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魅力

2024-08-10

文学的魅力(精选8篇)

文学的魅力 篇1

苗强, 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毕业生, 现任教于鲁迅美术学院, 1999年, 苗强突发脑溢血, 经过开颅手术之后不能说话、不能写字, 甚至记忆也消失了。但是在近两年之后, 他的病情得到缓解, 并且开始了诗歌创作。在他的这些十四行诗中, 可以看到人生中的各种因素在这里汇集, 他的诗我们无法感受到色彩、情感的泛滥, 他关注的是生命之虚无感, 在他的诗里面可以看到诗人为我们用隐喻和荒诞的手法构建的梦境, 让读者直面生存困境, 并且找到属于一直探寻的答案。

“我的语言能恢复到这种程度, 是跟我以前的诗人身份有关, 也就是说, 我只有语言的炼金术, 才能从失语症中走出” (1) 所谓文学张力就是指“在整个文学活动过程中, 当至少两种似乎不相容的文学元素构成新的统一体的时候, 各方并不消除对立关系、且在对立状态中互相抗衡、冲击、比较、映衬, 使读者的思维不断在各极中往返游移, 在多重观念影响下产生出的立体感受。”文本一旦进入接受者的视野, 便会成为文本消费者的审美体验中的一种特殊的审美客体。诗歌的张力度特征在他的作品里面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多义性、矛盾性、情感的饱绽性以及弯弓待发的运动感。其中最能变现苗强诗歌张力魅力的是情感的饱绽性和矛盾性。

1 情感的饱绽性, 使诗歌为心灵谱曲, 让文本更具厚度

高占伟在《论毛泽东诗歌的审美张力》中提到:“诗的价值就在于情绪的典型程度, 是否本质的反映了它所赖以产生的世界, 引起读者共鸣” (2) 。苗强将自己的生命体验和感悟融入到自己的诗歌创作中去, 他自己的真实情感充斥其中, 读者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仿佛感受到自己在和坐着在面对面的谈心, 又好像是在聆听作者在倾诉自己的对生命的解读。读者与作者之间的情感距离没有因为文本的缘故而被拉大, 反而是消除了这种审美距离, 读者完全走入了诗人的情感世界, 用心去感受诗人的感伤和生存状态的迷茫。“一口棺材收殓着我的语言/像秋天美好的收成, 一把就被/死神拿去, 接着沉默的冬天来临”, 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发现, 作者将自己的病情和得病之后的心情用一种隐喻的手法描绘出来, 心情就像是冬天一样萧瑟、寒冷, 感受不到生命的活力, 在阅读的过程中, 读者可以完全领悟到诗人的那种绝望和悲凉。当无法用言语表达自己对于世界的想法时候, 沉默便成了最忠实的伙伴。在这种沉默中诗人的心灵与读者是相同的, 读者自己的对于生活的那种迷茫, 得以在诗人用沉默的文字虚构的情感世界中相通, 这就是文学消费的共鸣阶段。在这种共鸣之中, 诗人将有限的能指整合在一起, 构筑一个“诗意的栖居”的心灵世界, 在这里, 读者与诗人达到一种零距离, 情感的交融显得自然流畅, 从而使得诗歌的情感魅力彰显无疑。

2 矛盾性, 是诗歌更具张力度, 文学韧性增强

文学张力的另外一大特征就是多种不相包容的元素共处一体, 通过作家运用各种反讽、隐喻、象征等修辞手法将它们之间的矛盾性置于同一性之中, 使得它们在两个极性概念之中循环往复, 只有这样的矛盾对立才能产生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 使得作品的文学韧性增强, 这样, 读者进行文学接受和消费的过程中才能被作品的这种韧性所打动, 在对作品进行反复咀嚼之后留下的才是诗歌的精髓所在。

“我进入疾病的最底层, 一次次地/把灵魂和肉体截然分开, 像苏格拉底的/死亡练习, 在我的康复期, 灵魂/就是这样脱离肉体, 开始了圣徒般的/生活、疾病把诗人的荆棘冠给了我/我戴在头上, 疼痛使我生出了光环……”在这首诗中, 多种相互矛盾的元素交织在一起, 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审美享受。生活给了你苦难, 不是为了打倒你而是要你像诗人那样用饱满的热情去包容苦难, 只有这样才能够战胜苦难和疼痛, 最终“完成自己的使命”“兴奋地从梦中醒来”。对于苗强诗歌语句的描述, 我们可以用朴素、放松来形容, 然而就是这些朴素的语句其中融汇进了厚重和丰富的东西, 读者苦苦探索的人生答案流露其中, 这就是文学张力矛盾性的魅力所在。

3 蒙太奇手法的运用, 诗歌时空感强化, 艺术魅力提升

苗强诗歌的独特艺术魅力还在于他对蒙太奇手法在写作构思中的巧妙运用。蒙太奇是法语“montage”的译音, 原本是用于建筑术语中, 意思是装配、构成、组合, 后来被引入电影领域。从蒙太奇广义的含义上说:“它不仅指镜头画面、色彩、声音的剪辑组合, 还可以指电影创作从开始到完成的整个过程中艺术家所采用的一种特殊的艺术思维方式。” (3)

首先, 蒙太奇手法可以构成叙事, 创造艺术时空。“我和影子武士偷偷站在战场上/破败秋天的战场, 到处是火焰/火从地底下燃烧, 永远不会熄灭/突然, 战场上静下来, 有一个/在火海里奔跑……他甚至没有痛苦/只是一个沉默的骷髅在奔跑/由于这个人, 双方暂时停止了交战/我和影子武士面面相觑, 武士/将要完成他的使命, 一命归西/我躺在病床上, 兴奋地从睡梦中醒来”。在这首诗中, 诗人是描写了自己的一个奇幻的梦, 但是对这个梦的描述却是充满了时空交错感, 不同的奇幻场景不断地交错出现, 但是却显现出一种有序性。诗人用这种变幻的剪裁方式将战场上的场景重新。先是自己和自己的影子孤独的停留在战场之上, 然后是突然出现的一个没有痛苦的骷髅在盲目的奔跑, 直到最后的梦醒来, 这种画面的组合方式创造了一个诗歌独有的艺术时空。

第二, 蒙太奇手法可以创造风格。就像影视作品那样可以通过镜头的剪接组合产生一定的叙事节奏, 进而创造诗歌作品的艺术风格。“不会走路的人, 把目光长久地/停留在空中, 秋日天高云淡/他和那些大片大片的候鸟/成为远亲, 成为地上唯一的远亲/他不是河水, 没有水的光亮/没有像河水在夜晚悄悄地消瘦……由于绝望, 或者是由于对大地的忠诚/他不是天上的星宿, 而是地上的石头/受伤的石头, 像候鸟一样受伤/飞跃医院倾斜的屋顶, 飞跃那些/落叶纷纷的白杨, 不会走路的白杨/那些生长在空中的秋天的树木”在这首诗中, 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意象, 比如说受伤的候鸟、不会走路的人、受伤的石头、医院等等, 这些意象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它们都是有缺陷的, 都是受到伤害的不完整的存在, 就像诗人本身一样时刻受到病痛的折磨。诗歌通过这些凄凉的镜头、缓慢的节奏、残缺的意象通过蒙太奇手法营造出一种伤感、悲凉的诗歌风格, 这也是整部诗歌作品的感情基调。生存的空虚感漫布其中。“生存之所以空虚在于……世上没有‘常驻’的东西, 一切都是不停的流转、变化, 第六, 人类的努力经常遭遇障碍, 人生为了克服它, 必须与之战斗, 予以剪除。” (4)

一首好的诗歌, 不能仅仅是好的语句和优美的辞藻的排列组合, 只有诗人将自身的情感融入其中, 通过各种不同的艺术手法的运用, 创造出属于文学作品本身的文学张力, 只有这样, 才能达到一种审美阐释, 引导读者走向一种自由的境界, 完成对于文学作品的消费和接受, 是诗歌的审美价值得以最终实现。

参考文献

[1]苗强, 韦尔乔.沉重的睡眠[M].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2002, 2.

[2]高占伟.论毛泽东诗歌的审美张力[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0, 5, 16 (3) .

[3]王杰.美学[M].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3.

[4]王红军.汪曾祺作品的文学张力[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11, 3, 24 (3) .

[5]叔本华.生存空虚说[M].作家出版社, 1988, 8.

文学的魅力 篇2

我们能给予孩子的鼓励和力量永远是有限的,而有一件东西,它能给孩子永久的慰藉,给予人纯净的心态,对人和自 然的信心,对生活的达观态度,那宝贝,就叫文学。自古以来,文学就是莘莘学子所必修的科目,然而随着社会日新月异地发展,曾几何时,它就这样被我们为人父母者、为人之师者轻轻松松地遗弃了,我们的孩子在堆成小山的作业练习中,在无休无止的技能训练中,在花样迭出的各种新奇玩物中迷失了,轻轻松松地与文学擦肩而过。在扼腕叹息之余,还是忍不住要站出来,说一声: 唤起孩子对文学的热情吧!在实践中,我们越来越认同这样一个观念:孩子们从小就应该多读书、读好书、读最适合他们的好书。

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是世界文学名著中的一部分,是适合儿童阅读,能为儿童理解和乐于接受的文学作品,适应儿童的年龄和生理特点,也适应他们的智力、兴趣和爱好,这些作品是孩子生命中的重要食粮和必须营养。

古往今来,世界各国产生了浩如繁星、璀璨夺目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它们在各民族间交流传播,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少年儿童。《卖火柴的小女孩》、《白雪公主》、《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等著名童话,都早已跨越了国家的界碑,冲破了时代的藩篱,成为各国儿童共有的精神财富。儿童文学有三大永恒的母题:爱的母题、顽童的母题和自然的母题。读优秀儿童文学作品究竟有什么用?答案就在儿童文学这三大永恒的母题中——爱给心灵以温暖,顽童给心灵以生趣,自然给心灵以和谐。

1、爱的母题给心灵以温暖

优秀儿童文学作品是一个爱的春天、一轮爱的太阳、一场滋润万物的春雨、一汪爱的海洋。优秀儿童文学作品是最好的爱的教科书,它教会我们克服自我中心和自私自利,学会与人分享、与人合作、助人为乐、关心他人,培养同情心、正义感和纯洁、善良的心地,教育我们珍爱生命、抚慰悲伤、战胜恐惧、学会关爱、学会忠诚,面向未来比如一直傲居“美国最伟大的十部儿童文学名著”首位的童话、风行世界五十年、发行千万册的美国著名作家E·B·怀特的名作《夏洛的网》,就是一首关于生命、友情、爱与忠诚的赞歌。故事说的是在朱克曼家的谷仓里,快乐地生活着一群动物,其中小猪威尔伯和蜘蛛夏络建立了最真挚的友谊。然而,一个最丑恶的消息打破了谷仓的平静:威尔伯未来的命运竟是成为烟熏火腿!作为一只猪,悲痛绝望的威尔伯似乎只能接受任人宰割的命运了,然而,看似渺小的夏络却说:“别担心,我来救你!”于是,夏络用自己的丝在猪栏上织出了被人类视为奇迹的网上文字,彻底逆转了威尔伯的命运,并最终让它在集市中获得了大奖,由此拥有了一个安享天命的未来。但,这时,蜘蛛夏络的生命却走到了尽头„„在E·B·怀特的笔下,夏络用蛛丝编制了一张爱的大网,这网既挽救了威尔伯的生命,也唤起了我们每一个读者心中无限的爱与温情。再比如苏联作家奥谢叶娃的《蓝色的树叶》,通过两个小学生借彩色笔的对话,巧妙含蓄地批评了不愿借给别人物品的坏毛病,引导小读者克服类似的缺点,启发他们争做乐于助人的好孩子。文学能使人崇高、使人完美。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是一所爱的大学,具有独特的育人功能。这所大学,开设的最主要、最重要的一门课程就是——“爱”。而只有学会了爱,爱他人、爱世界,我们的人格才能变得高尚起来、完美起来,我们的情操才能变得纯洁起来、坚韧起来,我们的心灵才能变得丰富起来、幸福起来。优质阅读开启优质人生,爱的阅读开启爱的人生。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秦文君曾经说过:“阅读的人,其力量无法估量。” 童年和少年时的阅读,往往决定一个人的一生能走多远。为了我们的人生能走得更远、走得更稳,走得更温暖、更精彩,我们实在很有必要保持对优秀儿童文学作品的经常性阅读。《儿童文学》杂志有句广告语——“本刊适合9到99岁公民阅读”,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同样如此。所以在座的同学们不要说自己早已不再是儿童,就不去阅读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了。

与“爱”这个主题有关,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还具有一个非常强大、非常有用的功能,那就是它能拯救已经堕落的成人社会,抚慰、呵护我们的心灵。

2、顽童的母题给心灵以生趣顽童是人类的天使,求新奇、好幻想、爱探究是顽童最典型的心理特征。

儿童的眼光,是最具感悟力和发现力的眼光;儿童的思维,是最具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思维。然而,随着年龄的长大,特别是由于应试教育体制的戕害,我们孩子的感悟力、发现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正在一天天地丧失。我们的生命在成长的过程中,付出了极其沉重的代价!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让思维在现实与幻想中没有界限地自由出入,是形成并保留儿童梦想的土壤。它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生命保鲜剂,能让我们心灵的花朵,向着世界,长开不败;它能让我们的心海,情感漫溢,对世界永远保持一种柔情;它能给我们装上一根敏感的心弦,让世界的每一次脉动,都能在我们的心房留下回响;它能给我们想象的骏马,插上一双永不收拢、腾飞九天的巨翅„„一句话,它能使我们的心灵永远品尝到一种生活的情趣和生命的乐趣,让我们永远充满一种生命的活力。

3、自然的母题给心灵以和谐

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是童真与自然在人类精神领空的唯美吟唱,它是教会我们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最伟大的导师。几乎所有的儿童文学作品,如《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美人鱼》《渔夫的故事》《米老鼠和唐老鸭》《黑猫警长》《狮子王》《人猿泰山》《阿笨猫》《喜羊羊与灰太狼》,等等等等,无一不是在大自然中上演的童真戏剧。自然是人类最伟大母亲,我们要寻找心灵的和谐,阅读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无疑是一条最有效,也是最简便的路径。此外,优秀儿童文学作品是一扇知识的“七彩窗”、是一架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动机”、是一间审美能力的“孵化室”,它对扩大少年儿童的视野、提高他们感知生活的能力、拓宽学生语文学习的领域,对开启少年儿童的智力、培养他们敏锐的观察力、发展他们的想象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以及帮助少年儿童培养正确的思维方式、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实现美育功能等,作用都是巨大的。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大量的儿童文学阅读对小学生写作文也产生很大的影响,具体体现在内容和形式上。在内容上,它丰富了小学生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积累,为作文提供更多的生活素材。生活是作文的源头活水,而小学生的生活面比较狭窄,没有较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情感体验,对周围世界的认识能力有限。而儿童文学作品不仅包括丰富的思想内容以及作家的主观见解,而且也纳入不少社会历史知识和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这样丰富多彩的儿童文学就能帮助小学生突破生存空间狭小的局限,成为他们增长知识、开拓视野、认知世界的一个窗口。小学生积累的知识丰富了,对生活的感受深刻了,会为作文提供更多的写作素材,解决在作文中无事可写、无话可说、东拼西凑、内容贫乏、人云亦云的问题。在形式上,它起到模仿的作用。小学生的作文是从模仿开始的,如模仿语言文字的表达,包括生动、贴切的词句,描写、议论、抒情、记叙的佳句,模仿文章的结构、布局或写作思路。因此,大量的儿童文学阅读之后,小学生就能把在阅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有意无意地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提高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儿童文学是文学世界中缤纷绚烂的一支奇葩,仅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就有一批优秀的作家和一大批经典作品,金波、曹文轩、黄蓓佳、梅子涵、秦文君、杨红樱„„他们都将深情的目光投向普通孩子的平常生活,用幽默风趣诙谐轻快的语言来抒发当今孩子们最真实的想法和声音,表达快乐,也表达烦恼;表达得意,也表达失落„„没有做作,没有矫情,没有虚伪。这些是我们目前学生作文中最欠缺,也是最需要的。那么,究竟该如何从儿童文学中学写作文呢?

1、可以学习描写环境,儿童文学作家们特别擅长环境描写,无论他们写多么遥远的事情,我们读了都能身临其境,这就是环境描写的神奇作用。

2、学会通过细节把文章写具体,儿童文学作品中这样的细节描写非常具体生动,做到写人则如见其人,写景则如临其境,能给人以真切的感受。生活总是由一个个平凡小事组成的,人们的性格大都体现细微末节之中。正确运用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记叙事件,再现环境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使作品更具有感染力,就应该学会对细节进行描写。

3、学会真情实感的表达。习作来源于生活,习作是生活的一部分,只有生活真实,感情真挚,文章才会感人,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

4、学会从生活中选取写作的素材。俄国作家屠格涅夫说:“我现在所有的相当不坏的东西,是生活赐给我的,而完全不是我自已创造出现来的。一般说来,生活就是艺术永恒的资源”。积累素材,是从事写作的基础。儿童文学作家们都将深情的目光投向普通孩子的平常生活,用幽默风趣诙谐轻快的语言来抒发当今孩子们最真实的想法和声音,让孩子们从中有所领悟。

一本有独特魅力的纪实文学 篇3

我这样说,是就这批纪实文学的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而言。同样,它在青藏线部队中将要引领的教育价值和醒世作用也是独一无二的,是别的文学作品无法替代的。

我们的时代,正在经历着有史以来未曾有过的最为深刻的历史悸动和最伟大的社会变革。穿越过五千年历史隧道的古老中国,奋斗探索了60年的新中国和在改革开放的阳光路上朝气蓬发地前进了30年的伟大人民,今天都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站在这个起点上,继承和扬弃同时存在,亦同等重要。如果割断历史,我们将会失去根基。前辈人创造的精神财富永远是我们开拓未来的基石。毫无疑问,青藏兵站部“三个特别精神”,不仅属于今天的青藏线人,也属于昨天的青藏线人。扩大一点说,它是奋战在世界屋脊上数万数百万几代军民共同创造的,体现着中华民族风骨和智慧的精神财富。在历史的进程中,常常有这样的情况:我们当下的人会有意无意地丢掉传统,缺失先辈那种牺牲的奉献精神。更有甚者还有人嘲讽前人的吃苦磨难。这样,把当下和传统对接就显得特别重要了。忘记过去就意味背叛。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这本纪实文学,就是要达到这样一种效果:将老一代青藏线官兵经历的苦难、磨砺、成就转换成一种社会力量、团队力量、人生力量、道德力量,最终铸造成当今青藏线军人的核心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是革命先辈们长期在战火中和艰苦环境中培养的价值观的延续。

说起编选这本纪实文学,源于我和贾新华政委的一次谈话。那是2007年的夏天,在格尔木新华政委突然提到了陈一修当年写的《梅花欢喜漫天雪》和我写的《昆仑山的雪》,说是想用这些文章记述的事迹教育部队。我告诉他,历年来反映兵站部题材的文学作品我大都有保存。他当即表示,必要时将这些作品中的纪实作品汇集成一本书,作为部队传统教育的教材。当时担任兵站部政治部主任的王应德极力支持这件事。2008年夏天,我和兵站部政治部创作《与青藏线同行》这部报告文学的同时,贾新华和几位领导决定编选出版这本作品集。我深深敬佩他们这种直面现实、不忘过去、着眼未来的作风和远见。

我还想在这里谈谈我创作的报告文学《青藏高原之脊》的一些情况。这篇作品创作于1990年6月,发表于次年第1期《十月》。这是我创作的三部“青藏风景线系列”中的第一篇,在兵站部上高原执勤35周年之际,它全方位多层次地反映了一批老高原忠勇奋斗的事迹。作品发表后引起了反响,《十月》编辑部和总后宣传部在北京远望楼联合召开研讨会。同年第5期《新华文摘》全文转载了这篇作品。1998年建国50周年时,中国作家协会、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和中国作家出版社编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五十年文学名作文库·报告文学卷”,收入了《青藏高原之脊》,是该卷仅有的两篇军事题材报告文学之一。时任总后政委周克玉著文写道:“《青藏高原之脊》以凝炼的笔触,集中刻划了近20名共产党员、领导干部的形象,他们身先士卒,扎根高原,开拓进取,无私奉献,不愧为青藏高原的脊梁。”我之所以讲到这些,是想告诉我可亲可敬的青藏线上的战友们,你们献身高原的奋斗精神,已经得到了全军全国人民的特别关注,这是令我们鼓舞并引以自豪的事。

在我们编造这本书的同时,不能不提到已经离开人世的几位作者,他们是:陈一修、耿毅、张鼎全、张士望。今天把他们用心血写成的文字再现于新一代青藏线官兵面前,既是对他们的怀念又是对他们的告慰:你们创作的作品不会过时,老一辈高原人永远活在青藏线人的心里!

2009年11月于望柳庄

以趣味的力量透视文学的魅力 篇4

一、在课堂上, 做一个好演员

一个好的语文教师, 在课堂上, 既是一名老师, 又是一名导演, 更是一名演员, 甚至还是剧作家, 所以, 语文教师应该说是一个艺术的再创造者。如果教师能够把语文课讲得富有艺术性, 让艺术性占有整个课堂, 那么, 这样的课堂就会深深地拨动学生的心弦, 从而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艺术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

(一) 每节课的教学内容要富有艺术性

作文语文教师, 我们应该全方面储备知识, 不能说做到“上知天文, 下知地理”, 但应该去广泛地猎取各个领域的知识, 取百家之长, 最大限度地将艺术性的教学内容去给学生传递。这样, 学生所听到的、学习的就不是枯燥无味、毫无吸引力的课本知识, 而是富有吸引力, 富有艺术性的知识。

(二) 充分运用富有艺术性的课堂教学语言

我们可以想象, 形象生动、富有感情、准确精练的语言对于课堂教学来说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 能够很直接地影响学生的智力发展。如果我们的课堂语言能够做到形象生动, 那么, 学生学习起语言时, 就是一个非常客观的教育因素。所以说, 在我们授课时, 一定要注意课堂语言的艺术性, 力求做到语言通俗易懂、简洁生动、字字句句都能够撞到学生的内心深处, 深深地诱发学生的感情, 再加上经久不衰的垂世名篇, 都是包含着作者心血、感情的作品, 我们应该将这些无声的文字运用声情并茂的语言, 通过喜怒哀乐的不同表演来展现作品想要展现的形象, 从而使师生之间产生共鸣, 回旋激荡, 让学生的情感随着作者的情感而涌动, 爱作者所爱, 恨作者所恨。这样, 就达到了教师和学生、作者和读者心与心的相碰, 情与情的交融。

(三) 设计富有艺术性的课堂结构

富有艺术性的课堂结构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异常重要。我们要针对课程的不同难度, 不同体裁来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探索能够调动学生积极兴趣的方式, 以此来处理课堂, 运用最佳的教学手法, 让学生很轻松、很自然地吸收所学内容, 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课堂之余, 尝试课外写作、讲演、和朗读

我平时一上作文课, 让学生写作文的时候, 学生好像是要上刑场, 个个面露难色、愁眉苦脸, 不知道如何下手。我仔细分析, 得出原因:不是学生不喜欢写作文, 而是不喜欢作业本身。因为教师留的作业是硬性规定, 是一项“不得不完成的任务”, 所以说, 我们应该打破这个常规, 不一定非要在作文课上写作文, 在平时遇到可写的素材时便让学生抓住机会开始写作。比如, 在课间, 学生都在操场上尽情地玩耍, 只有某某默默地在教室为其他同学摆放桌椅, 拾捡地上的垃圾。我们可以此事让学生讨论一下, 然后写出自己对这件事的感想, 这既表扬了做得好的学生, 对其他学生更是一个鞭策。

教师可以选出写得好的优秀作品当做范文让学生在班里朗读, 朗读的过程其实是一个构思与写作的过程, 这就要求学生广泛搜集材料, 细心观察, 用心感受, 将自己的真情实感用文字组织起来, 然后用语言表达出来, 也就是朗读。这样就能够既提高写作的能力, 还能提高说的能力。同时,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组成评审团, 当场打分并给出点评, 这样就能提高分析、总结能力。通过层层筛选, 要求越来越高, 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也就越来越高。

诚然, 语文学科包罗万象、天文地理、古今中外、无所不有, 语文课本就是一本百科全书, 它可以拓宽视野, 增大知识面, 使我们的知识日益丰富。所以, 要想做好一名语文教师, 我们必须要有渊博的知识、丰富的阅历、巧妙的手段、高超的技法, 以教育引导学生涉猎不同知识领域, 猎取生活素材, 并对这些材料进行整理、释义、分析、综合评价然后用语言的形式组织起来。可以看出, 语文教学其实就是一个从阅读到写作的过程。我们教师要把握住语文教学的精髓, 认真研讨, 精心钻研, 为切实提高全民素质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文学的魅力800字作文 篇5

在《理想国》中,苏格拉底这样问道:“当你谈到音乐时,你是否把文学包括在内?”这是肯定的。西方国家的文学作品又无时不和音乐有着多多少少的联系。将音乐史与文学史对照,两者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一般欧洲古代文学都从史诗开始,这些古代的诗歌都是与音乐结合在一起的,都是唱出来的诗歌,例如希腊的《伊里亚特》和《奥德赛》,为荷马所创编,而荷马是一个盲乐师。荷马史诗就是流传在口头上,后来记录下来的。

《尚书》中说“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这话的意思是:诗是用来表达人的志意的。歌是延长诗的语言,声音的高低又和长言相配合。可见中国从古以来的文学、音乐、实为一体的事实。音乐与文学同源,最典型的范式就是我们熟知的诗词歌赋。诗经三百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雅”是周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颂”是一种宗庙祭祀用的乐曲。《诗经》如此,楚辞,汉乐府诗,宋词,也都被认为是古时音乐的唱词。

由此可见,在文化发展的初期,音乐与文学其实是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

在全世界的范围内,文明的初期,诗与乐都是浑然一体的。在后来的发展中,两者渐渐独立,两者就形成了各自的特殊性。如小说,散文和大量的纯音乐。但他们在更高的程度上再重新综合起来。这两种艺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扩大了它们的艺术表现力,丰富了它们的内涵。

欧洲音乐史上,几乎所有的音乐家都借鉴文学作品,进行再度的创作。如肖邦的《叙事曲》,就是受到波兰诗人密茨凯维支的诗歌和波兰民间传说的启发,德彪西的《前奏曲》因法国诗人查尔斯波德莱尔的诗集《邪恶之花》得到灵感,理查·斯特劳斯的交响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也是由尼采的同名作品启发创作。这些音乐借助文学灵感,渐渐具有完美的形式和深刻的人文主义内容。而所有的诗歌都讲究押韵,要读起来朗朗上口,颇具音韵美,律动感。尤其是古诗中的对偶句,又给人以音乐感。这大概就是音乐促进文学形式的发展。

古今中外很多著名的文学家本身具有很高的音乐素养,于是音乐因素或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渗透于其作品之中。博尔赫斯说:“其实只要有音乐在,生活还是有意义的。”可见他对音乐的重视。而白居易的《琵琶行》,就是听了一首琵琶曲后,有感而发写就的。由此可见音乐对这些文学家的意义重大,也不难推断出音乐对他们的文学创作起到了有益的影响。

所以,文学与音乐的是相互启发与促进的,而音乐与文学相互的磨合越久远,艺术感染力越强越,让人回味无穷。

挖掘文本内涵,彰显文学魅力 篇6

一、巧妙抓住关键字词,深度挖掘文本

关键词句指对揭示文章中心,塑造人物形象、深入挖掘文本有很大价值的词语或句子,是联系文本与读者的纽带,教学中如果能巧妙抓住这些关键词句,就可以突破重点难点。

古诗词语言凝练,含蓄而深远,讲究平仄和用韵。如果能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深入挖掘,能起到强烈的艺术效果。关键字词有“一字之奇,千古注目”的艺术魅力。清代学者刘熙载在《艺概》中说:“余谓眼乃神光所聚,故有通体之眼,有数句之眼,前前后后无不待眼光照映,若舍章法而专求字句,纵争奇意巧,岂能开阖文化,一动万随耶?”

《江城子》(苏轼)词中一个“狂”字总括全文内容,也总括了全文情感,我在教学时要求学生以第一人称的口吻,结合词中具体的句子,用“我狂,狂在……”说话,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

示例:我狂,狂在“亲射虎,看孙郎”,学孙权骑马射虎,以逞自己的豪兴;狂在“聊发少年狂”的雄心勃勃;狂在“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的气宇轩昂;狂在“千骑卷平冈”的浩大声势;狂在“倾城随太守“的受民拥戴的得意;狂在由出猎联想到“西北望,射天狼”的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狂在由出猎联想到“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的期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宿愿。

同样,《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一词中可以从题目中的“壮”字作为切入口深入挖掘课文。

笔者执教李煜《相见欢》这首词,抓住了词中的“钩”“寂寞”“锁”等几个字:“月如钩”,新月如钩,勾起了诗人多少离愁别恨?一钩残月,勾起了深层的悲哀?茂密的梧桐叶已被无情的秋风扫荡殆尽,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和几片残叶在秋风中瑟缩,怎能不让人感到“寂寞”?但“寂寞”的只是梧桐树吗?“锁”住的只是这满院的秋色吗?引导学生思考后总结:“寂寞”的更是词人自己在“梧桐深院”中的感受;“锁”住的更是这个备受亡国之痛、失去自由的帝王。李煜借梧桐的形象抒写心中的愁苦。

抓住文中关键词,可以深入探究文本,帮助学生挖掘文章的灵魂,品读文中的人物形象,感受作者的情怀。

二、适时补充背景介绍,丰富深刻内涵

背景资料是指与文本内容或作者有关的,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思想内容有价值的资料。含有作家介绍、写作原因、创作背景等。有些课文离学生生活年代较远,学生对当时文化背景涉足较浅,情感体验不够,因此,适时补充背景资料,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情感体验。

背景的补充要用得恰到好处,可在课前引导学生预先查阅写作背景资料,可在上课伊始介绍,可在学生疑惑时补充,也可在接近尾声时把课堂推向一个新的高潮,达到对课文理解的深化。

笔者在执教《浣溪沙》时,考虑到此文写作时代久远,学生对当时的士大夫生活方式不够理解,因此,笔者补充了链接阅读:

材料1:晏殊曾多次担任参知政事,兼枢密使,相当于宰相的职位,官位显赫。这样的地位、生活、思想感情,决定了他的诗词作品如珠似玉,温润秀洁,字里行间有些许淡淡的闲愁。晏殊经常在家中招待客人,宴席之间总伴随着歌声、乐声和酒酣,晏殊当场为大家填词助兴,诗酒唱和。温雅闲婉、神清气远就成了他词作的风骨。

材料2:晏殊的词作没有关乎国家兴亡的重大题材,没有慷慨激昂的豪情抒发,他的《珠玉词》闪耀出的是一种诗意的生命之光,是对人生价值进行“诗意”思考的艺术结晶。其为人称道的小令《浣溪沙》在平常的生活场景中,触发对人生、对生命的忧思,体现出感伤深沉的惆怅美。

这样,学生就会对作者当时所处地位、生活方式、思想感情有初步的理解,为学生快速进行课堂学习做好铺垫。

有时,背景可以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主旨时适时补充,有助于学生对作者的思想精髓有更深入的把握,同时适时补充作者的生平介绍,或是写作此文的心境、处境,社会背景介绍,也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背景也可以在课堂接近尾声时让课堂达到高潮,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笔者在执教李煜的《相见欢》时,对主题思想进行了拓展延伸,愁绪升华:“能将千般滋味强压在心底,这种无言哀伤更胜过多少痛哭。36个字背后隐藏着无限的哀愁,要了解李煜的‘愁,读一首词是不够的。自读下面李煜的词,想想李煜的后半生是怎样的生涯?”(出示课件)

(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3)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

(4)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

(5)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学生讨论赏析,教者进而总结:这些词中都或隐或现地贯穿了一个字:愁,这个愁字融入了他的生命,带着这种悲痛走向生命的终结。李煜是最伤心的人,因为他丢了国家,“作个绝人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王”,南唐38年,南唐3000里的山河,就这样被宋所灭,他由金陵向北、向北、再向北,来到洛阳被囚禁,于是在他的40几首小令中,主旋律永远是对故国的思念,对往事的回忆。让我们记住这位“词帝”!

背景资料的适时补充可以是写作背景的介绍,也可以是作者其它作品的思想精髓,总之教者要深入研究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选好时机,适时补充。

三、用名家评价穿插课堂,升华主题理解

名家对作品主题思想、语言探究、结构分析、选材剪裁、思想感情等方面的评点可以帮助我们对教材理解得更深刻更透彻,帮助我们走得高更远。

有许多名人对《相见欢》这首词进行评价,教学时可以穿插名人不同角度的评价贯穿课堂,如:“王国维说过‘主观之词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王国维认为,李后主是一个真性情的人,真性情的李后主,在这首词中表达了什么样的心情?”

在赏析借景抒情方法时可以这样过渡:“龙榆生先生说:‘上半阙看似景语,而情在其中……都是助寡人伤心资料。那什么是这伤心的载体?请用笔勾画出来,跟周围同学交流一下,说说这些景如何承载了这许多离愁。”

适时穿插不同名家评点,作为课堂不同阶段活动的引子,可以使课堂循序渐进,渐入佳境。

《囚绿记》中,巴金曾这样深情地回忆道:“他有优美的性格和黄金的心,同他谈话,仿佛听完一曲贝多芬的交响乐,因为,我是在和一个崇高的灵魂接触了。”其实啊,作者写作此文的本意还不仅仅在于此,(出示幻灯片介绍时代背景和作者简介)教者进一步总结:“因为常春藤的趋光性触发了作者的情思,被囚在室内的‘绿友常春藤‘永远向着阳光生长,‘永不屈服于黑暗,这不正是我们多灾多难而又坚韧不拔的民族的象征吗?”运用巴金的评价作为过渡性的桥梁,再适时补充背景介绍,使我们更能体会文中常春藤的象征意义。

教者执教《论美》时,在“精读课文,分析美”的环节中这样过渡:

雪莱曾说:“他的论述中有超人的智慧和哲学,给理智以深刻的启迪。”那培根是怎样一步步论述“美德最美”的呢?

在“再读课文,馈赠美”的环节中,我又是这样引入的:诗人雪莱还评价培根说:“他的文字有一种优美而庄严的韵律,给感情以动人的美感。请从培根《论美》中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句话(最美的一句话)赠送给自己、朋友、古今中外名人、名著人物、身边普通人等,并说明你赠送的理由。

这样的过渡,顺流而下,不着痕迹,使课堂达到“无痕”的效果。

有时,也可以适当补充介绍不同作家对相同主题思考的精彩片段,寻幽探微,拨动敏锐的感官,加深对主旨的理解。

四、将文本演绎凝成小诗,彰显文化魅力

改编课文,将文中优美的语言、精炼的词句创作成一首小诗,可以加深对文章深层次的理解。改写成的小诗可以是填充式或自主创作式。

教者在执教张晓风《遇见》一课时,对文本内容及主题进行了深刻的解读,将课文改编成了一首小诗,受到了学生的大力欢迎。

执教《桐花声里燕双飞》,在课堂结尾教者进行了这样的设计:读完课文,老师深受感动,写了一首小诗,但没有写完整,同学们先试着填补横线内容。等会儿我们一起合作完成这首诗。

昨夜梦中,/我又见到了你—母亲/揉搓着一把桐花,/轻轻敷在我的伤口上!

母亲呀,/你的爱犹如一缕阳光,/温暖了我的心房,/你的爱____,/______

我知道,/我再也走不出你爱的港湾,/正如燕子,/永远飞不出桐花妈妈爱的目光!

将文本演绎成小诗,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开发生成资源,从而诗文相通,诗味十足,升华学生对主题的理解。

课堂上随着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和教师对情境的巧妙创设,教师此时要适时捕捉、点燃学生智慧火花,可以引导学生上下五千年,纵横数万里,穿越时空,与文本、作者、文本中的人或物进行心灵对话。

教者在执教《囚绿记》时,引导学生对“绿”进行了心灵独白,一位学生写了一首小诗《绿语》:

蓦然,你就浮现在我的眼前/柔嫩依旧,苍翠依旧,固执依旧/我苦苦追寻的绿啊!/你曾装饰我孤独的行程/你曾点缀我抑郁的心情/你曾执着地将我牵引

我知道/当下一缕阳光到来的时候,/你一定还会守护着我们的圆窗/灿然绽放着昂扬的生命/你一定还会坚守着脚下的土地/映绿每一颗干涸的心灵

在执教《相见欢》时,引导学生解读李煜亡国后的哀思,一位学生学后有感作诗《致李煜》:

飒飒秋声/划出一个深沉的浩叹/几杯清愁/浇下一江东流水/寂寞深锁/幽禁一生的哀怨/化作了肝肠/一寸寸短下去/匆匆/谢下去的又何止春红

将文本改写成小诗,充分发挥了语文学科优势,将学生带入创作境界,发挥丰富的想象,在文本阅读中汲取知识,认识社会,感受生活,提升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因此,挖掘文本内涵,巧抓关键字词,是学生搜集处理信息,发展思维的重要途径。拓展背景介绍,用名家评价穿插课堂,是学生获得审美体验和评价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的最高境界是完成学生对文本、文中人物、作者自发的、深层的对话,在对话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达到情操的陶冶和灵魂的升华,因此用小诗演绎文本,是学生提高写作能力,彰显文化魅力的重要途径。

文学中城市的几种魅力 篇7

关键词:本身的能量,日常生活,堕落与进步

中国的古典城市时期, 城市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权威象征而存在, 城池的大小、人口的多少是一个国家国力强盛与否的表征, 君王和百姓往往因它来判断和感受国力兴衰, 以此建立国家自信。而除去城的国家威严象征性因素, 城市市民与乡下百姓没有太多的从物质到精神层面的差异。古典城市发展到后来虽也有现代城市的萌芽, 但仍无法摆脱整个国家古典形态对它的制约。中国因西方列强的入侵变为了一个半殖民地国家, 被迫开放的商埠经历着被现代化的过程, 由此一发不可收拾, 现代城市及其各种因素渐渐向外感染开去。如同现代性包含进步与堕落的双重性格一样, 城市和反城市一样属于城市文学的复杂面目。城市文学 (具体指小说) 大致可理解为立足城市写市民日常生活、职场生活, 喜怒哀乐都携带着现代城市精神特征。城市文学在作品中如何展现现代城市的魅力和潜在危机是本文讨论的话题。

魅力何在?最早、最典型的现代城市莫过于上海、香港两地。经过茅盾、张爱玲、新感觉派、王安忆等人的经典书写, 上海被一遍遍想象着。随着大众娱乐时代的到来, 影视作品对城市的塑造在更深层次上影响着城市在想象中的不断重塑。作家、文学、影视, 加上所有出现在人类眼前的文字、符号, 这些都塑造着一座城市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那么文学中城市的魅力来源于哪里呢?小说最根本职责不是真实地再现现实, 而是在现有的城市存在中掘出更多的可能性。其中一部分可能性就是文学中的城市的魅力所在。城市发源于乡村, 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事实是, 生产力发展造就的城市必然不会恢复到原来的乡村形态, 即使从表面特征上真的实现了, 内核必然是现代城市精神、现代生活方式的产物, 那将是城市的另外一种形态。所以, 反城市论持有者绝大多数不会弃绝、离开城市。无论如何城市化总是前进的, 吸引人们前往城市的动力, 或许永远都不会消退。

城市魅力之一:城市本身的能量。

生活在城市中的人群, 都可以感受到现代城市种种优越条件。声色华丽的建筑、日用、娱乐设施都丰富着人们活跃的感官, 提供便利的享受, 更不要说工作环境、薪酬等各种社会利益分配方面的优越。人类最先进的生产力代表在城市里, 如同人的生存得到保障之后对发展、自由的追求, 城市先天具有诱人的魅力。已有无数讲述乡下人进城的文学题材, 他们千方百计的来城市淘金, 想方设法留城市……因为现代化的冲击, 乡村早已不是文学怀乡中那副温暖清新的面目。

城市魅力之二:文学中的日常城市想象。

正如中国现代城市发展并不很充分, 城市都存在模糊的现代想象资源。这给作家提供了更多的书写可能。不过显然, 中国城市从建国后到十七年都存在着各种扭曲的悖论式问题。城市一边被想象成现代工业的基地, 一边又被当做资产阶级因素滋生的危险场所。城市青年如果不去农村接受再教育就会被看做不接受党的教旨, 这是多么危险的信号!另一方面, 下乡青年又都急切的、不可遏制地想回到自己的“花花世界”。比如萧也牧的《我们夫妇之间》, 妻子代表的刚正不阿的乡村文化终于击溃了城市文化, 挽救了为市民意识所腐蚀的丈夫。这里城市的现代特征被迫消失, 城市身份变得暧昧不明。直到新时期, 政治意识形态的减弱, 文学中城市与乡村的符号才有所变化, 城市逐渐赢得了应有的地位, 乡村的落后、蒙昧开始遭受批判。文学作品中才再次出现众多纷繁迷人、纯然的城市生活想象。如王安忆笔下的上海, 剥去国家的宏大主题, 进入到上海的肌肤里面, 那些弄堂、洋房里住着的是怀有浓厚的生活怀旧的气息的女人, 是她们细腻的感情、日常生活体验;刘心武等人的现代北京的城市生活面目也被发掘, 牌楼、胡同等代表城市日常生活记忆的标志物浸染着市民的日常情感, 承载着这座城市最普通人群的聚散生死。城市的想象在日常生活中溢出的温情, 在风情景观中携带的岁月情感, 在人生琐事中蕴藏的时代轨迹和价值观念, 都成了作者和读者对于这座城市的想象材料。这种弱化政治意识形态赋予城市的国家工业力量象征, 对现代城市形象的树立有着令人欣慰的力量。众多作家还就城市人群精神面貌进行了描绘, 如《你别无选择》、《无主题变奏》等, 这些发生在城市的生活事件以及事件主人公都丰富了城市的想象。城市的灵魂就是生活其间的人群, 否则它就是一个座冰冷建筑。彷徨无助的青春、激扬迷茫的年轻人是城市中最具活力的因素。活跃的交际活动给一个城市带来的不仅是商业机遇, 也意味着新的生活方式和观念, 这里也产生了独特的魅力——活跃但又保有个人私密、进退自如的交流和生活方式。

城市魅力之三:现代化的城市生活具有堕落与进步双重特征。

在每个关于城市的小说中并不只看到城市迷人的一面, 更多的是城市的烦恼和隐忧。现代城市和工商业的发展对农业农村的冲击, 对于宗法社会道德伦理、价值观念的颠覆, 以及城市文明本身衍生出来的疾病和弊端在沈从文、老舍、新感觉派那里早有“案底”。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事物, 城市也是, 它黑暗的角落里同样暗藏着令人思考和关注的内容。每件事物的开始, 本身都蕴含着它终结的因素。城市在建立中不断蜕变、瓦解, 在一遍遍的塑造中建立起一个风光无限又千疮百孔的形象。新感觉派在批判性的描述中又不自觉的迷失在摩登的光影中。卫慧、绵绵等作家的作品更是面目复杂, 让人在欣赏和叹息间纠结, 要找到一个是/否的定论是徒劳。小说在提供城市想象空间时, 那种暧昧不明的复杂和模糊是必要的, 因为生活本来如此, 上帝和政权已经不能再给当代人带来所谓正确判断了。这种模糊的、介于进步和堕落之间的复杂面目潜藏着毁灭的危机, 尽管我目之所及之处还未看到有太多末世情绪的作品, 但是每部作品不都在默默地警觉着这一天的到来吗?这种忧患的批判力量成为了城市想象中最深刻的魅力。

文学的魅力 篇8

“鸟欲高飞先振翅 人求上进先读书”, 一个人的文学底蕴决定着他的谈吐、理解能力以及思维活跃度, 然而, 文学底蕴的厚度则来源于阅读的积累。因此, 笔者以课本为依托,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精读细读、感受文学魅力的能力。

一、以情动容 贯彻整个教学过程

为了使学生敢于表达出自己的看法, 教师要以情换情、将心比心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给阅读教学一个平等、自主的氛围。然后, 教师要明确自身和学生的位置, 准确把握自己是组织者,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阅读的主人, 明确学生阅读主体位置。学生在有“情”的课堂氛围中, 才能积极参与, 思考、分析和赏析课文, 才能感受到文学的魅力, 对语文阅读产生兴趣。

让学生积极参与阅读, 还得让学生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感的共鸣, 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初中语文课本中有很多典型的具体形象、整篇文章中都贯穿着很强的个人情感色彩, 教师要充分运用情景, 采用指名读、分角色读、引读等多形式使学生徜徉在课文的境界中。积极调动学生的情感投入, 增强学生感性知识, 将自己看似文中主人翁, 体会文章背景、人物关系等内容, 做到以情促学的目标。

二、阅读练习 培养自主阅读习惯

课本的阅读毕竟是有限的, 为了尽可能拓宽学生的阅读量, 笔者为学生开辟了读书角、好书推荐栏目等。如各类科普读物、意林、读者等传统纸质出版物以及电视、广播、网络等都是学生获得充分阅读的途径。例如:教学朱自清的《背影》时, 可以查阅朱自清的介绍和其他作品, 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对朱自清的生平、生活背景有所了解, 还可以通过了解特定的创作背景, 促进对文章所要表达思想的理解。同时, 笔者还为学生推荐了一篇同样有关父爱的文章《载不动的如山父爱》, 通过相似的片段, 不同的言语、表达形式作为比较, 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不同写作背景、不同生活经历会使表达出的作品内涵风格迥异, 由此, 学生逐渐形成对比阅读的习惯, 从而自主学习, 自己查找类似范文以及了解作者的人身经历, 促进知识的积累与巩固。

三、灵活答案 提升创新质疑能力

数学、物理等课程有着准确的答案, 但是语文阅读具有开放性, 没有准确的标准答案, 每个人置身的位置不同、思考的角度不同, 所产生的看法也就随之不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视角、自己的观点。所以,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想法和看法, 不能确定唯一答案、磨灭学生的思想和思维方式。语文阅读教学的真正目的是熏陶、陶冶学生的情操, 帮助学生积累知识和训练阅读能力, 关注的是每个学生学习过程的有效性, 而不是追求以“考”定位, 一味追求统一、标准答案。

对于一篇文学作品而言, 其理解的视角是多方面、多角度的, 阐述的内涵更不会是单一的, 所以不会存在标准的统一答案。有时, 学生甚至会提出与标准答案相悖的思路, 教师首先不能予以否定, 而是要对学生大胆设想、敢于质疑的思维予以肯定, 毕竟是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学生所处的环境、立场不同, 自然考虑问题的视角也就不同。这样一来, 学生就会敢于提问、善于提问, 并且逐渐养成独特的创新思维。

四、善待错误 正确把握引导作用

“人无完人, 金无足赤”,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错误, 而教师的不正确处理方式会严重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学生一旦自信心受挫, 学习便会失去主动性, 也就不会对语文阅读产生兴趣, 从而导致恶性循环的结果。在处理错误面前, 教师应选择善待的角度, 做到不挖苦、不批评, 耐心听完学生的分析, 然后再将自己的观点与学生分享, 诱导学生换个角度思考, 如果学生仍坚持自己的观点, 应允许争辩, 让学生运用理论依据使自己的观点站住脚。形成民主、活跃的课堂气氛, 让学生在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中学习, 以健康向上的态度投入学习, 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作为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 教师绝对不可以成人的眼光去要求学生, 要学会换位思考, 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替学生着想。在处理学生错误问题方面, 要不断反思教学中的不足, 分析原因, 找出良策予以解决, 使学生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 发现错误、正视错误、改正错误, 以提高教学效果。

突破传统语文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的状态, 做到让学生在阅读文章后能够提出问题, 培养学生活跃的个性思维能力, 在阅读中与作者产生思想上共鸣, 读懂作者的内心世界, 受到情感熏陶。

参考文献

[1]徐法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六点新尝试[J].作文教学研究, 2010 (01) .

[2]刘红梅.发挥情感效应提高阅读效益[J].吉林教育, 2011, (Z3) .

上一篇:模板支撑下一篇:SCIE收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