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历史文化

2024-05-18

蒙古族历史文化(精选12篇)

蒙古族历史文化 篇1

科尔沁蒙古族的形成是从蒙古帝国建立后, 成吉思汗分封领地伊始的, 科尔沁蒙古族在将近八百年的历史中几经变迁, 形成了现在的科尔沁蒙古族, 也缔造了独具特色的多元化的科尔沁文化。在成吉思汗攻无不克、战无不取的远征过程中, 他的二弟哈布图哈萨尔英勇善战, “弯弓射雕”百发百中, 军中绰号“科尔沁” (意为弓箭手) 。他与成吉思汗并肩作战, 出生入死, 立下赫赫战功。作为奖赏, 成吉思汗把现在大兴安岭两侧的大片领土分封给哈布图哈萨尔。后其十四世孙东迁至嫩江东岸, 东、西辽河两岸。这片美丽富饶的地方以哈布图哈萨尔的绰号而得名。

满清统治之前的科尔沁蒙古族仍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其内部, 以及与周边民族的交流是自由而广泛的。清朝统一蒙古后, 蒙古族传统的部族式社会单位被取缔, 取而代之的是清朝的盟旗制度。清朝中叶以前实行严格的封禁政策。清朝中叶以后, 内地的土地兼并激烈, 农民生活极端艰难。为了谋生, 广大农民只好远离故土, 来到东北地区, 渐渐进入蒙古地方。以后, 朝廷允许“借地安民”, 各王公先后奏请“招民垦荒”, 从此汉民大量进入科尔沁草原。蒙地大量开垦, 使过去单一的游牧经济变成既有牧业又有农业的复合经济结构。以蒙古族为主体, 蒙汉满等各族人民紧密相连或融合, 共同创造了科尔沁历史, 也共同打造了光辉灿烂的科尔沁文化。在流动的历史长河中, 科尔沁文化不仅源远流长, 而且新流涌汇、波澜壮阔, 相继产生“胡仁乌力格尔”、“安代舞”、“好来宝”、“叙事民歌”等蒙汉相互融合的科尔沁蒙古族文化。

胡仁乌力格尔和科尔沁叙事民歌是在蒙、汉民族之间的广泛交流中产生和发展的, 有着很多农耕文化的印迹。但其文化主体是蒙古族文化, 它是汉文化影响下的蒙古族文化的变异。

一、汉文化对胡仁乌力格尔的影响

科尔沁说书文化———胡仁乌力格尔是蒙古族古老的“朝尔”故事文化和汉族历史演义文化有机结合的产物。说书文化的曲调、唱法、表演、乐器等是来源于蒙古族文化艺术传统, 而说书故事的题材内容除蒙古族历史以外, 绝大多数来源于汉族的历史演义。如《春秋列国》、《隋唐演义》、《西汉演义》、《东汉演义》、《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七侠五义》、《钟国母》、《封神演义》、《杨门七将》、《玛公案》、《包公案》和《唐五传》等。

汉文小说蒙语译本的普及给胡仁乌力格尔的产生提供了丰富的题材。清政府为了各民族书面语言的规范, 组织各族学者进行翻译工作, 推动了蒙汉互译的展开。翻译的内容很广泛, 包括政治、经济、文化、语言、地理等, 尤其是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文学作品翻译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哈斯宝是一位杰出的蒙古族文学家、评论家, 是清代卓索图盟土默特右旗 (辽宁省北票人) 。在哈斯宝翻译、点评创作以前, 蒙古族作家的翻译活动主要局限在历史和经典著作等方面。自从哈斯宝翻译了《今古奇观》之后, 蒙古文人对汉族小说的翻译活跃起来, 形成了蒙古文化、汉族文化大交流的局面。从18世纪到20世纪, 汉族文学中的小说与话本被翻译成蒙古文就有80余种 (阿拉善文化网) , 《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封神演义》、《红楼梦》、《隋唐演义》等百余部文学作品被译成了蒙古文。

北移汉文化中、汉族长篇小说细腻的情节、感人的故事, 吸引了蒙古族民间说唱艺术家和群众。

说唱胡仁乌力格尔时, 除运用古老的英雄史诗音乐和科尔沁民歌、好来宝曲调外还用汉族音乐曲调。如:

《花和尚鲁智深火烧瓦罐寺》选段

据演唱者讲, 此唱段是汉族小调《送情郎》的译唱, 故事中是由恶道丘小乙哼唱的。通过它巧妙地表现了恶道的淫心匿行。[1]

二、汉文化对科尔沁蒙古族叙事民歌的影响

人类社会文化环境的改变必然会引起语言的改变, 科尔沁叙事民歌中的汉文化首先体现在语言方面。科尔沁地区经济转型为半农半牧, 科尔沁蒙古人长年与汉民杂居生活, 语言产生了很大的汉化改变。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下产生的科尔沁叙事民歌歌词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大量的汉语词汇。叙事民歌中有大量的汉语词汇, 蒙汉混合运用已成为区域特色风格, 生动体现了词汇结构产生变异的近现代科尔沁土语。

科尔沁蒙古人深受汉文化影响, 取汉语名字的人很多。科尔沁叙事民歌中, 很多主人公的名字是汉语名字。比如孟青山 (嘎达梅林的汉名) 、八月玲 (民歌《八月玲》中的主人公) 、洛阳 (民歌《洛阳》中的主人公) 、王喜胜 (民歌《王喜胜》中的主人公) 等。

科尔沁蒙古人给孩子取汉语名字的时候, 并非因其意义而取, 只是在长年与汉人交流过程中习惯了汉人的名字, 便用汉人的名字来给孩子命名, 不怎么追究所取名字的意义。同样, 科尔沁叙事民歌中出现的这些汉语人名也一样, 本身不具备多少文化含义, 但因为是生活的真实现象在艺术中的反映, 所以也应该视为汉文化的影响。

另外大量汉族长篇小说被文人翻译、又经过说书艺术的加工演义, 已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说书艺术——“胡仁乌力格尔”。由此很多汉族历史故事已融进科尔沁地域“集体知识结构”中, 这种文化重构在叙事民歌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汉族历史人物故事情节也频频出现在叙事民歌中。如叙事民歌《刚莱玛》中, 拉布金巴大老爷和妻子扬吉玛的对歌中出现了周王、苏妲己、罗成、西楚霸王、关公、比干丞相、貂禅、吕布、赵子龙、薛丁山、樊梨花、秦琼、李世民等众多历史人物的名字和事迹。又如《文章隋玲》、《高小姐》、《陶克套胡》等众多叙事民歌中都有众多历史人物的名字和事迹。如叙事民歌《陶克套胡》:

唐王太宗东征的时候,

筑下了有名的塔虎城;

伴着塔虎城的风水,

金色的宝龙降到人间。

唐王军师徐茂公胸有妙算,

五节的高塔压在城前;

五百年后塔身坍塌,

英雄的陶克套胡在此诞生。

有些叙事歌中直接描述了汉族人到蒙古地区谋生的故事。如, 叙事民歌《张玉玺》[2]:

(道白) 从前, 内第一个生意人到内蒙古草原做生意。他落脚的那家有个女儿叫张玉玺。生意人看中了张玉玺, 他一边做生意一边唱道:

我从山东出来的时候,

赤足光脚褴褛衣。

自从遇见白净的张玉玺,

(啊, 怎么样?)

我的灰毛驴下了小驹。

街坊邻居听了, 议论道:“这是个什么东西?人家可怜他, 让他住在家里, 他却说出这样的话!”人们抢下他的毛驴车, 赶走了他。生意人诉说心里的苦闷, 唱道:

在沙梁的漫坡上,

一丛丛狼尾草长得旺。

生活在坨子里的人们可真怪,

硬把一对恋人拆散了!

总之, 科尔沁叙事民歌是在蒙、汉民族之间的广泛交流中产生和发展的, 以蒙古族为主体, 蒙汉满等各族人民紧密相连或融合, 共同创造了科尔沁历史, 也共同打造了光辉灿烂的科尔沁文化。

综上所述, 因为胡仁乌力格尔的主要题材来源于汉族古典小说故事, 并且它形成于最早受汉文化影响的卓索图盟土默特左旗一带, 所以胡仁乌力格尔受汉文化影响更直接, 更深一些;相比之下, 因为叙事民歌的故事内容都是在科尔沁地区发生的真人真事, 主要通过胡尔奇的编创和说唱而流传的, 所以它间接受到了汉族文化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杨玉成, 胡尔奇.科尔沁地方传统中的说唱艺人及其音乐[D].中国艺术研究院, 2005:166.

[2]诺敏编译.科尔沁叙事歌[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4:399-401.

蒙古族历史文化 篇2

春节是蒙古族传统的年节性大节。主要由祭火、除夕、初一等连续性节日组成,往往从头一年的腊月二十三一直延续到新年的整个正月,因而过年是一个综合性节日。

祭火神

蒙古人有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祭火神的习俗。他们认为火是生命的起源、家族的希望、纯洁的化身,而且传说这天是成吉思汗夫妻拜火日,所以蒙古人这天要拜火祭灶。拜火祭灶以前,家家户户必须进行环境大扫除。二十三那天每家煮数个羊胸叉,熟后取出并简单剔去肉,把几个羊胸叉骨叠在一起,用羊毛捻线缠绕,里面放入芨芨草、柏叶、佛香、红纸、圆饼、红枣等食物再用哈达包裹,黄昏时用其祭灶。再用羊肉汤、大米、糜米和红枣、奶酪等焖制成“祭灶饭”蒙语称为嘎林布达。祭灶时男主人或长辈高举盘中的羊胸叉骨,唱祭灶词,赞美火神并祈祷保佑,其他家庭成员在其身后频频磕头拜火;然后焚烧羊胸叉骨,每人轮流手捧盛有肉汤和酒等制作的“哈利木”并舀三勺敬献火神。最后结束祭灶拜火仪式。然后进行萨察礼,用羊肉、哈利木、美酒、奶食的德吉祭祀天地祖先和神龛。而且这一天要把祭灶拜火的美食相互赠送品尝,并认为谁家的祭灶饭味道最美,说明来年他家将兴旺发达。

除夕

是蒙古民族传统年节性系列节日之一。年三十要煮全羊或羊背子。太阳落山时,先要祭祀祖先供奉神佛,屋外要在选定的方向敬献各种食物德吉,屋内祭神龛,点酥油灯,祈求祖先和神灵的保佑。天黑时,门外要挂酥油灯,全家人团聚吃羊背子。之后大家包蒙古包子。午夜,吃团圆饭。蒙古族的年夜饭由两部分组成,即黄昏时吃羊背子,午夜吃蒙古包子。年夜饭后还要守岁。

大年初一

大年初一佛晓时分,要全家出动点天灯,烧旺火举行拜天仪式。在旺火旁摆放盛满食物的供桌,桌前铺一块新毡子,全家人以长幼为序面向南方磕头拜天,行萨察礼,放鞭炮,绕火净身。拜天仪式之后,要行拜年礼。长者首先进屋坐在正位,晚辈们依次进屋磕头请安,献哈达,互换鼻烟壶;长辈要高声祝福,并给压岁钱。拜年结束,全家人围坐一起喝新年早茶。新年茶有严格的程序和礼仪,首先把新年茶的德吉献给神佛,然后敬给老人。喝新年茶时还要给长辈敬酒,长辈要给孩子们一份礼物。家庭拜年礼结束后,便骑上快马成帮结伙地走浩特串苏木,开始了邻里亲朋之间的拜年活动。

马奶节

马奶节是以马之乳汁祭祀苍天大地的日子,是蒙古族崇马之俗的一种表现。马是蒙古人生命中的一部分,喜马、好马、爱马、敬马是蒙古族人的天性。马奶节,又是蒙古族崇尚白色的一种象征,马奶是众畜之乳,被认为是最圣洁的白色乳汁。每年夏季开始挤马奶和中秋停止挤马奶时,牧民们都要举行马奶节,祝福风调雨顺,水草肥美,五畜兴旺,奶食丰收。主人首先选定吉日,提前公布于众,并向邻近牧民发出邀请。马奶节前两三天,主人要请驯马能手把马群集中起来,套抓小马驹栓在牵绳上,并禁食马奶。之后,挤马奶制奶酒。

马奶节的仪式是由九位骑白马的骑士和主人共同完成。首先由九位骑士从牵绳处骑马到蒙古包前,主人要用银碗给骑士敬鲜奶,骑士品尝后按顺时针方向绕蒙古包一周,再回到牵绳旁。这里已经备好摆放羊背子,奶食品等供桌和装满马奶的木桶,骑士用套马杆抬起木桶,边行边用木勺进行萨察礼(把马奶抛向空中),祭祀天地神灵。主人要高声朗诵马奶萨察礼赞词,客人骑马随从绕场三周,结束仪式。马奶节上,还要给种公马和头驹系哈达进行迷拉礼。

马奶营养极为丰富。马奶制作的齐格(马奶酒)不仅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而且对胃肠心肺疾病有一定的疗效。所以,蒙古人从古至今非常喜欢饮用马奶和马奶酒。

打鬃节

打鬃节一般在每年春季举行。生活在内蒙古草原上的牧民们当马驹长到一周岁时,要进行首次剪鬃。届时,举行隆重的剪鬃仪式。这一天,骑手们将马群围拢在蒙古包周围的草地上,牧民们集中在马群附近,邀请德高望重、剪技高超的老牧人掌剪。主人向掌剪人敬酒、献哈达并郑重地递交鬃剪。这时,骑手们身着轻装马靴,骑着贴身坐骑在马群中穿梭,找到目标后,甩出套马杆,套住马颈,牵至剪鬃人前。首席剪鬃人致剪鬃祝词,并向被剪鬃的首匹马驹行迷拉礼后开始剪鬃。要把第一剪剪下的马鬃送至吉雅其神龛前供祭。然后一匹一匹地打马鬃,一直到把所有的马驹鬃全部打完为止。

给剽悍的烈马剪鬃“打扮”不仅要有强壮的力气,而且要讲究方法,施展技艺。所以,蒙古人自豪地称打鬃节为“勇敢者的游戏”。

祭敖包

敖包,最初是道路和地界的标志,起指路,辨别方向和行政区划的作用。祭敖包的时间,多在水草丰美、牛羊肥壮的六、七、八月间。祭祀时,敖包上一般挂有写着经文的五色布条或纸旗。敖包祭祀大致有血祭、酒祭、火祭、玉祭等。

血祭,是把自己的牛、马、羊宰杀了,供奉在敖包之前。相传游牧时代,蒙古族牧民认为供养自己的牛、马、羊等牲畜是天地所赐。因此,祀天地诸神时,就要宰杀牲畜来报答。

酒祭,是把鲜奶、奶油,一滴一滴洒在“敖包”前,祈求平安幸福。

火祭,是在敖包前烧一堆旺火,祭祀的人走近火边,念着自己家的姓氏,献上祭品。蒙古人认为火最洁净,用火可以驱逐一切邪恶,所以火堆烧的越旺越好。

玉祭,玉是昂贵的供品,过去蒙古人祭敖包时,也有这种礼祭,现在已经没有人用玉祭敖包了。

娱乐风俗

那达慕

蒙古语意为“游戏”或“娱乐”,原指蒙古族传统的“男子三竞技”,即摔跤、赛马和射箭。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演变成包括多种文化娱乐的盛大庆典活动和物资交流活动。历史上的那达慕不受时间限制,通常在祭祀山水、军队出征、凯旋、帝王登基、正月以及大型庆典时举行。现在的那达慕,往往在夏秋之季举行。

赛马

是马背民族古老的传统,它是一项非常普及的群众性活动。牧民们在平时或节庆聚会上都有即兴赛马习俗,特别是在敖包盛会和那达慕大会上都有激烈的赛马活动。赛马,一般分为奔马赛和走马赛两种,鄂尔多斯地区还有赛公马的习俗。

奔马赛,也称“速度赛马”,是长距离的速度比赛,是一种毅力性赛马。传统的奔马赛,为了减轻负荷不备马鞍,骑手多为少年儿童。参加奔马赛的骏马一般少则数十,多则逾百。奔马赛,不计时,不论马的年龄,没有固定的场地跑道,一般不分组,以最先到达终点者为胜。赛程一般在20至50公里之间。

走马赛,是技巧性很强的竞赛,比试马走的侧步平稳和速度。参赛的骑手多为有经验的男性长者或中年人。参赛的走马要备上精美的鞍辔,把骏马打扮得漂漂亮亮。参赛的走马必须经过严格的训练,行进要求是左右两侧的马腿轮流迈步,以稳健为尚,既快又稳,姿势和谐优美,以最先到达者为胜。比赛既要有马的技能,也要有骑手的驾驭水平。鄂尔多斯地区走马很多,在那达慕中走马赛不可缺少。

当参赛马匹出发时,祝颂人按传统习俗捧起吉祥的哈达端着银碗,祭洒鲜奶进行祝颂。当头马冲过终点时,祝颂人将彩带披在头马身上,行迷拉礼,咏诵《骏马赞》。蒙古族赛马重在参与,因此对末尾的马和骑手要进行赞颂和奖励。

摔跤

是蒙古族特别喜爱的一种体育活动,也是那达慕大会上必不可少的比赛项目。蒙古语称摔跤为“博克巴依勒德呼”,称摔跤手为“博克庆”。蒙古族的摔跤有其独特的服装、规则和方法,因此也叫蒙古式摔跤。

摔跤手要身着摔跤服“昭德格”。其坎肩多用香牛皮或鹿皮、驼皮制作。皮坎肩上有镶包,亦称泡钉,以铜或银制作,便于对方抓紧。最引人注目的是,摔跤手的皮坎肩的中央部分饰有精美的图案,呈龙形、鸟形、花蔓形、怪兽形,给人以古朴庄重之感。摔跤手身着的套裤用白绸子或各色绸子做成,宽大多褶。裤套前面双膝部位绣有别致的图案,呈雀羽形、火形、吉祥图形,底色鲜艳,图呈五彩。摔跤手足蹬马靴,腰缠宽皮带或绸腰带。著名的摔跤手的脖子上缀有各色彩条--“江嘎”,这是摔跤手在比赛时获奖的标志。

蒙古式摔跤有其特点,摔跤运动员不受地区、体重的限制,采用淘汰制,一跤定胜负。参加比赛的摔跤手必须是八、十六、三十二、六十四等双数,每轮不能出现奇数。摔跤不受时间限制,直到取胜为止。

比赛前要推选一位族中的长者对参赛运动员进行编排和配对,待蒙古长调“摔跤手歌”唱过3遍之后,摔跤手挥舞双臂、跳着鹰舞入场,向主席台行礼,顺时针旋转一圈,然后由裁判员发令,比赛双方握手致意后开始比赛。

摔跤技巧很多,可互捉对方肩膀,也可互相搂腰,还可以钻入对方的腋下进攻,可抓摔跤衣、腰带、裤带等。蒙古族摔跤的规则是不许抱腿、不准打脸、不准突然从后背拉倒对手,不准触及眼睛和耳朵;不准拽头发;不准踢肚子和膝部以上的任何部位。摔跤选手膝盖以上任何部位着地者为负。

射箭

是蒙古族古老久远的一项竞技运动。它源自于蒙古族早期狩猎时代用弓箭自卫和猎获野兽的活动,后来在作战中他们又用弓箭射杀对手。在成吉思汗时代射箭比赛已经出现,成为蒙古

族一种竞技娱乐活动和蒙古族擅长的武功之一。射箭比赛开始时,祝颂人用鲜奶抹画弓箭,并咏诵《弓箭赞》。

射箭,分骑射和静射两种。弓箭的式样、重量、长度、拉力都不限。

骑射,就是从奔跑的马上向左右目标射箭。参加骑射的人数不限,对骑马、弓箭都无统一要求,射场一般有宽4米,长85米至100米的跑道,设三个靶位。每靶相距约25米,从第一靶开始依次在2米高的木架上挂一个彩色布袋。靶位距跑道有一定距离,每人每轮一马三箭,共射三轮为九箭,最后以中箭多少决定胜负。

静射,就是站立射靶。在距射手15至20米处设一靶牌,靶心向外依次为黄、红、兰、黑、白五种颜色的圆环,射中最里面的得100分,然后依次为80、60、40、20分。此外,还有一种靶的靶心是活动的,箭中靶心会自动掉下来。

布鲁

在蒙语中意为“投掷”。布鲁为木质,其形如短柄镰刀,长约尺许,握手处为圆形,头部内弯,其身与头呈扁圆形,头部处用铅包或箍以铜环、铁环等装饰。投掷布鲁时,挥手向外掷出。布鲁在古代是蒙古族的狩猎工具,近代成为人们锻炼身体、练习技巧的娱乐活动,新中国成立后列为那达慕会上的比赛项目。

蒙古象棋

相传是在成吉思汗西征时,从波斯传入蒙古地区的一种象棋,蒙古族称之为“沙特拉”。棋盘纵横八格,共为64个方格,有32个棋子。对弈双方各掌握16个棋子,按规定布局,按规矩走棋。双方各执一个“诺颜”(王)、一个“哈屯”(后)、2个马、2个骆驼、2个车、8个子。蒙古象棋主要用白或紫檀木、红松、沉香等木料或牛角、骆骨、宝石雕刻而成,也有用银、铜、铅、青铜等铸成。蒙古象棋把象刻成骆驼,把兵刻成猎狗,在雕刻工艺上体现了蒙古族独具匠心和传统的美学思想,体现了草原游牧生活的气氛和特色。

蒙古象棋的某些走法与国际象棋相同,但又有自己的特色。如马无别足限制和不得最后将死对方的官长;官长和车之间一般不能易位,需易位时,官长先向车走两格,然后让车从官长上面跳过;马或驼不能直接做杀,一般不允许吃光对方,要给对方留一子。

沙嘎

指羊踝骨,俗称 “羊拐”,是牛羊鹿等四肢奔跑动物的后腿踝关节连接胫骨与跖骨的一块小骨头。羊踝骨四面分别代表五畜,习惯把宽凹面叫山羊,宽凸面叫绵羊,窄凹面叫马,窄凸面叫骆驼或牛。

蒙古族小孩三四岁时,就让其用“沙嘎”辨认五畜。再大一点儿,就可以做羊拐的游戏了。

玩“沙嘎”是女孩子们最喜欢的一种游戏,通常有“赶羊”、“挤奶”、“装驼”等玩法。

鹿棋

也叫“猎棋”,蒙古语称为“宝根吉日格”,是从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蒙古族传统游戏。鹿棋的棋盘由五条经线、五条纬线、六条斜线相互交叉,成为正方形。正方形两侧各有一座山,一座是平顶山,呈三角形;另一座是尖顶山,呈小正方形,与平顶山隔盘相望。全盘共为35个点。

蒙古族首饰文化的区域特征 篇3

关键词:蒙古族 首饰 文化 区域特征

蒙古族是草原民族,其首饰文化比较特殊,具有自然的和社会的双重属性,独特的蒙古族首饰文化带有本民族的思想意识、文化形态、审美情趣、民族风俗等多种价值,体现出了草原人民的经济、区域、社会、思想、种群、历史等各个方面的文化区域特征。

一、蒙古族历史概况

蒙古族起源于古代望建河的东岸一带,望建河就是今天的额尔古纳河,是黑龙江的源头。古代蒙古族过着迁徙的游牧生活,沿河而居,历经漫长岁月,慢慢形成统一的部族。13世纪初,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部统一了蒙古地区诸部,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①

蒙古族是中国众多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东亚等地区,此外,蒙古族在俄罗斯等亚欧国家也有分布,鄂温克族和土族也有时被认为是蒙古族的分支。②中国国民党政府在1946年1月5日发布正式公告,宣布外蒙古独立。如今蒙古族也是蒙古国的主体民族。蒙古族居住的地区地理位置特殊,是古代中国历史上的“草原丝绸之路”的重要交通要道。

二、蒙古族首饰文化

蒙古游牧民族及其文化与中原农耕民族文化相互影响、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草原文明。其中以黄金、白银贵金属以及其他原材料,通过各种工艺手段,经过勤劳的蒙古族手艺人的创作,制成了独具民族文化区域特征的艺术珍品,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艺术研究价值。

金银首饰是美好生活的象征,是财富地位的标志,是民族审美情趣、风俗习惯、民族精神的外在呈现。扬之水曾在《奢华之色》中,大加称赞,称其“方寸之间,气象万千”来形容蒙古族的首饰。蒙古族首饰制品种类繁多,主要有银簪、银钗、冠饰、银镯、银耳饰、银项饰、银指环等。

1.金银簪钗

内蒙古出土的元代金银簪钗,大多数金银簪钗的前端或柄部都装饰有牡丹纹、荔枝纹、石榴花纹等,植物类花纹较多,还有一部分装饰的是龙凤纹等动物题材的纹样,种类丰富,其中又以牡丹纹、龙纹较为常见。典型的有敖汉旗南大城出土的双龙纹金钗,在柄上雕刻两朵盛开的牡丹,其间双龙相对盘绕,立体感极强。此类作品制作的工艺一般会采用铸造、锻打、錾刻、镂雕等,辅助以抛光制作表面的效果,工艺精湛,技术高超。③其中蒙古族首饰大量采用龙纹、双龙纹、云龙纹、龙凤纹等汉族图腾纹样,大概与元朝统治者制定的倾向性国策有关。錾刻的兽头、鸟头、花卉、云纹等纹样,造型别致,形制细巧,富有特征。

2.镯子

蒙古族的金银镯子,从出土的文物上看,均为开口式。多为银制品,以锤锻、錾刻工艺为主制成,多素面,少数为联珠式,并在两端錾刻有双龙戏珠纹样或不衔珠龙头纹饰。如图1(蒙古族龙头錾花银手镯)、图2(龙头錾刻工艺局部)这两幅图,笔者拍摄于云南省民族博物馆,图中的蒙古族龙头錾花银手镯是云南通海县的,此处聚居或散居着少数的蒙古族,此外,除了云南省,还有四川省、河南省等地区也聚居有少数的蒙古族。这类作品的镯身呈开口式设计,便于佩戴,也适合于各类人的手腕。银手镯因为是镂空的设计,虽然看起来很宽大厚重,但实际上总重量合适,佩戴舒服,没有沉重感。银手镯通体外围锤錾有双龙纹等装饰纹样,内侧素面,既美观大方,又不失精彩的细节,符合蒙古人的审美情趣。但凡银制品长时间暴露在空气当中,会发生氧化反应变黑。虽然此类银手镯经过岁月的洗礼后,看起来镯身乌黑,但其形体古朴、浑厚,錾花纹样细腻精美。既有美妙的高低起伏的龙头浮雕锻造层次,又不失十分到位的龙须等的精美錾刻纹样,浑然天成的感觉,透露出草原蒙古人的豪迈、宽广的襟怀。

3.项饰

蒙古族的金银项饰主要有项圈,形状多为弯月形或链形。项饰具有装饰、美化、彰显地位身份的功能,同时也有保平安、吉祥的寓意。其装饰纹样及样式品种又能凸显文化、民族、地域特征。

4.冠饰

蒙古族金翅鸟金帽顶(如图3所示)的制作工艺难度相当大,造型复杂,装饰丰富精美。金帽顶的顶部由背后有双翅的人面鹰头组成,造型之间以力士像相隔,两类各有4个造型,布局对称完整。中间装饰有镂空的花草、伎乐等造型纹样,底座配以莲瓣构成,④这件布局协调,图案华丽大方的金帽顶,展现出草原蒙古族,对鹰的图腾崇拜的历史依据,也间接的反映出马上民族的生活场景。其冠饰上联珠纹、莲纹等图案的采用,又体现出蒙古族对佛教的崇拜与信仰。

蒙古族嵌宝石金冠饰(如图4所示),是由中间的佛像、周边的龙纹、叶状纹饰以及与佛教有关的各种装饰构成了一套完整的作品。金佛像蓄有胡须,头戴五叶冠,形象逼真,可能是藏传佛教的僧人,从这类作品中的装饰纹样、造型及风格特征,侧面佐证了元代内蒙古地区藏传佛教的传播、存在。⑦其制作工艺之高超复杂、材料之丰富珍贵、风格之瑰丽,可见一斑。

三、蒙古族首饰区域特征

蒙古游牧民族有着天然的崇尚自然的情怀,与生俱来的具有自然的价值取向。蒙古族的首饰作品大量采用鹿、鹰、鱼、天鹅等游牧民族特色的草原动物纹饰,注重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些装饰纹样的采用,深刻的体现出游牧民族的崇拜自然力量、歌颂自然万物的审美意识。苏尼特左旗恩格尔河墓葬出土的双鹅交颈银花饰等,都带有虎、鹰、鹿、鱼、天鹅等草原动物形象,展示出蒙古族首饰文化的区域特征,极具草原游牧民族的风格。⑧

蒙元统治时期,北方民族辽金一直以来尚金的习俗得以沿袭。历史上的成吉思汗家族被称为“黄金家族”,也可以说明这一点。但蒙古族的首饰制品中,银制品多于金制品,这种情况可能又与蒙古族尚白的风俗有关。

蒙古族的首饰艺术是高度艺术化的各类贵重材料的结合体。包括锤錾、编织、镶嵌等繁杂工艺的处理技巧,蒙镶艺术的盛名由此而来。

元代蒙古族统治者虽然崇奉的是藏传佛教,但对其他教派并不排斥。这有可能是蒙古人的性格和态度决定的,这种兼容并蓄的做法,使着蒙古族的首饰作品中表现出有包括藏传佛教、道教、萨满教等各种宗教信仰的影子。各种宗教文化及其工艺之间的影响与融合,使蒙古族的首饰文化更加的丰富多彩,具有异域特色。

蒙古族首饰上传达出的带有藏传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信息的纹样、符号,也充分反映了蒙古族首饰文化的博大精深,与蒙古族的博大宽厚的民族性格和主动吸收多元文化的文明成果有关。

一件件蒙古族的首饰作品展现出了蒙古族人的生活习惯、价值取向、宗教信仰、审美情趣等区域特征。蒙古族的首饰文化是民族财富和文化精神的象征,在游牧文明的演进中传承着游牧民族的精神血脉。研究、学习、考察蒙古族的首饰及其文化区域特征,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继往开来,让蒙古族首饰艺术在当代语境下充满鲜活的生命力,具有现实的使用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

四、蒙古族首饰纹样的区域文化特征

一个民族的服饰文化是广义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并展现了本民族的精神风貌、生活习尚、宗教信仰等民族文化特征。蒙古族是北方草原游牧文化的集大成者,被誉为马背上的民族,畜牧业发达,传统的游牧生活,对民族审美情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崇尚动物纹样,所表现的动物种类,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生活中的动物纹样,二是想象的动物纹样。动物的表现形态有直立式、蹲跪式、卷曲式等。单独的人物纹则少有出现,多数是连同动物纹一起出现在首饰造型中。

在传统蒙古首饰造型中,经常用到錾刻工艺,受佛教文化的影响,錾刻工艺所表现的植物纹样以卷草纹为主,卷草纹并不是生活中的某一种或者某几种具体植物的形态,而是多种植物形态的组合,多以S形曲线呈现,枝蔓婉转缠绕,连绵不断,形成二方连续或者四方连续的图案形式。

几何装饰纹样是最早出现于人类装饰艺术中的艺术形式之一,蒙古族首饰造型上的几何装饰纹样源于种族标记,这种标记最早出现于洞穴岩画,随着阶级的出现,人们利用这种几何纹样区分彼此的家畜。当单纯的几何形状不能足以区分彼此的家畜时,几何图案的组合就应运而生了,这种源于劳动生产的符号逐渐演化成一种审美形式。总之,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原始宗教和图腾崇拜是蒙古民族首饰纹样产生的文化根源。

注释:

①56民族网http://www.china.com.cn/culture/aboutchina/mgz/node_7074188.htm

②新华网内蒙古频道http://www.nmg.xinhuanet.com/

③④⑦⑧曹雅惠.《内蒙古地区出土的元代金银器》[D].内蒙古大学.2013年.p14

⑤图片来源于www.zgguwan.cn

⑥图片来源于http://www.zhongguolishiwang.cn/c/p/bcdis.html

参考文献:

[1]曹雅惠.内蒙古地区出土的元代金银器[D].内蒙古大学,2013.

[2]尚刚.元代工艺美术史[M].辽宁万有图书发行有限公司,1999.

[3]敖汉旗博物馆.敖汉旗发现的元代金银器窖藏[J].内蒙古文物考古.1991(1).

[4] 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锡林郭勒盟文物工作站.苏尼特左旗恩格尔河的元代墓葬[J].内蒙古文物考古,2005(2).

[5]萌芳.蒙古族服饰首饰的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

作者单位:云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

中国蒙古族传统音乐文化 篇4

蒙古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比较重要的少数民族之一, 现有人口5813947人 (2000年) 。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和新疆、青海、甘肃、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的蒙古族自治州、县;其余散居在宁夏、河北、四川、云南、北京等省市。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 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主要从事牧业生产, 现信仰藏传佛教。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于传奇色彩的民族, 拥有大量的神话、传说、英雄史诗、歌谣等优秀的传统文化, 如十五世纪的《江格尔》被誉为我国三大史诗之一。蒙古族人民一向能歌善舞, 素有“音乐民族”或“诗歌民族”之美称。蒙古族传统音乐十分丰富, 主要可以分为民间音乐 (包括民间歌曲、民间器乐、说唱音乐、歌舞音乐、蒙古剧五大类) 、宗教音乐、宫廷音乐等。下面将逐一作简短阐述:

民间音乐在蒙古族传统音乐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因此, 研究的成果也相应比较突出。蒙古族的民间歌曲一般可以分为长调 (乌日图音道) 、混合调、短调、宣叙调四种体裁形式, 其中长调民歌是蒙古族传统音乐中最典型和最具代表性的形式, 其曲调悠长, 节奏自由, 旋律起伏跌宕, 装饰音多, 结构不方整, 多用下颚颤音或者喉颤音演唱, 民间歌曲中的牧歌、思乡曲、赞歌、宴歌、婚礼歌多属于长调歌曲, 如歌曲《小黄马》等;短调, 曲调短小, 节奏整齐, 结构紧凑、常用2/4、4/4等节拍, 民间歌曲中狩猎歌、叙事歌以及一些带有舞蹈性的情歌、婚礼歌也属于短调, 如《嘎达梅林》等;民间器乐主要有笛子、四胡、三弦、马头琴、蒙古筝和火不思等;马头琴是用马骨、马皮和马尾制成, 音色圆润、近似人声的歌唱性低沉而富有穿透力, 马头琴的演奏可分为“潮尔”、“伊克利”、“黑力”、“冒乃胡儿”四种类型, 它们根据演奏技法与风格的不同流行于蒙古的不同的地区。器乐音乐主要音调来自于民歌, 如《巴雅领》 (马头琴曲) 、《荷英花》 (四胡曲) 、“阿斯尔”中的《八音》和《美德利》 (合奏曲) 等。说唱是蒙古族传统音乐中较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 是在史诗祝赞词、诗歌、叙事诗、民间歌曲、民间器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立的艺术表演形式, 主要有“陶力”、“好力宝”和“乌力格尔”三种形式;“陶力”主要流行在新疆蒙古族与内蒙古科尔沁——喀尔沁一带的古老的讲述英雄史诗性的说唱艺术, 如《江格尔传》、《格斯尔传》等;“好力宝”传有700百年之久, 是蒙古族从民歌中的赞歌和叙事歌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传统的说唱音乐剧种, 演唱有单人或双人形式, 即兴性强, 有乐器伴奏。“乌力格尔”也是一种古老的蒙古族说唱音乐的剧种, 早期是在讲故事的基础上发展而成, 也有乐器伴奏、自弹自唱, 拥有极为丰富的2000多个曲调, 传统曲目有《格萨尔》、《江格尔》、《三国》、《西游记》、《隋唐演义》等。蒙古族的舞蹈种类繁多, 主要有劳动歌舞、风俗性歌舞、仪式歌舞, 如“骏马舞”、“挤奶舞”、“盅碗舞”、“筷子舞”、“婚礼舞”等, 它们都具有浓郁的本民族的特色。

蒙古族宗教音乐是在萨满教和藏传佛教的基础上发展而成。萨满教是产生于母系社会的一种原始宗教形式, 在远古时期就在蒙古族中盛行。“萨满”一词原为通古斯——满语的汉译, 意为“激动不安的人”, 在蒙古族则为博教之意 (记载见蒙古秘史) 。博教在蒙古帝国中长期处于“国教”的地位, 成吉思汗时期尤为推崇和信仰。博教的宗教祭祀活动有大小场面之分, 大场面主要室外祭祀求福, 如祭天、祭雷、祭敖包、祭成吉思汗等, 场面之大、人数之多、持续时间之长世间罕见;小场面一般用于室内治病驱魔, 如正骨、接生、治病和祭火神等。因此, 博教的音乐在漫长的形成与历史发展过程中, 在内容和曲目方面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由祈祷、请神、苏力德、请贤师、闯难关、送神的套曲曲式布局, 通常用博鼓进行伴奏, 有较强的吟诵性和呼唤性, 旋律要求节奏化, 多见同音反复, 和声以四、五度为基础, 调式以五声调式为主、以徵调式为典型等特点, 如《送神曲》、《祭天》等。在元代时期, 忽必烈推崇藏传佛教为其“国教”, 其音乐主要来源于西藏传佛教寺院中使用的诵经音乐, 大部分音乐和蒙古族传统音乐文化进行吸收、融合而呈现出多元性的特征。

蒙古族于1271年统一中国, 元世祖忽必烈建立了以“进取金、宋, 远法汉、唐”为指导方针的宫廷礼仪制度, 根据有限的文献资料和流传至今的民间音乐作为参考资料和依据, 蒙古族的宫廷音乐直至元代才形成较大的规模。元代的宫廷乐队规模庞大、乐官乐工人数众多、乐器种类繁多 (元代根据乐器的制作将乐器分为“八音”, 乐器种类见《礼乐》中的记载) 、乐曲之丰富是前代王朝和邻国无法比拟的。如保存至今的《白翎雀》、《海青拿天鹅》等都是元代著名的乐曲。元代以后, 随着王朝的颠覆, 蒙古族宫廷音乐也随着朝代的变化逐步与民间音乐融为一体, 难以分门别类, 尚待进一步探寻挖掘、探索研究。

参考文献

[1]袁炳昌.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史上.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1998

[2]田联韬.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1

[3]杜亚雄.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2

与蒙古族传统文化 篇5

姓名:罗超

经济与管理学院

市场营销10-1班

1065123107

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流,蒙古族传统文化是草原文化及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又是蒙古族民族的性格的集中体现。任何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有其基本精神,并对该民族的民族性格特别是世界观、价值观、心理特征、现实态度等诸方面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因此研究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各个方面,产生着日益广泛的影响。

关键词: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内容

意义

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 “开拓进取精神”、“英雄乐观精神”、“自由开放精神”、“崇信重义精神” 和“务实实用精神”。蒙古族传统文化是草原文化的最杰出代表,草原文化的基本精神无疑就是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这种独特的精神禀赋,是蒙古族等草原民族维系的纽带,生存发展的动力,自立于民族之林的支柱。

(一)开拓进取精神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开拓进取,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如东胡系统的鲜卑人,总结历史经验,认为 以战争手段获取经济补偿,损失太大,得不偿失。史载:拓跋鲜卑“迁于定襄之盛乐。……始祖乃告诸大人曰:我历观前世匈奴、蹋顿(乌桓首领—引者注)之徒,苟贪财利,抄掠边民,虽有所得,而其死伤不足相补,更招寇雠,百姓涂炭,非长计也”[1]。统治者不再将权利空间局限于草原,开始将入主定居民族地区,与定居民族上层联合,直接控制和占有农耕社会物资作为政权建设的目标。

(二)英雄乐观精神

英雄主义也是草原文化一以贯之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的浓缩,是草原民族文化精神的典型特征之一。崇尚英雄,倡导英雄乐观精神,是整个中华民族的伟大传统和价值取向之一。汉文史学家称蒙古人“俗以贪生为耻,以捐生为把都(华言好汉也)”[2],“最敬者笃实不欺,最喜者胆力出众”,在战斗中舍命营救他人者“惟欲称雄虏中,为名高,不为厚利也”[3]。“英雄”在蒙古民族中已经成为具有普遍意义的道德范畴。在古代汉文典籍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描述:突厥人“重兵死,耻病终,大抵与匈奴同俗”[4]。是说匈奴人、突厥人对于战死者十分敬重。乌桓人也有同样的习俗,史称“俗贵兵死”[5]。但文献中没有对“重兵死”、“贵兵死”习俗的内在原因做出解释。实际上,草原人敬仰是的在危难之际视死如归者——英雄。在古代草原民族中,英雄被视为个体价值与社会责任的统一体,是公共道德的化身。所以英雄在草原社会享有极高的社会地位,受到人们的普遍拥戴。蒙古族传统文化是孕育英雄 2 的文化,也是英雄辈出的文化;英雄乐观精神是蒙古族传统文化最具意义的精神品格。

(三)自由开放精神

向往自由,追求开放,是人类的天性,也是人类社会共同追求的目标之一。一定程度上的自由是游牧民族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的一个显著特征,逐水草而居的生活万式,为蒙古族等草原民族提供了相对宽阔的生活天地和自由开放的环境,这种人们在空间上的自由行动为其内在自由精神的形成奠定了客观的物质基础,因而在民族性格和文化形成过程中自由开放的因子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深深熔铸于其民族性格之中,体现在民族文化的各个万面。例如在语言上,有学者统计“中期蒙古语中借用的中期突厥语以及畏兀儿语(中期畏兀儿语)的词汇总量,不下一千个”[6]。语言的融汇本身就是文化融合的结果,因为每一个词汇的传递和接纳,都与该词汇所表达的生产技术、风俗习惯和思想观念有着必然的逻辑联系,各语族共用词汇在蒙古语中的大量积淀,说明与之相关的多民族文化要素也自然融汇于蒙古族文化之中,这很好体现了蒙古人的开放心态,对与其他文化不排斥。还有成吉思汗所提出的“一切宗教信仰自由”的法规、忽必烈创造能够“译写一切文字”的拼音文字(八思巴文)的构想、合赞汗组织编写世界历史的行为,都是采用的开放包容原则,这不是自由开放的很好体现么?一位学者认为:“忽必烈平大理国中表现出的军事、政治、经济和人文智慧,看似属于他个人,然其建树的顽强生命力直接与现代社会相连接,能够超越民族,能够超越国界,能够超越信仰,能够超越时间,实属对人类智慧宝库的一种非凡 3 贡献”[7]。毫无疑问,成吉思汗和忽必烈所推行的政治制度、文化制度,都是吸收其他民族经验、其他文化精华而实施的,这也是开放自由另一方面的表现。

(四)崇信重义精神

诚实和守信都是一种做人的品质,是人类最难得的文化资源,也是人类最可贵的文化资本。蒙古族作为草原文化的创造者和实践者,他们极力推崇以诚立命、以诚配天、以信立行、以忠誓盟的核心价值,视内诚于心、外信于人为最大光荣,视轻诺寡信、背信弃义为最大耻辱。“虽有风雪,也不失约;虽遇大雨,也不误期。”(8)成吉思汗的这句话时刻教育着其子孙后代:为人要诚信。诚信精神构成草原文化的最基本特征。

(五)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务实实用精神

对于古代蒙古人来说,面对严酷的自然环境、动荡的社会现实,可以说,这种务实实用精神使得古代蒙古人能够极好地适应自然环境,从而为自己的生存选择了一种最为恰当的方式;使得他们为自己找到了虽原始粗糙但最为实际的精神寄托。如东汉时期的“……乌丸辽西率众王蹋顿、右北平率众王污卢维,乃相慕以迁善,款塞内附。……始有千夫长、百夫长以相统领”;[(9)]柔然“社仑远遁漠北,侵高车,深入其地,遂并诸部,凶势益振。北徙弱洛水,始立军法:千人为军,军置将一人,百人为幢,幢置帅一人”[(10)],等等,有的学者将其概括为“行国体制”[(11)]。这种社会组织形式显然与游牧生 产生活是相适应的。这也是蒙古人务实实用的集中体现。

研究蒙古族传统文化基本精神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在当前国内国际新形势下,竞争日益激烈,我们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以开拓进取为主要内容的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无疑为我们提供了直接的动力源泉。蒙古族自由乐观的民族性格,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追求,有利于我们进一步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培养健康积极的民族心理,营造和谐普惠的小康社会,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性。以自由开放的心态接受其他民族的文化,不曲解、不贬低任一民族,让我们学会尊重少数民族的权利和风俗习惯,正视民族平等和民族心理素质的特殊性,进而关心、关注和支持民族工作,积极投身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参考文献:

(1)《魏书》卷一,帝纪第一。序纪。

(2)[明]萧大亨:《北虏风俗》。见薄音湖、王雄编辑点校:《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二辑,第253页。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0年。

(3)[明]岷峨山人:《译语》。见薄音湖、王雄编辑点校:《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一辑,第237页。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4)《北史》卷九十九,列传第八十七,突厥铁勒传。(5)《后汉书》卷九十,乌桓鲜卑列传第八十,乌桓鲜卑传。(6)匈奴 卡拉著,陈弘法译:《畏兀儿—蒙古文学交流》,《蒙古学资料与情报》1987年第1期,第20—21页(7)杜玉亭:《忽必烈平大理国与人类智慧》。载《蒙元史暨民族史论集——纪念翁独健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第212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8)《成吉思汗箴言》箴言三十九

(9)《三国志》卷三十,魏书三十。乌丸鲜卑东夷传第三十。(10)《魏书》卷一〇三,列传第九十一。蠕蠕、匈奴宇文莫槐、徒何段就六眷、高车传。

蒙古族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 篇6

关键词:蒙古族;传统文化;保护

中国的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在各个民族长期历史发展和变迁中不断积累起来的。位于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的蒙古族,是我国卫拉特蒙古族中的一支,他们从卫拉特向甘肃肃北迁徙的过程中,一直保留着蒙古族的传统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又在不同地域和不同民族文化的影响下,丰富了本民族的文化。

一、肃北蒙古自治县的概况

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位于甘肃省酒泉市,该县是一个民族聚居区,蒙古族占比重较大,其他民族分别有藏、满、裕固、土家、鄂温克等;这里的地势既有险峻的高峰,也有低缓的盆地,多样的地形也生成了不同类型的牧场;这里的气候干燥、少雨、多日照,冬季寒冷,夏季炎热。这样的地理环境对肃北蒙古族的独特文化形成和发展都起到了一定的影响。曹诗图认为:“地理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人们的心理素质与性格特征。人的心理,是人脑对于外界客观事物的反映,而地理环境则是重要的外界客观事物,它不能深刻影响到人的心理品质。心理学家研究认为,生活在平川的人机警,生活在草原的人剽悍,海边的人坦荡,而住在深山的人狭隘” 所以生活在自然环境较为恶劣的地域,使得肃北蒙古族在以往坦荡豪放的性格基础上,又增添了份坚韧顽强。所以这些独特的地域环境因素产生的特点,使得肃北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形成、发展甚至定型都产生了比较重要的影响。

二、肃北蒙古族的传统文化

(一)地理环境对当地物质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比如内蒙的蒙古人夏季将牧场选在通风的地方,而冬季则将牧场选在向阳多草的地方。而这种善于牧业的传统就被一直传承到肃北,他们还是习惯以畜牧的生活方式作为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来源。

(二)同样,由于长期生活在干旱严寒的地带,所以他们的着装在原来的基础上继承了蒙古族传统服饰的特色和功用,除了蒙古族一贯的服饰特点“长袍、右枉、衣领、衣襟、袖口、下摆、边沿都镶有边饰、束腰等。到蒙元时期蒙古族服饰在服饰款式、种类、色彩等方面都显得丰富多彩” 之外,还多加动物的皮毛进行加工制造且便于骑乘的服饰。在保留蒙古族原有的服饰传统之外,还在发展中吸收了藏、裕固的服饰特色,比如帽子和裕固族的帽子有相似之处,都为塔式尖头状;而袍子上挂的带子的装饰和样式则吸收了藏族服饰的特色。而在现代化今天,传统服饰更多的出现在婚礼或者重要的场合、活动中。在继承以往的传统服饰基础上,又加入了许多新兴元素,有很多蒙古族时装随之诞生,这也反映了蒙古族在现代化进程中,推成出新,融各民族之特色的时代精神。

(三)与服饰相对应的,则是饮食文化,以往的蒙古族,“鞑靼人完全以肉食和乳食品作食物,一切饮食来源都是他们狩猎的产物” 而他们今天仍以茶、奶(乳酪制品)、肉为主。而奶制品的制作过程也得到了传承,每家每户几乎都会制作奶皮、乌日莫、奶酪、酥油等。与此同时,他们的“秀木尔”的风俗仍在继续,这是宴席上招待宾客的最高规格的食物,而且首先要把它敬奉给宾客中的年长者。这种礼仪不但表示对宾客的尊敬,而且还是对天地人的一切美好愿望的期盼。类似的习俗在民族的迁徙,现代化的进程中从未被抛弃。这是对于自己民族物质文化的保留和传承。

(四)文学方面。肃北具有独特的祝词、赞词。祝、赞词是蒙古族民间文学的一种形式,其语言简洁、富于形象、比喻生动,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生活气息。蒙古族祝、赞词与蒙族生活紧密相连。还有雪山蒙古人的民间故事,其中就有英雄史诗故事《汗青格力》,这些民间故事对于了解西蒙古的历史、文化都具有重大价值。还有一些蒙古族谚语,谚语是雪山蒙古人在生活、生产过程中智慧的另一种体现,通过谚语来总结生活的经验,是一种民族语言艺术。以上三种文学并且主要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进行传承,这就更体现了它的保护的难度。

三、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主要阻碍

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有着独特的民族文化,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县政府也开始大力的开发文化旅游,但是西部地区的文化生态是十分脆弱的,一旦开发过度,就有可能造成破坏,导致当地文化的彻底消失。导致这一情况出现的主要阻碍有以下几点:

(一)当地群众对本民族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随着现代化的冲击,很多少数民族地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汉化,很多年轻人都认为现代化带来的都是优势,却对自己民族文化的消亡视而不见;许多随父母离开少数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为了融入汉族地区,也在一点一点看着自己民族的文化消失。肃北作为甘肃省唯一的蒙古族自治县,有着独特的民族文化,但是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当地政府对民族文化宣传教育的力度不够,有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不同程度的破坏。

(二)传统文化的商业化。依然随着旅游业的兴起,以及国家推出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模式,使得当地的传统文化呈现出了十分浓厚的商业色彩,导致原有的传统文化内涵被淡化。比如雪山蒙古族传统的“那达慕”,原有的赛马、射箭、摔跤等活动已经被经济贸易和文艺演出所代替,许多人来是为了做买卖,已经失去了原来“那达慕”的意义。

(三)口传文化保护艰难。现代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对肃北蒙古族的“口传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冲击。有许多当地的习惯法、神话、礼仪等都是通过口耳相传进行传承的,比如“祝赞词”、“民歌”等是最基础,最常见的。但现在肃北的年轻人基本已经不会说唱这些歌谣了。

(四)语言文字的流失。越来越多的当地人选择走出去,越来越多的外地人来当地旅游。为了与外地人做生意,进行交流,加上国家的推广普通话,学习本民族语言和文字的年轻人越来越少。肃北县的蒙语普及已经算不错了,但很多年轻人还是只会语言,不会文字的。肃北县同时还有人口逆增长的现象,对于年轻人越来越稀少的状况也不利于当地语言文字的保护。

四、关于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对策

国家近几年都在大力推行“以文化立城”,肃北作为甘肃唯一的蒙古族自治县和边境县,对于当地的传统文化更要加大保护力度。肃北拥有很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丰富的文化不仅可以为肃北带来经济效益,还能为肃北“雪山蒙古族”带来坚实的后盾,作为一种精神,一直支持着当地蒙古族。

(一)加强文化认同观与宣传教育。文化认同是保护传统文化的前提。所谓文化认同,是“指各民族间文化的相互理解与沟通,彼此依赖和尊重。” 当地的蒙古族与来旅游的各族人民都要有清晰的文化认同,要了解当地的文化,并且尊重,才能对当地的民族文化进行保护。另外,加强对当地群众加强民族文化的宣传和教育。有很多年轻人已经失去了口耳相传文化的机会,在学校也学习的是汉族的文化,对于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接触很少。政府的宣传和教育可以改变人们的一些观念,不会再认为自己民族的文化已经不重要了,从而从心里主动的想要接触自己民族的文化。

(二)认识民族文化作为一种旅游资源的重要性。西部地区自然环境恶劣,有许多地区的自然旅游资源因为开发过度或者不当,导致该地区的旅游业开始下滑。但西部地区也拥有很好的自身条件,就是交通闭塞,信息不变,带来的民族文化保留较完整。例如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就被誉为“雪山蒙古族”,并且民族文化保留的十分完整。将民族文化变为一种旅游资源是现在旅游业的焦点之一。如果为了因何经济发展对民族文化过度开发,必然导致独特的民族文化变的商业化,甚至被同化。

(三)保护民族文化的同时还要大力保护生态环境。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的生态环境本来就十分恶劣,但是这恶劣的自然环境也造就了不一样的“雪山蒙古族”。倘若在现代化、旅游业的推进下,对当地的自然环境不进行保护,随着自然环境的改变,势必对当地的民族文化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四)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扶持。2013年,甘肃省民族事务委员会针对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工作,提出实施“出彩工程”,并编制《甘肃少数民族人才培训出彩工程(2013-2020)》,其中涵盖了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人的培训。并且在2015年11月肃北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山西等14名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领到“两个共同”示范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补助金7万元。 可见肃北县对于非遗传承人的重视,已经意识到了“非遗”的保护与发展最重要的还是在“传承人”上。

(五)对于一些“非遗”项目名录生存空间日益狭小的项目进行思考。比如肃北蒙古族的马具制作。作为“马背上的民族”,在蒙古族的传统生活里,马与马具不可或缺。但是现在牧区的牧民生活中的交通工具都变成了现代化的各种工具、设备,马,已经慢慢的退出了交通工具、运输工具的队伍。所以肃北的马具制作技艺就失去了市场,怎样让这项技艺不失传又能有经济效益,值得我们思考。毕竟还有许多类似的“非遗”项目。另外,“非遗”传承的艰难。现在生活的浮躁和现实,对于传承人的要求更高。许多人不能忍受多年的学习之苦,不能忍受学成却带不来实质性的经济利益,有的出于现实的问题就放弃了。有的“非遗”已经没有了主动来学习的人,对于这样的状况怎样改善,同样值得我们反思。

五、结语

通过对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了解,以及浅显的了解了肃北蒙古族的传统文化。发现肃北蒙古族在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有的方面有可取之处,比如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很好地落实“非遗”继承人的扶持工作等,也值得其他蒙古族地区学习。同时也发现了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对于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措施的不足,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希望对肃北蒙古族的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起到一定作用。

注释:

曹诗图.文化与地理环境[M].人文地理.1994(2):51.

乐天.蒙古族服饰[M].青海民族研究,1995(2):87.

邢莉著.游牧文化[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120.

钟敬文.没有文化认同,西部如何大开发.民族团结,2000(4).

来自中国酒泉网站. http://mobile.chinajiuquan.com/Do/?0Z28ZZZ6.

参考文献:

[1]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2] 易华,邢莉.草原文化 [M]. 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3]李玉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志[M].中共酒泉县地委,1989.

[4] 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一.肃北蒙古族治县概况[M]. 甘肃民族出版社,1986.

[5] 曹诗图 . 文化与地理环境 [M]. 人文地理,1994(2).

[6] 陈山,包颖, 满良.蒙古文化语自然保护 [J]. 内蒙古环境保护,1996(6).

[7] 周海春 . 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的界定[J]. 内蒙古社会科学,1996(4).

[8] 苏依拉 . 当今青海和硕特蒙古人的家庭及其民俗现状的调查研究 [J]. 西北民族研究,1995(2).

蒙古族历史文化 篇7

喀喇沁部属地自古以来即为游牧民族盘桓之地。秦以来汉民多次至此垦荒戍边。《朝阳县志》 (民国十九年温煦著) 记:“经五胡之乱, 鞑靼称戈, 辽、金、元之代起, 明成祖之四次征伐, 汉族绝迹于此者, 几数百年。”数百年前的辽西大地, 秦以来北上的汉民后裔已几乎绝迹。《朝阳县志》记载:“朝阳初有居户, 不过蒙族巨室宝姓者数家, 与其为奴者相聚而居, 皆事牧养, 不事耕种。故山荒平原尚广。自清雍正初, 始有直、鲁贫民孤身北上, 依于蒙古巨室或其奴隶之家, 披荆斩棘垦荒而耕, 年纳其租于蒙族, 尔时以山荒初垦, 土尚肥沃, 益以风雨调和, 所入者多, 所纳者少, 较内地谋生顿易, 由是来者日众……至乾隆初, 复遣直、鲁贫民于此, 借地安民。民户始构房屋以居, 自为村落。”汉人大量涌入, 自此改变了原有的生态格局:

一、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草场面积日渐减小

农耕业发展促使游牧业逐步萎缩, 向北退却。清中叶以前, 喀喇沁蒙古人延大凌河、小凌河、老哈河、西拉木伦河及其支流的两岸沿袭古老的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清中叶以后汉人不断涌入, 渐渐占居人口的大部, 汉人主导的农耕文化渐趋主流。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致使草场面积不断萎缩。原著民族喀喇沁蒙古族及其奴隶, 因依附的汉人日众, 所收田租日隆。则逐渐懈怠游牧, 只以敛财为业。由是骄奢以起, 因奢而贪, 竭尽全力搜刮。奴隶不堪重负则背主而逃。未逃者, 则多方筹款脱籍。逃者、脱籍者则多向北不再转回。奴户出完, 则牧业愈加凋零。更有典田卖地供其奢靡, 至一贫如洗。唯留心农业者, 尚得温饱。至清末, 辽西大片土地变为耕地, 草场唯有山坡荒地尚存。所在居民十之八九为汉人。原著喀喇沁蒙古族所擅长的游牧业在诸多原因的影响下, 逐渐趋于副业, 并向北退却。

二、农耕文化的发展使生产力及喀喇沁蒙古族的饮食习惯发生了变化

喀喇沁蒙古族的传统饮食分为“红食”“白食”:以奶为原料制成的食品, 蒙古语称“查干伊得”, 即“白食”;以肉类为原料制成的食品, 蒙古语称“乌兰伊得”, 意为“红食”。细究之, 蒙古族饮食大致分为:奶食、肉食、粮食三种。

当农耕文化占据主导, 农耕文化的主要生产力——牲畜变得越来越重要。原来蒙古族的主要食物来源——牛, 主要交通工具——马, 变成了农耕的主要生产力。以牛、马等大牲畜为主要生产力的农耕文化的大力发展, 致使蒙古族以牛羊肉为主食的饮食习惯, 不得不改为以粮食为主导。《朝阳县志》记载:“朝阳自设治以来, 当事者即以禁宰耕牛, 著为令典, 存县有案, 犯者必惩。”农耕文化的发展、游牧业的萎缩迫使红食日渐减少, 白食也随之逐渐消失。饮食习惯不得不改为以粮食为主。

三、习俗的改变, 促使蒙古族饮食习惯不得不改变

清中叶以前, 蒙汉基本不通婚。初期出关的汉人依附于喀喇沁蒙古人生存, 不得不入蒙籍。不入蒙藉者, 动辄获咎。樵采不许越界, 牧养不许出圈。动辄被抓、被掠夺财物及牲畜。无一事不仰仗蒙族之鼻息。《朝阳县志》记:汉人“至则依蒙族、习蒙语、行蒙俗、垦蒙荒、为蒙奴、入蒙籍、娶蒙妇、为蒙僧者等等不齐”。清中叶清廷颁布“借地安民”政策后, 汉人日众, 土地渐渐大部归入汉人手中。蒙族人日渐贫苦、势弱。《朝阳县志》记:“开蒙汉通婚之禁, 始汉族之娶蒙妇者必入蒙籍, 自开此禁, 汉族始安居。以迄于今。”自此蒙汉通婚渐渐成势。蒙古人与汉人通婚促使喀喇沁蒙古族饮食习惯向汉人以粮食为主导的饮食习惯进化。

四、阶级矛盾的改变, 加速喀喇沁蒙古族饮食习惯的改变

喀喇沁蒙古族势强之时, 汉人仰仗蒙人鼻息生存, 不敢稍有逾越。入蒙籍、习蒙俗、说蒙语……清末, 喀喇沁蒙古人的土地典卖所剩无几。由于本民族内部的阶级矛盾, 奴隶们或出逃、或脱籍, 纷纷北上。只有少部分事农业温饱者留在属地。最后的王爷贡桑诺尔布出走台湾后, 喀喇沁蒙古人的势力愈弱, 留在领地上的部属寥寥无几。建国以后, 特别是文革期间, 喀喇沁蒙古人再也不敢提从前种种, 唯恐不能忘记蒙古人的身份, 其饮食必祭天地、唱祝酒歌的风俗竟无人提。至上个世纪80年代人口普查, 境内的喀喇沁蒙古人十之八九改为汉族。其饮食习惯基本与汉人无异。

改革开放以后, 经济快速发展, 人民生活日益改善。喀喇沁蒙古人的饮食习惯虽然有所恢复, 但是经过300余年的大浪淘沙, 随着游牧文化的退却, 如今的喀喇沁蒙古人已经逐渐形成了以粮食为主导、肉食部分残留、奶食基本消失的独特饮食文化。但是依然沿用蒙古族重油、重盐、耐腐、方便携带、快速易食、口感香甜的饮食习惯。代表性食物主料以大黄米、小黄米粘粮为主, 制作手段以油炸为主, 辅以炸、蒸、煎、炖。面食为:蒙古族大豆包、年糕、粘饼子、蒙古族馅饼、猫耳朵、荞面饸饹、荞面拉拉汤等等。主要的肉食仅有方子肉、全羊汤、接年菜、肉粥……少有手把肉、烤全羊一类的红食。

蒙古族历史文化 篇8

关键词:蒙古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新兴文化产业

1、蒙古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

蒙古族是我国历史上有着非凡影响的民族之一, 数千年积淀而成了深厚的文化积累以及多种类型的文化形态, 成为了中华民族文化大家庭中的宝贵文化资源。在新形势下, 蒙古族同胞要在既有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上, 大力繁荣和发展基于蒙古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相关产业, 尽可能多地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型为发展新兴文化产业的优势, 我们必须看到在实现此目标的过程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新兴文化产业视角下的蒙古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

2.1、网络文化视角

这些项目可以借助网络文化实现自身的大发展大繁荣。可以在网络上宣传这些体育项目和内容。这样一来, 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就能够领略到独具魅力的蒙古族传统体育文化。例如各项体育节目的来历, 图片展示以及具体操作过程。在全球化背景下, 可以运用中文、英文、法语、西班牙语以及阿拉伯文等世界主要语种来宣传, 从而满足全球范围内喜爱和热衷于蒙古族传统体育文化项目的人们的热切需要。

2.2、文化旅游视角

文化旅游是蒙古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的巨大发展的支柱之一。内蒙古自治区内的广大地方都基于本地区传统体育文化的实际情况设置了多种类型的大型旅游节庆。这样就能够生动形象地展示出蒙古族传统体育的历史、文化内涵。例如, 通辽市旅游行业从1955年以来就开始举办大型的旅游节庆活动, 密切了文化和旅游的关系, 阐扬了蒙古族的独特民族文化。而且在大青沟以及珠日河等部分旅游区, 还在旅游景区中融入了民族歌舞, 这些精彩的民族歌舞演出在很大程度上充实了游客的夜间生活。还能够使得游客有兴趣领悟蒙古族独具魅力的传统体育文化以及歌舞文化。看草原、骑快马、坐勒勒车、看摔跤以及参与摔跤、赛马、射箭、射驽、祭敖包、访问牧户等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活动, 极大地充实了在大草原上旅游的活动和项目, 获得了广大游客的普遍好评, 提升了区域旅游业的吸引力, 延长了区域范围内的旅游时间, 而且还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2.3、影视制作

我国提出了促进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决策, 而且内蒙古自治区政府还提出了要在“十二五”期间建设文化大区的重要目标。从我国近些年的文化产业发展来看, 和蒙古族有关的历史文化影视项目已经出现了不少精品。但是, 仍然不能充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这就要以蒙古族传统体育文化为基础, 在今后拍摄电视、电影以及进行相关文化演出活动的过程中适当地增加蒙古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内容, 唤起蒙古族群众的自豪感。内蒙古自治区政府还提出了要抓好公益性文化事业以及经营性文化产业, 并预计在2015年努力将文化产业增加值提升到全区GDP4%以上。可以从蒙古族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拍摄大量的历史剧, 在其中适度地增加一些和蒙古族传统体育文化密切相关的内容, 而且还要依托高科技来进一步提升影视制作的水平, 大力培育影视制作人才, 建设好呼和浩特、包头以及鄂尔多斯市为主体的现代新兴文化产业核心区。

2.4、动漫设计

蒙占族有着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 在全球化背景下, 外来文化对包括蒙古族传统文化在内的中华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要借助现代化的传播媒介将这些独具魅力的民族文化向全球传播。在设计和制作蒙占族历史人物动画形象的过程中, 要尊重历史生活以及现实逻辑, 还要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 掌控好历史和创新的关系, 从而最大限度地进行创新。

如今内蒙古自治区范围内已经有了不少从事动漫设计的相关公司和教育单位, 他们立足于本地实际, 将数量巨大的文化信息都融入到动漫设计的形象和过程中, 充分地掌握这些历史人物的生活背景。而且还要根据蒙古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人物外貌、服饰、生产工具、生活工具以及不同阶段的武器和相关设备等。因此要切实做好做细这些事物, 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蒙古族的民族习俗。蒙古高原有着十分恶劣的气候以及艰苦的生存环境, 因此在设计历史人物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生民以及游牧狩猎部族的习惯习俗, 从而让人们更好地把握蒙占族历史人物形成勇敢性格的原因。这些不仅有着独特的人格魅力以及气质, 也离不开特别的举止以及习惯动作。因此, 在进行动漫设计的过程中, 要考虑到这些历史人物的动漫设计形象可能会对青少年影响产生的潜移默化作用。

3、结束语

从上文分析可以看出, 蒙古族传统体育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项目和活动。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蒙古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可以在网络文化、文化旅游、影视制作、动漫游戏、演艺会展和广告传媒等行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因此, 可以预期的是, 蒙古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在我国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而且这一新兴文化产业还会获得更大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佘丽源.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体育文化现状、问题与展望[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10, (02) .

蒙古族服饰文化的发展 篇9

关键词:蒙古族服饰,多样性,发展

服饰是最直观表达精神文化及物质文化的产物。服饰是文化的表象, 成为社会文化的体现方式, 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及代表性。一部服装史, 从某种角度来讲是我们研究该民族人类文化发展史的重要突破口。蒙古族服饰是蒙古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以蒙古族传统精神为内涵, 以传统思想为引导, 是蒙古族文化最直接表现形式。

一、蒙古族服饰的特点

(一) 蒙古袍

蒙古袍是蒙古族古老而有传统的服装, 是蒙古族服饰的标志, 无论男女老少皆适用。蒙古袍十分实用, 冬季的蒙古袍可以防御寒冷;夏季的蒙古袍以单袍为主, 可以防止蚊虫叮咬;春秋一般会穿着夹袍。蒙古袍的下摆开叉或不开叉之分;在领口、衣襟、袖口和衣摆等细微处会镶有装饰物, 镶边的色彩会与蒙古袍的款式及色彩相搭配。

(二) 腰带

蒙古族的腰带有三到四米左右, 需要层层围裹在腰间, 多以丝绸为主, 色彩一般以红色、黄色、绿色为主。蒙古族是生长在草原上的马背上的民族, 腰带层层围在腰间可以让骑马者的内脏不会因为骑马所导致的颠簸而带来巨大损伤。另外, 在冬天还可以更有效地御寒保暖。

(三) 坎肩

蒙古族人民在穿着蒙古袍时还爱搭配着坎肩, 蒙语“乌吉”, 译为“看”。坎肩的穿着在不同部落有着不同的意义, 有些地区使用来区分已婚妇女及未婚少女的, 有些地区是将坎肩作为礼仪服饰来穿着的。坎肩有长短之分, 开襟又有斜襟、对襟之分。

(四) 靴子

靴子在蒙古族服饰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蒙古族传统皮靴, 靴头尖而上翘, 靴体宽大。靴面不同部位, 以贴花、缝缀、刺绣等工艺装饰各种花纹、图案, 穿着舒适保暖。骑乘时, 靴子可以有效的防护脚踝免予伤害。行走时, 能防沙防害, 减小阻力, 又能防寒。因此为牧民们所喜欢。

(五) 配饰

蒙古族配饰分为男士配饰和女士配饰。女子的配饰以头饰为主, 蒙古族女子的头饰均为金银饰品、绿松石、珊瑚等构成。除此之外, 耳饰也是女士们必不可少的装饰物, 蒙古族女子在六岁左右就会进行穿耳孔, 以此方便佩戴耳饰和头饰。未婚的女子通常会佩戴较小的耳饰, 已婚妇女的耳饰相对更大一些, 男子配饰则会有很多。

二、蒙古族服饰的多样性

(一) 科尔沁巴林蒙古族部落

女子一般穿蓝绿色棉袍, 夏季女子穿长褂, 已婚妇女在外面会加一件坎肩并在头上包一个头巾。在穿着蒙古袍时, 未婚妇女会穿着系有腰带的蒙古袍, 而已婚妇女不用系腰带直接再加一件坎肩即可。科尔沁的已婚女子还会戴有传统的珊瑚头饰和发簪, 而未婚女子可以留有单独发辫。

(二) 鄂尔多斯蒙古族部落

鄂尔多斯的蒙古族姑娘们, 是这样区分未婚与已婚的:未婚女子蒙古袍主要以修身为主;需要系腰带;不会穿坎肩;会佩戴耳坠;系头巾并在头巾尾端留出穗头;靴子有条纹装饰。而已婚女子的蒙古袍一般比较宽松;她们不部分时间会穿着不系腰带的蒙古袍且外面会搭配坎肩;坎肩有长短之分, 长款四边开衩并在周边镶有华丽的镶边。

(三) 乌珠穆沁蒙古族部落

乌珠穆沁蒙古族以礼仪头饰最著名, 由额箍、垂饰、头带、脑后饰品等组成。乌珠穆沁蒙古族新娘佩戴的还有一种圆顶立檐帽, 在帽子的立檐以动物皮或者丝绒包裹装饰, 并在上面绣有吉祥图案, 帽子的后面也带着绣有精美图案的飘带。蒙古族由于地域分布的环境不同, 各部落有着不同的地域文化, 因而服饰设计上存在多样性。

三、蒙古族服饰的现状

(一) 传统手工艺技术即将失传

蒙古族服饰一致保持着自己独特的传承方式, 主要有家庭亲戚传授、师徒授艺传授、社会民俗活动传授。而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改变, 如:剪裁工艺、镶边工艺、刺绣工艺等, 这些代表民族特色的传统手工艺正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日益消逝。

(二) 居住场所的变迁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我们的生活日益现代化, 许多草原已被改造成了城市, 大部分游牧民族也过上了现代化的生活。离开了草原, 离开了蒙古包, 居住在城市的高楼大厦中, 也因此繁琐复杂的蒙古族服饰逐渐受到冷落。在城市中居住生活, 传统的蒙古袍显得笨重、繁琐, 随着时间流逝, 年轻人在追逐潮流的同时, 已全然忘却蒙古袍的存在, 也因为为了和城市人民更好的融合在一起, 蒙古袍已慢慢退出了人们的视野。

(三) 蒙古族服饰实用性有待提高

蒙古族服饰是为了适应游牧生活和不断迁徙生活方式二产生的民族服饰,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 其使用价值和实用性也在降低。现在随着社会的经济变革, 许多蒙古族人民都已在外打工、经商、求学, 然而现代时尚的服饰对刚刚脱下传统蒙古族服饰的年轻人来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而且, 现代的时尚服饰更加轻便、实用也能更好地吸引年轻人购买。

(四) 蒙古族服饰文化具有一定的封闭性

蒙古族服饰文化如果想要更加深入的了解, 就应具备以下两点:一是翻阅经典的蒙古族著作, 而经典的关于蒙古族服饰文化的文献, 都是由蒙语所著, 这些文献要想翻译, 必须找到具备相关才能的人才, 而这样的人才相对稀缺;二是可以深入到蒙古族各个部落区实地考察。

四、蒙古族服饰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一) 保护传统手工艺制造技术

蒙古族服饰的传统手工艺技术是蒙古族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 目前掌握这些做作工艺技术的艺人前辈们已趋于老龄化, 为了更好的传承这项技术, 我们应该有效的利用现有的资源:首先, 蒙古族服饰传统手工艺技术可以作为一门课程, 深入到学校中, 不作为必修课但可以让更多人的了解, 从而让感兴趣的同学抓住难得的学习机会;其次, 我们可以成立保护协会, 利用有关机制大力弘扬蒙古族服饰传统手工艺制造技术;最后, 我们要将过去的、现在的和将来的材料进行彻底整理, 制作完善的传授机制。

(二) 有效保护服饰文化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蒙古族服饰与其浓郁的地域文化、民族特色、生活环境是不可分割的。要向更好的留存蒙古族服饰文化, 我们要采取对应的措施保护草原生态环境。虽然鼓励草原儿女走出来, 但古老的文明文化却不能随之摒弃。

(三) 保护蒙语文化的传承

随着国际化的到来, 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语言随之被淡化。年轻一辈的人才不断出外求学并发展, 年长的长者还留在家乡与世隔绝, 因此蒙古文化被封闭起来。我们应该将其弘扬下去, 在学校设立蒙语选修课, 并设立蒙语协会, 以便广大蒙语爱好者学习交流。

另外, 为了更好地弘扬蒙古族服饰文化, 我们应该大力宣传, 充分调动人民的保护意识, 在完整传承蒙古族服饰文化的基础上, 进一步发扬蒙古族服饰文化。

参考文献

[1]朝乐门托雅.蒙古民族传统饰品的比较分析[D], 2012.

[2]孙萨茹拉.蒙古族服饰文化特点[D], 2005.

[3]李静.蒙古族服饰艺术特征及其对现代设计的影响与启示[D], 2009.

[4]苏亚拉其其格, 浅谈蒙古族服饰的形成发展和文化特点[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4 (6) .

蒙古族历史文化 篇10

当今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形成使世界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日趋密切, 每个民族独具特色的文化丰富了世界民族文化版图。对于具有浓郁鲜明民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不仅要给予积极的保护, 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 而更重要的是在对内传承与对外传播方面应互相契合, 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传承”的内涵有两方面, 一是通过传习而掌握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二是在传习的基础上通过创新发明而将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发扬光大。[1]从传播学角度来看, 传播是信息的传递与交换,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外传播是基于翻译这一手段, 而翻译本身就是跨文化的信息交流与交换活动, 带有传播的性质与功能。

那么蒙古族非遗文献的传承与传播是如何实现的?取得了哪些成果?笔者以非遗文献中民间文学类的项目为例进行分析说明, 蒙古族非遗中民间文学类项目包括英雄史诗《格萨 (斯) 尔》与《江格尔》, 民间叙事民歌《嘎达梅林》, 口头讽刺故事《巴拉根仓的故事》, 活态长篇史诗《科尔沁潮尔史诗》以及科尔沁、阿拉善、鄂尔多斯民间故事, 前五项均已被国家文化部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一方面这些作品在传承过程中超越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领域, 呈现出艺术多元化发展趋势。例如《嘎达梅林》不仅在民歌演唱风格和艺术创造方面都有所创新发明, 据嘎达梅林民歌改编的琵琶独奏、马头琴、古筝等多种民族器乐曲也获得了人民的喜爱, 而且被制作成电影和电视剧将嘎达梅林的故事传遍了大江南北;由芒牧林教授收集整理的《巴拉根仓的故事》汉译本于2012年远方出版社出版, 而且哈达传媒公司同时制作了蒙汉双语的《巴拉根仓的故事》动画片, 以飨读者与观众;英雄史诗《格斯尔》和《江格尔》继承综合性演唱艺术特点的同时, 表演者精湛的表演艺术技巧与即兴创作都为作品增添了活力。

早在19世纪初, 国外率先开启了《格斯尔》和《江格尔》的跨文化翻译传播活动, 先后被海外汉学家译成俄语、德语和英语, 引起了国外学者的广泛重视。国内译者历经多年翻译实践, 2009年王国振等翻译的《格萨尔王》和2010年贾木查主编的《江格尔》英译本均已出版, 此外《嘎达梅林》的英译本已由吴松林编译完成, 有待出版。可见这几部非遗作品从民译到外译的传播发展过程, 见证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走向世界的历程;加强蒙古族非遗的对外传播, 国内翻译与国外汉学翻译结合起来, 开展对话合作性翻译, 以呈现民族文化的精髓, 是蒙古族民族文化走向世界至关重要的一环。

二、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民间文学的译介问题

一带一路政策的推进离不开“语言铺路”, 语言译介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文化走出去”国家战略的目标就是将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传播出去, 让世界真正了解中华文化并最终融入到世界文化中, 为此目标的实现在全国掀起了典籍翻译的热潮, 越来越多的学者着手从事中国汉语典籍及少数民族典籍的英译工作。而非遗的外译刚刚起步, 仍然存在诸多跨文化译介问题, 鉴于目前非遗文献的重要任务是传承与传播, 笔者倡导利用汉斯·弗米尔所提出的“目的论”翻译理论来指导具体翻译实践, 他认为译文必须要符合预定的目的, 也即“功能充分”, 因此, 弄清楚翻译原文的目的以及译文的功能对于译者而言至关重要。[2]由于译文的受众不同, 译者的翻译目的也就会变得多样化;既然译文受众群体和应用目的都存在差异性, 我们就应该允许并鼓励译本以多元化的面貌存在。“为不同目的服务的翻译, 应该用不同的标准去衡量;不同面貌的译本服务于不同的目的。”[3]

1. 基于民族文化艺术传播功能

蒙古族非遗大多是以口耳相传的方式传播、延续下来, 具有“独特性, 活态性”[4]的口头文学特点, 无论是史诗与民歌的传唱, 还是民间传说的讲述, 都以“活态”方式呈现, 即说与唱相结合的方式, 并运用民族乐器伴随生动的表演环节。例如历史背景的变迁, 场景的变换, 表演者的创作演绎, 体现了蒙古族人民独特的创造力。在译介时, 如果能将其赖以生存的表现形式也一并译出, 使译文也能在各种媒介中被用于表演或吟唱, 无疑会变为一种真正行之有效的跨文化传播。

2. 基于民族文化研究功能

蒙古族非遗具有鲜明的“象征性与综合性”[4]的特点, 民族文字符号象征与艺术表现形式都蕴含了民族文化资源, 深刻体现了蒙古族的原生态及该民族的特有思维方式, 是认识蒙古族的活化石, 蒙古族非遗文献的外译作品是可以作为民族文化研究的宝贵资料。因此, 蒙古族非遗文献的外译不仅可以传播民族文化, 还可以服务于民族文化研究。

3. 基于民族文化教育功能

“民族性”是蒙古族非遗的最基本特点, 它凝聚了深厚的民族情感, 体现了蒙古族人民的认识观, 是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主要标志。如果根据读者的知识水平编译出适合他们阅读的非遗英译作品, 并将这些作品的学习和研究纳入文化素质教育领域, 让校园成为非遗英译作品的推广与传播平台, 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热爱本民族文化, 提升民族文化认同感, 而且有可能从中产生新一批非遗作品英译人才。

不同翻译目的可以指导具体翻译方法和技巧的选择与运用, 针对蒙古族非遗文献的英译目的, 可以使用不同翻译策略并凸显各自的侧重点。

第一, 有机整体观翻译策略。文化艺术传播注重译文的可表演性, 而蒙古族英雄史诗和叙事民歌的传唱过程是有机统一的整体, 其中包括语言艺术行为的展现, 也包括表演艺术的情境, 包括表演者、观众、表演形式和场景等因素。翻译时译者需“建立原文的整体概念, 使译文的整体意义与之对应, 然后再由上而下, 从大到小考察原文各个部分的意义, 逐步实现译文各个部分的对应”。[5]译者翻译时尽量让原唱词近似于舞台表演的唱词, 对于其中的一些俗语、套语等特殊文化词用替代或补偿的方法译出, 同时对作品表演的情景语境以及表演者的语气变化和音调高低等副语言、肢体语言特征加以介绍, 传达原作的整体语篇意义与艺术特征。

第二, 民族志翻译策略。作为文化研究的素材, 非遗文献的译介不仅是跨语言的翻译, 而且是跨文化的翻译, 要考虑特定的社会文化语境和民族历史发展进程。“民族志和翻译具有天然的联系, 民族志学者通过深入了解他族文化, 再将其对他族文化的阐释, 通过书面的形式记录下来, 供本族读者阅读。”[6]译者在动笔翻译之前应积累大量相关的民族志知识和文化思想, 最大限度地向蒙古族文化靠拢, 产生潜意识, 进而在英语译文中增加蒙古族文化语境, 弥补汉语文本中蒙古族文化的缺失, 使译文能够更好地体现原文的民族色彩。在译文中添加注释, 将作品置于更丰富的社会和文化语境之中, 注重介绍民族历史、文化方面的内容, 为文化研究的学者提供更多的文化背景知识。

第三, 文化翻译策略。将蒙古族非遗文献及其英译作品赏析引入到中小学及高等教育的课程中来, 对蒙古族学生来说可以培养良好的母语文化素养, 对其他民族的学生来说也是一次有意义的蒙古族文化之旅。在针对译本的文化教育功能, 首先根据不同教育层次和知识水平的读者群体, 对原文进行适当编译或转译;其次利用文化翻译策略中归化与异化策略相结合的方法, 应对语言形式上进行归化译, 对文化因素进行异化译, 既可以使蒙古族学生在英译作品中感知蒙汉英三语的语言形式与文化背景的差异, 又可以学到了母语文化信息的英文表达, 避免在跨文化对外交流中形成母语文化失语现象;对于其他读者来说, 也满足了他们对蒙古族文化的猎奇心。

参考文献

[1]李树文, 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指南[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1.

[2]杰里米·芒迪.翻译学导论:理论与应用[M].李德凤, 等, 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4.

[3]刘雪芹.论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经典外译的类型、目的与策略[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7) .

[4]黄志杰.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 2014.

[5]张枝新.辜鸿铭“求统一”整体翻译观论析[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9) .

浅谈蒙古族那达慕的和谐文化 篇11

摘 要: 草原是蒙古族人民的生存之根。在草原上,蒙古人民所从事的劳动和生活方式与五畜,自然草原及气候构成和谐的生态系统。人是文化的人,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文化的中介表达,从某种角度看那达慕(乃日nai ri)就有这样的特殊作用。这个特殊作用的表现主要通过那达慕的内容(敖包祭祀和那达慕的表演)体现,祭祀和那达慕表演的目的就是那达慕文化的体现,即蒙古族爱护草原、珍惜生命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念。

关键词: 蒙古族 那达慕 和谐文化

1.那达慕

“那达慕”(na ga dum),意为“游戏”或“娱乐”,为蒙古族一年一度的传统体能运动竞技节日,从传统宗教仪式“敖包塔克勒根”(敖包祭拜)发展而来,一般于每年7月至8月间举行。那达慕大会过去每年只会在蒙古族聚居的地方举行是基于传统游牧文化和原始信仰体系,以博克、赛马、射箭等传统男儿三项为核心内容,融宗教、传统体育、服装、饮食、歌舞、经济、文化为一体,通过仪式、竞技、展示、表演、交流等符号活动模式达到一种综合效应的民俗喜庆集会。它具有鲜明的群众性、民族性、娱乐性等特点。如今我们常说的蒙古族“那大慕”(na da dum)是现代词,它出现得很晚,由一个古老的名称“乃日”(nai ri)演变而来的,如今蒙古族牧民仍然习惯用“乃日”(nai ri) 这个词(乃日nai r是蒙古语意为喜庆,联欢,欢聚,盛会等)。

2.那达慕与体育

那达慕是蒙古族传统体育的表现形式,从那达慕的发展情况可以反映蒙古族的传统体育的发展及蒙古族集中聚居地——内蒙古自治区的大众体育水平。13世纪时的那达慕,主要以摔跤、赛马、射箭等《男儿三项》体育活动的形式举行,其目的是通过体育活动的表演平常离散的游牧人们彼此认识、相互沟通、团结一心;通过比赛赛出一个或几个部落之间的“体育健将”,如摔跤赛出的第一名被誉为“阿日斯兰”﹙蒙语的狮子﹚;第二名为“扎干”﹙蒙语的大象﹚;第三名为“双合尔”﹙蒙语的﹚,从而体现出蒙古族人自古以来崇尚自然,追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另外,这些赛出的“健将”名副其实远近闻名。

3.那达慕体现出和谐文化

现代那达慕是由民间那达慕演变而来的,传统的那达慕的节期是相对固定的,一般在农历六七月。还有民间那达慕遵循这样一个制度:首先是敖包祭祀,其次是那达慕的展演。那么为什么在这个时间举行敖包祭祀呢?为什么现有敖包祭祀仪式再举行那达慕呢?笔者从小牧区长大的,参加过很多敖包祭祀活动,也访谈过好多牧民,几乎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牧民都说敖包祭祀是为了祈雨,祈祷长生天风调雨顺,保佑牧民安居乐业等,举行那达慕是庆贺牲畜增加头数或举行那达慕雨水就更好。草原上的雨水是牧民和牲畜的生命线。草原游牧民族所生活的环境是戈壁草原(戈壁是蒙古语意思有沙漠、砾石荒漠、干旱的地方等),其年降雨量平均在400毫米以下,有的地区甚至不足200毫米,比如内蒙古阿拉善戈壁草原年平均雨量不足200毫米,所以牧民祭祀的目的是与天、地、水、龙等诸神灵沟通,祈求神灵降雨,沟通的方式主要是通过萨满或喇嘛完成,沟通的程序首先谢神其次祈求神第三那达慕的表演。谢神是感谢其带来的雨水及其他恩赐,祈求神是为了获得更好的雨水和牧业的发展,那达慕的表演是为了使神欢愉,目的是与自然和谐。我们认为,祈求雨水是祭祀敖包的核心目的就是使神欢愉。由此可见,那达慕文化体现着蒙古族爱护草原、珍惜生命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念。因为蒙古族人们在自由的集会活动之外的生活总是处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自身的相互矛盾之中,比如雪灾、干旱、古代部落之间的对立和战争、生老疾病等。蒙古族人民在创造文化中始终寻求一种缓解对立和建立和谐关系的途径,而蒙古族那达慕在某种程度上看具有一种缓解对立的功能和社会黏合剂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那达慕文化可以说是蒙古人在孟和腾格尔(孟和腾格尔为蒙古语长生天的意思)的保护下,寻求建立人与自然、人与神、人与社会、人与动物、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一种独特的行为方式。以上论述就验证了生态世界观里说的“人类的价值和意义包含在自然整体的组织进化的过程”,“人类的肉体组织和精神结构都是在自然界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人类的健康生存和持续发展都有赖于对自然的有机整体的维护以及与自然和平共处”。

首先,那达慕文化承载着游牧民族生态和谐和自由的游牧文化精神,洋溢着一种尊重和怜惜生命、爱护牲畜、保护生态的向往和情怀,体现着人们对生态平衡的强烈愿望和执著的追求,发挥宣传教育的功能,即教育人们热爱大自然、崇尚大自然,并感谢大自然的恩赐,与大自然和谐的相处;其次,表现在那达慕生动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最高境界,不仅使分散的游牧民众能够交流生产生活经验、相互结识、增进友谊,而且有助于建构和谐的关系和秩序,使人们真正感受和体验和谐愉快的生活。因此,那达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教育资源,无论是外显的图景还是内隐的精神都给人一种和谐、欢聚的心灵共鸣。

参考文献:

[1]马永真.巴特尔.王增.邹万银.论草原文化[M].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9.

[2]体育词典蒙语版[M].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89.

[3]赵永铣,巴图.那达慕文化的由来与流传[J].内蒙古社会科学,1998(5).

[4]邢莉.蒙古族那达慕的变迁[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7(5).

蒙古族文化与蒙族舞蹈创作研究 篇12

关键词:蒙古族,舞蹈创作,文化

蒙古人民居住得比较分散,从古时候起,热情待客,礼貌待人就成为了每个游牧人民遵循的礼仪。礼仪风俗体现在舞蹈方面主要是丧喜事、交际、饮食等等。

在广阔的大草原上,蒙古族的婚庆仪式有很多种,在娶亲的过程中,人们往往喜欢寓情于歌舞,欢快的场面,喜庆高雅。其中典型的摔跤舞、顶碗舞、筷子舞都能表现出蒙古人民多姿多彩的具有民族气息的婚庆仪式。

蒙古族人民的宗教信仰是很强的,他们对神的崇敬一直都没有改变,已经成为了传统的信仰习俗。蒙族舞蹈最初的形态就是从宗教舞蹈开始兴起,逐步创新和发展到现在的繁荣场景。宗教对于蒙族舞蹈来说,影响作用是非常大的。在后来的发展中,也一直受到宗教的影响。

蒙古族的生活风俗是绚丽多彩的,蒙古族舞蹈在衣食住行方面有着别具一格的特点。在饮食方面,蒙古人民生活在草原上,生产的主要模式是畜牧业,奶制品和肉类食品。蒙古族人民个性奔放、热情开朗,非常喜欢饮酒,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的欢乐。蒙古族人民经常借酒抒情,表达他们的好客之情,往往会伴随着音乐起舞。舞蹈动作经常也会出现喝酒时的场面,给人以真实的生活场景,展示了蒙古族的民族风情。在服饰方面,蒙古族也有非常鲜明的特点。由于生活环境的特点,人们最爱穿的服饰是蒙古袍。蒙古袍袖子厚而大,颜色鲜艳多彩。受到自然因素的约束,蒙古族人民穿蒙古靴,靴子一般都是用牛皮制作而成,挺拔且厚重,从而使蒙古族舞蹈的基本步伐显得沉稳而厚重。在居住方面,蒙古族游牧人民称他们居住的住房为蒙古包,蒙古包结构简单,易于拆装,使游牧人民的生活变得轻便无压力。里面空间适当,也可供人们娱乐玩耍,在舞蹈方面多以原地动作和上半身动作为主。

蒙古族舞蹈的主要形式来源于生活和生产实践,在外界因素的制约下,蒙古族的风俗习惯就变成了蒙古族舞蹈的文化依托,是蒙古族舞蹈风格、民族内涵和民族特色的显著体现。

蒙古族居民受生活环境的影响,一直是唱歌和跳舞,人们喜欢用歌舞的形式来表达他们对生活的爱。游牧人民情感上较为丰富,有了高兴的事就喜欢跳舞,用舞蹈来表达喜悦的心情。

在蒙古族舞蹈中每一个动作,舞蹈时的步伐和面部表情都能看出蒙古族人民勇敢淳朴、热情奔放的心情,所表现的民族特色非常的明显。蒙古族姑娘很多都以翻腕和抖肩的动作表现自己的活泼美丽和热情开朗。蒙古族男性勇猛彪悍,舞蹈步调一般是无拘无束的。

蒙族舞蹈的基本舞步是平步、踏踮步、马步等(马步主要有软骑马步、硬骑马步、跑马步、踏点马步、进退马步、摇篮马步、跟马步、滑步马步等)。

一、平步:就像是在平地上走路一样,但是跟平地走路又有些不同,主要要求是要挺胸立腰、两个肩膀跟着步伐的走动前后自然晃动。

二、马步:马步最常见的应该是摇篮马步,摇篮马步的主要动作是双腿小腿前后交叉,两个脚的脚踝靠在一起,双脚向外展开,重心放在左脚,全脚着地,然后经过两个膝盖的屈伸,重心从坐脚移向右脚。

蒙古族舞蹈艺术的发展,大致从浓郁、神秘、古老的宗教色彩开始,经过了反映真实、淳朴、热情的社会生产和生活的舞蹈,到今天典雅、奔放的唯美性舞蹈这样三个发展过程。岁月如梭,时代发展的大潮滚滚向前,人类不断地认识、了解和改变自己,创作出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艺术作品,这是当代舞蹈艺术创作中的一大进步。

如今,在创编蒙族舞蹈的时候,编导们都积极的挖掘民族艺术文化,在其基础上进行创新,编创出新的舞蹈作品。在创编的同时,又必须研究蒙族舞蹈的基本韵律、风格、特点以及音乐的节奏,牢牢地掌握蒙族舞蹈的规律和韵味,提炼出有价值的舞蹈语汇。

上一篇:投标过程中的事项分析下一篇:《数据库》课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