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边防基层部队

2024-06-09

高原边防基层部队(共5篇)

高原边防基层部队 篇1

南疆军区边防一线部队常年驻守在平均海拔3 500 m以上的高寒山地,这里空气稀薄,大气中的含氧量不足海平面的50%[1],严重的缺氧使边防官兵易患心脏病、肺水肿、脑水肿等多种高原特发性疾病[2],一些官兵因此失去了年轻的生命。为认真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维护边防官兵的身体健康,我区在军委总部和上级军区的帮助指导下,科学论证决策,精心组织实施,历时2年,为全区海拔3 000 m以上独立驻防单位安装了制氧供氧系统,使官兵既能在“吸氧室”集中吸氧,又可在个人床头个别吸氧,还可将氧气灌入氧气袋在巡逻执勤途中随机吸氧,有效解决了长期困扰边防官兵吸氧难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部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1 密切部署安排,充分调研论证,始终保持大事大抓的强劲态势

军区首长机关把抓好“吸氧工程”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为边防部队办实事好事的重要内容,切实加大了组织领导和具体指导的力度。

1.1 实施坚强的组织领导

军区成立了“吸氧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司令、政委亲自挂帅,分工2名副职首长具体负责,后勤部领导和机关相关部门抓好落实,在卫生处成立了工程建设办公室,提出了“保质量、赶进度、讲安全、重实效”的工作要求,并将其列入2008、2009年度军区“重点工程项目”,筹措上千万元用于工程建设。军区首长定期听取工程建设的情况汇报,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审定修改实施方案,协调理顺各种关系,及时解决矛盾问题,保证了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

1.2 进行严格的考察论证

2007年底,军区后勤部派专人参观学习青藏兵站部3家单位的高原制氧吸氧工作情况,并考察了天津和陕西两地3种型号高原制氧机的工作状况,提出了解决我区边防官兵吸氧问题的初步构想。2008年初,后勤部再次组织机关人员专程赴河北、山东、天津制氧机生产厂家进行实地考察,经过对设备性能(适应高原环境[2])、出厂价格、售后服务等主要指标反复比较,并经军区首长机关多次研究论证,决定购买天津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生产的制氧设备。

1.3 坚持超常的工作指导

卫生处坚持每天收集一次工程建设进展情况,后勤部坚持每周研究一次工程建设形势,军区结合首长办公会坚持每月讲评一次工程建设质量和进度,使“吸氧工程”始终按照军区的目标要求有序推进。卫生处长和主管助理员先后6次深入边防一线,解决了用人、用车、用房、用电、附属材料等40多个具体问题。军区首长和后勤部领导把“吸氧工程”作为检查指导边防部队工作的重要内容,多方征求边防官兵的意见和建议,果断调整建设方案,在建好“吸氧室”的同时,将吸氧终端延伸至连队活动用房和战士床头,让官兵吸氧更加便捷。

2 聚合军地精兵,不惧高寒缺氧,始终追求工程建设的高标准、快速度

为高原边防一线安装制氧设备,工作点位多、时间跨度长、环境条件差、技术要求高。为此,我们紧紧抓住质量和进度这2个关键问题不放松,调集军地精兵强将,高标准组织工程建设。

2.1 调集军地专业人员搞安装

协调天津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派出15名工程技术专家,在石梅生教授的带领下,负责边防部队每个点位制氧机的安装调试,为制氧设备的顺利安装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设备安装期间,研究所的主官领导专程来到施工现场看望边防部队官兵,慰问工程技术人员,指导设备安装调试,制氧站的技术骨干配合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了全程安装,使技术水平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锻炼和提高。

2.2 运送设备器材保安装

面对边防一线连队路途遥远、路况较差、点位分散、用车较多、时间紧迫、任务繁重的实际,卫生处按照《军区“吸氧工程”建设实施方案》规定的时间步骤和方法要求,仔细掌握边防连队的营房现状,提前设计施工草图,准确敲定设备安装的具体位置和所需材料,每天电话联系上级业务部门和设备生产厂家,催促设备生产,保证按时发货。并购置车辆装载、固定器材和制氧设备附属材料,协同运输部门进行安全行车教育和车辆安全检查,将制氧设备安全准时地运送到了边防一线,确保了任务的按时完成。

2.3 用边防部队力量促安装

在军区机关的具体指导和有力协调下,边防官兵积极参与工程建设。边防部队领导坐镇边防连指挥制氧设备的安装,及时解决各种困难,有的单位自身运输车辆紧张,不等不靠,承租地方车辆运送设备器材;边防连队在巡逻执勤任务非常繁重的情况下,抽调部分人员搬运制氧设备,整理工作用房,埋设各种管线,从而成为工程技术人员的得力助手;各单位热情接待设备安装人员,使内地来的工程技术专家深受感动,工作更加积极主动,促进了工程建设的质量和进度。

3 加大培训力度,保留技术骨干,为部队打造过硬的专业技术队伍

针对制氧供氧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并有一定安全风险的实际情况,各级采取多种方式抓好制氧员的培训与保留,保证其有专门人员操作使用,满足了边防部队的需要。

3.1 坚持设备安装与人员培训相结合

在制氧设备安装过程中,卫生处协调每个单位选派战士参与设备安装、调试的全过程,让工程技术专家面对面、手把手地讲解知识、传授技术。安排专家教授开设规范制氧、合理用氧的专题讲座,为边防官兵讲解制氧用氧科学知识,从而使设备安装服务队成了一所流动于高原边防的职业学校,100多名战士接受了技术培训,上千名官兵聆听了讲座,保证了制氧设备一安装到位,边防连队就有人会操作、会管理、会维护,官兵就能正常制氧吸氧。

3.2 坚持集中培训与岗位实践相结合

在边安装设备边进行培训的基础上,卫生处投入15万元编印培训教材、制作制氧设备维护保养光盘、集中举办了2批制氧员培训班、特邀2名教授授课辅导,来自边防连队、制氧站、驻军医院等单位的官兵参加了系统培训并获得了上级颁发的制氧员资格证书。各部队及时为经过培训的制氧员提供“舞台”,让他们在制氧岗位上充分施展才能,提高了制氧员的实际工作能力。

3.3 坚持选训骨干与保留骨干相结合

制氧员在参加培训之初,卫生处指导部队进行了认真筛选,选拔出来的战士责任心强、热爱制氧工作、文化程度较高、兵龄相对较短。老兵复员前,卫生处专门给部队发通知,建议将经过培训、获得证书的制氧员选套为士官,确有困难时报军区机关协调解决。各部队选套士官主动向制氧员倾斜,想方设法保留技术骨干,近90%的受训战士被保留了下来,大大激发了制氧员搞好制氧供氧、服务边防官兵的工作热情。

4 讲求建管一体,注重建章立制,始终着眼发挥设施设备的长远效益

为了让制氧设备真正成为边防官兵的“生命守护神”,发挥其最大使用效益,从设备安装使用之初,卫生处就加紧建章立制工作,全面规范了设施设备的管理与使用。

4.1 规章制度建齐全

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帮助指导下,卫生处研究制定了《高原制氧站管理规定》、《制氧设备操作使用管理规定》、《制氧设备维护保养规定》、《高原官兵用氧管理规定》和《制氧员工作职责》等规章制度,将制氧工作步入了规范化管理轨道;并会同天津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第18医院高山病研究所联合编印下发《高原官兵健康吸氧手册》,引导官兵合理用氧、科学吸氧。

4.2 设备管理定到人

实行严格的管理责任制,明确边防连1名副职主管制氧设备的管理使用,建立完善的技术档案,进行经常性的检查指导;制氧员具体负责制氧主机、空气压缩机、冷干机、专用发电机的操作、保管和维护,是设施设备管理的主要责任人;安装在连队宿舍、活动用房的吸氧终端,分别由连部通信员、文书和各班长负责,主要责任是细心管护和正确使用吸氧终端,通过签订责任书、明确奖惩措施,营造了管理重担大家挑的良好氛围。

4.3 技术服务做到位

各单位与天津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开通电话热线,互联网进军营的单位发挥网络通信优势,请专家答疑释难,及时解决制氧设备管理使用中的问题。卫生处每3年协调一次设备生产厂家的工程技术专家专程上高原维修保养设施设备、补充易损配件、发放学习资料,特殊情况下可随时邀请工程技术专家上门服务;每2年组织一期制氧员培训班,不断地为部队输送合格的制氧员;每年组织各方向制氧站的技术骨干对边防连队的制氧设备进行巡回维修保养,确保制氧供氧设施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持续为广大边防官兵提供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1]李同方,张西洲.高原疾病防治[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7.

[2]朱学军,郭彤.高原环境对小型制氧机的影响[J].医疗装备,2001,14(3):7-8.

高原边防基层部队 篇2

最近,我们对省军区所属的11 个边防团队基层干部队伍素质状况进行了调查.总的感到,近年来,各级党委和机关着眼于跨世纪军队建设的战略目标,把加强干部队伍质量建设作为部队全面建设的基础工程和根本任务,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培养高素质人才.广大基层干部思想稳定,安心边防,注重学习,勇于吃苦,爱岗敬业,积极进取,自身素质有了较大提高.省军区1047 名基层干部,优秀称职率达39.4%,称职率达49.4%,基本称职率达11%,不称职率仅占0.2%.但从调查的情况看,当前基层干部的综合素质与新时期军队建设的客观要求,特别是打赢现代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要求相比,还不够适应.具体表现在:一是文化素质不高.1047名基层干部中,本科学历的62人,占6%,大专学历的294人,占28%,其中大专以上学历的还有一部分是函授,中专以下学历的691人,占66%.二是高科技知识含量不高.部分基层干部对现有的先进武器装备了解掌握不够,对有关使用、保养、维修方面的知识感到陌生,使用起来比较吃力.我们对126名基层干部进行高科技知识问卷考试,优秀率仅占20%,大部分基础比较弱,学得比较浅,掌握得比较少.三是想干不会干的问题比较突出.在省军区边防团队334名营连主官中,任职不满一年的有133人,约占40%.这部分干部事业心、责任感强,工作热情高,但缺乏适应本职工作所必需的知识和基层工作经验,对基层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不够,把握不住特点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不高.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1)文化基层因素.目前,边防团队基层干部的主要成份是院校输送的中专毕业生和直接提干的干兵,文化素质偏低.1995年以来省军区共接收院校毕业生752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的仅183人.(2)专业培训因素.近几年,院校培训的边防专业毕业生数量逐年减少,据统计,每年分配我们省军区边防团队的毕业生中,边防专业的仅占7%左右,绝大部分是步兵或其它专业.这部分学员大都对边防工作不了解,到位后既要适应边防艰苦复杂的工作生活环境,又要熟悉边防管理教育工作和政策法规,常常应接不暇,甚至难以适应.(3)经验积累因素.从我们省军区的情况看,近几年院校毕业生的补充量与基层干部的实际需求量始终不成正比,需求量大于补充量.特别是人武部收归后,从基层调整了部分干部充实到人武部,进一步增大了基层干部队伍的缺口.由于基层干部缺编量较大,致使大部分人没有任满最低任职年限就提拔了,有的排长直接提拔当连队主官,普遍缺少基层实践经验.(4)自然环境因素.边防部队高度分散、条件艰苦、信息传输不便,导致基层干部眼界不够开阔,素质提高缓慢.(5)家庭生活因素.边防基层干部由于受地理环境限制,婚姻、家属就业、子女入托入学、住房等实际困难比较多,牵扯精力较大.此外,部分基层干部主观上缺乏紧迫感和责任感也是影响自身素质提高的重要因素.当前,加强边防部队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我感到应注意抓好以下四个环节:

一、抓住源头,打牢基层干部素质提高的基础

提高基层干部素质,要从源头抓起,努力实现“三个逐步”.一要提高院校培训层次,逐步取消中专生.从部分实践看,军校二年制中专生毕业分配到边防部队后,由于大多数不是边防专业,加之培训期过短,全面素质与部队建设需要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从军队院校培训体制看,边防基层干部的培训周期比较长,绝大部分基层干部在晋升到营团职岗位前的十几年时间里,很少有机会再次入院校培训.这样,基层干部的首次入学,充实基础知识,扩大知识含量,就显得非常重要.因此,建议军队院校特别是初级指挥院校,一方面要增加边防专业班次,扩大边防学员的招生数量;另一方面要适当延长学制,逐步取消中专生,普及大专教育,增加本科生比例,提高边防基层干部的“出身”层次和文化层次.二要严格士兵提干渠道,逐步减少提干数量.从士兵中直接提干的这部分人,初中毕业生居多,文化基础较差.因此,要逐步减少士兵提干的数量,提高质量,优中选优.对士兵提干的要直接送军队院校培训二至三年,达到大专文化水平,增强其发展后劲,适应部队建设发展需要.三要积极拓宽生源渠道,逐步增加接收地方大学生和高中生入伍的比例.江主席指出:“军队生长干部要逐步走开军队自己培养和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并举的路子,从更大范围内选拔培养高素质人才.”近年来,我们省军区已经逐步走开了依靠接收地方大学生入伍提高基层干部队伍系质的路子,且接收数量逐年大幅度递增.1996年接收8人,1997人接收26人,1998人接收81人.这些大学生文化基础好、智商高、知识面宽、适应性强,大部分已成为基层建设的骨干.实践证明,这是一条尽快改善基层干部队伍结构,提高基层干部队伍素质的捷径,应继续坚持并逐年扩大接收数量.同时,要进一步做好地方高中毕业生孝取军队院校工作.近几年,国家和军队加在了军队院校招生的宣传教育力度,地方高中毕业生报考军队院校的人数越来越多.要以此为契机,进一步调整招生结构,扩大招收地方高中生的数量,减少士兵考生数量,达到优化基层干部队伍结构的目的.二、着眼特别,加大基层干部培养提高工作力度

边防部队高度分散,集中组织培训难度大,采取多渠道、多途径抓好基层干部培养提高工作尤为重要.我们感到,在提高基层干部队伍素质上,除抓好团以上机关集中办班培训、推荐优秀干部入校深造、领导机关传帮带等有效途径外,还应注意搞好三个“突破”:一是在提拔使用前的培训上有所突破.从实际情况看,边防基层干部提拔前入校深造机会比较少,绝大部分基层干部在任一上级职务前没有入校进行岗位前培训,甚至提拔后也没有机会补训.从当前院校培训能力看,基层干部培训断层的问题,短时期内难以解决.因此,要充分发挥军师两级教导队的作用,加大师资力量投入,选拔优秀人才从事教学工作.同时,积极与院校联姻,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员队伍素质,扩大培训范围,加大培训数量,不仅继续开办预提指导员培训班,而且要增办预提副连长、副指导员以及连长、营长、教导员培训班,分层次、分类别地对拟提拔的基层干部进行岗前培训,使军师两级教导队真正成为本级培养干部的摇篮.二是在函授学习上有所突破.当前部队的函授学习,从根本上讲,还缺乏统一组织和统一规划.边防部队的函授学习种类比较多,一些专业对干部实际工作指导帮助不大.部分基层干部学习不刻苦,存在混文凭的思想,学无所获.因此,必须加强对干部函授学习的组织和管理.对所学专业要坚持以军为主,力求做到专业对口,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同时,要积极鼓励基层干部参加函授学习,在财力、物力、时间上给予倾斜,营造岗位自学成都的浓厚氛围.三是在岗位练兵上有所突破.军师两级要坚持缺啥补啥的原则,积极有效地指导单位开展岗位练兵活动.要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培养干部的优势.边防连队工作独立性强,党支部培养基层干部工作是上级党委机关所不能替代的.要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作用.把基层干部的岗位练兵活动搞得更好.三、加强教育,引导基层干部增强提高自身素质的紧迫感

高原边防基层部队 篇3

一、目前基层单位在专项资金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执行与预算编制严重脱节。有些基层单位为了取得更多的资金,在编制项目预算之前没有严格按照要求事先对项目进行科学的论证。“先确定资金,后论证项目”的现象普遍存在,专项资金执行中超标准、超范围、超预算开支行为屡见不鲜,有的开支项目甚至连基本的预算都没有,极大的削弱了预算编制的指导性和严肃性,形成了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的严重脱节,造成了一些项目的盲目性。

(二)挤占,挪用项目资金现象屡有发生。部分单位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对项目管理经费考虑的不够充分合理,有的项目经费安排不足或没有安排,有的项目只是给了一个笼统的经费使用范围,或虽有项目预算但在具体项目实施时因某些特殊原因而得不到充分执行,导致某些有预算的项目经费被无预算或预算不足的项目所挤占,挪用,使项目单位对项目资金不能专款专用。

(三)项目招标管理流于形式。少数单位在争取到项目资金后,则由“自己人”组织招标,中标的单位往往都是与项目组织单位有关联关系的机构或部门,从而导致项目工程成了联络上下级关系,人情关系的工程,使项目招投标管理流于形式,违背了市场的竞争性、公平性和公正性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专项资金使用效率的提高。

(四)财务监管不到位。专项资金一般要求单独设账,专人管理,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得不到严格执行:首先是专项资金没有实行单独核算,与正常经费混合使用,或用于发放个人工资、补贴、福利,或用于弥补公用经费的不足,经费挤占、挪用现象严重,导致专项资金无法正常单独核算;其次是专款设账成了账外设账,即把专项资金独立到单位整体财务核算体系之外,失去了单位内部和上级业务部门的财务监控;最后是专人管理成了个人管理,平时的收支成了会计或出纳一个人的工作,失去了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内控机制等等。

(五)审计监督不及时。通常情况下,审计部门大都是等到大多数项目全部完成后,才对专项项目进行事后竣工决算审计,此时,许多有价值的前期和中期审计证据由于时间因素而不复存在,导致审计人员收集的审计证据仅局限于后期阶段,一般很难充分、适当的发现虚假舞弊现象。同时,上级业务部门的例行检查大都在招待中流于形式,即使发现了苗头性问题也大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使问题得不到根本性的解决。因此,对专项资金的审计不及时、不全面,在一定程度上为项目单位利用虚假账目掩盖事实真相提供了舞弊的机会。

二、完善专项资金管理几点对策

根据我几年的工作实践,对专项资金的管理提出一点浅见:

(一)科学合理编制预算,增强透明度。增强专项资金预算的透明度,先确定从细编、细化预算着手,对呈报的项目进行一次“瘦身”,既要考虑到建设项目中的实际支出,又要考虑到必要的管理费用的比例,使资金支出落实到每一个项目和每一项支出的每一款,合理确定支出标准,积极拓宽管理方式,具体确定项目实施单位,规范专项资金预算管理,提高预算编制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二)建立专项资金项目库,加强项目管理。通过建立专项资金项目库,对项目单位呈报的项目计划进行严格审核、考察并经过认真筛选后,把符合标准和要求的项目计划纳入“专项资金项目库”进行管理,增强项目管理的可比性和合理性。同时进一步完善报账机制,项目实施单位对正在进行的项目要进行定期报账,对进行的该项目的预算指标,上年结余,本年已拨数,本年支出数及当前银行存款余额等所有数据汇报后,再由财务部门根据项目的实施进度及轻重缓急程度进行专项资金拨付,从而避免大量资金滞留在项目单位,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

(三)坚持公开招标,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地方政府或财政部门拨给我们部队专项资金,从一定意义上讲不能简单的看作是给我们送钱,也不是扶贫,而是为了改善我们部队的办公、生活条件,促进我们部队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要打破地区和部门的界限,在用好这部分资金上做文章。在项目建设上要严格按照《招投标管理办法》等有关制度的规定,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项目的设计,施工,设备,供应、监理等方面实行全方位的招投标管理,并连同纪检、审计和营房等部门实施全程监督,中标书、合同书要留财务、审计和营房等有关部门备案,作为以后支付资金的的审核依据,力争做到用好一分钱,办好一分事,切实提高有限资金的使用效率。

(四)加强制度建设,规范资金管理。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强化专项资金管理机制,用制度来管事,管人,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权限、工作规程和纪律要求,使制度渗透于整个专项资金运行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首先要严把项目的审批关,该项目是不是必备的,是不是巧立名目骗取资金的;其次要严把资金的使用关,通过建立项目合同制,明确项目单位是第一责任人,使项目资金直达承包方或材料的供应商,减少资金流转的中间环节,压缩现金支付数量和比例,防止腐败现象的产生;最后严把评审关,建立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制度。要根据项目特点,科学确定评价内容、设置评价指标和标准,在此基础上,对项目的整体效益进行分析、判断和评价,提出改进建议。一要注重事前评估,以了解项目预算的科学、合理性;二要强化事中评价,分析研究项目进展情况,及时处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三要突出事后评价,审查和评估专项资金的支出是否符合目标要求,为以后年度专项资金审批提供重要依据。

(五)加强培训学习,提升财务人员素质。财务人员不但要学习专业知识,还要学习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在提高知识理论水平的同时,做到依法理财,规范管理。首先要切实做到“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廉洁自律,不提供虚假会计信息。其次要主动执行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严格财务计划管理制度和财务开支审批制度,落实责任追究措施;最后要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和综合业务素质,确保专项资金业务处理过程的“阳光作业”。

高原部队基层医疗卫生建设的思考 篇4

关键词高原卫勤保障卫生工作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部队卫生建设中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特别是驻高原地区部队,由于自然生活环境恶劣,官兵患慢性高原性疾病的数量逐年增加,加之交通不变,地方财政困难等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部队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因此,部队医疗卫生事业要

想在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前站稳脚跟,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着力解决好当前部队卫生建设存在的人才、设备、经费、基础设施等方面的问题,才能为官兵提供良好的医疗卫生环境。

1高原部队基层医疗卫生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11干部队伍不稳定、结构不合理

11111专业干部缺编的主要原因(1)部队院校培训数额与部队的实际不相适应,院校培训数量及接收的地方大学生远远满足不了部队的实际需要。(2)医疗卫生干部职称编制不合理,晋职难度大。加之基层工作条件差,环境恶劣,致使部分人员不安心工作,难以拴心留人。

11112基层卫生干部业务素质偏低(1)卫生干部学历低,据调查,某部大专以下人员占35%。(2)年龄结构断层、缺乏学科带头人才。从而影响了卫生队伍业务水平的提高和收治任务的完成。(3)专业结构不合理。造成了卫生资源的严重浪费。

11113激励机制不健全(1)卫生技术干部晋升慢,如卫生干部晋级9级以下规定为每3a晋升1级,9级以上4~5a晋升1级,而行政干部可以提前晋升,同样条件,从排职到营职卫生干部要多干3~4a的时间。有的基层卫生干部在部队工作10a、20a都解决不了中级职称问题,使得有些卫生干部感到无盼头,工作劲头不足。(2)干部部门和卫生部门间协调不够。特别是在卫生干部调进调出方面随意性较大,有些该保留的人才没有留住。(3)专业技术干部职称晋升难度大,改行较多。由于基层卫生队只编制一个中级职称,一旦有人占编,其他人就无法晋升,难以调动广大卫生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112医疗设施陈旧,技术性能差

11211设备老化部队现行使用医疗设备大部分属80年代前配备,绝大部分已经超年限、超负荷使用。这几年,虽然上级补充配备了一些医疗设备,但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设施难以配套,很难适应高原部队实际需要。

11212利用率低(1)专业技术人员较少。医疗设备大部分属于精密仪器,它要求操作人员具备相关专业的知识和操作技术。但由于基层专业技术人员缺编,造成部分医疗设备闲置浪费。(2)基层卫生单位大多驻地偏僻,病人较少,地方伤员收治受到限制,部分设备难以真正发挥作用。(3)服务意识差。该做的检查不做,本级能检查的项目推到上级医疗单位检查,致使部分医疗设备长期闲置,造成卫生资源的浪费。

11213重用轻管只注重医疗设备的使用,缺乏必要的定期保养、维修,有的不按操作规程办事,缺乏必要的防护措施,致使(来源:公务员在线 http://)部队医疗设备使用寿命明显缩短。

113经费开支缺口较大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部队官兵对医疗的需求越来越高,特别是由于药品和卫生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而卫生事业经费多年不提,使得供需矛盾日渐突出。1999年部队卫生事业费的调整,虽使基层卫生经费有所补充,但由于受保障任务、工作性质及驻地环境的影响,仅靠标准经费难以满足高原官兵的医疗需求,加之近几年部队精神病患者逐年增加,基层医院又无此专科,只有送地方专科医院诊治,仅此一项部队每年约需7~8万元开支,而且这种开支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另外,高原干部、战士患病时间长,治疗费用高,造成经费开支大,如同样是“上感”,高原一般需10~15d,而内地却只需5~7d,这无形中就多支出了药费。

114基础设施薄弱

11411医疗用房数量不足、质量差,整治维修难以保障

目前,有的卫生队仍居住在70年代初建造的破旧平房里,由于没有专项营房治理经费,基层单位又拿不出钱,因而造成房屋年久失修,门窗破旧,墙皮脱落,影响了医疗工作的开展。

11412保障设施不完善(1)驻高原部队,由于受所在地理环境条件的限制,限时供水供电,致使部分医疗单位因水电原因不能完成本级收治范围,甚至有的病人因水电原因得不到有效救治。(2)卫生救护车更新周期长,个别单位还没有救护车。

2加强高原部队基层医疗卫生建设的对策

从高原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地位和作用以及部队编制体制调整的现状来看,认真抓好支队(团)卫生队标准化建设,做到保障有力,已迫在眉睫。针对高原医疗卫生建设中存

在的实际问题,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几点对策。

211转变观念,下大力抓好人才培养基层卫生工作是部队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部队战斗力的有力保证。增强卫生干部调整使用的科学性,努力造就好选拔、培养、使用人才的阶梯,发挥人才的积极作用,实现人与装备的最佳结合,是搞好高原部队卫生建设的关键。

(1)要适当增加专业技术干部的培养数量,保证专业人员分配到最需要的岗位上,尽快扭转基层缺编的现状。部队医学院校及干部部门应对部队卫生干部的现状和流动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依据部队需要培养数量、引进专业人员,同时在学员分配上,干部部门、卫生部门应共同提出各单位申请计划,直接到位,避免再次转行、调走等。(2)增强卫生干部调整使用的计划性,干部部门和卫生部门要加强联系,通力协调,卫生技术干部调动、改行,必须从严控制,确保卫生干部队伍的相对稳定。(3)加强思想教育,使广大卫生干部安心高原,无私奉献,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4)各级领导要转变观念,在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多关心业务干部的成长,帮助他们解决切身利益问题,努力解除卫生干部的后顾之忧,在晋级晋职、评定职称等方面应建立激励机制,立足高原实际,不搞“一刀切”,对业务精、政绩突出者可给予政策优惠,提前晋升,以调动卫生干部的积极性。(5)加强岗位在职培训,提高卫勤管理干部的能力和素质,培养一批懂业务、会管理的卫勤干部。

212加大设备管理,提高卫勤保障效能

21211加大对高原部队卫生设备的倾斜力度高原部队由于所处的环境和工作任务特殊,难以开展对社会有偿服务工作,也就没有购置医疗设备的资金来源,只有依靠上级配发,因此在设备的投入上上级机关应给予倾斜。同时,各级卫勤领导必须高度重视设备管理。把医疗设备管理工作纳入议事日程,抓好规章制度的落实,广泛开展爱护卫生设备的教育,树立管好用好设备的思想,充分认识医疗设备在保障官兵身体健康,提高和巩固部队战斗力方面的作用和意义。增强全体卫生人员管好用好医疗卫生设备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21212要重视设备管理人员的技术培养管理是一项长期性工作,各级要重视装备管理,认真执行医疗设备各项管理规章制度。一是学习医疗设备有关基础理论,提高管理水平,努力做好医疗设备的管理工作。二是各专业技术人员要通过学习和培训,熟悉各种医疗设备结构、性能、用途、操作技术和维修保养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本领,努力提高各类人员的岗位称职能力,充分发挥设备效益。三是加大设备维修、保养和管理力度。对中大型设备实施专人管理,责任到人,不断健全仪器设备档案,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率。

21213增加装备维修经费对于医疗卫生设备,厂家一般在保修期内负责,超期后大部分设备厂家已不再生产,造成维修零配件器材短缺,部分仪器设备难以开展工作。

为解决大型医疗设备的更新和维修经费不足,上级有关部门应适当给高原部队卫生单位一些必要的倾斜,使有限的医疗设备真正发挥作用。同时,高原基层卫生单位要积极利用现有设备和技术优势,拓展业务,扩大收治范围,开展对外有偿服务,创造经济效益,弥补卫生经费的不足,添置部分急需的短缺医疗仪器,使官兵就医条件不断得到改善。

213突出重点,加大经费投入力度(1)要认清形势,立足现实。要教育各级医护人员充分认识当前部队医疗工作的实际,明确官兵的经费只能是低标准的“皇粮”,合理用药、及时诊治,依靠科学的管理,不断完善制度的落实,在现有设备、人力、物力的基础上创出一流的经济效益。

(2)挖掘潜力,提高自补能力。要在确保完成部队卫生防病和其它各项服务保障任务的前提下,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和技术,从小而灵、小而专的技术项目入手,大力开展投资少、见效快、周期短、效益好项目,积极开展对社会有偿服务,以弥补卫生经费的不足。(3)利用现有医院划区成立精神病专科,减少外诊经费的开支。(4)给高原部队必要优惠政策。如高原特殊医疗补助,每年50~70万元。

214狠抓基础设施,提高就医条件足够的医疗用房是保证医疗工作开展的基本条件。各级领导应高度重视解决好高原部队卫生队医疗用房问题。(1)高原部队卫生队的医疗用房应纳入部队营房综合计划。象总部为高原部队实施了一期、二期、三期“解困工程”,那样对基层卫生队住房和医疗用房进行改造。(2)各级领导应重视和支持医疗工作,对应用面积不够的医疗用房在本单位调整解决,以保证医疗工作的正常进行。(3)要加大对医疗用房的治理力度,采用每年解决一两个问题的办法进行整治,逐步改善基层的医疗用房条件。

水、电、暖、车都是保证医疗工作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因此,各级应下大力解决这方面存在的问题。(1)营房部门要与地方电力部门搞好协调,部队用电要给予重点保障。(2)要搞好储水储电设施建设。如配置小型发电机,修建蓄水池等。(3)建议上级缩短高原救护车配备周期,增加配备适应高原的多功能救护车和数量,以提高高原部队应急保障能力。(4)加强对救护车的使用管理,做到专车专用,确保卫生救护车真正用于卫生保障工作上。

(-01-10收稿,责任编辑蔡义鸿)

高原边防基层部队 篇5

关键词:公安边防,军政主官,同步审计

中央军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军队审计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 要“围绕规范权力运行、促进军队党风廉政建设强化审计监督, 推行军政主官同步审计”。这是进一步规范和促进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举措, 公安边防基层部队开展领导干部双主官同步审计, 是强化领导干部监督管理的有效手段。当前推进军政主官同步审计应重点把握以下三个问题。

一、深刻认识军政主官经济责任同步审计的必要性

军政主官共同承担着公安边防部队全面建设发展的责任, 军政主官既有分工, 又有合作, 责任相互关联。因此, 全面推广军政主官经济责任同步审计, 充分体现权力与责任的对接, 分清军政主官的权力和责任, 对加强经济权力的监督制约,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拓展审计范围, 严格审计评价。

一切负有经济责任的领导干部, 都属于审计监督对象。政治主官既是领导干部, 又负有经济责任, 完全符合领导干部经济责任法规规定的审计对象。以往的经济责任审计只针对单位军事主官个人, 人为地割裂了军政主官在经济活动中的相互联系, 对发现的问题全部归于军事主官, 审计定性和评价不够准确。开展军政主官经济责任同步审计, 将负有经济责任的政治主官也纳入审计范围, 全面考评军政主官双方履行经济责任情况, 明确划分决策权、管理权、执行权, 不同责任分类评价, 权力与责任对等, 实现权责利相统一, 准确区分各自责任, 形成客观、准确的评价。

2. 发挥职能作用, 促进制度落实。

经济责任审计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单位理财制度的落实。目前公安边防基层部队财经管理中突出表现在党委集体理财制度落实不严格, 预算管理作用发挥不明显, 究其原因, 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政治主官履行经济责任不到位所致。党委理财中, 政治主官没有很好发挥“书记”和“班长”的作用, 致使党委理财有时变为军事主官理财或个别人理财, 集体理财的制度没有很好体现。预算作为经费管理的龙头, 也是党委集体理财的执行控制手段, 由于政治主官监督责任的弱化, 造成军事主官在执行预算中有较大的随意性, 没有很好地按照党委决策意图开支经费, 致使预算形同虚设, 经费支出随意性较大。因此, 将政治主官纳入经济责任审计范畴, 实施军政主官经济责任“联审”, 促进政治主官履行自己的经济责任, 才能确保财经管理制度全面有效的落实, 实现审计监督服务的最终目的。

3. 相互监督制约,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经济责任审计是党管干部、增效促廉的重要制度。目前在经费管理中, 由于重心偏向军事主官, 造成政治主官对经费管理不关心, 军政主官在经费管理中缺乏互相监督, 容易滋生腐败行为。这几年在公安边防部队查出的经济违纪违规行为, 暴露出党委集体领导下的“一支笔”成为个别人的“一言堂”。因此, 深入开展军政主官经济责任同步审计, 把军政主官同时纳入审计监督视野, 加强军政主官之间的相互监督制约, 促使军政主官当好党委班子和部队廉政建设的排头兵, 在廉洁自律、预防腐败中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相互监督, 积极预防腐败问题的发生, 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军政主官经济责任同步审计的基本内容

1. 经济决策指导思想审计。

经济事项决策指导思想审计即对军政主官关于在部队财经工作中是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作出的经济决策是否有利于部队建设全面协调持续发展, 是否有利于增强部队的战斗力, 通过分析复核经费保障方向、目标、重点、主要经费投向投量, 审查是否贯彻落实“倾斜基层、突出重点, 保生活、促建设”的原则, 是否认真执行落实上级和本单位党委的决策意图, 各项工作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2. 经济政策运作机制审计。

经济政策运作机制审计即对军政主官贯彻执行国家、军队财经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以及本单位财经管理制度建设和落实情况的审计。主要审查制度是否健全有效, 有无与国家、部队和上级有关方针、政策、法规、制度相违背或相矛盾的内容。查阅党委会记录, 审查是否建立并坚持党委理财制度, 是否定期分析、研究本单位财经管理, 是否将经费管理情况作为单位年度工作考评和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

3. 经济决策内容审计。

经济决策内容审计即通过查阅有关资料, 审查是否制定后勤建设长远规划和近期发展目标以及年度工作计划。审查军政主官在重大经济事项、大项经费开支、工程项目建设、大宗装备物资采购、年度经费预算等重大财经事项决策中是否经本级党委研究决定, 党委是否定期听取预算执行情况报告, 研究分析存在的重大财经问题;是否坚持压缩一般性、消耗性开支, 集中财力解决重点难点问题, 工程项目建设、大宗装备物资采购是否组织可行性研究论证。

4. 经济决策实际效果审计。

经济决策效果审计即对军政主官经济决策是否可行有效, 事业建设成效是否明显, 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或建设成效;经费投向投量是否科学合理, 是否符合部队长远规划和近期发展目标, 有无短期行为和急功近利现象;分析重大经济投资行为和管理行为, 是否存在投资风险和管理风险, 有无盲目建设、重复建设、分散建设和超规模、超标准、超财力建设问题;审查是否存在重大经济决策失误, 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重大影响问题。

三、加强军政主官经济责任审计成果的运用

通过军政主官同步审计, 审计监督面进一步扩大, 报告权威性进一步增强, 审计成果重要性进一步提高, 但还必须将审计成果与运用联系起来, 才能最终发挥同步审计的应有作用。

1. 用同步审计成果优化决策。

把审计成果作为党委首长从体制上、机制上研究解决经济工作的决策依据。充分利用审计成果反映出一个时期部队经济管理运行中的突出矛盾, 有利于党委首长掌握财经管理情况, 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 制定出台加强和改进财经管理工作的一系列制度。因为军政主官同步审计工作涉及到多个部门, 因此, 可以检查与监督各项财经法规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 促进宏观政策的贯彻落实和执行管理, 提高党委经济决策能力和集体理财水平, 便于党委首长纠正制度规定的落实和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 进而使党委首长站在部队建设全局的高度作出经济决策, 促进各项财经政策全面、有效落实到位。 (下转第100页) (上接第95页)

2. 用同步审计成果严格考核。

要把审计成果充分运用到领导干部的任前考察中去。一方面结合审计成果将领导干部考察工作与经济责任审计密切协调与配合, 增强任前审计工作力度。鉴于军政主官任免的特殊性和敏感性, 在实际工作中, 审计部门应主动向相关部门了解军政主官双方的考核、任免信息, 相关部门应积极配合, 提供拟调整干部情况, 审计部门据此制定审计计划, 做到干部任用审计先行, 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弥补传统干部考察方式的缺陷。另一方面, 将审计成果作为干部任前公示的内容之一。审计结果运用与干部任前公示制度有机结合, 以会议形式和通报形式向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公开审计结果, 让广大官兵更全面、更具体地了解拟任用的领导干部, 尤其在经济管理方面的能力, 可以有效增强经济责任同步审计的作用和效果, 提高军政主官经济责任同步审计在官兵中的威信和地位, 使审计真正进入党管干部、进入决策, 最大限度地发挥审计监督的职能作用, 为党委考核、任用干部当好参谋、提供服务。

3. 用同步审计成果强化管理。

一是把审计报告作为领导干部谈心、谈话及实行诫勉的重要内容。对于报告中提及的问题, 干部部门和纪检部门可向被审计对象进行谈心、谈话, 提出改进意见和要求, 有针对性搞好对被审计单位的督促整改, 使军政主官从中找到经济管理、干部使用、廉政建设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 吸取经验教训, 起到提醒和警示作用, 让离任的领导干部到新的岗位后改正以往的不足。二是运用于教育管理干部。把审计成果运用到干部教育管理中去, 从审计中发现具有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 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提高军政主官的领导水平和经济决策水平, 增强责任意识和廉政意识。三是运用于考察使用干部。将审计成果作为考察军政主官依法理财、管理经费和遵纪守法情况的重要参考依据, 避免或减少用人上的失察和失误;财经管理工作中履职不到位的, 建议采取措施, 降职或免职;宏观调控能力较差的, 建议调离主要领导岗位;宏观调控能力强的, 建议担任主要领导岗位等。

4. 用同步审计成果促进反腐。

经济责任同步审计作为一项制度, 把审计监督机制引入到对军政主官的管理之中, 将审计结果报告归入被审计军政主官本人档案, 使军政主官行使经济权力、履行经济职责始终处于监督制约之中, 促进各级军政主官严格要求自己, 廉洁自律, 增强领导干部自我约束意识, 从制度上开辟一条反腐倡廉的有效途径。进一步完善廉政建设的责任追究制度, 把审计中发现的重大经济损失作为责任追究的内容之一, 是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的重要内容, 是贯彻“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的干部管理要求。对通过审计查实, 确属军政主官负有责任的, 要坚决依据责任追究的规定处理。充分运用同步审计成果, 发现一些苗头性的问题, 总结在哪些环节上、在什么情况下、在什么样的问题上军政主官容易犯错误, 防患于未然, 可以发现在体制、机制、政策、管理等方面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环节, 能够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 有效地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

参考文献

[1].公安部审计局编.公安现役部队现场审计操作流程手册

[2].公安部审计局编.公安现役部队审计操作指南

上一篇:创新驱动专业化发展下一篇:护理专业伦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