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建筑(共7篇)
高原建筑 篇1
引言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历史文化延续数千年,粗观似乎简单浅显,细读确实内涵深远。本文以丰图义仓为蓝本,展示中国农耕时代典型黄土高原粮仓建筑,既使人们认知粮仓建筑历史,又能为现代粮仓的发展和建设以启迪。
陕西关中平原东部的黄河西岸渭北台塬之上,矗立着一座地势险要、外观古朴的历史建筑——丰图义仓(东经109°43′--110°19′;北纬34°36′--35°02′)。是清光绪八年(1882年)修建的民办粮仓。慈禧太后曾朱批为“天下第一仓”。
丰图义仓建筑格局为城中城,分内仓城和外城。外城占地42021m,坐东朝西,城门西开,城外有护城河。外城是城堡防御的第一道防线,与长城相似,有望孔和射击口,但年久失修,外城墙已经不完整了。
内仓城东西长133 m,南北宽83 m,高约9 m。青砖砌筑,内有院落,城门南开,分别名为东仓门、西仓门,仓门之间的壁上有浮雕式的砖仿歇山屋顶,仓门行车敞通,进粮和出粮互不干扰。仓城垣内环列仓廒58洞,每廒净长9.81~12.63 m、宽3.72~4.2m。上建女儿墙,建筑总面积11039m。
该粮仓历经劫难屹立不倒,建成至今都为储粮之用。除建筑本身工艺精湛之外,选址巧妙也是需借鉴学习的。研究丰图义仓,对于节省能源,改善环境和保护生态都有重要意义。作者试图从选址策略、建筑布局、仓体围护结构、排水等方面来探讨丰图义仓在建筑上的科学,供商榷。
1 地理环境及总体格局
丰图义仓位于大荔县东南17公里处朝邑镇南寨子的黄河西崖上,地处渭河平原与黄河滩地接壤处,仿照苏州丰备义仓修建。
该仓外城紧连黄河西岸高出滩涂的河塬,并修筑护城河,城北侧断开一条深壕,是关中盆地通向黄河古渡的驿道,形成东、南、北三面高显,西面连塬的特殊地势。正是由于外城整个高度与地缘优势而使得其成为一处易守难攻的城池。
黄河老崖土质坚硬,崖面与地面几成90°而不塌;独特的天然地理优势,使得丰图义仓地势高燥,排水方便,可防止雨季接衢渊溢之苦。在大环境取得了通风、干燥的条件。
其选址不仅考虑了仓储性质,又兼顾到军事防御。其北有绝壁,东为断崖,地势高亢,于仓外又筑城壕,便于防守。平日储粮,战时卫城,利于在军事上控制全局。
2 内院式的建筑布局防御外敌
丰图义仓呈内院式建筑布局,仓体用于储藏,仓顶及仓城内广场用来晒放粮食。
院落式建筑最显著的特点是“围合”。远古时期,“人民少而禽兽众”,居住的安全性与安定性放到了首要的位置。若干小单元围绕广场中心布局,构成一个内向性领域空间;院落的围合与封闭,适应了当时传统农业社会的生活方式。中国独特的四合院建筑充分体现了这一意向:四幢建筑背外朝内的布局,加强了领域空间的实体界面,也增强心理空间内向性暗示;直至今日形成的院落建筑很明显继承了这一点。所以防卫功能成为丰图义仓采用院落式布局的重要理由。
在建筑物理环境上,采用被动式的规划设计方法。仓内广场平面尺度较大,四侧围墙紧闭,在寒冷冬季获取了较多太阳辐射热量,避免广场及仓内“阴”气过盛;把建筑作为自然生态循环链中的一环,通过其“自净”机能,使其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作用限定在环境容量范围之内。按J.里夫金和T.霍华德嫡变理论,采用被动式方法不会引起嫡的增加。相反,现代建筑科学技术则多采用大量耗散能量、增大嫡变的主动式的规划设计方法。
3建筑围护结构
内仓城在平面布局上,呈长方形。看似城堡,实则仓、城合二为一。58间仓房为砖窑式。说到砖窑,虽没有向深处研究,但是我们若说砖窑是用砖来摹仿崖旁土窑,当不至大错。砖窑保持了土窑所具有的“冬暖夏凉”长处,即具有同样的保温隔热能力、良好的热稳定性;又克服了土窑的潮湿、塌陷等短处。因此,在秦晋两省黄河两岸,“无论贫富,什九都有砖窑或土窑。”
58间仓窑在垣内相隔排列。仓窑外建有砖瓦结构的一圈廊房,由明木柱支撑,相互连通,形成回廊。这圈内环廊加了廊檐,一方面可以防雨淋防潮湿,另一方面又能够临时堆积粮食,作为短暂储藏。
储藏功能是粮仓最重要一项指标,如何能保证堆积起来的粮食不会发热变质,生霉腐烂。除仓址高燥地势、无地下水这天然形成的优势之外,墙体厚重,很大程度保证了仓体拥有一个恒温恒湿的储藏条件。
丰图义仓仓体外墙厚度约为900~1200mm,其顶部平均厚度约为800mm,里面材料为夯土,密度较大,约1700kg/m,这种围护结构传热阻大,绝热保温性能很好,同时,这种围护结构对室外温度波的衰减和延迟能力也很强,抵御了室外气候变化对室内热环境影响,特别是在寒冷冬季、炎热夏季,利用少量通风就能保持较舒适、恒温恒湿的室内热环境。
由于厚重型围护结构传热阻和热稳定性较大,冬季有壁面温度高于室内空气温度,表现为壁面向空气中放热。而一般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阻及热稳定性都有限,则表现为从室内吸热。所以,厚重型围护结构建筑的室内空气温度比一般墙体建筑的室内空气温度要高。在夏季则相反,厚重型围护结构建筑的壁面温度低于室内空气温度,而一般墙体建筑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一般都高于室内空气温度,即在厚重型围护结构建筑中就觉得凉一些。这个物理属性使得粮仓内一年四季温度都保持在十七、八度的相对恒温状态,直至如今仍符合粮食低温、低湿、低氧“三低”仓储条件的要求。这种建筑适应当地气候,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能源,解决了室内热环境问题。
除此之外以下五点也是粮仓得以保持恒温恒湿的重要因素。
1各个粮仓内壁即地表都用灰土处理,起到防腐防潮作用,改善存储条件。
2 仓内底部采用支架悬空木板作为地面,离地下40cm,木板下墙体四周有4个排气孔,利于空气流通和潮气排出。
3仓房两端上部均设有供通风的小气窗,外窗直接开口于仓城外壁。使得粮仓在恒温恒湿的条件下,保证少量的通风与氧气的流通,使粮食更好的储存。
4仓门为券门;门槛为石制;高50cm,厚60cm。不仅保证了粮食存取方便,也稳固了整个仓体建筑结构。
5仓房结构采用券顶连排,受力上有一定的合理性,当谷仓装满粮食时,仓墙间互相抵消侧压力。与一般单体仓房相比,这样不仅可以减小仓墙因谷物压力而发生受力变形,也可节省建筑材料。
4 排水
丰图义仓经历百年沧桑沿用至今,与其完备的排水系统有直接关系。
该仓顶平面由青砖铺成,砌为十二大排水区,每区面积平均为450㎡,每个排水区内周边高、中间低;分为东西南北四坡,均以约6°的坡度向内倾斜,巧妙地将雨水汇于中间部位的水槽,水槽延伸,通过4-5m长的导水墙顶,导向仓城内广场。所以整个仓顶积水全部通过仓顶四周12个U型铁铸水槽,排入内院;不仅起到防渗作用,而且跳水远,不会造成积水,从而避免雨水淋湿垣体、渗蚀仓房。
整个内院地面向南微倾,可以使内院广场的雨水流向两处排水口,密闭的排水道与外界连通,暗渠流向仓城外排水沟;仓城外排水沟为青砖券成,通往东门。这样避免了雨季院内积水。
完备的排水系统使得丰图义仓下雨天时,从仓垣到院内,排水通顺流畅,雨停即干。据粮储专家介绍,如此先进的排水系统在我国同期建筑中非常罕见。
结语
丰图义仓建成至今一百二十多年,一直为当地储量备荒、社会稳定做出卓越贡献。该仓既是一座储粮功能建筑,又有坚固的安全防御系统。该仓独创有以下几点:1)选址:丰图义仓与东岳庙相对,共同扼守南、北两个寨子之间的历史著名驿道----“朝坂古道”;成为东面崖下朝邑城的卫城。独特的地理环境加高厚寨墙又保证了粮食储存的安全。2)将仓置于城墙墙体之中是仓库上的创新。3)利用厚重的围护结构和完善的排水系统,提供给粮仓一个恒湿恒温的储量空间。
丰图义仓完好保存和继续储粮,在建筑上巧妙地运用地方材料,通过合理的建筑形式、空间组合、平面构造和简单的施工方式,不仅传承了我国古代仓政、仓储历史文化,尤其是其杰出的建筑设计,对现代军事防御性下降粮仓的发展与建设,提供了翔实的历史资料和实物例证。
摘要:以农耕时代黄土高原粮仓为例,通过对粮仓的选址策略、建筑布局、黄土高原厚重型围护结构、粮仓建筑排水系统的调查,研究发现清末的粮仓不仅在储藏方面,更在防御性方面有着凸显的优势,对现代防御性下降粮仓发展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黄土高原,选址,清代粮仓,围护结构
参考文献
[1]杨宇峤.“百年仓廪,邑城屏藩”——解读清代丰图义仓建筑.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47-52
[2]刘加平.建筑物理(第4版).背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58-59
高原建筑 篇2
钢结构工程是以钢材制作为主的结构, 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钢结构在房屋建筑和厂房中应用的较多, 变电站目前应用相对较少, 主要应用与高海拔高寒以及工期相对紧张的工程。主要有以下原因:
在高海拔高寒地区建筑物采用钢结构可以大量减少混凝土养护工作, 节约工作量。在高原高寒地区常年低温, 根据《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规定, 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低于5℃, 稳定低于5℃, 混凝土施工应按冬期施工方法进行施工, 施工单位需要编制专项《冬期施工措施》, 如果建筑物采用混凝土结构将会大大增加混凝土的搅拌、浇筑以及养护的工作量, 比如采用热水甚至对砂、石等骨料进行加热后进行拌合, 搭设保温棚对混凝土构件进行保温养护等措施。在高海拔高寒缺氧的条件下, 机具、人力劳动力降效严重, 设计应该考虑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提高劳动效率, 主要建筑物采用钢结构就可以降低冬期施工难度, 避免大量的混凝土工作, 节约工作量。
一、采用钢结构施工速度快, 有效节约工期
变电站钢结构工厂除了基础采用混凝土结构现场浇筑外, 其余构件如主框架、外墙板、屋面均采用工厂预制构架进行现场组装。川藏联网工程中, 在恶劣的气候施工条件下, 500k V变电站主要建筑物钢结构从安装到装修完毕工期不到4个月, 220k V变电站钢结构工程钢结构工期不到3个月, 比传统住宅体系大大减少。
二、采用钢结构可以有效避免混凝土工程中的质量通病
按照国网公司“两型一化”的要求, 建筑物外墙面宜采用普通弹性涂料, 但是按照目前的施工水平以及气候等原因, 外墙面在涂刷普通弹性涂料一段时间后, 面层难免会出现脱落、龟裂等混凝土抹灰工程的常见质量通病, 特别在高原地区昼夜温差十分大, 出现这些问题的几率将会更大。而钢结构外墙板采用彩钢板密封, 内墙面采用石膏板封闭后刷乳胶漆, 外墙和内墙中间加夹岩棉。岩棉夹层能有效的保温隔热防火, 外墙一次成型, 美观大方, 可以完全避免传统工艺面层脱落、龟裂等质量通病。
三、钢结构体系用于建筑可充分发挥钢结构的延性好、塑性变形能力强, 具有优良的抗震抗风性能, 大大提高了住宅的安全可靠性
尤其在高原地带地质比较破碎, 地质灾害较多, 地震较为频繁, 常年风力也比较大。因此, 在高海拔地区建筑物采用钢结构能够充分利用它的抗震抗风性能。
在高原地区采用钢结构, 满足绿色施工要求, 节能环保效果好在青藏高原地区, 植被较少, 生态极为脆弱。因此, 在高原施工, 环保要先行。钢结构施工时大大减少了砂、石、灰的用量, 所用的材料主要是绿色, 100%回收或降解的材料;在运行检修时, 大部分拆除下来材料可以再用或降解, 不会造成垃圾。
变电站工程中钢结构的应用高度响应了国家电网公司“两型一化”中“工业化”的要求。钢结构适宜工厂大批量生产, 工业化程度高, 并且能将节能、防水、隔热、门窗等先进成品集合于一体, 成套应用, 提高了工程建设的水平。
四、具有匀质、高强、施工速度快、抗震性好和回收率高等优越性
钢结构与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 具有匀质、高强、施工速度快、抗震性好和回收率高等优越性, 钢比砖石和砼的强度和弹性模量要高出很多倍, 因此在荷载相同的条件下钢构件的质量轻。在施工过程中, 湿作业工作较少, 主要进行装配工作, 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从被破坏方面看, 钢结构是在事先有较大变形预兆, 属于延性破坏结构, 能够预先发现危险, 从而避免事故发生。在高海拔高寒地区, 钢结构的以上特点, 更加与现场实际情况高度契合。
五、钢结构的安装过程中应该注意问题以及主要流程
施工准备工作。施工图纸专业会审完毕, 施工作业指导书编制完成, 并与相关专业讨论确定, 完成审批;起重器械根据结构数据选型完毕, 检修及报审完毕;准备好施工过程中所用仪器、仪表;特殊工种人员必须通过岗前培训且持证上岗;施工作业前,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安全交底, 明确技术要求。
1吊装流程
钢柱吊装→钢柱校正→柱间支撑安装→屋面梁安装→屋面支撑安装→高强螺栓连接→钢结构焊接→钢结构补漆。
2压型钢板安装流程
墙面、屋面檩条安装→外墙压型钢板安装→屋面内板装饰层安装屋面外层防水结构安装→墙面防护铝镁板安装→收边、细部结构处理。
结语
通过以上叙述, 基本对高海拔高寒地区变电站主要建筑物钢结构应用的优点以及施工主要流程应该有了大致的了解。虽然钢结构也存在易腐蚀, 不耐火、低温易脆断等缺点, 但是在高寒地区钢结构的应用是远远利大于弊的, 更因为钢结构具有节约工期、环保等特点, 因此钢结构目前在特高压换流站已经广泛应用, 相信在以后平原地区变电站中的应用也会越来越多。
参考文献
高原建筑 篇3
这是一位优秀学生小明的心灵倾诉:
在高一、高二, 我的学习成绩很好, 人缘也好, 老师和同学都很喜欢我。但进入高三后, 不知咋地, 我的学习成绩一直停滞不前。复习好像是在做无用功, 越来越感觉不到学习的进步, 有时反而觉得有些倒退了。无论我怎样用功学习, 成绩却没有任何提高, 为此, 我的情绪很不稳定, 与同学的关系也疏远了。父母为我担心, 还买来各种补品, 但情况没有改善。不知该怎么办?
二、心理剖析
学习成绩是衡量学习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所以对于每一个好学的学生, 都希望自己的学习成绩可以提高。但是, 学习成绩的提高并不是无限的, 在学习过程中, 许多同学出现无论怎样用功学习, 成绩却没有任何提高, 产生再学无用, 空费时间的错误认识, 从而放松甚至放弃进一步的努力, 这一现象令很多勤奋的好学生深感困惑和苦恼。上述这一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之为“高原现象”。心理学认为, 在技能形成的过程中, 当练习到一定时期, 成绩会出现停顿现象。如果用一条曲线表示的话, 当练习的成绩在曲线上达到一定高度时, 成绩不再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而上升, 出现保持在原有的水平或者还会略有下降, 因为这条曲线的形状像上部平坦的高原, 所以称之为“学习高原现象”。高原现象是一种正常的现象, 不是学习极限, 如同运动员在长跑中会出现极点一样, 这时只要再坚持一下, 激励自己, 增强信心, 这种感觉就会消失。
三、心理导航
1. 改进学习方法, 调整学习策略
小清性格文静, 平时就是从食堂到教室这会空, 她也拿着英语单词本, 不停的记, 高二时她曾经取得过全年级第三名的好成绩, 可到了高三后, 自己的学习收获总是不大, 成绩也不见提高, 她十分苦恼, 甚至产生了悲观的情绪, 分析原因发现是由于原有学习方法已经不再适应新的学习内容和强度, 提出改进学习方法, 调整学习策略。特别是在英语上, 她背诵单词的速度虽然快, 单词量掌握的也不少, 但都不牢固, 而且经常性的遗忘, 结果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当然, 其他学科她也积极向老师请教, 向同学请教, 终于成绩有了明显进步, 出现新的突破, 最终她考取了自己渴望已久的中山大学。
在不同的时期应该有不同的学习方法。出现“高原现象”的同学如果是学习方法问题, 就应该改用新的学习方法。此时, 就应当向老师, 向同学, 向自己寻找新的, 更为有效的学习方法, 突破思维定势, 寻求新的发展空间。
2. 找出不足, 查漏补缺
小东性格活泼, 他一贯的学习和做题风格就是速度快, 脑子特别灵活, 但不知为什么, 成绩一直就是年级80名左右, 我和他一起分析, 发现小坤只顾做题, 不善于总结和积累, 一些并未掌握的知识点和题型, 一蹴而就, 蒙混过关, 一到考试时要么不会做, 要么做不全。认识到这一点后, 每次考试之后, 他都认真分析自己的得分情况, 分项进行详细记录, 找出知识和能力点的不足之处, 然后, 针对自己的不足, 找一些质量较高, 并且有针对性的资料来训练和改正自己的弱项。特别是在高考前的2个月, 效果特别明显, 他十分轻松的将没有掌握的体型和知识点汇集成册, 成绩直线上升, 最后考入了北京外国语大学。
根据每次考试的得分情况逐项进行分析, 找出知识和能力点的不足之处, 然后, 针对自己的不足, 找一些质量较高, 并且有针对性的资料来训练和改正自己的弱项。在这方面, 可多求助于老师, 因为老师手里的资料一般都比较丰富, 而且老师的辨别力也要比同学们高得多。根据心理学的规律, 这一环节以1个月左右为宜, 分3个阶段进行, 每个阶段大约10天, 其中前7天用于练习, 然后选择一套难度适中、质量较高的综合试卷进行自测。这样就增加了学习的针对性, 克服了盲目性, 不仅增加了学习效率, 节省了时间, 又避免了大量无效劳动。
3. 增强学习信心, 克服消极情绪
小坤是复读生, 选择复读并不是他的想法, 是因为父母的期望。实际上, 早在去年, 反复的做题和练习, 使他失去了拼杀的动力, 最近他感到身体很虚弱, 学习提不起劲, 复习与考试常常出现差错, 学习效率低;因一点小事也会大动肝火。总是感到头脑昏昏沉沉, 发困, 看似在认真听课, 却总开小差。背课文, 记公式, 虽然花了不少时间, 就是记不住;该睡的时候睡不着, 不该睡的时候哈欠连天。为此, 他的母亲找到我, 泪流满面, 后悔不该让他复读, 找来小坤, 他说:“以前的同学大都上大学, 而我却还在复习, 一点意思都没有, 真想尽快考上大学。”
老师首先帮他分析复读的原因不是考不上大学, 而是今年要考一所理想的大学, 别看耽误一时, 只要今年复习上台阶, 今后就会在人生中节省好多光阴, 可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根基。然后, 帮他确立心目中的目标:将来当一名海洋工作者, 能领略自然风光。于是, 他立下誓言要考上湛江海洋大学。同时老师要求他要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充足的睡眠是使大脑保持良好学习状态的必要条件。大脑过度疲劳, 会产生对学习的厌倦感, 导致心理饱和。一般来说一小时内应有一次约10分钟左右的休息时间。
高三复习考试是一次马拉松式的学习, 长时间重复的练习, 致使学生容易产生疲劳厌烦的消极情绪, 淡漠了竞争意识或者灰心丧气, 成绩自然不会有大的提高。为此, 要树立学习的目标和信心, 并在逐步完成目标的过程中, 产生学习的动力, 要知道跨过这段“黎明前的黑暗”就会迎来“胜利的曙光”。
4. 善于进行自我调节
在遇到心理饱和状态、出现厌烦情绪时, 不妨先放下学习, 听听音乐, 极目远眺片刻, 散散步, 与别人说说话, 做点自己感兴趣的事, 增加大脑的活力, 分散一下紧张的情绪, 这样可以减少饱和效应带来的精神压力。
参考文献
高原建筑 篇4
一、世居高原运动员概况
(一)世居高原运动员的特征
世居高原运动员由于长期受缺氧刺激,其氧运输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等一般都较平原运动员强。因而世居高原运动员有较强的先天遗传因素,有着参加耐力性项目的潜在优势。邱俊强等通过对我国平原与世居高原优秀竞走运动员血液MCT1 (单羧酸转运载体)和AE1 mRNA (阴离子转运蛋白)差异的研究结果认为,世居高原竞走运动员AE1 mRNA含量显著性高于平原运动员,说明从遗传学角度分析,世居高原运动员红细胞运输能力优于平原运动员。并且提示低氧环境对运动员的酸碱平衡调节过程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酸碱平衡调节方面,高原人群与平原人群存在遗传方面的差异。但这方面的研究目前还未见报道。马生霞等研究了世居高、平原运动员血液流变性的性别差异及与运动能力的关系的结论,世居高原女运动员的红细胞变形能力、红细胞运输和传递氧的能力高于男性,而世居平原体育生中呈现相反的情况,世居高原体育生血液流变与有氧运动能力的相关性较世居平原体育生密切,但是没有进一步作有关相关性的研究。然而世居高原运动员在灵活性、协调性、柔韧性、爆发力等方面的不足,限制了运动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因此,世居高原运动员如何利用高原低氧的条件进行训练,在很大程度上制约能否出现高水平的运动成绩。
(二)世居高原运动员成绩
世居高原运动员在竞技体育中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如1960年罗马奥运会上,地处海拔2500~3000米的埃塞俄比亚运动员获得马拉松冠军。1968年墨西哥城(海拔2240米)举行的第19届奥运会上爆发出大新闻,所有耐力项目的金、银、铜牌都被高原运动员夺得,其中10000米赛跑中,前5名均为世居或久居高原的运动员,前3名则由非洲运动员包揽。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共有20名来自肯尼亚(12人)、墨西哥(4人)、埃塞俄比亚(4人)等国家的运动员在田径比赛中进入前8名。而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又有肯尼亚(17人)、墨西哥(4人)、埃塞俄比亚(4人)等国家的运动员共25人在田径比赛中进入前8名。并且这些国家的运动员在上述两次奥运会上共获得400米、800米、3000米障碍、马拉松等项目中的8枚奖牌。2000年悉尼奥运会,埃塞俄比亚运动员在1500米、5000米、10000米等比赛项目中获得8枚奖牌,肯尼亚获得7枚奖牌的好成绩,其中包括6枚金牌(埃塞俄比亚4枚,肯尼亚2枚)。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埃塞俄比亚运动员在1500米、5000米、10000米以及3000米障碍赛等比赛项目中获得7枚奖牌,肯尼亚获得6枚奖牌的好成绩,并且肯尼亚运动员包揽了男子3000米障碍赛的前三名。2008年北京奥运会,埃塞俄比亚运动员在800米、1500米、5000米、10000米、马拉松以及3000米障碍赛等比赛项目中获得7枚奖牌,肯尼亚获得14枚奖牌的好成绩。到2012年伦敦奥运会,埃塞俄比亚运动员又在800米、1500米、5000米、10000米、马拉松以及3000米障碍赛等比赛项目中获得7枚奖牌,肯尼亚获得10枚奖牌的成绩。而我国的青海、云南、内蒙古等世居高原运动员在国际国内大型马拉松、竞走、自行车等耐力性项目中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如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出生在我国青藏高原一个农民家庭的藏族姑娘切阳什姐取得了铜牌,对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世居高原运动员高原训练的研究现状
(一)世居高原运动员高原训练的最佳高度
适宜海拔高度是影响高原训练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认为世居平原运动员,耐力性项目的最佳高度为2000~2500米;摔跤、乒乓球、速度滑冰等高原训练的最佳高度为1500~2000米。而世居高原运动员因在生理机能、组织结构及生化代谢等方面已产生了低氧环境适应性变化。因此,世居高原运动员高原训练最佳高度由其长期居住的海拔而定。但在选择时必须考虑到两方面的因素,一是该高度能给予机体足够的刺激;二是该高度能保证运动员承担较大的运动负荷。国内外的实践及研究证实,世居或久居高原人可以到比原居住地更高海拔地区训练,而且可以取得更明显的效果。并有人认为高出其居住海拔高度的500~1000米进行训练,加重高原运动员机体的缺氧程度。如,世居高原竞走运动员多次进行了1900~3300米的“高原一高原训练”的方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有资料认为世居或久居高原运动员,可以到海拔2400~3400米的地方训练,以寻求更强烈的刺激。此外,云南沙应正认为像云南那样世居高原的运动员,应把高原当作平原来认识,并且在竞走训练安排上取得了好的效果。
(二)世居高原运动员到平原参赛的最佳时间
关于高原运动员下到平原参赛的时间,目前存在两种安排方式,一是提前3周下高原;二是提前3天下高原。并且也有资料显示高原运动员经交替训练后下平原后的最初几天参赛或3周后参赛可能更为有利。路瑛丽等世居高原中长跑运动员平原训练期间身体机能变化的研究,提示世居高原男子中长跑运动员到平原参加比赛时最佳时间应在1周内。康喜来世居高原运动员高、平原训练与比赛期间部分生理指标对比研究的结论,世居高原运动员到达平原7天后,运动员的各项生理指标发生改变。因此,世居高原运动员应把握好下高原的时间,以免下高原过早,使运动员的心功能下降和红细胞过多的消耗。白旭宇对世居高原竞走运动员参加平原比赛下山时间的研究结果表明,世居高原竞走运动员下山参加专项比赛,采用距20公里比赛3~5天、距50公里比赛5~8天的模式,能取得较好的运动成绩。这与牟少华居住在高原的竞走运动员下山后第3~9天参加比赛可显出高原优势,能发挥出最佳状态的结果一致。
(三)世居高原运动员高原训练方法的研究
1. 高原——高原交替训练的研究
出生在高原的肯尼亚和墨西哥耐力运动员都曾通过更高海拔(高于3000米)的高原训练来进一步提高运动能力。而我国自2002年起,世居高原的竞走运动员开始在香格里拉(3300米)进行短期的更高海拔训练来提高世居高原竞走运动员的有氧耐力水平。李桦等对中(高原)日(平原)竞走运动员进行的为期4周的高原训练合作研究认为高原运动员短期去3200米左右高度训练是有此需要的。刘志强等对居住海拔2260米的高原运动员进行了为期5周的2260~2634米交替训练研究结果认为,世居高原运动员对更高海拔地区的训练有较好的适应性。马福海对7名高原女子中长跑运动员进行了6周的海拔2260~31 50米(相距96公里)交替训练的研究结果发现,对世居2260米高原运动员选择更高海拔3150米进行交替训练,其心肺功能、最大摄氧量、无氧阈速度以及血象表现了有意义的改变,表明有氧能力得到提高。但是世居高原的运动员交替训练下到平原,在运动能力和某些运动生理指标,与平原运动员和未进行交替的高原训练相比,存在着时态上的差异,但在时态差异方面未进行研究,也没有对下平原参赛的时间作进一步的研究。并且还通过对世居高原(2260米)中长跑运动员进行了2260~2634米和2260~31 50米交替训练的研究,探讨了高练低住训练期间的生理、生化、心理等指标的变化规律。杨玉谨通过对高原运动员进行主观体力强度感觉等级(RPE量表)监测,就海拔2260米和3150米交替训练对运动员疲劳及消除程度的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世居高原的耐力性项目运动员在不同海拔地区交替训练,其疲劳及消除程度的变化在训练初期波动较大,在训练后期逐步稳定在一个适宜的水平。并建议在安排不同海拔地区交替训练时,训练初期注意运动强度的合理安排。但有关高原运动员更高海拔交替训练的强度安排以及疲劳消除手段目前没有深入的研究报道。姚俊等对10名世居高原(海拔2260米)中长跑运动员进行2260~2630米交替训练期间的生理、生化测试的研究。白旭宇等对13名世居昆明(1890米)的男、女自行车运动员到更高海拔地香格里拉(3200米)的训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世居高原运动员更高高原训练的安排基本与平原运动员高原训练一致,更高海拔训练时,在合理的训练安排下,运动员的尿常规、血红蛋白、血清肌酸激酶、血尿素、血乳酸等指标随训练负荷的变化在正常范围内波动,与平原运动员的高原训练变化规律基本相同,并且得出结论,世居高原自行车运动员已经适应高原环境,上更高海拔训练是承受更大缺氧刺激,提高机体机能水平的有效方法,建议在实践中增加运动负荷,以取得更好的训练效果。
2. 高原——平原交替训练的研究
有专家认为高原与平原交替训练,对改善和提高无氧糖酵解功能的运动能力效果显著,对培养提供高速跑的专项能力突出。地处高原(海拔2170米)肯尼亚每个训练年度系统进行两次高原与平原的交替训练。刘志强等对12名居住在海拔2260米的高原运动员,进行了高原(2260米,35天)——平原(396米,28天)——高原(2260米,22天)——平原(396米,22天)的交替训练的研究,结果显示经高原训练后第一次下平原训练,RBC (红细胞)、HCT (血球压积)、Hb (血红蛋白)、逐周下降,其中RBC、HCT持续下降未再回升,而Hb在第12天和MCV (平均红细胞体积)在第21天后逐渐回升,但仍低于高原值,运动员普遍反映无力、疲劳,个别运动员在下山后第12天才恢复正常训练,表现了明显的个体差异性。但世居高原运动员在高平原交替训练中除要考虑气候因素外,应适当延长第一次平原训练时间(6~8周)较为有益。樊蓉芸等研究表明世居高原中长跑运动员经高原训练后,第1次到平原训练,RBC、Hct、Hb、MCV逐周下降,在平原训练末期降至整个训练期间的最低值,与高原训练值相比,差异极其显著(P<0.01),Hb在第14天后逐渐回升,但仍低于高原值。康喜来研究表明世居高原的田径径赛运动员在初到平原时,Hb显著下降,RBC和Hct变化较小,经过1周的平原训练比赛后Hb和RBC又保持一致的下降趋势,Hct变化较小。而初到平原时,血清睾酮明显升高,皮质醇明显下降,经过1周的平原比赛后,血清睾酮继续升高,血清皮质醇则有所回升。屈成刚研究发现,世居高原的铁人三项运动员下到平原训练,在开始的2周内RBC、Hct逐周下降,与高原训练值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1周过后Hb逐渐回升,2周后RBC、Hct开始回升,但仍低于高原值,血清睾酮与在高原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在个人较理想水平上。路瑛丽等研究了12名世居高原男子中长跑运动员在平原训练期间身体机能变化的结果认为,世居高原男子中长跑运动员平原训练期间身体机能有所下降,且3周后的下降程度比1周后更加明显。
3. 高住低练法的研究
刘海平等通过研究世居高原中长跑运动员“高住—低训”对VEG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EPO(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影响,结果4周“高住一低训”后,低氧组运动员血红蛋白(Hb)、血球压积(Hct)没有明显改善,EPO、最大摄氧量(VO2max)、运动成绩均呈升高趋势,与实验前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仍高于对照组。而在4周实验期间,低氧组运动员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有显著性升高(P<0.01),并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世居高原中长跑运动员在模拟海拔4000米居住的时间可以延长,或增加在较高海拔上的训练,可能对改善运动员的生理机能是有益的。但在这方面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马福海等对世居高原的20名运动员进行了高住低练法的研究,结果显示世居高原运动员对间歇性暴露于4000米高原有较好的适应性,但未能达到刺激肾脏释放EPO和通气量增大的低氧效应。此外还对世居高原运动员间歇性低氧训练的生理及分子适应机制进行了研究,认为对于世居高原运动员间歇性暴露于4000米高原,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低氧的反应比促红细胞生成素敏感,而且具有显著的个体差异,低氧组的3000米比赛成绩虽有提高的倾向,但与对照组无明显的差异,因此世居高原运动员高原训练的最佳高度及训练方法,包括暴露高原的时间、训练强度等有待进一步探索。刘海平等世居高原中长跑运动员高住低练期间血清EPO、STfR (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及血象指标变化结论,世居高原(海拔2260米)中长跑运动员进行4周HiLo (高住—低训)训练对其EPO、STfR、Hb升高作用不显著,表明世居高原中长跑运动员4周HiLo训练(模拟海拔4000米睡眠,海拔2260米训练)对机体红细胞生成影响不明显。
三、世居高原运动员最新研究方向
(一)世居高原运动员基因及选材研究
世居高原运动员在竞技体育中尤其是耐力项目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这些运动员的生活环境(不同海拔)、生活规律、身体形态、生理机能等有哪些特点,高原运动员究竟有哪些先天遗传基因,有着哪些参加竞技体育运动项目的潜在优势,他们后天生活的环境等都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世居高原运动员高原训练模式的研究
高原人群的形态、机能、素质等特点,以及世居高原运动员的专项运动能力与素质的训练方法手段、负荷量和负荷强度的监控与评价、高平原训练以及不同海拔高度交替训练的方法及节奏安排、适宜的海拔、下平原的最佳时间等是世居高原运动员研究的重要趋势。
(三)世居高原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特点及疲劳消除方法的研究
高原建筑 篇5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受试者为武警新兵,分为平原男性组(60例)、平原女性组(60例)、高原男性组(30例)和高原女性组(30例)。测试地点为成都(海拔约500 m)和拉萨(海拔约3 680 m)。受试者的一般情况见表1。
1.2 方法
平原男性组分别在平原、急进高原的第1、第3、第5、第7天和新兵训练结束后测试。平原女性组分别在平原、急进高原第7天和新兵训练结束后测试。高原男性组和高原女性组分别在新兵训练前和新兵训练结束后测试。测试内容包括身高、体重和血压。用XY-2型血氧血压综合参数仪(成都仪器厂)测试血氧饱和度、脉率、收缩压和舒张压。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输入微机,应用SPSS 11.5软件求出各项指标的undefined,用方差分析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
2 结果
2.1 武警新兵(平原男性组)急进高原对血氧饱和度、血压及脉率的影响
与平原比较,平原男性组在急进高原的第1、第3、第5、第7天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脉率加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2.2 武警新兵训练前后血氧饱和度、血压及脉率的变化
与平原时比较,血氧饱和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原运动训练对各组血氧饱和度的影响都不显著。平原女性组在急进高原后收缩压升高、舒张压升高、脉率加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与训练前比较,平原女性组收缩压降低、脉率加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平原男性组脉率减慢(P<0.05);高原男性组和高原女性组各项指标的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
注:与平原比较:aP<0.05;bP<0.01。
注:与平原比较:aP<0.05;bP<0.01;与训练前比较:cP<0.05。
3 讨论
3.1 急进高原对血氧饱和度的影响
血氧饱和度指血红蛋白与氧结合达到饱和程度的百分数。正常人体动脉血的血氧饱和度约为98%,静脉血为75%。我们观察到平原男性组血氧饱和度为(96.88±1.24)%,急进高原后血氧饱和度减低,第7天已逐渐接近当地居民的血氧饱和度水平,与随着海拔增高而血氧饱和度减少的结论比较一致。仁增拉姆[5]调查结果10~20岁的人群血氧饱和度主要集中85%~90%之间。Beidleman等[6]测定了7名平原居民[年龄(21±3)岁,体重(78±13) kg]在平原的血氧饱和度、心率和动脉血压。然后进入2 200 m高度,并停留6 d。然后在1 h内进入4 300 m低压舱内。与平原比较,到2 200 m时血氧饱和度减少[(97±2)%,(80±4)%,P<0.05],6 d后增加[(80±4)%,(83±3)%,P<0.05)。在试验的任何阶段,静态的心率和动脉平均血压没有变化。Saito等[7] 在3 456 m高原测定了21人的动脉血氧饱和度为(80±5)%,范围69%~93%。Bauer等[8]检测了12名经过训练的登山者的微循环,暴露到高原和运动训练导致心率加速,动脉血氧饱和度减少。但经过训练习服,受试者在3 196 m低压低氧环境中微循环的灌注没有受到影响。本试验结果表明,平原男性和女性急进高原第7天,血氧饱和度达到当地同龄人水平,可以认为在静态下基本习服。结果也提示,急进高原7 d内不宜剧烈运动,训练的强度应循序渐进,给机体的习服提供时间保证。
3.2 高原训练对血氧饱和度的影响
有研究表明,在拉萨地区高原世居者(藏族人群)和平原移居者之间静息状态下血氧饱和度差异并没有统计学意义, 70名部队战士5 km越野前后的血氧饱和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1.5±1.8)%、(86.2±3.2)%,P<0.01)][9]。Stoneham等[10]指出在海拔3 600 m运动后动脉血氧饱和度保持相对恒定是习服的一个指标。Ricart等报道[11]女性的血氧饱和度比男性稍高[(98.6±1.1)%,(97.9±0.9)%)]。在Bhaumik等[12]的研究中,受试者为女性,运动试验为标准的台阶型试验,最初为2 100 m,然后为4 350 m,平原居住的女性在运动期间血氧饱和度减少,暴露到4 350 m血氧饱和度进一步减少;在相同运动强度和相同海拔高度下,居住高原的女性运动时没有达到最大耗氧量,也维持了较高的血氧饱和度值,认为低氧暴露及登山训练,中等高度高原女性在两种高度标准运动期间维持了较高水平的血氧饱和度值。Huicho等[13]测定生活在高原(4 100 m)儿童的血氧饱和度和心率。血氧饱和度没有性别差异,仅有较弱的年龄依赖性。我们的试验结果与大多数作者的资料相近,新兵训练对静态的血氧饱和度没有影响,也不存在性别和种族差异。运动训练对静态下血氧饱和度的影响不大,如果做为判断高原训练强度的习服指标,应该在运动后即刻进行测定。我们还发现平原籍男性组血氧饱和度的习服速度也存在个体差异,是否与高原病的发生发展存在一定关系有待进一步探讨。
摘要:目的 观察武警新兵急进高原和高原训练对血氧血压综合参数的影响,为探讨新兵高原习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受试者分为平原男性组、平原女性组、高原男性组和高原女性组。平原男性组分别在平原、急进高原的第1、第3、第5、第7天和新兵训练结束后测试。平原女性组在平原和高原训练前后测试。高10原男性组和高原女性组在高原训练前后测试。实验于2008年在成都和拉萨完成。结果 平原男性组、平原女性组急进高原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平原男性组在急进高原的第7天恢复到世居同龄人水平;高原训练前后血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平原女性组急进高原后血压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平原男性组和平原女性组急进高原后脉率增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血氧饱和度在急进高原7 d时基本习服,高原训练对血氧饱和度的影响不显著。
高原建筑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一般平原人进入高原7 d后,高原反应症状就基本消失,生命体征基本恢复到进入高原前的水平,此时机体基本进入初步习服状态。进入高原1个月以后,机体进入基本习服状态,这时血压稳定,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量趋于稳定,呼吸、心率基本恢复正常,中度劳动作业可无明显不适。进入高原6个月以后,机体达到完全习服状态。笔者选择初到高原不足6个月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在2008年6月~2011年6月本院共收治符合该研究对象的患者共56例,其中急性阑尾炎21例,外伤性脾破裂10例,外伤性肝破裂8例,胃十二指肠穿孔9例,急性肠梗阻8例。
1.2 快速的准确诊断 初到高原的人对缺氧的耐受力差,身体抵抗力也差,一旦患急腹症,病情就会快速进展,一旦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病情就会恶化,后果严重,因此,必须作出快速的准确诊断。对此类患者,本院医护人员高度重视,给予最快的处理和观察,B超室、放射科和检验科都会以急诊对待,快速出检查结果。
1.3 高效的应急机制和组织管理 针对这类患者的抢救,本院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业务副院长、医务科科长和护理部主任为副组长,各科室主任为成员的应急小组,一旦有这类患者,就会快速高效地调动全院力量来抢救。
1.4 评估机体对补液的承受能力 高原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或感染性休克患者对液体的承受量较小, 过快、过多补液易发生脑水肿、肺水肿和右心衰竭,因此,一定要尽量精确估计患者所需的液体量,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随时作出必要的调整。
1.5 注意输液速度和量 对于严重缺水的患者,补液时将输液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可按平原的快速补液以迅速抗休克。在第二阶段,严密观察就显得非常重要,必要时中心静脉压监测,根据监测结果调整补液速度,同时应采取预防脑水肿、肺水肿的措施。在第三阶段,当血压接近正常,生命体征稳定,尿量正常时,就应放慢输液速度,并继续采用防治肺水肿、脑水肿的措施。
1.6 氧气吸入与保暖 高原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或感染性休克患者均存在严重缺氧,手术麻醉会进一步加重机体缺氧,因此,在高原环境导致机体缺氧的状态下,硬膜外麻醉手术给氧就非常必要。机体缺氧越严重,哪怕少量出血,也容易造成失血性休克,这就增加了手术的难度。早期采取大流量面罩给氧,6~8 L/ min,必要时行气管插管呼吸机支持,以维持氧分压及血氧饱和度。由于高原气温低,昼夜温差大,因此,要加强保暖。保持室温22 ℃,可采用空调升温,手术床上可加电热毯,所有的液体及血制品均放入30 ℃左右的恒温箱中。
1.7 术后采用湿化吸氧的同时超声雾化吸入给药 笔者在临床上对外科术后及危重昏迷患者采用湿化吸氧的同时超声雾化吸入给药、拍背排痰等措施,使患者呼吸道保持充分湿化,提高患者血氧饱和度,降低了肺部感染率。
1.8 少食多餐,进易消化的食物。
2 结果
三年来,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无死亡患者,无脑水肿、肺水肿和右心衰竭的并发症发生,无术后再出血患者。切口感染2例,其中急性阑尾炎1例,该病例是坏疽性阑尾炎穿孔伴有弥漫性腹膜炎,急性肠梗阻1例,该病例已有肠管坏死,做了肠切除肠吻合术。
3 讨论
高原环境是一个特殊的生态环境系统,具有低氧、高寒、高风速、高蒸发、高辐射、气候多变等气候、地理特点[1],容易对机体多器官系统产生不利影响,引发呼吸、心血管、神经、消化等多系统的病理反应。医学上的高原是指在海拔3000米以上,在此高度,机体会出现一系列缺氧反应,超过机体代偿时可引起病理生理改变而产生相应的症状。轻者出现胸闷、气促、呼吸和心跳加快、头晕、失眠、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重者发生急性高原病,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急性高原病的始动因素是缺氧,缺氧会导致高原肺水肿、高原脑水肿和右心衰竭等严重病变。主要的病理生理改变有:(1)心肺功能改变;(2)肺动脉高压;(3)肺微血栓形成;(4)呼吸性碱中毒;(5)水钠潴留;(6)血管内皮细胞严重损伤;(7)血管活性物质(ET、CGRP、NO、ALD、ANP、CNP、VEGF等)失衡或升降压活性物失衡、ATP下降,Na泵功能下降,钙内流等改变,在急性高原病发病机理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2]。初到高原的患者都可能会面临这样的病理生理改变,一旦患急腹症又会加重缺氧和这些病理生理改变,因此,在高原处理这些患者,就不能完全像在平原地带一样,必须考虑到高原地区高寒缺氧及初到高原患者病理生理改变的特点,然后有针对性地采取综合治疗方法,这样才能减少患者的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缺氧是高原地区导致患者病理生理改变的最主要因素,所以在救治初到高原患急腹症患者的过程中,必须自始至终注意纠正并防止缺氧,否则会继发高原肺水肿、高原脑水肿和右心衰竭。鉴于高原反应所致的心肺功能改变、肺动脉高压、肺微血栓形成、呼吸性碱中毒、水钠潴留和血管内皮细胞严重损伤等严重病理生理改变,对患者补液就不能像在平原地带一样,必须要尽量精确估计患者所需的液体量,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随时对补液量和滴速作出必要的调整。高原地区空气干燥,相对湿度低,同时外科术后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呼吸道极为干燥,因此,吸入湿化氧是很重要的。研究证明,气道温度降低为3%以下时,血培养率和死亡率均明显高于高湿度(100%)组,而给予吸入高度湿化氧气,肺部感染率明显降低[3]。术后超声雾化吸入给药,在持续湿化吸氧的同时有效安全范围内控释样吸入给药,宜采用小雾量,避免加重缺氧,雾化量宜由小到大,直到患者可以耐受为止,雾化后给予定时拍背排痰。
肠黏膜屏障由肠黏膜机械屏障、免疫屏障、化学屏障和生物屏障组成。各屏障具有不同的结构、不同的分子调控机制和不同的生物学功能,同时又通过各自的信号通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共同防御外来抗原物质对机体的侵袭。在缺氧状态下,肠黏膜屏障会遭到破坏,进一步加重原发疾病的病情,甚至诱发多脏器功能不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形成恶性循环,危及生命[4]。此时肠道内处于紊乱状态,细菌/内毒素移位发生肠源性内毒素血症(intestinal endotoxemia,IETM),IETM又加重肠道黏膜损伤,促使细菌/内毒素进一步扩散,进一步增加了细菌移位,形成恶性循环[5]。因此,在高原缺氧条件下应注意保护肠黏膜屏障,患者应当少食多餐,进易消化的食物。
总之,在高原地区治疗初到高原患急腹症患者,必须考虑到高原地区高寒缺氧及初到高原患者病理生理改变的特点,然后有针对性地采取综合治疗方法,这样才能减少患者的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摘要:目的 探索在高原地区治疗初到高原患急腹症患者的方法。方法 选择在2008年6月~2011年6月初到高原不足6个月的急腹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高原地区高寒缺氧及初到高原患者病理生理改变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综合治疗方法。结果 三年来,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无死亡患者,无脑水肿、肺水肿和右心衰竭的并发症发生,无术后再出血患者。切口感染2例,其中急性阑尾炎1例,急性肠梗阻1例。结论 在高原地区治疗初到高原患急腹症患者,必须考虑到高原地区高寒缺氧及初到高原患者病理生理改变的特点,然后有针对性地采取综合治疗方法,这样才能减少患者的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关键词:高原,急腹症,缺氧
参考文献
[1]León-velarde F,Maggiorini M,Reeves JT,et al.Consensus statement on chronicand subacute high altitude diseases[J].High Alt MedBiol,2005,6:147-157.
[2]王洪斌,李素芝,蔡志祥.西藏军区总医院高原病的研究成果与展望[J].西南军医,2005,7(1):30-34.
[3]方之扬,关中力.烧伤理论与实践[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491.
[4]武金宝,王继德,张亚历.肠黏膜屏障研究进展[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3,11(5):619-623.
训练就要上高原 篇7
黑人选手的成功
当提到1万米、马拉松等长距离赛跑项目时, 大多数人脑海里闪现出的恐怕都是黑人运动员遥遥领先的场景。事实也确是如此, 奥运会的中长跑比赛历来都是东非选手的世袭领地。在比赛中, 数量众多的东非运动员往往占据着内道, 竖起高高的人墙, 利用集团优势来获得冠军。那么, 为什么东非选手能在中长跑项目中长盛不衰呢?这里面综合了地理科学、人体科学、运动训练学等多方面的因素。
海拔高创造的奇迹
2060, 、始了对国际长跑比赛的长期统治。由于他们居住和训练的地点都在东非高原, 由此引发人们对海拔高度与提高中长跑成绩的关注。人们纷纷推测, 在一定海拔高度进行系统训练, 可能有助于提高运动员的耐力。
1963年, 国际奥委会决定, 第19届奥运会将于1968年在海拔高度为2240米的墨西哥城举行。2240米, 这个中等海拔高度将使人体处在缺氧条件下, 其身体机能和运动能力都会受到影响。很多人开始忧虑生活在平原地区的运动员能否适应这个高原城市, 能否发挥出最佳竞技状态。为了备战墨西哥城奥运会, 在奥运会前的两三年中, 参赛各国争相寻找与墨西哥海拔高度相当的高原地区进行训练、比赛。
不出人们所料, 在墨西哥城奥运会上, 果真有一部分运动员因为不适应这里的高原环境而导致运动成绩不理想。但奥运会结束之后, 却发生了一些令人迷惑不解的事情:这些运动员在回到平原地区之后, 竟然纷纷达到了本人的最佳竞技状态。人们由此悟出:在高原停留和训练过的运动员回到平原地区后, 他们的运动成绩会有所提高。此后, 高原训练成为一种系统而独特的运动训练手段。
高原训练成为必修课
如果我们从地理学和人体科学角度来看的话, 高原训练有着充分的科学依据。高原自然环境的特点是低气压、低氧、风沙大、日照时间长、日夜温差大、太阳辐射量和紫外线辐射量高。人体生理学的研究表明, 在海拔2千米左右的高原地带, 运动员即使在没有训练负荷的情况下, 有氧代谢系统仍要承受着一定的负荷这样经过一段时期后运动员的机体就会对这种环境逐渐地适应起来, 如果再加上有计划、有针对性的系统训练, 运动员机体的血红蛋白、白细胞和血球容积等将大大增加, 人体的耐力也因此而得到相应提高, 从而可以在短时期内迅速提高运动员的训练水平。
今天, 高原训练的方法已经被广泛使用在备战奥运会的训练中。1992年, 巴塞罗那奥运会游泳比赛中, 有一半以上共计93块奖牌的获得者都在美国海拔高度为2134的弗拉格斯塔高原训练基地训练过;1996年, 亚特兰大奥运会金牌总数排在前8位的美国、俄罗斯、德国、中国等国家, 均在不同程度上在奥运会前进行了高原训练。
硬拼硬“抢”来的冠军
我国幅员辽阔, 地形地貌特征复杂, 青海、贵州、云南等省份都是天然的高原训练场所。我国著名的运动员王军霞、杨文意、王丽萍等均采取过高原训练的方法。在参加2004年雅典奥运会之前, 中国运动员邢慧娜和孙英杰在王德显教授的带领下, 曾经三上青海多巴高原训练基地, 有效地提高了运动能力。她们在第28届奥运会女子1万米长跑决赛时, 果然又遇到了东非选手集团的挑战。这次邢慧娜采取尾随跑策略, 在最后的冲刺时刻, 成功地突破了3名埃塞俄比亚选手的包围, 以30分24秒36的成绩得冠军。直到赛后, 东非选手们还是难以相信, 她们认为已是囊中之物的这枚金牌居然会落到他人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