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文化论文(通用12篇)
蒙古文化论文 篇1
摘要:内蒙古自治区承担着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使命, 该使命以维护本地区民族文化安全为基础。蒙古族文化中的核心部分-非物质文化, 最能反映蒙古民族的本质特征和内在精神。大力发展内蒙古地区文化产业, 不仅是维护国家和地区文化安全的客观需要, 也是保护和发展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实要求。
关键词: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产业,国家文化安全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 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是一个民族凝聚力、创造力和生命力的重要源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的要求, 并再次强调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任务。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国北疆, 与俄罗斯、蒙古国相邻, 边境线长达4 221公里, 处于文化边际地带, 尤其承担着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使命。
一、深度审视:内蒙古自治区维护文化安全的重要性
所谓国家文化安全, 是指一个国家的文化在发展过程中, 维护自身文化特性, 有效消除和化解文化风险, 抵御外来文化威胁与侵略, 最终目的是保护自身文化特质的存在与文化模式的延续。抵御外来的文化渗透和文化侵略, 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关键在于增强文化软实力, 保持本民族文化的独立性、独特性和完整性, 在发展和壮大本民族文化的同时提高自身文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中华民族由56个不同民族组成, 各兄弟民族的文化互相影响、互相借鉴、互相交融、互相促进, 共同造就出中华民族的独特个性;其中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我们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因此, 只有保护、发展和弘扬各民族的文化才能增强整个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营造出中华民族多样性、充满活力和竞争力的整体文化生态环境;只有提高各民族人民的文化素质, 加强民族内部的团结, 才能推动整个中华民族的团结, 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内蒙古自治区作为中国重要的民族地区之一, 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更具有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使命。完成这一使命, 要从发展和弘扬内蒙古地区的民族文化, 维护本地区民族文化安全作为基础。从内蒙古地区的文化构成看, 蒙古族文化是其核心, 蒙古族文化既包含物质形态的“有形”文化, 也包含精神文化形态的非物质文化, 而其中的非物质文化, 最能反映蒙古民族的本质特征和内在精神。因此, 维护内蒙古地区文化安全, 关键是继承和发扬能深刻反映蒙古民族内在精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内在品质: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分析
蒙古族文化的典型特征之一, 是非物质文化系统相对发达, 文化的表现、传承经常借助于非物质文化形态, 特别是依靠“口传心授”的方式继承下来。比如工艺美术, 传统手工艺技能, 《江格尔》、《格萨尔》、《玛纳斯》等说唱文学, 长调、呼麦、好力宝、马头琴演奏等传统表演艺术, 那达慕等民俗、节庆活动, 成吉思汗礼仪祭祀等, 此外还包括草原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精神价值乃至独特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一般而言, 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1. 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性与多元性
文化具有复合性, 文化遗产的品种和类型也不是孤立存在, 而是混同一体的。它们以不同方式相互依存、相互浸透, 构成一种具有显著民族特色的文化模式。作为产生于民间, 凝聚着群众智慧的宝贵财富, 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同样具有综合性、多元性、混同性等特点。蒙古族的衣食住行、音乐舞蹈、宗教祭祀、结婚礼俗、体育盛会既体现着独特的民族文化的魅力, 也闪烁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光辉。因为根植于人民的基层生活, 蒙古族非物质文化已经不经意间包孕在人们的衣食住行、器物用具、观念言行中。如八百年的守陵人土尔扈特部对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祭祀仪式;民间诗歌对蓝天、碧草、大地、母亲的歌颂, 对羊群、骏马———蒙古族人民的“衣食父母”的赞美;各式各样、美伦美奂的蒙古族服饰, 充满着独特的民族蕴味和草原风情。就连看似简单的各种自制奶食, 也涵盖了饮食习俗、工艺美术、民间信仰等多方面的传统文化信息。因为这是人民的创造, 必将会渗透到人民生活的各个层面, 这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历久弥新、生生不息的活力所在。
2. 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性与独特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 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 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 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 并以言传身教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 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1]。因此, 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而言, 具有民族个性的个体———人就显得尤为重要。蒙古族非物质文化也因其自身具有浓厚的民族性、独特性、原生态性等特征而对游客产生巨大的吸引力。
在具体的非物质文化形态中, 蒙古族长调民歌, 无疑是最富代表性和最为经典的形式, 集中地反映蒙古族文化的本质追求和个性化的表达模式。换言之, “蒙古族文化的本质和特征, 在长调民歌中有着充分和具体的完美反映与表达。”[2]蒙古族长调民歌与草原、与蒙古民族游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 承载着蒙古民族的历史, 是蒙古民族生产生活和精神性格的标志性展示。长调民歌为当代人类提供了多样化的价值资源—宏大的形式、悠长高远的旋律、自由抒情式的拖腔体等形态特征, 为文化艺术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资源。
呼麦艺术, 蒙古族人形象地称之为“人声马头琴”, 音乐界人士则形容其为“天籁之声”。呼麦又名“浩林·潮尔”, 是一种神奇的喉音演唱艺术, 纯粹用人体的发声器官, 在同一时间里唱出两个声部, 形成罕见的多声部形态, 这在人类歌唱艺术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作为神奇美妙的大地自然之音, 呼麦“低如瀑布怒吼, 直冲而下, 高如苍鹰飞鸣, 悠扬致远, 透彻邈邈用心聆听古老而神妙的蒙古族呼麦, 它的旋律和韵味让人仿佛融入了大自然的美境中。”[3]呼麦与蒙古族长调民歌、马头琴并列为蒙古族最典型、最精美、最有代表性的文化表现形式。
3. 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然性与生态性
蒙古民族有崇拜自然, 探索自然规律, 顺应自然, 保护环境的深厚传统。无论是物质生产、生活方式, 还是思想观念、精神内涵, 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都体现出浓厚的自然性和生态性特点。
从生产、生活方式看, 蒙古族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 游牧是其千百年来选择的生活方式。游牧经济是草原游牧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根据地理环境、季节变化和草原承载力等一系列自然因素而做出的适应自然生态环境演化规律的合理选择。这种方式本身就是生态化的表现。古代蒙古先民结合季节气候变化规律和草场分布状况进行游牧, 使家畜在最佳季节处于最佳草场, 有效实现了天时、地利与人和的最佳结合。这一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智慧的生产生活方式既能够顺应自然、保护环境, 又能够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并成为蒙古民族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重要物质基础。蒙古族的游牧经济, 极其准确地把握了“人畜草”这三个草原生态系统的基本要素, 将三者科学有机地协调起来;这种生态化的生产方式, 使草原生态系统长期处于稳定和谐的状态, 维护着良好的草原生态平衡。游牧经济有效解决了牧场与牲畜之间的矛盾, 形成特色鲜明的蒙古族游牧文化;游牧文化不仅充分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存智慧, 还使蒙古草原千百年来生生不息, 蒙古民族世世代代在草原生息繁衍、源远流长。
在思想观念方面, 蒙古族文化同样包含着丰富的生态性思想, 这种思想, 在作为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蒙古族宗教中可见一斑。萨满教是蒙古族的原生宗教, 萨满教相信自然有灵, 对天与地、水火山、日月风、一切动植物的神灵, 都充满着膜拜和敬畏;在自然中人并没有居高临下的特殊性, 人只是自然界中的普通一员。这种生态学思想是简单、质朴的, 并与我们今天生态哲学界中非人类中心主义者的观点不谋而合。非人类中心主义认为自然界中的一切生命都有其内在价值, 要求摈弃人统治自然的价值观, 尊重、保护和建设自然, 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社会—经济—自然”是一个复合生态系统, 在这里人与自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两者的关系并不是以哪个为中心, 或一个对另一个的主宰和统治, 而是两者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客观标志。”[4]“萨满教生态环境观中蕴含着人只能适应环境、与环境和谐共生才能维持人类自身生活的朴素的生态哲学观念和生态伦理思想。”[5]藏传佛教是佛教与藏族文化相结合形成的宗教, 带有浓郁藏族文化特色。藏传佛教传入蒙古以后, 与蒙古族文化碰撞并结合, 也呈现出蒙古族文化的一些特点。信仰藏传佛教的蒙古族人崇尚自然, 认为自然界中万物皆有生命, 草原中的大小生命都应受到人的保护和尊重。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 蒙古族人形成了诸多禁忌:为了避免损伤草原的肌肤, 严禁在草原上动土挖掘, 更不能乱扔或踩踏山石;夏季忌大规模移牧搬迁, 因夏季是牧草生长的季节, 移牧会带来牲畜对牧草的大面积践踏, 影响牧草生长和其他动植物的生育繁衍;不得随意在草原上挖渠引水, 因为这样会影响草原的自然生态, 造成草原的水土流失;严禁砍伐草原上的树木、践踏花草、折取树木细枝嫩叶, 家用燃料只可取自牛羊粪和捡拾枯枝落叶;夏秋季节进行植物药材采集, 只需叶茎入药的, 禁止连根挖除, 同时注意保护种籽, 使草原不因人的无度索取而受到损害[6]。生活中形成的禁忌, 固然受宗教信仰的影响, 但更多的是人们长期在社会实践中经验教训的总结, 它承载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 积淀为游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因世代相袭而得以延续。表面看来, 这是内在宗教精神的外在表现, 是蒙古族人民对大自然的崇敬、感激、畏惧和顺从之情;但实质上, 这是草原民族适应环境、与外在自然和睦相处的具体体现, 是其自发生态意识、环境伦理的根本要求, 是其维护自然环境和谐以促进自身发展的终极理想。
三、优势拓展:文化产业是弘扬蒙古族非物质文化的有效途径
今天, 文化产业以其独特的生命形态、丰富的文化内容和与时俱进的精神创造力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社会。文化产业发展是加强民族文化主体性建设、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提高民族地区居民经济收入、营造民族地区和谐氛围的根本要求, 也是民族文化就弘扬与发展的客观基础与有效途径。换言之, 途径要求, 也就是民族文化发展和民族地区和谐氛围关键设备什么。民族文化的存在与发展不能脱离文化产业这样具体的文化形态, 民族文化可以通过产业化形式来焕发时代生机和展现民族精神内涵。因此, 产业化可视为蒙古族非物质文化保护与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 蒙古族非物质文化可通过产业化形态辐射、扩散, 其内在品质与精神实质也可在产业发展中得以延续与传承。
1. 发展民族文化产业, 实施文化传播战略
“文化产业具有穿越制度框架和文化界限的‘无国界’的形式和能力。”[7]文化渗透一直以来是西方国家实现意识形态侵略的重要方式, 文化产业则是意识形态传播的有效物质载体。内蒙古自治区作为中国北疆的文化前沿, 担负着抵御外来文化威胁与侵略、打造本国文化防线的重要使命。但是, 抵御外来文化, 靠的不是文化上的严防死守, 而是要靠提高自身文化软实力, 发展壮大自身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现代传媒有力地扩大了文化传播范围, 拓展了文化传播渠道, 内蒙古应充分发挥本地区民族文化特别是非物质文化资源丰富、特色鲜明的优势, 不断发展外向型的文化产业, 增加文化产品和服务在国外市场上的份额, 这不仅可以传递自身的文化价值, 提升对外传播效果, 还可以为蒙古族非物质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注入新的动力与活力。因此, 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基础设施和传播网络的投入力度, 尽快建立覆盖全面、传播迅捷、双向交融的现代文化传播体系, 实施文化传播战略, 既是内蒙古自治区维护边疆文化安全的客观需要, 也是保护、发展和传承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实要求。
2. 发展民族文化产业, 实施文化品牌战略
文化产业作为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 其生产和消费也要遵循市场规律, “通过不断扩大的市场体系和商品逻辑而压倒其他社会关系和价值体系, 从而直接服务于共同价值观的构建。”[8]因此, 作为国家大力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内蒙古文化产业将成为对中国北方周边国家进行文化传播的新引擎。打造内蒙古文化产业, 我们应以其精神实质—蒙古族非物质文化为内核, 彰显民族特色, 全面实施文化品牌战略。在充分挖掘和整合内蒙古优势文化资源的基础上, 运用现代数字化技术、传统与现代的传播手段和多渠道的营销方式, 打造一批具有民族特色、时代精神和市场竞争力的文化品牌, 使内蒙古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市场优势。内蒙古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将推动与北方周边国家共同价值观的构建, 创造有利于建设面向和平与共同发展的战略伙伴关系, 最终实现中国北方的稳定、和平与繁荣。
总之, 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伟大的蒙古族先民留给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只有全面把握其典型特征, 深刻领会其内在精神, 并以此为核心大力发展内蒙古地区文化产业, 才能真正发展和弘扬蒙古族文化, 维护内蒙地区的文化安全, 进而完成维护我们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使命。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非物质文化遗产[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11090.htm, 2010-05-28.
[2]乔玉光.蒙古族长调民歌的当代价值与意义[J].草原文化研究, 2007, (8) :46-47.
[3]贺勇.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族呼麦向前冲[N].人民日报 (海外版) , 2009-03-17 (007) .
[4]余谋昌.走出人类中心主义[J].自然辩证法研究, 1994, (7) :8-14.
[5]王紫萱.古代蒙古族生态文化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 2006:32.
[6]韩官却加.青海蒙古族的原始崇拜及生态价值观[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 2009, (10) :86-91.
[7]丁智才.以民族文化产业提升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对东盟的传播能力[J].广西民族研究, 2012, (4) .
[8]李昕.文化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产业发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7) .
蒙古文化论文 篇2
献哈达
哈达是蒙古族日常行礼中不可缺少的物品。献哈达是蒙古族牧民迎送客人和日常交往中使用的礼节。献哈达时,蒙古国民族服饰主人张开双手捧着哈达,吟唱吉祥如意的祝词或赞词,渲染敬重的气氛,同时将哈达的折叠口向着接受哈达的宾客。宾客要站起身面向献哈达者,集中精力听祝词和接受敬酒。接受哈达时,宾客应微向前躬身,献哈达者将哈达挂于宾客颈上。宾客应双手合掌于胸前,向献哈达者表示谢意。
劝酒
蒙古民族的劝酒往往通过情真意切的歌唱表达出来,唱歌与劝酒是同时进行的,往往一人主唱之后,大家举杯合唱,然后大家一起干杯,如此数遍,酒意酣畅。歌唱有礼仪性的,也有即兴尽兴的,有一人或数人的,也有合唱的,其歌唱往往痛快淋漓,通宵达旦。
敬神
蒙古民族的礼宴上有敬神的习俗。据《蒙古风俗鉴》描述,厨师把羊割成九个相等的肉块,“第一块祭天,第二块祭地、第三块供佛、第四块祭鬼,第五块给人,第六块祭山,第七块祭坟墓,第八块祭土地和水神,第九块献给皇帝
马酒
“远方的朋友/一路辛苦/请你喝一杯下马酒
/洗去一路风尘”。草原人民热情好客,到草原的人都要接受蒙古族最隆重的接待礼仪——下马酒。
其饮法是:
1、客人左手端乘酒银碗。
2、用右手无名指蘸酒弹向天空,称为“敬天”。
3、用右手无名指蘸酒弹向地面,称为“敬地”。
4、用右手无名指蘸酒弹向额头,称为“敬祖先”。
5、双手端碗,一饮而尽(一饮而尽视为对蒙古族主人的尊敬)。
羊宴。
招待客人的最高礼节为整羊宴,其次为羊背子宴,奉整羊上桌时,羊头要向客人,首席客人在羊头上用刀刃划一个十字后,把刀递给司酒者(专管斟酒摆弄整羊的人)。司酒者先把羊头卸下,连同羊尾上割下的一块肉放在小盘里,供在主人家的神位前,再从羊背左右侧各切一条四指宽的肉,相互交换位置,将刀柄朝客人方向放在向内。首席客人拿起刀,先从羊背的前部切一块肉放入火中(以示祭祀灶神),大家方开始食用。招待喇嘛或妇女的整羊宴有不上羊头的习惯。对于一般客人,则用肩胛骨、四根长肋骨等招待。若是姑娘,就要用羊胸叉骨招待。
接待礼仪
客人来临,主人首先问候来人的身体健康、亲眷平安和工作情况。客人进门落座后,女主人先端上一碗香喷喷的热奶茶,然后摆上各种奶制品。向客人敬酒和奶茶是隆重的礼节。为贵宾准备盛奶茶的碗必定是银质的,还要与奶茶一起献上哈达。主人向贵宾递酒杯的动作也是有规矩的。右手举杯,左手托住肘,恭敬地把酒杯交到客人手中。在喝奶茶或喝酒前,还会有人致祝词,祝愿完毕,其他人则答:“愿祝此长存”的话语。除奶食外,还有糖果等食物。
款待嘉宾的最上等的菜肴是又肥又大的绵羊的“背子肉”,即羊胸椎下面至尾部的那块肉。
风俗习惯
待客
蒙古人喜欢养狗。狗有护畜作用,还能传递信息。狗一叫,孩子们首先跑出来,之后,向大人汇报观察到的情况。如果来的是长辈,全家人都出来迎接。迎客人时,服装要整齐。
主人中有长辈和老人时,客人要在营子外下马,牵着马进营子。客人是长辈或老人,主人要接马缰拴在马桩上。晚辈要向刚见面的长辈问候请安。请安礼仪,男人是将双手置于跻部鞠躬或打千,妇女行单跪礼请安。
按蒙古人传统,不论是不是亲戚故旧,认识不认识,来家就是客,一律茶、食招待。 除非客人忙得等不及烧茶,也要品尝点奶食品才上路。
献茶敬酒照例以长辈 、老人为先。有时为了表示对客人的尊重而先客后主,客人接过来要放在长者面前。献茶要站起身双手奉上,不能坐着献茶。晚辈如果是男性,敬酒时作单跪姿势。
客人吃过茶,先向长辈一一敬酒,长辈们接过第一盅酒,照例说几句吉祥的话,用太阳指蘸酒弹酹。这时向老人献上礼物,分给小孩糖果。
客人递过礼物, 家长向客人敬酒。 如果家长年高辈长,一般由少辈人代替。晚辈忌讳在长辈面前喝酒吸烟,但必须接过酒杯并酹酒之后,将杯放在桌子上。如果客人好喝酒,长辈便借故回避,给机会 让同辈人饮酒娱乐。多么好喝酒的老人,也不同青年人一道饮酒。即使大规模喜庆,也必须按年龄、辈分、地位、性别分开排坐。避席的长辈待年轻人饮到差不多时 返回,与客人共同斟满一杯酒放在桌子上,大家开始用饭。如果以整羊待客,则先由长者动刀。和客人一起吃饭的,必须是家庭主事人。
客人辞行,全家送别,有时老太太会用牛奶酹祝。
蒙古包的西北隅和灶口处是不能贸然去坐的。要沿房门西侧坐在门里或被主人让到正北延东一排坐下。不论天气多冷,不得在火盆 、锅撑子上烤脚 、磕烟袋、吐痰和进出跨越。鞭子、棍子之类禁忌带入室内。
有些地方,蒙古人生孩子,总要在屋檐下挂个标志,如果挂的是弓箭,说明生的是男孩;挂的是红布,说明生的是女孩,即寓男用弓箭、女用针线之意。凡遇这些标志,客人须注意,不要贸然闯进妇女坐月子的屋里。
礼献整牛整羊
整羊整牛,也称全羊、全牛,是蒙古人款待贵宾的传统礼仪。
自古以来,蒙古人就有吃整羊、喝马奶酒和给远征人携带绵羔羊熟肉条的习惯。元世祖忽必烈登基,建造白色大蒙古包,用整羊招待来客和祭礼神祗。
最隆重的席面,有整牛、珠玛、整羊三种,主要取其完整、齐全之意。
礼献整牛,除了祭祀牺牲,一般只取牛的某一部位,比如说,为65岁以上年人祝寿,仅象征性地献上牛乌查(蒙古族叫乌古查,即牛羊软肋脊肉)。珠玛,又分为 立式珠玛,也就是最讲究的整羊,其特点是褪毛、带皮、烤制。整羊席不象珠玛那样精制,其特点是去皮、煮制。礼献整羊也象献整牛一样,根据不同需要和对象, 采取不同方式。有时献上完整的羊肉,有时献羊的某一部分。春节时招待亲朋好友和贵宾时,把熟羊头放在大方木盘中间,周围摆满各种奶食品和点心端上,是隆重 礼仪。
整牛、整羊、珠玛的加工方法,各地不尽一致,但必须保证食品的完整,避免损坏皮肉。
整羊的摆法;羊头必须向着主宾。 在宴会上用整羊招待客人时 ,一般要唱赞歌敬酒三巡 ,当宾客们开始唱和时,再斟一杯酒,诵献整羊的祝辞。专门向执刀割肉、招待客人的人敬酒一杯之后,主人请席间长者先动刀。那位执刀招待,蒙古语称“浑都格 其”。长者接过蒙古刀,在羊头的前额划个“十”字,从羊的脑后、嘴角两边、两个耳朵、两个眼眶、脖颈、硬腭上割下几块肉,再把羊头转向主宾。主宾端起羊头 回赠主人。主人端过一个空盘,接过羊头和长者割下的部位肉,摆在佛龛前敬佛。接着用专用的蒙古刀,从羊乌查的右侧、左侧切出长条薄片,左右交换放置。割羊 乌查前半部时,刀刃向外。如此切割三次之后,分节卸下其它骨头(过席的羊乌查只能切一刀),由阳面转圈后,退回去放入肉汤里热,然后上桌进餐。退下整羊 后,上肉汤。
礼献整羊时,通常安排专人献祝辞。诵祝前,要向祝辞人敬酒一杯。祝辞人用无名指蘸酒弹酹,然后举杯祝辞。诵祝辞的姿势:老年人坐着,中年人单腿跪着,年轻 人站着。祝辞内容因人、因事、因地区不同而各异。比如有一则祝辞唱 道: “博格多成吉思可汗,迎娶花容光焕发月貌的孛尔贴只斤夫人。宰一只花脸的羯绵羊,装在水晶盘里招待贵宾。
是成吉思汗定下的礼制,是蒙古人待客的传统,是忠厚和贞洁的标志,是至诚心意的象征。”
大家斟一杯酒互相唱和 。诵祝辞人说一声“结!”(请用刀)。并举杯继续祝福唱道:
“按着老规矩敬献,请各位都来品尝。
遵循旧风俗奉献,请各位都来举觞。”
蒙古族传统的敖包文化 篇3
敖包的形式,各地区大体一样,即在圆坛之上,积石为台,台基上面分成大、中、小三层,重叠成圆锥体,周围涂一白垩,使之坚固。形似烽火台,高约十余丈。遥望如尖塔,直入云霄。平时任风雨吹淋。设有敖包的山陵或山丘,一般都是地势宽广,风景优美的地方,而且便于举行文体游艺活动。
敖包的数目,各地不等。有的是单独的一个敖包;有的是群敖包,即7个敖包并列,中间为主体,两旁各陪衬3个小敖包;也有一个大敖包居中,东、南、西、北各陪衬3个小敖包,成为十三敖包群,汉人称为“十三太保”。
敖包的种类也很多,按年代分,有的地方有成年人崇拜的敖包;按地域分,有的归一屯所有,有的归数屯所有,或一家所有,或一旗共有之。
蒙古族祭祀祭敖包,有各种传说。有的说,敖包就是神的化身,是什么神说法不一。有说是代表山神的,有说是代表水神、龙神,也有说是代表庙神或祖先的。
崇拜、祭祀、赞美的诸神,首先是天神腾格里,然后才是其他诸神。而祈求神灵的是:赐予幸福,消除恶魔。
那木吉拉在《浅谈蒙古族的敖包祭奠》一文中介绍的敖包赞词写道:
在蒙古族传统信仰中,天神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因为他们坚信是天神赐予了其赖以为生的牲畜。据宝斯尔《鄂尔多斯风情录》:在蒙古民族的传说中,马是天上的仙女头上落下的宝钗变成的,因此马是天上降下来的神骘。
生育万物的天神当然关系到人类的繁衍,蒙古牧人认为是天神赐予了人类以生命。为了牲畜的繁衍和人类生命的诞生和延续,人们祈求天神攘除各種灾难以保障作为其食物来源的动物的丰盛富足和人类自身的繁衍无尽。而崇拜高山成为蒙古族崇拜天的同义语,在戈壁草原上,高高耸立、连绵起伏的崇山峻岭都是他们崇拜的对象。
蒙古族对地神的崇拜是在对天神的崇拜下产生的。古代蒙古人认为,每个地方都有专管该地的神祗,叫乃布达克、沙布达克,译为风水,此为主管该地的灵魂。
对地神的祈求与对天神的祈求是同样的。而且,蒙古族对地神的崇拜也与山神的崇拜联系在一起,认为高山是地母的乳房。
敖包是由土石与树枝组成的,关于这一点,邢莉在《草原文化》一书中认为,这与蒙古族崇石崇柳的习俗有关。蒙古族有“人自石出”的神话传说,在阿勒泰的史诗里有“孤儿英雄,你的生父是硕大的石头”的描绘。在英雄史诗《江格尔》里写道:“白音查干巴特尔,他的父母都是石头”。并且很多英雄的脐带是用火镰石割断的。
敖包祭祀大致有血祭、酒祭、火祭、玉祭四种。
血祭,就是把自己家最好的肥牛、肥羊宰杀之后,恭恭敬敬地供奉在敖包前。如今,这种祭法是很少见了。
酒祭,就是把鲜奶、奶油、奶酒,一滴一滴地洒在敖包前,祈求幸福。在蒙古包做客,常见主人在喝酒之前,要以手指蘸些酒,弹向东、西、南,表示敬神。
火祭,就是在敖包前,烧一大堆干树枝,或一大堆干牛马羊粪,祭祀各户走近火边,排列成队绕火三圈,并念着自家的姓氏,供上祭品把全羊肉投入火堆里一同燃烧,烧的越旺越好。
蒙古族的萨满教认为火是最圣洁的,因而以火祭敖包。
玉祭,在古代玉是很贵重的,它常常是奉神的供献品。在远古的祭祀和招魂中成为仪式法器,是人神相同的桥梁。蒙古族在祭敖包时,也有这种礼俗。祭敖包的时间一般选择在农历五月或七月,这正是水草丰美、牛羊肥壮的时刻,是草原上的黄金季节。这个季节,草原上绿草繁茂好似给大地铺上了地毯;牛羊成群,就像大地洒满了珍珠。鲜花开放,鸟语花香,沁人心脾。蒙古牧人骑着骏马从四面八方赶来,祭祀敖包一般要在红日初升之时,牧人认为这是吉祥的时辰。
祭祀时,敖包上插上树枝或栽一根木杆,上挂五颜六色的布条或纸旗,旗上写经文。牧人有的行跪拜礼,有的行躬首礼,献上哈达、美酒、奶食、肉食等,默默地祈愿。向诸神表达牧人的生存欲望与精神需求。祈求天神赐予雨水,祈求地神赐予丰草,使牧人的生活平平安安,人畜两旺。牧人把最鲜美的食物献给了自己的保护神,把最美好的祝福带回了自己的家。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蒙古族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长期历史积淀的敖包文化其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中国蒙古族传统音乐文化 篇4
蒙古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比较重要的少数民族之一, 现有人口5813947人 (2000年) 。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和新疆、青海、甘肃、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的蒙古族自治州、县;其余散居在宁夏、河北、四川、云南、北京等省市。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 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主要从事牧业生产, 现信仰藏传佛教。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于传奇色彩的民族, 拥有大量的神话、传说、英雄史诗、歌谣等优秀的传统文化, 如十五世纪的《江格尔》被誉为我国三大史诗之一。蒙古族人民一向能歌善舞, 素有“音乐民族”或“诗歌民族”之美称。蒙古族传统音乐十分丰富, 主要可以分为民间音乐 (包括民间歌曲、民间器乐、说唱音乐、歌舞音乐、蒙古剧五大类) 、宗教音乐、宫廷音乐等。下面将逐一作简短阐述:
民间音乐在蒙古族传统音乐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因此, 研究的成果也相应比较突出。蒙古族的民间歌曲一般可以分为长调 (乌日图音道) 、混合调、短调、宣叙调四种体裁形式, 其中长调民歌是蒙古族传统音乐中最典型和最具代表性的形式, 其曲调悠长, 节奏自由, 旋律起伏跌宕, 装饰音多, 结构不方整, 多用下颚颤音或者喉颤音演唱, 民间歌曲中的牧歌、思乡曲、赞歌、宴歌、婚礼歌多属于长调歌曲, 如歌曲《小黄马》等;短调, 曲调短小, 节奏整齐, 结构紧凑、常用2/4、4/4等节拍, 民间歌曲中狩猎歌、叙事歌以及一些带有舞蹈性的情歌、婚礼歌也属于短调, 如《嘎达梅林》等;民间器乐主要有笛子、四胡、三弦、马头琴、蒙古筝和火不思等;马头琴是用马骨、马皮和马尾制成, 音色圆润、近似人声的歌唱性低沉而富有穿透力, 马头琴的演奏可分为“潮尔”、“伊克利”、“黑力”、“冒乃胡儿”四种类型, 它们根据演奏技法与风格的不同流行于蒙古的不同的地区。器乐音乐主要音调来自于民歌, 如《巴雅领》 (马头琴曲) 、《荷英花》 (四胡曲) 、“阿斯尔”中的《八音》和《美德利》 (合奏曲) 等。说唱是蒙古族传统音乐中较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 是在史诗祝赞词、诗歌、叙事诗、民间歌曲、民间器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立的艺术表演形式, 主要有“陶力”、“好力宝”和“乌力格尔”三种形式;“陶力”主要流行在新疆蒙古族与内蒙古科尔沁——喀尔沁一带的古老的讲述英雄史诗性的说唱艺术, 如《江格尔传》、《格斯尔传》等;“好力宝”传有700百年之久, 是蒙古族从民歌中的赞歌和叙事歌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传统的说唱音乐剧种, 演唱有单人或双人形式, 即兴性强, 有乐器伴奏。“乌力格尔”也是一种古老的蒙古族说唱音乐的剧种, 早期是在讲故事的基础上发展而成, 也有乐器伴奏、自弹自唱, 拥有极为丰富的2000多个曲调, 传统曲目有《格萨尔》、《江格尔》、《三国》、《西游记》、《隋唐演义》等。蒙古族的舞蹈种类繁多, 主要有劳动歌舞、风俗性歌舞、仪式歌舞, 如“骏马舞”、“挤奶舞”、“盅碗舞”、“筷子舞”、“婚礼舞”等, 它们都具有浓郁的本民族的特色。
蒙古族宗教音乐是在萨满教和藏传佛教的基础上发展而成。萨满教是产生于母系社会的一种原始宗教形式, 在远古时期就在蒙古族中盛行。“萨满”一词原为通古斯——满语的汉译, 意为“激动不安的人”, 在蒙古族则为博教之意 (记载见蒙古秘史) 。博教在蒙古帝国中长期处于“国教”的地位, 成吉思汗时期尤为推崇和信仰。博教的宗教祭祀活动有大小场面之分, 大场面主要室外祭祀求福, 如祭天、祭雷、祭敖包、祭成吉思汗等, 场面之大、人数之多、持续时间之长世间罕见;小场面一般用于室内治病驱魔, 如正骨、接生、治病和祭火神等。因此, 博教的音乐在漫长的形成与历史发展过程中, 在内容和曲目方面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由祈祷、请神、苏力德、请贤师、闯难关、送神的套曲曲式布局, 通常用博鼓进行伴奏, 有较强的吟诵性和呼唤性, 旋律要求节奏化, 多见同音反复, 和声以四、五度为基础, 调式以五声调式为主、以徵调式为典型等特点, 如《送神曲》、《祭天》等。在元代时期, 忽必烈推崇藏传佛教为其“国教”, 其音乐主要来源于西藏传佛教寺院中使用的诵经音乐, 大部分音乐和蒙古族传统音乐文化进行吸收、融合而呈现出多元性的特征。
蒙古族于1271年统一中国, 元世祖忽必烈建立了以“进取金、宋, 远法汉、唐”为指导方针的宫廷礼仪制度, 根据有限的文献资料和流传至今的民间音乐作为参考资料和依据, 蒙古族的宫廷音乐直至元代才形成较大的规模。元代的宫廷乐队规模庞大、乐官乐工人数众多、乐器种类繁多 (元代根据乐器的制作将乐器分为“八音”, 乐器种类见《礼乐》中的记载) 、乐曲之丰富是前代王朝和邻国无法比拟的。如保存至今的《白翎雀》、《海青拿天鹅》等都是元代著名的乐曲。元代以后, 随着王朝的颠覆, 蒙古族宫廷音乐也随着朝代的变化逐步与民间音乐融为一体, 难以分门别类, 尚待进一步探寻挖掘、探索研究。
参考文献
[1]袁炳昌.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史上.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1998
[2]田联韬.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1
[3]杜亚雄.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2
蒙古族节日文化 篇5
春节是蒙古族传统的年节性大节。主要由祭火、除夕、初一等连续性节日组成,往往从头一年的腊月二十三一直延续到新年的整个正月,因而过年是一个综合性节日。
祭火神
蒙古人有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祭火神的习俗。他们认为火是生命的起源、家族的希望、纯洁的化身,而且传说这天是成吉思汗夫妻拜火日,所以蒙古人这天要拜火祭灶。拜火祭灶以前,家家户户必须进行环境大扫除。二十三那天每家煮数个羊胸叉,熟后取出并简单剔去肉,把几个羊胸叉骨叠在一起,用羊毛捻线缠绕,里面放入芨芨草、柏叶、佛香、红纸、圆饼、红枣等食物再用哈达包裹,黄昏时用其祭灶。再用羊肉汤、大米、糜米和红枣、奶酪等焖制成“祭灶饭”蒙语称为嘎林布达。祭灶时男主人或长辈高举盘中的羊胸叉骨,唱祭灶词,赞美火神并祈祷保佑,其他家庭成员在其身后频频磕头拜火;然后焚烧羊胸叉骨,每人轮流手捧盛有肉汤和酒等制作的“哈利木”并舀三勺敬献火神。最后结束祭灶拜火仪式。然后进行萨察礼,用羊肉、哈利木、美酒、奶食的德吉祭祀天地祖先和神龛。而且这一天要把祭灶拜火的美食相互赠送品尝,并认为谁家的祭灶饭味道最美,说明来年他家将兴旺发达。
除夕
是蒙古民族传统年节性系列节日之一。年三十要煮全羊或羊背子。太阳落山时,先要祭祀祖先供奉神佛,屋外要在选定的方向敬献各种食物德吉,屋内祭神龛,点酥油灯,祈求祖先和神灵的保佑。天黑时,门外要挂酥油灯,全家人团聚吃羊背子。之后大家包蒙古包子。午夜,吃团圆饭。蒙古族的年夜饭由两部分组成,即黄昏时吃羊背子,午夜吃蒙古包子。年夜饭后还要守岁。
大年初一
大年初一佛晓时分,要全家出动点天灯,烧旺火举行拜天仪式。在旺火旁摆放盛满食物的供桌,桌前铺一块新毡子,全家人以长幼为序面向南方磕头拜天,行萨察礼,放鞭炮,绕火净身。拜天仪式之后,要行拜年礼。长者首先进屋坐在正位,晚辈们依次进屋磕头请安,献哈达,互换鼻烟壶;长辈要高声祝福,并给压岁钱。拜年结束,全家人围坐一起喝新年早茶。新年茶有严格的程序和礼仪,首先把新年茶的德吉献给神佛,然后敬给老人。喝新年茶时还要给长辈敬酒,长辈要给孩子们一份礼物。家庭拜年礼结束后,便骑上快马成帮结伙地走浩特串苏木,开始了邻里亲朋之间的拜年活动。
马奶节
马奶节是以马之乳汁祭祀苍天大地的日子,是蒙古族崇马之俗的一种表现。马是蒙古人生命中的一部分,喜马、好马、爱马、敬马是蒙古族人的天性。马奶节,又是蒙古族崇尚白色的一种象征,马奶是众畜之乳,被认为是最圣洁的白色乳汁。每年夏季开始挤马奶和中秋停止挤马奶时,牧民们都要举行马奶节,祝福风调雨顺,水草肥美,五畜兴旺,奶食丰收。主人首先选定吉日,提前公布于众,并向邻近牧民发出邀请。马奶节前两三天,主人要请驯马能手把马群集中起来,套抓小马驹栓在牵绳上,并禁食马奶。之后,挤马奶制奶酒。
马奶节的仪式是由九位骑白马的骑士和主人共同完成。首先由九位骑士从牵绳处骑马到蒙古包前,主人要用银碗给骑士敬鲜奶,骑士品尝后按顺时针方向绕蒙古包一周,再回到牵绳旁。这里已经备好摆放羊背子,奶食品等供桌和装满马奶的木桶,骑士用套马杆抬起木桶,边行边用木勺进行萨察礼(把马奶抛向空中),祭祀天地神灵。主人要高声朗诵马奶萨察礼赞词,客人骑马随从绕场三周,结束仪式。马奶节上,还要给种公马和头驹系哈达进行迷拉礼。
马奶营养极为丰富。马奶制作的齐格(马奶酒)不仅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而且对胃肠心肺疾病有一定的疗效。所以,蒙古人从古至今非常喜欢饮用马奶和马奶酒。
打鬃节
打鬃节一般在每年春季举行。生活在内蒙古草原上的牧民们当马驹长到一周岁时,要进行首次剪鬃。届时,举行隆重的剪鬃仪式。这一天,骑手们将马群围拢在蒙古包周围的草地上,牧民们集中在马群附近,邀请德高望重、剪技高超的老牧人掌剪。主人向掌剪人敬酒、献哈达并郑重地递交鬃剪。这时,骑手们身着轻装马靴,骑着贴身坐骑在马群中穿梭,找到目标后,甩出套马杆,套住马颈,牵至剪鬃人前。首席剪鬃人致剪鬃祝词,并向被剪鬃的首匹马驹行迷拉礼后开始剪鬃。要把第一剪剪下的马鬃送至吉雅其神龛前供祭。然后一匹一匹地打马鬃,一直到把所有的马驹鬃全部打完为止。
给剽悍的烈马剪鬃“打扮”不仅要有强壮的力气,而且要讲究方法,施展技艺。所以,蒙古人自豪地称打鬃节为“勇敢者的游戏”。
祭敖包
敖包,最初是道路和地界的标志,起指路,辨别方向和行政区划的作用。祭敖包的时间,多在水草丰美、牛羊肥壮的六、七、八月间。祭祀时,敖包上一般挂有写着经文的五色布条或纸旗。敖包祭祀大致有血祭、酒祭、火祭、玉祭等。
血祭,是把自己的牛、马、羊宰杀了,供奉在敖包之前。相传游牧时代,蒙古族牧民认为供养自己的牛、马、羊等牲畜是天地所赐。因此,祀天地诸神时,就要宰杀牲畜来报答。
酒祭,是把鲜奶、奶油,一滴一滴洒在“敖包”前,祈求平安幸福。
火祭,是在敖包前烧一堆旺火,祭祀的人走近火边,念着自己家的姓氏,献上祭品。蒙古人认为火最洁净,用火可以驱逐一切邪恶,所以火堆烧的越旺越好。
玉祭,玉是昂贵的供品,过去蒙古人祭敖包时,也有这种礼祭,现在已经没有人用玉祭敖包了。
娱乐风俗
那达慕
蒙古语意为“游戏”或“娱乐”,原指蒙古族传统的“男子三竞技”,即摔跤、赛马和射箭。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演变成包括多种文化娱乐的盛大庆典活动和物资交流活动。历史上的那达慕不受时间限制,通常在祭祀山水、军队出征、凯旋、帝王登基、正月以及大型庆典时举行。现在的那达慕,往往在夏秋之季举行。
赛马
是马背民族古老的传统,它是一项非常普及的群众性活动。牧民们在平时或节庆聚会上都有即兴赛马习俗,特别是在敖包盛会和那达慕大会上都有激烈的赛马活动。赛马,一般分为奔马赛和走马赛两种,鄂尔多斯地区还有赛公马的习俗。
奔马赛,也称“速度赛马”,是长距离的速度比赛,是一种毅力性赛马。传统的奔马赛,为了减轻负荷不备马鞍,骑手多为少年儿童。参加奔马赛的骏马一般少则数十,多则逾百。奔马赛,不计时,不论马的年龄,没有固定的场地跑道,一般不分组,以最先到达终点者为胜。赛程一般在20至50公里之间。
走马赛,是技巧性很强的竞赛,比试马走的侧步平稳和速度。参赛的骑手多为有经验的男性长者或中年人。参赛的走马要备上精美的鞍辔,把骏马打扮得漂漂亮亮。参赛的走马必须经过严格的训练,行进要求是左右两侧的马腿轮流迈步,以稳健为尚,既快又稳,姿势和谐优美,以最先到达者为胜。比赛既要有马的技能,也要有骑手的驾驭水平。鄂尔多斯地区走马很多,在那达慕中走马赛不可缺少。
当参赛马匹出发时,祝颂人按传统习俗捧起吉祥的哈达端着银碗,祭洒鲜奶进行祝颂。当头马冲过终点时,祝颂人将彩带披在头马身上,行迷拉礼,咏诵《骏马赞》。蒙古族赛马重在参与,因此对末尾的马和骑手要进行赞颂和奖励。
摔跤
是蒙古族特别喜爱的一种体育活动,也是那达慕大会上必不可少的比赛项目。蒙古语称摔跤为“博克巴依勒德呼”,称摔跤手为“博克庆”。蒙古族的摔跤有其独特的服装、规则和方法,因此也叫蒙古式摔跤。
摔跤手要身着摔跤服“昭德格”。其坎肩多用香牛皮或鹿皮、驼皮制作。皮坎肩上有镶包,亦称泡钉,以铜或银制作,便于对方抓紧。最引人注目的是,摔跤手的皮坎肩的中央部分饰有精美的图案,呈龙形、鸟形、花蔓形、怪兽形,给人以古朴庄重之感。摔跤手身着的套裤用白绸子或各色绸子做成,宽大多褶。裤套前面双膝部位绣有别致的图案,呈雀羽形、火形、吉祥图形,底色鲜艳,图呈五彩。摔跤手足蹬马靴,腰缠宽皮带或绸腰带。著名的摔跤手的脖子上缀有各色彩条--“江嘎”,这是摔跤手在比赛时获奖的标志。
蒙古式摔跤有其特点,摔跤运动员不受地区、体重的限制,采用淘汰制,一跤定胜负。参加比赛的摔跤手必须是八、十六、三十二、六十四等双数,每轮不能出现奇数。摔跤不受时间限制,直到取胜为止。
比赛前要推选一位族中的长者对参赛运动员进行编排和配对,待蒙古长调“摔跤手歌”唱过3遍之后,摔跤手挥舞双臂、跳着鹰舞入场,向主席台行礼,顺时针旋转一圈,然后由裁判员发令,比赛双方握手致意后开始比赛。
摔跤技巧很多,可互捉对方肩膀,也可互相搂腰,还可以钻入对方的腋下进攻,可抓摔跤衣、腰带、裤带等。蒙古族摔跤的规则是不许抱腿、不准打脸、不准突然从后背拉倒对手,不准触及眼睛和耳朵;不准拽头发;不准踢肚子和膝部以上的任何部位。摔跤选手膝盖以上任何部位着地者为负。
射箭
是蒙古族古老久远的一项竞技运动。它源自于蒙古族早期狩猎时代用弓箭自卫和猎获野兽的活动,后来在作战中他们又用弓箭射杀对手。在成吉思汗时代射箭比赛已经出现,成为蒙古
族一种竞技娱乐活动和蒙古族擅长的武功之一。射箭比赛开始时,祝颂人用鲜奶抹画弓箭,并咏诵《弓箭赞》。
射箭,分骑射和静射两种。弓箭的式样、重量、长度、拉力都不限。
骑射,就是从奔跑的马上向左右目标射箭。参加骑射的人数不限,对骑马、弓箭都无统一要求,射场一般有宽4米,长85米至100米的跑道,设三个靶位。每靶相距约25米,从第一靶开始依次在2米高的木架上挂一个彩色布袋。靶位距跑道有一定距离,每人每轮一马三箭,共射三轮为九箭,最后以中箭多少决定胜负。
静射,就是站立射靶。在距射手15至20米处设一靶牌,靶心向外依次为黄、红、兰、黑、白五种颜色的圆环,射中最里面的得100分,然后依次为80、60、40、20分。此外,还有一种靶的靶心是活动的,箭中靶心会自动掉下来。
布鲁
在蒙语中意为“投掷”。布鲁为木质,其形如短柄镰刀,长约尺许,握手处为圆形,头部内弯,其身与头呈扁圆形,头部处用铅包或箍以铜环、铁环等装饰。投掷布鲁时,挥手向外掷出。布鲁在古代是蒙古族的狩猎工具,近代成为人们锻炼身体、练习技巧的娱乐活动,新中国成立后列为那达慕会上的比赛项目。
蒙古象棋
相传是在成吉思汗西征时,从波斯传入蒙古地区的一种象棋,蒙古族称之为“沙特拉”。棋盘纵横八格,共为64个方格,有32个棋子。对弈双方各掌握16个棋子,按规定布局,按规矩走棋。双方各执一个“诺颜”(王)、一个“哈屯”(后)、2个马、2个骆驼、2个车、8个子。蒙古象棋主要用白或紫檀木、红松、沉香等木料或牛角、骆骨、宝石雕刻而成,也有用银、铜、铅、青铜等铸成。蒙古象棋把象刻成骆驼,把兵刻成猎狗,在雕刻工艺上体现了蒙古族独具匠心和传统的美学思想,体现了草原游牧生活的气氛和特色。
蒙古象棋的某些走法与国际象棋相同,但又有自己的特色。如马无别足限制和不得最后将死对方的官长;官长和车之间一般不能易位,需易位时,官长先向车走两格,然后让车从官长上面跳过;马或驼不能直接做杀,一般不允许吃光对方,要给对方留一子。
沙嘎
指羊踝骨,俗称 “羊拐”,是牛羊鹿等四肢奔跑动物的后腿踝关节连接胫骨与跖骨的一块小骨头。羊踝骨四面分别代表五畜,习惯把宽凹面叫山羊,宽凸面叫绵羊,窄凹面叫马,窄凸面叫骆驼或牛。
蒙古族小孩三四岁时,就让其用“沙嘎”辨认五畜。再大一点儿,就可以做羊拐的游戏了。
玩“沙嘎”是女孩子们最喜欢的一种游戏,通常有“赶羊”、“挤奶”、“装驼”等玩法。
鹿棋
也叫“猎棋”,蒙古语称为“宝根吉日格”,是从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蒙古族传统游戏。鹿棋的棋盘由五条经线、五条纬线、六条斜线相互交叉,成为正方形。正方形两侧各有一座山,一座是平顶山,呈三角形;另一座是尖顶山,呈小正方形,与平顶山隔盘相望。全盘共为35个点。
浅谈蒙古族服饰文化 篇6
关键词:服饰文化;精美;华丽;多样
在中华民族共和国的版图上,有一块狭长,辽阔的土地。其形状酷似展翅的雄鹰,这就是美丽的内蒙古自治区,她是旅游,美食,摄影爱好者的天堂,也是蒙古族人民策马奔腾,赖以生存的土地。
在一般人的心中,“蒙古族服饰”似乎很简单,不过就是一件长袍,一双靴子而已,其实不然,蒙古族服饰是非常复杂与丰富多彩的,上至首饰头冠,下至腰带皮靴,不仅各地域的服饰不同,就连不同年龄段,婚配与否及出席不同的场所,所要穿戴的服饰都大有不同。
一种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却随着历史的河流逐渐走向衰退,变得支离破碎,究竟是什么让他们走向没落,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呢?我们又该付出怎样的行动来保护这历经时间磨砺脆弱不堪的蒙古族服饰文化呢?
一是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丰富多彩的蒙古族服饰穿戴起来自然显得繁琐,而且工作起来不免影响人们的正常行动,勤劳的蒙古族人民为了更方便的工作,实现劳动输出最大化,与社会生活节奏保持一致,不得不脱下宽松的蒙古长袍,厚重的蒙古靴,收起华丽的传统首饰。换上紧身的现代服饰以便更好地工作生活。
二是人们对民族传统文化保护意识的薄弱,在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利益的当今社会,民族传统服饰已经得不到人民的欣赏,国家也一头扎进外交文化,军事发展,经济发展,领土之争的事物中忙的不可开交,很少有多余的精力去关注、保护嫣然已经奄奄一息的民族服饰等传统文化。一旦失去人民的关注,政府的保护。本来已经不堪一击的蒙古族服饰文化显得越加脆弱。
三是外来文化的冲击,以及与纯正本土民族文化的融合。我认为如果单纯的从个人的爱国情感来说就否定外来文化对民族文化的积极影响,这是极为不负责任的行为,我们不可否认,大到诞生于莱茵河畔的马克思主义指引了中国人民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引领我们走向小康,小到日常衣着方面,西方的文化都为我们的生活注入活力给我们带来惊喜。从以上例子来看,外来文化似乎起到促进我国发展的作用。但也正是这些外来文化的到来,逐渐把我国本土民族文化逼向悬崖的边缘。从明末开始逐渐形成,而到清朝中期基本定型的农、牧混合型生活方式成为了部分蒙古人的谋生手段。传统的长袍、大靴子显然不适合农业生产,于是产生了有所保留蒙古传统风格的新型“三段式”服饰——上衣、裤子和鞋。清朝末年,随着满清统治的结束和蒙古封建势力的衰弱,服饰等级趋于消亡,贵族和庶民服饰之间开始相互融合。除此之外,西方工业文明渗透到蒙古地区,上个世纪20年代,蒙古知识分子就开始穿着西服革履。
我们究竟该如何对待传统民族文化,是继续让外界不断干扰、淡化,不断侵蚀本土文化,眼睁睁看着民族文化从此衰落;还是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加强民族文化的保护意识,在吸取优良外来文化的同时尊重传统民族文化,传承并把本土文化发扬光大。作为一个有责任的中华儿女,这无需多辩!!!
作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让我们担起责任,维护我们的蒙古族服饰文化,让她更蓬勃发展,生生不息,源远流长。还蒙古服饰文化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吧。
作者简介:康卿豪(1993.11),男,内蒙古科技大学地质系,本科学历,导师是温静雅。
陈瑶(1996-08),男,内蒙古科技大学地质系,本科学历,导师是温静雅。
刁追山(1993-11),男,内蒙古科技大学地质系,本科学历,导师是温静雅。
蒙古族服饰文化的发展 篇7
关键词:蒙古族服饰,多样性,发展
服饰是最直观表达精神文化及物质文化的产物。服饰是文化的表象, 成为社会文化的体现方式, 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及代表性。一部服装史, 从某种角度来讲是我们研究该民族人类文化发展史的重要突破口。蒙古族服饰是蒙古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以蒙古族传统精神为内涵, 以传统思想为引导, 是蒙古族文化最直接表现形式。
一、蒙古族服饰的特点
(一) 蒙古袍
蒙古袍是蒙古族古老而有传统的服装, 是蒙古族服饰的标志, 无论男女老少皆适用。蒙古袍十分实用, 冬季的蒙古袍可以防御寒冷;夏季的蒙古袍以单袍为主, 可以防止蚊虫叮咬;春秋一般会穿着夹袍。蒙古袍的下摆开叉或不开叉之分;在领口、衣襟、袖口和衣摆等细微处会镶有装饰物, 镶边的色彩会与蒙古袍的款式及色彩相搭配。
(二) 腰带
蒙古族的腰带有三到四米左右, 需要层层围裹在腰间, 多以丝绸为主, 色彩一般以红色、黄色、绿色为主。蒙古族是生长在草原上的马背上的民族, 腰带层层围在腰间可以让骑马者的内脏不会因为骑马所导致的颠簸而带来巨大损伤。另外, 在冬天还可以更有效地御寒保暖。
(三) 坎肩
蒙古族人民在穿着蒙古袍时还爱搭配着坎肩, 蒙语“乌吉”, 译为“看”。坎肩的穿着在不同部落有着不同的意义, 有些地区使用来区分已婚妇女及未婚少女的, 有些地区是将坎肩作为礼仪服饰来穿着的。坎肩有长短之分, 开襟又有斜襟、对襟之分。
(四) 靴子
靴子在蒙古族服饰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蒙古族传统皮靴, 靴头尖而上翘, 靴体宽大。靴面不同部位, 以贴花、缝缀、刺绣等工艺装饰各种花纹、图案, 穿着舒适保暖。骑乘时, 靴子可以有效的防护脚踝免予伤害。行走时, 能防沙防害, 减小阻力, 又能防寒。因此为牧民们所喜欢。
(五) 配饰
蒙古族配饰分为男士配饰和女士配饰。女子的配饰以头饰为主, 蒙古族女子的头饰均为金银饰品、绿松石、珊瑚等构成。除此之外, 耳饰也是女士们必不可少的装饰物, 蒙古族女子在六岁左右就会进行穿耳孔, 以此方便佩戴耳饰和头饰。未婚的女子通常会佩戴较小的耳饰, 已婚妇女的耳饰相对更大一些, 男子配饰则会有很多。
二、蒙古族服饰的多样性
(一) 科尔沁巴林蒙古族部落
女子一般穿蓝绿色棉袍, 夏季女子穿长褂, 已婚妇女在外面会加一件坎肩并在头上包一个头巾。在穿着蒙古袍时, 未婚妇女会穿着系有腰带的蒙古袍, 而已婚妇女不用系腰带直接再加一件坎肩即可。科尔沁的已婚女子还会戴有传统的珊瑚头饰和发簪, 而未婚女子可以留有单独发辫。
(二) 鄂尔多斯蒙古族部落
鄂尔多斯的蒙古族姑娘们, 是这样区分未婚与已婚的:未婚女子蒙古袍主要以修身为主;需要系腰带;不会穿坎肩;会佩戴耳坠;系头巾并在头巾尾端留出穗头;靴子有条纹装饰。而已婚女子的蒙古袍一般比较宽松;她们不部分时间会穿着不系腰带的蒙古袍且外面会搭配坎肩;坎肩有长短之分, 长款四边开衩并在周边镶有华丽的镶边。
(三) 乌珠穆沁蒙古族部落
乌珠穆沁蒙古族以礼仪头饰最著名, 由额箍、垂饰、头带、脑后饰品等组成。乌珠穆沁蒙古族新娘佩戴的还有一种圆顶立檐帽, 在帽子的立檐以动物皮或者丝绒包裹装饰, 并在上面绣有吉祥图案, 帽子的后面也带着绣有精美图案的飘带。蒙古族由于地域分布的环境不同, 各部落有着不同的地域文化, 因而服饰设计上存在多样性。
三、蒙古族服饰的现状
(一) 传统手工艺技术即将失传
蒙古族服饰一致保持着自己独特的传承方式, 主要有家庭亲戚传授、师徒授艺传授、社会民俗活动传授。而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改变, 如:剪裁工艺、镶边工艺、刺绣工艺等, 这些代表民族特色的传统手工艺正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日益消逝。
(二) 居住场所的变迁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我们的生活日益现代化, 许多草原已被改造成了城市, 大部分游牧民族也过上了现代化的生活。离开了草原, 离开了蒙古包, 居住在城市的高楼大厦中, 也因此繁琐复杂的蒙古族服饰逐渐受到冷落。在城市中居住生活, 传统的蒙古袍显得笨重、繁琐, 随着时间流逝, 年轻人在追逐潮流的同时, 已全然忘却蒙古袍的存在, 也因为为了和城市人民更好的融合在一起, 蒙古袍已慢慢退出了人们的视野。
(三) 蒙古族服饰实用性有待提高
蒙古族服饰是为了适应游牧生活和不断迁徙生活方式二产生的民族服饰,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 其使用价值和实用性也在降低。现在随着社会的经济变革, 许多蒙古族人民都已在外打工、经商、求学, 然而现代时尚的服饰对刚刚脱下传统蒙古族服饰的年轻人来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而且, 现代的时尚服饰更加轻便、实用也能更好地吸引年轻人购买。
(四) 蒙古族服饰文化具有一定的封闭性
蒙古族服饰文化如果想要更加深入的了解, 就应具备以下两点:一是翻阅经典的蒙古族著作, 而经典的关于蒙古族服饰文化的文献, 都是由蒙语所著, 这些文献要想翻译, 必须找到具备相关才能的人才, 而这样的人才相对稀缺;二是可以深入到蒙古族各个部落区实地考察。
四、蒙古族服饰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一) 保护传统手工艺制造技术
蒙古族服饰的传统手工艺技术是蒙古族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 目前掌握这些做作工艺技术的艺人前辈们已趋于老龄化, 为了更好的传承这项技术, 我们应该有效的利用现有的资源:首先, 蒙古族服饰传统手工艺技术可以作为一门课程, 深入到学校中, 不作为必修课但可以让更多人的了解, 从而让感兴趣的同学抓住难得的学习机会;其次, 我们可以成立保护协会, 利用有关机制大力弘扬蒙古族服饰传统手工艺制造技术;最后, 我们要将过去的、现在的和将来的材料进行彻底整理, 制作完善的传授机制。
(二) 有效保护服饰文化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蒙古族服饰与其浓郁的地域文化、民族特色、生活环境是不可分割的。要向更好的留存蒙古族服饰文化, 我们要采取对应的措施保护草原生态环境。虽然鼓励草原儿女走出来, 但古老的文明文化却不能随之摒弃。
(三) 保护蒙语文化的传承
随着国际化的到来, 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语言随之被淡化。年轻一辈的人才不断出外求学并发展, 年长的长者还留在家乡与世隔绝, 因此蒙古文化被封闭起来。我们应该将其弘扬下去, 在学校设立蒙语选修课, 并设立蒙语协会, 以便广大蒙语爱好者学习交流。
另外, 为了更好地弘扬蒙古族服饰文化, 我们应该大力宣传, 充分调动人民的保护意识, 在完整传承蒙古族服饰文化的基础上, 进一步发扬蒙古族服饰文化。
参考文献
[1]朝乐门托雅.蒙古民族传统饰品的比较分析[D], 2012.
[2]孙萨茹拉.蒙古族服饰文化特点[D], 2005.
[3]李静.蒙古族服饰艺术特征及其对现代设计的影响与启示[D], 2009.
[4]苏亚拉其其格, 浅谈蒙古族服饰的形成发展和文化特点[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4 (6) .
内蒙古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篇8
1.1 文化产业集群
文化产业集群是在文化产业领域中, 由众多独立而又相互关联的文化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 根据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关系建立起来的, 并在一定区域集聚而形成的产业组织。一般意义上的文化产业集群包括文化产业链条上所有的上下游企业。文化产业集群包括文化产业的五大主体, 即创意主体、制作主体、传播主体、服务主体和延伸主体。而文化产业的核心产业集群, 则主要包括新闻出版业、广播电视业、电影业、娱乐业、艺术业、广告业等六大产业。这六大产业在文化产业五大主体中, 以“创意”为核心的特征表现得最为突出。文化产业的外围产业集群主要包括文化旅游业、会展业、博彩业、竞技体育业和网络业等。文化产业的边缘集群则主要是指文化产业集群的相关支撑机构, 包括为使文化产业集群获得可持续发展所需的各类基础设施和配套机构的总和, 如图书馆业、文物业、群众文化业、博物馆业、咨询业、文化科技与科研、文化交流、文化经纪与代理、教育产业、资本市场、物流体系等等。这些相关支撑机构的发展与完善保证了文化产业集群能获得可持续的深入发展[1,2]。
1.2 内蒙古发展文化产业集群的重要性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以来, 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 全区经济增速不断提高, 经济规模不断增大,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地区影响力明显提高。特别是在当前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攻坚阶段, 自治区去年国民经济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速度, 成为维护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稳定力量。但是, 无论从国际形势看, 还是从国内发展看, 相对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 内蒙古自治区文化繁荣程度不够, 整体文化实力与经济实力不相适应。
我国很多发达地区发展的经验表明, 文化不仅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杠杆, 同时也代表着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发展水平[3]。当今全球化背景下, 强大的文化就是强大的地区影响力, 因此文化体现着一个地区的“软实力”, 反映了地区的综合竞争力。广东、北京、江苏、山东、浙江等省市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均已超过1000亿元, 北京、上海、广东、湖南、云南等省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经济比重已超过5%, 成为当地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由于文化产业是绿色产业、环保产业, 文化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提高对经济结构的调整、资源节约、节能环保都具有积极意义。文化产业对GDP的贡献越大, 经济结构就越趋向合理平衡。
文化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需要多种条件的积累, 包括生产要素条件、市场需求条件、相关支持产业及政府支持等。2010年内蒙古人均GDP达到了7, 433美元。根据国际经验, 当人均GDP达到3, 000美元以上, 人民生活水平越过温饱走向小康, 社会对文化的需求就会强烈凸现, 文化产业就会得到蓬勃发展。在不断繁荣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发展的道路上, 只有更加重视建设文化产业, 才能保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内蒙古自治区文化产业建设, 是全区人民追求自强的必然选择, 是从资源大区走向社会综合实力强区的必然选择。
2 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文化产业发展已取得初步成效
“十一五”期间, 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增长速度连续多年保持全国第一, 形成了以“呼包鄂经济圈”为依托, 跨越华北、西北及京津冀地区的新经济增长带。地区经济规模的持续扩大、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物质财富的迅速增长、民族文化资源的积极整合和新型文化消费观的逐渐兴起等有利条件都为本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与精神基础。根据有关数据和现有情况分析, 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总体上呈逐步加快趋势。
首先, 独具草原特色的浓郁民族风格的文化资源优势得以发展壮大。内蒙古是草原文化的源头, 匈奴、鲜卑、蒙古等北方民族的文物古迹遍布内蒙古, 馆藏文物和散布各地的不可移动的文物古迹等物质文化遗产在全国首屈一指, 现已发现各种文化遗存1.5万处, 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5处, 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8处。内蒙古馆藏文物现有50余万件套, 其中部分文物还到国外展出, 内蒙古博物馆曾在美国举办过恐龙展和辽代文物展。此外, 一些专题考古研究也硕果累累。
其次, 文化旅游业已经挑起自治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大梁。从1978年起步的内蒙古自治区旅游业, 从一开始就将民族文化、草原文化融入旅游业发展之中, 经过多年的扶持和培育, 现已发展成为全区公认的高附加值产业。内蒙古现已有118个A级旅游景区, 4条精品旅游线路, 基本涵盖了内蒙古所有以史记、遗址、文物、古建筑等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层以及民俗文化层和现代文化层等。与此同时, 农家游、牧户游、蒙牛工业游、北重兵器城、鄂尔多斯羊绒、河套酒业等牧区乡村和工业旅游项目也在不断兴起[4]。
第三, 自治区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已初见成效。自治区党委政府早在2003年就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决定》《关于印发民族文化大区建设纲要的通知》《关于支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三个重要文件, 明确指出今后内蒙古自治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是构建以文化旅游、文艺演出、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博会展等文化产业为重点的文化产业体系;提出了民族大区建设的总体目标, 力争在“十一五”末, 使内蒙古文化建设能够先于经济建设, 较早走进全国前列;并且从财政税收、投资和融资、资产处置、工商管理、价格、国有文化资产授权经营等方面对文化产业发展给予政策支持和鼓励[5]。
2.2 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态势
从2011年《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年鉴》中获悉, 全区共有文化产业机构1, 445家, 比2008年增加了56家, 文化产业从业人数为12, 305人。201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45.24亿元, 较2009年增长了11.7亿元[6]。
2.2.1 内蒙古文化产业行业结构
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的过程, 因此要发展内蒙古文化产业, 就应先了解内蒙古现有的文化产业结构再进行优化。
截止到2010年底, 内蒙古自治区出版发行业合计图书2, 885种, 定价总金额达到54, 943万元;杂志149种, 定价总金额达到7, 787万元;报纸79种, 定价总金额达到22, 833万元。广播电视业中广播人口覆盖率达到了96.6%, 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了95.38%。文化事业机构数合计1, 302个, 从业人数12, 305人[7]。
从图中不难发现, 艺术表演团体的收入较多, 占总收入的比重也较大, 充分发挥着文化产业核心层的主导优势, 此外, 群众文化和博物馆的收入也占据较大的比重。
结合出版发行业和广播电视业的蓬勃发展, 内蒙古应大力调整文化产业结构, 重点发展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演艺娱乐、文博会展等文化产业, 加快发展数字动漫、数字电视、数字出版、网络广播电视等新兴文化业态, 推动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2.2 内蒙古文化产业消费结构
从下表可以看出, 2008-2010年间, 内蒙古城镇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的绝对数在增加, 而农民、牧民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的绝对数在减少;城乡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差距较大;且城乡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在逐年递减。这些数据充分说明内蒙古自治区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较低, 可支配收入增长缓慢, 造成居民用于文化娱乐消费支出的比例下降, 最终造成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娱乐消费市场需求增长乏力的现状, 严重制约了内蒙古文化产业的发展。
2.3 内蒙古文化产业集群存在的问题
内蒙古文化产业总体发展态势仍处于起步阶段, 在多方努力下形成了标志性产业集群和支柱性产业集群, 基本形成了行业领域的企业群、产业群和产业链。但其仍属于成长型的产业集群, 还存在着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
2.3.1 文化产业结构不合理
目前, 内蒙古的产业结构层次较低, 技术档次不高, 缺乏竞争力。合理的产业结构可以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 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文化产业结构反映了一定生产力水平、制度条件下的文化商品市场化程度, 同时也反映了这种背景条件下人们文化消费需求的主体差异, 以及由这种差异所反映出的主体社会身份和文化权利的差异。
在内蒙古地区, 传统文化产业比重过大, 新兴文化产业比重偏小。以信息化、数字化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呈现开发周期长、更新慢的状态。从产业的构成来看, 文化产业的重点分布在核心层和相关层, 以旅游、网络、休闲娱乐为主的新兴文化产业发展缓慢, 没有形成一定规模的文化产业链。此外, 不少盟市旗县文化产业结构雷同, 各自为战, 同一产品同一项目重复生产建设, 既浪费了资源, 又达不到规模效益, 难以形成互通有无的文化产业链, 使得全区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整体落后。
2.3.2 未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品牌
内蒙古文化产业是多行业发展, 但投资主体基本上以政府投资为主, 依靠财政拨款。这种资金投入单一的局面, 使文化资源和高新技术结合的高附加值高回报的品牌文化产品难以批量涌现,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近些年, 全区依托丰富的资源优势和民族优势, 逐步形成了较为齐全的门类, 也形成了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特色文化产业。但目前仍缺乏一些知名品牌, 且延伸性产品开发力度不大, 不能形成规模。因此需要一些知名品牌成为内蒙古文化产业新的增长极, 发挥品牌效应, 带动全区文化产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2.3.3 文化产业链条不够完整, 尚处于成长型
内蒙古文化产业总体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和成长发育阶段, 价值链、企业链、供应链、空间链之间难以完成有效的对接, 一些中小支柱产业地位不突出, 产业结构与分布不合理, 上下游产业缺乏配套与协作, 很难形成互补性强的产业链, 使得产业集群发展程度不高。
2.3.4 产业集群特色不显著, 难以形成发展合力
就文化产品而言, 内蒙古文化产业集群还未形成多类型的市场占有率高、影响力大的产品链, 一些文化集团的产品系列趋于同类型同结构, 产品生产也难免同质化。就文化服务而言, 有的产业集群所提供的文化服务, 在服务质量、水平、效能上做得不够好, 特色服务不能凸显。全区文化产业园区发展不平衡, 以园区为依托的文化产业集群, 其所提供的文化服务多于提供的文化产品, 产品输出明显少于服务输出。就科技化水平而言, 全区整体文化产业集群中的技术密集型产业比例不大, 在产业集群的装备技术和制造技术水平方面还需要下大力气提高。
3 内蒙古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思考
3.1 内蒙古文化产业集群的聚类分析
本文对2005-2010年《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中内蒙古文化产业总产出的各指标项进行了聚类分析, 数据如上表2所示:
利用SPSS17.0软件对样本数据标准化, 由样本数据建立的评价矩阵做相关的系统聚类分析, 得到其近似矩阵如下表3所示:
其方块图如下:
从图中不难看出, 艺术教育、文艺科研、群众文化、文物业之间的聚集程度较高, 首先聚成一类后, 依次被归入类别内的顺序是:图书馆、其他文化产业及相关产业、艺术业和文化市场经营机构。
因此, 艺术教育、文艺科研、群众文化、文物业被聚集后, 首先对图书馆业发挥了较大的辐射作用, 其次对相关层的产业也有一定的影响力。艺术业和文化市场经营机构相对独立性较强, 且产出较大, 产业集群后对其影响力不大, 因此可以独立发展。
从产业集群的层级角度分析, 也不难得出如上结论。艺术业属于文化产业集群的核心层;文化市场经营机构属于文化产业集群的相关层;聚类后的艺术教育、文艺科研、群众文化、文物业属于文化产业集群的边缘层。因此, 一方面, 核心层的集聚对相关层及边缘层产生了带动作用, 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另一方面, 若将边缘层的优势产业进行层级内的集群后, 对边缘层的其他产业也发挥了较大的辐射作用, 使得边缘层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3.2 优化文化产业区域布局
产业布局是生产的空间表现形式, 正确认识产业布局现状和了解布局问题对于促进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与一般行业相比, 文化产业具有特殊的行业特征, 这决定它的布局方式具有自身特色。因此, 要将文化产业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 对内蒙古文化产业区域布局进行优化。
产业结构调整是当前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任务, 一定要将文化产业纳入内蒙古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之中, 使文化产业享受产业结构调整的各种优惠政策, 多渠道地扶持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具有高产业关联、生产个性化、生产与消费互动等产业特点, 因此要对全区的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现状进行全面审视, 建立起真实反映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的档案资料数据库, 进行整体规划, 合理布局。
区域产业布局的优化, 关键是区域的专业分工与发展, 是每一个区域选择一个或几个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方向集中发展。呼包鄂城市群积聚了内蒙古26%的人口、45%的工业固定产值、50%的科技力量、52%的生产总值, 是一个资源富集、产业匹配条件较好的经济区域;此外呼和浩特大盛魁文化产业园区、鄂尔多斯文化产业园区的筹划建设, 使得呼包鄂城市群初步具备了实际功能互补、竞争互动的“区域文化产业一体化”的条件。因此, 呼包鄂三地借此优势, 做大做强一批资本和业务为纽带、拥有高端人才和品资源与信息共享、生产与协作有序、产销定位准确、资源配置高效的关联文化产业, 以强大的示范效益, 辐射作用带动周边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 逐渐形成各具特色、布局合理、城乡互动的区域文化产业格局。
3.3 培育核心竞争力品牌, 打造集群产业链
充分发挥内蒙古现有优势, 整理文化资源, 精心打造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市场竞争力强、市场需求量大、产业关联度高的文化品牌产品。可考虑将影视剧产业确立为自治区文化品牌创建的突破口, 充分利用草原文化、昭君文化、蒙元文化等各类文化资源的知名度, 系列开发我区独有的优质题材, 深挖文化内涵, 有计划的不断推出一批精品名作, 培育一批能产生广泛影响的品牌。并通过品牌效应, 打破地区、部门、行业界限, 扩大关联度, 形成向旅游、演出、传媒、会展、节庆、音像等行业全面扩展之势。同时积极借助品牌优势, 由企业自主整合品牌资源, 逐步培育具有内蒙古地区民族特色、具有一定规模和较强竞争能力、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力的文化产业集团, 推进、调整和促进全区文化产业结构整体升级。
文化企业要通过创造品牌来完成产业链建设, 形成主业突出、纵横发展、特色鲜明、差异化竞争的优势产业集群, 形成资源、研发、生产、流通、经营及衍生业务等诸多环节链接和产业配套, 从而促进文化产业的转型发展和产业升级。
参考文献
[1]康小明, 向勇, 产业集群与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提升[J].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2) .
[2]刘保昌.文化产业集群研究三题[J].江汉论坛, 2008 (6) .
[3]赵涛.文化产业渐成新的增长点[J].人民论坛, 2011 (31) .
[4]孙舒凡, 王光文.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报告[C].
[5]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前景[DB/OL].http://www.cnci.gov.cn.
[6]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年鉴2011[M].中国统计局出版社, 2011.
蒙古族文化与蒙族舞蹈创作研究 篇9
关键词:蒙古族,舞蹈创作,文化
蒙古人民居住得比较分散,从古时候起,热情待客,礼貌待人就成为了每个游牧人民遵循的礼仪。礼仪风俗体现在舞蹈方面主要是丧喜事、交际、饮食等等。
在广阔的大草原上,蒙古族的婚庆仪式有很多种,在娶亲的过程中,人们往往喜欢寓情于歌舞,欢快的场面,喜庆高雅。其中典型的摔跤舞、顶碗舞、筷子舞都能表现出蒙古人民多姿多彩的具有民族气息的婚庆仪式。
蒙古族人民的宗教信仰是很强的,他们对神的崇敬一直都没有改变,已经成为了传统的信仰习俗。蒙族舞蹈最初的形态就是从宗教舞蹈开始兴起,逐步创新和发展到现在的繁荣场景。宗教对于蒙族舞蹈来说,影响作用是非常大的。在后来的发展中,也一直受到宗教的影响。
蒙古族的生活风俗是绚丽多彩的,蒙古族舞蹈在衣食住行方面有着别具一格的特点。在饮食方面,蒙古人民生活在草原上,生产的主要模式是畜牧业,奶制品和肉类食品。蒙古族人民个性奔放、热情开朗,非常喜欢饮酒,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的欢乐。蒙古族人民经常借酒抒情,表达他们的好客之情,往往会伴随着音乐起舞。舞蹈动作经常也会出现喝酒时的场面,给人以真实的生活场景,展示了蒙古族的民族风情。在服饰方面,蒙古族也有非常鲜明的特点。由于生活环境的特点,人们最爱穿的服饰是蒙古袍。蒙古袍袖子厚而大,颜色鲜艳多彩。受到自然因素的约束,蒙古族人民穿蒙古靴,靴子一般都是用牛皮制作而成,挺拔且厚重,从而使蒙古族舞蹈的基本步伐显得沉稳而厚重。在居住方面,蒙古族游牧人民称他们居住的住房为蒙古包,蒙古包结构简单,易于拆装,使游牧人民的生活变得轻便无压力。里面空间适当,也可供人们娱乐玩耍,在舞蹈方面多以原地动作和上半身动作为主。
蒙古族舞蹈的主要形式来源于生活和生产实践,在外界因素的制约下,蒙古族的风俗习惯就变成了蒙古族舞蹈的文化依托,是蒙古族舞蹈风格、民族内涵和民族特色的显著体现。
蒙古族居民受生活环境的影响,一直是唱歌和跳舞,人们喜欢用歌舞的形式来表达他们对生活的爱。游牧人民情感上较为丰富,有了高兴的事就喜欢跳舞,用舞蹈来表达喜悦的心情。
在蒙古族舞蹈中每一个动作,舞蹈时的步伐和面部表情都能看出蒙古族人民勇敢淳朴、热情奔放的心情,所表现的民族特色非常的明显。蒙古族姑娘很多都以翻腕和抖肩的动作表现自己的活泼美丽和热情开朗。蒙古族男性勇猛彪悍,舞蹈步调一般是无拘无束的。
蒙族舞蹈的基本舞步是平步、踏踮步、马步等(马步主要有软骑马步、硬骑马步、跑马步、踏点马步、进退马步、摇篮马步、跟马步、滑步马步等)。
一、平步:就像是在平地上走路一样,但是跟平地走路又有些不同,主要要求是要挺胸立腰、两个肩膀跟着步伐的走动前后自然晃动。
二、马步:马步最常见的应该是摇篮马步,摇篮马步的主要动作是双腿小腿前后交叉,两个脚的脚踝靠在一起,双脚向外展开,重心放在左脚,全脚着地,然后经过两个膝盖的屈伸,重心从坐脚移向右脚。
蒙古族舞蹈艺术的发展,大致从浓郁、神秘、古老的宗教色彩开始,经过了反映真实、淳朴、热情的社会生产和生活的舞蹈,到今天典雅、奔放的唯美性舞蹈这样三个发展过程。岁月如梭,时代发展的大潮滚滚向前,人类不断地认识、了解和改变自己,创作出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艺术作品,这是当代舞蹈艺术创作中的一大进步。
如今,在创编蒙族舞蹈的时候,编导们都积极的挖掘民族艺术文化,在其基础上进行创新,编创出新的舞蹈作品。在创编的同时,又必须研究蒙族舞蹈的基本韵律、风格、特点以及音乐的节奏,牢牢地掌握蒙族舞蹈的规律和韵味,提炼出有价值的舞蹈语汇。
内蒙古文化遗址产业发展初探 篇10
内蒙古文化遗址的发掘, 是研究古代的社会性质、经济生活及中国社会起源、原始宗教产生和原始农业经济向畜牧业经济转化等的实物资料, 也是我区丰富的旅游资源。
建立文化遗址产业, 大力发展内蒙古文化资源产业优势, 文化经济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应是内蒙古今后发展的战略方向。
一、内蒙古文化遗址产业概述
内蒙古自治区地域广袤, 具有丰厚的文化基础, 也是一个以汉族为多数, 蒙古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域, 具有广泛的文化内容。
同时, 内蒙古是国内极为重要的文物大遗址分布区和文物大省区。其中, 内蒙古境内的中国古长城遗址, 其长度和跨越的历史年代, 居全国之首。文化产业迅速崛起和快速发展, 必将成为建设民族文化大区的亮点。
目前, 内蒙古的文化产业中传统文化占比重过大, 新兴的文化产业比重偏小。内蒙古文化产业的基础设施多数比较落后, 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缓慢。举办文化活动没有合适的场地, 文化产业迅速崛起和快速发展, 已经成为我区民族文化大区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内蒙古文化遗址产业功能
内蒙古文化的核心理念是草原文化独有的品质和风格特点, 具有历史传承的悠久性、区域分布的广阔性、创造主体的多元性和构建形态的复合性;具有开拓进取、包容乐观、自由开放、崇尚自然、重义秉信等深邃内涵。但文化产业总量的发展是缓慢的, 建立文化核心产业链是今后我区实现文化大省的根本途径。
(一) 提升核心文化产业的基础建设
文化遗产见证历史, 体现文明, 建立文化遗址产业是创造新型思维方式和想象力, 增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 是提升文化遗址的保护力度, 最主要的是将草原文化这一核心主题用历史的主线贯穿, 形成产业发展强势。
(二) 提升文化产业的规模效益
将历史价值与现代设计、研发、制造的生产活动、服务、科技、艺术、文化、信息、休闲、娱乐的服务性市场相结合, 打造以草原文化为理念, 以综合文化产业开发为核心的大文化产业集团, 建立文化产业发展的规模企业, 才能发挥文化产业的规模效益。
(三) 适应文化产业发展新环境
中国在金融危机下迎来了文化产业长期快速发展的良好机遇, 目前正处于巨大增长的“前夜”。
内蒙古文化在国内、国际良好发展势头的影响下, 将民族文化资源发展与其文化环境保护统一, 开发利用建立良好的文化发展环境, 抓住5~10年的文化发展的大机遇,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保障民族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营造保护保护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环境。
三、内蒙古文化遗址产业市场分析
来内蒙的许多国内外宾客只知道内蒙古的草原文化, 却很少人真正了解内蒙古的中华大民族文化, 而内蒙古的文化绝不仅仅是草原文化这一支。
(一) 文化遗址产业发展基础
内蒙古遗址文化产业的建立, 不仅是经济大发展, 也是文化大发展, 更是民族区域精神的凝结。寓展示、收益、宣传、教育、旅游于一体的文化基础产业, 走文化产业的品牌战略。
通过文化遗址微缩景观, 展现内蒙古文化底蕴, 将短期的“活动和节日”在遗址文化部落中统一, 长中有短, 用短养长, 以长补短, 实现产业总量的迅速增加, 促进内蒙古文化产业高效益发展。
通过文化遗址产业的立项, 招商引资、建立政府企业共同投资发展的思路, 在立项中建立完善的管理、营运、市场开发和建设发展方案, 政府为文化产业发展以政策支持, 企业为内蒙古文化遗址保护投资发展。
(二) 文化遗址产业主要构成
文化遗址产业包括:微缩景观园区, 观光旅游, 建立产业园区。
建立新型古文化产业链:创建“蒙式”系列文化品牌和文化产业链, 将首府文化产业做大做强, 丰富首府文化城市内涵, 走出一条文化培育经济、经济反哺文化的互动循环之路。
开发文化创意产业:把文化遗址产业发展项目定位我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长远规划, 实现内蒙古文化与科技, 文化与经济的对接效应, 并建立文化遗址产业经济体系。
(三) 文化遗址产业综合效益
第一, 建成我区文化创意产业, 会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它的建立和发展不仅弥补了我区文化产业的薄弱, 更重要的是拓宽了我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投资环境, 势必为我区经济发展带领更广泛的发展渠道。
第二, 文化遗址形成产业链建设的模式在国内外还属首创, 它的形成为内蒙古大文化建设打开的国际融资渠道。
第三, 文化遗址微缩景观不仅为内蒙古历史文化建立了》系统的、完整的资料库和模型库, 更重要的是起到了对历史遗址的保护和宣传作用。
第四, 内蒙古区域文化给世界, 乃至人类的巨大贡献的全貌展示, 遗址公园还可以成为爱国, 爱区的教育基地。
第五, 文化创意产品是被投资者高度重视的对象, 甚至可以满足生产者的自我实现需要。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满足消费者精神乃至情感需要的体验经济。
四、内蒙古文化遗址产业发展的主要途径
挖掘特色文化, 坚持民族化特点, 强调自有文化的个性, 保护、传承、弘扬民族优秀文化, 这是内蒙古发展文化产业的根本。草原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活力。
(一) 国家和地方投资相结合
依据地区少数民族分布格局与文化特征, 适度建设保护与区域经济、文化、风俗、自然生态环境等方面相吻合的、建设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文化产业。央行等九部委联合推出的《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是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保障 (2010年, 人民日报) 。
同时, 个人和政府共建, 加大文化遗址产业的调研工作力度和开发利用率, 加快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步伐。鼓励各个行业和国有、民营企业以及私人兴建少数民族类文化产业, 鼓励和引导国内外企业家、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人士, 积极为我区文化产业事业投入资金和政策支持
(二) 加强旅游市场研究
延长内蒙古的文化旅游时间。内蒙古的草原旅游一般在夏季, 文化遗址产业的建立, 草原旅游与文化旅游的结合, 一年中的其它三季的旅游也有很丰富的项目。只要在立项上有充分的调研, 投资与政策的支持, 此项目势必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三) 转变内蒙古的经济增长方式
十七大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理论观点, 我区大文化产业的建立、经济效益的提高, 产业发展方向的整合正是按照国家的经济发展方向的要求逐步实现经济发展的多渠道。
总之, 文化产业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力, 在社会生产力中占有重要部分, 其发展程度的高低, 成为区域竞争的关键因素。研究文化遗址产业的建立、发展, 既能充分、有效利用内蒙古各种文化资源, 又能为内蒙古文化产业市场发展提供新模式, 实现原生产要素和现代设计、研发、制造的生产活动和一般服务、高科技、艺术、文化、信息、休闲、娱乐等精神性服务性市场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韦森.文化与制序,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1]韦森.文化与制序,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2]编委会, 2007年内蒙古统计年鉴,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7.[2]编委会, 2007年内蒙古统计年鉴,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7.
[3]编委会, 2008年内蒙古统计年鉴,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8.[3]编委会, 2008年内蒙古统计年鉴,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8.
蒙古文化论文 篇11
关键词:《蒙古秘史》 民俗文化 北方草原
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汗国。成书于1240年的《蒙古秘史》,是迄今为止蒙古族最早的书面文学作品。这部书既是研究蒙古历史、语文的珍贵典籍,也是记述成吉思汗生平事迹的优秀传记文学。它是12—13世纪游牧民族罕见的第一部草原文学巨著,开拓了草原民族以文记史、文史结合的历史传记文学的道路。它熔民间传说、历史事件、人物活动于一炉,采用编年体和传记体相结合的形式,记述了蒙古诸部在北方草原上的纵横驰骋,以及他们的祖先起源传说、社会结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化心理、娱乐庆典等,组成一幅草原生活的历史画卷。作为一部蒙古民族的典籍,《蒙古秘史》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内涵极其深广,内容涉及宗教、民俗、民谚、制度等各个方面,以下仅就这部书中所体现的民俗文化作一简单的介绍和分析。
自从蒙古族来到北方草原后,这里就成了他们世代生息繁衍的故乡。在生存过程中,他们创造了极为丰富和独特的草原文化。草原文化的前身是游牧文化,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尽管游牧经济持续时间长,发展速度慢,但是体现着北方骑马民族的心理素质、历史传统和价值观念、审美意识的游牧文化却时有发展,乃至出现较高水平的文学艺术。游牧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升华为今天仍在北中国大地上独领风骚,为世人瞩目的草原文化。因此,草原文化在内容上,与畜牧业联系十分紧密。表现人与动物的依存关系,表现各种家畜和野生动物的生态平衡,将动物人格化乃至神化等等,是草原民俗文化的普遍表达方式,并在草原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蒙古秘史》中,成吉思汗身边最忠诚勇敢的英雄当推“四杰”、“四狗”。成吉思汗的三弟、勇猛无比的合撒儿,也是以狗的名字来命名的。为什么会将英雄们称为“狗”,汉族读者感到难于理解。固有的审美思维定式告诉我们,举凡与狗有联系的事物和词汇,负面远远大于正面,但在这部书中,明显是将其作为歌颂或尊崇的对象。如纳忽崖之战时,作者借札木合之口对诸位英雄的描画:“额如生铜般坚硬/舌如锥子般尖长/心如钢铁般无情/牙如钉子般锋利/四条吃人的疯狗/挣脱其钢铁锁链/欲吃我人肉尸骨/垂涎三尺狂奔而来/饮朝露捕飞禽/骑乘风暴疾如飞/射弓箭舞刀枪/素以战器为伴友/此来四条疯狗者/乃为蒙古大战将/者别、忽必来二人和/者勒蔑、速别额台也!”[1]再如著名的“感光生子”神话:“每夜,明黄人,缘房之天窗、门额透光以入,抚我腹,其光即浸腹中焉。及其出也,依日月之隙光,如黄犬之伏行而出焉。汝等何可造次言之耶?以情察之,其兆盖天之子息乎?”[2]汉族的神话中,也曾多次谈到降生非凡人物前的种种异象,如吞燕卵、踏足迹、菖蒲花吞、飞燕入怀等,但却从来与狗无关。阿阑豁阿不仅形容此神人“如黄犬之伏行而出”,且言“以情察之,其兆盖天之子息”,缘于何由?《蒙古秘史》开篇提到:蒙古人的始祖是孛儿帖赤那,即苍青色的狼。据学者分析:“他们以‘狼为部族名称,并以狼为兽祖。狗是由狼驯化而成的一种家畜。因此,越往遥远的过去追溯,狼和狗的区别越不明显。所以,以氏族制为主的原始社会里,作为图腾的狼和狗在一些场合里可以相通。”[3]这部书中以“黄犬”来预兆“天之子息”,是否在暗示它是“始祖”的化身?而以“狗”来比喻英雄,是因为他们既有狼的凶猛又有狗的忠诚,因而更得蒙古人的喜爱。即使到了今天,蒙古民族仍然有忌打狗的习俗,在他们看来,狗是人类忠实的朋友,尤其在游牧生活中,人和狗结成了密切的伙伴关系,狗是主人的好帮手,甚至被当作家庭的一个成员来看待。所以,蒙古人对狗充满了人性化的关爱甚至拿它来比喻英雄也就不足为奇了。
蒙古族素有“马背上的民族”之称。“马”对于这个民族来说,既是生产力,又是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既是交通工具,又是作战物资和作战武器。《蒙古秘史》记载成吉思汗先祖孛端察儿在兄弟分家时,“马群家资”俱与其无缘,只得到一匹被弃的“脊疮秃尾黑背青白马”,他行则骑乘,食则以其尾毛为套捕鹰而猎,逐渐生存了下来。幼年帖木真与孛儿帖订婚时,由于其父也速该当时并无他物,“遂赠其从马为聘礼”。马既然是蒙古人家资和财富的象征,许多战事便和马有了密切的联系。如《蒙古秘史》卷二记载:少年铁木真由于家中8匹骏马被贼人抢去,遂开始了平生第一次主动出击,不仅夺回了自家的财产,还结识了毕生好友、“四杰”之一的孛斡儿出。成吉思汗首次独立指挥战争的“答阑巴勒主惕之战”,是成吉思汗与其“安答”札木合之间的战争,起因正是成吉思汗手下与札木合胞弟之间的一场“抢马纠纷”。“纳忽崖之战”是成吉思汗创建蒙古帝国战争中的最后一场大战役,历来以其精密的排兵布阵之法而广受称道,殊不知这也与一场由“马”引起的意外有关:成吉思汗哨兵的瘦弱青白马被乃蛮哨兵夺取,暴露了兵力情况,为应对此变故,蒙古军队才采用了点燃篝火疑兵、“进入山桃皮丛,摆如海子样阵,攻如凿穿而战”[4]的战略战术,从而大获全胜。可见,在蒙古人与草原之间,马是一个重要的中介。谈论蒙古人,评价蒙古族历史,解读蒙古族文化,都离不开马。马是蒙古人创造奇迹的最重要的工具,蒙古人对马有特殊的感情。他们爱马、敬马,把马当做自己不可须臾或离的忠实伙伴,进而引为自己民族的精神、气质和性格的象征。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赞美马、装饰马,并把这种感情渗透到社会文化领域,使之成为一种马文化风俗习惯。而这种马文化的形成,正是游牧经济生活作用的结果,也是草原民俗文化中精彩而有代表性的部分。
作为游牧民族,蒙古人代代相传着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狩猎技艺,就是利用鹰来捕猎野兽和飞禽。鹰是蒙古民族不可或缺的伙伴,更是他们不可缺少的捕猎工具。《蒙古秘史》记载:成吉思汗的先祖孛端察儿被兄长遗弃后,无奈之下驯养了一只雏鹰,他靠这只猎鹰捕来的猎物维持生存。后来他的后代繁衍而成孛儿只斤氏,因此这个部落把鹰作为保护神崇敬了起来。从此以后,鹰既是蒙古民族特殊的捕猎方式,也是令人敬畏的神明的化身。德薛禅之所以给女儿与铁木真定下娃娃亲,与他“夜得一梦,梦白海青握日月二者飞来落我手上”[5]有很大关系,再加上传说当中猎鹰曾救过成吉思汗性命、蒙古人崇拜信仰的萨满教巫师又将铜鹰戴在神帽上来表示神鹰至高无上的地位。由此,鹰就成为蒙古人普遍尊崇的对象。
蒙古游牧社会天宽地阔,人烟稀少,因而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也有自己鲜明的特点。《蒙古秘史》几次提到了“摔跤”:成吉思汗之弟别勒古台利用摔跤的机会,杀死了主儿勤部的国手不里孛阔;成吉思汗幼弟铁木格用摔跤的手段,报复了气焰嚣张的通天巫阔阔出;成吉思汗选定继承人时,长子拙赤又欲以摔跤、射箭来和察阿台一决高下。台湾蒙古族学者扎奇斯钦分析说:“游牧社会的日常生活是比较寂寞一些……为了打破寂寞,蒙古人常常唱歌,或是吹口哨,有时也只有对自己歌唱而已。”[6]而在此种条件下生长的儿童们,幼畜和小狗就成了他们的好朋友,他们日常的玩耍也是以羊、黄羊、牛、骆驼的髀骨为主,或者是成人使用的武器雏形。《蒙古秘史》记载:当铁木真11岁时,曾与札木合结为安答,那时二人正在斡难河的冰面上玩击髀骨游戏,因此互送的礼物就是动物髀骨制成的精致玩具。一年后,二人玩耍时重新结为安答,互赠的礼物则是射箭用的箭器玩具。如今,摔跤、射箭和骑马成了那达慕大会的传统“好汉三赛”。可见其魅力之久长、影响之深远。
《蒙古秘史》所体现的饮食文化更是充满了草原特色:古代蒙古人多以捕獭儿、野鼠为食;春天的时候,阿阑豁阿母亲给孩子们吃的是风干羊肉;桑昆以婚礼上要吃“不兀勒札儿”诱骗成吉思汗前来,也正是利用了蒙古民族的古老婚俗。“不兀勒札儿”是动物的颈喉部,因其骨骼结构复杂,连接紧密而被用来象征婚姻的牢固,至今在蒙古族的结婚仪式上还有让新婚夫妇共吃“羊脖骨”的习俗。
另一方面,草原文化也寓教于乐,往往能起到一般政治说教所起不到的作用。《蒙古秘史》卷一记载:阿阑豁阿母亲因为教育五个儿子要团结,先给了他们每人一支箭命其折断,五人很容易就折断了;又将五支箭束在一起,令其折之,则无人能做到。因而母亲告诫他们说“汝等五子,皆出我一腹,脱如适之五箭,各自为一,谁亦易折如一箭乎!如彼束之箭,同一友和,谁易其如汝等何!”[1]“箭”是古代蒙古民族的重要武器,因而也是权威的象征,“折箭训子”的教诲强调了团结的重要性和不团结的危险性,故事本身虽带有神话传说色彩,但却显示出民俗文化的巨大意义。《蒙古秘史》卷六:成吉思汗派人去劝说王罕时作了这样的比喻“夫两辕之车,折其一辕,则牛不能曳焉,我非汝如是之一辕乎?两轮之车,折其一轮,则车不能行焉,我非汝如是之一轮乎?”[7]这种来自草原生活的新颖贴切的比喻,在这部书中俯拾皆是。它不仅为草原文学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同时也是强化民族意识,唤起民族感情的极为有效的方式。
从《蒙古秘史》所体现的民风民俗中可以看出:任何一种文化,都是人类的社会行为,都是复杂的社会现象。文化离不开一定的经济和政治,但是一定的经济和政治也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同时从其深层来讲,文化体现着民族的传统文化积淀而形成人们的潜意识,形成支配人们思维和行动的一种习惯定式、群体崇尚和民风民俗。文化对于社会的意义和作用无疑是重大而深远的,它具有自己的优势和强大的生命力,但又不是凝固不变的,它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
注释:
[1]特·官布扎布,阿斯钢:《蒙古秘史》,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年版,第59页。
[2][4][5][7]道润梯步:《新译简注蒙古秘史》,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1页,第188页,第28页,第153页。
[3]那木吉拉:《犬戎北狄古族犬狼崇拜及神话传说考辨》,北京:民族文学研究,2008年,第2期,第49页。
[6]扎奇斯钦:《蒙古文化与社会》,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107页。
蒙古文化论文 篇12
喀喇沁部属地自古以来即为游牧民族盘桓之地。秦以来汉民多次至此垦荒戍边。《朝阳县志》 (民国十九年温煦著) 记:“经五胡之乱, 鞑靼称戈, 辽、金、元之代起, 明成祖之四次征伐, 汉族绝迹于此者, 几数百年。”数百年前的辽西大地, 秦以来北上的汉民后裔已几乎绝迹。《朝阳县志》记载:“朝阳初有居户, 不过蒙族巨室宝姓者数家, 与其为奴者相聚而居, 皆事牧养, 不事耕种。故山荒平原尚广。自清雍正初, 始有直、鲁贫民孤身北上, 依于蒙古巨室或其奴隶之家, 披荆斩棘垦荒而耕, 年纳其租于蒙族, 尔时以山荒初垦, 土尚肥沃, 益以风雨调和, 所入者多, 所纳者少, 较内地谋生顿易, 由是来者日众……至乾隆初, 复遣直、鲁贫民于此, 借地安民。民户始构房屋以居, 自为村落。”汉人大量涌入, 自此改变了原有的生态格局:
一、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草场面积日渐减小
农耕业发展促使游牧业逐步萎缩, 向北退却。清中叶以前, 喀喇沁蒙古人延大凌河、小凌河、老哈河、西拉木伦河及其支流的两岸沿袭古老的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清中叶以后汉人不断涌入, 渐渐占居人口的大部, 汉人主导的农耕文化渐趋主流。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致使草场面积不断萎缩。原著民族喀喇沁蒙古族及其奴隶, 因依附的汉人日众, 所收田租日隆。则逐渐懈怠游牧, 只以敛财为业。由是骄奢以起, 因奢而贪, 竭尽全力搜刮。奴隶不堪重负则背主而逃。未逃者, 则多方筹款脱籍。逃者、脱籍者则多向北不再转回。奴户出完, 则牧业愈加凋零。更有典田卖地供其奢靡, 至一贫如洗。唯留心农业者, 尚得温饱。至清末, 辽西大片土地变为耕地, 草场唯有山坡荒地尚存。所在居民十之八九为汉人。原著喀喇沁蒙古族所擅长的游牧业在诸多原因的影响下, 逐渐趋于副业, 并向北退却。
二、农耕文化的发展使生产力及喀喇沁蒙古族的饮食习惯发生了变化
喀喇沁蒙古族的传统饮食分为“红食”“白食”:以奶为原料制成的食品, 蒙古语称“查干伊得”, 即“白食”;以肉类为原料制成的食品, 蒙古语称“乌兰伊得”, 意为“红食”。细究之, 蒙古族饮食大致分为:奶食、肉食、粮食三种。
当农耕文化占据主导, 农耕文化的主要生产力——牲畜变得越来越重要。原来蒙古族的主要食物来源——牛, 主要交通工具——马, 变成了农耕的主要生产力。以牛、马等大牲畜为主要生产力的农耕文化的大力发展, 致使蒙古族以牛羊肉为主食的饮食习惯, 不得不改为以粮食为主导。《朝阳县志》记载:“朝阳自设治以来, 当事者即以禁宰耕牛, 著为令典, 存县有案, 犯者必惩。”农耕文化的发展、游牧业的萎缩迫使红食日渐减少, 白食也随之逐渐消失。饮食习惯不得不改为以粮食为主。
三、习俗的改变, 促使蒙古族饮食习惯不得不改变
清中叶以前, 蒙汉基本不通婚。初期出关的汉人依附于喀喇沁蒙古人生存, 不得不入蒙籍。不入蒙藉者, 动辄获咎。樵采不许越界, 牧养不许出圈。动辄被抓、被掠夺财物及牲畜。无一事不仰仗蒙族之鼻息。《朝阳县志》记:汉人“至则依蒙族、习蒙语、行蒙俗、垦蒙荒、为蒙奴、入蒙籍、娶蒙妇、为蒙僧者等等不齐”。清中叶清廷颁布“借地安民”政策后, 汉人日众, 土地渐渐大部归入汉人手中。蒙族人日渐贫苦、势弱。《朝阳县志》记:“开蒙汉通婚之禁, 始汉族之娶蒙妇者必入蒙籍, 自开此禁, 汉族始安居。以迄于今。”自此蒙汉通婚渐渐成势。蒙古人与汉人通婚促使喀喇沁蒙古族饮食习惯向汉人以粮食为主导的饮食习惯进化。
四、阶级矛盾的改变, 加速喀喇沁蒙古族饮食习惯的改变
喀喇沁蒙古族势强之时, 汉人仰仗蒙人鼻息生存, 不敢稍有逾越。入蒙籍、习蒙俗、说蒙语……清末, 喀喇沁蒙古人的土地典卖所剩无几。由于本民族内部的阶级矛盾, 奴隶们或出逃、或脱籍, 纷纷北上。只有少部分事农业温饱者留在属地。最后的王爷贡桑诺尔布出走台湾后, 喀喇沁蒙古人的势力愈弱, 留在领地上的部属寥寥无几。建国以后, 特别是文革期间, 喀喇沁蒙古人再也不敢提从前种种, 唯恐不能忘记蒙古人的身份, 其饮食必祭天地、唱祝酒歌的风俗竟无人提。至上个世纪80年代人口普查, 境内的喀喇沁蒙古人十之八九改为汉族。其饮食习惯基本与汉人无异。
改革开放以后, 经济快速发展, 人民生活日益改善。喀喇沁蒙古人的饮食习惯虽然有所恢复, 但是经过300余年的大浪淘沙, 随着游牧文化的退却, 如今的喀喇沁蒙古人已经逐渐形成了以粮食为主导、肉食部分残留、奶食基本消失的独特饮食文化。但是依然沿用蒙古族重油、重盐、耐腐、方便携带、快速易食、口感香甜的饮食习惯。代表性食物主料以大黄米、小黄米粘粮为主, 制作手段以油炸为主, 辅以炸、蒸、煎、炖。面食为:蒙古族大豆包、年糕、粘饼子、蒙古族馅饼、猫耳朵、荞面饸饹、荞面拉拉汤等等。主要的肉食仅有方子肉、全羊汤、接年菜、肉粥……少有手把肉、烤全羊一类的红食。
【蒙古文化论文】推荐阅读:
蒙古文档案08-03
古文化街08-28
上海青浦福泉山古文化遗址介绍07-02
张家港的古文化日记550字06-06
古文教学论文08-27
蒙古族历史文化05-18
内蒙古风俗文化礼仪08-28
浅析蒙古族的饮食文化09-28
论蒙古族风俗习惯与传统音乐文化交叉点09-11
图书馆文化和网络文化论文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