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空的魅力

2024-05-21

穿越时空的魅力(共12篇)

穿越时空的魅力 篇1

多年来, 我一直非常喜欢李清照的《声声慢》。我常常惊奇于这首词没有随着近千年时间的流逝而褪减它的魅力。于是试着探寻其中让人感动的东西从何而来。这里写下的是重读这首杰作时的几点新的感悟。

一、抒情见长, 情景兼融

《声声慢》又题作“秋情”, 是李清照晚年写成的广泛传诵的名作之一。这时她不但连续经历了国家败亡、远离故乡、丧失丈夫的灾祸, 并且在南方到处辗转逃亡避难中, 丢失了珍爱的文物、古籍, 还遭到了政治上的诬陷。她晚年的处境极其凄惨, 心境极其恶劣。这首词始终紧扣悲秋之意, 写出了自己的不幸和苦恼, 流露出了极度消沉和绝望的情绪, 艺术地表现了自己晚年凄惨的生活状况和内心的悲痛和哀愁。这首词是一首个性独具的抒情名作, 词以抒情开篇, 又以抒情结尾, 中间以大量笔墨描绘深秋景象, 这些景物又都染上了词人独特而又细腻的感情色彩。就全篇而言, 描绘深秋景物并非根本目的, 而只是作者抒写“秋情”的陪衬和烘托。所以, 这首词具有抒真情、说实话、写实感的特点。真实, 是这首词生命之所在, 这首词之所以感人, 也正因为有着这种艺术的真实性。可以看出, 作者已经摆脱开“温柔敦厚”之类的诗教束缚。“婉约”两字是很难概括这首词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独创性的。词中所表现出的那种坦荡率直的精神, 与汉乐府中《上邪》之类的民歌似乎有某种相通之处。

二、层层铺叙, 线索分明

词中以铺叙手法把闺中妇女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那些具有典型意义的事物集中起来, 进行高度的艺术概括, 层次清楚地展现出作者内心强烈的感情活动。随着情节的进展, 感情也伴同形象的描绘而逐次加深, 直至最后, 终于形成感情的总爆发。这一点, 从词的结构层次上也可充分体现出来。上片集中写愁苦难禁之状。起笔以十四个叠字总括全词, 极言内心伤悲。环境孤寂, 心情空虚, 无可排遣, 无可寄托, 恍然如失, 故“寻寻觅觅”;心中如有所失, 要想抓住一点什么, 然而, 寻觅的结果却是房栊俱寂, 空无一人, 这才如梦初醒, 感到“冷冷清清”, 这四字由环境而感染到心情, 由外而内;接着“凄凄惨惨戚戚”则纯属内心感觉的描绘, 是寻觅的结果, 又是以下所见、所感、所伤的总提。可见, 这三句十四字, 实分三层, 由浅入深, 文情并茂。从“乍暖还寒”到“点点滴滴”似可分作六层。“乍暖”两句, 从气候寒暖不定来烘托心情的不能平静, 一可伤。“三杯”两句写秋风凄厉, 酒难御寒, 二可伤。“雁过”三句, 一见归雁, 便触旧哀, 三可伤。下片集中写孤独难耐心情。前三句写身心憔悴, 无心赏花, 四可伤。“守着窗儿”两句, 满眼牢愁, 日长难耐, 五可伤。“梧桐”两句, 雨打梧桐, 心烦意乱, 六可伤。最后, 总结上述六可伤之事与开篇十四叠字上下呼应, 用一“愁”字结束全篇。感情有起有落, 结构次序谨严。

三、韵律和谐, 声情并茂

起笔连串十四个叠字, 读起来节奏明朗、韵律协调, 有一种音韵美。同时《声声慢》也是李清照词中特别讲究声调的一首名作。词中大量运用双声叠韵与舌齿两声的词字, 增强了抒情效果。双声字如“将息、伤心、黄花、憔悴、更兼、黄昏、点滴”;叠韵字如“冷清、暖还寒、盏淡、得黑”。将词之为音乐文学的特质, 发挥无遗。《声声慢》用舌声的共十五字:“淡、敌他、地、堆、独、得、桐、到、点点滴滴、第、得”。用齿声的四十二字:“寻寻、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时、最、将、息、三、盏、酒、怎、正、伤、心、是、时、相、识、积、憔悴、损、谁、守、窗、自、怎生、细、这次、怎、愁、字”。整首词不但读来明白如话, 听来也有明显的声调美, 从而更准确、更细腻地表达出作者叮咛的语气和郁悒惝恍的复杂心情, 使声情口吻与词的内在情感和谐而又统一。

叠字、双声叠韵, 仅仅是普通的修辞手法之一。使用这些手法, 未必就是好诗。关键在于这些手法是否使用得恰当, 是否能与诗的整体形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但是, 当作者把叠字、双声、叠韵仅仅当成一种技巧来加以炫耀, 而并不注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时, 其结果必然是失败的。元代乔吉的《天净沙》共二十八字, 全都用的是叠字:“莺莺燕燕春春, 花花柳柳真真, 事事风风韵韵, 娇娇懒懒, 停停当当人人。”由于缺少真实深刻的感受, 缺少完整的艺术构思与感情发展的层次, 各句之间也缺少内在联系, 所以尽管通篇叠字, 却毫无艺术感染力可言, 相反却使人感到堆砌、做作和卖弄, 是缺乏生命的文字游戏。但李清照将词的音乐美与真情实感巧妙融合, 收到了声情并茂的效果, 这可见她艺术手法的高强, 也可见她创作的大胆。

穿越时空的魅力 篇2

从家门口出来,恰好就是崇安寺。我拄着拐杖慢慢地走着,目光无意间停留在那尊抹黑的雕像上,记忆将我拉回了那个时候。

自打记事起,就知道他很有名。每逢重大节日,总会看见他奔波与各种法师道会,那依依呀呀的琴声,便从那把二胡上倾泻下来。尤其是在闷热的夏天,那悠长的二胡声着实让人舒坦,仿佛天籁之音一般。

不久,听说他成了雷尊殿的当家道士,不错的嗓音,与生俱来的音乐天赋和一表人才的面孔,使他获得了“小天师”的称号,可之后,命运却给他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

一次经过雷尊殿,听到两个人在窃窃私语:“你看雷尊殿的那个华道士,成名以后不得了了呀!吃喝嫖赌样样都干啊!我心一紧,有点将信将疑,这么优秀的一个人怎么会做出这种事?但看到他成天成天地出入赌场,甚至吸食鸦片时,我对他产生了深深的厌恶。由于他整天出入那些三教九流的场所,他渐渐地变得穷困潦倒,最终只能以街头卖艺为生。从此,他在我的视线,乃至大家的视线中消失了。

十年后,我在一个偏僻的街头又见到了他,残忍的梅毒已经侵蚀了他的双眼。他戴着盲人眼镜,身形枯瘦,那在一顶破毡帽下面的面孔,透着生活的艰难与沧桑。地上的草绳子,身上的破衣烂鞋和一只等待施舍的瘦骨嶙峋的手,似乎都在述说他的苦难。他已经完全变了一个人。只见一个蓬头垢面的老妇人,用一根竹竿牵着他。他那发黑的手指在琴弦上不停地舞动,唯独不变的,却是那坚强的琴声。

我驻足听了一会儿,琴声中多了些对痛苦命运的叹息,多了些隐忍与无奈,更多的是对命运的不屈,就像泉水冲击在石头上,溅起无数的水花。

虽然那夜的灯光惨淡,虽然那夜冰冷彻骨,但不息的琴声仍然震慑了人们,让那些同样无家可归的人的心灵,变得激动,变得不屈,变得顽强起来。

两年后的一天,在几千人的掌声下,他站上了自己从来没有站上过的舞台,拉的,依然是那首熟悉的曲子。不过,这次的格外动人,格外激昂。在命运的压迫之下,他没有放弃,他扼住了命运的咽喉。他,就是无锡的骄傲———瞎子阿炳!

穿越时空的地铁 篇3

丁奇的好奇心一下起来了,经过几天观察,他决定坐上这趟地铁探个究竟。

这天,丁奇探头探脑地走进2588次地铁的车厢,发现车里根本没几个乘客。突然,地铁飞快地开起来,窗外的景物一闪而过,他只好疑惑地坐在了座位上。

这时,走来一位漂亮的列车员:“欢迎乘坐2588次超光速地铁,你现在在第六号车厢,请问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

“什么,超光速地铁?”丁奇听得满头雾水,连忙问:“阿姨,这辆地铁去哪儿?”

“2588次地铁是一班穿越时空的地铁,有无数节车厢,你坐在第几节车厢,就会回到几天前,你会看到那天和你有关的所有事情。”

丁奇听得眼睛都瞪圆了,他一字一顿地问:“那我现在马上就要回到六天前了,对吗?”

“对。但是记住,你不能参与其中,否则改变了历史,你就再也回不来了。”列车员笑着解释完走开了。

不一会儿,车停了,丁奇赶紧下车,他惊讶地发现自己正站在自家的窗户下。“六天前,我正在干什么呢?”丁奇想起来了,原来那天是他10岁的生日。

果然,他往窗户里一瞧,看到了六天前的生日派对。爸爸、妈妈、爷爷、邻居和一群小伙伴正围着他唱《祝你生日快乐》,唱完以后让丁奇吹灭蜡烛,许个愿。

对,我许的愿是希望下一次生日快点到来!丁奇看着自己虔诚的表情心里直想笑。

接着大家开始吃蛋糕,有的小伙伴猛地把奶油涂在丁奇脸上,大家笑得前仰后合,热闹极了!窗外的丁奇也跟着回味那天的快乐,直到生日派对结束,他才恋恋不舍地回家。

到了家,丁奇兴奋地把今天的经历告诉了爷爷天才教授。可身为科学家的天才教授说什么也不相信:“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中有一个假设,如果火车的速度超过光速,人就可以超越时空,地铁怎么可能超过光速呀?”

“难道,那辆地铁来自未来?”丁奇分析了半天得出一个不可能的结果,他决定再去试试。

第二天,丁奇又坐上2588次地铁,这次回到了十年前他出生的那一天。下了车,他已经来到医院的产房了。

呀,那不是爸爸吗?十年前的爸爸真年轻啊!丁奇控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忍不住向爸爸走去,可爸爸根本没注意到他。爸爸一定想不到,眼前的小男孩就是自己即将出生的孩子吧!

突然,丁奇听见隔壁产房里传来妈妈撕心裂肺地叫声!丁奇的心揪紧了,妈妈为了生出我,受了多大的罪呀!

“哇”,终于,一声婴儿的啼哭声传进了大家的耳朵里。“太好了,我终于出生了!”丁奇情不自禁叫了一声,可这时哪有人注意他呀,大家都一窝蜂地拥向了门口。丁奇隔着窗玻璃看着十年前的自己,百感交集。

回到家,丁奇一下抱住正围着围裙做饭的妈妈,留下了感动的泪水:“妈妈,你太辛苦了!”。

“怎么了?”妈妈吓了一大跳,接着欣慰地笑起来:“我的小丁奇懂事了!”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丁奇每天都会去看一次从前的日子里,重温生活的酸甜苦辣,也让他学到了不少东西。

星期天,丁奇一大早就来到地铁站,他意外地发现,2588次地铁居然朝着另一个方向开。“如果地铁朝相反的方向开会是什么结果呢?”丁奇想也没想就上了车,这次他乘坐的是第2节车厢。

不知过了多久,车停了,丁奇又来到了自己家里,只是房子旧了,墙上的日历表示他来到了两年后的时空里。“原来坐了相反的方向就是来到未来呀!两年后的我会是什么样呢?”丁奇一边想一边凑到窗前。

“你看你,当初不好好学习,现在成绩这么差,这次又有两门功课不及格,你这样怎么能考上重点中学呢?”妈妈正在生气地训斥着两年后的他。

两年后的丁奇却满不在乎:“我就是不喜欢学习,我就是不喜欢考试!”

“你还犟嘴?”妈妈发怒了,高高地举起了鸡毛掸子,丁奇吓得一溜烟跑了出去,妈妈在后面穷追不舍。

“喂……”丁奇想叫住两年后的自己,告诉他要体谅妈妈望子成龙的苦心,可两年后的丁奇推开他就跑。接着追来的妈妈看见了院子里的丁奇,抡起鸡毛掸子就打:“看你还犟嘴!看你不好好学习!”

丁奇吓坏了,撒腿就跑,边跑边喊:“妈妈,别打!我不是丁奇,不对,我是丁奇,但是,我不是……”当然解释不清楚,丁奇只好拼命地逃,终于上了地铁,把妈妈远远地抛在了后面。

坐在车上,丁奇还惊魂未定,看到自己未来的惨状,他突然明白了:一定要好好学习,未来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以后,我再也不坐2588次地铁,再也不沉浸在过去和未来中了,从明天开始我要好好把握现在。

穿越时空的魅力 篇4

很多学者都认为, 三星堆金杖在古蜀文化和中原文化中找不到其文化来源, 应该与外来文化的采借有关。可能来自西亚、近东文化。就屈小强的《三星堆文化》来说, 他也指出三星堆金杖来自于西亚文化。

“西亚和埃及法老的权杖文化以及古希腊、罗马贵族统治者手中的权杖早以被人们所熟知, 这种用杖这样普通的器物做为政治、经济、军事、宗教等独占势力的特殊象征物, 原来是西亚的一种地方性文化形式。随着西亚文明之风吹向四面, 这种文化因素以形式也被带至世界其他文明地区……追根溯源大都于西亚文明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关系”。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 作者对三星堆出土的“杖”来自西亚文化是持赞成态度的。笔者不赞同这个观点。

二、寻找最早的黄金

我们都知道, 西亚国家从很早就开始大量使用黄金, 而在中国却很少使用黄金。但举世瞩目的三星堆考古发现完全打破了这一看法, 以大量出土实物说明了古代蜀人也是世界上在东方最早使用黄金制品的古老部族之一。但是, 有一些学者第一次看到三星堆出土的如此精美的金器时, 却认为是西亚文化的传入。殊不知, 我国古代的金器制作也是相当的繁荣。

那么回过头来想想, 当时这些金是从何处采集而来呢?还是说是从域外流入?只要是翻翻书查看资料的人都能清楚的知道, 在化学性质上, 金是最具惰性的金属, 不受水和大多数酸的影响, 也不被氧多侵蚀, 几乎在各种地质条件下都可以形成。三星堆所属的四川, 黄金资源相当丰富。在四川成都平原采集制作金器是无需质疑的。

三、三星堆黄金杖是否真的是金杖

1. 像多米诺一样倒下的推论

翻开记载三星堆的书, 大部分的描述是这样的。“三星堆一号‘祭祀坑’出土的一柄金杖, 十分引人注意。这柄金杖是用较厚的纯金皮包卷而成的金皮木芯杖, 杖长142厘米, 直径2、3厘米, 净重500克。杖的一端有一段长46厘米的平雕纹饰图案, 分成三组:最下一组线刻两个前后对称, 头戴五齿高冠, 耳垂系三角形耳坠的人头。上面两组图案相同, 下方为两背相对的鸟, 上方为两背相对的鱼, 鸟的颈部和鱼的头部压有一穗形叶柄。”1

这段话是出自《广汉三星堆遗址一号祭祀坑发掘简报》, 当然屈小强的这本《三星堆文化》也直接的引用了这段话作为金杖之迷的开头。所以他在一开始就认可那柄用纯金包裹而成的长142厘米的东西是杖, 由此而得出要在世界文明史的广阔背景中去寻求答案, 这个思路到这里就出错了, 即使之后的推论再精彩也会因为站在这个不坚固的立足点上而全部土蹦瓦解。像多米诺牌倒下的原理一样。

2. 追溯史料

似乎这一切的关键现在集中在一个问题上了。即那件用较厚的纯金皮包卷而成的金皮木芯器物是否就是所说的金杖。让我们来翻阅1987年发掘时出的发掘简报。上面丝毫没有任何的证据推论, 在直接描述器物的时候就将它称为金杖是缺少理论依据来支撑的, 久而久之, 将三星堆与西亚近东文化联系在一起就是自然而然的想法了。那么它到底是不是金杖呢?

翻阅西亚和埃及的书籍, 我们可以从大量实物和绘画中发现这样一个问题:那些标志权利的杖几乎都是短杖。而我们三星堆的那柄“杖”却足足有142厘米。撇开纹饰和工艺制作不谈, 单单从器型方面来比较, 说它是来自西亚和近东的权杖文化, 就难免觉得牵强。那么如果它不是金杖, 那它又是什么呢?让我们回到几千年前的古蜀王国, 看看同一时期的其他器物, 希望能有所发现。

3. 举例论证

从二号祭祀坑出土的一个青铜面具, 用了补铸法安装额饰。另外还有青铜人头像, 颈以下前后铸成倒尖角形, 颈下右侧有一穿孔, 推测这一类人头像另有身躯或木桩与之连接。通高261厘米的青铜大立人像。由于年代已久远, 手中的物品已经腐坏掉, 究竟是象牙还是其他祭祀礼器, 也只能是作为一种猜测, 不得而知。

但是从整体的器物的形制来说, 我们可以发现, 三星堆出土的大量器物都有一个共同点:几乎都是复和器。也就是说都是需要和其他的器物组合在一起构成。如果是从这个角度来解释的话, 那么金杖、金面罩这一切的迷题都有了拨云见雾的希望。或许它并不是受了西亚近东文化影响而仿制出来的代表权利的金杖。而只是一件复合器, 是和其他的器物组合在一起做为祭祀用的礼器。它可能是任何一件器物的某一部分, 而不是单独的作为一件器物。

四结语

由此可以分析出, 三星堆黄金杖与西亚或者近东的文化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严格的说, 一个是某器物上的一个部分, 作为复合器的附件存在, 另一个是一个完整的器物, 首先从比较研究的角度来说, 它们完全不属于一个比较范畴, 不能进行比较。其次它们不论是在造型、装饰、功能等方面都独具特色。简单的把它们归结为从西亚文明中取借而来的不免让人觉得没有足够说服力。

参考文献

[1].《广汉三星堆遗址一号祭祀坑发掘简报》

屈小强《三星堆文化》

龚国强《简论商周王国及其周边地区的黄金器饰》

《考古求知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三星堆文明》四川人民出版社

《世界美术史》朱伯雄主编山东美术出版社

穿越遥远的时空散文 篇5

春光明媚,参加了一场文字舞会。这是一场用文字及心灵编织的聚会,是一场以聊斋故事为背景的穿越舞会。人鬼狐的相遇,让故事变得饶有情趣。而我在这春天里采摘了青色的梅子,品尝了春天的味道。

【又在梦里见到了你】

又在梦中遇见你,又在梦中看到了你。轻轻地靠近,然后远远地看你。因为我知道,我们在穿越时光里相遇。默默望着你,内心深处仍然会有感动。

我知道,这是一场梦境,一场叫作风花雪月的梦境。就如同,我最爱的那一款茶。品茶时,常被那味道迷惑,常常感受不了现实,而这样的味道,恰似如此梦境。

也曾想过,在这样的梦里,不要醒来,一直沉浸其中。只不过,即使是在梦中,我依然能够保持清醒。常常看着你,泪凝。你的言语,你的微笑,刻在了我的心上,深深地铬在我的心上。期待,相遇的时光,相遇的地点,不再错过。

窗前的圆月无声,清冷的月光静静地泄在窗台,风铃吹来的昵埚,是否来自你的方向。倚窗看月,悄然回忆,你给我的风景太多太多,承载时,饱满的情绪常常涌动在胸间。你的笑容依然动人,风吹起我的长发,仿佛由你轻轻抚过。合眸时,些许想念。所有想念的话语,永远藏在心中。

曾记否,初见时的微笑?曾记否,擦肩时耳边的昵语。曾记否,再次相遇的惊喜。停驻脚步,怔怔地望你,泪流满面。感谢那些祝福,感谢那些关怀,感谢曾经的相遇,感谢所有的关注,感谢再次在梦中看到你,一份祝福永远伴你。

【一个梦境】

能否再醉一次,这样的愿望是否奢侈?能否再一次进入梦境,这样的梦境是否还如当初般的纯美?

川流不息的人群,是舞会的背景;穿越的故事,是我们的情节。这样的梦境,如同天马行空,这样的旅程,如同天边流云,我们一起行走时充满了猎奇。

什么样的相遇,才是美丽?什么样的相遇,才叫快乐。什么样的经过,才叫刻骨铭心?

给你一个角色,给我一个身份,寻一个梦境,而我就如这枝头上的花朵,把梦悄然寄给东风,让它送我最美的花蕾,让它送我一个春天的故事。

能否再醉一次?这样的愿望是否真实?

春暖花开,心绪轻动,微笑绽开最美的桃花。萌动是,这个季节的主题,而轮回又让人间变得多情。想念,变成最真实的感觉,某种味道悄然心头。

我想你了,你想我了。在这样一个穿越的舞会里,这样甜蜜的话语,能否坦然。很想说想念,只是这样的话语能否可以?微笑间,想念如飞花落,滑过眉间。

给我一个醉,给你一个梦一样的约会,那将是一个春天般的故事。

【岁月书签】

窗前圆月,梧桐枝斜。春天来了,花儿开放,凭窗隐隐的花香扑面而来。

辨一种花香,悄然来品,淡淡弥散,然后在心底画个心形。那是东风送我的礼物,而我在这样的春夜里,撷取清欢。

这样的夜晚,特别适合,听一点音乐,抄一点诗,看一些文字,然后品一杯香茗。或借着月色倚窗,悄然地想念。

思绪无声,飘向了熟悉的方向,那个地方会有自己想念的人。总会慢慢长大,慢慢成熟,而我学会了用感恩的心,思念。于是任眸间朦胧,微笑唇边。

故事追溯,穿越时空。隔着时光,隔着岁月,那些熟悉的场景,那些温柔的话语,依然存在。清风迎面,此刻的我变成了观众,幸福的点滴渐渐迷散,往事如烟。

想起从前喜欢把树叶、花朵做成书签夹在书本里,打开时总会涌现朵朵的记忆,片片心声,点点感动。生命里多少流光想拥住,多少美丽想握住,多少沈醉想沉浸其中,不愿醒来。只是,我仍然懂得,伸手挽不住清风,挽不住年年的花香,挽不住如水曾经。那些片断,是岁月折作了书签赠我的,给我的生命的钮扣,让我一人在风中久久回味。

人间如画,会有美丽,会有诱惑,亦会有悲欢,更会有光怪陆离的景色,轻轻捻住那些故事,只期盼正直善良的愿望,在笔下生花,在梦境里化作彩虹。

【相约】

不敢轻易与人相约,因为怕自己空守承诺,看时光流逝。

一生曾与何人相约?曾与何人,在怎样的情形有过承诺?曾相约过什么样的事情,还有怎样的相约让眸中盈盈泪痕。又会有怎样的相约,才让窗前的月色变得多情,让清风为之驻步,让小苑的梧桐变得诗意盎然。

清风曾与相约,扑面撩长发。微微笑着,张开双手,任它从指尖发端穿过。合眸无声,静听风声。我与清风相约,约得错了花期,误了与明月相望。春天去赏桃花,夏天去寻荷香,秋天去觅月色,冬来又与梅香相遇。清风识我,我识清风。一箭流光,寸心相依。清风为伴,温柔入眠。

梧桐曾与相约,枝叶婆娑月影映窗。暮春桐花香气浓郁,淡紫的梦境,慢慢绽开。一簇花,一串梦,月光映出来,柔和的韵味。淡淡的.时光,静美的岁月,多少往事如烟。窗前梧桐树,陪伴我慢慢长大变老,回忆总是非常清晰。想起父亲站在树下,静静的身影,回首时淡淡的微笑,往事如烟,内心深处是融融的泪水,多少情感迸发。这是父亲走后,留给我最真实的感受,隐隐的痛及不可愈合的伤口,思念入骨。那是深深地爱,还有深深地怜惜。亲情的疼,渐渐在心中明晰。

天边的云曾与相约,流霞天边,云卷云舒,那是无尽的思念,无限的蔓延。一生中总有些人,是无法脱口唤出,总有些人隐藏心间,总有些人默默地牵挂,又深深地祝福。人间经过,那些故事,那些人,那些年,那些风景,如水曾经。

烟雨曾与相约。湖波烟渺,汀洲隐隐,荷塘悠悠,一卷诗画。一朵莲花,盈盈地动人,而我与它对话似有千年。浮萍上,滚动着晶莹的水珠。水一般的情感,似烟雨般地缱绻。杨柳依依,青蔓爬满窗前。浅浅的心痕,如这烟雨般的湖水,腾起一缕水般的云烟,如同一季的心事。淡淡地忧伤,淡淡地想念,淡淡的思绪,只因烟雨中的景色,变得动人。而我撑一把素淡的伞,穿梭雨中。想象,经过一只画舫,经过那座小桥,而你就在那里等我千年,青衫翩翩,微笑着看我,眼里充满了宠,充满了疼,还有点滴的醉,深陷其中。

檐下风铃曾与相约。春风鸣脆,夏风听清,秋风聆醉,冬风击磬。春有遐思,夏有回忆,秋有追念,冬有禅静。铃声载得往事如烟,铃声载得思念如风,铃声载得低眉无语,载得凝眸安静。倚窗听铃声,内心中悄然地抚动,那是心的相约,梦与相约,还有一人的心事独醉,一人的思念无声。

所有的相约,是醉的精灵,载梦而飞,美丽人间。慢慢地,红尘中,忘却自己,又找到自己。

【诺】

人生如梦,一诺千金。曾许诺几回,又曾听诺几回?生命如醉,怎能忘怀,曾经的美丽。

记忆是一首轻拨的弦,微颤的音,牵动心声。莫名的感动及心绪潮涌,化作思念。

清风吹过一些承诺,雨里经受一些承诺,花前闪过一些承诺,月下映出了一些承诺。人说一诺千金,可否能真的去捡起那些“金子”?

曾对爱人有过承诺,那些字句让自己安静,让自己沈醉;曾经对家人有过承诺,温馨的话语打湿了心底最柔软的地方。曾对子女有过承诺,那是永远不言弃的“千金”之语。曾对某些事情,有过承诺,一程或一生的承负。许过的诺言,此生记得,刻骨铭心。

时光流逝,静看红尘,浅梦澹澹。醉了,笑了,或是累了,这就是人生。有诺的岁月,有诺的世界,有诺的梦境,早已不是一个人的世界,这样相伴的人生,定不会孤独。

【误会】

每个人的理解力不一样,每个人的意志力不一样,产生误会,只能说是不够了解,或是不够信任。

一场文字的舞会,让人痴醉,也让这个春天变得多情。许是从“字”起缘,又由“字”生缘,然后又如同花开花落,各自散去。

“字”是有心或无心,皆在执笔人。春光烂漫,落字有情,情分千种,但有一种当守。

产生误会,或是发生误解,只期待能够用宽广的心及敞亮的胸怀来容纳。年龄渐长,更懂得,任性并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办法。一程是缘,一生是缘,而每一种缘当惜。

这一场舞会,有相遇,有分离,也有误会。故事中的每一个情节,都成为记忆的花絮,美丽。

【感恩】

春天的到来,带来很多的憧憬,也带来很多的梦境。花团似锦,流连花丛,无边无尽的风流景象。人间美景翩跹,人间美丽故事,时光悄然于眉间滑过。

人间美景无数,经过时学会了欣赏,更学会了感恩。一人静守,一人寻找快乐,一人欣赏月光,一人回眸微笑。思念无声,生活清浅。

岁月静好,美景无数。永远记得,曾陪伴的风风雨雨。更多地学会了默然等待,默然守候,或是低眉不语。萦牵一直心中,深深地刻在心中。最美的思念及守候,化成了无言的故事,化成了心底最美的风光。

一程的相伴或是一生的相伴,总会遇到让自己感动的人或事情。生命里的感恩,常触动心弦。那些曾伸手给过的疼,那些相遇相识相离的人,目光里给过的澈透或是疼,深铬心中。所有送我的情意,是我此生的美丽风景。

从不敢轻易说出那个“爱”字。因为我知道,我必须默守曾经的承诺。感恩的心,却永远存在。

你是春风,你是四月天,给我最美的春光,给过我最温柔的心绪;

你是我窗前的莲,你是湖风给我的清凉,曾给过我最真的感动;

你是我窗前的秋月,更是我天边去寻去看的星辰,曾给我最真挚的思念;

你是苑里的梅花,你是我踏雪寻梅的心境,暗香浮动,我一人久伫风中,寻诗凝醉。

谢谢你的目光,谢谢你的微笑,谢谢你送我的诗心,谢谢你送我的时光醉美。那些的宠,那些的温和,那些的关怀,那样的呵护,让我低眉感动。感恩的心,因你而深醉。

江湖风云,渐离渐远,红尘繁忙,淡淡归去。

穿越时空的古琴 篇6

实际上,正乙祠古戏楼也刚刚引入古琴,又聘请著名大师吴文光先生弟子黄文懿、樊娜等名家躬身操琴,由资深媒体人杨浪亲任琴会主持,上演一出《怡心琴韵》。整场演出的形式都是古老的。作为一个突然闯入的现代人,竟然有些微的穿越之感。

演出开始前,随着三声空灵淡远的磬音,一阵暗香悄然浮动在空气之中,只见一白衣童女手捧莲花香炉从观众席间恭敬穿过,手臂上玉镯银环偶然碰撞发出的声音清脆悦耳,衬托出 “走香”仪式的静谧安详,使演出增添了许多古典韵致。

“古琴演奏是非常讲求仪式感的”,对此,《怡心琴韵》编导暨主奏黄文懿解释道,古人弹琴之前要沐浴焚香,非常讲究,而诸多的礼制正是为了增加敬虔感,“琴声之妙在于‘怡心’,要怀着一颗敬虔的心细细体味方可寻得,像品茶一样品味弹奏出来的每一个乐音,这也是此次演出得名《怡心琴韵》的主要原因。”

正乙祠古戏楼则重修于康熙五十一年,是中国戏楼建筑史上第一座纯木质古戏楼,300年的历史使得在这里听古琴别有一番风味。而这次《怡心琴韵》系列驻场演出中包括了《流水》 《渔樵问答》 《梅花三弄》 《阳关三叠》等八首古曲,历史渊源从两汉魏晋一直延伸到唐宋晚清,坐在台下,你能体验到《流水》的风骨,《广陵散》战争场面。除此之外,古琴大师吴景略打谱、其子吴文光修谱的古曲《梧叶舞秋风》也首度亮相。

当然,作为现代演出,编导还充分利用了正乙祠的三层舞台空间,设置多层表演区。在琴师演奏《梅花三弄》时,一层舞台上的琴音与二楼檐廊下的箫声相互交融,在视觉和听觉上便有了交错之感。演奏《潇湘水云》时,琴师在古画《潇湘图卷》幕布投影前抚琴,也是意境十足。

姜嘉锵和李元华两位老艺术家的登台献唱也成为演出亮点。77岁的姜嘉锵被誉为“中国古诗词演唱第一人”,他演唱的《阳关三叠》在琴箫合奏下,将古人含蓄的送别之情传递给现场观众。李元华则演唱了《胡笳十八拍》中的“第一拍”和“第十二拍”。“喜得生还兮逢圣君,嗟别稚子兮会无因”,唱到这两句时,李元华格外动情,让人仿佛置身于蔡文姬选择回到汉朝,就要面临与孩子分别的两难境地。

“我现在也很少演唱诗词了,今天看到这么多观众还喜欢古琴、古诗词,我很激动,”李元华说道。她认为,古琴和古诗词与现代社会并不脱节,“它们传达出的信息量其实是很大的,一首古词背后就是一个故事、一段历史,听着古琴伴奏的诗词,这能让人沉下来。”

复刻威士忌经典味觉

撰文 | 兔耳草

不同年份的威士忌就像不同时期的男人,有的清新和稚嫩,有的浓重而深邃,有的老而弥新,有的沉稳而淡雅。而苏格兰作为老牌的威士忌之乡,总是能给我们带来很多惊喜的味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苏格兰人的血液里都流淌着威士忌。

作为尊尼获加的调配大师,苏格兰人吉姆·贝弗里齐(Jim Beveridge)深知这其中的奥妙。刚刚制作完成为庆祝女王登基60年所调配的Diamond Jubilee的他,拥有化学博士头衔,并能够分辨出上万种味道。“实际上,我觉得很多人都拥有这种能力,然而系统的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作为一名调配师,你必须去尝试各种不同的搭配方式,灵感往往都是在试验中产生。“而为了保持这份“天生的能力”,自律也是必需的,为此贝弗里奇更要做到每天清淡的饮食。

而对于饮酒者来说,威士忌的选择源自不同的场合或是不同的味觉体验,不同时段选择的也并不相同。“实际上,在调配的过程中,谷物、麦芽以及存储威士忌的木桶材质是决定一款酒最终味道的关键因素。他们之间的关系就像一个板凳的三条腿,缺一不可,”贝弗里奇说道。比如复刻尊尼获加1910以及1938两个特殊年份的味道,从基酒到木桶都经过了多次搭配尝试后才得以确定。

不过,在限量款之外,你也有足够的选择余地,价格也并非是评判威士忌的唯一标准,只是稀缺性决定了某些酒款高昂的价值,大多数人来说更应该结合品牌以及自己的饮用规律进行选择。“我个人认为,如果你刚开始饮用威士忌,那么最好只喝一种品牌的酒,通过它的不同产品,你会对威士忌有一个更系统的了解。从此再广泛涉猎也不迟,”贝弗里奇说。

当然,经典味道之所以成为经典,便来自于时代的痕迹,或许,复刻版的诞生,能让更多人关注威士忌的怀旧风,也可以再次品到当年经典的味道。

你还能选择

麦卡伦 18年单一麦芽威士忌

这款单一麦芽陈酿饱含丰富的干果、丁香、香橙与熏木味道。而雪梨橡木桶也进一步保证了这款酒的果香味。你更要知道,18年陈酿更是麦卡伦优秀的基准点。

尊尼获加 荣耀时代纪年系列 1910

1910年,尊尼获加从苏格兰漂洋过海来到中国,而这款酒极具深度、口感丰富。而相对于现代威士忌,它的口味更重一些,除了清淡的果香、芳香,柑橘与香草味,烟熏味在这里被放大。这种最经典的威士忌味道配以寒冷的冰块会变得更加醇厚。

泰斯卡 10年单一麦芽威士忌

如果限量复刻版过于昂贵,那么这款酒平易近人的价格一样可以带来经典的风味。要知道,尊尼获加调配所用的基酒之一就来自泰斯卡。这个泥煤味浓重的品牌一贯特立独行,口感醇厚之外,第一口的辛辣往往让人一惊,紧接着层层递进的环绕余味便开始展开,在一段蜜糖风味之后,麝香和胡椒的香味作为了结尾,让人念念不忘。

尊尼获加 荣耀时代纪年系列 1938

《红字》中穿越时空的异化 篇7

1“异化”的概念与类型

异化(Alienation),在王海明教授看来是“最根本的不人道。”[1]435异化观念最早在神学中可以找到根源,费尔巴哈曾揭示基督教本质的核心概念“异化”为“上帝的人格性是手段,人借以使他自己的本质之规定及表象成为另一个存在者、一个外在于他的存在者之规定及表象。上帝的人格性,本身不外就是人之被异化了的、被对象化了的人格性。”[2]267简而言之,就是上帝与人区别并联系着,所谓的上帝就是人的本质的外化或异化,是人自我异化过程的结果。黑格尔认为“异化是一个本体论的事实,植根于人在世界中存在的本性中。”[3]87马克思把“异化变成世俗的和唯物主义的观念,以揭示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不再是自发的创造的,而是被迫的。综上所述,无论从哪个角度分析,“异化”可以被理解为个体受外界力量的不同程度的制约而作出的与自己意志有出入的行为。

异化可被分为不同类型:根据个体发生异化时自由的程度可分为被迫异化、自愿异化、不觉异化;依据个体异化的性质可以分为宗教异化、经济异化、社会异化和政治异化,后三者又统称为世俗异化。顾名思义,被迫异化就是个体被迫遵从他人意志而放弃自己意志;自愿异化指个体自愿遵从他人意志放弃自己意志;不觉异化就是个体遵从他人意志而自己压根就没有意志。所谓“社会异化”,就是“违背自己意志而屈从社会意志的行为;是自己所进行的不是服从自己意志的属于自己的行为,而是屈从社会意志的属于社会的行为。”[1]461所谓“宗教异化”,“就其内在本性来说,显然属于‘自愿异化’:它是信教者自愿放弃自己意志而遵从神灵意志的行为……因为信徒们以为自己的祸福凶吉均为神灵所掌握。”[1]444小说《红字》中所描述的是处于殖民地这个特殊时期,居民们只是在新的土地上开垦以寻求温饱,所以参与的主要涉及社会活动和宗教活动,在这里不分析政治异化和经济异化。

2《红字》中人物的不同异化类型

在小说《红字》中,霍桑塑造了许多不同的形象:有孤独而坚韧的女主人公赫丝黛·普丽恩,有是懦弱矛盾的男主人公丁梅斯德牧师,还有盲目跟众的波士顿居民。作者试图通过殖民地时期的历史和社会生活的不合理因素折射出十九世纪工业文明带来的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那种异化特征,主要表现为被隔离、被抛弃、压抑、隐藏等。

2.1 赫丝黛·普丽恩——被迫异化典型

被迫异化是指个体受到外界压迫,不得不放弃个人意志,那么赫丝黛的个人意志是什么呢?她希望和牧师天长地久,而不是被佩戴红字,被居民们唾弃隔离。他人的意志是什么呢?他人指的是居民和当权者,这些人要求赫丝黛交代出孩子父亲,否则就被送回监狱或被隔离。“被迫”体现在被追问孩子父亲是谁时?虽然她可说也可以选择不说,说了就可以把象征耻辱的红字从衣服上取下来,但是说了就意味着心上人和她一样受罚,不说自己就得重新被带回监牢、被社会唾弃孤立,牧师就能逃过死罪一劫,所以不管选择哪条路,都不是赫丝黛想要的,在必须得选的情况下,她只有选择戴上红字以保牧师的名誉和地位。这一切从她的言行中可以看出,她挣脱执法官,“动作显示出与生俱来的尊严和个性力量”[4]7,“神态倨傲”,并以“安祥的姿态”走向市场,表明赫丝黛并不从思想上认为自己有错,保护爱人的本能迫使她接受当权者的惩罚,所以她是“被迫异化”的典型。

2.2 丁梅斯德牧师——宗教异化和社会异化的典型

历来牧师给读者留下的印象多是“虚伪”、“懦弱”、“神经质”。小说中,牧师思想最为复杂,受多种力量的钳制。首先作为一个自然的人,他内心渴望强烈的感情,希望得到赫丝黛的原谅和小珀尔的爱,在第十九章中牧师就坦诚地说,“你无法想象……我的心里多么害怕这次会面,又多么渴望它!”[4]136这才是他内心所渴望的洋溢着人性的那种纯属自然的爱;其次牧师自始至终笃信宗教,彻底一个殉道者;此外,牧师还受社会的监督,因为牧师的职责就是给这些居民布道,可以说是居民们的心灵的洗礼者,是居民们精神的守护者,是智慧,理性,正义的化身,是罪恶的犯人的拯救者,他就像是一个无所不能的神一样,就算牧师有些许玷污也不影响他的高大光辉形象,这一点在丁梅斯德向众人坦诚交代自己就是那个大家所要找的罪人时表现得尤为突出:有一部分人,他们始终在场观望,自称他们的眼睛一时一刻都没有离开过牧师,可是他们否认他的胸上有任何标记。他的不等闲的社会地位使他不敢想象向大家供认所带来的后果,若勇敢地站在刑台上,可怕的不是服罪,而是辜负所有居民的厚爱和期待造成全场失控和信仰危机。最后,牧师选择了忠于上帝,忠于当时社会意志。直到齐灵窝斯以医生的身份潜伏在牧师之后,牧师开始面临第四种力量的折磨,因为齐灵窝思不断揭露牧师竭力隐藏的矛盾心理,让牧师陷入无法自拔的痛苦之中,他的心理承受能力本来是处于一个临界点上,即自我暴露的倾向和继续隐藏的倾向的力量是相当的,因此这种矛盾也是处于最高点上,也是牧师心理所能承受的最大限度。但是由于受齐灵窝思不断追问,使牧师感觉有隐藏不住的压力,向人们揭开了他的刻在身上的红字。但走向示众台说出事情真相并不是说牧师开始勇敢地抛弃一切束缚,大胆追求真爱,就算死也不怕了。恰恰相反,直到生命结束时,他还是认为自己违犯了法律,亵渎了对灵魂的崇敬,因此选择了赎罪,他认为他是在上帝的指导下完成了上帝要他所作的事情,他深信自己的命运是由神掌握着的,而不是他自己。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说,丁梅斯德牧师已经发生“宗教异化”了。

2.3 波士顿居民——不觉异化的典型

不觉异化是异化的最高程度,是个体丧失自我意志,要么全盘接受他人的意志,要么全盘否定他人的意志,没有第三种,若有就不属于群体中个体,是属于和群体相对立的个体,往往会被群体抛弃、隔离、压制,是一种盲目从众的现象。这很像勒庞(Gustave Le Bon)曾提到一种“集体潜意识”,在这种机制的作用下,“在心理上会产生一种本质性的变化。就像‘动物、痴呆、幼儿和原始人’一样,这样的个人会不由自主地失去自我意识,完全变成另一种智力水平十分低下的生物。”(序)[5]9他还指出“群体中个人的个性因为受到不同程度的压抑,即使在没有任何外力强制的情况下,他也情愿让群体的精神代替自己的精神,更多地表现出人类通过遗传继承下来的一些原始本能。”在小说《红字》中,那些居民就受到当时清教思想的影响,成为随波逐流的不觉异化者,死抱着传统不放,不能容忍和传统异样的观念或制度,因而“有理有据”成为追求自由、激情的灵魂的刽子手。作者在第二章里这样描述,“对一群将宗教与法律几乎视为一体、在性格中两者已经彻底水乳交融的百姓而言,宜乎对维护公共纪律的最温和与最严厉的法令抱有同样的敬畏之情,漠然无动于衷、冷淡,实在算得上一个犯罪者从绞架边这样的观众群里所找到的同情了。”[4]5也正是一群波士顿居民聚集在牢门口等待着“正义力量”的施行,还嚷嚷着要把劳什子别在赫丝黛的外衣胸前或在她前额上用烙铁烫上一个印记等,所以说这些波士顿居民是一群“不觉异化者”。

3 穿越时空表达异化

《红字》发表于1850,但霍桑却选取殖民地时期的故事为其小说的背景,成功地塑造了各种异化角色,以揭示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潜在的威胁,不仅因为十七世纪的美国新大陆和十九世纪的工业文明社会有颇多相似之处,也与他波折的生平息息相关。

相似点体现在殖民地时期,新大陆是希望的象征,但旧世界的政教合一体制束缚人们思想和行为,或造成像女主人公赫丝黛一样,个人不能被社会接受而被隔离,或造成像那些麻木不仁的波士顿居民一样的盲目从众心理,没有自己的内心情感和道德观念,沦为清教的奴隶;十九世纪工业文明的兴起,美国人民从英国殖民者的牢笼中解放出来,建立了新兴的美利坚合众国,可以呼吸自由的空气,他们热情高涨,积极耕耘那片真正属于自己的肥沃的土地上,一派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气象,人们在新的国家里疯狂追求物质文明,竭力歌颂新的国家的繁荣,却忽视了因此带来的精神层面的荒芜,陷入人与人关系、人与社会关系的紧张状态,也就是内心与现实不统一的困境。

另外霍桑的祖先是狂热的清教徒,他从小受清教的熏陶,也亲眼目睹祖先迫害别人的事实,父亲病逝后,就过着与世隔绝的隐居生活,童年时的不幸在他的心灵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让他思想陷入困境,一方面信仰的是清教,另一方面对信清教祖先的行为感到羞愧,这些在《红字》的序文《海关》中交代得非常清楚,正因为如此,作者更换自己的名字,以区别与祖先。大学毕业后,他回到童年生活的老房子,开始了他的笔耕生涯,通过自己的文字表达他需要的是“对自己内心世界的忠诚和强烈欲望的宣泄”[6]62。小说《红字》就是童年生活场景的再现,赫丝黛与丁梅斯德牧师以不同方式承受了违背殖民地教义的惩罚,经历过被隔离、被嘲笑、被揭疤、为不负众望而被折磨。从小说中的赫丝黛和牧师身上可以捕捉到霍桑的影子,女主人在被隔离后,不止一次地思考她的行为是否有错,这正是她对加给她的处罚的怀疑,也体现了作者对当时社会意识形态的怀疑;男主人公毕业于一所英国名牌大学,接受的是清教的思想,担任把清教思想带到表面上荒芜的殖民地的社会历史使命,但是受内心驾驭不了的强烈的爱情力量的驱使,触犯了清教的戒律---通奸罪,他在顺从内心渴望的爱情和亲情及继续作为无人性的教规的殉道者之间不断地做心理斗争,也正是在对这些根本问题的思考中和所谓的“赎罪”过程中逐渐领悟到那个时代的教规对人性的压抑,虽然他们无法肯定加在他们身上的教规是没有理由的,或者说是没有必要为之劳苦的,或者说道德的欺诈和宗教的严酷只是统治阶层用来当作他们野蛮行为的掩饰而已等等,但他们最后的选择有力的说明那个时代的宗教对人的束缚已经超出人的承受能力了,其实在西方的宗教观中,人生来就是带有原罪的,况且,小说的另一位主要人物齐灵窝斯犯下的比他们还要恶毒的罪,“在他们三个人中,这个老人是最邪恶的,因为他把自己的灵魂出卖给了魔鬼。”[7]204他们理性的选择标志了他们已经开始有了自己的活着的思维,开始了独立的思考,走上了真正体现人性的探索之路,这不失是对当时束缚人的加尔文宗教的直接否定和有力的打击。尽管两位主人公不是奔着拯救社会解放人性的崇高目标去的,他们甚至不知道何为“解放人性”,两位主人公的丰富的情感世界和生活在同一片黑土地上的麻木的居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是他们内心的怀疑和反抗表明了当时社会制度的弊端,它不能满足人性的需要,与其说这两位受尽苦难的主人公是没有人性的加尔文宗教的牺牲者,不如说是愚昧宗教和落后制度的掘墓者。

4 结束语

霍桑在《红字》这部小说中以不同的方式塑造各种鲜明的异化形象,结局是男女主人公联合与齐灵窝斯这股邪恶的力量使他们的魔鬼阴谋败露,又在与当局及波士顿居民这种愚昧的势力进行反复较量过程中动摇了残酷的社会制度和宗教制度的统治地位。从男女主人公的结局上也反映出霍桑的超前意识和理性思维,他通过主人公的遭遇揭示了残酷的加尔文教即将被人否定的趋势以及当时愚昧的统治制度的将会变化的必然走向,同时小说中孤傲的赫丝黛还体现了“女权主义思想”[8]200,但是在走向最终毁灭的阶段不可避免需要像赫丝黛那样具有“朦胧女权主义”的勇者来挑战这种虽不合理但依然被一些顽固守旧派捍卫的制度并作出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牺牲。由此可见,异化是违背人性的,不科学的,也是危险的,一个人或群体发生异化也就像被感染上不同种类病毒一样,有的感染上瘟疫要被人隔离唾弃赶尽杀绝,有的发生交叉感染而陷入矛盾痛苦生不如死,有的思想会像变质腐烂行尸走肉。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毒害人性的制度迟早会遭到受害者的反抗,所以说一切与人文精神背道而驰的制度、行为、思想等都迟早将会走向灭亡,十七世纪殖民地时期是这样,十九世纪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时期也是如此,这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且“要消除人性中的恶的根源只能依靠爱,依靠人类圣洁的同情”[9]158,从根本上消除各种“异化”,鼓励追求自由和个性和谐共存,而不是压制以求整齐划一。如今人类历史发展的脚步早已跨进二十一世纪,虽然取得了显著进步,但一些带有毒性的病菌毒瘤依然在夹缝中顽强地生存者,时时刻刻污染人们的思想而发生变异。由此可见,霍桑成功地塑造了小说《红字》中各类人物,给现代人留下深刻的启示。

参考文献

[1]王海明.新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444-468.

[2]路德维希·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267.

[3]Microp.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第9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87.

[4]霍桑.红字[M].周晓贤,邓延远,译.浙江:浙江文艺出版社,2000.

[5]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冯克利,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1):9.

[6]史志康.美国文学背景概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4):62.

[7]虞建华.美国文学辞典·作家与作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7):204.

[8]李宜燮,常耀信.美国文学选读(上册)[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9):200.

穿越时空的神话功能主义 篇8

萧兵教授此次来武汉参加“中国神话研究的当代走向”学术研讨会, 在会议期间举办此次讲座也是基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与文化研究”这一平台。该项目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 项目下专设“后续人才长线培养计划”, 意在培养出一批有专深学养的专家, 并以课题的形式带动人才梯队的培养, 使人才队伍得以深度整合。举办“神话学的应用”这一学术讲座, 正是该项目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举措之一。

讲座伊始, 萧兵教授提到香港中文大学曾举办过一场比较文学讨论会, 集中探讨了在现代社会, 文学还有什么用这一话题。基于伊拉克战争的现实环境, 文学一度成为政客们愚弄民众的手段, 人们对文学的实际用途深表质疑。对此, 萧兵教授指出:我们学习文学, 学习科学, 首先要建立文学/科学没有什么用处的观念, 不能去追究它们有什么实际的用处。毕竟, 科学家们研究火星, 研究微观粒子, 并不能解决非洲人民的温饱, 解决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其实, 文学并不是完全没有用处的, 它的技术部分, 是有实际用途的。近年来, 已有很多学者致力于研究科学的应用、文学的应用。萧兵教授的本次讲座———神话学的应用, 就是要在实用的层面追究文学的实际用途。

本次讲座的一个重要话题便是:文学人类学与破案。萧兵教授认为, 文学人类学在某种程度上对平反冤假错案很有作用。文学不仅能在技术层面上为破案提供帮助, 在意识层面上对破案有更大的意义。破案讲究证据确凿, 证据学要求的多重证据, 正是来源于文学人类学的多重证据理论。自王国维提出双重证据———文献记载的证据和考古发现的证据———以来, 叶舒宪教授先后提出三重证据、四重证据的理论, 即在双重证据的基础上加上田野的证据和图像的证据, 萧兵教授一直提倡多重证据的研究, 强调语言学的证据也必不可少。这些文学人类学的理论方法被现代侦破技术借鉴应用于破案之中, 叶舒宪教授也因此被高等法院邀请讲课, 可见, 文学已经介入社会生活并发挥作用。

文学与破案的联系, 在我国宋朝时期出现的公案文学中已初见端倪。萧兵教授举出宋朝两部重要的公案文学文本:《洗冤录》和拟话本《勘皮靴单证二郎神》。《洗冤录》作为中国第一部解剖学的著作和世界第一部犯罪学著作, 有力地证明了积弱的宋朝, 行政腐败之下却能有发达的科技、发达的证据学。《勘皮靴单证二郎神》不仅是公案文学的代表, 其中对感生帝神话的解构也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二郎神庙的道士假扮犯案, 以皮靴为物证进行盘查断案, 一方面暗示了二郎神并不可信, 具有革命性的作用;另一方面对破案学、证据学也有重要的意义。《勘皮靴单证二郎神》可以说是文学和神话应用的一个直接例子。

法制不发达的中国, 竟何以出现发达的犯罪学或侦破技术?大多数人都对此感到惊异。萧兵教授在谈到这个问题时, 说到“那正是中国专制制度希望能够自组织、自纠弹、自反馈的结果”。古代中国, 行政与司法不分家, 为了抑制官员的腐败而采取一系列考核制度, 最主要的就是科举制———文官要学习诗歌、书法、政论等, 目的在于提高官员的道德情操和文学素养, 以美制恶。这样一来, 中国的官员多为大学问家, 考据出身的学者自然会将审案与考据相结合。萧兵教授进而指出, 中国人信奉开明的专制统治, 一部《论语》, 全篇都是教君主如何实行开明统治, 而《水浒传》的存在, 也言说着“官逼民反, 民不得不反”的道理。可见, 改朝换代是符合中国文化发展规律的, 朝代的更替很大程度上是对专制制度的再次修正, 中国封建制度能历经两千多年, 是有其现实依据与合理性的。

此次讲座还涉及到一个重要的话题:文学与治疗。萧兵教授最近致力于艺术人类学的研究, 通过对艺术发生的观照, 企图把文学人类学和艺术人类学沟通起来。他指出, 艺术的开始、艺术的起源与艺术的发生, 是三个不同的概念。艺术的开始探讨艺术产生的时间, 艺术的起源追究引发艺术的外在推动力, 而艺术的发生则是研究艺术产生的一种内外互动机制。不提艺术的发生学, 是因为发生学属于生物学的范畴, 是从基因的水平研究艺术的发生。语言的存在已有基因学的依据可以证明, 艺术的基因也是存在的, 只是尚未发现而已, 基于此, 萧兵教授认为, 他的研究只能提艺术的发生, 而不能使用艺术的发生学这一术语。

源于亚里士多德悲剧是“借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的观点, 艺术发生学说中产生了一种重要的理论, 即艺术发生于宣泄。原文K atharsis一词或译为“宣泄”, 或译为“净化”。萧兵教授指出, 借用医学术语的“宣泄”一词, 和原属宗教礼仪的“净化”一词, 都是悲剧“陶冶”功能的民俗背景, 互为因果而存在。也就是说, 原初的悲剧, 如同中国原始的傩戏一样, 具有治疗的作用。人们认为, 演出悲剧《俄狄浦斯王》可以消除瘟疫, 起到净化的作用。在中国, 干旱的时候演出《窦娥冤》, 也被认为具有仪式净化作用。平反冤假错案, 治疗, 驱疫, 都是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的调和, 恢复世界的秩序和平衡。这些对于研究艺术的发生以及机制、功能, 颇有参考价值, 因此萧兵教授提出多重证据的使用和多学科与跨文化的研究势在必行。

华中师范大学刘守华教授总结点评这次讲座说, 萧兵教授的讲座即兴讲来, 看似散漫却形散神聚, 内容涉及古今中外、文学、法律等等, 其中心就是把文学人类学所研究思考的问题汇集起来展现给大家。这对于中文系的学生是很有启发的, 中文系的学生既要认真学习专业课程, 也要开阔视野, 关心学术发展的新动向。

萧兵教授年逾古稀却依然精神矍铄, 用广博的学识和长者的风采展现给大家一场精彩绝伦的学术报告。从钱大昕的考据学, 到张艺谋的智囊团, 从何九叔的骨头到莱温斯基的裙子, 他的博学、幽默, 他的睿智、激情, 随处可见, 时时得显。萧兵教授认为, 中国文化的研究要从中国文字开始, 他所从事的“中国文化的人类学破译”系列就是从文字出发, 破译中国上古文化密码。这种做学问的方法可谓是鞭辟入里、发人深省, 我们做学问, 不能只游离于形而上的理论层面, 更应该回到根本, 讲究多重证据的使用。萧兵教授的本场讲座, 主题是神话学的应用, 他在论述这一主题时使用了大量的例证, 既有古代文献的证据, 又有亲身经历的生活证据, 既有中国文化的证据, 又有外国文化的证据, 可谓是多重证据理论应用的最好明证。

陈晓雪,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民间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摘要:著名学者萧兵先生应邀来汉参加“中国神话研究的当代走向”学术研讨会。会议期间, 萧兵先生在主题为“神话学的应用”的学术报告上, 对文学人类学与破案、文学与治疗等相关问题作了阐述, 本文拟对此做一梳理。

穿越时空的魅力 篇9

这是《少年闰土》开篇的一段文字。这段文字就是主人公对闰土的印象, 也是读者看完全文以后, 对闰土的直观印象。同时,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故事中的主人公“我”在与闰土相处仅仅个把月的时间, 并且在今后的几十年时间里都没有再见面的情况下, 当“我”每次回想起闰土, 脑海里浮现的便是这幅闰土在海边的沙地里刺猹的画面。

这便是闰土, 一个有钱人家中佣人的儿子, 也是鲁迅在自传体小说《故乡》中塑造的一个十分经典的人物形象。在故事中, “我”是一个大户人家的公子哥儿, 闰土不过是一个“忙月”的儿子。刚好那一年家里祭祀, 实在忙不过来, 于是就把闰土从乡下接到城里来。于是, 这两个原本生活在不同环境、不同阶层中的孩子就这样相遇了。

对于闰土来说, 城里的一切都让他感到新奇。但是, 作者并没有从闰土的角度去描写城里的生活。因为, 从世俗的角度看, 这两个孩子“门不当, 户不对”, 是不可能成为好朋友的。但是, 事实上, 在“我”看来, “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 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 闰土在海边时, 他们都和我一样, 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于是, 这对跨越门第阶层的孩子走到了一起。这份友谊, 源自孩子们心中的那份纯真, 而非势利, 也非主人对仆役的奴役。这一点, 从课文中的很多地方可以看出来。比如, “我”与闰土第一次相见时, 闰土还是十分害羞的, 但过不了多久, 两个人便熟识了。又如, 两人之间的交谈, 显得那么亲切和自然, 特别是闰土告诉“我”的那几件事, 像“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看跳鱼儿”等, 都给“我”和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如, 两人分别时的依依不舍, 表现出这对朋友之间浓厚的友情。

于是, 课文便顺理成章地按照“回忆———初识———相处———分别”的顺序展开了记叙和描写。这篇课文我以为可以按照定篇和例文的文本类型来进行教学设计。说它是定篇, 在小学语文中, 专设一个单元介绍鲁迅, 却只有一篇鲁迅写的文章, 显然是要让学生走近鲁迅, 初步了解鲁迅作品的特点, 为中学的学习做好准备。而说它又带有例文的文本特征, 是因为这篇课文在塑造人物方面有着特别之处。通常所说的人物描写, 不外乎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环境及细节等描写。而这篇课文对人物的塑造, 着重点在于人物对话, 并通过对话去想象人物的形象。比如, 课文开头的这段话就是一个经典的例子。并且, 这段话不仅写得优美, 朗读起来也十分优美。不难发现, 作者写这段文字时, 运用了背景加静态动作的模式, 因此, 它也是学生练笔的范文。

但是, 仍有一个最为重要的问题需要回答。鲁迅写这个故事, 仅仅是为了回忆儿时那种纯真的友情吗?显然不是!看过小说《故乡》的读者一定知道, 三十年以后, 主人公从异乡回来时, 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见到闰土。那时的闰土, 无论外貌神态, 还是举止言行, 都与三十年前判若两人。这是为什么?很明显, 鲁迅写作的目的, 并不只是在于回顾童年友情, 而在于借助闰土甚至这一类人三十年前后的变化, 批判那个时代对人和人性的摧残。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 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走的人多了, 也便成了路。”因此, 鲁迅对于社会的未来仍有一份希望, 希望它变革, 并且, 有越来越多的人能站出来, 站成队, 一起去改变它。那么, 这些对于教学的设计有什么意义呢?

我想可以这样去思考:一是从整体上感知两位朋友结成友谊的过程, 二是着重认识闰土这一人物在这个片段中的形象, 为课后拓展学习《故乡》原文打好基础。因此, 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 可以从这样几个板块去考虑。

第一板块:他们是怎样认识的?

这一板块着重探讨这样几个问题:

1援初识闰土。呈现课文插图, 让学生仔细观察, 说说看到了什么。要求学生根据所观察到的内容进行发言和交流, 建立自己对闰土的第一印象。

2援这孩子便是闰土。呈现课文第一段文字, 深情朗读。走进主人公印象中的闰土。板书:回忆。

3援主人公第一次见到闰土时的情景是怎样的呢?巩固第一印象。

4援通过预习大家已经知道了“我”是一位大户人家的少爷, 而闰土只是一个佣人的儿子, 这两个人是怎样认识的呢?了解相识的过程。板书:相识。

第二板块:他们是怎样相处的?

1援从表面上看, 这两个孩子一个是少爷, 一个是佣人, 两人是主仆关系。而实际上, 他们却是好朋友。那么, 他们在一起时都做了些什么呢?

2援指导学生梳理出“我”与闰土之间交谈的四件事。

3援这几件事, 你们以前都经历过吗?用课文的话说, 这样的事叫作新鲜事、稀奇事。那么, 你认为这其中哪一件事最新鲜或最稀奇?请说说新鲜在哪儿, 稀奇在哪儿?

4援那么, 对于“我”而言, 哪件事情感受最为深刻呢?

5援请你闭起眼睛, 刚才听了闰土讲述自己看瓜的经历, 你的脑海里是否已经出现了一幅画面呀?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6援再次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说说你现在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闰土?加深对闰土印象的认识。

7援仔细观察, 为什么这段文字能让人产生如此深刻的印象呢?你能否模仿作者的写法, 合理想象, 也为闰土所讲述的其他事情配上这样一幅画面呢?

第三板块:他们的友谊还能延续吗?

1援这对朋友相识不过一个月的时间, 可是他们相处得却是那么愉快。不过很可惜, 年一过完, 闰土就被他的父亲带回乡下去了。看, 他们俩是多么的依依不舍啊。

2援这一别之后, 他们就再也没有见过面了。但是, 假如我们给他们安排一次见面的机会, 你觉得他们还能像从前一样亲近, 还能像从前一样无话不谈吗?

3援其实, 三十年以后, “我”与闰土真的见面了。呈现《故乡》片段。

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 已经变作灰黄, 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 周围都肿得通红, 这我知道, 在海边种地的人, 终日吹着海风, 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 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 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 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 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 像是松树皮了。

他站住了, 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 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 分明的叫道:“老爷!……”

穿越时空的魅力 篇10

文言文是我国古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言文教学应充分体现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特点”, “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文言文教学作为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理所当然应把学生当做主体对象。在学习《桃花源记》第二课时, 笔者设计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赏析文章内容, 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明确并深化主题。如果说在第一课时对于字词句的疏通, 还可以用一些竞赛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而对于思想内容的学习, 由于文言文时代比较久远, 往往是学生厌烦的。如何激发学生兴趣, 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究学习能力, 就需要教师发挥教学机智改变学生被动消极的学习状态。在这节课上, 笔者设计了“穿越时空的对话”, 请两生分别扮演武陵人和陶渊明, 举行一个记者招待会, 通过这个有趣的活动方式, 让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 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课例展示】

师:假设你是武陵人, 从桃花源出来后, 许多人都知道了你的这次奇遇, 记者们更是蜂拥而来。你举行了一个记者招待会答记者问。

教师明确活动任务:请语言表达较好、学习能力较强的一个学生扮武陵人上台, 下面的同学则扮演来自各个媒体的记者, 老师是主持人。

1. 初次幼稚的提问。

生:你是怎么出来的?

生:你为什么找不到原来去的路了?

生:你为什么要向太守禀报这件事?

生:请问你觉得那里的景色怎样?有多少可供开发的土地?

初次提问, 这些“记者”问的都是比较幼稚、浅显的问题, 更有一些不着边际的提问。作为主持人, 笔者及时提醒记者注意:首先所问的内容应是大家都想知道的, 应是这个事件——武陵人遇到桃花源、访问桃花源。整个过程中比较突出的或是敏感的问题, 应问得有价值、有意义, 这样才能让自家的新闻上头版头条, 成为重头戏。第二, 要明确当时的古代社会, 不会用到“开发土地”这样的词语, 人们也想不到这个话题, 但是换成“能住下我们这些人吗”这样的问题也可以。

经过这样的指导, 学生明确了大家最想知道的不是他出来之后的事情, 而是他在桃花源里的大家都不知道的事情。这样许多有价值的问题就层出不穷了。

2. 有深度、有价值的提问。

生:请问, 你在桃花源感受到的与我们的社会有什么不同?

生:请问, 你在桃花源里都看到了些什么情景?能详细地给我们说说吗?

生:请问, 你都跟桃花源里的人说了些什么?他们对我们外面的世界了解吗?

生:请问, 你对桃花源里的人印象如何?你觉得他们和我们这里的人一样吗?

这样的问题显然就很有深度了, 不仅抓住了大家最想了解的内容, 而且也紧扣原作的思想内容。而作为武陵人扮演者的学生面对这样的问题, 通过自己的想象, 不费力就回答出了这些问题, 补充了许多课文中所没有的情节和情景。

如下面武陵人精彩的回答:

生:请问, 你在桃花源感受到的与我们的社会有什么不同?

师:那里的生活和我们的生活完全不一样。那里景色优美, 土地肥沃, 男耕女织, 老人小孩都安闲快乐。我感觉那里人们生活都很快乐, 也很富裕, 人和人之间也很平等, 大家在一起和睦相处, 幸福无比。

生:请问, 你都跟桃花源里的人说了些什么?他们对我们外面的世界了解吗?

师:他们问我是什么朝代了, 我告诉他们早都过了秦朝了, 又讲了汉末的战乱, 魏晋两朝时的社会情况。他们听了都很感叹, 觉得外面的世界太黑暗了, 太可怕了, 没有他们现在的生活幸福安乐。他们都表示不想和外面的人打交道。

3. 提问引发的争议。

在提问中, 有一些问题引起了大家的思考和争议。

有记者问:请问, 桃花源里的人告诉你“不足为外人道也”, 你为什么出来后还要禀报太守呢?

这个话题不但让武陵人有些为难, 而且还引起了下面记者的议论纷纷。

记者中间首先就有人开始争辩:“桃花源里的人说是不值得给外面人说, 并没有说是不能对外人说啊, 所以这个秘密也不必要非得严守。”

有人说:“不应该在字眼上去较真。我觉得这个武陵人发现了这么美的一个地方, 他想让大家都去那里生活, 所以告诉了大家。”

这时就有人反驳了:“在当时的古代社会, 人们是特别讲信用的。既然桃花源里的人不让他对外面说, 那么这个人就不能说的。”

就在众说纷纭之时, 扮演者武陵人发话了, 他说:“我原先是想守约不说的, 但是我想这个地方太美了, 就想禀报太守。太守知道有这么美的地方他一定想去, 也因此一定会赏赐我的, 为了钱财, 我违背了我们的约定。”

这是一个我们没有想到的答案, 想想也很有道理, 下面记者的掌声雷动就说明了一切。

4. 延伸到课外的思考。话到这里, 这场答记者问本应就结束了, 但是却引起了学生的另一番感慨。

有的学生说:我觉得这就像现在的一些未开发的风景优美的地方, 因为偶然有人发现了这里的美丽, 于是就向外界宣布了他的发现, 接着开发商、旅游商源源不断地涌来, 大量的游客慕名而来, 在给这个地方带来无限商机、现代文明的同时, 也带来了垃圾、带来了破坏。于是, 最后的结果就是, 你再也看不见最初的那般美丽了, 你再也感受不到这里的古朴了。

还有学生感慨, 在利益面前、金钱面前, 有的人会很轻易地就抛弃了承诺、背信弃义。

接下来我们又开了一场作者的记者招待会, 由于前面的引导, 这次记者的提问显然有水平了。提问如下:

生:你好!请问陶渊明先生, 在我们这样一个社会, 你写这样一篇文章有什么意图吗?

生:请问, 你把武陵人寻找桃花源写得那么真实, 桃花源里的景色那么美, 在那里发生的事也那么真实, 那你为什么又在最后设计了一个“遂迷, 不复得路”的结局呢?

生:请问陶渊明先生, 你为什么要在最后设计一个“高尚士”刘子骥的事情呢?没他桃花源也是找不到, 你为什么非要多写一人, 而且最后还“病终”了。是否有些多此一举呢?

学生如此精彩的提问是笔者没有想到的, 他们真正进到了记者的角色中, 提问了一些关于作者的写作意图、写作技巧的问题, 问得好, 答得也好。

【教学反思】

从这节课的收获来看, 学生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 有了主动探究、思考的意识, 对课文的内容有了进一步深入了解和把握, 通过想象补充了课文中所没有的情节和情景, 丰富了作品内涵。同时, 通过这样的活动设计, 学生将电视中常见到的记者招待会运用到课堂中, 也学到了一些记者提问的技巧。另外, 学生还延伸到了课文外的内容:例如对文明的破坏;人性等话题。

通过这节课两个环节的设置, 笔者有以下感受:

1.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文章的思想内容, 特别是文言文的思想内容向来是比较难以操作的, 如果按照以往的做法, 一般都是出一些思考题让学生顺着老师的提问来思考, 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在这节课上, 笔者设计了“穿越时空的对话”活动方式, 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 深入地体会作品的内涵。记者要提问, 必然要了解作品的内容, 还要提问他想要了解的内容;发言人要回答, 必然要体验角色, 了解作品中的人物思想情感, 作者的生平、写作的背景。这样, 无须老师多说, 同学们都要对作品再次好好研读, 这样便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

2.寻找学生的兴奋点。学生有时没有精神劲头, 可能是老师的问题设置没有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这节课采用记者招待会这种方式, 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找到了学生的兴奋点。学生好表现、好发言、好提问、好想象, 这些欲望都可以在这节课的活动中体现出来。电视中常见到的记者招待会运用到自己身上, 无论是“记者”还是“发言人”都兴奋异常, 自然, 这节课的课堂气氛也非常热烈。

穿越时空的杀戮 篇11

布鲁斯·威利斯出演过《12只猴子》以后,我以为他再也不会接演时间旅行题材的电影了,直到《环形使者》的出现。是莱恩·约翰逊的剧本还是“囧瑟夫”·高登·莱维特的演技打动了他,我不得而知,反正,在《环形使者》里,我们又看到了布鲁斯·威利斯久违的科幻硬汉大叔形象——《第五元素》里那个端起机关枪突突的德国“胡汉三”又回来了,这一次,他不再是《敢死队》里那个打酱油的小角色,而是彻头彻尾的全片“关键先生”(估计在《虎胆龙威5》上映之前,此片该是布鲁斯·威利斯打得最尽兴的电影)。

如果剥离那些似是而非的科幻元素,《环形使者》的内里其实是一部标准的黑帮片,一帮受雇于未来时空雇主的职业杀手,当他们的雇主要清除他们时,追杀与逃亡的好戏便上演了。从情节线上来看,《环形使者》并不复杂,戏剧冲突也很集中。不过导演莱恩·约翰逊在影片开始不久,就埋下了一条超能人的线索——某些人有了用意识操控物质的能力,所以,在未来世界里,人们既要接受时空穿梭的主题,又要有超能英雄(抑或魔鬼)的概念。

好莱坞著名编剧布莱克·斯奈德在他那本“电影编剧宝典”《救猫咪》里说过,在同一部影片里,“不要有双重神秘力量”应该是一条被遵循的编剧法则,“你不可能看到外太空异形的UFO降落地球然后被吸血鬼咬中。结果现在既是异形,又能永远不死”。当然,这是一个可以商榷的标准,究竟怎样认定“双重神秘力量”,也是需要结合影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詹姆斯·卡梅隆在《终结者2》里,既设定了时空穿梭,也设定了机器人的追杀。但是,一来从剧情上看,时空穿梭与机器人的发展紧密交织在一起,两个设定之间有着强烈的因果关系;二来,穿越时空而来的机器人还是遵循着“此世界”的基本规则,纵使有些“刀枪不入”,那也无非是防弹材料有了突破,能幻化外形的液体金属机器人,也同样能在“此世界”的新材料研究中找到因子——归根结底,不管再怎么设定,时空穿梭和机器人都是商业通俗化的“硬科幻”路数,并没有神异的超能量来破坏基本的科幻世界观。同理,《指环王》里各类种族和神秘力量满天飞,但他们都遵循托尔金所设定的自治、统一的“魔法中土”世界观,在一个有效且强大的叙事公设的笼罩下,精灵和半兽人们自然能演绎出人类观众喜闻乐见的故事。

由此而言,超能力的设定则埋下了《环形使者》内部分裂的伏笔,影片最后延展成泾渭分明的两大段落:被追杀的“环形使者”亡命天涯,以及穿越而来的老“使者”试图打死一个小孩来改变历史。从逻辑上讲,所有穿越时空的设定都无法完全周延——因为这本身就是违背经典物理学定律的,所以编剧只好用更多的特设性假定来自圆其说,譬如常见的“平行世界”,但不管怎么编,基于日常生活的因果逻辑万不能乱。从这一点上看,《环形使者》的呈现有点差强人意,莱恩·约翰逊的确营造出了类似于西部片的肃杀风格,未来“彼世界”的“人犯”可以被分秒不差地投送到“环形使者”的跟前,他们的工作只是按照秒表扣动扳机然后收尸而已。不过,真要有这么精准的时空穿越投送技术。你直接把“人犯”投送到大洋深处或者火山口里不就完了?何必多此一举呢?

当然,电影的娱乐消性和科幻的设定使我们不必深究。而《环形使者》到了后半部。最大的噱头也出现了——布鲁斯·威利斯和“囧瑟夫”饰演同一个人物的不同年龄段,两人四目相对时,隐藏的剧情张力自然是火花四溅。

导演莱恩·约翰逊的Cult片趣味在影片后半段持续发酵,被追杀的反派大Boss在“此世界”只是一个小男孩——从好莱坞的编剧法则来看,这当然是挑战观众神经的。而最后的对决与时空穿越的主题已经相去甚远,就是一个孩提时代的异能“恶魔”与老年“环形使者”的牛仔式拔枪比赛。此时,年轻的“环形使者”承担了道德英雄的功能,千钧一发之际,他的自我牺牲最终化解了眼前小男孩的生命危机。

穿越时空的魅力 篇12

弗里德里希·奥古斯都·冯·哈耶克(1899—1992)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是亚当·斯密的当代继承者,自亚当·斯密以来最受人尊重的道德哲学家和政治经济学家。他一生致力的问题,是探究个人自由与社会整体秩序间的复杂关系。他治学严谨,刻苦著述,留下的大量著作和论文描绘了“一幅社会科学的画卷”,影响了各国思想家对人类社会运行基本法则和原理的认识。

2014年初冬,哈耶克有幸乘上时间机器穿越时空,去拜见仰慕已久的斯密。时间机器飞快的速度让哈耶克感觉晕眩,恍惚进入梦乡。等他睁开眼,已经在爱丁堡附近的柯卡尔迪小镇上降落。

斯密:您来看我,我深感荣幸。

哈耶克:我很喜欢您的作品,它们曾对我产生了重要助益。今天还有不少问题,需要向您请教。古典经济学没有李嘉图是可以理解的,然而没有您便不可理解了。

斯密:我是一个很在意自己作品质量的人,对《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如今受到的仔细推敲而感到忧心忡忡。在去世前1周,我要求有关人员当场把指定的16册书稿烧掉,只留下那部未写完的天文史书稿。

哈耶克:授课之余在担任格拉斯哥大学校舍管理员、财务主管、教务长、副校长、教授委员会成员、评议委员会主席时,您是一个认真而又坚持原则的人。在任职苏格兰海关专员时,您是一个尽职尽责的行政人员。在履行爱丁堡守卫队名誉队长职务时,也展现出能够处理实际事务的管理者形象。

斯密:您对我的经历了如指掌。令我经常追忆的13年格拉斯哥大学教书生涯,是一生中收获最大、生活得最快乐最荣光的时期。按照苏格兰大学传统学科划分方法,逻辑学包括修辞学和纯文学,道德哲学包括法学和政治学。由于之前在爱丁堡大学成功开设了从未有人尝试的英国文学这门公共课,也讲过修辞学和法学、政治学,所以我就选择这些方面作为在格兰斯哥大学第一个学期的讲课内容。1752年,我在毫无争议的情况下成为道德哲学教授。我讲课的时候几乎全凭现场即时发挥,通过各种例证牢牢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并常常选取一个表情多变的学生来检验讲课效果。从学生中挑选出一些有能力的人,邀请他们到家里讨论问题。许多富家子弟虽然不打算完成学业,但是为了能够听我讲课而来到格拉斯哥大学。在《道德情操论》出版后,一些更为遥远的学生也来到这里学习。讲课中谈到的话题在整个城镇流行,在我离开之前使全城的人都相信了自己的自由贸易理论。

哈耶克:我步您的后尘,在芝加哥大学社会思想委员会担任“社会与道德科学”教授12年。该委员会学生和教员之间比例极低,师生关系密切,同时专业背景非常多元。每个周三晚上,来自各个学科和各个国家的一群聪明而稚嫩的人会赶到一间仿哥特式会议室,围坐在椭圆形橡木桌前讨论我提出的问题,不懈调动各个领域的知识,跟活着的、已去世的、古代的、现代的人物进行对话。

我曾经在某个场合说过,那种只是一个经济学家的人,不可能成为一个好的经济学家。因为在社会科学中,几乎不存在仅依据某个单一特定的学科便能恰当回答的具体问题。极为重要的是,我们领域中的所有问题更会涉及到哲学问题。英国的经济学在很长一段时间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在这个国家中几乎所有伟大的经济学家同时都是哲学家,而且至少从过去情形来看,所有伟大的哲学家同时都是经济学家。的确,经济学家当中也有两个明显例外,这就是李嘉图和马歇尔,但这一点难道就不能被视做他们研究工作中之所以存在某些不足的原因吗?

斯密:经济学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哲学,是认识经济现象或解释经济活动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我侧重于运用哲学方法研究经济学,以自然哲学学派中的“自然秩序”作为分析问题的基础。

进入格拉斯哥大学学习后,我感到敢于质疑的精神和广泛学习的热情是爱丁堡大学从来没有的,这最重要的是得益于创造“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这句名言的道德哲学教授哈奇森,一个拥有非凡独创能力的思想家,一个举世无双的演讲家,更是一个对自己影响最大最持久的人。尽管当时自己还只是一个16岁的年轻人,但是在哈奇森启发式指导下开始独立地思考问题了。《道德情操论》的整个轮廓,是听他的课时启发下形成的。哈奇森曾经在课堂上明确提出并讨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能够将道德情操归之于同情心吗?对于这个问题,他的回答是否定的。因为我们常常赞同那些与我们没有相同情感的人的行为,比如说敌人的勇敢。我的贡献在于提出了人们对公正的第三方怀有相同情感的理论,从而克服了前面所说的缺陷,这个问题在下面的讨论中可能会涉及到。同时,他把政治经济学作为自然法学课程的一个分支进行过系统研究,因为讨论契约时必然涉及竞争、利息、货币等方面问题。在其著作中也已可发现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区别,不过还不曾使用这两个名词而已。所以,我早在哈奇森的课堂上就接触了最具活力的经济学思想萌芽,深切地热爱一切合乎情理的自由,而重农主义学者大概20年后才提出这方面观点。另外,他把我为《人性论》写的一篇摘要写信推荐给了作者休谟,于是我与休谟结下了30多年的友谊。他在爱丁堡的家中专门留了一间卧室,供我去时居住。在休谟去世前,我曾探望过他。多次见面和通信,深受其影响。休谟与我的思想体系有兼容性,不同著作可以彼此互为注释,体现同一思想体系的不同侧面。半个世纪以后,在我当选格拉斯哥大学名誉校长、回忆母校恩情时这样称呼他——“永远难忘的哈奇森”。

哈耶克:回视学术生涯,自己的思想最早可追溯到曼德维尔,您的著作可以说是另一个重要源泉。《国富论》从分工理论推导出的“看不见的手”的原理,已经内涵着我所发现并弘扬的“自生自发秩序”的思想原型。

《国富论》的第一章便是“论分工”,用“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作为第一段,开始了您的全部经济学分析。在您之前,有许多学者曾对分工和专业化问题进行过阐述,如柏拉图论述过分工对改善社会福利的意义,配弟分析了专业化对生产力分工的作用,但真正将分工置于经济学分析的重要地位,从而形成系统分工理论的是您。就像熊彼特教授所说,“无论在斯密以前还是在斯密以后,都没有人想到要如此重视分工”。您不仅揭示了劳动分工对国民财富增长的重要作用,而且还从“分工受市场规模的限制”这一角度论述了确定分工程度或者说分工发展的限制性问题。美国学者扬格教授概括了著名的“斯密定理”,具体含义是只有当对某一产品或服务的需求随市场范围的扩大增长到一定程度时,专业化的生产者才能实际出现和存在,市场范围的扩展是分工发展的必要条件,同时市场的扩展又依赖于劳动分工的发展,因为市场依赖于购买力即实际收入,而收入依赖于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又取决于劳动分工。所以,扬格教授把“斯密定理”归结为“劳动分工取决于劳动分工”,称为“全部经济学文献中最有阐述力度的成果之一”。一些经济史学家也常把劳动分工和市场扩展相互促进称作推动社会经济增长的“斯密动力”。

斯密:人类是通过分工的进步走到文明时代的门槛,并通过分工的发展不断提升文明的程度。社会的全部经济史,可以说就是一部分工的发展史。

我生活的时代正是现代社会经济秩序的形成时期。当时英国的小农基本消灭,资本主义经营方式在农业领域中确立。封建式的行会手工业逐渐瓦解,资本主义性质的工场手工业进一步发展成为社会生产的主要形式,但这种相对落后的生产方式已无法适应发展需要,于是18世纪60年代催生了产业革命。彼时的格拉斯哥是一个仅仅拥有2、3万个居民的小城镇,但其商船遍布世界各个海域,与西印度群岛的烟草贸易占据世界首位,流传着许多有趣的走私故事。商人们以极大进取心建立炼铁厂、制革厂、印染厂、陶器制造厂等,开始生产地毯、丝绸,开办船舶银行、徽章银行。我非常喜欢去柯卡尔迪的制钉厂玩,正是在那里获得了对于劳动分工的最粗浅认识。《国富论》草稿中只有分工部分给出了超出一半篇幅的详细内容,其他部分仅仅只有提纲。

不好意思讲,我从孩提时代就有爱走神和自言自语的毛病。4岁那年前往外祖父家时,差一点被吉普赛人拐走。打牌时会突然想到什么,就会忘记叫牌。与友人谈话时,自己会拿出一片抹了黄油的面包,揉成一团后放进茶壶。更滑稽的错误发生在任海关专员时。有一天,我要在1份官方文件上签自己的名字,但我却模仿前面一位海关专员的签名,写了那个人的名字。虽然有这个毛病,但我有一项比较惊人的能力(笑),就是在清醒以后能够很清楚地记得走神时周围人的谈话。另外,头颤病也困扰一生。

哈耶克:走神的原因,是注意力长期高度集中,我把它称之为思想家的“思想抽筋”。自言自语是一种最健康的缓解心理压力的方法。我患过一段时间严重的抑郁症,但说来奇怪,拿了诺贝尔奖后抑郁症眨眼之间消失了。

格拉斯哥城市的发展对您的成长产生了重大影响。我一直认为您是一个极敏锐的观察家,对事物的体验和分析比其他人要全面、深刻。您在说明分工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时使用的制针和呢绒上衣两个著名例子,如果没有实际观察,是不可能有如此淋漓尽致的描绘的,同时也不可能把分工与效率、与市场范围、与资本货币、与自由贸易联系起来展开多层次多角度论述,从而使分工在经济学中具有新的重要意义。

斯密:特有的生活背景,使我满怀豪情地讴歌分工。曼德维尔认为交换是分工的结果,而本人则提出分工是一种“人类倾向”,“这种倾向就是互通有无,物物交换,互相交易”。“尽管人类的智慧能预察到分工会产生富裕,并想利用它来实现普遍富裕,但衍生出这么多益处的劳动分工,却原本不是人类智慧的结果。”

在我那里,分工几乎是作为经济进步唯一因素的,像物理力量一样发挥作用,作为富国裕民的关键起点。但我没有明确提出社会分工或产业分工的观点,从而不能把制针工场的分工与“分工受市场范围限制”的思想紧密联系起来。马克思区分了“企业内分工”和“社会分工”,对分工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听闻您后来对主流经济学理论的一般均衡模式进行批判时,提出了重要性不亚于劳动分工问题的知识分工问题?

哈耶克:1936年我在《经济学与知识》这篇论文中建构了“分立的个人知识”概念,确立了“知”意义上的主观知识观。我的研究发现,所谓“客观事实”的知识实际上并不是客观的,而是为行动者主观拥有的或者是主观解释的,它们是分散的或分立的且受制于持续的变化,为行动者以不同的量所拥有。在《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中又明确指出,“这里显然存在着一个知识分工的问题,它与劳动分工问题非常相似,起码具有同等的重要性。但是,自从我们的科学诞生以来,后者就是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而前者则完全被忽略了,尽管在我看来这个问题实际上是作为社会科学的经济学的中心问题”。我甚至指出,行动者之间经由时间而发现和传播“分立的个人知识”的方式,乃是社会理论理解经济行动如何得以协调或社会秩序如何得以自行创造和维续的关键所在。进一步深入分析表明,市场秩序的优点在于它为每个人利用自己的知识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制度空间。价格机制使个人只需要掌握很少信息便能采取正确行动,从而实现知识分工。自己的最终结论是,这种机制是一种人之行动而非设计的产物,受其引导的人们通常也不知道自己为何会如此行事。其实在《国富论》中您已经部分阐明了个人知识问题,分析了由于信息和认识能力方面的原因,集中决策往往不能保证最佳资源分配,同时论述了投资者会根据自己的利益和掌握的信息,作出在他们看来是最佳的判断。

斯密:《国富论》没有提出对知识分工问题的一般化认识。当时过分强调了劳动分工,而且还过分强调了这样一个事实,即正是不同的个人所具有的“自私”目的才促使他们为彼此提供服务。就像您在《法律、立法与自由》中讲的那样,劳动分工的实施范围极其广泛,家庭、军队等组织内部亦实施着劳动分工。此外,自生自发秩序所具有的优势也并不取决于人是自私的这一点,关键在于它会对各种不同的知识和不同的目的进行协调。

哈耶克:这涉及人性假设问题,让我们接着讨论“斯密问题”。“斯密问题”是德国旧历史学派在19世纪中叶研究德国发展模式的时候提出来的,试图说明《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理论体系中的矛盾,从而延续李斯特对自由贸易理论的批判,以及构建自身的政策理论。“斯密问题”的基本内容是:《道德情操论》中把“同情心”或利他主义作为人类行为的基本动机,而《国富论》中却把利己作为人类行为的最根本动机,并以此来构建人类社会秩序。旧历史学派的基本立论是“自利的人是根本不考虑国家、民族和社会的利益的”。后来在德国新历史学派与奥地利学派的方法论论战中,作为经济伦理关系代表性问题的“斯密问题”再次成为焦点之一。新历史学派认为您没有考虑人类行为多种多样的动机,仅以自利动机为基础的解释势必导致不准确的结论。而奥地利学派直接以“效用”作为分析基础,肯定古典经济学中“经济人”在方法上的假设正当性,但在这场论争中奥地利学派的解释也没有被完全认同。

斯密:休谟认为人性是一切科学的“首都或心脏”,启发我从人性中寻求人类活动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国富论》出版后把第1本赠予他。我对人性的考察,是从人之所处的现实境况出发的。传统观点对利己的批驳虽有合理性,但过分简化了对现实的说明。我首先认为利己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倾向,并无善恶之分。它不仅是对自身生命和财产的自保,还是对他人的关注。支配人类行为的动机有自爱、同情、追求自由的欲望、正义感、劳动习惯和交换倾向。自爱是由其他动机特别是同情相伴随的,由此而产生的行为必然在自己的利益中包含了别人的利益。“个人的功利计算在道德规范的形成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请注意的是,两本书中我都将自利解释成自爱,而不是自私。

哈耶克:现代科学已经证实,人的自利有分子生物学上的基础,是基因遗传的。

您直接继承和发展了休谟的同情原则和“旁观者”理论。在休谟那里,同情是人性的一种自然心理倾向,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情感传达能力,不受气候、民族、时空的影响,任何人的快乐或痛苦都会在我们内心引起相应的情感。但是,我们实际上的同情不仅是高度多样化的,而且受到在空间和时间、文化和语言上的相似性,以及拥有共同的利益和家族纽带的影响而具有偏颇性。同情的这种个体性、主观性和差异性,使得休谟的道德学说体系无法具有普遍性和共通性。休谟也意识到这一点,提出了“旁观者”的观点。他的“旁观者”事实上只是理论上虚设的一个理想的观察者,即不带有任何个人的感情色彩,冷静地把自己看成与行为当事人没有任何关系的第三者,并能以第三者的眼光来判断当事人行为的善和恶。

斯密:我所理解的同情是一种更为广泛的人类情感,每一个人会将自我的情感置于他人所拥有的情境中,以自我的想象力去体味和经验他人的情感。不仅指与别人在感情上的共享,而且还指对人的能在感情上彼此分享的认识和理解。受洛克《论宗教宽容》中“道德行为同时属于外在法庭和内在法庭双重的管辖”这一思想的启发,我提出了“公正的旁观者”概念。它不仅是指真正独立于行为人的真正的旁观者,而且是指存在于行为人自身内心的一个“假想的公正的旁观者”,前者是对他人的行为进行赞同或反对的道德评判的旁观者,而后者是对自我行为进行道德评价的“内心的旁观者”。所谓的良心(conscience)就是由此而来。Conscience从拉丁文conscientia一词而来,原意便是人与人之间“默契的知识”。

哈耶克:“公正的旁观者”概念奠定了您在伦理学上的重要地位,赢得可与休谟平分秋色的名誉。

上一篇:文学符号下一篇:系统积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