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文化论文

2024-06-27

陕北文化论文(精选12篇)

陕北文化论文 篇1

地理决定论认为不同的地理环境会塑造出不同的文化, 不同的地理分野, 形成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结构。陕北民俗文化在这种结构中呈现出明显不同的形象特征与内涵意义。可以说, 地理分野为陕北民俗文化的生存发展提供与之适宜的环境土壤和历史际遇的同时, 也为其在结果的积淀和风格的形成提供了特有的养分和深层文化基因。地理环境是陕北民俗文化生存的基本条件, 也是其内涵解析最可信的客观参照。民俗文化的深层结构中, 自然环境、物态与人文历史、文化形态, 直接构成民俗最主要的意向源, 同时形成了民俗文化的区域风格。陕北的地理状况、地理区位和历史演变进程决定了陕北地区特殊的地理和社会环境, 也生发和发展了与之匹配和对应的特殊民俗文化。民俗文化实际上是一个区域人民的生存模式和生活方式以及为之服务的活动和观念的总和, 它是一个区域人民共同的生活规范和观念认知体系, 包含物质和非物质两种形态, 并且二者总是处于共生或者互为基础的关系。陕北的民俗文化的内容和内涵都是十分丰富的, 从活动、观念、载体、意义等方面都显现出古老、多样、原生特征, 而这些特征正是陕北民俗文化以农耕文明为主, 游牧文明为辅的特殊社会构成基础上发展和衍生出来的特殊形态, 民俗文化与人民的日常世俗生活密切关联, 并且以此显现出民俗文化的价值和意义。民俗文化的生发和存在是建立在民众需求的基础上的, 归根结底为了人民的存在———生命的延续。农耕社会中, 民众对生命的延续的追求包括生命的存在和延续, 然而在人类文明的进化中, 这种以生命延续作为核心的追求以含蓄和文明的方式展开———丰富而多样的民俗文化。陕北民俗文化正是如此, 生命主题和生命目的的民俗活动和文化观念渗透到人生和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节令庆典、社会礼仪、丧葬嫁娶、祈福禳灾、繁衍子嗣、文艺活动, 等等, 无不含有生存和生命意识, 并且处处显示着陕北特殊的地域文化观念和古老遗风。

陕北的民俗文化具有古老性特征

陕北地区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 很早就有人类的活动。陕北的古老文明遗址非常多, 可追溯至上古时期, 考古学者发现, 中国最早的筑城就出现在陕北的神木县。陕北的许多民俗活动和艺术产品至今都保留和呈现出古老的遗风。在陕北的民间剪纸艺术中, 很多的图形符号和造型形象都具有原始意义, 如陕北一位叫白凤兰的老人, 她剪的一幅《牛耕图》, 居然和汉画像砖上的牛耕图几乎一样。这位剪纸的作者, 她不识字, 从未读过书, 当然也就不可能从一些史料上看到汉代画像砖的拓片。她只是按照老一辈传下来的图符剪纸而已, 但是这幅作品却与汉画像砖不谋而合, 成为陕北地区古老文化遗存的见证, 陕北剪纸中的古老图符和寓意不胜枚举, 有抓髻娃娃、蛇盘兔、鹿衔草、鱼嗦莲等;陕北的婚俗中有“上头”的仪式:把媳妇迎回门后, 夫妻背靠背坐在炕上, 由婶子辈妇女一人将女方的头发搭到男方头上, 再用梳子将二人头发梳在一起。专家考证认为此一仪式就是古老文化中的“结为连理”仪式;另外, 陕北的一些石刻艺术也体现出汉唐风格和遗韵, 如绥德的宫廷狮子石雕, 带有强烈的汉唐的大气、雄浑、包容的风格特点。陕北的一些具体民俗活动中, 如丧葬、巫神治病、秧歌、庙会、祭神等活动中, 也有相当部分的古老元素和观念。陕北民俗文化的古老性, 一方面见证着陕北地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土壤;另一方面又表现了陕北民俗文化土生土长的原生性特征。

陕北的民俗文化具有丰富性特征

由于陕北地区的地理区位和历史地位, 陕北地区既有汉文化农耕文明的文化基础, 又有着非常浓厚的游牧民族遗风, 二者共同演绎出陕北地区民俗文化的丰富与多样性特点。陕北有着特殊的历史进程, 魏晋南北朝之际, 羌、氐、匈奴、鲜卑等北方游牧民族, 先后占领陕北地区, 并相继建立少数民族政权。他们与华夏民族错居杂处, 不断加强交流往来及通婚混血, 形成陕北高原的民族融合的第一个高潮;隋唐之际, 更多的少数民族不断内附, 陕北的民族成分愈加复杂;宋元时期党项内驻陕北, 女真内迁, 至明清终于形成了今天都一律冠以汉族身份的陕北民族主体。虽然都称为汉族, 但是各民族许多固有的风俗习惯顽强地遗留下来了, 又因为陕北特殊的地貌环境造成地方割据, 文化交流困难, 许多风俗保留着极为原始的状态, 形成“五里不同言、十里不同俗”的格局。陕北民俗文化中有丰富游牧元素表现在多方面, 首先是姓氏。今天陕北人中的有许多容易识别的少数民族姓氏, 如呼延、赫连、宇文、慕容、尉迟等。还有些常见姓氏, 如薛、侯、慕、费、折、艾、白、米、康、石、兰等, 从诸史籍, 仍可追溯到其源自少数民族。如《魏书·官氏志》记载, 北魏孝文帝改革, 其中有一项, 就是令鲜卑人改称汉姓。皇室贵族拓跋氏改姓元氏, 其他叱干氏改姓薛, 费连氏改姓费, 若干氏改姓苟, 口引氏改姓侯, 去斤氏改姓艾, 贺拔氏改何等等;其次是文化活动, 从它们的内容来看, 有反映农业民族生产活动的牛耕、农作物、收庄稼等题材, 如鞭春牛、闹秧歌、庆丰收等。也有反映游牧民族习俗的, 如“出行”、“跳火”、“戏千秋”、“搭平伙”等。吴旗、志丹一带和延安南部各县在大年初一有“出行”的风俗。《吴旗县志》记述说, 早饭或午饭后, 全家人出动, 给牲畜鬃尾扎上彩色布, 称“彩红”, 然后全部赶出圈, 让其自由游窜撒欢。全村人集中在一块较大、较平坦的地方“出行”。出行主要是祭四方神, 每年选大流年中的吉利方位, 祈求神灵保佑人畜平安。放羊人手拿一串油馍, 见土坑扔一个, 意即祈羊免遭坑祸, 然后放鞭炮。出行结束后, 开始“压马”。年轻人骑在大牲畜背上, 尽情奔跑, 直到人困马乏为止。这种情景, 和蒙古、羌族的敬牛羊神和赛马等习俗几乎如出一辙。跳火, 古代许多民族, 出于对火的崇拜, 形成蒙古族的年“火”节、苗族的“祭火星节”、彝族、蒙古族的“火把节”等。陕北各地正月十五日、十六日以及二十三日里也有所谓跳火的习俗, 有燎百病之意。

多民族融合使得陕北的民俗体现出相当的丰富性, 这种丰富性是陕北各民族原有习俗“基因”的遗传所致。整体上趋于一统, 但是印刻于种族和血液里的饮食、方言、信仰、审美等古老遗风和习惯还是或多或少地保留下来了, 它们的显现, 形成了小聚居范围内的民俗特征, 由于陕北地理地貌割据条件, 使得这些具有鲜明特征的聚落保持着庞大的数量, 且又持久延续着古老传统的血脉。今天, 我们我们还能看到在陕北各乡各县, 甚至各村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区别。《绥德州志》绥德语言类太原代州等处, 与汾阳永宁虽接壤却不相似也。按绥德方言多宫商之音, 而少唇齿之音, 故口语稍缓, 与榆林口语相近, 与长安口音不同也。但是陕北二十多个县区, 每个县区都有着明显区别于其他县的方言和用语习惯, 各种小方言不下百种。其次, 陕北的饮食也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别, 南面北米, 北县更喜食肉, 尤其好食羊肉。《府谷县志》说府谷人:尚黄软米羊肉。《横山县志》说横山:日用食品以糜谷高粱为大宗……农家终岁以软黍和谷壳磨细蒸饼俗唤窝窝, 使之耐饥能久工作。再次, 地区之间人们的习性也大不相同, 靖边人“不尚礼”, 绥米人“最崇鬼神”, 吴堡人“耐苦劳”, 等等。再者, 民俗差异最为显著, 各县或者各乡在诸如婚俗、丧俗、岁时、节令等活动和方用仪上都有较为明显的不同和差异, 带有明显的区域习气和习惯。

陕北民俗文化的巫术性特征

陕北人自古崇敬鬼神, 巫术风气较重。《横山县志》说:民好迷信鬼神, 家人患病动延巫跳神, 境内寺庙林立, 民人对于公益救济事吝惜, 独于修葺庙宇赛会反而踊跃争先。《靖边县志》说:靖人信鬼神谬幻怪, 往往无名野祠动辄称某大王、某娘娘、某郎某将军之类。常有偏僻小村贫荒困苦却不惜拆房集资以供神祉;疗病喜用巫, 祷雨则抬神入潭, 竞致毙命。《绥德州志》曰:巫有二类, 其一身披黄纸条, 手执三尖刀, 柄系重环, 按古镜上作铮铮声跪请诸神赴坛, 良久神降附其体, 为人決休咎, 名寝神……家人有疾或不延医, 未有不召巫者, 治效则归之神, 不效则委之命, 无异议焉。陕北人好鬼神近于迷信, 鬼神之事渗透到生活的所有细节当中, 人们坚信神灵在天而治人, 人之常恭则助之, 不敬则害之。因而, 陕北人诸事皆要与神鬼沟通, 天旱祁雨, 灾年禳灾, 治病救人, 婚嫁丧葬等日常世俗生活事件都有神鬼参与, 或求、或请、或驱、或拜, 因事而异。忠厚老实的陕北人也知道这种办法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只是由于自古“天命论”的唆使罢了。人们并非坦诚的崇拜神灵, 只是他们无法抵御灾害, 无法解释许多现象, 而谋求的一种精神上的解脱。就是在陕北的秧歌曲中也有体现, 如“老爷庙来盖得高, 初一十五把香烧。刀尖尖上挑战袍, 华容道上等曹操”都说明了陕北群众对神灵的崇拜习俗。

陕北特殊的民族构成历史进程构筑了特殊的地域民俗文化, 形成了丰富的民俗文化事项, 无论是陕北的窑洞、羊肚子手巾、毛驴、面花、酸曲、剪纸, 还是闹社火、秧歌踢场子、扳旱船、祈雨、唱戏, 等等, 都是陕北特殊的地理风貌和人情风俗的代表和载体。这些民俗文化和民间艺术充分体现着陕北民众的憨厚朴实、勤劳善良的品质, 以及既古朴、传统, 又激情奔放的生活观念, 同沟川遍布、千沟万壑的陕北地貌形成呼应, 展示了高原的自然景观、社会风貌和陕北人的精神世界。

陕北文化论文 篇2

1 陕北方言词语反映陕北地理特征

陕北在地理上属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在地貌上表现为沟壑纵横,峁梁相接,沟峁交错的特点。陕北人在给地理实体起名时多以“沟”、“墕”、“岔”、“崖”、“畔”作为通名。反观之,这些通名记录反映了陕北沟壑峁梁众多的区域地理地貌特征。

沟:山沟,地面低洼地带。陕北沟壑众多,以“沟”命名的地名词语也很多,如子洲的宋家沟、曹家沟等。

含:两山相连处,俗称“含”的地名主要集中于榆林地区。如子洲有米家、佟家,府谷有王家。

岔:道路分岔的地方。以此为名的有:绥德的霍家岔、清涧的岳家岔、子长的青阳岔等。

崖(陕北方言读nai):山边陡峭处。带有“崖”的地名有:神木的花石崖,绥德的李家崖等。

畔:黄土山体的旁边或附近。住在土山侧的地方多以畔命名。如子洲的杜家畔,靖边的张家畔等。石山或石卯梁旁边的地方则称为石畔。神木有雷石畔,子洲有马家石畔、侯家石畔等。

峁:顶部浑源、斜坡较陡的黄土丘陵。以“峁”为名的地名象神木的沙峁,子洲的拓家峁等。

梁:山体中间隆起的地方。以“梁”为名的地名如子洲的温家梁、榆阳区的李家梁等。

圪崂:山间避风处,以其命名的地方也有不少。子洲有周家圪崂,洛川有王家圪崂、史家圪崂。

圪凸(陕北方言读du, 上声):山间突出处。采用“圪凸”做地名的如清涧的师家圪凸,吴堡的樊家圪凸等。

崾岘:山上或平川地势险要地段。崾岘也写作崾险。如榆林的孙克崾岘、安塞的佛道崾岘等。

坪:黄土丘陵或山区中的平地。绥德有枣林坪、子洲有苗家坪等。

咀:大自然形成的三面环沟的地方或村庄。绥德有鱼家咀、安家咀。清涧有石咀驿镇。

其实上述地名不为陕北所独有,全国各地都有分布。不过,由于受到陕北区域地理地貌的影响,这种情况在陕北表现得尤为突出。我们在观看陕北地图时会强烈感受到这一点。

2 陕北方言地名词语反映当地的物产

地名不仅是当地地形、地貌的形象再现,同时通过地名也反映了当地区域物产特点。

榆林因其多种榆树而得名。类似的还有安塞的榆树湾、志丹的榆树窑子、横山的榆树峁等。

佳县(原名葭县)因县境内有一条葭芦川,葭芦丛生得名(古人把苇芽叫葭,未出穗的叫芦,长成后的叫苇)。府谷有野芦沟。

米脂,因境内有米脂水而得名。米脂水,又名流金河,此地水土肥沃,盛产小米,质醇味美。史书上说米脂水“沃壤空粟,米质如脂”,因而在宋代首建米脂寨。

甘泉县名最早始于唐代,以县南谷崖有泉水“飞流激下,甘甜美味,隋炀帝游山时曾汲取”而得名。

陕北各地都有枣树种植,因此以枣林、枣树命名的地名也很多,如绥德有枣林坪、绥德的枣树湾、安塞有枣树台,志丹有枣林坡。

其他植物在陕北也多有栽种,如柳树、槐树,梨树、桑树、柏树、桃树、海红等。以此命名的如:安塞有柳林镇、柳湾,榆林有红柳沟镇,定边有柳树梁、红柳沟;安塞有槐树庄,志丹槐树台,子洲有槐树岔;安塞有梨树沟;府谷有圪针塔;府谷有桑林坪、桑园梁;府谷有柏树峁;绥德有桃树峁;府谷有海红梁等。

在陕北各地反映动物的地名不多。陕北各地有雉鸡,这在地名中有反映,如定边的金鸡湾、金鸡滩,这里的金鸡疑为雉鸡的方言改称,另外如榆林有野鸡河等。

民间体育文化陕北秧歌 篇3

关键词:秧歌的起源;特色;艺术性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5--01

何为“秧歌”?秧歌是从哪儿来?”不少人有了自己的答案。秧歌至少有十种写法儿,如阳歌、央哥、姎哥、扬高、迎阁、羊高、英歌、因歌、莺歌。有人说秧歌起源于南方稻区插秧之歌;有人说它是古代祭祀农神祈求丰收的舞蹈;有人说该歌舞兴起于凤阳,该称为“阳歌”;有人说“阳歌”是上古人类对太阳的崇拜;有人说宋人苏东坡创造了秧歌;甚至有人说宋人以“姎哥”为西域歌舞的主角,然后与汉族元宵社火融合,最终形成“秧歌”。以上这些说法都有某种的依据和创意。的确。陕北乡间念作“yáng”的本字到底该是哪个呢?只有找到了这个本字,那么答案便知晓了!

历史悠久的陕北秧歌相传在北宋就盛行,叫作“阳歌”,大概是出于“言时较阳,春歌以乐。”在《延安府志》中录有“春闹社,俗名秧歌。” 因此,秧歌是从社日祭祀土地爷活动中发展来的。 当然我们也知道,清李调元的《粤东笔记》中有:“农者,每春时,妇子以数十计,往田中插秧,一老挝大鼓,鼓声一通,群竞作,弥日不绝,是日秧歌”。由此又有人说,秧歌是陕北从南方传承下来的一种文化。陕北秧歌是一种朴素中带着绚丽的艺术,其形式多彩,表演尽兴,红火热闹。

(一)陕北秧歌之豪迈

陕北秧歌主要特点在于“扭”,以腰部为中心,和着锣鼓声大幅度扭动头和双臂,以“十字步”完成了前进、后退、左腾、右跃,人们称之为“扭秧歌”。该简单朴素的舞蹈,整齐的步调,飞舞的彩带,五彩的彩扇,无不洋溢出和谐的气息。

伞头、文、武身子和丑角是陕北秧歌的三种主要角色。伞头是陕北秧歌的领头人,他一手持伞,一手持"虎撑",只求吉祥之意。伞,寓义着人们能得到庇护,风调雨顺;据说唐人孙思邈用一铁圈撑开老虎的嘴来观察老虎并给予治疗,于是这个铁圈就叫"虎撑"。接着“虎撑”演化为串乡治病的“串铃”,也成为民医的标志,最终成为消灾却病的象征物。在伞头这个角色中,“虎撑”是指挥秧歌队表演的响器,指挥着秧歌队变化队形。领头人“伞头”能即兴编唱新词,当然对传统秧歌唱段也极为熟悉。演唱时,他领唱,众队员高昂地重复唱最后一句。唱段词藻朴素、形式简单,但体现着当地的人文,其情感生动、易懂,观众皆大欢喜,神采飞扬。如今的秧歌舞,跟上了社会前进的步伐,角色有所不同,服饰变成了现代装, 腰系着红绸带,手里撑着花伞。只要舞动起来,是那么的红火,热闹。

(二)陕北秧歌之风格

“大秧歌”和“踢场子”是陕北秧歌的两大类。大秧歌,是一种集体性的歌舞活动,气氛热烈。舞者的情绪欢快,动作矫健,表达了舞者的豪迈、奔放之情。狮子、竹马、跑驴、龙灯、旱船等社火节目与秧歌相伴,规模宏大,气势宏伟。秧歌队形变化丰富多彩,包括“龙摆尾”、“二龙吐水”、“十字梅花”、“卷白菜”等等。“水船”、“霸王鞭”、“高跷”、“跑驴”等属于小场子表演。至于“文场子”、“踢场子、”“武场子”是根据秧歌的动作内容和风格划分的。表现男女爱情生活的双人舞就是人们所喜爱的“踢场子”,参加人总是成双成对的,女舞彩带,男持彩扇。踢场子中具有较高难度的舞蹈动作是需要展示“金钩倒挂”、“白鹤亮翅”、“金鸡独立”、“软腰”、“二起脚”、“三脚不落地”、“龙爪穿云”等高难技巧,其刚健中渗透着柔美,洒脱中涌现着细腻。每当大号节日如春节,城乡都组织排演秧歌,只愿新年好。村邻之间还会组织起各自的秧歌从这个村扭到那个村,相互拜访,比歌赛舞,红红火火。女角叫“包头”,男角叫“挂鼓子”,过去均为男子扮演,如今却不同了。“包头”的动作表现出质朴、活泼的特点,将农村妇女的形象描绘了出来,"挂鼓子"的动作虽然朴拙但爆发着武术的魄力。秧歌表演拥有传统的套路和即兴创造的舞蹈动作,演绎着陕北农村生活的习俗,充满了情趣。技艺精湛的演员李增恒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其“包头”形象俊俏,表演灵巧、洒脱,配有“溜溜旦”的艺名。

(三)陕北秧歌之传承

1940年代初期在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开展了一场红红火火的新秧歌运动,广大人民群众学习秧歌、腰鼓,熟知了基本的动律特征和典型的舞姿动态。陕北秧歌升华为规范的舞蹈动作,形成新型的秧歌和腰鼓,是新农民形象的标志。领头人“伞头”改为工农形象持木制镰刀斧头,并创造了崭新的秧歌剧。例如《夫妻识字》、《十二把镰刀》、《兄妹开荒》。其中“胜利腰鼓”扭遍了全国各个角落。大场秧歌《边区好地方》、扇秧歌《南泥湾》等新秧歌受到了广大人民的欢迎和喜爱。陕北秧歌在解放中国的战争中极大地鼓舞了人民的斗志和中国必胜的决心。抗日战争胜利后,热闹非凡的秧歌庆祝着祖国的伟大胜利。1950年末民间舞蹈方兴未艾,但是各地的秧歌却五彩斑斓,光彩夺目,让人精神气爽。

陕北秧歌把陕北群众的质朴、憨厚、乐观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不断推动着历史文化价值的提高。

我国是极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于2006年5月20日,陕北秧歌得到了国务院批准,被列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从此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参考文献:

[1]大秧歌资源的调查分析.米脂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2]米脂大秧歌.米脂县人民政府网站.

[3]米脂谒庙阳歌.米脂信息港.

陕北文化论文 篇4

1陕北文化与校园体育文化融合的历史使命

陕北地处陕西北部与少数民族居住地相邻,使得陕北人形成一种豪迈开放,坚韧不拔的性格。在历史的沉淀中陕北至今保存的体育运动形式有三种:第一种以“鼓”作为战争传递信号的工具,第二种打瓦、老虎吃羊、摔跤等运动形式[2],第三种新秧歌、社火、抬飞机、抓特务等村落体育运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传统的体育运动形式逐渐被淡化。为了延续这种独特的文化形态,陕北文化融入校园体育中是主要的路径。特定的文化氛围是和学校的培养目标、 校风纪、生活方式等内容相联系的,所以作为当地的特色文化与校园文化的结合,传承了当地文化的精髓,为校园的文化精神的形成带来依据[3]。

2陕北文化融入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渠道

如果说2014年是体育发展的新纪元,那么体育事业的发展在 《意见》出台后进入新的节点,我们要审时度势把握2015年经济发展“新常态”带来的福利,深刻理解“四个全面”的含义,这是发展体育事业路径的理论基础,也是校园体育文化发展道路的新航标、新方略。

2.1建立陕北文化与校园体育文化融合的机制

本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是基于校园的条件设施来考虑的,学校可以把陕北文化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来加以实施,需要建立长效机制,具体操作如下所述。

首先,加大资金的投入与资金的筹集。文化元素融入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各项活动的开展都需要必要的经费支持,确保本土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必要投入,放宽政策,积极引导社会对文化建设的投资;其次,建立健全领导管理机制和校园主体及激励机制。政府教育相关部门做好政策导向、监督和管理的工作[5]。结合现阶段陕北的人文景象,为系统发展文化做出详细的规划,把陕北文化融合校园体育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发展的战略,并形成一定的发展体系加以实施;校园文化的发展和创新是这些主体在不同的领域和不同形式下协同合作、创造并影响的结果,各个主体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让教师和学生在文化氛围中积极参与进来。他们是文化最主要的建设者,文化的趣味提升起来才是校园文化最基本的建设路径。

陕北文化进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文化不朽的必然选择,因此,它的发展直接关系到陕北文化的宣扬,是青少年学生历史使命。

2.2构建陕北文化与校园体育文化融合的形式

陕北文化元素的多姿多彩,涉及音乐、舞蹈、剪纸、语言、服饰、 饮食、文学、节日等等各项艺术形式和内容。在与校园文化的融合过程中如何有效地提取其文化中的精华内容,在展示中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引起情感共鸣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

首先,面对信息时代的冲击,许多文化都得不到传承,像剪纸艺术一样,被现在的年轻人认为“土、旧、俗”,但其真正剪出的不仅仅是图像,也是生活,是事业,是被流失的历史记忆。因此,剪纸作为陕北文化元素之一,被引入校园作为一项课外活动从小渗入陕北青少年是必要的。

其次,陕北秧歌。陕北秧歌可谓历史悠久,相传在北宋时期就有“言时较阳,春歌以乐。”从这些记载中可得知,秧歌的形式多样化,有脚下以“十字步”作前进、后退、左腾、右跃的走动。上下协调, 步调整齐,彩绸飞舞,彩扇翻腾等等[4],丰富多彩的样式,会给校园文化增添更多的元素,对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性是有帮助的。

腰鼓运动是陕北大地上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以气势宏大、动作豪迈,节奏明快等特点受到人民的喜爱[5]。如果在小学体育课堂加上陕北腰鼓,这样让文化传播的速度更快,让每个青少年从小被本土文化熏陶,不再被外来文化侵蚀,让他们对自身文化充满自信。

陕北民间体育文化有很多种表达方式,内容也丰富多彩,不仅有腰鼓和秧歌,还有很多很多种。但是,在体育文化建设方面,牢固抓住党中央的文件以及政策,弘扬陕北文化,让陕北文化深入人心,渗入校园的每个角落,不再被遗忘。

2.3丰富陕北文化与校园体育文化融合的云梯

陕北悠久的文化孕育了陕北人民有别于其他地方的价值观与世界观,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内在精神体系,这些民族文化中富含大量积极且优秀的精神价值对当代学生可以产生许多正面的价值导向作用,对其成长发展有着重大意义,可以与学校精神的构建相契合,为其提供精神支撑,加强校园人文精神的培育。

2.4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交互学习

校园文化的传播不仅要加强自身建设,更要通过与外界的交流,使陕北文化与校园文化更好的结合。首先,要转变观念,让城市与乡村的文化建设同步发展。要充分认识到在城市展开文化建设是城市文化理念的牢固,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要求;其次,人员职能的转变与文化创新。城区的政府管理人员,文化建设人员对陕北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怎样更好的发展陕北文化是需要探索的。当今社会是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要让文化在时代变迁中经久不衰就要创新发展。

3陕北文化与校园体育文化融合的现实价值

经过历史的沉淀,陕北文化存留下来的都是不可磨灭的历史文化印记。让陕北文化经过校园体育文化的创新过程中,继承、发展、创新,尽量避免文化发生异化,成为每个人接受的一部分,并形成独特的理论体系,让学生感受到文化的影响力。

陕北文化与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不仅有一定的理论意义,还有一定的现实价值。由于陕北文化中多姿多彩的体育文化元素,融入校园体育文化中,不仅丰富了课堂的趣味,而且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欲望,让学生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传承文化因子,可谓是一举两得[6]。加上学生体制下降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从体育意识开始对学生进行传输,以文化运动的参与作为学生体育运动的突破口,以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喜爱运动,学生的运动群体一旦被激发, 那么家长,乃至社会的运动氛围将会越来越浓,那么全民健康的步伐不就更近一步了吗。

4结语

陕北民间谚语 篇5

人要有骨气,马要有力气。

乌鸦说猪黑,自己不觉得。

麦草浮在水面上,宝石却沉在水底。

烧火要空心,做人要真心。

水中的鱼儿上不得上岸,山里的老虎下不得滩。

懂得与别人协商相处,才是真正有本事的风度。

喜欢吹捧的人,暂时也会占点便宜。

人凭装饰美,鸟凭羽毛好。

连小河都不敢淌过的人,怎能越过宽广的大海;

连小事都做不好的人,怎能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

醉汉口里吐真言。

好话不好听,好心无好报。

人老思家乡,乌老思窝巢。

人活一生,草长一春。

说话伤心是罪过,扫把打人是侮辱,

心直口快,就像翱翔蓝天。

斗不过狗,却向猪扔石头。

水长滩多,路长弯多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涓涓之水,汇成江河。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日落乌云涨,半夜听雨响。

日落胭脂红,非雨便是风。

日落云里走,雨在半夜后。

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炮台云,雨淋淋。

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棉花云,雨快淋。

天上灰布悬,雨丝定连绵。

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

瓦块云,晒煞人。

梭子云,定天晴。

秋雾连阴冬雾雪。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

一寸光阴一寸金

寸金难买寸光阴

符图记——兼说陕北民间文化 篇6

当时间行过大地,而至陕北的时候,一切都显得有如陷落一般的迷失。这里有许多无名的山,还有一条河叫无定河。在黄河以东的山西,在洛水以南的关中,那些常常看上去无比真实的故事以及关于这些故事的真实表达一旦被放置于陕北,便可以虚化为传说,便可以抽象为符号。在这片土地里,人们似乎天生习惯于这样一种更加内在的、更为深远的表达。这种现象被这里的地貌、居住环境、建筑、民俗、民歌、民间美术等现象一再验证着。

生我之地方在一片黄土深处,环顾左右原本就少有人烟,惟有去细读蓝天上的风云变幻和黄土中的生死交替。我年少时不知天外有天、不知山外有山的道理,也不知世界上有什么大的学问。一向身心宁静地居住于世界深处的父老乡亲,也时为木讷、时又聪明。我们不知什么叫不可能,我们的自信就是再大的天地大道理,也可以画成简单的有意味的符号,然后拿来成为我们的游戏图,我们于这些图形中跳跃着,出入着,在图形的结构里成长着我们的结构,就如同被这无尽的山水再一次孕育着。对于我的童年而言,学校就是一座有着更多伙伴的游乐场,所以现在被许多家长十分看重的读书、识字以及画画的出发点,因为那时这种实际意义的模糊不清,也就一直是模糊不清的,所以在我还没有准确把握那些文字和图画时,它们与我皆为有意味的游戏图。

直到后来,直到我大学毕业来到这山外和天外的大千世界里,我才知道那些文字是文字,它有着固定的含义;而图画更是具有图画所要表现的具体对象!然而在他们之间竟然真的一直存在着那种半是文字半是图形的特殊符号,这使我获得了如同圣经里所言那样的一种自豪:神说:“诸水之间要有空气,将水分为上下。神就造出空气,将空气以下的水、空气以上的水分开了,事就这样成了。”再后来我又知道这些符号并非仅仅是我所钟爱的游戏图,它们还大量存在于窑洞木门窗的装饰上,存在于彩色拼布的工艺中,存在于正月里闹秧歌时的路线图里;而且它还被雕成砖、石、木等雕刻,制成木版画,剪成剪纸,捏成面人,甚至照此图形和图形的意义去生活、劳作,去修窑造房。也是后来我才知道,在这些看似简单的符号里,蕴涵着人们无限尊崇的天地、阴阳、三才、四象、五行、八卦、九宫这些神圣的因素。人们要以此来召唤神秘的大自然力量;以此来与灵界沟通和对话;以此来祈祷吉祥和消灾灭难。从这种意义上看,它们也不是简单的符号,而是携带着咒语功效的符图。而这种符图在民间的存在就如同我们手心里的掌纹与我们,这大概是一种生长着的血脉,因为无法准确地图解这一切,于是一切也就变的十分神奇和难以琢磨。所以民间一切文化的、艺术的问题,我们都应该重新面对,而绝不能按照已有的、或者是事先设计好的框架和教条来考证和谈论它。也就是说不要离开这条河而谈论这条河,离开这片土地再去描述这片土地。

就是这样的符图以及符图的理念,在我行走着的黄河两岸民间生活中,却是十分重要的生活和信仰之根本。这种符图之与我们正如民间艺术家笔下的图画一样,它们始终是枝叶相连,气息相通的,是我们与生具来的我们的羽翼和毛发。我们正是在这符图的空间里生长起来的,它们是民间精神和信仰有迹可寻的指引;是寂寞辽阔的乡村的黑暗里人神间对话的语言;是民间文化艺术的根本形态和形意曲谱;是人们的心象和身印;是人文艺术的样式和通达未来的途径。

黄河流域的民间剪纸是比篆刻更加丰富和深入地表达了阴阳互为成形的一种符图文化形态,而绝不是那种故作扭捏的装饰绘画式的所谓剪纸。符图的构成,一种见与形态,如十字的交叉就象征着阴阳的交合;另一种是通过形体和形体所依附、所对应的阴形而共同构成的阴阳结构,比如在陕北人的观念里,黄土高原那些沟壑间就切合着与天空一体的与山相对应的阴形。这便是人们生存和创造的法则,因此才有那么多与生命难以割舍的符图,因此才有这里人们崇天敬地的信仰。为了能更加准确地探讨这种意义,我们必须了解和关注他们的精神生活和探询他们的精神空间,而不要因为一个所谓迷信的概念而生怕打开来面对这一切。五行观念中有相生相克之说,这也是符图常见的构成法则。相生即为相通的状态;相克即遇到了阻隔,然而这多半不是在说走路,而是对生命途径的形容。生命在人们看来,远不是短短的一生,一生仅为他们“天地十八层”这种大境界里的一个空间。所以许多神秘的符图正揭示着那种复杂而立体的生命途径,它不仅仅是现实的,不仅仅是此生的,是许多生命在多维空间里死往生还、周而复始的绵绵途径。只有当人类美好的愿望与天地相通时,才能显现出这些符图之阴的深远与宁静;只有在符图宁静的内心,才能显现出符图之阳升华了的生命,提炼过的形体。

符图的真正显现仍然是朴实的,人们为此付出的努力也是屡见不鲜的。体现在符图与民间生活,符图与民间文化,符图与民间艺术家之间那种形与影的关系常常令我们惊喜不已!尽管天人合一的大成在庙堂里往往难以如愿,但在民间那些毫无防备和毫无妄念的人们中间,却时有发生。在这里,这种结果不是自我的选择,却是命运的逼迫!这种机缘是缘于孤独,缘于灾难,缘于割舍,或者还缘于她所拥有的自然阴象。因此我在这条大河的两岸继续行走着,在这片山水的心背间穿行着,去寻访那些仅存的迹像并尽量准确和可视地将它们隐匿于文字和图画之间,隐匿于黄河的心背之间,隐匿于身体和灵魂之间的面目显形化色呈给大家。民间有一迷信的道法:就是在具体的施行巫术或者是替人治病时,因为难将那虚无缥缈中的一缕魂魄拿起来示于人前,便用剪刀剪出一个麻纸小人,据说这样就可以盛放那灵魂了,而那纸人在这时就是那个虚无中的灵魂,也是一件特别的容器;还有一种道法就是凌空画符,即在天地的中空里伸手画一道符图,使得那种虚无在瞬间便可以成为一种具体的事物。然而,且不管它迷信不迷信,我注意到这种道法的实施过程里,存在着一个巨大的空间!关键是一切真实和虚幻的行为都是之与这个空间的行为,死亡因此而重生,生命因此而消失和隐匿。从这种记忆开始,神所创造的诸水之间的空气便成为我的无限疆域,我在诸水之侧的行走也至此变得十分真实和有意义。我虔诚地记录着,也亲身验证着。

郭庆丰研究陕北文化艺术的主要著作

2000年1月《阳歌阳图》由台湾汉声出版社出版

2003年8月《黄河的衣裳》由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2006年6月《纸人记》由上海三联出版社出版

2008年《符图记》由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浅谈陕北唢呐的文化内涵 篇7

在陕北, 唢呐不论一年四季的任何一个日子, 只要有需要, 唢呐声就会从土窑洞里迸出来, 曲调给人喜忧无限, 欢乐与伤心交织在一起, 幸福和痛苦合为一体。在传统民间习俗中, 陕北唢呐作为重要的民间音乐, 专为添人丁或减人丁而举行的仪式。陕北人从出生到死亡, 在重要的人生礼仪之中, 要有三次唢呐迎送。第一次, 生下后闹满月, 唢呐迎新生命来到人间, 亲戚邻里欢喜, 出生儿却茫然不省;第二次, 娶妻或出嫁, 唢呐有接有送, 在一方是添丁, 而另一方是减员, 新婚夫妇都亲自耳闻;第三次, 亡故后, 悲悲切切, 是唢呐送死者的亡灵魂殡归天, 可惜逝者又不得须知。可见, 唢呐对一个人一生三次迎送是何等的重要, 但结婚这一次最隆重, 即俗称“小登科”者。

二、唢呐曲牌

在陕北唢呐中, 曲牌是很有讲究的, 红白喜事, 都有专门的套曲。红事以大摆队 (亦称得胜令) 为主旋律, 寓意不明, 但从它的另一个名字得胜令可推测, 应该是一种军乐, 元曲中已有此名目。这种乐曲, 最讲究辅排, 最有韵味。白事以《小寡妇上坟》、《孟姜女哭长城》等孤苦伶仃为主旋律, 悲悲切切, 哀哀怨怨, 十分凄凉。再如, 李家办丧事、过周年也离不开吹手。在祭灵迎帐、摆宴、请灵、撒路灯、踩跪、出殓、下葬等全部过程, 也要在吹手的吹奏下进行。但牌曲和办喜事的牌曲大大不同, 全部采用哀调。如《西风赞》、全国通行的《哀乐》曲等和孝子们对亡故老人的哭声要完全吻合, 勾起人们对死者的怀念。唢呐吹奏者, 鄙称“龟子”。其实, 这名目开开始倒没有咒骂和侮辱人格之意, 而是从它的发祥地“龟兹音乐”转化过来的。唢呐吹手地位低下, 红白喜事时, 吹手在队伍的前列, 可在吃饭时永远在最后, 并且坐小桌子, 被“七十二行, 庄稼为强”的陕北俗称走在人前, 吃在人后。因此一般人家的儿女, 是不与吹手结亲联姻的。

陕北吹唢呐的人, 也叫吹手, 一般为两人一队, 有上手和下手之分。上手, 约等于第一小担琴手, 下上手的水平来衡量, 其他, 都是配角。吹手以外, 又必有锣、鼓、镲三件乐器伴奏。在陕北, 吹手地位低下, 很长时间, 吹唢呐就只成了一种谋生的手段, 而且徒众不多, 往往是家族传授, 赖以糊口。有十几代唢呐出家的, 也有吹着唢呐沿门乞讨的盲流艺人。作为民间特别喜闻乐见的、一种特殊的、其它什么也不可替代的乐器, 陕北唢呐近年来已有了大的发展趋势。唢呐艺人的地位也逐步得到提高, 部分唢呐艺人, 吹唢呐已不再是单纯的为谋生了, 有自娱自乐或群体娱乐的成份在内。呐唢曲牌也相应得到了改造, 欢快明朗、昂扬奋击者渐渐成了主流。专为添人丁或减人口吹唢呐, 也几乎成了历史。陕北唢呐不仅吹红了陕北的山山洼洼, 村村镇镇, 还吹出了省界, 吹出了国门。1996年中国唱片公司上海分公司录制的盒式录音带《狮子令》就是由陕北著名吹手李岐山、李之山吹奏。1997年绥德黄土地艺术团赴荷兰参加国际民间艺术节演出, 陕北唢呐名扬西欧, 震惊中外, 先后还为十几部影片电影和电视连续剧作了唢呐配音。陕北唢呐, 传流百年经久不衰。

三、陕北唢呐的文化内涵

岁时节日与唢呐分不开, 如张家办婚事, 吹手班头一天下午就要到主家吹奏。若是冬天用干柴疙瘩燃一堆火, 旁边放一个菜碟, 一瓶烧酒, 两盒烟, 吹手们吃几口菜, 抿上几口热乎的烧酒, 试一试哨音就开始吹奏起来。唢呐一响, 前来贺喜的亲戚朋友, 看热闹的大人小孩子都围了上来听“吹春天”, 把一个热热闹闹的“过事情”场面推向高潮。次日清晨, 吃过早饭, 大炮隆隆三声, 长号“嘟—嘟”, 唢呐“呜哇—呜哇”地迎着“引人的”便上路了。到了新娘庄前, 吹手们又要学号报讯, 人们也会知道“引人的”来了, 全村老少都来观看。迎亲队伍在返回的途中时, 吹手们仍走在前头, 当然过村遇镇也不例外, 也要吹奏, 特别是进了新郞村后吹手们更是要施展才华, 尽力吹奏。吹的牌曲越多, 越花哨越好。一般有情歌、《得胜回营》、《将军令》、《大摆队》等等。在吃饭时, 只要听到端盘子的喊一声“油—了——”吹手们就会吹奏起来。当然拜天地、上头、送酒等过程中都要在吹手们的吹奏下进行。所以在陕北, 基本形成了“没有吹手不出嫁”的习俗。

春节期间, 秧歌队伍里, 吹手总是抬头挺胸、披红挂彩地走在最前头。就连一年一度的新兵入伍, 也成了吹手们大显身手的黄金时刻。一曲唢呐吹奏起来, 天在动, 地也在动, 群山起回声, 吹奏者肋帮子鼓起两个大包, 眼睛睁得铜铃般大, 头前仰后俯, 左摇右晃, 脚下踏着急速的拍子, 一口气吹个不停, 似乎忘了整个人世间的存在, 似乎整个世界就只有一曲唢呐音乐。舒缓时, 又好象万籁俱寂, 空山无物, 吹奏者的两肋稍鼓即陷, 呈扁平状, 平平稳稳地, 眼睛也渐渐眯成一条线, 近乎进入一种休眠的状态, 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由此可以看见, 吹唢呐已经成为民间艺人自我社会价值的体现。

陕北民歌中文化意象的传译 篇8

文化意象是一种文化符号,凝聚着各个民族的智慧和历史文化。不同的民族由于其各自不同的生存环境、文化传统,往往会形成其独特的文化意象。陕北民歌的文化意象体现在衣、食、住、行等诸多方面。

陕北人衣着虽然简朴,但有自己的特色。如“羊肚子手巾三道道蓝”、“掌柜的穿的夹袄套背心,堪乎儿冻坏个揽长工”、“白布衫来短坎肩,毛蓝布围裙留白边”。陕北是典型的杂粮产区,有品种丰富的粮食作物及蔬菜、果类等。这些都反映在陕北民歌中。如“手提上篮篮掐蒜苔”,还有“荞麦辣子菜籽油,老婆娃娃热炕头”,这句陕北民歌歌词再现了陕北人民勤劳、朴实、淳厚、容忍的个性,成了陕北人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陕北地处黄土高原的腹部,特殊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其在房屋建筑形式上的特殊性。施工简便、省钱省力而又冬暖夏凉的土窑洞是陕北房屋建筑的主要形式。如“土圪台台院子一排排窑”、“三间的瓦房满间的炕,一点明灯照满房。四六的棉毡双铺上,拉过板凳吊上床。红绫被子绿裆裆,鸳鸯枕头齐放上”,这些歌词反映了陕北人以窑洞为主要居住形式的住宿方式。

过去陕北交通相对闭塞,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在山沟沟里,马、骡子等牲灵就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如“对面峁峁下来了,青水壕壕过来了。石路坡坡上来了,花花大门进来了。你骑上毛驴舅舅跨上马,咱舅舅外甥上归化”、“上一道坡坡,下一道道梁”等。

这些陕北民歌体现着陕北的方方面面,承载着文化因素,以歌曲的形式展示着陕北的特色和优良传统,也成为研究陕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陕北民歌中文化意象的翻译策略

翻译是文化的译介,一方的水土养育一方的人情风味。陕北民歌中的文化意象反映了实实在在的陕北文化。将陕北文化原汁原味地再现给西方读者是译者追求的最高理想。但翻译是带着镣铐跳舞,文化、社会、读者、译者等因素形成了顺利翻译的屏障。

1. 直译法

直译要求译文忠实于原文,但并不是机械的逐字翻译,它要求译者准确阐释陕北民歌中文化意象的含义,不能随意增删。陕北民歌中有许多文化意象都可以用直译的方法翻译,既准确传达了原文的意思,又保留了原文的意象。如:

“羊肚子手巾三道道蓝,咱们见面容易拉话话难。”(信天游《泪格蛋蛋泡在沙蒿蒿林》)

“A lambskin-like towel has three strips all blue,/It's no easier job to talk with you than to see you.”(My Teardrops Drip into The Sand Bush王宏印)

“Sheep-belly-white towel(you),/three blue lines/Easy to see you there/(eiya)but can't talk with you.”(Drops of Tear Streaming down to the Wormwood Bushes焦悦乐)

“Three blue stripes are on the white towel./It's easy for us to meet,but hard to have a chat.”(Shedding Tears into the Wormwood Trees文世龙)

这是一首极为流行的陕北民歌,这两句是总体说明,用了起兴的修辞方法。三个译文分别用“Alambskin-like towel”、“Sheep-belly-white towel”、“the white towel”,准确地传达出了原文的意象,译语读者从中能大概了解陕北人的衣着。

“手提上篮篮掐蒜苔。”(《掐蒜苔》)

“I gather garlic flower stalk in the garden.”(IGather Garlic Flower Stalk王宏印)

“With a basket in hand,I'm picking garlic stems.”(Picking Garlic Stems文世龙)

两位译者分别用“garlic flower stalk”和“garlic stems”将原文的蒜苔这一植物意象原汁原味地传达给西方读者。

“墙又高来狗又歪,墙头上又把那圪针栽。”(《掐蒜苔》)

“The wall is tall and the dog mean,/Thorns are set on top of the wall.”(I Gather Garlic Flower Stalk王宏印)

“The wall is so high and the dog is so fierce./With thorns on the high wall,”(Picking Garlic Stems文世龙)

这两句描绘了陕北人的住所,一般每家都有墙,墙上栽着圪针,院子里还喂着狗,这些都是为了防盗。译文用“wall”、“thorns”保留了原文的文化意象,将原文的情趣完好地传达给了译语读者。

2. 意译法

当直译给读者带来误解和理解困难时,就应靠拢译语文化。意译要求将陕北民歌中文化意象所表达的意思传达出来,但必须保证译文的流畅性。这就需要一个度,这个度是在译者对中西文化理解的基础上做出的翻译决定:是适当保留陕北民歌中的文化意象,还是用译语文化中的意象代替原文中的意象,或者干脆省去不译,这些都离不开译者本身的文学素养和翻译功底。如:

“阳婆婆上来仗二高,风尘尘不动天气好。”(《打樱桃》)

“The Granny Sun appears up to ten feet high,/No wind,and a fine day is ours.”(Pick Cherry王宏印)

“阳婆婆”是陕北特有的说法,王先生将其翻译为“The Granny Sun”,用结合的方法很好地再现了原文的意象。

“大红果子剥皮皮,人家都说我和你。”(《大红果子剥皮皮》)

“When a big peachii is ripe for peelingiii,/They all gossip about you and me.”(A Gig Peach Ripe for Peeling缑斌)

缑先生将“大红果子”翻译为“a big peachii”,是为了迎合西方人的习俗。在西方,桃子寓意着年轻漂亮的女孩。而如果将其翻译为“big red fruit”,译语读者就会误解原文的意思,也不能传达原文所暗含的意蕴。

“山挡不住风雪挡不住春,神仙挡不住人爱人。”(《神仙挡不住人爱人》)

“Mountains can not stop spring or snow wind,/No one can stop my love.”(No One Can Stop My Love)

“神仙”是一种夸张的说法,如果将其直译过去,译文读者反倒会觉得奇怪。干脆省略这一意象,只将其深层意思翻译过来,这样译者可以更好地接受原文内涵。

总之,直译和意译不是孤立的两种翻译方法。它们是紧密联系在一起,互为补充的。同一首陕北民歌中文化意象的翻译,既不是靠单纯的直译,也不是靠单纯的意译,而是靠直译和意译的结合。

参考文献

[1]HATIM,BASIL.Communication across Culture:Translation Theory and Contrastive Text Linguistics[M].Shanghai:Shanghai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2]WEAVER,WARREN.Communication and Culture[M].Alfred G.Smith ed,New York:Holt,Rinehart and Winston,1996.

[3]曹振乾.陕北民歌大全[C].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0.

[4]陕北民歌译介[C]∥全国学术研讨会文集.西安: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2009.

陕北题材在油画创作中的文化价值 篇9

正是基于这种宏观背景, 本论文在通过梳理陕西质朴、厚重的自然美、有力量的生存美、美学意义的生存体验等三个方面, 来论述当代画家数量巨多的、震撼读者民族精神的、充实中国美术转型时期民族精神内涵的陕北题材油画作品, 实地体验陕北那苍凉、古朴、雄厚的黄土家园带给中国当代美术创作怎样的民族精神力度之提升。

一、质朴、厚重的自然生态美

艺术的发展都是在一种独特的文化与民俗风情形成的, 黄土高原独特的地域文化、民俗风情对很多艺术家的风格、发展有着直接的意义。因此, 艺术家所创作出来的作品都会受到异域文化、民俗风情的影响, 都必然要反映出当地的地域特征, 并由此形成一定的风格。

美术理论界一直没有陕北题材的专门称呼, 但自20世纪50年代起, 大批的油画家都在描绘陕北。陕北题材绘画创作, 以一种鲜明的民族顽强的意识形态始终体现在中国美术的变革之中, 对陕西美术乃至中国美术产生了重要影响, 尤其是出现了以西安美术学院为代表的“黄土画派”的被广泛认可, 黄土画派的立名第一要素便体现了自然生态之美。黄土高原的美是质朴的美、雄浑的美、苍凉厚重的美。质朴即天然去雕琢是黄土的本色, 雄浑却是黄土文化最让人感动的地方, 苍凉厚重是黄土文化又一特质.更是秦文化的历史遗存所在, 也是黄土画派画家孜孜以求的艺术境界。

绘画作品是画家创作出来的, 画家艺术风格的形成, 取决于画家的个人的出生背景, 人生经历、文化教养、思想感情, 同时艺术风格的形成也离不开所选题材的地域性特征以及作品的题材、情感还有创作时主题形成的特殊性和表现方法的习惯性从而使得作品便形成了不同的风格。而风格往往也表现出时代性, 民族性, 地域性的共同属性, 风格的共同性形成的流派往往是由地域特征决定的, 如形成于黄土高原上的黄土画派, 就汲取了得天独厚的历史的丰厚营养:黄土高原的山脉, 一条条小径, 一束阳光, 都极其有情感, 让你感受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因为黄土高原的沟沟壑壑、山山卯茆就是富有精神的家园, 是一块历史积淀丰厚, 它独特的地域风貌影响, 造就了独特的社会风俗、民风民俗和生活习惯, 并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

他们以“黄土地文化情结”为情感依托, 深受黄土高原地域文化的熏陶, 亲身体验该地域文化的精髓, 从中吸取营养, 怀着对黄土高原的热爱, 对美的追求, 投入真切的情感, 把自己溶入到黄土高原地域文化中去, 创作了大量反映陕北黄土高原上人民群众积极乐观的生活以及战斗的艺术作品, 形成了阳刚豪放、雄浑磅礴和积极向上黄土画派的基础艺术风格。用丰富多彩的绘画语言, 抒发自己对黄土高原地域文化的独特见解, 画出一幅幅表现黄土高原地域文化的优秀作品。

二、有力量的生存美

这片广袤的西北黄土高原不仅仅局限于地质概念, 进而成为文化的象征。黄土高原覆盖着中国北部, 尤其是西北部分得很大面积, 从长城以南, 到秦岭以北, 西迄青海东部, 东至海边的整个黄河流域都有黄土的分布, 所以黄土地几乎被认同为北方文化的代名词。进一步总结画家们作个性化言说时所具有的共性特征, 从而探究为什么陕北的那贫瘠的黄土高原, 那由于严重的水土流失而造就的千沟万壑竟引当代为数甚多的优秀画家为之深情的描绘, 为之豪壮的挥洒, 甚至为其书写毕生的炙热的原因, 而这原因本课题主要作文化心理认同、文化诉求以及文化价值阐释方面的研究。

陕北的黄土高原以及陕北汉子形象都以一种健康和积极的面貌出现在中国绘画作品中, 不但真实的表现出陕北百姓的民族性气质, 也成为变革时期整个中华民族的人格理想的映射民族文化性、正是这种雄健阳刚的画风对于新中国油画创作精神力度以及艺术境界的提升构成了深刻的影响, 而其为了艺术创作而不畏艰险, 重走长征路的经历, 实际上成为中国近当代美术家的楷模, 彻底改变了中国美术家的创作方式, 从而制衡西方文化话语对中国美术的殖民化。成为时代精神的写照, 其所体现出的对于真、善、美的追求, 对于刚健有为的民族精神的崇尚, 代表了中华民族新时期民族文化内省的核心追求。在探寻陕北题材油画创作以其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对民族文化精神进行拓展与重构、对当代文化价值进行反省、直面中国美术发展真实需求, 在全球化语境下表达出的一种强劲的自主的话语力量。

三、美学意义的生存之体验

画家所描绘黄土高原的作品时, 其想传达什么样文化价值、这种文化价值的取向是什么?对于美术界来说, 黄土高原上的历代陕北人民生活、习俗和思想感情最直接、最真切的艺术反映, 并且美化、丰富了社会生活及表达了人与生命、人与生活、人与自然的一种愿望及信仰。

陕北的黄土家园、民风民俗以及人民生存现状既是一种绘画题材, 更是一种文化价值的诉求。当代大量出现的并具有代表性陕北题材油画作品, 画家的阅历期从而以探究为什么大批画家偏爱行走在陕北的山山水水、沟沟壑壑并力图通过对陕北题材油画以及代表画家作品的研究分析, 地域性文化并不能与一种落后的文化形态相对等, 也不能接受完全封闭与自足的发展状态, 从而以本我的个体存在体验与天地宇宙关系中的存在与自由, 对于艺术家来说, 黄土地不仅存在深沉雄大的崇高之美而且人与自然的纯朴、独特的形象美, 同时, 也对黄土高原的孤寂、荒凉、甚至残酷的美学体验, 美学体验, 就是对生活在创造, 创新美, 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被压抑的精神世界和审美渴望, 在中国绘画正统思想之外的美学体验轻而易举地在这一类题材上找到了表现的契机, 这种美学精神的表现是陕北题材油画创作之所以长盛不衰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也成为陕北民俗文化独特的重要吸引力。

黄土高原题材美术创作中产生的许多美学追求, 它的美学价值和历史地位, 在我国其他地方是不可比拟的。这是陕北历代人民留给我们的宝贵民间文学遗产, 同时丰富和充实了中国美学精神, 中国美学精神就黄土地的真善美、是精髓、是价值、是文化。黄土地的精髓、价值、文化影响着诸多艺术家, 因此, 不管是从社会学或者是民俗学还是美学的角度来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摘要:陕北题材油画创作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和地域特色, 它昭示着民族油画发展之路的新契机, 在对文化本土的思考后, 画家主体意识的回归。陕北题材油画创作拥有质朴、厚重的自然生态美、生存美, 在美学意义上给油画工作者以新的启示。

关键词:陕北题材,油画创作,文化价值

参考文献

[1]邹跃进.新中国美术史:1949-2000[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2.

[2]费孝通.乡土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陕北文化论文 篇10

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 陕北地区的各级政府就积极响应中央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号召开展民俗文化的挖掘、保护与传承工作, 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促进了陕北民俗的跨文化交流, 并取得了较好的成就。

1. 对外交流现状

陕北因其地域障碍, 形成了较闭塞的文化圈。正因为闭塞的地域条件, 受外面精彩世界影响比较晚, 这里的民俗文化才会较为完整的传承下来。这里有悠久的历史文化, 有形式多样的民间艺术, 有丰富的人文景观, 有纯厚的民俗风情。如此丰富的民俗风情文化在这里构成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 也构成了陕北独特的地域文化景观。跨入21世纪以来, 当地政府对民俗文化的重视程度是日益增强, 不但重视对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而且重视其对外传播与交流, 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对外交流活动, 积极对外宣传陕北民间艺术, 积极搭建对外交流大平台等。早在2002年, 被誉为“世界剪纸艺术大师”的高凤莲就远赴德国慕尼黑参加剪纸对外交流活动。时至今日, 她先后出国交流3次, 在中外获过16次大奖, 作品传入美国、法国、日本、韩国、德国和马来西亚等, 数千幅作品被外国友人购买并收藏。2010年, 刘洁琼应新西兰文化部邀请, 参加在新西兰基督城艺术中心举办的学术交流。独树一帜的延川布堆画艺术作品先后在法国、日本、丹麦、美国、德国等国家展出, 早在1995年, 布堆画作者袁春莲就随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代表团赴丹麦参加文化周活动。冯山云的布堆画作品《山汉》等三十多幅被以色列、法国、美国、德国、瑞士等国家艺术馆收藏。被誉为“东方毕加索之作”的安塞农民画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备受外国友人喜爱, 多次被国外游客购买。享誉海内外的安塞腰鼓和陕北民歌曾赴维也纳、澳大利亚、泰国、新西兰、德国等国家进行过文化交流。其中, 陕北民歌是影响力最大的陕北民间艺术形式之一, 其传播速度最快、最广泛。西安音乐学院先后在2009年和2012年举办了两届关于陕北民歌译介的全国学术研讨会, 与会的除了国内的许多学者和陕北民歌的爱好者之外, 还有不少外国友人, 期间, 一些专家分别用英语、俄语、法语、阿拉伯语等演唱了自己翻译的陕北民歌。毫无疑问, 陕北民歌的译介对其跨文化交流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调研之后, 笔者发现剪纸、布堆画、民歌、农民画和腰鼓等陕北民间艺术的跨文化交流情况虽较为乐观, 但仍需进一步拓宽其对外输出路径, 而且这只是民俗文化的一部分, 仍有其他民俗文化产业亟待输出渠道。

2. 制约因素

陕北诸多县文化底蕴深厚, 在政府的支持和鼓励下, 众多民间艺人积极响应号召参加对外文化交流, 但是仍有一些因素制约着其对外交流的顺利开展。第一, 过度依赖政府, 致使陕北民俗文化对外交流活力不够。多数陕北民俗文化对外交流活动都是政府主导的, 基本上是按照政府的方式开展和推进的。对外交流的开展确实离不开政府的支持, 但如果过度依赖政府就会致使跨文化交流工作僵化并缺乏应有的活力, 而且政府主导的对外交流有时很难调动普通大众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他们的跨文化交流意识也薄弱, 这样就会导致民间的各种力量难以服务于民俗文化的对外交流事业。第二, 对外双语语境构建的缺乏阻碍着陕北民俗跨文化交流的顺利开展。“作为连接各民族文化交流的纽带和桥梁, 翻译是陕北民俗文化对外传播和交流的有效途径之一。”[1]然而, 调研之后, 笔者发现, 除了陕北民歌的译介之外, 其他形式的陕北民俗文化的译介不是根本不规范就是压根空白, 对外宣传网站也缺乏双语语境的构建。由此可见, 语言的束缚也是制约陕北民俗跨文化交流的一大因素。文化展厅展放的文化艺术作品和市场上出售的文化产品不是缺乏译介就是译介根本不规范。因作品古朴深邃的文化内涵不能得到译介而致使其失去原本应有的价值, 而且会给对外文化交流造成一定的障碍。第三, 专业涉外人员的缺乏限制着陕北跨文化交流的顺利进行。陕北民间剪纸、农民画、布堆画等都曾被外国友人称作是“毕加索之作”, 但是由于缺乏既懂这些艺术作品文化内涵, 又有翻译能力强且了解受语国文化的专业涉外人员, 这些民间艺术产品有时只靠其奇异的外形吸引着外国美术工作者和专家, 而不能让他们真正领悟其所包含的深邃文化思想, 当然也就实现不了真正意义上的跨文化交流。缺乏接待外宾的专业涉外人员, 给陕北民俗的跨文化交流造成了一定的障碍。也会制约着陕北民俗跨文化交流活动的顺利开展和圆满结束。

二、跨文化交流的现实路径选择

从陕北民俗文化目前的对外交流状况及其制约因素看, 应积极采取切实可行、有效措施, 进一部拓宽对外交流地路径。

1. 利用社会和民间力量拓宽陕北民俗文化对外交流路径

目前, 在对外交流的过程中, 政府的交流热情高, 而普通民众热情不高, 对跨文化交流的意识比较淡薄。因此政府要采取或制定一些优惠政策来鼓励社会和民间力量支持陕北民俗的跨文化交流, 逐步培养他们的对外交流意识。因为民间文化的对外交流在跨文化交流中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 民间艺人或艺术团体就是一支陕北民俗文化对外交流的生力军。政府只有吸收社会和民间的力量逐步培育和壮大除政府之外的跨文化交流主体, 除官方外, 要扩大民间渠道来实施陕北民俗文化的对外交流。

2. 通过完善文化产品的译介拓宽陕北民俗文化对外交流路径

目前, 流入文化市场的文化产品不是缺乏英语翻译就是译介五花八门、词不达意。有时不但起不到传播文化的作用, 反而会误传其真实内涵。针对这样的情况, 当地政府可以和当地翻译协会或者高校合作来规范文化产品的译介。比如陕北剪纸、布堆画、农民画等都可以给他们辅以文化内涵的译介, 要采用适当的翻译技巧既能让受语者理解又能准确传达其文化内涵。对于市场上译介不规范的产品, 政府采取有效措施或制定法规, 实行规范化管理。因此, 对文化产品译介的完善和规范对陕北民俗文化的对外交流也是有效途径之一。

3. 利用红色旅游业来拓宽陕北民俗文化对外交流路径

在延安红色旅游业的带动下, 陕北民俗文化也以其奇异动人的万千姿态越来越引起国内外游客的关注与青睐。陕北民俗文化除了具有古老性、多元性、开放性的特征外, 还具有革命性的特征, 陕北民歌中有好多颂扬革命和领袖的歌曲, 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东方红》和《咱们领袖毛泽东》。红色旅游业的深入发展促使了民俗旅游业的兴起, 我们可以利用红色旅游的资源优势来对外宣传陕北民俗文化进而逐步实现其跨文化交流。据官方统计“十五”期间延安市接待海内外游客1 720.5万人次, “十一五”达到4 158.33万人次, 比“十五”增长2.42倍;旅游综合收入“十五”期间累积达到64.97亿元, “十一五”期间累计220.44亿元, 比“十五”增长3.39倍。”[2]2014年延川县趁延安红色旅游季开展了延川乾坤湾百家旅行社踩线活动, 取得了显著成效, 乾坤湾游客比上年翻了一番, 突破12万人, 有力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特别是服务行业的发展,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65亿元, 较往年增长了15.9%。促进了外贸工作, 出口总额130.6万美元。这些增长主要得益于延安红色旅游, 不管是政府还是民间艺人、组织和团体都可乘着红色旅游的快车道让外国游客了解和体验陕北民俗。因此, 利用红色旅游的优势, 深入挖掘民俗价值, 强化对外传播和交流陕北民俗文化是有效途径之一。

摘要:陕北民俗文化底蕴深厚, 具有原生性、丰富性、鲜明性和革命性的特征。作为中华民族的区域文化之一, 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 陕北民俗文化的对外传播和交流愈发显得重要、必要和紧迫。本文通过阐述陕北民俗文化的对外交流现状及其制约因素, 来分析其跨文化交流的现实路径选择。

关键词:陕北民俗,跨文化交流,路径

参考文献

[1]张东茹.简论陕北民俗文化的特点[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 2015 (2) :82-84.

[2]赵熙盛.旅游要为实现强国战略提供广阔的舞台[N].延安日报, 2011-11-03.

[3]全景延安编委会.伏羲故里延川县[M].北京:朝华出版社, 2008.

陕北文化论文 篇11

[关键词] 民歌信天游民俗文化

“信天游”是广为流传于陕北黄土高原的一种民歌形式,是陕北民歌的主要音乐形式,是陕北人民物质生活与精神面貌的直接反映和体现,它以丰富的内容和独特的艺术形式成为我们中华民族民歌百花园中一支鲜艳夺目的山丹丹花。几十年来,它的流传之广、影响之大,在全国是少有的。由于陕北处于黄土高原与蒙古高原的结合部,有利于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交融。又由于历史上的陕北地区受匈奴、鲜卑、蒙古等民族统治的时间较长,多民族融合的特点比较显著,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陕北文化,这些都被保留在了信天游之中。

法国文艺批评家丹纳说:作品的生命取决于时代精神和周围风俗。信天游强大而持久的艺术生命力来自其反映了博大精深的陕北文化,表现了陕北文化的各个层面,如服饰、打扮、饮食等都在其中留下了烙印和痕迹。我们可以通过整理和解读这些反映陕北人服饰特点、饮食习惯、婚亲习俗等文化内涵的民歌,挖掘民歌中富含的民俗文化矿藏,一方面可以更好地研究民歌的思想价值另一方面还可以深入地理解民俗文化与民歌的关系。这对于启发音乐工作者重视民族民间音乐的研究和增强高校民族民间音乐的教学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服饰特点

“羊肚子手巾水上漂,你不会唱酸曲我给你教”。“羊肚肚手巾三道道蓝,咱们见个面面容易拉话话难”。“羊肚子手巾脖子上围,不是我的哥哥他是谁”。“羊肚子手巾三道道红,我看哥哥比往常親。”中的羊肚子手巾头上戴是陕北男人的惯常打扮,可以说是陕北男子的一种标志,所以在信天游里比比皆是。因为陕北多风沙,且庄稼人常在山野间劳动,所以,把白色的毛巾打结盘于头上,一来可挡风沙,二来可遮暴阳,三来可擦热汗,可谓一物多用。羊肚子就是羊的胃,手巾就是我们日常使用的毛巾,由于历史上的陕北黄土高原是农业文明与游牧文明冲撞的地区,把白色毛巾喻称为白羊肚,无疑带有游牧文化的色彩。另外,陕北人在冬天喜欢穿光板羊皮袄遇寒。“老羊皮袄顶铺盖,迫下生计走口外”。有人认为,陕北人喜欢穿光板羊皮袄和白颜色的服饰,这种衣裘尚白的习俗和戎狄之族是分不开的,以崇尚的颜色不同而分为赤狄、白狄等。陕北为白狄所居,党项羌亦有尚白的习俗,,如元昊就把自己所建的王朝称为“白上国”,这种尚白的习惯就一直深深地溶化在陕北人的潜意识之中,支配他们的心理前后达几千年之久。

而红色的打扮在信天游里,则成了美丽少女的一种标志“你妈妈打你不成材,露水地里你穿红鞋。”“你穿那个红鞋硷畔上站,把我们年轻人的心搅乱”。“要穿红来一身身红,红袄红夹夹红灯笼。”“上身又穿红丝袄,苗格条条身子实在好。”

“十七八的女娃穿红些,看你们爱不爱。”红色寓意生命、欲望、激情,作为信

天游中的主角,陕北姑娘的对红色穿戴的钟爱,充分表现出了主人公美丽自信、敢爱敢恨的性格,这也是形成信天游独特艺术魅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饮食习惯

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陕北畜牧和农业并举,畜牧以养羊为主,农业以种植高梁、黍子、糜子、荞麦为主。这在信天游中多有反映,如“六月个里连阴天,五哥放羊在草滩,”“大姐姐跳来二妹妹笑,倒叫那个拦羊娃娃听见了。”“五谷里田苗子就数高梁高,一十三省的女儿就数兰花花好。”“大河畔上种黍子,好媳妇寻下个灰杵子。”“大红糜子拉开行,死去活来相跟上。”“三十三颗荞麦九十九道棱,三妹子我虽好是人家的人”等。所以,陕北人多食羊肉、荞麦面以及小米等杂粮,主食以用小麦、荞麦制作的面食为主,如荞面、剁荞面、荞面圪坨,辅食有羊肉、油馍馍、枣糕、黄米捞饭、小米干饭、糜子糕和杂面等。陕北人素喜食用油糕,它不仅营养丰富,而且“糕”与“高”同音,寓有兴旺发达、节节高升的吉祥之意,表达了陕北人企盼生活步步攀高的美好心愿。“热腾腾的油糕摆上桌,滚滚的米酒捧给亲人喝。”,“手提上羊肉怀里揣上糕,不知死活往你家里跑。”,“荞面圪坨羊腥汤,死死活活相跟上”中的“荞面圪坨”是陕北人的主食之一,将和好的荞面搓成长条,用大拇指捻成小指头蛋儿大小的卷儿,然后煮食,吃时浇上羊肉臊子汤,味美无比。吃荞面圪坨一定要配羊腥汤,圪坨与羊腥汤两者不可缺一。在信天游中多以此来比喻男女青年、死死活活相跟上的忠贞不渝的爱情。如:“荞面圪坨羊腥汤,死来活去相跟上。”“羊腥汤圪坨辣子红,大女子吊辫子爱死人。”

信天游把老百姓的家常饭菜摄入其中,使独特的陕北饮食文化得以记载传承,在生活最艰难的日子里,苦菜也成为陕北人果腹的食粮“白格生生脸脸太阳晒,巧格溜溜手手挖苦菜”因生活艰苦,陕北人素有脆制酸菜的习惯,深秋腌制萝卜、白菜,食至第二年开春。贫穷的人唱:“小米线线洋芋蛋,窝窝酸菜家常饭。”,“头一回看你你不在,你妈妈给我吃了扁豆捞饭酸白菜。”。日子好一点了唱:“早起馍馍晌午糕,黑地里拿起切面刀”。日子再好点了唱:“四腿儿桌子放在当炕上,把系系壶儿放在当桌上,盘儿上盘儿下,盘儿叮当烧酒黄”。

饮酒是陕北人的习惯,酒可以说是陕北人意识深处的希望与寄托,“烧酒本是那男人的酒,也是那英雄的好朋友。”所以在陕北人的宴席中,酒是绝对少不了的主角。无论是婚嫁祝寿、丧葬祭祀、节日庆典和朋友聚会喝烧酒是必不可少的。“一瓶瓶烧酒桌子上摆,不喝那烧酒我不来。”表达朋友之间的感情的如:“众位朋友一搭里坐,喝起那烧酒图红火。”而男女爱情的也多通过酒来表达,“这一杯烧酒小妹妹喝,毛眼眼看人心里乐”,“不喝那烧酒不好盛,三杯杯过后想亲人。”体现了鲜明的陕北地方特色。

这些信天游民歌形象生动地记录了陕北人饮食生活的一个侧面。

三、婚亲习俗

过去陕北人男婚女嫁讲究门当户对,官宦、富户人家与贫寒之家不结亲家。但也有大胆相爱的男女青年,用歌声表达对门当户对婚姻观念的蔑视:“鸡蛋壳壳点灯半炕炕明,烧酒盅盅量米不嫌哥哥你穷”过去的婚嫁男女没有自由权,全由父母包办“奴妈妈生我九菊花,给奴配了个丑南瓜。”而年轻人往往不受封建礼教的束缚,以“交朋友”的方式谈恋爱,寻觅可以托付终身的人,“开花结龙龙,十八九开始交朋友。”“要忧来不要愁,看不上男人交朋友”。有时候,婚姻不幸福,便在外“交朋友”,寻找感情寄托,这也就是今天人们所说的“婚外恋”,“天上的星星配对对,人人都有干妹妹”。但人们明白,“雪花打墙冰盖房,露水夫妻不久长”婚外情会受到礼俗道德法律的约束,往往并不能给相爱

的人带来真正的幸福,“发一回山水冲一层泥,交一回朋友褪一层皮”。

拈香在男子间称结拜兄弟,妇女间称结拜姊妹,此风流行,拈香时设香案供刘备、关羽、张飞画像,或写3人名字于纸牌,插入米斗,案前放香炉、黄裱、酒、香。仪式开始,请一长者主持,结拜者跪在香案前,各自报出生年月日,排出长幼次序,然后一一焚香,同念“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然后对着刘、关、张画像叩头,对着天地叩头,互相叩头,对着神主将黄裱烧掉,纸灰落在酒碗里,倾酒于地,意即“一碗酒水一张纸,谁卖良心谁先死”,这是重头咒语。更有激进者将中指刺破,血滴入酒中,按长幼顺序将血酒喝完,叫“歃血为盟”,事毕聚餐,就成为结拜弟兄,妻子们也以兄嫂、弟媳相称。结拜姊妹拈香较为简单,有的仅是三言两语就算结拜了。

四、陋俗恶习

吸毒恶习久禁不绝:“青天蓝天这么亮的天,什么人留下個种洋烟”,“一不要抽洋烟,二不要贪耍钱,学下赖毛病,恐怕你受可怜”。吸食鸦片,俗称“抽洋烟”或“抽大烟”。据民国二十年(1931年)《陕北社会状况》中记载:陕北人民最坏为嗜吸鸦片,大约有十分之三四。民国二十一至二十三年(1934年)农村三分之二人家种植鸦片,凡种植户大多都有吸食鸦片恶习。

包办买卖婚姻,“三月清明柳丝长,我大卖我没商量”陕北地处荒僻之地,经济落后,人民生活比较艰难包办婚姻、买卖婚姻盛行,男女婚姻任凭父母包办,当事人没有自主权力,青年男女听天由命,有的因婚姻问题酿成悲剧,陕北过去还有童养媳劣俗,尤其是偏远农村,儿女终身大事仍由父母包办,“正月里说媒二月里订,三月里交大钱四月里引”,“三班子吹来两班子打,撇下我那情哥哥抬进了周家”这几句就是陕北包办婚姻的最形象注释。此外,女儿出嫁,娘家要收彩礼,由于彩礼往往超出了青年男子家庭的承受能力,因此,相爱的人往往被拆散,女子有时就被嫁给能出得起彩礼的人,“茄子开花紫洋缎,嫩豆芽配了个死老汉”,“大大妈妈心眼瞎,给我寻了个猴娃娃”就是这种封建婚俗陋习的形象写照。

陕北,这个特殊的历史地理文化名词的内容,至少应包含以下两方面的含义:一是陕北古代是中原农耕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的结合部,民族战争与民族融合贯穿古代陕北的始终二是陕北在中国现代史上曾有着辉煌的历史,陕甘宁边区曾经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陕北这块土地虽然是穷山恶水,但在地理地貌、风土人情等方面却呈现出独特的风采。陕北的黄土高坡、陕北民歌、陕北腰鼓、陕北男女恋情等,都具有广泛而独特的文化传播性。在陕北土地上生存的陕北人,已经成为充溢着这些地域情结的文化符号。陕北民歌中的信天游形象而概括地描述了陕北民俗的活动和风貌,详实地叙写了陕北的衣饰、饮食、婚丧等民俗文化,这些都是陕北人在黄土地上走过的风风雨雨,在生前身后留下的串串足迹。那连绵不断的黄土群山镌刻着露水中的红鞋、荞面圪坨的香气,赶性灵的人的吟唱、骡子的铃声、崖畔畔盛开的山丹丹花等以及“米脂婆姨绥德汉”们纯情率真的儿女恋情,生动而形象地向世人展示了独特的陕北民俗文化的魅力。

陕北文化论文 篇12

一、文化全球化及其对民族文化的负面影响

文化全球化是指各个分裂的文化集团联合起来, 形成一个文化共同体的过程, 是经济一体化的必然结果。冷战结束后,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调整战略思路, 力求在意识形态上控制其他民族, 最终把非西方文化国家划入自己的文化版图。因此, 有人认为文化全球化实际上是一种文化殖民化, 是美国在建立以自身为中心的单极世界的关键性战略步骤。

文化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必然结果, 是西方文化战略的产物, 是与信息时代同期而至的。社会共同体是由经济、政治和文化三方面构成, 经济史文化和政治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也对文化和政治的发展具有制约作用。

近年来, 世界各国间的经济合作日益频繁, 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 资金、技术、人才、理念在各国间融汇流通, 逐渐影响和改变着各民族的本土文化和传统习俗。当今中国的年轻人的消费几乎都是以西方价值定位的, 因为在人们心目中, 西方的就是现代的, 时尚的。例如, 肯德基和麦当劳等餐饮机构早已成为中国青少年消费的主要场所。

然而, 在经济全球化的基础上, 西方国家还在不断推行各种文化战略, 力求将非西方文化国家划入自己的文化版图。自冷战结束之后, 各国之间的斗争与对抗方式发生重大变化, 西方理论界普遍认为, 要在国际权力斗争中取胜, 必须是本土文化在国际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为此, 西方国家正力求在全球范围内推行其文化观念, 将西方的意识形态变成全球的意识形态。当代中国的年轻人中有大批人盲目认同西方观念, 对中国传统文化却不屑一顾, 很多人也许不知道端午节的准确日期, 却不会忘记每年要庆祝圣诞节。也许很多人不知道梅兰芳是谁, 却对迈克杰克逊崇拜有加, 中国传统文化正逐步陷入困境。

在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与西方国家大力推行文化扩张的同时, 网络时代的到来无疑对文化全球化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微软总裁比尔盖茨说过:信息高速公路将打破国界, 并可能推动一种世界文化的发展。

二、跨文化交际的新内容

近年来, 国内外在跨文化交际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但在文化全球化的大环境之下, 这些研究成果逐渐显露出局限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文化交流的不对等日益明显, 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处于被动地位。在发达国家的文化战略侵袭之下, 逐步丧失文化主权。这为跨文化交际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

民族文化主权的沦丧必将产生两种后果, 一是对外来文化的绝对抵制, 二是对外来文化的盲目接受。在文化全球化环境中处于劣势的民族应何去何存, 应如何对待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 这将是跨文化交际研究必须解答的一个问题。

对于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的辩证关系, 国内外的各种理论都没有科学全面地对其进行分析论证。福山 (Francis Fukuyama) 从意识形态入手指出:在20世纪, 西方自由主义价值观念最终将会证明其科学性和普遍有效性, 西方文化将是未来社会的主导。他的理论强调了文化的同质性。而萨缪尔·亨廷顿 (Samuel P.Huntington) 则强调“文化冲突”, 认为在20世纪以后, “非西方文明”与“西方文明”将展开全面较量。其中“非西方文明”是由儒家思想和伊斯兰宗教联盟构成。这两种观点无疑都存在局限性。福山的理论对西方文化政治体系过度乐观自信, 而亨廷顿的理论反映了文化保守主义。无论是东方文化、西方文化、伊斯兰文化还是美洲印第安文化, 在人类历史的不断演变与选择中, 都积淀了深厚的底蕴。文化全球化并不等于文化单一化, 各民族文化各放异彩, 人类社会才会更加美好。所以, 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结局并不是由某一种意识形态统治整个国际社会, 而是多元文化自觉交流沟通, 取长补短。

因此, 盲目接受与盲目排斥外来文化, 对本土文化妄自尊大都是不可取的心态。在文化全球化环境中, 跨文化交际也被赋予了新的内容。首先, 我们必须对本民族文化进行科学理性的分析;其次, 我们应正确理解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辩证关系;第三, 我们应该以开放的思想与批判的眼光对待外来文化;第四, 无论在任何情况下, 都必须保持文化自尊自信。唯有这样, 我们才能在跨文化交际实践中占据主动地位, 审时度势, 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加强我国政治巩固和经济发展的“软实力”。

三、重构陕北民族文化

陕北是指中国陕西省北部地区, 包括榆林和延安。它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千百年来, 朴实的陕北人民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 用智慧与汗水铸造起浑厚的陕北文化。枣园窑洞里一盏油灯曾照亮中国革命, 迎来中华民族解放的丰功伟业;延安精神曾滋养了多少仁人志士在新中国发展壮大的道路上前仆后继, 奋勇拼搏;气势蓬勃的安塞腰鼓、荡气回肠的陕北信天游、巧夺天工的剪纸艺术无不向世人展示着陕北文化的博大精深。

但是, 由于陕北地处偏远, 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这块蕴藏着人类宝贵文化遗产的土地并没有为大多数人所关注。当2006年央视春节晚会上, 来自山西的民歌手阿宝以一首陕北民歌唱响整个神州大地时, 人们才意识到陕北民歌的魅力, 它展示了陕北人民宽广的胸怀、细腻的情感与朴实憨厚的个性。阿宝在中国歌坛上凭借这一首陕北民歌走红即使偶然也是必然。陕北民歌源自陕北人民几千年来的生活积淀, 本身具有不可阻挡的魅力, 再加上阿宝别具一格的嗓音与演唱风格, 他的成名也就不足为奇了。这让许多对陕北区域文化不自信的人们到了一线希望。在这风雨变幻的国际文化一体化环境中, 陕北文化需重新整合, 方能突破重围, 获得新生。

首先, 我们必须对陕北文化传统进行深刻分析, 对其优良传统继承发扬, 同时需多接触其他多种文化, 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这正是费孝通先生多次提到的“文化自觉”, 我们应时刻保持文化自觉性。陕北文化中有很多优良传统, 但也有一些落后的习俗。例如, 在偏远的乡村至今还有一些极不合理的婚丧嫁娶的规矩, 很多地方迷信思想泛滥, 重男轻女思想严重。对于这些落后习俗, 人们应坚决予以抵制。我们应看到其他民族的文明成果, 并学习借鉴, 一建设陕北地区的先进文化。

其次, 我们还应大力发展陕北文化产业。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能为陕北地区带来经济效益, 更是该地区扩大文化影响力的有效途径。陕北人民应充分挖掘陕北文化资源, 在不失本地特色的前提下, 将其与现代元素相结合, 将陕北文化产品推向世界。

第三, 我们应重视陕北人民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只有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 才能有开阔的眼光与开放的思想, 才能在用于接纳新事物的同时不盲从。落后的经济与偏远的地理位置使陕北地区在全国范围内属于教育较落后地区。在这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到来之际, 陕北人民应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自身文化素质, 开拓视野, 勇于创新, 为陕北文化的发扬与传承作出贡献, 为世界多元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

摘要:经济全球化推动了文化全球化的发展, 世界各国的对抗已不再是凭借武力, 而是谋求本土文化在国际社会的主导地位。这对跨文化交际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然而, 陕北文化必须突出重围, 在跨文化交际中取得主动地位。

关键词:文化全球化,跨文化交际,陕北文化,民族文化

参考文献

[1].侯爱萍.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先进文化的构建与发展[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 2003, (2)

[2].隋岩.全球化语境中的跨文化整合[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1. (3)

[3].孙雷.谈中西文化差异.碰撞及融合[J].内蒙古农工业大学学报.2001. (2)

[4].董坤.浅谈全球化视角下中西文化的差异及融合[J].茂名学院学报, 2009, (4)

上一篇:影像提取下一篇:技术类期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