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包设计的时空观

2024-09-15

蒙古包设计的时空观(共5篇)

蒙古包设计的时空观 篇1

摘要:根据2004—2011年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研究内蒙古耕地面积的时空变化情况,通过Arcgis软件分析其空间变化的分布格局特征,运用SPSS软件主成分分析法探寻影响其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

关键词:耕地面积,时空变化,主成分分析,驱动力

一、数据源及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2004—2011年内蒙古耕地序列数据,通过Arcgi软件研究耕地面积的时空变化,利用SPSS软件应用主成分分析法探讨耕地变化的驱动因子。

二、耕地面积时空变化分析

( 一) 耕地面积时间变化分析

分析年鉴数据可知耕地面积总体呈下降趋势,2006—200年减少面积34.7万公顷,年减少率0.046%,2011年人均耕地面积下降为0.028公顷,两者下降趋势基本一致。

( 二) 耕地面积空间变化分析

耕地资源、盟市人均耕地资源空间分布呈明显空间格局( 见图1、图2) ,由东北部相对充沛过度到西南部相对稀缺。

三、驱动因子分析

指标选取为 总人口x1,非农业人 口x2,国内生产 总值x3, 粮食总产量x4, 房地产开发投资x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 额x6,农民人均收入x7, 每公顷耕地生产农业产值x8,固定资产投资x9,造林面积x10,人均GDPx11,农村用电量x12。

( 一) 主成分分析

主成分分析可减弱变量相互干扰,由( 见表1) 载荷矩阵归纳驱动因子。

( 二) 耕地面积变化的驱动力

1.人口因子驱动。内蒙总人口数 2011 年达 2 481.7 万人,增加的人口为满足需求必然向耕地等农用地扩展。

2.经济发展驱动。2011年内蒙国内生产总值翻了5倍 ,单位面积土地用于第三产业收益远高于粮食生产效益致耕地流失。

3.农业科技驱动。农村用电量的增加 ,农业结构调整活跃耕地不断向其他农用地转化。

四、结论

本文研究成果表明,内蒙耕地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总体呈下降趋势,空间上呈明显带状分布格局,资源禀赋由东北部相对充沛过度到西南部相对稀缺。主成分分析耕地变化驱动力归纳为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以及农业科技三类。

绘本设计的多维度时空研究 篇2

关键词:绘本;多维度

绘本作为一种图文互动的艺术形式,突出了插图与文字之间的辩证关系。它具有自己独特的品格特征,具有文学与绘画双重血统,但又不完全等同于其中任何一方。在其中,文字与插图用不同的方式传达信息,共同表达一个主题。这种交互式的复合艺术中,文与图的多种组合可能对于图像时代的设计中图像与语言的关系是一种探索。而计算机和数字技术的运用,国际互联网的出现都对绘本这种传统平面设计形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它们的出现不仅丰富了设计的手段, 更改变了设计师和受众之间的关系。我们从书籍对纸质媒体的突破中看到了这一趋势带来的非同寻常的意义。而绘本作为一种特殊的书籍形式,也必将从传统的静态的平面转向一种动态的互动的新视觉形式。如何进行绘本设计,如何将文字与插图在绘本的立体空间中结合并获得最佳的叙事效果,如何突破纸平面拓展文字与图像交互叙事的可能性,这都是本土设计师需要探索的问题。

1 绘本之物理空间

绘本与其他书籍一样,是由各种平面元素构建而成的二维页面,经过印装工艺组成的三维立体空间。这个空间是由封面、书脊、封底及勒口等围合而成的;而绘本中,相连的对页是绘本空间构成的一个基本单位,对页连接起来叠成的若干个空间最终组成了绘本的整体空间形态。如果把绘本比作建筑物的话,则读者的视线可以在其中穿梭、行进,感受它的效果:从封面到内页,从天头到地脚,版面与版面之间的连贯、呼应、对比、暗示、联想、悬念等手段,通过页与页之间的过渡与变化,随着翻页活动,出现了具有时间性的空间变化,使绘本的故事情节逐渐深入展开。也就是说,二维的纸面经过装订,构成了三维的空间;而三维空间中由于有了翻页活动的加入,而在其基础上增添了时间这个维度,从而形成了四维时空。这个四维的实体空间以视觉空间为主,辅以触觉、听觉,甚至是嗅觉。

鲁道夫·阿恩海姆(RudolfAmhe)在《艺术与视知觉》中提到“一个物体的视觉概念,是從多个角度进行观察之后得到的总印象”,所以“一个视觉对象,其实就是一个运动的事件”。绘本的叙事也源于动态,就是说时间结构是绘本设计中除了空间结构外的另一个重要的形式结构。绘本本身具有三维空间,再加上读者视线的循序渐进以及抚摩、翻阅书页所构成的时间上的相继性,从而使阅读的空间变化转化成了时间的审美过程。“作为文学的和视觉的符号群,总是通过时间顺序地被理解的。”四读者在几米开外感受到绘本封面的感召力,走近将绘本拿在手中,开始近距离地欣赏封面、书脊、封底、勒口等,对绘本的外观形态进行多角度的观察,再翻开书页,由表及里、层层深入地一页页翻阅。由此,绘本的各部分设计逐一展现在读者眼前。在这个过程中,空间上的多视点、多侧面、多层次的观察逐渐演变成了动态的时间性。如杉浦康平先生在《造型的诞生》中提到的:“随着翻页不断出现对开页,故事情节逐渐深入展开。书籍和电影、电视一样,是每个瞬间的重叠,它伴随着戏剧化的变化流动着。”网但绘本的阅读又不完全等同于电影等时间艺术,绘本的阅读相较于电影的观赏有更多的主动性。因此,绘本设计中,将空间结构和时间结构相结合,促使空间形象在时间相继性中组合成完整的故事情节,进而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显得尤为重要,其直接影响到绘本最终的叙事效果。尤其是当下电子读物、动画片的泛滥打破了纸质绘本的传统时空结构和秩序感,为人们提供了新的阅读体验。这就促使绘本设计师在纸质绘本的设计过程中更需加强对时空结构的把握,改变以往单一的模式。

2 绘本之心理空间

在绘本中,除了那个我们能看得见、摸得着的物理空间之外,还存在着另一个空间—心理空间。设计将文字与插图进行组织、编排,从而表现出富有活力的情感和情节,诉说出一个虚空间。而读者通过视觉、触觉、听觉等不同感官对绘本设计的整体领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形成了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空间。绘本的作者、设计师通过文字、插图和书籍设计等叙事要素为读者编织了一个完整的故事状态,从而激发了读者的想象空间。

绘本中由若干个平面构成的立体空间实质上是一个视觉图像的载体,其目的是为了传递信息,表达故事,发现意义。绘本在二维、三维、甚至是四维空间内探讨形式的设计与创造,实际上是为了追求超越平面的内容与涵义。康定斯基(wass衡Kandins材)曾阐述了艺术形式(物理空间)与内涵(心理空间)的关系:“狭义地说形式就是一个面与另一个面之间的边线,这是它的外在含义,但是,它另有一个千差万别的内在含义;确切地说,形式是内在含义的外观。”

在绘本设计的物理空间背后,是更深层次的心理空间。“艺术的内容就是理念,艺术的形式就是诉诸感官的形象。艺术要把这两方面调和成一种自由的统一的整体。”网因此,绘本中的任何视觉形式,只有在具备了丰富的内涵后,才是“有情感的,是充满了幻想和活力的”。绘本中对空间形式的探究,其首要目的是通过具体的视觉形象表现、叙述故事内容。优秀的绘本,从文字、插图到整体设计的每个细节都在向读者提供了各种有关故事内容的讯息。而故事的叙述,归根结底是为了描绘出某种抽象和隐晦的概念与想法,如某种情感的传达,人生体验的分享,甚至是人生哲理的教授等等,这些才是绘本的最重要的核心价值。比如日本的佐野洋子的名作《活了一百万次的猫》被视为“一部有关生命意义的伟大寓言”;谢尔·希尔弗斯坦(sheldonAhnsilverstein)的《给予的树》被解读为“一则关于‘索取与‘付出的寓言”,“是一个温馨的故事,略带哀伤的感动,慰藉人们的心灵。谢尔·希尔弗斯坦为各个年龄的读者创造了一个令人动容的寓言:在施与受之间,也在爱人与被爱之间。”而奥地利的赫尔嘎·班石(He坛:Bansch)的《嚓一澎》更是一本能帮助孩子走出孤独和阴影的具有治疗功能的绘本。据红泥巴网站创始人,著名儿童阅读推广人阿甲介绍,这本绘本在国外被用来进行临床上的心理治疗,引导曾经受过刺激的孩子回到一个正常的人生轨道,帮助孩子成长。

3 绘本阅读之交互空间

蒙古包设计的时空观 篇3

赤峰市属于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冬季寒冷而漫长, 春季干旱且多大风, 夏季雨水集中、炎热, 秋季的气温下降快, 霜冻来临的早。这里最主要的气象灾害就是干旱, 素有十年九旱的说法, 所以研究温度变化情况在这里有很重要的意义。

1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资料来源

资料来自赤峰市气象局的主要相关气象站近40 年的气象资料, 数据客观、翔实。

1.2 方法

(1) 时间序列分析

采用Excel直接进行时间序列分析, 确定气候变化与时间之间的关系。

(2) 空间序列分析

采用克立格方法进行气候的空间序列分析[1]。

(3) 气候倾向率分析

气候倾向率分析是指设某站某个气象要素y随其他要素x变化的序列为y (t) 。它总可以用一个多项式来表示:

一般来说, 温度和降水气候趋势用一次直线方程或二次曲线方程就能满足。文章用一次直线方程来定量描述, 即y (t) =a0+s1t, 则趋势变化率方程:

把ai10 称作气候倾向率, 单位:℃或mm/10a。方程中ai系数可用最小二乘法或经验正交多项式来确定[4]。

2 结果

2.1 年平均气温变化的时空序列分析

2.1.1 年平均气温变化的距平分析结果

赤峰地区的平均气温以90 年代为界, 前后有很大的区别, 90 年代之前气温负距平为主, 90 年代之后气温多为正距平, 通过分析数据我们可以看出, 在90 年代后, 赤峰地区气温不断飙升, 气温波动比较大。在20 世纪70 年代到80 年大中期, 赤峰地区的平均气温也处于上升阶段, 但是始终处于负距平。在90 年代初期, 气温浮动特别大, 平均气温不断的上升下降。在1997-2011 期间, 其平均气温又恢复到缓慢上升阶段。

2.1.2 年平均气温的周期分析及空间分析

赤峰地区近40 年来年平均气温大概趋势为0.291℃/10a。在全国范围来看, 尤其是在北方地区温度上升幅度最大, 每年的平均温度变化范围0.2-0.8℃/10a, 位于内蒙古的东部地区和东北部地区升温最高, 并且升温的速度也最快, 大兴安岭以西、青藏高原以东, 内蒙古高原以南, 秦岭淮河以北;西邻青藏高原, 东临渤海和黄海, 北与东北地区、内蒙古地区相接地区相对较小, 长江以南大部分地区温度基本不变。其余一些地区有0.2℃/10a的升温倾斜率。有这些数据可以看出赤峰地区每年的平均温度变化跟全国每年的温度变化没什么多大区别。与此同时, 该地区每年的平均温度具有以下特征: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温度高, 等温线几乎和经线平行;东部地区温度比较平均, 且密集, 西部等温线相对稀疏, 说明从赤峰地区的西部到东部每年的平均气温差距是逐步减小的。整个市区的温度波动范围为3.2℃, 本区最西部年平均温度约17.6-18.0℃, 本区东部边缘年均温度约在21.3-21.8℃。

2.2 年最低气温变化的时间序列分析

2.2.1 年最低气温变化的距平分析结果

赤峰地区平均气温在文章2.1.1 中做了详细的结果分析, 其平均气温代表着赤峰地区气温变化趋势, 最低气温的近40 年的变化趋势与年平均气温的变化趋势一致。

2.2.2 年最低气温的周期和空间分析

赤峰地区近40 年来年最低气温倾向率为0.037℃/10a, 略高于年平均气温的倾向率。其最低温度分布特点东部比西部温度高, 东部等温线相比西部较密是赤峰地区年最低气温的分布特点, 这说明由西向东年最低气温温差由大变小, 与年平均气温相比变化不大。全市最低温度在8.3°左右变化, 本区最西部年平均温度在3.4-4.3℃左右, 本区东部边缘年均温度在10.8-11.7℃左右。

2.3 年最高气温变化的时间序列分析

2.3.1 年最高气温变化的距平分析

统计赤峰地区所有气象站点1971 年到2011 年的气温并分别计算年平均值, 由这些年平均值平均可以得出赤峰地区最高气温。通过赤峰地区年平均气温平均图可以看出, 赤峰地区近40 年的年最高气温变化情况与年平均气温和年最低气温的变化情况一致。

2.3.2 年最高气温的周期和空间分析

赤峰地区近40 年来年平均气温倾向率为0.387℃/10a, 略高于年平均气温的倾向率, 其变化趋势与年最低气温、最高气温变化一致。

此外, 赤峰地区年最低气温的分布特点是东部温度高, 西部温度低。全市年最高温度变化幅度在12.2℃, 本区最西部年平均温度约26.4-29.8℃, 本区东部边缘年均温度约在33.2-36.6℃。

3 结束语

赤峰地区年平均温度、最低温度及最高温度近40 年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年平均温度在全市40 年的倾向率为0.291℃/10a, 年最低温度全市40 年的倾向率为0.37℃/10a, 年最高温度全市40 年的倾向率为0.387℃/10a。赤峰地区年平均温度、最低温度及最高温度呈现由西向东逐渐升高的态势, 年平均温度在全市范围内变化幅度为3.2℃之间, 年最低温度的变化幅度为8.3℃, 年最高温度的变化幅度为12.2℃。

参考文献

[1]宋连春.近40年我国气温时空变化特征[J].应用气象学报, 1994, 5 (1) :119-123.

[2]王绍武, 龚道溢, 叶瑾琳, 等.1880年以来中国东部四季降水量序列及其变率[J].地理学报, 2000, 55 (3) :281-293.

[3]王绍武, 赵宗慈.近五百年我国旱涝史料的分析[J].地理学报, 1979, 34 (4) :329-341.

[4]何素兰, 马天健.近40年我国降水及变率的分布特征[A].曹鸿兴.我国短期气候变化及成因研究[C].北京:气象出版社, 1996, 25-32.

跨越时空 高科技材质与设计之魄 篇4

永不磨损的足迹

自1957年诞生以来,RADO瑞士雷达表一直是全球腕表设计与创新材质的领导者,也是最早进入中国的奢侈腕表品牌,秉持“Visionary(远见)、Innovative(创新)、Iconic(标志性设计)的核心精神。回首来处,RADO瑞士雷达表在腕表界走过的足迹历史可见,正如RADO瑞士雷达表的精神——“永不磨损”。

高科技陶瓷

20世纪80年代,RADO瑞士雷达表的工程师们发现了一种全新的材料。在此之前,它还从未被用于制表行业,但是它在性能上面所展现的优势又刚好满足上述所有的制表需求,它就是高科技陶瓷。RADO瑞士雷达表整体陶瓷系列腕表凭借材料应用方面的锐意创新,一跃成为潮流精神的新坐标。

硬金属

1962年,RADO瑞士雷达表以一款创新性的产品震惊了世界,它就是第一款采用硬金属制成的不易磨损腕表。硬金属优于钢、黄金、铂金等传统材料的抗腐蚀、抗氧化等特性,正是对抗腕表使用中的磨损的好办法。

高科技钻石

RADO瑞士雷达表一直梦想着能达到硬度值的顶峰——维氏硬度指数10.000。这是天然钻石才能企及的硬度。数十年的不断探索,终于利用纳米技术创新出高科技钻石表面,打造出迄今为止硬度最高的腕表。

蓝宝石水晶

RADO瑞士雷达表的另一特别设计在于不易磨损蓝宝石水晶材料的运用。无论是球面、拱形还是细碎的切面,蓝宝石水晶加工而成的表镜,完美成就了腕表富于动感的外形曲线。

CERAMOSTM

是最新鉑金色陶瓷材质的名称。这种材质可进行注塑成形,其易于塑形特性开创了全新的设计可能性,同时实现了表圈等使用轮片进行抛光的部件的高效生产。

他们与RADO的故事

知性温婉

RADO×刘若英

“刘若英知性,勤奋,乐观,自信,不断突破着自我,并创造着专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未来。这种精神与RADO瑞士雷达表常年来以设计为动力,不断创造未来新灵感为宗旨的品牌精神相得益彰。而身为RADO瑞士雷达表的品牌代言人,刘若英表示:“生命就是时间。在没时间的忙碌里,一只好表使我依然可以感觉到生命。很高兴加入RADO瑞士雷达表。”一直酷爱设计的刘若英对RADO瑞士雷达表不断以设计赋予品牌内涵与个性的做法极为赞赏,她期待在携手RADO瑞士雷达表之后,能向更多人推崇并传承这一充满设计与创造力的生活态度。刘若英说:“RADO瑞士雷达表—直都是我最钟爱的品牌之一,它充满设计感的腕表总具有一种独特的思考,让人为之着迷。”

动感加乘

RADO×安迪·穆雷

蒙古族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篇5

关键词:蒙古族文化景观设计蒙古贞文化、绿化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于传奇色彩的民族。千百年来,蒙古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被誉为“草原骄子”。“蒙古贞”是其中的也有悠久历史的古老部落。本姓之源是从孛尔只吉歹蔑尔干与忙豁勒真得姓受氏开始的。“蒙古贞”部落也早已从那时得姓受氏了。蒙古贞部与土默特部同为一个万户。在蒙文著作中,则采取“土默特·蒙古贞”或“蒙古贞·土默特”两种称谓。1629年土默特部终于落脚于水草丰美的大凌河流域的朝阳、北票地区。蒙古贞部仍继续东移,落脚于今阜新地区。蒙古贞地址,在医巫间山之北,库昆河(今北大河)之南,伊柯翁格勒古山(今大青山)之东,鹞鹰河(绕阳河)之西的广阔的地域上,居住着一个蜚声漠南的蒙古族古老部落一蒙郭勒津,后逐渐演变为地域名称,俗称“蒙古贞”。一山一水的由来:在此地域上,有一座功德弥隆、极天际地的圣魂之山翁衮山(今称关山),有一条微波荡漾、泽润大地的细日塔拉河(今称细河)。这一山一水成为居住在这里的北方民族历史文明的见证。清代蒙古贞蒙古贞地区修建藏传佛教寺院大都是在顺治、康熙、乾隆时期。

1 蒙古族文化总结

蒙古族在科学文化事业上比较发达,特别是明代以来,在历史、文学、语言、医学、天文、地理等方面,对祖国的科学文化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蒙古族文化总结:敬茶、敬酒、敬神、待客、问候,蒙古人起名习俗;蒙古人的婚礼习俗;传统节日有白节、祭敖包、那达慕、打鬃节、鲁班节、燃灯节;蒙古包、马奶酒与手扒肉、服饰文化非常丰富,蒙文、蒙药也是一直沿用至今。把传统文化元素应用在城市景观设计中,把传统民族风格吸收时融入现代设计理念,让人们了解、亲近蒙古族文化,赋予景观小品新的理念、新的文化内涵。表达现代设计观念,传递现代信息具有新的使用功用,从而使传统图案符号的局限得以开阔,为民族个性的现代设计趋势成为可能。依靠民族传统,依靠本土文化精华,领悟传统的民族特性,吸取世界优秀的文化、艺术,再运用蒙古传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应用广泛,在构筑小品、雕塑、路牌、照明灯具、铺装、栏杆、垃圾箱、指示牌、绿化植物、水景等载体上呈现出来。

2 设计区域概况

位置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以下简称阜蒙县)位于辽宁省西北部,政区沿革阜蒙县史称“蒙古贞”,1904年设阜新县,1958年成立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政区人口面积总人口74万人,其中蒙古族人口15万人,占全县总人口20.3%。全县总面6246平方公里。政区自然特征县境内西部有医巫闾山和努鲁儿虎山脉交汇,东部为辽河平原区,总体为低山丘陵地貌。本项目为阜新市阜蒙县细河带状公园景观设计,长度约2公里,包含规划路北侧及南侧沿河道路景观设计。

3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带状公园景观设计中蒙古贞文化的展开应用

蒙古贞文化我们通过从历史篇(原始部落、游牧文化、宗教文化)一健身运动区,当代风貌(文化广场)一集会活动区、人文生活(生活风貌)一娱乐活动区三大篇来贯穿,蒙古贞文化从起源到发展、壮大、现代人文感受。我们去吸收文化精华,,开拓创新基础上把文化演变新的设计思路。把景观带做成一个历史长廊,通过景观绿化展现蒙古贞文化的点点滴滴。

3.1 通过从历史篇用景石、远古图腾文化石刻小品把远古蒙古族历史有个呈现,通过敖包广场把古代敖包文化一一呈现出来,既有历史痕迹又有现代的使用功能。蒙古贞的古代具有代表性的历史纪事通过用蒙文、楷书、小篆三种不同书法的雕刻设计成铺装文化大道得以呈现,人们走在小路上,欣赏着湖边美景,边认识和思考远古祖先的历史纪事。同时通过设计历史人物雕塑小品,来展现着蒙古贞人的自强不息顽强精神和民族气节。

3.2 通过当代风貌篇,中央文化广场把蒙古族远古的苍狼白鹿图腾文化设计为主雕塑,在这里得到作为标志性雕塑。一山一水文化在广场里得以寓意体现。广场通过铺装图案、景墙上浮雕文字、壁画、灯柱构筑物让当代人感受蒙古贞的历史,感悟人生真谛。文化广场通过再现蒙古族的蒙古贞人过去、战争、侵略及生存的艰辛;把过去的历史拉近了,现代人在广场上跳舞、戏水、集会、人感受到和平的安逸和生活带来的富足,古代与现代人生活形成鲜明对比。蒙古包、服饰等的元素符号在广场铺地和景墙得以演变和表达出来;其中广场的灯柱模仿的是斯布洛克长矛的造型。

3.3 儿童区的游戏小品都体现着远古文化的历史,羊拐子小品,摔跤人的摔跤服小品器具,牛头小品大地艺术,狼脚印小微地形嬉戏空间。文化区的展廊景墙文化,文化区的蒙文、蒙药、及马的起源驯化与马的渊源一一展现出来。蒙古贞文化也是蒙古族历史一个缩影,勤劳的蒙古贞人,奋进的蒙古贞人。通过蒙古象棋广场即可学习古代象棋文化,了解传统蒙古象棋游戏文化;参与象棋游戏带来的乐趣,是一个互动的设计,人可以在棋子上坐着休闲休息,可以是充当棋子。

3.4

由人文生活篇设计主人口广场,设计成蒙古包的造型符号强化标示性和趣味性。树阵景观大道、马经广场、临水木栈桥,亲水平台等造型设计,每个构筑物都体现着文化符号的设计景观。通过每个细节的符号表现出文化内涵,赋予景观小品新血液。

3.5 在绿化地形设计上也做成草原文化的丘陵地形,局部设置景石小品,设计开畅的草坪,有点设计成有趣围和小空间,绿化植被选择一些乔木如黑松、云杉、桧柏等常绿乔木,白蜡、国槐、垂柳、臭椿、五角枫、银杏等落叶乔木,选择榆叶梅、连翘、丁香、红瑞木等花灌木,水蜡篱、沙地柏、紫叶小檗、桧柏球等作为陪衬,设计魔纹图案造型用绿篱植被做修饰,如蒙文图案;蒙文符号来设计成绿色组团小品,使公园呈现出围合遮挡,移步异景的效果。

4 结束语

上一篇:段落主题句下一篇:水泥灰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