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审美艺术教育(通用12篇)
培养审美艺术教育 篇1
作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初中美术课程, 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发现美、体验美、欣赏美, 在此基础上鉴赏美、享受美, 并初步形成积极向上的审美观。但是, 培养学生的审美需要先培养一定的审美能力。教学实践证明,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首先要从唤醒学生的艺术视觉开始。
一、引导学生学会观察, 激发审美创造
美术是典型的视觉艺术, 所以有人把它比作是“视觉的珍馐美味”。心理学研究认为, 视觉是通过视觉系统的外用感觉器官 (通常是用眼睛) 接受外界环境中一定波长范围内的电磁波刺激, 经过人的大脑中枢有关部分进行编码加工与分析后获得主观感觉的过程。人所感知的外界信息大约有95%都来自于视觉器官, 它以物体的形态美为基础, 并揭示了自然界中的一般规律。因此, 学习美术首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观察, 启发学生的想象思维。例如:在学习“奇特的视觉图形”时, 让学生在进行充分观察的基础上大胆的想象。学生的个性就通过一幅幅作品呈现出来了:有同学把晒衣架子设计成“人形影子”的造型;有的把日光灯的设计成女孩“荡秋千”的造型。有一次在带领学生在校园中“绘画采风”时, 我积极引导学生观察, 让他们由室内到室外选好自己的角度, 进行多方位的观察。学生们能透过事物的变化寻找自己的感觉, 经过充分的观察, 加深自己的大胆的想象, 后来一幅幅富有个性创造色彩的校园风景图在他们的笔下产生了, 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运用联想与想象, 感悟作品意境美
优秀的美术作品总是通过优美的意境表达作品的主旨。要感受作品的意境美, 不仅需要学生具有独特的视角, 更需要运用联想与想象。否则, 学生就很难感受到作品的审美效果。心理学研究认为, 联想与想象等心理活动可以帮助学生重现美术作品中描绘的意境。在美术欣赏活动中, 如果教师播放一段相关的背景音乐, 就能烘托美术作品中所表达的主旨, 从而让学生真实地感到到美术作品中的美好的意境。例如:在与学生一起欣赏凡高的的著名作品《向日葵》时, 就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背景音乐。然后搜集凡高的人生经历以及创作《向日葵》时的背景, 再结合问题的具体情境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 来激发学生的审美, 从而感受作品的意境美。如: (1) 作品中表达的主旨是什么? (2) 通过什么内容来表达的? (3) 通过欣赏作品你获得了怎样的感受? (4) 这幅作品中哪些地方最能吸引你?就这几个问题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 学生的回答真是百花齐放。有的说:“这幅作品中的色彩美最能吸引人, 让人的视觉产生强大的冲击力。”有的认为:“这幅作品中蕴含的一股力量, 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
三、创设生活情境, 感受审美情趣
一切美术作品的创作均来自于人们的实现生活, 美术教学应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教学中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情境, 来感染学生的情绪, 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通过情境的调整与控制, 让学生感受到审美的情趣。生活情境的创设, 使传统教学无法实现的过程在课堂上得到了应有的展示。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充分地展示美术作品中的审美因素, 让美术作品中的情趣美在学生的大脑中得到深刻的体验。例如:在教学“寒梅傲霜”时, 就把平时搜集的, 能够展示优秀中国画风的作品通过自制的课件播放出来让学生欣赏。这样, 就把很多画家的梅花作品, 甚至把画家的作画过程都充分地展示出来, 营造真实的艺术情境。从而让学生深切地体会到梅花傲霜斗雪的精神。接着, 还引导学生了解梅花的生长过程与习性特点等, 并把这些特征赋予人格化。从中国传统绘画表现的角度开始, 帮助学生掌握中国传统绘画中是怎样来表现梅花的特点, 体会画面的韵味, 感受画家在绘画中寄托的人格精神, 进一步感受其托物言志的深意。这样, 作品中梅花蕴含的崇高的精神境界就不难理解了。
四、优化教学结构, 培养审美能力
随着课程改革与课程结构的调整, 现在初中美术课程由必修课、选修课与课外实践活动课三个板块组成。这三者之间相辅相承, 相得益彰, 发挥着各自的育人功能。优化初中美术学科的教学结构, 目的就是进一步推进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与教学模式的改革。在教学内容方面可以适当增加一些乡土资源作为美术教学内容的有效补充, 如增加树叶粘贴画、彩绘怪石、奇树根雕、民间刺绣编织等内容。这些作品可以激发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审美方面的练习, 激发学生热爱自己家乡的美好情感。其次, 教师要切实地把握新课标中的要求, 明确美术课程的教学目标, 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如上课前充分地准备好教案, 提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通过这节课教学让学生学习到那些方面的知识, 获得那些技能与技巧, 以及怎样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创造性的创作活动, 如何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等。围绕这样的教学目标, 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作品、启发、探究、讨论、交流等, 激发学生开展探究活动, 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所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不断地优化我们的教学结构是教师努力的方向。在不断的探索中, 让教学结构得到充分的优化。
总之, 初中时期是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审美观的阶段, 这为我们的美术审美教学提供了契机。所以, 作为一个美术教师要要大胆地转变教育教学理念, 从培养学生的审美开始, 唤醒学生的审美视觉, 通过开展审美教育, 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以丰富学生的美术素养。
培养审美艺术教育 篇2
摘要: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艺术的本源在于创造,审美教育与创造力密不可分。审美教育隐藏于道德教育的功能之下,其价值应从道德教育中彰显出来。教育者应将其还原为生命的自由游戏、审美鉴赏力与创造力的教育,并在审美教育实践中注重游戏的美育功能和受教育者创造力的培养。
关键词:审美教育;创造力;鉴赏力;培养
审美教育是按照现有审美标准、理论打造个性形象的一种情感教育方式,它以某个时代或阶级的审美标准为教育理念,以培养个性形象为途径,以丰富和滋养情感为核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审美教育可使人具有美感的情调、道德、素质以及梦想,具有鉴赏与创造美的事物的能力,使受教育者能从审美教育过程中获得自我性格的完善和内在潜能的释放,获得自由与美好的情感和创造力的培养。
一、创造力在审美教育中的地位
知、情、意是人的心理品质的三个主要方面,只有三者相辅相成,才能培养出身心健全的人。德育主要体现人在精神方面,与意志等相关;智育主要培养和完善人的认知与辨识能力,增长知识与智力;美育则直接与人的内在情感相联系。因此,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①蔡元培认为审美教育可以培养受教育者高尚的品德与情操。鲁迅也曾提出审美教育的起始点是培养个性形象,丰富和滋养情感,培养审美观念,陶冶品德、情操,传播文化知识以及辅助道德文化建设。美的创造力是实施审美教育的前提条件,教育者需要通过建设、保存和研究三个层次实施审美教育。此种以培养个性形象、丰富和滋养情感为核心的审美教育思想,在国内的美术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中始终居于主导地位。尽管蔡元培和鲁迅皆指出审美教育能赋予人活泼、积极、健康向上的创造享受,也可以培养被教育者在创造方面的爱好、兴趣与志向,但这里所说的“创造”仅仅是一种精神上和人格上的指向,而不是一种能力判定。从中国近现代的审美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看,审美教育被遮蔽了其对创造力的培养有两个层面的原因:一是审美教育自身的历史溯源,二是西方审美教育思想与模式的冲击和影响。然而,就审美教育自身的历史溯源而言,其在中国古代的人文教育模式中历来都以伦理道德教育为本位,强调“文以载道”和“政教统一”。西方的审美教育思想则不然,理性逻辑主义占据教育的主导地位。审美教育是培养受教育者具有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有力途径,而创造力是审美教育的灵魂。
二、创造力在审美教育中的培养分析
我国目前的审美教育以偏重于写实性的绘画教学为主导。近年来,各个教育机构努力地倡导审美教育中创造力的培养,把审美教育与受教育者的创造力有机结合起来。但是,我国对于如何实现审美教育中创造力的培养仍处在教育的初步探索阶段,在思维创新的方法与教学上还未形成主要教育模式。审美教育的写实性绘画教学方法强调忠于客观和现实,即客观和现实表现出何种模样,写实性绘画教学就表现此种模样,表现技术上强调程式化的特定方法和步骤,循规蹈矩地进行描摹。在此种审美教育的教学模式下,从石膏几何体到静物再现、石膏头像描写,再到人物表现,最后到人体刻画,反复描绘此类对象,直到具有扎实的绘画基本功为止。写实性绘画教学是众多美术教育机构基础教学的主要环节。然而,审美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思维与创造力,培养一专多能和社会需求的实用性人才。因此,传统审美教育的写实性绘画教学法只能作为美术基础教学的一种训练方法而不是全部,否则长此以往,会成为束缚受教育者思想、禁锢受教育者想象力发散的枷锁,不利于受教育者创造力的培养。
三、审美教育中创造力的培养途径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审美教育长期以来一直为写实性的绘画教学价值取向所遮蔽,以至于大部分人只要一提及审美教育的某个方面,就会不由自主地与“越像即越好”的想法联系起来。审美教育的本质是我们必须明白的前提,这就决定了在审美教育认识上必须进行两个方面的还原:一是把艺术与审美教育还原为生命的自由游戏、美的鉴赏力与创造力的教育;二是在审美教育实践中注重游戏的审美教育功能、创造力的培养。
1、审美教育认识上的两个还原教师要对审美教育形成正确认识。首先,必须使审美教育从写实性绘画教学中显现出来,把艺术和审美行为视为具有生命力的创造。尼采认为,艺术本身就像一种自然的强力一样借这(日神和酒神)两种状态表现在人身上,支配着他,不管他是否愿意;或作为趋向幻觉之迫力,或作为趋向放纵之迫力。这两种状态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梦和醉在人们身上释放艺术的强力:“梦释放视觉、联想、诗意的强力,醉释放姿态、激情、歌咏、舞蹈的强力。”这种经由梦境和酒醉引发出来的创造力不但是艺术层面的,也是关于联想和激情的创造能动性。其次,审美教育要把陶冶情操还原为自由游戏和自由创造,把道德判断还原为艺术想象力和审美鉴赏力。艺术创作和审美教育都指向想象力、创造力与自由鉴赏能力,而写实性绘画教学是关于美的非本源的显现,是对美本源的遮蔽。审美教育不能脱离创造的本质,不能把一种自由游戏和自由创造的`教育变成一种乏味的教育。
2、强调游戏在教育教学中的美育功能游戏冲动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康德曾经用“游戏”概念解释艺术与审美的现象,把诗视为“想象力的自由游戏”,把音乐和美术归为“感觉游戏的艺术”,并认为游戏和艺术审美都标志着活动的自由与生命力的丰盈,美感也就是生命力和创造力自由活动的产物。因此,我们在进行审美教育时,应改变以往单一的写实性绘画教学方法,逐渐向多样化的审美教学转变,多运用启发式和游戏式的教学方法,尽可能地开发受教育者的艺术想象力与创造力。艺术想象力与创造力是艺术创作的源泉。有些艺术家倡导向儿童学习绘画,马蒂斯就曾经主张“用儿童的眼光看生活”②。儿童没有丰富的生活阅历,对生活的认识不带任何感性的偏见,也不受任何艺术或审美法则的制约与束缚,他们拥有丰富而宝贵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他们的笔下时常会出现千奇百怪的生动画面。当然,这其中也包含了儿童游戏的美育功能。因此,开发和培养受教育者的艺术想象力与创造力是审美教育的主要目的。
3、注重创造力在审美教育中的培养方式审美是艺术创作过程中的重要部分,审美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创造力,最大限度地激发受教育者的感知觉、记忆力、想象力和内心的情感,并让其把头脑中的灵感和内心丰富的想象外化为可感知的实际的艺术形象,从而有效提高受教育者的创造力。首先,教师要保护、引导、激发和尊重受教育者独特的个性,并给予他们自由发展的空间与环境,在审美意识上树立师生平等的意识,尤其要尊重、理解和爱护受教育者不同的观点与审美价值取向,这是培养受教育者创造力的基础。其次,尊重受教育者两个不同层面的个性化选择:一是受教育者由于文化基础、成长阅历与兴趣爱好等差异,形成了对审美内容的不同需求的选择;二是审美内容力求最大限度地贴近受教育者个体最近发展区。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培养多元化的人才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保证,而创新思维与创造力是影响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因此,受教育者的创新思维与创造力培养在审美教育中应作为重点培养的核心目标,并不断探索出有利于受教育者创新思维与创造力发展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推动审美教育的发展,从而培养出新时代真正富有创新思维与创造力的社会需求人才,这是审美教育不断更新与不懈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培养审美艺术教育 篇3
一、对艺术技能培养和审美教育之间关系的分析
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关系”一词最主要的解释就是指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因此本文除简要分析艺术技能培养与审美教育的不同之外,将着重阐释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重点探讨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一方面,艺术技能培养和审美教育是艺术教育目标中的不同方面,他们各自具有其核心的教育计划和方式、方法。如在培养目的上,艺术技能的培养多是要求某一艺术技能、技巧的掌握;而审美教育的目的一是培养审美能力,二是对人的情感的熏陶。在教育方式上,艺术技能培养多是通过灌输的方式,如教师示范,学生模仿;或者是机械训练某一钢琴曲,某一舞蹈动作。但是审美教育的方式却有很多,除了课堂上的教育外,还有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熏陶。在教育成果的展示上,艺术技能多是显性的,能真实显现出来。如某学生可以弹奏一曲《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可以画一幅线条、明暗完美的素描,可以跳一段优美的傣族舞蹈等等。但是审美教育的成果却是隐性的,审美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有正确的审美观念、艺术鉴赏力和审美创造力以及最本质的人的情感的“真、善、美”。
另一方面,艺术技能培养和审美教育之间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他们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共同促进了艺术教育的全面发展。笔者认为,艺术技能的培养和审美教育的内在联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从属关系上,两者是相互包含,互为基础,不可分离的关系。艺术教育是美育的组成部分,艺术技能的培养作为艺术教育的一方面,也是美育的组成部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艺术要培养初步的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也就是说艺术教育中也包含着美育。如果没有相应的艺术技能、技巧,也就无法更深层次地理解某一艺术作品的真正内涵,也就无法达到审美的目标。同时,艺术美是幼儿美育的核心内容,美育又是艺术教育的基础。如果没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一定的情感“美”,就无法判断某一艺术作品的品质和内涵。即两者是互为基础的关系,艺术技能培养为审美教育提供坚实的欣赏基础;审美教育也为艺术技能的培养提供更广阔的平台。
在终极培养目标上,两者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幼儿教育过程中,不论是参加各种培训班训练各种艺术技能,还是去美术馆感受美的熏陶,都是为了幼儿增长知识和经验,提高其自身的艺术能力、审美能力,丰富自身情感。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幼儿更好的全面发展,在提高自身的同时,也适应社会发展的竞争要求。所以其终极培养目标是一致的。
总而言之,艺术技能培养和审美教育既有各自不同的职能,也有互融、互动和互补的内在联系。艺术技能培养和审美教育是内在统一的,他们对幼儿的发展共同起着促进作用,两者不可偏废或者片面发展。如果两者能够结合,必然能够培养出具有优秀艺术才能的幼儿。以我国著名美术家徐悲鸿为例,他在素描、油画、国画中都表现出了精湛的艺术技能和技巧,同时在他的作品中也充分表达了内心对美的追求以及对人的情感“美”的表达。以他的著名画作《八骏图》为例,既能欣赏到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线条造型和笔墨之美,又能观察到物象局部的体面造型和光影明暗。与上述例证相反的是,如果将艺术技能的培养和审美教育对立,则必然会造成幼儿的畸形发展。过分强调艺术技能的培养,忽视审美教育,必然会导致一幅幅没有美感的“苹果”,以及培养一些只会画画的“工匠”,自然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作为幼儿艺术教育工作者,如果不能正确把握艺术技能培养和审美教育之间的关系,则可能在教育工作中走进某些误区,阻碍儿童艺术才能的全面提升。
二、如何协调艺术技能培养与审美教育的关系——基于教师角度
从艺术技能培养与审美教育之间关系的视角来透视我国的幼儿艺术教育,会发现,由于人们对艺术技能培养和审美教育关系的错误认识,导致艺术教育中的一些问题的出现。例如:幼儿审美教育处于整个教育系统的隐性位置,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很容易被忽视;幼儿艺术教育过于强调艺术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幼儿的审美教育;或者过分重视幼儿的审美教育,导致了幼儿基本艺术技能的匮乏。这些问题都严重阻碍了我国艺术教育的健康发展。那如何来解决这些问题,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呢?
教师在儿童艺术教育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他们作为培养儿童艺术能力的引导者,首先应该提升自身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能力。笔者认为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协调艺术技能培养与审美教育的关系。
(一)教师应该加强新观念的补充
在认真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同时,要积极学习新的教学思想,如李文馥教授提出的“自主性绘画”的概念,即引导幼儿依自己的意愿,按自行选择的绘画方式,表现自我、不断创新的绘画活动。不能将艺术教育的目标仅仅局限于让幼儿习得一定的艺术技能和技术技巧,还要让幼儿学会如何发现美、感受美和创造美,在教学观念中摆正艺术技能的培养与审美教育的关系。同时教师还应该积极影响家长的观念认识,做到家园一致。毕竟教育儿童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还需要家长的辅助,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向家长介绍或者展示艺术技能培养与审美教育之间的关系,尽量让家长摒弃那些以艺术技能培养为宗旨的陈旧教育思想,积极配合幼儿园艺术教育活动的实施。
(二)教师要做到知行统一
教师在行为做法上应与观念保持一致,将正确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不能空有正确的教育理论,却在行动上仍然停滞不前。虽然平衡两者关系有一定的难度,但教师应该积极创造各种机会来平衡两者的关系。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为幼儿提供感受美的环境。
审美是一种视觉艺术活动,这就需要教师为幼儿提供美的环境。然而,幼儿的大部分活动时间是在教室中度过的,因此教师需要寻找各种途径为幼儿创造接触外界事物的机会,鼓励他们多观察、多感受、多尝试,从而在丰富幼儿感官和生活的同时,为幼儿的审美提供机会。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美丽的大自然、精彩的教室环境创设、造诣深厚的美术作品来营造美的环境。
2.为幼儿提供表现美的机会。
这种表现美的方式不是“一刀切”的传统教学方式,我们不要求幼儿画出和示范画一模一样的“春天”,而是彰显个性的“春天”。我们通过“发现”、“体验”的形式,让幼儿成为艺术创作的主体,创作出属于自己的“春天”。例如,我们可以带幼儿去户外“发现春天”、“体验春天”,再在教师的指引下画出千姿百态的“春天”。
3.为幼儿提供创造美的可能。
创造美也是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虽然作为幼儿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是作为幼儿教师应该尽可能为幼儿提供创造美的机会,例如,我们可以让幼儿积极参与教室的环境创设,让他们成为创造美的主人;我们也可以开展美术作品的展览、舞蹈表演等来激发幼儿创造美的可能。
(三)教师要积极进行教学反思
教师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在幼儿的艺术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幼儿的课堂行为表现,从而发现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也可以通过撰写教学日志和教学心得等方式,总结在协调艺术技能培养与审美教育关系上的经验;并能从多方面评价课堂教学效果,并不是片面地注重幼儿艺术技能的培养,或者一味注重幼儿的审美教育;要有意识地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做到评价的完善,从而在幼儿艺术教学反思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使幼儿在艺术技能和审美能力上得到和谐、双赢的发展。
培养审美艺术教育 篇4
一、鼓励想象和创编
利用童话进行教学, 儿童听过童话后, 有了对童话内容体验的强烈的表达欲望, 想把自己对童话的理解讲给老师和小朋友听, 这时教师要鼓励儿童畅所欲言, 对于儿童的奇思妙想一定不要随意否定。教师可以根据童话开头提供的线索, 鼓励儿童展开想象继续编构故事。如在阅读《狼和小羊》的故事中, 我们可以启发儿童动脑筋想一想:怎样才能帮助善良的小羊逃脱凶恶的狼口呢?通过对故事的引导, 孩子们在教师一环一环的启发下, 兴高采烈地投入到想象中去, 续出了形式多样、童趣盎然的故事。这些故事续编活动, 不仅利于儿童理解童话内容, 更有利于发挥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逻辑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还可以鼓励儿童将原来的故事情节进行改写, 编成一个与原故事相关而内容完全不同的故事, 如《龟兔赛跑》中, 请儿童思考“乌龟和兔子又进行了第二次赛跑, 你预计这次谁会是冠军呢?为什么?”鼓励儿童续编出一篇内容全新的童话。教师在指导儿童创编童话的过程中, 可以先让儿童编出一句或一个段落, 也可以视儿童的能力鼓励他们编出完整的童话故事。在创编活动中, 不要随意打断儿童的创作, 尽量保持儿童创作的流畅性, 这样增强了儿童的自信心, 使他们真正进入到童话的世界中来, 也许同时会孕育一个个小作家呢。
二、注重游戏与表演
游戏既是童话的基本美学特征, 也是童话教学经常利用的活动组织形式。在幼儿园中, 许多游戏都是以童话内容和情节为素材的, 比如老狼老狼几点了、老鹰捉小鸡、拔萝卜、一网不捞鱼等等。游戏是深受儿童喜爱的活动, 用游戏的方式来设计、组织童话欣赏活动, 让儿童边玩边听故事, 在尽情玩耍的同时感受美好的童话世界, 在童话游戏中得到快乐和成长, 是童话欣赏与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形式。表演是童话阅读活动中常用的另外一种方法。在熟悉童话内容的基础上, 组织儿童进行角色表演, 使儿童在参与的实践中产生新奇的角色体验, 从而走进作品意境。在表演前, 老师要帮助儿童拓宽思路, 熟悉童话内容, 把故事的角色与内容和儿童的实际生活经验联系起来, 当孩子扮演着童话中的某一角色时, 他们不但可以获得真切的审美感受, 而且还有利于发展他们的想象力、记忆力、语言表现能力、创造力、表演能力, 培养他们的自信心等。在童话表演活动中, 孩子们是积极的参与者, 他们全身心地投入故事情境中, 获得了美好享受, 得到了心理满足。
三、培养倾听与领悟
师生共同聆听配乐朗诵, 或者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诵, 很容易把儿童引入一种美妙的童话世界。在“听”的过程中, 尽量让儿童养成安静倾听的好习惯, 在凝神倾听中他们会特别投入, 常常会被作品所感染。对于儿童来说, 聆听是获得审美体验的必要途径。在“听”中他们会为遇到大灰狼的小羊担心, 会为战胜大灰狼的三只小猪欢欣鼓舞, 会对狠毒的皇后恨得咬牙切齿, 会为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悲惨命运而流泪, 从而进入一种美妙的审美体验。童话审美活动是比较适宜生成式教学的, 给予儿童充分体验的时间和空间, 让儿童直接和童话对话, 让童话本身的生动情节、有趣人物和优美语言把孩子们牢牢地抓住, 使孩子们真正走进童话, 领略童话的魅力, 获得独特的体验。童话在人的整个一生中起着启蒙和奠基的作用, 它用自己多彩多姿的美学形态和内容为儿童建造起一幢美学大厦, 使孩子们在充分享受文学的乐趣, 尽情遨游神秘世界的同时, 发展其知、情、意、行, 培养最初的道德情操和审美体验。充满体验的童话教学, 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儿童的情感涵养与精神成长的需要。
总之, 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 它应该是科学和艺术的完美结合。教学过程就是教师通过自身的形象和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以期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过程。这一过程的起点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兴趣的培育过程中提高对学生审美心理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关于幼儿园课程的几个问题[J].幼儿教育, 2009, (1) .
[2]杨晓萍.学前教育回归生活的课程教育理念[J].学前教育研究, 2008, (4) .
培养审美艺术教育 篇5
在艺术教育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所谓艺术教育,从狭义上讲,是指学校的音乐、体育和美术等艺体课。既然是艺术教育,就要体现他的艺术性。音、体、美是在劳动人民长期的生产劳动中产生的,它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因此,在艺术教育中,要遵循普及与提高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通过艺术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艺术文化传统和外国优秀的艺术成果,提高文化艺术修养,培养爱美情操,增强爱国主义精神,逐步养成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抵制不良文化的影响。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启迪智慧、激发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聪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浅析钢琴教育中的审美培养 篇6
【关键词】钢琴,钢琴教学,审美意识,审美能力
音乐是陶冶情操,提升品位的最佳媒介,人们热爱音乐,是因为音乐可以将人的喜怒哀乐于无形中化为最深切的感动。在素质教育的今天,艺术的教育被越来越多地提上日程。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一环,在教育的过程中要将现实中的美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钢琴教育的开展是要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在学习钢琴课程的同时提升审美品位,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一、当前钢琴教育中审美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存在问题
钢琴教育是一门综合性的乐器教学课程,需要有系统、科学、全面的课程设置和理论知识体系作为保障。然而,许多院校在进行钢琴教学的时候,没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片面地追求技巧与技能的培养。没有将审美艺术教育提上日程,忽视了欣赏美、感受美、实践美的重要性。同时,许多学校和相关部门还没有高度重视钢琴教育中审美培养的重要性,只是让学生从表面去弹奏钢琴,没有能够通过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而将钢琴与学生本身融为一体。因此,现在很多院校的钢琴教育教学中还没有形成科学的教学理论、教学模式和指导思想,尤其没有将审美培养有机的融入到日常的钢琴教学中去。比如,现在一些学校将大部分的时间放在学生的钢琴的基本功训练课程上,忽视了审美培养的教学。更有少数学校干脆放弃了学生的审美培养,致使学生对课程提不起兴趣,难以投入热情到钢琴学习中。
(二)教学方法比较陈旧
目前我国大部分院校钢琴教育的教学方法还是过于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过于强调课堂教学,教师在课堂上一味的进行课程的讲解,没有考虑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没有考虑到教学中的审美培养。在教学上只注重课本上的理论内容,忽视了审美培养的重要性,没有考虑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欣赏美、发现美、领悟美、评论美的培养。由于课堂教学模式过于机械呆板,使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能力和审美精神得不到发展。比如,现在很多院校的钢琴教学课程都缺乏对学生审美的培养。就拿云南传统钢琴音乐作品《云南民歌五首》为例,教师在讲授该钢琴演奏实践的时候,要让学生对云南风土人情有一定的了解,要让学生明白云南钢琴音乐的节奏旋律,要让学生持续不断地对这一钢琴作品进行练习,完整而全面的表达出规定的内容,与之同时,将自己对钢琴作品的理解融入其中,从而培养自身的钢琴艺术审美能力。
二、提高钢琴教育中审美培养的一些改进措施
(一)丰富课程设置和资源
由于我们不能将学生打造成艺术流水线上的标准产品,因此需要在钢琴教学中引入规范化、系统化与专业化的教学课程,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审美培养。院校应当配置相关的师资队伍、课本教材以及其他的教学资源。院校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大力度狠抓钢琴教学中的审美培养,以提高学生对钢琴教学课程的兴趣。相关管理部门可以通过考核、考查等方式,将钢琴教学中审美培养做得好的学校做为钢琴教学课程教学基地和试点学校,以此来发展和带动其他院校进行钢琴教育中审美培养的开展与发展。同时,院校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极的加以引导。指导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钢琴音乐知识与技能。在学生自身兴趣爱好的前提下,培养钢琴审美素养。
(二)设计新颖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教师在授课时,要一改以往陈旧、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不能在课上只是简单的钢琴技巧与钢琴技能的教授。比如,教师在对每一种民族钢琴作品进行教学时,首先要对其相应的民族文化进行介绍,让学生在学习钢琴演奏之前,先充分领会到此段乐曲蕴含的文化内涵。例如,教师在讲授藏族民族钢琴乐曲之前,可以让学生了解一下藏族人民生活的高原牧区的环境与人们日常的生活习惯。让学生体会到藏族人民因为长年生活在高海拔地区,所以在音乐节奏上要更为缓慢,且音乐韵律中的负重感比较明显。这样,当学生们对藏族人民的生活和文化了解清楚后,自然而然的在钢琴学习中就会将情感投入进去,增加了学生对藏族钢琴作品的审美能力。所以,教师在课堂中不能仅仅进行钢琴技巧与钢琴技能的讲授,还要通过给学生讲解钢琴作品中的历史背景和蕴含的民族底蕴,引导学生在钢琴作品中投入自己的情感,将学生自身的情感融入到作品当中,与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协调一致,这样才能使作品真正具有生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结语:
当前,越来越多的学生接受了钢琴音乐教育,以提高自身的艺术素质与才华,培养审美能力,成為发展兴趣爱好的主要方式之一。所以,教师在钢琴教育中,要打破传统规律,勇于创新,积极转换不同的教学方法去引导学生自身审美能力失误提高。改变墨守陈规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满新颖性和新鲜感,注重学生在学习中将情感投入到钢琴作品中,提高自己欣赏美、感受美、实践美的能力。相信随着我国钢琴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钢琴教师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我国钢琴教育将会朝着正确的方向不断改进,将会培养出符合21世纪发展需要的高素质钢琴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罗原.浅析钢琴教学中审美能力培养[J].音乐时空:2011(11):15-17
[2]李建忠,李金军.论钢琴教育中审美能力的培养[J].群文天地:2013(2):33
[3]缪丽华.高校钢琴教学中审美教育浅析[J].文教研究:2011(9):11-13
历史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培养 篇7
一、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审美教育的必然性
人文学科是集中体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 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 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 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是审美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而历史学科是基础教育中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之一, 蕴含着丰富的人文资源, 在陶冶人格、开阔视野、传承文化等方面有着其它学科所不具备的独特优势。
可见, 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题中之义。那种认为审美教育仅属于音乐、美术及语文等学科的专利, 而历史学科与审美教育无关的论调不仅忽视了历史学科的属性, 而且也是与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相悖的。
二、中学历史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现实作用
(一) 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作用
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 就是求佳意识。这种意识表现为好奇性, 想象性, 敢于冒险, 敢于向困难和权威挑战等心理倾向。中学历史教材中具有创新意识的范例比比皆是:从哥白尼“日心说”的提出, 到哥伦布“新大陆”的发现;从瓦特的改良蒸汽机到莱特兄弟的飞机;从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推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祖冲之, 到把一年的周期精确地推算到365.2425天的郭守敬……这些具有创新意识的美的形象, 会在心灵深深地触动学生, 并进而形成强烈的创新意识。
2.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创新热情是随着创造者对创造目标及其意义的认识而产生的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要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也必须从审美教育人手。马克思说:“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以及其他一切创造者, 之所以能长期进行创造性劳动, 就是因为他们体会到创造的本质是美的。”李时珍为了祖国的医学事业而尝遍百草;邓稼先为“两弹”事业奋斗终生;诺贝尔做实验被炸得遍体鳞伤却欢呼胜利……中学历史教学中, 诸如此类的美的形象对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有着不可或缺的典范作用。
3.磨砺学生的创新意志
创新意志是创造者自觉地确定创造目标, 克服创造活动中的困难以实现创造目标的心理品质。中学历史教材中, 从手执汉节十九年不降的苏武, 到不畏权贵坚持“神灭论”的范填;从因坚持“日心说”被监禁七年而毫不动摇的布鲁诺, 到踏遍全国各地、历尽十年艰辛, 虽受腐刑而矢志不渝终成《史记》的司马迁……这些鲜明的、具体的美的形象, 对于坚定学生创新信念、磨砺学生的创新意志大有裨益。
(二) 对优化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1.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历史教学过程中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审美因素极为广泛:讲述红军长征时一首《七律·长征》的吟诵;讲述文艺复兴时一幅《蒙娜丽莎》的赏鉴;讲述鸦片战争时一部《林则徐》的放映……这些众多的审美因素, 一旦在教学过程中应用, 就能激发起学生学习历史的浓厚兴趣。
2.培养学生高尚的学习动机
动机, 是引起个体活动、维持这一活动, 并使之朝向某一目标进行, 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一种内部动力。中学历史教材中,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报国赤诚、“甘愿为变法而喋血”的壮美情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高尚情操……中华民族在艰苦卓绝的光辉历程中前赴后继的志士仁人所表现出来的美的品质、思想, 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起着指向标的作用。
3.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感
情感, 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或对象所持态度的体验。高尚的情感是推动一个人走上成才之路的重要因素, 而高尚情感的培养, 决不仅是简单的语言的教育。“感人者莫先乎情”, 审美教育就是以美感人, 以情动人。人类社会的发展与变革的规律, 可增强学生的时代紧迫感和振兴中华的崇高责任感。
(三) 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
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在历史教学中, 通过对审美活动的引导,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而健康的审美观, 使之建立科学的、客观的审美标准, 这是美育的一个重要的作用。通过审美教育, 让学生自觉地领会到美和丑的分界,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审美观, 才能使他们自学地排除一切卑劣欲望。
2.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
在历史教学中, 自始至终都是形象教育, 因此可以直接训练学生的感知能力和想象力, 提高审美能力, 健全审美心理结构。从某种意义上讲, 广大人民审美能力的高低, 标志着一个民族精神文明所达到的程度。正因为如此, 培养和提高人的审美能力是审美教育的一项基本任务。
3.帮助学生健全完善人格
审美教育的最终目的, 是达到人的自我完善, 实现完善人格的建构, 即培养学生美好、和谐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操。审美教育能够直接陶冶人的性情, 通过审美, 我们可以在学生身上焕起那些真正具有人的价值的性质和属性, 使他们上升到自由、无限的崇高精神境界。
三、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审美教育的路径
1.调动想象力培养历史情景的鉴赏能力
调动学生丰富的想象, 是历史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必经之路。历史文化鉴赏能力的培养提高, 应该在唤起学生情绪反应的同时, 充分调动他们的想象活力, 引导学生再创造出活灵活现的历史人物形象, 捕捉微妙的美感。鉴赏历史史料时, 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凭借想象, 紧扣历史时代背景, 解构历史中蕴含的美, 品味其中的美感, 使其更深人地理解历史事实, 洞悉历史现象, 培养审美情趣。
2.激励创造思维培养创新精神
历史教师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鉴赏能力时, 要注重教给学生思维创新的方法, 着力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既要让学生在解构历史文化现象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又要引导学生大胆探究, 敢于质疑前人观点, 用批判继承的眼光来审视历史。
3.善用教材插图引导学生发现美
历史事件和历史知识距学生生活相对遥远, 他们缺乏体验和感受, 这就需要发挥充分的想象力。而课本上的文物、人物、场景、古迹等插图, 有具体、详实、准确等特点, 并附有一定的图画说明和注释, 教师要有目的、有侧重点地让学生去观察书中插图, 善于启发学生联想和跨越时空限制进行想象, 通过积极的思维活动去认识、理解历史观点, 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美感, 提高审美能力。
时代呼唤全面发展的创造型人才, 这对我国的基础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 重视中学历史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培养, 合乎时代发展的要求, 也是时代赋予教育的神圣职责。
摘要:历史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培养是时代的要求, 也是历史学科的属性使然。本文从历史教学中培养审美教育的必然性、现实作用及培养路径入手, 较为系统地对中学历史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培养作以探讨, 以期引起历史教学实践中对审美教育培养的重视。
关键词:审美教育,历史教学,培养
参考文献
[1]王旭晓.美学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
在审美教育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篇8
一.走进语文教材, 激发美好感情
“情感是语文教学的根”在语文课本中, 有不少文学作品是描绘祖国大好河山的, 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 把学生带进教材, 让他们在身临其境中把握作品内在的思想感情, 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长江三峡》是—篇描绘三峡自然风光, 诗情浓郁的游记佳作。根据作者巫山“简直象江上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廓”、“突然是深灰色石岩从高空直垂而下, 浸入江心, 令人想到一个巨大的惊叹号”等描写景物的句子, 加上自己游三峡时的所见所感, 制作成图文并茂的立体课件, 引导学生朗读、欣赏描绘作者传神之笔, 启发学生联想三峡的壮丽风光, 置身于浩荡的江水之中, 聆听江水的澎拜, 体味“江山如此多娇”的美感。既让学生掌握了写景技巧, 也唤起了他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心驰神往, 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 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自豪。
二.把握精神魅力, 树立学习榜样
人物美之根本源于人格的熠熠光彩, 精神世界的伟大高尚。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 还可结合课文中的英雄人物, 运用榜样的力量来感染学生, 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班固的《苏武传》是一篇歌颂苏武民族气节的人物传记, 教学时, 首先要求学生认真阅读课文, 并将苏武的话语、行动划出来, 初步认识苏武是一位富贵不淫、威武不屈、贫贱不移的民族英雄。其次让学生讲“两次自戮”、“卫律劝降”、“李陵劝降”、“北海牧羊”等场面, 咀嚼“事如此, 此必及我。见犯乃死, 重负国”、“屈节辱命, 虽生, 何面目归汉”等话语的精髓, 用高尚的形象和美好的人格来撞击学生的心灵, 激起他们情感上的共鸣。再次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认识到苏武克服困难的精神源泉, 懂得只有树立了为国献身的理想, 才能无比忠贞、英勇顽强。这种层层推进, 步步升温的教法, 使学生正确理解了作品思想内容, 掌握了人物传记写作技巧。
三.推敲经典诗句, 鼓舞学生斗志
杜甫是一个对中国诗坛有过重大影响的诗人, “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集中体现了他忧国忧民情怀。他的具有高度人民性和爱国精神的系列诗篇让无数读者敬仰。赏析杜甫的诗歌, 可采用一解, 二读, 三评, 四想的方法进行。一解诗的含义, 引导学生树立报效祖国, 爱国爱民的赤诚之心;二让学生反复吟诵诗句, 在激昂的情绪中思想感情得到升华, 使诗句如出己口, 如出己心;三结合历史, 评论杜甫精神的积极意义, 认识中华民族的精髓。四是联系现实, 懂得时代赋予自己的职责, 要肩负起振兴中华的重任, 就必须更加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刻苦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这种层层深人的方法, 给学生以鼓舞和力量。
园林职业教育与审美能力培养 篇9
关键词:园林专业,审美教育,审美能力
在园林专业职业教育中,学生在掌握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必须具备审美能力,即发现美、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这是园林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之一,也是从事园林工作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因此,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融审美教育于专业教学活动之中,是十分必要的。
1. 园林职业素质需要高度的审美能力
园林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面向城乡规划、园林绿化、风景名胜区及森林公园等的保护、创建和利用等工作岗位,担任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施工、园林植物栽培养护等技术工作,以及从事园林的经营管理工作等。
园林不仅是一种工程和社会物质财富,而且是一种立体的空间艺术,它作为一门独立存在的艺术,其创作过程也必须遵循艺术生产过程的一般特点,即应使生产者的情感、心理和个性渗透到生产过程的始终;具有独特的创作风格和艺术个性;按照美的规律进行艺术生产。它要求园林工作者将筑山、理水、植物配置、建筑营造四项主要内容,组合成为有机的整体,构建成工程质量与艺术标准较高,环境优美,可供游憩的园林,从而创造丰富多彩的园林景观。这就要求园林工作者要运用审美心理、审美标准和审美理想,通过造园材料、空间结构和造园技巧来表现艺术思想和审美情感,“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达到“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钱学森深感园林艺术人才培养是发展我国园林事业的当务之急,他认为应在美术学院培养真正的园林艺术家。因此,高度的艺术审美能力的培养是园林专业职业素质迫切的需要。
2. 融审美能力培养于教学之中
园林专业的教学内容在很大程度上都是融审美教育、培养艺术创作能力于其中的。
园林绘画类:素描和色彩是造型设计、色彩表达等艺术创作的基础,景观效果图表现技法是艺术构思的快速表现手段,是具体的园林艺术审美能力、设计思维表达和绘画技巧的培养和实际训练;园林制图类:培养学生识图、绘图基本技能和空间想象与艺术构思能力,园林CAD、3dMAX与Photoshop绘图等是电脑设计能力的现代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具体体现;园林植物类:树木花卉课是以其色彩、形态、风韵美的观赏价值,从审美和实用出发,创造出赏心悦目的园林植物景观。植物栽培养护,使学生掌握树木、花草的栽培管理技术,培育优良品种,以充分发挥园林植物形体、线条、色彩、质感的自然美;园林设计类:是综合发挥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美的创造的过程,设计出如诗如画、情景交融的园林风景;园林工程类:是学生对园路、水景、假山工程等的施工理论与技能的学习,以艺驶技、以技创艺,培养学生以科学的、审美的标准来进行施工。
园林专业课程如此浓厚的审美内涵,应牢固地渗透于学生的专业思想和专业学习之中,并将其广泛地应用于今后的工作岗位之中。
3. 强化学生审美能力实践
3.1 树立正确审美观。
我们应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善于区分美丑、是非、良莠。总体上说,中西园林各具特色:传统中国园林以自然、含蓄、朴素为美,重视情感意境,强调“效法自然”;西方园林以秩序、开朗、精致为美,讲究均衡对称,强调“人定胜天”。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的园林绿化建设得到空前发展,出现了大量优秀的园林佳作,“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在继承和汲取优秀的造园手法的基础上,发展和创新了新形势下的现代园林。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也出现了一些一味抄袭、模仿西方造景的绿地形式,单纯追求形式而忽视了其使用功能及生态效益;随着现代人工作节奏的加快,“短平快”的园林建造也多了起来,缺乏四季时空、景色检验的造景,势必会存在这样那样的缺憾;一些新建的仿古园林,单纯模仿形似而缺乏神似,缺少丰富的意境与内涵。以上种种,都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通过多媒体案例展示或安排现场参观,组织学生进行审美鉴赏和园林评析,启发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明辨良莠的能力,从而使审美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3.2 加强综合艺术修养。
园林是一门集多方面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与文学、绘画、书法、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影视等密切相关。与古典诗词、文学一样,园林也讲究作品的韵律、内涵,将山水诗的意境融入园林,“诗情画意”成为中国古典园林追求的最高审美境界;山水画的布局形式与构图安排也直接影响了园林的创作,我国古代许多园林的设计建造都是由画家完成的;园林的题名、匾额、对联、石刻等集中体现了我国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雕塑往往作为园林的重要造景要素和组成部分,以其优美的造型和生动的形象,赋予园林以丰富的景观和深刻的内涵;造型各异的园林建筑及小品既具有使用功能,又兼有造景功能,往往成为园林的主题或主景,其造型、色彩、风格直接影响造园的风格;与音乐、舞蹈一样,园林的创作和表现也讲究造景的韵律与节奏,或婉转悠扬,或和谐整齐,自然界中的莺歌燕舞、雨打芭蕉、林中蝉鸣、水中蛙奏更赋予园林以浓浓的意境;戏剧“三五步行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园林“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而且,园林与戏剧、影视一样,都有序幕、转折、发展、高潮、结束,在结构、形式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加强对各种艺术门类的学习与思考,培养多方面的艺术修养,在生活中注意观察感知周围的世界,善于用眼、用心、用脑去观察、去体会、去理解,逐步积累更丰富的审美经验,并运用到园林设计实践中。
3.3 培养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在专业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加强专业课的理论教学外,还要强化学生园林绘画技能,强化电脑辅助设计的表现能力,并组织学生到风景区、公园绿地写生,开展优秀绘画鉴赏或学生作品展评,组织参加书画、工艺美术、造型艺术作品展和艺术鉴赏活动,以各种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和绘画创作、设计创新能力;应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开展直观教学,介绍古树名木、园林景观、美术作品等,开扩审美视野,培养园林美及艺术美的鉴赏和审美情趣;建设好画室、植物园、温室等及园林设计、工程实训室、校外实训基地,使学生能够进行园林美的实践,提高园林人才的艺术素质和职业技术能力;组织学生独立进行园林绿地设计、园林建筑设计、植物造景设计等实践及竞赛,进行盆景、插花作品制作评比,安排学生参观园林园艺博览、著名风景区及园林绿地等,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启发他们把美的感受升华成创造美的灵感,以创造出优秀的园林美。
没有一定的审美修养,就很难理解园林的真正内涵,更何谈创造美的园林?“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这“门道”就需要提高园林审美能力。不断培养学生园林美的审美体验,必将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从而培养出高素质的园林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上海城市管理学院.园林美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1.
实施审美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 篇10
一、国内外公共艺术教育状况
发达国家都比较重视大学的公共艺术教育, 几乎都设有公共艺术学科, 以美国为例, 美国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就推行全面综合艺术教育思想, 《美国国家艺术教育标准大纲》中这样写着:“一个没有艺术的社会和民族是不可想象的, 就像呼吸时没有空气一样, 这样的社会和民族迟早会消亡的。”1998年, 美国盖蒂艺术中心在“’98北京美术教育研讨会”上, 大力倡导全面综合性艺术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 给我国的公共艺术教育有很大的启发。他们强调艺术学科与非艺术学科之间的互相渗透影响, 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为全面发展提供必不可少的环境, 美国大学的艺术系为非艺术学科的学生开出很多选修课, 比如:钢琴课、舞蹈课、美术史、艺术设计、工艺美术等, 而艺术院系又规定学生选修若干的学科和自然社会科学、历史等课程, 使学生的学习获得全面发展。另外, 战后日本的美术教育受盟国及美国的影响, 以自由主义教育为指导理念, 日本第一次将艺术列为必修课, 重视艺术教育的系统性, 注重学生情操的陶冶和创造力的培养, 办学层次发展到大学以上, 教学中采用艺术教育规定课程, 普通综合性大学均可招生培训。20世纪90年代, 美国推行全面综合艺术教育思想, 日本紧随其后, 配合适应1998年教育改革中“培养生存能力”的目标设立了艺术综合性学习, 期望能通过各领域统合的学习, 使学生成为社会的人, 以及和自然协调、能和他人和谐相处的人, 当他们进入社会后能够凭借自己的能力生存, 能够独立思考, 进行探索和创造。
回顾我国的艺术教育, 近现代艺术教育已有近百年的历史, 在改革开放之后取得突破性发展, 总的来说, 我国有一批有识之士、长期以来热情关心艺术教育事业的学者, 在广泛的领域对艺术教育进行过深入的研究, 并不断开拓创新, 支持和推动着艺术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成果显著。但总体来说, 我国大学的公共艺术教育状况与发达国家比起来还有很大的距离, 这主要是人们在观念上对艺术教育持比较保守的观点。长期以来, 从中学到大学都是“重理科轻文科”, “重文科轻艺术”, 对艺术教育的价值功能规律等认识不足, 导致艺术教育比较滞后。虽然现在许多大学陆续有了艺术系和艺术课程, 但大多数是缺乏系统性, 有些出于营利的目的, 在对市场需求的判断后做出调整而产生的艺术专业, 与公共艺术教育关系不大, 即使有一定的艺术课程安排, 但相应的课程设置、教学管理很不完善, 公共艺术课程的设置就更加滞后, 这显然对学生全面综合素质的培养是不利的。这种情况在普通大学较普遍, 但在重点大学情况已有一定的改善, 比如清华大学每年都投入几十万元的经费进行艺术教育投资, 本科生在四年内, 学生必须选修一门以上的艺术课程, 否则原则上不予毕业, 这说明了大学的公共艺术教育已经受到一定的重视, 教育状况也有所改善, 这就为其他大学的公共艺术教育树立了一定的示范作用。
二、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意义
(1) 公共艺术教育是符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时代要求。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育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因此,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必须围绕“育人”这一主题, 把培育人才置于艺术教育建设的中心, 营造一种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艺术氛围, 使学校的一切有益活动、一切改革都围绕如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一核心, 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符合新时期要求的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 教育发展战略也必须随时代发展而发展, 走向21世纪的中国, 面临国际之间的竞争, 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学校及时培养大量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在这种形势下要不断地与时俱进, 促进学生的全面综合素质的培养, 才能符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 才能为社会提供更优秀的人才, 使之适应时代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2) 公共艺术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现代意义的艺术教育要求学生用心体会人类艺术文化的精华, 并运用艺术教育使之在现代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柳斌同志强调素质教育有三个“要义”:一是“面向全体学生”, 二是“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三是“让学生主动发展”。众所周知, 艺术教育具有教育功能、审美功能、智育功能、情育功能等功能, 艺术作品对人们的思想和道德具有教育作用, 例如, 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指出:艺术可以“成教化、助人伦, 穷神变, 测幽微”, 还可以“监戒贤愚, 怡悦情性”。艺术作品和教材中无不充满着德育教化的内容, 优秀的作品可以有效促进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觉悟等的教育, 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如《国际歌》、《黄河大合唱》、《我爱你中国》、《命运交响曲》等歌曲或交响乐, 美术作品中如《自由领导人民》、《格尔尼卡》、《江山如此多娇》、《父亲》等作品通过社会性历史性题材来表达人与人, 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 使学生通过作品体会到人生的悲欢苦乐, 了解艺术文化的博大精深, 感受艺术家们的创造精神和执着追求的毅力, 所以, 接受艺术教育能使学生不容易成为一个“片面”的、视野狭窄的人, 相反会使学生获得人生意义的全面体验, 塑造自我, 完善人格和灵魂, 成为一个“全面”的、人格丰厚的人。
(3) 公共艺术教育可以促进创造性思维、促进智力的发展。科学家们研究证实, 艺术学习和训练有利于开发智力和发展创造才能, 尤其是美术和音乐的学习和训练, 在开发人类大脑和脑潜能方面有显著的功效。艺术教学可以对人脑在音乐、图形、立体空间等能力方面进行较直接的锻炼, 从思维的互补关系看, 由于艺术创作的自由性、开放性、想象性, 更直接地锻炼了创造性思维, 可以弥补一般智育思维的封闭性、狭隘性, 这种训练是启迪心智必不可少的, 通过艺术创造所培养出来的想象力, 是诸多科学所不可比的。现代科学已证明, 只有通过同步地开发左右脑, 共同并重地参与, 才能完成实际意义上的创造性活动。所以适当的艺术教育是必须的, 它可以提高智育的效率和质量, 也是提高智育的根本途径, 也就是说美育的艺术训练过程对人的创造性思维、想象性思维、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和启迪心智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爱因斯坦也曾说:“我如果没有青少年时代的音乐教育, 就不可能有我现在这些科学上的成就。”说明了音乐对人的智慧是有激发作用的。音乐各方面的技能训练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感知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各种乐器的训练可以同时促进手、眼、脑的协调性和大脑两半球的和谐发育, 有效促进智力的发展。
(4) 公共艺术教育可以开拓视野、提高审美素质。艺术教育的核心是审美教育, 通过艺术的学习和训练使人获得精神上和人格上的升华, 达到净化心灵、陶冶情操, 促进完善人格的发展。音乐家冼星海说:“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有位美学家曾说:“美育是心灵的体操。”学习艺术的目的不是最终成为艺术家, 而是与人们追求精神享受、意识形态的发展, 提高审美品位有密切联系, 一旦它介入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或生命享受之中, 就会使每个受过艺术熏陶、艺术教育的人生充满非同一般的意义。艺术教学中的美育过程还有助于促进个人社会情感的发展和完善, 因为美的典型和美的境界具有榜样的力量和诱导作用, 也有利于文化精神的凝聚, 有利于养成高品位、高素质的个性心理品质, 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审美观。
(5) 公共艺术教育可以发展个性、充实完善人格。艺术教学中的美育训练过程还有利于促进个体在社会群体中的发展和完善, 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 充实完善人格。这是由于艺术创作过程中的挫折性与艰难性, 不断考验着每个人的毅力、不断进取的决心和不断创造的能力, 各种困难和挫折有利于人们养成积极进取, 努力拼搏的习惯。人们在追求艺术美的丰富性、多元化、创新性和多样性等方面所努力达到的成功感, 增强了人们对自己的自信心和创作成功的满足感。
总之, 音乐和美术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 是关系到每个学生能否全面发展的关键。大学生不仅要具备本专业的知识技能, 还必须接受全面的艺术教育, 让自己有良好的艺术修养和品位, 才能使自己的创造性思维、人格、素质等获得全面的发展, 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所以, 不仅仅是艺术学校的学生要加强审美教育, 全体大学生都必须接受艺术熏陶, 加快公共艺术教育的步伐, 才能使全面推广素质教育不至于成为一句空话。因此, 高校要从培养创新人才的战略高度和学生面临社会竞争的实际出发, 大力提倡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 切实可行地加强和完善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措施, 必须转变人才培养观念,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注重加强大学生的公共艺术教育, 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才能使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全面的提高和拓展。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 公共艺术教育必将与文学、历史、哲学等人文学科一起获得蓬勃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罗恩菲德.创造与心智的成长[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6:179-181.
[2]张小鹭.日本美术教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5:211-215.
论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篇11
关键词: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培养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是衡量工艺美术教育的一个核心标准,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提高需要经过不断地促进与培养。审美是工艺美术教育的一个核心思想内容,是工艺美术教育发展的一个高层次标准。如何评价和判断工艺美术教育的审美素质与价值内涵需要不断提高教育水平,加强学生对工艺美术的认知与理解。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需要多种途径,其一是加强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的课程安排。審美课程是最为基础的理论课程,通过沟通理解审美能力,加强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统筹与安排,才能够不断提升工艺美术教育的素质能力。其二是加强工艺美术实践教育中的理论指导。实践教育离不开理论指导,尽管当今工艺美术多为实践操作式的指导,但是缺少理论指引灵魂的实践操作仅为简单的重复和模仿,并不具备更多的艺术价值和艺术含义。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实际上多为工艺美术教育审美能力的提高。
1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的含义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审的是工艺美术自身,美化的工艺美术作品自身。审美的含义在工艺美术这样的艺术环节当中依然是重要的,依然是停留在审美素质上的。工艺美术教育审美实际上是一个动词,工艺美术教育的实施者是教师、艺术家。如何使工艺美术学习者和欣赏者体会到工艺美术的美感是十分重要的环节。比如手工制作的饰品,不论采用的机械有多少,其原始内涵中保留的手工痕迹已经手工程序都会让饰品具有十分特别的粗糙质感,这种质感实际上是手工制作保留下来的一个重要审美内容;再比如当今的壁毯设计,完全的在网络图片库寻找基础素材,然后通过将基础素材加工,找到工厂进行壁毯编织,试问这样的壁毯即便是机器制作效果再好,图片再精美,整个制作过程却没有任何的人工痕迹,这样还能够叫作工艺吗?显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样的壁毯依然属于工艺,但是这样的工艺如何展现和表达审美价值,我们就需要认真地去诠释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的内涵。其基本出发点应该具备三个方面:一是工艺美术的价值;二是工艺美术的艺术美感;三是工艺美术的创作美感,三者缺一不可,才能够完全构筑起工艺美术教育的审美内涵。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的含义往往还说明了工艺美术教育充斥着诸多美学的探讨,正如上述我们在壁毯工艺的实例中所列举的那样,在壁毯完全的电脑和工厂处理下,这样的壁毯美在何处,可能要从工艺美术教育中的理论审美来探讨,也就是现代化的壁毯装饰性。从装饰性看工艺美术的审美,需要架构在工艺美术教育的点滴基础之上,在工艺美术教育的具体外物叠加上,认可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的种种内在表现和处理的相应过程与机遇,我们认为工艺美术教育审美也要充分体现出这方面的感念和意义,其中既包括工艺美术的基础观点也包括工艺美术的全称跟踪式美学含义,让审美与装饰结合到一起,即把现代的工艺美术与现代的装饰结合起来看,才能够具备现代派系下的审美。
2 工艺美术审美素质的内涵
工艺美术审美的素质体现在三个方面,对工艺技艺的审美素质、对艺术价值的审美素质、对艺术美学的审美理念。所谓的工艺美术实际上是从传统手工工艺发展而来,现代依然还能够完全保留,并且突破现代化的阻滞的是西方的皮革工匠以及金属工艺匠人。这些匠人的工艺基本上都是手工的,甚至一些专业的器具也是手工的,这就构成了纯手工的传统技艺,实际上这样的技艺在传统中国工艺美术当中也是比比皆是。只不过因为失去了传统工艺创作的土壤,在现代化过程中无法在市场经济中获得认同,故而失去了前进的价值和能力,也就逐渐地消失在现代化的发展当中,但是我们依然希望能够在现代的工艺美术中找到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各种价值存在和价值感。现代化是从西方延续发展而来,所以现代工艺美术对于西方世界来说,没有任何的违和感,甚至完全是一脉相承,如德国的木工工具和铁匠工具,其专业的工艺工具制造实际上本身就是工艺美术的一种延伸,自身也是工艺美术的代表。我们从传统工艺美术的境界中推断出工艺美术的特征,实际上就是要从这些基础要素出发来判断当代工艺美术在教育中应该具备哪些必不可少的素质,那么刚刚论述的这段认知论实际上就是工艺美术审美素质的一个体现,如果不能够对现代工艺美术的发展历史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那么我们也就不可能完全将这些工艺美术的技艺内容包含着去看、包容着去看整个历史过程,也就不可能把握当代,知道现代的美从何来,如何去理解和把握美。
工艺审美的素质是可以看出工艺美术的各种基础内容的,也就是从自身来看待工艺美术的发展,这些都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实践当中所遇到的各种工艺案例,在大量的专业积累下才能够形成和培育出一个具备发现美的双眼。我们看待这样的工艺美术,从工艺的细节,如切割、抛光、纹路、用料、细节设计等等各种细节的元素都说明了工艺美术审美的具体内容需要从自身来看,需要把握好自身的种种问题。这些问题的研究重要性在于引导我们把握工艺美术本身所存在的价值体系,在这些我们认可的价值体系中,如何判断工艺属性的内涵,把握其深刻的事物本质,实际上是在不断地推动价值审美观念提升的重要方式。观念的不断攒机,实际上是在重重内涵方式认可的前提下,我们认为把握价值审美的关键要素在于把握住工艺美术的价值核心,并不是现代化的市场经济要求,而是纯粹的艺术追求和人文价值,这是我们所需要衡量和权衡的重要发展点。
3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在明确了审美的内涵以及审美素质的提升两部分重要前提内容后,我们才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提升的路径。这其中包括工艺美术审美思想的提升,一个用煤气炉废物制作的烤箱,通过焊接把手制作金属支架,其涵盖的内容肯定是美术价值的一种极端体现。在工艺美术教育的审美素质培养体系中,我们会不断加深对这种能力的培养,是基于美学审美素质上的价值再创造,没有基本的价值创造也就不会存在基础的教育素质培养体系,建构这样的体系需要全面的,从理论铺垫,再到艺术实践,真正能够让人体会到的是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不断提升,其价值基础来源于审美素质全方位的能动性。所以,我们的结论是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根本上是深厚理论基础的铺垫,全面实践下的创新思维推动,最终通过不断地利用审美能力的有力促进和提升,带动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全面培养。这也是我们强化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培养的有效路径。
参考文献:
[1] 陈启雷.论民间工艺美术的审美功效[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23.
[2] 徐丽云.论传统工艺美术对当下地域性居民审美意向建构对策——以芜湖铁画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5:76.
[3] 彭博.从实用与审美看工艺美术历史发展的规律性问题[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87.
浅谈文学教育与审美素质的培养 篇12
一、以教材为例子, 体验作品艺术形象的审美意义
课文中的选文荟萃了许多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 尤其是新版教材, 我们完全可以以此作为最佳例子来指导学生进行文学鉴赏和审美教育。在这些作品中有的歌咏山水、花草, 有的歌咏平凡、伟大, 有的歌咏善良、纯真;有的抨击吝啬、虚荣, 有的抨击邪恶、丑劣……教师在教学中应以“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为原则, 重在指导学生鉴赏, 让学生在阅读学习中感受美。在掌握了一定的阅读鉴赏能力的情况下, 教师还应动员和指导学生广泛阅读课外文学名著, 但对作品的艺术形象、意义不作定性结论, 让学生自己去品赏、感受。由于文学作品不是科学, 故读者在对其感知、鉴赏过程中就自然会有不同的理解, 没有严格标准的唯一答案。如阅读《荷塘月色》, 有人品赏到“淡淡的喜悦, 淡淡的哀愁”, 也有人品赏到“像一支情思依依的小调, 荡漾着风月淡雅的幽思”。阅读《长江三峡》, 有人读出“江山之多娇”, 也有人悟到“激流勇进”。在《巴黎圣母院》中, 有人看出封建教会的黑暗, 也有人看到吉卜赛少女的真善与纯美。学生在文学的熏陶下会逐步形成良好的审美情趣, 学会欣赏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
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通过丰富的想象来提高审美素质
对美的自由联想、想象极为重要。联想和想象是作品艺术的翅膀, 作者借助它, 就能浮想联翩, 创造出生动的形象、感人的意境。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也要发挥丰富的想象力, 才能完成对作品的审美过程。莱辛在《拉奥孔》中说:“凡是我们在艺术作品里发现为美的东西, 并不是直接由眼睛, 而是由想象力通过眼睛去发现为美的。”从中可见, 想象对于美的欣赏和美的创造同样重要。欧·亨利的《警察和赞美诗》中的主人公苏比以前故意犯罪没被抓, 后来在教堂外受到赞美诗的感染, 决定要凭自己的双手来重新过正常的生活时, 却被警察抓了。文中最后写道:“第二天早上, 警察局法庭上的推事宣判道:‘布莱克威尔岛, 三个月。’”对此, 教师可让学生展开想象:为什么会这样?苏比以后的命运又会怎样?对这个空白点任由学生发挥想象来填补、来感受, 如果教师越俎代庖作各种推测分析, 学生就得不到想象的训练和审美的教育了。
除了小说以外, 其他文学作品一样可以启发、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尤其是具有高度概括性的诗歌。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更是传颂千古, 其令人赞叹不绝的在于一个“绿”字。教师可指导学生想象:“绿”好在哪里?用“吹”“到”之类的字好不好?学生通过想象、对比, 能感受到“绿”的妙处在于一字便绘出春风过处, 绿草茵茵、溪水潺潺、鸟语花香的充满生机活力的春景图, 把迷人的景象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使人如见其景, 如闻其声, 感受到春天的美好。这样, 学生在学习中不但锻炼了想象力, 而且也得到了美的熏陶。
三、利用作品中优美的语言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
语言是文学作品塑造形象, 反映社会生活, 表达情感的手段, 文学作品中各种美的形态都要通过语言来体现, 它是文学美的主要特征之一。在教学中, 教师应指导学生从作品中找出那些描写自然景物的社会风情, 刻画人物形象, 渲染美的意境, 体现人的思想感情等各方面优美的语言, 通过阅读、品味的途径实现审美教育。鲁迅也曾说过, 语言有三美:意美以感心, 音美以感耳, 形美以感目。可见在文学鉴赏中, 要充分发挥语言美的特点和魅力, 让学生从中获得特殊的审美体验。
对于优美的语言, 我们应提倡多读, 尤其是表情朗读,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词句篇章, 领会语言的感情色彩, 重现作品的艺术形象, 并把学生深深地吸引到作品的意境中。我在教学《春江花月夜》时, 经过简单的点拨之后, 便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背诵:“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那些充满诗情画意的诗句颇受学生的喜爱, 学生深深陶醉其中, 也激发了无限的想象:春江、沙滩、月色、原野、枫林、花木、船只、旅客……那迷人的气氛, 一往情深的情调, 使学生为诗中情绪所萦绕, 久久不已。
总之, 在文学教育过程中, 我们要在感悟艺术形象、发挥想象力和品味语言这些方法的基础上不断探索、不断实践, 只有这样, 文学教育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审美教育才会逐步发展, 学生审美素质才会不断提高。
【培养审美艺术教育】推荐阅读:
中职美术教育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论文11-12
培养审美能力10-20
审美素养培养09-05
审美素质培养11-07
学生审美能力培养07-12
审美价值观培养06-06
阅读中审美乐趣培养06-23
小学语文审美素养培养07-10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08-08
小学生审美感知培养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