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的审美特殊性

2024-08-10

网络文学的审美特殊性(共7篇)

网络文学的审美特殊性 篇1

一、由高职生职业角色决定的审美修养教育的特殊意义

对于高职生, 现在流行的谈论乃至于相关文章的主要论断, 都是说他们不同于通常的大学生、大专生, 属于“实用型人才”, “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制作技术”才是培养他们成才的重点。这个重要问题是随着我国职业教育近二、三十年的发展而被逐渐认识, 在不断推进的职教改革中逐渐达成共识的。但是有一个同属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问题似乎“潜藏”至今仍没有被职教界认识, 这就是与高职生的职业角色紧密关联的审美修养教育问题。这个问题应当说非常现实, 它就在客观中存在, 可分以下三点予以概括说明:

(一) 无论学何种专业的高职生, 将来都是各种工作第一线的最终制造者, 也就是说, 各种精神的或者物质的产品都要由他们形成可见的成品 (精神产品的“制造”指通过特定行为完成特定服务或艺术工作等, 其“成品”即是服务或艺术工作等的成效) , 由这种职业角色所决定, 他们工作的“上游”无论怎样“美”, 而如果到了他们这一环“不美”了, 则会前功尽弃。由此可以断定, 每一位高职生都必须学习美学, 有审美修养, 将来才可能自觉产生审美意识和审美观照, 自觉产生创美心理乃至创美行为, 从而使产品体现出美的意蕴和美的表征。有无这些美的意蕴和表征, 关系到我国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质量与品质———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重要问题。

高职生毕业以后在工作中制造的精神或者物质的产品类型与其所学专业对应:精神产品的, 主要存在于各类与人打交道或艺术类的工作中 (比较典型的是公关接待、商品营销与策划、各种服务机构的服务、医院护理、艺术创制与表演等) ;物质产品的, 主要存在于各类与“形象”、“成型”有关的工作中 (比较典型的是服装、鞋帽和各种装饰品的设计与加工, 各种美术加工、装饰装潢, 汽车、电子、医疗器械工业生产线上零部件加工与整机的组装等) 。

高职生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可以保证将精神或者物质的产品变成现实, 而相当深度的审美修养则可以保证将精神或者物质的产品变成“美”的现实。

(二) 高职生毕业后, 绝大多数要进入企业, 而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 平时彼此的竞争比之其他各业似乎更激烈, 员工无论从事哪项工作, 都会时常被要求有创新, 因为不断创新是企业的生命, 也是员工表现自我, 能够在事业中争胜, 以求发展的一种实力。“美”与“创新”有本质联系———凡是称得上“创新”的都必须“更美”, 否则, 就算不上“创新”。要想“创新”, 就必须具备审美修养。无论“他 (她) ”拿出什么方案、策划或者具体做某项工作, 如能“出新”, 必定是其能力方面的质的提高, 必定是其能力强的最好表现, 必定是其战胜竞争对手的重要条件。

(三) 高职生毕业后, 如果担当公关、营销或服务等与人打交道的工作, 在公关接待、会议洽谈、专业服务方面有无美的修养, 其言谈举止、交往方式的表现就会大不一样。如果有美的仪表和礼仪, 有美的谈吐和蕴含, 有美的选择眼光和判断能力, 则———

1.在工作中相对容易得到工作对象或有联系者的好感乃至赞赏, 从而使工作顺利、收获理想, 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在相互合作中相对容易得到谈判一方或客户的尊重乃至欣赏, 对“他 (她) ”留下美好的印象, 促成合作的顺畅建立。

以上三点, “第一”最重要, “第二”、“第三”也不可轻视。这三点概括说明的根由都是高职生将来的岗位所扮演的角色———第一线且是“实干”的员工。

可以从这个问题出发就职业学校培养“合格毕业生”作简要分析:从长远眼光出发, 依国际视野判断, 职业学校只是满足于完成一般公共课、专业理论与实践课一类的教学, 而把审美修养教育课程排除在整个教学计划之外, 就把学生推向社会, 并名之为“合格毕业生”, 恐怕是不妥当、不够“现代化”的。因为或许不久的将来, 主要因为学生缺乏美学修养, “合格”二字可能会不完全符合实际。以制造业为例来看, 一方面我国众多生产企业正在努力把“中国制造”改写为“中国创造”, 这尤其需要第一线的“实干”员工的技术技艺发生质的飞跃, 另一方面整个世界的产品制造正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向更高品质飞跃。对于这两个方面的飞跃, 当前的各种信息已经表明, 其实质乃是产品在“质之美度”、“型之美度”等高层次上的提升。作为将来充当国民经济中产品制造技术技能主要人力来源的高职生, 提前具备相当的审美修养对于国家生产战略的实现和跟上乃至超越世界制造业先进水平来说, 其迫切和必需的性质, 自当是不言而喻的。

总之, 无论是对于问题的概括说明, 还是从这个问题出发就职业学校培养“合格毕业生”作简要分析, 都可证明职业学校审美修养教育有“特殊意义”:一是似乎无关宏旨, 但确是实现宏旨的关键环节之一;二是这个问题现在或许不突出, 但不久的未来可能会变得突出。 (这里包含对“特殊”的解释。)

二、由高职生职业角色所决定的审美修养教育的授课方略

先从宏观明确由高职生职业角色所决定的审美修养教育的授课方略:

高职生在将来的岗位所扮演的角色———第一线且是“实干”员工, 这一特性决定对于他们开设审美修养课不能与普通教育的美学教育、审美教育一类的课程相同, 必须根据他们的这一特定“职情”制定授课方略。具体来说不能收入大量的美学理论, 不能贪求这种教育的大而全, 不能与通常的以素质教育、通识教育为目的的“美育”雷同, 而是一要考虑从工作与生产的实际需要设计教学方案;二要考虑高职生的知识基础、接受能力、心理特点和学习兴趣;三要考虑将必要的美学理论学习与必需的美学专业内容学习相结合, 将教师的“主导”讲授与学生“主动”练习相结合。

再从微观明确由高职生职业角色所决定的审美修养教育的授课方略:

高职生在将来的岗位所扮演的角色———第一线且是“实干”员工, 这一特性决定对于他们开设审美修养课有对应的鲜明细节。下面, 用一个具体授课方案作例子详加阐述:

这个授课方案遵循职业学校开设审美修养课宏观的授课方略, 细致考虑到了整个授课过程中理论与实际的衔接, 专业美学知识与学生审美实践活动的和谐, 从事物质产品生产所需知识与从事精神产品所需知识的兼顾和共需, 职业岗位审美修养培育与人生审美修养培育的融合互通。经过三年的教学实践已被证明学生欢迎, 切实可行。

第一单元:

先对高职生学习审美的任务和意义作出深刻全面的阐述性讲述, 使学生方向明确、产生动力。接下来讲述必须了解和掌握的美学最基础的知识。这个单元的主要特色是为高职生学习审美在思想上“开路”和认识上“奠基”, 并为下面各单元的设计确定方针。在讲述美学最基础知识时, 要注意把“美”、“美感”等重要概念讲通俗、讲准确、讲透彻。

第二单元:

这个单元的内容是整个授课方案的重点和主体, 其设计用心反映在“针对性”和“实践性”上。

1.“针对性”, 是指这个单元将学生在专业工作或生产中需要用到的审美知识相对集中并有层次地安排。其中04至06课主要是针对将来就业从事物质产品 (包括设计性产品) 生产设置的;07至09课主要是针对将来就业从事精神产品 (包括导游讲解类“产品”) 生产设置的。

2.“实践性”, 是指10、11课的“审美实践”。这个实践环节在构思上将04至09课的授课与工作和生产的实际相联通, 让学生的“学”借以转化为基本的“能”。在实施上包括三个内容: (1) 先行示例, 布置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制作 (个人或连组设计并制作, 写出对于作品的审美报告) ; (2) 从工作和生产中挑选典型实例交给学生, 让他们经过讨论 (中间有教师指导) 写出对于典型实例的审美报告; (3) 视条件允许, 到本校或社会相关场所参观, 学生自己通过收集资料 (包括拍照、录像等) 以一个单位 (三人组合) 对应于形式、设计、科技、自然或社会与人物等实行审美讨论, 之后写出对于选定实例的审美报告。

第三单元:

本单元的设计明显转向培养学生的艺术美修养。先是选择了“人学”性质和美学特性都很强的文学, 突出地利用它情感性、感染性和形象性强的功能强化对于学生的美的人性 (包含很广的人文概念) 的熏陶教育。接着选择绘画、摄影、书法、影视等项目, 对学生进行艺术美欣赏素质与能力的全面培养。

这一单元设计了两次审美体验, 在教师的带领下, 分别对于文学和绘画、摄影、书法、影视等开展精到的审美理论与实际作品的印证、审美认识与作品内涵的观照与融汇, 实现从美学角度对于文学及绘画、摄影、书法、影视等的本质的领会。这个环节要求每个学生都撰写对于具体艺术作品的“审美体验” (在文学及绘画、摄影、书法、影视等艺术品类中选择体验较深二、三者, 不要求写成“论文”, 不设字数限制, 只要求有自身的真实领悟) , 从而举一反三, “启动”学生的心智渐渐进入审美的轨道, 希望学生的事业和人生状况渐渐升华到“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1]的境界。

这个单元在深层次上与第二单元相通, 当然也有自身的独立性:无论对将来就业从事物质产品制造还是从事精神生产, 各种艺术美的修养都可能是彼时产生创造灵感的想象、联想的“激发因素”, 更是获得人生品位提高的不可缺少的“营养能源”。

总之, 三个单元各有任务又相互配合, 原则是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总目标, 目的是使学生经过审美修养教育实现最大受益, 在专业提升和创造创新、素质“美化”和诗意人生等方面都成为符合未来要求的“真正合格”的蓝领, 在岗位上、人生中生产制造越来越美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 愉悦自己的心灵, 扮靓自己的一生。

摘要:有一个同属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问题似乎“潜藏”至今仍没有被职教界“发觉”, 这就是与高职生的职业角色紧密关联的审美修养教育问题。这个问题有“特殊意义”, 一是指其似乎无关宏旨, 但解决它是实现宏旨的关键环节之一;二是指这个问题过去或许不突出, 但不久的未来可能会变得突出。从职业教育的战略上讲, 审美修养课需要尽快开设。职业学校在开设审美修养课时, 还应该把握由高职生职业角色所决定的开设审美修养课的授课方略。

关键词:美育研究,高职教育,教育策略,教学改革,教改经验

参考文献

[1]海德格尔著.孙周兴译.海德格尔存在哲学[M].北京:九州出版社, 2004.

网络文学的审美特性 篇2

关键词:网络文学,审美特征,立场,过程,趣味

21世纪被称为网络的世纪,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迅猛发展, 文学创作也被搬到了电脑屏幕上。网络文学的出现不仅拓展了文学的生长空间, 表现出一种新的文学现象, 而且对传统文学的观念和审美标准提出了全面的挑战。一般说来, 网络文学包括两种类型, 一类是传统印刷文学的网络化, 即网络上的文学;另一类是指网络原创文学, 即仅仅在网络上产生、传播和接受方式更具有传播和阅读的文学。它又分为两类:一类网络文学作品可以转化为传统的印刷作品, 另一类则是运用电脑和网络技术制作, 只能在网络上生存的作品。这种更具有网络技术特征的作品对传统文学的写作、传播和接受方式, 对传统文学的观念具有更大的冲击。[1]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新的文学形式, 与传统纸质文学相比具有一些独特的审美特征:

一、网络文学的平民化审美立场

在传统的文学创作中, 文学作品反映的内容是丰富、广泛而深刻的, 作家们总是要在文学作品中努力追求人文价值、历史承担、终极关怀、人伦的关爱, 还有艺术的完美表现等。没有较高的文学文化底蕴和艺术修养的人很难成为一个大家。但是网络文学却与此恰恰相反, 它使得文学从“精英文学”、“贵族文学”的圣坛上走了下来, 成为一种真正的“大众文学”、“平民文学”。

首先, 网络文学以小说、散文为主, 而网络小说多以爱情、武侠、玄幻题材为主。总体而论, 网络文学与传统纸面文学在创作题材上相差无几, 但是, 由于网络写手大多不是专业作家, 其游戏化的创作心态、写作时的不假思索、年轻而生活阅历单纯等方面特点决定了网络作品大多缺少厚重感。网络的自由、传播的快捷、社会文化观念和审美趣味的世俗化催生了网络文学的平民风格。

其次, 网络文学情节结构的这种类型化的特征与作者身份有密切的关系。有一句经典的网络名言:“在网上, 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从某种意义上说, 任何人只要有上网写作的需要, 而且有一定的写作能力, 都可以成为网络写手。那些出名的网络作家大多有自己的职业:痞子蔡原先是学水利的, 邢育森是学通讯的, 安妮宝贝、宁财神最初是学金融的, 李寻欢是学理工出身的, 恩雅原来是个画家, 黑可可曾在外企工作, “新语丝”的领头人方舟子是生物学博士……[2]他们大多对文学不甚了解, 却有着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能, 同时受到现实生活、爱情、人际等方面的困扰, 终于找到网络这一打发无聊、消磨时光、排遣孤独惆怅情绪的自由场所。如果说传统纸面文学是一种精英化写作, 以少数精英作家———传统文化的布施者向大众传递他们精打细磨的作品, 那么网络文学则以大众狂欢、众声喧哗的方式, 展示了平民的生存状态, 表达了平民的审美情趣。

二、互动性的审美过程

传统纸制媒介文学中, 作家们总是将对生活的体验、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及对材料的研究逐渐地积累, 从素材的积累到最后作品的完成要花费漫长的时间。读者虽然具有充分的艺术想象和创造空间, 但对作者和作品却无法进行沟通和施加影响, 不能改创作品的形态, 对作品的美学欣赏也往往是单向度的。

而网络文学充分利用网络的互动性, 读者和作者可以对网络文学作品的意义和作者人生价值的取向等问题进行直接对话, 了解作者许多不为人知的想法和内涵。作者也可以在网络上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解说, 回答读者的提问, 提供作品的文化背景和创作动机。读者还可以自觉参与作品的创作, 改变作品的主题思想、情节结构、人物命运和事件结局。网络文学的创作在更大程度上依靠的是网民的共同参与, 甚至在某些作品中, 网民们的共同讨论、联手创作对作品的顺利完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网络文学作品创作过程中, 首创者还可以根据其他作者和读者所发馈的意见随时进行校正和修改, 即使作品已经完成, 也可以集众家之长使作品更加完美。2002年6月, 中国最大的网上书店“当当”推出了交互小说《e情战事》大接龙活动, “当当”抛出了故事框架和一个程式化的开头:“为了不让自己哭出来, 为了那个未曾谋面的网络恋人, MM小姐跳了一夜的舞。”最初, 数以万计的网民参与了这部号称有史以来最大的中文网络交互小说的写作, 但不久就热情锐减, 投稿量日趋下降, 以致难以为继。这主要是由于小说的情节支离破碎, 没有一个完整的发展方向, 同时, 故事叙事模式及内容老套、重复, 使整个故事框架变成一个巨大的废纸篓, 人人都可以向里面倾倒文字垃圾。然而, 不可否认的是, 接龙小说毕竟调动了全国网民的创作热情和参与意识, 让读者有机会直接参与小说创作, 过了一把作家瘾, 同时使网络文学的互动性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三、网络文学的娱乐化审美趣味

网络文学的娱乐性首先表现在作品戏谑的故事情节上。网络文学既没有深刻的道理也没有曲折的故事情节, 更不追求完美的艺术表现, 只是为了让网民在快速浏览网页的过程中增加一点乐趣。

网络文学的娱乐性突出表现在网络语言本身的娱乐化、游戏性上。网络语言常常流露“一点正经没有”的另类、叛逆、嘲讽、调侃的味道。比如一些经典名言:“骑白马的不一定是王子, 可能是唐僧;有翅膀的不一定是天使, 可能是鸟人。”还有把《游击队之歌》戏仿为:“我们都是大美女, 每一次点击消灭一颗痴心;我们都是狐狸精, 哪管它网恋真不真……”有一篇文章写道:“大学生的最低目标是:农妇、山泉、有点田。”借农夫山泉的广告语来表现现在大学生的幽默诙谐和就业困难的无奈。文学评论家南帆认为:“这些作者机智调皮, 妙语连珠。他们的幽默表现了某种智力的优势;同时, 他们的幽默还包含了不凡的想象。这些幽默的想象, 甚至突破了陈陈相因的现实结构而赋予另一种出其不意的秩序。”[3]

网络文学的娱乐化特性还表现在文学语言的标新立异上, 它忽视标点符号的使用, 大量使用数字符号、字母、外来语。比如:MM和GG分别表示女孩和男孩、8147表示“不要生气”、7456表示“气死我了”、“网路”指网络、“霉女”指美女、“菌男”指俊男、大侠称“大虾”、好看称“好康”、丑陋称“如花似玉”等。这些词语都改变了它们原来的意思, 形成了独特的新意, 这些网络语言逐渐被传播开来, 很容易被广大民众所接受, 甚至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网络文学的出现和不断发展壮大的势态是由客观环境和文学自身发展的需要所催生的, 是一种历史的必然。然而网络文学也有自身的缺点, 一味地追求大众化、娱乐性、真实性就必然少了精警凝练、意味深长, 就不能让人充满心灵的震撼, 给人悦志悦神的体验, 少了一份人文精神的关怀。所以我们只有利用好网络与传统各自的优长, 并使之有机地融合, 再加上文学理论家们的正确引导, 才能使网络文学健康成长, 使之真正具有独特的美学品质。

参考文献

[1]陈思和主编.新时期文学概说[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欧阳友权.网络文学:技术乎·艺术乎[N].中华读书报, 2003.2.20.

浅谈网络文学语言的审美特点 篇3

1、直抒胸臆的表达美

所谓直抒胸臆,就是思想的直白、情怀的直露,不借助任何意象来承载或点缀。古今中外,许多文学作品都以直抒胸臆的表达方式淋漓尽致地表述了自己的思想与情怀,如我国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又如国外的“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这些曾经脍炙人口,至今仍深深影响着普罗大众们的文学语言,都因直抒胸臆的表达美而得到普的认可和赞美。而网络文学的语言更是将直抒胸臆的表达美运用的淋漓尽致。从文学作品的创作主体来看,网络文学具有大众化、平民化的特点,无论是否是“社会精英”、是否是“知识分子”,只要爱好文学, 愿意写作,就有创作网络文学的资格,因此,网络文学的作者往往是教师、学生、军人、工人、乃至农民和自由撰稿者, 他们多出身于普通的社会阶层,拥有者每位老百姓可能体会到的人生经历和情感体验,因此往往能最直接、最酣畅地通过朴实的文字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因此可以说网络文学是“我手写我心”的文学。例如 :《史上第一混乱》中的“玉帝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冰火魔厨》中的“胖子为了吃, 可是会拼命的。所谓肉丝曾可贵,肉片价更高,若有大肉块, 两者皆可抛”等等,都用只言片语酣畅淋漓地表达了主人公的特征与心理。这一审美特店似乎已成为网络文学的精髓所在。

2、语句构成的简约美

纸质阅读的方式使得读者有者较为充裕的时间,在适当的环境下阅读文学作品,并从中获得愉悦,因此传统文学作者通常会全方位地考量文学语言的内涵、思想性、审美特征、 社会价值等等,如此创作背景下,纸质文学作品的语言构成通常是饱经斟酌的,内涵深刻而隐晦的。而网络文学作品恰恰与之相反,网络文学作者常常是“有什么说什么”或者“把文学看做个人生活的一种状态”,加之多数网络作家并非大众眼中的“精英”阶层,因此在写作时思想包袱较少。这使得他们的作品中,语句的构成更自由,更简洁。

首先,许多网络文学作品的语句中出现了省略主语的现象,由于作者们写作时思维活跃,同时也渴望让读者们一目了然地明白故事情节的变化和主人公的情绪,导致很多网络作品多用单句、短句,甚至单词成句,例如安妮宝贝就经常在描写主人公心理活动和关键情节的章节采用这样的语句, 而即便如此,也能使读者陷入联想,对故事发展充满好奇与揣测。

其次,网络文学通过多种途径诉诸读者多种感官,使读者得到了多重审美体验。常常用非文字的符号代表一些词汇,简略的表述事物或人物的状态,例如“:)”表示微笑,“;(” 表示难过“Zzzz”表示睡觉等等,例如 :《纨绔才子》中的“墨武老大若是有兴趣,帮我写写吧 ~ 我不介意你使用我的形象 ~O( ∩ _ ∩ )O~”一个简单的符号简洁而直白地表达出了主人公俏皮的表情,仿佛拉近地读者与主人公的距离。

目前,许多网络作家善于运用这种简约而独特的语言构成方式,且收到了广大年轻读者的喜爱,相信为适应读者的审美需求,今后的网络文学的语句构成方式,将更为多元化。

3、语言风格的前卫时尚美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最早阐述“美”的定义,认为“美就是变化中表现的统一”。单调无变化不能产生美感,所以僵硬的词语本身并不能留给读者想象的余地和新奇的感觉。 网络文学作者多擅长对一些英语、汉语词汇或符号等进行改造、创新,使其具备特殊的含义,例如网络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的“打酱油”表示“不关我的事”;“23333”表示“拍地大笑”即十分可笑的意思 ;而一些英文字母更是被赋予丰富的含义,如“MM”表示“美眉”,“CU”表示“see you” 即一会见等等,各种被“创造”出来的词汇、短语,新奇的符号与幽默的简写、缩写等,都十分符合网络文学——年轻网民们爱好新奇事物的审美特征。随着网络文学的快速发展,这种新奇时尚的语言风格在网络文学作品中越来越普遍,相信未来的网络文学将延续这一语言风格。

4、总结

网络文学的审美特殊性 篇4

华裔美国文学的回译之所以特殊关键在于华裔美国文学作家的双重文化身份背景。华裔美国文学是特定时代的产物, 是19世纪华人到达美洲大陆后的产物。华裔美国文学作家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出生在中国, 后移居美国的华人。他们直接地接触中美两国文化, 对于两国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之处有着最切身的体会。《花鼓戏》的作者黎锦扬, 《等待》的作者哈金皆属于这一类作家。第二类是生于美国长于美国的华人。他们对于中国文化的接触并不那么直接, 大多是通过其父辈的讲述, 受其父辈们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家庭生活所影响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这一类作家包括汤亭亭、谭恩美、赵健秀、黄哲伦等。相对于第一类而言, 第二类华裔美国文学作家的成就更为显著, 受到的关注也更加广泛。不论是第一类作家还是第二类作家其拥有的双重文化身份都对文本本身, 尤其是对其翻译工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近十几年来, 我国翻译事业蓬勃发展, 有人甚至将其称为第四次翻译高潮。然而, 对于这种边界文化或流散文学的翻译研究还处于萌芽阶段。华裔美国文学作家本身是两种文化的结合体, 也是两种文化冲突与融合的最佳表现者, 这也就使得他们的作品与在一般单一文化中成长的作者的作品, 在风格与表达方式上大相径庭。这样一种具有双重文化底蕴的作品也给翻译带来了另一种挑战, 也就造就了其回译的特殊性。

二、华裔美国文学回译的特殊性

1、原文的隐形

为什么这里原文是隐形的呢?原文文本不就是好好的摆放放在那的英文文本吗?这里我们有必要强调回译的问题。回译是指将已译成特定语言的文本译回原语的过程。如果按上述问题的逻辑来思考, 那么华裔美国文学是不存在回译现象的。一般文本的回译会拥有三个文本, 即原文文本、译入语文本、回译后的原文文本。然而, 华裔美国文学只有两个文本, 即英语文本与汉语文本。我们之所以说华裔美国文学存在回译问题是因为还有一个最初的原文文本并不是实际存在的, 而是客观存在于华裔作家脑中的文本。下面我们要将单一文化作家与华裔作家进行对比:

单一文化作家 (以美国本土作家为例) 华裔作家

头脑创作中 英文 中文/英文

写作 英文 英文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 在创作过程中两种作家的思维是不一样的。我们可以很明显的从华裔作家的作品中看出其中文的思维轨迹。绝大多数华裔美国文学作品所体现的都是中美两国文化的碰撞, 他们都是双语的习得者, 我们先撇开其遇见美国文化时用英语创作不说, 在预先思维中遇到中国文化时, 他们是不可避免会用到中文思维逻辑的。在《喜福会》中就有很明显的例子, 妈妈们在一些情况下会说中文, 在英语文本中的体现便是那支离破碎的英语句子。作者在这样的情况下脑海中所想到的必定是中文句式。这也就是华裔美国文学回译特殊的存在形式。在回译的过程中我们参照的是一个对作者脑中原文的主观臆测, 而非客观存在。所以我们说其原文是隐形的。

2、文化的独特性

在华裔美国文学作家的笔下, 其作品往往是具有中美两国双重文化特色的。不论这两种文化是冲突还是融合, 都为作品增加了其独特的视角与品味。在吴冰教授所编写的《华裔美国作家研究》一书中曾指出:前一个时期, 国内曾有评论试图或“争取”把华裔美国文学, 尤其是其中的华文文学作为中国文学的一部分。我认为华裔美国文学作家无论是用英文或是华文写作的华人在美经历的作品, 都不属于中国文学的一部分。她指出华裔美国文学是美国文学的分支, 并告诫读者不应以中国文化视角来评论华裔美国文学译介的不足。

我认为华裔美国文学既不可以完全地从中国文化视角来鉴赏, 同样也不能够片面的以美国文化视角来评论。所以这里我们必须要看到的是一种具有中国文化与美国文化相互杂糅的特定历史所产生的华裔文化。吴冰教授说:“华裔美国作家笔下的中国文化便是他们的再创作, 他们传达的就不是原汁原味的中国文化”。按照这样的推演关系, 我们是否也可以认为受其中国文化的影响, 其所体现的美国文化也不是完全本土化的。因为华裔美国作家不仅改写了中国故事, 同时也对外国故事进行了改写。在面对华裔美国文学回译的问题时, 译者仅仅拥有中、美两国的文化知识是不够的, 更为重要的是要掌握特定的华裔文化知识。译者对这种夹缝中生存的文化了解程度也决定了在回译过程中文化传播的准确程度。这里我们要强调的是华裔文化虽然是中美两国文化相互结合, 是中美两国历史相互作用的产物。但是华裔文化绝不等于美国文化或是中国文化。所以在回译时, 我们应将文本置于相对独立的位置, 有利的转换三种文化在回译过程中的作用力。

三、结论

既然华裔文学作品与其他一般文学作品而言是比较特殊的, 那么我们该如何处理这些特殊点呢?译者首先应考虑自身的知识构成, 是否适合或者说有足够的能力对华裔文学文本进行翻译。其次, 应该明确翻译目的。根据翻译目的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最后, 尽可能地达到动态对等的结果。

本文对华裔文学的特殊性分析仍有不足之处, 但希望可以为华裔文学回译问题的解决献出一点力量, 为华裔文学的译介添砖加瓦。

摘要:华裔美国文学发展至今已有数十个年头, 虽然在美国主流文化中华裔美国文学仍处于边缘地位, 但是近二十年来其发展势头却日趋蓬勃。然而, 对于华裔美国文学的译介却鲜有研究。翻译作为两种语言的媒介物在文本传输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要研究华裔美国文学, 其翻译环节就不能被忽略。本文目的及是要阐述华裔美国文学在翻译过程中的特殊性, 即回译的特殊性。

关键词:华裔美国文学,回译,特殊性,双重文化

参考文献

[1]、吴冰, 王立礼。华裔美国作家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9。

[2]、翟海静。《喜福会》中译本的回译问题[J]。华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网络新闻传播的特殊模式 篇5

1 网络新闻传播概述

简单来说, 网络新闻传播, 就是通过互联网媒介, 所开展的一系列新闻传播活动,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 而产生的新型传播形态, 网络新闻传播不仅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逐渐发展, 充满了蓬勃生机, 使原有新闻传播格局发生巨大变化, 人类社会新闻传播活动, 逐渐进入一个网络新闻传播的暂新时代。

网络新闻传播的特性, 一方面是有互联网媒体的技术特性、网络传播特性决定的, 一方面与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相对而言的。网络新闻传播内容呈多样化、海量性特点, 发布信息经过数字化处理, 传播主体多元化, 时间推移性, 网络新闻具有超链接方式。网络新闻传播的形式呈超文本、多媒体特点, 由最初的口头、文字传播, 发展到电子传播。接受主体呈主动化、个性化特点, 个人主动控制信息的接受行为, 按照自身需求, 选择新闻信息。传播速度快捷性, 传受关系呈交互性特点, 传者与受者之间具有纵向意见反馈。传播范围呈全球化特点, 在网络时代, 我们的社会、经济、文化无一不处于公共与个人数据网络的影响之下。同时, 由于网络开放性、匿名性特点, 使得网络新闻传播具有一定消极影响, 对网络新闻事业造成严重阻碍。

2 网络新闻传播的特殊模式“二级传播”

随着网络新闻传播的逐渐普及, 极大影响了社会发展, 网络新闻传播具有一种特殊的社会影响力, 称之二级传播, 网络新闻能否产生巨大社会影响力, 主要在于传统媒体反应状况, 对于网络报道信息, 传统媒体深入报道与否。若一则网络新闻经过报道后, 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反应迅速, 进行转载或深入报道, 可提升这则网络新闻的影响力, 进一步扩大了新闻的社会影响力。反之, 该条新闻的受众面缩小, 社会影响力相对较小。将这种现象规划为一种模式:“网络报道、传统媒体反应、社会受众关注度高、社会影响力扩大”, 反之, 即“网络报道、传统媒体无反应、社会受众关注度低、社会影响力小”, 而这种模式就是称之为“二级传播”。

3 网络新闻传播的影响分析

网络的全球化、虚拟化、全新化发展, 网络语言具有极大的随意性、随时性, 使得网络新闻传播具有定社会影响, 对个人、媒介也有一定影响。

首先, 社会层面影响。立足网络新闻传播与社会的关系角度而言, 网络新闻传播受到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影响, 具有双向强化态势。随着网络化趋势不断全球化, 网络新闻传播对社会必然具有重大影响。网络新闻传播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从某种程度而言, 网络技术的扩张, 带动了各领域、各部门业务开展的网络化、知识化与信息化。使人们更好在社会、企业内部获取相关信息, 具有传递新闻信息、处理新闻信息、再生新闻信息、交互新闻信息的功能。同时, 网络新闻传播促进了信息全球化, 随着网络技术变迁, 网络知识、网络技术对社会渗透日益增强。另外, 网络新闻传播促进了社会制度结构的转换、过渡, 立足文化价值角度, 网上生活作为现代人的新型生活方式, 网络新闻活动以网络技术为基础, 是一种网络新文化形式, 促使人们不断反思、检讨传统的主流文化价值, 塑造全新的文化价值体系。

其次, 个人层面影响。网络新闻传播, 对于个人而言, 最大突出点就是匿名接触, 接受者的身份隐匿, 参与者的主体间关系在迅速切换。立足技术角度, 网络新闻传播支持了匿名接触的开放性、无限性。网民在接受新闻信息之后, 可给予实时评论, 且网络保护个人信息, 使得个人意见在网络上得以显现、流传。同时, 网络新闻传播的全时呈现, 使得新闻传播信息呈扩展、待续等方式。新闻报道由最初及时性到全时性, 信息时间由完整性到连贯性、非完整性, 网名通过电脑、网络, 随时可接受新闻信息, 使得网络新闻传播具有极大便捷性。同时, 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为争取时间, 通常新闻事件一发生, 就立刻上网, 网上新闻缺乏简洁性, 无效新闻信息较多, 新闻信息重点不突出。网络新闻的及时更新, 使得部分网名查阅新闻时, 总有一种漏掉新闻的感觉, 心理上不能完全信赖网络新闻传播。

第三, 媒介层面影响。立足人类发展史角度, 人们的社会行动过程, 不断寻求超越时间、超越空间。网络新闻传播作为综合传播通道, 促使人们的时空界超越上升到一个全新阶段, 操作方式的双向交互, 媒介表现形式的多角度, 网络提供信息环境, 是一个开放性与全球化的环境。所谓新闻信息价值标准, 呈泛化与全球化, 或个人化、小众化化。所谓独家新闻, 不仅是时间占先、速度占快, 还可体现报道角度与报道观念的独特, 不同视角者, 体现了完全表达自由, 网络新闻传播环境是一个宽松、丰富的信息环境。

4 结论

综上所述, 网络是继广播、电视、报纸后, 是一种新兴的“第四媒体”, 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网络传播具有开放性、交互性、速度快、海量性等优点, 传统媒体是无法比拟, 正由于网络传播的这些优点, 使得网络新闻传播呈高速化发展态势, 也逐渐衍生了特殊模式—二级传播, 主要对社会、个人、媒介具有极大影响, 网络新闻传播作为新型传播平台, 为更好促进新闻事业发展, 网路新闻媒体与传统新闻媒体的融合, 是今后新闻事业发展的新趋势。

参考文献

[1]樊亚平.网络新闻传播产生社会影响力的一种特殊模式--兼论网络新闻传播的社会影响力[J].科学·经济·社会, 2004, 22 (1) :94-96.

[2]钱海红.媒介公共关系的理念与运作模式研究[D].复旦大学, 2007.

[3]陈长松.论门户网站提升网络新闻影响力的策略[J].编辑之友, 2010 (8) :73-75.

文学鉴赏中审美能力的培养 篇6

1. 创设情境, 引起共鸣, 培养审美感受力。

一切优秀的文学作品无不浸润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 文学鉴赏必须渗透情感教育, 以情激趣, 以情导学。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适当的审美情境, 使其自然而然的受到审美对象和教师传达的情感的陶冶, 和作品产生共鸣, 获得审美体验和愉悦。

文学鉴赏中, 只有为学生创造一种感知美、理解美、创造美的环境气氛, 才能使学生心神入境。这种氛围是认识、欣赏与品味美的前提条件。如教学李瑛的长诗《一月的哀思》, 在朗诵、体味诗句、总结周总理一生光辉业绩后, 将记录片《我们的好总理》进行剪辑、播放, 课堂上再现首都人民在长安街列队迎送灵车、哭别总理的感人场面。这样的情境创设, 使学生入境入情。此时, 学生在这悲壮、肃穆的情境中, 用跳动的心去感受的同时, 已加入到十里长街送别总理的队伍中, 学生心中悲痛、怀念、热爱和崇敬的情感, 不仅和诗人产生共鸣, 而且得到高度升华, 作品中的人文光辉在课堂上弥漫。可见, 引导学生在文本的理想、信念、品德、情操等人文内容里, 不断沟通、反思, 获得更丰富的人文浸润, 使审美情境和审美感受达到自然融合。

2. 启发诱导, 注重积累, 培养审美鉴赏力。

文学鉴赏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启发诱导, 挖掘文本中的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道德美、人性美等美育因素, 让学生在发现美和感受美的情感体验中, 认识世界、了解社会、思索人生, 陶冶情操。古今中外名作荟萃, 都是作家把握现实的审美产物。作品或以高尚的情感净化人的灵魂, 或以完美的人格陶冶人的情操, 或以其哲理启发人的思考。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雄视千古, 气势磅礴, 豪放壮美, 用典精妙, 阐发了反封建主义的时代主题, 指出人民大众才是真正主宰历史的风流人物, 抒发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伟大的民族精神的赞美。史铁生的《我与地坛》, 盲人女作家海伦·凯勒的《给我三天视力》, 这样的作品都能启发学生理性地、冷静地思考, 从中感悟生命的真谛。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精神、品质, 都会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的灵魂, 丰富、净化学生的感情, 从而提高鉴赏美的能力。

文学作品中的美无处不在, 诸如刘白羽的《长江三峡》、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碧野的《天山景物记》等, 都能给学生以“江山如此多娇”的感受, 更能在学习中培植学生热爱祖国美好山河的感情。作品文化内涵厚重, 审美趣味浓郁。只有教会学生在文学的海洋里去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 注重积累, 进行审美陶冶, 才能使他们具有较高的审美鉴赏力。

3. 激发想象, 体味实践, 培养审美创造力。

想象和联想是作品艺术的翅膀, 也是一种深入广泛思考的创造性思维活动。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知识和生活积累去进行吟咏, 自由自在地联想, 从无声无色的文字中听到、看到有声有色的形象, 有血有肉的人物, 仿如身临其境, 甚至更为宽广。如教学《我的空中楼阁》, 引导学生从感知景物外观、性状到景物描写蕴含的感情, 进而体味作者对自然的追求, 对自由独立生活的向往。这样就自然明白李乐薇的精神家园是山中小屋, 并由此联想到朱自清的精神家园是月下的荷塘;海子的精神家园是麦地;普希金的精神家园是大海;史铁生的精神家园是地坛……在联想中, 调动学生的相关体验, 挖掘出作品的美感效应, 让学生在美的世界里徜徉, 在获得艺术享受的同时, 培养他们的审美创造力。

美的鉴赏和美的创造有着密切的关系。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后, 很自然会产生向往美、创造美的愿望。这种愿望使其尝试把已获得的美感转移到自己创作实践中去。笔者在《雷雨》《茶馆》的教学中, 让学生积极参与, 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 即兴表演, 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发挥, 使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走进课堂。这样不仅使学生的朗诵、表演、创造等能力提高, 也在自身参与的实践中获得乐趣。使审美认知转化为美的创造力。

创造美有多种途径, 还可以用课堂讨论法和写作练习。教师设计审美训练内容, 让学生进行评价, 谈自己的看法, 写出自己心中的形象。如“我眼中的刘兰芝”、“祥林嫂的眼睛”、为《项链》续写结尾等练习, 从口头到写作, 从意蕴到逻辑, 从简单到复杂, 逐步引导学生迈入自由创作的境界, 提高学生创造能力。

教师。

摘要:文学鉴赏是人们对文学作品进行感受、理解和审美活动的过程, 是感性和理性活动的协调统一。本文就文学鉴赏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谈些看法。

网络音乐审美现状的成因探究 篇7

网络技术无疑为音乐的普及和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然而,在庞大的虚拟时空中,音乐审美的大众化趋势也引发了一系列令人担忧的问题,例如:音乐审美的粗鄙化、音乐传播的功利性、音乐制作的视频化、音乐审“美”与审“丑”的混淆、音乐欣赏的伦理失范等等。这些现象既可以说是音乐在网络时空中发展所存在的误区或困境,也可以看成是这个时代所赋予网络音乐的文化特征。网络音乐审美现象的形成不是随机和偶然的,它是社会、人文、经济、科技等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笔者试图从科技、经济、文化、受众、伦理等五个方面探讨网络音乐审美现状的深层原因。

一、审美与科技——网络音乐创作的技术之思

自计算机出现之后, 音乐创作的技术化尝试就从未停歇。1956年, 美国作曲家乐加伦·希勒 (Lejaren Hiller) 与数学家莱昂纳德·艾萨克森 (Leonard Issacson) 合作, 创作了首部被视为真正的“计算机音乐”的《伊里阿克组曲》 (Illiac Suite) 。在20世纪80年代, 美国加州大学圣塔克鲁兹分校音乐理论教授大卫·库柏 (David Cope) 成功设计了一个名为“音乐智能试验”的程序, 并通过该程序创作了一部酷似莫扎特风格的交响曲, 竟达到了与莫扎特原作相媲美的程度。 (1) 计算机技术的运用挑战了传统的音乐创作模式, 也引发了关于技术与艺术的争论和思考。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 技术越来越多地参与到音乐创作、发表、传播之中, 改变着人们的音乐生活, 也改变着人们的审美观念。技术的运用使音乐作品的表现形式多元化, 计算机技术与音乐创作的结合产生了各种奇妙的音效, 并生成独具特色的音乐类别——计算机音乐。视频技术的加入拓宽了音乐的表现形式, 增加了音乐的“可看性”, 使人们的音乐欣赏由听觉解读转向视觉解读。同时, 各种音乐制作软件的推出使音乐创作的门槛进一步降低, 从不断涌现的“草根音乐达人”可以看出, 音乐创作不再是音乐专业人士的专利, 人们即使不懂五线谱也能借助音乐制作软件创作出音乐作品。由于音乐创作的个人化和自由化, 音乐作品的数量激增, 在音乐质量上呈现出良莠不齐的多层样态。同时由于各种创作思维的加入, 音乐风格表现出去中心化和多元化的特点。借助于网络, 音乐传播的时空关系发生了改变。人们的听赏方式变得随心所欲, 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制约, 音乐有如“自来水”般通过网络信道流进千家万户。 (1)

技术对音乐创作及欣赏方式的改变必然会引起音乐审美观念的变化。技术的加入一方面推动了音乐的发展, 另一方面也进一步奠定了技术理性的地位。各类音乐制作技术的发明使得音乐创作和欣赏的可操控性增强, 音乐审美的过程也是享受技术操控的过程。人们对音乐技术的依赖越来越深, 以至于技术操作成为了音乐审美中不可分割的部分。以“音乐恶搞”为例, 恶搞作品中的剪辑、拼接、混音、倒放手法均是建立在技术操作的基础上的。音乐恶搞从技术上来看是运用各类技术对音乐“把玩”的过程, 受众则充当了观看者。另外, 网络视频技术 (如FLASH、ANIMO等) 的开发再一次增强了音乐的视觉体验功能。音乐视频作品的盛行改变了音乐“以听觉为主”的欣赏模式, 音乐的图像化解读成为了当代音乐审美的重要方式。技术理性的发展过程实质上是音乐艺术的脱魅过程, 由于音乐制作的可操控性和音乐传播的信息化, 从音乐创作到音乐欣赏等音乐行为在技术的支持下体现出鲜明的个人主义特征, 人的主体地位获得了绝对肯定, 音乐不再是令人膜拜、供人景仰的“圣器”, 而是生活的消费品。在此种观念的影响下, 网络音乐的审美也呈现出个人化和自由化倾向。从当下的网络音乐作品来看, 无论是反讽社会热点事件的恶搞音乐作品, 还是反映都市男女爱情状态的爱情歌曲, 都体现了创作者个人化的观点和感受。

网络音乐是音乐在网络时空中的一种技术化生存模式。网络作为一种技术因素为音乐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同时网络也具有文化属性, 它的文化属性体现在网络技术与文化的交织融合之中, 体现在技术理性对文化观念的影响之中。网络音乐的审美一方面有着技术和音乐融合的现代性, 另一方面也包含着技术理性对音乐审美观念的改变。基于各种技术的新型音乐作品的出现, 以及视频作品对音乐解读方式的改变, 都反映了技术影响下的网络音乐审美的变化。

二、审美与经济——网络音乐传播的利益操控

消费时代的来临使得文化被打上了消费品的烙印, 而经济利益则成为了文化传播的幕后推手。在看似自由平等的网络社会, 音乐公司和传媒公司是伺机牟利的隐形人。他们时刻关注着音乐的流行动向, 推动着一个又一个的音乐时尚风潮, 制造着一个又一个的网络营销神话, 而这一切都来自于利益的驱动。此外, 高额的回报和成名的诱惑使得许多网络音乐的创作者不惜以另类低俗的音乐哗众取宠, 利益成为了音乐创作的核心动机。从网络音乐的下面几个传播现象中, 我们可以观察到利益与网络音乐审美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 网络音乐审美风潮的形成

如果说某种音乐风格的走红是偶然事件的话, 接踵而来的同质化音乐风潮的形成则是利益驱动的结果。音乐公司最初采取的形式是将已走红的歌手迅速签约到自己门下, 并趁势推出专辑。典型案例有:网络歌手香香, 在2004年因一曲《老鼠爱大米》走红, 随后与北京飞乐公司签约, 2005年1月推出了新专辑《猪之歌》;网络歌手何瑶, 2006年因说唱歌曲《河南人怎么了》获得网络知名度, 签约北京百慕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随后推出了一系列同类型说唱歌曲, 如《抗日打鬼子》、《河南人, 中!》、《大家都有病》、《郑州普通人》等等;网络歌手崔子格, 在于猫扑上发表的歌曲《卜卦》被疯狂转载后与唱片公司签约, 继而推出《老婆最大》、《爱的奴隶》、《奋不顾身》、《我被爱情下了药》及《老公让我为你捶捶背》等平民化单曲;草根演唱组合“凤凰传奇”, 以民歌风与说唱结合的表演形式走红, 被孔雀唱片公司纳入旗下后出版了《月亮之上》、《吉祥如意》、《最炫民族风》、《我从草原来》等专辑, 其中数首带有蒙古民歌风格的歌曲《月亮之上》、《最炫民族风》、《我从草原来》、《自由飞翔》等掀起了网络音乐民歌风的热潮。唱片公司或音乐公司之所以签约草根歌手, 所看重的除了歌手们自身的能力外, 最重要的是这些歌手已经积攒的人气。在网络传播中, 人气就意味着点击率, 而点击率则意味着收益。也许下面两段资料可以让我们有更直观的认识。

资料一:

钟雄兵 (飞乐音乐公司负责人) 告诉记者, 因为是很平民化的演唱歌曲, 在录制的过程中基本就是唱一遍就OK了, 不需要一句一句录制, 而一般专业歌手录制一首歌基本也要花十几万元。

同时, 钟雄兵也在算着另外一笔账, 那就是香香本身具有的FANS也是一大笔财富, “如果, 点击率上千万的网络歌曲如果落到地上为2%的话, 那我们也能发行几十万张, 这对于遭遇盗版冲击率为90%的唱片市场也是不得了的”。

一切就绪后, 飞乐还是保险地发行了30万张, 因为按照经验, 就是国内大姐级女歌手, 一次发行20万张就算不错了。但钟雄兵没想到的是, 第一批订单就达50万。

《猪之歌》的火爆让钟雄兵有了底气, 赶紧签下了当时排名很靠前的几位歌手, 其中有演唱《老鼠爱大米》的杨臣刚、《回来, 我的爱》的阳一、《别说我的眼泪你无所谓》的张震宇、《你是我的心、你是我的肝》的阿正等六名网络歌手。 (1)

资料二:

对于凤凰传奇和郑源一直被外界冠以“网络歌手”名号, 陈锦芳为其正名:“我们一直不认为他们是网络歌手。郑源每年都有新专辑, 凤凰传奇的《月亮之上》、《最炫民族风》, 也都是以专辑形式发行, 网络歌手怎么会发实体专辑?凤凰传奇和郑源, 每张专辑 (在内地) 都是几十万张的销量, 其他人有吗?周杰伦都没有他们多。我们不知道什么是高雅艺术, 但如果没人买, 只有几个人喜欢, 那再高雅也没有什么用, 最终还是市场和大众说了算。大街小巷都在放我们的歌曲, 我们听了很有自豪感。” (2)

从上面的资料可以看出, 网络歌手从草根到明星的蜕变, 音乐公司是强有力的幕后推手, 而这一切无不是利益驱动的结果。为了保持风格的延续性以获得点击率, 并且将成本控制在较低水平, 音乐公司往往不会在创新上下工夫, 而是将歌手风格化定位, 力求穷尽歌手及其音乐作品的经济价值。至于歌手及其音乐的发展, 公司则不予考虑, 因为以后还会有更多的新人创造新的价值。这就是网络歌手们迅速走红又迅速淡出人们的视线, 其本人和音乐作品都缺乏可持续发展力的原因之一。

(二) 专业音乐人及音乐公司的哗众取宠

2010年最红的歌曲或许当属《忐忑》了, 此曲由歌手龚琳娜演唱, 在网络上推出后即被网友们封为“神曲”。此曲激烈而快速的唱词与表演者夸张的表情被网友们竞相模仿、恶搞, 一时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通过此曲, 沉寂多年的龚琳娜携其丈夫“老锣”再次走入人们的视野, 获得了极大的知名度。2012年, 龚琳娜再次出击, 推出《法海, 你不懂爱》, 此曲一出立即掀起了轩然大波, 被各界质疑跌破道义底线。如果说《忐忑》的走红是无意之举的话, 《法海, 你不懂爱》却是有意为之;如果说之前的《忐忑》是通过网友们的模仿、恶搞而走红的话, 《法海, 你不懂爱》则是自我恶搞以求哗众取宠。为什么受过良好音乐教育、具备专业功底的演唱家也要加入恶搞音乐的创作队伍呢?名利的驱使恐怕是重要原因。事实上, 不少恶搞或低俗音乐的创作者也算是专业人士, 但是急于成名的心态和获取利益的欲望让他们选择了哗众取宠, 放弃了音乐创作的责任感。

低俗网络音乐的创作并不完全是个人的自发行为。在利益的驱使下, 音乐公司参与其中, 尤其是规模较小的音乐公司, 趣味低俗、质量粗陋的网络歌曲几乎成了其积攒点击率的吸金石。例如《伤不起》、《爱情买卖》、《好男人都死哪儿去了》、《得到你的人却得不到你的心》、《贪就一个字》、《麻将进行曲》、《我没有钱我不要脸》、《小三》等歌曲, 均是由音乐公司在网络上发行的。利益至上的观念使得这些音乐公司忘记了维护音乐环境的责任, 违背了音乐传播的道义, 制造了破坏网络音乐生态环境的文化垃圾。

(三) 传媒引导下的消费时尚

消费社会的逻辑是将一切卷入消费体系。在这个体系中, 利益是核心动力, 传媒是引导者。网络空间中对“人”的主体权利的强调与消费社会对“人的需求”的夸大不谋而合, 于是网络空间中音乐传播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 音乐作品是供人享受的“消费品”。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 “需求”的门槛必须降低, “需求”的范围应该无限放大。于是, 音乐之于“人的需求”不再是有着距离感的审美需求, 休闲和娱乐成为众生狂欢的理由。而在休闲和娱乐氛围中的音乐创作, 已经脱离了文化的自觉与批判意识, 成为了消费社会庞大系统中的生产工序。

传媒在消费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宣扬消费观念、制造消费时尚是其主要手段。当代人的心理特征是张扬个性、拒绝平庸。于是, 传媒打出了一条个性而自我的口号:“我要我的音乐”。为了避免时尚的平庸化, 音乐风格的变换让人目不暇接, 一会儿是说唱, 一会儿是无词歌, 一会儿是欧美摇滚, 一会儿是民族风。为了突出新意, 混搭和拼凑是常见类型, 今天推古典流行, 明天又推恶搞视频。为了增加时尚的影响力, 重口味的刺激也是必不可少的, 作品的好坏不很重要, 关键是要有话题, 要有关注度。为了把握时尚的号召力, 传媒商业密切关注着人们的消费心理, 并以此通过时尚来激发需求、制造需求。

网络传媒力量的强大在于开启了自媒体时代, 每个人都可以扮演传媒的角色, 都可以成为“个体媒介”。个体传播影响力与人气直接相关, 人气颇高的明星们因此具备了指引时尚的能力。歌曲《忐忑》最初只是在小范围内传播, 后来经由网络被网友们发现, 并在王菲、杜汶泽等演艺明星们的推荐和模仿下获得了轰动效应。无独有偶, 《江南Style》在发行之初也不是那么火爆, 后来美国说唱歌手提潘 (T-Pain) 通过Twitter提及这首歌曲并附上视频链接, 随后歌曲又被罗比·威廉姆斯、布兰妮·斯皮尔斯、凯蒂·佩里、汤姆·克鲁斯等一众明星分享给粉丝, 由此, 在明星传媒的推动下, 这首歌曲席卷了世界并引领了“骑马舞”时尚。

时尚的魔力在于形成了一个传播的名利场, 从众心理和群体压力使得人们很难置身其外。时尚引导下的文化消费在实质上是一个悖论:一方面传媒倡导文化选择的个性与自由, 另一方面又通过时尚让人们在争相模仿中失去个性和自由。当满世界的人们都唱着《江南Style》跳着“骑马舞”的时候, 很难想象人们强调的“个性独立”、“自我意识”还存在。格罗瑙认为:“时尚会变成一个客观机制, 和个人相异, 并不断甚至永远强迫个人消费最新的东西——以及消费所有其他人消费的同一东西——至个人喜好于不顾。这样一来, 时尚会不断消除所有人之主观动机和愿望。” (1) 必须指出的是, 传媒通过时尚对于人的主观愿望的压制是以一个舒缓而快乐的过程来开展的, 它许了一个虚假幸福的承诺, 让人们自觉自愿地 (非强制) 放弃自己的个性追求和独特思想, 全心全意地追随着一个又一个时尚潮流, 并由此创造一个又一个的消费奇迹。

由上述传播现象可以看出, 网络音乐的流行风尚与传播链条的各个利益方有着紧密的联系。与网络音乐的消费属性一致的是, 网络音乐的审美是利益驱动下的“被制造、被引导”的审美, 在看似自由平等的网络传播的光环下, 隐藏的是各利益方逐名夺利的心机。

三、审美与文化——网络音乐评价的“集体无意识”

“集体无意识”是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来的心理学概念, 意指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储存于大脑深层空间中而未被意识到的原始记忆, 是一种思想和观念的精神遗传。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根植于人类大脑中的精神基因或是人类意识中的底层代码, 它往往不被人感知, 却对人类的意识行为产生作用。英国学者博德金 (Maud Bodkin) 修正和发展了荣格的“集体无意识”与“原型”的关系, 强调了社会性遗传的作用。如果说社会参与着人的心理建构并且内化为具有普遍性的集体无意识, 那么这种集体无意识是在社会发展的动态过程中形成的, 是社会遗传与生物源代码的融合。随着科技和理性的发展, 人的力量越来越受到文明的认同, 在现代文明的思想中, 人的主体性被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 那些被传统社会中的宗教、政治、主义、信仰等理念所禁锢的底层精神代码被唤醒, 个体的平等、自由、解放、需求、欲望等自我意识成为了文化观念的核心。而与此同时, 消费社会的享乐主义、快感体验、去中心化、虚无主义等思潮又被根植于大众意识之中, 形成了现代社会的集体无意识。

集体无意识与社会文化之间是一种相互作用的动态关系, 一方面, 集体无意识是几千年精神文明沉淀的结果, 另一方面, 不同时代的社会文化又反映和唤醒着尘封于人类思想中的集体无意识。网络音乐是音乐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主要生存形式, 从网络音乐的发展状态中可以看出蕴藏在人们意识中的源代码对其意识行为的影响, 这种影响反映在人们对于网络音乐的审美评价之中。

网络音乐评价的集体无意识之一是对爱欲的情感认同。爱欲是自原始社会起就根植于人类精神中的本能之一。从古到今的文艺作品中, 爱情或情爱的内容是一直存在的, 只是通过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所谓“十部传奇九相思”, 古代戏曲如《天仙配》、《梁祝》、《西厢记》、《牡丹亭》、《桃花扇》等都是以爱情为题材的。随着文明的发展和性意识的解放, 大众音乐文化中对爱情的表现越来越丰富, 越来越直白。到了自由开放的网络传播阶段, 音乐作品中的爱情内容成了现实生活的摹本, 从《郎的诱惑》到《为爱痴狂》, 从《爱情买卖》到《伤不起》, 各色爱情和情爱在网络世界中绽放异彩, 而不论何种内容的音乐都找到了存在的理由——大众的情感认同。网络世界的解构力量使大众充分地释放着爱欲本能, 音乐作品通过情感认同唤起了大众关于爱欲的集体无意识。许多人认为, 既然爱欲是人类的本能, 那么对爱情歌曲甚至情爱歌曲就不应该横加指责, 因为每一首歌曲都是对现实生活中爱欲的“临摹”。因此, “爱情无罪”的观念使得爱情歌曲有了最为广阔的生存空间, 爱欲的情感体验成为了审美体验的代言。

网络音乐评价的集体无意识之二是文化无差别论。平等是人类的执着追求之一。几千年的文明和斗争告诉我们, 虽然受制于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统治, 众生平等一直是人类为之奋斗的理想, 宗教具有吸引力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构建了一个众生平等的理想国, 它让人们相信在上帝和神明面前, 人人都是平等的。这种平等意识渗透在文化中就形成了文化无差别论。网络将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 世界各地的文化都在同一个时空碰撞交流。基于人的平等理念, 他们所创造的文化也必须是平等的。于是, 音乐不可以再有雅俗之分, 所谓的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区分就是对人类平等的公然挑衅……这种意识不但存在于网络音乐的广大受众之中, 许多具有专业音乐素养的人也持这种观点, 认为不能从精英文化的视角去评价大众音乐文化, 各个音乐类型的价值是平等的。于是“存在即合理”, “存在即价值”, 通俗、庸俗以至低俗的音乐作品似乎都有了存在的合理性。

网络音乐评价的集体无意识之三是快感体验至上。快感是身体对于外界刺激最原始、最本能的反应之一, 是身体官能的愉悦感受。在消费社会的诱导下, 集体无意识中的快感需求被充分挖掘, 成为了一切精神产品创作的核心目的。人们对于快感的理解是泛化的, 无论是物质产品还是精神产品, 只要能够让人舒服快乐就行, 而审美的意义也不过如此。笔者曾经做过一个关于网络音乐审美现状的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 娱乐和休闲是人们上网欣赏音乐的主要目的, 在“你上网欣赏音乐常常出于哪些目的?”一题中, 选择“休闲娱乐、了解资讯”和“减压放松、舒缓情绪”的占绝大多数。在另外一题中, 认为恶搞歌曲“好玩, 挺有意思的”高达69.61%。 (1) 既然娱乐、放松、休闲等快感体验成为了审美的目的和评价标准, 音乐艺术的深度精神力量就被浅薄化了。然而, 人们已经沉浸在对快感体验的盲目追逐之中, 已经无暇思索音乐审美的实质, 也无意体会音乐美的深层力量了。

网络音乐评价的集体无意识反映了现代社会中人们审美意识的淡薄, 以及对本能欲望的放纵。在各种精神源代码的作用下, 文化精英们也被裹挟, 不自觉地放弃了文化批判的话语权。自古以来, 文化精英的批判意识和大众文化的抵抗精神一直是保持文化生态平衡的重要力量。然而, 在现代社会中自由、平等意识的作用下, 二者的反思批判能力都被消费文化引导下的娱乐消解了, “成就”了现代文明中的集体无意识。

四、审美与“人”——网络音乐欣赏的大众趣味解析

“趣味”一词最初与味觉相关, 有“味道”、“味觉”、“味感”之意, 后来引申为“判断力”、“审美力”、“鉴赏力”等。康德对趣味概念进行了语义学的研究:“趣味” (Geschmack) 这个词, “其本来意义是指某种感官 (舌、腭和咽喉) 的特点, 它是由某些溶解于食物或饮料中的物质以特殊的方式刺激起来的。这个词在使用时既可以理解为仅仅是口味的辨别力, 但同时也可以理解为合口味”。 (2) 可见, 趣味最初的含义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种是与感官欲望相关的, 如柏拉图就十分强调味觉的欲望性, 这个时候的趣味是一种对于感官体验的描述, 是一种低级的快感体验;另一种含义是从感官体验中引申出来的含义, 如“判断力”、“辨别力”等等, 并逐渐衍化为一个审美评价术语。之后, 随着经验美学和理性主义的发展, 趣味的感性层面和理性层面相继被挖掘。另外, 实证主义和社会学理论还为趣味赋予了社会学含义的思考。因此, 当我们研究网络音乐的大众趣味时, 需要考虑到作为感性经验的审美体验心理、作为理性思考的审美意识以及社会环境对大众审美趣味的影响。

审美趣味, 亦即审美偏好或审美取向, 最直接的发生因素是感性的冲动。与趣味的感官意义相一致, 审美趣味和一种快感反应相关, 是一种直觉的判断。我们对音乐喜好的评价常常是出于一种直观的感受——是否令人愉快, 这其中, 快感是最本能、最基础的体验。一般来说, 快感是一种生理层面的愉悦体验, 它与精神的愉悦有着相通性。休谟认为:“凡使感官感到愉快的东西, 也总是在相当程度上对想象是愉快的, 并且以它在实际接触于人体器官时所产生的那种快乐的意象传给思想。” (3) 音乐是以听觉反应为主的, 听觉上的舒适感是快感的来源, 因此旋律优美、节奏鲜明、律动感强的音乐作品往往更容易受到大众的青睐。从网络中流行的音乐作品来看, 抒情类歌曲和节奏律动鲜明的歌曲是流行的主力军, 像《最炫民族风》、《江南Style》等歌曲就以强烈而有规律的节奏律动为大众所喜爱, 也因此掀起了广场舞和骑马舞的风潮。

生理快感与精神愉悦具有相通性, 它往往能引起一种精神上的愉悦感受, 我们不妨把精神上与生理快感相通的部分称为精神快感。精神快感一方面由外界刺激产生的生理快感传递而成, 另一方面也可以由认知激活产生, 从而反过来助长了生理快感。例如人们阅读一些关于性的描写之后先形成意识或想象, 从而产生精神快感, 最终也可能引起生理快感的反应。网络音乐中低俗、色情或暴力的内容正是抓住了这种快感心理。在崇尚人性解放和审美自由的当代社会, 加上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和开放性, 人们对快感的需求被无节制地放大了, 人们贪婪地在网络信息中寻求着感官刺激和精神刺激, 在低俗化的音乐欣赏中放纵自我, 因此那些不堪入目的网络歌曲有了生存的土壤, 并有日渐汹涌之势, 而崇尚高雅趣味的音乐作品则受到了冷遇。事实上, 由低俗音乐产生的精神和生理的快感并不能等同于美感, 虽然美感的产生与快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美感的发生也包含着身心的愉悦即快感体验, 但从心理发生机制来看, 美感比快感的发生更为复杂, 也更为高级。美感是一种基于本能和意识的复杂情感, 它有着快感的本能因素, 却不会止于快感 (低俗音乐的体验就是产生于快感且止于快感) , 它还有着更高级的情感体验和理性认知。审美趣味是美感的外在表现, 一个人的审美趣味实际上就是指他对美的感受力、理解力和鉴赏力。参照美感的心理构成, 我们再来看审美趣味中的情感成分。

审美趣味和情感相关, 其中也包含着情绪的体验。情绪和情感都是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体验, 是生理反应和认知评判的综合体验。情绪是相对短暂和冲动的心理体验, 常常还伴随相关的生理反应 (如面部表情、呼吸节律等等) , 我们常说的“喜怒哀惧爱恨怜”都属于情绪内容;而情感相对恒定和持久, 多与社会需要相关, 是一种含有认知成分的较为深刻的心理体验。在审美体验中, 情绪体验和情感体验常常叠合发生, 因而无法将二者明确地分离, 我们只能从审美状态来说是情绪成分较多还是情感成分较多。由于情绪体验是较为浅层并且容易激活的心理反应, 简明易懂、情绪外露的音乐作品往往与之相应。当前网络音乐的传播中, 网络歌曲正是以其简单直白的情绪化内容获得了大众的共鸣。为了获得更强烈的传播效果, 网络歌曲的表演和创作也出现了情绪化倾向, 即通过煽情的演唱或是露骨的歌词内容唤起人们的情绪体验。以爱情歌曲为例, 如《唱着情歌流着泪》、《心痛2009》、《一个人哭》、《比心更痛的眼眸》等歌曲从歌名来看就表明了其情绪特征, 这些歌曲一改传统爱情歌曲的委婉朦胧, 将痴男怨女的哀怨情愁夸张而强烈地表达, 如果有过相似经历的人听到这些歌曲是比较容易引发情绪体验的, 但如果没有相似经历的人则会觉得“矫情”。不管怎样, 这些歌曲在情绪的激发上还是比较成功的。然而, 正如前文所述, 情绪是相对冲动但不够深入持久的体验, 过度情绪化的歌曲往往较容易将人置于浓烈的情绪体验之中却难以持久。随着歌曲的结束, 情绪很快消散。也许这可以解释为什么情绪化的网络歌曲容易走红却难有经典, 而与此相对, 那些感情深沉的音乐却能够长久地存于记忆之中。值得注意的是, 网络音乐创作的过度情绪化倾向还会引起人的情绪焦虑和审美疲劳, 因为如果人们长期接触情绪夸张而强烈的音乐的话, 情绪势必会过度受刺激, 从而产生焦虑或疲劳的心理, 最终造成审美感知的混乱和钝化。可见, 情绪体验是审美体验的重要内容, 但是过度情绪化的体验则不利于审美体验的深入。网络音乐的情绪化倾向虽然在情绪激发上诱导了大众趣味, 却不利于大众审美的健康发展。

休谟认为:“理智传达真和伪的知识, 趣味产生美与丑的及善与恶的情感。” (1) 趣味既然是一种审美评价术语, 善与恶的情感评价自然是包含其中的。不少美学家和音乐学家为了强调音乐美的纯粹性, 反对将善恶评价与审美评价关联, 持审美无功利论和审美自律论。然而, “美”与“善”本身就有着词源上的亲缘性, 音乐的价值在于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 这本身就是一种“善”, 而人们对音乐美的情感判断往往包含着道德情感的因素, 音乐欣赏是审美情感和道德情感叠合发生的过程, 优秀的作品本身就应当是美与德的载体。因此, 笔者认为:重视音乐审美中正向、积极的情感内容无论是对于音乐品质本身还是对于大众审美心理的构建而言都有着积极意义, 而这正是在当下的网络音乐审美中被忽视的。一方面, 人们以娱乐为由拒绝音乐中的伦理成分, 将音乐中的道德情感视为教化和束缚, 另一方面, 网络音乐为了哗众取宠, 以背叛伦理、挑衅伦理为噱头, 将低俗的内容置于音乐作品之中, 引发了大众审美趣味的低俗化现象。如前所述, 音乐的美感包含着善的情感, 而低俗化的审美必然是与恶的情感相连, 当下网络音乐欣赏的低俗趣味是抛却了善的情感、以丑为美的畸形趣味, 此种趣味善恶不分、美丑混淆, 等于是向人类完满的精神建构提出了严峻挑战。

最后, 我们从社会学的角度来探讨大众趣味的形成。法国文艺理论家丹纳 (Taine) 提出了著名的“种族、环境和时代”三要素说, 他指出, “一个艺术家的存在不是孤立的, 他的审美趣味不可能脱离他的流派或种族的共同特点而存在”, “这种风俗习惯与时代精神解释一个艺术家生长的环境, 是它对艺术家和艺术品进行了选择和塑造, 从而形成了一个艺术家或一个时代的艺术家的审美趣味”。 (1) 这些观点阐述了作为创作者的艺术家们的审美趣味与他的种族、环境和时代的关系, 丹纳还指出这三个要素对于受众来说同样适用。由于我们的研究习惯一般是从民族的角度来看审美趣味, 所以不妨将这三要素设为“民族、环境和时代”。大众趣味的民族性体现在审美文化的历史沉淀方面, 也就是说基于文化传统的同一性。一个民族的审美趣味会出现趋同倾向, 网络音乐的民族风倾向以及方言歌曲的流行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从环境角度来看, 当下崇尚娱乐和消费的社会环境, 以及网络信息传播的虚拟性和开放性, 使得大众的音乐审美呈现出一种自由泛滥的狂欢盛况。快节奏的生活使人们形成了一种浮躁心理以至于无法沉静下来去体验一切深刻的东西, 信息传播的碎片化和去中心化使人的理性判断失效, 消费时代的娱乐精神又使人的官能体验能力在不断的刺激之中钝化……种种社会因素的结合使得当代大众的审美趣味失去了真实感, 是一种迫于各种压力之下的无意识的“虚假趣味”。这种趣味在当代的文学、影视、音乐等文化中均有体现, 是当代环境中大众审美的症候之一。

网络音乐文化的大众趣味不仅仅是一个审美论题, 它关系到心理反应、情感体验等心理因素, 还与当下社会环境密切相关。良好趣味的建构需要重视积极情绪和道德情感的激发, 需要在整个社会环境中倡导积极的生活态度和文化观念。网络音乐文化的大众趣味是当下社会人文状态的一面镜子, 由此可以窥见当下社会人文环境的症结与问题。

五、审美与伦理——网络音乐价值的道德反叛

从音乐文化传承的历史长河来看, 音乐的伦理价值及其作用一直是先哲和学者们讨论的焦点。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特别重视音乐的社会伦理功能, 他们不仅赋予音乐丰富的伦理内涵, 还把音乐作为伦理教化和治理国家的工具, 是谓“声音之道与政通矣”、“先王之为乐也, 以法治也”、“揖让而治天下者, 礼乐之谓也”。 (2) 在关于音乐的评价标准上, 孔子认为应当“美善统一”、“尽善尽美”。荀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 提出了“美善相乐”:“故乐行而志清, 礼修而行成, 耳目聪明, 血气和平, 移风易俗, 天下皆宁, 美善相乐。” (3) 可见在中国古代的音乐价值观念中, 伦理价值是十分重要的。无独有偶, 西方的先哲们对音乐的价值也有持相同的观点。柏拉图最早考察了音乐的伦理精神, 指出“我们把教育和引导精神向善的音响作用称为摩西艺术, 即音乐”。 (4) 亚里士多德看重音乐与人的品格的对应关系, 强调音乐对于人格塑造的作用:“如果人们听不正经的音乐, 就会变成不正经的人, 反之, 常听正经的音乐, 就会变成正经的人。” (5) 先哲们对音乐伦理价值的重视来源于音乐与人的感情相通的特征, 认为音乐通过“以情动人”可以达到净化心灵、以美启善的效用。正是因为音乐对人的心灵建构的效用, 先哲们认识到可以通过音乐实现道德教化并达到安邦兴国的目的, 于是音乐被纳入统治阶级的政教体系, 成为伦理教化的工具。音乐伦理价值的过度评估对音乐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伦理价值一度超越审美价值成为音乐的核心, 为道德教化而作的带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印记的音乐作品成为音乐传播的主流, 道德评价成为了音乐价值评判的标准。中国古代儒家推行的礼乐、中世纪西方宗教音乐以及“文革”时期的样板戏等, 都是音乐伦理教化顺应政治意识形态化发展的典型。

形式主义美学和自律论美学通过确立音乐形式和音乐结构的核心地位, 否定了音乐的情感性表现作用, 从而也否定了音乐的伦理价值, 在这里, 音乐对于人的道德效用被推翻。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的主体地位提升, 感性作为人的本能欲望再次回归到音乐视野当中, 情感和个人成为了音乐价值的中心。而这时候的情感与之前的道德情感有着决然的分别, 它建立在张扬的个性和无节制的欲望的基础之上, 是一种个人主义的情感模式, 因而是反社会教化和伦理道德的。网络音乐作为当下音乐生存状态的写照, 其作品的流行趋势和审美特征充分表明了个人主义情感观的影响。网络音乐中有相当一部分作品是宣泄个人情感的, 其中有对社会的不满和怨愤, 有对他人的责骂和诽谤, 有对暴力和性欲的宣扬, 这些作品争相挑战着社会伦理道德的底线, 并以此获得大众的注意力。令人惊讶的是, 这些作品有着相当多的受众, 音乐作品的道德无底线反映的实质是人的道德意识的无底线, 音乐作品对伦理的反叛体现的是社会伦理的主体性沉沦。如果说形式主义或自律论审美观中对音乐伦理价值的否定是为了追求音乐美的纯粹性的话, 当今某些网络音乐作品对伦理价值的反叛非但不是为了音乐美本身, 更是连音乐的美都一起抹杀掉了。失掉了善意的音乐无论怎么辩解都已经背离了美的轨道, 而引发这一切的是人们伦理意识的淡薄。

当代社会的音乐审美现状表明, 活跃在音乐的价值体系中的已不再是审美价值, 或者可以说是审美价值出现了异化。快感体验、情绪释放、娱乐休闲是人们对于音乐的三大精神需求, 因而也就构成了音乐的价值。同时, 音乐消费所带来的巨大利润以及音乐传播引起的知名度成为了人们对于音乐的利益需求或可以称为物质需求, 因而也相应构成音乐的物质价值。不难看出, 这些审美以外的价值是功利化的, 并且这个功利化的价值体系本身就包含着反伦理的因素。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人们为了图自己一时之快而损伤别人的利益 (如, 通过音乐恶搞诽谤他人、随意篡改他人作品等等) , 为什么人们会为了获得知名度而哗众取宠 (网络音乐创作的低级娱乐现象) , 为什么人们会为了经济效应不顾音乐作品的质量 (如唱片公司的模式化运作、音乐创作的跟风现象) ……而社会伦理意识的缺乏和涣散纵容着这一切的发生, 并表现出大众化的低俗审美趣味。法国启蒙主义美学代表狄德罗指出:“如果道德败坏了, 趣味也就必然堕落。” (1) 社会伦理道德是人类精神文明的最基层土壤, 如果社会伦理道德底线被冲破或消解, 人类精神文明就将会失去道德保障, 而人们的趣味也将会失去道德的依托和参照。

伦理意识的缺乏是低俗化审美趣味形成的根本原因, 而对于文化发展的反思力量——文化批评而言, 个人主义审美思想的影响以及历史中音乐伦理教化“过度化”的阴影使得我们在面对这一问题时犹豫不前。就国内学者的态度来说, 相比起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音乐批评盛况, 目前文化精英们面对网络音乐时少了评判的热情。文化自由论和文化无差别论的盛行, 大大削减了音乐批评的棱角。从音乐创作来看, 无论是文化精英还是大众都十分看重音乐创作的自由, 而宽松的网络环境又将这种音乐创作自由放大到了极致, 并且逃避了社会效应的追责。但是, 缺乏道德自律的音乐作品是否应当享有完全不受规制的自由呢?这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一些音乐公司或音乐人出于非艺术的目的, 以对道德底线的冲撞为噱头, 其行为不仅构成音乐传播的问题, 还构成社会伦理的问题。如果跌破了道德底线的音乐作品仍然可以用“音乐自由”的口号为自己辩驳, 音乐文化的发展将令人担忧。

由此可见, 伦理意识的缺乏和涣散是当下网络音乐审美低俗化现状形成的根本原因, 笔者不主张视音乐为道德教化的工具, 但是完全排除音乐的伦理价值、将伦理评价置于音乐评价之外必然会导致音乐审美的伦理危机, 从而造成音乐作品价值的低俗化倾向。

结语

网络音乐的审美既有音乐审美的共性特征, 又表现出当下技术、经济、人文等因素参与的时代特征。本文的关注点侧重于网络音乐审美所呈现出来的乱象或误区, 目的是为了更加有针对性地研究我们所处的时代环境对于音乐文化发展的不利影响, 从而发现其深层次的原因和规律。事物的发展往往是有两面性的——信息技术、文化产业的发展, 以及人们对音乐审美生活化的需求, 无疑会为音乐文化的发展带来极大的推动作用;然而从音乐传播和音乐社会学研究的角度, 笔者更加希望以一种问题研究的模式来审视当前网络音乐的审美现状。因此, 为了思索网络音乐审美的现代症结与困境, 本文从科技、经济、文化、人 (受众) 、伦理等五个方面剖析了网络音乐审美中低俗化、粗鄙化、娱乐化、自由化、过度视频化等现象的成因, 以求透过网络音乐审美现象探寻音乐文化发展与时代环境之间的深层矛盾。

摘要:网络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大众音乐文化的发展, 也引发了一系列音乐审美危机。纷繁复杂的网络音乐审美现象的出现是多种力量影响的结果, 其中蕴藏着网络时代技术理性对人文艺术的冲击、消费社会中传播利益的博弈、社会人文的“集体无意识”、大众趣味的转变、道德伦理的价值反叛等深层原因。通过对网络音乐传播中的审美表象进行深入研究, 可以较为客观地寻找种种现象背后的动因, 对网络音乐传播中的偶然性和必然性有较为清晰的认识, 进而能够有理有据地呼吁音乐审美的人文精神, 倡导积极的音乐文化观念, 营造健康的音乐传播环境。

上一篇:民族音乐元素下一篇:积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