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名著审美教育

2024-05-31

文学名著审美教育(精选11篇)

文学名著审美教育 篇1

摘要:<正>审美教育亦称美育,审美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内容和途径,在《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语文美育任务就做了明确的要求: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地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操,培养审美感和审美能力。文学名著作品是人类历史的结晶,蕴含着人类思想的精华。因此引导学生品味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激起学生对人生理想目标追求的坚定信心,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使学生的三观更加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标准。在了解前任研究的基础上,了解当代语文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情况,研究高中

审美教育亦称美育,审美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内容和途径,在《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语文美育任务就做了明确的要求: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地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操,培养审美感和审美能力。文学名著作品是人类历史的结晶,蕴含着人类思想的精华。因此引导学生品味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激起学生对人生理想目标追求的坚定信心,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使学生的三观更加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标准。在了解前任研究的基础上,了解当代语文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情况,研究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中的审美教育的作用及意义,并试图提出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一、教育改革之下的关于审美教育的现状

对于教育中的审美教育,中外的教育大家都曾做了大量的研究。柏拉图是第一个系统提出审美教育这一问题的哲学家,他坚信艺术具有很大的审美感染力,他重视艺术对人的性格的影响力,这一点在当今的教育中也有很大的启发力。之后德国的席勒首次提出了“审美教育”这一理论,他认为审美教育是完善人性的最好手段。此外,闵斯特堡在1905年发表了《艺术教育原理》,其中对审美教育的功能做了较为有价值的阐述,他认为审美教育的价值应该受到重视,审美能力应该像知识能力一样得以培养发展。我国也在这方面做了一些相关的研究。孔子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是我国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教育中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培养人格完善的人,这也是他教育的首要目标。孔子是中国古代提倡美育的第一人,审美教育常常是他德育教育的一种特殊方式。他所创立的“仁”这个儒家思想核心,便是一种心灵美的体现。梁启超是中国近代较早提出美育思想的人,他从西方美学中汲取营养,写了不少有关审美,美学等方面的文章。他特别重视情感和艺术对人的感染作用。王国维、蔡元培都曾在这方面做出了较大的成就。王国维比较系统地提出了他的审美教育思想主张。蔡元培则是我国美育的真正首创者,他的美育思想要比王国维、梁启超的美育思想更为深入。他的思想的基本出发点是“以美育代替宗教”。此外,他还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三方面提出审美教育的实施方法。多年来也有很多学者对审美教育与语文的美育教学进行了研究,对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学研究也做了很大的贡献。通过检索发现高中语文教学审美教育的研究较多,但是把高中语文文学名著与审美教育相结合的研究却很少。而且大多是从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研究。大多注重的是理论和概念的研究。很少明确的关于文学名著中的审美教学的实际操作研究。综上,对语文教学中关于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学研究,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需要我们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

二、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

本文以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中的审美教学为主要研究对象。范围主要是高中教材所选取的相关名著的阅读及其教学活动中的审美教育。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行动研究、问卷调查法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审美教育及文学名著的内涵,审美教育的作用意义,通过对当前相关教育现状的分析,最后提出自己的想法等内容。

三、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与审美教育的特殊关系

文学名著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其中包括小说、戏剧、散文、诗歌等并且在社会上广为流传的文学作品。在高中教材上选的文学名著,例如《离骚》让我们认识到了洁身自好的屈原;《诗经》给我们展现了中华民族瑰丽的艺术文化;《三国演义》《水浒传》《雷雨》《哈姆莱特》《老人与海》这些古今中外名著更是为我们展现了广阔的社会和丰富的人物形象。学生在这些作品中所体会到的美是其他作品难以体会的。因此,文学名著一直以来都是中学语文教材选材的重要来源。而审美教育则是运用各种形式不同的教学手段,使学生能够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形成自己的审美能力,是一种情感教育方式。所以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学名著中所蕴含的丰富“美”的因素为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提供了可能。

四、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与审美教育的策略和方法

在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一项新的内容就是要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那么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呢?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及其对文本的解读能力是审美教育的根本

正所谓孔子所说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语文教师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首先必须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以及审美能力。并且能够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美的因素,才能引导学生发现欣赏作品中的美,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因此教师首先要有比较系统的美学理论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如了解中外的美学理论,培养自己的审美兴趣。游览名山大川、历史古迹,欣赏自然中的美。同时也可以欣赏文学、电影、戏剧、书法等艺术美。其次,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挖掘文本中美的因素。语文教材中的各类文学名著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人文精神,反映着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审美情趣。教师应该具有敏锐的挖掘教材中审美资源的能力,才能带领学生充分领悟作品中的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再次,教师要优化自己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过程。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及相应的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发挥课堂主体—学生的作用是关键

教师在课堂上是引导作用,占据主导地位。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有利于课堂教育的进行,同时也促进了教与学的效果。因此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学生同时也是审美教育的主体,发挥他们的重要性也有利于文学名著于教学中审美目标的实现。作为课堂教学主体的学生,起作用发挥效果的还得根据他们的特征及课堂的教学内容,因人因材进行有规律地教学。

3. 延伸课外文学名著阅读

文学名著阅读教学是一个长期的、多层次的过程,因此仅仅依赖于教材中所选的片段是不够的。要想把学生引到一个更为广阔的文学天地,是需要我们把文学名著阅读延伸到课外的。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名著并且引导学生阅读使课内与课外相互延伸,扩充他们的知识面。因此把文学名著的审美教育延伸到课外是很有必要的。

4. 紧抓文学名著的课堂教学

高中语文传播美的主要阵营在课堂。如何在有限的课堂上充分挖掘文学名著作品中所蕴含的美的因素。通过何种方法才能体会其中的情趣美,可以从以下4个环节入手进行。

(1)巧设导语激发情趣

好的导入对一节课堂非常重要。在导语设计上,教师应该尝试不同的方式,借助不同的方法,营造一种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尝试以情导入,借助名句导入,借助多媒体导入,引起学生悬念导入等等。

(2)指导诵读感悟作品美

文学名著中包含着丰富的艺术美,铿锵的节奏,优美的语言,通过诵读能够体悟其中所蕴含的美。加强诵读是学习语文有效的方法,诵读的过程也是学生的审美活动之一。可以采用教师示范诵读;指导学生诵读(语调、语速、节奏等);创设朗读情景;采用多样的朗读形式(领读、齐读、分组读、分角色读、配乐朗读等等)

(3)深入分析提高审美能力

语文作为语言类的学科,语言教学是语文学习的核心。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依赖“语言”这一学科本体。启发学生对关键字句,优美文段进行品析。通过品味语言,指导学生把握作品中的情感美;品味语言,分析人物形象美;品味语言,解意象,探寻诗境美等。

(4)有效拓展提高审美境界

语文教学在20世纪50年代就对学生的知识拓展上提出了建议,多在学生中开展一些讨论、辩论等开放性的作业形式,发散学生思维,提升审美境界。同时要加强课外提升指导,拓宽课外审美渠道,增加审美体验。

五、结束语

“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但在语文学科中,既不缺少美,也不难以发现美。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施是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明确审美教育的价值,针对当前文学名著教育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有效的策略是本文的主要目的。但是由于教学理论水平的欠缺和教育实践经验的缺乏,本文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在以后的学习中将不断改进,让语文课堂更加精彩有活力,带领学生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朱光潜.谈美书简[M].北京:中华书局,2012.

[2]邓爱丽.现行高中语文文言文选文的探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3]蔡伟,纪勇.语文案例教学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文学名著审美教育 篇2

摘要: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物欲横流,高校功利主义思想也越来越严重,盲目扩招,注重专业教育,忽视人文教育,尤其审美教育。高校审美教育的缺失,不利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不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不利于推进高等素质教育改革。因此,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高等院校应强化人文教育与审美教育,注重培养大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与审美素养。审美教育是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高校汉语言文学蕴含丰富的人文精神,汉语言文学也就成为人文教育最重要的学科。所以,审美教育渗透于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有利于提高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审美素质。本文将通过了解审美教育的相关概念,分析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案例,探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审美教育。

初中语文名著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3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学 审美 教育

初中语文教学内容是一个多层次、多结构、多要素的审美系统,是人文的沉淀,是美的升华。

一、当前语文审美教学中存在的几点问题

受多年来受到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语文教学中出现了很多教学弊端,导致语文审美教学一直未能有效开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于审美教学的认识度不够

关于语文,很多人对它的观点是“爱你但是爱不起来”,具体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语文学习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很多学生学习语文的耐心和持久力不够,想要短时间内语文水平迅速提升,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其次,很多学生对语文学习存在认知误区,认为语文可学可不学,学与不学效果都一样,只要认字就是掌握了;第三,还有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重视对语文审美教学的传递和表达,导致很多人没有认识到语文学习的乐趣。综上种种原因导致,很长一段时间内语文审美教学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语文学习处于应试和爱好之间左右徘徊。

2.语文审美的教学范围过窄

说到语文审美,很多人首先会想到的是唐诗宋词,可见对于古典诗歌的教学中,教师对于韵律美、意境美、语言美等都有所传递,但是对于其他文学作品的美学表达大多停留在表面阶段,教师们研究的不够深入,教学传达也有所欠缺,导致学生们对此认识也略显不足。对于学生本身而言,由于年纪尚小,除去表面文字美,很多深层的美感他们很难体会,因此教师教学也很难全面展开。

3.审美教学的深度不够

美育教学的一个突出目标是“审美趣味”的建立和养成,趣味是兴趣之上的一种偏爱,通过审美教学帮助学生形成独立的审美判断是美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审美教育是“在更广阔的界面上使人领略了经济、文化、道德、风俗等因素,在更深刻地层次上使人看到了人性、本原与人生,它将人的视野引向广阔的大千世界,它引导了对人类、自然、宇宙萌生出一种大关怀。”然而,由于教师本身美育经验有限,加之眼界限制,很多教师将一些固有的美。枯燥的美强加给学生认可,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和理解,因此,当前的审美教学很难达到与学生心灵的沟通,教学仍停留在“文本”之上,无法引起情感共鸣,进而对学生产生深层次的引领。当前语文审美教学的一个突出弊端就是,美育教学清水一色浮于表面,缺乏相应的深层次的共鸣与呼唤。

二、提高初中语文名著教学审美教育的几点建议

在语文课堂对学生实施美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语言和文字本身就是美的表达媒介,教材内容亦是精心安排的审美素材。通过语文教学在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基础之上发掘美并孕育美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过程,在对大量作品艺术的鉴赏、玩味中得到美的体验与感悟从而确立健康的审美观和崇高的审美理想,培养审美能力,按美的规律塑造自我,完善自我。

1. 多样化发掘教材的内涵之美

语文教学的展开是以课本为主要依据的,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多样化发掘教材的闪光点,新版初中语文教材的文学性极强,充满文化底蕴的名家名篇多年以来能享誉海外,不止因为文笔优美,里面很多内容其实都是平实的文字,但是处处彰显着极强的感染力,例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初读这篇文章觉得作者是有多么善于描述才能把一件这么小的事情,描述的这么复杂,可是读的次数越多,心理的感觉就会产生莫名其妙的变化,这样饱含深情的描述需要多少心血才可以成就。长大后品读这篇文章,时常会潸然泪下,里面除了父亲对儿女的深情流畅表达,自己对父亲的感情又何尝不感人至深。

2.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理解段落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课本之外互联网的便利为教师教学提供了充足的教学素材,除了课本上面的选段之外,教师可以从网上搜集很多文章的相关背景、配乐音频、带有画面感的画作等等,帮助学生从听、说、读、写等等多个角度充分理解文章内容,学习语文除了完成试卷答题之外,很重要的一个作用就是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和理解能力,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懂得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

3.教师的自身影响

除了课本之外,教师是教学能够顺畅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把自己设定为教学的一个部分。教师对美的态度潜移默化之中会影响到学生的心理,语文教师浑然天成的语言表达、敏锐的洞察力、张扬教学艺术、完善的人格等,都是学生眼中美的表现。此外,教师自身的精神风貌和生活态度是学生最直观的心灵导向,对审美氛围的营造有着决定性作用。

文学名著审美教育 篇4

一、含蓄的语言美

文学名著的重要特征在于其语言美,而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同样需要从品析语言开始。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在语言上就有其独特特征,拥有大量近似白话的语言,但尽管如此这些语言仍然和现代汉语意思有很大差别。这篇名著的人物对白突出显示了古典小说名著在语言上的缜密和个性,对人物形象以及环境的描写都十分含蓄,具有含蓄的语言美,从而能够为广大读者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给人以美的享受。

以《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为例,这篇文章是《红楼梦》当中的经典片段,其中在描写王熙凤的语言中就体现出了名著语言的含蓄之美。王熙凤在初见林黛玉时,用夸张的语言对林黛玉进行夸赞,而对于林黛玉的美她用了“标致”一词。这个词语虽然简单,但是却涵盖了多方面的意思。就整体而言,这一词语除了说林黛玉外形美之外也体现出人物的气质之美,是一种个性化的语言表达方式,用它来形容林黛玉不仅恰到好处,也符合该人物的实际身份。另外王熙凤的话比较夸张,使得这一词语拥有感叹的语气,符合王熙凤说话风格和性格特征,从侧面体现出林黛玉真的是美若天仙。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指导学生深刻体会重点词语和句子,感受名著语言的含蓄之美,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深刻体味语言的力量。

二、独特的人物美

每一部文学名著都包含着各式各样的人物,而不同的人物有其特征和个性,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就能深刻地体会到独特的人物美。就《红楼梦》而言,这部名著当中塑造了各具特色的人物,而且每个人物都是美的,但是这里所说的人物美并不仅仅是外表美,最具特色的是作者为大家呈现了病态美,这也是这部名著中十分独特的地方,更是能够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特殊的人物美。这部名著当中对林黛玉的描写总是病怏怏且非常瘦弱,但是正是这一种病态美吸引了大量读者,从而让林黛玉的整体形象变得更加具有吸引力。

《林黛玉进贾府》当中对林黛玉这一人物形象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刻画,突出了文学名著独特的人物美,也使得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更具审美内涵。首先,林黛玉身世很苦,在经历了自幼丧母的打击之后,父亲也离他而去,使得她只能选择寄人篱下。林黛玉得到了老祖母的喜爱和关怀,但是林黛玉骨子里非常自卑,在日常生活中也一直愁眉不展。其次,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并不顺利,在薛宝钗介入两人感情之后,让林黛玉变得更加苦闷和惴惴不安,也使得他的身体每况愈下。林黛玉呈现出的是一个病美人形象,不仅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还能引起读者的同情心,使得人物对形象美的记忆更加深刻。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从而使学生逐步掌握人物描写的技巧,实现阅读能力的升华。

三、丰富的文化美

中国文学名著是文化的结晶,所以文学名著无不透露出文化之美,这对于在高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具有极大的帮助,能够通过阅读教学的逐步深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创造有利条件。《红楼梦》可以说是我国文化的一个缩影,在这部名著当中描写的建筑、服饰、饮食等无不叫人啧啧称奇,也能让人在认真阅读后感受到丰富的文化美。文学名著中将内容丰富的文化进行了有机整合,使得读者能够在阅读语言文字当中就能够感受到丰富的文化底蕴,因此,开展文学名著阅读教学显得尤为重要,教学的目的也不单单是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要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提升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识。

《林黛玉进贾府》虽然仅仅是《红楼梦》的片段节选,但是字里行间都体现着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深厚的审美意蕴。例如,林黛玉初次进入京城并进入贾府就深刻感受到了贾府的繁华和建筑美,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贾府有大量的规矩,哪怕只是简单的漱口和喝水都要按照规范,于是细心敏感的林黛玉为了避免出错都会认真观察和学习周围姐妹的做法,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礼仪文化之美。贾府中的老祖宗、夫人、小姐、丫环等的穿着打扮和小细节都能够体现出人物性格和地位,这正是服饰美的体现。

浅谈文学教育与审美素质的培养 篇5

一、以教材为例子,体验作品艺术形象的审美意义

课文中的选文荟萃了许多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尤其是新版教材,我们完全可以以此作为最佳例子来指导学生进行文学鉴赏和审美教育。在这些作品中有的歌咏山水、花草,有的歌咏平凡、伟大,有的歌咏善良、纯真;有的抨击吝啬、虚荣,有的抨击邪恶、丑劣……教师在教学中应以“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为原则,重在指导学生鉴赏,让学生在阅读学习中感受美。在掌握了一定的阅读鉴赏能力的情况下,教师还应动员和指导学生广泛阅读课外文学名著,但对作品的艺术形象、意义不作定性结论,让学生自己去品赏、感受。由于文学作品不是科学,故读者在对其感知、鉴赏过程中就自然会有不同的理解,没有严格标准的唯一答案。如阅读《荷塘月色》,有人品赏到“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也有人品赏到“像一支情思依依的小调,荡漾着风月淡雅的幽思”。阅读《长江三峡》,有人读出“江山之多娇”,也有人悟到“激流勇进”。在《巴黎圣母院》中,有人看出封建教会的黑暗,也有人看到吉卜赛少女的真善与纯美。学生在文学的熏陶下會逐步形成良好的审美情趣,学会欣赏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

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通过丰富的想象来提高审美素质

对美的自由联想、想象极为重要。联想和想象是作品艺术的翅膀,作者借助它,就能浮想联翩,创造出生动的形象、感人的意境。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也要发挥丰富的想象力,才能完成对作品的审美过程。莱辛在《拉奥孔》中说:“凡是我们在艺术作品里发现为美的东西,并不是直接由眼睛,而是由想象力通过眼睛去发现为美的。”从中可见,想象对于美的欣赏和美的创造同样重要。欧·亨利的《警察和赞美诗》中的主人公苏比以前故意犯罪没被抓,后来在教堂外受到赞美诗的感染,决定要凭自己的双手来重新过正常的生活时,却被警察抓了。文中最后写道:“第二天早上,警察局法庭上的推事宣判道:‘布莱克威尔岛,三个月。’”对此,教师可让学生展开想象:为什么会这样?苏比以后的命运又会怎样?对这个空白点任由学生发挥想象来填补、来感受,如果教师越俎代庖作各种推测分析,学生就得不到想象的训练和审美的教育了。

除了小说以外,其他文学作品一样可以启发、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尤其是具有高度概括性的诗歌。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更是传颂千古,其令人赞叹不绝的在于一个“绿”字。教师可指导学生想象:“绿”好在哪里?用“吹”“到”之类的字好不好?学生通过想象、对比,能感受到“绿”的妙处在于一字便绘出春风过处,绿草茵茵、溪水潺潺、鸟语花香的充满生机活力的春景图,把迷人的景象展现在人们的眼前,使人如见其景,如闻其声,感受到春天的美好。这样,学生在学习中不但锻炼了想象力,而且也得到了美的熏陶。

三、利用作品中优美的语言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

语言是文学作品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情感的手段,文学作品中各种美的形态都要通过语言来体现,它是文学美的主要特征之一。在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从作品中找出那些描写自然景物的社会风情,刻画人物形象,渲染美的意境,体现人的思想感情等各方面优美的语言,通过阅读、品味的途径实现审美教育。鲁迅也曾说过,语言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可见在文学鉴赏中,要充分发挥语言美的特点和魅力,让学生从中获得特殊的审美体验。

对于优美的语言,我们应提倡多读,尤其是表情朗读,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词句篇章,领会语言的感情色彩,重现作品的艺术形象,并把学生深深地吸引到作品的意境中。我在教学《春江花月夜》时,经过简单的点拨之后,便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背诵:“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那些充满诗情画意的诗句颇受学生的喜爱,学生深深陶醉其中,也激发了无限的想象:春江、沙滩、月色、原野、枫林、花木、船只、旅客……那迷人的气氛,一往情深的情调,使学生为诗中情绪所萦绕,久久不已。

总之,在文学教育过程中,我们要在感悟艺术形象、发挥想象力和品味语言这些方法的基础上不断探索、不断实践,只有这样,文学教育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审美教育才会逐步发展,学生审美素质才会不断提高。

儿童文学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6

一.儿童文学教学中审美心灵的培养

在长期的儿童文学教学实践中, 我发现对于学生审美心灵的培养的重要性。只有让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审美价值观念, 才能让学生更好的分辨善恶是非, 才能让学生在审美的熏陶中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 如此才能更好的教育儿童, 让孩子们在天真、烂漫的情趣当中感受到儿童文学的魅力。在现实生活中接触到的儿童文学的作品都是由成年人创作的, 而儿童文学的接受者却是儿童。这样就要求作家在创作中, 要更多的反映儿童的生活情趣, 高尔基曾经说过“儿童文学是快乐的文学”。儿童最不喜欢枯燥乏味的故事, 他们更需要的是有趣的东西。因此, 儿童文学相对于成人文学来说总是洋溢着更为浓郁的欢愉美。在这种充满着欢愉的氛围之中感受都一种心灵的提升。比如《小马过河》在这部儿童文学作品中就讲述了小马过河的一个很有趣味的话题, 当遇到小松鼠的时候说河水很深, 当遇到老牛伯伯的时候河水很浅, 最后小马犹豫不决只好去找妈妈, 妈妈的回答是只有亲自去试一试才知道河水的深浅, 结果小马的结论是河水既不像老牛伯伯说的那样深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浅。故事告诉我们要有一种用于尝试的精神。在这样的作品中就是充满着欢快的色彩的, 同时学完之后学生还能够在心灵上有所提升。使孩子的情感世界更加的丰富, 更加的具有一种审美的心灵。曹文轩先生认为:“要解决孩子情感弱化的问题几乎是任何一种方式、任何一个部门都无法奏效的。最能治这个世纪病的, 大概就是文学。文学几乎是唯一的良药。“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总是善于以细腻的笔调来展示人与人、人与世界之间的诗意之美, 从而给儿童以强烈的情感体验。

二.儿童文学教学中审美鉴赏能力的提升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对于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对于他们今后的人生发展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比较早地自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是北京的青年作家曹文轩, 他第一个明确地提出“孩子是民族的未来, 儿童文学作家应当是民族性的塑造者。儿童文学作家应当有一种庄严的神圣的使命感。”这种认识, 作为儿童文学家神圣的使命, 这正是儿童文学美学追求的目标。要让学生更多的去读一下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精神追寻的儿童文学作品, 在这样的作品当中提升学生的审美鉴别力, 认清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能够更多的感受到美善, 感受的精神的欢愉和内心的陶冶。比如:《皇帝的新装》这部童话作品中, 就可以使读者在讥笑、否定丑恶的同时, 更加向往生活中美的力量。最后是一个小孩子说出了真像, 皇帝原来没有穿衣服。杰出的儿童文学作品总是能以天真、质朴的优美形式和高度的艺术技巧, 生动形象地反映出一定时期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 使作品具有超强的艺术感染力, 使儿童产生感情上产生共鸣, 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因此, 在儿童文学的教学中应加强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 使孩子有一个健康的生活情趣, 从而发展他们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总之, 在文学范畴里, 美是文学最深层的基本内容, 而审美是我们进行儿童文学推广的一个最重要的内容。也就是说让孩子从小养成一种健康的审美情趣, 为以后进行独立地自我判断和鉴赏做好充分的准备。

摘要:伴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同时有了更高的审美的追求。在多年的儿童文学的教学中我越来越发现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本文将从儿童文学教学中审美心灵的培养、审美鉴赏能力的提升两个方面来阐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

接受美学视域下的文学审美教育 篇7

审美期待———文学审美教育的切入点

接受美学观认为, 文学接受者对文学文本具有一种预置的审美期待。所谓审美期待, 是指文学接受活动中, 接受者通过原有经验、素养、理想、知识等形成的对文学文本的一种欣赏要求和欣赏水平, 在具体阅读中, 表现出的一种潜在的审美愿望。读者作为接受主体在阅读过程中, 基于个人和社会的复杂原因, 在心理上往往会有一个既定的结构图式。这个图式起着习惯性的定向期待和求新求异的创新期待的双重作用。它决定接受者对所阅读文本内容和形式的取向标准, 决定接受者阅读过程中的选择取向, 也决定接受者对文本的基本态度和评价;而且, 接受者的审美期待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它将随着接受者生活阅历的增加、知识接受范围的扩大、文学艺术素养的提升而不断地发展变化。

如果将审美期待作为文学审美教育的切入点, 它对于文学审美教育的借鉴意义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作为接受者, 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底蕴以及兴趣爱好等构成了文学审美接受过程中的审美期待, 它将极大地影响学生对文学审美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接受效应。学生会按既定的期待视野去审视文学审美教育内容, 并能动地进行相应的选择。一般而言, 学生会主动选择那些同他们的审美品位一致, 与他们的审美趣味吻合, 并且支持他们的审美观念的文学审美教育信息。因而, 文学审美教育应从学生的审美期待视野出发, 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审美素养、兴趣爱好等状况, 做到有的放矢, 从而有效地促进文学审美教育的科学化。另一方面, 审美期待作为读者阅读文学文本时的阅读经验所构成的思维定向, 它包括众多因素, 它被激发和与文学文本相融合的程度也是不一样的。在文学审美教育过程中, 学生的接受程度取决于一系列外部因素的刺激, 文学审美教育过程中, 学生的接受始终以其个体的认知结构为基础。当教师传授的文学审美知识与学生原有知识结构趋于一致时, 学生就会把外来的文学知识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 对自己的知识结构进行重组和整合, 从而形成自己新的认知结构。

依据审美期待的接受美学观, 可以发现学生在文学审美教育过程中接受效应的差异性往往取决于学生的审美期待视野及其运行状态。那么, 在文学审美教育过程中, 教师应认真分析学生已有知识结构, 引导学生把新旧知识衔接起来, 实现合理整合, 从而使文学审美教育取得预期的最佳效果。

审美经验———文学审美教育的着力点

接受美学观认为, 审美经验是读者在作品接受中积累起来的审美记忆、形象信息等构成的一种或直接或间接或感性或理性的经验。从文学审美教育的角度来看, 学生也有一个“审美经验”, 它是学生过去学习和交际过程中积淀下来的对审美对象的反映与择取、理解与认识的动态过程。其中有积极的成分, 也有消极的成分, 有正解的成分, 也有误解的成分。学生的“审美经验”具有预置性和可衔接性, 对文学审美教育内容起着评价与选择的作用, 因而, “审美经验”对于学生接受文学审美教育内容有着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学生接受态度上, 即“顺利接受”或“抵制接受”。当学生发现文学审美教育内容与自己的审美体验基本一致或相近时, 就会顺利接受;反之, 学生则会抵制接受。这对文学审美教育具有启示意义, 即要关注学生的“审美经验”, 尤其应重视学生“抵制接受”的心理研究。

文学审美教育应用接受美学观指导教育活动, 应注意充分运用学生“审美经验”中的积极因素, 让学生能够欣然接受教育内容。接受美学观认为, 在审美经验与文学文本之间, 应该有一个“美学距离”;当其距离为零时, 读者完全进入角色, 审美经验对文学文本接受失控;反之, 读者则对文学文本漠然置之。因而, 接受美学观认为, 这种美学距离不能太大, 也不能太小, 要远近适中。这就告诉我们, 应正确把握文学审美教育的特点。文学审美教育内容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 学生对文学审美教育内容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 应坚持以学生为本, 从学生的“审美经验”和知识结构出发, 重视文学艺术的熏陶感染作用, 注意文学审美教育内容的价值取向, 同时又要充分尊重学生在接受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的教育方式, 强化综合性学习, 让教师创造性地传授, 学生创造性地接受。

师生参与———文学审美教育的互动点

接受美学观倡导让读者参与到文学文本的再创造中去, 充分发挥读者接受活动的主观能动性。在接受美学观看来, 文学文本的价值随着接受者的参与, 会得到不断的修正、丰富和补充。依据接受美学观的观点, 师生双方同时都是文学审美教育的主体, 文学审美教育过程应是师生双方相互作用的互动过程, 应特别强调学生作为接受者参与的重要性。

那么, 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文学审美教育活动中去, 并且与教师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接受美观认为, 任何文学文本都具有未定性, 都不是决定性或自足性的存在, 而是一个多层面的来完成的图式结构。也就是说, 文学文本有许多“空白点”, 正是这些“空白点”, 为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促使读者去寻找文学文本的意义。类似的“空白”体现在文学审美教育活动中, 则要求为学生多留下进一步思考和想象的空间。因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接受程度, 必须依靠自己去体验与感悟, 用想象去“填写”“空白”。在此基础上, 一方面, 从时间上应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 让学生在有限的文学语汇中品赏出无限丰富的意蕴和旨趣;另一方面, 从空间上允许学生对文学审美教育内容进行比较和质疑, 并通过“对话”使问题得到解答。文学审美教育是实践性很强的活动, 应着力培养学生的文学品赏与鉴别能力, 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要强化阅读和写作实践, 不宜刻意追求文学理论知识的完整与系统。文学审美教育资源无处不在, 因而应让学生更多地更直接地接触社会生活, 在大量的文学鉴赏实践活动中培养良好的文学感悟能力和鉴赏能力, 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学审美能力。当下, 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越来越强, 文学审美教育应主动适应学生的这种变化, 让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理解、体验与感悟, 甚至批评。无疑, 在这种情况下, 借鉴接受美学的理念开展文学审美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第二文本”———文学审美教育的反馈点

接受美学观认为, 未经阅读的文学文本是“第一文本”, 经过阅读后的文学文本才是“第二文本”;“第二文本”经过读者主观地加工润色, 渗透着读者的思想感情。可见, “第二文本”是在“第一文本”的基础上, 读者以自己的审美期待视野为基础, 对文学作品的文本符号进行着富有个性色彩的解读、对话与交流的再创造过程。

从文学审美教育过程来看, 文学文本是“第一文本”, 而学生对文学文本进行理解、想象、体验、感悟后形成的新的认识应是“第二文本”。提高文学审美教育的效度, 关键取决于学生形成的“第二文本”。由此可见, 关注和研究学生的“第二文本”, 把握学生对“第一文本”的理解与接受, 是文学审美教育活动的重要环节, 也是优化文学审美教育内容、改进教育方法、提高教育效度的有效途径。

接受美学还认为, 文学文本的最终完成必须依靠读者去体验, 去“填空”, 文学艺术的意蕴存在于读者与文本的“对话”之中。对于读者而言, 同一文学文本作为“第一文本”是相同的, 但作为“第二文本”, 则会因人而异, 正如“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命题。也就是说, 与“第一文本”相比, “第二文本”必然是千差万别的变异产物。从文学审美教育接受的优化路径来看, 如何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还原文学审美教育内容作为“第一文本”的意义, 应是教师必须关注的焦点之一。当前, 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 价值多元化程度的扩大, 求新求异心态的泛化, 大众传媒尤其是影视、网络传媒的普及, 学生阅读的视域日益扩大, 促使学生接受文学审美教育的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 在文学审美教育过程中, 一方面要求教师准确把握“第一文本”的含义, 引导学生对“第一文本”进行正确解读;另一方面针对学生的“第二文本”, 应及时进行反馈与总结, 并加以正面引导。同时,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尊重学生个性化的接受方式, 尊重学生选择文学审美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途径的权利。只有这样, 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第二文本”的价值, 增强文学审美教育的接受效应。

赵先政,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教师。

摘要:将接受美学运用到文学审美教育领域, 意味着文学审美教育思路的一种转换, 即从单一注重教师的传授转向既注重教师的传授又注重学生的接受并重。运用接受美学观, 以审美期待作为文学审美教育的切入点, 以审美经验为文学审美教育的着力点, 以“师生参与”为文学审美教育的互动点, 以“第二文本”为文学审美教育的反馈点, 探讨和研究文学审美教育接受者的接受是一项颇有意义的活动。

文学名著审美教育 篇8

利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儿童文学作品开展审美教育, 是塑造学生人格美、心灵美、语言美等内在和外在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从教材入手, 提出了从爱心教育、意境创设和宽松环境构建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审美想象和审美能力的策略。

一、小学语文审美教育的构建基础

据统计,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80%以上的课文属于儿童文学 ( 从文学的角度划分和统计) , 其中包括童话、寓言、诗歌、戏剧等8 种文学体裁, 它们共同构成了语文课堂审美教育的教材基础。 儿童文学是美的文学, 蕴含着思想美、情感美、语言美。 以美养善, 寓教于美, 能促进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和道德品质的升华;以美冶情, 可净化心灵, 平复情绪, 疏导情感, 增强心身健康。 儿童文学作品的特点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贴近学生的生活, 能够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 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奉献精神等有重要影响。 小学语文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课程, 承担着构建学生初步审美观和激发学生表现美、创造美、实践美的重要功能, 而儿童文学所包含的价值观与小学语文教育的目的是一致的。 因此, 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关系密切, 要开展审美教育, 就要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儿童文学作品。

二、凭借爱心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教育的出发点是爱———爱祖国, 爱亲人, 爱学校, 爱老师, 爱同学。 因为有爱, 教育才显示出其强大的人文底蕴。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爱的教育应是整个教育的主旋律。 ”一篇情深意切的文章, 若能加上教师动情的讲述, 便能感染和打动学生。 对此, 教师可以通过“ 移情”来培养学生的爱心。 从心理学上讲, 通过“ 移情”可以将学生置之于阅读教材中, 体验人物所处环境及社会背景。 例如, 在讲述《 雷锋叔叔和我们在一起》 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扮演盲人过马路, 让另一个同学扮演雷锋扶盲人过马路, 使学生能真切感受到盲人的不便, 同时感受到帮助别人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心。 只有童年有一颗善良的心, 成人之后才会有仁慈的品质, 才会成为一个懂得感恩, 懂得付出, 懂得尊重生命的人。 所以, 激发学生的爱心是培育学生审美意识的核心策略。

三、通过创设意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

小学生有好奇的心理特点和爱幻想的天性, 所以小学阶段是培养想象力的最佳时期。 审美想象是审美活动所必须的心理特征, 没有它就没有审美表现, 更没有审美活动的开展。 小学生在学校获取的知识大部分都是间接经验, 只有通过丰富的想象, 才能深入理解课文和教师所描绘的情境。所以, 语文教师应要求学生诵读课文, 做到目视、口读、耳闻、心通、意会, 从字、词、句到段、篇对文章进行潜在情味的全面感知, 领悟作品的韵味意境。 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 应该对学生的顿歇、速度、节奏、重音等加以指导, 不断调动学生的兴趣, 并使其能更好地入境入情。 例如, 在儿童诗《 童年的水墨画》 中, 有人、溪水、蜻蜓、垂柳、垂钓等意象, 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副色彩靓丽的意境画。 教师要从缤纷的色彩, 声音的变化以及动静结合的构思, 来引导学生想象一副美好的画卷。

四、利用宽松环境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文学名著审美教育 篇9

审美教育是美学在人们人生领域的具体实践, 是审美功能的最终体现;在教育领域, 审美教育不仅是教学的重要手段, 更是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当代中国现实语境中如何发挥我国古典文学的审美教育价值和功能值得我们去关注、分析和探讨。

一.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理念要实现当代化

如何实现审美教育理念的当代化是当前中国古代文学教学面临的一个严峻的问题。这个问题直接关涉到中国古代文学及其研究教学的生命力。中国古代文学审美教育的“当代化”问题, 而今越来越受到学界的重视。因为古代文学本身不是也不能成为自身的价值与目的。如果教学与研究目的是为古代文学而古代文学, 那么古代文学的教学就会失去当今学生和读者的热爱, 久而久之必然就会失去古代文学学科及课程的生命力。本课程目前的教学实践已经面临这一挑战。要特别指出的是:所谓古典文学审美教育理念的当代性不仅仅是人们一般所认为的教学教育手段的当代化, 如使用多媒体等现代先进技术设备;更重要的是古代文学的审美教育之价值取向与目标要当代化, 要能有效应答学生和读者在当下现实中所面临种种困惑和不安, 塑造他们的心灵, 净化他们的情感, 吁求理想人生境界。

如果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话, 那么, 古代的文学作品及文学思想, 在本质上都具有当代性。但是古典文学的当代性价值如何实现这一命题更多地取决于人们在当下的社会历史环境和时代要求中充分借鉴古今中外的理论和实践资源实现对古典文学的创造性诠释与“误读”。这就要求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者和教学者充分理解时代要求, 发掘古代文学资源, 并能运用后者来阐释时代命题。古典文学审美教育理念的当代化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当下的时代困惑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物质匮乏的问题, 更多地表现为现代化工业社会中人之异化、生态环境等命题, 这些命题具有典型的时代性。中国古代文学的审美教育应该能够回应、介入这些具有时代典型特征的命题。在《诗经》中、在诸子百家散文中、在汉赋唐诗宋词中、在元曲明清小说中, 在中国古代人们创造种种精美的意境中, 充满着华夏民族独特的生存智慧, 集中体现着古代中国特有的追求“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中国古代文学既有必要也有能力、有资源、有条件实现审美教育理念的当代化。面对日益严重的人之异化与生态危机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中国古代文学有足够的文学及相关文化资源储存, 可以大有作为。

陶渊明在《饮酒二十首·其五》中写到:“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此诗中表现出的人生观与自然观对当代人们来说有很强的现实指导和借鉴意义。虽然该诗语言浅白通俗, 但意境清新优美高远, 颇具哲理性;诗人没有用对立的态度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 而是追求人与自然的一体性, 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同在。更重要的是这些极具中国古典特色的话语与意境塑造了一个“诗意地栖居在大地”的人之形象, 充分反映了中国古人对“人之本真存在”的向往与践行。

孟浩然在《春晓》中描绘的“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的具体内容与意境完全可以结合当代的时代精神创造性地进行生态阐释。这样类似而又独特的诗句、意境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比比皆是, 不胜枚举, 可以说是信手拈来。学生和读者就是在这些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图景、境界、审美中实现了生态教育, 在对古典文学进行的审美享受中重塑、重建、重构师生的生态环境意识, 实现对时代现实生活中生态危机的回应与介入;同时也实现古代文学自身价值的当代化, 实现了“古为今用”, 展现古代文学的勃勃生命力。

二.“以人为本”是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之目的

文学始终是人的文学。文学应该、必然关注人, 关注人的生存, 关注人的存在。审美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教育辅助方法或艺术效应, 其本身就是实证和实现人的生存理想的重要途径。美育目的在于人本化, 即美育既以人的生存为出发点, 同时也以人的生存为目的。当代审美教育观念充分肯定审美的人本主义取向, 强调审美对于人的生存幸福和全面发展的不可替代的独特意义, 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格的完整性是审美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出发点和归宿, 把关心人的生存和发展、尊重个性发展、促进个体的情感解放和精神自由作为审美教育的根本尺度。马克思认为审美教育是为了促进“创造着具有人的本质的全部丰富性的人, 创造着具有深刻的感受力的丰富的、全面的人。”

审美教育具有强烈的人文性, 人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是审美教育的根本目的, 人性、人格的完善是其最高理想。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明确认为人按照其本质来说就是审美的, 人的本质和审美本性在本体上具有统一性;主体 (人) 的审美状态时人的自由本质的充分体现:“按照美的规律建造”和“自由地对待产品”是人作为“自由自觉”的社会存在物的本质力量的确证;不能处于审美状态, 不具备审美能力的人就是非人的存在。这样, 美就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表现, 而且更是“自然向人生成”的伟大历史成果;审美就不仅仅是一种额外的享受, 而且是人的自由的类生活本身的特性, 是人的自由生存的必要充分条件。

中国古代文学的审美教育也莫能概外。因为中国古代文学是如此充分如此优美精致地再现着古人的欢欣悲喜、忧伤困惑和豪迈豁达, 如此形象生动地表达出古人的种种情绪与情愫。古代文学的教学实践中, 可以窥探我们的先人是如何生活着, 生存着:在“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感受古人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在“落花无言, 人淡如菊”中体验古代中国人特有的人生情怀;在“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中领略古人对生命的眷恋, 对时间流逝的伤感;在“大江东去,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中感受古人的深沉与慷慨, 在“想当年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中体会古人的建功立业的豪迈, 在“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想象古人的家国情怀……, 在这样的优美动人的意境中, 读者、学生、当今的人们在不知不觉中与古人进行着对话, 在体验古人情绪和生命的同时感受自己的人生。

的确, 审美教育不能直接影响人的行为与实践, 也不可能直接去创造美的环境, 但能逐步改变人的心理结构, 建构美的心灵。以此为基础与前提, 审美教育无疑会对读者 (学生) 的行为实践和人生选择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中国古代文学的审美教育实现了以“以人为本”, 以“以今人为本”;也就践行了人们通常所说的“让历史引领现在, 让历史照亮未来。”

三.把握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审美与教育的辩证关系

审美与教育有着天然的联系。西方马克思批判理论家马尔库塞认为艺术及艺术审美内在的含有政治与革命的潜能, 其实质是强调通过艺术及其审美改造人的内在心理结构, 包括感觉、情感、判断、认知等等, 从而最终改变人的行为。从这个意义上而言, 文学艺术审美也势必内在的含有教育功能。但是必须要强调, 虽然审美必然引发一定意义上的教育, 但是教育并不一定就是审美。所以在中国古代文学审美教育教学实践中有一点颇为关键, 就是要处理、把握好审美与教育的关系。文学审美要取得教育的实际效果, 就必须遵循美的规律, 必须首先给予学生 (读者) 以美的享受和乐趣。

审美愉悦和享受是文学艺术之教育功能实现的前提和充分条件。很多学者都曾论述过审美与教育之间的关系。古罗马的贺拉斯说:“诗人的愿望应该是给人以益处和乐趣, 他写的东西应该给人以快感, 同时又对生活有帮助。在你教育人的时候……寓教于乐, 既劝谕读者, 有使他喜欢, 才能符合众望”。他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明确而简练地把审美教育的特点和功能归结为“寓教于乐”。

英国哲学家休谟认为:“雄辩的目标是说服, 历史的目标是教导, 诗歌的目标是用移情动魄的手段给人快感。”法国启蒙主义思想家狄德罗指出艺术作为教育的有益手段不是简单生硬的说教, “诗人、小说家、演员, 他们以迂回曲折的方式打动人心, 特别是当心灵本身舒展着迎受这震动的时候, 就更准确有力地打动人心深处”。马尔库塞认为:“艺术的政治潜能仅仅存在于它自身的审美层面:艺术作品直接的政治性越强, 就越会弱化自身的一再力量, 越会迷失根本的、超越的变革目标。”本杰明也曾说:“只有当一件文学作品以文学标准看是正确的时, 才可以认为它的倾向在政治上正确的。”所以, 文学艺术的教育潜能也仅仅存在与它自身的审美层面, 即其文学性、审美感越强, 其教育潜能才可能相应越强;反之亦然。

文学审美教育具有人文性、感受性、情感性、直观性、形象性、音乐性等特点。审美教育不是像德育那样以“概念”、“逻辑”进行“分析”、“推导”、“说理”、“说教”, 而是通过诗人创造的种种美的形象、意境, 潜移默化, 渗透于人的感官和情感, 在感觉、想象、体验中不知不觉中改变人的心理和喜好, 从而实现文学艺术审美的教育功能。

对于中国古代文学来说, 其审美教育实践的基础在于师生要充分把握中国古代文学的审美特性, 即了解、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仁义礼智信、天人合一等) , 认知、体会其文学表现形态的华夏民族古典特色, 包括传统的文学观点 (言志说、虚静说、文以气为主、赋比兴、文已尽而意有余、神思说、缘情说、妙悟说) , 古汉字的象形特点和古汉语音韵独特表现 (双声叠韵对仗押韵等) 。在中国先人所创造的富有感情的富于声律辞采美的古典语言形态中, 在美的享受和愉悦中, 在中国古代文学最高最具民族特色的审美范畴———意境中充分实现其潜在的教育功能。

四.意境是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特有的审美教育载体

“意境”是中国古代诗学的最高范畴, 是极具华夏民族特色的文学概念, 深得儒、道、释三家学说的滋养, 是古代先贤以华夏民族传统思维的独特方式, 对文学艺术审美特质的理论把握。一般认为, “意境”的审美特征主要表现在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等方面, 是艺术辩证法的充分体现。它的更为空灵与高妙的美学意蕴则是将有限的生命境遇与无限的宇宙图景相互交融。从汉朝的刘勰, 到唐代王昌龄、皎然、刘禹锡、司空图, 再到宋代严羽, 清代王夫之、王士祯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丰富、深化了传统的“意境”论。直至近代, 接受了西方文艺哲学而又传统文化根基深厚的王国维完成了古典美学已经论的探讨, 提出了理论化的意境论。中国古代诗人无不在创作、欣赏中鲜明地体现出对意境的审美追求, 并在这种对意境的追求中显出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诗人之思和诗化的感觉方式。

中国古典文学传统中, 一般不提倡激烈感情的直接流露, 而强调情感必须通过可以感知的对象 (景) 呈现出来, 使情成体, 化无形为有形, 将作者情感渗透在、弥漫在、投射在景物上, 使率直表露的情感变得含蓄蕴藉, 并以具体可感的形象召唤着读者, 激发他们的直觉、想象、情感, 读者可以把玩无极, 回味无穷, 即所谓“睹物兴情”、“情以物兴”、“物以情观”, 一切景语皆成情语。意境是意与境的结合, 但“意”中必含有情, 情是已经的基本要素, 无情不能成意境。杜甫在其名诗《春望》:“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中就创造了一个独特的意境。诗中写景与抒情结合完美, 真正做到了情境交融的效果。写景状物, 叙事绘人, 各种因素综合为一个独立的天地和世界, 自然又恰到好处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景、物、事、人等综合构成的“境”, 和作者所要表达之“意”浑然一体, 含蓄而又强烈地表现出作者对于国破家亡的悲痛之情。前人曾云:“古人卫士, 贵于意在言外, 使人思而得之”, 举出的典型例证就是这首《春望》。《春望》被后世认为是表达“国破家亡”悲愤忧伤之情的典型意境, 成为我国古代诗歌作品的经典之作。

总之, 意境是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中最重要的审美教育载体和抓手。古今中外的学者们都认为文学审美教育具有突出的形象性、体验性、情感化、生动化等特征;而意境所具有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的审美特征正契合了这一要求, 使得古代文学的审美教育具有很强的渗透性, 容易打动学生、感染学生, 潜移默化, 达到一种“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中国古代文学特有的意境使得相应的文学审美教育在实践过程达到了较为理想状态。

摘要:审美教育不仅是文学类课程的重要教学手段, 更是其重要内容。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与教学实践中的审美教育应以当代化、以人为本为中心, 以意境为主要载体, 这样才能增加古代文学学科及课程活力, 实现古代文学的当代价值。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审美教育,当代化,以人为本,意境

参考文献

[1]胡经之.文艺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2]马尔库塞.审美之维[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3]陶东风.文学理论基本问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4]周宁, 金元浦.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7

[5]胡经之.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文学名著审美教育 篇10

一、个体的必然之与时代的必需

首先,我们的语文教学目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为此应重视“在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提高思想认识、道德修养、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

对正在成长的中小学生,加强审美教育,选择适合他们智力的内容,诱导青年学生广泛地接触文艺,使他们的精神生活得到正当的寄托和健康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必须发掘古典文学中美的因子,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发展学生的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因为健康的审美教育可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净化学生的心灵,从而激发他们对美的热爱和追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何况,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孕育着、乃至冲涌着的审美倾向与道德理想,是互为条件、相辅相成,共融成中华民族的审美道德精神。

其次,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时代,不能没有自己的民族气质与道德精神。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价值观念、道德伦理都发生了极大变化。表现在当代青少年中,由于他们世界观、人生观欠成熟,自控力较差,审美道德精神不稳固,因而导致了诸多的社会问题。因此,教育个体的必然要求与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向我们提出了一项新的历史性课题,即如何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审美倾向,道德规范,对新世纪青年进行教育。

第三,中国古典文学冲涌着激越的审美道德巨浪,贤哲圣思们在他们至今令人折服的论述中,深刻地提出了一系列人格理想和人伦哲理。他们所倡导的自强不息的意志力量,摆脱物役、哲理思辨的智慧力量,形成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也成为古典文学的主要内容。所以,在教学时要寓以教育,让其悠久的精神明珠,在新时代更放异彩。

二、审美的历程之与道德的构成

统观中国文学的发展历史,具有审美道德精神的中国古典文学比较集中地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整体至上的道德精神

突出表现为中华民族以小我成全大我,牺牲个人利益去维护整体利益的独特品质,从而形成整体至上的价值取向。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司马迁给后人塑造的廉颇和蔺相如两个典型,蔺相如在强敌面前临危不惧,不辱使命,成功地维护了国家的尊严;在内,他不以显位自傲,面对廉颇的讥辱,表示要“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显示了为国义弃己利的君子气度。蔺相如的“不战”而胜与廉颇后来的“肉袒负荆”,而结成的“刎颈之交”是整体至上的道德准则。还有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提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精神。对这种道德精神的弘扬,会使那些“勇于私斗,怯于公战”者自惭形秽,这就是文学的魅力。还有如《东周列国》中高人弦高的形象,他的壮举显示了中华民族历史弥坚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整体为上的道统美德。

2.仁爱合谐的道德精神

远古的原始歌舞(乐)和巫术礼仪(礼)是合而为一的,后来逐渐分化为“乐”——文学艺术,“礼”——典章制度。在先秦儒学中,除强调“礼”,还注重“仁”。孔子讲:“仁者爱人”、“己欲立立人,己欲达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对“仁”的解释,说明“仁”至少要反映二人以上的和谐关系。到孟子要求统治者“与民同乐”;墨子讲“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庄子主张“泛爱万物,天地一体”。其中由孔子的“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发展到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更是反映了人与人之间对于和平共处,和谐互爱的向往。

3.伦理纲常的道德精神

传统的中国文明非常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周易·象传》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揭示了人类自下而上的的内在本质,“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则表达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从《尚书》中最早提出的“五教”(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到孔子的“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舆”,再到孟子的“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妻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都是对“厚德载物”的具体阐述。

“孝”,儒家作为一切道德理想的根本,在家能孝,于国而忠,汉代更是以“孝”治天下。而我们要抛弃芜杂,取其精华,孝敬父母长辈在任何时代、任何民族都应得到提倡。推而广之,人伦纲常还表现为交友接物之道,如《红楼梦》中所说的“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说明“和”是处友的基本标准,和舟共济,明辨是非,而不同流合污。

4.崇德修身的道德精神

《左传》里说古有三不朽“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再次立言”,这是中国人价值意识的宣言。崇德重义,追求理想境界;注重修身,向往理想人格。从孔子对民族成员个体人格的尊重:“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强调“士可杀不可辱”“君子谋道不谋食”,强调“不义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一方面发展为孟子的伟大人格理想:“富贵不能淫,贫溅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另一方面演化为庄子的遗世绝俗的独立人格,“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这种儒道互补是两千年来中国思想的一条基本线索。但在几千年来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庄子追求人格独立,崇高绝对的精神自由,首开了“隐世”的先河,这可谓是“持义”的壮举,长期以来,他同儒家的舍利取义(如孟子的“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结合在一起,构成中国人特有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民族精神,且一直激励着仁人志士发愤向上。

5.修养践行的道德精神

孔子把原始文化纳入实践理性的统辖之下,把理性引导和贯彻在日常现实、世间生活、伦常感情和政治观念中,而不做抽象的玄想。这就是说不仅要有崇高的目标,更要有实现这一目标的人生途径——“知行合一”,切磋实践,随时反省,方能造就理想人格。如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倡导“见贤思齐焉,见不贤内自省也。”“敏于事而慎于行,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己。”等等,都无不重视理性的实践精神,来真正揭起民族精神的不朽大旗。

总之,我们要着眼于塑造人类未来的理想个性,去呼唤符合时代和社会需要的审美道德精神。我们既不能厚古薄今,又不能厚今薄古。要使中国古典文学的审美道德种子,在当今中小学生的心田扎根发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育创造之林。

文学名著审美教育 篇11

独立学院的文学教育既应有传统文学教育的精神内涵,又应实现培养文学领域的应用型高级人才的目标。文学知识、文学史规律、文学学习方法、对文学本质的把握等,都需要有很高理论素养和学问家的广博和长期坚守。文学追求自由独立的精神意志,追求人生与人性的完满,放飞情感和想象,需要许多精神层面的探索与体验。应用型高级人才的培养是面向现实需要的,而不是准备毕生投入科研领域发展学问的。他们在进校之初,就应该有较具体的就业展望,但又不仅囿于具体的一项职业技能,能干好某一项活儿。他们需要学会独立分析、处理复杂工作,同时具有职业技能,而且,这种较强的综合实践能力需要尽快获得,将专业知识快速、熟练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快速适应变化的工作、生存环境,这需要许多现实层面的协调、变通和创新。精神层面的文学探索与现实层面的职业规划似乎出现了某些冲突。如果一味追求学问,那么,理论功底、视野、思维局限、时间、竞争等因素都可能使独立学院学生处于劣势;如果一味追求职业技能,在众多职业教育面前,独立学院可能丧失优势。这两种选择都有可能埋没和限制独立学院学生的独特性和可能性。处于不上不下的学习和生存处境中, 独立学院的学生和教师较容易出现迷茫、倦怠和焦虑。这种困局如何打破呢? 文学教育与应用型人才培养之间的裂缝,也许可以靠审美实践教育弥合。而且,文学在众多学科中具有相对明显的无功利、审美、情感的特性,在文学教育中开展审美教育有着内在的一致性。

在独立学院的文学教育中尝试审美实践教学模式, 主要有两层含义。

第一层含义是:在独立学院的文学教育中,降低文学教学目标难度,以审美为主要教学目标。对文学的本质、规律;对文学史的发生、发展、转折等不做深刻抽象的理性分析,也不做高屋建瓴的美学探究,而是限于对具体文学作品浅近的、感性的赏析、理解,做出初步的审美评价。文学的全部远大于对作品的审美鉴赏, 如果文学认识过程可以笼统地认为是从感性体悟上升到理性理解的话,那么,停留在审美层面的文学教育其实是浅层的、初步的教育。但是,这种初步的文学教育的难易度和感性特征, 也许恰好比较符合独立学院师生教与学的实际。

对文学作品的审美鉴赏能力是学习文学的基本功, 是文学入门所需。带领学生在文学作品的情节、意境中体悟人情、自然的丰富的美,体验思维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细腻的感受力、准确简洁的表达力,引起学生对文学的亲近感和兴趣,抛砖引玉地引导学生走进文学深处。这种审美实践教学的着眼点在于发展学生对文学欣赏的心理意识,发展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能力和审美情操。有意略讲某些生僻的文学知识,包括文学欣赏知识、文体知识、文学史知识等,也不多谈文学欣赏方法、规律等,这些理论知识等学生有了一定文学审美实践之后再水到渠成地教。而把课堂内容调整为语言揣摩、联想想象、投入情感体验作品,关键在于“寻找”文学作品的美、“体认”美和“品味”美的操练、运作。这个过程本身是令人愉悦的,对学生而言,基本是乐于接受和易于接受的。

这种文学鉴赏的审美实践教学模式, 其实类似于中学语文课的教法,把文学课上成一堂堂“美”的课,中学语文课的教学形态在生动形象、详细具体、深入浅出方面本身就优于大学。同时,独立学院的文学课堂仍应保持大学课堂的特点,即信息量大,内容丰富,有文学史的纵深感和文学理论的高度。因此,既要学习中学语文课堂的感性、微观,发掘细节的、具体的美,又要以小见大,前后关联,寻求整体感,发掘一些显见的规律和方法, 让学生能够在审美实践中感受到理论的简明和高屋建瓴。比如,在诗歌学习中,以审美意象的分析鉴赏为重点,而不把诗歌流派、发展史、诗歌韵律等宏观的、理论的内容作为重点,对于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不做专门讲解,一切都通过微观的、感性的意象分析让学生自己感悟。学生学完一首诗,也许只记住了一个意象,但感受深刻。然后,启发学生用联想的创造性思维回忆已经学过的类似意象, 比较意象间的相同与不同,形成每个学生“自己”的“意象序列”、“意象史”,里面有学习所得,也有自己的性情气质特点,更有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如“风雨”意象在《诗经》、在李商隐的诗、在《红楼梦》中的相同与不同,为什么不同等问题,虽然感性、零碎,但贴近大学生情感认知实际,富于生活气息,可以促发许多学习兴趣和体验乐趣。这种意象的积累从小处着手,突显文学作品具体的、微观的美,能锻炼宏观的“史”的思维,既感性又理性,体现了审美实践教学的最大特点。

第二层含义是:在独立学院文学教育中,用审美实践模式回归文学本身,实现审美的最终目标。应用型人才的定位往往会让文学教育过程中过多地充斥着功利性目的和手段。迫于就业与升学压力,学生学习文学是为了通过某项考试,在应试机制的规范和激励下,他们勤奋、辛苦地快速消化一篇篇文学作品、做一道道文学习题。拘谨枯燥的学习应考生活,看似时时与文学亲密接触,其实错过文学的本身,专业素养和核心能力的提高并不明显,对文学的理解、对生活、对自身的理解也不见得更加细致、深入、准确。教师的教学状况受到许多功利性因素的影响,同样人才培养定位为应用型,教师的业绩评定和自我发展中往往轻视科研方面的努力。这是对教学目标的一种肤浅化误读,独立学院的竞争异常激烈,独立学院的命运和教师的职业生涯息息相关,片面追求工作量,必然影响教学质量和科研精力,使教师沦为教书匠和演说家,缺乏创新力,缺乏专业的创造性思维,缺乏生存和发展的后劲。未来职业生涯的压力、繁重课时的应付,难免使教师减少教学愉悦感,增加压迫感。

因此,独立学院的教育尤其是文学艺术教育,应淡化“应用型”的功利色彩,立足高远,甚至巧妙利用好独立学院体制外的灵活性,让师生在文学教育过程中实现自我、表达自我。更好地把握文学特性,把握文学的“无用之用”,除了生存,文学应该帮助我们在任何困顿中找到一种理解方式, 能寻找到美、欣赏美。这也许是除了读写能力之外,文学专业的师生应具备的一项实践能力,而且比专业能力更重要。文学与审美最终都追求人性与人生的完满和丰富。审美目标是人性的完满和人生的愉悦,是教育的根本,不论是否是独立学院。

摘要:本文分析独立学院文学教育本质特性和人才培养特点,发现文学层面的精神探索与现实层面的职业规划之间的断裂,提出审美实践的教学模式,回归文学本身,减少功利性教学,以审美为教学目标,以求更好地培养文学领域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上一篇:学生数学思维中的障碍下一篇:地铁的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