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训练

2024-06-21

高原训练(精选11篇)

高原训练 篇1

1968年的第19届奥运会是在美丽的墨西哥城举行的。选手们在这座高原城市中创下了许多优异的成绩, 其中有很多世界纪录直到多年以后才被打破。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成绩爆炸”呢?这主要是高原训练的结果。

黑人选手的成功

当提到1万米、马拉松等长距离赛跑项目时, 大多数人脑海里闪现出的恐怕都是黑人运动员遥遥领先的场景。事实也确是如此, 奥运会的中长跑比赛历来都是东非选手的世袭领地。在比赛中, 数量众多的东非运动员往往占据着内道, 竖起高高的人墙, 利用集团优势来获得冠军。那么, 为什么东非选手能在中长跑项目中长盛不衰呢?这里面综合了地理科学、人体科学、运动训练学等多方面的因素。

海拔高创造的奇迹

2060, 、始了对国际长跑比赛的长期统治。由于他们居住和训练的地点都在东非高原, 由此引发人们对海拔高度与提高中长跑成绩的关注。人们纷纷推测, 在一定海拔高度进行系统训练, 可能有助于提高运动员的耐力。

1963年, 国际奥委会决定, 第19届奥运会将于1968年在海拔高度为2240米的墨西哥城举行。2240米, 这个中等海拔高度将使人体处在缺氧条件下, 其身体机能和运动能力都会受到影响。很多人开始忧虑生活在平原地区的运动员能否适应这个高原城市, 能否发挥出最佳竞技状态。为了备战墨西哥城奥运会, 在奥运会前的两三年中, 参赛各国争相寻找与墨西哥海拔高度相当的高原地区进行训练、比赛。

不出人们所料, 在墨西哥城奥运会上, 果真有一部分运动员因为不适应这里的高原环境而导致运动成绩不理想。但奥运会结束之后, 却发生了一些令人迷惑不解的事情:这些运动员在回到平原地区之后, 竟然纷纷达到了本人的最佳竞技状态。人们由此悟出:在高原停留和训练过的运动员回到平原地区后, 他们的运动成绩会有所提高。此后, 高原训练成为一种系统而独特的运动训练手段。

高原训练成为必修课

如果我们从地理学和人体科学角度来看的话, 高原训练有着充分的科学依据。高原自然环境的特点是低气压、低氧、风沙大、日照时间长、日夜温差大、太阳辐射量和紫外线辐射量高。人体生理学的研究表明, 在海拔2千米左右的高原地带, 运动员即使在没有训练负荷的情况下, 有氧代谢系统仍要承受着一定的负荷这样经过一段时期后运动员的机体就会对这种环境逐渐地适应起来, 如果再加上有计划、有针对性的系统训练, 运动员机体的血红蛋白、白细胞和血球容积等将大大增加, 人体的耐力也因此而得到相应提高, 从而可以在短时期内迅速提高运动员的训练水平。

今天, 高原训练的方法已经被广泛使用在备战奥运会的训练中。1992年, 巴塞罗那奥运会游泳比赛中, 有一半以上共计93块奖牌的获得者都在美国海拔高度为2134的弗拉格斯塔高原训练基地训练过;1996年, 亚特兰大奥运会金牌总数排在前8位的美国、俄罗斯、德国、中国等国家, 均在不同程度上在奥运会前进行了高原训练。

硬拼硬“抢”来的冠军

我国幅员辽阔, 地形地貌特征复杂, 青海、贵州、云南等省份都是天然的高原训练场所。我国著名的运动员王军霞、杨文意、王丽萍等均采取过高原训练的方法。在参加2004年雅典奥运会之前, 中国运动员邢慧娜和孙英杰在王德显教授的带领下, 曾经三上青海多巴高原训练基地, 有效地提高了运动能力。她们在第28届奥运会女子1万米长跑决赛时, 果然又遇到了东非选手集团的挑战。这次邢慧娜采取尾随跑策略, 在最后的冲刺时刻, 成功地突破了3名埃塞俄比亚选手的包围, 以30分24秒36的成绩得冠军。直到赛后, 东非选手们还是难以相信, 她们认为已是囊中之物的这枚金牌居然会落到他人之手!

现在, 随着实践经验的积累, 科学研究的深入, 高原训练已被世界各国当作比赛前的必修课

高原训练 篇2

长白山高原冰雪运动训练基地深藏于长白山的峰峦之中,海拔高度为1640—1820米,气温常在-15℃—-25℃之间,总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是我国目前为数不多的集滑冰、滑雪训练和体育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基地,每年的10月至第二年5月初都是冰雪旅游、运动训练的极佳时节。

基地共有冰雪运动训练场地十几处。高山滑雪场地分布较广。位于天池公路左侧半山腰的高山滑雪场,线路为350米,平均坡度为20度,

资料

一条单座缆车索道为运动员提供了训练方便条件。小天池滑雪场、温泉滑雪场都是令冰雪旅游者和滑雪初学者神往的地方。越野滑雪和冬季两项场地线路迂回穿行在密林深处,分别有5公里线路和3公里线路。线路的登高差完全符合比赛规则要求。起、终点设在冰场上,视野开阔、线路清晰。射击场和处罚圈分别设在两弯道的`内弧里。场地的设备和通讯设备都符合现代化要求,多次受到冰雪运动界专家和外国教练的好评。

速度滑冰场设在开阔而平坦的松林中。周围高高的林墙,形成了天然的防风屏障。

乒乓球高原训练初探 篇3

摘 要 为提高乒乓球训练质量和运动技术水平,本文对乒乓球运动在高原训练后,空气密度对乒乓球训练影响及采取解决的办法等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高原训练 动作 力量

随着乒乓球运动的不断普及,各国更加重视,技术水平迅速提高。但乒乓球高原训练却一直未引起广大教练员和科研人员的足够重视。

在高原进行乒乓球训练,由于空气密度小,球体受到的阻力小,故球的飞行速度明显快于平原,这对乒乓球训练影响极大,再加上有的地区较为潮湿,球台的反弹力受到影响,球着台后显得快、低、飘。这就加大了运动员处理球的难度和缩短了处理来球所必须的时间。如果不加强对高原空气密度与乒乓球运动这种特殊联系的研究,在高原进行乒乓球训练和比赛就很难达到现代高水平要求。

一、高原空气密度对乒乓球训练的影响

由于高原空气密度小而导致球的飞行速度明显加快,从而给运动员的动力定型带来两点变化:一是击球前所必须的准备时间缩短,使正常的摆臂幅度受到限制。要适应这一情况,必须减小手臂和身体部分的摆幅,才能提前完成准备动作,保证良好的身前击球的位置;二是在用相同力量击球,球的初速不变的情况下,高原球速在空中飞行时大于平原球速。这样假设某一力量在平原能够击到对方台底边上的球,而在高原必定飞出界外。所以击球时要减慢挥臂速度,就必须控制肌纤维的收缩速度,但这恰成了要加强爆发力难以逾越的障碍。我们称其为“高原轻力量定型”。高原地区的运动员挥臂幅度普遍偏小,显得拘挛,力量较轻,球质也差,击球动作也不如平原地区运动员干净利落、舒展,这正是高原运动员的致命弱点。

由于击球力量越大,在高原击球的初速比平原快的数值越大,打出距离比平原正常打出距离超出的长度也越长,故对力量要求越高的项目影响越大,如对少年和女子影响则相对小,对成年男子影响最大。

由于同一力量的上旋在高原的球速大于平原,这就给人体的反应和位移带来了新的困难。比如,从球台中线向对方球台两大角发出两个球,这两个球的动行路线犹如等腰三角形的两腰,当顶角相同两腰加长时,它们 所夹的底边也加长了,而这条边正好是运动员往返的路线,它的加长使运动员奔跑的距离加长和跑动范围加大了。假设球在运行过程中还带有侧旋,那么球运行的角速度还会加大,这样对运动员的步法要求当然大大超过平原。这两种情况的存在就意味着如下两点:

第一,一些在平原地区可以实现的大范围奔跑的练习内容在高原却难以实现了。如在平原训练时,可以把两张球台拼在一起打多球,让运动员练习大范围奔跑步法,可在高原却很难实现,必须缩小范围和降低质量,由于这些内容的实现不能保证,运动员在这些方面的身体机能和运动能力就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受诸因素影响,在高原所出现的看着球跑不过去或因跑过去的距离超出正常范围而难以回位的情况是大大多于平原的。

第二,由于专项位移难度增加,即意味着对高原运动员的各项素质要求要超过平原运动员。如一般身体素质向专项素质的转移,当平原运动员达到某一特定的一般素质要求时,他就可以转移到高水平的乒乓球专项训练中去。然而当高原运动员达到这一特定的一般素质要求时,由于乒乓球训练的难度相应提高了,所以要向高水平的训练转移就变得难以实现了。

二、缩小动作、减轻力量

前面所指的小动作、减轻力量,是在还未认识到它所带来的危害性之前,自然和不自然的在高原训练中无限的使用它,所以是必须克服的。但是缩小动作,可缩短打出距离,仍然是决定运动员摆速和命中率的较重要因素,即使在平原, 当来球过快过难时,大幅度的挥臂来不及,也得采取此两种办法,何况在高原球速加快的条件下,尽管采取了各种措施,但超出机体反应,力所难及的球仍然还会比平原多。

随球速的加快,对运动员的专项素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而要抓好专项素质又要抓好以下两点:

首先要抓好一般素质,才能有专项转移的基础,因为高原训练的特殊性要求运动员的一般素质和 专项素质必须要超过平原运动员,所以要特别重视这方面的研究,制定出科学的、适应高原训练特殊需要的身体计划和方法来,才能使高原运动员的一般素质显著超过平原运动员,并使它有效地转移到专项训练中去。

在专项训练中要特别注重那些以前在高原训练中一直很难实现的,而在平原训练中也是高质量、高难度的训练内容。因为这些内容对有机体的刺激最大,最容易提高运动员必须具备的与高原训练相适应的各 种机能,同时它还可以使一般身体素质向专项素质最大限度的转移,而这些要求一旦实现,高原运动员的跑动 速度和范围将大于平原运动员,而表现出最优秀的步法来。

三、结论

采用高原训练法后,从理论上预测,将使高原球速对乒乓球训练的影响,从不利甚多变有利甚多。如高原空气密度小,将使有机体对氧的利用率高于平原,提高有氧代谢能力;球速快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将有利于加强运动员的爆发力,加快摆速,加强旋转,加强机体的各种快速反应和协作能力,以及与此相关联的运动技能;加大跑动速度和范围,促使一般身体素质和专项素质的各项指标超过平原运动员。这样既解决了高原训练的某些难题,以针对性的解决一些本地训练中进展缓慢的难点,打开了理想的大门。

参考文献:

[1] 体育院系通用教材.乒乓球[M].

高原训练 篇4

一、世居高原运动员概况

(一)世居高原运动员的特征

世居高原运动员由于长期受缺氧刺激,其氧运输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等一般都较平原运动员强。因而世居高原运动员有较强的先天遗传因素,有着参加耐力性项目的潜在优势。邱俊强等通过对我国平原与世居高原优秀竞走运动员血液MCT1 (单羧酸转运载体)和AE1 mRNA (阴离子转运蛋白)差异的研究结果认为,世居高原竞走运动员AE1 mRNA含量显著性高于平原运动员,说明从遗传学角度分析,世居高原运动员红细胞运输能力优于平原运动员。并且提示低氧环境对运动员的酸碱平衡调节过程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酸碱平衡调节方面,高原人群与平原人群存在遗传方面的差异。但这方面的研究目前还未见报道。马生霞等研究了世居高、平原运动员血液流变性的性别差异及与运动能力的关系的结论,世居高原女运动员的红细胞变形能力、红细胞运输和传递氧的能力高于男性,而世居平原体育生中呈现相反的情况,世居高原体育生血液流变与有氧运动能力的相关性较世居平原体育生密切,但是没有进一步作有关相关性的研究。然而世居高原运动员在灵活性、协调性、柔韧性、爆发力等方面的不足,限制了运动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因此,世居高原运动员如何利用高原低氧的条件进行训练,在很大程度上制约能否出现高水平的运动成绩。

(二)世居高原运动员成绩

世居高原运动员在竞技体育中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如1960年罗马奥运会上,地处海拔2500~3000米的埃塞俄比亚运动员获得马拉松冠军。1968年墨西哥城(海拔2240米)举行的第19届奥运会上爆发出大新闻,所有耐力项目的金、银、铜牌都被高原运动员夺得,其中10000米赛跑中,前5名均为世居或久居高原的运动员,前3名则由非洲运动员包揽。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共有20名来自肯尼亚(12人)、墨西哥(4人)、埃塞俄比亚(4人)等国家的运动员在田径比赛中进入前8名。而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又有肯尼亚(17人)、墨西哥(4人)、埃塞俄比亚(4人)等国家的运动员共25人在田径比赛中进入前8名。并且这些国家的运动员在上述两次奥运会上共获得400米、800米、3000米障碍、马拉松等项目中的8枚奖牌。2000年悉尼奥运会,埃塞俄比亚运动员在1500米、5000米、10000米等比赛项目中获得8枚奖牌,肯尼亚获得7枚奖牌的好成绩,其中包括6枚金牌(埃塞俄比亚4枚,肯尼亚2枚)。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埃塞俄比亚运动员在1500米、5000米、10000米以及3000米障碍赛等比赛项目中获得7枚奖牌,肯尼亚获得6枚奖牌的好成绩,并且肯尼亚运动员包揽了男子3000米障碍赛的前三名。2008年北京奥运会,埃塞俄比亚运动员在800米、1500米、5000米、10000米、马拉松以及3000米障碍赛等比赛项目中获得7枚奖牌,肯尼亚获得14枚奖牌的好成绩。到2012年伦敦奥运会,埃塞俄比亚运动员又在800米、1500米、5000米、10000米、马拉松以及3000米障碍赛等比赛项目中获得7枚奖牌,肯尼亚获得10枚奖牌的成绩。而我国的青海、云南、内蒙古等世居高原运动员在国际国内大型马拉松、竞走、自行车等耐力性项目中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如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出生在我国青藏高原一个农民家庭的藏族姑娘切阳什姐取得了铜牌,对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世居高原运动员高原训练的研究现状

(一)世居高原运动员高原训练的最佳高度

适宜海拔高度是影响高原训练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认为世居平原运动员,耐力性项目的最佳高度为2000~2500米;摔跤、乒乓球、速度滑冰等高原训练的最佳高度为1500~2000米。而世居高原运动员因在生理机能、组织结构及生化代谢等方面已产生了低氧环境适应性变化。因此,世居高原运动员高原训练最佳高度由其长期居住的海拔而定。但在选择时必须考虑到两方面的因素,一是该高度能给予机体足够的刺激;二是该高度能保证运动员承担较大的运动负荷。国内外的实践及研究证实,世居或久居高原人可以到比原居住地更高海拔地区训练,而且可以取得更明显的效果。并有人认为高出其居住海拔高度的500~1000米进行训练,加重高原运动员机体的缺氧程度。如,世居高原竞走运动员多次进行了1900~3300米的“高原一高原训练”的方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有资料认为世居或久居高原运动员,可以到海拔2400~3400米的地方训练,以寻求更强烈的刺激。此外,云南沙应正认为像云南那样世居高原的运动员,应把高原当作平原来认识,并且在竞走训练安排上取得了好的效果。

(二)世居高原运动员到平原参赛的最佳时间

关于高原运动员下到平原参赛的时间,目前存在两种安排方式,一是提前3周下高原;二是提前3天下高原。并且也有资料显示高原运动员经交替训练后下平原后的最初几天参赛或3周后参赛可能更为有利。路瑛丽等世居高原中长跑运动员平原训练期间身体机能变化的研究,提示世居高原男子中长跑运动员到平原参加比赛时最佳时间应在1周内。康喜来世居高原运动员高、平原训练与比赛期间部分生理指标对比研究的结论,世居高原运动员到达平原7天后,运动员的各项生理指标发生改变。因此,世居高原运动员应把握好下高原的时间,以免下高原过早,使运动员的心功能下降和红细胞过多的消耗。白旭宇对世居高原竞走运动员参加平原比赛下山时间的研究结果表明,世居高原竞走运动员下山参加专项比赛,采用距20公里比赛3~5天、距50公里比赛5~8天的模式,能取得较好的运动成绩。这与牟少华居住在高原的竞走运动员下山后第3~9天参加比赛可显出高原优势,能发挥出最佳状态的结果一致。

(三)世居高原运动员高原训练方法的研究

1. 高原——高原交替训练的研究

出生在高原的肯尼亚和墨西哥耐力运动员都曾通过更高海拔(高于3000米)的高原训练来进一步提高运动能力。而我国自2002年起,世居高原的竞走运动员开始在香格里拉(3300米)进行短期的更高海拔训练来提高世居高原竞走运动员的有氧耐力水平。李桦等对中(高原)日(平原)竞走运动员进行的为期4周的高原训练合作研究认为高原运动员短期去3200米左右高度训练是有此需要的。刘志强等对居住海拔2260米的高原运动员进行了为期5周的2260~2634米交替训练研究结果认为,世居高原运动员对更高海拔地区的训练有较好的适应性。马福海对7名高原女子中长跑运动员进行了6周的海拔2260~31 50米(相距96公里)交替训练的研究结果发现,对世居2260米高原运动员选择更高海拔3150米进行交替训练,其心肺功能、最大摄氧量、无氧阈速度以及血象表现了有意义的改变,表明有氧能力得到提高。但是世居高原的运动员交替训练下到平原,在运动能力和某些运动生理指标,与平原运动员和未进行交替的高原训练相比,存在着时态上的差异,但在时态差异方面未进行研究,也没有对下平原参赛的时间作进一步的研究。并且还通过对世居高原(2260米)中长跑运动员进行了2260~2634米和2260~31 50米交替训练的研究,探讨了高练低住训练期间的生理、生化、心理等指标的变化规律。杨玉谨通过对高原运动员进行主观体力强度感觉等级(RPE量表)监测,就海拔2260米和3150米交替训练对运动员疲劳及消除程度的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世居高原的耐力性项目运动员在不同海拔地区交替训练,其疲劳及消除程度的变化在训练初期波动较大,在训练后期逐步稳定在一个适宜的水平。并建议在安排不同海拔地区交替训练时,训练初期注意运动强度的合理安排。但有关高原运动员更高海拔交替训练的强度安排以及疲劳消除手段目前没有深入的研究报道。姚俊等对10名世居高原(海拔2260米)中长跑运动员进行2260~2630米交替训练期间的生理、生化测试的研究。白旭宇等对13名世居昆明(1890米)的男、女自行车运动员到更高海拔地香格里拉(3200米)的训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世居高原运动员更高高原训练的安排基本与平原运动员高原训练一致,更高海拔训练时,在合理的训练安排下,运动员的尿常规、血红蛋白、血清肌酸激酶、血尿素、血乳酸等指标随训练负荷的变化在正常范围内波动,与平原运动员的高原训练变化规律基本相同,并且得出结论,世居高原自行车运动员已经适应高原环境,上更高海拔训练是承受更大缺氧刺激,提高机体机能水平的有效方法,建议在实践中增加运动负荷,以取得更好的训练效果。

2. 高原——平原交替训练的研究

有专家认为高原与平原交替训练,对改善和提高无氧糖酵解功能的运动能力效果显著,对培养提供高速跑的专项能力突出。地处高原(海拔2170米)肯尼亚每个训练年度系统进行两次高原与平原的交替训练。刘志强等对12名居住在海拔2260米的高原运动员,进行了高原(2260米,35天)——平原(396米,28天)——高原(2260米,22天)——平原(396米,22天)的交替训练的研究,结果显示经高原训练后第一次下平原训练,RBC (红细胞)、HCT (血球压积)、Hb (血红蛋白)、逐周下降,其中RBC、HCT持续下降未再回升,而Hb在第12天和MCV (平均红细胞体积)在第21天后逐渐回升,但仍低于高原值,运动员普遍反映无力、疲劳,个别运动员在下山后第12天才恢复正常训练,表现了明显的个体差异性。但世居高原运动员在高平原交替训练中除要考虑气候因素外,应适当延长第一次平原训练时间(6~8周)较为有益。樊蓉芸等研究表明世居高原中长跑运动员经高原训练后,第1次到平原训练,RBC、Hct、Hb、MCV逐周下降,在平原训练末期降至整个训练期间的最低值,与高原训练值相比,差异极其显著(P<0.01),Hb在第14天后逐渐回升,但仍低于高原值。康喜来研究表明世居高原的田径径赛运动员在初到平原时,Hb显著下降,RBC和Hct变化较小,经过1周的平原训练比赛后Hb和RBC又保持一致的下降趋势,Hct变化较小。而初到平原时,血清睾酮明显升高,皮质醇明显下降,经过1周的平原比赛后,血清睾酮继续升高,血清皮质醇则有所回升。屈成刚研究发现,世居高原的铁人三项运动员下到平原训练,在开始的2周内RBC、Hct逐周下降,与高原训练值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1周过后Hb逐渐回升,2周后RBC、Hct开始回升,但仍低于高原值,血清睾酮与在高原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在个人较理想水平上。路瑛丽等研究了12名世居高原男子中长跑运动员在平原训练期间身体机能变化的结果认为,世居高原男子中长跑运动员平原训练期间身体机能有所下降,且3周后的下降程度比1周后更加明显。

3. 高住低练法的研究

刘海平等通过研究世居高原中长跑运动员“高住—低训”对VEG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EPO(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影响,结果4周“高住一低训”后,低氧组运动员血红蛋白(Hb)、血球压积(Hct)没有明显改善,EPO、最大摄氧量(VO2max)、运动成绩均呈升高趋势,与实验前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仍高于对照组。而在4周实验期间,低氧组运动员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有显著性升高(P<0.01),并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世居高原中长跑运动员在模拟海拔4000米居住的时间可以延长,或增加在较高海拔上的训练,可能对改善运动员的生理机能是有益的。但在这方面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马福海等对世居高原的20名运动员进行了高住低练法的研究,结果显示世居高原运动员对间歇性暴露于4000米高原有较好的适应性,但未能达到刺激肾脏释放EPO和通气量增大的低氧效应。此外还对世居高原运动员间歇性低氧训练的生理及分子适应机制进行了研究,认为对于世居高原运动员间歇性暴露于4000米高原,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低氧的反应比促红细胞生成素敏感,而且具有显著的个体差异,低氧组的3000米比赛成绩虽有提高的倾向,但与对照组无明显的差异,因此世居高原运动员高原训练的最佳高度及训练方法,包括暴露高原的时间、训练强度等有待进一步探索。刘海平等世居高原中长跑运动员高住低练期间血清EPO、STfR (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及血象指标变化结论,世居高原(海拔2260米)中长跑运动员进行4周HiLo (高住—低训)训练对其EPO、STfR、Hb升高作用不显著,表明世居高原中长跑运动员4周HiLo训练(模拟海拔4000米睡眠,海拔2260米训练)对机体红细胞生成影响不明显。

三、世居高原运动员最新研究方向

(一)世居高原运动员基因及选材研究

世居高原运动员在竞技体育中尤其是耐力项目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这些运动员的生活环境(不同海拔)、生活规律、身体形态、生理机能等有哪些特点,高原运动员究竟有哪些先天遗传基因,有着哪些参加竞技体育运动项目的潜在优势,他们后天生活的环境等都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世居高原运动员高原训练模式的研究

高原人群的形态、机能、素质等特点,以及世居高原运动员的专项运动能力与素质的训练方法手段、负荷量和负荷强度的监控与评价、高平原训练以及不同海拔高度交替训练的方法及节奏安排、适宜的海拔、下平原的最佳时间等是世居高原运动员研究的重要趋势。

(三)世居高原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特点及疲劳消除方法的研究

高原训练 篇5

关键词:技能训练;高原现象;对策

钳工是机械制造类行业不可缺少的一个工种,它的工作范围很广,在工厂中有“万能工”的称谓。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对钳工操作技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钳工工种本身已有了比较细的分工,如普通钳工、模具钳工和机修钳工等。无论哪一种钳工,要想学好学精,都必须首先掌握好钳工的各项基本操作技能,这些基础性技能包括:錾削、锉削和锯割等,这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基本功。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这些技能训练中常常会发现,初始阶段,学生的热情很高,成绩进步很快,几乎一天一个样,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情况发生了变化,学生的技能水平不再提高,出现了徘徊不前的现象,这便是钳工技能训练中产生的“高原现象”。“高原现象”是指从事某项技能练习时,到了中、后期往往会出现进步暂时停滞的现象,练习曲线上能较为直观的反映出来,这段曲线与横坐标几乎平行,不再上升,甚至还略有下降,人们把它称作“高原现象”。

“高原现象”的危害性

“高原现象”对学生的技能训练能产生十分消极的影响:一是打击了学生技能训练的积极性,使学生对自己掌握技能的潜力产生怀疑,认为自己的技能已经到了极限,再想提高很难或者是不可能的,从而不思进取,导致训练时的被动消极,应付了事,个别学生甚至寻找各种借口逃避训练,觉得自己反正不是这块料,再练成绩也上不去,产生混日子的念头。二是许多学生尤其是平时技能掌握得比较好的学生,经过反复练习后,看到成绩还在原地踏步,难免焦虑不安,这种情绪会干扰和制约着进一步训练,有的学生对已掌握的正确技能动作、姿势产生怀疑,这一切都严重阻碍了学生技能的提高和发展。

“高原现象”产生的原因

在钳工基本操作技能训练中,每个学生都会产生“高原现象”,只是出现的时间和表现的程度有些差异。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从理论上讲,在学生操作技能练习过程中,需要以新的活动结构代替或改变旧的活动结构,然而旧的活动结构不易被破坏,同时它还对新的动作结构的形成产生干扰作用。(2)从客观上讲,由于钳工基本功的训练很单调、枯燥,又需要消耗大量的体力,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会感到十分疲劳,进而产生厌倦情绪,使注意力涣散,兴趣降低,直接影响着继续练习的效果。(3)从主观上讲,有的学生容易满足,当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后,自以为是,思想开始松懈,不求上进,缺少持续进步的动力,使技能水平不再提高,甚至下降。

克服“高原现象”的方法

在分析了学生钳工技能训练中产生“高原现象”的原因后,便能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找出克服途径。

建立正确的训练方法正确的训练方法是保证学生掌握钳工技能的关键,任何不正确或有缺陷的训练方法最终都将限制技能的提高和发展。正确的训练方法并不是简单地用于技能训练的某一阶段,它应有機地贯穿于整个训练过程的始终。比如,在指导学生练习锯割时,有的学生没有严格按指导教师确定的正确步骤循序渐进地练习,而是急于求成,采用了跳跃式的方法,结果虽然练得满头大汗,但结果却不如那些循序渐进的学生,这些学生越急躁成绩越是上不去,过早出现了“高原现象”。经过指导教师的示范讲解和耐心指导,这些学生认识到了自己的训练方法出了问题,从盲目的“尝试”中退回,重新按指导教师制定的步骤练习,经过一段时间,他们走出了困境。“高原现象”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整个训练过程中环节与环节之间没有有机地衔接起来。

处理好集中练习和分配练习的关系集中练习是指每次练习时间较长且连续不间断的练习,分配练习是指练习时间较短且练习时间有一定时间间隔的练习。因为练习时间的正确分配对于练习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应根据钳工技能训练项目所消耗的体力的大小来决定采用哪种练习。对划线、打孔和攻丝等体力相对消耗较小的项目采用集中练习,对錾削、锯割和锉削等体力消耗较大容易疲劳的项目则采用分配练习,改变了过去那种不论项目一味加大训练量的做法。每次训练时间的长短应根据现场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做到劳逸结合,避免学生出现过度疲劳,影响训练计划。通过在实践中的不断探索,对训练时间的不断调整改进,使训练时间的安排日趋科学合理,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教育学生要充分认识练习基本功的重要性钳工操作技能中一些最基本的项目,长时间的反复训练会使学生感到单调、乏味,从而影响学生的训练情绪。指导教师要用生动的事例给学生讲解练好基本功的必要性,就像建造高楼大厦一样,地基打不好,高楼大厦是建造不起来的,在技能训练中,只有把基本功练扎实了,才能向更高更深的层次发展。当学生对基本功的重要性有了明确的认识后,再结合其他一些措施,比如让学生自己设计制作一些简单的工件,要求在制作过程中注意划线、锯割和锉削等基本技能的合理运用。学生制作好工件后,要认真组织评比,引入竞争机制,对成绩优秀者实行奖励,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激发起学生对技能训练的兴趣,改变学生被动的技能训练状态,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这样学生在技能训练中就一定能突破“高原现象”的束缚,使技能水平稳步提高。

作者简介:

高原训练与营养补给关系的研究 篇6

1 高原训练的概况

1.1 高原训练的概念及起源

1.1.1 高原训练的概念

高原训练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将运动员组织到适宜海拔的高度地区, 进行定期的专项运动训练的方法[1]。

1.1.2 高原训练的起源

高原训练始于1968年的墨西哥奥运会, 由于墨西哥地处海拔2 240m的高原地区, 许多地处平原的国家为了保证本国的运动员, 尤其是耐力运动员适应高原地区缺氧的环境而发挥出自己的水平, 赛前就让本国选手找一块与墨西哥相似的高原地区进行训练。在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高原训练的高潮。墨西哥奥运会的结果显示, 长距离耐力项目的优胜者均进行过高原训练, 更重要的是, 人们发现经过高原训练的运动员回到平原后, 运动成绩比在平原训练的运动员提高得更明显[2]。因此, 高原训练成为大赛前必不可少的、有效的、针对性强的训练方法。当今比赛中, 很多长距离耐力项目的优胜者均得益于赛前的高原训练。

1.2 高原训练的概况

1.2.1 国外高原训练的概况

20世纪60年代初期, 为备战墨西哥城第19届奥运会, 日本体育协会组织了训练人员对高原训练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他们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3个内容: (1) 在低压舱内模拟高原训练的实验研究; (2) 在高山 (海拔2 500~2 800米) 上进行实验性训练; (3) 在墨西哥城 (海拔2 260米) 进行高原训练。结果发现运动员的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增加。下高原后7~9天仍然保持高原复习后所获得的生理机能优势, 并且在参加美国举行的一次国际游泳比赛中, 运动员成绩有较大的提高。1994年4月29日到5月1日, 在保加利亚高原训练基地别里梅肯 (海拔2 050米) , 欧洲田联和基地中心管理处共同举办了田径运动高原训练研讨会, 共有22个国家的教练和专家参加, 俄罗斯的专家认为, 中等海拔高度的高原训练有助于提高田径所有项目运动员在平原地区的运动能力, 改善训练效果, 同平原地区所进行的类似训练相比, 运动员的力量、速度等素质都得到明显提高。保加利亚的专家在研究投掷运动员高原训练适应和再适应时指出, 高原训练后, 运动员机体内肌糖原、ATP和CP浓度提高, 这些都是机体对高原训练适应后获取的积极效应[3]。

1.2.2 国内高原训练的概况

高原训练及其研究的开展在我国始于本世纪60年代初, 并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形成高潮。陈宝国教练观察了中长跑运动员在昆明进行了4个月的高原训练后下山, 所测试的各项生理指标均有改善, 有利于运动能力的发挥, 实践证明, 运动员下山后运动成绩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白鸿毅教练对自行车运动员在昆明进行高原训练观察心功能综合指数与血红蛋白的变化, 发现在高原训练期间与平原效应期内有如下变化趋势:在高原训练期内心功能综合指数与血红蛋白有逐渐增高的趋势, 在下高原前心功能综合指数达到高原训练的最高点, 血红蛋白达到所有高原训练各大小周期的最高点, 在平原效应期内, 心功能综合指数逐渐增高, 血红蛋白逐渐下降。但心功能综合指数逐渐提高与血红蛋白逐渐下降达到一定水平后则维持一段时间。多年来, 由于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 加上无数体育工作者的努力, 在我国已建成了一系列条件较完善的高原训练基地, 如:青海的多巴 (海拔2 366米) 、西宁 (海拔2 260米) 、云南的呈贡 (海拔1 918米) 、海埂 (海拔1 890米) 、昆明 (海拔1891米) 、甘肃的榆中 (海拔2 000米) 、新疆的天池 (海拔1 950米) , 还有东北的长白山等。

2 高原训练的生物生化特点及营养补给

2.1 高原训练的生物生化特点

2.1.1 高原环境对促红细胞生成素 (erythropoietin, EPO) 的影响

促红细胞生成素 (erythropoietin, EPO) 是红祖细胞转化为红细胞所必需的一种激素[4]。高原低氧环境对细胞有较为明显的影响, 大量的运动训练学和生理、生化实验表明, 高原训练影响运动员的主要因素是低气低氧的大气环境中对机体的刺激, 通过施加适宜负荷的运动后, 双重缺氧刺激叠加, 加大了刺激机体的强度。据研究表明, 机体在缺氧4小时后就会刺激体内的促红细胞生成素 (EPO) 合成, 它是一种糖蛋白, 是由肾脏产生的造血激素, 它的功能主要是: (1) 促进红细胞 (Hb) 的生长和分化, 加速骨髓干细胞分化幼稚红细胞并生成为成熟的红细胞, 使红细胞比积增加; (2) 加速红细胞成熟过程中血红蛋白生成, 从而有助于提运输氧的功能; (3) 抗氧化, 稳定红细胞膜[5]。当红细胞生成增加, 红细胞比积增加, 血红蛋白增加, 机体达到适度时, EPO反馈调节相应减少, 而不会在高原上出现血红蛋白的数量持续上升的现象。

2.1.2 高原环境中抗利尿激素 (ADH) 的变化

抗利尿激素 (ADH) 又称血管加压素, 在脑视上核合成由下丘脑分泌, 通过专一的激素载体蛋白转运到垂体后叶贮存, 需要时从垂体后叶释放进入血液[6]。抗体处于高原环境中时, 血浆抗利尿激素 (ADH) 明显下降, 它的变化与蛋白质的变化与蛋白质分解代谢和肾功能 (排泄尿素) 的改变有关, 抗利尿激素 (ADH) 具有强有力的抗利尿作用, 对调节水平衡有重要的作用, 它作用于肾远曲小管与集合管的基底面膜受体, 使水分易扩散进入处于高渗状态的组织间隙, 增加水的重吸收。

2.2 高原环境中的营养代谢特点及营养补给措施

2.2.1 高原环境中的营养代谢特点

(1) 高糖营养有利于提高耐力。缺氧时葡萄糖吸收减慢, 糖原异生受阻, 糖原分解增加, 贮备减少。无氧酵解加强, 血乳酸水平升高。高糖营养有助于提高人体缺氧耐力。 (2) 蛋白质代谢加强。缺氧时氮的代谢处于负氮平衡。有研究报道, 一定量的蛋白质对高原适应比较重要。人体摄入脂肪量减少, 但血清中游离脂肪酸和甘油三酯明显增加, 但缺氧严重时, 脂肪氧化不全, 酮体增多, 而且高脂肪膳食易引起厌食, 对急性缺氧的适应不利。因此高原训练时采用低脂肪膳食。 (3) 水代谢呈负平衡, 电解质代谢紊乱。急性缺氧时, 水代谢呈负平衡, 体液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 细胞水肿, 血浆容量减少。血浆中钠、钾、氯升高, 尿中排出量明显下降。由于血Po2和Poc2降低, 血p H上升和碱储备减少。 (4) 维生素代谢影响。在缺氧条件下, 摄入与常压下相同的维生素B1、B2、C, 则尿中排出量增加, 故机体对维生素需求量增加。

2.2.2 高原环境训练的营养补给措施

“民以食为天, 健以食为先”, 食物是维持人体生命和保证健康的物质基础, 机体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中的养料以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整个过程称为营养[7]。而运动员在高原环境中训练, 采取正确合理的摄取和利用食物的方法则是一种科学。 (1) 提供充足的热能。运动员的热量供给, 应在原有运动量的基础上额外增加7%~25%, 蛋白质应占总热量的13%~15%, 脂肪占20%~25%, 糖为60%~70%。特别注意在上高原的初期 (7~10天) 减少事物中的脂肪而增加糖, 摄入易消化的食物, 实行一日4~5餐制。 (2) 增加补液量。高原空气干燥, 运动时通气量明显加大, 呼吸失水增加3~4倍, 因此机体很容易脱水。在高原训练时每天至少比平原时同等情况下多饮1L以上的水。最好补充含有钾、钠的饮料, 可服用矿泉水, 每日饮水3L, 其中加入葡萄糖3.56g/L、氯化钠0.47g/L、氯化钾0.30g/L、柠檬酸钠0.53g/L。补液的原则仍是少量多次[8]。 (3) 注意补充铁。铁的储备, 在高原训练中对运动能力起着关键的作用。研究表明, 低铁者不能增加红细胞容积的容量, 铁不足机体的摄氧能力和肌细胞利用氧的能力均不能提高, 可降低最大吸氧量和运动能力, 所以, 即使是非贫血运动员在进行高原训练前, 体内也需有充足的铁储备。为此, 需要口服高剂量的铁剂。一般口服小儿用的液体铁剂每日3次, 总剂量为200~250mg。 (4) 关于维生素。在高原地区机体对维生素需求量增大。补充维生素能提高缺氧耐力, 增强对高原的适应, 减轻疲劳和提高运动耐力, 运动员在高原除在膳食中摄取维生素外, 可每天另补充维生素C 100mg, 复合维生素B 10mg, 维生素E 60mg。 (5) 食物的选择。在高原要少吃油腻及油炸食物, 肉食可选择牛羊肉、瘦猪肉、鸡、鱼等。还可选用肉汁、浓菜汤和适量的调味品, 以刺激消化液的分泌。用鲜柠檬、酸泡菜、咖啡、茶等激活消化功能。每人每天应吃500g蔬菜、500g水果, 喝500g牛奶。

3 结论

高原训练是一种在低压缺氧的条件下的强化训练, 这种训练对人体有两种负荷, 一种是运动缺氧负荷, 另一种是高原缺氧负荷, 两种负荷的叠加, 便造成更为深刻的缺氧刺激, 以调动身体的机能潜力。

随着竞赛水平和生物技术的不断提高, 运动营养补给为高原训练取得好成绩提供了重要保证。高原训练期间, 不仅要为运动员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 而且还要制定合理的用餐计划, 研制富含特定营养的运动员专用食品或运动补剂, 使运动员获得足够的运动营养, 进而取得理想的运动成绩。

参考文献

[1]翁庆章, 钟伯光.高原训练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2.

[2]田野, 胡扬.运动生理学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3]李世成.高原训练的新进展[J].韶关大学学报, 1997, 18 (2) :51~52.

[4]邓树勋, 王健.高级运动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5]冯炜权.运动训练生理化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1998.

[6]许豪文.运动生物化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7]王维群.营养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模拟高原训练的研究及应用状况 篇7

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模拟高原训练在“高原问题”平原解决上取得突破性进展。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经典的模拟高原训练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1.1 间歇性低氧训练(IHT)

20世纪80年代末,莫斯科谢切诺夫医科大学博士、俄罗斯功勋科学家尔·勃·斯特列尔科夫教授创始了“IHT法”。该方法借助特定仪器低氧仪,通过降低空气中氧的容积百分比提供额定低氧分压混合气体,使受试者吸入低氧气体,由于实施中将缺氧负荷的总量划分为数个独立组别,每组包括若干次,在每两次低氧刺激的间歇时间内恢复正常大气压下的自由呼吸,使低氧负荷训练表现出脉冲式或间歇性特点,因而被称为IHT。IHT与旨在提高运动员身体素质及技、战术能力的常规运动训练交替进行,通常安排在训练结束后。

1.2 高住低训(HiLo)训练法

HiLo训练法就是让运动员居住在高原或人工低氧环境,训练在平原或较低高度的地方。

这种训练法是在1991年首先由美国学者莱文提出。当时立即引起有关专家、学者们的注意,美国、芬兰、日本、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家很快在这方面大量投资,做了很多基础研究,并开始转向实际应用。最先将这一方法用于运动训练的可能是芬兰奥林匹克研究所的Rusko博士。他于1992年设计并建成了著名的“Alps Room”。继芬兰之后俄罗斯、瑞典、挪威、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很快建立了HiLo实验室和训练中心。

2 模拟高原训练的生物学效应

2.1 IHT的生物学效应

俄罗斯学者米亚嘎特德通过对大白鼠低氧刺激实验表明:采用不同氧容积百分比低氧刺激对大白鼠各种生理、生化指标的提高和加强有明显影响。另有资料表明,7名受试者通过一个周期的间歇低氧训练后血红蛋白平均升高了19.5%。俄罗斯学者拉基斯耶夫通过对17名健将级赛艇运动员随机对照实验,表明运动员机能的提高不是训练本身的自然结果,而是低氧训练的效果。而且实验组血红蛋白由训练前的14.1±0.4g%升高到15.6±0.3g%,与此同时运动员的专项运动能力也有了显著提高。雷志平等的研究结果表明IHT可使机体产生整体的耐缺氧适应,通过有氧代谢酶活性的提高及呼吸、循环系统的适应和抗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加强,提高机体的氧代谢能力。IHT的短时间应答或长时间适应均出现,同级负荷时心率下降,可以使心动周期尤其是舒张期延长,有效提高心肌工作能力,并且IHT后可避免低氧引起的红细胞损伤、溶血。研究还发现,IHT可使乳酸阈提高,从而提高运动员有氧耐力,使心博储备增加,心肌工作能力增强,提高机体对氧的利用能力使机体的运动潜力和能力增加。蒋明朗等的研究认为,IHT可有效的提高心肌指数和骨骼肌指数,而对体重无明显影响。同时,IHT可使SOD水平提高MDA水平下降,表明心肌抗氧化能力提高,有利于在长时间运动中保持心脏的正常供血功能,有效提高骨骼肌的抗氧能力,延缓运动中中枢疲劳的产生。王茂叶等报道,IHT可使心肌、脑和股四头肌中CCO和SDH增加,使机体在低氧环境下工作时有氧代谢能力提高。心肌、股四头肌中LDH活性增加升高,使乳酸能够被快速、彻底氧化产生更多的能量供机体利用。李强等报道,IHT负荷后血红蛋白有升高的趋势,并观察到在低氧适应过程中,低氧刺激1周后2,3-DPG出现代偿性升高,两周时仍保持在高水平,表明机体的代偿机制已经形成。他们还研究发现,间歇性低氧刺激1周后机体红细胞和网织红细胞生成显著增加。周兆年报道,间歇性低氧训练可以提高大鼠抗疲劳能力,大鼠力竭性游泳时间明显增加,有效提高运动能力。陈耕春等的研究显示,IHT对改善脑组织及神经系统的抗缺氧能力、对提高缺氧条件下人体的正常心理反应能力有明显的效果。

2.2 HiLo训练的生物学效应

Levine的研究表明,HiLo训练法可使运动能力改善,如最大吸氧量、以及肺通气阈出现时平均跑速提高。Mattila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HiLo训练法训练到第5d时,血液中EPO由训练前的19.1mU/ml增加到28.1mU/ml(p<0.05=,2,3-DPG由4.6mmol/l增加到5.5mmol/l)p<0.05=,网织红细胞增加了1倍。另外,通过第2,5,10d的测定发现,随着训练间期的延长,一定负荷下运动时所对应的乳酸值在逐渐减少,经11d的训练后,受试者的平均速度由44.6km/h提高到46.3km/h。山地将受试者分为2组,一组在相当3000m高度的低压氧舱每天睡眠8h,并以血乳酸4mmol时的速度在常氧环境下训练1h。另一组则生活、运动在相同高度的低氧舱。实验表明,5d以后,虽然两组受试者的最大吸氧量没有明显改善,但HiLo训练组在一定负荷下的跑速持续时间延长了20%,明显大于生活、训练在低氧环境组。Nummela让400m跑运动员在2200m相当高度海拔居住,常压环境下训练。10d后发现运动员的400m跑成绩由原先的49.62±2.78s缩短到49.13±2.74s(p<0.05=。动物实验表明,HiLo法无论是对提高大鼠的血液运氧能力,还是对提高肌肉的氧化能力,都具有同样、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还高于传统的高原训练法的效果。Rusko博士的研究表明,越野滑雪运动员在2500m相当高度的低氧舱每天呆14h,在常氧环境下训练1~3次。11d后其血液中的网织红细胞,EPO,2,3-DPG等均有提高,并且这种能力至少可维持2周。孙小华等通过550TorrR低压环境下对小鼠进行HiLo训练后发现,小鼠负重游泳时间延长,心肌重/体重比值上升,血红蛋白浓度上升,血液红细胞比容上升。

3 模拟高原训练的主要器材

模拟高原训练的主要器材从器材的结构和使用特点进行分类,可以分为低压舱式和面罩式两大类。

3.1 低压舱式

低压氧舱其舱体形状和大小可根据应用目的而定,舱体外壁可用钢板焊接,连成一个密闭舱外壳,设有进出口(门),装有密封垫和观察窗,舱体分外舱和内舱,内外舱各有一个进气阀和抽气阀与真空泵相接,当启动真空泵就可以抽出舱体气体,按需要可控制阀门抽气、进气,造成舱内任何低压环境(可调节海拔高度1000~4000m)。根据低压舱的大小和用途可分为训练用型和研究用型两种。

3.1.1 训练用型

这种低氧舱一般面积较大,可以用它造成的低氧环境,在平原条件下,对运动员进行模拟高原训练,进而提高在训练和比赛中的成绩。

目前,国际上最大的供训练用的压力舱在德国柏林附近的金宝基地,舱面积为18×18达324m2(装备有4部跑台、20部功率自行车),还有一个100m2的水池供皮划艇运动员训练;芬兰于1992年建造了一个高原屋;瑞典于1994年建成了自己的模拟高原训练场馆;挪威花巨资于1995年建造了一个带有训练设施的Hypobaric Altitude House。美国最近又发明生产了一种可调氧分压式睡仓,它可提供一名运动员在仓内休息,以期达到HiLo训练法的效果。

日本用于HiLo训练和研究的设备分“低压氧舱”和“低氧舱”两种。“低压氧舱”是利用气压降低的同时,氧分压也下降的原理来控制含氧量的。因此,所模拟的气压环境更接近高原环境。而“低氧舱”则利用氮气膜分离器降低空气中氧气成分,气压不变。由于“低氧舱”的安全性优于“低压氧舱”,有利于运动员训练后疲劳的恢复,并且造价低廉(仅为低压舱1/10),因而更受欢迎。

1994年,莫斯科第一届国际缺氧问题论文报告会上,俄罗斯切利亚斯克科技信息中心介绍了赫尔麦斯科研所设计完成的单人坐(卧)式低氧小室。运动员在结束常规训练后,进入低氧小室接受模拟高原环境的低氧负荷训练。用真空泵将小室内的气压逐步降低,最低水平为450mmHg(相当于海拔4000m以上的高原缺氧环境)。实现了平原训练、“高原”生活的模拟高原训练。与此类似的是由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士Igor Gamow设计的“VO2MAXX”型单人卧式低氧小室。小室内气压显示器可帮助受试者选择所需的低氧分压值。

山东体育科研中心于1998年建造成功我国第一座模拟高原负压的训练舱。此负压训练舱主舱面积近40m2,是目前亚洲最大的负压舱,它的建成为我国优秀运动员提供了一种提高运动能力的科学训练方法,填补了我国开展模拟高原训练设施方面的部分空白。

3.1.2 研究用型

这种类型的低压氧舱具有舱体体积较小、成本低廉、条件易于控制等特点。它通过人为模拟高原低氧环境,以运动员或动物作为实验或研究对象,探讨高原各种低氧环境对生物体作用产生的效应、机制、原理等,从分子学水平研究和揭示各种低氧环境下的生物体特征性变化。从我国近几届科学体育大会和北京体育大学学位论文中可以看出,用这类器材进行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国在高原训练理论研究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3.2 面罩式

这种类型的器材,虽然在生成低氧气体的方法上各有不同,但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需要用特殊的面罩吸入各种不同浓度的低氧气体,对受试者机体造成类似于高原缺氧环境下的一系列生理、生化上的适应性变化,从而在平原条件下达到高原训练的效果。

背携式低氧输气器是由美国Inspir Air公司率先出售的一种便携式仿高原训练器材,可模拟1450~2200m的高原气体环境。它由呼吸口罩和集气管等组成,结构复杂,自重1.5Kg。训练时需固定于运动员上背部,不影响技术发挥,但需戴呼吸面罩,因而存在诸多不便。

低氧仪是通过降低空气中氧的容积百分比从而获得额定低氧混合气体的一种仪器。它具有高效能的膜性组件,通过先进的膜分离法原理对空气中的氧含量进行调节。受试者可根据自身的要求,在氧的百分比18~10的范围内任意选择所需氧分压的参数。有关调查结果显示,俄罗斯已于90年代初对国家田径、游泳、滑冰、公路自行车等队开展了间歇性训练,取得了良好效果。目前,西安体育学院研制成功了低氧仪,填补了我国在低氧技术运用中的空白。

负氧仪由俄罗斯医疗保健研究所山区气候研究室研制。它可以生成无色无味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混合体,调节和控制空气中的氧离子的含量,从而降低气体中的含氧量,产生类似的“高原空气”直接供人体呼吸使用。负氧仪中生成气体的混合气体每分钟不少于15L,其中浓缩氧的含量10%~16%。便携式负氧仪的重量不超过20kg。章立宗等报道,他们研制了一种特异性呼吸口罩,运动员戴这种口罩进行力竭运动时,其局部呼吸环境是低氧气体。他们认为,可用此口罩进行极量运动模拟高原训练。

3.3 应用效果

孔兆伟、胡扬等用低氧屋进行间歇性常压低氧暴露对足球运动员的运动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适应的可能机制。其结论为:

(1)用低氧屋进行10h、相当于2500m高度的急性低氧暴露对血RBC、Hct、Hb影响不大,提示,低氧暴露改变象指标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

(2)低氧暴露1周后,RBC和Hb增加,这种血象变化维持3周,第4周回落至低氧暴露前,2周后Hct出现高峰,推断间歇性低氧暴露提高足球运动员RBC和Hb水平应在3周左右。

(3)间歇性低氧暴露可通过刺激RBC、Hb的生成增加最大摄氧量,进而提高“Yo-Yo”体能能测试成绩。

(4)低氧暴露过程中RBC、Hb、Hct等血象指标下降至暴露前水平,而低氧暴露前、后最大摄氧量和“Yo-Yo”测试成绩仍然有所提高,提示,间歇性低氧暴露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能力的机制复杂。

4 结束语

尽管高原训练被广泛关注和应用,有其积极的一面。然而,多年来体育科学领域对高原训练效果一直存有争议。高原地域条件限制及由此引发的诸多问题成为高原训练的障碍。面对高原训练的利与弊,有些学者便致力于模拟高原训练的研究,以求不断发展高原训练的积极效应而使弊端得到有效克服。

摘要:高原训练已成为各国运动队备战北京奥运会的重要训练方法。这种训练可使运动员机体产生特殊的生理生化效应,使运动员的有氧耐力得到提高。近年来广泛应用于耐力项目的高原训练有向其它项目扩展的趋势。作为提高运动成绩的有效途径的高原训练法,已得到体育科学界广泛关注并有了令人瞩目的发展。

高原地区中长跑的基本训练方法 篇8

一心理训练

第一, 意志品质训练的内容。意志品质是比赛中取得胜利的首要因素, 中长跑主要训练的意志品质包括目的性、顽强性、主动性和自我控制能力等。 (1) 目的性是有明确的目的, 必须克服遇到各种困难和障碍, 最终达到预期的目标。 (2) 顽强性是遇到各种挫折必须具备不屈不挠、坚持不懈地克服困难的精神。 (3) 主动性是练习者在夺取冠军、取得胜利和创造优异成绩的强烈愿望下, 能克服各种困难, 自觉、积极地想办法完成练习和比赛任务。 (4) 自控能力指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动, 练习者在练习和比赛中总是伴随多变的心理过程, 具有良好心理控制能力的人能把握好练习和比赛的适宜强度, 能克服练习中的疲劳和烦躁, 鼓舞自己按照科学的练习计划坚持完成任务。

第二, 意志品质训练的途径。 (1) 明确练习的目的性, 提高练习者的自觉性, 激发其积极情绪。 (2) 根据练习者的实际水平, 安排相应难易程度的练习内容。 (3) 练习者在练习和比赛中遇到挫折时, 应正确分析其主观和客观原因, 让练习者鼓起勇气迎接新任务。 (4) 在练习和比赛过程中, 要求练习者学会培养自我的意志力, 养成自我控制的习惯。在困难条件下, 一丝不苟地按照练习和比赛的要求去做, 只有持之以恒、严格要求, 才能在各种比赛中表现出坚强的意志和品质。

二上肢力量训练

上肢力量训练包括: (1) 俯卧撑练习, 一人做俯卧撑姿势, 同伴将其两脚抬起做爬行运动。 (2) 侧身站立, 双手持实心球, 转体成90°单手将球掷出, 或双手后抛实心球。 (3) 站立连续胸前推杠铃。 (4) 两脚左右开立, 两手反握杠铃以肘关节为轴连续做两臂屈伸动作。 (5) 两脚左右开立, 两手提杠铃以肘关节为轴连续做曲臂动作。

三下肢力量训练

下肢力量训练包括: (1) 连续做原地高抬腿。上体保持正直, 支撑腿充分蹬直, 摆动大腿高抬至水平位置。 (2) 跨步后蹬跑。后腿充分蹬直, 上体前摆, 同时两臂配合前摆。 (3) 橡皮套住腰部, 另一端固定, 做原地跨步后蹬动作。 (4) 上坡跑。后腿蹬直, 摆动腿, 大腿抬高, 小腿自然下垂, 腰部挺直。 (5) 跳跃练习。如立定三级跳、多级蛙跳、单脚跳台阶、双脚脚跳台阶、单双脚跳绳练习。

四腹背肌群体训练

腹背肌群体训练包括: (1) 仰卧, 两臂侧平举, 两腿和上体同时向上成越V形姿势, 两手抱腿, 或用两手触脚尖。 (2) 坐姿, 两腿曲, 上体后倒, 两臂伸直, 挺腰, 展腹, 挺臀, 反复多次。 (3) 原地单脚跳动, 抬高大腿到最大限度, 同时举臂转体, 两脚交替做。 (4) 侧卧, 两脚并拢, 两臂伸直, 在同伴的帮助下连续做体侧运动。仰卧, 两腿并拢伸直, 在同伴帮助下收腹举腿, 向左、右两侧摆腿。 (5) 背对固体物, 两腿并立, 稍屈膝, 两肘曲, 手撑固定物, 向前挺腰展腹, 两腿绷直, 连续做。

五爆发力训练

爆发力训练包括: (1) 跨步跳, 在进行最大爆发力能力训练中, 要求在设定的距离内均蹬地, 百分之百发挥爆发力, 动作要放松正确。 (2) 在坡路上的快速跑 (200米, 400米) , 在斜坡上前半段有效地放松跑, 后半段 (50~100米) 进行全力跑。

另外, 有必要进行肌肉耐力持久性训练, 肌肉力量持久性在于反复的肌肉力量训练, 运动次数越多, 肌肉耐力持久性越好。在心理准备方面, 要以积极的态度和坚定的意志品质去挑战极限, 克服训练中的种种困难。

六速度训练

现代中长跑运动员除了要有坚强的意志力外, 良好的速度、合理分配体力对取胜也十分关键。优秀运动员在400米比赛中时间误差应在0.2秒内。所谓的“速度感”即速度感知能力, 指运动员在跑步过程中对速度准确的感知能力, 是中长跑运动员必须具备的一种专门能力。如400~1000米段落练习中运动员练习结束后报出每圈或每1000米的成绩。教练员根据不同的强度安排跑1000~3000米, 如70%的强度跑1000米要求达到3分20秒, 达到80%的强度时, 要求运动员合理分配体力和控制速度, 保持良好的节奏, 不受对手的干扰。

七战术训练

起跑的战术, 在不分道起跑时, 一般开始时用稍快的速度跑到有利的位置。在人数较多时显得更为重要, 一般有两种情况, 外道的运动员被挤在外圈, 增加跑的距离;二是内道的运动员开始慢, 没有及时冲到有利位置。因此外道应逐渐向内道靠近, 内道者保持较好的位置, 保持步频, 缩短步长, 等待时机。途中跑的战术, 若领先者与自己速度很相近, 应该鼓起勇气跟随对方和超越对方;若对方想把你拉开, 你不要受对方的影响, 如果对方水平很高也不要盲冲, 应该以自己的速度去跑, 依然能提高自己的运动成绩。一般速度较好、耐力较差的应采用跟随跑的战术;一般速度较差、耐力较好的采用领先跑的战术。跑时头脑要清醒, 要掌握主动权, 既要判断运动员的位置变化, 也要知道对自己的影响, 要根据个人当时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战术。终点战术, 集中个人储备力量, 做出最大的努力来战胜对手, 创造优异的成绩。根据自己的训练情况和实力决定冲刺, 中距离项目一般在距终点150~400米冲刺。

附表为世界优秀中长跑运动员主项、邻项成绩分布情况, 以作参考。

高原训练尽管有利于提高运动机能水平, 但也有较多的不利因素, 尤其对运动员的心脏有较大威胁: (1) 高原训练是在缺氧条件下进行的, 自然增加了训练强度和心脏负荷。 (2) LDH活性降低, 有碍于乳酸一丙酮酸氧化, 影响肌能量供给。 (3) GTO活性降低, 有损于心脏蛋白质代谢和合成。因此, 对运动员心脏进行系统监护是高原训练成功必要的保证措施之一。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和分析论证的方法, 对中长跑的基本训练进行了探讨、总结、实践。研究表明, 每一个项目的训练, 不同环境下正确的训练方法尤为重要。

高原训练 篇9

高原训练方法从最初传统的高原训练发展为目前的仿高原训练, 即模拟高原环境的低氧训练, 现存的模拟高原训练方法有:“Hi-Lo, 高住低练”、“Lo-Hi, 低住高练”、“IHT, 间歇性低氧训练”。此外还有在高住低练 (Hi-Lo) 基础上, 发展出的“高住———高练———低训” (HiHiLo) 。仿高原训练方法的高度是相对于训练本身而言的, 一般模拟的高度为1800-2800米左右, 高住高训低练的模拟高度可定在3500米。

1、高原训练对心脏功能的影响

有研究者指出“高住低训”对心脏功能产生有益影响。LiuY等把21名受过良好训练的铁人三项运动员分成“低住低练组”、“高住低训组”。两周的训练发现, 在训练末期, 高住低训组左心室收缩期直径小于低住低练组, 收缩分数和射血分数比低住低练组分别增加9%和17%, 每搏输出量和心输出量明显增加。

运动员在高原或者仿高原的环境下训练之后, 身体机能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 心脏功能会产生显著改变, 心脏的每搏输出量, 心输出量都会得到提高, 心脏的收缩能力得到改善。肺部功能的改善体现在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上面, 通过一个周期的训练, 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都会得到提高, 这是毋庸置疑的。

2、高原训练对血象指标的影响

李小霞等让受试者每天低压氧 (模拟海拔高度2500m) 暴露12h, 常压氧环境下进行3000m跑训练。在为期四周的实验过程中, 每3-4天取受试者指血测试结果表明, 初期RBC、Hb、Hct有所升高, 第19天后达到最高峰。研究提示, 以海拔2500m高度实施高住低训时, 其间断性低氧暴露期间应在三周以上, 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低氧训练对于人体的红细胞生成有明显作用, 在缺氧刺激的条件下, 人体内的红细胞增多, 血红蛋白增多, 这些因素提高了运动员的有氧能力。也有些队员出现红细胞、血红蛋白下降的现象, 这是由于运动员身体不适应环境造成。当运动员身体适应高原环境之后, 红细胞减少的现象就会消失, 并且红细胞会开始增多, 也正在此时高原训练开始产生效果。

3、高原训练对乳酸值的影响

刘俊一等的高原训练研究, 让6名国家女子短道速滑队备战2010年冬奥会主力运动员 (平均年龄21.8岁, 平均身高162.6cm) 经过1个多月的昆明高原训练, 2009年7月5日返京调整1周后, 在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中心实验室对运动员进行了高原训练后的体能测试。

结果显示国家女子短道速滑队主力运动员高原训练前运动后乳酸平均值为11.32, 高原训练后运动后乳酸平均值为9.85, 高原训练前运动员的无氧乳酸阈平均值为70.73%, 高原训练后无氧乳酸阈平均值为81.18%。

在训练过程中, 运动员体内产生的乳酸值一定会比在平原训练时高, 这对运动员的训练有重要提示, 若乳酸值居高不下, 那代表运动员没有得到较好恢复, 当运动员体内的乳酸值具有稳定下降趋势时, 我们可以认为运动员的有氧能力得到提高, 同样的, 当运动员的无氧乳酸阈提高时, 也表明运动员的有氧能力得到提高。

4、高原训练对骨骼肌的影响

高原缺氧容易使骨骼肌发生退行性变化, 肌肉血流量减少, 蛋白质合成降低, 引起肌纤维变细或萎缩, 从而导致肌肉力量的丢失。Ferretti等对长期暴露于高原的6名受试者前、后测试其最大力量, 发现低氧条件下, 肌肉的相对力量和绝对力量均有所下降, 并伴有肌肉横截面积的减少。但是, 另有报道却认为低氧训练有助于力量素质的增加。而Narici等研究发现经过1个月的海拔5050m高原肘屈肌力量训练, 受试者的等距最大随意收缩力明显增加。

综上述, 在进行低氧训练后, 人体的肌肉会因为低氧刺激而导致蛋白质合成的效果下降, 从而引起肌肉体积的萎缩, 但这种现象不是必然的。在低氧训练的同时, 增强训练负荷能够保持肌肉力量甚至还可以有所发展。

5、小结

进行高原或者仿高原训练, 都是为了使运动员受到低氧的刺激, 通过运动训练使运动员身体能力得到发展, 以求得更高的竞技能力。高原训练对运动员身体能力发展有不可否认的好处。低氧训练可以较好的在1800米 -3500米范围内模拟需要的高原高度来进行训练, 目前常用的训练周期安排主要有4种模式, 包括3-3-3模式 (即上高原前三周平原训练、三周高原训练和下高原后三周参加比赛, 以下同) 、3-4-3模式、3-3-1模式和3-3-2模式, 其中3-3-3训练模式中运动员能够较好回复高原训练产生的疲劳, 使运动员的能力能够较为平稳的发挥。

摘要:高原环境下低氧训练效果已得到众多研究者的肯定, 高原训练可以增强运动员的心肺功能, 增加心输出量, 提高最大摄氧量和乳酸阈, 使运动员的有氧能力得到提升, 并且在保证运动负荷量的基础下促进运动员的肌肉力量增长。但是, 影响高原训练效果的原因较多, 例如:海拔高度、训练时间、训练负荷、恢复能力等。因此, 对高原训练进行综合研究, 可使人们较为清楚的认识高原训练特点, 为高海拔训练提供依据。

关键词:高原训练,训练方法,人体机能

参考文献

[1]王璟, 夏培玲.2006-2010我国高原训练研究现状分析[J].辽宁体育科技, 2012 (2) .

[2]刘海平, 胡扬, 田野, 等.HiHiLo与LoHi两种低氧训练效果的比较研究[J].体育科学, 2006 (4) .

[3]巫寿生, 江河.“高住低训”训练法的应用理论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10 (3) .

高原训练 篇10

【关键词】高原训练 生化指标

0前言

高原训练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将运动员组织到具有适宜海拔高度的地区,进行定期的专项运动训练的方法。高原低压低氧环境,能刺激机体产生缺氧生理反应,有利于提高运动员的血红蛋白含量和心血管系统功能,提高人体运动时氧的利用能力和肌肉的耐酸能力等[1]. 自20 世纪50 年代以来, 高原训练日益受到各国科研人员、教练员以及运动员的密切关注。高原特殊的地理环境及气候特点, 使运动员在高原训练期间的身体机能产生一系列的适应变化。人体在高原缺氧和运动的双重刺激下, 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以调动体内的机能潜力, 从而产生一系列有利于提高运动能力的抗缺氧生理反应。

1高原训练对EPO的影响研究情况

EOP 是一种调节红细胞生成的激素。EPO的作用有: 可促进骨髓干细胞分化为原始红细胞并加速原始红细胞以进化为红细胞, 并提早释放网织细胞进入血液循环, 使红细胞总体的携氧能力增加; 有改善心脏功能的作用; 可以得出, 高原缺氧可以促进体天然EPO 的增长。

Chapman等[3]利用回顾性研究方法,认为高原训练后运动能力的变异很大程度上可以用EPO对于高原反应的个体差异来解释。Sunks [4]等报道在缺氧的刺激下虽然髓细胞和巨核细胞计数与成熟程度均保持正常, 但红骨髓显示类红细胞成份增生, 红细胞明显增多. 高原训练对人体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低氧和运动双重缺氧刺激体内EOP的分泌。在训练过程中血液指标主要测定红细胞,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而只些指标有都是EOP生物学效应的外在表现。

2血乳酸高原训练在运动实践中应用的研究情况

席新和冯讳权[5]在研究乳酸动力学与运动训练时指出,在运动中测试的血乳酸值不具有整体直观性意义,只是值的增加或减少不能说明有氧代谢的问题。万利等[6]对我国中长跑运动员不同运动负荷对血乳酸水平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发现运动员完成相应负荷运动休息一夜后,次日清晨血乳酸水平明显高于运动前安静值。徐国栋等[7]在对我国优秀男子中长跑运动员肌氧含量与血乳酸浓度的对比中,研究发现运动训练过程中利用骨豁肌组织中肌氧含量的相对变化来掌握训练强度和评价训练效果具有客观准确实践的参考价值,而肌氧含量的相对变化与个体乳酸阈和运动强度具有高度的相关性,所以在运动训练过程中利用乳酸阈来评价运动训练的效果更为科学。 Wassarman等[8]观察了大强度运动中氧债与血乳酸浓度的关系,发现在产生一升左右氧债时血乳酸的几乎不变,但在氧债超过一升的运动中则能看到明显的相关[8]。 Karlson等[9]发现,在50%最大摄氧量以下的强度运动时,肌肉中乳酸浓度却几乎没有升高;50%最大摄氧量以上的工作中,血液和肌肉中乳酸浓度与氧债之间出现非常显著的相关[9]。梁锡华等[10]从乳酸与肌肉的能量代谢,血乳酸的测试方法及在训练中的应用等方面,阐述了乳酸在机能评定中的作用[10]。

3.高原训练对血红蛋白的影响研究情况

研究表明在高原暴露几小时即可引起血红蛋白的浓度上升, 有的研究认为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血红蛋白的提高不是血红蛋自生成的增加所致, 而是高原的卜燥环境使血液浓缩. 但是根据石爱桥等[11]的研究, 在采取了防止血液浓缩的措施以后, 血红蛋自的值还是升高了, 可见高原的缺氧环境确实能够提高机体的血红蛋白浓度。翁庆章[12]的研究发现Hb受缺氧引起体内的代偿作用在高原一肖早上升趋势, 下高原后 1-2周内 Hb 仍上升, 超过运动员上高原前的水平, 说明脱离缺氧环境后, 体内的代偿机制仍在继续起作用, 使Hb 呈超量恢复, 有利于下高原后取得好的运动成绩。

4结论

4.1目前对高原训练对运动人体生化指标影响进行研究的成果比较多,研究的人数很多,说明该研究领域的研究已经处于成熟阶段。通过分析高原训练对EPO的影响作用是促进骨髓干细胞分化为原始红细胞并加速原始红细胞以进化为红细胞, 并提早释放网织细胞进入血液循环, 使红细胞总体的携氧能力增加; 有改善心脏功能的作用。

4.2根据目前研究,高原训练还会影响血乳酸的含量,而通過乳酸阈来评价运动训练的效果更为科学。

5建议

5.1毫无疑问,随着高原训练对生化指标影响在的运用,说明对高原训练的研究高度又到达了新的层次,但是还应该进一步对高原训练造成的人体生还指标影响的研究,倡导更多的体育科研工作者对此研究的关注,摒弃现在曲高和寡的研究现状。

5.2高原训练目前收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和科研工作者的青睐,在进行高原训练的过程中我们不能盲目随从,应该根据高原训练的优缺点进行理解认识,从而为我国体育科研工作做贡献。

5.3高原训练对人体生化指标的影响的运用应该从实际需要出发,做到实事求是,切不可盲目追求创新而违背体育科研的初衷,一切违背常识的科学研究都是无济于事的,也不会被科学界所接纳。所以要从实际需要进行各方面的分析。

【参考文献】

[1]张蕴琨,丁树哲,主编.运动生物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02-303.

[3]ChaPmanRStray-GundersenJ,LevineBD.LevineBD.IndividualvariationinresPOnsetoaltitudetraining.J APPIPhysiol.1998.85(4):1448一56.

[4]刘汉杨,“高原训练”的生理基础和运用[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0,(1):1-6

[5]席新,玛炜权.乳酸动力学和运动训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6,(3):42—49

[6]万利.中长跑小同运动负荷对血尿索和血乳酸水平的影响及相关性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03, (4):2

[7]徐国栋,周超彦,龚辉.等.男子中长跑运动员肌氧含量与血乳酸浓度的对比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3):68-70

[8]梁锡华.运动与血乳酸[J].湖北体育科技,2002,(4):416-418

[9]丁轶建.优秀女子赛艇运动员冲酸训练的血乳酸分析[J].体育科技,2005,(03).

[10]王新欣.女子赛艇运动员冬训生化指标的监测分析[J].辽宁体育科技,2006,(06).

[11] 石受桥,对中国女子皮艇队高原训练某些生理生化指标评定效果研究[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0,(2):101-105

卫生装备高原适应性训练性能分析 篇11

1 训练目的

通过高原实地适应性训练,对各类列装的卫生装备在平原、高原2种环境下的技术性能参数进行了对比实验,对卫生装备在高原地区性能下降的具体情况进行细化量化测算,对性能下降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改进的意见建议,为部队立足现有装备、提高卫勤保障效能探索路子,积累经验。

2 训练条件

原驻地:海拔980 m、温度27℃、湿度36%。训练地:海拔3 700 m、温度25℃、湿度27%。

3 训练装备

卫生车辆:分别为急救车、野战手术车、野战X线车、运血车、消毒灭菌挂车等,车辆使用率为85%(运血车暂改为通信接力车用于机动途中通信保障)。医疗设备:主要为高原轻便折叠加压舱、便携式制氧机、心电监护仪、除颤仪、气动复苏仪、心电图机、B超机等,使用率为70%(除气动复苏仪、除颤仪、高原轻便折叠加压舱未用于临床外,其余均使用过)。

4 高原适应性训练卫生装备性能分析

按照卫生装备高原适应性训练计划,针对装备性能制定实施方案,指定专人负责,周密开展训练,并详细记录有关数据。

4.1 车辆机动性能分析

数据显示:参训4台卫生技术车辆,每台平原地区行驶最大时速为70 km/h,耗油量为30 L/100 km,爬坡度≤28%;而在高海拔地域同等硬质路面,最大时速为40 km,耗油量为35~40L/100 km。其原因是随海拔高度的升高,空气氧含量逐渐降低,内燃机因缺氧油料燃烧不充分,能量转换少、功率小,导致车辆动力不足,车速减慢,油耗增加。

4.2 卫生装备性能分析

首次使用高原轻便加压舱对急性高原反应的治疗效果明显,在氧饱和度、心率、血压及临床症状等方面均有明显改善,对鼻炎治疗效果明显,神经衰弱和血管神经性头疼也有部分疗效,未发现明显副作用。野战手术车、野战X线车、野战急救车等车载卫生装备诊疗能力与平原相当,大部分车辆工作时间明显延长。

5 改进建议

参加高原适应性训练的4台卫生车辆,大部分系东风系列车辆改装,车身体积大、自身质量大,爬坡时动力明显不足,转向系统不稳定,在时速50~60 km/h时,方向盘剧烈抖动,且零配件购买十分困难。

5.1 手术车

重新设计边挂帐篷的撑起方式,设计边挂帐篷与车体的连接方式,降低帐篷高度,加强连杆钢材质量,使其搭建简易,与车体连接紧密,更能经受训练考验;将柜式抽屉设计为卡榫式,使其可自动固定,不易脱出;改变无影灯固定装置,使其不易移动、脱落。手术车扶梯卡榫钢材质量差、强度低,经受不了训练考验,应予以更换。

5.2 X线车

现装配的X线机部件笨重,用以固定的螺钉太多,且易松动,车内装置减震性能差,不便于长途行军;由于目前采用的是制式洗片机,因此还需对片子进行显影、定影工作[3],而胶片及显、定影液保质期短,医用耗材购置困难[4],影响摄片效果,建议改进。

5.3 急救车

西北地区地貌多为山丘、荒地和高原等,温差大、风沙大、沙漠化严重,且质量较高的公路干线较少,路况较差[5],车辆行驶颠簸严重,影响了前接后送的速度以及途中医护人员对伤病员的各项处置,建议改进车辆减震系统。

5.4 高原轻便折叠加压舱

该舱设计能够适合高原高寒地域,但是存在组装复杂、操作时间长、影响急救时间的问题。建议进行功能改进,使加压舱各部件一体化,减少操作时间,提高急救效率。

参考文献

[1]潘伟.新形势下我军卫生装备建设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医疗卫生装备,2002,23(3):3-4.

[2]王政,伍瑞昌,王运斗.野战卫生装备20世纪回顾与21世纪发展展望[J].医疗卫生装备,2001,22(1):1-3.

[3]潘晓东.卫生装备在舰船上的固定与展开[J].医疗卫生装备,2009,30(5):98.

[4]郭永平.如何提高基层部队卫生装备的使用效能[J].中国医学装备,2006,3(4):16.

上一篇:高校美术人才下一篇:积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