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农村(通用12篇)
陕北农村 篇1
丧葬是人生中的最后一件大事, 属于古代“五礼”中的“凶礼”。长期以来, 人们受灵魂不死传统观念的影响, 花费重金大操大办丧葬仪式, 寄托对亡人的哀思。由于笔者故乡在陕北农村, 对当地民俗比较熟悉, 所以将该地的丧葬仪式作为研究对象, 从传播学的角度进行解读, 以求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保护。
1. 对丧葬仪式基本流程的描述
笔者此前参加过当地一场比较隆重的丧葬仪式, 对基本流程比较清楚, 下面以老人仙逝为例对这个过程进行简要描述。
1.1 梳洗易服
在该村, 在老人咽气前子女要给老人洗脸、剃头、修剪指甲、擦洗身体, 将提前准备好的单、夹、棉、袍或大衣、鞋袜依次穿上。如果等到老人断气才开始梳洗穿衣, 就会被当地人认为赤身而走, 到了阴间也是穷鬼, 做法不但不合规矩, 而且会被周遭人耻笑。子女为老人整理衣衫的过程, 更像是一个象征性仪式, 擦洗只是象征性的动作, 子女们边整理边与老人说话, 作最后的告别。
1.2 请评事、总管
在陕北农村, 婚丧嫁娶最重要的风俗之一就是请评事和总管。好的评事和总管可以让整个丧葬仪式办得风光体面, 不落人口舌。评事主要负责看黄历, 入殓、下葬, 具有神化的性质, 能够与神灵通话;这是一种专门性职业, 需要进行长时间的学习, 一般在宗族内部传授培养。总管一般由族中的长辈或村中德高望重又有治丧经验的老人担任, 负责丧葬仪式的全过程。在仪式中, 这两个人代表权力和威望, 他们的角色和能力具有公共性质, 他们发布的信息是规定或约定的, 不可造次。
1.3 入殓搭灵堂
在老人去世后的第一时间, 主家请来评事进行入殓仪式。入殓一般要在太阳下山之前完成, 评事指导主家下证物和具体装棺, 并念经作法, 为亡者超度, 为丧亲者去除晦气。这个过程中, 评事扮演的是与神灵对话的角色, 所有人都要听从他的吩咐, 不容许有任何差错。
入殓的同时就要开始搭建灵堂, 在农村由于地方有限, 一般在院子里设两个棚, 一个作灵堂, 一个用来招待宾客。灵前要摆一张桌子, 围上白布罩, 放上香炉、亡者照片和其它贡品, 两侧摆放花圈、纸扎之类的东西, 桌前地上铺三个布垫, 供亲友下跪吊唁。灵堂布置完后, 还要邀请吹手前来驻场。
1.4 请娘舅
在丧葬仪式中, 请娘舅前来吊唁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娘舅入了村, 孝子要扛着丧棍在大门外跪接, 吹手们上前迎接。接到人之后, 总管请娘舅入座, 指导孝子向他们交代老人生前情况和死后排场, 如果老人自然死亡, 子女孝顺, 娘舅喝下敬酒, 这一环节就结束了。倘若子女在老人生前有诸多不孝, 娘舅就要批评教育, 孝子要长跪忏悔, 如果两家关系弄僵, 还可能耽误后面的流程。
1.5 摆酒三天
在丧葬仪式中, 摆酒三天即所谓的“过三天”。子女们将老人逝去的消息通知亲朋好友, 并约定过三天的日期。在这三天里, 吹手们不分昼夜进行演奏, 宾客们携带花圈、纸扎之类的东西前来吊唁, 携带十二个馒头做三服贡献。在农村, 由于地方有限, 主家会办流水席招待宾客, 场面混乱, 主要靠同村人或本族兄弟姐妹协助完成。
1.6 宴请祭奠
祭奠仪式是在评事选定的下葬日期的前一天举行。主要招待娘舅、姊妹、评事、主管和同村帮忙的人, 属于本家内部的宴请活动。乐队要吹满一整天, 晚上本家人要进行最后一次集体烧纸跪拜, 孝子要去祖庙将祖宗灵魂一同请回享祭, 俗称“请灵”。
1.7 发丧下葬
发丧队伍早上七八点吃过早饭就要出发, 八人抬棺, 挂红布以防沾上晦气, 中途不能停靠, 身长孙扛引魂杆, 家族男性成员跟随其后, 带上所有要下葬的东西, 包括花圈、纸扎等。下葬仪式要在早上九至十点完成, 一般葬在祖坟, 实行土葬, 评事指挥众人放证物、放棺、填坑等, 孝子将所有的纸钱、花圈烧掉, 一个完整的丧葬仪式就基本结束了。
2. 丧葬仪式中的传播模式分析
丧葬仪式的整个过程中, 家族传播极为活跃, 以家长中心式的传播状态为主。治丧过程中, 家庭中的长者对后辈多进行指导性的信息传播, 后辈对家长进行请示、汇报, 家庭规矩、家庭成员间的情感联系和相互关系得到强化, 这既是一种家庭成员的群体性内向传播过程, 也是家长与子孙后辈间的直线性传播过程。在请娘舅的过程中, 娘舅作为一个大家长, 对子女进行审问、批评, 子女作为一个聆听者, 只能进行汇报性的信息传播, 不能逾越。总管作为本家的一个大家长形象, 对孝子的穿戴、礼仪等进行指导、规范, 孝子遇到不懂的事情要向总管或其他长者请教。同时, 后辈间的传播也很活跃, 体现为互动式的传播模式, 体现在发讣告、邀请亲朋好友的过程中。
以姻亲关系为纽带的家族间的传播也不容忽视, 以逝者家庭为核心, 家族成员与其他家族中的传播要比其他家族成员间的传播活动更加频繁。如孝子会邀请本家外嫁的姑姨辈的长者和表堂兄弟姐妹, 从而活跃家族间的传播。
此外, 非亲戚关系的传播也穿插在整个丧葬仪式中。乡亲之间可能并不存在家族姻亲关系, 但在仪式中, 本家与这些人的互动比较活跃, 体现在事务帮忙和宾客宴请中。
3. 丧葬仪式的传播效果分析
作为民俗文化的丧葬仪式并没有进行专门性传播, 但在仪式的过程中却以一种“仪式化场域”的形式产生了非常好的传播效果, 总结之后, 主要有以下几点。
3.1 寄托哀思
对未亡人而言, 接受死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需要很长的时间, 这种积郁在内心的痛苦需要一个缓解、发泄的方式, 丧葬仪式扮演了这样的角色。在子女为老人梳洗的过程中, 就已经为死亡奠定了心理基础, 之后的过程都要求子女节哀顺变, 化悲痛为力量, 为老人做好最后一件事。在整个过程中, 都蕴含着“死者有灵”的观念, 这也是寄托丧亲者哀思的一种形式。
3.2 加强宗族内部联系
在丧葬仪式过程中, 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凝聚所有人的力量。在请娘舅和摆酒三天时, 更是宗族成员团聚的盛宴, 不经常见面的亲戚朋友, 在仪式的契机下, 从四面八方赶来聚会, 对逝者共同的哀思将所有人的情感联系在一起。同时, 丧葬仪式与神灵亡魂联系在一起, 用神秘感和权威性强制规范宗族成员的思想行为, 整合成员的意识形态, 从而从思想和行动上巩固宗族成员的关系。
3.3 文化传承
由于各个地方的历史条件、生活环境和经济状况的不同, 仪式因此具有明显的地方文化特征。地方性约定俗成的程序, 不管贫富贵贱都要遵守, 一场殡葬礼仪传达的是整个地方的风土人情。家族中的价值观、行为规范等文化理念通过仪式直线传递给子孙后代, 丧亲者在模式化的丧葬流程中, 潜移默化地接受传统文化理念的教育, 完成仪式对个体心灵的洗礼。
结语
陕北人生于黄土、长于黄土, 最后又要魂归黄土, 丧葬仪式对他们而言是非常重要的通过仪式, 殡葬文化反映了他们的生命观和价值观。如今, 在现代城市文明的冲击下, 作为民俗文化而存在的丧葬仪式逐渐走向没落, 甚至被视为封建迷信沉渣泛起的标志, 如何以一个正确的姿态对待民俗文化, 充分发挥其传承文化的作用将是研究者们需要进一步考虑的问题。
摘要:丧葬仪式作为民俗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是人类文明发展至今的浓缩, 体现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生命观。本文选取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麻镇乡所属的一个村庄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对丧葬仪式基本流程的描述, 从传播学角度分析探讨仪式中的传播模式和社会效果, 启发人们重新认识丧葬习俗, 重视其作为文化载体的意义。
关键词:丧葬仪式,传播模式,社会效果
参考文献
[1]杨立川.传播习俗学论纲[M].陕西人民出版社.170—177
[2]彭兆荣.人类学仪式的理论与实践[M].民族出版社.90—91
[3]张婷.对殡葬礼仪传播模式的研究与思考[D].兰州大学
陕北农村 篇2
墙倒众人推,鼓破乱人捶。
十里路上没真言。
官字两个口,是非凭舌头。
祸从口出,病从口入。
东家长西家短,四个蛤蟆八只眼。
一个槽里拴不了两个叫驴。
挣下功劳唐三藏,弄下乱子孙悟空。
树大招风,钱多招祸。
三个婆姨一面锣,五个婆姨一台戏。
是非皆因多开口,烦恼全因强出头。
灯蕊不亮要拔哩,事情不公要说哩。
尽陈古事观异同,不与时人道短长。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庄稼看见别人的好,娃娃看见自己的亲。
儿是娘身一块肉,儿行千里母担忧。
人心掺不得假,眼里揉不得沙。
人不亲行亲。
鱼爱鱼,鸭是鸭,豆角不结葫芦荚。
八十老,亲的小。
一窝狐子不嫌臊。
人在难处想亲人,虎在难处想森林。
不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清油调苦菜,各取心里爱。
恩多了怨深。
同行是冤家。
贼绺有钱的,狗咬可怜的。
世上有三恶,道姑、媒人和蛮婆。
云里的日头,洞里的风,蝎子的尾巴后娘的心。
狸猫似虎并非虎,恶人装笑并非笑。
无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志长立。
雁过留声,我过留名。
行行出状无,事事在人为。
和活名望,树活阴凉。
宁穿朋友衣,不戏不朋友妻。
货卖一张皮,人凭一颗心。
脚正不怕鞋歪,心正不怕影斜。
家贫出孝子,乱世显忠臣。
受人一饭,报人一石。
人小鬼大,腰里别个斧把。
死猪不怕滚水浇。
一个死老鼠,坏了一锅汤。
鸡肥不下蛋,人富就啬皮。
浪子回头金不换。
人怕出名猪怕壮。
官大易奸,官久易贪。
不怕杀人的,只怕递刀的。
自己头上顶着屎,还嫌人家尿臊气,
小人得志攻破天。
一朝天子一朝臣,青年人爱的年轻人。
有恩不报非君子,见死不救枉为人。
好汉眼里火星多,松汉眼里尿水多。
没有老虎胆,不敢进深山。
胆大的吃肉,胆小的跑路。
风吹草帽,水推艾腰。
鸟靠翅膀兔靠腿,人靠智慧鱼靠尾。
山外青山楼外楼,还有英雄在后头。
精婆姨忙九月,憨婆姨忙腊月。
瓜无滚圆,人无十全。
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罐。
高叫一声哥,少走十里坡。
一瓶子不响,半瓶子晃荡。
天外有天,山外有山。
出门小三辈。
问遍千家成行家。
痒处自己抓,好处别人看。
看自己一朵花,看别人豆腐渣。
婆姨不生娃,怪炕的事。
被子窝里拾枕头。
开水不响,响水不开。
会待的待匠人,不会待的`待丈人。
河里淹死会水的,崖下跌死费事的。
天旱不望圪塔云,人穷不上亲戚门。
年怕中秋月怕半,一日怕的午时饭。
怕处有鬼,痒处有虱。
人没尾巴比驴难认。
七十二行,赶驴的最忙。
雨前盖好房,雨来不着忙。
冷言冷语听不得,冷茶冷饭吃不得。
人穷说胡话,牛乏拉下洼。
马瘦毛长屁股深,穷人说话没有人听。
只说出五关斩六将,不说喝米汤拉一炕。
老鼠攻墙,家贼难防。
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倒下来。
小早偷针不教,大时偷金戴镣。
小贫不算贫,老贫贫死人。
铁匠炉旁少站,赌搏场中少转。
赢来的钱财不养家。
宁走十里远,不走一步险。
酒色财气四堵墙,十个撞上九个亡。
天上云多月不明,地上坑多路不平。
家里人多心不公,地河里鱼多水不清。
天是蓝的,求人是难的。
才吃三天素,就想上西天。
陕北私盐黑市调查 篇3
陕西省子洲县马蹄沟镇沿307国道自东向西,从水地湾村至薛家崖村约10华里,大大小小的土盐场星罗棋布,这就是远近闻名的十里盐湾。自1996年起,从国家到地方先后颁布相关法令规范盐业市场,十里盐湾的土盐被划入禁止生产和销售之列。
然而,近十年过去了,子洲县私盐泛滥的情势并没有得到明显改观,数千盐民仍然聚集十里盐湾,每年仍有600余吨毒盐流入市场,使这里成了名副其实的私盐“金三角”。
曾经辉煌的历史印记
记者走进十里盐湾是早上9点多钟,盐场已呈一片繁忙景象,盐民们用潜水泵将盐水从井中吸出,洒入盐地;熬盐作坊炉火正旺,浓烟滚滚。
据说十里盐湾生产土盐始于元代,清初时逐步形成规模,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毛泽东在延安时,红色政权被敌方封锁,十里盐湾是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食盐供应基地,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过巨大贡献。一位盐民告诉记者,周恩来、林伯渠还为十里盐湾有过题词。“宁可丢延安,不可丢盐湾”的说法也在当时广为流传。说起这些,这位盐民的脸上写满自豪。
解放以后,十里盐湾被分为5个盐业生产大队,即马蹄沟、薛家崖、三皇峁、李家洼和姜家崖,盐民们享受市民待遇,他们生产的土盐被统购统销,十里盐湾辉煌一时。改革开放初期,这里的盐业生产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土盐、卤冰生产成为该地区的一项支柱产业,盐民们也因此富了起来。
上世纪90年代初,国家提倡全民食用碘盐,十里盐湾的盐民和他们生产的土盐的命运开始出现转折。
禁盐运动难倒政府
1996年5月27日,国务院颁布《食盐专营办法》,对食盐生产实行定点制度,禁止用井矿盐、卤水洒制食盐,对食盐销售、调拨实行指令性计划管理。据此,十里盐湾的土盐生产销售被划入取缔之列。2001年1月17日,榆林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加强盐业市场管理的通告》,对盐业生产、运输、销售做了明确规定,十里盐湾也被列为取缔对象。2003年4月2日,陕西省人大颁布《陕西省盐业条例》,对盐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生产与销售、运输与仓储等作出更为具体、细致的规定,十里盐湾再次被纳入取缔之列。
2000年4月,榆林市政府根据相关文件,由现任市委书记王登记(当时任副市长)和子洲县县长助理组成工作组,对十里盐湾土盐生产实施取缔计划。这次行动从各部门抽调了9名工作人员,成立了子洲县盐务管理局(简称盐务局)。2001年6月,子洲县盐务局正式开始运转后,首先对十里盐湾生产的土盐抽取样品,送榆林市防疫站进行化验,结果认为,十里盐湾土盐为“土制(工艺落后)、劣质(内含氯化钠仅占40%)、无碘、有毒(内含大量氯化镁,俗称卤水)、不可食用。”
2001年冬,子洲县盐务局在全县开展全民食用碘盐宣传活动,号召百姓抵制私盐,禁止异地贩运土盐,十里盐湾土盐生产、销售开始被限制。但是,行动刚刚开始,就有数十名盐民联名上访县、乡两级政府,请求安置,解决吃饭问题。
2002年夏天,子洲县盐务局没收了三皇峁盐业大队一盐民的200公斤土盐,这位盐民便带着妻子儿女大闹盐务局,最后由县民政局给其救济200元才算了结。
子洲县盐务稽查队副队长栾世秀告诉记者,他作为一名盐务稽查员,既然执法就不能容情,但他也是盐民的儿子,他最能体会盐民的苦衷。有一次执法时,稽查队查扣了一老翁的一架子车土盐,老翁说“你不让我种盐、卖盐,你让我吃啥、喝啥?你让我去干啥?”一时想不开欲寻短见,稽查队只好又把盐还给老翁。
一面是国家的法令法规,一面是十里盐湾5000盐民的出路。子洲县政府和盐务管理人员面对这种进退两难的局面无所适从。
产业提升的资金难题
子洲县盐务公司相关人士告诉记者,考虑到十里盐湾的盐业生产已有百年历史,以及盐民的安置问题,子洲县委、县政府曾谨慎地提出了一系列的取缔方案,向省、市有关部门汇报,但这些方案都需要巨额资金支持,大约是600万到800万元,而子洲县年财政收入不足1000万元。因此,各种取缔方案均无法实施。
2002年,子洲县盐务局曾试图利用十里盐湾的盐水资源,建造一个小型盐化厂,生产液体畜牧液和溶雪剂。但经过论证,该项目形不成规模,经济效益差,再加上资金运作不足,只好放弃。后来,马蹄沟镇一名叫刘兴伟的个体户提出,通过过滤、提纯、加碘,用土盐生产食盐。但是,还是由于投资制作设备、检测设备等费用过高和缺乏技术人员,经济效益无法保证,计划又被搁浅。
子洲县盐务局局长丁国义告诉记者,对十里盐湾的土盐无论是管理、稽查,还是治理、改良,都想了许多办法,但没有一条路能行得通。现在他们只能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宣传教育,加大碘盐普及力度,利用碘盐挤占土盐市场,禁止土盐上市,禁止异地贩运,遏制土盐生存环境,利用市场经济杠杆使土盐生产自然萎缩和消失。
2003年,丁国义构想出较为具体的碘盐配补制度,即由政府补贴,按人均年食用5公斤碘盐数量,连续配补3到5年,十里盐湾土盐生产就可能被挤出市场。但让丁国义为难的是,这一计划每年需要资金75万元,总共至少需200万元。
记者来到马蹄沟镇集贸市场,发现盐民们有的用车子拉着、有用筐担挑着自己生产的土盐,在街市上无所顾忌地叫卖,即使面对记者的摄像头,他们仍然神情坦然。当地百姓拎着大包小包随意购买。记者没有看到任何工商行政管理人员和盐务稽查人员对他们进行干涉。
十里盐湾路在何方?
尽管子洲县盐务局限制土盐上市,碘盐推广力度不断加大,但十里盐湾的土盐自然退出市场的构想却不容乐观。一方面,土盐价格便宜(每市斤0.3元至0.4元),当地人也一直有食用土盐的习惯;另一方面,十里盐湾土盐生产由于应用了现代电动机械(如潜水泵、鼓风机等),生产力大大提高,导致生产成本下降,生产规模扩大,土盐产量不断上升。
据子洲县盐务局最新统计,十里盐湾现有盐井23口,盐滩面积220亩,年产有毒土盐600余吨、卤冰200余吨,年产值约50余万元。而子洲县盐务稽查队每年缉获的土盐不足五、六吨,十里盐湾生产的土盐99%流入市场。
子洲县盐务公司相关人士对记者说,虽然他们竭力通过正规渠道调运碘盐,1999年调运9吨,2000年调运50吨,2001年调运400吨,从2002年到2004年,连续三年调运一直在500吨左右,但他们每年仍受到1000吨无碘盐的冲击(其中十里盐湾土盐600吨,境外私盐400吨)。目前,子洲县土盐覆盖率为31.2%,主要分布在偏僻落后的农村,大约有10万余人还在食用有毒盐品。
陕北农村 篇4
陕北说书是中国民间戏曲中说唱艺术的一种, 具有极其鲜明的地域性。它流传于我国陕西北部、山西西北部及宁夏、甘肃部分地区, 尤以陕北榆林, 延安两地为典型。它的内容主要反映当地百姓的日常生活、劳作以及对社会世事的态度, 可由一人独唱或多人走场表演。《辞海》中对“陕北说书”的定义为“曲艺的一种, 流行于陕西北部。一人坐着演唱, 有说有唱。演唱者手执三弦或琵琶, 左膝系檀板按节拍。曲调大都为当地民间小调”。①
( 一) 陕北说书苦难意识的形成原因
盲艺人是陕北说书的传承者、苦难的承受者, 他们当时的生活境遇十分艰难、社会地位极其低下, 是陕北说书苦难意识的发源。
这个经历过特殊苦难的承受者的创作群体所创作出来的作品, 必然也带着一定的苦难意识。所谓苦难意识, 就是指承受者在面对人生的各种痛苦时, 保持清醒, 敢于正视困难, 用智慧和力量主动化解痛苦的思想意识。
( 二) 悲痛的历史积淀促成了苦难意识
在陕北, 有许多可歌可泣的历史人物, 有许多引人沉思的悲剧故事, 有许多惨痛的地域灾难, 而对于说唱故事、演绎历史的一门艺术, 这些都成了陕北说书取材的丰富内容。这些悲痛的历史积淀便深深影响了陕北说书的“精神”和“骨气”, 这便是苦难意识。
除了人为的历史悲痛事件的频发之外, 还有自然的天灾也使陕北地区的人民饱尝苦难, 促使劳动人民心中的苦难意识的逐渐形成。陕北地区易发洪涝、风灾、病虫害、地震滑坡等灾害。据史载, 陕北地区自然灾害频发, 危害极大, 榆林地区素有“三年两头旱, 一年不旱遭水患”之称, 1950 年至1990 年, 出现了史上记载的重大旱、洪、雹、霜冻、风沙、虫害的记录便有109 次, 大旱灾就占灾害频率的30. 1% , 重雹灾占灾害频率的26. 6% 。②在整个陕北地区的历史记忆中, 这些历史上的重大悲剧事件的积淀, 层层加深了陕北人民的苦难意识, 生在这里的人民都对这些灾难有着清醒的认识和了解, 因为, 他们饱受苦难的摧残。
( 三) 落后的生产方式加深了苦难意识
陕北地区在历史上是贫瘠的、落后的。解放前, 这里农业十分落后, 生产条件也很差, 整体是以人力和畜力为主的, 是以自然肥料为主的粗放型小农经济, 用“靠天吃饭”来形容陕北的生产方式一点也不为过。在陕北地区曲折的历史条件下, 对农业的建设、畜牧业改造的能力十分弱小, 根本无力再发展或创新新的生产方式和生产条件, 许多限制陕北地区的生产方式发展的因素都是客观因素。
首先, 在土地所有制结构上, 旧陕北的劳动人民无土地资源, 仅靠粗放型的耕种方式、人力和畜力等落后的劳动方式进行农业生产, 农业生产能力不能得到发展, 使陕北地区的落后生产方式延续了很长时间。
其次, 在自然环境方面, 陕北地区曾是畜牧业的发达之地, 《史记·货殖列传》载“北有戎翟之畜, 畜牧为天下绕”③, 畜牧业的发展依靠大自然的赋予维持, 又对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 使得农业生产受到很大的限制。
最后, 落后的生产方式不仅使人们的生活依旧处在贫困边缘, 而且严重浪费生产资源, 影响生产效益。落后的生产方式使得劳动人民的生活困苦不堪, 经济效益极差, 肉体上和物质上的窘境使其对苦难情节的体会更加深刻。
陕北地区这种生产状况严重制约着地区经济的繁荣以及文化的发展, 劳动人民时刻生活在落后的经济圈中, 生活得不到改善, 文化得不到发展, 思想觉悟便始终停留在落后的旧社会, 盲艺人们多数体验到这种严峻的环境, 他们对苦难意识的表达便只有寄托在自己的创作之中, 记录那段苦不堪言的生活和历史以此劝诫后人。
( 四) 陕北人民深厚的封建内心定型了苦难意识
在陕北地区的历史上, 遗留有不少陈规陋习, 虽然新的时代已经来临, 文化科学发展迅速, 但是影响陕北地区的一些封建迷信的思想根深蒂固, 至今仍然留有残余, 劳动人民习惯把一些愿望和美好的期盼寄托于神灵, 把一切苦难和灾病都转移到邪灵上, 由此可见封建迷信的思想深深刻在陕北人民的心中, 很多劳动人民为此生活在恐惧当中, 进而民间就出现很多忌讳, 为的是消除心中的恐惧感。
陕北人民内心深刻的苦难意识在被封建迷信的毒瘤深深戳中要害时, 他们是对生活何等绝望, 在这种强烈的悲观情绪影响下, 陕北人民是尝到了生活的苦辣艰辛, 他们内心真实的苦难意识, 也成就了在这一背景下形成的陕北说书苦难意识的定型。
二、陕北说书中苦难意识的表现
( 一) 陕北说书从内容创作上表现出来的苦难意识
陕北说书之所以在民间劳动人民中深受欢迎, 有两点原因: 一是它所创造的说书故事具有一种理想主义色彩, 在陕北劳动人民陷入深深地困境时, 使他们心中有一种对解放自身的摆脱困厄的希望; 二是它的创作内容取材性质上多数是悲剧的、苦难的, 又正好符合陕北劳苦大众本身的特点, 他们可以在说书故事中找到自我、感受自我, 在心灵上引起共鸣。
陕北说书的理想化特点, 其实恰恰说明了陕北人民对不可实现的愿望的寄托, 甚至可以说是对残酷现实的无奈的暂时性脱离。陕北说书的理想主义具体地表现在陕北说书中故事内容的结局有些是喜剧性的。但是这一喜剧结局代表着陕北劳动人民的内心意识, 它是对邪恶力量的厌恶, 对苦难生活的厌恶。其中可找到陕北人民的内心困惑的生活境遇, 陕北说书的内容有很多描述民间苦难境遇的, 这种内容不是妄加编写的, 而是依据创作者在陕北民间的体会和经历, 以真实故事为依据, 采取一定的手法创造出来的。
( 二) 陕北说书从人物塑造中表现出来的苦难意识
陕北说书中的人物塑造多以悲剧人物为原型, 这使得完成创作后的陕北说书折射出一种对经历苦难人物的同情和怜悯。陕北说书对历史人物的创作一点也不吝惜, 在对悲剧人物的塑造中, 有意把主人公的苦难事实放大, 突出人物的悲剧情节, 甚至创作出规模宏大的长篇说书。当然, 这样的创作有它的原因, 俗话说“自古英雄遭困, 从来才子争名”, 在陕北人的记忆里, 自古历经磨难、饱尝艰辛的的历史人物都名传千古, 陕北人民的生活一向都比较艰辛, 陕北说书中利用宣扬悲剧人物来实现自我心灵的寄托。
通过陕北说书, 反映的问题在现实中也有广泛存在, 陕北人民以血泪的控诉言辞, 讲述自己的苦难内心, 来发泄内心的怨痛, 这种极具真实感染力的陕北说书值得让人们从中挖掘更深刻的内容。
( 三) 陕北说书在语言方面表现出来的苦难意识
陕北说书里语言应用的特点多为幽默、夸张的手法。陕北人民在田地劳作后需要放松一下, 因此在陕北说书中应用幽默的语言, 使得劳动者获得身心方面的愉悦。另外幽默也起到了一种反讽的作用, 使讽刺更加强烈、鲜明。夸张手法的运用是由陕北人民粗犷豪放的性情决定的, 他们在表达情感方面毫不掩饰, 甚至夸大, 把内心的看法和认识直接表现出来。夸张与幽默诙谐的语言特色的结合使得陕北说书从本身就带有一种对悲剧苦难的讽刺意味。
在陕北说书《刮大风》中有这么一段:
风司婆娘放出一股风,
直刮得天昏地暗怕死人。
上天刮在凌霄殿,
入地刮在鬼门城。
直刮得大山抹了顶,
直刮得小山磨得又平平。
千年的大树连根拔,
万年的古石乱翻滚。
直刮得天女把金童寻,
直刮得拦羊娃娃钻串洞。
在这段说书中, 明显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来表现陕北的“黄风天”, 在陕北, 刮风是常见的事, 沙尘天气时常有。书文中说大风刮在了天上地下, 把千年的大树、万年的石头都刮得乱动了, 这在现实生活中显然不可能发生, 但创作者利用夸张的手法, 一是直接体现陕北的恶劣天气, 人民的生活境遇, 二是可以是使人想象到陕北人民在这种环境下生存的内心酸苦, 体现出一种苦难意识。
在面对荒诞与丑陋, 陕北说书利用夸张和幽默的手法, 添油加醋, 使其荒谬之处直观地暴露出来, 有些悲观和苦难在不能用直接的语言表达时, 以讽刺和夸张的语言则更能起到加强作用。陕北说书中的这一语言上的幽默, 实际上是从骨子里透出的悲情苦难意识。
三、结语
陕北说书作为陕北民间独特的一项说唱曲艺文化, 一方面被陕北劳动人民当做饭后茶余的娱乐活动, 一方面又被当做记录发生在陕北民间的日常生活状态。它历史悠久, 在传承陕北民俗、风情方面起到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因此也被誉为“陕北的活化石”。陕北说书在研究陕北历史文化上成为重要线索, 使得陕北说书得到更广泛的宣传, 弘扬和继承这项艺术成为每个陕北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同时为陕北说书的深入研究和发展尽一份力。
注释
11辞海[K].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79:895.
22榆林市志编纂委员会.榆林市志[K].西安:三秦人民出版社, 1996, 12:111.
家乡的陕北大枣 篇5
我家乡在罗源,特产很普通——笋。我的老家很大,门口有一个小院子,里面有用木板铺成的小路,路旁还有几棵小树,而且小树里面还“藏”这一棵梅花树呢!
家乡笋的种类有很多,有:春笋、麻笋、苦笋、甜笋、笋干……其中,我最喜欢吃春笋,我记得唐代诗人杜甫写了一首名叫《咏春笋》的诗,而且过年吃春笋有比喻以后的生活高风亮节,节节攀登的寓意。妈妈做的很好吃,但我更喜欢奶奶做的。我小时候待在老家,我只要想吃春笋了,奶奶就会给我做,只见奶奶在大锅中倒油,将洗净的春笋倒进锅的“口”中裙,开始爆炒,炒完倒到盘子里,端到饭桌上,我总会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太香了!”我每次都会赞叹道。
春笋的口感也是让人不可描述:到嘴里咬下去第一口有一点点苦,后来慢慢变成了咸咸的,但没有特别咸,就是刚刚好,吞下去时,回味是甜的。
再战陕北沙漠 篇6
很多老车手已经领教过沙漠赛道的厉害。表面上看这里没有太多高难度的障碍,但拥有被称为“沙漠第一坡”的榆林赛道给很多新赛手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从发车开始,赛手们就面对着严峻的考验。两个70°左右的大坡,就是赛手们进入赛场的头道关口。很多赛手回忆从发车龙门冲下坡道时,“感觉比过山车还刺激,像蹦极一样”。
回到榆林,很多车手不免想起当年的巾帼红颜邹桂芬,作为当时比赛中的惟一女赛手,她曾经以接近完美的表现帮助车队晋级。而在榆林站的赛场上,我们见到的是另一位女赛手张兰香。同样作为全年比赛中惟一的女赛手,张兰香的表现让不少老赛手侧目。虽然没能进入最终的决赛,但是在众多实力赛手折戟沙漠赛场的情况下,张兰香能顺利完赛让人赞叹巾帼不让须眉。或许是出于女赛手细腻的天赋,在面对沙漠这样的柔软赛道时张兰香很快找到了感觉,娴熟的驾驶让重达10吨的重卡越野赛车在过弯中十分精;隹。据了解,张兰香之前已经是征战于多个赛车项目中的老将。比赛结束后,她认为在卡车越野比赛中自己还有很大的发挥空间,并且表示很希望能继续参加接下来的比赛。
陕北方言在陕北民歌中的作用探析 篇7
我国陕北地区凭借其独特的地域特征与人文环境成为了我国民间艺术创作的摇篮。依托于陕北方言的陕北民歌演唱自然、奔放, 有着极为浓烈的原生态韵味, 是陕北文化的重要象征。陕北民歌创作以现实生活为创作基础, 演唱过程大多采用方言形式, 是对中国传统优秀艺术和文化的有效传承。陕北文化作为黄河地区艺术文化的珍宝, 虽不及江南地区旖旎秀美, 亦不如平原地带土壤肥硕, 更不比临海之滨的海浪风情, 然而陕北文化凭借其广纳百川的磅礴气势为人所称道, 成为了华夏文化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曾有人用三个“气”来形容陕北民歌的磅礴之美, 即大气、美气、土气, 正是这样的三种气概将陕北文化的真实和纯粹概括出来, 而这些我们都可以从陕北方言中获得切身感受。方言是陕北民歌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这也是本文重点追溯和探讨的内容。
1 陕北方言与陕北民歌的关系
方言在陕北民歌中的应用弱化了歌曲本身的生硬感, 一系列叠词和叠音的使用使得作品旋律更加柔和和具体, 节奏划分鲜明, 音律和谐流畅。方言与音乐的结合给人以直接的形象感知, 作品内涵深入人心, 感人肺腑。大量叠词在陕北民歌作品中出现, 旋律悠扬, 不拘泥于语法使用习惯的限制, 作品演唱风格极具地方风格, 甚至作品内涵早已超出了原有方言的自身涵义, 实现了方言艺术与演唱艺术的有机融合。运用方言演唱的陕北民歌, 从歌曲中我们不难感受到陕北地区劳动人民的淳朴与善良, 他们通过自己辛勤的劳动来憧憬幸福, 歌唱自由, 将自身对于人生的理解融入民歌作品演唱当中, 是现实情感在音乐作品中的体现。陕北方言和陕北民歌是陕北人民艺术和智慧的有效象征, 这一自然而朴实的艺术创作也成为了当地人民表达内心情感的主要方式和途径。
方言的形成与当地的地域环境密不可分, 作为当地民间文化的一种符号与象征, 方言一定程度上还涵盖了民众的特殊生活体验和文化积淀, 是多种意识形态交融下的文化荟萃。陕北地区一直是多民族聚居, 方言特色毫无矫揉造作之感, 显得极为淳朴与自然, 黄土高原的气息极为浓厚。有着山丹丹花开自然美属性的陕北方言也不乏柔美语调, 但经过方言发音之后我们更多感受到的仍旧是粗犷、奔放之感。大量叠词的使用不仅表现在方言艺术当中, 在陕北民歌演唱中也随处可见, 像是“酸溜溜”、“水淋淋”、“噗哈哈”、“毛踏踏”“兹扭扭”等, 这些方言叠词在陕北民歌演唱中的运用并非简单的文学修辞手法, 而是运用方言文化来实现的修辞效果。不难看出, 陕北民歌之所以能够深入人心, 其大部分原因都是由于民歌演唱当中自然、朴素、纯粹、憨厚的方言文化。充满乡土韵味的陕北方言赋予了陕北民歌更加别致的艺术之美, 这样的民歌演唱更加地道, 也更加真实。从演唱技巧方面来看, 不少陕北民歌的创作正是从方言文化入手, 通过方言来体现作品的旋律押韵, 若是没有了方言演唱作为支撑, 那民歌作品势必将失去其原有的艺术精华, 变得平淡无奇。方言是原生态陕北民歌的重要象征, 如此根植于艺术土壤中的创作才是真实和鲜活的。
2 方言在陕北民歌中的演唱作用分析
作为陕北地区文化与艺术的典型象征, 陕北民歌的出现使得这一特殊艺术创作与演唱形式为大众所熟悉和喜爱。民歌作为陕北人民物质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已经逐渐渗透融入他们的生产和生活当中, 置于陕北地区我们随处可听到这样雄浑、粗犷的力量。陕北地区的方言文化也正如同黄土高原气势浑厚的风土人情一般, 土得掉渣, 却又美得撩人。雄奇状况的陕北文化最为显著的特征自然要属其独具特色的方言文化, 陕北方言特色卓著, 与悠久的陕北民歌创作自成一派, 象征着草原文化与中原文化的碰撞与交流。古时的战争杀戮、通商通婚, 使得陕北地区的多种族特征极为显著, 这也为不同文化种类的交流与融合提供了有利的地域环境。在这样的条件之下, 陕北民歌实现了必要的优化创生及多元共生, 它们互相交织发展, 共同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陕北方言文化。语言是民族精神及民族心理发展特征的最好概括, 而建立于方言演唱基础之上的民族歌曲也必将使音乐的表达方式更加灵活多样, 充满地域文化魅力。
2.1 陕北方言中语音语调的处理对民歌演唱的影响
陕北方言尤以鼻音为甚, 像是人“ren”的发音均为“reng”, 比如在陕北民歌《信天游》当中, “露水地里穿红鞋”中的“露”和“鞋”通过方言演唱则变为“lou”、“hai”;而作品《找妹妹》中的“你家的大黄狗把我咬出来”, “咬”则发“niao”;而《蓝花花》当中, “生下一个蓝花花, 实实地爱死个人”其中的“爱”则应在演唱中发“nai”的音。诸如此类的还有“民”—“ming”, “咱”—“ca”, “是”—“si”, “什么”—“shi ma”等等。这些充满方言色彩的特殊语音语调处理使得陕北民歌的演唱极具地方韵味, 语言风格极为突出。
2.2 陕北方言中叠词的使用加重了民歌演唱的艺术效果
叠词也是陕北方言的一大使用特色, 无论是单音节叠词还是双音节叠词都使得民歌作品演唱充满节奏感, 舒缓了乐句本身的硬度和轮廓, 旋律的轻重缓急显得恰到好处。此外, 陕北民歌中大量叠词的出现还增添了作品本身的音乐感, 其中的音乐艺术魅力与方言文化魅力有效结合, 扩充了方言叠音的深刻艺术与文化内涵。这样的叠词可以是描绘时间、色彩还是具体物件, 甚至还可以是纯粹的语气虚词, 仅仅是为了更好地增强歌曲的艺术表现效果。像是“青线线”、“蓝英英”、“清水水”、“满口口”等, 这些方言叠词无疑深化了陕北民歌的情感表达。
2.3 生活化的陕北民歌创作题材也与陕北方言有着必然联系
陕北民歌歌词创作简单易懂, 直抒胸臆, 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描述, 一些常见的陕北节庆活动都被编入了歌曲创作当中。比如陕北民间活动中素有六月六涮羊肉的习俗, 这在民歌“六月里来六月六, 新麦子馍馍熬羊肉”中就有所体现。又如陕北人民专门为端阳节所作的歌曲“五月里来五端阳, 大软米粽子包砂糖”等。这些陕北民歌以民众的真实生活场景作为创作背景, 通过方言演唱的方式将陕北地区朴实、真挚的风土人情及民俗习惯表现得淋漓尽致。
2.4 陕北方言中衬字、洪音、细音等与民歌演唱风格相映衬
陕北方言中衬字在民歌演唱中的体现使得陕北民歌的原生态风格更加明显与突出, 常见的方言衬字有“哪”、“的个”、“那个”等, 这些衬字并不具备切实涵义, 其使用目的仅仅在于虚化歌曲的音节处理, 然而正是这一借用丰富了作品的气韵, 实现了对作品旋律的有效补充。洪音与细音也是陕北方言在民歌作品中的体现, 洪音开口较大, 讲究声音的高亢与洪亮, 而细音则是便于内心情感的抒发, 均有着严格的程式化规定。
3 结束语
陕北民歌高亢、粗犷、奔放、洒脱, 甚至有时充满了“土气”, 然而它的旋律却深入人心、震慑灵魂, 这样的空间感与神秘感皆是由于其方言的独特魅力。正是这样的“土气”让我们佩服, 也让我们惊叹, 惊叹于陕北文化的浑厚真实, 也惊叹于陕北方言的包罗万象, 如今这样的“土气”正走向国际舞台, 陕北民歌的艺术魅力得到了来自国际乐坛的认可, 陕北方言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悉。无论是民歌演唱中的音调框架还是音程设置都体现出浓烈的方言色彩, 加之广阔的音域范围和简洁明快的旋律, 都使得方言在陕北民歌中的演唱高亢而洒脱, 极具地方风情。关于陕北民歌中的方言演唱技巧, 除了基本的音调与语言处理之外, 最重要的还是掌握其中的唱法, 陕北地区方言美正是通过作品的唱法表现出来, 真挚深厚的语言魅力, 轻快流畅的音调处理, 都使得陕北民歌被广为传唱。
参考文献
[1]汪东锋.陕北民歌的叠词与叠音艺术谫论[J].广西社会科学, 2003 (10) .
[2]吕政轩.陕北民歌艺术论[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2004.
[3]邢福义.文化语言学[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0.
陕北柳 篇8
陕北柳不似江南垂柳般婀娜, 不像塞外白杨般挺拔, 不及黄山松之长青, 不如曲阜柏之长寿。她是极普通的树。因为她的普通, 陕北的河道、渠沟、山坡、崖畔便处处是她的身影。然而, 她是一棵母亲树。她像那片土地上的母亲们一样, 一生都在为自己的儿女出力流汗、耗费心血, 直到老朽成一桩枯木, 也要再挣扎出一丝绿……
带着妈妈的血肉和体温, 她出嫁了。嫁时还没有一丝根须。她从母亲的身上被直接砍割下来, 削剥得只剩一根直杆时, 嫁给了河边的泥土。她就这样赤条条地安家, 光溜溜地奋斗, 从滴血的伤口上生根, 从裸露的肌肤上萌芽, 在第一个冬天来临之前, 努力地长成了树形。
摇摇摆摆度过冬春, 她学着母亲们的样子, 开始了第一次梳妆。她将几支倔强的小辫冲天扎起, 辫梢的绿就如花般散开。她总是迎着风娉娉婷婷地站着, 少女般期待着人们对她的赞美。那时, 她不但纯洁甚至还有些懵懂, 她不知道她那冲天的小辫, 完全是一位女性为了一生的繁衍而孕育出的生命的胚胎。
长到五六岁时, 冲天的小辫儿变成了硕壮的椽子, 浓密的绿已经在为怕晒的懒狗和倒沫的老牛遮阳。放学后的孩子再也撼不动她的腿脚, 小雨前的清风也再扭不动她的腰肢, 毛驴靠在她身上蹭痒, 她不恼;山羊抵在她身上磨角, 她不烦, 她早已成熟得像陕北的母亲们那样, 过早地开始履行生育的天职, 开始承受生活的苦累。
她努力地将树枝向上竖起, 为的是要让阳光更近地温暖每一张叶。她拼命地要把树根向下扎去, 为的是要使水分更近地滋润每一丝须。她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给予的恩赐, 很快就用阳光雨露喂养出第一茬茁壮的孩子。
送子出征或送女出嫁是激动人心的, 但母亲们在那一刻常常流着酸涩的泪水。第一批椽子成熟了, 当主人提着利斧向她走来时, 她颤抖着摇落了一树黄叶。那个季节, 主人已收获了当年所有的谷禾豆薯, 她擎托着的椽子们, 是主人在这个秋里的最后一笔收成。她早已从追逮蚂蚱的裸身小子或驱牧鹅鸭的赤脚少妇们嘴里得知, 主人正等着用这些粗壮的椽子, 给他第三个儿子的新窑洞制作雕龙的窗棂和添置待客的炕桌。她为自己孩子们的成材而自豪, 她为能给主人的生活带来幸福而自豪。她时时都在想着报答主人的养育之恩。她面对利斧时的颤抖, 只是分娩前的阵痛和离别时的酸楚, 她的心里是甜的。
从献出第一茬椽子开始, 陕北柳再也没有停歇过, 每隔三五年, 她就几根、十几根、几十根地将椽子呈奉给主人。于是, 主人家屋里屋外、门前院后便处处是柳制的家什———门窗箱柜、米仓面囤、扁担水桶、锄把连枷, 甚至于毛驴的驮架、黄牛的犁杖、绵羊的圈栏、猪娃的食槽……
年轻的主人变成耄耋老人时, 陕北柳也能张口说出老人膝下几十个儿孙的名字。但她这时却再也无法计算出从自己的身体上, 究竟砍割了多少椽子。她忘光了多少个夏, 炸雷在头顶霹响, 洪水在脚下吼叫。她记不起有多少个冬, 狂风从身上抽过, 大雪向肩头压来。炸雷烧焦了她的梢, 洪水冲露了她的根, 狂风抽断了她的枝, 积雪压弯了她的身, 但她始终坚持着。她坚持着, 因为在她的早已老朽的身体上, 正擎托着几十 个嫩绿而 茁壮的孩 子……
她渐渐老去的时候, 孩子们继续发疯般地成长着。他们毫无节制地攫取着她的营养。他们的精力是那样旺盛, 他们的胃口是那样阔大。她越来越力不从心, 她拼命从大地深处汲取, 但无论如何也无法满足他们急于长大的营养需求。于是, 她开始透支自己的身体, 把自己的血和肉直接输入孩子们的体内。孩子们长成了, 而她的身体却被掏空, 只剩下一层坚硬的皮壳, 支撑着一树翠绿的重压。
在最后的日子里, 她变得枯干老丑。粗壮的树身只是一副皮囊, 顽皮的儿童随意从她身上的那个树洞钻进去, 顺着她空阔的胸膛就能攀上树顶。树顶只剩一两枝有绿的细椽, 其余全是当年一茬又一茬砍割椽子时留下的结成疙瘩的疤痕。枝头上少了喜鹊, 树洞里没了狐狸, 就连好心的啄木鸟也不再来她身上敲打, 因为她已枯竭得无法供给几只虫子的营养。
浅析陕北民歌 篇9
一、陕北劳动民歌与社会生产
陕北劳动民歌的产生与社会生产是分不开的, 诸多的陕北民歌通过歌词的生动表达来反映劳动过程、表达劳动的闲暇、排遣劳作时的疲劳, 陕北的民歌与民俗犹如一对孪生姐妹, 相依相存, 伴随着陕北的人们从落后的时代走向进步, 从当时的荒凉走向了繁荣的文明。陕北的劳动歌曲主要是以人们在生产劳动生活中汲取创作素材, 以现货的生活题材为民歌的主要内容, 创作的类型有:陕北秧歌渔歌、牧歌、打夯歌、车水歌、赶马调以及劳动号子等。
陕北人们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实实在在的生活着, 他们在劳动生产中唱着自在的民歌, 他们在唱劳作的民歌的同时, 最求物质与精神生活的满足, 在陕北地区, 只要有劳动的地方就有歌声, 有歌声的地方就有人们的劳动。不同的劳作场景产生不同类型的民歌。如打夯歌、锄草谣、绞煤号子、叫卖调等, 唱词内容多涉及劳动生活、天文地理以及当地的一些历史故事, 这样的民歌曲调非常质朴、节奏也十分有力, 与此同时来配合劳作时的节奏。还有耕作时的耕地吆牛调、踩场吆牛调, 这种民歌产生于人们耕种和踩场中, 在陕北牛是他们生产劳动中不可或缺的劳动力, 也是他们在生活中朝夕相处的伙伴, 此类型的陕北民歌猛一听, 很陕北民歌是劳动人民的歌, 民歌伴随劳动而产生, 民歌也集中反映了生产劳动的方方面面。
二、陕北风俗民歌与社会民俗
民间民俗, 即民俗, 是指一个国家或者民族中放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对于陕北的民俗, 它同样起源于陕北群众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 在特定的地域中不断形成当地的民俗, 并随着发展不断的扩布和演变, 以此来达到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的目的。陕北民俗的形成, 成为对反当地人们行为、语言、心理的一种基本力量, 同时还称我为陕北地区木民众习得、传承与文化几类等方面创作成果的一种极其重要的形式。
陕北地区的民俗是从苍茫雄壮的黄土高原中孕育而生的, 陕北民歌成长于淳朴厚笃的环境中, 在这种提油的地理范畴里, 经过多年的文化积累, 自然形成了陕北地区的物质民俗、社会民俗、和精神民俗。陕北的民俗与民歌是相辅相成的, 民俗活动产生民歌, 民歌又在一定的范畴里反应民俗。如:婚俗歌、葬礼歌、人生礼仪歌、酒曲、神官调、祈雨调等。陕北民歌中蕴含了丰厚的陕北民俗文化价值, 只要我们大量的认真阅读陕北民歌, 我们会从中挖掘出陕北民歌中蕴含的丰富而广泛的陕北民俗文化, 还有民歌内容中体现的山川风物的认知, 这些民俗从不同的层面反映陕北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三、陕北爱情民歌中感情世界
陕北爱情题材的民歌, 像是一股源远流长的生命源泉, 它是从人们心里和身体里流淌出来, 又从人们的口中传唱出来, 在歌声中, 人们通过演唱情歌来抒发内心的情感, 可以说在陕北人们的生活里哪里有爱情, 哪里就有情歌。陕北的爱情民歌其风格独特, 歌词内容质朴, 演唱语言热情奔放富有活力, 题材上多选自生活以及爱情故事。主要涵盖的内容有:情缘、情爱、情思、请别、情怨、情伤等方面。在陕北人的生活中, 生活和爱情同样是有滋有味的, 陕北民歌也不例外, 人们把陕北的爱情民歌归结为真、野、辣、朴、酸。人们在细细品味陕北爱情民歌时, 犹如品尝一罐陈酿的美酒, 香醇又极有味道。
四、陕北诉苦民歌中的苦难历史
翻阅陕北地区的史料, 不难发现, 陕北的历史中有一大部分的苦难存在, 信天游中唱的内容, 可以让我们清晰的感触到那一丝丝悲凉。在过去, 陕北地区发生的洪涝灾害、害虫的肆意繁衍、鼠害、兽害等灾难, 人们在痛苦中挣扎, 想办法为谋生而出对策, 很多人都说陕北的民歌源于苦难, 从某个观念上来讲, 陕北的民歌可视为一种苦难的艺术, 当人们处于那种悲凉的生存环境, 必然需要一种方式来抒发和表达内心的苦难情感, 于是人们便创造了诉苦的陕北民歌, 总体来看, 诉苦民歌的基调是悲情性的。陕北民歌的悲剧性可分为社会悲剧、家庭悲剧、爱情悲剧三方面。
五、陕北革命历史民歌中的光荣历史
陕北民歌的类型按照其产生年代可分为传统民歌、革命历史民歌、新民歌三种。20世纪20年代至1949年这一历史时期内所产生的陕北民歌为陕北革命历史民歌。革命历史民歌的题材十分广泛, 主要体现出和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 节奏坚定有力、旋律奔腾、汹涌澎湃, 改变了以往那种的传统的悲凉、愁苦的音调。革命历史民歌在形成上可以分为两方面:一种是在原有基础上形成的, 另一种是在当年鲁艺的一大批工作实践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上的讲话》的基础上形成的。其音乐风格为:强烈的时代精神, 鲜明的主题思想, 亲切的陕北地方风貌等。其民歌特点为:题材上反映了当时革命斗争为主, 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强烈、高亢的战斗性, 以及革命历史时期的纪实性等特点。
民歌与民俗的二者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互融性, 关系十分紧密, 民歌的本身犹如当地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要素, 民歌中蕴含有民俗, 民俗中又蕴含有民歌。陕北丰富多姿的民俗文化孕育了丰富多彩的陕北民歌, 二者在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中不断的发展着其内涵和外延。■
摘要:民歌与民俗的二者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互融性, 关系十分紧密, 民歌的本身犹如当地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要素, 民歌中蕴含有民俗, 民俗中又蕴含有民歌。陕北丰富多姿的民俗文化孕育了丰富多彩的陕北民歌, 二者在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中不断的发展着其内涵和外延。陕北的民俗活动产生了陕北民歌, 陕北民歌又称为对陕北民俗的一种客观反映, 这些陕北民俗也从不同的侧面返佣了陕北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陕北民俗介入发哦陕北民歌当中是一种无意识的、零散的, 但一经整合就会复原活态的陕北民俗生活, 本文试图通过对陕北民歌这一要素从以下四个方面, 来管窥陕北地区丰富的民俗文化、精神民俗以及社会民俗和语言民俗等。
关键词:陕北民歌,民俗
参考文献
陕北林区干旱造林方法 篇10
关键词:造林技术,成活率,经营管理
近几年来, 更新造林成活率低, 针对这种状况, 如何调整思路, 强化更新造林措施, 改进更新造林方式, 提高成活率, 这些问题已经非常迫切地摆在了林业部门的面前。针对干旱地区影响造林成活率低的状况, 我们要进一步采取措施, 运用有效方法进行科学种植, 以提高陕北地区旱地造林的成活率。
1 确定合理造林时间
由于陕北林区干旱严重, 造成大部分地区造林成活率低。因此可把造林时间分为2个阶段:春季造林和秋季造林。要选择适合在两季造林的树种, 秋季种子就选择有耐寒性的。春季造林时间安排在每年的3月中下旬~4月下旬进行, 秋季造林应该安排在10月。
2 保证苗木质量
苗木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造林后苗木生长的速度和质量。选苗时, 要尽量选择苗龄在2~3年以上, 要保证苗木根系发达 (主根系长约30cm左右, 侧根系发达) , 枝杆粗壮 (直系在8~10cm左右的) , 无病早害的苗木。这样选出来的苗木能够在干旱、半干早条件下抗旱力强、成活率相对稳定, 减少干旱缺水等不利因素对更新造林成活率的严重制约。
3 提前精细整地
在干旱地区造林前应对林区土地进行细致整地。通过整地可以改变土层结构, 疏松熟化土壤, 提高土壤渗水量, 汇集地表径流, 增加土壤肥力, 对提高造林成活、加快林木生长有促进作用。整地要把握最佳时间, 秋季造林在前1年秋天进行, 适合在9~10月间进行, 以确保蓄雨积雪, 保障土壤水分含量;如春季造林应在当年的3~4月上旬进行, 这样能确保土地的蓄水量。
4 抗旱节水造林综合技术
4.1 严格按标准挖坑
在气候干旱、土壤含水量低的情况下, 必须采取挖大坑、挖深坑、多蓄水的办法。可以根据苗木大小, 选择不同规格。胸径2.5cm以上大苗, 整地规格为80cm×80cm×80cm;胸径1.5cm左右苗木, 整地规格为60cm×60cm×60cm。株行距可根据需要采用2m×3m、3m×3m或3m×4m。
4.2 严把苗木质量关
4.2.1 选苗。
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苗木, 并且注意过热地方的苗木不能用。主要乡村公路绿化选用胸径3cm以上的大苗, 河渠及田间道路选用胸径1.5cm左右1~2年生苗木。
4.2.2 起苗。
起苗前半个月, 苗圃浇水1次, 有利于苗木充分吸收水分, 而且起苗时不易伤根。起苗时一定要保护好苗木根系, 具体要求是:2~3年以上大苗, 主根长度不短于40cm, 直径0.3cm以上的侧根长度保留30cm以上, 在保证主侧根长度的前提下, 尽量保护好须根。
4.2.3 运苗。
由于春季风大, 苗木运输过程中的保水措施直接影响着造林成活率, 因此, 要本着就近起苗的原则, 尽量选择距造林地近的苗圃供苗。如需远购, 要做好运输途中的保水工作, 可将苗木根系蘸泥浆后用塑料薄膜或湿草袋包裹。这样, 既可防止运输途中苗木根系的水分散失, 又可减少根系在装运过程中损伤。对运输距离较短的也要做到随起、随运、随栽, 尽量缩短起苗后的存放时间。苗木运到造林地后, 如不能马上栽植, 要假植起来, 或把根部浸在清水中保存 (不超24小时) 。
4.3 栽前技术处理
4.3.1 修枝。
为减少水分蒸发, 缓解水分供需矛盾, 栽前应对苗木主侧枝进行修剪。对于造林苗木, 要把所有主枝均留10~15cm短截。对于造林苗木, 要把中心干延长枝的1年生部分留40~50cm短截, 侧枝1年生部分留20~30cm短截。
4.3.2 伤口涂抹磁油。
为防止修剪后伤口水分流失、干裂, 对直径1cm以上的剪口要涂抹磁油加以保护。
4.3.3 苗木根系生根粉处理。
为了使苗木根系伤口早愈合, 多长快长新根, 多吸水, 以满足树体发芽展叶的水分需要, 栽前可对苗木进行ABT生根粉溶液喷根处理。生根粉浓度采用50×10-6。具体配制方法是:将1g ABT 3号生根粉加水25kg稀释即成所需浓度的药液。将配制好的溶液均匀地喷在苗木根部后即可栽植。
4.4 科学栽植
4.4.1 施保水剂。
每株施保水剂30g, 拌土施入时要拌表土, 搅拌均匀, 撒于坑底时均匀铺开。
4.4.2 栽植。
栽植前植树坑内灌透水, 将表土或混有保水剂的表土回填20cm左右, 放入苗木继续填土30cm左右轻提苗木使根系舒展, 之后填土距坑沿10cm左右时踩实, 在坑沿堆高土埝。
4.5 地膜覆盖
具体方法是:待树坑内的泥浆凝固后, 把树苗扶正踏实, 再用厚度为0.005mm, 80~90cm见方的地膜覆盖在苗木根部的栽植坑上, 地膜四周要压实, 最好先在栽植坑四周用镐刨出小沟再把地膜盖上, 将膜四周压入沟内。苗干基部地膜接缝处都要用土压实, 防止地膜被大风撕裂刮走。地膜覆上后形成四周高、中间低的凹形, 以便于以后浇水和接收雨水。
5 保持苗木栽植后水分
栽植后要加强管理。一是要适时浇水。栽后能否及时浇水和浇足水, 是苗木成活的关键。随栽随浇水的苗木成活率在90%以上;栽后5天内补水的成活率60%~70%。二是要用保水剂。对于水源不充足的地方, 应用保水剂是一种良策。保水剂是一种高吸水性树脂, 这类物质含有大量结构特异的强吸水因子, 在树脂内部产生高渗透缔合作用并通过其网状结构吸水, 具有很强的保水性。由于树木根系的吸水力大多为每18kg/cm2左右, 通常情况下不会出现根系水分的倒流, 而树木根系却能直接吸收储存在保水剂中的水分, 这一特性决定了保水剂在干旱林区造林技术上的广泛应用。三是在栽植覆膜15天后, 要及时组织人员对所有新植苗木进行墒情检查, 发现地膜松动、破损及土壤干裂或墒情不足时都要及时浇水补墒并更换地膜。以后每隔半月左右检查1次, 发现干旱、缺水或久旱无雨, 应及时补墒浇水, 以保证苗木成活。
6 加强林地经营管护工作
“三分造, 七分管”是长期更新造林实践的科学总结, 这充分证明造林后经营管理在培育森林资源、巩固造林成果方面的重要性。加强更新造林地的经营管护工作, 一是要在责权利上加以落实, 充分调动管护人员的积极性。二是要对新植造林地, 一律实行封山育林。划定界线、确定范围, 禁垦禁牧。三是要根据不同林种的特性, 实行分类集约化经营。
7 结语
干旱地区造林能否成活, 关键看苗木水分的保持上。既要保住苗木体内的水分, 还要保持苗木根际土壤的水分。首先, 确立苗木合理的栽植时间, 提前精心整理土地。其次, 选出优质苗木, 运用科学的方法种植, 最后加强林地管理工作。这一系列的措施, 是提高林地造林成活率必须注意的事项。
参考文献
[1] 季汉新.依靠科技振兴林业一“七五”期间我区林业科研获奖成果评述[J].内蒙古林业, 2009 (6)
长征(九)挺进陕北 篇11
红军艰难走过了茫茫草地,七千名红军在毛泽东的率领下继续北上。在由四川进入甘肃的惟一通道腊子口时,红军的安危再一次经受了生死考验。
他们重新准备向北进发的时候,处境十分危急。第一,由于长时间徘徊在无人地带,缺少粮食,部队处于饥饿状态。经过了雪山、草地,人员身体都很虚弱,饥肠辘辘,衣衫褴褛。要进入甘肃腹地,必须通过非常险要的山口——腊子口。腊子口是崇山峻岭中一处缝隙,宽仅30米,两边是万丈悬崖。中间有一条小河,水流很急,河上有座小木桥,木桥就是通道。木桥另一端,国民党军已修筑了碉堡,几挺机枪封锁了这个狭窄隘口,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但是,必须得过去。如果向北过不去,向南也回不去,七千多红军包括中共中央机关就陷于绝境。因为南北都有敌人。所以,向北挺进是决死一战,必须从腊子口突过去(图1)。
(1)天险腊子口
腊子口,藏语的意思是“无法逾越的险要峡口”。1935年9月15日,毛泽东果断下达了拿下腊子口的命令。
9月17日凌晨2时,红一军团四团接到了攻击腊子口的命令,军委要求三天之内必须占领腊子口。四团接受命令后,立即向腊子口前进,发起攻击。但是攻不过去,部队遭受巨大损失。
防守腊子口的,是国民党新编第十四师,师长鲁大昌。蒋介石给鲁大昌下达了命令:如果让红军从腊子口穿过去,将以“失地纵匪”罪论处,严惩不贷。所以,守军将依托天险和中央红军决死一战。
?反复进攻失败后,团长黄开湘和政委杨成武趴在前沿观察:这个口子实在是太险要了,没有任何可以隐蔽的地方,红军官兵是朝着敌人的机枪冲锋的。但是看着看着,发现了一些情况:第一,由于两边是万丈悬崖,敌人的火力都布置在正面,只要封锁住正面,谁也过不来;第二,那个碉堡没有顶盖。敌人建碉堡时想到两边是万丈悬崖,上边不可能有人,所以碉堡上没有加顶。黄开湘、杨成武想,如果我们能摸到崖上边去,就可以把手榴弹扔到碉堡里边去。但是,万丈悬崖看着都眼晕啊。于是,把四团所有的战士都集合起来,让大家说怎么办?
正说着,站起来一个小战士,他说“我能爬上去,爬上去以后我顺下一条绳子来,别说一个连,一个营也能上去。”大家很惊讶,都看着他。至今不知道这个小战士的真实姓名,红军官兵都叫他 “云贵川”。当年他17岁,贵州入伍的,是个苗族青年,非常热爱红军,打仗非常勇敢,大家都很喜欢他,所以给他起了个外号叫“云贵川”。“云贵川”说:“团长、政委,我在家经常上山采药,草药都长在悬崖上,你只要给我一个大竿子,竿子上绑个钩子,我就能上去!”杨成武政委看着他,心里很高兴。
于是,七千多红军加上中共中央机关,生死存亡就系在这个17岁的小战士身上了。杨成武不放心,找了一匹高头大马,亲自把这个小战士扶到马上,把他驮到悬崖底下,驮到敌人看不见的死角处。杨成武说:“云贵川”你试试,让我看一看。这时已经给他准备好一根带钩的竿子,他把鞋脱了,赤着脚,腰上缠着用绑腿结成的一根大绳子,拿着钩子试试,挂住一墩草根,试试还算结实,一使劲脚就离地了。大家眼瞅着他跟猴子一样爬上去了。据有关当事人回忆说,当时大伙连大气儿都不敢喘,不敢咳嗽,怕把“云贵川”震下来。爬着爬着,就看不见他了。不一会儿“云贵川”下来了,说“政委,我上去了,我说我能上去吧。”哎呀,大家这个高兴啊,马上组织突击队,在“云贵川”的带领下,从这儿爬上去,再向敌后迂回。
为了吸引住敌人,红军从正面不停地发动进攻。川军根本不着急射击,只等红军近了,就扔手榴弹,给红军造成了很大伤亡。红军宣传员在这边喊:“白军兄弟们,我们是北上抗日,中国人不打中国人,请你们让开路吧。”那边就喊:“你就是打到明年,也休想从鲁师长的防地上通过。”
正面进攻的红军官兵,盼着“云贵川”带着的突击队尽快迂回到敌后,尽快看见升起三颗信号弹。
天快亮的时候。突然,三颗信号弹升起来了。三颗信号弹,两个含义:一,我们上去了,第二发动总攻。杨成武立刻下达总攻命令,所有火力都攻向碉堡,手榴弹从敌人后面扔下来了。红军官兵一拥而起冲上去,在桥上,在碉堡里和敌人展开了肉搏。敌人支持不住了。毛泽东很快得到了“腊子口已在我手中”的报告(图2)。
(2)红军夺取腊子口(电视剧《长征》剧照)
至今都无法查清楚“云贵川”的真实姓名,我们十分怀念这个在关键时刻,为中国革命立了大功的小战士。我们也无法得知他后来的命运如何,是不是在某一场战斗中牺牲了?或者负伤留在当地了(图3)?
(3)腊子口战役纪念碑(原址)
拿下腊子口后,红军穷追国民党军队90多里,占领了大草滩地区。缴获粮食一万多斤,盐两千多斤。有史学家评论说:“夺取了腊子口,就为红军北上打开了最后一道天险,宣告蒋介石要把红军困死饿死在雪山、草地的计划彻底破产了,这是红军长征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图4)。
(4)大草滩
中央红军的七千多官兵突破腊子口后,迅速突破岷山。从岷山下去,中央红军官兵被山下的的景色惊呆了,这是甘肃南部著名的富裕地区,牛羊遍地,到处是成熟的庄稼,空气里飘着食物的香味。终于可以不挨饿了,而且甘南的群众对红军很好,没有什么戒备,都围上来看热闹。红军的干部小心翼翼地问“我们能不能进村子找个地方宿营?”老乡痛快地答应说可以,欢迎!红军干部们赶紧对部队进行纪律教育,然后进村号房子。这个消息传得也快,小商小贩们都来做生意,卖大饼、油饼、糖块……红军多久没见到这些东西了!但是红军有纪律,不许私人买,由部队统一买来,再分给大家。甚至还洗了热水澡,洗完澡的红军官兵脸上终于有了一些血色。特别是那些女红军,让当地群众十分好奇,那些中年妇女、那些老婆婆们把这些女红军拉到屋里头,验身哪。她们确实是女的,赶紧请上炕啊,把好吃的都拿出来。很多女红军后来回忆那个时刻,依旧热泪盈眶,终于走出死亡之地了。
但是,有一个问题,也是个老问题:往下再往哪里走?当时毛泽东还不知道陕北有个刘志丹,只知道往北走。于是,毛泽东就把红一军团的侦察连长梁兴初叫来了,说小梁,你去给我找点精神食粮去。梁兴初知道毛泽东是什么意思,他经常执行这样的任务。于是,梁连长带了几个兵,换上了国民党的军服,走到了红军还没有占领的哈达铺。进了邮电局,把邮电局的工作人员唬住了,开始翻东西,凡是报纸、杂志一律都要,给毛泽东扛回来了。毛泽东一页一页地看,在敌人的报纸上,清清楚楚地知道了,红二十五军已经先于中央红军结束长征,到达陕北了。和那里的刘志丹的红军会合,并且有一块红色根据地。毛泽东说,那天晚上我睡了个好觉。终于有目的地了,转战万里终于有一个地方了,就是陕北根据地(图5)。
(5)
刘志丹是西北红军和西北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人之一。1935年2月任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曾在西北地区20多个县建立起工农民主政权,把陕北、陕甘边两块苏区连成一片,成为中共中央和各路红军长征之后的落脚点。得到了陕北苏区的消息,就意味着红军终于可以结束长期迁徙、四处转战的困境。那么,当曙光出现的时候,将士们又将表现出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呢(图6)?
(6)
再次出发以前,根据俄界会议的决议,这七千多红军进行了整编,合编成了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支队长(或支队司令)彭德怀,支队政委毛泽东,副司令林彪,参谋长聂荣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政治部副主任杨尚昆。
1935年9月23日,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向陕北进发了,过了渭河,进入甘肃省的通渭县城。到了通渭县城,红军总政治部提出一个口号“大家吃好”。以前红军总政治部向大家发出的号召是“英勇作战”、“克服困难”、“不怕牺牲”。现在的指示叫“大家吃好”,意思是不但要吃饱,还要吃好。通渭县城旁边有一条河,在河滩上红军举行了一次大会餐,试想几千人一块儿吃饭是个什么场面。从老百姓那里借来的桌子全抬到河滩上去,各伙食单位把好吃的抬上来,猪肉、羊肉、鸡肉、蔬菜、鸡蛋,什么都有。先是全体唱《国际歌》,然后是杨尚昆、邓发和叶剑英先后讲话,讲了北上抗日的问题、陕北根据地的问题、在这条路上还要怎样打敌人骑兵的问题。讲话完毕,宣布会餐开始。红军官兵不停地邀请其他单位的官兵,你尝尝我们的菜吧,红军的指挥员们拿着筷子根本就坐不下来,这个桌子夹两口,那个桌子夹两口,吃得高兴的时候,几千红军一起高唱歌曲:?我们本是工农政府有力的柱石
完成中国革命就是我们的天职
为红区发展巩固大家努力吧
英勇红色战士
我们永远站在最前头流着最后一滴鲜血
为着保卫我们的根据地
拼最后一滴血
几千红军官兵一起唱歌的时候,通渭县的老百姓远远地围着看热闹。这些老百姓见过各种各样的军队,就是没有见过这么一支军队,官兵同乐,在一起高唱歌曲。第二天,中央和军委的主要领导毛泽东、周恩来、叶剑英、博古等同志一起来到了一纵队的一大队。大队长杨得志对参谋长耿飙说,耿参谋长,首长到咱们这儿来了,咱们招待招待?耿飙说,汇报工作你负责,招待我负责。说完耿飙就去了通渭县城,找了个小饭馆,对老板说按照每桌五块大洋的标准给我做两桌,把老板吓了一跳。老板说我无论如何也做不出这么贵的饭菜,这是个小县城啊。耿飙把大洋拍在桌子上说,你就做,菜量要大,酒量要足,要多放辣椒。
这是长征以来,中央和军委的领导同志第一次在一个小饭馆里吃饭。吃饭时大家没有任何拘束,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气氛非常热烈。吃着吃着,本来酒量不大的毛泽东兴奋地喊:“合兵,合兵”。“合兵”是军事术语,就是两支部队合在一块儿,他的意思是把两个桌子对在一起,分着不热闹。稍有醉意的毛泽东,把醋、酱油、辣椒、盐,全都抹在一块西瓜上,他说“这叫五味俱全啊。”而且还让张闻天吃。张闻天咬了一口说:“哎哟,不行,太辣。”毛泽东还说:“能吃辣椒就是能革命嘛!”
我们讲述红军官兵快乐细节的时候,心中充满了崇敬,难道他们不应该享受快乐吗?难道在经历了千辛万苦流血牺牲之后,他们没有权利享受这快乐的瞬间吗?什么叫人生的快乐?难道不是在一个伟大理想的感召之下,经过了那样的流血奋斗,而换来的一种死而后生的人生自豪吗?
从通渭向北,中央红军的将士们就要达到陕北苏区了,1935年10月7日,红军走上了六盘山,这是中央红军在万里长征途中翻越的最后一座大山。面对着眼前莽莽群山和辽阔的西部天空,毛泽东感慨万千,著名的《清平乐·六盘山》在这一刻挥洒而成:“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毛泽东率领的中央红军即将结束万里跋涉到达陕北,国民党军队会善罢甘休吗(图7)?
(7)
七千多红军翻过六盘山,进入了陕西境内。当时命令,今天宿营地吴起镇。吴起镇是陕北的一个小城,这个小城注定要进入中国革命史。这时候,大家离吴起镇只有20里地了,参加长征的老革命成仿吾回忆说:“我们高兴极了,像小孩儿一样向吴起镇跑去。”杨成武回忆道“我们在蓝盈盈的天空下,列队进入了这个镇子。”已经进入陕北苏区了,虽然在边缘,但是它属于陕北苏区的辖区(图8)。
(8)
这一天,是1935年10月19日。距离中央红军离开中央苏区,开始长征整整一年零九天。但是,这七千多人到达的地方,仍敌情严重,因为敌人跟着进来了。这时候,蒋介石知道毛泽东已经到达陕北,马上调集5个师的兵力,要合围他们。有个成语叫“强弩之末”,蒋介石认为红军征尘未洗,疲劳之极,是最好打的时候,遂调集精兵强将,欲将红军消灭在这儿。更严重的是,参加主攻的是张学良的东北军。东北军57军的4个师,奉命火速从甘肃方向东进陕北苏区,朝七千多红军所在地扑了过来(图9)。
(9)红军到达吴起镇后形势示意图
东北军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条是南路,是大路,比较安全,平坦,利于行军,缺点是须绕出去200多里,才能到达和红军接战的地点。还有一条是北路,北路比较窄但是近,缺点是要经过陕北苏区的边缘,很可能就和红军接触了。东北军在商量作战方案时,绝大部分官兵说,咱们走安全地方,走南路。惟独师长牛元峰说,“我主张走北路,咱们晚走早驻,咱怕什么?胆小还打什么仗嘛,是不是?我一个师都不怕,咱4个师怕什么?”牛元峰牛气冲天,他的牛是有道理的。他和张学良关系十分密切,常年做张学良的辎重司令,和张学良私交非常好。所以他没把57军的军长放在眼里,更没把红军放在眼里。于是东北军一个军顺着北路向红军奔袭过来,前锋部队就是牛元峰的109师。
国民党东北军的作战能力强,武器装备好,如果东北军的4个师对中央红军的七千多人实行合围,红军一定凶多吉少。这一仗不但决定着红军能否在陕北站住脚,更重要的是,中共中央机关的生死存亡,关系着中国革命的前途问题。那么,七千多红军官兵将如何应对来势汹汹的敌军呢?
在东北军东进的时候,中央红军的主力已经在一个叫直罗镇的地方,悄悄地集结了,这直罗镇是百十来户的小镇。三面环山,中间有条河叫葫芦河。在勘察地形的时候红军指挥员说,这个地方是个大口袋,是伏击敌人的好地方,就在这儿设伏。第二天下午4时左右,牛元峰带着他的109师进了直罗镇,他把4个团布开了,其中626团和627团分别占领了两边的山,然后派出了警戒线。他觉得一切都很安全,就骑着马进了直罗镇。还没走到宿营地的时候,他对身边的人说,“给军长发电报,我已经占领了直罗镇。”晚上他就睡在直罗镇,一宿睡得还挺香,什么事没有。就是这一夜,红军已经对他形成了包围圈。第二天拂晓,天还未亮,冲锋号骤然响起,红军从三个方向,向直罗镇发动了猛烈进攻,109师几个团瞬间就被红军冲散了。红军拼死一战,势不可挡。626团团长当场被打死了,牛元峰才从睡梦中惊醒,他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他想不明白,事先并没有得到任何情报,说这里有红军部队。即使有红军部队,红军是善于打夜战的,昨天一个夜晚睡得好好的,怎么天一亮变成这个样子了?惊慌之中他带着自己的警卫部队,赶紧往山上跑,山上已经被红军占领了。于是他又顺着河沟往村东跑,在东边发现个寨子,全部钻进寨子里边去了(图10)。
(10)
红军围着牛元峰的寨子不打,周恩来说,不要动他们,也不要打他们,里头没吃没喝他们自己就会出来的,集中所有的主力部队袭击他的军部。这一招果然奏效,敌军部立即溃散了,顾不上109师了。这时候,仍旧被包围在寨子里的牛元峰又渴又饿,当听见枪声的时候还以为增援部队来了,他说咱们赶紧突围。漫山遍野都是红军,这个牛师长带着他的残兵败将整整跑了一宿,在山里边转来转去。到了第二天,当他听见四周全是红军官兵的缴枪不杀的喊声时,他绝望了,他一看身边就剩下一个参谋处长,一个副官。在绝望中他把自己的手枪掏出来,交给副官说“你打死我吧。”副官执行命令倒也坚决,拿过手枪二话不说,照着师长的后脑勺就开了一枪,子弹从后脑穿进去在前额炸了个窟窿。后来,这个副官被俘了。直罗镇这一战打得好,红军以伤亡八百多人的代价,取得了歼敌、俘敌人六千多人的战果。
浅析《转战陕北》艺术特色 篇12
《转战陕北》创作于1959年, 纸本设色, 纵208厘米, 横208厘米,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此作品以构思独特, 意境深远, 的传统山水画的表现方式为大家展示了革命历史重大题材, 使人耳目一新, 为中国画的发展开辟出了一条新的道路。此作是石鲁为新中国成立十周年而创作的。新中国成立后, 中国大部分画家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革命题材的绘画创作中。同样石鲁在创作《转战陕北》之前, 也有不少以“转战陕北”为题材的中国画作品, 但其《转战陕北》和以前的作品相比, 有很大的不同。之前其他画家在表现这一历史题材时, 多以毛泽东指挥千军万马为画面主要内容, 而石鲁的这幅《转战陕北》却突破性地以山水为主, 人物 (毛泽东和警卫员) 只在山水间占很小的位置。他在此作品中采用了间接性的描绘方式, 不过内在的表述还是叙事性的, 但其画面的主体构成却是山水。他通过描绘西北的大山大水, 塑造一个大气磅礴的空间, 从而把观众带到了一个特别具体的历史情景中, 充分唤起了观众的联想。在画面上虽然不见千军万马, 但给人的感觉却是在大山大壑间隐藏着千军万马, 画家用间接的方式暗示出一个宏大的历史场面。
一、叙事性的思想内容
《转战陕北》是为了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而作的。当时, 举国大庆, 首都北京以新建人民大会堂、人民英雄纪念碑、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等十大建筑向建国10周年献礼。在此之际, 国家有关方面依据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的陈列方案.拟定若干重大革命历史题材。《转战陕北》就是其中的一幅作品, 其有主题有情节, 却没有遵循叙事性的原则。
其讲述的是1947年, 蒋介石命令胡宗南率大军进攻延安和陕甘宁革命根据地, 目的是摧毁中国共产党的首脑机关。同时毛泽东命令解放军主力向国民党的统治区多路纵深挺进, 以实现由战略防御向战略进攻转移的重大战略部署。为了这一战略目标, 他在重兵压境之时, 亲率中央机关和少量部队与其周旋, 牵制并重创蒋军的有生力量于陕北。这次事件是毛、蒋两位政治人物之间的又一次革命性的较量, 其结局以毛泽东大获全胜而告终。此作品试图通过少量的人物, 及其大量的山水, 形成对比, 来突出当时毛泽东的革命胸怀和英雄气概, 及其他厚积薄发的一种力量。
二、纪念碑式的构图
《转战陕北》这幅画采用了高远和深远相结合的表现方法, 通过独特的纪念碑式的构图方法, 塑造了毛泽东胸中自有百万骑兵的气魄。其构图的形成, 源于石鲁对陕北大地的热爱, 以从飞机上鸟瞰延安宝塔孤耸于陕北黄土高原上的自然形式为蓝本。将毛泽东的侧立像矗立在陕北的黄土高原上, 就想延安宝塔一样, 起到了一个象征性, 领导性的作用, 更加突出了毛泽东的核心地位。
其作品的近景采用的是高远法, 画中巍峨雄壮的山体, 加之足够厚重的笔墨, 给人以崇高伟大的感觉, 很好地衬托出了毛泽东高韬远略、气吞山河的伟人形象。近景山体上竖直的墨线压住厚重的色调, 显现出一股直冲云霄的势, 而这种势头又被长短不一的横线多层次地拦腰截断, 遏制了向上冲的势头。这样一来, 在山体中就积聚了一股沉厚的待发之力, 而这种力恰恰通过位于画眼位置的一条未被截断的竖线也就是毛泽东侧立像将所有蓄积于山体中的上冲力得到了爆发。此副画中毛泽东的侧立像所占空间虽小, 却一最简单最少的表现手法表现了最多, 有一种天地一人、统领山河之气魄。那么, 人物设置偏向画面的右侧, 又面向画外, 这样就将画面之势引向画外, 冲向更广阔的天地, 形成画面宏大的精神气度。远景则采用深远法画成, 由浓而淡、一浓一淡的墨色变化, 使画面很自然向远处无止境地延伸出去, 创造出辽阔而深远的意境。
这样高远和深远的结合, 在横与纵, 浓与淡的空间里, 以其有限的画面表现了无限的意境, 使这幅作品具有了雄健博大辽阔的风神气度。石鲁以其独到的眼光和创造性, 把原本壮阔的自然形式转换为艺术形式, 创造出了一幅意境开阔、气势逼人, 气度非凡的大作, 成为革命性历史题材绘画的经典之作。
三、有“意”的笔墨及其“热烈”的着色
“笔墨是心迹的物化, 任何对笔墨的执着, 恰恰是背离了笔墨。当你不再执着于恒常不变的笔墨, 你才会发现无限宽广的天地, 你的心性才会在无拘无束的挥洒中真实的显现。”那么, 《转战陕北》中的笔墨即是石鲁心迹的物化。
他用粗犷有力抑扬顿挫的大线, 厚实的墨色及其“热烈”的着色, 不仅展现了黄土高原的壮阔豪迈, 又仿佛传达出了陕北民歌的那种酣畅嘹亮。他的笔墨豪放中夹杂稳健, 淋漓中可见沉厚, 有强烈的主观表现性和笔墨自主性。尤其在此作中, 石鲁对笔墨的处理更是注重对“意”的表现, 而没有仅仅拘泥于具象的客观再现。这正是他笔墨的独到之处。比如前景主要山体以浓重的墨线勾勒出主要结构, 再用大笔进行皴擦, 十分概括。阳面渲染红色, 粗重的墨线与厚重的朱砂、赭石等热烈的颜色交叠挤压, 浓墨重彩, 塑造出突兀而立、朴实浑厚, 雄浑的西北高原的艺术形象, 造成了热烈、雄厚、朴实而又伟岸的气势。画面中的人物虽小, 但却是整幅画中最重的一处墨色, 在虚虚淡淡的远景的衬托下, 显得极有分量, 稳稳抓住了整个画面的中心。石鲁在这里选用了毛泽东的侧立像而非正面像, 避免了谨小失大, 从而使这一形象更凝练有力。石鲁认为:“画有笔墨则思想活, 无笔墨则思想死。画有我之思想, 则有我之笔墨;画无我之思想, 则徒作古人和自然之笔墨奴隶矣。”情动于衷, 笔由心出, 这是石鲁的独特个性。石鲁在《转战陕北》中的笔墨表达与这一革命历史主题水乳交融, 使艺术性和思想性得到了完美的统一。
摘要:《转战陕北》是长安画派画家石鲁的代表性作品, 此作品代表着石鲁的艺术走向独立的一个标志, 也是革命性历史题材的经典之作。本文试图通过作品的思想内容、构图、笔墨及其着色来分析其艺术特色。
关键词:转战陕北,艺术特色,石鲁
参考文献
[1]石丹.中国名画家全集——石鲁[M].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3:3-16.
[2]石鲁.学画录[M].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5.
[3]李世南.笔墨人生[M].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9:189-191.
[4]张渝.气韵对气势[J].书屋, 2003 (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