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高原(精选12篇)
陕北高原 篇1
摘要:目的 探讨高原环境下慢性高原病并发急性高原病的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2000年2012年收治的符合筛选标准5000例住院患者, 随访710年, 将其分慢性高原病住院者为观察组, 非高原病首次住院者为对照组。对急性高原病的发病情况进行观察, 且进行临床流行病学的分析。结果 随着观察年限的延长, 对照组急性高原病发病率会逐渐增加, 而观察组则不会。在急性高原病的逐年发病率和累计发病率方面, 观察组要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有统计学意义。除观察组高原肺水肿及高原脑水肿外, 观察组在三型急性高原病发病率上要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有统计学意义。急性轻型高原病是高原心脏病和蒙赫病的急性高原病发病率主要构成。结论 相较于高原习服人员, 慢性高原病患者发生急性高原病风险更大, 其中比较显著的是高原心脏病和蒙赫病。
关键词:高原环境,慢性高原病,临床回顾
暴露在高原低氧环境中的人们, 一种特发性疾病是急、慢性高原病, 缺氧是主要发病基础[1], 从理论上来讲, 慢性高原病和急性高原病存在着某种内在联系。在前期研究中, 已经证明相较于健康人群, 急性高原病患者发生慢性高原病的概率更高[2]。那么相较于健康人群, 慢性高原病并发急性高原病的概率是否更高呢。本文选取我院2000年~2012年收治的符合筛选标准5000例住院患者, 总结患者的随访资料,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0~2010年符合筛选的5000例住院患者。筛选标准:住院记录在两次或以上;两次住院间隔时间在6个月以上;移居高原时间不小于1年。观察组的患者为确诊为慢性高原病后仍再次住院, 共1200例, 男900例, 女300例, 年龄为18~60岁;对照组患者则为非高原病首次住院而后无慢性高原病入院记录者共3800例, 男3400例, 女400例, 年龄为14~67岁。
1.2 方法
对两组在随访期间急性高原病发病情况进行观察, 各型高原病的诊断标准均依据我国颁布的高原医学学术讨论会确定的诊断标准。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数据资料用t检验, 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慢性高原病患者随访年限和急性高原病并发率关系方面, 在急性高原病逐年发病率方面, 观察组要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有统计学意义;在累计发病率方面, 观察组为17.34%, 对照组为4.32%, P<0.05, 有统计学意义;随着观察年限的延长, 对照组急性高原病发病率会逐渐升高, 而观察组则没有这种变化。
在慢性高原病分型方面, 一般将慢性高原病分为五种类型, 因为近些年才出台高原衰退症诊断标准, 因此未将高原衰退症状纳入到慢性高原病。相对于对照组来讲, 观察组除了高原肺水肿及高原脑水肿无显著差别外, 其它均较高, P<0.05, 有统计学意义。在四种类型慢性高原病与急性高原病发病率方面, 发病率最高的为高原心脏病组的急性高原病, 显著高于其它症状发病率, P<0.05, 有统计学意义;发病率第二位的是蒙赫病的急性高原病, 也显著高于其它症状的发病率, P<0.05, 有统计学意义;特点为高原脑水肿发病率较高。
3 讨论
相较于适应高原生活人群,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有着较低动脉血氧饱和度和动脉血氧分压, 分别为65.23%和2.12k Pa, 而高原心脏病患者动脉血氧饱和度和动脉血氧分压则为80.10%和5.88k Pa, 说明大部分慢性高原病患者长期状态是低氧血症, 重新来到高原, 会增大急性高原病的风险。
在本组研究中, 随着观察年限的延长, 对照组急性高原病发病率会逐渐升高[3], 而观察组则没有这种变化。相对于对照组来讲, 观察组除了高原高血压组的高原肺水肿及高原脑水肿无显著差别外, 其它均较高, 另外,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和蒙赫病为四种类型慢性高原病并发高原脑水肿为最高, 显著高于其它症状的发病率。说明慢性高原病广泛损害到患者, 会损害很多系统和器官。一般情况下, 急性轻型高原病是慢性高原病并发急性高原病的主要症状;国外经常将蒙赫病认定为高原红细胞增多症, 而国内则将蒙赫病定义为高原心脏病混合症, 因此, 在红细胞增多等方面存在着互相较差的情况, 需要特别注意。
总之, 相较于高原习服人员, 慢性高原病患者发生急性高原病风险更大, 其中比较显著的是高原心脏病和蒙赫病。
参考文献
[1]黄跃, 李素芝, 郭灵常.高原环境下慢性高原病并发急性高原病的临床回顾[J].中华内科杂志, 2003, 2 (1) :123-124.
[2]陈翠喜.慢性浅谈急性高原病的预防[J].健康必读, 2012, 2 (10) :87-89.
[3]黄跃, 彭东, 罗群.高原环境下高原病再发的流行病学研究[J].西南国防医药, 2004, 2 (6) :143-144.
陕北高原 篇2
初到高原的人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轻重因人而异,反应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头痛、胸闷、气短、心悸、恶心呕吐、口唇紫绀、失眠多梦、血压升高等症状。为预防高原反应给各位领导带来的不便,特提醒注意以下几点:
1.保持良好的心态和乐观的情绪。
2.不要剧烈运动,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
3.多吃碳水化合物,多吃水果,多喝水,保持体内充足的水分。
4.食物以清淡为宜,不宜过多饮酒、吸烟。
5.不要频繁洗澡,以免受凉引起感冒,引发急性高原肺水肿。
6.高原反应一般在3-5天自然消除,若出现高原反应症状,可通过吸氧或服用镇静药物(如红景天口服液、高原安口服液)缓解;若症状严重,请及时与医务人员联系。
7.高原昼夜温差大,注意保暖。要防止因受凉引起的感冒,感冒是急性高原肺水肿的主要诱因之一。在高原强日光下外出要带防辐射的太阳镜和遮阳帽,并涂抹防晒品。
8.且不可抱病(慢性阻塞性肺病、间质性肺病、各种呼吸功能不全、器质性心脏病、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病、胃肠道疾病、神经与精神性疾病等)进入高原。
高原地区旅游警惕“高原病” 篇3
不久前,某医院收治了一位“奇怪”的男性患者。这位患者以前身体健康、爱好广泛且平时也很爱说话,但现在却变得反应迟钝和木讷。经过详细询问病史得知,他两个月前在西藏旅游时曾出现了头晕、头痛、胸闷、气短等症状,甚至一度进入昏迷状态,当时诊断为急性高原脑水肿,在当地匆匆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但回到家后却出现了反应迟钝等症状。这位患者的问题就是高原病所致的缺氧性脑病,患者头颅核磁共振检查结果也与此诊断相符。经过20次的高压氧综合治疗,患者的症状明显缓解,反应能力及交流能力又回到了病前状态。
众所周知,人进入高原易患高原病,患者可以出现胸闷、心悸、四肢无力、活动能力下降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可能出现昏迷或死亡。这主要是由于在高原环境中机体缺氧所致。那么,如何预防和减轻高原病呢?首先,在高原旅行前应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做好评估,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更易患高原病,应尽量避免高原旅行。第二,应提前对旅行路线做好规划,做到阶段登高。第三,在旅行前吃些红景天等药物,能提高缺氧耐受能力。第四,临行前可以进行高压氧治疗。有研究证明,进入高原前预防性高压氧治疗可以提高人的缺氧预适应能力,降低高原病的发生率。
如果发生了高原病,不管病情轻重,一定重视起来,停止继续登高,马上向低海拔地区撤离。对于高原病的治疗,除了常规吸氧、药物及对症支持治疗外,高压氧治疗是公认的有效方法。
另外,还有一些人在高原旅行时并没有明显的高原病症状,但旅行归来,总会感觉像生了一场大病,有不明原因的不适感,如心慌、心悸、四肢无力、困倦等,人们往往认为这种情况是旅行过于劳累所致,并不在意,更不予以积极治疗。其实,这是一种并不为人所了解的疾病——高原去适应综合征。它是由于从高海拔环境骤然变换至低海拔环境,人体对于氧的摄取等各方面适应不全的结果,如果不积极治疗一样会出现问题。如果出现这一问题,经过一至两个疗程的高压氧治疗,症状就可以明显好转。因此,高原旅行前后都该吸吸高压氧,这样可以更快摆脱高原环境给机体带来的不良影响。
(据《健康报》)
抓咬伤不宜用创可贴
生活中有很多人无论是划伤、烧伤还是被开水烫伤了都千篇一律地找出创可贴贴上。创可贴固然有其好处,但它只适用于出血不多、创面较小且不需要缝合等情况,实际生活中有些创口是不适合用创可贴的。例如疖肿、烫伤、化脓感染或者伤口有异物等情况,不宜使用创可贴;遇到失血多、创面大的伤口时也不适合用创可贴;动物咬伤、抓伤的创口,毒虫造成的创口等也不适合用创可贴;一些轻微的擦伤,只要涂一些碘酒进行消毒即可起到预防感染的作用,也不需要使用创可贴。
另外,在适合使用创可贴的前提下,也应检查一下创口处是否有污泥等污染物,如有不洁物,需用生理盐水将伤口清洗、擦干、消毒,然后再贴上创可贴。
(据《家庭医生报》)
糖友慎用白加黑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感冒了不能随便乱服药,像白加黑这类感冒药最好别吃。白加黑又叫美息伪麻片,为复方制剂,内含扑热息痛、盐酸伪麻黄碱、氢溴酸右美沙芬、盐酸苯海拉明,具有解热、镇痛、镇咳、抗过敏、镇静等作用。因为具有退热的作用,退热时会有大量汗液蒸发,糖尿病患者如果大量出汗,可由于体内水分的丢失而引起血糖升高,会有一定危险。所以,糖友最好别用白加黑等盐酸伪麻黄碱类感冒药。
同时,在服其他感冒药时,也要特别注意补充足够的水分,这样对血糖的影响就小了。 (据《家庭好医生网》)
慢性唇炎不能舔
许多慢性唇炎患者,会不自觉地舔唇,结果适得其反。可以从调整饮食和日常生活习惯上来防治:
一、多吃新鲜蔬菜,如白菜、白萝卜、黄豆芽等,以增加B族维生素的摄取。
二、及时补充足量水分。
三、秋冬季节,无论男女,都应使用护唇膏。要尽量选择刺激性成分少的无色唇膏。过敏体质的人,用棉签将香油或蜂蜜涂抹到嘴唇上,也能起到很好的保湿作用。
四、有条件者,可以使用加湿器来增加空气湿度。
五、改掉舔唇、咬唇等不良习惯。
如何自查甲状腺
近年来,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上升趋势,特别是因碘摄入过多而诱发甲状腺癌的病例有所增加,这在沿海城市最为明显。为了抵御甲状腺肿瘤的侵袭,我们不妨学习一下甲状腺的自我检查。
首先,在光线良好的房间内面对镜子注意颈部喉结下方的气管两侧,并同时吞咽口水,观察吞咽口水时,是否有肿块突出并随吞咽上下活动。然后用自己的食指和中指轻压自己气管两侧甲状腺的部位,并注意甲状腺的形状。
甲状腺位于气管两旁呈蝴蝶形,一般无法触到。如果触诊时发现甲状腺呈弥漫性肿大,则可能患有甲状腺炎及甲亢等疾病。但如果只在甲状腺的某个部位触摸到一个或多个圆形肿块,则多见于甲状腺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患者,当然也可能是甲状腺癌的患者。触摸时还需要注意甲状腺肿块的大小。
一般来说,良性肿瘤或囊肿的单个结节直径多小于2厘米;直径超过2厘米时应该怀疑为甲状腺癌。触摸时单个肿块表面光滑、均匀,按之有弹性者可能为腺瘤或囊肿;如有多个光滑结节的话,则可能为结节性甲状腺肿,而且良性肿块一般摸上去不太硬,吞咽口水时肿块可随吞咽活动度大。如果发现甲状腺单个结节肿大,表现不光滑,较硬,且吞咽时活动度很小,应疑为甲状腺癌。另外,在触摸完甲状腺后别忘了摸一下自己颈部其他部位是否存在肿大的淋巴结,若在甲状腺周围颈部其他地方能摸到质地较硬的淋巴结,则应迅速就诊。
良性肿瘤及囊肿可能存在数月至数年而大小变化不明显,但甲状腺癌患者的肿块会迅速增大,所以应该经常关注自己的甲状腺。一般每月自己检查一次就可以了,也许就在这简单的自我体检瞬间,你会早期发现甲状腺疾病,及早就医,还自己一个健康的身体。
(据《健康报》文/上海第九人民医院普外科 朱晨芳 )
中药西药要分开用
有些常用中西药是有配伍禁忌的,患者在服用这些药物时应注意避免同时使用。
蜜炼川贝枇杷膏与感冒清
蜜炼川贝枇杷膏中含有大量蜂蜜,感冒清片中的退热成分与蜂蜜能形成复合物,会减少药物的吸收速度,使退热作用减弱。
羚羊感冒片与复方阿司匹林
羚羊感冒片系碱性中成药,复方阿司匹林系酸性药,两者合用后疗效降低。
牛黄解毒片与土霉素
牛黄解毒片主要成分有牛黄、雄黄、石膏、大黄等,其中含铁、铝、镁等离子,与土霉素类抗生素同服,可产生络合物而影响吸收。
复方丹参片与藻酸双酯钠
两者都具有活血化瘀,降低血脂,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的作用。若二者联用,极易诱发内脏自发性出血,尤其是血小板减少且有出血倾向的患者。
消渴丸与优降糖
消渴丸是由黄芪、生地黄、天花粉、优降糖组成的,每丸含优降糖0.25毫克,若与优降糖(每片2.5毫克)同服,一日三次,优降糖就会超量,易导致低血糖休克。
炎得平与螺旋霉素
中成药炎得平主要成分是穿心莲,其抗感染作用是通过促进白细胞吞噬功能而达到的,螺旋霉素能抑制穿心莲的促进白细胞吞噬功能,也就抑制了穿心莲的疗效。
藿香正气水与苯妥英钠
藿香正气水中含有乙醇,乙醇是一种药酶诱导剂,它能增加酶的活性,加速苯妥英钠在体内的代谢,使其半衰期缩短,临床疗效降低。
陕北高原 篇4
陕北说书是中国民间戏曲中说唱艺术的一种, 具有极其鲜明的地域性。它流传于我国陕西北部、山西西北部及宁夏、甘肃部分地区, 尤以陕北榆林, 延安两地为典型。它的内容主要反映当地百姓的日常生活、劳作以及对社会世事的态度, 可由一人独唱或多人走场表演。《辞海》中对“陕北说书”的定义为“曲艺的一种, 流行于陕西北部。一人坐着演唱, 有说有唱。演唱者手执三弦或琵琶, 左膝系檀板按节拍。曲调大都为当地民间小调”。①
( 一) 陕北说书苦难意识的形成原因
盲艺人是陕北说书的传承者、苦难的承受者, 他们当时的生活境遇十分艰难、社会地位极其低下, 是陕北说书苦难意识的发源。
这个经历过特殊苦难的承受者的创作群体所创作出来的作品, 必然也带着一定的苦难意识。所谓苦难意识, 就是指承受者在面对人生的各种痛苦时, 保持清醒, 敢于正视困难, 用智慧和力量主动化解痛苦的思想意识。
( 二) 悲痛的历史积淀促成了苦难意识
在陕北, 有许多可歌可泣的历史人物, 有许多引人沉思的悲剧故事, 有许多惨痛的地域灾难, 而对于说唱故事、演绎历史的一门艺术, 这些都成了陕北说书取材的丰富内容。这些悲痛的历史积淀便深深影响了陕北说书的“精神”和“骨气”, 这便是苦难意识。
除了人为的历史悲痛事件的频发之外, 还有自然的天灾也使陕北地区的人民饱尝苦难, 促使劳动人民心中的苦难意识的逐渐形成。陕北地区易发洪涝、风灾、病虫害、地震滑坡等灾害。据史载, 陕北地区自然灾害频发, 危害极大, 榆林地区素有“三年两头旱, 一年不旱遭水患”之称, 1950 年至1990 年, 出现了史上记载的重大旱、洪、雹、霜冻、风沙、虫害的记录便有109 次, 大旱灾就占灾害频率的30. 1% , 重雹灾占灾害频率的26. 6% 。②在整个陕北地区的历史记忆中, 这些历史上的重大悲剧事件的积淀, 层层加深了陕北人民的苦难意识, 生在这里的人民都对这些灾难有着清醒的认识和了解, 因为, 他们饱受苦难的摧残。
( 三) 落后的生产方式加深了苦难意识
陕北地区在历史上是贫瘠的、落后的。解放前, 这里农业十分落后, 生产条件也很差, 整体是以人力和畜力为主的, 是以自然肥料为主的粗放型小农经济, 用“靠天吃饭”来形容陕北的生产方式一点也不为过。在陕北地区曲折的历史条件下, 对农业的建设、畜牧业改造的能力十分弱小, 根本无力再发展或创新新的生产方式和生产条件, 许多限制陕北地区的生产方式发展的因素都是客观因素。
首先, 在土地所有制结构上, 旧陕北的劳动人民无土地资源, 仅靠粗放型的耕种方式、人力和畜力等落后的劳动方式进行农业生产, 农业生产能力不能得到发展, 使陕北地区的落后生产方式延续了很长时间。
其次, 在自然环境方面, 陕北地区曾是畜牧业的发达之地, 《史记·货殖列传》载“北有戎翟之畜, 畜牧为天下绕”③, 畜牧业的发展依靠大自然的赋予维持, 又对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 使得农业生产受到很大的限制。
最后, 落后的生产方式不仅使人们的生活依旧处在贫困边缘, 而且严重浪费生产资源, 影响生产效益。落后的生产方式使得劳动人民的生活困苦不堪, 经济效益极差, 肉体上和物质上的窘境使其对苦难情节的体会更加深刻。
陕北地区这种生产状况严重制约着地区经济的繁荣以及文化的发展, 劳动人民时刻生活在落后的经济圈中, 生活得不到改善, 文化得不到发展, 思想觉悟便始终停留在落后的旧社会, 盲艺人们多数体验到这种严峻的环境, 他们对苦难意识的表达便只有寄托在自己的创作之中, 记录那段苦不堪言的生活和历史以此劝诫后人。
( 四) 陕北人民深厚的封建内心定型了苦难意识
在陕北地区的历史上, 遗留有不少陈规陋习, 虽然新的时代已经来临, 文化科学发展迅速, 但是影响陕北地区的一些封建迷信的思想根深蒂固, 至今仍然留有残余, 劳动人民习惯把一些愿望和美好的期盼寄托于神灵, 把一切苦难和灾病都转移到邪灵上, 由此可见封建迷信的思想深深刻在陕北人民的心中, 很多劳动人民为此生活在恐惧当中, 进而民间就出现很多忌讳, 为的是消除心中的恐惧感。
陕北人民内心深刻的苦难意识在被封建迷信的毒瘤深深戳中要害时, 他们是对生活何等绝望, 在这种强烈的悲观情绪影响下, 陕北人民是尝到了生活的苦辣艰辛, 他们内心真实的苦难意识, 也成就了在这一背景下形成的陕北说书苦难意识的定型。
二、陕北说书中苦难意识的表现
( 一) 陕北说书从内容创作上表现出来的苦难意识
陕北说书之所以在民间劳动人民中深受欢迎, 有两点原因: 一是它所创造的说书故事具有一种理想主义色彩, 在陕北劳动人民陷入深深地困境时, 使他们心中有一种对解放自身的摆脱困厄的希望; 二是它的创作内容取材性质上多数是悲剧的、苦难的, 又正好符合陕北劳苦大众本身的特点, 他们可以在说书故事中找到自我、感受自我, 在心灵上引起共鸣。
陕北说书的理想化特点, 其实恰恰说明了陕北人民对不可实现的愿望的寄托, 甚至可以说是对残酷现实的无奈的暂时性脱离。陕北说书的理想主义具体地表现在陕北说书中故事内容的结局有些是喜剧性的。但是这一喜剧结局代表着陕北劳动人民的内心意识, 它是对邪恶力量的厌恶, 对苦难生活的厌恶。其中可找到陕北人民的内心困惑的生活境遇, 陕北说书的内容有很多描述民间苦难境遇的, 这种内容不是妄加编写的, 而是依据创作者在陕北民间的体会和经历, 以真实故事为依据, 采取一定的手法创造出来的。
( 二) 陕北说书从人物塑造中表现出来的苦难意识
陕北说书中的人物塑造多以悲剧人物为原型, 这使得完成创作后的陕北说书折射出一种对经历苦难人物的同情和怜悯。陕北说书对历史人物的创作一点也不吝惜, 在对悲剧人物的塑造中, 有意把主人公的苦难事实放大, 突出人物的悲剧情节, 甚至创作出规模宏大的长篇说书。当然, 这样的创作有它的原因, 俗话说“自古英雄遭困, 从来才子争名”, 在陕北人的记忆里, 自古历经磨难、饱尝艰辛的的历史人物都名传千古, 陕北人民的生活一向都比较艰辛, 陕北说书中利用宣扬悲剧人物来实现自我心灵的寄托。
通过陕北说书, 反映的问题在现实中也有广泛存在, 陕北人民以血泪的控诉言辞, 讲述自己的苦难内心, 来发泄内心的怨痛, 这种极具真实感染力的陕北说书值得让人们从中挖掘更深刻的内容。
( 三) 陕北说书在语言方面表现出来的苦难意识
陕北说书里语言应用的特点多为幽默、夸张的手法。陕北人民在田地劳作后需要放松一下, 因此在陕北说书中应用幽默的语言, 使得劳动者获得身心方面的愉悦。另外幽默也起到了一种反讽的作用, 使讽刺更加强烈、鲜明。夸张手法的运用是由陕北人民粗犷豪放的性情决定的, 他们在表达情感方面毫不掩饰, 甚至夸大, 把内心的看法和认识直接表现出来。夸张与幽默诙谐的语言特色的结合使得陕北说书从本身就带有一种对悲剧苦难的讽刺意味。
在陕北说书《刮大风》中有这么一段:
风司婆娘放出一股风,
直刮得天昏地暗怕死人。
上天刮在凌霄殿,
入地刮在鬼门城。
直刮得大山抹了顶,
直刮得小山磨得又平平。
千年的大树连根拔,
万年的古石乱翻滚。
直刮得天女把金童寻,
直刮得拦羊娃娃钻串洞。
在这段说书中, 明显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来表现陕北的“黄风天”, 在陕北, 刮风是常见的事, 沙尘天气时常有。书文中说大风刮在了天上地下, 把千年的大树、万年的石头都刮得乱动了, 这在现实生活中显然不可能发生, 但创作者利用夸张的手法, 一是直接体现陕北的恶劣天气, 人民的生活境遇, 二是可以是使人想象到陕北人民在这种环境下生存的内心酸苦, 体现出一种苦难意识。
在面对荒诞与丑陋, 陕北说书利用夸张和幽默的手法, 添油加醋, 使其荒谬之处直观地暴露出来, 有些悲观和苦难在不能用直接的语言表达时, 以讽刺和夸张的语言则更能起到加强作用。陕北说书中的这一语言上的幽默, 实际上是从骨子里透出的悲情苦难意识。
三、结语
陕北说书作为陕北民间独特的一项说唱曲艺文化, 一方面被陕北劳动人民当做饭后茶余的娱乐活动, 一方面又被当做记录发生在陕北民间的日常生活状态。它历史悠久, 在传承陕北民俗、风情方面起到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因此也被誉为“陕北的活化石”。陕北说书在研究陕北历史文化上成为重要线索, 使得陕北说书得到更广泛的宣传, 弘扬和继承这项艺术成为每个陕北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同时为陕北说书的深入研究和发展尽一份力。
注释
11辞海[K].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79:895.
22榆林市志编纂委员会.榆林市志[K].西安:三秦人民出版社, 1996, 12:111.
陕北高原 篇5
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生态环境建设现状分析
简要分析了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并对研究区划分了自然地理分区,分析了研究区主要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和生态环境建设现状.
作 者:赵德芳 作者单位:西安文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65刊 名: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200925(10)分类号:X171关键词:陕北黄土高原 丘陵沟壑区 生态环境
初入高原,警惕高原心脏病 篇6
缺氧会致
高原心脏病
高原心脏病是以肺动脉高压为主要特征,引发右心室肥厚和心力衰竭的一种心脏病。该病易发生在3500米以上的高原,高原缺氧是诱发本病的根本原因。进入高原,人体为了适应缺氧的环境,红细胞增多、血液黏滞度增加、总血容量和肺血容量增加,引发肺动脉高压,进而导致心脏的负担加重,而且缺氧还会对心肌造成直接的伤害。再加上过度劳累、感冒、腹泻等因素的诱发,很容易发生高原心脏病。
急性发病者
儿童多
个别初入高原的人,特别是儿童容易发生急性高原心脏病,其中3岁以内的乳幼儿发病率最高。初起时夜啼不眠、烦躁不安、食欲不振、腹泻、咳嗽等,继而精神萎靡、颜面苍黄、呼吸困难,常伴有憋气、唇绀、消化道功能紊乱,有时出现发作性晕厥,最终出现右心衰、肝大、尿少、水肿等,幼儿多为右心衰。
成年人发病较幼儿缓慢,常发生于初入高原的旅途中或是到达高原后的短期之内,尤其多见于突然从平原到达高原的人,往往是由于呼吸道感染或体力活动后诱发。患者主要表现为心悸、气促、咳嗽、呼吸困难、水肿等,与幼儿的病情相比,成人患者左心衰的症状更为明显,常伴有肝脏肿大,右心肥厚和劳损。病情严重的患者还会因为急性左心衰竭而突然死亡。
心力衰竭在心血管疾病中属于终末阶段,患者十分痛苦,除了要忍受心慌气短、呼吸困难、睡眠不能平卧、下肢水肿等症状的折磨之外,治疗时出现的病情反复加重、必须口服大量药物以及高额的治疗费用等,也都是患者和家庭难以承受之“痛”。
中药对高原心脏病
有独特作用
心衰的病情复杂,治疗起来也复杂,目前西医临床上常以强心药、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等四大类药物联合应用的方法治疗,从而起到强心、利尿、扩血管的作用,缓解心衰症状,患者需要大把吃药,非常痛苦。
中医药近年来在治疗心衰方面取得了巨大突破,芪苈强心胶囊同时具有强心、利尿、扩血管等三大作用,一药可发挥西药四大类药物联用的作用。该药组方中所含的人参、黄芪、附子等药物能增强心脏舒缩功能;葶苈子、泽泻等药物能够利水消肿、通小便,使体内多余的水分从小便排出,从而减轻心脏的负担,值得一提的是,中药利尿最大的特点是不会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丹参、红花等活血通络药物可以扩张血管,改善心脏的血液供应,减轻周围血管阻力。
该药不仅可以强心、利尿、扩血管改善患者呼吸困难、胸闷气喘、乏力、浮肿等症状以治标,还可以改善神经内分泌过度激活和心室重构以治本。近年来研究发现神经内分泌过度激活和心室重构是心衰发生的根本,而许多具有通络作用的药物都可以调节神经内分泌,治疗心室重构,比如益气养心药物、安神镇静药物可以有效抑制神经内分泌过度激活,活血通络药物、利水消肿药物可以改善心脏的供血、消除心脏络脉中停滞的瘀血和痰饮,可使心衰增大的心脏缩小,能有效抑制心室重构。芪苈强心胶囊正是配伍了益气养心、活血通络、利水消肿等药物,所以可以从根本上有效治疗心衰。
芪苈强心胶囊对于心衰整合调节、标本兼治的功效得到了循证医学研究的证实。研究结果显示:该药可显著降低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的水平,NT-proBNP被视为治疗心衰的关键点,患者血清中NT-proBNP的水平越高,就说明心衰的程度越深,心室重构病变越重。另外,循证医学研究还显示芪苈强心胶囊在逆转心衰进程,治疗心室重构、改善患者预后方面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而且可以显著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的心脏功能,提高左室射血分数(LVEF),改善患者6分钟步行距离,运动耐力明显增加,明显改善心慌气短、不能平卧、尿少浮肿等症状,患者的生活质量得以提高,患者死亡、心衰加重再住院等的发生率显著降低。
陕北高原 篇7
这是一位优秀学生小明的心灵倾诉:
在高一、高二, 我的学习成绩很好, 人缘也好, 老师和同学都很喜欢我。但进入高三后, 不知咋地, 我的学习成绩一直停滞不前。复习好像是在做无用功, 越来越感觉不到学习的进步, 有时反而觉得有些倒退了。无论我怎样用功学习, 成绩却没有任何提高, 为此, 我的情绪很不稳定, 与同学的关系也疏远了。父母为我担心, 还买来各种补品, 但情况没有改善。不知该怎么办?
二、心理剖析
学习成绩是衡量学习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所以对于每一个好学的学生, 都希望自己的学习成绩可以提高。但是, 学习成绩的提高并不是无限的, 在学习过程中, 许多同学出现无论怎样用功学习, 成绩却没有任何提高, 产生再学无用, 空费时间的错误认识, 从而放松甚至放弃进一步的努力, 这一现象令很多勤奋的好学生深感困惑和苦恼。上述这一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之为“高原现象”。心理学认为, 在技能形成的过程中, 当练习到一定时期, 成绩会出现停顿现象。如果用一条曲线表示的话, 当练习的成绩在曲线上达到一定高度时, 成绩不再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而上升, 出现保持在原有的水平或者还会略有下降, 因为这条曲线的形状像上部平坦的高原, 所以称之为“学习高原现象”。高原现象是一种正常的现象, 不是学习极限, 如同运动员在长跑中会出现极点一样, 这时只要再坚持一下, 激励自己, 增强信心, 这种感觉就会消失。
三、心理导航
1. 改进学习方法, 调整学习策略
小清性格文静, 平时就是从食堂到教室这会空, 她也拿着英语单词本, 不停的记, 高二时她曾经取得过全年级第三名的好成绩, 可到了高三后, 自己的学习收获总是不大, 成绩也不见提高, 她十分苦恼, 甚至产生了悲观的情绪, 分析原因发现是由于原有学习方法已经不再适应新的学习内容和强度, 提出改进学习方法, 调整学习策略。特别是在英语上, 她背诵单词的速度虽然快, 单词量掌握的也不少, 但都不牢固, 而且经常性的遗忘, 结果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当然, 其他学科她也积极向老师请教, 向同学请教, 终于成绩有了明显进步, 出现新的突破, 最终她考取了自己渴望已久的中山大学。
在不同的时期应该有不同的学习方法。出现“高原现象”的同学如果是学习方法问题, 就应该改用新的学习方法。此时, 就应当向老师, 向同学, 向自己寻找新的, 更为有效的学习方法, 突破思维定势, 寻求新的发展空间。
2. 找出不足, 查漏补缺
小东性格活泼, 他一贯的学习和做题风格就是速度快, 脑子特别灵活, 但不知为什么, 成绩一直就是年级80名左右, 我和他一起分析, 发现小坤只顾做题, 不善于总结和积累, 一些并未掌握的知识点和题型, 一蹴而就, 蒙混过关, 一到考试时要么不会做, 要么做不全。认识到这一点后, 每次考试之后, 他都认真分析自己的得分情况, 分项进行详细记录, 找出知识和能力点的不足之处, 然后, 针对自己的不足, 找一些质量较高, 并且有针对性的资料来训练和改正自己的弱项。特别是在高考前的2个月, 效果特别明显, 他十分轻松的将没有掌握的体型和知识点汇集成册, 成绩直线上升, 最后考入了北京外国语大学。
根据每次考试的得分情况逐项进行分析, 找出知识和能力点的不足之处, 然后, 针对自己的不足, 找一些质量较高, 并且有针对性的资料来训练和改正自己的弱项。在这方面, 可多求助于老师, 因为老师手里的资料一般都比较丰富, 而且老师的辨别力也要比同学们高得多。根据心理学的规律, 这一环节以1个月左右为宜, 分3个阶段进行, 每个阶段大约10天, 其中前7天用于练习, 然后选择一套难度适中、质量较高的综合试卷进行自测。这样就增加了学习的针对性, 克服了盲目性, 不仅增加了学习效率, 节省了时间, 又避免了大量无效劳动。
3. 增强学习信心, 克服消极情绪
小坤是复读生, 选择复读并不是他的想法, 是因为父母的期望。实际上, 早在去年, 反复的做题和练习, 使他失去了拼杀的动力, 最近他感到身体很虚弱, 学习提不起劲, 复习与考试常常出现差错, 学习效率低;因一点小事也会大动肝火。总是感到头脑昏昏沉沉, 发困, 看似在认真听课, 却总开小差。背课文, 记公式, 虽然花了不少时间, 就是记不住;该睡的时候睡不着, 不该睡的时候哈欠连天。为此, 他的母亲找到我, 泪流满面, 后悔不该让他复读, 找来小坤, 他说:“以前的同学大都上大学, 而我却还在复习, 一点意思都没有, 真想尽快考上大学。”
老师首先帮他分析复读的原因不是考不上大学, 而是今年要考一所理想的大学, 别看耽误一时, 只要今年复习上台阶, 今后就会在人生中节省好多光阴, 可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根基。然后, 帮他确立心目中的目标:将来当一名海洋工作者, 能领略自然风光。于是, 他立下誓言要考上湛江海洋大学。同时老师要求他要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充足的睡眠是使大脑保持良好学习状态的必要条件。大脑过度疲劳, 会产生对学习的厌倦感, 导致心理饱和。一般来说一小时内应有一次约10分钟左右的休息时间。
高三复习考试是一次马拉松式的学习, 长时间重复的练习, 致使学生容易产生疲劳厌烦的消极情绪, 淡漠了竞争意识或者灰心丧气, 成绩自然不会有大的提高。为此, 要树立学习的目标和信心, 并在逐步完成目标的过程中, 产生学习的动力, 要知道跨过这段“黎明前的黑暗”就会迎来“胜利的曙光”。
4. 善于进行自我调节
在遇到心理饱和状态、出现厌烦情绪时, 不妨先放下学习, 听听音乐, 极目远眺片刻, 散散步, 与别人说说话, 做点自己感兴趣的事, 增加大脑的活力, 分散一下紧张的情绪, 这样可以减少饱和效应带来的精神压力。
参考文献
陕北方言在陕北民歌中的作用探析 篇8
我国陕北地区凭借其独特的地域特征与人文环境成为了我国民间艺术创作的摇篮。依托于陕北方言的陕北民歌演唱自然、奔放, 有着极为浓烈的原生态韵味, 是陕北文化的重要象征。陕北民歌创作以现实生活为创作基础, 演唱过程大多采用方言形式, 是对中国传统优秀艺术和文化的有效传承。陕北文化作为黄河地区艺术文化的珍宝, 虽不及江南地区旖旎秀美, 亦不如平原地带土壤肥硕, 更不比临海之滨的海浪风情, 然而陕北文化凭借其广纳百川的磅礴气势为人所称道, 成为了华夏文化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曾有人用三个“气”来形容陕北民歌的磅礴之美, 即大气、美气、土气, 正是这样的三种气概将陕北文化的真实和纯粹概括出来, 而这些我们都可以从陕北方言中获得切身感受。方言是陕北民歌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这也是本文重点追溯和探讨的内容。
1 陕北方言与陕北民歌的关系
方言在陕北民歌中的应用弱化了歌曲本身的生硬感, 一系列叠词和叠音的使用使得作品旋律更加柔和和具体, 节奏划分鲜明, 音律和谐流畅。方言与音乐的结合给人以直接的形象感知, 作品内涵深入人心, 感人肺腑。大量叠词在陕北民歌作品中出现, 旋律悠扬, 不拘泥于语法使用习惯的限制, 作品演唱风格极具地方风格, 甚至作品内涵早已超出了原有方言的自身涵义, 实现了方言艺术与演唱艺术的有机融合。运用方言演唱的陕北民歌, 从歌曲中我们不难感受到陕北地区劳动人民的淳朴与善良, 他们通过自己辛勤的劳动来憧憬幸福, 歌唱自由, 将自身对于人生的理解融入民歌作品演唱当中, 是现实情感在音乐作品中的体现。陕北方言和陕北民歌是陕北人民艺术和智慧的有效象征, 这一自然而朴实的艺术创作也成为了当地人民表达内心情感的主要方式和途径。
方言的形成与当地的地域环境密不可分, 作为当地民间文化的一种符号与象征, 方言一定程度上还涵盖了民众的特殊生活体验和文化积淀, 是多种意识形态交融下的文化荟萃。陕北地区一直是多民族聚居, 方言特色毫无矫揉造作之感, 显得极为淳朴与自然, 黄土高原的气息极为浓厚。有着山丹丹花开自然美属性的陕北方言也不乏柔美语调, 但经过方言发音之后我们更多感受到的仍旧是粗犷、奔放之感。大量叠词的使用不仅表现在方言艺术当中, 在陕北民歌演唱中也随处可见, 像是“酸溜溜”、“水淋淋”、“噗哈哈”、“毛踏踏”“兹扭扭”等, 这些方言叠词在陕北民歌演唱中的运用并非简单的文学修辞手法, 而是运用方言文化来实现的修辞效果。不难看出, 陕北民歌之所以能够深入人心, 其大部分原因都是由于民歌演唱当中自然、朴素、纯粹、憨厚的方言文化。充满乡土韵味的陕北方言赋予了陕北民歌更加别致的艺术之美, 这样的民歌演唱更加地道, 也更加真实。从演唱技巧方面来看, 不少陕北民歌的创作正是从方言文化入手, 通过方言来体现作品的旋律押韵, 若是没有了方言演唱作为支撑, 那民歌作品势必将失去其原有的艺术精华, 变得平淡无奇。方言是原生态陕北民歌的重要象征, 如此根植于艺术土壤中的创作才是真实和鲜活的。
2 方言在陕北民歌中的演唱作用分析
作为陕北地区文化与艺术的典型象征, 陕北民歌的出现使得这一特殊艺术创作与演唱形式为大众所熟悉和喜爱。民歌作为陕北人民物质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已经逐渐渗透融入他们的生产和生活当中, 置于陕北地区我们随处可听到这样雄浑、粗犷的力量。陕北地区的方言文化也正如同黄土高原气势浑厚的风土人情一般, 土得掉渣, 却又美得撩人。雄奇状况的陕北文化最为显著的特征自然要属其独具特色的方言文化, 陕北方言特色卓著, 与悠久的陕北民歌创作自成一派, 象征着草原文化与中原文化的碰撞与交流。古时的战争杀戮、通商通婚, 使得陕北地区的多种族特征极为显著, 这也为不同文化种类的交流与融合提供了有利的地域环境。在这样的条件之下, 陕北民歌实现了必要的优化创生及多元共生, 它们互相交织发展, 共同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陕北方言文化。语言是民族精神及民族心理发展特征的最好概括, 而建立于方言演唱基础之上的民族歌曲也必将使音乐的表达方式更加灵活多样, 充满地域文化魅力。
2.1 陕北方言中语音语调的处理对民歌演唱的影响
陕北方言尤以鼻音为甚, 像是人“ren”的发音均为“reng”, 比如在陕北民歌《信天游》当中, “露水地里穿红鞋”中的“露”和“鞋”通过方言演唱则变为“lou”、“hai”;而作品《找妹妹》中的“你家的大黄狗把我咬出来”, “咬”则发“niao”;而《蓝花花》当中, “生下一个蓝花花, 实实地爱死个人”其中的“爱”则应在演唱中发“nai”的音。诸如此类的还有“民”—“ming”, “咱”—“ca”, “是”—“si”, “什么”—“shi ma”等等。这些充满方言色彩的特殊语音语调处理使得陕北民歌的演唱极具地方韵味, 语言风格极为突出。
2.2 陕北方言中叠词的使用加重了民歌演唱的艺术效果
叠词也是陕北方言的一大使用特色, 无论是单音节叠词还是双音节叠词都使得民歌作品演唱充满节奏感, 舒缓了乐句本身的硬度和轮廓, 旋律的轻重缓急显得恰到好处。此外, 陕北民歌中大量叠词的出现还增添了作品本身的音乐感, 其中的音乐艺术魅力与方言文化魅力有效结合, 扩充了方言叠音的深刻艺术与文化内涵。这样的叠词可以是描绘时间、色彩还是具体物件, 甚至还可以是纯粹的语气虚词, 仅仅是为了更好地增强歌曲的艺术表现效果。像是“青线线”、“蓝英英”、“清水水”、“满口口”等, 这些方言叠词无疑深化了陕北民歌的情感表达。
2.3 生活化的陕北民歌创作题材也与陕北方言有着必然联系
陕北民歌歌词创作简单易懂, 直抒胸臆, 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描述, 一些常见的陕北节庆活动都被编入了歌曲创作当中。比如陕北民间活动中素有六月六涮羊肉的习俗, 这在民歌“六月里来六月六, 新麦子馍馍熬羊肉”中就有所体现。又如陕北人民专门为端阳节所作的歌曲“五月里来五端阳, 大软米粽子包砂糖”等。这些陕北民歌以民众的真实生活场景作为创作背景, 通过方言演唱的方式将陕北地区朴实、真挚的风土人情及民俗习惯表现得淋漓尽致。
2.4 陕北方言中衬字、洪音、细音等与民歌演唱风格相映衬
陕北方言中衬字在民歌演唱中的体现使得陕北民歌的原生态风格更加明显与突出, 常见的方言衬字有“哪”、“的个”、“那个”等, 这些衬字并不具备切实涵义, 其使用目的仅仅在于虚化歌曲的音节处理, 然而正是这一借用丰富了作品的气韵, 实现了对作品旋律的有效补充。洪音与细音也是陕北方言在民歌作品中的体现, 洪音开口较大, 讲究声音的高亢与洪亮, 而细音则是便于内心情感的抒发, 均有着严格的程式化规定。
3 结束语
陕北民歌高亢、粗犷、奔放、洒脱, 甚至有时充满了“土气”, 然而它的旋律却深入人心、震慑灵魂, 这样的空间感与神秘感皆是由于其方言的独特魅力。正是这样的“土气”让我们佩服, 也让我们惊叹, 惊叹于陕北文化的浑厚真实, 也惊叹于陕北方言的包罗万象, 如今这样的“土气”正走向国际舞台, 陕北民歌的艺术魅力得到了来自国际乐坛的认可, 陕北方言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悉。无论是民歌演唱中的音调框架还是音程设置都体现出浓烈的方言色彩, 加之广阔的音域范围和简洁明快的旋律, 都使得方言在陕北民歌中的演唱高亢而洒脱, 极具地方风情。关于陕北民歌中的方言演唱技巧, 除了基本的音调与语言处理之外, 最重要的还是掌握其中的唱法, 陕北地区方言美正是通过作品的唱法表现出来, 真挚深厚的语言魅力, 轻快流畅的音调处理, 都使得陕北民歌被广为传唱。
参考文献
[1]汪东锋.陕北民歌的叠词与叠音艺术谫论[J].广西社会科学, 2003 (10) .
[2]吕政轩.陕北民歌艺术论[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2004.
[3]邢福义.文化语言学[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0.
陕北高原 篇9
一、世居高原运动员概况
(一)世居高原运动员的特征
世居高原运动员由于长期受缺氧刺激,其氧运输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等一般都较平原运动员强。因而世居高原运动员有较强的先天遗传因素,有着参加耐力性项目的潜在优势。邱俊强等通过对我国平原与世居高原优秀竞走运动员血液MCT1 (单羧酸转运载体)和AE1 mRNA (阴离子转运蛋白)差异的研究结果认为,世居高原竞走运动员AE1 mRNA含量显著性高于平原运动员,说明从遗传学角度分析,世居高原运动员红细胞运输能力优于平原运动员。并且提示低氧环境对运动员的酸碱平衡调节过程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酸碱平衡调节方面,高原人群与平原人群存在遗传方面的差异。但这方面的研究目前还未见报道。马生霞等研究了世居高、平原运动员血液流变性的性别差异及与运动能力的关系的结论,世居高原女运动员的红细胞变形能力、红细胞运输和传递氧的能力高于男性,而世居平原体育生中呈现相反的情况,世居高原体育生血液流变与有氧运动能力的相关性较世居平原体育生密切,但是没有进一步作有关相关性的研究。然而世居高原运动员在灵活性、协调性、柔韧性、爆发力等方面的不足,限制了运动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因此,世居高原运动员如何利用高原低氧的条件进行训练,在很大程度上制约能否出现高水平的运动成绩。
(二)世居高原运动员成绩
世居高原运动员在竞技体育中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如1960年罗马奥运会上,地处海拔2500~3000米的埃塞俄比亚运动员获得马拉松冠军。1968年墨西哥城(海拔2240米)举行的第19届奥运会上爆发出大新闻,所有耐力项目的金、银、铜牌都被高原运动员夺得,其中10000米赛跑中,前5名均为世居或久居高原的运动员,前3名则由非洲运动员包揽。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共有20名来自肯尼亚(12人)、墨西哥(4人)、埃塞俄比亚(4人)等国家的运动员在田径比赛中进入前8名。而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又有肯尼亚(17人)、墨西哥(4人)、埃塞俄比亚(4人)等国家的运动员共25人在田径比赛中进入前8名。并且这些国家的运动员在上述两次奥运会上共获得400米、800米、3000米障碍、马拉松等项目中的8枚奖牌。2000年悉尼奥运会,埃塞俄比亚运动员在1500米、5000米、10000米等比赛项目中获得8枚奖牌,肯尼亚获得7枚奖牌的好成绩,其中包括6枚金牌(埃塞俄比亚4枚,肯尼亚2枚)。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埃塞俄比亚运动员在1500米、5000米、10000米以及3000米障碍赛等比赛项目中获得7枚奖牌,肯尼亚获得6枚奖牌的好成绩,并且肯尼亚运动员包揽了男子3000米障碍赛的前三名。2008年北京奥运会,埃塞俄比亚运动员在800米、1500米、5000米、10000米、马拉松以及3000米障碍赛等比赛项目中获得7枚奖牌,肯尼亚获得14枚奖牌的好成绩。到2012年伦敦奥运会,埃塞俄比亚运动员又在800米、1500米、5000米、10000米、马拉松以及3000米障碍赛等比赛项目中获得7枚奖牌,肯尼亚获得10枚奖牌的成绩。而我国的青海、云南、内蒙古等世居高原运动员在国际国内大型马拉松、竞走、自行车等耐力性项目中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如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出生在我国青藏高原一个农民家庭的藏族姑娘切阳什姐取得了铜牌,对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世居高原运动员高原训练的研究现状
(一)世居高原运动员高原训练的最佳高度
适宜海拔高度是影响高原训练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认为世居平原运动员,耐力性项目的最佳高度为2000~2500米;摔跤、乒乓球、速度滑冰等高原训练的最佳高度为1500~2000米。而世居高原运动员因在生理机能、组织结构及生化代谢等方面已产生了低氧环境适应性变化。因此,世居高原运动员高原训练最佳高度由其长期居住的海拔而定。但在选择时必须考虑到两方面的因素,一是该高度能给予机体足够的刺激;二是该高度能保证运动员承担较大的运动负荷。国内外的实践及研究证实,世居或久居高原人可以到比原居住地更高海拔地区训练,而且可以取得更明显的效果。并有人认为高出其居住海拔高度的500~1000米进行训练,加重高原运动员机体的缺氧程度。如,世居高原竞走运动员多次进行了1900~3300米的“高原一高原训练”的方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有资料认为世居或久居高原运动员,可以到海拔2400~3400米的地方训练,以寻求更强烈的刺激。此外,云南沙应正认为像云南那样世居高原的运动员,应把高原当作平原来认识,并且在竞走训练安排上取得了好的效果。
(二)世居高原运动员到平原参赛的最佳时间
关于高原运动员下到平原参赛的时间,目前存在两种安排方式,一是提前3周下高原;二是提前3天下高原。并且也有资料显示高原运动员经交替训练后下平原后的最初几天参赛或3周后参赛可能更为有利。路瑛丽等世居高原中长跑运动员平原训练期间身体机能变化的研究,提示世居高原男子中长跑运动员到平原参加比赛时最佳时间应在1周内。康喜来世居高原运动员高、平原训练与比赛期间部分生理指标对比研究的结论,世居高原运动员到达平原7天后,运动员的各项生理指标发生改变。因此,世居高原运动员应把握好下高原的时间,以免下高原过早,使运动员的心功能下降和红细胞过多的消耗。白旭宇对世居高原竞走运动员参加平原比赛下山时间的研究结果表明,世居高原竞走运动员下山参加专项比赛,采用距20公里比赛3~5天、距50公里比赛5~8天的模式,能取得较好的运动成绩。这与牟少华居住在高原的竞走运动员下山后第3~9天参加比赛可显出高原优势,能发挥出最佳状态的结果一致。
(三)世居高原运动员高原训练方法的研究
1. 高原——高原交替训练的研究
出生在高原的肯尼亚和墨西哥耐力运动员都曾通过更高海拔(高于3000米)的高原训练来进一步提高运动能力。而我国自2002年起,世居高原的竞走运动员开始在香格里拉(3300米)进行短期的更高海拔训练来提高世居高原竞走运动员的有氧耐力水平。李桦等对中(高原)日(平原)竞走运动员进行的为期4周的高原训练合作研究认为高原运动员短期去3200米左右高度训练是有此需要的。刘志强等对居住海拔2260米的高原运动员进行了为期5周的2260~2634米交替训练研究结果认为,世居高原运动员对更高海拔地区的训练有较好的适应性。马福海对7名高原女子中长跑运动员进行了6周的海拔2260~31 50米(相距96公里)交替训练的研究结果发现,对世居2260米高原运动员选择更高海拔3150米进行交替训练,其心肺功能、最大摄氧量、无氧阈速度以及血象表现了有意义的改变,表明有氧能力得到提高。但是世居高原的运动员交替训练下到平原,在运动能力和某些运动生理指标,与平原运动员和未进行交替的高原训练相比,存在着时态上的差异,但在时态差异方面未进行研究,也没有对下平原参赛的时间作进一步的研究。并且还通过对世居高原(2260米)中长跑运动员进行了2260~2634米和2260~31 50米交替训练的研究,探讨了高练低住训练期间的生理、生化、心理等指标的变化规律。杨玉谨通过对高原运动员进行主观体力强度感觉等级(RPE量表)监测,就海拔2260米和3150米交替训练对运动员疲劳及消除程度的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世居高原的耐力性项目运动员在不同海拔地区交替训练,其疲劳及消除程度的变化在训练初期波动较大,在训练后期逐步稳定在一个适宜的水平。并建议在安排不同海拔地区交替训练时,训练初期注意运动强度的合理安排。但有关高原运动员更高海拔交替训练的强度安排以及疲劳消除手段目前没有深入的研究报道。姚俊等对10名世居高原(海拔2260米)中长跑运动员进行2260~2630米交替训练期间的生理、生化测试的研究。白旭宇等对13名世居昆明(1890米)的男、女自行车运动员到更高海拔地香格里拉(3200米)的训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世居高原运动员更高高原训练的安排基本与平原运动员高原训练一致,更高海拔训练时,在合理的训练安排下,运动员的尿常规、血红蛋白、血清肌酸激酶、血尿素、血乳酸等指标随训练负荷的变化在正常范围内波动,与平原运动员的高原训练变化规律基本相同,并且得出结论,世居高原自行车运动员已经适应高原环境,上更高海拔训练是承受更大缺氧刺激,提高机体机能水平的有效方法,建议在实践中增加运动负荷,以取得更好的训练效果。
2. 高原——平原交替训练的研究
有专家认为高原与平原交替训练,对改善和提高无氧糖酵解功能的运动能力效果显著,对培养提供高速跑的专项能力突出。地处高原(海拔2170米)肯尼亚每个训练年度系统进行两次高原与平原的交替训练。刘志强等对12名居住在海拔2260米的高原运动员,进行了高原(2260米,35天)——平原(396米,28天)——高原(2260米,22天)——平原(396米,22天)的交替训练的研究,结果显示经高原训练后第一次下平原训练,RBC (红细胞)、HCT (血球压积)、Hb (血红蛋白)、逐周下降,其中RBC、HCT持续下降未再回升,而Hb在第12天和MCV (平均红细胞体积)在第21天后逐渐回升,但仍低于高原值,运动员普遍反映无力、疲劳,个别运动员在下山后第12天才恢复正常训练,表现了明显的个体差异性。但世居高原运动员在高平原交替训练中除要考虑气候因素外,应适当延长第一次平原训练时间(6~8周)较为有益。樊蓉芸等研究表明世居高原中长跑运动员经高原训练后,第1次到平原训练,RBC、Hct、Hb、MCV逐周下降,在平原训练末期降至整个训练期间的最低值,与高原训练值相比,差异极其显著(P<0.01),Hb在第14天后逐渐回升,但仍低于高原值。康喜来研究表明世居高原的田径径赛运动员在初到平原时,Hb显著下降,RBC和Hct变化较小,经过1周的平原训练比赛后Hb和RBC又保持一致的下降趋势,Hct变化较小。而初到平原时,血清睾酮明显升高,皮质醇明显下降,经过1周的平原比赛后,血清睾酮继续升高,血清皮质醇则有所回升。屈成刚研究发现,世居高原的铁人三项运动员下到平原训练,在开始的2周内RBC、Hct逐周下降,与高原训练值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1周过后Hb逐渐回升,2周后RBC、Hct开始回升,但仍低于高原值,血清睾酮与在高原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在个人较理想水平上。路瑛丽等研究了12名世居高原男子中长跑运动员在平原训练期间身体机能变化的结果认为,世居高原男子中长跑运动员平原训练期间身体机能有所下降,且3周后的下降程度比1周后更加明显。
3. 高住低练法的研究
刘海平等通过研究世居高原中长跑运动员“高住—低训”对VEG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EPO(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影响,结果4周“高住一低训”后,低氧组运动员血红蛋白(Hb)、血球压积(Hct)没有明显改善,EPO、最大摄氧量(VO2max)、运动成绩均呈升高趋势,与实验前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仍高于对照组。而在4周实验期间,低氧组运动员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有显著性升高(P<0.01),并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世居高原中长跑运动员在模拟海拔4000米居住的时间可以延长,或增加在较高海拔上的训练,可能对改善运动员的生理机能是有益的。但在这方面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马福海等对世居高原的20名运动员进行了高住低练法的研究,结果显示世居高原运动员对间歇性暴露于4000米高原有较好的适应性,但未能达到刺激肾脏释放EPO和通气量增大的低氧效应。此外还对世居高原运动员间歇性低氧训练的生理及分子适应机制进行了研究,认为对于世居高原运动员间歇性暴露于4000米高原,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低氧的反应比促红细胞生成素敏感,而且具有显著的个体差异,低氧组的3000米比赛成绩虽有提高的倾向,但与对照组无明显的差异,因此世居高原运动员高原训练的最佳高度及训练方法,包括暴露高原的时间、训练强度等有待进一步探索。刘海平等世居高原中长跑运动员高住低练期间血清EPO、STfR (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及血象指标变化结论,世居高原(海拔2260米)中长跑运动员进行4周HiLo (高住—低训)训练对其EPO、STfR、Hb升高作用不显著,表明世居高原中长跑运动员4周HiLo训练(模拟海拔4000米睡眠,海拔2260米训练)对机体红细胞生成影响不明显。
三、世居高原运动员最新研究方向
(一)世居高原运动员基因及选材研究
世居高原运动员在竞技体育中尤其是耐力项目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这些运动员的生活环境(不同海拔)、生活规律、身体形态、生理机能等有哪些特点,高原运动员究竟有哪些先天遗传基因,有着哪些参加竞技体育运动项目的潜在优势,他们后天生活的环境等都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世居高原运动员高原训练模式的研究
高原人群的形态、机能、素质等特点,以及世居高原运动员的专项运动能力与素质的训练方法手段、负荷量和负荷强度的监控与评价、高平原训练以及不同海拔高度交替训练的方法及节奏安排、适宜的海拔、下平原的最佳时间等是世居高原运动员研究的重要趋势。
(三)世居高原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特点及疲劳消除方法的研究
陕北高原 篇10
在高原环境下,随着海拔的升高,空气中氧分压随之降低,人体若突然或长期暴露在低压低氧环境中将引发低氧血症。由于人的神经组织对内外环境的变化最为敏感,因此在缺氧条件下,脑功能损害发生的最早,损害程度也比较严重,且暴露时间越长,损害越大,特别是对感觉、记忆、思维和注意力等认知功能的影响显著而持久[1,2,3,4]。我国高原地域辽阔,目前周边形势不容乐观,一旦战事突发,大批部队将迅速进驻高海拔地区执行军事任务,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如何确保部队官兵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充沛的体力将是保证部队战斗力的关键。
国内外学者系统研究[5,6,7,8,9,10,11,12,13]表明,建立富氧室能帮助高原移居者(平原急进高原人群)明显改善睡眠质量、调整人体内环境、提高机体的有氧代谢能力和血氧饱和度(Sp O2)、降低心率(heart rate,HR)、加快疲劳恢复、增强协调能力、促进高原习服,提高精神活力、劳动能力、健康水平和工作效率,是高原部队提高作业效能的理想措施。
然而,目前在高原低压低氧环境下,用于快速构建富氧室的传统制供氧设备却一直不尽如人意,譬如:氧气瓶容量有限,需反复灌充;变压吸附(pressure swing adsorption,PSA)制氧设备能耗大,产氧流量小,也不适于机动伴随保障;化学产氧剂储运困难,不符合战备需求。基于此,为了克服高原缺氧对部队官兵战斗力的影响,针对高原野战环境下富氧室构建的特殊供氧需求,研发新型抗缺氧装备就显得尤为重要。
1 高原弥散富氧机的研制
1.1 膜法空分富氧技术原理
膜法空分富氧技术是气体分离膜研究的热点之一[14,15],发达国家称之为“资源的创造性技术”,具有常温操作、装置简单、能耗低、分离效率高等优点。膜法富氧是指在一定压力作用下将空气透过高分子富氧膜,根据空气中各组分在压力差的推动下透过膜的渗透速率不同,渗透速率相对快的气体,如水汽、二氧化碳、氧气等透过膜后,在膜的渗透侧被富集,而渗透速率相对慢的其他气体被滞留在膜的滞留侧排出,从而达到空气制取富氧的目的[16,17]。
高分子富氧膜分为多孔膜和非多孔膜(均质膜),目前主流气体分离膜为非多孔膜,其分离机制(如图1所示)如下:首先是气体与膜接触[如图1(a)所示],气体混合物中的渗透组分在高压侧溶解在膜表面上(溶解过程)[如图1(b)所示],其次是渗透组分在溶解产生的浓度梯度作用下从膜的高压侧通过分子扩散传递到膜的低压侧(扩散过程),随后在膜的低压侧解吸到气相(解吸过程),此时,过程尚处于非稳定状态[如图1(c)所示],待膜中的渗透组分浓度梯度沿膜厚方向变成直线时达到稳定状态[如图1(d)所示],从这个阶段开始气体由另一面解吸出去的速度变为恒定。
1.2 高原弥散富氧机结构
高原弥散富氧机由壳体、滤网、风机、板式富氧膜组件、无油真空泵、消音缓冲器、出氧口、富氧新风弥散管路等组成。空气通过滤网及风机进入壳体内,使板式富氧膜组件周围保持“新鲜”空气,板式富氧膜组件以空气为原料富集富氧气体,真空泵通过在膜组件内外侧形成压力差,将富氧新风经出氧口及富氧新风弥散管传送至已搭建的密闭富氧室(如图2、3所示)。
板式富氧膜组件框架中固定有不少于1层并排排列并互相留有空隙的高分子富氧膜板,每层高分子富氧膜板顶部设有抽气孔,这些抽气孔通过抽气汇管与真空泵的进气口连通。板式富氧膜组件相对风机设置,风机采用高速风机,转速可达2 000 r/min,给通过滤网的空气以动力,使其沿着膜板之间的空隙方向流动,维持高分子富氧膜板周围的新鲜空气。滤网滤孔直径为0.75 mm,主要目的是为了滤除空气中直径大于0.75 mm的尘埃及其他杂物,防止设备长期使用致使尘埃等于设备内部堆积,影响壳体内部富氧膜组件及真空泵的使用寿命。
1.3 技术参数设定
工作电压:220 V/50 Hz;工作噪声:≤60 d B(A);额定功率:<1.6 k W;工作环境温度:-40~+45℃;出口压力:0.06 MPa;氧气流量:16 m3/h;氧气体积分数:(30±3)%;使用海拔:6 000 m以下。
2 高原实地应用效果评价
在海拔3 866 m的格尔木小南川地区,我们对自主研发的高原弥散富氧机进行了实地效果测试(如图4所示),分别对设备自身性能参数和人员试用效果进行了测试和分析,旨在检验高原弥散富氧机实地应用效能。
2.1 实验仪器与设备
选用11 m×4 m×2 m的野战折叠式网架医用帐篷建立富氧室,帐篷搭建完毕后,高原弥散富氧机可迅速展开安装,考虑到帐篷内部气流梯度场的问题,我们设计在帐篷两侧分立2台高原弥散富氧机,4根富氧新风弥散管分别于帐篷两侧平伸到帐篷内部(如图5所示),形成对流。
氧体积分数检测采用磁氧原理的氧气分析仪(德国西门子OXYMAT-61型),气体流量检测采用玻璃转子流量计(LZB-6WB型),环境参数采用温湿度检测仪(Vic-tor 231型),Sp O2和HR的检测采用指套式脉搏氧检测仪(西安蓝港)。
2.2 实验对象
随机选取平原地区急进高原海拔3 866 m执行作训任务的部队官兵20名(均为男性),年龄25~53岁(平均34.7岁),无既往病史,近期均没有服用任何药物,均自愿参加实验。
2.3 设备性能测试
富氧帐篷搭建完毕后,为了测试高原弥散富氧机的富氧性能,我们对富氧帐篷4个弥散口的富氧体积分数、流量以及帐篷内外温湿度进行连续12次检测(9:00—20:00,读数间隔1 h),统计不同时间点设备的各项性能指标,评估高原弥散富氧机的富氧效果。
2.4 应用效果评价
在安静状态下,首先对20名受试者进入富氧帐篷前的Sp O2和HR进行测量,而后令其进入富氧帐篷休息,1 h后重复以上测量,行自身前后对照实验。
2.5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以x軃±s表示,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配对t检验,显著性水准设为0.01。
3 实验结果
3.1 设备性能测试结果
在海拔3 866 m,基于高原弥散富氧机搭建的富氧帐篷,其4个弥散口(A、B、C、D)的富氧体积分数、流量以及富氧帐篷内外温湿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6所示。
如图6所示,机器运行12 h,性能稳定,富氧体积分数和流量随时间变化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并呈现出体积分数随室外温度上升而下降、流量随室外温度上升而上升的趋势,波动在允许范围之内。
富氧后帐篷内部温湿度较外部均有明显升高,温度分别为(27.6±3.9)、(18.2±3.2)℃,P<0.01;湿度分别为(42.9±7.1)%RH、(38.9±7.1)%RH,P<0.01(见表1)。
注:*表示与帐篷外部相比,P<0.01
3.2 应用效果评价
在静息状态下,受试者进入富氧室前后人体Sp O2和HR的变化情况见表2。
注:*表示与富氧前相比,P<0.01
由表2可看出,与富氧前比较,富氧后Sp O2显著增加,HR明显降低,2个指标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可认为依据高原弥散富氧机搭建的富氧帐篷对急进高原人群的Sp O2和HR有明显改善作用。
此外,在实验期间,受试者普遍感受进入富氧帐篷休息后,精神状态改善,头晕症状消失,协调能力增强,作业能力和工作效率提高。
4 讨论
West等[18]指出在高海拔地区尤其在4 000 m以上时,氧体积分数每升高1%将降低等效海拔300 m左右(如图7所示)。高原弥散富氧机的成功研制,使得在野外环境下迅速搭建富氧帐篷(室)成为可能,实验数据显示,该富氧帐篷能有效降低等效海拔1 590~2 280 m,显著提升受试者Sp O2水平,降低受试者HR水平,抗缺氧作用明显,且对心肌有保护作用,说明该富氧帐篷有望缓解高原低压低氧对人体的影响。此外,由于膜法空分富集氧气的同时也富集空气中水汽,加之泵体运转发热对产品气的增温效果,该高原弥散富氧机可适度增加帐篷内的温湿度,提高富氧帐篷内环境的舒适性,非常适合在高原极地环境中使用。试想,如果部队指挥所设置在富氧帐篷内,将有助于指战员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充沛的精力,从而做出正确的作战指令;战斗小分队在执行任务前后在富氧帐篷休息一晚,对恢复机体因缺氧造成的代谢功能不足、缓解机体疲劳是非常有益的,能明显提高官兵的作战能力。
实验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1)现有网架帐篷搭建困难,初入(急进)高原官兵作业效能下降明显,搭建帐篷较为吃力,易造成过度疲劳;(2)在夏季,由于高原紫外线辐射强,富氧帐篷相对密闭,透气性差,空气不流动,造成午时富氧帐篷内部闷热异常;(3)因部队驻训帐篷展收频繁,多处破损、漏气,用其搭建富氧室很难使帐篷内氧气体积分数达到预期值;(4)现有帐篷门开关烦琐,人员进出费时费力,而且容易造成富氧气体外泄;(5)高原弥散富氧机流量稍小,达到预期浓度所需时间过长;(6)野外环境下对电源的依赖性较大,需发电车保障;(7)本实验效果评价指标过于单一,需进一步系统验证。
针对发现问题,课题组拟下一步对高原弥散式富氧帐篷进行改进,措施如下:(1)为摆脱野外作业环境下对发电车的依赖,拟采用风光互补发电装置为弥散富氧机提供动力;(2)优化高分子富氧膜,提高弥散富氧机的流量和体积分数;(3)研制气肋型自动充气帐篷,在保证气闭性的同时提升展收便捷性,降低官兵在高原环境下的作业强度;(4)在帐篷一侧设置缓冲门(内、外门),采用磁石密闭门帘褡裢结构设计,中间设置缓冲室,提高帐篷的气密性能,方便人员进出。综上所述,经过改进后的高原弥散富氧机结合气肋型自动充气帐篷,经模块化设计,将显著提高高原弥散富氧帐篷的性能指标和使用效果,有望改善高原部队官兵的生活环境,提高作业效能。
摘要:目的:针对高原低压低氧环境,研制一种可依托部队营房/帐篷快速构建富氧室的新型制供氧设备,并进行实地实验测试。方法:采用膜法空分富氧技术研制高原弥散富氧机,结合野战工作帐篷在海拔3 866 m搭建富氧室,对富氧室4个弥散口的富氧体积分数、富氧流量以及帐篷内外的温湿度进行12 h连续观测,并征集20名受试者,在静息状态下分别检测进入富氧室前后的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和心率(heart rate,HR),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富氧室弥散口富氧体积分数为26.3%~28.6%、富氧流量为125.1~164.0 L/min,富氧后帐篷内部温湿度较外部均有明显升高,温度分别为(27.6±3.9)、(18.2±3.2)℃(P<0.01),湿度分别为(42.9±7.1)%RH、(38.9±7.1)%RH(P<0.01)。静息状态下,进入富氧室1 h后,受试者SpO_2明显升高(P<0.01),HR显著降低(P<0.01)。结论:该膜分离高原弥散富氧机性能稳定、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抗缺氧效果显著,有望改善高原官兵生活环境,提升作战能力。
牦牛的高原 篇11
最先扑入视野的,便是星罗棋布的牧人白色帐篷间成群的牦牛群,它们正悠然自得地啃食着低矮的青草,犹如一颗颗黑色玛瑙点缀在绿色的草原上。牦牛是青藏高原最具特色的动物之一,体躯肥硕、身长腿短、圆目有神、牙齿尖利。越是高寒缺氧,心肺越是发达。别看它外相粗壮笨拙,无论爬峭壁涉沼泽还是越过冰雪,都如履平地,因而能在万里雪山草原岿然称雄。
牧归的牦牛下山了,骑马的牧民开始驱赶牛群,远远望去,恍若天边飘来的一团黑云,飞速向我压来。片刻间,裹挟着粗重的喘息和杂乱蹄声的牦牛群就从我的镜头前呼啸而过,气势非常壮观。尽管这样的画面我在动物类的纪录片中无数次地欣赏过,但亲临现场的感觉还是完全不同。当几百头牦牛奔腾驰骋在绿色的草场上,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令人震撼。牦牛群奔跑起来的时候,我看见几个年轻的牧人紧随其后,纵马飞驰,那悠长的吆喝,骑马的英姿,真是让人陶醉。让我意外的是,奔驰的马背上,还有一个年轻女子,如果不是戴着桃红色的头巾,一时很难分辨出男女。
陕北高原 篇12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受试者为武警新兵,分为平原男性组(60例)、平原女性组(60例)、高原男性组(30例)和高原女性组(30例)。测试地点为成都(海拔约500 m)和拉萨(海拔约3 680 m)。受试者的一般情况见表1。
1.2 方法
平原男性组分别在平原、急进高原的第1、第3、第5、第7天和新兵训练结束后测试。平原女性组分别在平原、急进高原第7天和新兵训练结束后测试。高原男性组和高原女性组分别在新兵训练前和新兵训练结束后测试。测试内容包括身高、体重和血压。用XY-2型血氧血压综合参数仪(成都仪器厂)测试血氧饱和度、脉率、收缩压和舒张压。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输入微机,应用SPSS 11.5软件求出各项指标的undefined,用方差分析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
2 结果
2.1 武警新兵(平原男性组)急进高原对血氧饱和度、血压及脉率的影响
与平原比较,平原男性组在急进高原的第1、第3、第5、第7天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脉率加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2.2 武警新兵训练前后血氧饱和度、血压及脉率的变化
与平原时比较,血氧饱和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原运动训练对各组血氧饱和度的影响都不显著。平原女性组在急进高原后收缩压升高、舒张压升高、脉率加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与训练前比较,平原女性组收缩压降低、脉率加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平原男性组脉率减慢(P<0.05);高原男性组和高原女性组各项指标的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
注:与平原比较:aP<0.05;bP<0.01。
注:与平原比较:aP<0.05;bP<0.01;与训练前比较:cP<0.05。
3 讨论
3.1 急进高原对血氧饱和度的影响
血氧饱和度指血红蛋白与氧结合达到饱和程度的百分数。正常人体动脉血的血氧饱和度约为98%,静脉血为75%。我们观察到平原男性组血氧饱和度为(96.88±1.24)%,急进高原后血氧饱和度减低,第7天已逐渐接近当地居民的血氧饱和度水平,与随着海拔增高而血氧饱和度减少的结论比较一致。仁增拉姆[5]调查结果10~20岁的人群血氧饱和度主要集中85%~90%之间。Beidleman等[6]测定了7名平原居民[年龄(21±3)岁,体重(78±13) kg]在平原的血氧饱和度、心率和动脉血压。然后进入2 200 m高度,并停留6 d。然后在1 h内进入4 300 m低压舱内。与平原比较,到2 200 m时血氧饱和度减少[(97±2)%,(80±4)%,P<0.05],6 d后增加[(80±4)%,(83±3)%,P<0.05)。在试验的任何阶段,静态的心率和动脉平均血压没有变化。Saito等[7] 在3 456 m高原测定了21人的动脉血氧饱和度为(80±5)%,范围69%~93%。Bauer等[8]检测了12名经过训练的登山者的微循环,暴露到高原和运动训练导致心率加速,动脉血氧饱和度减少。但经过训练习服,受试者在3 196 m低压低氧环境中微循环的灌注没有受到影响。本试验结果表明,平原男性和女性急进高原第7天,血氧饱和度达到当地同龄人水平,可以认为在静态下基本习服。结果也提示,急进高原7 d内不宜剧烈运动,训练的强度应循序渐进,给机体的习服提供时间保证。
3.2 高原训练对血氧饱和度的影响
有研究表明,在拉萨地区高原世居者(藏族人群)和平原移居者之间静息状态下血氧饱和度差异并没有统计学意义, 70名部队战士5 km越野前后的血氧饱和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1.5±1.8)%、(86.2±3.2)%,P<0.01)][9]。Stoneham等[10]指出在海拔3 600 m运动后动脉血氧饱和度保持相对恒定是习服的一个指标。Ricart等报道[11]女性的血氧饱和度比男性稍高[(98.6±1.1)%,(97.9±0.9)%)]。在Bhaumik等[12]的研究中,受试者为女性,运动试验为标准的台阶型试验,最初为2 100 m,然后为4 350 m,平原居住的女性在运动期间血氧饱和度减少,暴露到4 350 m血氧饱和度进一步减少;在相同运动强度和相同海拔高度下,居住高原的女性运动时没有达到最大耗氧量,也维持了较高的血氧饱和度值,认为低氧暴露及登山训练,中等高度高原女性在两种高度标准运动期间维持了较高水平的血氧饱和度值。Huicho等[13]测定生活在高原(4 100 m)儿童的血氧饱和度和心率。血氧饱和度没有性别差异,仅有较弱的年龄依赖性。我们的试验结果与大多数作者的资料相近,新兵训练对静态的血氧饱和度没有影响,也不存在性别和种族差异。运动训练对静态下血氧饱和度的影响不大,如果做为判断高原训练强度的习服指标,应该在运动后即刻进行测定。我们还发现平原籍男性组血氧饱和度的习服速度也存在个体差异,是否与高原病的发生发展存在一定关系有待进一步探讨。
摘要:目的 观察武警新兵急进高原和高原训练对血氧血压综合参数的影响,为探讨新兵高原习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受试者分为平原男性组、平原女性组、高原男性组和高原女性组。平原男性组分别在平原、急进高原的第1、第3、第5、第7天和新兵训练结束后测试。平原女性组在平原和高原训练前后测试。高10原男性组和高原女性组在高原训练前后测试。实验于2008年在成都和拉萨完成。结果 平原男性组、平原女性组急进高原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平原男性组在急进高原的第7天恢复到世居同龄人水平;高原训练前后血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平原女性组急进高原后血压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平原男性组和平原女性组急进高原后脉率增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血氧饱和度在急进高原7 d时基本习服,高原训练对血氧饱和度的影响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