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拓展

2024-07-23

时空拓展(共6篇)

时空拓展 篇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同时还强调:“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的阅读能力, 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由此看来, 阅读是一种再创造, 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因此, 教师要积极倡导个性化阅读, 注意改革传统的阅读教学方法, 讲究教学策略, 引导学生自主搭建发现和探究的平台, 努力使课堂成为学生真正发挥个性、放飞心灵的广阔时空。

一、尊重选择

学生拥有思想、情感和智慧, 他们有能力做出决定。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 他们需要一定限度的自由来构建自己的个性。因此, 教师应打破“唯我独尊”的思想, 创设民主、和谐的情境和气氛。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必须与学生为友, 引导学生多思, 树立让全体学生都“动”起来的观念, 积极引导他们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 允许并鼓励学生进行富有个性的学习和发现, 尊重学生的想法和选择。

如学习《将相和》一文, 有学生提出要改变教师讲读的学习方式, 建议以排课本剧的方式来学习这篇课文, 同时提出充分的理由:《将相和》这篇课文内容容易理解, 人物形象突出, 故事情节简单, 是以“课本剧”表演的好题材。教师接受了学生的建议,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课后排练课本剧。在汇报表演时, 学生们的表演技能让教师瞠目结舌, 道具、布景、服装应有尽有, 人物的动作、神态表演得惟妙惟肖, 表演场景生动形象地再现了蔺相如智斗秦王的激烈场面。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 尊重学生的想法与选择, 也就为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二、引发争辩

俗话说:“真理不辩不明。”争辩是不同观点之间的“辩斗”, 它必然会诱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 使之精神亢奋, 注意力高度集中, 智慧火花迸射。课堂争议对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具有重要作用。因此, 对于课堂教学中的某个重点、难点问题, 教师应引发起不同意见的争辩, 让学生自己得出问题的答案。

如学习《猴王出世》一文时, 有学生提出:“猴王在跳进水帘洞之前为什么要‘瞑目蹲身’?”通过讨论, 多数学生认为:“猴王在没有进入水帘洞之前, 不知道里面是什么情况, 心中有点害怕, 所以他在跳之前闭上了眼睛。”但个别学生提出异议:“美猴王勇敢顽强、无私无畏, 他不会因为这一点点困难就害怕得闭上眼睛, 这与美猴王的个性特征是不一致的。”教师并没有指出正确答案, 而是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双方的看法都有一定的道理, 请你们各自再认真学习课文, 找出依据来进行辩论, 尝试说服对方。”教师的做法激发了学生深读课文的兴趣, 学生开始为自己的观点寻找论据, 进行深入思考。在辩论时, 一方学生通过联系猴王第二次进入水帘洞时“却又瞑目蹲身, 往里一跳”这一动作得出结论:“瞑目蹲身”是描写猴王跳跃时的神态动作, 表现了他蔑视困难、勇敢无畏的品质。另一方学生心服口服, 问题的正确答案自然而然地显现了出来。

在教学中, 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在阅读感悟上的差异性、独特性, 点燃矛盾冲突的“导火索”, 引发学生思想上的相互碰撞、言语上的激烈辩论, 最后, 让学生自己得出问题的正确答案。

三、鼓励质疑

教育家赞可夫指出:“教会学生思考, 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然而, “疑是思之始”, 有疑, 才能有思考, 才能有探索, 也才能有创新。这也许就是古人所说的“读书需有疑”的道理。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可通过制造悬念、创设情境等方式, 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生疑、质疑、释疑。

如《我喜欢》一课, 作者构思别致, 行文精妙, 课文中反复用“我喜欢”或“我还喜欢”, 而不用“我喜欢……我更喜欢”。在教学时, 教师以此作为感悟文本的切入点, 开启学生的心智, 为学生的质疑创造条件。学生们开始议论, “我喜欢”或“我还喜欢”是作者张晓风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心胸豁达、开朗的自然流露。质疑思考, 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又培养了他们的主动探究意识。

四、角色融入

学生是个性鲜明的生命个体, 在阅读中必然会融进自己的独特情感、理解和体验。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应重视创设情境, 帮助学生扮演各种角色, 启发学生融入角色进行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 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如教学古诗《江雪》, 在阅读相关背景资料后, 教师让学生自己去朗读, 去感悟。在朗读过程中, 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是多元化的:有的学生读出了诗人被贬永州的孤独与寂寞;有的读出了诗人不怕寒冷, 不怕孤寂, 坚持钓鱼, 追求不懈的品质;有的则读出了诗人的悲哀和满腹的牢骚。学生带着已有的体验走进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 通过与诗人交流思想, 对诗人的处境有了独特的感悟。

五、诱导想象

教育家乌斯基说过:“强烈的活跃的想象是伟大智慧不可缺少的属性。”语文教材中的很多课文都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因素。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 教师应该让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感性材料把静态的、平面的文字转化为鲜明可感的画面。有的课文因为剪裁需要, 一些内容或者点到为止, 或者留下空白, 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教学目的, 调动学生头脑中的“库存”, 拓展其思路。

如在学习《丑小鸭》时, 教师让学生结合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展开想象, 说说丑小鸭在成长过程中还有可能会经历的痛苦。学生纷纷用自己独特的语言描绘了丑小鸭可能遇到的不幸场景:“黑夜中, 一片漆黑, 丑小鸭蜷缩在树桩旁, 听着狼叫, 吓得全身发抖。”“大雨冲毁了山洞, 丑小鸭又开始了流浪生活。”“冰天雪地里, 丑小鸭找不到食物, 只好啃树皮填肚子。”……学生遨游在语文这片童话般的田野里, 他们大胆想象, 畅所欲言, 表达着对丑小鸭的同情和爱怜。通过学生的表达, 我看到了他们对丑小鸭的关爱, 对生命的珍爱。在想象描述的过程中, 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了提高, 个性得到了张扬。

六、多角度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多角度”是指每个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的差异性。教师应针对学生的这种差异性丰富评价语言。

在朗读教学中, 一些教师常用“读得真好”“读得棒极了”来评价学生的朗读水平。这种空泛的评价语言并不能让学生受益多少。然而, 名师课堂的精彩评价能给我们很好的启示。如王崧舟老师在执教《万里长城》中的一个环节, 课件呈现美国总统克林顿发出的感叹:“长城是一个奇迹, 一个由伟大民族创造的伟大奇迹!”王老师分别请四位学生朗读这句话。随着学生的朗读, 王老师依次给出的评价是“小克林顿、女克林顿、害羞的克林顿、花腔克林顿”, 课堂上妙趣横生, 笑声不断。面对学生富有个性化的朗读, 王老师以丰富多彩的幽默话语给予了学生极具针对性的评价。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 学生阅读的差异性得到了尊重, 阅读的积极性也得到了提高。

“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 重在得法。”个性化阅读的有效指导策略如学生的个性一样, 异彩纷呈。教师应心中有生, 细心呵护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热情鼓励学生的创造性, 真正使学生想读、愿读, 读有所得。

拓展体育时空 促进学生锻炼 篇2

一、转变观念,勇于拓展

少年体质的增强是一项系统工程,对于每一名学生来说,参加阳光体育运动,不仅是每天简单地投入1小时的活动,而是让学生健康和运动的理念深入内心,并成为习惯,让同学们走向操场,走到阳光下,走到大自然参与体育锻炼,强健体魄,为未来美好的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标准重视对某一学段学生所达到的基本标准的刻画,同时对实施过程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1]而对实现目标的手段与过程,特别是知识前后顺序,并没有作硬性规定(比如课标中并没有规定先学习跑还是先学习跳,也没有规定先学习篮球还是先学习足球,等等),从而为教师教学的创造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使得教师从已有设计的被动执行者变成了课堂教学的主动开发者。教学空间的拓展是对过去以教材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进行全方位、多渠道的教学内涵和教学时空的开拓延展。因此,教师可以课程标准所提供的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根据课堂目标的需要,悉心地进行教学内容的加工、改造、拓展。课程改革的进行不仅提出了许多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而且对拓展教育教学的空间也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教师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充分拓展体育课程教学的空间,为学生的体育锻炼提供更为广阔的活动舞台。

二、关注从竞技体育项目向生活化的

体育课堂拓展

学生最终要走向社会、走向生活。体育课堂教学是反映社会及生活的需要,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生活,培养实际生活能力,使课堂教学成为学习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即体育课堂教学生活化,才能真正体现体育教学的本质功能,让学生更好地适应和服务于社会。[2]

1.教学内容生活化

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更为宽广的教学空间,因此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设计上,必须从学生个体需要出发,强调健身性、娱乐性、终身性,删除或缩减一些学生不感兴趣的与将来工作生活关系不大的教学内容,由教师和学生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共同精选和增补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现代健身气息强的体育基础知识与健身方法,把学生置于生活的氛围中,让每一个学生的心情得到彻底的放松,在愉快的思考和学习中,充分感悟体育的兴趣和魅力,为体育生活化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生活中蕴含着巨大的体育活动资源,一旦教师将生活中的体育活动资源进行有效拓展,学生就会增强学习兴趣,练习就不再是枯燥无味的,而是一种乐在其中的趣味活动,甚至可以激发联想,生成创意。如江苏省第四届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能手比赛一等奖、教学创新奖的课——《爬行游戏》。[3]教学对象是二年级学生,学习内容是手脚并用膝盖不着地的快速爬行和爬行游戏。教学设计重点放在通过语言、器材、小动物爬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创设各种宽松的爬行生活环境,使学生欢快自主地进行练习。教师从婴儿爬引入手脚并用膝盖不着地爬行;接着学生尝试练习各种姿势爬行,教师不对模仿动作作具体规定,而是引导学生通过互相模仿、比较和讨论,琢磨在各种爬行姿势中膝盖不着地爬行最快的方法;学生在体验中得出结论:降低重心。膝盖不着地是爬行最快的方法。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不但要练习快速爬行,还要自己布置场地、角色分配等等。寻求到有效的快速爬行方法后,以接力的形式进行传统游戏“钻山洞”、“钻隧道”和“蜗牛爬”。学生需要更多的参与、合作与竞争,不但发展了体能与技能,还促进社会生活能力的提高。

教学内容生活化在于改变以往课堂不重视学生直接经验,使教学过早地陷入了符号化、抽象化、竞技化的怪圈。教学内容选择要超越科学世界以及竞技运动世界的束缚,更加关注生活世界,要有选择性地将生活化情景科学地、合理地再现到体育课堂教学中,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让学生用自己的身体去体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4]教师的课堂创造精神要在深入把握教材和学会拓展课堂的时空中逐步养成,并得到充分释放,从而升华为与学生共建课程的主体。

2.教学方法的生活化

在运用教学方法的过程中,体育教师起着主导作用,他们是教学方法的运作者、控制者。先进的理念需要融入教师的日常教学生活才能获得生命,在具体的情境中,怎样进行操作,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生活实践中去摸索和体悟,不具备强烈的生活化观念和丰富的生活阅历,脱离了体育教学生活世界的教师是不合格的。与此同时,教师要成为学生的朋友,要用语重心长、幽默风趣的话语把贴近生活的体育教学内容告诉给学生,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主动体验,让他们感觉到课堂教学就是轻松地学习兄长、朋友的生活经验。但是,课堂教学也不是杂乱无章、放任自流的,教师要树立一定的威信,以保证体育课堂有序地实现生活化。[5]

三、注重从单一体育学科拓展为多学科的整合

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应有机关联、交织和整合。学科课程教学空间的拓展,必须打破僵化的学科框架,软化学科边界,使体育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相互连起来,让学生从学科间的联系中发现问题,在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中让学生的能力得到整合。例如,在学习行进间运球时,通过对物理学科中入射角与反射角内容的来教会学生按拍球的部位,提高学生行间控制球的能力;在教授篮球投擦板球时,也使用同样的原理提醒学生投篮时的擦板点,来提高投擦板球的命中率。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利用其他学科的知识解决体育教学中出现的相关问题,要敏感地意识到学生的问题可能与其他学科知识有关。只有通过相关知识才能解决学生的困惑,拓展本学科的视野。

四、学会从内向外的拓展

这里的从内到外拓展包括两个方面,由课内到课外延伸,由校内向校外延伸。这里的“课外”是个时间概念,也是个空间概念。[6]作为时间概念,是指课堂教学时间以外的时间;作为空间概念,包括校园内和校园外。课程教学的空间拓展,就是要学生在课堂教学之外的时间和空间里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进行锻炼。

1.从课内到课外的拓展

指导学生从课堂锻炼向课外锻炼拓展时,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学校的体育课程资源。一是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我校每天上午25~30分钟的体育大课间活动、广播操和校园集体舞;每周2~3次的课外体育活动,班级、年级以及学校举行的个性体育竞赛(我校是市篮球传统项目学校,要求人人有项目、班班有活动、周周有安排、月月有比赛),课余体育训练,学校每年固定在4月份和10月份举办以篮球为主的春、秋季校运动会等活动;二要加强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校外举办的武术、散打、跆拳道、街舞、体育舞蹈俱乐部来促进锻炼;三是整合家庭、社区的资源。

2.从校内向校外的拓展

家庭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家长都有或多或少的运动和锻炼经历,利用“小手拉大手”活动,要求学生与家长一起锻炼,让家长做学生的体育指导员,同时促进了家庭成员的身体健康。

巧用校外体育资源。社区的部分体育资源是学校所不具备的,引导学生避开成年人锻炼的高峰期,利用社区的具有娱乐和健身功能的健身路径来锻炼身体,也有效的避免了体育资源浪费。

体育时空的拓展改变了原有的体育课堂的师讲生练的单一形式,把学生引入一个主动参与的全新时空,使学生的锻炼呈现的真实而具体,练习内容呈现出丰富而多彩,锻炼途径出现多样而协同,锻炼手段呈现出多样而灵活,收获呈现出多样而有个性。

参考文献

[1][6]陆志平,辜伟节.新课程:我们怎样上课——课堂教学问题与对策[M].东北大学出版社2007.6:116-121.

[2][5]王海荣,张博.体育课堂教学生活化实现途径的探讨[J].辽宁体育科技.2005.6(3):85-86.

[3][4]袁志欢.踏寻体育课堂的生活足迹[J].江苏教育.2009.7:57-58.

在“融合”中拓展教学时空 篇3

一、融合生活实例

有一次, 要和家人一起外出旅游, 在选择哪种交通工具时, 产生了争论:父亲想要坐轮船, 因为觉得坐轮船很舒适, 还能一路欣赏美景;母亲想坐飞机, 想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目的地;而我却想坐动车, 动车既有速度又悠闲。在我们进行讨论时, 我想到了小学《品德与社会》中《多种多样的运输方式》这一课, 如果将这样的真实案例放在课堂上进行讨论, 岂不是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对这一教学内容有更深刻的体会和认识。于是, 我在教学《多种多样的运输方式》时, 首先创设了这样一个生活实例:元旦假期快到了, 教师想要外出旅游, 但是老师不知道该选哪种交通工具, 你们能帮我想想办法吗?然后给出四个选择:汽车、火车、轮船、飞机, 课堂上学生就这一论题纷纷展开讨论。经过大家的讨论, 我们总结出了这几种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的不同特点, 然后根据具体问题, 具体分析, 选择出适合的交通工具。

这样的问题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 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也有可能遇到, 有时难以做出选择。在教学中, 我们应该根据教学内容, 把握住生活经验所蕴藏的丰富教育价值, 构筑一个真实的生活实例,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 经过学生之间的讨论、沟通, 达到帮助学生深刻认识的目的。

二、融合德育作业

当前, 我国的小学教育正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正朝着素质教育的方向不断推进, 德育作业也受到了教师和家长的重视。德育作业不再是强调专业的理论知识, 而是注重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 我们将课堂教学与德育作业进行有机的融合, 不仅可以延续课堂教学内容, 而且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教学实效。

例如, 在教学《让爷爷奶奶高兴》这一课时, 我就布置相应的德育作业:回到家里帮爷爷奶奶捶背、按摩, 陪爷爷奶奶逛花园, 平时要多和他们谈谈心, 多关心老人, 让他们高兴。同时, 设置一张表格, 要求家长全力配合, 要家长一起监督, 时刻提醒学生完成德育作业, 同时认真填写表格, 为教师反馈必要的信息。

三、融合班集体建设

众所周知, 学生除了家庭生活外, 最重要的就是班集体生活了, 可以说, 学生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和同学及教师一起度过的, 集体生活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品德与社会》作为小学的重要课程之一, 其教学应该和班集体建设紧密联系。教师在教学中, 要根据每个班级的不同特点, 将《品德与社会》教学有效融入到班集体的建设之中, 将《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各种德育要求衍生到整个班集体的建设中, 将《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课堂拓展为班集教育活动中。

例如, 我在教学《我们的班队干部选举》时, 和班主任老师合作, 开展一次班队干部选举的主题班会, 活动分三个环节:自我推荐, 学生推荐, 民主投票。在进行自我推荐时, 学生要进行各种表演, 或是讲故事, 或是演小品, 或是朗诵诗歌, 或是发表感言。总而言之, 要勇于表达自己, 要向同学和教师推荐自己, 发挥自己的优势, 阐明自己能够当好班队干部的有利条件。这样一系列的环节使学生的积极参与, 在这过程中, 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和实际的班队干部选举进行有效融合, 既是一堂班会课, 又是一节品德与社会课, 真是一举两用, 学生的感悟深刻。

四、融合学校主题活动

《品德与社会》虽然是小学学科课程设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在当前的课程体系中, 课时安排比较少, 要在这为数不多的课时内, 拓展《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时空, 除了要充分利用教材, 还需要不断地开发、补充课程资源, 丰富教学容量, 创新教学方式。与学校主题活动的融合, 就是一种很好的拓展形式。学校会定期展开德育活动, 种类丰富, 非常适合学生的参与和学习。比如说, 在“父亲节”“母亲节”“重阳节”等节日时可以开展“尊亲敬老”专项德育活动, 还有学校组织的其他各种各样的集体活动, 这些活动很多会涉及《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内容, 学生通过参与这样的活动, 亲自进行实践, 真正体会到德育的意义, 提高了思想道德品质。因此, 当学校组织主题活动时, 我们就应该主动寻求课程内容与活动的衔接点, 将教学内容融合到学校主题活动中去。这样的教学课堂, 不再受到教室和时间的约束, 拓展了《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时空。

五、融合其他学科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 课程内容涉及社会、历史、地理等等各个学科。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 教师应该将教学与这些学科紧密联系起来, 除了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行为习惯等方面的教育之外, 还要重视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要让学生学会使用教学内容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与其他学科的融合, 并不是简单的教学形式的转变, 而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 总是认为学科与学科之间是没有联系的, 再加上教师强调学科的专业性, 使得学生一直将《品德与社会》认为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而通过与其他科目相融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就可以改变他们这种狭隘的思想, 使得他们的学习由内涵极少的“质数”变为内涵丰富的“合数”。

总之, 拓展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时空需因地制宜,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 不同的班级, 创新教学手段, 改革教学理念, 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 从而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达到提高《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榕基软件 软件拓展新时空 篇4

新近上市的福建榕基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正是凭借其在软件行业中的独特优势异军突起。1993年在福州诞生的榕基软件,初创时仅几个人,开始了他们试水技术服务和软件开发行业、初尝信息化市场的第一步。多年来,榕基团队凭借无畏的勇气开拓市场,以真诚和智慧赢得了市场。公司先后开发出政务信息化解决方案、协同管理平台、网络隐患扫描系统等多个软件产品和经典解决方案。创业者艰苦的努力,使公司在客户资源、人力资源、核心技术和行业经验等方面,形成了核心竞争力,并成为国内知名软件产品和服务提供商,为后来榕基的崛起奠定了资本积累。

四大体系夯实强基之路

历经17年的发展,公司现已形成了包括电子政务、信息安全、质检三电和协同管理四大支柱产业。四个领域既相互独立,又紧密围绕公司“行业化、产品化、服务化”的经营战略,使公司在产品、服务和客户间形成了资源共享、相互依托和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

公司在北京、福建、浙江、河南以及上海等区域,拥有1000多家党政机关客户,为其提供一体化电子政务应用平台和整合解决方案,并已成为上述区域通用电子政务应用软件最具竞争力的企业之一。

在信息安全领域,公司通过了公安部、国家保密局以及军事机关等多项认证,拥有包括政府、军事机关、能源、电信和金融等重要行业的1500余家客户群体。

在质检三电工程领域,公司累计为近3万家进出口企业提供服务,并且是国家质检总局许可的两家申报企业端软件推广及运维服务商之一,三家电子监管企业端软件运维服务商之一。2009年公司市场占有率26%,位列行业第二。

在协同管理方面,公司拥有1000多家协同管理客户,是国内领域拥有最多实用化应用客户的厂商之一,重点用户为能源、电信、金融和制造业等大型集团公司。值得榕基人骄傲的是,公司参与了国家电网“SG186”工程协同办公系统的研发及全国推广工作,而公司成为该系统任务协作平台全国唯一供应商。

行业领域内的突出贡献,使榕基软件先后拥有了多项资质认证,并获得了荣誉表彰。2008年,公司拥有了自己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同年获得竣工产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并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十年成就奖,被国家信息产业部授予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优秀企业称号等多项殊荣。

“A”计划助力腾飞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数据,2006年至2008年,我国软件产业分别完成业务收入4800亿元、5834亿元和7573亿元,同比增长23.1%、21.5%和29.8%。2009年,在国内经济持续增长及相关产业政策带动下,我国软件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年完成业务收入9513亿元,同比增长25.6%。有专家预计,未来我国软件行业,将以20%的年均增长率快速增长,预计到2012年,我国软件产业业务收入将达到17536亿元。

面对广阔的市场空间,榕基软件启动了上市“A”计划,拟向社会公开发行2600万股股票,用于新一代电子政务平台、信息安全风险管理系统、质检三电工程企业端软件运维服务平台和协同管理平台软件等的研究与开发。随着项目的实施,将带给公司又一次腾飞发展机遇。

拓展英语教学隐性时空的思考 篇5

一、英语课外教学活动的调查分析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 五所学校均开设有二课堂活动, 但都是由部分英语爱好者自发组成, 参加人员不足学生总数的3%。各校最多的社团形式为英语剧社, 但在被调查的12个英语剧社中, 只有1个剧社能拿出成型的作品演出。84%的教师把英语二课堂活动看作是教学之外的事, 偶尔参加活动也是应学生之邀请临时参加, 很少全程参与。在被调查的学生中只有21%的人表示对英语二课堂有兴趣。英语二课堂活动有固定活动场地的占16%, 关于校园英语环境布置, 83%的学生表示没注意过。27%的同学能在语言实验室或利用网络认真完成老师的作业, 73%的同学表示如果不是必须上交的作业不完成, 理由为时间紧或不重视。

另外, 英语课外教学活动开展缺乏统一管理, 组织松散、覆盖面小, 缺少计划性和系统性;活动内容单一, 活动方式与时间随机性较大, 鲜有成果出现;很少开展大型活动, 在学生中未能造成一定影响, 导致学生忽视这一活动;没能形成英语课外教学强环境。英语课外教学活动缺乏活动设备、场地, 没有资金支持。很多学校英语课外教学活动缺乏活动设备短缺, 只有录放机等简单设备, 语音室都没有, 基本没有资金支持, 这限制了其发展。学校和教师对活动课外教学活动的认识不高, 投入不够, 对教师和学生参与课外教学活动缺乏有效检查与评价, 没有制度管理。

二、拓展英语教学隐性时空的策略探讨

1. 争取学校管理层面的大力支持是有效开展课外教学活动的前提

因为课外活动教学会在课程设置、教学管理、资金分配等很多方面与传统教学发生冲突, 学校管理者的制度管理、政策支持和工作协调就显得尤为重要。很多学校成功的课外教学活动也例证了这一点:宁波某校的第二课堂能有今天的成效就与学校在疏通工作环节、提供工作条件和人、才、物的支持分不开。学校要成立英语课外活动委员会, 由分管教学或学生工作领导牵头, 协调工作, 做出决策;学校应建立英语课外辅导员制度, 由专任教师负责指导学生英语课外活动的计划、组织和开展;学校要设立英语课外活动专项资金, 专款专用。

2. 积极投身于课外教学活动是有效开展课外教学活动的基本保证

课外教学活动既是教学活动, 就与大纲和课程教学有着紧密的联系, 是实现大纲要求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教师要把英语课外活动视为英语课程的一部分, 积极参与并深入到学生活动中去, 对活动的内容、方式给予专业指导, 同时对活动的目的、设想、实施、评价等环节积极实践, 结合理论进行科学研究。在课外活动中, 学生应该发挥自己的特长, 发动自己的智慧大脑, 彰显自己的个性, 参与课外活动, 充分锻炼自己, 提高自我, 发展自我。把课堂上学习到的英语知识灵活熟练地运用到实际当中, 在实际中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 从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加以注意、改进和提升, 从而全面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和英语能力。同时, 在安排英语课外活动时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英语知识水平, 选用切实可行的方法与形式, 结合具体的教学任务, 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各类英语课外活动。在布置学生进行课外活动时, 事先给予指导说明, 尤其要注意学生自主进行课外活动时的安全问题、注意事项和技巧等。课外活动可以是小组的、个人的, 也可以是集体统一行动, 参加某一项课外活动。总之,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 也是课堂教学的延伸, 也是课堂教学知识的体验、深化和提高, 是课堂知识转化成为学生能力的重要训练场。

3. 以创造课外英语教学环境为载体使校园环境英语化和英语教学校园化

学校的指示牌、标志牌、宣传标语、校训、名言警句等用中英双语展示;各类宣传栏、板报、墙报的栏目主标题用中英双语设计, 做到环境布置双语化。早晨和下午课后的学校广播站可交替播放中英文新闻、歌曲和节目;学校的调频电台可全天候滚动播出英语讲座、考试辅导、电影欣赏、听力训练等, 栏目板块、时间固定, 内容滚动播出, 学生可根据需要自己安排时间收听, 做到英语播放全天化。开展英语角、英语晚会、英语竞赛、英语讲座、电影欣赏等活动, 做到活动内容多样化。组建英语俱乐部、英语社团、英语协会等团体组织, 做到参与人数多, 参与面广。小型小组活动与大型团体活动相结合、定期活动与不定期活动相结合、口语实践与书面展示相结合, 做到活动形式多样化。

4. 给学生提供展示机会为保持课外教学活动的生命力搭建平台

第一, 积极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英语竞赛活动, 给学生提供竞争的舞台, 使他们不断超越自我, 增加自信。让他们在自觉、主动的学习中发现知识, 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与创新能力, 提高了自身素质。

第二, 每学期开展一次大型英语晚会, 给学生搭建展示英语能力的平台。定期开展英语娱乐活动, 比如每学期开展一次大型英语晚会, 给学生搭建展示英语能力的平台丰富多彩的课外英语活动, 有利于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提高英语学习的成效。

第三, 学校或各年级大型活动争取用中英文双语主持, 彰显特色, 创建英语环境。

5. 把课外教学活动纳入教学评价体系是有效开展课外教学活动的手段

传统上, 教师把教学活动与教学研究的重心花在课堂教学上, 对教师教学成功与否的评价也围绕课堂教学成功与否进行。而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活动的优化组合势必要求把教师参与课外教学活动表现纳入教学评价范围;学校对教师的教学管理应包括课堂和课外两个方面。传统的终结性评价以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为关注点, 忽略了对学生更有价值和教育意义的体验性、过程性和发展性的目标。把学生参与课外英语教学活动纳入学生的评价体系, 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既可评价学生学习态度、动机、参与意识、创新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等不易量化的方面, 又可约束学生投入到二课堂中, 可谓一举两得。学校要把英语课外活动纳入学分制范围, 教师要把学生自主学习内容、时间、作业完成情况认真记录, 作为阶段性评价计入最终成绩。

有效拓展英语教学时间和空间, 使课外教学活动成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做到课内外教学活动优势互补, 不失为解决这一矛盾的一种实践尝试。学校英语的教学活动与教学研究应多花一些功夫在课外。

参考文献

[1]周平.从语用类别的转换看课外教学活动的实践意义.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0 (9) :36—39.

[2]胡凌.学校英语课外活动探讨.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校学报, 2004, 4 (3) :80.

[3]周平, 蒋虹.论课内外教学活动优势互补.外语与外语教学, 1999 (5) .

时空拓展 篇6

1. 精选问题, 创设情境, 激发建模的兴趣。

数学模型都是具有现实的生活背景的, 这是构建模型的基础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如构建“平均数”模型时, 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4名男生一组, 5名女生一组, 进行套圈游戏比赛, 哪个组的套圈水平高一些?学生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方法, 如比较每组的总分、比较每组中的最好成绩等, 但都遭到了否决。这时“平均数”的策略应需而生, 构建“平均数”的模型成为了学生的需求, 同时也揭示了模型存在的背景、适用环境、条件等。

2. 充分感知, 积累表象, 培育建模的基础。

数学模型关注的对象是许多具有共同普遍性的一类事物, 因此教师首先要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 多侧面、多维度、全方位感知这类事物的特征或数量相依关系, 为数学模型的准确构建提供可能。如一年级“凑十法”模型构建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感知、积累的过程。首先通过探究学习9加几的算法, 初步了解凑十法;接着采取半扶半放的方式学习“8、7加几”的算法, 进一步感知凑十法更广的适用范围;最后, 学习6、5、4加几, 运用凑十法灵活解决相关计算问题。学生经历了观察、操作、实践、讨论, 体验到了“凑十法”的内涵, 为形成“凑十法”的模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提供了充分的准备。

3. 组织跃进, 抽象本质, 完成模型的构建。

实现通过生活向抽象数学模型的有效过渡, 是数学教学的任务之一。具体生动的情境问题只是为学生数学模型的建构提供了可能, 如果忽视从具体到抽象的跃进过程的有效组织, 那就不成其为建模。

4. 重视思想, 提炼方法, 优化建模的过程。

不管是数学概念的建立、数学规律的发现还是数学问题的解决, 核心问题都在于数学思维方法的建立, 它是数学模型存在的灵魂。如《圆柱的体积》教学, 在建构体积公式这一模型的过程中要突出与之相伴的“数学思想方法”的建模过程。一是转化, 这与以前的学习经验相一致, 是将未知转化成已知;二是极限思想, 这与把一个圆形转化为一个长方形类似, 是在众多表面上形态各异的思维策略背后蕴藏的共同的具有更高概括意义的数学思想方法。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提炼与体验, 可以催化数学模型的建构, 提升建构的理性高度。

5. 回归生活, 变换情境, 拓展模型的外延。

人的认识过程是由感性到理性再到感性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从具体的问题经历抽象提炼初步构建起相应的数学模型, 并不是学生认识的终结, 还要组织学生将数学模型还原为具体的数学直观或可感的数学现实, 使已经构建的数学模型不断得以扩充和提升。

二、拓宽建模的途径

1. 根据教学内容, 开展建模活动。

教材中的一些内容已经考虑按照建模的思路编排, 教师要多从建模的角度解读教材, 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建模思想, 精心设计和选择列入教学内容的现实问题情境, 使学生从中获得“搜集信息, 将实际问题数学化, 建立模型, 解答问题, 从而解决问题”的体验。

2. 上好实践活动课, 为学生模仿建模甚至独立建模提供有效指导。

重点应放在对问题背景、问题条件的考察以及模型建立过程的引导与分析上, 力图使学生弄清其中所蕴涵的思维方式与方法。可以结合教材内容, 适当对各种知识点进行整合, 并使之融进生活背景, 生产出好的“建模问题”作为实践活动课的内容。如苏教版六 (上) 安排了这样的问题:找10盒火柴, 先在小组里拼一拼, 看看把10盒火柴包装成一包有哪些不同的方法、怎样包装最节省包装纸。

3. 改编教材习题, 放大功能, 使建模教学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教材上许多应用题已不是实际问题的原形, 可以根据需要对一些题目进行开发, 使其成为建模的有效素材。如将教材“从一点画一条已知直线的垂线”的内容改成:“从某村庄修一条到河边的小路, 怎样最近?”再如教材中“正方形面积是8cm2, 求其内接圆的面积”, 如果只是一做了事, 那么它的价值就不能完全体现出来。可以利用它开展建模活动:可以设圆的半径是r, 探讨出圆的面积与正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πr2/4r2=π/4, 从而建立起关系模型, 进而解决问题;也可以另辟蹊径, 先通过“圆内接正方形面积是6cm2, 求圆的面积”这一问题的解决, 建立模型, 圆的面积是正方形面积的倍, 再将原问题进行转化, 从而获得解决。

学生学习数学模型的方法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不断积累经验、不断深化的过程, 需要教师在教学的实践中结合数学知识的教学反复孕育, 让学生亲身经历建模过程。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数学模型方法, 揭示数学的本质, 在接替过程中引发与选择思维方向, 都具有很大的启发性。所以我们应当在教学中帮助学生逐步建构模型、应用模型, 就是要求教师致力于数学建模的引领, 让学生体验数学建模的过程, 从而取得数学活动经验。它是把“创造过程中的数学”纳入数学教育的一种可行手段。

上一篇:抑尘工作下一篇:人机工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