二十六) 完善城市治理机制落实市、区、街道、社区的管理服务责任, 健全城市基层治理机制。进一步强化街道、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 以社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带动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社区社会组织建设。增强社区服务功能, 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加强信息公开, 推进城市治理阳光运行, 开展世界城市日、世界住房日等主题宣传活动。
(二十七) 推进城市智慧管理加强城市管理和服务体系智能化建设, 促进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城市管理服务融合, 提升城市治理和服务水平。加强市政设施运行管理、交通管理、环境管理、应急管理等城市管理数字化平台建设和功能整合, 建设综合性城市管理数据库。推进城市宽带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强化网络安全保障。积极发展民生服务智慧应用。到2020年, 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通过智慧城市建设和其他一系列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措施, 不断提高城市运行效率。
(二十八) 提高市民文明素质以加强和改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以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推动城市治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实践, 促进市民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和社会风尚, 提高企业、社会组织和市民参与城市治理的意识和能力。从青少年抓起, 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 将良好校风、优良家风和社会新风有机融合。建立完善市民行为规范, 增强市民法治意识。
九、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二十九) 加强组织协调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要加大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指导、协调和支持力度, 建立城市工作协调机制, 定期研究相关工作。定期召开中央城市工作会议, 研究解决城市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中央组织部、住房城乡建设部要定期组织新任市委书记、市长培训, 不断提高城市主要领导规划建设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三十) 落实工作责任省级党委和政府要围绕中央提出的总目标, 确定本地区城市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集中力量突破重点难点问题。城市党委和政府要制定具体目标和工作方案, 明确实施步骤和保障措施, 加强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领导, 落实工作经费。实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监督考核制度, 确定考核指标体系, 定期通报考核结果, 并作为城市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参考。
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体会 篇3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精神,按照“要重视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工作,支持他们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贡献力量”的要求,进一步发挥教育系统离退休老同志在培养教育青少年工作中的作用,根据《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条例》精神,现就加强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关工委)建设提出以下意见:
一、深刻认识加强教育系统关工委建设的重要性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教育系统各级党政领导要从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和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战略高度,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全局高度,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关工委建设和发动、组织老同志参与培养教育青少年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采取措施,切实加强关工委的建设,为新时期关心下一代事业的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二、准确把握教育系统关工委的性质、任务和工作方针
教育系统关工委是在同级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的领导下、以离退休老同志为主体、有在职同志参加的工作机构。以现职党政领导为主导,提出工作任务;以老同志为工作主体,开展工作。
教育系统关工委的工作方针是围绕中心、配合补充,因地制宜、量力而为,立足基层、注重实效。
教育系统关工委的主要任务是组织、指导教育系统离退休老同志,配合教育部门和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着力对高校和中小学校学生以及青年教职员工进行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教育,全面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服务。
三、努力建立健全各级关工委组织和机构
1.教育部关工委在部党组领导下,负责指导、组织、协调、服务全国教育系统关工委的工作。关工委实行主任负责制,由主任主持工作,副主任分工协助主任工作。关工委设秘书处负责日常工作,挂靠在教育部相关司局,配备若干行政编制,由教育部提供必要经费支持。关工委主任、秘书长由部党组任命。
2.省、市、县三级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关工委组织,由现职领导、离退休老同志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县级以上教育部门关工委在同级教育部门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并负责指导下级关工委工作。
3.省、市、县级教育部门和高校关工委应设日常办事机构,可独立设置或挂靠有关部门,并配备一定的专兼职人员(现职干部或离退休人员)。
四、着力加强教育系统关工委队伍建设
1.要高度重视关工委队伍建设。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党委要宣传、动员、组织引导老同志,特别是新退休的老同志参加关心下一代工作。要尊重老同志的意愿,发挥老同志的优势和专长,逐步发展建设一支素质高、乐于奉献的老年志愿者队伍,为关心下一代事业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要加强各级关工委领导班子建设。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党委要根据工作需要或在职领导的人事变动、老同志年龄及身体状况等,及时调整关工委领导班子;动员、选配组织能力强、理论水平高、有热情和威望、身体健康的低龄老同志充实领导班子;特别要选配好领导班子主要负责同志。
3.要加强关工委日常办事机构建设。要选配服务意识强、热心关工委工作、有一定能力和水平的同志担任负责人。
4.要发挥、保护好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老同志的积极性。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党政领导要从政治上、思想上和生活上关心老同志。对担任关工委领导职务且坚持日常工作的离退休老同志个人给予适当补助;对因工作需要并经领导批准返聘的秘书处(办公室)工作人员,应执行本单位返聘人员的有关规定;对工作成绩突出的老同志要给予表扬和奖励。
五、逐步完善关工委长效工作机制
各级关工委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改革,勇于创新。从实际出发,注重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建立健全必要的工作会议、学习培训、信息交流、档案管理等规章制度,完善长效工作机制,保证工作健康有序进行。
六、切实加强对关工委工作的领导
1.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党政领导要切实加强对关工委工作的领导。要有同级党政领导担任关工委领导职务,要把关工委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和工作计划,统筹安排部署,指定专人分管,定期听取汇报和研究工作,及时解决关工委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2.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大力支持关工委的工作。有关重要文件、会议精神和工作要求要及时向关工委传达、通报;召开涉及全局性的工作会议和有关德育、思想政治工作、学生党建等专题性会议,要请关工委负责同志参加。
3.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要为关工委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经费支持。
4.要加大宣传力度,为关工委和老同志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的舆论和社会环境。
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体会 篇4
学习《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心得体会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意见》指出,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事关统揽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一个政治性组织,讲政治是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根本要求,是确保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根本前提。
该《意见》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总结新时代管党治党实践经验的重要成果,进一步完善了党内法规体系,为加强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特别是政治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对推进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向前进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准政治方向,坚持党的政治领导,夯实政治根基,涵养政治生态,防范政治风险,永葆政治本色,提高政治能力,把我们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确保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体会 篇5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制定贯彻实施本意见的具体措施。《意见》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对切实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纵深发展,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确保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向前进提出了意见。在学习《意见》的过程中,让我对“党的政治建设”有了新的、深的认识。会议指出,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对新形势下党的政治建设各方面工作进行了部署。保证全党服从中央,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最根本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中国共产党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始终坚持党的政治领导。我们党员、干部要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向前进。要坚定政治信仰,强化政治领导,提高政治能力,净化政治生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各项建设,带动党的建设质量全面提高。一是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要尊崇党章,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要加强自身党性修养,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二是要把党的政治领导作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重要体现。坚持党的政治领导,必须保证党中央做出的决策部署在党的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中得到贯彻落实。作为一名基层工作的党员干部更应该脚踏实地,在工作中全面服从党的政治领导,扎实开展相关工作。三是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推进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创新,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着力解决一些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要增强党员队伍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这是党心、民心、军心所向,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事关统揽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作为新时代的年轻党员,只有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做到坚定政治信仰、坚持党的政治领导、提高政治本领、严明政治纪律,才能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篇二】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指出了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总体要求,从坚定政治信仰、坚持党的政治领导、提高政治能力、净化政治生态、强化组织实施几个方面进行详细论述。该意见的出台是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我们感觉到讲政治从空中落地,原来总觉得讲政治是一句口号,高高在上,挂在嘴上、写在书上,很难落到具体实处。学习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我们每位党员明确了从哪些方面讲政治,如何讲政治,讲政治能够细化到实处,落实到操作层面。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我们党员的头脑,具体到我们党员教师自身,就是要正确处理好公和私、义和利、是和非、正和邪、苦和乐的关系。在教育环节要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带头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明确了我们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作用是切实加强本单位党的建设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重要作用,保证本单位工作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取得良好政治效果。政治立场事关根本。作为党员教师,要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任何时候都同党同心同德。加强党性修养,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坚决防范被利益集团“围猎”,持之以恒,锤炼政德,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带头遵守《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注重家庭家教家风,自觉做廉洁自律、廉洁用权、廉洁齐家的模范。深化党的政治建设,并将其纳入党建考核体系,对于落实不到位的以及违反纪律的行为加以严肃追责,有利于肃立严明的党的纪律,端正党风,推进党的先进性,实现党的自我监督。作为一名党员老师,我们要切实做好自身职责,以党建带团建,促进党团的协同发展。同时,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以一个正面的形象督促学生,做好榜样作用。总之,作为新时代的党员,我们要提升政治素质,提高政治能力,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牢固树立政治理想,坚定站稳政治立场,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在工作中,以党员的崇高使命为职责,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吃苦耐劳、勤勉务实,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兴盛紧密结合,立足岗位见行动,竭尽所能贡献自己的力量。
【篇三】
2019年1月31日,中共中央下发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意见中强调:要坚定政治信仰,坚持党的政治领导,提高政治能力,净化政治生态,强化组织实施,确保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向前进。针对意见内容,结合近年基层工作开展实际,我有如下几点思考:
一、当前党的政治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是部分党组织政治建设滞后。特别是私营企业、非公企业党的政治建设低于公有企业、国有企业以及党政部门。二是某些党员干部破坏了党内政治建设。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一些党员干部把商品交换原则带入党内政治生活,奉行利益至上,带坏了党内风气,破坏了党内政治生态。三是从严治党传导压力不到位。由于对主体责任认识不到位、对主体责任重视不够以及落实主体责任内生动力不足等原因,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过程中存在上热下冷、上紧下松等问题,削弱了党的政治建设水平。
二、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基本原则
一是坚定执行政治路线。我们党必须按照政治路线来加强自身建设,增强全党执行政治路线的坚定性和自觉性。二是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全党同志要自觉增强“四个意识”,首要的就是增强政治意识。三是严格遵守政治规矩。每一位党员都应该对党的政治规矩保持敬畏之心、尊崇之情、捍卫之意,都必须把严格遵守政治规矩变成自觉行动。四是严肃开展政治生活。党内政治生活是党组织形成正确主张和统一意志的重要途径,是党组织教育管理党员和党员进行党性锻炼的主要平台,没有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就不会有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就无法保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五是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加强党性锻炼是根本。
三、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和重大举措
一是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党员、干部要树立理想信念的“风向标”,把牢思想的“总开关”,旗帜鲜明地讲政治,自觉践行“四个意识”。二是切实严明政治纪律。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务必带头讲政治、带头清流毒、带头守纪律、带头树正气、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三是增强政治能力。要联系实际学深悟透,把握精髓要义,把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更加扎实地落实到各项具体工作中。还要勇于挑最重的担子,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在破解一个又一个难题中实现能力素质的跃升。在攻克难题中总结经验教训,以勇于自我革命精神打造和锤炼干部,更好更快地提高政治能力。
【篇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开创性地把政治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并强调新时代党的建设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这一重大论断,是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重大创新,也是我们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优良传统的升华;
这一战略部署,彰显了我们党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判断更清醒、政治定力更坚强;
这一根本要求,体现了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的必然逻辑,标志着我们党对自身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整个党的建设,必须突出首要任务,明确基本路径,抓住关键少数,厚植文化根基,使旗帜鲜明讲政治成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行动自觉。
突出首要任务,坚定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之所以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最根本的就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这个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
把十九大绘就的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必须更加坚定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和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这就要求我们切实增强“四个意识”,把坚定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作为最大政治,坚决忠于核心、拥护核心、维护核心、紧跟核心;
就要坚定不移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行动指南,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跟着党中央令旗走;
就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坚定自觉地把十九大各项政治要求落到实处;
就要严格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做到“四个服从”,把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作为重大政治责任扛稳抓牢。
明确基本路径,着力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加强政治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有力抓手,这个熔炉经常生生火、加加温,就能促进党员干部提纯去杂、淬炼成钢。抓好经常性学习教育,结合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特别是即将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组织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引方向;
认真学习新修订的《党章》,使党员干部更加自觉地尊崇党章、遵守党章、维护党章。严格经常性政治锤炼,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进一步坚持和完善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基层组织生活会制度,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一强身治病的锐利武器,提高排毒杀菌的政治免疫力;
全面推行支部“主题党日”制度,强化对“三会一课”等制度执行情况的指导和督查,使党员干部在政治生活大熔炉中锤炼党性、提升境界。提高政治巡视、政治巡察的深入度和针对性,严明政治纪律,强化政治责任。强化经常性制度执行,把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作为加强政治建设的重要方面,严格落实《地方党委工作条例》《党组工作条例》等党内法规,进一步细化党委(党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将发扬民主和善于集中统一起来,着力增强各级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
抓住关键少数,提升政治能力强化政治担当。党员领导干部既是党的政治建设的组织实施者,也是重点对象,必须抓住这个关键少数,把政治能力作为第一能力,筑牢履职担当的根基。要严格政治标准,培养选拔干部更加注重突出政治标准、注重政治把关,完善考准考实干部政治表现的制度机制,真正把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全面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坚决把“口言善、身行恶”的“两面人”甄别出来、清除出去。要加强政治历练,教育引导党员领导干部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工作导向,自觉在复杂尖锐的斗争实践中,在大风大浪的考验中,在急事难事的磨练中,积累政治经验,丰富政治智慧,不断增强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使政治能力与所担负的领导职责相匹配。要强化政治担当,把讲政治贯穿于党性锻炼全过程,督促党员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政治理想,正确把握政治方向,坚定站稳政治立场,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自觉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奋斗。
厚植文化根基,持续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是党的政治建设的价值导向和内在灵魂,政治文化培育好了,就有利于固本培元、正本清源,坚定理想信念,使广大党员干部明是非、辨真伪,养正气、祛邪气。注重价值引领,大力倡导忠诚老实、光明坦荡、公道正派、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共产党人价值观,认真践行“三严三实”,不断涵养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从根子上解决好“头脑清醒”“脚跟站稳”“肩膀过硬”问题。抵制腐朽文化,旗帜鲜明抵制和反对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好人主义和宗派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关系学、厚黑学、官场术、潜规则等,构建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亲清的政商关系,激励党员干部勤勤恳恳为民、兢兢业业干事、清清白白做人。探索有效载体,抓好优秀文化和红色基因的传承,用好“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和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等“钙源”,注重家风家教养成,把政治文化建设寓于党员干部教育监督管理之中,深深植根于党员干部头脑,融入血脉、化为行动。
【篇五】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就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举行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必须坚持党的政治领导。党的政治领导,主要体现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重大决策的领导,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方面的领导。坚持党的政治领导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重要体现,是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重要保证。
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对新形势下党的政治建设各方面工作进行了部署。保证全党服从中央,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最根本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向前进。要坚定政治信仰,强化政治领导,提高政治能力,净化政治生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各项建设,带动党的建设质量全面提高。各级党委(党组)要承担好本地区本部门党的政治建设的主体责任,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带头把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各方面工作抓紧抓实抓好。要深入开展学习宣传,加强对贯彻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
坚持党的政治领导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领导地位不是自封的,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的,是由我国宪法确立的。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党的领导,即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
坚持党的政治领导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重要体现。党的中央组织是党的首脑机关,是全党的最高司令部,是党的领导决策核心。坚持党的政治领导,必须保证党中央做出的决策部署在党的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中得到贯彻落实;
坚持党的政治领导是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重要保证。一个国家、一个政党,领导核心至关重要。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全党要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这是党心、民心、军心所向,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共产党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必须坚持党的政治领导。只有如此,才能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才能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才能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篇六】
中共中央日前印发了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印发这个意见,是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切实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确保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向前进。
对新时代条件下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提出明确要求、作出具体部署。这是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大举措。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党的政治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坚定政治信仰、强化政治领导、提高政治能力、净化政治生态,在各项工作中把准政治方向,为实现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向前进提供重要保证。
《意见》指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准政治方向,坚持党的政治领导,夯实政治根基,涵养政治生态,防范政治风险,永葆政治本色,提高政治能力,把我们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确保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意见》强调,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事关统揽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夯实思想根基,不忘初心使命,凝聚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完善党的领导体制,改进党的领导方式,承担起执政兴国的政治责任。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关键是要提高各级各类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政治能力。必须进一步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彰显国家机关政治属性,发挥群团组织政治作用,强化国有企事业单位政治导向,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政治本领。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必须把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作为基础性、经常性工作,浚其源、涵其林,养正气、固根本,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实现正气充盈、政治清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是一项重大艰巨的政治任务。各地区各部门要进一步增强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的自觉性坚定性,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部署要求上来,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担当,确保本意见提出的各项举措落到实处,确保党的政治建设取得成效。
我们要切实承担好管党治党政治责任,认真领会、准确把握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的深刻内涵,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定政治信仰,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自觉加强党性锻炼,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全面执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
善于从政治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不断加强党内法规体系建设,完善制度、堵塞漏洞,全面推动党的建设高质量要求落到实处。
【篇七】
1月25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一项重要内容是审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这再次表明了全面推进从严治党的决心意志以及进一步提高建设党质量方面的信心。
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是最根本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它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对新形势下党的政治建设各方面工作进行了部署。保证全党服从中央,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要进一步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强化对践行“四个意识”,贯彻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情况的监督,督促党员领导干部把“两个维护”落实在实际行动上。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向前进。
要进一步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党员干部要不断提高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的能力,辨别政治是非、保持政治定力、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的能力。党员干部只要炼就一双政治火眼金睛,善于从政治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就一定能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政治责任。
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体会 篇6
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学习体会
新中国成立60周年前夕召开的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是我们党在新的形势下全面贯彻十七大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再部署和再动员。
这是一份集全党智慧与共识所制定的纲领性文件,这份文件着眼于推动党的十七大关于党的建设总体部署的贯彻落实,围绕当前党的建设中带有战略性、根本性、紧迫性的突出问题,对进一步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做出了部署,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永远不辜负人民的信任和期望、永远走在时代前列的清醒和自觉。
决定总结运用和丰富发展了我党作为执政党60年建设的基本经验,这是继党的十六大科学总结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科学总结党执政55年的主要经验后,第一次从执政党建设的角度总结基本经验。作为执政党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一定要做到六个一:
1、高举一面旗帜:党的建设和经济发展。
2、实现一个结合: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与党的领导伟大事业的结合。
3、抓住一条主线:以党的执政能力和党的先进性建设为主线。
4、牢记一个宗旨:时刻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5、凸显一个动力:坚持改革创新,着力增强党的生机和活力。
6、坚持一项原则: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原则。
通过学习,联系实际,我总是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在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党性教育的同时,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我应该从中得到怎样的启迪用以丰富我的人生经验,提高我的教育教学能力。
首先,我作为一名工作在教学一线的党员教师,应该把实际行动落实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这一伟大的历史使命中去。只有在自己的岗位上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争创一流的工作成绩,才能体现出一名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就自己而言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己的教学成绩要突出,在年级要处于领先地位,在教学课改、课堂有效性中有创新;二是管理工作要上水平,团委中管理工作困难较大,这就要求我更要在工作中付出努力。面对现实,我更要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能力,扎实稳步推进整体工作,确保教育、教学的质量稳中有升,为学校的明天为学生的未来而不懈努力。
其二,必须加强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这是我通过对该决定学习后体会最深的一点。一个重视学习的政党,必然是充满希望、富有活力的政党;而一个善于学习的政党,也必然是能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政党。回顾中国共产党成立88年、执政60年、领导改革开放30年来的光辉历程,我党取得的每一个伟大胜利和巨大成就,都是与全党重视学习分不开的。现在世界在变化,形势在发展,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提高广大党员素质,增强党组织创造力、凝聚
力、战斗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手段。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断学习,善于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树立工作学习化和运用学习工作的理念,掌握新的教育思想,新的教育知识,新的教育经验,深化对教育规律的认识,做一名富有创新精神的学习型教师,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
事有所成,必是学有所成;学有所成,必是读有所得。作为一名党员,我认为十七届四中全会给我们提出了新的发展目标,我要坚持不懈地学习,把学习的感受用于自己的实践工作中去,争做合格的党员教师,跟着年级组、带领学生共同胜利地完成我校今年中考夺魁的光荣任务!
【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体会】推荐阅读:
中共宁德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委领导班子思想政治作风建设的意见12-17
中共甘肃省委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08-19
中共贵州省委关于大力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确保全省后发赶超、跨越发展的决定12-10
学习《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党的督促检查工作的意见》心得体会:用好督促检查抓落实利器11-04
中共淄博市委常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的意见-地方规范性文件11-10
中共广州市委关于学习贯彻贺国强同志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的意见09-03
学习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的心得体会07-03
关于加强学习型机关建设的意见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