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高原地区

2024-07-10

川西高原地区(精选11篇)

川西高原地区 篇1

莴笋是我国栽培较广的蔬菜, 具有产量高、效益好、营养丰富等优点, 发展莴笋生产是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之一。笔者在川西高原地区调查发现, 当地农户种植莴笋以点播为主, 存在用种量大、管理不易等问题。为改进农户种植模式, 笔者在小金县积极探索莴笋的集约化育苗及移栽、绿色防控及水肥管理等优质丰产技术, 积极引导川西高原地区绿色食品莴笋的生产。

1 温室育苗技术

1.1 品种选择及处理

品种选择:选用抗病、优质丰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好的品种。

种子处理:秋莴笋种植, 播种前种子应进行低温处理。先将种子浸泡3~4 h, 淘洗干净, 装入布袋后放入2~4℃的冷藏室或吊在水井内水面上, 3~4 d即可发芽。春、夏莴笋种植可干籽播种。

摆放穴盘:若穴盘不是摆放在育苗床架, 而是直接置于育苗地, 则必须在盘下铺一层厚塑料膜, 避免根往土里生长, 以利于幼苗盘根。

1.2 播种

播种期:因小金县属高山峡谷地形, 高半山到河谷海拔高差大, 气温随海拔升高而下降, 立体气候明显。在莴笋播种育苗期, 应按种植地海拔高度从低到高, 比常规点播提前20~30 d。通过温室集约化育苗, 在海拔2 500 m以下的地区, 可种植2~3季莴笋;同时, 在海拔3 000 m左右的地区, 可解决种植2季莴笋时间不足的问题。

播种量:一般每穴播1粒种子。根据栽培定植密度, 每公顷栽培面积育苗用种600~1 200 g。

1.3 苗期管理

温度管理:白天棚内温度控制在15~25℃, 超过35℃需打开通风门, 或在棚膜上浇水以降低棚内温度, 避免温度过高引起幼苗徒长;晚上温度需控制在5℃以上, 以避免温度过低, 幼苗发育迟缓形成弱苗或僵苗。

水肥管理:利用微喷系统进行喷灌。水分管理要保持基质见干、见湿。晴好天气, 一般是每天早晨6点~7点喷灌;下午局部发干时, 可用喷雾器补水;阴雨天需适当控制水分以避免幼苗徒长。幼苗长出1~2片真叶后, 可开始结合喷灌进行叶面追肥, 肥料选用有机溶性肥料优马修复剂+优马维多多, 每次施肥间隔5~7 d为宜。喷灌后, 要及时检查, 并对苗床四周10~15 cm处的幼苗进行补充灌溉。育苗期不要偏施氮肥。

定植前炼苗:定植在大棚内, 要提前3~5 d降温、通风、炼苗;定植在露地, 要在定植前7~10 d逐渐降温, 使温室内的温度逐渐与露地相近, 防止幼苗因不适应环境产生生理性病害。幼苗移出育苗温室前2~3 d施肥1次, 并进行杀虫剂、杀菌剂的喷洒, 做到带肥、带药出室。壮苗标准:幼苗健壮、叶色正常、根系发达、无病虫害, 达到4~6片真叶, 育苗天数因穴孔大小和生产季节不同而有差异。

2 育苗后移栽技术

2.1 产地要求

选择地势相对平坦 (坡度在15°以下) 、排灌方便、耕层深厚、疏松肥沃、土壤p H值在5.5~8范围, 有机质含量20 g/kg以上, 全氮1.0 g/kg以上, 有效磷20 mg/kg以上, 有效钾100 mg/kg以上, 合理轮作, 前茬为非菊科作物的砂壤土、壤土或粘壤土。

2.2 栽培季节

春莴笋:初春育苗, 春定植, 夏收获。夏莴笋:初夏育苗, 夏定植, 夏、秋收获。秋莴笋:初秋育苗, 秋定植, 秋、冬收获。

2.3 定植

施肥整地:前作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翻耕炕土、清理石砾。根据土壤养分测定结果及莴笋需肥特点, 在中等肥力土壤条件下, 播种前结合整地每公顷施肥22.5~45 t, 以农家肥为主, 配合施用磷钾肥。

培育壮苗:植株健壮, 叶片无病虫害、子叶完整、4~6片真叶、叶片肥厚、叶色正常, 无节间, 根系发达。

定植时间:春莴笋一般在2~3月定植;夏莴笋在5~6月定植;秋莴笋在7~8月定植。

定植密度:莴笋的定植株行距一般为早熟品种 (20~23) cm× (25~30) cm, 晚熟品种 (25~30) cm× (30~40) cm。根据品种特性确定适宜密度。

定植方法:定植时, 挖穴栽植, 深度以不埋没心叶为宜。秋莴笋在傍晚时栽植。春莴笋的定根水需轻浇。

2.4 定植后田间管理

定植后2~3 d浇缓苗水, 随后结合中耕培土1~2次。秋莴笋生长前期天气炎热干旱, 应适当多次浇水, 以保持土壤湿润。莴笋长出8片真叶, 到肉质茎开始膨大约有10~15片叶时, 每公顷追施氮肥 (N) 30~60 kg、钾肥 (K2O) 15~45 kg。肉质茎形成期保持土壤湿润, 结合浇水每公顷追施氮肥 (N) 30~60 kg。浇水应在早晚进行, 强烈阳光下不宜浇水。收获前20 d内不施肥料, 30 d内不施农药。

3 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3.1 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的原则, 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 配合使用化学防治措施。

3.2 农药选用

选用的农药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 并获得国家农药登记许可。应选择对主要防治对象有效的低风险农药品种, 提倡兼治和不同作用机理农药交替使用。农药剂型宜选用悬浮剂、微囊悬浮剂、水剂、水乳剂、微乳剂、颗粒剂、水分散粒剂和可溶性粒剂等环境友好型剂型。AA级绿色食品生产、A级绿色食品生产应按照规定选用农药。禁用、限用农药应严格按照规定执行。

3.3 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合理轮作、培育壮苗、合理灌溉、增施腐熟有机肥、勤除杂草、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

物理防治: (1) 黄板诱杀, 利用蚜虫、白粉虱、斑潜蝇等害虫的趋黄性进行诱杀。 (2) 灯光诱杀, 利用昆虫在夜间活动的趋光性诱杀害虫, 如频振式杀虫灯、黑光灯。 (3) 趋避蚜虫, 地面覆盖银灰色或乳白色地膜有效趋避蚜虫。 (4) 糖酒醋液诱杀, 利用害虫喜糖酒醋味的习性防治成虫, 如斜纹夜蛾、小地老虎等。配制比例是糖∶酒∶醋∶敌百虫∶水=6∶3∶1∶1∶10。 (5) 高温灭杀, 晒种等高温处理种子;高温灭杀土壤中的病虫;高温闷棚抑制病害。

生物防治: (1) 以虫治虫, 如瓢虫、草蛉、食蚜蝇、猎蝽等捕食性天敌;赤眼蜂、丽蚜小蜂等寄生性天敌;捕食性蜘蛛和螨类等天敌的利用。 (2) 以菌治虫, 如苏云金杆菌 (Bt) 等细菌;蚜菌霉、白僵菌、绿僵菌等真菌;核型多角体病毒 (NPV) ;微孢子虫等原生动物的利用。 (3) 植物源农药, 利用藜芦碱醇溶液、苦参、苦楝、烟碱、双素碱等防治多种害虫。

主要病虫害的化学防治: (1) 霜霉病, 发病初期, 每公顷可采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50 g等兑水900 L喷雾。 (2) 蚜虫, 每公顷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 g兑水900 L, 叶面、叶背喷雾。

3.4 农药使用要求

在主要防治对象的防治适期, 根据有害生物的发生特点和农药特性, 选择适当的施药方式, 但不宜采用喷粉等风险较大的施药方式。应按照农药产品标签或GB/T 8321和GB 12475的规定使用农药, 控制施药剂量 (或浓度) 、施药次数和安全间隔期。采收前40 d内不得使用杀虫剂;采收前30 d内不得使用杀菌剂。

3.5 建立农药使用记录档案

详细记录发生病虫害名称、使用农药名称及农药登记证号、剂型规格、使用剂量等情况, 并保存记录。

4 肥料使用技术

4.1 施肥原则

以农家肥、有机肥为主, 配合施用微生物肥、有机-无机复混肥, 尽量少施无机肥, 提倡平衡配方施肥。根据土壤障碍因素, 还可选用土壤调理剂改良土壤。

4.2 提倡使用的肥料种类

农家有机肥:堆肥、沤肥、厩肥、沼肥、绿肥、作物秸秆肥、灰肥、饼肥等。

无机肥: (1) 氮肥类, 包括碳酸氢铵、硫酸铵等合成有机氮肥 (尿素等) 。 (2) 磷肥类, 包括过磷酸钙、钙镁磷肥、含有机质磷肥。 (3) 钾肥类, 包括硫酸钾等。

微量元素肥:硼、钼、锌、铜、锰、铁等微量元素肥。

其他肥:复混 (合) 肥、有机无机肥、微生物肥以及其他不含有毒物质的食品、骨粉、骨胶废渣、氨基酸残液、家禽家畜加工废料、糖厂废料等有机物料制成的肥料。

4.3 施肥方式

底肥采取撒施方式。先将肥料耙细, 均匀撒在土壤表面, 通过翻耕与土壤混匀。

追肥采取穴施方式, 避免灼烧莴笋叶片, 影响生长。

4.4 施肥时期及施肥量

整地施肥:前作收获后, 及时清洁田园, 翻耕炕土。根据土壤养分测定结果及莴笋需肥特点, 播种前结合整地, 以农家肥为主, 每公顷施22.5~45 t, 配合施用磷钾肥600~750 kg。

追肥:肉质茎开始膨大时追肥, 用腐熟人畜粪及氮、磷、钾肥。结合浇水, 每公顷追施氮肥 (N) 30~60 kg、钾肥 (K2O) 15~45 kg。肉质茎形成期结合浇水追施氮肥 (N) 30~60 kg。收获前20 d内不施肥料。

5 采收及采后处理

5.1 采收

根据莴笋的生长情况和市场需求, 集中或分批采收。肉质茎顶端心叶与最高叶片的叶尖相平时为收获适期。

5.2 采后

处理去除莴笋肉质茎基部少量老叶、黄叶。剔除存在病、虫、开裂等现象的莴笋。清洗莴笋时, 用水需符合GB 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

5.3 清洁田园

收获后应及时清洁田园, 将枯叶、病虫叶、杂草等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 保持田园清洁。

摘要:本文以川西高原地区小金县为例, 积极探索莴笋的集约化育苗及移栽、绿色防控及水肥管理等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引导川西高原地区绿色食品莴笋生产。

关键词:川西高原地区,绿色食品,莴笋,生产技术

参考文献

[1]林霞英.绿色食品莴笋高产栽培技术[J].闽东农业科技, 2007 (02) :17.

[2]邹红.武汉地区莴笋标准化清洁种植管理程序[J].长江蔬菜, 2011 (21) :39.

川西高原地区 篇2

高原地区公路施工与管理

由于在高原地区遇到了多年冻土这样的.地质地貌,且这种地质构造对公路施工产生了很大的不利影响,因此作者积极总结多年在高原地区公路施工与管理的经验,从理论和实际上论述了如何解决高原冻土地区公路施工的有效措施,为同类工程施工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作 者:胡绍坤 作者单位:丽水市公路管理处,浙江,丽水,323000刊 名:中国高新技术企业英文刊名:CHINA HIGH TECHNOLOGY ENTERPRISES年,卷(期):“”(3)分类号:U415关键词:高原地区 公路施工 施工技术 冻土

高原地区公路桥涵施工技术 篇3

关键词:高原;公路桥涵;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 TU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0-75-2

0 引言

西藏地处高原地区,地形复杂,属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干燥寒冷,冻土地区和泥石流沉淀区较多,因此在修筑公路工程时需要修建大量桥涵工程。为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需要对路基、桥梁、涵洞等施工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本文将以国道318线林芝至拉萨公路改造工程为例,对高原地区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进行分析。

1 工程案例概况

1.1 工程概况

国道318线林芝至拉萨公路工程所在线路地区整体呈东高西低的趋势,最高点位于达孜西南侧的山体,海拔约4700m;最低点位于拉萨河谷内,海拔约3640m,相对高差约为1100m。本工程主线桥梁总计14座,合计1.044km,占线路总长的3.43%;改线桥梁2座,长92m。桥梁基础采用钻孔桩,桩基直径分别为1.2m、1.3m、1.5m,改线桥桩基直径为1.0m。桥墩以实体墩为主;桥台形式采用空心桥台;预制架设T梁478孔;桥梁下部结构优先选用钻孔灌注桩基础(Φ1.2 m、Φ1.3m、Φ1.5m钻孔桩为主)。水中基础采用草袋围堰、土围堰等水中基础施工;桥台主要采用肋板台、承台分离式桥台、U台扩大基础;整孔箱梁和组合箱梁桥墩主要采用柱式墩、双圆柱式墩;简支“T”梁桥敦主要采用双柱墩、肋板台。全线正线桥梁上部结构主要以20m、30m整孔预应力T梁作为常用跨度主导梁型。

1.2 施工方案

1.2.1 下部结构施工方案

第一,基础工程。基础为钻孔桩基础和挖孔灌注桩基础,桩基础根据不同地质情况采用冲击钻机、旋挖钻机或人工挖孔施工,成孔后采用钻孔灌注桩测定仪对沉碴厚度、孔壁垂直度、孔径检查合格后,进入下道工序。钻进中严格控制泥浆比重,成孔后采用换浆法清孔。钢筋笼长小于15m时整节制作,超过15m时分节制作,吊车起吊安装就位。基础施工按每一施工区段各工班展开平行流水施工,在此基础上优先安排水中墩、桥台基础施工,为后续工作创造条件。涵洞基础开挖过程中遇到冻土时常用的改造方法有换填法和物理化学法,前者用粗砂、砾石等非冻胀性土体材料替换天然地基的冻胀性土;后者利用交换阳离子及盐分对冻胀性影响规律,向天然地基中添加可溶性无机盐,以达到土体颗粒聚集或分散的目的,使地基力学特性满足工程荷载要求。

第二,承台。承台地质情况较好的地段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开挖,对不能用挖掘机开挖的岩层辅以人工风镐松动或风动凿岩机钻眼松动爆破。无水、少水的承台基础采用放坡开挖,对于基坑坑壁土质不易稳定,有少量地下水,放坡开挖工程量过大,受邻近建筑物限制情况时采取有支护进行开挖,确保安全,基坑有水时采用水泵抽水。

承台采用大块组合钢模板,钢管、方木支撑加固体系,混凝土泵送或采用溜槽入模。为减小混凝土内外温差,控制混凝土表面裂纹,按大体积混凝土的要求分层灌注,每层厚度不大于30cm,控制混凝土浇筑速度,厚度大于2m的承台内敷设冷却水管,外用土工布包裹养护。

第三,墩台身。墩、台身施工采用大块定型钢模板。实体墩墩身和桥台在10m以下时,采用大块钢模板一次整体浇筑成型,大于10m时分节浇筑,分节高度以6米左右为宜。混凝土浇筑后按规范要求进行养护,防止出现失水收缩裂纹;钢筋集中下料、现场绑扎、焊接;高性能耐久性混凝土在混凝土拌合站集中拌制,运送至施工点,泵送入模,高频式振捣灌注。

1.2.2 桥梁上部结构施工方案

本标段预制架设简支T梁共478片。设置3座制梁场。其中:K4597+570梁场136孔“T”梁采用运架一体机运架;K4603+660梁场140孔“T”梁采用运梁车运输至工地,架桥机架设。K4610+800梁场202孔“T”梁采用运梁车运输至工地,架桥机架设。

2 高原段桥梁工程关键环节施工技术分析

承台是在基桩顶部设置的联结各桩顶的钢筋混凝土平台,其主要作用是承受和分布由墩身传递的荷载,因此其施工质量对整个工程的性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将以承台施工为例,对陆地和水地施工技术进行深入分析:

2.1 陆地承台施工分析

2.1.1 施工工艺

本工程陆地承台施工采取如图1所示的工艺流程。

2.1.2 施工关键技术

第一,承台基坑开挖技术。开挖前,对基坑横纵中心线及地面标高进行准确测定,根据挖掘深度和边坡确定开挖范围;做好基坑四周的防水、排水工作。承台基坑主要利用机械开挖,人工配合;若在开挖过程中有出水,应根据出水量选用合适功率的水泵进行抽水。若承台靠近公路,需要在基坑周围进行钢板加固,确保公路线路运营的安全。承台基地处理时,需要用风镐凿出桩头,使基桩顶部露出新鲜混凝土面,确保基桩埋入承台长度及桩顶主筋锚入承台长度满足设计要求。检测桩基施工质量,合格后按照设计标高对基地进行清理,然后在承台底部铺设混凝土层,并立模绑扎钢筋。

第二,承台砼浇筑。首先,绑扎钢筋支设模板。将承台的钻孔钢筋与主筋连接,底面主筋底交错位置垫支混凝土垫块,垫块之间间隔50cm;侧面主筋外侧交错位置安装混凝土垫块,相邻垫块之间距离为80cm;确保钢筋层厚度达到要求。承台侧模可采用大块定型钢模,钢模按设计要求安装完毕,并涂刷脱模剂。其次,砼浇筑技术。利用运输车将拌合站的混凝土运送到浇筑现场,溜槽或泵送入模,利用插入式振动棒振捣,分层连续浇筑;振捣时不可碰触模版和钢筋,以免对其造成损害;砼灌注时要派专人检查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以及预留孔洞的情况,一旦发现问题必须及时处理,消除隐患;砼初凝前,要对砼面进行处理,如提浆、压实、摸光,初凝后重复操作进行二次压光,以提高砼抗拉强度,减少收缩量。为有效降低大体积承台砼水化热,采取選用低水化热水泥、混凝土双掺技术、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砼内埋设水管通水冷却等措施。最后,接缝处理。承台与墩身之间存在施工缝,需要对其进行处理;若无特殊规定,可沿墩台四周埋设钢筋,提高整体性,钢筋直径一般为16mm以上,而埋入和露出长度则至少为钢筋直径的30倍,间距则应控制在直径的20倍以内。

第三,基坑回填。承台基础施工完毕后,及时回填封闭基坑,基础回填的填料按设计要求选取,设计未规定时回填粗颗粒土,并夯填密实。

2.2 水中承台施工

2.2.1 工艺流程

水中承台施工时,可按照如下工艺流程进行:现场勘察→材料准备→测量放样→施工便道→编织袋投放、堆码→抽水→挖掘机清淤→筑土振捣→围堰加固。

2.2.2 施工技术

水中承台施工时,关键技术有以下几点:①施工前要进行科学的勘察,收集施工现场的地质、水文等资料,为后期的施工提供依据;根据施工图纸和工作面进行测量放样,确定围堰的准确位置;根据现查勘察结果,在接口修筑临时施工便道。②准备编织袋,待装量达到容量1/2~2/3时,投放到清除过后的堰底河床上。袋口应用麻绳或绑扎丝绑扎,并进行平整。投放编织袋时不宜采用抛投,应采用顺坡滑落的方式,并要求上下层互相错缝,且尽可能堆码整齐。在水中投放编织袋,可用人机配合,机械送到位,人工下袋。编织袋应顺坡送入水中,以免离析,造成渗漏;编织袋堰堤的高度、坡度、宽度按施工设计而定,但一般堰顶宽度要保持在2米的宽度;编织袋围堰按要求筑成后,将塘内积水抽到塘外流水渠,根据水量投入多台抽水泵,并分班轮流抽水,抽水应24小时不间断。塘内局部低洼积水采用挖掘机开沟引流到集水坑抽出。③水塘内积水排干净后,采用挖掘机清除淤泥,清淤过程中保证编制袋围堰稳定,清淤应清理到硬底。清淤后塘底应无水及淤泥,填筑前应验收合格。④紧贴编织袋围堰内侧及时填筑抗渗性能较好的土(粘土)。填筑土方时,避免堰堤坍塌是围堰成败的关键,为此筑土时,应同步进行振捣振实,加强堰堤的强度和稳定性。⑤为保证围堰结构的稳定性、安全性,应及时对围堰进行加固处理。

2.2.3 注意事项

为确保水中承台施工的顺利进行,应对以下环节进行关注:①围堰要结构坚实,不透水。清淤后塘底应无水及淤泥,填筑前应验收合格。②填筑堰堤的材料采用抗滲性能较好的土,以利阻水、减少漏水、渗水。③当水深无法正常清淤除杂时,编织袋的投放速度速度不宜过快,在投放编织袋时应同步压实,一是保证围堰稳定性,二是应尽可能利用编织袋把淤泥挤跑。如果编织袋直接落在淤泥上,围堰内排水后容易使堰堤发生位移,致使堰堤整体性垮掉,将可能带来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财产损失。④为应对紧急情况,应备足编织袋、斗车和木桩等应急物资设备;相关管理人员保证24小时内能够联系上并随时到场;组织好应急救助队伍等准备工作。⑤高原地区海拔较高,工作环境恶劣,机械和人员劳动强度有限,为确保工程安全、顺利地进行,应加强机械设备和人员组织力度,适当增加人员配置,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做好机械设备的使用、养护、存放等管理工作,合理安排机械设备和施工人员,确保工程进度、质量和安全得到有效控制。⑥公路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要做好各项安全防护工作,确保工程能够顺利进行;同时还要加强环境保护力度,在施工过程中尽量减少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妥善处理工程垃圾,做好绿化植被的恢复工作。

参 考 文 献

[1] 孙永福.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工程的研究与实践[J].冰川冻土,2005(02):153-162.

川西高原地区 篇4

关键词:春玉米,下等地,平衡配方施肥,川西高原,高山峡谷地区

农作物产量是土壤肥力、施肥效应、降雨、气温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科学施肥是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1,2,3,4,5,6,7]。因此, 肥料的科学施用对于玉米生产乃至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8]。丹巴县是川西高原高山峡谷地区重要的玉米种植带, 但农民科学施肥意识单薄。因此, 指导当地农民科学施肥, 对于该地区的玉米生产至关重要。2010年在丹巴县进行“3414”肥效试验, 旨在通过研究不同土壤肥力水平下氮、磷、钾施肥配比对玉米生长发育、产量和经济效益所产生的影响, 为川西高原高山峡谷地区春玉米氮、磷、钾肥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10年在甘孜州丹巴县聂呷乡聂呷村试验基地进行。海拔2 570 m, 年平均气温12℃, 年均降水量613.9mm, 无霜期188~306 d, 年均217 d, 年日照长达2 242.6 h。地势较平坦, 灰棕砂壤土, 下等肥力水平, 前茬作物为玉米。试验前测定的土壤基本理化性状:pH值7.05, 有机质53.65g/kg, 全氮2.155 g/kg, 碱解氮180.25 mg/kg, 速效磷10.65mg/kg, 速效钾199.0 mg/kg。试验土地具代表性。

1.2 试验材料

供试作物:玉米杂交种川单10号。供试肥料:尿素 (纯N 46%) 、过磷酸钙 (P2O546%) 、硫酸钾 (K2O 33%) 。

1.3 试验设计

采用国内外广泛应用的“3414”试验设计, 设N、P、K 3个因素, 以当地推荐施肥量为主建立4个施肥水平, 共14个处理, 各处理因子编码及用量见表1。4个水平的含义:0水平指不施肥, 2水平指当地最佳施肥量, 1水平=2水平×0.5, 3水平=2水平×1.5 (该水平为过量施肥水平) 。3次重复, 随机区组排列, 小区面积为27 m2 (6.0 m×4.5 m) 。

1.4 试验方法

4月上旬采用宽窄行播种, 宽行1.4 m, 窄行0.4 m, 基本苗数为4 000株/666.67m2。播前施农家肥2 000 kg/666.67 m2, 磷、钾肥全作基肥。尿素不作底肥, 分别在苗期、拔节期、抽穗期按1∶1∶1施入。出苗后4~5片叶时施第1次苗肥, 进行第1次定苗和中耕除草。大喇叭口期第1次追肥, 第2次中耕培土。孕穗期施第3次追苞肥。其余按常规栽培进行田间管理。

(kg/666.67 m2)

1.5 测定项目与数据处理

收获时考察每小区的株高、穗位高、茎粗、叶宽;全部收获晾晒, 水分低于20%时进行室内考种和测产。使用“3414”田间试验数据分析与管理系统 (版本2.0) 进行数据整理和回归模拟。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植株性状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 处理7株高最高, 其次为处理5、处理10、处理8, 处理2和处理1株高居于末2位, 由此说明增施氮、磷肥能有效促进玉米生长, 钾肥对玉米的株高影响不大。处理间的茎粗差异不大。单株生物产量以处理11最高, 最差者为处理1和处理2, 其他处理间差异不大。说明氮对玉米的长势影响最大, 其次是磷, 钾对玉米的长势影响略小一些。

2.2 不同处理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 不同处理对玉米均具有一定的增产效果, 其中处理11产量最高, 其次是处理7、处理10、处理8, 分别较处理1增产160.0%、158.2%、134.6%、130.8%, 产量最低的为处理1 (无肥区) 和处理2 (缺氮区) , 说明氮肥与磷肥对产量影响最大[9]。钾肥对产量影响不大。综合来看, 氮、磷、钾对产量的影响排列为氮>磷>钾。

2.3 土壤养分贡献分析

由处理1 (无肥区) 的产量与处理6产量相比, 基础土壤肥力产量占施肥区产量的45.94%, 说明该土壤属下等肥力, 施肥增产效果明显。以春玉米籽粒产量为因变量 (Y) , N、P、K施肥量3个因素为自变量, 通过平衡施肥田间试验数据处理系统, 对春玉米籽粒产量和施肥量进行回归分析, 所得的拟合曲线方程为:

对回归方程进行检验, 方程相关系数R=0.775, 方程F=6.250 7>F0.05=5.998 8, 达显著水平。按供试肥料N、P、K养分价格分别为4.85、102.00、10.00元/kg, 玉米价格1.20元/kg, 利用三元二次回归方程进行分析, 当施纯N59.7024kg/666.67m2、P2O51.870 4 kg/666.67 m2、K2O 15.554 3 kg/666.67 m2时, 可获得最高籽粒产量934.347 5 kg/666.67 m2。考虑养分成本, 推荐最佳施肥量为纯N 39.426 7 kg/666.67 m2、P2O52.110 0kg/666.67 m2、K2O 10.018 1 kg/666.67 m2, 获得籽粒产量905.826 0kg/666.67 m2, 可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3 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 在试验期间的气候条件下, 高海拔 (2500 m左右) 高山峡谷玉米生产区的下等地灰棕砂壤, 试验无肥区 (N0P0K0) 玉米产量最低, 为373.07 kg/666.67 m2;高氮区 (N3P2K2) 产量最高, 为970.14 kg/666.67 m2, 由此表明氮肥对玉米产量影响较大。

通过春玉米“3414”肥料效应试验, 获得肥料效应函数方程, 考虑到养分成本, 推荐当地最佳施肥量为纯N39.426 7 kg/666.67 m2、P2O52.110 0 kg/666.67 m2、K2O 10.018 1kg/666.67 m2, 获得籽粒产量905.826 0 kg/666.67 m2, 可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张颖.玉米高产效益施肥技术研究[J].土壤肥料, 1996 (4) :13-17.

[2]王贺, 白由路, 杨俐苹, 等.华北沙质潮土夏玉米“3414”肥效试验[J].河北农业科学, 2010, 14 (9) :41-45.

[3]阿吉.麦麦提.喀什市玉米“3414”肥效试验总结[J].新疆农业科技, 2010 (4) :47-48.

[4]李花利, 李艳妮, 徐辉.岐山县千山南麓旱作区夏玉米“3414”肥效试验研究[J].陕西农业科技, 2010 (2) :17-18.

[5]张敦熙, 邱琳.陕西关中西部丘陵山区春玉米“3414”肥效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 2010 (8) :63, 69.

[6]王莉, 王存言, 刘洋.玉米“3414”肥效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 2008 (15) :201-202.

[7]吐尔逊买买提.尤尼瓦斯, 田金平.玉米“3414”肥效对照示范总结[J].新疆农业科技, 2009 (2) :43.

[8]不同专用肥对玉米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J].玉米科学, 2007, 15 (5) :117-120.

肥胖,对高原地区居民的危害更大 篇5

某男,藏族,64岁,生活在青藏高原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方,曾患原发性高血压20年,肥胖体型,体重指数(BMI)为28公斤/米2,腰围106厘米。近期检查发现,空腹血糖1.1.3ummol/L,餐后2小时血糖20.4mmol/L,糖化血红蛋白12.0%,血尿酸为455.0umol/L,(正常<420umol/L),尿常规:尿蛋白(+),血流变学检查显示全血粘度增高,红细胞明显增多,红细胞变形指数降低。

解读

根据临床及实验室的检查,我们诊断该患者为:肥胖症、2型糖尿病、原发性高血压和慢性高原病。也就是说,代谢综合征、慢性高原病和2型糖尿病同时聚集该患者于一身。目前认为,肥胖,特别是腹型肥胖是2型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发病的重要原因。而在高原地区,肥胖同样也是促发慢性高原病的重要原因,2003年我们对生活在海拔3700米的城镇居民进行了调查研究,其中慢性高原病患者32例,健康对照者45例。慢性高原病患者的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和腰围平均值分别为27.10公斤/米2、0.93和96.63厘米,健康对照组则分别为24.86公斤/米2。0.88和86.84厘米。

肥胖使肺功能受到影响,严重的肥胖还同阻塞性睡眠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相联系,在高原低氧环境条件下,肥胖患者更加处于缺氧状态,导致代偿性红细胞增多症。

由红细胞增多所导致的血液黏度增加和缺氧会进一步加重心脏的负担,可引起右心室、右心房的肥大,甚至心功能不全。特别值得重视的是,我们调查的上述几个体重指标中,腰臀围比(WHR)与慢性高原病的关系更为密切,也就是说腹型肥胖在影响红细胞数量增多方面的作用更显著。而这种类型的肥胖正是引起胰岛素抵抗,发生2型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近年我们在海拔3700米的青海果洛地区对生活在城镇的部分居民进行了调查,其中肥胖(BMI≥25)占26.5%,腹型肥胖{腰围>85厘米)为28.5%,肥胖者高血糖的发生率(空腹血糖≥6.1mmol/L和/或餐后2小时血糖≥7.8mmol/L)达到6.6%,而男性腹型肥胖高血糖的发生率达到11.3%。另一研究也显示:高原肥胖者血压、血糖、血脂的平均水平,以及发生高血压、高血糖、血脂紊乱的百分比均明显高于同一海拔的非肥胖者,这说明肥胖也是高原地区促使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

据上世纪80年代初的调查,青藏高原地区,由于环境因素的影响和以畜牧业为主的生活方式,传统的饮食习惯属高脂肪、高蛋白、低糖类饮食,高原牧民热量总摄入量非常充裕。但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许多高原地区的城镇居民脱离了原来从事的体力劳动,改为从事非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或者通过使用新的交通和生产工具,从过去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或者由于电视、通信、交通的便利,使其体力活动减少,但仍然保持着传统的饮食习惯。由于肥胖的发生取决于能量摄入过多和/或消耗减少,因此高原地区肥胖人群的增加是生活方式发生改变的结果。

众所周知,糖尿病是一种发生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的疾病,这种血管病变是引起器官缺血、缺氧的主要原因,当和慢性高原病联合存在时,将会恶化脏器的功能。因此,在高原地区适当减少高脂肪、高蛋白饮食,增加体力活动对预防和治疗肥胖是十分必要的。

高原地区发酵床猪舍环境研究 篇6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设备

CO2测试仪(型号为CEA-700),购自江苏金坛市亿通电子有限公司;NH3检测仪(型号为PMG-2000),购自上海易萧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温湿度表(型号为HM10),购自上海气象仪器厂有限公司;酒精温度计(型号为WNY-30),市售。

1.2 试验设计

于2009年冬季和2010年春、夏、秋季在青海省乐都县分别选择荣升生态养猪场发酵床猪舍作为试验组,李某生态养猪合作社的传统猪舍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猪舍内空气中CO2、NH3含量和温度、相对湿度;发酵床猪舍确定猪栏垫料层“角-心-角”3个点垫料层的温度,其中2个角点测定深度为距离垫料层表面45 cm,中心点测定深度分别为15,45,75 cm。

1.3 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7对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猪舍气体和温湿度的测定

结果见表1和293页彩图1、图2。

从表1和293页彩图1、彩图2可知:NH3含量随着季节的更替变化较大,发酵床猪舍春秋季较高,传统猪舍春、冬季较高,4个季度NH3平均含量传统猪舍明显高于发酵床猪舍;CO2含量也随着季节的更替有较大变化,2种猪舍CO2含量均在冬季最高;猪舍温度和湿度随着季节变化差异也较大,发酵床猪舍的年均温度和相对湿度分别为19.4℃和47.7%,传统猪舍分别为18.1℃和52.0%。

2.2 发酵床垫料层温度的测定

结果见表2。

从表2可知:发酵床猪舍垫料层中心点15 cm处平均温度最高,为44.0℃;45,75 cm处的平均温度分别为41.1℃和39.0℃,角点平均温度为36.9℃,垫料层温度随着季节变换有较大变化。

3 讨论与结论

本试验结果表明,NH3含量随着季节的更替变化较大,发酵床猪舍和传统猪舍均为春、秋季较高,但发酵床猪舍春、秋季NH3含量远低于传统水泥猪舍,4个季度NH3平均含量传统猪舍明显高于发酵床猪舍,说明NH3是猪舍有害气体的主要成分之一,与实际情况吻合。段淇斌等[8]研究表明,4个季度发酵床猪舍内NH3含量均低于传统猪舍,该结论与本文结论一致。周忠凯等[9]研究表明,彩钢瓦和大棚膜发酵床猪舍内NH3平均含量分别为5.8和6.2 cm3/m3,2类猪舍冬季NH3含量最高。发酵床猪舍内NH3的含量低于传统水泥猪舍主要原因:1)发酵床普遍采用锯末和稻壳(体积比7∶3)为垫料,锯末多孔的结构和稻壳疏松的特性使得垫料床体透气性好,对NH3吸附性能增强;2)在有氧条件下,发酵床菌群的硝化或去硝化作用使粪便中氮元素的转移向多元化发展,铵离子可转化为硝态氮或有机氮,减少了NH3的挥发[10,11]。

CO2含量也随着季节更替有较大变化,2种猪舍CO2含量均在冬季最高,分别为3 014.5 cm3/m3和2 526.7 cm3/m3。这种季节性变化一方面是由于青海地区冬春季节较冷,为了保持舍内温度,开门窗通风减少所致;另一方面,可能由于发酵床发酵效率季节性变化的原因造成,有待于继续研究。张丽萍等[12]研究表明,发酵床养殖前期和后期CO2的排放量较高,且后期高于前期,CO2和CH4的排放总量占发酵床碳素损失的41.21%~54.12%,是碳素转化的主要形式。O2的含量变化不大,4个季度均值发酵床猪舍为20.5%,略高于传统猪舍的20.4%。猪舍温度随着季节变化较大,发酵床猪舍的平均温度为19.4℃,传统猪舍为18.1℃。段淇斌等[8]研究表明,生物发酵床技术组冬季猪舍环境温度显著高于普通水泥地面饲养组,分别为17.8~21.3℃和6.9~12.4℃。

由此可知,从猪舍环境的角度来看,发酵床能降低猪舍内的有害气体含量,增加猪舍温度,为猪只创造更好的生长环境。

参考文献

[1]KRUPA S V.Effects of atmospheric ammonia on terrestriall vegetation:a review[J].Environ Pollut,2003,124(2):179-221.

[2]ZHANG Y,DORE A J,MA L,et al.Agricultural ammonia emissions inventory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in the North China Plain[J].Environ Pollut,2010,158(2):490-501.

[3]GALLOWAY J N,DENTENER F J,CAPONE D G,et al.Nitrogen cylces:past,present,and future[J].Biogeochemistry,2004,70(2):153-226.

[4]OLIVIER J G J,BOUWMAN A F,VANDER HOEK K W,et al.Global air emission inventories for anthropogenic sources of NOx,NH3and N2O in 1990[J].Environ Pollut,1998,102(1):135-148.

[5]PHILIPPE F X,LAITAT M,CANART B,et al.Comparison of ammonia and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during the fattening of pigs,kept either on fully slatted floor or on deep litter[J].Liv Sci,2007,111(1/2):144-152.

[6]PHILIPPER F X,LAITAT M,CANART B,et al.Gaseous emissions during the fattening of pigs kept either on fully slatted floors or on straw flow[J].Animal,2007,1(1):1515-1523.

[7]PHILIPPER F X,LAITAT M,WAVREILLE,et al.Ammonial and greenhouse gas emission from group-housed gestating sows depends on floor type[J].Agriculture Ecosystems&Environment,2011,140(3/4):498-505.

[8]段淇斌,冯强,姬永莲,等.生物发酵床对育肥猪舍氨气和硫化氢浓度季节动态的影响[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1,46(3):13-15.

[9]周忠凯,余刚,秦竹,等.发酵床育肥猪舍的氨气浓度及其排放率[J].江苏农业科学,2014,42(7):210-212.

[10]HELLEBRAND H J,KALK W D.Emission of methane,nitrous oxide,and ammonia from dung windrows[J].Nutrient Cycling in Agroecosystems,2001,60(1/2/3):83-87.

[11]盛清凯,武英,赵红波,等.发酵床养殖垫料组分的变化规律[J].西南农业学报,2010,23(5):1703-1705.

高原地区温室草莓栽培技术 篇7

1.1品种选择

选用经审定的优良品种, 如甜查理、鬼怒甘等。

1.2育苗

1.2.1母株选择

选择品种纯正、健壮、无病虫害、未产果且经越冬的植株作为繁殖生产用苗的母株。

1.2.2母株定植

春季日平均气温达到10℃以上时定植母株。

1.2.3苗床准备

在温室阳光道做宽120~150 cm, 深25 cm的苗床, 苗床底部平整, 苗床间作宽30 cm的走道。

1.2.4移栽方法

宽120 cm的苗床中间定植1行, 株距80~100cm;宽150 cm的苗床两旁各种1行, 株距100~150cm。栽植深度是苗心茎部与地面平齐。

1.苗期管理

1.2.5.1肥水管理

定植后浇透定根水, 成活后进行中耕除草, 追施2~3次提苗肥, 采用浓度0.2%~0.4%的尿素或磷酸二氢钾叶面喷施。水分管理以土壤湿润不积水为宜。匍匐茎苗扎根后, 每隔15~20 d浇1次经无害化处理的人粪尿或撒施尿素 (150 kg/hm2) 。8月中旬后, 增加磷、钾肥施用量, 用0.2%磷酸二氢钾溶液作根外追肥, 以促进植株的花芽分化。

1.2.5.2植株管理

匍匐茎发生后, 将匍匐茎在母株四周均匀摆布, 并在生苗的节位上培土压蔓, 促进子苗生根。整个生长期及时人工除草, 去除花序, 疏去过多过密小苗, 促进壮苗形成。

1.2.5.3假植育苗

在7月中下旬, 作假植苗床宽150 cm (其中沟宽30 cm, 沟深25 cm) , 假植时选择2~3片展开叶、植株健壮、根发达的幼苗, 带土移植, 栽植行距为15 cm, 株距为20 cm, 栽植后立即浇水。

1.壮苗标准

具有5~7片展开叶, 色浓绿, 叶厚, 苗高20~25 cm, 根茎粗度1 cm以上, 根系发达, 无病虫害。

1.3定植

1.3.1施肥

符合NY/T496的规定, 施腐熟的优质农家肥750t/hm2 (5 000 kg/667 m2) ~900 t/hm2 (6 000 kg/667m2) , 纯氮 (N) 0.103 t/hm2 (6.9 kg/667 m2) , 五氧化二磷 (P2O5) 0.113 t/hm2 (7.56 kg/667 m2) , 氧化钾 (K2O) 0.077 t/hm2 (5.1 kg/667 m2) 。

1.3.2整地作畦

施肥深翻30~40 cm, 耧耙整平地面起垄, 大行70 cm, 小行30 cm, 垄高25 cm。

1.3.3定植期

9月下旬至10月上旬。

1.3.4定植密度

按大小行定植, 大行70 cm, 小行30 cm。株距10~15 cm。定植幼苗时新茎弓背朝向垄外, 定植后浇透定根水。定植密度120 000株/hm2~195 000株/hm2 (8 000株/667 m2~13 000株/667 m2) 。

1.4田间管理

1.4.1棚膜、地膜覆盖

当外界气温降低8~10℃时覆盖棚膜。

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 顶花芽显蕾时覆盖地膜, 并立即破膜提苗。

1.4.2温湿度管理

显蕾前日温26~28℃, 夜温15~18℃;显蕾期日温25~28℃, 夜温8~12℃;花期日温22~25℃, 夜温8~10℃;果实膨大期和成熟期日温20~25℃, 夜温5~10℃。

整个生长期降低棚室内的湿度, 开花期白天的相对湿度保持在50%~60%。

1.4.3浇水

定植时浇1次定植水;缓苗后采用膜下滴灌, 每隔5~7 d浇1次水。

1.4.4追肥

顶花序显蕾时, 第1次追肥;顶花序果开始膨大时, 第2次追肥;顶花序果采收前期, 第3次追肥;顶花序果采收后期, 第4次追肥。追肥与浇水结合进行, 追肥以磷酸二氢钾为主, 每次追肥量0.03 t/hm2 (2 kg/667 m2) 。以后每隔15~20 d追肥1次, 追施纯氮0.0 225 t/hm2 (纯氮1.5 kg/667 m2) , 五氧化二磷0.03 t/hm2 (五氧化二磷2 kg/667 m2) , 氧化钾0.03 t/hm2 (氧化钾2 kg/667 m2) 。

1.4.5植株调整

及时摘除匍匐茎和黄叶、枯叶、病叶。在顶花序抽出后, 选留1~2个方位好而壮的腋芽, 采果后的花序及时去掉, 每个花序保留2~3个果实。

1.4.6授粉

花前7 d在温室中放入1~2箱蜜蜂。

1.5病虫害防治

1.5.1主要病虫害

1.5.1.1主要病害

白粉病、灰霉病、根腐病。

1.5.1.2主要虫害

蚜虫、红蜘蛛。

1.5.2农业防治

忌连作, 选用抗病品种, 培育壮苗, 加强水肥管理, 清除前茬残株落叶集中处理, 拔除中心病株, 及时用石灰粉撒穴消毒, 随时摘除病叶、老叶、病果于田外深埋。

1.5.3物理防治

用20 cm×30 cm的黄板每667 m2挂30~40块, 挂在行间。当板上粘满蚜虫时, 及时更换。在温室放风口处设防虫网、挂银灰色地膜条。

1.5.4化学防治

符合GB4285中的规定。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 以烟熏剂、粉尘剂为主, 交替使用农药, 采收前7~15 d禁止用药。

2采收

产品达到商品性适时采收, 产品质量符合NY/T444中的规定。

摘要:从生育期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方面阐述了高原地区温室中草莓的栽培技术。

高原地区颅脑创伤的临床护理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66例患者,男45例,女21例,年龄6岁~75岁,以18岁~42岁的青壮年为多。受伤原因:交通事故伤32例,坠落伤19例,打击伤12例,火器伤3例。伤情按格拉斯哥昏迷计分伤情分类法(GCS)分类,均为4~8分,伤后昏迷或再昏迷≥6 h,属重型颅脑创伤。多发性创伤25例,主要为并发四肢骨折。术后多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急性肾功能衰竭、应激性溃疡出血、肺部感染、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MSOF)、脑膜炎及脑脓肿等。

1.2 方法

所有病例入院后均予以常规持续低流量吸氧、维持生命体征平稳、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包括常规的体温、心率、呼吸、血压、血气、血糖、电解质、肝肾功能、血尿常规等指标的监测)及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处理。有手术指征者均行急诊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开颅探查术,硬膜外、硬膜下、脑内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等;余行常规保守治疗,给予脱水、激素、保持呼吸道通畅、抗休克、积极防治感染等相应处理。

2 结果

经过积极救治,本组66例中存活57例,占86.4%;死亡9例,占13.6%.其中4例入院时即有脑疝体征,受伤至入院时间均在6 h以上,行去骨瓣减压及颅内血肿清除术,病情无改善,于术后次日呼吸循环衰竭死亡;3例为重型颅脑创伤、双侧额颞部脑挫裂伤患者,行开颅探查及双侧去骨瓣减压术,病情略有改善,但分别于术后第1,3,4天出现脑疝体征,抢救无效死亡;其余2例均为特重型颅脑创伤患者,入院后经积极救治无效,终因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3 讨论

3.1 高原缺氧对颅脑创伤影响的病理生理基础

海拔3 000 m高原地区的氧分压为13.7 kPa,吸入空气中的氧分压为12.5 kPa,为平原地区的66%.平原生活的人进入高原地区后,造成机体缺氧、脑血管扩张,直接影响脑微循环,脑容积扩大;同时能量产生减少影响脑的正常代谢,脑细胞活动降低。缺氧进一步加重时,神经内三磷酸腺苷(ATP)合成减少,直接影响钠泵的正常功能,改变正常的渗透压,使大量水分进入细胞内,导致细胞内水肿;同时又直接影响血脑屏障的正常功能,使其通透性增加。再由于颅脑创伤加重了脑缺氧而引起颅静脉压升高,导致脑灌注下降和静脉淤血及回流障碍;又因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促使颅内压急骤增高,导致脑水肿,脑肿胀加速脑疝发展。因此,脑脊液增加、大脑容积扩大是高原地区发生急性高原脑昏迷及颅内高压综合征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础[1]。

3.2 高原颅脑创伤的特点与护理

由于特珠的环境和病理生理基础容易加重伤情,同时并发高原脑昏迷,所以,除按常规护理外,还须强调氧疗、整体护理和脑室引流在整个护理过程中的重要性。

(1)本组重型颅脑创伤患者的护理原则是成立以护师为主的护理小组,强调整体护理,制订护理计划,严格执行各项护理常规操作和无菌技术。参加抢救、诊治的护理人员相对固定,了解病情和熟悉治疗方案,有利于病情观察和保持护理工作的连续性。

(2)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和肢体活动情况,每15 min测血压、脉搏、呼吸各1次,注意瞳孔、意识、体温的变化,警惕并发高原脑昏迷和颅内压升高的症状。

(3)对有意识障碍的患者,及时清除口腔、鼻、咽喉的分泌物、呕吐物和血凝块,使用的吸痰管12 h煮沸消毒1次。对静脉切开的静脉通道,定时更换导管,严格保持无菌,同时应用静脉保护液(以庆大霉素、氢化可的松、肝素等溶液配制),每4 h冲洗1次,预防感染。

(4)高原低氧对颅脑创伤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所以,给氧的目的是要解决因缺氧而造成的呼吸困难,缓解因缺氧对脑细胞的影响和防止因缺氧加重造成高原脑昏迷。笔者一般采用单纯鼻导管给氧法,给氧时要保持氧气湿化,以防止呼吸道黏膜干燥或糜烂。突然给予高浓度、大流量氧吸入,容易引起呼吸不适,尤其是有肺部疾患和(或)老年患者,氧流量以2~4 L/min为宜,不宜超过6 L/min,但对合并急性高原脑昏迷的患者,应采取高浓度加压给氧[2]。笔者多采用面罩间歇给氧,同时挤压气囊加压的方法,氧流量以6~8 L/min为宜,亦可采用导管给氧法,氧流量为4~6 L/min.

(5)由于高原缺氧导致全身各系统的变化与平原有所不同,加上高原人体右心负荷较平原人体为大,脑、肺水肿发病率高,因此,液体的控制十分重要[3]。过去多采用药物降低颅压和手术去骨瓣减压,2年来笔者对12例患者应用侧脑室穿刺插管脑脊液持续引流的方法,对降低颅内压,防治脑水肿及脑疝形成起到了较好的效果,无1例发生并发症。其适应证:重型颅脑创伤致严重的脑水肿,脑出血破入脑室内,血肿清除术后;重型颅脑创伤所致的梗阻性脑积水等。操作方法:在冠状缝或发际2 cm与距中线3 cm的交点做标记,局麻后用颅骨锥钻孔,穿刺针经钻孔刺入5 cm~6 cm,将引流管放入侧脑室前角2 cm~3 cm.亦可用套管针经钻孔穿刺,进入前角后,拔除针芯,将引流管的侧孔端经套管针送入前角内,然后拔除套管针,将引流管另一端连接引流瓶,再将引流管与头皮缝合固定。护理要点:a)严格无菌技术操作,每天更换消毒引流瓶,并防止引流管脱落,包扎敷料需用胶布绕管2周固定;b)引流瓶流出口的高度,应保持颅内压为14~19 mm Hg,以防止其突然下降过多;c)记录24 h脑脊液出量;d)引流时间一般为3 d~7 d,拔管时先将液面压力提高到30~37 mm Hg,然后夹闭引流管,观察24 h~48 h,如无病情变化即可拔管。

参考文献

[1]胥全宏,杨日高,冯华.66例高原颅脑外伤伤情特点及预后分析[J].重庆医学,2003,32(11):1529-1531.

[2]李祥,刘正强,刘晓兰.高原昏迷救治体会(附8例报告)[J].高原医学杂志,2002,12(3):46-47.

川西高原地区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一般平原人进入高原7 d后,高原反应症状就基本消失,生命体征基本恢复到进入高原前的水平,此时机体基本进入初步习服状态。进入高原1个月以后,机体进入基本习服状态,这时血压稳定,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量趋于稳定,呼吸、心率基本恢复正常,中度劳动作业可无明显不适。进入高原6个月以后,机体达到完全习服状态。笔者选择初到高原不足6个月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在2008年6月~2011年6月本院共收治符合该研究对象的患者共56例,其中急性阑尾炎21例,外伤性脾破裂10例,外伤性肝破裂8例,胃十二指肠穿孔9例,急性肠梗阻8例。

1.2 快速的准确诊断 初到高原的人对缺氧的耐受力差,身体抵抗力也差,一旦患急腹症,病情就会快速进展,一旦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病情就会恶化,后果严重,因此,必须作出快速的准确诊断。对此类患者,本院医护人员高度重视,给予最快的处理和观察,B超室、放射科和检验科都会以急诊对待,快速出检查结果。

1.3 高效的应急机制和组织管理 针对这类患者的抢救,本院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业务副院长、医务科科长和护理部主任为副组长,各科室主任为成员的应急小组,一旦有这类患者,就会快速高效地调动全院力量来抢救。

1.4 评估机体对补液的承受能力 高原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或感染性休克患者对液体的承受量较小, 过快、过多补液易发生脑水肿、肺水肿和右心衰竭,因此,一定要尽量精确估计患者所需的液体量,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随时作出必要的调整。

1.5 注意输液速度和量 对于严重缺水的患者,补液时将输液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可按平原的快速补液以迅速抗休克。在第二阶段,严密观察就显得非常重要,必要时中心静脉压监测,根据监测结果调整补液速度,同时应采取预防脑水肿、肺水肿的措施。在第三阶段,当血压接近正常,生命体征稳定,尿量正常时,就应放慢输液速度,并继续采用防治肺水肿、脑水肿的措施。

1.6 氧气吸入与保暖 高原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或感染性休克患者均存在严重缺氧,手术麻醉会进一步加重机体缺氧,因此,在高原环境导致机体缺氧的状态下,硬膜外麻醉手术给氧就非常必要。机体缺氧越严重,哪怕少量出血,也容易造成失血性休克,这就增加了手术的难度。早期采取大流量面罩给氧,6~8 L/ min,必要时行气管插管呼吸机支持,以维持氧分压及血氧饱和度。由于高原气温低,昼夜温差大,因此,要加强保暖。保持室温22 ℃,可采用空调升温,手术床上可加电热毯,所有的液体及血制品均放入30 ℃左右的恒温箱中。

1.7 术后采用湿化吸氧的同时超声雾化吸入给药 笔者在临床上对外科术后及危重昏迷患者采用湿化吸氧的同时超声雾化吸入给药、拍背排痰等措施,使患者呼吸道保持充分湿化,提高患者血氧饱和度,降低了肺部感染率。

1.8 少食多餐,进易消化的食物。

2 结果

三年来,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无死亡患者,无脑水肿、肺水肿和右心衰竭的并发症发生,无术后再出血患者。切口感染2例,其中急性阑尾炎1例,该病例是坏疽性阑尾炎穿孔伴有弥漫性腹膜炎,急性肠梗阻1例,该病例已有肠管坏死,做了肠切除肠吻合术。

3 讨论

高原环境是一个特殊的生态环境系统,具有低氧、高寒、高风速、高蒸发、高辐射、气候多变等气候、地理特点[1],容易对机体多器官系统产生不利影响,引发呼吸、心血管、神经、消化等多系统的病理反应。医学上的高原是指在海拔3000米以上,在此高度,机体会出现一系列缺氧反应,超过机体代偿时可引起病理生理改变而产生相应的症状。轻者出现胸闷、气促、呼吸和心跳加快、头晕、失眠、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重者发生急性高原病,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急性高原病的始动因素是缺氧,缺氧会导致高原肺水肿、高原脑水肿和右心衰竭等严重病变。主要的病理生理改变有:(1)心肺功能改变;(2)肺动脉高压;(3)肺微血栓形成;(4)呼吸性碱中毒;(5)水钠潴留;(6)血管内皮细胞严重损伤;(7)血管活性物质(ET、CGRP、NO、ALD、ANP、CNP、VEGF等)失衡或升降压活性物失衡、ATP下降,Na泵功能下降,钙内流等改变,在急性高原病发病机理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2]。初到高原的患者都可能会面临这样的病理生理改变,一旦患急腹症又会加重缺氧和这些病理生理改变,因此,在高原处理这些患者,就不能完全像在平原地带一样,必须考虑到高原地区高寒缺氧及初到高原患者病理生理改变的特点,然后有针对性地采取综合治疗方法,这样才能减少患者的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缺氧是高原地区导致患者病理生理改变的最主要因素,所以在救治初到高原患急腹症患者的过程中,必须自始至终注意纠正并防止缺氧,否则会继发高原肺水肿、高原脑水肿和右心衰竭。鉴于高原反应所致的心肺功能改变、肺动脉高压、肺微血栓形成、呼吸性碱中毒、水钠潴留和血管内皮细胞严重损伤等严重病理生理改变,对患者补液就不能像在平原地带一样,必须要尽量精确估计患者所需的液体量,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随时对补液量和滴速作出必要的调整。高原地区空气干燥,相对湿度低,同时外科术后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呼吸道极为干燥,因此,吸入湿化氧是很重要的。研究证明,气道温度降低为3%以下时,血培养率和死亡率均明显高于高湿度(100%)组,而给予吸入高度湿化氧气,肺部感染率明显降低[3]。术后超声雾化吸入给药,在持续湿化吸氧的同时有效安全范围内控释样吸入给药,宜采用小雾量,避免加重缺氧,雾化量宜由小到大,直到患者可以耐受为止,雾化后给予定时拍背排痰。

肠黏膜屏障由肠黏膜机械屏障、免疫屏障、化学屏障和生物屏障组成。各屏障具有不同的结构、不同的分子调控机制和不同的生物学功能,同时又通过各自的信号通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共同防御外来抗原物质对机体的侵袭。在缺氧状态下,肠黏膜屏障会遭到破坏,进一步加重原发疾病的病情,甚至诱发多脏器功能不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形成恶性循环,危及生命[4]。此时肠道内处于紊乱状态,细菌/内毒素移位发生肠源性内毒素血症(intestinal endotoxemia,IETM),IETM又加重肠道黏膜损伤,促使细菌/内毒素进一步扩散,进一步增加了细菌移位,形成恶性循环[5]。因此,在高原缺氧条件下应注意保护肠黏膜屏障,患者应当少食多餐,进易消化的食物。

总之,在高原地区治疗初到高原患急腹症患者,必须考虑到高原地区高寒缺氧及初到高原患者病理生理改变的特点,然后有针对性地采取综合治疗方法,这样才能减少患者的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摘要:目的 探索在高原地区治疗初到高原患急腹症患者的方法。方法 选择在2008年6月~2011年6月初到高原不足6个月的急腹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高原地区高寒缺氧及初到高原患者病理生理改变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综合治疗方法。结果 三年来,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无死亡患者,无脑水肿、肺水肿和右心衰竭的并发症发生,无术后再出血患者。切口感染2例,其中急性阑尾炎1例,急性肠梗阻1例。结论 在高原地区治疗初到高原患急腹症患者,必须考虑到高原地区高寒缺氧及初到高原患者病理生理改变的特点,然后有针对性地采取综合治疗方法,这样才能减少患者的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关键词:高原,急腹症,缺氧

参考文献

[1]León-velarde F,Maggiorini M,Reeves JT,et al.Consensus statement on chronicand subacute high altitude diseases[J].High Alt MedBiol,2005,6:147-157.

[2]王洪斌,李素芝,蔡志祥.西藏军区总医院高原病的研究成果与展望[J].西南军医,2005,7(1):30-34.

[3]方之扬,关中力.烧伤理论与实践[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491.

[4]武金宝,王继德,张亚历.肠黏膜屏障研究进展[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3,11(5):619-623.

川西高原地区 篇10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地理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九章“青藏地区”第二节,是继“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后教材安排学习研究的第二个省内区域案例。本节内容主要落实“以某区域为例,说明我国西部开发的地理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的课程标准要求。通过选取我国西部地区典型区域为案例,重在说明保护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做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目标有机统一,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地理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和环境保护意识。

二、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利用地图说出三江源地区所在省区及三江名称;知道确定河流源头的原则与方法;认识三江源地区作为“中华水塔”的原因及重要作用;了解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原因、保护措施及方法。

过程与方法:运用资料、图片、多媒体等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组织课堂合作交流、讨论探究、鼓励质疑提问等使学生体会学习的乐趣,理解保护三江源地区的重要意义;在合作、交流、探讨中发现三江源地区生态恶化的原因,分析保护三江源地区生态的措施和方法,逐步改变“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人类与环境息息相关的辩证关系,进一步树立正确的生态观与环保意识,为保护生态环境、建立和谐家园作出自己的贡献。

三、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人教2013版教材新增加的内容,改变了原实验版教材区域案例过于集中的不足,且本节内容在中国区域地理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一方面,作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对我国乃至整个世界地理环境具有重要影响,而地处青藏高原腹地的三江源地区是我国面积最大、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也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和三江生态系统最敏感的地区,对我国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巨大,因此是中国地理不可缺少的一环;另一方面,学好它不仅进一步巩固学习省内区域的基本思路和方法,还可加深区域学习所渗透的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观和关心爱护地理环境的意识与行为习惯。

从教材结构看,本节内容既是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的延伸,又为学习其它省内区域奠定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内容安排在“自然特征与农业”之后学习,使知识更系统,降低了学习难度,有利于学生掌握三江源地区与青藏地区的空间位置关系,进一步认识青藏地区的地理特征,培养学习区域地理的思维方法。教材通过“江河的源地”和“三江源地区的保护”两部分内容来组织教材,这两部分内容彼此相互联系,以递进方式呈现教材内容:从位置到自然特征及作用,再到环境保护的意义及具体措施,由因及果、由浅入深,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利于理解和掌握。

第一部分“江河的源地”:由三段正文、四幅图、一个阅读材料和三个“活动”组成,介绍三江源地区的位置范围、地理环境特点及重要作用,引导学生认识本区对我国自然环境的重要影响,为下一部分“三江源地区的保护”的学习做好铺垫。第一段正文与教材图9.15“三江源地区的藏羚羊”、图9.16“三江源景观”是本节的导引内容,利用文学性较浓的文字高度概括本区自然特征,辅以两幅直观典型的景观照片,给学生一个典型印象,吸引注意力,激发探究兴趣。第二段正文结合教材图9.17“三江源地区的地形”介绍本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地形等地理概况,结合教材图9.18“三江源地区的水系”具体说明本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等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呼应标题。在此基础上,第三段正文突出本区雪山、冰川对大江大河的作用,进而点明本区湖泊、沼泽的调蓄作用。阅读材料“三江源地区的湖泊、沼泽——河流的天然调蓄器”是对第三段正文内容的补充,进一步突出本区湖泊、沼泽对河流的作用,也为理解第二部分“三江源地区的保护”作铺垫。三个“活动”围绕“模拟科学考察,探寻黄河源头”的主题展开,是对正文内容的拓展,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图文资料,引导学生认识确定河流源头的原则,了解科学考察的困难,掌握比较归纳分析的方法,学习科学家坚韧不拔、追求真理的精神。

第二部分“三江源地区的保护”:由三段正文、三幅(组)图和两个“活动”组成,主要介绍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意义、面临问题及保护措施等三方面内容。第一段正文是前一部分内容的延伸,结合教材图9.21“三江源地区珍稀动物的分布”,进一步明确三江源地区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作用,引导学生理解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的意义;第二段正文则点明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具体表现及原因,并利用教材图9.22“冰川不断消退”的两幅景观照片直观验证本区面临的冰川萎缩等环境问题,利用教材图9.23“草地退化、水土流失”直观验证本区面临的草地退化、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在此基础上,第三段正文介绍保护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具体措施。两个“活动”围绕“认识保护高原湿地的意义”展开,是对正文内容的巩固,进一步认识本区环境破坏带来的危害,加深学生对保护三江源地区重要意义的认识。本节知识网络如图1所示。

四、图表利用

本节图像系统丰富,各类图像多达9幅(组),对探究理解三江源地区的位置、自然环境与地位、面临的环境问题及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灵活使用。本节图像系统见表1。

五、活动建议

本节教材共安排了两组活动及5道题目,内容既涉及对教材知识的复习与巩固,也有对教材知识的延伸与拓展;既重视对教材知识的运用,又重视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活动一:本组活动属知识拓展类。第1题可首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图9.19“黄河源区的水系”,找出黄河源流约古宗列曲和卡日曲,提出问题:“哪一条是黄河的正源?如何确定?”引导学生认识确定河流源头的原则。第2题教师可补充1952年和1978年两次科学考察活动确定黄河源头的详细资料,或者由学生自己在网上查阅,分组讨论两次考察产生不同结果的原因,进而分析科学考察中遇到的困难,引导学生认识科学考察的艰辛,学习科学家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第3题指导学生认真比较教材表9.1,确定黄河正源,说出理由,形成科学的探究态度。

活动二:本组活动属于验证巩固类。可采用分组讨论的方式展开,各组讨论出结果后,分别写在小黑板上或利用视频展台进行展示,师生共同评价各组的讨论结果,评出最合理的结论。

另外,对于本节内容的学习,也可把学生分为长江组、黄河组、澜沧江组,结合相应的导学思考题,引导学生开展查阅材料、归纳分析的小竞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一、课标解读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地理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九章“青藏地区”第二节,是继“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后教材安排学习研究的第二个省内区域案例。本节内容主要落实“以某区域为例,说明我国西部开发的地理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的课程标准要求。通过选取我国西部地区典型区域为案例,重在说明保护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做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目标有机统一,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地理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和环境保护意识。

二、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利用地图说出三江源地区所在省区及三江名称;知道确定河流源头的原则与方法;认识三江源地区作为“中华水塔”的原因及重要作用;了解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原因、保护措施及方法。

过程与方法:运用资料、图片、多媒体等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组织课堂合作交流、讨论探究、鼓励质疑提问等使学生体会学习的乐趣,理解保护三江源地区的重要意义;在合作、交流、探讨中发现三江源地区生态恶化的原因,分析保护三江源地区生态的措施和方法,逐步改变“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人类与环境息息相关的辩证关系,进一步树立正确的生态观与环保意识,为保护生态环境、建立和谐家园作出自己的贡献。

三、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人教2013版教材新增加的内容,改变了原实验版教材区域案例过于集中的不足,且本节内容在中国区域地理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一方面,作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对我国乃至整个世界地理环境具有重要影响,而地处青藏高原腹地的三江源地区是我国面积最大、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也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和三江生态系统最敏感的地区,对我国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巨大,因此是中国地理不可缺少的一环;另一方面,学好它不仅进一步巩固学习省内区域的基本思路和方法,还可加深区域学习所渗透的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观和关心爱护地理环境的意识与行为习惯。

从教材结构看,本节内容既是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的延伸,又为学习其它省内区域奠定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内容安排在“自然特征与农业”之后学习,使知识更系统,降低了学习难度,有利于学生掌握三江源地区与青藏地区的空间位置关系,进一步认识青藏地区的地理特征,培养学习区域地理的思维方法。教材通过“江河的源地”和“三江源地区的保护”两部分内容来组织教材,这两部分内容彼此相互联系,以递进方式呈现教材内容:从位置到自然特征及作用,再到环境保护的意义及具体措施,由因及果、由浅入深,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利于理解和掌握。

第一部分“江河的源地”:由三段正文、四幅图、一个阅读材料和三个“活动”组成,介绍三江源地区的位置范围、地理环境特点及重要作用,引导学生认识本区对我国自然环境的重要影响,为下一部分“三江源地区的保护”的学习做好铺垫。第一段正文与教材图9.15“三江源地区的藏羚羊”、图9.16“三江源景观”是本节的导引内容,利用文学性较浓的文字高度概括本区自然特征,辅以两幅直观典型的景观照片,给学生一个典型印象,吸引注意力,激发探究兴趣。第二段正文结合教材图9.17“三江源地区的地形”介绍本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地形等地理概况,结合教材图9.18“三江源地区的水系”具体说明本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等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呼应标题。在此基础上,第三段正文突出本区雪山、冰川对大江大河的作用,进而点明本区湖泊、沼泽的调蓄作用。阅读材料“三江源地区的湖泊、沼泽——河流的天然调蓄器”是对第三段正文内容的补充,进一步突出本区湖泊、沼泽对河流的作用,也为理解第二部分“三江源地区的保护”作铺垫。三个“活动”围绕“模拟科学考察,探寻黄河源头”的主题展开,是对正文内容的拓展,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图文资料,引导学生认识确定河流源头的原则,了解科学考察的困难,掌握比较归纳分析的方法,学习科学家坚韧不拔、追求真理的精神。

第二部分“三江源地区的保护”:由三段正文、三幅(组)图和两个“活动”组成,主要介绍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意义、面临问题及保护措施等三方面内容。第一段正文是前一部分内容的延伸,结合教材图9.21“三江源地区珍稀动物的分布”,进一步明确三江源地区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作用,引导学生理解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的意义;第二段正文则点明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具体表现及原因,并利用教材图9.22“冰川不断消退”的两幅景观照片直观验证本区面临的冰川萎缩等环境问题,利用教材图9.23“草地退化、水土流失”直观验证本区面临的草地退化、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在此基础上,第三段正文介绍保护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具体措施。两个“活动”围绕“认识保护高原湿地的意义”展开,是对正文内容的巩固,进一步认识本区环境破坏带来的危害,加深学生对保护三江源地区重要意义的认识。本节知识网络如图1所示。

四、图表利用

本节图像系统丰富,各类图像多达9幅(组),对探究理解三江源地区的位置、自然环境与地位、面临的环境问题及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灵活使用。本节图像系统见表1。

五、活动建议

本节教材共安排了两组活动及5道题目,内容既涉及对教材知识的复习与巩固,也有对教材知识的延伸与拓展;既重视对教材知识的运用,又重视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活动一:本组活动属知识拓展类。第1题可首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图9.19“黄河源区的水系”,找出黄河源流约古宗列曲和卡日曲,提出问题:“哪一条是黄河的正源?如何确定?”引导学生认识确定河流源头的原则。第2题教师可补充1952年和1978年两次科学考察活动确定黄河源头的详细资料,或者由学生自己在网上查阅,分组讨论两次考察产生不同结果的原因,进而分析科学考察中遇到的困难,引导学生认识科学考察的艰辛,学习科学家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第3题指导学生认真比较教材表9.1,确定黄河正源,说出理由,形成科学的探究态度。

活动二:本组活动属于验证巩固类。可采用分组讨论的方式展开,各组讨论出结果后,分别写在小黑板上或利用视频展台进行展示,师生共同评价各组的讨论结果,评出最合理的结论。

另外,对于本节内容的学习,也可把学生分为长江组、黄河组、澜沧江组,结合相应的导学思考题,引导学生开展查阅材料、归纳分析的小竞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一、课标解读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地理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九章“青藏地区”第二节,是继“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后教材安排学习研究的第二个省内区域案例。本节内容主要落实“以某区域为例,说明我国西部开发的地理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的课程标准要求。通过选取我国西部地区典型区域为案例,重在说明保护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做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目标有机统一,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地理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和环境保护意识。

二、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利用地图说出三江源地区所在省区及三江名称;知道确定河流源头的原则与方法;认识三江源地区作为“中华水塔”的原因及重要作用;了解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原因、保护措施及方法。

过程与方法:运用资料、图片、多媒体等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组织课堂合作交流、讨论探究、鼓励质疑提问等使学生体会学习的乐趣,理解保护三江源地区的重要意义;在合作、交流、探讨中发现三江源地区生态恶化的原因,分析保护三江源地区生态的措施和方法,逐步改变“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人类与环境息息相关的辩证关系,进一步树立正确的生态观与环保意识,为保护生态环境、建立和谐家园作出自己的贡献。

三、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人教2013版教材新增加的内容,改变了原实验版教材区域案例过于集中的不足,且本节内容在中国区域地理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一方面,作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对我国乃至整个世界地理环境具有重要影响,而地处青藏高原腹地的三江源地区是我国面积最大、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也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和三江生态系统最敏感的地区,对我国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巨大,因此是中国地理不可缺少的一环;另一方面,学好它不仅进一步巩固学习省内区域的基本思路和方法,还可加深区域学习所渗透的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观和关心爱护地理环境的意识与行为习惯。

从教材结构看,本节内容既是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的延伸,又为学习其它省内区域奠定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内容安排在“自然特征与农业”之后学习,使知识更系统,降低了学习难度,有利于学生掌握三江源地区与青藏地区的空间位置关系,进一步认识青藏地区的地理特征,培养学习区域地理的思维方法。教材通过“江河的源地”和“三江源地区的保护”两部分内容来组织教材,这两部分内容彼此相互联系,以递进方式呈现教材内容:从位置到自然特征及作用,再到环境保护的意义及具体措施,由因及果、由浅入深,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利于理解和掌握。

第一部分“江河的源地”:由三段正文、四幅图、一个阅读材料和三个“活动”组成,介绍三江源地区的位置范围、地理环境特点及重要作用,引导学生认识本区对我国自然环境的重要影响,为下一部分“三江源地区的保护”的学习做好铺垫。第一段正文与教材图9.15“三江源地区的藏羚羊”、图9.16“三江源景观”是本节的导引内容,利用文学性较浓的文字高度概括本区自然特征,辅以两幅直观典型的景观照片,给学生一个典型印象,吸引注意力,激发探究兴趣。第二段正文结合教材图9.17“三江源地区的地形”介绍本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地形等地理概况,结合教材图9.18“三江源地区的水系”具体说明本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等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呼应标题。在此基础上,第三段正文突出本区雪山、冰川对大江大河的作用,进而点明本区湖泊、沼泽的调蓄作用。阅读材料“三江源地区的湖泊、沼泽——河流的天然调蓄器”是对第三段正文内容的补充,进一步突出本区湖泊、沼泽对河流的作用,也为理解第二部分“三江源地区的保护”作铺垫。三个“活动”围绕“模拟科学考察,探寻黄河源头”的主题展开,是对正文内容的拓展,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图文资料,引导学生认识确定河流源头的原则,了解科学考察的困难,掌握比较归纳分析的方法,学习科学家坚韧不拔、追求真理的精神。

第二部分“三江源地区的保护”:由三段正文、三幅(组)图和两个“活动”组成,主要介绍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意义、面临问题及保护措施等三方面内容。第一段正文是前一部分内容的延伸,结合教材图9.21“三江源地区珍稀动物的分布”,进一步明确三江源地区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作用,引导学生理解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的意义;第二段正文则点明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具体表现及原因,并利用教材图9.22“冰川不断消退”的两幅景观照片直观验证本区面临的冰川萎缩等环境问题,利用教材图9.23“草地退化、水土流失”直观验证本区面临的草地退化、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在此基础上,第三段正文介绍保护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具体措施。两个“活动”围绕“认识保护高原湿地的意义”展开,是对正文内容的巩固,进一步认识本区环境破坏带来的危害,加深学生对保护三江源地区重要意义的认识。本节知识网络如图1所示。

四、图表利用

本节图像系统丰富,各类图像多达9幅(组),对探究理解三江源地区的位置、自然环境与地位、面临的环境问题及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灵活使用。本节图像系统见表1。

五、活动建议

本节教材共安排了两组活动及5道题目,内容既涉及对教材知识的复习与巩固,也有对教材知识的延伸与拓展;既重视对教材知识的运用,又重视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活动一:本组活动属知识拓展类。第1题可首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图9.19“黄河源区的水系”,找出黄河源流约古宗列曲和卡日曲,提出问题:“哪一条是黄河的正源?如何确定?”引导学生认识确定河流源头的原则。第2题教师可补充1952年和1978年两次科学考察活动确定黄河源头的详细资料,或者由学生自己在网上查阅,分组讨论两次考察产生不同结果的原因,进而分析科学考察中遇到的困难,引导学生认识科学考察的艰辛,学习科学家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第3题指导学生认真比较教材表9.1,确定黄河正源,说出理由,形成科学的探究态度。

活动二:本组活动属于验证巩固类。可采用分组讨论的方式展开,各组讨论出结果后,分别写在小黑板上或利用视频展台进行展示,师生共同评价各组的讨论结果,评出最合理的结论。

高原地区篦冷机冷却风机改造 篇11

1 存在的问题

投产初期, 出篦冷机熟料温度高达110~130℃。由于篦冷机实测总风量只有设计值的77.68%, 大部分风机的风压也低于设计值, 实测总风压只有设计值的84.54%, 风机效率普遍偏低。冷却风机参数见表1。该生产线的实测总风压和实测总风量与同窑型的2号2 500t/d生产线的实测总风压76 696Pa和标态下实测总风量314 198m3/h相比明显偏小。

冷却效果差对烧成系统产生的不利影响有:

1) 篦冷机前端固定篦床上的熟料不能够充分流态化, 极易出现堆雪人、压篦床等工艺事故。

2) 二、三次风温度偏低, 窑炉风量严重不足。

3) 入煤磨热风在篦冷机中部取风, 风量不够, 出煤磨气体温度低 (50~55℃) , 降低了煤粉的产质量。

4) 为了避免高温气流进入窑头电除尘器, 不得已将除尘器入口前端的冷风阀打在常开位, 使系统热损失和压力损失明显增大。

5) 窑头冷却、输送和破碎设备轴承温度和运行电流接近临界值, 设备安全隐患大。

2 原因分析

据文献[1]介绍, 高海拔地区新型干法烧成系统的设备选型和操作必须保证系统的气体质量流量G与海平面相同。这就需要按气体密度变化的比例提高系统的气体体积流量。同时由于系统内的流动阻力也发生变化, 因此系统内的主排风机以及用于篦冷机的鼓、排风机必须重新选型, 或加大规格, 或在原有机型上加快转数。

海拔高度H处的大气压力、大气密度和大气温度按以下公式计算[2]:

式中:

PH、P0———分别为海拔高度H处与海平面地区的大气压力, Pa;

rH、r0———分别为海拔高度H处与海平面地区的大气密度, kg/m3;

tH、tg———分别为海拔高度H处与海平面地区的大气温度, ℃;

H———所处海拔高度, km。

我公司所处海拔高度H=1.2km, 按P0=101 325Pa, r0=1.293kg/m3和tg=15℃计算得出:PH=87 709Pa, rH=1.150kg/m3, tH=7.2℃。

参考文献[3]对风机选型进行海拔修正。

式中:

Q、Qt———分别为标态下海拔高度H处与海平面地区的风机选型风量, m3/h;

HH、Ht———分别为海拔高度H处与海平面地区的风机选型风压, Pa;

A、B———修正参数。

其中:

平原地区同规格窑型冷却风机选型的经验取值为标态下风量Qt=303 019m3/h, 风压Ht=82 829Pa, 我公司篦冷机冷却风机标态下设计风量Q=285 527m3/h, 设计风压HH=78 576Pa, 风量修正系数为A=0.942, 风压修正系数B=0.949, 明显偏小, 这是导致冷却风机冷却效果差的根本原因。

3 采取措施

我公司要求建设方对篦冷机冷却风机重新进行设计选型, 并尽可能选用原有的设备基础和部分电动机。要求高压段和中低压段冷却风机效率分别达到78%~80%和80%~83%, 并提供性能曲线。调整后风机转向不变, 风机基座、进出口尺寸及风门规格尽量参考原有图纸, 并复核原风门执行机构, 避免现场安装出现问题。根据改造方案, 可利用7台原有风机电动机, 需确认电动机与风机之间的联轴节尺寸, 还需另购4台电动机。更换的PCF系列风机与篦冷机间采用标准排气式布置, 具有效率高、结构尺寸紧凑、运行安全可靠等特点[4]。同时检查更换了少量篦板。改造前后风机参数对比见表1。

4 效果

2009年9月中旬, 冷却风机改造后, 二、三次风温度提高, 同时供氧充分, 使窑、炉煤粉燃烧环境大大改善, 整个系统的温度场、流场分布趋于合理, 窑尾系统通风阻力降低约500Pa。窑系统正常运行时测量出篦冷机熟料温度为 (85±5) ℃。分解炉出口温度控制在目标范围内, 没出现温度倒挂现象, C5下料管、分解炉锥体和烟室缩口结皮堵塞事故明显减少。窑炉系统设备运行安全平稳, 操作参数满足设备要求, 设备运转率有所提高。改造前后系统生产情况对比见表2。

参考文献

[1]朱祖培, 赵乃仁.高海拔地区对新型干法水泥厂烧成系统影响的初步分析[J].水泥工程, 2001 (1) :4-9.

[2]丁胜翔.高海拔地区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几点体会[J].水泥, 2006 (6) :24-26.

[3]王君伟, 李祖尚.水泥生产工艺计算手册[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2001:269-271.

上一篇:大学校门下一篇:提高经济效益