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时空

2024-06-20

超越时空(共5篇)

超越时空 篇1

走进北京中学, 便走进了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 这里有古色古香的四合院、宁静安详的红砖楼、活力四射的运动场、碧绿的草地、秀颀的树木, 让人心旷神怡。这里早晨有朗朗的读书声, 中午有悠扬的钢琴演奏曲, 下午有接轨国际的社团选修课;还有随处可见的高科技信息化教学设备。而这一切都让身处北京中学的莘莘学子受益无穷。

在北京中学的大家庭里, 有这样一名优秀的老师, 他是数学教学信息化队伍中的佼佼者, 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者, 课上与学生共同畅游知识的海洋, 课下和学生一起在运动场驰骋。

他就是来自北京中学的王来田老师, 他亦师亦友, 是北京中学学生们最喜欢的老师之一。《名师在线》走进北京中学, 邀请王老师分享在教育信息化方面的思考与实践。

名师在线:王老师您好。当前, 很多学校和老师越来越重视信息化教育, 在北京中学各种高科技的设备也是随处可见, 信息化教育给您带来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呢?

王老师:信息化是对自主学习的有力支撑, 是实现教育个性化的有效策略, “快捷有效”这是我最直观的感受。以前我们都是想怎么禁止学生玩手机、电脑, 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学习, 可是现在的学生生活在信息化的时代, 他们可以说是数字时代的原住民, 我们怎么可能无视这样的现实拒绝信息化呢?我们的教学设施正在逐渐电子化, “微课”开始穿梭在老师和学生的手机、电脑中。教育的表现形态开始网络化、在线化, 学习无处不在。如何实现教师在线服务、个性支撑, 信息化、移动化成为必须的选择。

名师在线:确实, 现在微课几乎成为老师的一项必会技能了, 那王老师您认为微课这种教学方式和以往的有什么不同?

王老师:我觉得最大的不同就是微课突破了时空的限制, 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使用, 让老师和学生不再拘泥于学校的时光, 具备非常良好的及时性、选择性。

名师在线:那王老师您现在是使用什么软件录制微课呢?

王老师:现在是用“超级讲师”录制, 它的前身是掌上课堂, 我已经用了快两年了。

名师在线:为什么选择这款软件呢?

王老师:要说为什么, 那就是用起来真的太简单了, 功能也太齐全了, 在里面我可以建立自己的网络班级。我一直认为一款好的微课软件首先就是用着要简单、方便, 反之就会给老师增加很大的工作量, 这样就适得其反了, 反而会影响老师的教学进度。软件是给老师帮忙的, 而不是添乱的。

名师在线:给你的教学带来了哪些便利?

王老师:首先“超级讲师”很“管用”, 有需求的学生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他们根据自己的时间、自己的情况来选择看视频学习, 要不要学、什么时候学、学几遍……都依自己的情况自主决定, 体现了对学生学习的个性化支撑。我除了自己录微课, 也会发动学生讲, 让学生自己录。如果学生可以很清楚地讲解一个问题或一个知识点, 那么我相信学生自己已经融会贯通了, 对于这些学有余力的学生, 我有一个观点——“教”是最好的“学”。第二, “超级讲师”很“好用”, 你可以用于应对新知学习, 也可以用于难题讲解等不同情况。第三就是数据统计自动生成, 在“我的班级”中, 我可以随时看到学生的学习进度:有多少人看了视频, 有多少人没看, 看了多少等等, 我都一目了然, 这对于了解学生、管理学生都非常有效。

名师在线:在信息化教育的实践过程中, 家长方面的反响怎么样?

王老师:至于家长方面, 我都会事先在家长会上说清楚, 要跟家长进行沟通, 共同配合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移动设备, 让家长认可这样的学习方式, 目前看来还是很顺利的。

通过此次采访, 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北京中学老师的创造力, 在信息化教育中加入学生们感兴趣的因素, 潜移默化地给学生提供支持和指引, 让学生更好开展个性化学习、联系性学习、体验性学习。

“世界因我更美好”是北中的校训。从学生个性需求出发, 教师从供给侧提供服务, 这或许就是王老师教学中的人文性与创新性的具体表现吧。

超越时空 篇2

高一(12)班林珑

在近现代物理学中,宇宙中的一切都可以归结为四种基本力:电磁力——包括电、磁和光本身,是生活中极其常用的一种力。强核力——是恒星燃烧的能量,也是氢弹的原理。弱核力——控制着某些形式的放射性衰变。引力——控制着恒星和行星运行的轨道,同时约束整个星系。现代物理学的终极目标就是将这四种毫不相干的基本力统一起来,形成一个所谓的“统一场论”.在加来道雄的著作《超越时空》中,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可能的统一途径:超空间理论——即高维理论。(超空间理论事实上是一系列不断完善的理论,包括卡鲁查·克莱因理论、11维超引力理论以及最完善的超弦理论,书中主要讲述超弦理论)超空间理论的核心是:我们的宇宙不只是三维的,存在尺度极小,肉眼不可见的更高维度。宇宙中的一切都是超空间中的震动。

作者从超空间理论的历史开始讲述。1854年,德国数学家黎曼提出了一种基于在任意维中弯曲的空间的几何,这种全新的几何被命名为“黎曼几何”.这彻底推翻了欧几里得的经典几何学。黎曼还得出,所谓的“力”是空间褶皱的结果(即力=几何),自然规律在更高维的空间中可以被简化。他提出的“黎曼度规张量”成为描述任意维空间的有力工具,此后所有的高维理论都是基于此。但是,黎曼的理论相对于当时的科学来说太过超前,当时的人们根本没有得出四种基本力对应的方程,理论的统一自然无从谈起。

在此后的一百多年中,从卡鲁查·克莱因理论到超引力理论再到超弦理论,高维理论不断被物理学家们完善。(事实上对高维理论的研究曾有一段时间的断层,就是在20世纪初兴起的量子理论,直到几十年后量子理论研究陷入瓶颈后物理学家才把又精力转回高维理论)而其最完善的版本——超弦理论,以其惊人的自洽性和迷人的对称性获得了许多物理学家的青睐。在该理论中,宇宙的基本组成是一根根一维的弦,弦的无规则振动,产生了我们所看到的所有物质,以及整个时空。所有的定律,在弦理论中被惊人的统一了起来。但弦理论依然存在瑕疵,比如,目前可行的弦理论有五种,至今物理学家们仍不知道究竟哪一种是最正确的;再如通过弦理论推导出的宇宙可能的态有数百万个,我们不知道哪一个态才是最适合的。换句话说,如果我们的宇宙不是最适合弦的那个态,宇宙就有可能在任何一个瞬间突然毁灭(额……这个有点惊悚~)……对于这些瑕疵,物理学家们仍然在尽其所能进行完善。

之后,作者又讨论了通过超空间理论进行空间旅行,乃至时间旅行的可能性。理论上,我们完全有可能通过虫洞(书中称为“蛀洞”)旅行到宇宙的任何一个角落,乃至其他的“平行宇宙”(平行宇宙理论最早由史蒂芬·霍金提出),而进行时间旅行同样有非常大的可能。(虽然对此有诸多的悖论,但是的确存在没有任何悖论的进行时间旅行的方式)

最后关于我们何时能够掌握超空间,或者能与掌握超空间的文明接触的问题,作者也给出了他的预言:如果我们的文明没有在所谓的“超级大国”的核战争中自毁的话,掌握超空间的力量至少需要几千年的时间。

作为一本科普类的书籍,《超越时空》最大的特点是它浅显易懂。作者巧妙地运用一个个小故事,将晦涩的理论清晰地呈现在我们读者的面前,让人佩服作者广博的学识和深厚的文学功底。《超越时空》让我们普通人走进理论物理最前沿的光怪陆离的世界,实在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科普佳作!

PS:最后小小的科普一下,现在,理论物理学家将五种超弦理论、超引力理论、P膜理论(P膜理论某种意义上可以看作超弦理论的延伸,详见史蒂芬·霍金《时间简史》及《果壳中的宇宙》)综合起来,形成一个理论组,被称为M理论(关于M理论详见史蒂芬·霍金《大设计》),现在M理论是最接近所谓“统一场论”的理论。

===

书 名:《超越时空: 通过平行宇宙、时间卷曲和第十维度的科学之旅》

作 者: [美]加来道雄

出版社: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2009年

ISBN: 978-7-5428-4804-8

超越时空的理性观照 篇3

一次偶然的机会,罗先明先生和一个学历史的美国小伙子聊起抗日战争。那位美国小伙子问他: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日本人血战的时候,你们中国人在做什么?罗先生心中一愣,看了看这个年轻人,反问道:你们西方人和日本打了几年仗?他说,四年,一九四一年到一九四五年。罗先生说,中国人打了十四年,一九三一年到一九四五年。他立刻显出疑惑不解的样子。事后,罗先生特地到图书馆翻了一通西方国家学者写的“二战”史书才明白,为什么这位历史学学士不知道中国人民的抗日历史了。一九三一年的“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东北的抗日义勇军在实力悬殊的情况下开始与日本侵略者血战。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卢沟桥事变后,中国开始全民抗战,直到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其间,中国是对抗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为了打退敌人,中国人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这段历史在西方人编著的一些二战史中,令人难以置信地被轻描淡写,以致年轻一代的西方人对这段历史知之甚少,历史于是乎就在这种轻描淡写中被模糊了、淡忘了。

作为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罗先明先生决心让人们真实地了解历史,特别是中华民族近代史上最为惨烈、最为悲壮的抗日战争的历史。在含辛茹苦十余载之后,罗先明先生终于在纪念抗战六十周年之际向世人推出三卷本、达两千页的皇皇巨著——《远东大战纪事》。

作为一部历史著作,这部作品显示出了深厚的历史意识与理性精神。首先,在对待历史的态度上,《远东大战纪事》与其他历史小说迥然有别,在它这里历史不是一团可以任意揉捏的泥巴,而是史实、文化、道德以及人性的存在过程与载体,从而使作品具有史诗的历史意识和厚重感;其次,《远东大战纪事》是以一种理性激活历史的叙事方式复活历史,从而使作品具有史诗的哲学意味和人性深度。

在《远东大战纪事》的历史叙事中,过去时的时间标识以及历史事件和人物是历史展开的依据,是史诗的历史感的根源所在,同时它又通过将交叉的事件和叠合的人物植入这种独特的复合式空间结构而具有了本体性的意味。

比如,《远东大战纪事》的文本以章节纪年的方式标明历史的身份,成为作品历史感的显在的表现形式。作者用从一九二七年四月十三日的日本“东方会议”到一九四八年十二月二十二日的日本战犯在巢鸭监狱被执行死刑的二十二年时间,构筑了全书三卷八部二十九章的辉煌巨构,按照时间的顺序真实地再现了历史史实:“东方会议”——“九一八”事变——东三省沦陷——《塘沽协定》——西安事变——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珍珠港事件——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诺曼底登陆——原子弹爆炸——日本投降等等。而在历史的空间维度上,作者的笔触也触及远东抗战的所有重要地区,从战争的策源地日本到抗战的主战场中国,从苏联的远东战场到美国的远东战场,从朝鲜的抗日战场到东南亚的杀敌前线……文本以时间构架纵向的轴线,配以空间的横向流动,使厚重的历史感、历史情怀尽情呈现在读者的面前。在这时空交织的历史空间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种由历史的客观史实的诗性描写所带来的强烈历史意识、历史感。

作为一部史诗性的著作,《远东大战纪事》另一个值得称道的魅力在于,作者在其历史叙事的历史显形式下,蕴藏着立足于人性的内在形态与精神立场,这也成为建构文本的内驱力。纵览全书,我们不难发现其中的人性立场,作品在进行宏大历史叙事的同时,始终不忘从人性的立场来表现特定历史时空下人们的生存状态,从而使作品始终具有诗性的意味。

为了更真实地再现这段历史,写出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罗先生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从抗日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到世界局势,从国内不同力量对待抗日的不同反应到世界列强瞬息万变的政治策略,甚至从抗日战争所涉及的不同国度的风土人情到不同人物的服饰语言与音容笑貌,他考查得详详细细,有根有据,把整个抗日战争的历史,深重的劫难、残忍的掠夺、英雄的抗争、政府的腐败、领袖的伟岸、人民的英勇等刻画得淋漓尽致。谈起这部书的创作的心路历程,罗先生曾经这样表述过,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经历了那么多痛苦的考验。从远处看,那时的中国是个积贫积弱、身陷囹圄的灾难性的民族,好像整个民族被掐住了喉咙,无法喘息。在以往的历史著作中,这些历史人物的声息都被埋没在历史的故纸堆中,可是,当你把每个单个的人拉出来看,细细分析,用心倾听,你就会发现貌似渺小卑微的外表下有一颗鲜活的灵魂,这灵魂虽然受到损伤,但仍旧十分敏感。受到残害的人虽然处在绝境,对生命的渴望仍埋藏在心底。这些人物的灵魂,像是个泉眼,越往深处挖,泉水越往外涌,这万涓溪流汇在一起便是一部复活了的历史。

在相当程度上,《远东大战纪事》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历史,它是一部用心灵浇铸的、植根人性深度的活生生的历史,这使这部历史巨著具有不同凡响、摄人心魄的艺术感染力。这在艺术上得益于作者大胆的创新,他一改传统历史体裁写作的旧习,不是从历史的故纸堆里去整理历史,而是把自己的整个心灵都浸沉到历史人物的个性特征与历史命运中,在心灵的对话当中展现人物的个性特征,再现历史的真实面貌。因而,这部著作中的历史人物并不是一个个单向度的人,而是在丰富复杂的关系中展现出来的复调式的人物。这里边的小人物川上精一,就不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脸谱式的战争狂人,作者把人物的复杂性还原为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并在这种动态的过程中展现人物性格的全部的丰富性,从和平时期的年轻浪漫,到战争前夕的狂热固执,至战争中的变态肆虐、毫无人性,直至被军国主义者内部所自相残杀,人性在这里突显得如此狰狞可怖,战争在这里表现得如此灭绝人性,历史在这里显得如此荒诞不经。同样是小人物,作者在描写少校牛元峰时,则匠心独具,通过对话的方式展现人物复杂痛苦的内心世界,在与张学良的对话中,我们看到的是仕者的忠贞:在与士兵的对话中,我们看到的是军人的坚定:在与女儿的对话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即将用枪口对准同胞的中国人的无赖与悲哀,字里行间浸透了人性的力量,读之令人心悸。

然而作者描写人物并不止于此,他善于通过这些小人物的命运来反映战争的残酷及其反人性的一面。战争前夕,许多日本妇女怀着对爱情的失落、对未来的绝望、对命运的担忧,或改良为娼,或服毒自杀,这原本是发泄对命运的不满和对现实的抗争。可是,这原本凄楚的悲剧在那个时代中却演绎成一幕幕令人啼笑皆非的闹剧,被逼为娼的妇女被誉为民族的精英,服毒自杀的少妇被赞为帝国女杰。在阅读这些人物时,我们分明感受到他们心灵的气息、人性的力量,也正是通过这些人物,历史被活化为活生生的历史,并在人性的深度感动读者的灵魂,复活人类对于战争的历史记忆。

iWo.Car实测超越“时空” 篇4

胡同串子

我不是一个科学控,上小学的时候老师讲自然课也没提出过“回到过去”的观点。不过我倒是觉得这是否存在伦理道德的冲突?比如说我坐着小叮当的时空机回到了十年前的夜店,碰到了一个靓妹,然后开始了一段美妙且没羞没臊的爱情,而等我作者时光机回到现在的时候,发现当年的女人是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奶奶,如果一直未婚还好,如果结婚了,势必会造成隔代恋情,那这样的话伦理就乱了…”原来曾发生过这样的事

案例一

1966年1月6日从阿鲁巴岛出发的“尤里西斯”号双桅帆船在百慕大三角神秘失踪,却于1990年突然出现在委内瑞拉加拉加斯市郊的海滩上,船上的三个水手的生理状况跟24年前并无差异。

案例二

1955年一架飞越百慕大三角海区时失踪的飞机于1990年完整无损地飞回原定目的地机场,其中一名飞行员的出生证表明他现在已有77岁,但他看起来只有40出头。

案例三

1954年由洛根和诺顿所乘坐的热气球在魔鬼三角地带神秘失踪,经多方查找,仍无下落。1990年春在古巴的春季热气球比赛中,那只失踪36年的热气球在消失处又突然出现……

案例四

1994年初,一架意大利客机在非洲海岸上空突然消失了。正当机场工作人员焦急万分之际,客机又在原来的空域出现。然而客机上的机组人员和315名乘客,并不知道他们曾经“失踪”过,但是每个乘客的手表都慢了20分钟。

以上的事件内容来自于百度百科和腾讯科技频道一篇名为《未解之谜》的文章。事情的真伪我们无从考证,因为作为一名出生在普通的无产阶级家庭里的男孩,我没法跑到美国揪住奥巴马大叔的脖领子问他:说!到底你们开飞机那哥们回没回到过去?! 但我们确实可以利用手中的设备来测量当今的汽车开到120的时候,是不是能够将这把时间之尺缩短。

此次测试地点最为理想的是车少的路况,尽量争取汽车能够匀速进行。所以我们精挑细选之后将地点选为雍和宫后面那条直通北四环的大道。该段路况在下午三点钟左右车辆较少,并且弯道少,凭借小编多年的开车经验,只要这个路段的速度把握得当,基本上一路上可以说是通行无阻。

这次评测之所以选择一辆suV,是因为沙漏中流沙的移动速度会受汽车的颠簸度影响,车内颠簸越严重,流沙的速度有可能就会流动得更快,也有可能流动得越慢,总之会影响最终的测试结果。但是其实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suV结实,坐在里面的安全感更强一些,万一开车的时候,司机因为尿急打了一个寒颤而导致紧急情况出现,能保命……

如果我们想要证实那位读者的理论成立,那就一定会用上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霍金的量子力学。其基本含义大概是说,当速度超过光速,达到超光速的时候,人类或

物体就会通过时空隧道到达未来。

其公式就是:

Q5的重量为1900公斤,当时的速度为120公里/小时,跟据相对论的原理来说的话,当这辆车达到光速的时候,车子的质量将会发生变化,达到现在的两倍,也就是3800公斤。这个时候时间是静止的,一旦重量和速度超过这个数值,也就是速度超过光速,则就会发生时间倒流的现象。

而在试验中,我们的车子速度顶多是120公里/小时,距离光速肯定有巨大的差距。但是还是能够算出这把时间尺到底有没有缩短。

如果将Q5达到光速的时候的值定为1,那这把尺子在达到光速之前都在这个尺子的正值范围,一旦超过这个范围才会达到回到过去的效果。

证明一

为了证明我们的朋友到底是错觉还是真正地感受到这0.0011111%的时间尺

“误差”,我们这时可以用实验得出的数据来进行计算。

实验的时间为10分10秒,静止时候的时间为10分19秒,如果换算出来的话,10分10秒相当于610秒,10分19秒则是619秒,之间相差9秒。

那么9秒与619秒的百分比为1.454%,这一数值基本上是0.0011111%的1308.6倍,抛去计算时候的误差,顶多相差百分之0.001%,而看到这个上千倍的差值时,相信大家心里已经明白那位朋友的“赶脚”到底是真是假了。

证明二

超越时空的对话——余积勇访谈 篇5

余积勇:我是随上海城市发展成长起来的公共艺术家,30年来我的艺术创作主要包含雕塑作品和公共艺术作品两部分内容。

雕塑作品的创作以反映我个人的思想和情感为主导,公共艺术作品则不同,要将我个人的创作思想与城市空间、主题、时尚和审美相结合;因此,公共艺术作品的“设计”意味就更为强烈。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一直在探索如何以公共艺术造益更广大的人群。除了遵循艺术创作原理与规律,我也尝试将一些个人对世界、对人生的认知和体验融入公共空间,寻找个体与群体、艺术家个人风格与公众审美情趣、架上雕塑与公共艺术沟通的桥梁。所以,近20年来,我主持设计的公共艺术作品《2007年上海世界夏季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纪念雕塑》、《国歌》、《隧道纪念碑》以及世博会雕塑《飞翔的心愿》、《石语》等相继问世的同时,我个人的雕塑作品《结》系列也被不少有特色的公共空间所接受,如上海国际体操中心的《结9808》、上海刘海粟纪念馆前的《结0011》、安亭市民广场的《结0306》、长风生态商务区绿地的《结0611--百年情结》等,但这些只是探索和积累,是更高目标的起点。

从《五卅运动纪念碑》到《源点—隧道纪念碑》

徐侃:坐落于上海南京路五卅广场内的《五卅运动纪念碑》可谓你在公共艺术领域的开山之作,世界从此认识了余积勇及其公共艺术。

余积勇:《五卅运动纪念碑》的创作是有突破性的,其主体雕塑以汉字为原型演变而来,放射状构图突破了建国以来国内纪念碑雕塑的原有模式。这个设计方案的第一轮诞生于1984年,第二轮设计方案于1986年被上海市人民政府确定为实施方案。整座纪念碑雕塑完成于1990年,整个设计、建造过程历时约六年。

徐侃:作为一个大工程,《五卅运动纪念碑》不仅仅是中国城市雕塑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其艺术形式还产生了重大的国际影响。

余积勇:五卅运动本身就具有国际影响;在五卅运动的发源地上海立项建造《五卅运动纪念碑》,意义非常,因而吸引了许多前来竞标的艺术家。

我提出的设计方案立足于把纪念碑对历史事件的追念与对城市现在和未来发展的启迪结合起来。比如,将纪念碑主体造型与纪念碑的主题纪念文字合一,开创性地运用了雕塑演绎汉字的表现手法,使碑体造型与汉字语义相得益彰;将纪念碑设计为既巍然屹立又多轴向放射的形态,令庄重的纪念性与蓬勃的生命力融为一体。纪念碑的雕塑语言也与发展中的现代城市风格相吻合。可以这样说《五卅运动纪念碑》不仅具有纪念意义,更是一个城市腾飞的启示和鼓舞。从方案到落成,《五卅运动纪念碑》获“五卅运动纪念碑第二轮设计方案竞赛一等奖”和文化部、建设部、中国美协、全国城市雕塑建设委员会等联合颁发的“第二届全国城市雕塑优秀奖”。

徐侃:《五卅运动纪念碑》在国外同行中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余积勇:一批国外专家应中国政府邀请,在考察中国的公共艺术后,将《五卅运动纪念碑》作为唯一一件中国艺术家的公共艺术作品收入《公众艺术及模式》专著。昆士兰建筑师协会主席迈克尔•雷纳在该著作中《五卅运动纪念碑》图片下详注:“上海市人民广场的大型公共艺术可以与弗兰克•盖瑞设计的西班牙毕尔巴鄂古根汉姆博物馆媲美”。这位国际公共艺术权威的评价令我很受鼓舞。

徐侃:《五卅运动纪念碑》是公共艺术作品,毕尔巴鄂古根汉姆博物馆是建筑;在您看来,两者的可比性在哪里?

余积勇:我于1984年提出《五卅运动纪念碑》设计初稿,1990年纪念碑落成。一年后的1991年,在一个完全不同的国度,弗兰克•盖瑞设计了毕尔巴鄂古根汉姆博物馆,该博物馆于1997年落成。

一个是纪念碑,一个是博物馆,两个构筑物的功能、体量差异很大;但《五卅运动纪念碑》与西班牙古根汉姆博物馆在结构构成和风格造型上却颇多相似:几何块面营造的空间形态极具震撼力,不规则的双曲面穿插、碰撞,营造出的视觉形象超离任何传统纪念碑或建筑的经验之外……尽管我的作品比弗兰克•盖瑞的作品早七年落成,但国内仍有人说我抄袭弗兰克•盖瑞的作品,这种崇洋媚外的心态令我失望。如果弗兰克•盖瑞真的借鉴了我创造的视觉语言,这令我很欣慰,我和弗兰克•盖瑞都在各自的领域中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真可谓英雄所见略同。

徐侃:请再谈谈坐落在黄浦江边上的你的新作《隧道纪念碑》,它刚刚落成吧?

余积勇:是的,一星期前我还在工地上。

徐侃:我去看过,环境非常好。纪念碑座落在浦江边上的南园滨江绿地,以卢浦大桥为背景,对面就是世博园。

余积勇:《隧道纪念碑》也被称为《源点》,因为在纪念碑的正下方,是现在的打浦路隧道,那是中国第一条隧道;纪念碑的落成地,也是上海隧道股份的诞生地,那是中国第一家隧道公司。《隧道纪念碑》矗立在中国第一条隧道、第一家隧道公司诞生的源点,《源点》便成了中国隧道事业的纪念碑。

徐侃:公共艺术不是一件单独的雕塑作品,需要根据地点、周围环境以及主题思想等各个因素进行特定的设计。《源点》的设计构思是怎样形成的呢?

余积勇:《源点》作为公共艺术作品,是城市雕塑、建筑、景观、环境设计等各个不同领域学科相互渗透的成果。一个单纯的架上雕塑作品可以强调一种非常个人的风格,它仅仅受到雕塑作者艺术擅长、个人修养、审美倾向等方面的影响。而作为一件公共艺术作品,隧道纪念碑的设计含量更高,首先需要根据特定主题和客户需求进行综合设计。

举例来说,打浦路隧道开工于1965年,“65”便成为有纪念意义的时间节点;因为这是中国的第一项隧道工程,打浦路隧道工程便被简称为“651”。在委托方看来,“651”是未来隧道纪念碑必须考虑的设计元素。如何将“651”这个有纪念意义的数字寓意与隧道纪念碑有机结合起来?碑体高度成了最佳载体,使《源点》纪念碑的高度响应1965年第一条隧道建成对中国隧道工业开创性贡献的高度,这就是公共艺术作品与一般雕塑不同的地方。公共艺术作品存在于各学科的边缘或相互渗透地带,很难将其确切归类;但处理得当,会有更多样的生长空间。

徐侃:在深入到纪念碑形态及与环境关系等问题时,你怎样完善和表达自己的设计思想?

余积勇: 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考虑到隧道掘进时所采用的主要工具是盾构,借用盾构的标志部分“切口环”来构成整个作品,其形象语言可以直接点出主题,但在具体处理时先解构盾构“切口环”,再将其重构为一个饱含盾构造型语言的全新构筑物,由此成就了充满隧道工业元素的《源点》纪念碑。盾构上设计了斑斑锈迹,是隧道工业的历史痕迹,记录了中国隧道业的光辉业绩;两片解构的盾构“切口环”又好似两片船帆,寓意中国隧道工业扬帆起航进入新纪元。

从环境的角度,远远望去,那大小两片半圆的船帆与黄浦江水、卢浦大桥剪影遥相呼应,整个作品与环境融为一体。而作品下的几段不锈钢字,画龙点睛地点明了“纪念651隧道工程,展望美好未来”的作品主题。

徐侃:数十年来,您的艺术足迹还涉及了哪些地方?

余积勇:除了上海,北京、南京、郑州、苏州、宁波、慈溪、余姚等地都有我的公共艺术作品,我希望自己的作品能耸立在祖国大地,从某种意义来说,这是个永不落幕的雕塑展。

“结”与远古文明的对话

徐侃:30年来,你没有停留在公共艺术范畴,而是不断摸索创新,也诞生了一系列优秀雕塑作品。这样的执着是你在艺术之路上不断开垦出绿洲的原因。这一时期,你觉得哪些作品的出现可以构成自己创作的主线?

余积勇:上世纪90年代起,我开始创作有关“结”的雕塑作品。这个系列的创作一直延续到现在。不同于一般的公共艺术,“结”系列的作品个人特色更为鲜明,已经成为我个人创作的一个符号。其中的一些作品已经被大众认可,树立在城市公共空间,成为特色鲜明的公共艺术品。

徐侃:您最初为何选择“结”这一载体?

余积勇:我起初选择“结”这一题材是因为“结”是比文字更早的文明载体。在上古文字出现之前,人们已“结绳记事”。内容不同、重要程度各异的事情分别被种类不同、大小各异的绳结来表示,从而起到记数、记事的作用。在我看来,“结”这一绳的缠绕方式在成就了其历史使命的同时,却因其难以破解的密码而充满神奇信息。其中蕴含着远古人类的智慧,是远古文明的起源。“与远古文明对话”——这就是我最初选择“结”作为艺术载体的原因。

徐侃:有意思的是,“结”的创作后来欲罢不能,甚至自成系列,成为你重要的创作象征了。

余积勇:“结”的创作使我对人类的生命历程有了新的看法。当我在使用不同材料、不同手法建构“结”的时候,当我在工作中和工作后不断体味“结”的时候,我领悟到了“结”的更深层次的意味。

“结”本身代表着一种特殊的联系,它可以属于自然范畴,也可以指向社会范畴。人具有社会属性,当人与人、人群与人群同在,“结”可以是感情之间的维系,可以是一种能量的积聚,也可以是相交并环绕的羁绊。人生在世,不同时段的不同心理变化,使得一个“自我”的“结”在不断延续的同时,也在不断盘结成一种新的“结”。“结”这个物象,在功利和审美之余,蕴含有深厚的道理。在用不同材料塑造不同“结”造型的同时,我也在用心体会和发现自己的人生和各种不同的“结”;揣摩着如何释怀曾经的“结”、认识眼前的“结”、演绎今后的“结”……

徐侃:栩栩如生的“结”隐含着生命的律动。

余积勇:在最近一段时间的艺术创作过程中,我发现将“结”仅仅归结于“人生”与“人际”仍过狭隘。我们所需要的和谐社会、绿色地球,是将人、动物、植物和自然资源等等客观存在缠绕在一起的巨大的“结”;不断追溯渗透了原始精神的“结”,我的“结”系列作品才能真正圆满。

公共艺术在中国

徐侃:现在不少艺术设计学院设有环境设计专业。在一个公共空间越来越受到重视的时代,公共艺术领域的学校人才培养也方兴未艾。作为一个有经验、有成就的公共艺术业内专家,你对这个学科的建设有何建言?

余积勇:对于艺术设计专业学院来说,培养中国公共艺术领域的新兴血液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学科建设任务很多,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训练永远是艺术设计学科建设的根本。当然基础教育也很重要,图形、色彩、构成、美学,这些素养是一个公共艺术设计从业人员能否将事业做深、做透、做独特的关键,而且这些基础教育必须在学院里完成。

借鉴一种当代西方艺术流派理念,加一些材料实验,这是目前最容易看到的“公共艺术创作”,这毕竟流于表面。要创作出实实在在撼动人心的作品,创作者必须具备充分的责任心,这颗心要盛满对真、善、美的渴望和追求。创作思想的形成更是学院培养公共艺术人才的重中之重。

坚实的素质基础是肥沃的土壤,可以使人才茁壮成长;而创造性思维则为藤蔓攀爬预备了发散性网格,帮助将嫩芽伸展到更高更远的地方。

徐侃:就广义的公共艺术而言,比较国内现状,欧美国家的公共艺术似乎更尊重历史、更贴近环境、更融入地域文脉。可能因为发展太快,我们国家目前的公共艺术设计相对显出文化的单薄。

余积勇: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公共艺术形态总与其时其地的意识形态背景有关;历史的传承、文脉的延续又与一个民族的价值观有关。尊重历史、贴近环境、融入地域文脉肯定是中国公共艺术艰巨的也是长期的发展目标之一。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公共艺术中既要有强调文化延续、主题教育的严肃题材,也需要令人赏心悦目的城市家具;多元共存,比较符合当代公共艺术空间的实际需求。当然文化底蕴是一切公共艺术存在的基础。

徐侃: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召开,“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成为热门话题。从公共艺术的角度看,你觉得可以在哪些层面呼应世博主题?

余积勇:“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个很好的话题,但这仅仅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农村向城市发展的初级目标,而“艺术,让生活更美好”,则是人类社会从物质文明向精神文明发展的巨大飞跃。

今天你去到二线、三线城市,发现那里的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公共艺术都已褪去自己应有的特色和生态,一味向高度集中化的大都市靠拢;当全国上下变成一线城市不同规格的缩比版,这样的“城市”不能让生活更美好。

我国的公共艺术不能说发展不迅速,有些城市和地区甚至已经到了“转个弯就能遇到一个雕塑”的地步。但很多公共艺术的创作和设计并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路,不少作品是对国外同类作品的借鉴和抄袭,缺少原创,缺少个体风格和时代精神,这样的“艺术”同样不能让生活更美好。

让城市规划人口密度低一些,建筑材料的选用环保一些,公共空间的营造更艺术一些。公共艺术的设计理念如果能广泛的延伸到城市建设的各个领域,我相信,我们的城市一定会让生活更美好。

徐侃:关于公共艺术的民族化和国际化问题你怎样看?

余积勇:我并不赞成狭隘意义的“民族特色”;民族特色一定不要等同于放大的个人主义。当然这不是忽视本民族传统和文化,我希望设计师要懂得如何继承传统,更应该懂得如何令自己的设计符合并引领国际潮流。

我国的公共艺术发展从时间上看可能起步晚于发达国家,但绝不要因此妄自菲薄。现在常见一种情形,国内设计界崇拜国外设计师,内地设计界崇拜上海设计师,这不单单是一种信心缺乏,还涉及对公共艺术及其领域内创造力的认识和理解。我曾经为北京奥运会城市中轴线北段提供了一组公共艺术设计方案。但我提供的设计方案因其定位被边缘化了,既不像建筑,也不像雕塑,结果不了了之。说到这里,我强调一下,这现象凸现了一个问题,即城市管理者对公共艺术的认识和理解。公共艺术因其特殊性、跨学科性而充满了创造力和可塑性,这是个新兴的艺术门类。学院在培养公共艺术人才时一定要注意跨学科合作。同时要多实践和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进而影响城市管理者对公共艺术创造力的认识和理解。

徐侃:中国的公共艺术要走向世界,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余积勇:是啊,在我看来,要走出国门,立足世界,中国的公共艺术必须走出一条新路,这条路当然出发自中国,但更应该通达国际前沿。中国的公共艺术必将影响世界,对此我满怀期望与憧憬。

徐侃:谢谢大余。

余积勇

上海大宇雕塑设计公司艺术总监 1976年 毕业于上海市工艺美术学校 1979年 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雕塑系 1979年 任职上海市工艺美术研究所 1986年 参加上海市美术家协会 1986年 任职上海油画雕塑院 1990年 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

1991年 获《国家城市雕塑创作设计资格证书》

1992年 获国家二级美术师任职资格 1993年 创立上海大宇雕塑设计公司任董事长、艺术总监 2003年 创立上海余积勇雕塑工作室

主要艺术活动

1989年 《构图8510》 锻铁 参加北京中国美术馆《首届中国现代艺术展》 1989年 《古老的传说》 锻铜 参加北京中国美术馆《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获铜牌奖 1991年 《太极》 综合材料 参加北京中国美术馆《第二届全国体育美术作品展》 和上海美术馆《第

十一届亚运会中国体育美术作品展》 1992年 《门型系列》综合材料 参加上海美术馆《第四届海平线绘画雕塑联展》 1994年 《五卅运动纪念碑》参加北京中国美术馆《第二届全国城市雕塑展》获优秀作品奖 1996年 《结系列》综合材料 参加上海美术馆《第六届海平线绘画雕塑联展》 2000年 《结系列》综合材料 参加上海刘海粟美术馆《第八届海平线绘画雕塑联展》 2005年 《结0509》 综合材料 参加《上海油画雕塑院建院40周年展》 2005年 《结0510》 锻铜 参加《雕塑百年—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开馆暨雕塑展览》 并被上海城市

雕塑艺术中心收藏 2008年 《思想者系列》参加《2008上海春季艺术沙龙》 2008年 《门形系列》《结系列》参加《第八届南京路雕塑邀请展》 2009年 《天马系列》 综合材料 参加《2009上海艺术博览会》

主要公共艺术作品 1990年 与建筑师沈婷婷合作《五卅运动纪念碑》 现树立在上海市南京路五卅广场 1994年 与雕塑家唐世储、曾路夫合作《马克思、恩格斯像》 花岗岩 高4.5米,现树立在中共上海

市委党校 1998年 《结9808》 铸铜 高3.5米,现树立在上海国际体操中心 2001年 与香港建筑师何詜合作《小提琴》 青铜 高8米,现树立在上海市华尔兹花园 2002年 《结9810》 铸铜 高2.2米,现树立在浙江省宁波市老外滩广场 2002年 《结0011》 锻铜 高2.8米,上海刘海粟美术馆收藏 2003年 《结0306》铸铜 高16.8米,现树立在上海市安亭市民广场 2006年 同济大学百年校庆纪念碑《同舟共济》不锈钢 花岗岩 高8.8米,现树立在四川省宜宾市李庄 2007年 《2007年上海世界夏季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纪念雕塑》不锈钢 高5米,现树立上海市延中绿地 2008年 《结9604》 青铜 高3米,现树立在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 2009年 《磁场》不锈钢 高12米,现树立在江苏省苏州高新园区科技城太湖大道龙山路绿地 2009年 《国歌》 锻铜 高10米,现树立在上海市大连路绿地国歌广场

2010年《石语》花岗岩 不锈钢 高5米,现树立在上海世博园区后滩公园

2010年《飞翔的心愿——2010年上海世博会志愿者纪念碑》不锈钢喷漆 高8米,现树立在上海世博园

区主题馆北广场

2010年 《结0611--百年情结》青铜 高3.3米,现树立在上海市长风生态商务区绿地

徐侃:原美国洛杉矶好莱坞梅西公司艺术总监,现任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视觉艺术学院教授;全国首届城市雕塑二等奖、上海首届城市雕塑二等奖获得者

访谈助理:易茗

上一篇:继续教育本科论文下一篇:磁选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